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形象范文

2024-07-03

“异化”形象范文(精选3篇)

“异化”形象 第1篇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是游客在感受和评价旅游景点景区的生态、景观、文化等旅游各要素后的主观感受和印象的集合,旅游目的地感知系统在遮蔽理论中是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和形象感知的重要实现手段。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以游客感知的角度阐述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能够有效地填补旅游目的地遮蔽理论外部作用机制的空白。旅游地形象遮蔽理论所包含的“旅游形象遮蔽”和“旅游形象叠加”是旅游地之间进行博弈的结果,前者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状态,后者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 - 合作状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于2009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目的在于形成以海口与三亚为中心的五个功能区,打造“大三亚旅游圈”和“琼北旅游经济圈”。通过分析海口与三亚旅游资源特点,对比两地旅游发展现状,本文试图找出两地旅游形象差异化发展的实现途径,为海口与三亚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一、海口与三亚旅游现状分析

( 一) 海口与三亚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现状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南重北轻”的局面,旅游地形象遮蔽视角下的海口与三亚所存在的遮蔽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同一区域内,在相似旅游资源之间,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对低品质的旅游资源、特色旅游资源对其他旅游资源存在着遮蔽效应。海口与三亚的自然旅游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论是从自然旅游资源的优越性、品牌效应还是区位集聚效果,海口及其周边市县都明显弱于三亚地区的旅游资源。

第二,在旅游资源相似的情况下,抢先形成旅游品牌效应的旅游地会对另一旅游地形成遮蔽效应。海口与三亚发展旅游之初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南轻北重”的发展格局是在三亚提出“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旅游形象地位之后形成的。由于海口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一直不够稳定和明确,难以形成长期的有较高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形象,这也是导致三亚对海口形成旅游遮蔽的重要因素。

第三,竞争力强的旅游地对其他旅游地形成遮蔽效应。优质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使三亚在与海口的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形成了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和强化了对海口的旅游地形象的遮蔽效应。

( 二) 形成机制

旅游地形象遮蔽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另一方面是旅游地后期的塑造和规划。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理论的“三方作用机制”,海口与三亚在自身旅游发展条件、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的相似性,缺乏有效的协作沟通是形成两地在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的重要因素。

1. 旅游资源相似与遮蔽。海口与三亚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海南省,属于热带海岛型的旅游目的地,滨海型旅游资源和热带观光旅游资源是两者的共同特点。海南省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了以三亚和海口为中心的旅游经济圈,是典型的“双核”结构旅游目的地。尽管自然资源相似性,但三亚观光旅游资源在品质和数量上要优于海口。三亚的接待能力也高于海口,三亚的旅游客源市场相对于海口的旅游客源市场更为稳定和成熟。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两个重要战略支撑点,相似的旅游资源和目标市场导致海口与三亚在客源市场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合。

2. 旅游形象感知不同。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包括硬件设施、品牌促销、自然风光、特色文化、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作为海南旅游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两个中心,海口与三亚之间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上存在着明显差距: 三亚以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为主,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是三亚的城市形象定位; 海口的旅游形象定位混乱,知名度相较于三亚弱,旅游识别度低,观光旅游资源并不占优势。

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的产生不仅是旅游目的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旅游目的地内部参与各方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产品供应商、旅游产品经销商、媒体、游客,形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五方参与”。但是,海南省政府对海口、三亚发展旅游缺少明确的方向政策导向,对两地的旅游发展缺乏明确的定位,针对海口与三亚所形成的“双核”旅游发展态势,尚未出台有效的合作和整合政策框架。另外,旅游产品供应商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支撑者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旅游产品的经销商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直接塑造者,影响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媒体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传播渠道,游客是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最终确立者,旅游目的地形象及游客感知的双向沟通都需要借助媒体实现。随着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智慧旅游、新媒体、电子商务等新兴旅游体验方式将成为新趋势。

二、海口与三亚旅游形象的差异化策略

基于遮蔽理论的作用机制,综合考虑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五方参与”,海口与三亚为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差异化,应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由政府主导搭建区域合作框架,包括海口、三亚之间的协作,以及以两地为核心的南北旅游经济圈的构建; 其次,实现以旅游产品供应商为主导的旅游产品差异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差异化; 第三,构建以媒体为主导,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系统。

( 一) 加强两地之间的旅游协作

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将海口与三亚之间所存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转化成“形象叠加”,是差异化策略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实现两地各自旅游产品、市场差异化的同时,注重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旅游目的地形象遮蔽”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叠加”。首先,海口与三亚的旅游产业规划与发展应纳入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整体框架,由政府明确政策导向,并采取一定措施破除区域旅游协作壁垒。海口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对海口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旅游地形象品牌效应,同时也是对三亚单纯的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的补充,可进一步提升以海口与三亚为核心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水平。

( 二) 推动旅游经济圈的发展

旅游遮蔽现象的产生离不开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框架下实现南北旅游发展均衡,关键在于平衡南北两大旅游经济圈的发展。第一,构建以三亚为核心,以周边六市县为辅助的“大三亚旅游圈”,通过政府调控实现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一体化。第二,结合旅游发展新兴动态,构建以海口为核心,以周边七市县为辅助的“琼北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海口与琼北八市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可以有效避免“三亚旅游圈”的遮蔽现象。

( 三) 现有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改进

实现海口与三亚的旅游产品的差异化,要着重把握两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所在,将海口作为海南政治文化中心是有效避免与三亚产生旅游遮蔽效应的途径。良好的旅游产品有利于培养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忠诚度,通过旅游产品影响游客的旅游偏好,塑造积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海口应突出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避免与三亚观光旅游产品重复设计。但是,观光度假产品在三亚旅游产品体系中应居于主要地位。海口应偏向于以会议展览和商务会议为主要客源市场,三亚以观光旅客为主要客源市场。

海口与三亚差异化的旅游感知形象重点,在于通过旅游产品和旅游新业态发展,带动旅游硬件设施的完善,通过旅游新技术以及标识系统的差异化,实现旅游品牌和市场定位的差异和衔接。第一,海口与三亚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构建要立足于当地的旅游资源特性,发挥当地优势,结合旅游发展的最新趋势,设计符合自身特色的旅游感知形象。第二,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是实现旅游感知形象的重要方式,注重旅游电子商务和新媒体的应用,借助移动互联网和设备实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通过在对外宣传,旅游功能的划分和配合,跨区域旅游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及跨区域的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改进,能够实现“双核”旅游地的区域协作,有利于海口与三亚之间所存在的旅游形象遮蔽转化为旅游形象叠加。结合海口与三亚两个旅游区域的特性,通过将旅游新业态与现有旅游景区景点间的优化组合,借助移动互联技术搭建的电子营销和微营销平台,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支撑,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识别度,促进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有效性。

三、结语

“异化”形象 第2篇

摘 要 《庄子•内篇》中塑造了一系列丑陋怪异的“畸人”形象。这是一群游离于正统价值审美观之外的边缘者,然而他们却充满了智慧和魅力。庄子正是借助畸人形象的塑造对当时的生存环境、异化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批判,并对人类未来的出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庄子 畸形人 异化 求索

在《庄子•内篇》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丑陋怪异的“畸人”形象。即《养生主》中的右师,《人间世》中的支离疏,《德充符》中的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因跂支离无唇、瓮瓮大瘿,《大宗师》中的子舆。何谓畸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①。”陈鼓应先生对此的解释是:“畸人,同奇人,指不合于俗的人②。”刘文典则认为:“畸者,不耦之名也。修行无有,而疏外形体。乘异人伦,而不耦于俗③。”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畸人”应该是形体上残缺不全,奇形怪状,有异于常人,思想上不合于俗而合于自然的一类人。在世俗之人看来,这是一群游离于正统价值审美观之外的边缘者。然而当我们读完《庄子》中一篇篇任性逍遥、神思妙语的寓言故事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手握兵权、掌管生杀的权者,而恰恰是那群身体残缺却充满着大智慧的畸人们。这就有了值得探究的意味。

一、畸人身后隐藏着的反异化思想

异化与反异化是相互交融的,如何消除异化现象,追求理想人生从而恢复各种关系的美好和谐一直为哲学家、严肃作家们所关注。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先哲庄子在其《庄子》一书中就对异化的现象进行过生动形象的描述。李泽厚先生曾经指出:“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④。”庄子正是借助畸人形象的塑造对当时的生存环境、异化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批判。

(一)现实生存环境的揭露

庄子在《人间世》中描写了一个极度扭曲变形而又丑陋的人——支离疏,“支离疏者,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⑤。”庄子通过对支离疏的描绘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战火连绵,“上征武士”、徭役繁重,“上有大役”。在“方今之世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的社会里人们的生命显得极其的脆弱,甚至连免受刑法之苦都成了一种奢望。《德充符》中的王骀是兀者,申徒嘉是兀者,叔山无趾也是兀者,他们都因受刑罚处罚而被砍去一只脚或脚趾头。他们的受刑也许因为犯罪而受处罚,也许因为战败而受刑法,也许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而受惩处。他们成了动乱时代里的最大受害者。更为深刻的是庄子借申徒嘉之口道出的:“游于羿之中。中央者,中地也;”,可谓道尽了人们生活于极端状态之处境,社会生存环境之恶劣。

庄子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权利倾轧、危机四伏的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农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统治者以人民为暴力征服和权利斗争的工具,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不断地征伐杀戮。庄子在《则阳》篇中还借一个蜗牛触蛮的寓言,即触氏和蛮氏“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来反映出这个战祸连绵的时代大悲剧,反映出诸侯互相攻伐给人民带来的悲惨事实。

(二)对异化现象的批判

《德充符》中的郑子产作为执政大臣可谓是位高权重,他是统治者形象的代表。他用权势炫耀于人,傲视于人,肆无忌惮地批评申屠嘉“见执政而不违”,以己之私斥责他人“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⑥”郑子产狂傲地把自己抬高到尧的地位,不容别人对自己指责,而自己却大加诋毁别人。这种以权势自傲于人的背后所反映出的是统治者对下层民众的漠视、冷淡、压制,对荣华富贵、名位声望的极端崇拜,以及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间的紧张关系和尖锐矛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庄子借申屠嘉之口“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强烈地抨击人为物欲的异化现象,认为物欲导致了人类的灾难。如《骈拇》中所说,“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在他看来,正是欲望使人丧失或扭曲了自然本性,人成了“物”的奴隶,人为自己套上了精神枷锁并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人的异化。

作为求学者的常季对受过刑罚处罚的王骀是不屑一顾的,在他看来受了刑法的人,他的名声就受到了亏损,他身上就有了污点,这样的人是不应该来讲学的,他的讲学只会把人教坏。庄子借兀者王骀的寓言揭露了社会上以貌取人,以偏概全的世俗偏见,而作为普通人的常季对于人最本质,最本真的东西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正是在这种鲜明的对比中反衬出人性的被遮蔽、灵性的散失。“人的认识或思想上的片面性,就是必须改变的,是不可一再原谅的。因为对自身和世界的片面认识,会造成人生和事业的重大失误甚至失败和毁灭⑦。”

最后作为儒家代表的孔子一出场,便对触犯了刑罚的叔山无趾大加斥责,“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不愿传授学问于他。然而无趾的愤然离去,正是对儒家价值观的毅然抛弃。他对儒家“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的追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并认为这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摧残、扭曲,“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梧邪?”同时深刻地指出儒家之所以会有一己之偏见,是由于他们目光狭隘,被自己所制定的礼仪规范束缚住、框住。庄子反对统治者的强权,对社会弊病提出尖锐的批评。庄子认为所谓的“仁义”,“礼法”使“天下惑”,仁、义、礼、乐,摧残了事物的本性和事物的真情,污染人纯洁的心灵、特别是所谓的圣人常常会用这一套具有隐蔽性的世俗教化来愚弄欺骗人民,其直接后果则是破坏了人民安逸自适的生活。

二、对人类出路的求索

身处黑暗现实中,这本身就使人感到痛苦,而庄子,一方面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他又对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人性异化有着敏锐的洞察。这种独特的感悟使他体验到了比常人更深广的痛苦。为了超越痛苦,他建构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种依循自然、保性全真、安时处顺的绝对自由的人格,以此来对抗社会对其身心的压迫,以此求得心灵的慰藉。

(一)依循自然的保性全真

《人间世》中的右师之所以才有一条腿,“恶乎介”,是因为“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对于“天”字,“郭象《注》皆以‘自然’释之⑧。”这里所谓的“自然”与我们现在通行的与社会相对的物质自然界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它带有哲学意味和宇宙观念色彩,更接近于“道”,即《老子》中的“道法自然”的自然,也就是道。因此右师的独脚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如此的,这也就是《德充符》中所说的“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人的形体是上天赋予的自然之貌,而不是人为造就的,所以羞于行残畏于貌丑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必的,在形体上太过计较只会扰乱自我的心性,从而产生困顿、悲愁,不利于精神的护养。因此人应依循自然,接受道赋予的形貌,任何的人为都是徒劳的,无济于事的。

支离疏在常人看来是极其丑陋甚至是令人惧怕的,但是支离疏并没有因自己的形残而愧于见人,而是“攘臂而游于其间”,大摇大摆地在人群中闲走。他淡忘了自己的形残甚至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残疾。因为形貌是自然给予的,没有必要去刻意的修饰、回避,一切依循自然。正是这种顺随自然的心态,支离疏以自己的形残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免除了兵役徭役,同时还因残疾获得了国家的援助。如果自己再适当地找点活做,不仅可以糊口甚至还可以供养十个人。可以说支离疏并没有为社会作出什么贡献,然而他却获得了社会的庇护,保全了自己。世俗之人常常怀有一颗“有功”之心,汲汲追求有用于社会。于是为了达到目标就会疲于奔命,甚至相互间还会产生争夺、欺诈、残杀,最终迷失了自我,断送了生命。而支离疏则以残疾无用于社会,并不用心于功业成就。支离疏对社会的无用恰恰有用于自己,从而脱离了社会的束缚,免除了社会的戕害,逍遥自得,享尽天年。

(二)以个人存在为中心的忘名保德

在庄子看来有德之人不仅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内心还会散发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有一种迷人的魅力。《徳充符》中的哀骀它一出场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⑨。”当卫灵公和齐桓公在看到跛脚、驼背、无唇的因跂支离无唇和脖颈上生个大瘤的瓮瓮大瘿时他们不仅没有受到惊吓,反而被畸形人的德性所深深折服,认为常人的脖子太细小,不好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哀骀它、因跂支离无唇、瓮瓮大瘿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有世俗所推崇的权势(“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利禄(“无聚禄以望人之腹”)、色貌(“又以恶骇天下”)、言说(“和而不唱”,)智虑(“知不出乎四域”)。他们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正是他们的“才全而德不形”、“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即人应该持守自身的天然本性不受外物伤害,依循自然而使其得到完满的发展。这里所谓的“德”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而是“道由分化、凝聚为物;此时穿越之道的一部分,即内在于物之中;此内在于物中的道,庄子即称之为德⑩。”所以德是“道”在人身体上的落实。相对于道的“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德是可以把握的,感受得到的。所以“德”才是人的“实”,是人应该去努力追求的。当人的德性修养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内心深处会自然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精神力量,不仅自己忘记了自我的形残,别人也因其德性的吸引而忘记其形貌。在这里庄子强调心灵的美远远胜过外形的美和形体上的丑,主张人应超越外在形式的羁绊、束缚,注重自我内在生命价值的提升。所以道家的德性修养不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在于修身。追求内心的充实、圆满,不断提升自我人生境界是庄子的终极目标追求。

(三)泯无我、齐死生的精神自由

生和死是世人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在争伐杀戮、朝不保夕的战国时代人们对生命更加的焦虑,对生死问题的关切也更加的强烈。作为哲学家的庄子也不例外。他认为死生是人生的一大束缚,把超脱死生看作“古之所谓悬解”,并借《大宗师》中子舆之口道出了“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一方面人应该安于时命的安排,不做刻意地人为追求。所以当病变让子舆变得像支离疏一样极其丑陋扭曲时,他显得是那样的从容坦荡,毫无畏惧之感。另一方面则顺随造化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齐物论》中所说的“物化”,即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这反映在子舆身上就是:“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生死在子舆看来就像是自然运行、四季更替一样,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循环往复的,不必去刻意追求。一切顺随自然,既不乐生,也不恶死。

道家希冀屡遭离乱的人们能够突破外物的束缚和自我的局限,自然平静地看待生死,追求自我精神的充实和自由,活出生命的意义。超越生死界限的人不再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与人生,而是从道的高度来观照社会和人生。一切的社会价值和理性判断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自我与道融为一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达到了《逍遥游》中所说的“无己”境界,最终超越了生理上的死而进入精神上的永生,“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当精神的修养上升到道的高度时,人也就超越了现存社会的种种羁绊与自我局限的制约,进入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境界。

由于受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庄子的反异化思想更强调个体生命的保存,有消极倾向,不免有反文明的嫌疑,同时还充满幻想,理想主义色彩浓重。所以庄子对异化的论述并不全面,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这跟马克思对异化的深刻论述和全面阐发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但是作为最早触及到异化现象的思想家,庄子对当时黑暗社会和异化现象的揭露与批判,以及对芸芸众生的同情与怜悯都表现了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所具有的上下求索、悲天悯人的崇高人格和高尚情怀,至今依然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对现代人的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启迪。

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喧嚣浮躁、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缺乏理解、沟通。人类散失了主体精神,成了物的工具,受物驱使,失去了自由。人们看不到生活的乐趣,身心俱疲,精神空虚,对未来充满了恐惧、迷茫。人成了片面的人、异化的人,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精神危机。庄子正是凭借他的独特的视角和对人生的深邃洞察,对如何解决人的异化以及如何寻求个性完整、内心安宁以及精神自由进行了深刻地反思。这对于正在追求自由、消除苦闷、寻求改变的异化的现代人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

注释:

①③⑤⑥⑨ 刘文典.庄子补正.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218;218;141-142;157;164;207.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197.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⑦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科学主体论美学体系(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76.

⑧⑩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26;327-328.

参考文献:

[1]刘文典.庄子补正.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2001.

[3][德]马克思.1844年政治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异化”形象 第3篇

1. 自我意识强与过度的依从性差异

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之中, 女性形象塑造上都体现出了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 都是充满了个人主义情怀的, 并且还存在一种理想主义, 最后再去追寻灵魂式的爱情, 就像莎士比亚作品中女性主人公, 都是善良、诚实、有理想、有追求、相信真理、忠贞的, 这些表现正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女性有主见、勇敢、坚强的自我意识的表达。而且, 英美西方国家的女性都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人格的, 我们中国女性深受传统三从四德影响形成了很强烈的顺从心理, 并且从古至今从未离开过关于男性与女性平等问题的争论, 女性则一直都在争取能够与男性平等的人格地位, 这些都说明了英美女性在独立方面和男女平等方面都要早于中国, 在《简·爱》的文学作品之中, 女主人公就是塑造了一个追求女性平等和自主的知识女性的形象, 对此, 我们通过受过很好教育、地位却很低微、曲折的情感经历女主人公简·爱可以看出, 任何情况下作为女性都是要具备独立的人格、自尊自爱、不要依附任何人才可以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热爱, 才会幸福, 这个形象至今可以感染到各个国家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正是因为主人公以自尊自爱的人性作为主要依托, 最终才将自身的人格充分地展现出来了。对于中国女性来讲, 一生都要在家从父、再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旧传统而束缚, 尤其是对于自身的婚姻大事, 从来都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来指定一个女性一生的伴侣, 就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 被焦母送回家之后, 就被自己的兄长叫媒人做媒另嫁他人, 而她自己本人, 心理明明只爱焦仲卿一个人, 就誓死都不从, 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遵从兄长的意思再嫁他人, 虽然她很痴情, 还是被逼着再嫁他人, 最终只好投河自尽, 她这种在权威再嫁的表象就证实了女性并没有独立人格之下的依从性

2. 重视自身情感与重视社会评价和名节差异

英美国家的女性形象都是比较重自身情感的, 而中国女性都重视来自社会中的评价和名节。英美国家的女性正是很重自身情感意识, 促使她们在婚姻和人生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仲夏夜之梦》这部戏剧中, 女主人公就对爱情非常地忠贞, 敢于突破阻碍、勇敢地追寻爱情的自由女性, 主人公与男主人公两人非常非常相爱, 但是却遭到女主人公父亲的阻挠, 甚至她的父亲尝试着让赫米霞与别的男人结合, 但是女主人公不惧父亲的压力, 仍然坚持与拉山德彼此相爱。就这样, 父亲面对女儿的反抗, 一怒之下将女儿带到提休斯公爵面前, 按照他的意见说, 根据当地自古相传的法律, 女主人公必须要遵从父亲的意愿, 否则她必须要永远的披上修女的服饰, 终身不允许出嫁, 要不然就会被处死, 而主人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仍然对封建法律视而不见, 始终都顺从自身真实的情感和拉山德彼相爱。在中国文学作品《西厢记》中, 崔莺莺和张生一见钟情之后, 如果按照以西方国家女性的做法就会很直接地表达自身的真实情感, 与其相爱, 而崔莺莺内心却是考虑到如果是这种结合形式肯定不会被大众所接受, 或是受到父母反对, 所以只能是私下约会, 这些不直接说明的现象就体现了中国女性一直都只是考虑来自社会中的评价和名节。那么西方女性意味着我要怎么样, 而中国女性意味着我该怎么样。

3. 具有反抗精神与懦弱的差异

作为英美女性形象普遍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相反而中国女性形象就表现得较为懦弱。虽然在中英两国社会都存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但英国女性和中国的女性对待不合理的制度的做法却大相径庭。当代美国杰出的非裔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 就是一部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著作。它是一本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解构的女权主义文本。书中大胆展现了几位性格鲜明、敢于向男权文化挑战从而寻求独立自我生活的新黑人女性, 如莎格和苏菲亚。在小说中, 沃克以黑人女性独特的视角, 以书信体形式向读者呈现了女主人公西丽悲惨的人生境遇及在女性朋友莎格和苏菲亚影响和帮助下其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并以强烈的女权主义意识向传统男权文化进行抗争, 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获得人格的完整和独立, 并为其他被压迫的群体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作为中国的女性则甘愿当玩偶, 一生都受父母、丈夫等人的摆布, 当面对应该主动抗争的事情也只是消极的反抗而已。

摘要:由于我国与英美国家本身存在文化传统、风土习俗、文化背景和思维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不同, 促使中国与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也存在差异, 尤其是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那么本文就关于中国和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 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异化”形象】相关文章:

人性异化06-14

异化反思06-27

制度异化09-02

人的异化07-13

差异化07-15

农业差异化06-13

归化与异化论文06-30

差异化设计07-26

产品差异化08-11

异化理论论文提纲09-09

上一篇:创业实践平台下一篇:初中古诗词中的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