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

2024-09-19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精选6篇)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 第1篇

一大学生基本礼仪教育

礼仪是通向现代市场经济的“通行证”, 当代大学生应重视自身礼仪的培养, 只有如此, 社会的文明进步才会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个人和交际两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礼仪。

1. 个人礼仪

众所周知, 良好的个人形象对建立成功的组织公共关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 必须把个人的礼仪面貌当做一种职业要求加以重视, 从仪容、仪态、仪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个人形象。

第一, 仪容。人的仪容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1) 本人的先天条件; (2) 本人的修饰维护。先天条件, 我们无从选择, 所以得靠平时的修饰和整理为仪容加分。大学生的仪容修饰必须符合其身份要求, 要做到服饰干净整洁, 发型得体。

第二, 仪表。俗话说“仪表堂堂”, 指的就是着装合适、得体。在现代社会中, 整洁美观的服饰的确能给人以舒服、美好的感觉。但是不同的社交场合, 对服装的要求是不同的, 大学生社交活动相对较少, 对服装的要求不需要太讲究, 只要注意场合, 注意色彩搭配, 注意协调即可。

第三, 仪态。仪态, 又称“体态”, 是指人的身体姿态和风度。大学生正处在朝气蓬勃的青春期, 加之优美得体的仪态, 就能给人以挺拔、向上的感觉, 正符合大学生的标志。标准的站姿:全身笔直, 精神饱满, 两眼正视前方, 两肩平齐, 两臂自然下垂, 身体重心落于两腿正中;标准的坐姿:上身正直而稍向前倾, 两臂贴身下垂, 两手可随意摆放在大腿上, 两脚平行自然着地;标准的走姿:上身基本保持直立, 挺胸收腹, 腰背笔直, 两臂以身体为中心, 前后自然摆动。

2. 交际礼仪

一个人在社会中欲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以各种形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当代大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们需要与外界交流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笔者从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礼仪。

第一, 称呼。一个得体的称呼, 会令彼此如沐春风, 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否则, 不恰当或错误的称呼, 可能会令对方不悦, 影响彼此的关系乃至交际的失败。

通常的称呼有五种: (1) 称呼姓名, 一般的同事、同学关系, 平辈的朋友、熟人, 均可彼此之间以姓名相称, 长辈对晚辈也可以直呼姓名, 但晚辈对长辈却不可以这样做; (2) 称呼职务, 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 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方法; (3) 称呼学衔, 以学衔作为称呼, 可增加被称呼者的权威性, 有助于增强现场的学术氛围; (4) 称呼职业, 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 如将教员称为“老师”, 将专业辩护称为“律师”等; (5) 称呼亲属, 在日常生活中, 对亲属的称呼已约定成俗,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谦称或敬称, 如“小儿”、“小女”、“家父”、“尊母”等。

第二, 介绍。介绍是社交活动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礼节之一, 它是初次见面的陌生双方开始交往的起点, 当代大学生同样也需要掌握介绍的基本原则, 在为他人做介绍时, 必须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 具体说明如下: (1)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2) 先将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 (3) 先将未婚女子介绍给已婚女子; (4) 先将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 (5) 先将家庭成员介绍给对方。

第三, 握手。在日常交际中, 大学生还要注意握手的基本礼节。握手的标准方式是, 行礼时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 双腿立正, 上身稍向前倾, 伸出右手, 四指并拢, 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 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 随后松开手, 恢复原状。在商务场合, 握手应注意掌握如下技巧:主动与每个人握手;有话想让对方出来讲, 握手时不要松开;握手时赞扬对方。

第四, 交谈。语言作为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 是沟通不同个体心理的桥梁。拥有优美高雅的谈吐也是大学生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交谈的语言艺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准确流畅; (2) 委婉表达; (3) 掌握分寸; (4) 幽默风趣。而使用礼貌用语, 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更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我国, 政府有关部门向市民普及文明礼貌用语, 基本内容为10个字:“请”、“谢谢”、“你好”、“对不起”、“再见”。

二高铁职业礼仪培养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势必会让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特定环境之下的特殊礼仪, 而这种专业性的礼仪是建立在基本社会礼仪之上的, 相对于社会礼仪的宽泛性, 高铁礼仪适用范围要小一些, 但更具专业性。结合铁路发展趋势, 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社会礼仪, 还要学习必要的高铁职业礼仪。

1. 高铁专业知识

高铁溯源于1964年的日本, 发展至今已将近50年。如今,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股修建高速铁路的浪潮, 高速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 因此, 了解高铁专业知识是掌握高铁礼仪的基本条件。非本专业的学生很难掌握全面、系统的高铁知识, 但基本的东西还是应该了解的, 如高铁的发展历史, 包括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史、高铁的发展优势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

1964年10月1日, 一条最高速度为210公里/小时的铁路在日本正式投入载客运输,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东海道新干线, 它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高速列车时代, 此后, 一些发达国家兴修高速铁路方兴未艾, 高潮迭起。时至今日,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也致力于高铁的发展,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高铁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我国用了5年时间, 走完了国际高速铁路40年的发展历程, 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四种技术, 目前,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高速铁路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 有着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 因此它的安全性是任何交通工具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 高铁有受气候变化小, 正点率高, 全天候运营, 环境舒适方便, 公共设施齐全, 宽敞明亮, 运行平稳, 发车时间短, 旅客随到随走等诸多优势, 使得高铁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有了跳跃性的发展, 它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可估量的。

2. 服务礼仪

高铁是新兴事物, 它的专业性注定了它与一般的服务礼仪有所差别, 乘坐高铁的大多数人都是社会的中上阶层人士, 这些乘客的要求相对要高些, 这就需要更加严谨、更加专业的服务礼仪。在具备了前文所谈的基本礼仪之外, 还要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 这需要靠平时积累。服务首先要有耐心, 无论是遇到通情达理还是蛮横不讲理的乘客, 都得保持微笑和耐心, 迎送乘客彬彬有礼, 落落大方, 现在的高铁乘务员可媲美空姐, 无论是形象气质, 还是服务态度丝毫不逊于空姐。作为接班人的在校大学生更应该提升这方面的素质。

3. 医护知识

火车上难免会遇到突发情况, 作为工作人员还得掌握一定的医护知识, 常见的小病疼痛药方要知道, 常见的急救常识得明白, 关键时刻要能救人命, 这是专业素养的体现。

4. 国际礼仪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就业或旅游, 高铁作为高素质、高收入人群选择的交通工具, 同样也要接待世界各国的游客。为了体现中国高铁的与时俱进, 突显“礼仪之邦”的文明风采, 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他国的风俗习惯饮食特点、禁忌, 同时还要掌握基本的外交语言——英语, 让外国友人体会到中国不仅在经济上突破自我, 还在国民综合素质方面与时俱进。

三结束语

世界各国的高铁正以你追我赶的趋势向前发展, 中国的高铁以决定性优势大踏步前进, 种种迹象表明, 高铁时代的到来必将改变世界交通业格局变化。与铁路发展密切相关的高职院校应抓住时代机遇, 正视就业形势, 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提升与高铁相关的技能,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提高社会竞争力。在重视大学生基本礼仪教育的同时, 还应重视高铁职业礼仪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建坤.现代礼仪教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服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 (第三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沙梦麟.高速铁路浅议[J].交通与运输, 2004 (4)

[5]余啸海、吕品品.浅析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 2010 (9)

高铁礼仪实训心得体会 第2篇

高铁礼仪实训心得体会

当今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商务交往也随之加快,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往往第一印象就决定人们是否继续交往、合作,因为一个衣着整洁、典雅的良好个人形象,能够展示你的修养与能力,一个良好的礼仪可以展示长处和优势,能表达出尊敬、友善、真诚。

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人们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企业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社会的肯定。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人与人的交往的第一印象,58%是通过视觉来传递的,也就是说通过你的外表,35%是通过听觉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声音、声调等举手投足间来传递气质、修养,而只有7%才是通过语言本身,这项调查进一步说明了一个人的商务形象与礼仪的重要作用。

要想在激烈地商务交往和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好自己良好的商务形象,规范好日常的商务礼仪,包括外表形象、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社会礼仪、兴趣爱好、沟通能力等,要改变这些,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学习来改变,知识的积累,品德的修养,沟通能力的锤练、兴趣爱好等都会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形象。

要改变平常的习惯,要像成功者那样学习、生活,要像成功者那样参加社会、商务活动,时刻感受成功者的自信,时刻激励自己走向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内在的优良素质,散发出一个成功者的魅力。要像成功者那样思考、举止,展示我们的自信、尊严、力量、能力,激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优化途径 第3篇

【摘 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现状,阐明高职院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提出礼仪教育的教学措施,以增强高职生的礼仪素养,提高高职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礼仪教育 现状 重要性 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23-02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都将人才培养的着重点放在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上,很多职业院校不管在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做得十分到位,为社会培养出了既懂理论又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专门技术性人才,但却很少有学校将礼仪教育纳入基本的教学范畴,在对学生礼仪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严重不足。而高职生整体礼仪现状也是令人堪忧的,礼仪知识匮乏,日常行为不端,对礼仪的认知水平比较低。目前,开设有礼仪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虽然比较重视礼仪类专业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但对于非礼仪类专业学生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甚至有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前根本就没接触过礼仪方面的知识。其他一些高职院校的礼仪教育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有的高职院校部分专科开设有少量课时的礼仪课程,很多专业根本没有开设此门课程,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关于礼仪的课程一点都没有涉及到,学生连最基本的礼仪常识都没有接触过,更不会有任何的了解。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本科生的招收数量逐年增加,不可否认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综合素质不高是现代高职生中的普遍现象,高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很多高职生生活习惯比较邋遢,言行举止率性而为,欠缺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缺少最起码的礼仪礼节常识,只懂技术而欠缺道德礼仪的高职生绝对不是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这对现代化高职的教育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高职院校礼仪课程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坐在座位上,教师站在讲台上,呆板、枯燥地讲授理论性、文字性的知识。这造成了学生不仅学不会礼仪知识,还可能因为课程的沉闷、乏味而对礼仪课程产生反感情绪,丧失学习兴趣,最后造成适得其反的反面效应。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应采取措施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量,增加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环节,使礼仪教育从乏味古板的教学方式中脱离出来,做到推陈出新,别具匠心,妙趣横生。具体说来,高职院校礼仪教育有如下优化途径。

一、聘请礼仪专业的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开设有礼仪课程,但授课教师大都是半路出家甚至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礼仪方面的知识,只是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的对教材死记硬背。教师自己对礼仪知识都一知半解,自然难以将当代礼仪的精髓传授给学生。所以,应聘请专门的礼仪专业的教师教授礼仪知识,专业教师知识渊博,知识运用娴熟,威望更高,能够让学生信服,这是学生学好礼仪的首要条件。同时,专业教师可以在给学生传授基本行为准则及专业理论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力,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教学法

在礼仪教育中可采用“项目驱动”模式教学法,将企业中某一次完整的商务活动作为一个教学任务,将任务分解为多个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教师先讲解必要的环节和理论性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训练,接下来分组模拟体验真实的礼仪情境。做完一个模块再做下一个模块,所有模块训练完毕后,学生再将整个任务用实际演练的方式完整的走一遍流程,最后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完善,让学生课后将完整的流程以文字的形式整理出来,加强记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PDCA的理念让学生循环多次进行演练,小组之间相互找出不足,不断完善。教学场所不再设在固定的教室,而是在操场、大厅等其他一些环境很开阔的场地,这样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感受更加真实的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很自然地掌握着装、化妆、姿态、表情、礼节等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教”中“学”、“学”中“做”。

三、尝试“实战”教学法

大学生因为与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在沟通交流、言语表达等方面相对欠缺,所以很多场合容易因心情紧张而出现语无伦次的情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能让学生成熟自信、落落大方。而且在现实交谈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变化因素,可能是模拟演练所想不到的,做不周全的,通过实实在在真实的现场工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礼仪涵养,使学生做到从容淡定、不温不火。学校可以与营销企业或者一些大型企业的外联部合作,将学生安排在企业的相关部门体验几天时间,实地感受真实的前辈精英们的为人风采,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客户的接洽中,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礼仪素养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为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踏入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开展辅导员礼仪教育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恰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辅导员要熟知几乎每名学生,而且要非常频繁地召开各种各样的主题班会,学生的日常琐事很多都需要辅导员亲力亲为地处理,甚至有专家说辅导员能够影响大学生的一生。所以,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礼仪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辅导员礼仪教育,由辅导员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各种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社会上发生的热门话题,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这种教育方法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通过日积月累,使学生学到“真功夫”,因为礼仪就是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要有很高的礼仪素养和扎实的礼仪文化根底。可从以下方面切实增强辅导员礼仪涵养:一是从企业或高校毕业生中引进接受过礼仪教育,对礼仪有专门研究的人才进校教学。二是聘请社会礼仪专家或是培训机构对现有辅导员进行礼仪培训,让辅导员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礼仪文化和礼仪基础知识,并能够切实将礼仪的一些理论适当运用到学生工作当中。三是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外出参加国家或其他组织举办的假期培训班,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应将辅导员礼仪教育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来抓,将其摆在战略高度,作为建设现代化新型高职院校的重要考核方面,在各个高职院校很好地实施和开展,从而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发展,使之成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之,礼仪是一种道德规范,它能够起到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的作用。而职场礼仪更是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社会交际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的外在表现。正确、标准的礼节是对别人的尊重,可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赞誉,增强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是社交成功的首要条件。作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礼仪更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法宝。因为一个企业想要发展壮大,必须有深度的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好坏又与企业员工的礼仪素养息息相关。所以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都很注重礼仪方面的细节,注重考查应聘人员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这就要求学校把礼仪教育规划为学生的必需教育,当做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认真把礼仪教育当做一门课程抓实抓好。

【参考文献】

[1]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师生冲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陈志强.师资队伍建设调研报告[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3]张晓玲.现代实用礼仪[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礼仪教育;教学延伸;实践与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在调查江西省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礼仪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省职业技术院校礼仪教学的特点,结合作者所在学校开展礼仪教学的实践,对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开展礼仪教学以及职业技术院校的礼仪教育如何向社会延伸,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作为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国富有悠久的礼仪传统,以“礼仪之都”著称于世。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十分重视“礼”的教育,“礼”成为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秩序的准则。讲道德,讲礼仪,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确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到了今天,在我们身上,在我们身边,许多现象似乎令人担忧,甚至叫我们无颜面对老祖宗。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一名礼仪教育工作者,我既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又为目前少数人礼仪素质之低下而感到痛心,于是,一种决心油然而生:铁肩担道义,做当今孔子,致力于礼仪教育,重树国人礼仪形象。

一、我省开展礼仪教学的调研

笔者于对江西省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礼仪教学的情况开展了一次为期两个月调研。江西省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40所,其中省会南昌有25所,其余15所的分布在其它10个地市。40所院校中,33所以工种为主,7所以人文类、经济类专业为主。本次调研选取了16所院校为样本,其中南昌6所,其余地市各1所。16所院校中13所以工科为主,3所以人文类、经济类专业为主。受访学校中每个学校随抽取5个班,总受访人数超过5000人。调研主要围绕“礼仪课程开设”、“礼仪教学方法和效果”“礼仪师资和教材”及“学生对礼仪课程的态度”等四大类问题展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随机面谈等形式,同时与受访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及礼仪课程教师展开了座谈。经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我发现受访学校礼仪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礼仪教学发展极不平衡

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职业技术院校都开展了礼仪教学,95%的学校在人文类专业开设了礼仪课程,只有25%的学校在工科专业中开设了礼仪课程,开设了礼仪课程的工科专业只占这类学校所有工科专业的23%。在区域分布上,省会院校更注重礼仪教学,发达地市较之于欠发达地市更重视礼仪教学;在就业渠道上,面向“长珠闽”地区就业的院校比以本省就业为主的院校更重视礼仪教学;在性别分布上,女生比男生更注重礼仪;在年级分布上,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希望接受礼仪教育;在生源分布上,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更注重礼仪学习。

2.少数院校对礼仪教学的认识尚有欠缺

调查发现,少数院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落实不够,措施不力。他们认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只要学好专业技能就不愁找不到工作,至于礼仪教学,可有可无。少数学校的个别学生在校期间别说正规的课堂礼仪教学,就连礼仪讲座都从未接触过,根本不知道礼仪为何物。受访学校中只有少数的院校配了较强的礼仪教学师资力量,也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13位受访教师中仅有2人取得礼仪师资格,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3.学生呼唤礼仪教育

受访学生中51%接受过学校组织的礼仪教学和培训,其中91%的学生认为礼仪教学对他有帮助,没有接受过礼仪教学和培训的学生中有81%的`人希望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和培训,所有受访者中99.5%的人认为礼仪教学对就业和社交有帮助。由此可见,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是热切期盼接受礼仪教育的。

二、加强礼仪教育的建议

在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礼仪教学,要明确礼仪课程在职业技术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按我国传统的单科分段式课程分类,职业技术院校课程体系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根据礼仪课程的这些特点,结合本人从事礼仪教学的经验以及我院开展礼仪教学的实践,针对本省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礼仪教学的现状,对于职业技术院校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开展礼仪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把礼仪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礼仪知识和常识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对于普遍性的知识,是教学的重点,不论哪个专业,都应该掌握。而对于特殊性的知识,不同的专业则应区别对待。要把握住不同专业的特殊性,教学才有针对性,就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因此,礼仪教学应结合专业性质与专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把礼仪教育与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青年学生正处在思想生活习惯尚未定型的阶段,此所谓可塑之材。各校都非常重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养成教育,力争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如果能把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礼仪规范和礼仪常识的教育渗透到养成教育中,或许能改善养成教育的效果。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讲座、培训班培养学生礼仪骨干,建立相应的组织,再通过学生礼仪骨干以名种各样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形式开展礼仪教育,使得礼仪教育与养成教育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把礼仪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迫使各高校不断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毕业生也在自身“软件”和“硬件”条件方面不遗余力地下足功夫。在就业指导中适当地开展礼仪教育,既是平时礼仪教育的弥补和延伸,又切合了毕业生就业压力下的主观需求,将比常规礼仪教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今天却不得不面对国人礼仪缺失的尴尬现实。“礼仪复兴”迫在眉睫,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我愿在礼仪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懈追求,为重新构筑“礼仪之邦”的民族大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灵萍,沈慧君,张宏波,杨海芬.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憾及对策[J].高教论坛,(1):24-26.

论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比赛的礼仪教育 第5篇

关键词:高职;课余体育比赛;礼仪;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6-02

在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任务中,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课余体育比赛作为高职体育开展的重要环节,以其内容多样、组织灵活及群众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学生锻炼强健体魄、提高运动技能、培养礼仪规范、提高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礼仪是指学生在体育交往中所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然而在课余比赛组织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抓住其健体娱乐功能,对体育礼仪的重视不够,然而体育礼仪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在学生的全面职业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影响深远。

一、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比赛中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随着社会对高职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招聘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仪态仪表、沟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有明确要求。而在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能力结构也明确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学生在职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课余体育比赛中的礼仪教育不空谈理论,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并能够伴随职业生涯的终身。

(二)加强高职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的需要

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高职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于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师生,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会能力。高职校园体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及专业文化建设的深入,高职体育文化内涵提升势在必然,然而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文化任重道远,课余体育比赛中的礼仪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应足够重视。

(三)促进高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高职学生普遍文化学习基础较弱,自卑感较强,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通过课余体育比赛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调节学生的心理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增加学生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展示的平台,如篮球赛的入场仪式,当主持人向全体观众介绍球队队员入场,上场的同学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在学校运动会颁奖仪式上上台领奖的同学会获得更多的自信。这种良好的心理体验和经历不仅塑造和培养学生的内在品格和修养还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四)培养学生文明观赛参赛能力的需要

北京奥运会期间,文明观赛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比赛因为观众的不文明举止导致比赛暂时中断,这不禁让人们有所反思。而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比赛实践中的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造成学生基本体育素养难以得到养成,高职院校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环节,是学生体育能力与素养集大成的阶段,在课余体育比赛实践中注重强化学生的文明参赛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观赛参赛能力,能够给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行为导向,更能有效促进整个社会的体育素养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比赛中礼仪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课余体育比赛中礼仪教育现状比较薄弱

言行举止、礼貌礼节、体育仪式等是体育礼仪在课余体育比赛中的具体展现。通过对江苏部分高职院校的交流访谈、实地观察以及本校几年来课余体育比赛的实际组织与参与,了解到目前高职体育礼仪教育现状比较薄弱。很多高职院校除大型体育活动如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等有入场仪式、颁奖仪式,平时的体育项目的比赛很少有入场仪式,好多仪式能简则简,能免则免。课余比赛赛场上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如比赛迟到、粗话脏话、破坏场地器材、判罚争执等。

(二)高职体育比赛礼仪教育现状分析

1.体育教师对体育礼仪实践教育引导缺乏。学生对“礼”的掌握与运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体验才得以掌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礼仪教育认识不够,过多的重视体育教育的健康属性,对职业属性的贯彻不足,加上体育教师自身缺乏体育礼仪素养,无法给学生做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对体育礼仪的学习和认识。在组织课余体育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引导者,由于工作量大,课余比赛时间紧等因素,教师往往仅注重裁判工作,忽略比赛组织中的礼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体育礼仪实践教育引导缺乏。

2.学生对体育礼仪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应,不知礼,无以立”。礼仪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求身体健康的发展,也需要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越來越多的招聘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仪态仪表、沟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有更明确的要求。但很多高职学生并没有意识到礼仪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意义,对体育礼仪的潜在隐形价值认识不够。

3.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易受不良体育风气影响。现代网络媒体中一些不良体育行为传播广泛,如球员打架、顶撞裁判、弄虚作假等不良社会体育风气,使一些自控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跟风模仿,如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会使学生逐渐淡漠体育礼仪,长期下来必然会影响其健康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师生的体育礼仪修养

努力普及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常识,使学生不仅在学校里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人文内涵,增加礼仪知识,并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在学校各种体育赛事中举办学生体育礼仪知识的短期培训,体育教师作为组织者及引导者,要做到身正为范,不断加强自身的体育礼仪规范,向学生展示良好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体育礼仪修养不断提升。

(二)加大优质体育礼仪信息的宣传力度

在课余体育比赛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及时的鼓励倡导良好的体育礼仪行为,通过优秀运动员评选等活动,在学生中树立典型。通过墙报、学院报刊、部门网页等多种形式,加强优质体育礼仪信息的宣传,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引导,营造重形象讲礼仪的良好氛围。

(三)重视课余体育比赛中的仪式的落实

加强高职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的需要及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课余比赛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及参与者重视体育礼仪,如在比赛规程中明确做出规范引导,对于在观赛或比赛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制止,使学生能正确的运用不同比赛项目所需的各种礼仪规范,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从而发挥体育礼仪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文明观赛参赛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林锋.试析学校体育礼仪的失范与重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108-110.

[2]孟桐宇.对体育竞赛中道德失范的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0,(8):127-129.

[3]曾长虹.体育事业中道德规范的渗透[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5):24-25.

[4]张杰.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与模式构建[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74-76.

高铁职业院校礼仪教育 第6篇

孔子是儒家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历来被奉为“万世师表” 是中国教育的开创者,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影响至深,特别是其终身致力于教育的追求与探索,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如何做人,而且更是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们中职院校礼仪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几点启示做简单论述

一、人而不仁,如礼何?---加强师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 良好的德行也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其身正,不令则行”,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品行发展。特别是礼仪教育,并非是讲一些简单的技巧和规范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处事方法、一种做人态度。

当前社会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时期,道德观念滑坡,拜金私欲等种种复杂观念冲击并影响着校园净土。教师若没有一定的精神境界支持,没有一定的内省功夫,没有道德的自我约束力的生成,仅仅为金钱或其他而执教的话,师德便成为一个道德的空场。一个没有爱心责任心整天利欲熏心的教师,很难想象他会用心去教学生。连孔子也曾经感叹“知德者鲜矣”!然而他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在那个诸国纷争的乱世奔走呼号,以最大的热忱投身教育。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散发着历久弥新、炽烈、耀眼的光芒。做为教师应该以孔子为榜样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吾日三省吾身”时刻用自己的心去审问自己的品德行为,以提高自己的修养。

二、修身以敬---尊敬是礼仪的本质和前提

礼者,敬人也。礼就是尊敬他人,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方式。我们学习礼仪既要坚持尊重为本,又要掌握必要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周易》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仪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学会基本的沟通技巧,更是为了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成为一个有用之才,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重视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不管这个人多么年轻,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 对有官位的人,应该表示尊敬;对身上戴孝的人,他们是遭遇不幸者,也应该表示尊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这就是一种礼仪,这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 孔夫子在其他场合也是这么做的。乡亲们一起行乡饮酒礼,仪式结束后,孔子总是要等扶手杖的老人出门后,自己才走,绝不与老人抢行。乡亲们举行驱除疫鬼的仪式,孔子一定穿着朝服,恭敬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

这都是一些很小的礼节。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么琐碎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犯得上吗?其实个人的礼仪修养恰恰体现在这些小事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习礼仪正是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春风沂水从游乐—创新高效课堂

《论语》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教学情景,孔子与他的学生们在课间进行关于个人志向的交谈原文四百余字,这就是有名的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不清楚这一情景到底是正式的课堂还是课下的一种闲谈,但就是这样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就足以让现代古板的课堂教学相形见绌。现代学生知识面较宽,思想较活跃,对新事物渴求较高,彰显个性自我愿望强烈。因此,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更新教学方式,创建融洽的教学气氛。孔子开篇便讲到,以吾一日长乎尔,我也不过就大你们几岁,不要顾虑我是老师,言外之意就是你们敞开心扉该说说。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中职院校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而备受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斥责,因此其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了伤害,对前途感到渺茫,纪律涣散,思想懈怠。在现实的礼仪教学中,老师应该以尊重为前提,百倍的爱心关心爱护這些学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或者传授的知识没有贴近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那我们所谓的说教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蹲下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心田,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

不论优劣对错,各扬其长。中职院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有很多弱点,但他们也有很多优点,例如头脑聪明,自尊心强,有进步的愿望等等,在现实礼仪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一些特殊场景,让他们感受成功的,自信的一面,让他们获得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自然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也是有正常感情的人,他的学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当他听到曾点的论断便不由自主的感叹“吾与点也”。作为老师他并没有评判孰优孰劣,孰对孰错,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礼”使他们彼此的关爱、尊重、理解与体贴个体生命的独立性。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孔子用他鲜活的生命体验告诉我们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和方法,在现实的礼仪教学中真正体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带领学生“春风沂水从游乐”。

上一篇:软件类人才下一篇:非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