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

2024-09-15

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精选12篇)

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 第1篇

关键词: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对策分析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如下:(1)人为因素。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活动的项目较多,户外用火几率大大增加,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2)燃料在炽热或干旱环境中长时间暴露。(3)自然原因。如下雨天发生闪电,闪电达到干燥的树木上就会发生火灾。

1 我国森林火灾检测与预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利的自然环境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环境开始发生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极端天气出现较为频繁,加之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北部一直处于较为干旱的天气中,这是我国大部分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森林中可燃物增加

我国大部分森林存在的时间较长,由于多年的积累,森林中相关可燃物大量增加。尤其是我国农村燃料结构改变之后,农业与林业之间相互交错,容易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

1.3 防火长效机制不完善

通过相关人员反映,防火长效机制不完善是我国发生森林火灾另一主要原因。林业部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森林防火机制的建设,并没有意识到森林防火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同时,防火部门领导人员职责落实不到位,并不重视森林防火的监督工作,森林防火宣传流于形式。除此之外,森林防火部门对于巡山检查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导致我国大部分森林或多或少存在火灾安全隐患,往往出现森林火灾扑救不及时,专业扑救人员救火不积极,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

1.4 防火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1)巡山护林人员数量不够。大部分基础森林防火部门护林人员的数目不够,管理的森林面积较大,导致护林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防火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2)护林人员工资发放存在问题。由于部分领导并不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事实与开展,相关财政部门拨款不及时,导致部分护林人员的工资发放并未落实,各地护林人员的工资水平不一,护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在巡查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责任心。(3)专业知识不够。大部分基层护林人员都是由当地农户组成,护林人员对相关专业知识不了解,或是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基层护林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4)防火意识不强。林区周围人们大部分都是农民,防火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刀耕火种和上坟烧纸、烧香、点蜡烛、放鞭炮等用火习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2 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的对策

2.1 加强监测工作

各地基层森林防火部门应积极加强火灾的监测工作,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森林火灾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科学措施。同时,林业部门管理人员应记录当地森林(之前)发生火灾的相关情况,并加强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变化趋势,这是我国林业部门预防火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季节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监测措施,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水平。此外,财政部门应该加强对防火工作的拨款力度,进而积极建设现代化防火管理体系以及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设施设备。

2.2 提高护林人员以及森林公安队伍的专业素质

要想不断提高我国森林防火水平,林业行政部门要积极提高护林人员以及森林公安队伍的专业素质,其主要措施如下:(1)开展相关培训工作。林业管理部门要对基层护林人员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加强其责任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提高护林队伍整体素质。(2)加强实战演练。对于森林公安队伍以及专业扑火队伍进行实战演练,不断增强其实战经验,努力将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3)不断完善护林人员的工资管理制度。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护林人员的管理,将护林人员的工资报酬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3 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

加强对林区周围居住人们的防火意识宣传,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以及宣传工作,让人们意识到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并对在林区内随意用火人员加强教育工作,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3 总结

综上所述,森林防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森林防火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森林防火事业的发展。在此,结合相关实际情况,提出以上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我国森林火灾监测及预防水平。

参考文献

[1]叶立平,陈锡阳,何子兰,谢从珍,黄健华,夏云峰,戴栋.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6)

预防森林火灾教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灾的危害。2.知道森林防火重要性,提高防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3.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4.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森林。活动准备:

1.森林在燃烧的影像。2.引起森林火灾的图片。3森林火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片。4.各类安全标志图片。活动过程:

一、观看森林在燃烧的影像,引出森林火灾。1.什么是森林火灾?

2.说说森林在燃烧时的火势情景。

二、结合图片,了解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以及森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

2.森林火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森林火灾的防护,对幼儿进行护林防火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山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香烛纸钱,防止火星吹到其它地方引起火灾。

(2)不能在山上点火、玩火。

(3)不能在山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山火。

2.看见山林出现着火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火防火小故事,激发孩子从小养成爱森林,爱自然的好习惯。

四、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教师:消防标志是一种批示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2.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标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大一班

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 第3篇

关键词:森林防火;措施;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6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71

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任务,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需要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合理分析森林资源管理措施的方案,有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我国森林资源防火管理保护的预警措施,尽可能地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

1森林防火措施

1.1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宣传控制火源、杜绝违规森林用火,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宣传是森林防火的重要一环。因此预防火灾隐患是森林管理与保护要注意的工作重点之一,一旦火灾发生森林资源被烧毁,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1.2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森林资源的防火管理标准,建立适合森林资源防火管理的对策方案,分析森林防火的管理标准。森林防火是关系到林业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国家相关部门要从立法的角度制定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监督,严防森林火灾隐患。

1.3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

由于森林火灾不仅威胁森林资源还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全民参与,林业等部门及社会各界都要加强基本的森林防火认知。由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指挥随时监控,全民总动员共同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森林防火过程中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人员,首先建立科学防火的预防方案,还有火灾应急方案,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层层落实承担责任,才能在森林防火过程中做到反应迅速、统一指挥、严密监控、把火灾消灭在隐患中。

1.4实行防火教育制度

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愈演愈烈。在宣教过程中要做到反复宣传、专业化宣传、普及化宣传、基本性宣传、难点宣传,加强政策和刑法宣传。

1.5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化林业防火监测体系,在林业防火的管理方法上寻找新途径,使林业防火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用有效的管理和时时监控完成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森林防火管理行业也得到普遍应用,通过收集山林亩数、树木种类、成活率等数据信息方式建立一系列森林防火资源通讯网络,以无线模式和短波模式为主的通讯网络,不仅提升森林防火的管理水平还突破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的困境,并实现森林防火管理信息化。特别是无人飞机、摄像头在森林防火执法管理中广泛应用,使森林防火执法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表明我国森林防火管理已进入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1.6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

森林火灾的预测主要是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天气的湿度情况等,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主要分为火险预测、火灾预测、可燃物湿度预测等。它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对火源进行处理,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提高防火积极性,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开展。森林火险的预报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出现火灾的可能性,并及时进行火险等级通报,以引起人民群众的注意。

强化对森林防火的认识,落实防火责任,加强防火控制,实行防火教育制度,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现森林防火体系,调动整个社会来防止和应对森林火灾。建设森林防火通讯网络,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加大对森林防火的宣传,强化全民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和预报,提高火灾防治决策的可信性。

2结语

林业资源对人民生活环境和国家的各项经济生产都具有重大影响。森林资源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森林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突发性火灾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预防森林防火的一些必要基本措施,如建立良好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强化管理队伍建设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整个林业资源发展来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旭斌.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2]线锦锋,江东恒.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3]历彦彬.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措施与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6,(03).

试析森林火灾发生原因及防火措施 第4篇

关键词:原州区,森林,防火

在破坏森林的各种原因中,以森林火灾最为严重。近年原州区发生的火灾具有以下特点:具有人为性,这与人为使用火源不当有关;具有干旱地区多发性,少雨干旱地区易发火灾;具有扩散性,火灾发生后往往不只是一小片区域,会由于火势的迅猛发展而扩散。引起森林火灾有3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发生森林火灾的火源一般分为自然火源与人为火源两类。为了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笔者进行了如下总结。

1 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

森林火灾给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森林防火已成为林业主管部门甚至是各级政府在森林防火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广大群众的防火意识,宣传教育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和森林火灾的危害。

各相关林业主管部门必须思想认识到位、高度重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要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职责,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最重要的是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另外,要奖惩分明,对领导得力、预防到位、措施落实、扑救及时、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于引起火灾的责任人,以国家《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为依据,对其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此外,各相关林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森林防火的政策培训。

2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预防森林火灾的宣传培训

搞好森林防火,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不断加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发挥舆论和媒体的导向作用,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森林防火意识。另外,要注重对火灾救援人员的火灾扑救知识培训。为此,要充分发挥录音、广播、录像、标语和电视等宣传工具的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做好预防方案。

3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加强合作

森林防火工作单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应建立联动机制,调动各方面力量。应特别注意的是,乡、村以及村民小组都应建立相应机构,制定防火措施;要充分发挥护林员的作用;切实强化村级护林防火组织,可以组织护林小分队,并且通过协会做好森林防火安全防范工作;建立森林防火管理机制,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有关单位应在护林防火工作中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讲究方法、方式,高质、高效地完成防火工作任务。

4 强化可燃物管理、火险等级预报和监测工作

进入森林防火期,应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绝在林区和近林缘随意烧荒、烧田坎和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用火。

火险预报应在防火期内。森林防火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对森林火险情况进行预测预报。

森林防火设施在林区应有各种防火设施,防火线、防火林道、防火林带及眺望台等。进入重点防火期前,防火员应协助乡镇政府对防火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针对旅游区森林防火安全,要增强旅游区火源管理,划定用火区,严禁随意用火。旅游区外,该封禁的封禁,该设关卡的要设关卡,一定要安排专人严卡死守,特别是对徒步登山旅游等进山人员要严格进行登记(包括住址、身份证号码、姓名等),增强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

5 更新防火理念并补充装备

防火装备的发展、理念的更新以及应付紧急状态综合能力的提高,对防火工作至关重要。各相关林业主管部门要大力开展森林防火的业务技能培训。为充实森林防火科技管理和研究队伍,在今后若干年内要大量吸收和培训各类专业人才。今后研究的主要防火问题是林区和居民点结合部(交界域)特殊地区火灾发生的规律,火灾发展过程中的能量输运和诸如飞火、树冠火以及火旋风在内的特殊林火现象等。

与森林防火事业相关的装备,小到简单的扑救工具、救火队员的防护服和面罩以及便携式通信器械,大到各类消防车辆、运载水和喷洒灭火药剂的飞机,品种繁多。装备补充和更新要制定详细的指标。为坚决杜绝、减少火灾火情的发生,需要严密关注本地气象,增强防火值班、林火动态工作、防火战备和通信联络。

森林火灾的灭火措施 第5篇

扑救森林火灾要立足于早发现、早扑灭,同时要灵活运用灭火战术,贯彻基本作战程序,采取合理的灭火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危害。

一、灵活运用灭火战术

扑救森林火灾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立足现有装备,充分发挥人与装备的最大效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灭火方法,快速反应,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1.预有准备,快速反应。

①每战预有充分准备,是灭火部队快速反应,夺取灭火主动权和顺利完成灭火任务的前提,是适应灭火战斗情况突然、任务紧急和灭火节奏快等特点的需求。

②平时准备要做到充分到位,做好灭火作战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训练准备,制定灭火预案,搞好灭火战备工作。

③在临战准备时要做到及时、准确、高效运转,要有针对性的做好准备工作,实现以快制快。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快速反应,做到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2.集中兵力,重点用兵。

①在力量部署上,要突出灭火重点地域和重要时节,把火头、外线火和明火作为控制重点,把烧向价值较高林地和居民地的火线作为控制重点,并在重要部位形成优势,确保一举达到灭火战术目的。②根据火线蔓延速度和火场周边的扩展情况,将灭火参战兵力在灭火关键行动上形成拳头,强调灭火首次打击力度,力求一次歼灭,避免由于灭火兵力投入少,形成杯水车薪的局面,失去有利的灭火战机。

③处理好火场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保证火场重点的同时,也要兼顾火场全局。

3.因情就势,活用战法。

①根据火场的实际情况和既定灭火方案,捕捉战机,灵活使用灭火兵力,巧妙运用灭火战术,采取有针对性的灭火战法,争取灭火主动权,减少火灾所造成的损失,达到预期灭火作战目的。

②在火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审时度势,做到火变我变,及时地调整或改变打法,依据上级总的灭火作战意图,果断、灵活地指挥部队灭火。

4.速战速决,保证合围。

①灭火作战部队必须做到集结快、出动快、扑救快、清理快、转场快,利用有利于灭火战机出现期间,将火灾迅速彻底地扑灭。

②正确确定灭火战斗部署,合理使用灭火战斗力量,简化灭火组织指挥程序,加快灭火组织准备。战斗中,加快灭火节奏和进程,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灭火目的。

③灭火作战部队在控制火线行动中绝对不能中途停止前进或自行撤出火场,必须战斗到会合。

5.整体协调,合力灭火。①森林火灾扑救往往是灭火单位多,灭火技术和手段构成复杂,必须优化组合和协调运用各种灭火力量。

②灭火队伍内部以及各灭火单位间在灭火作战中的积极配合和密切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和提高整体灭火作战威力。

③根据上级灭火作战意图和本级任务,协调一致地组织部队灭火战斗行动。

6.注重效益,确保安全。

①在灭火作战中,要精心组织,正确部署,科学指挥,迅速消灭火灾,提高灭火作战效益。同时要减少灭火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②灭火战斗中,必须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受火灾威胁的城镇、村屯的居民和林区重要设施的安全。

③时刻提高警惕,及时预见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积极采取果断措施,避开危险情况,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灭火参战人员及其灭火装备在灭火战斗行动中的安全。

(二)扑救森林火灾的战术方法。

森林灭火战术方法是在扑救森林火灾的战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它包括森林灭火基本战术方法、一般森林火灾灭火战术方法和重特大森林火灾灭火战术方法等内容。

1.森林灭火基本战术方法。(1)封控外围,阻截火线。按照上级统一的灭火作战计划,迅速调集主要灭火力量,利用防火线、道路和河流等有利条件,对火场外围快速展开封控,把正在蔓延的火线变为圈内火,切断火线蔓延。具体行动包括多路开进,迅速封控;突出重点,多层封控;阻截火线,控制蔓延等。

(2)突破火线,分段扑灭。

在火线上选择一个或多个突破点,迅速突破火线,而后展开对火线的控制。利用地空并举,两线运兵优势,多点投放灭火兵力,同时选择多个突破口,将火线分割成若干段,分别扑灭。选择突破点的原则,一是根据兵力运输情况,选择可以迅速到达火线的地段;二是选择有利于迅速向重点方向和紧急目标进攻的地段;三是对于高强度火线,通常选择火线火势弱,可以安全突入的地段;四是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确定的地点突入。具体行动包括接近火线,迅速突破;一点突破,分击合围;集中兵力,一线推进;递进分割,一线超越;兵分两线,对进合击;多点突破,分段扑灭等。

(3)追歼火头,控制要害。

灭火队伍在火场、地形、植被和机动装备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外侧沿火线两个侧翼向火头夹击,或从火线尾翼突入,沿火线内侧夹击火头,控制火场的主要方面,最终实现合围的战法。具体行动包括避开火锋,侧翼迂回;两翼并进,对进合围;压制火势,控制火头等。

(4)打烧结合,以火灭火。

就是灭火队伍采取直接灭火与以火攻火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战法既可阻截火线又可进行防守和火场自救。具体行动包括弯曲火线,直线点烧;打烧结合,以火圈火;预设隔离,以火攻火;利用依托,以火攻火;分组实施,全线点烧等。

(5)打清结合,稳步推进。

灭火队伍采取消灭明火与清理火线相结合,彻底消灭余火、暗火,防止复燃,以巩固灭火效果。具体行动包括边打边清,一打多清,先打后清等。

(6)打隔结合,阻隔阻火。

灭火队伍采取直接灭火与开设隔离带相结合的方法。开设隔离带就是在火场蔓延前方的一定位臵,利用人工或机械开设生土带,伐开隔离带,点烧隔离带,对地面可燃物采取洒水、辗压形成阻火带,开设隔火沟等,阻隔火线蔓延。

2.一般森林火灾灭火战术方法。(1)重点用兵,控制要害。

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灭火一般原则,集中兵力投入火场,以火场火头和蔓延的主要方面为重点扑救对象,压制火势,控制火头,迅速消灭火场要害。必要时可采取以火攻火和开设隔离带的方法阻止火头蔓延。

(2)打清结合,速战速决。

控制火头后,火势相对平稳。应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多点突破,分割火线,缩短进攻距离,加快灭火战斗进程,做到边打边清,稳步推进。充分发挥灭火参战部队的最大作战效能,力求一举歼灭,一次取胜。

3.重特大森林火灾灭火战术方法。(1)阻强扑弱,控制要害。

扑救重、特大火灾要有足够的兵力保证灭火作战需要,指挥员必须审时度势,区别火线强弱,科学部署兵力。运用预设隔离,以火攻火;利用依托,以火攻火;预设隔离,阻截火线;封控外围,阻截火线等灭火战法,采取立体打击手段,阻截火头和难以控制的火线,减弱火势,控制要害,为部队直接灭火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2)全线用兵,迅速合围。

在火头和火场蔓延的主要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之后,灭火部队要抓住有利时机,全线用兵,多路出击。运用多点突破,分段扑灭;打清结合,稳步推进等灭火战法逐个击破火线,形成合围之势,力争迅速控制火灾。

(3)守清结合,防止复燃。

明火扑灭后,灭火部队要及时清理火线,看守火场,防止死灰复燃。对地形和可燃物复杂的火线要进行重点清理,尤其是原始森林火灾,受地被物和较厚腐殖层的影响,常常是地表火和地下火同时发生,清理火线尤为关键,要派重兵隔离、清理和看守地下火,彻底清理残火、余火和暗火,看守好火场,防止火线复燃。

二、严格执行作战程序

扑救森林火灾,要按照成立指挥机构、搞好火情侦察、制定灭火方案、组织力量调集、建立通信网络、搞好后勤保障等程序实施,保证灭火工作有序开展。

(一)成立指挥机构。森林发生火灾后,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要立即指派灭火指挥员和工作人员,赴赴火场组织灭火工作,组成临时组织指挥体系。

1.组织指挥形式。

灭火临时组织指挥体系可大可小,有一人独立指挥、单层次灭火指挥部和多层次灭火指挥部三种形式。

①一人独立指挥。适合于指挥一个独立的灭火队灭火,火场面积在百公顷内为宜。

②单层次灭火指挥部。由3~5人组成,直接指挥一线的灭火队,可负责指挥几百公顷大小的火场。

③多层次灭火指挥部。适用于扑救大面积森林火灾,分为前线指挥部和总指挥部。

2.前线指挥部设臵地点。

一般设在能了望火场或距离火场较近(约10km)的安全地带。最好选在障碍物少的高地,用红旗作标志。

3.指挥部的组成。

总指挥部的组成依据国家有关应急预案的规定确定;前线指挥部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①灭火队(组)。主要负责地面灭火、空中化学灭火、机降灭火等。

②联络协调组。主要负责申请地、市(县)指挥部给予必要的支援、向主管上级指挥部提出报告,请求所需的灭火力量,包括飞机、重型机械、增减灭火人员等。③宣传鼓动组。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鼓动,针对一些现场实例,报导灭火战斗中的好人好事,必要时可在报纸、电台、网络上给予宣传。

④供应保障组。主要负责对各灭火大队(组)供应或调整所需的灭火机具、食品及燃料等。

⑤通信联络组。为了防止火场混乱,特别是在较大的火场,事先要建立通信联络制度,做好记录。

(二)组织火情侦察。

掌握火情是下定决心,提出对策的首要条件,是指挥森林灭火的重要环节。

(1)侦察内容。

①火场的风向、风速和其他有关气象情况,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未来24~72h的天气变化。

②林火蔓延方向、速度和火焰高度。

③火线的长度和火场面积,以及火的发展趋势。

④火场的地形情况,如山形、地势、河流、湖泊、公路、铁路、农田、防火线等。

⑤火场可燃物的种类与分布。

⑥可能受到威胁的居民点、仓库和其他重要设施。⑦火场已有的灭火队伍和灭火机具。(2)侦察方法。

①地面侦察。多适用于小面积火场。但在遇有大火场又不具备空中侦察条件时,要分段侦察,由前线指挥员直接掌握火情,指挥灭火。②空中侦察。多用于较大面积火场。乘飞机空中侦察速度快,居高临下,一目了然。

③卫星云图。发生大面积火灾时,可利用卫星云图了解火区情况。

(三)制定灭火方案。

前线指挥部要尽快熟悉掌握火场周围的地形地势和火情火势,并要依据当时和未来的风向、风速、降雨和气温等气象预报,以及火场周围的地形、地貌、森林可燃物类型及干湿分布状况,道路和河流等自然要素推断出火势的趋向。然后根据重点保护对象和现有的扑救力量及运输能力等确定控制燃烧区、兵力摆布和扑救程序,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灭火方案,组织人力、物力,打有准备之仗。

1.灭火方案的内容。

①根据火场面积的大小,火场气候、地理因素,火势发展的情况,确定需要多少兵力;划分几个灭火区域,每个区城需要多少人员,确定由谁指挥,哪个队攻打火头,哪个队攻打火场边缘,哪个队负责清理火场等。

②地面上用什么机械运输,从哪里调人,走哪几条路线,什么时间到达指定火线进行灭火最为有利。

③有哪些可以利用的灭火条件,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可以化险为夷。

④火场通信、后勤供应如何解决,做到既满足需要,又不浪费。⑤制定作战方案图,标明火场坐标和火势发展情况。2.实施灭火方案的条件。①各队的灭火指挥员、应是经过训练并具有实际灭火经验的人员担任。

②灭火队员也应是训练有素、且多数参加过灭火的人员。③发生特大森林火灾,临时调集解放军指战员、群众参加灭火时,对他们进行过简单的灭火知识教育。

④灭火工具和手段对正在燃烧的森林可燃物非常有效。⑤有严格的火场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⑥有现代化的通信、交通运输工具。⑦有足够的后勤保障。3.灭火方案的调整。

灭火作战方案应根据火场发展变化,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因为诸如天气条件、地形、可燃物类型等的变化因素,都能促使林火不断地发展变化,加之灭火队伍的运动、灭火效能的发挥也都是变动因素,所以整个灭火过程都应是修正、补充灭火作战方案的过程。

(四)实施力量调集。

力量调集的基本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将灭火力量投入火场。通常采用摩托化行军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特殊情况下采取空中运输或水路运输。

1.摩托化行军。

用摩托车、运兵车等将灭火力量运抵火场。

①总队、支队统一组织部队摩托化机动时,要编队行进,编队车辆按规定顺序进行,行进速度由指挥车根据道路情况而定。②以大队为单位组织部队摩托化机动时,指挥车和运兵车统一编队行进。

③中队组织摩托化机动时,每台车配备1名驾驶员和1名驾驶员助手,并设车长1名,携带规定装备和物资,确保行车安全。

2.铁路运输。

①申请铁路运输程序。接到跨区域森林灭火预先号令后,由执行任务的部队提出军运申请,经上级后勤部门申请军运专列;接到开进命令后,凭军运号到车站军代表处办理装载事宜。

②车辆装卸。列车转载各类车辆装备,由军代处统一指挥,按规定进行装载;到达预定车站后,对车辆进行检查,按顺序卸载。

③人员装载。灭火人员全副武装,按硬座车厢座位定员数量的60%装载。

3.空中输送。

在任务紧急、道路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用直升机实施空中运输,严格按照架乘要求搭载人员和物资。机(索)降点要选择在距火点较近、易于识别寻找的安全地域。

(五)建立火场通信。

利用现有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卫星通信和图像通信等方式,在林区不同地点建立通信站(点),形成通信网络,以完成森林灭火信息传递、火情报警、调度指挥等工作。

1.小火场通信组网(一级组网)。

森林过火面积小于100万公顷时称为小火场。这种火场本县(市、区、局)的力量能够扑灭,不需要外援。小火场的通信组网方式应以本级平时使用的无线电通信网为基础,临时增设火场指挥台、车载台和手持机,形成火场通信枢纽,对上可以加入到本级通信网络,对下可指挥移动电台工作。

2.大火场通信组网(二级组网)。

当森林过火面积为100~1000万公顷时称为大火场。这种火场本县(地区)已无力扑救,需要毗邻单位、外系统或军队增援灭火,要有省、地、县级有关单位领导组成前线联合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大火场的通信组网方式是在小火场通信组网的基础上,在火场前线指挥部增设1~2部短波电台,与省、地指挥部、航站及有关部门建立联系。用超短波和短波电台相结合,组成大火场前方指挥通信枢纽,担负火场对上、对下以及各方面的通信联络。

3.特大火场通信组网(多级组网)。

当森林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时称为特大火场。这种火场一般火势凶猛,火烧面积大,有时甚至跨越省界,这就需要各地区、各行业、军民的通力配合。特大火场通信网的形式可按火场组网方式实施,但因火场面积大,参加灭火人员多、单位多,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电台、频率、网络的数量,形成多级网络。

(六)做好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主要包括给养保障、医疗保障、油料保障和技术保障等。1.给养保障。

给养保障包括行机动途中给养保障和作战行动保障。(1)机动途中的给养保障。①采取摩托化行军方式。以总队、支队为单位组织机动时,由炊事车实施伴随保障,或先行派出给养保障分队,在途中遇险设臵饮食保障点,通过就地采购、地方代供等方式提供饮食保障。大(中)队组织机动时,饮食保障以伴随保障为主,灭火队伍食用自带方便食品或利用自带炊具和给养进行自我保障,消耗的给养要及时补充。

②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列车上有餐车的依托餐车保障;没有餐车的以携带的食品自行保障。

(2)灭火作战实施阶段给养保障。

①灭火作战任务可在三日内完成时,火场饮食保障通常采用本级保障与遂行保障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实施。灭火队伍达到火场实施灭火作战第一天,灭火队员以随身携带的一日量应急食品自我保障。灭火作战行动持续1天以上时,要组织力量从集结地或宿营地搬运给养,或由留守人员前送给养。作战区域远离集结地时,灭火队员应携带三日量给养,自行保障。

②遇有重、特大森林火灾,灭火战斗超过3天时,灭火人员三日后的饮食保障,应由后勤前线指挥所协调上级和地方政府统一组织实施。

2.医疗保障。(1)医疗保障的任务。

①总队、支队医疗保障应急保障分队主要负责参战队伍和前指人员的卫生防病,伤员救治和后送,联系、协调后送医疗机构。

②大(中)队以上本级编配的卫生人员为骨干组成一线抢救组,对灭火队伍实施伴随保障,负责伤病员的现场救治与后送。③机动途中和宿营阶段医疗保障的重点是卫生防疫。

④灭火作战实施中,医疗应急保障分队要深入一线进行巡诊,发现伤员及时救治。同时,要指导灭火人员利用自身携带的自救药品器材开展自救互救。

(2)伤员后送。

①组织伤员后送时,要根据地形、道路、距离和伤员伤情,采取人背、托扶、担架抬送等方法后送。

②烧伤伤员通常采取担架后送,道路条件允许时采用汽车后送。③组织伤员后送前,应对伤员的伤情进行检查,对昏迷、窒息、休克或其它危险伤情的伤员,要在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后后送;危险伤员后送要指派医护人员随行护理,就近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3.油料保障。

①灭火队伍行进途中自我保障,执行任务中协调所在地方政府协助保障。

②在执行任务地域情况特殊,地方无力保障时,要立足自我保障。③保障通常采取定点加油和分散加油方式。在灭火队伍集中地区,可开设加油站(或利用沿途地方加油站)实施定点保障。

4.技术保障。

①总队维修技术应急保障分队主要负责车辆维修,支队应急保障分队和大(中)队维修小组主要负责车辆保养和风力灭火机的修理。

②必要时,依靠地方维修力量修理。

四、合理采用灭火方法 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和发展的,就是运用灭火原理,采用最佳的灭火手段,促使正在燃烧的林火熄灭。

(一)直接灭火法。1.扑打法。

①适用于扑灭初发火,处于三级风以下气象条件的林火。②该法通过扑打,能稀释可燃气体浓度,也有一定的降温、隔离和窒息作用。

③扑打时须轻拉重压,避免带起火星,扑打方向不要上下垂直,应从火的外侧向内斜打,边抽边扫,扫拖结合。可组织3~5人为一组,对准火焰同时打落,同时抬起,统一行动。

④灭火队员的体力消耗大,加之烟熏火燎,坚持时间较短,应采

取轮流作业。

2.土灭火法。

用土覆盖火线,促使火与空气隔绝、窒息的灭火方法。①适用于地面枯枝落叶较厚,林地土壤疏松,杂草灌木较多的地带。

②使用的工具有铁锹、铁镐等手工具,推土机等大型机具,还有小功率移动式喷土枪等。

3.风力灭火法。

利用风机产生的气流,把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使用时,风力灭火机与火头最少要成60°,交叉鼓风灭火。

4.水灭火法。①如火场附近有水,应当用水扑救,用复式水枪、机动水泵、消防车喷水灭火,灭火效率高。

②利用直升机外挂吊桶载水,从空中直接将水喷洒到火头、火线上方进行扑救森林火灾。

5.使用化学灭火剂。

利用地面机具或飞机将化学阻燃剂喷洒到火头前、火线上方扑救森林火灾。

①飞机喷洒化学药剂直接灭火,或喷洒隔火带阻截林火的蔓延。②消防车喷洒化学药剂灭火、阻火。③手持机具喷洒化学药剂灭火、阻火。

(二)间接灭火法。

采用阻隔措施间接扑救森林火灾的方法。1.开沟。

①用铁锹挖沟或用开沟机开沟,隔火沟必须挖到湿土层或砂石层以下20cm,可阻止地下火蔓延。

②在阻隔地表火和地下火并发的森林火灾时,在挖隔火沟的同时地上必须开设隔火线。

2.隔离带。

①在林火蔓延的前方,采用爆炸、火烧、人工挖掘或拖拉机开设生土带作为隔离带,并把带内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

②开设生土带的宽度、长度要根据当地的树高和坡度的大小以及风向、风速来确定。一般情况下,生土带的宽度需在10m以上。当大风天气,林区已形成急进地表火和猛烈的树冠火时,生土带的宽度一般需在50m以上。

③开设生土带的地点,要根据林火蔓延速度和开设生土带所需时间而定,应确保在火头到来之前完成生土带的开设。

④在平缓地带,隔离带走向要尽可能地与风向垂直;在山坡地带,隔离带要环山开设。

⑤尽可能利用河流、小溪等自然条件和道路、农田等人为条件设臵隔离带。

⑥设隔离带要讲究经济效益。林火与隔离带的距离要适当,距离越大,中间舍掉的森林资源就越多。

3.以火灭火法。

当林火已形成高温的急进地表火、强烈的树冠火,用人力难以扑灭,用其他方法开设隔离带有困难,或根本来不及开设隔离带,有时开设的生土带其宽度尚不足已阻止林火蔓延时,均可采用以火灭火法。

(1)点火的形式。

① 有控制线点烧。利用林区天然屏障,如公路、林区小路、河流、农田等为控制线,迎着火头方向点火。

②无控制线点烧。控制线开设出来后,若坡度较大林地,可在开好从山脊到山脚的垂直控制线(宽度为4~6m)上,每隔5~6m点火,也叫“梳形”点火法。在欲作控制线地段逐段点火,火线长度10m左右,待烧到2m宽左右,扑灭外侧火,让内侧火迎着蔓延过来的火。点火距离可隔一两个山头,适于阻截急进树冠火或急进地表火。

③“抽条式”点烧。在距火头下风向适当地段,利用已有屏障或临开设防火线,贴防火线蔓延方向的一侧分别在2m、5m、10m、15m处点几条火线,适于阻截火向下风头方向蔓延。

④梯形点烧。在火线前方先烧出一条控制线,点火后,后撤20~30m,烧第二条火线,再后撤点第三条火线,扑灭最后一条火线。

(2)点火的基本条件。

①要有统一指挥,要彻底清理火头与点烧线中间的人员,点火应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

②为防止跑火,一般以在晚间进行为宜。

③点火时,必须建立起控制依托地带,如果控制线外侧不能确保控制火势蔓延时,坚决不能点火。否则火场面积越点越大,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④计算好点火地点与火头允许距离,这段距离包括需要隔离的宽度,加上火烧隔离带时间内火头向前蔓延的距离之和。

(3)点火不利情况的处臵办法。

①风向不利。顶风点火称之为风向不利。点烧这种火的时候,如果火势较强,风速较大,往往会出现飞火或者发生人工点燃的火线越过控制线等问题。解决的办法有:

A.寻找自然的或者开设有利的依托。B.采取多线带式点烧方法。C.加强控制线的防守。

D.注意观察烟柱的移动方向,烟柱的方向可以指示飞火的方向与范围。

E.要在飞火有效范围内设防。

②坡位不利。人工燃烧带从山上向山下燃烧时称为坡位不利。这时往往会出现风向不利时出现的一些情况,解决办法与风向不利时相同。但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A.尽可能不在坡度30º以上的地方点烧。B.不能在坡度超过40º的地方点烧。C.点火处不要选在可能引起树冠火的地方。

③可燃物条件不利。通常把幼林、针叶异龄林、森林可燃物密集且载量大视为可燃物条件不利。要尽可能不在这样的地方点烧。在不得不点烧时,必须做到两点:

A.把可能移走的可燃物搬走或清除。

B.集中较多灭火工具,尽可能地把点烧火线的强度控制在可以控制的程度,以防意外。

4.爆破灭火法。

用炸药爆炸,炸出一条防火隔离带,以阻止火势蔓延;也可用炸药爆炸火灾,产生冲击波,将火头压下,形成瞬间缺氧状态,以减弱火势。

5.人工降雨法。

家庭火灾预防及措施 第6篇

【关键词】火灾;家庭;预防措施

一、火灾

火灾是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在各种灾害中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人类能够对火进行利用和控制,是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失去控制的火,会给人类造成灾害。所以说人类使用火的历史与同火灾作斗争的历史是相伴相生的。人类在用火的同时,不断总结发生火灾的规律,最终发现发生火灾必须具备“燃烧三要素”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这是燃烧必要条件,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而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

二、预防家庭火灾

家庭发生火灾是不幸的,发生火灾后财产受到损失、人员会伤亡。怎样预防家庭火灾,避免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呢?有人说:控制着火源、有人说:控制可燃物、有人说:控制助燃物。笔者认为破坏“燃烧三要素”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就能防止家庭火灾。

案例:

①2015年2月16日6时45分许,位于抚顺市某区临江路中段某號楼1-103号朱某住宅发生火灾。起火部位为厨房,厨房使用土炉,烧劈柴。当天朱某在土炉上煮猪蹄子,因为煮猪蹄子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回卧室再睡了一会觉,没想到睡得时间长了一点,炉内劈柴引燃旁边的劈柴引起火灾,火烧面积只有5㎡,可是后果很严重,卧室内的朱某及老伴李某因烟熏致伤。此案中可燃物:土炉附近的劈柴,助燃物:空气(氧气)、着火源:土炉内明火,“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燃烧发生火灾。如果当天不用土炉无明火(着火源)就不会发生火灾了;如果土炉旁边的劈柴(可燃物)离土炉内明火(着火源)远一些,也不会发生火灾。

②2014年3月2日18时许位于抚顺某区某委45组某号楼2单元501室王某家发生火灾。起火部位是王某家卧室铁架上方布花、塑料瓶。当天王某家室内没有人,没用电气设备、也没用火。王某家卧室铁架上的布花、塑料瓶上方墙内的预埋分线盒短路电火花向下洒落引燃下方铁架上的布花、塑料瓶引起火灾,火烧面积约20㎡。此案中可燃物:铁架上方布花、塑料瓶,助燃物:空气(氧气)、着火源:预埋分线盒短路电火花,并且相互作用形成燃烧发生火灾。如果当天预埋分线盒下方没有布花、塑料瓶(可燃物),也不会发生火灾了。

③2015年10月29日03时11分许位于抚顺市某区六委二十组某段14-3号楼3单元102号室发生火灾。起火部位李某床上。当天晚上房主李某喝完酒之后临睡觉前吸烟,将未熄灭的烟头遗落在被褥上引起火灾。火灾造成李某的床烧毁、李某重伤。此案中可燃物:被褥,助燃物:空气(氧气)、着火源:烟头,并且相互作用形成燃烧发生火灾。如果当天李某不吸烟(着火源)就不会发生火灾了,如果烟头(可燃物)没有遗落在被褥上(可燃物),也不会发生火灾了。

④2015年5月11日10时45分许,位于抚顺市某区临江路中段某号楼101室周某住宅发生火灾。起火部位为衣橱,衣橱内有一些旧衣物,火烧面积约有2㎡。周某家且房子很长时间没人住了。起火当天楼上201室的赵某正家装修房子。他想把房门东侧有废弃的四根暖气管道割断掉,之后在四根暖气管原址上建酒柜。这四根暖气管道从一楼到顶楼,101室周某建衣橱时将四根暖气管道早已切割,但是没封堵201室剩余的管道。赵某切割四根暖气管时高温熔珠从管道内掉落到101室周某衣橱衣物上发生火灾。此案中可燃物:101室周某衣橱衣物,助燃物:空气(氧气)、着火源:高温熔珠,相互作用形成燃烧发生火灾。如果当天没有高温熔珠(着火源)就不会发生火灾了;如果高温熔珠(着火源)下没有衣物(可燃物),也不会发生火灾。

根据以上四个案例笔者认为不论控制着火源、还是控制可燃物、助燃物、相互作用,只要破坏“燃烧三要素”和相互作用家庭就不会发生火灾。

三、家庭发生火灾后采取的措施

(1)家庭发生火灾时笔者认为假如初期火灾、火势小,能自行扑灭火灾,消除危险是最好的。这样扑灭火灾后危险消除没有火灾危害你了。当然如果火势猛烈,无法扑救时要不要贪恋财物果断疏散逃生。

(2)疏散逃生时首先要冷静地观察从哪里撤离,选择最佳逃生路线,并且要呼焕及时提醒他人进行疏散。疏散时应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标志,尽快地从安全通道和室、内外消防楼梯安全撤出。切勿盲目乱窜或奔向电梯,那样反而贻误逃生的时机或被困在电梯间而致死。这是因为,火灾时电梯的电源常常被切断,同时电梯井烟囱效应很强,烟火极易向此处蔓延。如果情况危急,急欲逃生,可利用阳台之间的空隙、落水管或自救绳等滑行到没有起火的楼层或地面上,但千万不要跳楼。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求生的希望。

(3)火灾中死亡多数原因是烟气所致,烟气是夺取生命的罪魁祸首。由于烟气一般是向上流动,地面上的烟气相对稀薄,因此疏散逃生时可采用低姿势行走或匍匐穿过浓烟区;如果有条件,可用湿毛巾等捂住嘴、鼻,逃生。

(4)逃出之后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时要冷静说明家庭住址、起火物、靠近附近著名标志物,在路口迎接消防车。

火灾不可能完全避免,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注重安全防火,共同构筑防火墙,把火灾拒之门外,让火灾远离我们温暖的家庭。

参考文献:

[1]《消防灭火救援》公安部消防局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附:名词解释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甲烷、乙炔、汽油、酒精、木材、纸张。

助燃物(氧化剂)——能帮助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氧化剂)。如:空气或氧气

榆林市森林火灾发生原因及应急措施 第7篇

1 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榆林市区林地总面积1 000 hm2, 系榆林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营造的义务植树基地, 集中分布于榆林城东郊、西郊。树种为油松、樟子松及柠条、紫穗槐等灌木。由于紧邻城区, 加之林内坟墓多, 导致森林火灾频繁发生, 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 以2009年为例, 虽然降雨量较大, 但仍发生森林火灾12起, 过火面积7.73hm2, 烧死油松、樟子松264株, 扑灭过程中, 出动人力1 000人次, 车辆48台 (次) , 直接经济损失12万余元。发生时间基本在春、秋、冬季及上坟季节。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上坟引发火灾是林火的主因

据统计, 因上坟点纸引发火灾8起, 占火灾比例的70%。市区林地内共有坟墓4 000多座, 每年大的上坟季节有清明、冬至、春节, 每个上坟祭祖季节, 都是森林火灾高发期, 特别是清明、冬至、春节期间, 气候干燥, 杂草丛生, 森林火灾防不胜防, 尽管提倡将点纸变为压纸, 但要改变市民多年祭祖的传统风俗, 确非易事。同时在林地埋坟现象时有发生, 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1.2 对火灾肇事者处罚不到位

从发生火灾情况看, 火灾均由上坟点纸和闲杂人员玩火、抽烟所引起。12起森林火灾中, 有8起认定了肇事者, 但由于个别领导开脱, 导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处理不到位, 对使林地着火的肇事者没有进行处理以起到震慑作用, 这种情况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纵火者的气焰, 在森林火灾案件中竟出现同一地点、同一节日连续3年发生火灾的情况。

1.3 闲杂人员林地闲逛引发火灾

据统计, 12起森林火灾中, 有4起为闲杂人员在林区玩耍闲逛所致, 发生时间为18:00—20:00。近年来, 市、区政府从局部利益出发, 在林地批准修建学校、机关等建筑工程屡见不鲜。据统计, 从2006年开始, 在东西沙林区修建市十小、八小、七小、五中及经济适用房20处, 征占用林地近66.7 hm2, 导致重大火灾隐患。农校、林校、沙河村与林地毗邻, 每天18:00后, 在林地内游玩的学生、居民络绎不绝, 玩火、乱扔烟头, 导致森林火灾时有发生, 防不胜防。

1.4 防火设备陈旧、数量少, 道路配套差, 应急能力不强

管辖榆林市森林防火的城郊林场配备森林防火灭火车1辆, 风力灭火机16台, 灭火服装15套及铁锨、铁扫帚等。建瞭望台及岗房9座, 然而防火车辆使用多年;风力灭火机少且机况差, 应急能力差;瞭望塔覆盖区域小。发现火情和扑救过程中, 出现无法准确定位情况, 林区防火道路28 km, 能直接到达林区腹地道路仅3处, 且路况差, 路面窄 (仅能行1辆车) , 因堵车而错过灭火最佳时机。

1.5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近年来, 虽然采取多形式、多手段的教育, 但常规教育多, 警示性强、有针对性、面对面的教育少。走街串户、深入偏远地带进行教育更不够, 没有做到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引发火灾的肇事者, 防火意识不强, 甚至认为引起森林火灾有错, 但不认为是违法。加之在处理火灾案件中, 执法力度不够, 处理不到位, 导致肇事者有恃无恐, 一旦发生火灾, 不是奋力扑救、报警, 而是逃之夭夭, 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和市区乡村齐抓共管的局面。

1.6 护林防火队员业务水平低

防火队员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培训, 对灭火器械操作能力差, 在榆林市区22名专职护林防火队员中, 能熟练操作风力灭火机的只有3名, 同时缺乏安全、科学的森林火灾扑救知识, 扑灭效率低, 危险性大。

1.7 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部分官员对森林防火不重视, 片面注重经济发展, 对森林防火工作只落在口头上, 实际行动少。甚至有时全年没有召开1次专题研究森林防火的会议。

2 应急措施

2.1 抓好火灾防范, 减少火灾发生

一是严格管控野外火源, 遇火险期严禁野外用火行为。

二是严格监管重点人员, 对智障人员、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 逐一明确监护人员, 对吸烟人员重点提醒。三是对林区周边人员和林内施工人员, 加强用火教育, 签定防火责任书。

2.2 加强幼林抚育, 降低森林火灾损失

具体为每年6—7月, 对幼林进行抚育, 对幼林下不少于2 m2的杂草进行清除, 防火效果明显。实践证明, 这些地段一旦发生火灾, 只是地表杂草过火, 幼林安全[3]。

2.3 增加防火道路数量, 提高质量

扩建和兴建防炎道路。火灾发生后, 既能避免车辆堵塞, 使人力、物力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又可起到防火隔离带作用, 实现打早、打小、打灭, 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2.4 改上坟点纸为送鲜花祭祖

为了在源头上控制森林火灾, 2009年清明节, 区林业局投资购买鲜花5 000束, 在各主要上坟路口, 赠花易纸, 改上坟点纸习俗为鲜花祭祖, 实践证明, 效果明显, 应大力推行。2009年清明节, 森林火灾同比往年下降40%。

2.5 更新充实防火设施, 提高扑救效率

(1) 更新现有风力灭火机等灭火机具, 增加数量, 专职人员及预备队员人手一台, 机况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 配备国家森防统一标志的森林消防车2辆及指挥车、器械车2辆, 平时巡山使用, 在发生火灾后, 不受交通要道红绿灯控制, 争取以最快的时间赶往火场投入使用。

(3) 对护林防火队员分期分批在专业学校培训, 使其成为一支操作技能熟练、专业水平高、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防护队伍, 逐步实现扑灭队向专业化转变[4]。

(4) 增加瞭望台数量, 提高其质量, 在瞭望台上配备高倍望远镜, 使其真正起到瞭望台作用, 以便及时发现火情和野外违章用火, 做到见烟就查, 违章就罚。

2.6 坚决推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

采取县、乡、村齐抓共管, 全社会广泛参与, 业务部门严查死守措施, 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和逐级签订责任状。对火灾肇事者排除一切领导干扰, 严惩不怠, 处罚到位。对森林火灾案件在电视台政法在线专栏中进行专题剖析、曝光, 起警示教育广大市民、震慑犯罪分子的作用。此外, 要尽快建立森林防火通讯指挥中心。

参考文献

[1]苏志国.苍南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5) :201-202.

[2]吴明波.乡镇林业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思考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8) :64

[3]汪宁军, 汤建华, 李福来.宁东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 2010 (2) :29.

瑞安市森林火灾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第8篇

1 发生原因

1.1 林内可燃物增加

瑞安市森林类型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 植物生长旺盛。植被类型中的针叶林、部分阔叶林、白芒、里白等一年生、多年生草本, 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近年来, 随着全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的实施和封山育林力度的加大, 石油天然气使用的日益普及, 人为对森林植物获取减少, 森林生物量增加, 同时, 森林内可燃物迅速增加。一些地方的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造成森林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

1.2 野外火源多样

从区域分布上看, 野外火源比较集中的区域主要是城镇乡村周围、公路沿线、田边等重点地段。从时间上看, 可分季节性用火和常年性用火。季节性火源主要是生产性用火、野炊、上坟烧纸烧香、烧坟草、放鞭炮、点蜡烛、雷电等。常年性火源主要指常年在林区用火的火源, 如依山而居的山区群众的生活用火、风景旅游区的餐饮业用火、林区机动车辆携带的火种、电线老化、上山烧香求神拜佛、路人乱丢烟头等, 众多的野外火源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艰巨性。

1.3 重防火期, 轻非防火期

森林火灾发生的干湿季节已经淡化, 其发生也无明显的季节之分。但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是防火期内各种防 (救) 火措施落实较为到位, 一过防火期, 其预防措施的落实就相对较弱。一些地方甚至会出现“防火期间忙一阵, 防火期后无人问”的现象。

1.4 重“堵”火, 轻“疏”火

近几年来, 瑞安市政府连续在清明前后分布森林防火戒严令。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 林业部门的干部职工还必须为森林防火而上班。其实, 分布戒严令只能是在特殊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一个行政措施。连续长时间的禁火将会导致戒严期过后农事野外用火爆发性地发生, 给森林防火带来压力, 如何在火源管理中轻“堵”重“疏”, 是当前该区森林防火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1.5 重立制, 轻落实

目前, 乡、村两级的责任制大多数流于形式, 甚至部分地方根本没有签订责任书, 或者有的签订了, 却是干部代签应付了事, 没有真正发放到群众手中。应该说, 要真正做到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村、每一块林地、每一个人, 还任重而道远。

2 预防对策

2.1 加强宣传, 提高群众森林消防意识

在森林防火期间, 利用现代通讯的短信平台在全市范围发布森林防火短信宣传, 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民信箱平台进行森林防火宣传, 利用宣传车、标语、禁火令、案件公开栏等形式, 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 提高广大群众对野外违章用火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 克服麻痹侥幸心理, 提倡按规定安全用火。在中小学开展“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 即上一堂森林防火知识课、出一期有关森林防火的黑板报、写一篇以保护森林为题材的作文、写一封致家长和青少年的公开信、写一条有关森林防火的标语。同时, 深入开展以“关注森林防火, 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 全面开展文明上坟祭祖扫墓的宣传教育, 逐步扭转传统的上坟烧纸烧香、烧坟草、放鞭炮、点蜡烛等陋习。

2.2 进一步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

历年来, 瑞安市政府对森林防火责任制的落实, 都是考核乡镇政府的重要指标。各级领导要进一步督促落实好县、乡镇 (管理区) 、村、户防火责任制。同时, 强化依法治火的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及时查处违法违章用火案件, 依法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 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教育广大群众, 增强森林消防的自觉性, 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在防火期, 成立24h值班制度, 高森林火险期实行森林火灾日报制度。加强巡查, 在三级以上火警天气对重点路线、重点地段开展防火巡查, 加强重点村户的管理。

2.3 加强营林防火措施

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本来就是营林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营林措施不断调节森林的结构, 改善森林的抗火性。加强对中幼林的卫生抚育间伐, 可调节森林可燃物的载量, 以改变森林生态环境来预防森林火灾。

2.3.1 开设、维修常规的防火线。

森林防火线在发生森林火灾时可以阻隔森林大火的蔓延, 在组织人员扑火时, 是人员进入和离散的主要通道。已经开设的防火线, 需要每年检查维修。沿县、乡 (镇) 、林场、村、重要区域行政界线, 完善防火线的开设。

2.3.2 主要河流、道路开设防火隔离带。

主要河流、道路是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带, 由于机动车排气带出火源, 路人随路抽烟乱丢烟头带来火源都难以避免。在防火期间, 特别在道路两侧清理可燃物是防止森林火灾的有效办法。由于山区人员向城镇转移, 一些山村人员的减少, 其通往乡镇的人行道不能得到正常维修, 杂草丛生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场所。通过道路两侧可燃物的清理自然形成了防火隔离带。

2.3.3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

防火线、防火隔离带开设使大片地表裸露, 造成土壤冲刷, 对生态景观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通过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可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在风景区周围、山区寺庙殿周围、山村周围营造木荷、红花油茶、茶叶、柑桔、广玉兰、海桐、女贞、黄杨、苏铁等耐火植物可达到防火目地, 又能增加景观效果。

2.4 增加财政投入, 改善装备与加强培训

乡镇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专项基金, 用于预防与扑救火灾的工具、误工补帖、人员培训等, 确保“有钱办事”。要切实转变工作理念, 将“投资于扑救”转变为“投资于防范”, 加大对火源巡查、社会宣传等防范工作的投入。

摘要: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 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直接破坏森林资源, 而且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威胁。结合瑞安市实际, 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成因, 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工作整体水平。

关键词:森林火灾,成因,预防对策,浙江瑞安

参考文献

[1]阚振国, 马大和, 张昊.四川省林区森林火灾特点及灭火对策[J].林业科技, 2004 (2) :29-31.

[2]左宗贵.南方林区森林火灾的起因及预防[J].国土绿化, 2004 (5) :10.

[3]赵斌, 李佩芬, 王方.岱山县森林火灾现状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 (S2) :192-193.

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 第9篇

1 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5]。气候变化在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 对包括林业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 主要是气温、降水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 加大了那些极端高温干旱地区火灾频发及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6]。引起森林火灾的气象因子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和风力。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特点不一, 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带, 进而形成不同的植物带, 相应的也形成了不同的林火发生区。根据各地气候特点, 形成了森林火灾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等, 这些都明显的受到当地气象因子的制约。

1.1 气温

据世界气象组织研究, 全球正在经历一次大的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过程。从1860~2000年的140年间, 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7]。尽管由于研究选择的区域、年限和资料样本不同, 气温上升速率统计结果有所不同, 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得到社会的公认, 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升高幅度越来越大。气温升高对森林火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

(1) 林火发生地理分布区扩大。气候变暖使我国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各级等温线不同程度地较常年北移, 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等地0℃等温线范围明显缩小, 导致我国东部森林植被带的北移, 尤其是北方的落叶林的面积减少很大。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 使得林线、植被分布也产生相应的改变, 进行对可燃物的特性和结构产生影响。气温升高导致气候生长期明显增长, 森林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使森林火险可能性增加, 林火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 并且使林火发生地理分布区不断扩大。

(2) 温度越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气温影响可燃物的着燃性, 高温还会促使火势更加猛烈。随着气温升高, 森林中可燃物的水分蒸发和变干的速度加快, 森林易燃可燃物积累多, 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火灾发生频率增高。

(3) 气温升高可使森林火险期提前和延长。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和危害程度以春季最多, 最严重, 秋季次之。研究表明, 气候增温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日最低气温比日最高气温增幅更明显, 温度日变化减少, 中国北部冬春季最为明显[8]。因此, 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 可使森林火险期提前, 火险期明显延长。

1.2 降水

降水量是制约森林火灾发生的重要气象因子。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年降水量总体有变少的趋势, 但各地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甚至可能出现北方抗旱和南方防汛同样十分严峻的情况。降水对森林火灾的影响十分直接。

(1) 降水量偏多增加可燃物的含水量, 则火灾不易发生, 一般大雨过后, 3~4天之内不会出现火险。有效降水可缓解旱情, 增加水分含量, 降低林火危险程度, 同时对扑火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人工增雨作业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上可适当增加降水量。

(2) 降水量减少, 无雨日较长, 森林可燃物的含水量就会不断下降, 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随之增大。研究认为, 干湿气候指数与火灾发生次数的年际变化有着较好的反相关关系[9], 即降水量较少的年份, 火灾次数增多[10]。特别是长期干旱天气可导致森林可燃物积累增多, 防火期延长, 森林可燃物干燥, 森林燃烧可能性加大, 林火发生频率高, 如:2010年我国共发生森林火灾7723起, 受害森林面积4.57万公顷, 人员伤亡108人, 损失严重。气候预测我国的华北、西北、东北、黄淮等地区的气候有变暖、变干的趋势, 易导致冬春连旱, 春夏连旱, 这对森林火灾的增加将构成严重威胁。

1.3 风

风力的大小和风向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

(1) 风能把植被吹干, 降低可燃物水分, 有助于燃烧, 增加林火危险性。

(2) 风向和风速是制约林火蔓延速度、林火强度、火灾面积和扑救难易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在火灾发生后, 风还能使火源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加速燃烧, 同时使火花飞溅, 影响火灾的形状, 延伸火灾的外形, 扩大火灾面积, 使地面火变为树冠火[11]。另外, 风还能使死火复燃, 使森林火灾的蔓延速度加快, 由于风向不易控制, 可改变林火的蔓延方向, 如果风速加大, 则会引发更严重的森林火灾, 造成很大损失[12]。

(3) 大兴安岭15年林区资料统计显示, 80%以上森林大火和特大火灾是在5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条件下发生的。研究表明[13], 有利于着火但不助于蔓延时, 风速小于2级;火势蔓延扩大时风速大于等于2级;火势迅速扩大时风速大于5级, 大风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1.4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随着气候变化,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常常出现“一边是台风暴雨, 一边是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国每年受干旱、洪涝和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几亿人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大了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

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高温和干旱天气对中国森林火灾的影响很大[14]。极端高温、干旱、夏季降水减少或分布不均等现象, 也使得森林火灾频繁发生。如1987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5.6”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前,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连续两年少雨, 已形成了一个少雨干旱中心, 在这种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森林地表和深层可燃物的含水率都降到最低限度, 森林火险级居高不下。特大火灾就是在这样的气候背景和天气形势下发生的。2006年5月21日, 陆续发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嘎拉山、松岭区砍都河和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免渡河林区的三起特大雷击森林火灾, 至6月2日才全部扑灭。

2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2.1 森林火灾对气候的反馈

气候变化通过对森林植被和可燃物类型与载量的影响来改变林火行为。同时, 森林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又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森林火灾对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直接导致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改变, 二氧化碳气体相对增多和温室效应增强, 引起森林小气候的变化, 使林区局部地区温差增大, 水分蒸发增加, 温度降低, 无霜期缩短。森林火灾后, 植被如不及时恢复, 还会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地下水位降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2 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当前,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对林火动态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大部分地区林火发生频率增大, 林火强度增强;在预期继续变暖的气候背景下, 未来林火情势会更加严峻[15]。中国科学家利用全球气候模式, 参考IPCC给出的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浓度, 对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结果表明, 到2l世纪末, 全球地面平均温度还将上升1.4~5.8℃。其中北方增暖大于南方, 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加大, 由此来看, 未来的森林火灾形势不容乐观。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加剧, 未来的森林火灾分布范围以及发生频率和强度都会加强,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有引发重大森林火灾的可能。同一林区反复发生森林火灾, 必然导致植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 会向旱生群落方向发展[16]。

3 预防对策探讨

(1)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林区天气和可燃物来影响林火动态。中国的气候长期变暖变干趋势与全球一致, 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 易导致冬春连旱, 春夏连旱, 对森林火灾的增加将构成严重威胁, 需引起高度关注。为了有效预防森林大火的发生, 应从林火发生机理和气候变化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2) 大面积、高强度的森林大火通常是在气候异常或特殊的天气系统造成高温、低湿伴有大风的天气情况下发生的。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森林火灾危害呈上升趋势。了解当地林区气候变化机制, 重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加强森林火灾气象等级研究, 依据气候变化与森林火灾的关系, 划分森林火灾气象等级, 在火灾多发期发布天气预报时, 同时发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3) 降水量越大, 连续降水日数越多, 森林火险等级越低。较大的林火绝大多数是由自然降水或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量以后被扑灭的。要充分认识到人工增雨在森林防火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森林防火人工增雨作业, 努力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增加森林地表水, 支持森林火灾扑救。

(4) 调控森林可燃物。有计划地将林地中或与林地连成一片的枯枝、杂草、灌木等森林可燃物进行清除, 降低地表可燃物载量, 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 控制地表火向树冠火的转化。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 第10篇

森林火灾是世界上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之一, 也是导致全球森林蓄积量不断下降的因素之一。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地球之肺”, 能够保持水分、净化空气, 促进生态平衡。而森林火灾则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头号敌人, 扑救森林火灾的危险性非常高, 极易造成救灾人员伤亡。因此, 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2 森林火灾的成因及危害

2.1 森林火灾的定义

森林火灾的定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指凡是失去人为控制, 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 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力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狭义指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可以分为四个等级:一般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hm2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 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较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hm2以上100hm2以下的, 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00hm2以上1000hm2以下的, 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 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hm2以上的, 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 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

2.2 森林火灾的成因

森林火灾的成因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成因包括雷电、自燃等, 雷电触击林木引起树体燃烧;天气干燥、阳光强烈辐射, 森林物质容易引发自燃。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比较少, 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100。人为成因造成的森林火灾是最普遍、量最大的。人为成因分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生产性火源包括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用火, 工矿用火等;非生产性火源包括烧火取暖、野外吸烟乱扔烟头、玩火、烧纸等。

2.3 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 火烧后森林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如高强度、大面积的森林火灾, 对森林资源和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引起水土流失、山洪爆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更严重的会对居民财产、交通、大气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森林大火不仅无情毁灭森林中的各种生物, 破坏陆地生态系统, 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及微粒物质等,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直接威胁人类及野生动物的生存条件, 而且扑救森林火灾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扰乱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秩序, 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3 森林火灾的预防

森林火灾的预防主要是指控制人为火源的发生, 每年10月到次年4月是森林火险高发期, 加强对人为火源的管理, 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宣传, 树立“人人防火”的意识, 明确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加大力度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等, 树立全社会“人人防火”的法制意识。进入林区不管是开展农、林、牧业等生产性活动还是开展度假、狩猎、祭祀等生活性活动, 都要牢记森林防火。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间内, 一定要禁止野外用火;特殊情况必须用火的, 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此外, 要抓好相关规章条例的贯彻落实, 提高依法防火的工作水平。加大力度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及纵火罪的严重性, 起到警示的效果。

3.2 精细化管理, 健全森林管理机构, 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

要建立各级护林防火组织, 健全完善森林防火管理机构, 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护林防火工作, 研究制定护林防火措施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监督指导各级护林防火管理机构的工作, 提高森林防火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森林防火工作必须精细、严格、规范, 要建立多渠道、多方位、多主体的管理机制,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工作, 检查火源管理、防火工作薄弱环节、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等, 确保森林防火无隐患、无死角。避免一个烟头造成一场灾难、信息迟报致使小火酿成大灾等现象的发生。

3.3 种植防火树种, 修建隔离带, 建立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在森林进入防火期之前, 在村庄周边山脚田边、主山脊清理修建防火隔离带, 在隔离带内种植防火树种, 如木荷、油茶、石楠、冬青等, 这些防火隔离带对森林火灾的阻隔作用不仅是由于选用树种不易燃烧, 还可以形成隔离带内小环境, 阻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与蔓延, 是保护森林资源安全的一道屏障。一旦森林发生火灾, 专业防火人员能够迅速沿着隔离带通道奔赴火灾现场扑救。修建防火隔离带要因地制宜, 适应当地森林现状, 一般设置在山脚田边山脊、林地边缘、道路两侧、田林交界、集中墓地与森林交界处、人为活动频繁、火灾易发地段, 主要位置应该设置在山脚田边、主山脊线上, 最能有效组织火势蔓延。

3.4 强化学习, 提高防扑火灾能力, 建立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

建立一支高质高效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 是顺利完成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 要强化学习、培训、演练, 提高森林消防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防火资金和设备的大力投入, 全面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防火能力和战斗力。

4 森林火灾的扑救

森林火灾一旦发生, 必须立即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扑救措施, 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各项工作,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火灾, 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4.1 森林火灾的扑救方法

只要破坏了森林火灾发生的三个条件, 即可扑救森林火灾。这三个条件是可燃物、火源和火险天气, 只要消灭其中任何一个要素, 森林火灾就会熄灭。采取的扑救措施应该能隔离可燃物或减少可燃物的蒸汽量使其低于着火下限;隔离空气, 或使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14%~18%;还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窒息法。如复土、喷洒灭火剂和扑打等, 可隔离燃烧所需的空气, 达到灭火目的。适用于火灾发生初期。二是冷却法。即在着火可燃物上覆盖湿土或洒水等, 使着火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灭火。三是风力灭火机灭火。当风速大于15m/s, 风即能起到灭火作用。在实践中效果很好, 一台风力灭火机相当于20人灭火。三是隔离可燃物。如开设防火线, 将已燃可燃物与未燃可燃物彻底分离;在可燃物表面喷洒化学阻滞剂, 或大量浇水形成阻燃带, 使其难燃或不燃。

按扑救时采取的手段, 可分为直接扑救法、间接扑救法、航空灭火和人工降雨灭火。

4.2 森林火灾的扑救战术

森林火灾的扑救, 必须在初期阶段将森林火灾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通过扑灭火焰和封锁火头, 防止其发展;至平定火阶段, 须控制火灾扩大, 并在火场周围开设防火线;火平定后的熄灭火阶段, 应进行巡逻监视, 直到林火最终熄灭。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 一般采取下列战略战术。

4.2.1 确定主攻灭火带

根据火灾的不同威胁程度, 可划分为主灭火地带和次灭火地带。主攻灭火地带是指在火场边界外无天然或人工防火障碍物者, 火势自由蔓延的地带, 要集中力量控制其火势。次灭火地带是在火场边界外有天然或人工防火障碍物, 火势不易扩大的区域, 可少量部署防守。

4.2.2 抓住时机迅速扑灭

火势不断变化, 扑灭时要审时度势, 重点部位重点防御, 抓住时机, 集中力量迅速扑救, 能节省大量人力、物资, 减少森林损失。例如:清明节某乡村民在村庄后山扫墓, 引起森林火灾。接到报告后县森林消防大队立即赶赴火场灭火, 当灭火到半山脊时, 无法控制火头和边缘火, 当时是中午气温28℃以上, 风力4~5级, 地形复杂, 指挥员下令撤离火场, 经请示, 采取以火功火战术灭火。就是沿着山脚小路加宽2~3m的防火阻隔带, 有组织地点火燃烧, 在用风力灭火机往火场里吹, 最终起到最佳灭火作用。

4.2.3 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在灭火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 为保存更多或价值较高的森林, 可牺牲部分价值较低的次要林地。在扑救一个火场时, 先尽力扑灭火场的外围火, 控制住后再扑救火场以内的火。

4.2.4 彻底清理火场消灭隐患

火灾扑灭后, 如火场清理不彻底, 树根、枯立木、病腐木等余火未灭, 遇到大风就会复燃, 造成新的火灾。必须彻底检查, 肃清火源。火场清理后, 经过一个中午的风吹日晒, 不再冒烟, 始能陆续撤离火场, 但仍需留下部分人员看守, 确认火场不会复燃后, 才全部撤离。

5 结语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的方针, 是加快我国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必须要掌握森林火灾发生和燃烧的规律,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管理机构, 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加强专业消防队伍的培训、演练。减少火灾发生次数, 及时扑救森林火灾, 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摘要:指出了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 会给森林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森林火灾的引发因素很多, 且一旦燃烧蔓延速度非常快, 扑救难度大, 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根据森林火灾发生的特点, 分析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 提出了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阶段不同的应对措施, 以提高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能力。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扑救

参考文献

[1]王晓楠.如何加强森林火灾控制[J].中华民居, 2013 (3) :338~339.

[2]艾廷彪, 金荣军.论营林措施在预防森林火灾中的作用[J].绿色科技, 2014 (10) :225~226.

森林火灾及预防措施 第11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突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电气对人们的生活来说也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电的使用不当,导致我国的建筑电气火灾事故频发。该文针对我国建筑电气火灾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够有效防止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火灾;原因;措施

一、建筑电气火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多起与建筑电气火灾有关的重大火灾事故,诸如:北京隆福商厦火灾、河南天然商厦火灾、黑龙江华联商厦火灾以及山西云中商城火灾等都是由于用电不当导致的电气火灾,其中每场火灾都导致严重的直接及间接经济利益损失,预计损失逾千万元,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气火灾已经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并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电气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1/3以上,近年来仍有所增加,遏制建筑电气火灾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分析

电气火灾由多种原因产生,其影响因素也多种多样,温度、湿度、用电量、用电设备、输电线路等等都会诱发电气火灾。但综合大量火灾案例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电气线路设计负荷与使用负荷不匹配

电气线路设计负荷小于使用负荷时,由于用电荷载过大,会导致线路电流增大,从而使包括输电线、变压器、用电设备在内的整个用电环路温度升高。若出现保险丝被改动、绝缘体老化、局部散热不良、线路缠绕等情况,极易引起火灾。这也是导致电气火灾的一大主要原因。

出現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进行设计计算时,用电负荷计算过小,不能有效满足实际用电负荷的需要。建筑物在进行供电设计时,其实际的用电负荷很难被准确的计算出来,这是因为在设计阶段其最终的用电用途没有明确,且用电设备也会根据建筑使用人的需要而改变。因此,在设计时,设计人员通常会按照一般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倘若改变了其功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际用电负荷和设计负荷不匹配的情况。(2)在变更设计时,未对用电负荷进行校验,进而使得实际的用电负荷超出设计负荷的范围。当设计负荷过小,实际负荷较大时,就会造成断路器整定值过小,用户通常会应用“哪里过载就更换哪里”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通常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用电设备的负载不匹配。通常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存在用电设备与被拖动的用电设备不匹配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使用电设备长期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环境之中,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电动设备的老化,形成火灾隐患。(4)末端用电性质改变,导致设计负荷满足不了实际用电需求。通常状况下,建筑物由于其经营业主、使用功能以及经营物品受市场调节和季节变化较大,就会导致其使用负荷产生变化,且变化的频率较高,周期也比较短,而电气线路却不能得到调整,这就会使得线路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极易形成火灾事故。

2.2 高温设备使用不当

在各类住宅及住人建筑的火灾中,电暖炉、电热棒、白炽灯、电陶炉等高温设备使用不当引燃可燃物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使用电加热器时,周围未安装可靠地隔热设施,并在其周围放置可燃易燃物品,都会造成火灾隐患;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加热设备极易使周边物品温度过高,甚至是加热设备本身也可能因长期开启而过热燃烧;白炽灯的使用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在使用时,常不做隔热处理,并在其附近放置易燃物品,这就极易诱发火灾。

2.3 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各类电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也由于监管的不完善,不合格电器产品也充斥市场,且由于其价格低廉,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而,不合格的电器产品存在各类性能缺陷和安全隐患,极易造成火灾。

(1)短路设备。劣质断路器其灭弧能力较低,不能有效起到分断电弧的作用,就会使高温电弧将可燃物引燃。劣质的断路器通常其通断的能力和标注的有一定的差别,不能有效的分断过载;同时这种断路器大多数都是用旧的断路器翻新制成的,在较大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2)导线、开关、插座和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首先,劣质导线由于其截面不符合标准,线径较细,在使用过程中记忆由于导线发热而导致电线老化引起火灾。其次,开关也是造成线路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电路发生短路或者是过载时,如果开关不能及时的起到断开电路的作用,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火灾的发生。再次是插座,劣质插座不能和插头进行有效的接触,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较大的接触电阻,进而产生大量的热,加速插座老化并引发电气灾害。最后,不合格的电器常会使用劣质或不符合用电荷载的继电器,在使用时容易老化继而被击穿,失去控制功能,导致内部电流失控,并引发火灾。

三、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3.1 严把电气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关

在电力设计部门对电气工程设计完成后,要经消防部门来对电气设计施工图和装修设计施工图来进行严格的审核,以确保二者不脱节。同时,在进行设计时,还要加强相关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对电气设备合理的安装位置及配电走向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在进行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检查时,要督促相关专业人员配合,特别是要与装修施工单位进行协调,严格避免因其他工种施工而破坏电气线路,以留下电气火灾隐患。另外还要对电器产品、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严防不合格产品出现在建筑物内,还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防火意识,确保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尽最大可能的降低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在进行质量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质量规范进行,严把质量关,坚决不能因质量问题而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

3.2 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要严格

对电器火灾的防范,要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建筑物用电管理上有点多面广、用电设备多、安全用电管理难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时,要对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员的用电行为进行严格的督促,确保其符合安全用电的规范。要对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以及时消除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对于日常的安装及维修要有专业的电工来负责完成。

3.3 加强重点部位的防护

现阶段,大多数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通常都装有广告霓虹灯,有的甚至一天24小时不关,这极易引起发热起火。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一定要严防霓虹灯起火。还有些建筑物使用了加热设备,这些设备必须安置在建筑物相对比较安全的部位,并远离可燃物,同时还要在建筑物结构上加上安全防护。对于那些在建筑物内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场所,要对其进行封闭,严禁明火出现。另外,建筑物在翻新或者改建时,如需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必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确保防火安全后才能进行作业。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电气火灾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相关电气设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来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人们也要加强自身预防电气火灾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科学合理的使用电气设施,将相关的使用和管理方法熟记于心,进而有效减少建筑电气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吕飞龙.建筑电气火灾产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企业导报,2012(12):262-263.

浅析森林火灾的发生与预防 第12篇

1 林业地区居民区分布特点

林区人员居住特点是“小、散、远”。林业地区人口相对密度较小, 在广袤的森林地带内由铁路、沙石公路和林业采伐作业的运材路连接着零零散散的林业局 (区、县政府) 、林场、采伐点 (居民点) 和村屯, 居住在深山里的居民, 房屋大都为砖木结构建筑, 院墙大都由木拌子夹筑, 居民日常炊饮和冬季取暖等生活用火, 大都以木拌子为主要燃料, 家家户户都储存大量的木拌子, 火灾荷载较大,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大量飞火往往造成山火进城、镇 (村) 形成大面积连营火灾局面, 城、镇 (村) 发生火灾也极易导致家火上山的现象, 给当地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2 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

发生森林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引发火灾的火源主要有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两种。

一是自然火源。它是自然现象, 主要有雷电火、火山爆发、等。我国主要是雷击火, 其他自然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比较少。

二是人为火源。人们用火不慎而引起的森林火灾。包括生产性火源和非生产性火源。生产火源主要有农、林、牧业生产用火:如烧垦、烧荒等;林副业生产用火, 如烧炭, 烧砖瓦等;工矿运输生产用火, 如机车、爆破开山、林区冶炼等。此外, 还有军事用火。非生产火源主要有野外吸烟, 弄火、烟囱跑火, 烧纸、小孩玩火和迷信用火等。

3 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时段

世界各地凡是干季和湿季分明的地方, 森林防火期都在干季。高纬度地方多在夏季, 中纬度地方春秋两季, 但缺雨少雪的冬季和长期干旱的夏季也发生火灾。我国北方火灾季节是春秋两季, 南方各省系发生冬春季, 而长江流域因夏季梅雨期后, 1~2个月的好天气 (晴天) 也容易发生林火。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防火期规定为春秋两季。大小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月份主要在3~6月和9~11月, 火灾严重月份为4~5月和10月。

4 森林火灾发生后的扑救措施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林业消防部门作为一支以扑救城市、乡镇、村屯火灾为主的作战队伍, 在发生森林火灾时, 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1) 防止山火进城 (村、屯) , 保护城镇、村屯人员安全, 保护重要的生产实施、消防重点部位的安全。 (2) 配合森林警察部队、专业扑火队扑救穿越防火隔离带明火和阻止打烧隔离带火烧过防线。 (3) 向战斗在扑火前线人员和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在森林火灾发生后, 森林防火指挥部有时要调动消防车运水和从消防车取水, 补给生活用水。

公安消防部队扑救森林火灾时, 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1) 灭火人员和车辆保障。在接到扑火命令后, 要选派身体素质强, 技术过硬, 有扑救森林火灾或大面积火灾经验的指战员参加扑救森林火灾;同时, 要对灭火、通信指挥、给养车辆和装备进行全面检修, 防止车辆带病行驶或参加灭火战斗, 易损耗 (坏) 的车辆配件要有备份。根据扑救森林火灾需要, 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装备, 确保器材装备完整好用, 为跨区域调动增援和灭火战斗提供强有力的人员、车辆和器材装备保障。 (2) 注意行驶途中车辆安全。在驶向火场和返回驻地途中, 要求车队必须有一定长途行驶经验的干部带车, 在行驶途中要低速慢行, 减少刹车次数, 防止刹车蹄片过热导致刹车失灵, 发生车辆事故, 车辆之间要留有适当距离, 并保持通信联系。 (3) 扑救火灾时, 人员、车辆安全。在配合森警部队、专业扑火队灭火或打烧防护隔离带时, 消防车停放车头调整到便于撤退的方向, 同时要保持水罐内有足够的水量, 一旦大火烧到附近而来不及撤离时, 利用短水带向消防车喷射雾状或开花水流, 做好自我保护。 (4) 宿营时, 人员和车辆安全。灭火人员和车辆要在空旷地带安营休息和停放, 如较开阔且草丛较低路边、临近沟塘的公路或村屯凉晒场、广场及学校操场等开阔场所, 防止人员伤亡和车辆损毁等情况, 导致非战斗减员现象发生。宿营期间, 要慎用明火, 部队撤离时, 必须熄灭一切火源, 防止出现新的火点, 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现象发生。

5 如何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扑救森林火灾, 是在长途奔袭、大规模调动、远离驻地的情况下实施的作战行动, 必须做好战斗保障工作。

(1) 制定作战方案。在接到扑救森林火灾灭火战斗命令后, 要迅速制定森林火灾扑救方案, 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作战总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 明确指挥部成员及各级人员任务分工, 构建完善的指挥系统, 确保指挥部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和战斗单位与总指挥部的通信联系。 (2) 灭火车辆保障。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森林火灾扑救中, 因林区多为沙石公里和运材路, 路面相对较窄, 车辆行驶途中往往发生堵塞、陷入泥泽等现象。在力量调动时, 要尽量调动性能良好或新的消防战斗车辆, 车型最好以中、小吨位水罐消防车为主。 (3) 人员防护装备保障。林区发生火灾后, 战斗在灭火前线的消防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一是对高温的防护。灭火人员必须佩戴头盔、护目镜、口罩和湿毛巾等, 降低高温热量烟尘对眼睛、呼吸道、面部带来的伤害。二是对身体的防护。灭火人员必须着棉、毛制衣物, 增强对高温灼烤的抵抗力。三是手脚的防护。配戴棉麻手套, 穿高腰鞋, 不得佩戴化纤或胶皮手套, 不得穿化纤制的鞋。四是防止中毒。扑救烧进城镇 (村) 火灾时, 灭火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防止烟雾中大量有毒气体对灭火人员的伤害。五是抗御寒冷。北方地区受森林火灾发生的时段气候和条件的影响, 灭火人员休息主要依靠帐篷、露宿野外或在消防车内, 由于林区海拔高, 昼夜温差较大, 夜间气温较白天降低十几度, 这就要求灭火人员在同高温作斗争的同时, 注意防寒, 夜间灭火人员要多加衣物, 防止温度过低对身体的危害。要备有足够的棉被褥和棉大衣等保暖物品, 以御寒冷。 (4) 火场供水保障。林区消防设施不完善, 水源十分缺乏, 加之发生火灾后用水量增大, 无法满足灭火需要。这就要求消防部队在开赴火场时, 要携带好手抬机动消防泵等取 (吸) 水器材, 从山区河流、池塘等天然水源取水, 向消防车供水, 满足火场灭火需要。 (5) 火场通信保障。发生森林火灾后, 森林防火指挥部、前线灭火指挥部等指挥机关大都设在乡镇、村屯等通信便利的开阔地带, 为与上级机关和前线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前线指挥部要建立前线通信系统, 设立专业的通信人员, 确保作战指挥体系政令畅通。因林区固定通信线路铺设不可能延伸到山林的每一点, 进入火灾现场往往无固定通信, 加之现有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存在盲点, 造成前线作战部队和指挥部失去联系, 这就要求消防部队要尽可能地改善通信装备。 (6) 火场给养保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部队, 要解决好途中食品、饮用水、消防车辆燃料和野外炊饮用具等生活必须物资。经常参与扑救森林火灾的部队要考虑配备宿营车。灭火期间, 要积极依靠当地政府解决好参战部队的生活及医疗保障等问题。必要时要自行解决好各项后勤保障问题, 防止保障不利削弱战斗力。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林业发展, 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事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简单地说, 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扑救。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 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相结合的办法,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扑救森林火灾, 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 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 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 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 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摘要:重点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探讨了扑救措施及其如何做好预防工作的问题。

上一篇:矿山企业绩效管理下一篇:高速公路投标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