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地区范文

2024-07-23

贵州农村地区范文(精选12篇)

贵州农村地区 第1篇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地处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 碳酸盐岩广布, 占全省总面积的73%[1]。对于岩溶地基, 刘恒[1]将其分为岩石地基、红粘土地基、岩土地基三类, 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地基评价;朱显镇等[2]曾对岩溶地基的稳定性及岩溶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孔琳琳[3]根据工程实例, 探讨了复杂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2005年, 贵州省建设厅颁布了DB 22/46-2004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4]、DB 22/45-200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 规范中对岩溶地基评价及处理都做了技术规定。但是, 前述的研究和处理方式多集中于城镇建筑物, 而对于岩溶地区地基变形对农村建设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的研究和处理措施则相对偏少, 这种状况不利于岩溶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个别岩溶地基变形严重的地区, 甚至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鉴于此, 笔者以贵州省贞丰县龙场镇围寨村大范围的地基变形为调查研究对象, 通过对房屋、地坪大规模开裂的原因分析, 对贵州农村岩溶地基变形进行一些探讨。

1 调查区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贞丰县龙场镇围寨村, 地理坐标:105°33'17″, 25°27'14″。距镇政府所在地5 km, 其村委会驻地在围寨村。有11个小组, 406户, 2 268人;国土面积为3.39 km2, 其中耕地面积3 302.5亩 (田113.9亩, 地2 138.6亩) , 荒山地4.6 ha, 林地495亩。其交通位置见图1。

贞丰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最大年降雨量为1 669.5 mm, 最小年降雨量为939.4 mm。自2011年6月中旬至调查期间, 贞丰县降雨持续偏少, 气温偏高, 全县无有效降雨已持续60余天, 7月份全县平均降雨量只有35.2 mm, 为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248.3 mm的14.2%, 偏少85.8%;8月份全县平均降雨量只有108.6 mm, 为历年同期平均降雨量214.8 mm的50.6%, 偏少49.4%, 大部分乡镇偏少达7成~8成。

1.2 基本灾情

2011年10月2日, 贞丰县龙场镇围寨村22户村民房屋及地坪出现集体性开裂, 直接影响到的房屋财产200余万元。

1.3 地质环境概况

调查区域地貌类型属岩溶残丘坡地地貌, 斜坡整体坡度约12°~20°, 呈台阶状, 高差约30 m, 斜坡长度约130 m;场地内出露基岩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一段泥晶白云岩 (T1yn1) , 调查区周围未发现断层、褶皱等控制性构造分布, 基岩呈单斜产出, 产状220°∠55°。

调查区内岩溶现象发育, 地表岩溶形态为溶沟、溶槽、石芽等形态, 地下岩溶形态为土洞、竖井、溶洞等 (见图2, 图3) 。图2中的空腔型溶洞位于村寨东侧水泥小路旁, 可见深度约6 m, 洞宽约0.6 m, 据村民介绍, 其延伸长度可能贯穿整个出现房屋开裂的区域。

据水动力特征和地下水赋存状态, 调查区内地下水为红粘土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岩溶管道水;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其补给方式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降雨直接或呈片流, 通过微细孔隙或壤土风化层分散缓慢下渗补给;另一类则是降雨形成地面线状水流, 通过落水洞、溶斗、溶井、溶洞等较大的岩溶洞穴, 集中快速补给;地下水通过岩溶管道及基岩裂隙运移, 少部分在基岩临空面呈分散式排泄, 大部分以泉或地下河的方式向低洼处集中排泄。

2 地基变形特征

调查区内的地基变形外在变形迹象为房屋墙体开裂及地坪沉降开裂 (见图4~图7) ;据现场走访调查, 调查区内未发现落水洞、土洞塌陷等岩溶塌陷现象。根据调查, 区内的建筑物因地基变形表现出的破坏特征有:

1) 建筑岩溶地基上的农村建筑物呈群体性被破坏, 且时间集中在大旱年。调查期间, 在普安县雪浦村也有37户居民建筑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

2) 靠近坡坎的比远离坡坎的建筑破坏严重。可见有些靠近坡坎的地面产生垂直坡顶线方向的裂缝。

3) 墙面裂缝多呈斜向倒“八”字, 少数呈水平形或竖立形。

4) 地面裂缝发育较多, 室内室外均有产生, 延伸长度数米至十几米, 宽几毫米至数十毫米, 部分地面裂缝下挫, 下沉高度可达几毫米。

5) 开裂的建筑物多分布于岩溶残丘斜坡之上。

3 地基变形分析

据现场调查, 开裂的房屋均位于岩溶单元内, 岩溶单元的岩溶形态以地表的溶沟、溶槽、石芽和地下的竖井、溶洞、土洞为主 (见图8) ;基岩覆盖层为块状红粘土, 自上而下根据含水量状态可划分为硬塑红粘土、可塑红粘土、软塑红粘土, 厚度约1 m~5 m (场坝组较厚, 可达8 m左右) 。可塑~软塑红粘土主要分布在溶沟、溶槽中。据调查, 这一区域数处房屋开裂已经数年, 地基为岩土混合地基, 而大旱期间开裂的房屋基本为红粘土地基。

据余培厚等[6]研究表明, 红粘土是一种结构性土体, 存在两种结构连接, 即粒团内粘土矿物颗粒之间的连接和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 且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组成的基本结构单元组成了红粘土的基本骨架。同时, 余培厚指出, 红粘土粒团之间的结构连接, 是一种欠牢固的非水稳性连接, 粒团的排列组合是一种随机的非紧密堆积, 粒团之间具有较大的位移空间, 其中充填的水主要为自由水, 水分变化时, 连接物微粒周围的水膜厚度也将随之而变化, 土体就会发生收缩或膨胀。另据郭沛等[7]研究表明, 贵州的红粘土以收缩为主, 这种独特的性质由其物理性质及微观结构所决定, 红粘土起始含水量高, 粒间孔隙大, 部分为开发型, 大部分孔隙水为弱结合水, 静电引力小, 易蒸发而产生收缩。而据调查, 自当年6月中旬至调查时, 当地无有效降雨的时间长达4个多月, 长久干旱造成可塑、软塑红粘土失水收缩, 体积减小, 导致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加之当地农村居民房屋多采用砖石砌体结构或砖木结构, 基础多采用刚性的毛石基础, 建筑整体性较差, 抵抗地基变形的能力较低, 才会在大旱年发生群体性房屋及地坪开裂现象, 归根到底, 还是由于组成地基土的红粘土收缩造成的。

4 结语

1) 红粘土地基上的房屋在大旱期间呈群性开裂, 多因红粘土粒团之间的自由水或弱结合水蒸发, 粒团间孔隙收缩造成的。

2) 以往的岩溶地基研究及处理方法多针对城镇建设, 而对于农村建筑, 从经济性、技术性均不太适用。

3) 贵州农村岩溶地基群体性开裂, 不但与岩溶地基的不均匀性或变形有关, 也与农村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关。

4) 近年来岩溶干旱频现, 岩溶地区的农村房屋开裂事件时有发生, 应引起建设部门的注意, 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研究, 制定适宜的岩溶地区农村建筑技术规程。

摘要:针对贵州省贞丰县围寨村岩溶地基上房屋群体性开裂事件, 通过介绍该区的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对地基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对岩溶地区地基变形原因作了探讨, 为预防岩溶地区农村房屋开裂事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岩溶地区,农村建筑,地基变形

参考文献

[1]刘恒.贵州岩溶地基评价与处理[J].地球与环境, 2006, 34 (3) :57-58.

[2]朱显镇, 张萌.岩溶地基处理[J].科技传播, 2010 (8) :171.

[3]孔琳琳.复杂岩溶地基处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5 (4) :90-91.

[4]DB 22/46-2004, 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S].

[5]DB 22/45-2004,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6]余培厚, 郭沛, 郑玉元, 等.红粘土的微结构模型与力学特征[A].第二届全国红土工程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1991.

[7]郭沛, 余培厚, 郑玉元, 等.红粘土的胀缩特征与胀缩机理[A].第二届全国红土工程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1991.

贵州省毕节地区麻疹监测 第2篇

了解毕节地区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年麻疹发病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毕节地区2009年共报告麻疹16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2.11/10万。12~5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共发生137例,占总病例数的83.03%;10岁以下占总发病率的95.15%(157/165)。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36例,占82.42%。结论

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高常规免疫接种,及时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是毕节地区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流行。为了解毕节地区麻疹的流行特征,制订科学的控制麻疹策略提供依据,现对毕节地区2009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全地区麻疹监测系统和疫情报告系统上报资料;人口资料来自毕节地区统计局。

1.2

监测方法

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使用贵州省统一印制的疑似麻疹病例调查表,对2009-01/12全地区报告发热出疹性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同时采集患者急性期血清2ml。1.3 麻疹实验室检测

麻疹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获法,试剂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毕节地区CDC负责检测,并由贵州省CDC负责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中国麻疹监测系统软件、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9年毕节地区共报告麻疹165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2.11/10万。2.2

地区分布

毕节地区8个县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毕节县(33例,占20.00%)、金沙县(44例,占26.67%)、威宁县(70例,占42.42%),3个县发病数较多(表1)。

2.3 时间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12~5月份,共137例,占总发病例数的83.03/%。各月份发病情况见图1。

2.4

人群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94例,女性71例,男女性别比例1.32 : 1,职业分布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157例,占发病总数95.15%;发病年龄最小为1月龄,最大62岁,10岁以下为高发年龄组,其中1岁以下41例,占24.85%;1岁28例(16.97%);2~10岁88例(53.33%)(表2)。

2.5

免疫史

报告165例病例中无免疫史102例(61.82%);免疫史不详34例(20.61%);有免疫史29例(17.58%)。

2.6

麻疹实验室监测

采集165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或脑脊液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检测。麻疹IgM阳性30份(18.18%),风疹IgM阳性22份(13.33%),165份标本送省CDC实验室,抽检符合率为100%。3

讨论

毕节地区麻疹以小年龄组和小学生为主,麻疹发病年龄有向大年龄组发展的趋势[1]。10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95.15%,提示常规免疫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局部地区漏种、迟种情况依然突出。因此,控制麻疹工作要抓好麻疹基础免疫和复种工作。《预防接种和疫苗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落实入托、入园、入学查证验证和在学校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建立起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传染病联防机制应引起卫生部门、教育部门重视。病例中大部份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一旦有麻疹病毒介入,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和免疫失败的儿童会感染发病[2,3]。因此落实儿童计划免疫是当前计免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①在落实麻疹疫苗基础免疫的同时,要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并有计划地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②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建立传染病联防机制,把好“入托、入园、入学”关,理顺在学校建立传染病监测和查漏补种工作[4,5];③加强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增强基层防疫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疫苗接种技术和管理水平;(4)建立健全完善的麻疹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参考文献

贵州农村地区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师 农村地区 专业素养 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ZC002)、2014年“国培计划”专项课题(项目编号:14GPYB003)、贵州省2014年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编号:黔教高发〔2014〕378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2015年省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黔教高发[2015]337号)。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80-02

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实施高质量数学教学所需的数学知识和教育与心理素养,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以及教师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教育与心理素养则指的是教师自身所具备品德。本课题围绕上述几点,以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本文是针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问题的分析。

一、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所获得的数据均采用 Excel 软件录入、管理与分析)

(一)问卷发放、回收以及发放对象基本情况

1.参与调查教师所在学校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17所学校参与,发放问卷178份,回收问卷178份,无效问卷8份,有效率为95.5%。各学校皆积极配合此次调查。

2.教师年龄分布情况

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该年龄段的教师是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主体,其素养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教师教龄分布情况

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是需要经历时间的积累的。通过综合教龄的五阶段分布情况分析,可以推断出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多为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组建而成。

4.教师职称分布情况

从参与调研教师的职称现状可以推测,在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中获评小学高级和中学二级职称的占多数,并且获评小学特级和中学高级职称的非常少。

5.教师学历分布情况

从参与调研教师的学历来看,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的数学教师各占一半。

6.教师毕业专业分布情况

在参与调查的170名中小学数学教师中,毕业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各占30%和17%,其余专业毕业的占53%,包括汉语言文学、教育学、英语教育、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等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高达27%。

(二)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关于数学教师素养的问卷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中小学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快速问答”和“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或情意)”,每一部分包含问题不等,共计32个问题;第一部分都为单选题,教师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身情况的一项作答,第二部分则需要教师根据提出的内容的“重要程度”以及“具备程度”作答。

1.中小学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快速问答情况

从统计数据来看,参与的教师的答题正确率在5题以下的高达61%,而在5题以上(包括5题)仅占39%,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答对4题的和答对2题的人数,都各占总量的19%。由此不难看出教师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薄弱。

2.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或情意)情况

此部分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即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教师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以及教师的品德。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专业基础知识这一方面,教师认为的重要程度基本在2.8左右浮动,而知识具备程度则基本为C或D,只有少数值偏离这个范围;在教师解题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这一方面,重要程度基本在3.0左右,能力具备程度全部为C或D;在教师品德这一方面,重要程度在3.5左右浮动,具备程度同样是C或D。由此可见,教师们的素养处于中等状态,仍需改进。

二、结论

根据以上调查数据可得,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素养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教师年龄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

第二,从教师任教时间来看,教师队伍中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成了教学任务的主力军。

第三,在教师职称方面,在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队伍中获评小学高级和中学二级职称的占多数,然而获评小学特级和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屈指可数,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力量十分缺乏。

第四,在教师学历、专业方面,拥有专科和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各占总人数的一半,然而在他们中,毕业专业除了数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和数学教育)毕业生以外,不乏其他各专业的毕业生,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有高达30%的数学教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最后,在基础知识方面,教师答题正确率较低,大部分教师对中小学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综上数据表明,贵州省农村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素养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参考文献:

[1]孙德冲.校长视角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住宅建设思考 第4篇

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住宅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住宅选址未考虑抵御自然灾害的安全性问题

贵州属高原地区,山多地少,山势陡峭,建房条件明显比平原地区差。农民建房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划,多数村落依山而建,或是将住宅建于河岸边,这样选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损失巨大。若发生山体滑坡、崩塌,靠山建设的房屋将会被掩埋;当发生洪水、泥石流时,河岸边修建的房子将会受到重创。2010年5月5日,因连日暴雨及冰雹天气,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发生洪水、泥石流导致的山体滑坡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失踪、1人受伤;6月28日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两个村民组38户107人被掩埋,最终造成62人遇难。这些血的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农民在建房时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否则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求援的代价高昂,效果也不明显。

1.2 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土地利用率低

尽管农村建房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但是更多的是关注产权方面。而房屋规划布局不合理、房屋间距太小、道路不成系统、消防救灾通道不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房屋照明线路安装不规范,无人管理,私接、私拉现象严重,有的线路老化严重,诱发火灾的隐患很大。上个世纪贵州省的农村住宅主要以木板房为主,房屋密度极高,黔南地区的苗族村落经常出现一家起火,祸及邻居,多家受损的情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村民建房时,一味地追求宽大,包括房屋的前坪后院,占用了很多耕地,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加剧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许多村民新建的房屋是砖混结构,基本上都是两层以上,人均占有面积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本地企业较少,多数年轻人都远赴广东或是江浙务工,长年在家居住的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经常使用的房间很少,房屋闲置率高。

1.3 房屋结构单一,住宅功能不全,居住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不畅,多数村民建房时没有考虑如何设计,更没有打算请专业的公司提供设计方案。多数人都是参照邻里的样式,随意修建。多少年来传统的一明二暗三间堂形式的“三开间户”一直是贵州山区农村的主流建筑形式。为了牲畜安全,许多地方是猪圈、牛圈与主体建筑紧密相连,人畜未能实现分离;卫生间简陋,没有必要的冲水和通风设施;居住与杂物堆放混用,特别是随意堆放柴草等易燃物品,火灾隐患大。室内外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

2 当前农村住宅建设的总体要求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基于以上缘由,农村住宅建设也必须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节约用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在建设新家园时必须完成的任务,居住环境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要素,尽量重复使用废弃的土地,选用当地现有的建材和植物材料,减少能源的使用,使人对自然的破坏减至最小。

3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些措施

3.1 统筹规划

农村住宅设计必须遵守规划先行的原则,切实加强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要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并对村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规划,为村庄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强调安全第一,避开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少占农田,多利用空地、荒地。

鉴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统筹规划在客观上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极力倡导,不遗余力地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需要一个过程,有必要先建立示范村庄,通过参观访谈,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搞好农村的住房规划建设能够解决他们建房的根本问题,改变目前乡村“脏乱差”的面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3.2科学设计,改变落后的房屋结构

在住宅具体设计中,要大胆借鉴其他地区农村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设计既有民族特点,又有现代气息的民宅。住宅分区应该做到内外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真正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人畜分离”。

3.3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修建节能型住宅

要有绿色环保的理念,充分考虑如何节约土地、能源和治理污染。可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资源。尽管贵州的日照时间没有北方长,但是从近年来贵州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农村另一种可用的绿色能源就是沼气。修建住宅时应同时修建沼气池,这样既能治理人畜粪便污染,又可获得农家肥和生活用气。在建筑材料方面,尽量采用保温、隔热好的材料打造环保节能的生态型住宅。

3.4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与东部地区的农民相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还不算富裕,建房的资金不够充足,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给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府出资成立免费的设计咨询机构,为农民建房出谋划策。

(2)为保证房屋质量,定期组织培训农村建筑技术员。

(3)对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号召的村民给以适当的建房资助。

4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村住宅建设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要把引导农民合理建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任务来抓,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把党的关怀落到实处,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感受到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艳芳,陈敏,单彦名.新农村规划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冠谦,林建平.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贾倍思.长效住宅——现代建宅新思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5]王宗侠,段渊古,李勇.渭北旱原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2):27~29.

贵州农村地区 第5篇

我国旅游消费的蓬勃兴起,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仅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样也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坐落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我国的第二大少数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特别适合发展旅游产业,其发展无论是对贵州还是对国家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概述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3931.12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1452万人,占38.98%,其中苗、[1]侗、布依、水、瑶、彝、土家、仡佬等世居的少数民族达17种之多。在贵州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各

种民族的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贵州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

[2]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就是多彩贵州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

1980年7月,贵州省正式接待了第一个来到贵州的旅行团——港澳师生联运团。从此之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发展自己的旅游业,但发展较缓,速度较慢[3]。十一五以来贵州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规划和发展,并出台了《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贵州旅游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特别是加快国际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与世界旅游经济的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在旅游方面硕果累累,也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8年,全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发展和谐旅游”为主题,以政策推动、恢复启动、精品带动、市场拉动和“满意”行动为主线,以市场恢复为重点,采取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经营,突出我省少数民族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少数民族旅游市场主体,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了平稳增长

[4]。

经过近30年的战略实施和艰苦努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寨已达3000余个,近20万人受益,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从而为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各种资源优势,具体来说包括五点。

2.1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的“六月六”、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古王节”等。“四月八”是苗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怀念祖先、纪念英雄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载歌载舞,以表示对祖先、英雄的景仰和凭吊。布依族“六月六”,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各自约定的地点,白天在歌场上对唱,晚上还到布依村寨里继续对唱,用这种方式表达彼此爱慕之情。“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的在农历六月初六前后过节,有的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过节。节日期间,彝族群众身穿盛装,高举火把,到田间驱除害虫。同时还燃篝火、开晚会,举行赛歌、摔跤、斗牛、敬酒等活动。

2.2 纯朴热情的民族礼俗

贵州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交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礼俗,表现了他们热情好客、团结和睦、理智文明的美德。例如苗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有“一家客人全寨亲”的风俗;侗家人所讲究的“酒满敬人,茶满送人”等;更有意思的要数各少数民族的婚俗,如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 “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

2.3 狂放热烈的民族歌舞

多民族聚集的贵州,是一个歌舞的海洋。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群众,既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低回委婉、优美抒情的“游方”,更有质朴庄重的“古歌”和“酒歌”;侗族“大歌”一领众和,高、低声部合唱,歌声宏亮,反映出侗族人民坚强、豪迈的性格;三都一带的水族亦是 1

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以“摆起白来成山丘,唱起歌来似水流”来赞誉自己的民族。总之,贵州各个

[5]民族都有自己独具风格的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2.4 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

贵州少数民族的服饰至少有上百种,不仅款式丰富多彩,制作技艺精巧,而且内涵深邃广博,堪称“无字史书”。男装一般都比较简单,而女装则多种多样。女装一般又有便装和盛装之分,便装比较简单,没有花饰或花饰很少,是平时穿用的。盛装花饰很多,非常精美,特别富于传统的民族色彩,鲜艳多姿,只有在新婚、节日、集会、走亲访友时才穿。少数民族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盛装的制作很费功夫,一般是先分块挑、绣,然后再连缀成套,或是将已作好的各种图案部件分别贴在各个部位。

2.5 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位于隆起的四川盆地与广西盆地之间,属于高原山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是古往今来民族交往、结集的大走廊。贵州少数民族大抵渊于古代的百濮、氏羌族系,包括彝族、土家族、羌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且牧且耕、农牧并重;南蛮族系包括苗族、瑶族、畲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赶山吃饭”的狩猎及山地农耕型;百越族系包括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其物质文化特点是稻作文化型。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造成民间的自然隔离,不仅民族之间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在同一个民族内部,往往也因为支系不同,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形成相当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贵州是一个内陆省份,工业不发达,却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料,它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民族风情丰富多彩的地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增加资金积累和经济收入

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收益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增加资金积累。

旅游者前来旅游,必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费,从而促进我省各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因而能够提高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收入水平,增加经济的收入。

3.2 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其发展可以增加各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的流动,因此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

3.3 提高当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完善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带来了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完善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3.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国家旅游局2006年的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并且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更为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机遇。在开发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进行“村村通”道路建设和旅游区内道路建设,以及村社环境整治活动。以少数民族风情为主的乡村旅游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加快了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3.5促进当地文化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

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旅游业,不但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谐交往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不会使当地的文化发生变化,反而会更加有效地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通过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团结进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纯朴热情的民族礼俗、狂放热烈的民族歌舞、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以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力、资金短缺,缺乏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等一系列原因,使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至今仍处于起步阶级,需要回忆发展步伐,向综合化、多样化、精品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25%以上增长,2010年,旅游总收入将达800亿元以上。虽然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这并不是跟我们的资源利用成正比的,我们应该能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4.2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凸显存在着5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2.1 缺少旅游精品

尽管我省近年来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总体来说我省基本上没有精品旅游路线。我省的入境旅游消费者大多是单次游客,我们的景区之所以留不住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能让游客满意的“精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纪念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地方民族特色,但是品种太少,而且大同小异、品位较低、质量较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且很少有收藏价值,由此造成的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4.2.2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

旅游设施简单,公共设施、通讯设施建设薄弱,娱乐设施建设单一,配套设施不完善多种因素严重制约了旅游的“游兴”和降低旅游经济效益的产生。在我省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车辆过于陈旧,舒适感差、车况不好,旅游路途辛劳,公共设施薄弱,如上厕所难、打电话难、洗澡难等问题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配套设施,部分地区对旅客的最基本“食、住、行”要求都难以满足,造成游客除了必要的旅途花费和游览时间外,不愿多滞留景区。

4.2.3 宣传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虽然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组织开展了多次旅游推介活动,例如“爽爽的贵阳”、“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安顺(龙宫)油菜花旅游节、台江施洞龙舟节等,但就其资源与知名度相比,其宣传力度显然是不够的,造成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仍处于“地处深

[6]山少人知”的状态。

4.2.4 盲目开发和缺乏保护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有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开发,不惜牺牲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环境的破坏为惨重的代价,造成了“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开发方式,最终经济没有搞上去,反而得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来做好治理工作,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4.2.5 缺乏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经营管理服务人才,尤其缺乏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景点导游、宾馆服务员等旅游岗位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适应不了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新需要。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除了靠党委、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之外,亦决定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所谓旅游管理,就是包括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开发和建设。组织旅游推介促销,建立培养导游队证,推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等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我们所拥有的资源优势,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对策。

5.1打造旅游精品并不断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旅游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贵州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着重发掘、提炼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民族建筑等活动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一批精品民族文化旅游路线,增加旅游产

[7]品的附加值。

5.2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加快旅游公路的建设步伐,公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设施,注重旅游公路建设,有利于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区域界限,联合组织策划别具一格的旅游活动,举办推介会、旅游艺术节等形式展现旅游形象,吸引招徕国内外游客,开拓市场,促进市场互动;其次再建设与旅游业发展有关的各

[8]项基础设施,例如满足吃、住、购、娱和乐的各项设施。

5.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加大宣传力度

5.3.1应用新媒体网络来宣传

宣传贵州民族地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在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下,我们应大力开发应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网络新媒体,这样才能打破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受地域限制的弊端。因此,贵州各少数民族地区应大建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5.3.2 借用品牌媒体来宣传

贵州民族地区应巧借品牌媒体来宣传自己。例如:黔东南州得到国家旅游局的支持,邀请加拿大新时代电视台“时代杂志摄制组”、加拿大星岛日报、加拿大“至尊假期”旅游公司等三家经营中国旅游产品的旅行社于2007年7月19日到隆里古城考察并拍摄专题片,目标直指加大黔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在海外的宣传力度和影响。这些著名媒体由于权威性高、受众面、影响力大,让贵州民族地区以少数

[9]民族原生态文化中心的形象走进千家万户,从而大大提高贵州民族地区的知名度。

5.3.3 巧借歌舞产品来宣传自己

贵州民族地区还要巧妙借用歌舞来宣传自己——让这些原生态艺术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出现在千万观众面前,就等于是将自己推在千万观众朋友们的面前。例如:“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和“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这两种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歌赛中屡放光芒;“苗族歌后”阿幼朵,她不但在青歌赛中获得佳绩,还光荣地做为少数民族代表去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展歌喉,让外国朋友欣赏到苗族飞歌的魅力。

5.4 正确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方面要树立和采取保护地方文物资料的意识和手段,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辩证的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另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5.4.1 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群体一致认同,经过世世代代传承、淘汰而得以保留,至今仍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价值体系、民间信仰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民族旅游开发中迅速,但由于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旅游经营者还是把片面追求旅游规模、争取游客放在第一位,从而导致破坏性开发。例如,一些珍贵文物因过度开发而遭破坏,一些传统风俗也因被过度舞台化、艺术化

而失去了原有韵味和风貌。少数民族地区一些民族文化生态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就再也不可能重现。因此,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开发民族旅游时,一定要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5.4.2在保护中开发

诚然,民族旅游开发给民族文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决反对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名来限制民族旅游业发展的行为。保护不是保守,更不是自我封闭和与世隔绝,因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主流相悖,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采用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违背了少数民族人民追求富裕和现代化的美好愿望,其本质是阻止民族文化的进步。总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性开发”的道路[10]。

5.5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旅游业为新兴产业的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最缺乏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思路和人才,我们可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为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界造就一批文化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管理、导游及服务人才,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结束语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贵州来说,想要更好的发展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我们必须要深入了解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的特色,充分发挥各民族地区的旅游优势,并根据这些优势更好的发展其地区经济。同时我们还要预见在旅游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早做出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其发生,影响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从而更好的为“多彩贵州”创造出一番新的旅游胜景。

贵州农村地区 第6篇

关键词 天麻;生产现状;产业化发展;贵州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天麻是一种主产于我国的中药材,又名定风草、明天麻、赤箭、神草等,它的球状茎有很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同时,天麻也是一种重要的出口药材。但近些年,人们为了赚取高利润而无休止地挖掘野生天麻,导致野生天麻的种类和数量急剧下降,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尤其对野生天麻的寄生树种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1]。

1 我国天麻研究与生产概况

由于利益诱惑和市场需求,人们对天麻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近年来,人们在野生天麻生长区进行了天麻的人工驯化,逐渐使天麻实现了人工种植,导致人们种植天麻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但人们在大量种植、挖掘天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人只认识到了野生天麻可能带来的巨大利润,只顾挖掘野生天麻,而不考虑野生天麻的附加值,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 我国天麻生产现状

2.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近几年,人们对天麻的药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服用天麻来提高自身的健康状况。因此,天麻的市场需求增加,需大于供的情况导致天麻的市场价格一路上升。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人们大量挖掘野生天麻,不仅使野生天麻的数量急剧下降,还导致野生天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天麻的再生面临很大的困难。大量挖掘野生天麻的同时,并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2]。

2.2 整体产业滞后

在野生天麻的生存环境受到不可恢复的破坏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培育人工天麻。培育人工天麻需要有合适的树种,但这样的树种种类极少,且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就贵州地区而言,天麻的销量约占全国总销量的1%,总销量不超过200t,产量十分低。贵州当地天麻的生产还是基于单户种植,并没有形成区域化产业,而且在天麻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加工的问题。总体来讲,贵州地区天麻生产的整体产业滞后,人们并不重视天麻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因此天麻产品的精加工工艺有待深入调查和改进。

2.3 栽培天麻品种单一

目前,贵州地区引进的人工培育的天麻主要是红杆天麻、红杆与绿杆杂交天麻,品种较为单一。这些用于人工培育的优质天麻种苗较少,而且在红杆与绿杆杂交的品种大量种植后发现,其植株色欠佳、个小、天麻素含量低,再加上容易发生病虫害。结合以上劣势,这种杂交品种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3]。

2.4 乱采滥挖现象恶化

因为贵州当地政府对天麻种植产业的不重视,加上当地农民没有科学种植意识,所以没能实现天麻种植的科学化、现代化。人们在追求高利润的欲望驱使下,对野生天麻进行无休止的挖掘,使野生天麻的数量、种类急剧下降,有的种类甚至面临绝种的危险。这种乱采滥挖的方式对野生天麻的生长极其不利。

3 新时期我国天麻产业化发展思路

前文对于天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掌握与发挥当前有利条件与因素,抑制或是化解不利因素与威胁,制定相应的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以促进我国天麻产业化稳步向前地发展。

3.1 加强产业规划及保障

新时期,应改变种植天麻的老套路,改用更多产、更无害种植方式来种植天麻。应该注意的是:一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土质、森林分布等来合理的种植天麻,坚持贯彻良种开发、发展优质天麻、保护环境的原则;二要加快建设示范基地,可以先小规模进行示范,然后推广实施,逐渐实现天麻种植的产业化;三要对天麻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有利于天麻精加工,便于打开天麻销售市场。

3.2 资源保护科学化

野生天麻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南到云南、东到台湾、北到黑龙江、西到西藏。野生天麻由于其独特的生长特性,一般生长在潮湿的林地中,在长江中游的山区中分布最为广泛。我国的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对天麻进行了分类。王少柏和周铉[4]等根据花茎和花的颜色、含水量、球茎的形态等将天麻分为4种类型:乌天麻、黄天麻、绿天麻和红天麻,他们根据杂交原则将云南乌天麻和宜昌红天麻进行了杂交得到了红乌、乌红良种新型天麻品种。这些天麻进行了科学化的分类,便于管理、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

3.3 规范种植技术

天麻种植需要合理有效的种植技术。建设贵州天麻示范种植基地十分重要,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重要依托[5]。因此,应积极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加大培训技术的力度,给农民更多的机会学习先进的天麻栽培技术,使更多农民学到种植天麻的先进技术,促进人工种植天麻在贵州的发展。

3.4 栽培优良品种

目前,人工种植的天麻已获得了两种杂交品种,同时,天麻的有性繁殖也已逐渐成熟。在培育杂交品种时,应赋予新品种一些特性:产量高、培育过程不繁琐、对生态环境无害等。不应只依赖自然环境给我们提供各种种类的天麻,而是要在不破坏自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天麻新品种,使天麻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3.5 大胆尝试天麻产业化运行模式

天麻产业化模式不仅可以给农民带来额外的利润,还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产业化模式不仅需要对天麻市场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对天麻的具体药效、有益成分等进行深入了解,深刻了解这些后,便于天麻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开发天麻副产品,使天麻生产实现产业化,可以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益处。

4 结语

本文就贵州地区天麻的种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目前,天麻副产品并没有广泛的应用于天麻生产中,应积极开发天麻副产品,满足更多人的健康需求。综上所述,未来,在天麻产业的发展过程种应注意:一是要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天麻的利用可以更广泛:二是要对天麻的成分进行具体分析,建立相应的下游产业;三是要更加科学化的种植天麻;四是要研究开发更多的天麻新品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J].农村经营管理,2007(3):4-9.

[2]铜仁地区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铜仁地区综合农业区划:铜仁地区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3]王书林.中药材GAP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 王少柏,周铉,杨崇仁.天麻杂交种的优势[J].云南植物研究,1997(4):52.

[5]孙志国,周学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德江天麻的保护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22).

贵州农村地区 第7篇

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强烈发育的高原山区, 是我国喀斯特分布面积最大、发育最复杂的一个省区, 恰处于世界喀斯特集中分布的亚洲片区中心, 喀斯特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5%, 其中出露的碳酸盐岩面积达15万km2,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6%。全省有近90%的人口居住在碳酸盐岩岩溶地区[1]。在9个地州市中, 除了黔东南, 其他8个地州市喀斯特面积分布均超过50%[2]。喀斯特地区生态敏感度高, 环境容量小, 生态环境脆弱, 稳定性差。而贵州省喀斯特地表地貌类型复杂, 气候类型多样, 区域差异明显, 环境受到污染后治理困难。

1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人们日常洗衣煮饭和冲洗畜禽圈舍。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 但往往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 且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危害同样不可小视。贵州多数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破碎, 广大农村村落布局和耕地都相当分散, 加之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落后, 房屋建设无规划, 缺乏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建设, 村民只能将产生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或直接排放到村道上, 污染了村庄的环境, 或排入道路边沟, 沿地形走向从高往低不断渗透, 有的还直接将污水排放到当地的溶洞, 导致地下水污染, 甚至严重威胁到饮用水源安全。以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为例, 其生活污水产生量见表1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 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 生活垃圾的危害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缺乏固定的垃圾堆放场地和专门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填埋等处理系统, 村民们往往将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于田边、路边、水沟边, 垃圾山随处可见, 从而导致蚊蝇滋生, 村庄臭气漫天, 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此外, 垃圾渗滤液很容易进入水体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目前, 农村生活垃圾常见的有厨余类、木竹类、灰土砖陶类、橡塑类、纸类、金属类、纺织类和人畜粪便等。而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 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 人们极少外购物品, 使得厨余类生活垃圾所占比例较大。

农村生活垃圾常见处置方法有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和堆肥处理[3]。而村民多以焚烧和堆肥为主。焚烧垃圾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等, 容易使受污染的群体产生呼吸道、眼部疾病, 同时也影响环境卫生。部分地区的农村未将垃圾分类直接进行简单的堆沤后用于还田, 如果垃圾中存在废旧电池等, 肥料直接施于土壤, 极有可能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而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进行卫生填埋在大多数农村还不能实现。表1也列出了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生活垃圾量。贵阳市周边区县农村经济状况一般比较好, 但对生活垃圾的管理和处理处置仍然不到位, 如此大的垃圾产生量, 仅城市垃圾填埋场附近村庄生活垃圾实现了卫生填埋, 占村庄总数量的23.83%, 与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处置还有很大差距[4]。

1.3 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

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主要由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使用以及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种农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引起。具体表现在温室气体不断增多;重金属、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 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地表水出现富营养化, 地下水受到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等。例如, 化肥过量施用后, 除了被农作物吸收外, 大部分会残留在土壤中, 然后通过降水或其他方式进入水体。化肥以无机氮和磷为主, 氮肥的利用率平均仅为40%左右, 所施氮肥的1/2在被作物吸收之前, 就已经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 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气的污染。在贵州地区, 由于喀斯特地貌和坡耕地的特点, 受降雨冲刷影响, 跑土、跑水、跑肥等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贵州省化肥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施于耕地的化肥大部分进入土壤和水体。同时, 农药的大量使用, 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出现了抗药性害虫, 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累积, 污染物通过受污染的水体和土壤进入农产品, 从而危害了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另外, 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 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 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 影响其生长发育, 降低了土壤肥力, 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 而其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酯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 造成了新的土壤环境污染。此外, 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污水和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妥善处置, 而是被随意排放到周围环境;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和废弃农膜, 被直接焚烧或丢弃于农作环境中。

1.4 发展“农家乐”旅游造成的污染

随着喀斯特地区生态重建工作的开展, 有的地方结合当地喀斯特旅游资源办起了“农家乐”。但这些地方本身是生态脆弱区, 旅游的自然环境保护本身比较薄弱。由于经营“农家乐”的绝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 文化水平较低,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而农家乐的开发和发展缺少科学指导, 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 大多数在自家房屋庭院进行经营。经营户基本上未安装油烟净化器, 油烟废气直接排入环境, 对农村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没有将污水、粪便、废油等集中收集处理, 而是任意排放到沟渠。没有正规的垃圾收集装置, 经营户和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严重。导致生活污水横流, 餐饮垃圾遍野。旅游废弃物肆虐, 苍蝇蚊虫乱飞, 尘土飞扬, 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危害田园, 严重影响了乡村的自然环境。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管理,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在农村, 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 环保意识薄弱, 需要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加强宣传, 积极引导。例如, 组织大学生志愿者, 利用假期深入到农村, 向村干部、农民、学生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科技知识, 通过举行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 促进与村民的互动, 使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在农村得到广泛传播。对于经营“农家乐”的经营户要加强教育和管理, 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并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统一对经营者及其聘用人员进行培训, 并统一进行卫生管理。另外, 通过向游客发放宣传单或者在村庄公共场所张贴标语的形式, 呼吁游客文明旅游, 并辅以罚款的方式督促游客爱护乡村环境。

2.2 因地制宜, 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贵州省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 如不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任其随意排放, 对于长江和珠江中下游沿岸地区生态环境也会产生影响。喀斯特地区村庄的特点是小而分散, 如果建立污水处理厂, 将污水集中处理, 污水管网布设成本高, 不经济。应依据地方住宅特点, 选择投资小、运行维护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分散处理工艺。这种处理方式不需要较大的污水管网系统, 其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同时方便处理出水回用, 可以缓解喀斯特地区的用水困难问题。目前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小规模生态化处理方式主要有人工湿地、地下渗滤和稳定塘。但是喀斯特地区溶洞、漏斗多, 地形复杂, 在工艺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存在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2.3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是大力推广沼气利用技术, 鼓励农户使用沼气。农户可以将畜禽粪便、清洗圈舍的废水, 以及秸秆、落果、落叶、烂菜叶等作为发酵沼气的原料, 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生活能源, 沼液沼渣作为有机肥还田。还可以种植一些适合喀斯特环境地区特点、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木, 以沼气为中心, 形成“畜 (禽) —沼—果”种养模式, 既减少了环境污染, 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二是加强地膜使用管理, 督促农民做好废弃地膜的收集、处理工作, 并尽量减少地膜的使用。三是向农民普及农业生产实用技术, 指导农民进行科学施肥, 提高肥料利用率, 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减少农药使用量。

2.4 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

村民乱扔垃圾主要是缺乏专人管理, 只要由专人统一收集垃圾, 加强管理, 逐步引导村民形成良好习惯, 农村“垃圾山”的现象就会减少。一些地方摸索形成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运转、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每家每户门前放置1个塑料桶, 用于收集生活垃圾, 然后由专人进行清运。但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落后, 财政十分有限, 无力承担运行经费, 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有的地区为了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由县财政拨款作为垃圾处理补助经费, 同时采取“集体出一点、农民自己筹一点、企业捐一点”等筹资方式, 并鼓励乡镇自行筹资解决设备问题。另外, 有的地区还规定了“谁生产、谁负责付费”的收费制度, 每户每月收取几元钱的费用, 尤其是一些经营”农家乐”的村民应承担更多费用。大部分村民看到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以后, 也会觉得缴纳的费用值得。

2.5 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工作

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监测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污染源, 农村环境监测比较薄弱[5,6], 监测评价指标尚不明晰, 缺乏针对性, 对于农村的环境监测工作也处于被动状态。另外, 由于各地村庄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当前使用的技术方法不能全面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状况。因此, 应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监测工作。一是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体系, 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 对各地农村环境状况进行详细调查, 掌握不同地区农村村庄污染源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监测方案, 对与农民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污染源地段进行重点监测[7,8]。二是组织和培养一支合格的农村环境监测队伍, 有计划地对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 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接受群众监督。三是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督, 为受到环境污染危害, 遭受损失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帮助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提高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冬青, 林昌虎, 何腾兵.贵州喀斯特环境特征与石漠化的形成[J].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 (1) :220-223.

[2]徐燕, 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岩溶, 2009, 28 (1) :95-102.

[3]曾秀莉, 刘丹, 韩智勇, 等.成都市典型地区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处理模式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 2012 (18) :211-214.

[4]李越越.贵阳市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1 (5) :78-82.

[5]郎赟超, 刘丛强, 赵志琦, 等.贵阳市地表水地下水化学组成:喀斯特水文系统水-岩反应及污染特征[J].水科学进展, 2005 (6) :66-72.

[6]莫世江.毕节喀斯特山区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污染分析及保护[J].中国水土保持, 2008 (7) :45-47, 64.

[7]吴桂容, 敖子强, 林文杰, 等.黔西北土法炼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治理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6) :113-115.

贵州农村地区 第8篇

注:本文为贵州省教育厅2008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研究立项课题 (08ZX095)

起”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 解决农民健康意识缺乏与农村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 实现卫生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 对发展卫生职业教育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贵州省铜仁地区农民医疗健康状况、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现状与需求情况, 对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进行探索与思考。

1 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现状及特点

为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医疗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和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现状, 课题组人员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咨询与座谈会等方式于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2月25日深入贵州省铜仁地区铜仁市滑石乡、坝黄镇, 德江县高山乡、荆角乡, 松桃县大坪乡等60个乡镇、村及社区居委会, 就农民医疗健康状况和农村医疗卫生技术力量现状进行实地调研, 共发放问卷1 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 196份, 有效回收率为99.67%。其结果如下。

1.1 农民自我保健意识薄弱

调查发现, 36%的农民认为头痛、感冒等小病不需要到医院治疗, 有52%的农民会到医院就治, 还有12%的农民固执地认为“不卧床决不上医院”;38%的农村孕妇产前不做任何检查, 为了节省费用, 选择到价格低廉、卫生条件差的非法诊所, 甚至在家中生产。此外, 农民健康意识淡薄, 缺乏基本的卫生生活常识, 人畜混居,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乱堆乱放, 卫生环境差, 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被调查的1 196户中, 有686户人畜混居, 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乱堆乱放。

1.2 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性较前几年明显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关系国计民生, 是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能力, 保护农民身体健康,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决策。它通过互助互济的形式有效解决了因大病发生的大额医药费问题, 从制度上避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调查发现, 农民患病就诊意识较前几年明显增强, 门诊及住院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健康状况有所好转, 因病致贫比率下降, 90%以上的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3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匮乏, 技术水平、职称与学历层次较低等现象较为突出

欠发达地区卫生技术人员不仅数量不足, 而且医疗技术水平较低。调查发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普遍存在卫生技术人员紧缺与人员学历低、职称低、技术低“三低”现象, 无法满足农民健康保障的需要。以贵州省铜仁地区为例, 2008年, 全区169个乡镇卫生院, 2 613个村卫生室, 有卫生技术人员2 955人, 其中执业医师 (助理医师) 859人,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11人, 占3.76%, 中专学历1 575人, 占53.30%, 无学历1 269人, 占42.94%;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仅占4.25%, 初级职称人员占52.81%, 无职称人员高达42.94% (注:数据来源于2008年铜仁地区卫生局统计数据) 。

2 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2.1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及其能力

(1) 从大方面来说, 加快发展卫生职业教育, 服务好新农村建设, 是今后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2]。卫生职业教育是培养护理、药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才的教育, 它既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 又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健康护小康, 小康看健康”, 搞好卫生职业教育工作, 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科学、和谐发展。尤其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我国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民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更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 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来看, 加快发展卫生职业教育是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的根本保障, 是改善农村落后医疗状况和满足广大农民健康需要的基本要求。

(3) 从学校层面来说, 卫生职业教育理应承担新农村建设中卫生人才培养的重任, 要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卫生技术人才。调查发现, 欠发达地区的主要问题是卫生技术人员城乡分布不平衡。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匮乏, 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以乡镇卫生院为例,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只占19.67%, 而无医学专业学历人员高达40.15%。根据我国国情, 为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化卫生服务需求, 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三年制高职医学教育还要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不断培养卫生技术人才, 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2.2 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

(1)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情况来说, 自然条件恶劣。以本文调查的贵州省铜仁地区为例, 铜仁位于黔东武陵山腹地, 是典型的“三多一高两低”, 即农村人口多, 占总人口的91%;少数民族人口多, 占农村总人口的95%;贫困人口多, 占总人口的13%;农业产值比重高, 占GDP的70%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水平低, 不足1 000元;人才占人口比重低, 仅占4.37% (注:数据来源于2007年铜仁地区农业局) 。其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区和欠发达、欠开发地区,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 从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来说, 很多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不愿意到基层服务。近年来,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许多医学、卫生类院校的毕业生不愿意在医疗条件落后的乡镇卫生所 (医院) 就业, 而是想方设法进入县级以上的医院, 或在大、中城市开设诊所。有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从1990年的0.99上升到2000年的1.28, 而到2006年则下降为1.16[3]。显然, 农村卫生技术人才正在不断流失。调查发现, 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不足30%, 卫生职业院校仍然与高等卫生教育在城市“争地盘”“抢饭吃”, 造成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巨大缺口, 同时也为发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4]。

(3) 从职业院校本身来说, 部分卫生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意识不到位。《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号) 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一种责任。在职业教育实践中, 服务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尽管许多职业院校都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 但实际上, 不少职业院校仍沿用传统办学思路, 服务意识不强, 不能积极、主动地服务新农村建设[5]。

2.3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1) 专业教学改革, 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近年来, 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院校虽然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专业培养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 课程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整合, 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加强, 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进一步改进。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课程建设水平还不高, 教学中满堂灌现象依旧存在, 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不强, 专业建设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为新农村服务的特色专业还不够成熟。

(2) 师资队伍专业间发展不平衡, 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虽然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整体数量、结构、水平上较前些年有明显好转, 但专业间发展不够平衡, 有的专业,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增专业仍缺乏高水平的师资。

(3) 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手段有待提高。目前, 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手段主要以培养人才为主, 对新知识的传播、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还不够。

3 欠发达地区卫生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3.1 加大卫生知识宣传, 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知识宣传, 做到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卫生防病和保健知识宣传是开展农民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 而新颖多样的宣传形式可以激发农民获取卫生知识的兴趣[6]。卫生职业院校应针对农民需求, 结合对口帮扶、卫生下乡、疾病调查等一切有利时机, 利用口头教育、专题讲座、健康咨询、文字材料、板报、展览、广播、电视等方式, 有效开展农民健康教育工作。

3.2 改革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关键是人才。卫生职业院校要结合农村实际, 努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 用得了、留得住, 能胜任基层卫生工作的人才。

(1) 要根据区域农村卫生实际需求, 通过改革培养模式, 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培养面向农村需要的医学人才。培养大批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 既可以解决卫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也可以促进卫生职业教育良性循环,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将理论课安排在实验实习现场讲授, 加大教学量, 提高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质量;彻底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一节课的现象。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素质训练, 逐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 养成规范的职业行为和良好的职业习惯, 具备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2) 要全面实施农村全科医生和公共卫生人才的定向培养机制, 提高基层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同时, 要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引导、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的优惠政策, 如毕业生在完成规范化培训后必须到农村工作3~5年, 给予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 鼓励他们到农村就业。

(3) 开展乡村医务人员学历教育。对在职乡村医生采取脱产、半脱产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医生接受医学学历教育, 使大多数乡村医生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4) 进行在职医务人员的技能短期培训。通过集中或组织专业人员下乡开办培训班,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达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3.3 建立学校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制度

3.3.1 制定和落实专业课教师下乡巡回指导制度

为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 卫生职业院校应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教学科研与试验示范的有机结合, 实施“专业课教师支援农村卫生事业”“送教上门的教学服务”工程, 并制定一系列制度, 如职称晋升与下基层服务挂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供需矛盾。

3.3.2 与基层医务人员联合进行课题研究

联合并带领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课题和教学改革课题的应用研究, 通过应用性研究,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

3.3.3 开展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前培训

为本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执业医师技能考核前培训, 并参与地方医疗主管机构组织的国家级技能考核的考评工作, 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 建立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大力发展卫生职业教育, 培养大批“有技术、下得去、留得住、撑得起”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 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卫生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李红贤.广西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10) :27~28.

[2]谢祁.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J].世纪桥, 2007, (2) :31~32.

[3]王智勇.搭建农村人才“高地”推进新农村建设[EB/OL].http://www.jyb.cn/cm/jycm/beijing/zgjyb/5b/t20070912-11844.htm, 2007-09-12.

[4]涂明华, 王野坪.医学教育必须面向农村培养卫生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10) :14~15.

[5]夏学文.制约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36) :35.

贵州农村地区 第9篇

近年来,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备受重视。村卫生室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末端,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是村民疾病得以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的重要载体,而少数民族地区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薄弱地,又是流行疾病的易发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关乎民生健康,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少数民族聚居地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22个行政村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观察法)对被调查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状况进行研究。

2015年6月—10月以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村卫生室为调查地点,获得宗地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状况的一手资料。主要对三类人群展开调查:一是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薪资待遇、培训情况、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项目、存在的困难和建议等;二是村庄负责人,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村卫生室投入建设情况、政府财政支持情况、村庄人员构成结构、村庄道路修筑情况、村民到乡镇的距离、村内基本医疗卫生供给存在的困难和建议等;三是普通村民,样本选取主要根据村庄年龄结构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分别抽取各村人数的1%,约380人,访谈内容主要有个人及家庭年均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对村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情况的难易度、在获取基本医疗卫生方面存在的困难和建议等。同时,辅以观察法判断访谈样本回答内容的可信度,做好访谈备忘录。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乡共有43 000余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有3 500余人,14岁及以下的有4 800余人,85%的人口为苗族,90%的村民小组为全苗族人口,45%的人口享受低保,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即外出务工半年及以上)有7 000余人。截至2015年10月,全乡85%以上的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的有17个,未投入使用的有打毫、竹林、戈枪、火石关4个村。宗地村是乡政府所在地,设有乡卫生院,不再单独设立村卫生室。为直观反映所调查各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情况,见表1。

注: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计算公式为:总床位数(正式投入使用的村卫生室数和私人诊所数的总和)/村庄常住人口数;②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计算公式:村庄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总数/村庄常住人口数。

2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2.1 基础设施供给状况

本次调研主要从房屋建设情况、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半径三方面来衡量基础设施供给情况。在房屋建设方面,自2009年“一村一卫生室”政策的推进,宗地乡21个行政村(宗地村除外)在政府全额拨款扶持下按统一标准先后建立了村卫生室,已有17个村卫生室正式投入使用。村卫生室房屋为钢筋水泥结构的一层平房,面积65 m2,分为药房和诊室两间。在医疗设备配置方面,已经投入运作的村卫生室供给病床1张、药柜1个、床单被褥2套、打印机1台、氧气瓶1台、输液架3个和体温计、听诊器等小设备若干。其中,约75%的被访谈者提到村卫生室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在服务供给半径方面,宗地乡距县城约50公里,山路崎岖,无公共交通工具,单程步行到县医院约6小时,步行至乡卫生院约4小时,相邻村卫生室之间的步行时间平均1.2小时。相较宗地乡其他村庄,宗地村靠近乡镇卫生院,设有12家私人诊所,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另建有2条公路(可通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并覆盖了移动通信信号和互联网终端。但60%的村庄尚未覆盖移动通信信号,88%的村庄未引入互联网。

2.2 服务项目供给情况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项目主要包括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已投入运行的17个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笔者整理出目前宗地乡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供给情况,见表2。

表2中对各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界定较为简化,即各村卫生室能够处理的常见病仅限于感冒发烧、拉肚子等症状;外伤处理限于不借助大型医疗器械,短期可痊愈的症状,如包扎伤口等;急救限于一般中毒、脱臼、骨折、急性过敏等;卫生防疫是狭义概念,限于注射麻疹疫苗等预防措施;健康检查仅限于常规性检查(如体重、身高、视力等)和部分理学检查(如头颈、口腔、四肢、皮肤等)。在村民意愿调查上,86.2%的村民认为村卫生室提供的服务项目少、报销不便、药品不全,和私人诊所相比反而更贵。

2.3 运作资金收支情况

各村卫生室运作资金主要由财政补贴和业务收入两部分组成。财政补贴约占村卫生室资金来源的70.5%,主要用于:(1)村卫生启动建设,地方政府拨款3.5万元用于建造村卫生室房屋;(2)村卫生员工资发放,1 200元/月的工资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截至2014年底,各村财政补贴标准是平均15 000元/年,每年补贴标准基本不变。各村每年业务净收入平均为4 500元,主要来源于诊疗费(14.3%)、药品利润(10.7%)等,用于村医疗设备添置维护和水电费等,每年花费约3 500元。访谈中,多位村卫生员表示“在新农合实施之前,我们还可以通过出诊费、药价差赚点钱,改革后,国家监控力度加大且拨款不到位、限制多,加之私人诊所竞争,业务收入大不如以前。”同时,各村卫生员、村负责人皆提到政府拨款不足,且不能及时到位、使用限制较多,难解燃眉之急。

2.4 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供给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起步较晚,自2009年才开始逐步建立,加之区域发展闭塞落后,导致村级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偏低。调查发现,17个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的学历构成:本科1人;大专4人;高中(或中专)7人;初中及以下5人。其平均年龄为45周岁,平均工作年限约为20年,并有11位村卫生员原为乡村医生,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在村卫生员技术培训方面,宗地乡政府每季度会免费对各村卫生员提供医疗服务知识和技术培训,但约70%的村卫生员认为政府所提供的培训用处不大。各村卫生员包揽所在村庄卫生室的所有工作,偶尔会医治外村村民,工作较为清闲。此外,村民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评价为:非常满意(5%)、满意(26%)、一般(45%)、不满意(20%)、非常不满意(4%)。

3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配备不足

一是村卫生室房屋建造规格不符合国家标准。国家规定各村卫生室应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1],但已建成的21个村卫生室分区混乱,均不符合标准;二是医疗设施供给紧缺落后。各村供给的基本医疗设施简陋、数量不足,甚至将乡卫生院淘汰后的器械下放到村卫生室继续使用。访谈中鼠场村卫生员提到,“多数村连消毒灭菌设备、病床护理设备、心电图机等器材都没有,即便纳入政府购买计划,也是大半年没有落实”;三是村庄道路铺设情况较差。一些地方正打造农村“半小时卫生服务圈”,10分钟到村卫生室,30分钟到乡镇卫生院[5]。但宗地乡道路不通,竹林村村民多表示“出门看病难,去乡里走得快也要5~6个小时,费时费力”;四是村庄信息化水平滞后。60%的村庄无移动通信信号,村民普遍不会使用互联网,村民对外交流难。

3.2 基本服务项目落后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地各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供给出现“上移”和“失衡”。从纵向层面看,村卫生室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层次较低,与县级、乡级卫生室医疗资源供给差距较大,医疗卫生资源难以落地。访谈中田坝村杨主任提到“上级政府每年对村卫生室的投入少,医疗卫生器材老化,而县城医院政府补贴多,看病水平较高,村民为了看好病只能跑去县城。”从基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项目来看,“重医轻防”问题普遍存在。

3.3 专业人员较为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供给数量较少。由表1可知,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人员数(宗地村除外)平均为0.74人,距离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并且,69%的村卫生员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二是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其医疗卫生诊断服务往往靠行医经验主观诊断,专业化水平低,误诊率较高。调查中,多位村卫生员谈到:“我们的医疗水平没法跟县里比,除了感冒、发烧等小病外,我们一般都把村民推到县乡医院去,担不起责任。”三是村卫生室医疗卫生人员年龄偏大,经常体力不支,入户就医难度增大,加之山路崎岖、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及儿童占比高,出现“入户门诊”的供需悖论。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态度有待改善。村民对村卫生员服务态度持满意态度的仅占30%,不满意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不耐烦”、“不热情”、“不负责”等原因。

4 结论与对策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无疑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带来极大挑战,亟待转换思路,提出一套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基层医改方案。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水平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技术性基础设施的完善。具体做法:加大道路铺设投入;加强通讯信号覆盖面;重视信息技术创新,形成“互联网+医疗卫生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即在各个村庄可特派或培育1名互联网技术员,专门负责村民与大中型医院医生的网络诊断相关工作,建立基本医疗卫生用品物流圈,保证供给的及时性。第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思路,由政府单向投入转为政府购买服务。其改革的侧重点有:建议政府在了解村民实际需求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因素,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与提供相分离,形成“买什么、怎么买、向谁买”的战略性购买方案;重视村民日常卫生保健,增加公共卫生等预防性服务的供给,提高新农合对农村基层门诊服务的报销比;下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购买的决策权和行动权,形成信息相对对称的供需双方关系,并建立村民参与机制,构建起“内部信任+外部监督”的保障体系。第三,形成完备科学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管理体系,主要改革方案包括:(1)建议通过加薪、畅通晋升渠道、形成诊疗规范、强化医疗卫生培训等方式激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投身基层农村,提高职业稳定性[2]。(2)设计经济激励方案,给予村卫生室结余留用权,并构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间的绩效连带责任,上级对下级具有考核分配权,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下沉,提高服务可及性。(3)建议加强与民族地区医学院合作,形成人才输送平台,注重培育有乡村背景的医疗候选对象。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如澳大利亚对边远地区进行分级,根据所在工作地点的偏远程度而调节定向委培医学学生返还学费的年限,为偏远地区输送医疗卫生人才[3]。(4)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供给,培育青年乡村医生,将乡村医生“上门服务次数”和“服务态度”纳入绩效考核指标。通过以上改革建议,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和结构,形成“资源下沉、衔接得力、公平高效”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保证村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网.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2016-06-27.http://www.nhfpc.gov.cn/jws/s3581/201406/55de13fd597a4918bfc42e3a5b7ff2 b8.shtml.

[2]周海燕.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的实践特点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127-128.

贵州农村地区 第10篇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使本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本文选择思南县亭子坝乡青龙村、石阡县中坝镇江河村、印江县合水镇兴旺村等三个石漠化典型个案作为研究对象。

三个行政村的大致情况如下:青龙村位于思南县亭子坝乡东北面, 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 东接思南宽坪苗族土家族乡, 南邻思南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 西连凤冈县, 北靠德江县, 辖6个村民组, 有217户, 936人,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1030亩, 人均土地面积1.1亩, 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 其中主要经济农作物是烤烟、玉米, 年人均收入在2000-2300元之间。江河村位于石阡县中坝镇东南部, 距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东接甘溪乡, 南接坪山仡佬族侗族乡, 西邻国荣乡, 北接汤山镇, 辖12个村民组, 386户, 1862人, 以仡佬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1360亩, 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和外出务工, 其中主要经济农作物是烤烟、水稻以及茶叶, 年人均收入在3000-3500元之间。兴旺村位于印江县合水镇东北部, 村委会距离镇政府2公里, 东接木黄镇, 南连永义乡, 西邻郎溪镇, 北接天堂镇, 辖10个村民组, 453户, 1927人, 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全村土地面积730亩, 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经济农作物是烤烟、茶叶, 年人均收入在2200-2500元之间。

确定了个案研究对象后,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 于2012年3-12月深入上述三个村作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方式包括走乡串寨、走访农户、个别访谈等。共走访了100户农户, 访谈对象主要是户主。在100名访谈对象中, 男性占58%、女性占42%, 15岁以下占10.6%, 15—64岁占68.2%, 65岁以上占21.2%。

2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基本特征

2.1 人口数量特征

(单位:人)

(单位:人)

(单位:人)

注:迁入人数是指因结婚娶进本村的女性;迁出人数是指因结婚嫁出去的女性、升学把户口迁出本村的学生以及地域搬迁到外地的人群。

从表1、表2、表3可以看出, 三个村的人口增长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自2008年以来, 除2009年恰逢生肖中的“猪年”, 农村都有“金猪银娃”的迷信说法, 出生人数相对较高外, 三个村的新生婴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2) 在迁入人数与迁出人数对比中, 迁出人数在近三年出现增长态势, 其中以2011年较为突出。 (3) 汇总2008至2012年的数据, 人口自然增长数都是正数, 人口净迁入数都为负数, 且三个村的净增长数都是负数。

2.2 人口素质特征

(1) 身体素质。由于身体是人口素质的生理基础, 主要包括身体发育是否健全, 体质和智力的强弱。在设计调查问卷中, 主要把调查对象分成三组, 着重关系身体状况的盲、聋、哑、残、病五个方面进行考察。

(单位:人)

(2) 科学文化素质。从表5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小学、初中文化的农民相对较多, 三个村达到小学、初中学历占到本村人口的80%以上;二是三个村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都能控制在10%—15%之间;三是三个村高中以上文化的人数能够在8%—9%左右。

(3) 思想道德素质。从表6可以看出:人们对国家惠农政策的关注, 对脱贫致富心情的强烈期待, 对目前的生活现状都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 诸如:家庭收入来源单一、小孩上学成本较高、各种农资物价上涨、养老生病的担心等等, 但不论他们遇到多少困难, 在受访的92%对象中都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期望。

2.3 人口结构

(1) 性别结构。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性别比例105.20来看, 目前三个村的性别比都高于这个比例。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调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口结构现代化以及人口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2) 年龄结构。根据调查资料表明, 抽样的三个村的年龄结构图表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结构, 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抚养负担最轻的人口红利高峰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农村的老年化现象将加剧, 与此带来的各种农村养老、社会稳定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如图1~图3所示) 。

(3)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改革开放以来, 虽然西南石漠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由于深处西南, 交通、信息闭塞, 尤其是缺乏主要优势工业产业支撑, 经济发展缓慢, 从而直接导致人口变动出现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在受访的三个村中调查到从事农业生产最好的农户每年年收入平均在2—3万之间, 受比较收益的直接影响, 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为了维持家庭生活, 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 按每个家庭外出务工平均有2—4个人, 每月收入在3500-7000元计算, 整个家庭除去生活成本, 全年收入在3—6万之间。在调研的三个村里面, 发现出去打工的人群占到本村人口的25%—35%之间。其中, 青龙村外出务工人员327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4.93%;江河村外出务工人员574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0.83%;农村外出务工人数723人, 占到全村人口的37.51%。二是以石阡县江河村为例, 生猪养殖达到100头的有1家, 年产值6—7万元左右;山羊养殖达到40头的1家, 年产值5万元左右;牛养殖达到15头的1家, 年产值6万元左右;茶叶种植达到200亩的3家, 年产值12万元左右;从事农村旅游的7家, 年收益2—3万元左右。由此造成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文化程度薄弱和劳动经历有限, 导致在目前农村科技产业转化过程中, 许多有比较优势的经济作物不能迅速推广;另一方面他们长期形成了固有的农业粗放型生产经验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在有限的土地上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耕种方式, 对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3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 人口数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人口梯度转移聚集趋势明显, 农村人口数量总体下降。“农村人口梯度转移聚集是指农村劳动力按照一定的产业梯度由低级向高级,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从区位梯度上看, 农村劳动力呈现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城乡一体化的转移过程”。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既是劳动力实现现代化配置的动态过程, 也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在抽样调研的三个行政村中就可以发现, 每个村的迁出人数都高于迁入人数, 包括几个方面群体:一是正常婚嫁嫁出去的女性, 这部分人群基本可以与婚娶进本村的女性人数相抵消;二是因读书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这部分群体正随着农村教育环境的改进而逐步上升;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在外通过自己的能力求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随之举家外迁到较近的乡镇、县城或者是外地, 这部分人群起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 这部分人群是在调查中是最多的, 且影响力最大。在翻看2010年《重庆统计年鉴》时发现此类现象得到印证, “2009年重庆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1.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 农村人口数量基数较大, 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从理论上看, 一个地区的劳动就业率与劳动的需求量是呈成正相关关系, 与劳动力的供给量是成负相关关系。在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南石漠化地区, 能够提供的劳动范围与劳动条件 (即就业机会) 是有限的。结合调研发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就业结构相对不合理, 受区位优势、交通信息的负面影响,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 在耕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从业人员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又由于近年来大宗农资产品价格上升, 第一产业种植出来的产值相对较低, 亟待利用本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和服务培训, 调整该片区的三次产业结构, 尽可能增加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 搭建城乡就业平台, 逐步引导农村就业向城市, 特别是小城镇就业;二是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在调研地区的城镇和农村, 由于没有相对大型的工业和服务业, 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 应结合西南石漠化地区特殊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农产品优势,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公司制农业企业, 鼓励小微企业贷款进行自主创业。

3.2 人口素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人口与资源环境寻求和谐共存。美国经济学家D.Gale Johson分析, “中国农民每增加一年的在校时间, 其收入可增长3.6%—5.5%, 如果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20个百分点”。客观而言, 西南石漠化地区长期受石漠化的影响, 很多可耕种的土地大量流失, 加之主观上该区域农民自我封闭意识严重, 组织化程度低, 多数农民缺乏市场经济和现代管理知识培训, 不懂得及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生产, 短期内要实现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相对比较困难。

(2) 农业科技推广缓慢, 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 但转化率仅有30%—40%。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普及率较低, 客观上就需要农业科技部门与各地方政府建立搭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平台, 通过科技试点和科技培训, 引导广大农户种植比较利益与经济附加值都较高的农产品, 逐步破解贫困地区农民思想保守、缺乏知识、缺少资金的现状。

(3)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养,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是建设新农村“乡风文化”的本质, 西南石漠化地区部分贫困人口存在思想观念、技能培养、文化学习和法制意识上的淡薄, 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知识技能和观念, 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浓厚, 由此给农村稳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使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需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 积极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规范,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使农民群众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针对性对农民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

3.3 人口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农村地区婚姻挤压问题突出, 影响社会稳定。从调研分析可以看出,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地区人口性别比例明显偏高, 远远大于107这个正常情况下的最高值。在一夫一妻的婚姻家庭制度下,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男女数量的性别比超过正常值的范围, 尤其是适婚青年的男女比例不对等都会产生婚姻挤压问题。

(2) 农村抚养负担加剧, 社会保障面临挑战。前面分析表明,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留下大量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这两部分人群的抚养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 缺乏知识与技术的农民工大量从事工资低、条件苦的工作, 除他们正常的生活成本, 其他资金主要花费在儿女教育、老人养老方面, 抚养负担过重;二是贫困基本面较大, 国家社会保障难以全面覆盖, 在经济贫困的西南石漠化地区, 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较多, 主要以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以及农村五保户对象为主。

(3) 促进农村人口转移, 合理整合社会资源。自2005年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以来, 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聚集, 偏远地区的人口急剧减少, 由此造成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是城镇地区的人口呈现上升势头, 在土地、房屋等资源稀缺下, 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以及生活居住等刚性成本大幅上升;二是偏远地区出现空心化, 大量农村土地、房屋不同程度的闲置, 农村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形成极化效应, 改变农村原有的生产、居住和社会活动格局, 亟待通过政府引导盘活这些资源, 需要对城乡之间的土地、产业以及交通等公共资源进行网络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解决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合理统筹人口生育政策, 提升人口质量, 平衡人口比例

通过走访调研, 当前的西南石漠化地区的计生工作更多地需要做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 作为基层政府部门要关注好农村贫困群体的公共产品服务工作, 特别是计划生育的实施, 贫困的农村家庭结构日益简单, 男女地位在许多农村青年中已趋平等, 应抓住这一机遇,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倡导新型婚嫁模式, 比如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抓好村级计生干部工作宣传等等, 逐步引导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群众改变“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通过努力, 把偏高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恢复到相对正常的状态。

4.2 纵深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

在调研过程中, 可以发现广大石漠化农村地区存在贫困面广、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比例较大的特点, 其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倍, 大多呈现“一多两少两低”的现状, 即:家庭病号多, 劳动力较少, 经济收入少, 文化程度偏低, 身体健康状况低。由于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 缺乏生存的技能和市场竞争优势, 在一部分特困户中甚至出现了丧失基本劳动力, 自我发展力的情况。在新一轮的《国家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20) 中, 特别强调了从反贫困的角度, 继续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加大开发式扶贫的力度, 提升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 着重开展能力扶贫, 纵深从教育、卫生和医疗等方面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实现社会服务的均等化,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提升贫困人口应对致贫的风险意识。

4.3 有序引导贫困人口流动迁移,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多散居在一些自然条件很差的地区, 由于环境恶劣, 自身素质较低, 需组织贫困人口合理有序迁移, 引导他们向经济条件、区位优势较好的城镇转移, 彻底消除因恶劣自然环境对贫困人口发展的制约。

(1) 和谐推进人口城市化, 实施自愿移民扶贫开发。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由于外出务工, 大量拥入城市, 使得城市进一步复杂化, 由此造成许多社会矛盾。因此, 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特困地区, 应结合退耕还林实行移民搬迁和易地开发的政策。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的原则, 由政府建移民开发基地安置移民, 吊庄移民等形式实行移民扶贫开发。

(2) 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劳务输出, 实现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发展。西南石漠化地区要把劳动力输出作为突破口, 加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组织并引导合理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分段连锁, 即:先进入距离家乡较近的小城镇或小城市谋求生存, 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向附近的中等城市或者大城市流动,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 向东部沿海城市流动。

(3) 强化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建设, 建立完善新型的贫困地区人口理念。面对西南石漠化地区大量的贫困人口, 按照新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指导思想, 亟待在区域内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合理、规范健全的涵盖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救助于一体的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 促使该区域贫困人口在面临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困难时, 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资助。

总之, 关注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问题, 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实现本地区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统筹解决好贫困人口的各种问题, 着重抓住本区域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互关系和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关系, 从而为促进西南石漠化地区贫困人口全面发展找到更好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2011—2020年) [Z].

[2]梁中堂等.人口素质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5.

[3]王小平.中国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06) .

[4]杨斌.贵州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5.

[5]唐宗力.皖南农村人口形势与影响农民生育行为的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48.

[6]张林山.城镇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2 (3) :17-20, 35.

[7]重庆市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贵州农村地区 第11篇

关键词:贵州省盘县地区;金矿地质特征;找矿远景;建议与方法

前言

贵州省盘县地区本身由于该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以及该地区的长期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金矿。该区域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有泥盆系、石灰系、二叠系、三叠系等。这些岩层的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这些地质结构中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而且蕴含的矿产不但总量丰富,而且种类繁多。但是,为了更好的找准矿产所在的位置及其评估矿产总量的大小,还需要对贵州省盘县地区金矿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且,最好还应该为未来做好相关评估。

1.金矿形成的条件

贵州省盘县地区位于滇黔桂“金三角”的北西部,该地区属于区域性的北东向弥勒—师宗深断裂,东西向个旧—宾阳深断裂,北西向南丹—昆仑关深断裂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夹块,从而构成了滇黔桂金矿矿集区,区内矿床成片成带集中采出,除此之外,该地区矿床类型非常丰富。这一片区域主要位于扬子淮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山字型构造西反射弧与弥勒—师宗深大断裂带结合部;莲花山背斜南东冀北东向强构造变形区,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从老到新分部。该区内的岩浆岩以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广泛。在这一片地区已经发现了,并且已经开始开发的金矿主要有:红岩洞、砂锅厂、沙场等等。

2.金矿地区的地质特征

首先,寻找金矿远景区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黄龙组和马平组、二叠系梁山组—龙潭组、三叠系飞仙组—关岭组以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各地层单位岩性由老到新可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黄龙组:灰、浅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泥晶灰岩夹亮晶晶颗粒灰岩以及少量的白云岩;第二,梁山组,灰黄色页岩、粉砂质粘土岩夹中层状石英砂岩。与下伏马平组假整合接触;第三,马平组,灰、浅灰色夹青灰色厚层块状生物屑泥晶灰岩。

其次,地质的构造。贵州省盘县地区内的岩层倾角大多是处于15到30之间,有局部区域是在50到60度之间,并且,该构造的区域的形迹是以西北向为主的,其次是近南北向。这一地区主要是褶皱构造为背斜及其派生的次级从属褶皱,其区内长为19千米,轴向为330到350度,轴迹被断层切割成为三段,核部出露最老的地层是石炭系黄龙组,南西冀岩层倾角为10到15度,北东冀岩层倾角15到30度,枢纽向两端倾伏,为一中常背斜,沿该背斜具不同程度的硅化、黄铁矿化和金矿化,是区内重要的金矿控矿构造。区内断裂构造相对发育,以北西向大石洞断层规模最大,区内延长20千米,与小竹菁背斜接近平行展布并且最后会破坏这个背斜,成为一个向南西运动的逆断层,在这个断层的北西段有强硅化和重晶石化,可能为区内金矿导矿构造。然而,其他的矿层的规模相对来说是规模较为弱小的,大多数是走向近南北或者是北西方向的正断层,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垂直的小竹菁背斜轴,常发育一组规模不大的张纽性断裂,沿着这些断裂矿化蚀变较为发育,是这一地区金矿储矿构造。

再次,該区域的蚀变特征。一般来说,远景区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重晶石化。在这些蚀变类型中,其中硅化蚀变是最为强烈的。硅化和黄铁矿化这两种蚀变主要会受到小竹菁背斜的控制,而且还会沿着背斜轴断续发育,在每一处硅化和黄矿化蚀变带均受到了垂直小菁背斜核轴张扭性节理控制。通常来说,这都是由背斜的轴部在逐渐向两翼,矿化蚀变会慢慢逐渐减弱并且会走向消失。重晶石化微弱,仅仅见于大石洞断裂。硅化岩石由于长期风化剥蚀,并且已经大多数都是呈现疏松状的第四系残破积物,但是原生的新鲜的硅化岩石是随处可见的。通常取其中的硅化岩石在显微镜等仪器中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硅化岩石至少经历了两次硅化作用以上。在规划作用较强烈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岩石是不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仅仅是有一些样品可见残留海相生物碎屑和碳酸盐残块,所以可以这样认为硅化岩原岩是碳酸盐岩。

最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找矿区通常都会有一些异常,尤其是金矿区。所以在进行金矿勘查的过程重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金和许多金属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在找矿区域在比例方面会出现一些异常,可能会受到其他有关金属的影响。

3.找矿相关建议和措施

第一,要准确的找到、认清找矿的标志。二叠纪地层以及沿着小竹菁背斜轴核特别是垂直的小菁背斜核轴的张扭性断层,这是最主要的构造的找矿标志,硅化、黄铁矿化直接找矿标志。除此之外还有就是,金地球化学区域异常特别是域异常中的金异常浓集中心也是寻找金矿的主要标志。

第二,滇黔桂金矿床集中地区,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形成区域之一。金矿控矿构造主要为穹状背斜、短轴背斜轴部、断裂破碎地带、古侵蚀面,赋矿地层从泥盆系到中三叠系统。然而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中型金矿床和大型金矿床集中主要富集在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这主要可以从峨眉地幔柱的活动密切相关。微细浸染型的金矿的风化堆积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土型金矿。消洞哨地区位于滇黔桂金矿床集中区域内。并且现在我们知道的赋矿地层、控矿构造、矿床地质特征和滇黔桂矿床集中地区的中、大型金矿床是可比的,度具有较好的条件。

结论:对贵州省盘县区域进行金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及找矿远景研究是很有必要,且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王凤林,赵萍,何财富,王飞,高会文. 青海坑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矿产勘查. 2011(05)

[2] 李伟成,马文虎,王贤孝. 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 城市建筑. 2014(06)

[3] 杨锋,刘连登,陈国华,刘国松,孙海新,姜文峰,王善功. 平度1号脉金矿晚期叠加成矿初探[J]. 黄金. 2001(05)

贵州农村地区 第12篇

关键词:高考体育生,运动损伤,运动训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参加贵州体育高考的考生为研究对象,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结果分析

2.1、损伤考生性别及训练年限

通过调查发现, 绝大部分的考生的训练年限超不过一年, 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半路出家, 只有极少数的考生是从事多年的体育训练。同时从事体育训练年限越长其再次受伤的的可能性就显著下降。非常明显的一点就是男生在训练期间受伤的的可能性远大于女生。

2.2、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

根据对所调查的考生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考生所发生的运动损伤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拉伤、扭伤和擦伤。而且调查对象中的考生大部分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损伤, 其所占比例高达七成以上。因为此类损伤主要出现在一些像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中。再者比较普遍的运动损伤还有拉伤和擦伤, 也都占到所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 体考中田径项目是必不可少的大项目, 很多考生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轻微拉伤比较正常, 比较严重的骨折和脱臼等损伤也时常发生。经过治疗恢复一段时间就能愈合, 但如果自我保护意识差, 将会产生终身的病根。

2.3、损伤多发部位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清晰的看出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出现运动损伤最多的部分是四肢其出现的比例占到所调查对象中的八成以上, 然而躯干部分受到损伤的比较少, 仅占到所调查对象的一成多。通过统计也发现在四肢中受伤部位比较多的是踝关节、足部关节和膝部关节等部位, 其所占比例分别是33%、16%、14%。特别是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的考生来说, 踝关节、足部关节和膝部关节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由于考生本身的力量薄弱以及柔韧性差等原因, 也导致这3个部位成为运动损伤多发部位。

2.5、损伤直接原因

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也具有不均衡分布的特点。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此因素占损伤总数的45%。其次是思想上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占损伤总数的34%。

其次, 场地的一些基础设施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发生的比例也占到了13%左右。

同时, 过度疲劳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另一个原因占损伤总数的9%。训练过程中当运动强度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的时候, 考生应该进行适当的休息, 不能一味的追求训练的量, 忽视身体休息。同时更应该注意身体的过度疲劳导致身体受伤。

2.6、受伤后处理方法

在运动损伤后懂得如何科学处理运动损伤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28%, 有接近5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科学正确的处理损伤。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身体好, 认为损伤过一段时间就会康复, 这说明发生的损伤都轻伤居多, 而且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治疗方法。不需特殊治疗即可康复。

3、结论与建议

3.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进度

通过调查也发现参加体育高考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出于身体发育时期的青少年, 其身体各个部位都还未得到完全的发育, 机能还没有达到承受巨大负荷的水平, 如果盲目的一味的增加训练量和训练负荷, 势必会造成考生身体吃不消, 进而造成训练过程中出现损伤。同时也会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病根。因此, 作为教练员要认真分析每个考生的身体的实际情况, 根据其身体情况安排适量的运动训练以及合理的训练进度, 循序渐进、重视从小的基础培养。

3.2、改善基础设施, 提高场地安全性

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发现造成学生损伤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的安全性低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学校体育场地基础设施的改善, 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稳定性, 加强对场地器材的保管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3.3、合理控制易伤部位训练强度, 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考生的所发生的主要损伤类型, 作为教练员可以针对此种情况对考生进行专门的训练, 已达到提高考生的身体的承受能力, 提高其抗受伤能力, 最终达到降低损伤的目的。

3.4、借助现代化技术纠正动作技术

为避免考生在训练中的不必要受伤, 教练员可以通过一些现代化手段, 专门分析考生受伤的原因, 从根本上纠正考生的一系列的不规范动作, 从而降低损伤率, 进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3.5、提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

准备活动是一项运动开始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做足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是考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 各个关节部位的抗损伤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机体也可以更好更快的适应运动环境。所以每项运动前都要做足相应的准备活动, 使身体的各运动机能适应运动训练。

3.6、培养考生运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

上一篇:计算机实训教学下一篇: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