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2024-07-24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精选12篇)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经营管理,现状,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1 引言

农业生态园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 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 提供休闲, 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生活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模式, 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方式。积极改进农业生态园的经营管理质量, 提高农业生态园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是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要求, 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生态园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农业生态园发展现状

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 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形势下,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必然要求。生态农业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结合起来, 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 把农业与二、三产业相结合, 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与集约化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园的数量和规模也迅速增加。据调查发现, 从2009~2011年, 我国新增休闲观光农业园1260多处, 总投资35.76亿元。目前我国的农业生态园主要分4种类型:①生态农业示范园:通过生态学原理, 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②观光农业旅游园:在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③绿色食品生产园:以无公害、生态栽培模式生产无公害或绿色农产品;④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及高科技示范相结合。生态农业园的建设, 不但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还有效的保护自然环境, 减少了环境污染, 提高了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2.2 农业生态园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农业生态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良好效益的同时, 农业生态园的管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制约了农业生态园的发展。根据农业生态园的调查, 发现很多园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以及生态效益不明显。由于一些农业生态园在建成后, 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 造成园内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1], 生态知识缺乏, 对园区的发展缺乏长远的合理规划, 盲目模仿其他地区生态园建设, 不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造成园区建设和服务没有特色, 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不合理, 甚至存在服务质量差, 管理混乱的现象,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园效益的提高。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经营管理, 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

与国外相比, 我国现有的生态农业起步较晚, 但发展潜力巨大, 在东部沿海地区已颇具规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设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园已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对我国农业生态园的管理,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态园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2]。

3.1.1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

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注重高素质管理团队的培养, 加强对管理理论的知识的学习, 加强行业间的经验和知识的交流, 才能因地制宜, 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合理布局种植和养殖, 制定规划种植种类和数量规模, 使农业生态园区向着循环农业和集约化农业的方向发展, 实现对园区科学规划和管理, 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

3.1.2 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和发展在积极吸收国外和先进地区的农业生态园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 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按高效示范、观光旅游、生态循环的定位引进项目, 探索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农业生态园在带动农业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增收及生态建设的作用, 实现农业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现代农业生态园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附加值

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村社会化大生产, 农业的工业化、产业化, 农业产品生态化的问题, 从而实现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快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 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要建设农业生态园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提高农业生态园的科技含量, 是生态园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同时, 还要推进农业生态园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积极促进研发基地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鼓励和支持园区加快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利用, 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提高传统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引进扶持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的发展, 扩张农业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 增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 走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

3.3 加强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3.3.1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提高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是在保护和利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布局种植和养殖, 并合理高效地制定种养种类和数量规模, 进行循环农业生产和集约化农业生产, 并与旅游、观光、休闲相结合, 用生态理念科学管理, 提高生态效益, 这是现代农业生态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3.2 因地制宜, 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生态农业园的开发与建设中, 要注重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塑造出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适应相协调的, 与人们生活水平相一致的的旅游品牌, 注重提高品牌质量的提高, 同时要突出地方特色, 把农业生产、科技、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产品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和可参与性, 开发有特色的旅游精品,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3]。

3.3.3 实现专业化、生态化的科学管理

现代农业生态园中, 由于项目多、员工多等原因增加了管理难度, 实现科学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 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者要注重增强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对园区管理的同时, 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合理利用资源, 切忌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4]。

4 结语

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园的建设, 对于振兴地方经济, 统筹区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态园的建设当中, 要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队伍, 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提高生态园的科技含量,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从规划、管理、营销三方面制定农业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推动生态农业向高效化、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莉, 骆海峰, 陈鸣春, 等.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J].生态环境, 2005, 14 (3) ;439~442.

[2]倪川.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0.

[3]李静会, 刘敬阳, 姜红卫, 等.江苏省苏州农业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以相城农业生态园为例[J].北京农业, 2011 (30) :213~215.

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研究论文 第2篇

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需建立起一定的循环经济体系,以实现休闲农业资源与能源的多级利用。本研究以休闲农业所涉及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为基础,以沼气池为纽带,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产业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构建休闲农业旅游生态环境管理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该模式中,种植业是整个生态链条的生产者,它既为养殖业供应饲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休闲旅游业提供旅游产品;养殖业是生态链条中的初级消费者,它与种植业共同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共同为休闲旅游业提供旅游产品;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生态链条中的次级消费者,它的加工废弃物可反哺于养殖业,为其提供饲料来源,也可直接为休闲旅游业提供旅游产品;沼气池作为生态链条中的纽带,通过对种植业提供的枝叶、秸秆、养殖业提供的禽畜粪便、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的固体废弃物、休闲旅游业提供的人粪便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加工处理可发酵成为沼气[3]。沼气可为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休闲旅游业供应能源,而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液及沼渣经过技术处理可形成绿色肥料为种植业提供肥料来源。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3篇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有关规定,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制定了《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财政部 农业部

2014年6月9日

附件

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是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方向。

第三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补助的区域范围:

(一)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的省份,具体范围由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国家政策确定。

(二)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的省份,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5省和农业部直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牧区半牧区县(场),以及国家政策确定的其他区域。

第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的支出内容:

(一)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所需的耕地污染与产品监测、土壤改良培肥剂(料)、专用肥料、秸杆腐熟剂、接种根瘤菌、绿肥种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作物新品种、耕种条件改变、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期间农民收益损失补助等;

(二)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所需的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绩效奖励、牧草良种补贴,飞播种草补助等;

(三)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所需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海洋牧场建设、渔民减船转产补助等;

(四)畜禽粪污综合处理所需的主体设施建设、设备购置补助等;

(五)与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相关的其他支出。

第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不得用于以下支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建造楼堂馆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以及与农业资源生态保护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六条 第四条第(二)项中草原禁牧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6元,草畜平衡奖励补助的中央财政测算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5元,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标准为每年每户500元,牧草良种补贴标准为平均每年每亩10元。

省级财政和农牧部门可结合本地草原载畜能力、牧民承包草场面积、人口数量、牧民收入构成等情况,按照“对象明确、补助合理、发放准确、符合实际”的原则,在中央财政补助的资金额度内,制定对牧民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的具体发放标准。对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实行资金额度封顶和保底发放的,不得留有资金缺口。

第七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实行因素法分配。不同支持方向的具体分配因素和权重在资金分配建议中确定。

农业部根据政策确定的实施范围,耕地、草原、渔业等资源状况和畜牧业发展情况提出保护与治理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并结合绩效评价情况提出资金分配建议。财政部结合预算资金安排等情况,对农业部提出的资金分配建议审核后安排分配资金。

第八条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内,中央财政应将农业资源保护资金按支持方向下达到省级财政。草原绩效奖励资金应于9月底完成评价工作后及时下达到省级财政。省级财政按照补助对象所属预算级次安排资金。安排给农业部直属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资金,列入其年度预算。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快资金下达,督促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形成结余的资金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根据中央财政下达的资金规模,确定资金分配方案。省级财政部门应将资金安排分配结果报财政部驻各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备案。

第十条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项目管理需要,可制定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明确项目管理实施中的具体要求。

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实施指导意见或工作通知中的相关要求,制定实施方案,组织指导项目实施。

第十一条 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对农(牧)民补助的资金应经7天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发放。发放方式应按照便民高效、资金安全的原则,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接发放给农(牧)民。

第十二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实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以适当方式予以通报,并作为资金分配的因素之一。

农业部会同财政部根据需要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各省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资金支持方向开展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加强资金管理、监督检查,总结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第十四条 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任务的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并接受财政、农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农业资源保护资金应专款专用,对任何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挤占挪用和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可制定资金管理细则,并报财政部、农业部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各省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本办法所称农业部门是指农业、畜牧、渔业、农垦等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解释。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4篇

一、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融合的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两大产业的融合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农业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农业增长方式。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两大产业的有效融合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业的生态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文化及生态旅游 “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等(见图1)。

1.农业生态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础是生态农业系统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对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产生基础性影响。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而打造的生态农业应体现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地域特点,即地域生态农业的生态化和乡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它根植于符合自然生态的生态农业和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应选择生态效益型农业的道路,注意保持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态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结合, 这样才能为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才能为实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2.农业特色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把生态农业与农业的生态性、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吸引游客到农村进行农业的休闲观光、健身度假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因此,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应突出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特色,包括生态农产品特色、农业生态经营模式特色、田园景观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乡村文化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是否有特色,能否吸引游客来观赏、品尝、体验、健身、度假、购物等,是影响生态农业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融合的重要因素。

3.生态农业规模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旅游的一种类型,必须具备旅游业应该具有的条件,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生态农业景观资源的规模化。因此,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就要集中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要素,使生态农业旅游景观集中连片,形成生态农业景观规模效应和亮点,提高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生态农业规模化包括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化、田园景观规模化、接待设施(吃、住)适度规模化等。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规模化是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影响因素,因而在进行生态农业产业规划与发展时,应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并使其产业布局集中连片。如:双流县黄龙溪镇在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名镇时,就建立了集油菜花观赏园、草莓采摘园、蔬菜采摘园、红提采摘园、枇杷采摘园等为一体的规模化特色生态农业园,并打造了生态农业资源集中的规模化田园景观区,游客在每个季节都可以享受不同的生态田园乐趣。同时,使所打造的生态田园景观节点与农业生态旅游区的餐馆、住宿相匹配。

4.农业产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产业文化的挖掘与表达是生态农业被赋予旅游功能的重要方面。我国有一句古话叫 “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生态农业产业文化的挖掘与表达,能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中,生态农业是基础,产业文化是灵魂。生态农业与其产业文化相融合,才能体现农业生态旅游的特色。农业产业文化主要包括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文化等。加强农业产业文化开发可以使游客从农具的历史演变中清晰地看到人类农耕文化一点一滴的进步,可以看到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因此,我们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应高度重视农业产业文化的开发。

5.“六要素”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的落脚点一般是在乡村,游客来到乡村进行农业生态旅游既需要有吃、有住,进得来、出得去,又需要有物可购、有处去乐。因此, 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必然涉及到餐饮、住宿、旅游交通、 旅游景观、 旅游商品、 旅游娱乐 项目 (吃、住、 行、 游、 购、 娱) 等 “六要素” 建设, 其中:农业生态旅游景观是一个半自然半人工的农业生态系统,它既包含生态农业田园景观,又包含农耕文化景观。农耕文化景观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精髓,要使游客在农业生态旅游过程中体会到农耕文化带来的享受,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态农业及其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旅游景观,将生态农业景观与农村自然景观、乡村文化景观融为一体, 提升农业生态旅游的文化品味性。

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构成与建设

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涉及其产业链的很多环节,明确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构成,并进一步加强其产业链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主要由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开发三大环节构成。其中: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包括生态农业园区开发和生态旅游景观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包括农耕文化的开发和旅游互动项目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的开发包括传统营销模式的开发和创意营销模式的开发(见图2)。

1.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处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前端,是构成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主要包括:1生态农业园区开发。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为目的的生态农业园区开发是将特色农产品生产园区与优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农耕文化的需求。要使农业生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努力打造生态农业园区的产品特色,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2〕2生态旅游景观开发。依托生态农业园区进行生态旅游景观开发,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场所,更能提高生态农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园区的生态与经济结合,生产与旅游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生态农业园区景观开发中应体现田园风光美、旅游区工程设施美、人文景观美、生态和谐美和旅游生活美等五方面。

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中,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传承农耕文化,可以丰富旅客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容,可以帮助设计和提升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形象。一般来说,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包括两方面:一是农业互动性项目的开发;二是农耕文化的开发。农业互动性项目的开发主要包括依托林果资源,进行赏花、摘果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花木资源,进行观赏、休闲活动的开发;依托塘堰资源,进行垂钓、游船等水上休闲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农业科普活动项目的开发;依托农村环境、田园风光、农家生活等,进行农村休闲、度假旅游等项目的开发。〔3〕农耕文化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灵魂,是吸引旅游的重要资源。农耕文化资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另一类是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有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有着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种植模式、设施化以及各种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生活用具和民居等各种有形物体;无形农耕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不具有物质形态的各种文化要素,如农村风俗习惯、乡村礼仪和人文文化等。

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虽然我国农业生态旅游营销模式的开发处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终端,但它又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前端。过去,各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营销主要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新闻媒介等传统营销手段将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向市场。为了吸引游客对农业生态旅游的注意力,今后应在采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加强 “微营销”、节庆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等创意营销模式的推广应用。

三、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关键

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旅游而言,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营销模式等的开发都处于较粗放的经营状态。因此,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建设中最重要的举措是要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旅游企业产业联盟建设。

1.加强农业生态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新型经营体系建设

适应市场对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应积极构建 “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等参与”的新型经营体系,加强农民合作社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其他法人等经营主体的培育(见图3)。

(1)政府主导。由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关联度大、产业开发强度大、产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受自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才能确保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有效融合,并实现两大产业在有效互动中得到持续、良性发展。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好本地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二是整合项目资金,支持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三是通过政府导向,激活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业;四是搭建平台,为各经营主体提供服务。

(2)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是从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农民按照合作社的原则,自愿联合组建的,以发展生态农业、提供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为主的互助性经济联合组织,包括生态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生态旅游合作社。实践证明,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是加强我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组织保障。农民合作社在带领社员进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可以代表广大社员的利益与市场谈判,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可以聚集资源,解决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中要素不足的矛盾。

(3)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生态农业要升级转变为农业生态旅游业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仅靠政府和农民合作社的投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进行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应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社会个人和其他法人等主体积极参与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

2.建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战略联盟

目前,我国依托生态农业进行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整体规划和宏观指导,导致一些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无序开发、布局不尽合理,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4〕因此,应建立集专业性、学术性和经营主体为一体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

(1)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动因。 第一,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是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需要。联盟是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优化旅游服务结构,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重要手段。与自然景观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和城市景观旅游等其它旅游产业所需的旅游服务需求一样,农业生态旅游需要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信息与咨询、旅游交通、住宿、游览、购物等。由于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较粗放的经营阶段,经营者的人、财、物资源较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弱,通过构建战略联盟,可以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加或稳定客源,提高旅游企业的规模效益。 第二,构建农业生态旅游业战略联盟是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各项业务相互促进的内在要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及其旅游服务企业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内在机制。如果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增加,意味着旅游区需要投入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服务项目及交通设施等都会增加,单靠其产业链某一主体进行投入都是难以做到的。如果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就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业务互动,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形象。

(2)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基本条件。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构建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联合专业性、学术性机构及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主体建立战略联盟,其中由信誉度高、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担任发起人,并作为战略联盟的核心企业。第二,战略联盟的各农业生态旅游企业要有较强的合作意愿。一般来说,能否给参加农业生态旅游业战略联盟的企业带来资源互补、竞争力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等是其合作的主要动机。因此,强烈的合作愿望是战略联盟诞生的关键条件。第三,战略联盟的各企业要有良好的信誉度和经营作风。参加战略联盟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企业的信誉度和经营作风是成员之间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各成员在联盟内自觉遵守章程、信守承诺是战略联盟构建和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3)建立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战略联盟的方式和主要任务。根据农业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点,其战略联盟的构建方式可有三种:一是纵向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中具有不同业务性质的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农家乐或旅店或旅游项目经营主体、旅行社等组成联盟。第二,横向联盟, 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相同业务性质的经营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观光园经营主体之间或提供生态农业观光餐饮服务主体之间组成的联盟。第三,混合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具有不同业务性质或相同业务性质的多个经营主体构成的联盟。无论采取哪种联盟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联盟内旅游资源的整合、扩大旅游业经营规模,增加旅游收入。至于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各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和需要而定。战略联盟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应联合相关专家制定本地区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科学运营、健康发展规律,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管 理水平和运营水平;制定农业生态旅游的行业标准,统一人员培训,组织行业交流活动,开展旅游营销宣传,统一打造农业生态旅游品牌等。

参考文献

〔1〕廖军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1,(13).

〔2〕贾翔.农业生态旅游差异化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3,(03).

〔3〕彭西.多功能性视角下的农业生态旅游及其时代意义[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0.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5篇

关键词:日本观光农业 经验 启示

观光农业旅游经济的相关概念内涵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生态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施工,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生态和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由生态农业旅游的的概念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到农村生态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具有参与性,并贯穿了生态意识;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观光农业的基本内涵

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性产业,观光农业除了拥有农业的耕作、渔猎等特征以及旅游业的娱乐、休闲等特征外,还有自身的独特特征。首先,观光农业本身也是一个市场产物,其开发客源市场定位必须准确。其次,作为旅游吸引物,观光农业必须能够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需求,在空间定位时不能超越游客的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满足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的“一日游”需要。

(三)日本观光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生态农业 主导农业生产模式 第6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全球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建设起来的,既促进生态保护又依赖良好生态环境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经生产经营体系。生态农业包括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所谓绿色农业,是指按照规定有限度地使用化肥、农药、植物保护剂等化学合成物的农业生产方式,产出的是有助于公众健康的无污染产品。有机农业则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也不采用转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前者是要求有所放宽的生态农业,而后者是要求更为严格的生态农业。

痛定思痛,“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被看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致使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农药等,不仅诱发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还导致粮食、蔬果、畜牧产品等残留的有毒成分增多。就实质而言,这是一场人、社会与自然环境间关系失调的严重危机。痛定思痛,人们意识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起初只是由个别生产者针对局部市场需求,自发地生产某种产品;到了30至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等地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各种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替代农业思潮开始出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积极开展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与此同时,日本也提出生态农业发展计划,把重点放在减少农田盐碱化和农业面源污染上。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地位。至此,建设生态农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的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探索绿色食品生产。

生态农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农业经济体系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由单一向综合,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污染向环保,由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综合“质量效益”转型。在必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景广阔,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达625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从发展规模来看,全球共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统计,截至2009年,全球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达3200万公顷。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

生态农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其生态农业种植面积600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19%;中国生态农业总面积约450万公顷,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西班牙生态农业种植总面积180万公顷,居世界第三、欧盟第一。

全球生态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达到625亿美元,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等国消费量较大,产品种类涵盖农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目前,欧盟自产生态农业产品供不应求,有近60%的缺口需要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其中阿根廷和中国是其主要供应国。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前景可谓越来越广阔。

与常规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5个特点:一是综合性,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全面规划、顶层设计、优化结构,促进各产业间协调发展,实现强农兴粮富民和环境优化;二是多样性,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技术装备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多种优势,促进多样化发展;三是高效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质量效益;四是安全性,提高农产品质量,向消费者提供放心、安全的食品;五是持续性,把农业生产经营和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后再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政策扶持,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必不可少

生态农业,已成为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主要潮流。新世纪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农业发展,被世界可持续农业协会评为“全球可持续农业发展20个最成功模式之一”。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相较,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仍存在很大差距,各国先进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对生态农业采取积极支持政策,是发挥长效作用的措施。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实施税收优惠减免措施,对生态农业先进者给予奖励等。在德国,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限额交易支付和直接交易支付等。德国实施补偿方式,大多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农场主提供资金支持,并多与相应环保措施挂钩。

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是增强生态农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很多国家非常注重以现代科技为依据,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推广。也有许多大学、科研院所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自2002年起,美国政府就实施有机农业研究和推广计划,2003年以来的10年间共提供经费9300万美元,资助重点包括有机农业环境及效果、有机农场生产与社会经济状况、利用田间试验方法鉴别有机产品特点等。

加强生态农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就生态农业的生产、产品质量和销售等建立了相关法规体系。美国制定了《有机食品质量法》,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农产品法》《加拿大谷物法》等,欧盟颁布了《欧共体生态农业条例》。在欧盟相关法律基础上,德国制定了本国的《生态农业法》《土地资源保护法》《垃圾处理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让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内部“软环境”整合,对其健康发展发挥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7篇

一、郫县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条件

1. 区位优势明显。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位于川西黄金旅游线、成都市西部通道第一站,县内交通便捷,有317国道、成灌高速公路、沙西快速通道、成都绕城高速、高新西区围城路五条快速通道以及建设中的地铁2号线横贯全境,经高新西区产业走廊,与成都市无缝连接。郫县距成都市核心城区10公里,距成都火车西站8分钟车程,距火车北站25分钟车程,距成都南站20分钟车程,距双流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郫县集成都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客流于一体,是成都市城市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底蕴厚重。

郫县建县史有两千三百多年,是历史上古蜀国都城和古蜀文明发祥地。县域内的望丛祠是全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望丛赛歌会”列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郫县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扬雄、严君平、何武、张俞、韩素英、廖昌永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文化名人。郫县人文积淀丰厚,不仅水美花香,而且文气很盛。“吃在四川,味在郫县”,郫县美食甚多,蒋排骨、杨鸡肉、魔方豆花等特色美食让众多食客流连忘返。郫县物产丰饶,郫县豆瓣蜚声中外,郫县蜀绣、川派盆景、唐昌板鸭、太和牛肉、唐元无公害韭黄、古城柚子、花园腌肉等土特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郫县是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之乡,“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蜀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赋予了郫县博大而精深、独特而神韵的历史人文底蕴。

3. 生态环境优美。

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都江堰自流灌区上游,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点,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是九环黄金旅游线上的天然绿色走廊。川西平原典型的田园风光和水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水域资源,孕育了浓厚的古蜀文明和丰富的川西民俗文化资源。郫县现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县境内绝大部分为平原,呈现一级台地、漫滩一级阶地和扇形平原的地貌景观,以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徐堰河及江安河为主的各条河流,总长158公里,是郫县的主要水资源,形成了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景河段和漂流河段。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5.7度,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最适合开展各种乡村休闲旅游活动。

二、郫县转型“都市农业旅游”的战略思考

从以上所分析的成都近郊传统农业旅游产品的供给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可以看出,成都近郊的都市农业旅游产品无论在产品开发方面还是在游客旅游消费方面均表现出尚未发育成熟的特征,还处于都市农业旅游的萌芽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缺乏都市农业旅游应有的功能和气氛。

1. 正确定位与规划引导。

郫县的农业旅游规划应该定位为都市型农业旅游,划分为三大农业功能区和发展IT大道和沙西线现代都市农业的综合示范带。三大农业功能区即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西南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以传统种养农业为主;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区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景观,拓展现代农业的观光旅游功能,开发以花卉苗木、特色蔬菜为主的乡村农业观光、以境内滨水地区风景为依托的乡村画廊旅游以及以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为载体的天府蜀源文化等旅游产品,构建该区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品牌;中部及东部现代农业加工物流区重点发展以川菜加工为主体的加工业,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网络销售等现代营销方式,着力打造郫县乃至成都市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目前,各乡镇都缺乏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的详规划与细则,使得许多农业旅游产品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造成产品低层次重复开发,市场混乱,经济效益低,整治难度大的局面。要使生态农业旅游上档升级,成为有特色、有吸引力、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旅游产品,必须编制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对其发展加以正确引导。

2. 采取管理质量型发展模式。

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近几年,郫县农业旅游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资源潜在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大旅游发展相关的商业、交通、餐饮等行业也亟待大力发展。有效改善市区和郊区各景点之间、联结各景点的公共交通状况;组织各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快新线产品的完善,增强吸引力;对旅游“冷点”进行积极开发与宣传等等,都将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整体承载力与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都市旅游者参与农业旅游的因素中前五位原因分别是:旅游内容单调无新意;景点无特色;景点环境脏、乱、差;交通费时费力;拥挤。这五个原因大都跟管理因素有关,这也说明成都市郊“都市农业旅游”仍有不少管理潜力可挖。为此必须加强现有旅游产品的质量管理,从管理人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3. 突出旅游活动休闲性。

休闲型旅游产品可以在保持现有棋牌活动、歌舞、游泳、钓鱼、球类等大众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民族歌舞、节庆活动表演、标本采集等活动。(1)旅游漂流:在府河源头和柏条河上开展橡皮船漂游,木排、竹筏、木船戏水等活动,并在一定时期举行漂流比赛,增加景区的吸引力。(2)趣味钓鱼摸鱼:在合作水产养殖区开辟一个鱼趣园,开展垂钓、摸鱼等活动。(3)乡村狩猎:在合作、德源、红光等地的特种禽畜养殖基地建立一个狩猎场,向场内投放珍稀禽畜养殖场繁殖的野鸡、七彩山鸡、野兔、鸵鸟等动物供游客猎杀,满足城市游客寻求刺激的旅游需求,并可将收获制作成特色菜肴。(4)珍禽烧烤活动:在特种禽畜养殖园区或水产养殖区内设一小型露天烧烤场,供游客烧烤各类特种珍稀水产和禽畜,游人钓上的鱼、猎杀的动物均可在此现烤现食。(5)动物逗趣活动:建立一个动物趣园,养殖具有观赏性和商品价值的各类珍稀动物品种,并进行人工驯化后开展动物逗趣活动,供游客与可爱的小动物嬉戏、合影。也可开展古代民间广泛进行的斗牛、斗羊、斗鸭、斗鸡、斗鸟、斗蟋蟀等活动,让游客领略惊险刺激的场面。(6)民俗文化旅游:在农科村建一座“川西乡村民俗园”,从建筑、服饰、饮食、节庆活动、婚庆习俗等多方面展示川西民俗风情。为了增加吸引力,园内可以定期组织“民俗文化节”、“民族篝火晚会”、“园艺盆景展”、“根雕艺术展”、“民俗风情摄影展”、“曲艺表演”、“民间灯舞表演”、“友爱百米长龙、友爱花鼓、友爱抬料号子表演”等活动。

参考文献

[1]熊伟,康刚.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2]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关俊利.浅析中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4]郭春华,李宏彬,冷平生.都市农业旅游开发景观建设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8篇

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由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乡村的易达性,使欧洲阿尔卑斯山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成为世界上早期的农业旅游地区。目前,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农业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20世纪70年代后,农业旅游在美国和加拿大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

海南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海岛,气候条件优越,素有“天然温室、热带果园”的美称,有着丰富而独特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战略。国际旅游岛建设,这是海南发展农业旅游千载难逢的机遇,应充分发挥出海南热带农业资源的特殊优势,在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在全国先行一步,实施热带农业旅游精品建设战略。海南的农业旅游定名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在农业前面冠之“热带”,以彰显海南农业资源特色、旅游特色,区别于中国内地一般性农业旅游,增强旅游市场竞争力。

2 农业旅游概念的研究

2.1 西方学者对农业旅游的概念和特点的阐述

西方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认识也不尽相同。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并进一步认为“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中心和独特卖点”,开阔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旅游类型[1]。Hilchey D(1993)则认为农业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域的旅游[2]。而Edward Inskeep(1991)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有另外一些看法。他在《旅游规划———一种可持续的综合方法》一书中,将农业旅游(Agrotourism)、农庄旅游(Farm-tourism)、乡村旅游(Rural-tourism)等提法不加区分,相互替代[3]。据Nilsson介绍,Deegan和Dineen(1997)也有类似的提法[4]。Edward Inskeep则将对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称之为Village tourism(乡村旅游)[4]。

Bernard Lane(1994)曾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5],认为乡村旅游的概念远不仅是在乡村地区进行的旅游活动那么简单。相反,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的旅游活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形式不同;有些城市和景区旅游并不仅限于城市地区,也扩展到乡村;有些在乡村的旅游并不是乡村的,如主题公园和休闲宾馆;乡村地区本身就难以界定,不同的国家标准差异很大;城市和乡村并不是截然分离的,而是一个连续体;乡村地区本身也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因此对于乡村旅游的界定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为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笔者认为,乡村旅游应具备以下特点,包括地域上选取位于乡村地区或城乡交界处;主要特色则应与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一般要突出具有当地的文化特点;规模:具有乡村性,无论是建筑群还是居民点都是小规模的。鉴于农业旅游的概念还不统一,说明我国对农业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采用农业旅游的广义的概念,即将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和农业旅游视为一种旅游类型,以期在广阔的视野中对农业旅游进行梳理与发展研究。

2.2 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2.2.1 传统观光型农业旅游

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为卖点,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尽田园乐趣。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作坊,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

2.2.2 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

以高科技为重要特征,在城内小区和郊区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为城市提供部分时鲜农产品,又可以取得一部分观光收入,兼顾了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如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公园兴建了10个农业科技公园,在公园里不仅合理地安排了作物种植,而且还精心布局一些名优花卉,观赏鱼,珍稀动物的观赏,同时也相应建有娱乐场所。

2.2.3 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

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森林、牧场、果园等,吸引游客前去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如在美国每年参加农业旅游的人数达到二千万人次。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就在报刊上登广告,招徕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城里的人热烈响应,纷纷根据广告上的示意地图开车前往。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最著名的作品是依梵高的名画《向日葵》创作的20英亩的“庄稼画”———向日葵。10多英亩盛开的向日葵组成画中的葵花,蒺麻组成花瓶,大豆为台布,游人可以在飞机或附近高山上领略它的艺术魅力[6~9]。

3 农业旅游的发展与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研究

3.1 农业旅游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农业旅游对农村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极为细致,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对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文化的认同性;增强对外文化交流,更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介入导致对当地文化传统的冲击,导致犯罪率上升;外来游客侵害当地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等。这个领域的研究特别强调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即当地社区在承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应分享旅游带来的利益;乡村社区各阶层和团体都应从中受益。Chris Ryan将公平和公正、社区参与管理和分享权利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称之为“新旅游”(new tourism)发展观[10]。

海南省少数民众重多,拥有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但是更要注重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本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旅游所得利益的收益均衡分配。

3.2 农业旅游发展的管理和策略研究

在欧洲,政府十分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开发政策、提供人力和财政支持、进行专门的机构管理、组织市场开拓等。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地区的农业旅游时,对其严密的组织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农业旅游发展时也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财政支持、基本的交通和服务设施、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有效的管理机构,致使农业旅游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11]。由这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倡导和支持,政府对从事农业旅游的社区居民不仅要在资金上给予补贴,政府还要在各项政策上予以优惠,在人力、技术上大力扶持,如在农业旅游基础设施上要给以财政支持,并协调优化各部门在支持农业旅游方面的举措,以形成合力,有效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学者们强调,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策略,发展策略的成功与否,要看是否适合当地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不同的地区和背景条件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12]。例如Hummelb runner等在研究奥地利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时对3种不同的乡村背景提出3种不同的发展策略。Embacher在研究奥地利旅游发达目的地的农业旅游的策略时,对其市场营销策略、投资策略、组织实施策略、培训策略等分别进行了阐述。Sharpley在研究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策略时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保证较高的回报,因此,在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时要进行投资———收益分析;由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专业培训和进行市场开拓,因此,应成立专门的负责机构进行指导;拓展客源组织的渠道,除旅行社包团外,更应着力发展散客旅游;他特别强调,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对恢复乡村社会经济作用显著,政府制定长期的财政投入和技术支持政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1]。

海南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也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全国人大赋予的地方立法权,这为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策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客观条件。

海南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针对海南的特殊情况,中央财政将加大对海南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在一定时期内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给予专项补助(每年10亿元,共50亿元),在2010年至2014年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授信海南省农业厅180亿元,力挺海南现代农业;在投融资方面,赋予海南省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在土地方面,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在对外开放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实行开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增加入境免签证国家,延长入境停留时间,支持海南在境外主要旅游客源地设立旅游推介分支机构等[13]。这些举措使海南

能够相对灵活、自主和大胆的制定具有海南特色的农业旅游发展策略,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热带农业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4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岛有发展热带农业休闲旅游的天然条件,是中国唯一一个具有热带资源的大省,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建立热带农作物的采摘基地,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3熟,菜满4季,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4.1 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仅限于景点观光和农家乐等单一形式,主要的旅游载体是占全省自然村的45%的文明生态村。旅游形式如农家乐,提供的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为主的初级产品,特色不明显,内容雷同,农业文化内涵未能充分发掘。据海口琼山区加乐湖村一村干部反映,90%以上的游客都是白天游玩,晚上返回,过夜的游客少之又少,多数游客抱怨,到村里只能吃吃饭,看看风景,钓钓鱼,而没有任何其他好玩的项目,这样失去很多回头客[14]。同样作为旅游胜地的夏威夷,每年来此的游客,有65%都是回头客,成为不少美国家庭游客的固定目的地。而且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15]。

4.2 农业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

海南省农村基础设施的平均水平落后于内地,如许多通往农村的道路还只是单行道,极大地限制了当地旅游业市场的拓展。另外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海南省的旅游市场风气有待整顿。前不久几家知名的媒体在海外搞国际旅游岛的民意调查,说影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三个因素:汽车载客服务态度不好大约占了27%,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占了21%,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占16%[16]。

4.3 热带农业旅游品牌的未成型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大多以家庭为单位挂牌在村镇旅游服务公司下开展经营活动,小打小闹,难成规模,加上大部分属无证经营,这样容易埋下消防安全、环保、卫生等隐患,不利于树立品牌。而在台湾从事农业旅游的农户占15%左右,只有极少数从事餐饮行业的是由农民一家一户单独经营,另外85%是以公司、合作社的形式开办[17],这样更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旅游品牌。

5 国外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启示

5.1 当地居民的共同参与

农业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形式,它是一种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活体验活动。它的发展需要具备农村人文与自然生态的地方氛围,需要周边农村居民共同意识,需要通过当地农村社区营造有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社会环境。否则,一个具有乡土性、地方特色性的农业旅游将难以形成,乡村的生态性与体验性亦难以达到预期的层次。所以,要求海南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鼓励发展以副业形态经营的农业旅游,积极支持农民组建农业旅游合作社和联合会,形成有利于融合当地各种潜在资源,有利于城乡文化交流的、具有地方氛围的海南热带农业旅游发展环境。

5.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2.1 加强立法法律先行

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农业旅游规范发展,对申请开办旅游经营的个人或组织、经营规模大小、土地房屋租用、生态环保、安全规定等,均建立相关法律程序和规定。伴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后的一段时间,海南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是建设用地扩张最大的时期,以大量开发建设用地、消耗土地绿色空间的方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资源前景不容小视,所以,要政府深化建设用地类的管理机制,特别强调对于作为农业休闲旅游的用地管理,鼓励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开发建设。对于临时的、短期的试营业阶段,可按照临时管理用地管理;对于长期使用,形成一定规模的,需办理相关手续;鼓励利用设施农业从事农业旅游活动[18]。

5.2.2 政府重视财政支持

国外发达国家对农业旅游区建设均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例如在韩国,农业观光旅游区所有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缆等均由政府出资建设,同时银行为农民提供低息贷款。在匈牙利,还用农业旅游业专项基金,对经营旅游住宿农户给予修缮和扩建房屋补贴。意大利政府对已经开展农业旅游的单位,给予享受政府的有关农业低息优惠信贷和税收减免政策;由政府颁布一定的法令和规定,以管理和鼓励农业旅游;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等。

海南各级政府应把对农业旅游的支持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海南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财政优先支持农业旅游开发区的道路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资助在农业生产基础上衍生的、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业旅游区域开发,并给予财政资金或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公共财政尤其需要优先和重点支持海口附近地区的被列为国家首批开发项目的农业旅游示范点,如海南农垦万嘉果农庄和兴隆热带植物园[19]。

5.3 要走生态型、特色化发展道路

海南热带农业旅游的发展基调与国外发达国家一样,必须突出自然生态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理念,唯一特点是要突出海南热带农业的资源特色。目前海南农业旅游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产品大众化,个性化特色产品较少,与海南具有独特的资源环境的优越条件不符,所有海南农业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今后必须根据旅游客源消费细分市场变化,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个性化特色农业旅游产品。打造“南海”旅游品牌,极力发展南海休闲度假旅游。

5.4 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形成“不可替代性”

农业旅游是整个休闲游乐市场中的一种产品型态,具有较大的竞争性和替代性。产品的差异性越小,替代性越强。当一定区域内农业旅游产业“普遍”发展起来时,农业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化就成为了产品“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海南热带农业旅游业的“吸引力”和“不可替代性”,源于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和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源于对海南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淳朴文化“乡村性”的坚守。“独特性”“民族性”越足,越能吸引来自不同生活环境的游客,对客源的吸引能力越大。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偏远山区的农业旅游开发方面应给予特殊的政策扶持,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

海南将热带休闲、观光、民俗风情表演、丰富的农业感受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借助海南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东风,抓住新农村建设和农民致富这条主线,极力打造体现海南特色、具有全国感召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海南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园。

5.5 提高农业旅游管理和接待人员的素质

生态经济、生态农业与生态城市 第9篇

一、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问题由来已久,但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对自然界发生影响的手段越来越强化,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在没有人类介入与干预的情况下,这个生态系统称为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各种生物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时间越长,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而形成的平衡状态越稳定。而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的活动(主要是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向自然界索取各种物质,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自然生态系统就和人工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同一性,集中表现在两者都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是作为生物的人和环境(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则是从人的劳动的角度来看待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这就说明了,经济和生态这两者所涉及的主客体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后者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前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罢了。而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确立,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只是就物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本身的消长关系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倾向,正确地揭示了必须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来考察,并赋予人类经济活动以新的社会价值标准。随着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生产领域,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变换。既然经济与生态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考察经济效益就必须同时考察生态效益。人类的劳动过程必然同时对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生态效益。如果投入一定量劳动给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使其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其生态效益就是好;反之,生态效益就是差。当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供求关系日益紧张,资源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化与自然生态负荷之间的矛盾随之白热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研究,注意保持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同一内涵的不同表达。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态成本与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的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资源,努力使生产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无视自然资源承受能力,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尊重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社会福利的改善等等。

二、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以及其他部门生产不同,即它不仅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环境,而且还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资料。这一定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农业生产这个复合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是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在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渗透过程中,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相互渗透更直接、更明显。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即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则是半开放式的或开放式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因子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果片面地强化某一个因子,削弱另一个因子,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客观上要求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输出,与其相适应的,还必须有大量物质与能量从系统外输入。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即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才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非封闭的、开放式的系统,其物质流与能量流均是按照一定次序流通和循环的,因此,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首先要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向顺序,才能决定先抓什么,后抓什么,以利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理想目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初始能源的生产者,又称是第一性生产,只有首先抓好第一性生产,即植物性生产,才有可能发展第二性生产,即动物性生产。同时,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很大一部分来自大田作物,这就决定了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上,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土地贫瘠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为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作物光能转化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质肥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不仅可以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适宜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保温能力,以及缓冲土壤酸碱变化,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千百年来,几乎所有农家都有圈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家禽的粪便加上人的粪便,以及各种沤肥,便是最有效的有机质肥料。由于有机质肥料是来源于生物群体,我们称为可再生资源,从长时期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施用有机质肥料还不会产生污染、公害等负面效应。

早在古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实践中就积累了关于经济与生态相互关系的感性知识。例如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为了把这一生态观具体化,还提出了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从而把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顺天时,量地利,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按生态规律办事;任情,就是一厢情愿,返(反)道,就是违背客观规律,其后果是“劳而无获。”宋代陈敷“农书”,从朴素的生态经济观点,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旺而不衰的论断,奠定了我国古代“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基础。与此相联系,还提出“用粪得理”、“用粪如用药”的合理施肥思想,并总结了杂肥沤制、饼肥发酵、烧制火粪等一系列积制肥料,提高肥效的方法,为发展我国肥料科学、提高上壤有机质、防止土壤生态恶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历史上的桑基渔塘的人工生态系统,更是走在世界各国之前列。早在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一些人口集聚的地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开始形成了一种粮、桑、鱼综合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基本内容是:“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由于这种经营方式能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经常处于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中,使农业的生态保持平衡,因而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良好效果。农民流传一句谚语:“蚕好鱼肥桑当地茂盛,塘肥桑壮茧结实”。形象地反映了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优势。

根据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规律,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就必须有尽可能多的投入。但是,单纯依靠农业生态系统内部所能提供的有机质肥料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是非封闭性的,有一部分是要输出到外部的,有一部分是会被损耗掉的,因而是不可能全部归还土壤的,全部被作物所吸收的。因此,要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为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创造条件,就必须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物质与能量的同时,从农业生态系统外部输入必要的物质与能量。但是,无机质肥料是一种非再生资源,不仅要受地下矿产资源的制约,还要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况且,一切无机物质与能量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和设备,势必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此外,大量施用无机质化学肥料,还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衰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经济生态效益出发,坚持以输入有机物质与能量为主,无机物质能量为辅的原则,并注意发挥无机换有机、无机促有机的能动作用,才能使作物生产向着低耗、优质、高产的理想目标前进。我国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方面为了补充农业生产过程中带走的大量物质与能量,日益增施愈来愈多的化学无机肥料,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导致大量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没有返回土壤,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如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问题。

三、生态城市或循环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这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所需的食物要由农业生态系统的农园、果园、畜牧、湖泊、海洋等提供;城市工业所需的原料、能源,绝大部分要从城市生态系统以外的自然界采掘。城市生态系统对外部系统的巨大依赖性,还表现在物资在地区上的分配,特别是在城市与农村间的运输,体现着流通过程的交换关系,体现着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从生态经济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大量物质资源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巨大的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着、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作用。城市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形式上,转化为千千万万种产品。城市系统内部的现代设备、先进工艺、高超技能在进行这一物质形态转化的同时,也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生产庞大的社会财富,从本系统向系统外输出,以支援、改善和发展其他地区。它们或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或以生产日用品满足各地人民享用,或以工具、材料等形式供给其他城镇及农村之需,或以物资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外贸逆差等等。当然,伴随城市工业化和人口的集中,如果不加以控制与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可能加重,其发展的结果,不仅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还会扩散到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既向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物质,也向其他生态系统输送污染物。

城市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对木材、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渔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就必然会越来越加重对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渔业生态系统的压力。如果不顾各种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能力,而只考虑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就有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使这些生态系统所固有的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其生态平衡也随之受到破坏。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这些物质如果生产的品种合理,使用得当,就能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生产的品种不合理,或使用不得当,就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产结构起着破坏性的作用。例如,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和农作物虫害的天敌被大量杀死;导致灾害严重、农牧渔产品农药残毒超标,使人畜蒙受其害。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大量投入,还会使有机农业变为“石油农业”等等;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流向农业生态系统,也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严重的障碍。

面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它是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原理,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点,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总体目标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产业与经济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基本形成,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人们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所谓生态城市,也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即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洽,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确保城市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破解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①许经勇:“从探索中寻求生态经济学的崛起”,《当代中国经济理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冯之浚:“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4期。

走生态旅游之路发展高效设施农业 第10篇

宁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市境内, 北依牡丹江市, 南滨著名风景旅游区镜泊湖, 与吉林省毗邻, 交通便利, 四通八达。

宁安农场始建于1947年6月13日, 是中国农垦开发建设最早的国营农场, 享有“国垦第一场”美誉。总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6.9万亩, 林地8.9万亩。有三个管理区, 总人口7000人, 劳动力人数2650人。农场下辖7个农林牧生产单位, 8个工业企业, 年生产总值3亿元, 人均收入1.2万元。

二、争上基础设施, 发展高效、旅游农业

宁安农场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农场, 人多地少, 资源匮乏。为了提高土地亩产出, 农场围绕市场调结构, 走出了一条“种子+经济作物”的特色高效农业之路, 现已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经济作物出口生产基地, 种子以玉米杂交种和大豆种子为主, 经济作物包括圆葱、毛葱、甜葫芦、西瓜、香瓜、马铃薯、黄瓜籽、甜叶菊、蔬菜等。为了进一步扩大农业经济总量, 增加职工收入, 农场近年来不断增上项目, 增加农业设施投入, 改善农业基础条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使得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1.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宁安农场旅游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场借助现有的旅游资源, 依托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新技术, 开辟“农业旅游”项目。2007年、2008年农场共投资1亿多元, 建设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建成智能温室3200m2, 培训楼1000m2, 生态酒店2000m2, 人工湖1.5万m2, 日光节能温室227栋, 标准化钢骨架大棚173栋及8万m2采摘园, 现代农业示范园共占地59万m2。示范园集科技示范、绿色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 是园林艺术与现代农业技术融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园区分为四个区, 即:观光学习餐饮区、休闲娱乐区、种植区和采摘区。示范园以先进的科技展示现代农业崭新观念, 是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园区内主要种植苏子叶、提子、蔬菜、食用菌、花卉以及特种经济作物等。示范园充分发挥黑龙江垦区科技优势, 转化推广国内外农业、林业的生物工程、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组织培养、无土栽培、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 孵化和培育现代农业企业,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构建农业科技优秀人才聚集地, 为科技创新提供空间。示范园以市场为导向, 通过种植反季蔬菜、花卉、水果等高效作物, 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水平,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农场与宁安市开展场市共建, 计划用2~3年的时间农场在石岩地带建成2000栋规模的温室大棚核心区, 辐射带动宁安市在兴盛村至东京城振兴村地段建造2万栋大棚。借助现代农业先进科技和“国垦第一场”的深厚文化, 做好现代设施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 做大做强棚室蔬菜、花卉、食用菌生产基地, 全力打造“龙江第一棚”。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博览城。

2. 争上水利设施, 发展水浇农业

圆葱是宁安地带主要种植经济作物之一。2002年农场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种植,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通过几年的示范带动作用, 圆葱种植面积在农场迅速发展起来。2005年农场投资500多万元兴建水利设施, 在第三管理区建立了万亩节水灌溉区, 主要发展以圆葱为主的水浇农业。目前, 全场圆葱种植面积已达666.67hm2左右。

圆葱每亩产量4000~5000kg, 产值3000~5000元, 纯收益2000~4000元。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创汇。年出口量3万吨, 创汇300万美元。

3. 建设冷冻厂, 开发农产品深加工, 反季销售

2008年, 农场争取总局项目支持, 投资2500多万元购置冷冻设备, 建设冷冻车间、库房等, 新建了垦一食品公司。公司主要以种植收购鲜食玉米、蔬菜、山野菜、食用菌等为主, 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速冻, 反季节销售, 以提高农产品销售价值。该项目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 拉动鲜食玉米和蔬菜的种植, 增加出口创汇, 延伸产业加工链条, 增大利润空间。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创建生态农业

1.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宁安农场农业由于多年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使得农业正面临着耕地质量下降、污染加剧、灾害频繁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除草剂药害。宁安农场的种植业以种子和经济作物为主, 每年因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包括除草剂选择不当、使用过量、操作不规范等造成当年作物药害;有飘移造成邻作药害;有上年使用长残效农药造成下茬药害, 等等。

2) 杀虫剂、杀菌剂危害。有些经济作物, 如西瓜、甜瓜、圆葱等病虫害风险较大, 一旦大面积发生将影响产量和品质, 甚至有绝产绝收的可能。因此, 农户为了有效预防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而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甚至造成食后中毒现象。

3) 生态平衡的破坏。大量使用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 改变了杂草群落, 杀灭了害虫天敌, 造成病害生理小种变异, 破坏了自然界生态平衡, 造成新的病害、虫害和难治杂草的产生。

2. 建立生态农业发展质量保证的措施

针对农业面临环境严重污染问题, 农场制定今后农业发展指导思想:以农业标准化生产,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 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实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建设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引进特色作物和品种,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加快推进农场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制定了各项有利保障措施。

1) 组织管理。农场成立了以场长、书记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 成员包括农场农业科、农机科、科技科、绿办、质量技术监督局、水利局、计财科、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等相关部门人员, 并下设办公室在农业科, 农业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农业副场长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场长、农业副场长、相关科室、各管理区、农业各单位层层签定工作考核目标合同。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农场逐步制定和完善各作物生产管理规程、技术规程、农艺标准农时标准, 规范生产作业行为, 使生产操作规程化;建立完善的地号档案和田间管理生产档案;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建立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检测力度, 使生产、生活环境洁净化。

3) 发展绿色农业, 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严格按照各项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生态产品, 保障食品安全。2006年至2007年, 我场在12种作物上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这为下步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扩大农副产品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生态产品不使用或少使用化肥和农药, 产品产量虽有所下降,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健康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生态产品价格将远高于传统农产品, 故生产利润必将高于传统农产品。生态农业不使用化肥和农药, 土壤施用有机肥, 并且采用轮作、间作种植方式, 这样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 从长远来看, 生态产品产量会逐渐高于传统农产品。

4) 规范用药, 合理防治病虫草害。加强生物预警技术的应用, 使病虫害防治综合化, 大力推广无公害和生物防治技术, 确保生态稳定和食品安全。筛选高毒农药替代品种, 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作物生产所使用的农药、化肥、微生态制剂等必须安全, 符合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

5) 合理施肥, 减少环境污染。受传统习惯影响, 农业盲目施用化肥和农药, 不但造成浪费, 增加生产成本, 而且大量未被吸收利用的化肥、农药造成土地和水源污染。科学合理施肥, 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引导农民控制化肥投入总量, 优化施肥结构, 根据作物需求施肥, 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改进施肥方法, 改变一次性施肥, 采取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 提高肥料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肥料面源污染。二是增加有机肥和缓释肥应用, 提高作物秸杆还田率, 培肥地力, 改善农田土壤通透条件和酸碱度, 提高耕地质量。

四、社会与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农业生态;发展

对目前的旅游发展趋势来看,当代的旅游民族文化、名胜古迹、和自然景区已经构成了旅游文化的三大特色产品。根据我国今年来的旅游文化抽样调查发现,国外的游客来中国旅游少部分是为了欣赏我国恢弘的名胜古迹旅游文化,大多数是为了欣赏我国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因此,根据旅游文化生命周期来判断在将来的一段时间上名族文化名胜古迹将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主力,要想又好又快的发展好我国的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就必须要懂得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做出规划和优化资源的措施。

1 富川瑶族自治县农业生态旅游概况调查以及资源分类

富川瑶族自治县农业生态旅游主要大致分为五大类:地方、水域风光、生物多样性、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对于地方旅游景观而言亚类景观是地质地貌过程行迹,地质地貌行迹又包括峰丛、凸峰、奇特与象形山石、岩石洞与岩穴,富川瑶族自治县主要景点有青龙山、毛公山、独秀峰、鳌山、读书岩、状元岩、川岩、豆子岩、石狮岩、御史岩、鸡岭村岩洞。我国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乡历史文化悠久民风淳朴,由于受楚文化的影响,富川瑶族乡的古街和古镇古寨特别多,奇山奇水奇洞也特别多,水域风光别具特色,属于天然湖泊与池沼共属景观,如果你去富川瑶族自治县去旅游,假如你累了或者你在游览青龙湖这样的景观是可以在观光区小憩一会儿。富川瑶族乡的生物也呈现多样性,那里的林地保护的比较好代表景观有月塘村万亩湿地村,由于富川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所以这个地方的遗址遗迹可供旅行者参观,遗址遗迹的保存与欣赏可以让旅行者思考我国古人的智慧,和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留下来的成就,当然既然富川瑶族这个地方可以成为旅游地,除了上述这些景观以外还包括水工建筑、墓群和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这些建筑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旅游景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资源构成了我国富川瑶族自治县秀丽独特的旅游资源。

2 富川瑶族自治县旅游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秀水已经被列为广西的重点旅游发展项目之一,那么该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呢?随着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资源的管理不合理使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旅游地环境破坏严重,那么该如何处理好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环境的关系呢?当地居民既是旅游开发中的受益者和当地旅游开发中不可不考虑到的因素,当旅游开发中当地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受到冲突时,旅游地即使开发了也不会获利众多。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一直没有广泛的开发,所以全国各地的开发商受利益的驱动,前来这里,由于这里资源丰富人们开始广泛的开发,在开发之前人们也没有请专业的规划人员来对旅游地做良好的环保规划,随着逐渐的开发部分的建筑和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也受到了影响,破坏力原有资源的开发氛围,使得当地的旅游资源利润收入大大缩水。

3 针对富川瑶族自治县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改革措施

3.1 针对旅游生态发展应该从根本上构建旅游发展平台。当当地的政府对旅游业开始重视整合的时候,旅游开发才会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上有所整合和建树。富川应该成立农业生态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从开发上美化村容村貌,让当地的文化发展有完美的包装,更加的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当地旅游。

3.2 旅游地的良好开发需要各部门的联动和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整合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将当地的旅游局与当地的旅游文化专家组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旅游的开发,当专家组和旅游文化局联合起来对当地的旅游文化开发进行整合、核查、验收等一系列步骤过后,这样才会填补旅游开发的漏洞和空白。

3.3 依托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富川瑶族自治县产业基地。在逐渐的新农村建设中,富川旅游开发也开始更加的规范化,例如开始培养当地的居民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引导当地的农民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力的发展富川瑶族特斯产业,强化基础农业产业,构建无公害的农副产品供游客购买和品尝,让当地的旅游开发更加的具有特色,更加的打造当地淳朴的民族习俗文化,吸引广大的旅游者来此地欣赏消费,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让中国的一部分群众先富起来。

4 旅游开发中适当地加大投入,提升当地的旅游品味和服务质量

旅游开发地离不开吃、住、行、游、娛、购的综合开发。自从富川争创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来,对富川的开发已经先后投入一千二百多万来创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山水古墓遗址遗迹古寨等休闲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的整体转型,并把各大旅游景点完善发展,创建民族风俗习惯和农业发展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县。2008年当地对镇神仙湖生态社区投入二百万来打造农业景点示范区,由于当地瓜果蔬菜以及周边烟叶等产业的和谐发展,为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注入了新的内容,使得当地的旅游产业更加的多样化和标准化。为了打造示范化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当地开发商应该提高当地的服务质量,让游客能够在这个地方既享受生态旅游还能够体验到高品质的服务,使得他们享受其中,打造出当地的旅游美誉度。

5 结语

打造特色化的富川瑶族自治县农业生态旅游,就应该做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旅游的持续发展首先应该扩大当地的游客市场,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广泛的宣传当地特色化旅游业。规范的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多与周边的旅行社和农业发展区合作,优化旅游路线打造安全的无害的旅游地。

参考文献:

[1]刘琼梅.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26).

[2]莫桂烈.广西灵川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15(04).

生态旅游农业管理 第12篇

由于传统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 为了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 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 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因此,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 农业生态系统有机融合和循环, 是综合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持续发展, 达到现代农业经济、现代农业生态、现代农村社会链接和统一的主要内容。是我国现代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1.1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现状目前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不断地建设发展着,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目前整个社会对现代农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 不注重社会生态效益, 阻碍了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②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导致我国的现代农业经济综合功能开发力度不够, 缺乏现代生态农业功能和社会效益功能等开发的研究, 使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③缺乏现代农业优化、配套的技术体系、服务体系;④与现代生态农业相关的成员素质有待提高,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⑤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因此, 要想满足现代社会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 必须抛弃过去单纯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 创新和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努力地化解掉农产品质量与产量, 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不断缩小我国农业和其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之间的差距。

1.2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影响因素

1.2.1农业土质中施有机化肥和施化肥的影响因素现代农业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垃圾是非常宝贵的再生资源, 同时又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改善农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对于土壤元素有较大的影响, 增加农业土壤肥力, 没有对农业土壤造成环境污染, 为污泥利用提供了农业科学依据。灶土灰是很好的钾肥, 可以集中收集利用。此外农村的稻草、人畜粪便、沼气池等工程也为有机肥料提供原材料。可见施用农业有机肥比施用工业化肥更能降低农业生态风险。

1.2.2农业土地资源的空间差异性因素突出“现代农业生态空间战略”是现代生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重要特点, 也是现代生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了缓解我国大部分地区自身的农业土地资源压力, 粮食生产实现“立足国内基本自给, 适当进口调剂余缺”的预期目标, 确保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生态空间配置”战略提供了现代生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新思路;同时, 在我国的粮食安全立足基本自给的前提下, 现代生态农业的粮食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目标下, 需要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结构布局, 以缓解农业土地压力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2.3农业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农业技术知识欠缺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 许多制约因素如:不确定、不规范、非线性、周期长、跨地域等影响较大。另外, 我国现代生态农业的特殊性 (信息意识、文化素质、基础设施等) , 存在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同时农民由于大多没有受过相关的系统教育, 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 这就需要相关的专家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研究农业领域中的方法和途径, 并推广和普及到每个农户, 使之能够科学合理使用土地, 进而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相关专家严重缺乏, 农户无法深入学习现代农业技术, 基层农技人员配置不全, 新的农业技术困难重重。

1.2.4农业规划体系无理想, 无尊严, 实施无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生态农业规划体系没有深入研究, 无设定的理想和目标。各地政府没有理想的目标, 现代生态农业实施过程中都是盲目行事, 不断的重复拆了建、建了拆的过程, 改来改去, 不仅成效显微, 还浪费严重。比如各县、乡镇全部要把规划拿出来, 并没有征询过老百姓的意见, 拆这个点, 布那个村, 多是乡镇干部自己商量决定。没有广大基层农民的广泛参与, 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很难成功。

2对策建议和实证分析

2.1生态链视角下实现现代农业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对现代生态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通过不断的调整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最大程度地发展各种农业生态经济作物, 尤其是一些价值比较高的农业生态经济作物,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保证粮食种植、养殖业面积,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应该更加注重挖掘内涵潜力。

2.2建立生态链视角下现代生态农业合作社制度。所谓团结力量大, 应该利用村民农户、私营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把各农户联合起来, 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 积极的开拓农付产品市场, 提供生产技术培训和产销一体化服务给农民, 帮助农民解决销售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 进而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2.3实行现代农业生态链和生态价值链相融合, 从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产品。生态农业产业是按照现代农业生态原理和农业知识经济规律, 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以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生态网络型、生态进化型产业。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与扩张的驱动因子与农产品属性利润驱动因子, 农产品效率驱动因子与农产品竞争驱动因子, 以及农产品市场控制等政策驱动因子, 对于建立新时代现代生态农业的产业观念, 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工业和其它产业, 摒弃旧的农业产业布局局限, 形成新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结构, 实现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同时,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经济应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为支撑, 以农业生态产品为落脚点。现代农业生态经济是以保护生态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动因模式, 发展现代农业生态经济, 关键要发展最核心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如图1所示。

2.4构建模糊现代农业经济复合型生态评价模型

2.4.1现代农业经济复合型生态评价原理

①建立生态农业经济因素集。把影响评价的因素构成的集合称为因素集。它是一个普通的集合。设因素集U={u1, u2, …, un}, 其中u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 n为因素的个数。这些因素, 通常都具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③建立生态农业经济评价集。评价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作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用V表示:V={v1, v2, …, vm}, 其中vj代表第j个评价结果, m为总的评价结果数。

④进行生态农业经济单因素模糊评价。单独从一个因素出发进行评价, 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的隶属程度, 称为单因素模糊评价, 设取因素集U中的第i个因素ui进行评价, 对评价集V中第j个元素vj的隶属度为rij, 则对ui的单因素评价可得到模糊集Ri:

Ri={ri1, ri2, …, rim}

对所有单因素都分别进行评价后, 即可得矩阵:

⑤进行生态农业经济模糊综合评价。单因素模糊评价仅反映一个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 这是不够完全的。我们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所有因素的影响, 得出更合理的评价结果, 这就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可表为B=A×R。

2.4.2生态农业经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前面介绍的生态农业一级模糊综合证券是模糊综合评判的初始模型。而当评价的对象很复杂, 考虑的因素很多, 或各因素具有不同的层次时, 权重很难分配, 即使分配下来, 每个因素的权重会很小, 失去了权重的意义, 这样一级模糊综合评判便不能适应, 必须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

二级生态农业经济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方法及操作步骤:

于是, 关于U的二级综合评判为:C=A×B, 最后经归一化处理可得C= (C1, C2, …, CP) , Cj表示评判对象属于第j个评判等级的程度, 这样就得到了评判对象属于预先设定的各个等级的程度。

摘要:农业生态链视角下构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推动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探索生态链视角下现代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帮助农业生产者规避风险, 推动新农村建设, 增加农民收入和抵抗农业风险的能力, 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链,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军, 严力蛟, 段兆麟.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原理和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4.222-235.

[2]王建平.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径选择—从产业和产品的角度[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06 (1) :17-20.

[3]崔丽琴, 余广宇.生态经济标准体系的构建分析[J].中国标准化, 2006 (1) :24-25.

[4]冯淼.用生态观念主导未来经济结构的转变[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31-35.

[5]郑俊敏.生态经济与环境会计[J].生态环境, 2005, 6 (14) 990-992.

[6]申曙光灾害生态经济研究[M]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2, 10:98-27.

上一篇:工程机械教学改革下一篇:绿色消费的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