增强实力范文

2024-07-29

增强实力范文(精选12篇)

增强实力 第1篇

深化各项改革, 激发内部活力, 不断提高报纸质量

2008年以来, 信阳日报社先后进行了两次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 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实行竞争岗位、职务、条件、方法、过程、结果“六公开”, 真正做到选贤任能、任人为公。通过改革, 强化了岗位聘用和岗位管理, 弱化了身份管理, 破除职务终身制, 逐步建立起报社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的新的用人机制。与之相配套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后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了“三个挂钩”:绩效工资与固定工资挂钩, 绩效工资与年终奖金挂钩, 绩效工资与报社经营收入挂钩。

为了全面提高报纸质量, 信阳日报社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全面提高稿酬。大幅度提高记者编辑采编稿件的计费标准, 鼓励大家勤于动手, 多写稿件, 多编版面, 切实提高工作成效。二是加大奖励力度。继续加大对报社日评好稿、好照片、好版面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获得国家和省市新闻奖作品的奖励力度;组织开展业务技能竞赛, 落实好年度好稿件、好照片、好标题、好版面的奖励政策, 鼓励大家树立精品意识, 切实提高工作质量。三是开展好业务学习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 每半个月举办一期新闻业务知识讲座, 帮助采编业务人员提高从业水平。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前移关口, 将质量监管及相关责任追究置于采、编、校、审、定、评各环节, 切实降低差错率。五是进行示范带动。加大中层业务干部绩效工资的调节力度, 积极鼓励科级干部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编辑记者多写 (编) 好稿;报社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写稿, 做到一级干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让上级为下级、领导为群众当好表率。在上述措施的共同给力下, 近年来, 《信阳日报》报纸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报社连续两年 (2009年、2010年) 有作品荣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创新经营模式, 深挖市场潜力, 不断壮大经济实力

在广告经营管理工作中, 信阳日报社主要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整合广告资源, 将日报、晚报的广告实行统一经营管理。二是改革广告经营管理体制, 实行分行业经营管理。报社广告中心下设9个专业工作部, 每个工作部按行业划分实行分块经营。这9个工作部在挖掘本行业广告资源, 拓展广告市场上起到了引导广告、聚集广告、做大广告市场蛋糕的作用。在这种细分广告市场的体制下, 广告市场得以充分挖掘, 市场死角和盲点得以消除, 尤其是商业广告份额得到了较快增长。家电、汽车、教育等行业的广告从无到有、由小到大, 市场份额迅速扩大。报社的广告构成也由过去单一的形象宣传逐渐转向多元化, 商业广告比重逐渐增加, 广告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更具成长性。同时, 进一步强化广告创收理念, 加大广告创收力度, 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节点, 提前着手、提早准备, 精心组织对各类广告市场的专业化策划和开发, 确保广告经营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逐步实现做大做强报业的目标。正是由于广告经营管理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 信阳日报社的经济实力才得到了明显增强, 报社干部职工的收入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此外, 进一步加大发行工作改革力度, 组建成立了信阳报业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充分调动全员发行积极性, 使《信阳日报》、《信阳晚报》的发行量稳步攀升。

加强队伍建设, 深化创先争优, 不断提高全员素质

近年来, 信阳日报社党委紧密结合报社实际, 以改革为动力,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狠抓新闻工作者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报社机关作风建设, 不断提高全员素质, 切实提高了报社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了一个好班子:报社党委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 牢记使命, 不负重托, 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奋力开创报社工作的新局面。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对涉及人事任免、重大开支、经营权承包、职称评聘等重大事项都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并予以公开。带出了一支好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加大对好新闻的评比和奖励力度, 鼓励大家学习业务, 多采写好新闻;结合创先争优活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开展了“提高报纸质量, 深化创先争优”系列学习活动, 全面加强新闻工作队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了新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学习借鉴兄弟报社的先进经验, 探索建立选贤任能的用人体制, 完善人才辈出的育人机制, 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着力培养采编和经营人才, 全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团队;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以稿谋私等不良现象, 树立信阳报人良好的外部形象,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报社党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切实转变作风, 关心群众生活, 努力解决干部群众的实际困难, 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 信阳日报社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大为增强;报纸质量明显提高, 报社经营更具活力, 办报装备不断改善, 报社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一个人人竞相奋发进取、个个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局面在信阳日报社已初步形成。

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第2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实力的组成部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种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软实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应该说是一种支撑力、创造力、推动力、传承力。它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召力,更为内在、更加深刻、更具精神特质,从而更能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走向及基本品质。

为什么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基本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本质要求

第二,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需要。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了。

第三,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当今世界,在国家的发展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吸引力。事实上,现实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力量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使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支撑点。第四,应对当前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价值渗透。面对复杂的无形的渗透,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着力建构我国的主流文化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五,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根系所在。在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快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经济逐步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通过发展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提升国家实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怎么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1.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首先要推进文化观念创新。其次,要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体制机制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本保障。第三,要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第四,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2.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我国文化竞争。首先,要制定和实施适应新形势的文化产业政策,根据新形势、针对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对策。其次,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第三,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丰富的人才储备是文化产业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3.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承力。首先,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其次,要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增强国家内部凝聚力。其三,扩大文化交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特色。立足于现时代,以全球化的思维和眼光回应文化交往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文化。4.建构全社会参与的文化建设新格局,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动力。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其次,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的舞台。其三,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的积极力量,发挥社区居委会、各级共青团和妇联等民间组织的优势,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各具特色的有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调动基层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最后,加强海外民间文化交流的力度,调动海内外各种华人组织和社团参与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为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贡献。

5.改善文化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要创新传播方式,在积极推动国内主流媒体进入国际传媒市场的同时,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合作、节目交换、引进国外人才等多种方式,掌握更多的国际传媒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传媒资源传播中国的声音。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等实体,拓展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6.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家实力大增,“中国威胁论”也不绝于耳。此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和平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及时地提出“和平发展”和“和谐世界”的理念,立刻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同。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各国广泛建立了“伙伴关系”,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急剧增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了“中国模式”吸引力和感召力。

建设先进文化 增强科技实力 第3篇

近几年来,我所经济效益每年以30%以上递增,各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先后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机械行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以及全国和上海市“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全所承担30多项国家、省部及市重大科研、工程项目,获省部级奖20多项、市政工程金奖8项、国家专利40多项,取得专利申请78项、软件版权8项,成功实现了“企业化、属地化”的软着陆,成为应用型科研院所的领先者。

我所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工作: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领导示范推动企业文化的落实。

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还应成为模范的实践者,成为宣传、传播企业文化最有力的直接体现者。1999年我所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之初,所领导认真梳理全所的优势、潜力与不足,针对全所七大专业板块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科技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提出了把研究所建成一个“机制、体制企业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科技产业高新化,管理、决策科学化”的著名的科技型企业集团的目标。经过数年的努力,目前,我所已成为首个被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授权经营的国有资产的改制研究所,并逐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多元投资的产权结构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实现了我所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所领导制订了我所“十五”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在“纲要”中明确提出:综合各部门特长,发挥全所整体优势,提高全所核心竞争力,科技管理上采用所部与部门两级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自主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全所科技创新的制度,将专利、核心技术的创新实绩作为与绩效考核“捆绑”的硬指标,推进落实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建立了所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总线技术为研究开发龙头,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为电器电子的高科技产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奠定了基础。所里还先后制定了《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保护知识产权有关规定》、《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专利管理办法》、《科技技术工作归档细则》及专利申请与授权、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等一系列奖励政策,使广大职工看到了领导班子改革的信心和干实事的决心,极大激发了职工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使企业精神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要在职工心中扎根,重要的途径就是企业对职工的精神灌输和教育。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发挥党、政、工、团的各种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所局域网、所报、板报、画廊等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反复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体现企业文化精神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气氛和浓厚的舆论环境,并配合开展广泛深入的思想、纪律教育、主人翁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职业道德、法制教育等,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力度。通过舆论宣传教育,使职工能够看到、听到、知道本所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目标、要求及实质内容,从而不断地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振奋精神,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追求。

2003年在我所庆祝建所五十周年之际,六十年代曾在我所任所领导的江泽民主席发来贺信,祝贺“电科所为我国电器科学的进步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要求全所干部、职工“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科技企业”,江主席的贺信,给了我们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我们抓住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所庆活动,通过对我所50年来在科技、创新、经济等方面的成绩和各专业的领军人物进行回顾,举办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宣传了曾在我所工作过的江主席和曾培炎副总理以及代表老中青三代优秀人才的21名专家和市劳模集体、荣获上海市第八届十大科技精英提名奖的沈小宇所长、成为本市优秀的科研院所所长的代表。我所出版了所庆50周年的纪念册;召开了精彩且有意义的50周年庆典大会、建所五十周年回顾与发展论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二周年暨建所五十周年座谈会、青年科技论坛;出版老干部编写的《难忘岁月》回忆录等等。使我所5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广大职工中深入人心,从而振奋精神,进一步树立了我所的整体形象,为我所不断创新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们在职工中开展“外树形象,内增素质”的活动,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职工树立起几个观念:一是树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相关的观念;二是树立改制、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企业文化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所每一位职工树立起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满足于现状,实事求是的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责任心;与时俱进,立足市场,成为挑战型企业和学习型职工。我们积极组织职工开展社会救灾、助学、济困活动,形成热心公益活动的良好风气;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丰富活跃职工生活,并积极参加地区性的模范社区建设;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技术展览,建立网站和所展示厅,出版所报,办好宣传画廊。通过建设企业文化,鼓舞了人心,凝聚了团队精神,达到在全所内部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我所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拥有一致的目标和价值观,激发广大职工敢于拼搏向上、争创一流、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经营管理职能,促进企业精神转换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规范、提倡效率、创造满意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民主、公正、高效管理原则。通过激励型的制度管理,体现我所尊重人、发展人、依靠人的管理思想,发现、培养、吸收优秀职工,达到与我所共同成长。以提高职工能力进行技术管理,鼓励技术创新,提倡技术交流与合作,提倡学习优秀、学习先进和学习成功,使我所成为一个创新学习型的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推崇技术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原创性,在市场上真正构筑起我所的技术竞争优势。

推行和建立扁平化管理结构,形成职工积极参与企业建设的多种渠道、尊重职工的领导管理艺术、上下级沟通的和谐氛围;实行工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线部门(模拟二级法人)的主观能动性,使部门领导在市场上寻求自己的定位,具有用人、分配的自主权利,调动其抓经济、抓科技的积极性;建立所内财务结算中心、经营管理中心,实行内部银行制度,完善对外经营管理,结合内部监督体系,有效地实现了经营管理与资金运作的调控,从源头上管好经济和加强廉政建设;改革用工制度,全面完成了从聘用合同制到劳动合同制的转变;建立劳动力价格市场化的分配机制,在职位分析后实行了岗位责任与业绩挂钩的岗位工资制度,为构筑人才高地、引进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提高了我所市场竞争力;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实行“私车公用”,达到了控制节约用车成本、落实行车安全责任、从源头上抓好干部用车廉政的目的。所里十分重视在职职工的培训,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每年选送数十名科技骨干参加高级经营管理培训和赴欧美、香港培训,与同济大学、海运学院联办二个硕士研究生班(我所有在职科技人员40余人参加),为科技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提高的机会。全所科技人员比例由当初的55%上升到目前的65%。同时所内每年招收数十名研究生和知名大学的本科生,为研究所增添了技术创新活力。

借力“安康杯”增强软实力 第4篇

活动目的明确化

“安康杯”竞赛活动以提升安全管理质量为主线, 以“零事故、零伤亡、零污染, 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 紧紧围绕“广泛发动提质量, 文化引领强基础”的活动主题, 有力地促进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保证了多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煤制油公司发动广大员工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 排查安全隐患,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开展大量寓教于乐、于乐助安的文体活动, 保障员工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 增强了公司员工人人重视安全、关心安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公司以“安康杯”竞赛活动为契机, 严抓各项安全劳动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 维护员工安全健康,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监督活动, 激发广大员工安全意识, 营造了全员性安全生产监督氛围, 促进公司安全文明生产。

活动内容多样化

“安康杯”竞赛是群众的舞台, 是全员安全荣誉的具体体现。在活动期间, 煤制油公司结合“安康杯”的竞赛主题, 围绕“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和“弘扬企业安全文化,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两大核心内容, 集中开展了安全宣教活动;充分利用公司的电子屏、宣传栏、横幅、标语、新闻网等宣传载体对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通过一系列宣传和教育活动, 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

“拿起笔”写一封家书, 进行一次安全签名, 提一条安全生产的建议

煤制油公司开展了“写一封安全家书”活动, 通过书信的方式将安全体会、安全嘱托送给自己的亲人, 旨在让员工许下安全的誓言, 做一个对家人和企业有担当的人。将安全理念根植员工心中, 从员工思想上绷紧安全这根弦。活动期间, 员工通过郑重的签名活动, 发自内心地许下对自己、对家人、对企业的安全承诺, 切实体会安全的重要性, 营造安全生产氛围。“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活动以CTPM管理看板为载体持续开展。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 对员工提出的安全生产建议进行及时记录, 通过论证, 将有使用价值、有实际意义的建议进行应用与推广。

“张开嘴”进行一次安全宣誓, 忆一次事故教训, 制止一次违章行为

“安康杯”竞赛活动期间, 各参赛单位分别举行“安全宣誓”仪式, 广大员工用安全誓言表达着他们的安全信念。“忆一次事故教训”活动被融入到班组安全会中, 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广大员工结合自己在安全方面的经验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讲述自己的真情实感。“制止一次违章行为”活动的开展以“张开嘴”为主线, 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中, 而是转化为真正的实际行动, 各生产中心定期开展现场“无三违”监察工作, 无论何种违章都要求有详细的整改方案和责任人教育方案, 并举一反三, 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迈开腿”当一天安全员, 查一起安全隐患, 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

煤制油公司以换岗轮训活动为契机, 推动包括安全管理岗位在内的轮训活动和班组内换岗轮训工作。员工首先对安全员职责进行学习, 在充分了解安全员职责后, 带着职责和使命上岗。这一活动使每一位员工从思想深处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自己的角色换位, 理解并支持安全生产的工作, 主动接受安全监督, 确保安全稳定生产。“当一天安全员、查一起生产隐患、做一次预防事故的实事”活动有机整合, 营造了全员查找隐患、治理隐患的良好氛围。

“活动脑”参加一次安全知识竞赛

煤制油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中国梦·劳动美”纪念“安康杯”竞赛活动。同时鼓励员工在“全国安康杯竞赛网站”上撰写与“安康杯”活动相关稿件, 积极报送, 交流经验, 分享体会, 促进活动的蓬勃开展。

组织青年志愿者, 送一次关怀

煤制油公司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煤制油劳动竞赛活动, 搭建安全文化平台, 打造安全文化环境, 引领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实践活动中。通过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 将安全文化深入职工内心, 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稳步推进员工幸福工程建设, 全面构建“和谐发展型”企业。

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感 第5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我认为有以下几条途径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拓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充分发挥我国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的传播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力。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锻造“软实力”增强预防工作实效 第6篇

一、在“求实”上做文章

首先,在服务大局上有新作为。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本身就是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预防要有大视野、大作为、大发展,必须将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大局中谋划。需要继续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跟踪了解、密切关注重点领域、行业、机关、企业等单位的职务犯罪问题,落实与联系单位签署的共同做好预防工作的意见,以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工作联席会议等形式,向单位及其管理部门问需、问计、问效,重点抓好预防调查和对策研究,加强职务犯罪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排查和预警,研究和实施各项预防工作,积极打造预防服务精品工程。

其次,在服务民生上要有新举措。为民履职、为民担责、为民造福是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重要价值追求。这要求始终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做好民生领域的预防。根据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优先将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预防工作计划,主动与各项目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加强联系,主动跟进、了解掌握该惠民工程项目及资金情况,通过开展预防调查、提供预防咨询、提出检察建议、提交专项报告等形式确保惠民工程安全廉洁,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再次,在推动社会化大预防上有新突破。预防工作社会化是取得预防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检验预防成效的重要标准。其中,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作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总体格局,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在党委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开展。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党委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制度,积极承担起和履行好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具体办事机构的作用,通过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形式,推动领导小组例会(联席会议)、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情况通报、专项预防研究部署、预防成果推广应用、预防职务犯罪考评等制度出台,实现将预防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成员单位,以更好地促进预防措施的落实和惩防年度报告成果的运用与转化。

二、在“务实”上下工夫

首先,以专项预防活动助推预防影响力。选择本地区社会反映强烈、危害后果严重的职务犯罪突出问题,集中精力开展专项预防工作,是提升预防工作影响力、号召力、示范力的重要途径。要继续做好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专项工作,针对强农惠农资金领域的职务犯罪问题,继续推动省、市、县三级检察院联动及相关部门配合的预防调查模式,进一步扩大市、县检察院预防部门的视野和影响力,侧重深入研究带有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等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适时向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交专项预防报告,推动涉农惠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关注和推动农村“两委”人员职务犯罪专项预防工作,注重总结和分析农村“两委”人员廉政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充分利用党委组织部门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农村党员预防职务犯罪教育,适时编印农村“两委”人员预防职务犯罪教育读本,服务好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

其次,以预防公共宣传塑造廉政文化品牌。廉政文化的塑造需要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活动,提高预防职务犯罪公共宣传工作的受众面,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和对预防工作的支持。通过开展“深入反腐败,大家来预防”为主题的“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专题预防职务犯罪活动,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巡回宣讲、案例剖析、播放廉政短片、公益广告、检察官说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预防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积极构建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着力为人民群众营造政府廉洁高效、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氛围。通过组织开展预防宣传海报评比活动,推进优秀预防作品“进媒体、进楼宇、进商圈、进机场、进车站、进路边、进彩信、进微博”,进一步增强预防工作的社会影响和工作效果。

再次,以机构队伍建设引领专业化发展。队伍素质能力和队伍机构状况是决定预防工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面对社会各界对加强职务犯罪预防的期待和要求,要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提升和预防队伍的建设方面打基础、强实力、塑形象。通过参加“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关心群众利益,更加充分发挥预防工作的优势,塑造实干创新的预防人品格。通过组织和开展好预防岗位练兵、素能比武活动,推动预防干警在岗位专业知识、工作规范和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通过积极争取各级院党组和机构编委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尚未设立预防专门机构的检察院建立预防局。已设立预防局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核定预防工作任务和机构、规格、编制,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适当增加人员力量和编制,确保有更加充足的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三、在“落实”上见成效

首先,更加注重发挥预防调查的基础性作用。预防调查是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发挥预防调查对预防咨询、检察建议、专题报告、年度报告、预防宣传、警示教育、风险评估、预警预测等工作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按照“重实际、创特色、出精品、求实效”的要求,着眼于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和阶段性任务,着眼于执法办案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着眼于有关系统、领域、行业对于预防工作的实际需求开展预防调查。积极关注预防调查工作成果的转化运用,及时向党委、政府、有关发案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递交报告,并跟踪报告中所提建议的采纳和落实情况,对于有推广价值的预防调查报告积极向有关刊物推荐采用,提升预防调查的社会价值。

其次,更加注重检察建议的反馈与落实。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以法律的思维,从查办案件中洞察有关单位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漏洞和潜在的职务犯罪隐患,对一个单位、行业乃至一个地区提出堵塞社会管理漏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是检察机关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要在提高检察建议质量的前提下,抓好检察建议对策措施的落实,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助推社会管理创新。按照《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试行)》的要求,在收到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情况后十五日内,进行实效评估,并向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对检察建议不回复、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力的被建议单位,必要时依据有关规定,提请当地人大常委会或上级院进行督办。

再次,更加注重惩防年度报告成果运用与转化。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的意见》做好年度报告的起草、报送和落实工作,发挥好年度报告在推动惩防体系建设、惩防机制制度完善与落实方面的作用。年度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后,及时提请检察长和院党组跟踪有关部门对年度报告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有关部门及领导对年度报告作出批示后,及时研究制定落实批示精神和内容的贯彻意见,并商请有关部门予以配合落实,提高运用年度报告解决制约当地惩防工作外部发展瓶颈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

坚持舆论监督,增强文化软实力 第7篇

一、继承理论观点, 创新科学内涵

在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 才能构筑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 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 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舆论的国际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大胆探索与研究舆论监督原则, 初步确立了舆论监督的基本框架, 为我国马克思主义者相关的理论探讨和丰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而在我国无产阶级舆论监督原则的构建中, 新闻工作者们发扬创新精神, 不断挖掘舆论监督原则的科学内涵, 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与建设提供了舆论支持。

首先, 恩格斯借助党和党的报刊关系阐述了舆论监督的基本思想:党的报刊可以在党的道德的范围内自由地批评党的领导机构。与此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给论战对手对等的机会和篇幅发表意见。他们尊重党内“自由发表意见”的惯例, 只以个人的名义发言, 并认为自己的意见不应约束党。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十分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影响, 并视舆论监督为建设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其次, 列宁在特殊的俄国背景下, 提出了舆论监督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1918年9月, 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提到:“我们很少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 而这正是报刊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我们很少注意工厂、农村和连队的日常生活, 这里创造的新事物最多, 这里最需要关心、报道和公众的批评, 最需要抨击坏人坏事, 号召学习好人好事。”[2]因此, 我们可以判定, 列宁的这段论述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舆论监督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他十分重视舆论监督, 并且明确指出了发挥舆论监督发挥效用的时机。最后,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以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舆论监督的内容做出了创造性的阐释。我们认为, 舆论监督的关键是通过辩证的分析来解决问题, 毛泽东反对“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 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 一切皆坏, 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 一切皆好”。[3]这就说明, 在拥有信息的情况下, 要对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及有关人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众多个体意见要充分进行互动, 才能产生一致性意见, 进而解决问题。比如, 1942年整风运动中党要求各单位进行自我检讨, 邓拓同志在检讨晋察冀日报社工作的过程中, 开始有意识地思考报刊批评问题, 认为党报是自我教育与自我批评的武器,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必须贯彻到报道工作中去, 党报应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得此结论:舆论监督的原则建构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国化的进程中,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意义。

由此得知, 舆论监督原则不仅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思想的战略选择, 而且是新闻工作的现实需要, 还是提高新闻媒体、党政机关信息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发展舆论监督原则,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为起点,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动力, 不断丰富舆论监督原则的科学内涵、时代内涵, 实现舆论监督原则在中国传媒界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党性原则, 发挥党报职能

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的总的原则, 是一个光荣的传统。因此, 所开展的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同样受到党性原则的统领。而党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闻报纸, 更应该恪守党性原则,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 民营新闻媒体层出不穷, 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的舆论话语权, 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效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 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负面新闻的“蝴蝶效应”等热点现象不仅使媒体不能分辨事实真假, 而且使广大受众群体的新闻接受心理受到迷惑, 进而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信息的辨别。这时候, 怎样让党报牢牢占领舆论高地, 怎样发挥舆论监督原则成为迫切的需要。

事实上, 坚持党性原则与舆论监督原则作为党报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必须经过党报编辑、记者、通讯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方能取得实效。在这个过程中, 第一是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党报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历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 并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第二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广大党报工作者要领悟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 注意甄别新闻价值, 熟悉并掌握新闻工作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并本着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的态度去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第三是进行舆论引导。“党报要认清主动引导舆论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要围绕国家发展重心, 加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 着重从意识形态方面去引导、影响人们, 把握舆论导向, 牢牢掌握话语权, 构筑健康文明的信息环境和舆论环境。”[4]也就是说, 党报在新闻报道中对各种思想问题给予公开讨论的机会, 适当进行舆论引导, 帮助读者明辨是非, 杜绝歪曲事实、耸人听闻的文章;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新政策予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客观、准确、清晰的阐释各项内容。概而言之, 做好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工作,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是作为时代先声、党的喉舌的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党报工作人员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心环节。[5]

三、借助网络媒体, 构建舆论环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网络媒体凭借着信息技术成熟, 信息空间巨大, 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流通地域广等特点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目前中国网络发展硬件已与国外先进技术不相上下, 硬件的日趋成熟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 网民总数称得上逐日剧增, 现已居世界榜首。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知天下事, 这一方面证明了新闻的普及性大大提高, 社会文明的步伐正不断加快, 世界成为“地球村”的可能性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由于受众的隐秘性、盲目性、流动性等缺点, 新闻舆论空间的可操作性正在大大减小, 任何突发事件的信息不透明、负面新闻的连续报道都可能导致网络媒体中的爆炸性讨论, 舆论失控的现象也在频频发生;再有就是西方文化所倡导的对物质欲望的追求通过网络不断渗入国民日常生活中, 这一点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 借助网络媒体, 构建健康良好的舆论环境十分紧迫。

第一, 制定长期的舆论监督战略。这种类型的战略应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与具体的外交战略相契合,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根据国内外舆情环境进行调整、修正,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家主导性对外传播媒介和地域性传播网络, 以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国际传媒舆论斗争的需要。”[6]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将马克思主义舆论监督原则的一致性与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二, 建立主动的新闻发布机制。舆论监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党和政府凭借有权威信息源的优势, 通过展开新闻发布, 第一时间向广大受众通报新闻事实, 从根本上杜绝谣言、谎言的产生。第三, 促进官方与民间的积极互动。舆论监督不仅是媒体外在力量的发挥, 同时也是人民民主自身的内在的需要。唯有调动广大公民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 使广大民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来, 博采众长, 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广纳意见, 才能让我们的舆论环境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舆论监督的日益完善, 使数量膨胀的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外貌, 对我们的文化更加尊重, 增进了相互理解与合作, 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舆情环境。中国文化工作者对舆论监督原则经历了由理论引介到创新发展的历程, 经历了由舶来品到中国化的进程, 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一定意义上来看, 这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化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宝库中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财富。现在人们对新民主主义时期优秀新闻报道的推崇, 对新闻舆论监督原则优良传统的发扬,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舆论监督原则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因此, 做好舆论监督原则的研究, 在促进理论学科建设, 提高公民文化素养的同时, 也有利于发扬舆论监督原则的优良传统并拓展舆论影响力, 使之在新的条件下为祖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0.

[2]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3.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832.

[4]陈天宇.党报如何进一步把握舆论导向的思考[J].党史博采, 2010, (12) :23.

[5]吴君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力[J].新闻天地 (论文版) , 2008, (7) :13.

增强实力 第8篇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开放性思维、全行业视野和国际化定位, 从提升理念、塑造形象、创新管理, 培育职工队伍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构建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文化体系, 有效提升了企业软实力。公司于2010年、2012年连续两次荣获“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公司文化提升战略的实施为推进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建设提供了强化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 构建共同愿景: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

企业的共同愿景是企业员工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和景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唐钢深入分析企业的历史、现状和自身优势, 提出打造一个与生态城市和谐发展的绿色企业, 建设钢铁市场通用产品的领军企业的定位, 按照集团“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总体要求, 提出了“建设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战略目标, 成为全体职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愿景。唐钢十二五规划从经济总量、循环经济、市场开拓、产业结构和幸福指数五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划。几年来, 尽管客观环境不断变化, 公司各项工作都按照这个方向稳步推进, 特别是循环经济、产业结构以及职工幸福指数上, 都实现了新突破。

2 提升理念, 提高标准, 培育优秀的文化品质

唐钢把提升理念、提高标准作为各项工作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力, 推行系列先进工作理念。秉承“建设效益型、责任型、幸福型企业”理念,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尊重职工关爱职工, 保证了企业健康发展和职工根本利益;秉承“把现有产品做成精品, 做通用产品的领跑者”, 举全公司之力提升品种质量, 打造唐钢品牌, 非计划品成倍降低, 冷轧产品出口量占到同期国内出口量的六分之一;秉承“职工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职工团队敢打必胜、勇于担当、追求卓越、拼搏奉献的文化品质得到全新的淬炼;秉承“我们左右不了市场, 但可以左右自身工作”, 强化内部管理, 眼睛向内、沉着应对, 依靠自己的力量, 在危机中实现了全新的蜕变:秉承“干就干到最好, 做就做到极致”, 引导职工立足本职、不断学习, 以专注的态度“把工作做到最好”。唐钢把提升理念、标准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特别是通过强力抓环境、形象建设, 提高职工的标准意识、责任意识。用这些工作来改造团队的思维方式、思维定势, 形成了强大的执行力、战斗力。从而, 使提升理念、提高标准, 成为唐钢特有的文化品质。

3 持续创新, 持续完善, 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管理体制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 唐钢能够始终掌握主动, 得益于快速适应, 率先求变的创新实践。唐钢通过对人、物、资金、装备等等全资源的优化配置, 构建起一整套适应形势变化的全新管理模式。在钢铁形势陡转急下的形势下, 唐钢每年都出台一系列挖潜增效措施, 核心工作是加强基础管理、推进系统优化, 从生产的可控运行向经济运行转变。面对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政策指向, 唐钢转变运营方式,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对人、财、物等全资源集中管控的平台, 本部与三个子公司实现资源共享, 整合了设备管理、检修力量, 优化了近万人的人力资源支持非钢发展, 公司设备、能源、资金等各方面管理水平都得到持续提升。2012年以来。面对钢铁市场持续加重的危机, 公司率先提出全面转变生产组织模式, 颠覆在市场高盈利时期形成的, 不惜成本追求产量、指标的体制机制, 建立更加适应市场、更加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 来提高成本控制力和管理的效率;同时全面转变市场营销服务模式, 走进市场、服务用户, 提升产品创效能力。这种创新的精神几乎贯穿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 在质量点检制度、5S管理、能源管理以及厂区道路管理方面, 都体现了创造性思维。

4 构建幸福感文化, 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唐钢在发展中坚持维护职工利益、让职工充分享有企业发展成果。在厂区环境综合治理中, 把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改善生产环境有机结合, 为职工创造清洁舒适的工作环境, 高标准建设了职工生活服务区、停车场, 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餐、洗浴、停车条件;厂内车辆实行“五限” (即限时间、限速度、限路线、限车型、限随意停车) , 为职工提供了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唐钢坚持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搞好职工生活后勤、医疗、休养等工作。在企业管理中, 公开主要领导电子邮箱、坚持经理联络员制度、开展厂处级领导班组活动日, 疏通多种渠道, 让每一位职工都参与企业民主管理。通过这些措施, 形成了职工对企业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 也提升了职工作为唐钢人的幸福感, “人”的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企业竞争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

5 开展文化创建活动, 推进先进理念的落地生根

唐钢企业文化建设坚持抓载体、抓活动, 形成浓厚的氛围。一是新时期工作理念的诠释和固化, 总结提炼近年来公司巨变中形成的新时期工作理念, 形成理念体系, 组织理念故事征集活动, 组织先进理念的学习讨论, 深化广大职工的理解和认同。二是强化理念的宣传、传播, 利用报纸电视及时宣传各项工作理念和要求, 在公司环境形象、能源管理、技术质量等具体工作中, 组织主题宣讲活动, 利用厂部级领导班组活动日等形势, 将公司理念及时准确传达到全体职工。三是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规范企业标识、形象管理的同时, 广泛联系、主动作为, 深入宣传企业发展变化成果、职工队伍风貌, 编印反映企业巨变的画册、文集, 组织摄影家走进唐钢等活动, 在树立良好形象的同时, 增强企业的文化积累。四是开展“弘扬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主题活动, 对照公司理念标准和工作要求, 开展对照检查活动;总结宣传典型事迹,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组织主题活动座谈会, 交流工作经验, 深化活动效果。五是开展规章制度清理修订工作。与运营改善部共同组织规章制度清理修订工作, 把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符合公司先进理念标准作为重要内容, 结合实际对规章制度进行检查清理, 将先进理念承载于企业管理制度, 更好地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激励、约束效能。六是开展“感恩唐钢、珍爱岗位”主题活动, 与生产经营和发展建设紧密结合, 培育和建设独具唐钢特色的“感恩”文化。

摘要: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唐钢积极构建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文化体系, 有效提升了企业软实力。文章介绍了唐钢的文化提升战略。

关键词:唐钢,文化提升战略,企业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宋军.试论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构建[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1) .

[2]李琦.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J].时代金融, 2011 (18) .

增强实力 第9篇

观念改变, 行为能够随之焕然一新。全院工作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努力向广大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 让患者安心, 让患者家属没有顾虑。作为现代医务工作者, 同时又应该是白求恩精神的继承者, 以救死扶伤为天职, 积累厚厚的“德”与“行”, 才不负于这个时代。对待病人, 因人而异, 给予周到的服务。打造优秀的医院文化, 我们应该开始重视文化建设, 以便形成自己的理念系统和行为准则。每一个工作者对病人都必须真诚备至, 态度热情, 不要给人冰冷心寒的感觉。爱院就是维护医院声誉, 以院为家, 珍惜爱护医院财物, 不忘奉献精神, 积极进取。为医院奉献全部的光热, 竭尽微忱, 黾勉惕厉, 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重视人才、科技兴院

1) 大力引进人才, 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今后, 将引进了本科毕业生, 专科毕业生等人才, 充实医院的各个科室, 进一步完善了医院各个科室的人才队伍结构, 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邀请具有高级职称资历的人才和医疗骨干的加盟, 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业人才梯队要逐步形成, 保证青年医师队伍成长壮大, 各临床科室与专科业务要求相适应的学科培养带头人。为我院向更高层次迈进, 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2) 完善科室设置、强化医疗服务, 提高医疗质量。

完善了急诊科、呼吸科、建立了ICU病区、成立了全市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 消毒供应室通过专家验收。强化医技科室建设, 购进DR、数字胃肠、彩超、胸腔镜、超声刀、火激光、椎间盘镜、宫腔镜等各类高技术医疗设备, 完善了心内科的基本设施, 心内科需介入技术发展使心脏病的内科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将要具有较强的危重、疑难疾病诊治能力, 在完善科室建设的同时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3) 狠抓继续医学教育、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根据科室开展业务情况, 积极选送外出进修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医院需加强外出进修学习、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对医院发展与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开展和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鼓励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 是今年各科临床工作显著特点, 积极撰写论文, 促进技术创新需要取得一定成绩。全年应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 发表论文。全面促进医院发展。

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营造优秀的医院文化

医院需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 卓有成效的工作。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 推出名医、专家, 让患者和社会充分认识医院, 了解医院服务理念和服务措施的更新及转化, 办百姓医院、构医患和谐成为医院文化内涵, 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由此带来的实惠。推动医院文化, 采取多种形式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五一体育比赛、五四大型演讲比赛、5.12护士节、10.1文体活动、元旦体育比赛、春秋两季职工旅游、大型迎春晚会等活动, 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 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完成了大量的社会保障工作, 展示医院职工的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和政府赋于的各种社会保障任务。以以人为本, 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创建美好未来。护理部重点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制度执行上下功夫。科室每月一次, 护理部每季度一次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为切实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风险意识。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进一步学习《护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提高修养, 每一个人都为医院竭力奉献。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 充分发挥员工素质学校的作用, 加大全员培训力度, 提高各类人员的综合素质。始终本着“以人才为本, 开发潜能”的经营方针。

四、抓机遇、促发展, 全力推进医院的建设

1) 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 就将若大的医院平稳、安全、有序的管理好, 并正常运行, 为患者开辟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规范有序地开展工作, 医疗形势稳定、住院病人逐月增多, 病种质量进一步提高, 两个效益显著;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项目、全院工作人员的新姿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2) 狠抓了我院内涵建设, 医疗质量稳定的提高, 学科建设、组织建制已初具规模, 充分发挥了质量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病案委员会等管理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了各科室学科的负责人管理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各职能科室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评价作用, 开展系列提高内涵质量的活动, 积极进行人才、学科医疗骨干的培养, 在各级组织共同努力下使我院全方位管理、医疗内涵质量有了稳定的发展。

3) 抓经济增长点, 提升医院的收入含金量。

一是加强现有学科的基础上, 创特色补空白, 围绕专科开展新设备新项目, 拓展市场服务领域, 增加医疗收入。二是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 提高医院的含金量, 药占比控制在30%以下。三是加强医院内部的成本控制和财务监管, 进一步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开源节流, 挖潜增效。四是调整收费结构, 以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重点。提高医疗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 提高收入的含金量, 增质增效。

4) 抓学科建设, 人才梯队建设, 以加快专科进程为重点。围绕专科, 整合现有资源, 落实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学科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及档案, 细化专科优化, 继续与上级医院联合, 长期聘请知名专家坐诊讲学, 为医院发展续集人才力量。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制定引进人才的制度和措施。拓宽人才发展渠道, 打造人才梯队建设, 形成良好的空间和氛围。

5) 抓制度建设, 以人为本, 依法治院, 从严治院, 文化兴院, 品牌创院。一是结合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 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与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充分调动每名职工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强化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加强科室间技术协作, 夯实专科发展基础, 推动专科水平稳定提升。三是以医院文化建设为重点丰富我院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医院文化建设的成果, 形成合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职工福利待遇, 保障医院平稳发展。四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医院美誉度。突出重点, 发展强项, 走差异化道路, 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 打造名医、名科、名院。

综上所述, 加强医院管理, 要在增强服务实力、提高医疗水平的基础上, 医院是我们每位职工的安身立命之所, 医院的荣辱兴亡与我们每个人休戚相关。我们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以院为家, 象爱自己的家一样爱自己的工作, 爱我们的医院。

摘要:本文围绕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增强服务实力展开论述, 对竭诚为患者服务、重视人才科技兴院有细致入微的分析, 最后以营造优秀的医院文化、注重人力资本的开发结尾。

增强实力 第10篇

首钢京唐公司完全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目标要求建设而成的, 整体装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是如何驾驭先进的大型设备, 把装备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在生产经营和建设发展中, 京唐公司每月进行工艺稳定评比和经营活动分析, 把本单位的生产、成本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数据绘成曲线进行横向分析, 以国内外先进的钢铁企业为尺子标杆进行纵向对比, 构建并形成了具有京唐公司特色的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 提高了管理水平, 推动了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不断获得新的突破。

二、基本思路

1.构建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 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践行“两个文化”, 开阔视野、学习先进, 开拓进取、勇于突破, 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建设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钢铁厂的实践, 增强科学管理意识, 做到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 促进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构建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 提高工艺稳定水平

把本单位一段时间的工作画出坐标曲线, 看自己的工作是否取得了进步。公司和各单位的各项指标, 特别是工艺稳定目标与历史的最好水平相比, 自己和自己比, 通过对比总结经验, 争取更好的水平。

3.构建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 大力推进降本增效

把公司和本单位的生产、成本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数据绘成曲线进行横向分析, 清晰地看到成绩, 同时也清醒地看到差距, 推动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指标和降本增效不断实现新突破。

4.构建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 全力加快缩差步伐

通过与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对比, 就是经常用先进企业这把尺子量一量本单位处在什么位置, 看到差距, 分析原因, 明确目标, 迎头赶超, 加快品种开发, 增加高端产品的生产比例, 增强了赶超先进企业的信心。

三、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

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的直接表现, 就是用数据对比来分析解决问题。从数据的曲线和尺子上, 可以直观地看出京唐公司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优势所在。通过工艺稳定、降本增效、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数据比对, 建立长期目标, 这不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而且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以曲线和尺子作为分析评价手段, 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保证工艺稳定

全系统各工序工艺稳定是衡量一个企业生产运营质量和水平的直接体现。京唐公司把各个工序的工艺稳定情况绘成170多条“曲线”和“尺子”, 每月都在部长工作例会上公布, 对照计划指标进行分析讲评。各部门对“曲线”和“尺子”描绘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 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推动了各工序工艺的稳定水平不断提高。

(1) 建立健全工艺稳定量化评价体系

针对影响工艺稳定的重要环节和关键点, 分层级制定评价指标, 形成了公司层面81项、部门130项、工序211项、班组岗位812项的工艺稳定量化评价体系, 实现了从原燃料进厂到最终产品发运的全覆盖。按月对各工序工艺稳定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以曲线和数据反映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制定改进措施, 实现持续优化。

(2) 抓住关键项目, 落实改进措施

制定稳定工艺的关键措施46项, 细化分解为185项, 年内完成181项, 系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焦化工序通过小焦炉试验、加强配煤比监控、推进火落管理等措施, 焦炭质量的稳定性保持行业先进水平。炼钢工序持续细化冶炼标准、加快生产节奏。铸机恒拉速率保持在95%以上, 最高拉速达到2.5米/分, 突破了设计极限, 达到国内同类铸机拉速和国外同规格坯型拉速的最高水平。热轧工序通过改造精轧HGC缸辅缸, 优化一、二级控制功能等措施, 2.0毫米以下集装箱板生产事故频率降低了67%。冷轧工序细化过程工艺参数稳定性控制指标, 建立工艺巡检制度, 工艺异常比例较年初减少了一半。

(3) 抓好设备功能精度, 保障能力的提升、

完善设备功能精度组织体系, 设备功能精度管理由保生产顺稳向保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开发转变, 建立岗位评价体系, 强化激励机制, 用定量指标衡量一线职工的操作技能, 对主产线关键设备功能的精度进行筛选, 梳理出设备功能管理项目259项、精度控制点286项, 强化设备在线状态检测诊断, 实现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全年设备功能投入率达到98.7%, 精度保持率达到99.6%, 故障停机时间同比减少32.4%。

2.以曲线和尺子对标杆深入挖潜, 促进降本增效任务的全面完成

把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作为手段, 以宝钢、韩国浦项制铁等一流企业为标杆, 对内深挖潜力, 对外开源创收, 完成了总公司下达的吨钢降成本200元的任务。各单位分解实施增收节支措施160项, 实现增收节支5.92亿元。

(1) 增强危机意识, 全员发动眼睛向内降成本

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5年发动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445条, 实施见效1587条, 取得效益1.57亿元。炼铁作业部持续开展提高铁包使用寿命攻关, 平均包龄同比提高20次, 降低成本1350万元。炼钢作业部不断改进引流砂投放操作, 钢包自开率由99.27%提高到99.83%, 降低成本2028万元。热轧作业部自建维修基地开展备件自修工作, 节省备件费用750万元。设备部实施57项设备国产化改造措施, 节支3800万元。运输部优化厂内物流运输, 降低厂内倒运费905万元。

(2) 找准主要矛盾, 狠抓关键环节的降耗攻关

铁前小组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配煤、配矿措施, 优化炉料结构增效2.1亿元, 冶金焦配煤成本由年初1580元/吨降至年末1330元/吨。油品、大型工具、耐材、辅材四大降耗攻关组狠抓降耗措施, 总费用同比降低3.55亿元, 降幅分别达到28%、25.9%、12.5%和17.6%。强化管控手段, 坚持原燃料低库存运行, 推进备件零库存管理和回购业务, 年末原燃料、备件库存资金占用分别比上年末减少1.11亿元和7.77亿元。将投料管理与ERP系统建设、重点降耗攻关相结合, 投料准确率达到99%, 零耗偏差率稳定控制在5%以内, 年末各单位机旁备件、材料库存价值同比降低6491万元。

(3) 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广开渠道开源创收

能源与环境部积极开辟“内部保供、外部创效”两个市场, 全年自发电富余电量外销增收9825万元, 开辟了向周边单位供电、供暖、销售海淡浓盐水等多个创收渠道, 全年能源产品创收2.21亿元。运输部利用自有码头承揽社会物资发运创收5449万元。供应管理部把准市场脉搏灵活运作, 择机低价采购进口煤节省成本5780万元;创新进口矿接卸业务模式, 缩短报关报检周期, 由过去缴纳滞期费变为获得速遣费375万元;积极跟进铁路退费工作, 全年获得铁路退费4886万元。

3.以曲线和尺子迅速与先进企业缩差, 加快开发高端产品, 提高制造能力

用“曲线”和“尺子”来衡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 不断提高高端产品的比例, 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 这是公司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途径。

(1) 加强产线接单能力和产品制造能力

充分发挥“6+2”产品研发体系高效协同优势, 全面完成“三大类推进产品同比增加100万吨、高端和领先产品产量翻番、汽车板产量翻番”三大目标。一是组织与产品推进相关的55项工艺技术攻关, 提高产线制造能力。二是开发“合同评审、认证管理、用户技术档案”三个信息化系统, 提高产品研发管理能力。三是深入推进TS16949管理体系运行, 以重点品种开展APQP活动为突破口,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有效性。四是实施产品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建设。五是合理落实产线分工, 形成专线化精品板材生产体系。六是加大对生产工序补单的考核力度, 提高整单合同兑现率。

(2) 强化产、销、研、运高效协同体系

改进“产、销、研”产品推进组织模式, 将家电板组和冷轧专用板组整合为家电-专用板组, 增加冷轧建筑用钢组, 成立汽车板研发团队。强化价格政策研究, 加强与客户沟通, 确保优势产品达到市场最好价格。发挥直接面对市场优势, 提高自主销售马口铁和锌花产品的盈利能力。与中首公司密切配合, 根据国内外价格对比, 灵活制定出口计划。加快了镀锡板产品和市场开发进程, 成为公司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在产品特色和专业化上, 形成建筑用板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售前服务, 发挥集团行业多、专业广的比较优势, 在焊接、产线建设、制作工艺等多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服务。提高技术营销和服务水平, 在第一时间向客户提供现场技术解决方案。建立客户评级制度, 对长期给予公司支持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健全用户技术服务体系, 推行“用户交货期管理平台”系统, 组建用户技术服务团队, 选派现场经验丰富、技术水准高的人员充实客服团队。推进储运一体化管理, 强化运输环节衔接, 健全服务体系。

四、取得的效果

1.培育出严格认真勇挑重担的职工队伍

用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对标生产经营中的各项工作, 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 成为京唐公司的管理文化品牌。在构建曲线文化和尺子文化的过程中, 涌现出一批敢挑重担、开拓创新、勇于突破、攻克难关的员工, 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巧妙发力, 提出了简便易行、效益显著的优秀合理化建议, 在解决行业难题、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工序成本大幅下降

各工序加工费持续降低, 连创历史最好水平。2015年, 铁水冶炼费同比降低62.38元/吨, 创投产以来最好水平;炼钢工序成本同比降低60.50元/吨;吨钢能源成本同比降低27元, 降成本2.35亿元。

3.产品开发成果显著, 系统运行质量明显提升

2015年, 京唐公司推进产品比例占到全部产品的67%, 比2014年提高了4%, 其中高端、领先产品产量比2014年提高了34万吨, 比例占全部推进产品的25%, 比2014年提高了6%。其中开展汽车板25家车企363个零件的认证, 完成非汽车板认证62项, 重点产品实现高端用户批量供货。汽车板总量比去年水平增加12.3万吨, 家电板重点用户合计供货比去年水平增加5.5万吨。目前, 京唐公司可生产产品的牌号已有热轧产品14个大类、26个类别、185个牌号;冷轧产品6大类、18个类别、165个牌号。其中, 热轧管线钢成功开发了高级别X70管线钢出口国外;车轮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2%, 稳居国内第一, 并成功实现向国外厂家大批量供货, 打开了车轮钢海外市场。同时, 产品认证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目前, 合资厂家、国外厂家认证占总认证厂家的41%, 用户认证档次显著提升。

4.推进了技术和管理创新再结新硕果

传播文化正能量 增强企业软实力 第11篇

以价值培育为基础,统领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行为的准则,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今天强力塑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用先进的文化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蚌埠中环水务公司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着力打造“忠诚企业、服务社会、更新观念、创新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树立“安全供水,诚信服务”的服务宗旨,秉承“严谨、高效、务实”工作作风,以先进的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质增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窗口优良服务的品牌打造、树立企业良好外部形象,以树立身边先模人物为标杆,培养员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意识,从而逐步形成以企业文化为主体,衍生廉洁文化、安全文化、创建文化、诚信文化、环境文化、团队文化等文化建设,最终实现并构建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和体系。

以制度建设为载体,规范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制度反映企业文化,制度管人,文化管心。公司把制度建设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质量、环境、健康三体系认证为执行标准,制定并完善党建工作、安全生产、企业目标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三重一大”,从党委议事制度、领导干部履职待遇、到资金使用、物资材料、工程建设招标等都制定完备的制度规范;深化党员“双重”管理,实现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目标。树立供水行业服务理念,规范服务程序,落实首问责任制,打造供水热线快速服务联动机制,提高为民服务办事效率,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以全员参与为模式,共建企业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人,打造企业文化,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员工既是企业文化最广泛的参与者,又是最直接的建设者。

公司自2012年开始开展评选季度“党员之星”“员工之星”活动,共表彰“党员之星”“员工之星”543名,以此作为持续激励党员、员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的重要平台,特别是把升国旗仪式、安全月签字仪式、学雷锋示范岗授牌仪式结合起来,让全体党员、员工受到爱国主义、爱岗守纪的教育、熏陶;以员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为切入点,与蚌埠市总工会、市电视台共同举办了“身手不凡—蚌埠市供水管道工技能电视大赛”,使得一批技艺高超、职业道德良好的技术能手脱颖而出;开办职工书屋,经常性推荐《没有什何借口》《能力是干出来的》《用心去工作》等励志书籍,不断提升职工专业知识和思想文化境界,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被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示范职工书屋”荣誉称号。在2014年4月份举办的中央企业第七届“国家电网杯”乒乓球比赛中,中国节能公司选派6名优秀运动员(其中蚌埠中环水务运动员5名)参赛,取得团体第五名的好成绩,实现了中国节能在该赛事团体比赛中零的突破。

以情感关怀为着眼,创新企业文化

以“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为理念,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为员工过生日,送上生日祝福;坚持20余年办好职工关爱基金会,对困难员工及时给予救助,送去温暖;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定期体检,举办养生讲座;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好人水务”主题实践活动,把道德讲堂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围绕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讲故事、送吉祥等环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让“中国好人”杨静玉讲述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壮举,姚铁鹰介绍献血、献血小板感人事迹,“感动中环”施顺利介绍敬业爱岗、坚守供水岗位20年经历,“好媳妇”吴萍讲述“六个老人一个家”的故事,让员工感悟道德的力量,营造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建设美好中环

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用文化创造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公司注重思想舆论引导,坚持25载办好《蚌埠中环水务报》(前身蚌埠供水报)和蚌埠中环水务网站,及时宣传报道公司生产、经营动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公司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责任担当,以“四强四有”为目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动力和组织保证,先后被国资委、中国节能、中环保水务、蚌埠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公司工会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使工会真正成为了员工心中的温馨之家、民主之家,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蚌埠中环水务有限公司将始终以“上善若水”的品德致力于企业文化建塑,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励志、聚心、塑魂作用,通过传播文化正能量,增强企业软实力,保持企业生命力、创造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城市提供更为优质、高效、洁净、安全的自来水,实现蚌埠城市供水事业的全面、快速、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

增强实力 第12篇

7月3日,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适应农业农村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新形势,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社施策, 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促进机制创新和科学管理, 全面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 不断增强带动和服务能力, 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经营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子。

回良玉强调, 今后一个时期,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既要重视增加数量、扩大覆盖面, 更要注重提升水平和质量, 进一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活力, 提高带动和服务能力。不断做大做强合作社, 提高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化诚实守信的意识, 建立良好规范的信用管理制度,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生态安全的产品。

上一篇:研发企业论文下一篇:电网设备检修计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