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2024-05-16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精选10篇)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第1篇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危害,成因,治理对策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 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诚实守信,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行为规范, 但在实际操作中违反这一基本行为规范的案件屡见不鲜。如:近年来, 我国的会计造假丑闻像银广厦、郑百文、蓝田股份等致使广大的股东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由此, 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然备受社会广泛关注。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危害

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会计信息失真, 是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 是会计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所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 会给国家、集体、投资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表现如下: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 进而追求社会最好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 市场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 会导致国家税收流失, 最终导致国家的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制定方针政策。

2、滋生贪污腐败行为。

一些单位为了部门利益, 私设“小金库”, 将收入和收费没有按规定纳入会计核算, 而是分散在各部门自行掌握, 使少数领导得以为所欲为, 产生腐败行为。甚至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 它不符合会计工作应有的道德准则。

3、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会计数据的虚假, 乃至做假账, 将对所有需要这一会计信息的人士产生一种误解, 人们据此所作的决策也将是错误的, 将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

企业中出现的贪污和虚假账目行为, 与少数会计人员受利益的诱惑和职业道德不佳有直接关系。会计人员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基本行为规范, 轻者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 重者将追究刑事责任。如在银广厦事件中与之相关联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 其执业资格证书、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 签字的两位注册会计师被严惩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

1、现实的历史条件。

市场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优胜劣汰, 最终加剧贫富分化。经济上的弱势者,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他们若要获得和强者相同的利益, 他们付出的将远远大于强者所付出的成本。他们为了生存, 只能采用不诚信的办法, 才能摆脱困境。

2、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经济体制的转变, 社会的向前发展, 法制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一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 它就有一定的稳定性, 不可能时时改变, 而社会经济生活是时时发生改变的。所以法律是滞后的, 有漏洞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会计人员在抵制违法的会计行为时, 就无法律保障。正如有的会计人员面对弄虚作假的授意、指使、强令而承认自己行为有失职业道德时所说:“法律都管不了的事, 我们的道德更无能为力了”。

3、无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奖惩评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具有裁判作用、激励作用、示范作用、自我调节作用。我们能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衡量尺度对会计行为加以衡量。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所以不管是道德好还是道德坏, 没有及时评价, 也没有及时的表扬或纠正, 使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不够突显。

三、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治理对策

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各级财政部门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同时,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会计行为, 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维护正常经济秩序, 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利的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

会计管理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努力学习会计法律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应求真务实、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进而内化为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 使他们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3、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奖惩评价机制。

《会计法》规定, 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了促进各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 财政部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又陆续发布了若干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此外各单位还要建立单位的奖惩机制, 对爱岗敬业、坚持准则的会计人员进行奖励, 并作为晋升、晋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同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年检和其他行政检查工作, 将会计人员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情况, 以及受到的奖惩情况等, 输入电子档案, 形成会计人员的诚信档案。进而使会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所以, 内部控制制度和奖惩评价机制不仅是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也是影响会计人员行为和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

4、构建财政部门组织推动, 社会各界相互配合的监督机制。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维系, 会计从业环境的净化, 同样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所以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有利于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总之,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将是后患无穷, 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重要。会计人员应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 通过后续教育与自身修养, 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断追求崇高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 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君霞.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周君霞.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丁俊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弊根及出路.江门财会.2004. (2) .[2]丁俊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弊根及出路.江门财会.2004. (2) .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第2篇

(一)虚假新闻充斥 虚假新闻是新闻史上一个顽疾。在外国,曾经因为黄色报刊的盛行而出现了一段虚假新闻泛滥成灾的时期。在中国,我们也一直与虚假新闻在斗争。老前辈陆定一曾说过“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问题。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有了这一条,就有信用了,有信用,报纸就有人看了”。[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认为,那些明确因为利益收买或外部压力而造成的新闻失实,数量并不多。大多数失实新闻的例子,只是源于一些微小的原因,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不到相关人员,或仅仅为了把报道“糊弄”得好看点。[2]从陈力丹教授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假新闻的产生往往是新闻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而网络因其传播主体的隐蔽性,更是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网络的传播速度快和无国界等特性,让网络上的虚假新闻可以在瞬间便传遍全球,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超过传统媒体数倍有余。如2009年9月24日《时代周报》网络版发布的关于谢才萍包养16个年轻男子的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谢才萍,江湖上人称‘谢姐’,是重庆目前已逮捕的19个黑恶团伙首犯中唯一一位女性,江湖地位甚高。在这次打黑成果展中官方首次披露她与文强是‘亲戚关系’:她是文强的弟媳。让人瞠目的是,谢才萍在个人生活上极度荒淫。重庆市打黑成果展信息称,她长期包养16个年轻男子供自己玩乐”。[3]但是真相确与新闻所述有很大的出入,“重庆警方新闻发言人称,打黑成果展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内容,该报道是假的。一位曾观看过同样展览的人士则告知,参观时并未看见所谓‘包养16个男子’的信息,他看到的是,‘谢才萍包养了一个比自己小20多岁的26岁男青年罗某’,但不知民间为何出现16个的传闻。”[4]这条新闻当时被众多网络媒体疯狂转载,并且被传统媒体大量引用。至今,百度百科对谢才萍的介绍里还有“包养16个男子供自己玩乐”等文字。由此可见,网络虚假新闻对新闻真实性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有多大。

(二)不良信息泛滥 不良信息主要是指以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为主的黄色信息和以颠覆政权、破坏和谐为主的反党、反政府信息。这类信息的泛滥对社会风气的营造、青少年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网络因其开放、隐蔽、自由等特点,使得不良信息有了滋生和泛滥的条件,从而对网络及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在这个方面,我们网络新闻媒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各类传统媒体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等都以半裸露的女性图片作为赚取眼球的筹码。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时常出现“女大学生私密自拍”、“漂亮女生挑逗写真”等标题;而Tom娱乐频道上形形色色的爆乳女孩图片更是超过了娱乐明星图片的数量;腾讯网图片频道,满眼都是“性感内衣写真”、“风情写真”等字眼;新浪图库的女性频道更是充斥着“真空”、“湿身”、“酥胸诱人”等不良图片。这类图片中的女性均是用有限的物件遮住身体的重点部位,其他身体皮肤全部裸露,这些与完全赤裸相差无几的图片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仅次于黄色网站。但是各类网站利用法律的盲区,打法律的擦边球,大肆的利用写真、人体摄影的名目上传半裸或者全裸图片来吸引网络用户的眼球、赚取点击率。这种大型门户网站主导的迎合部分受众猎奇心理赢得 “点击率”的做法,不但影响网络新闻道德,而且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侵权问题严重 由于网络环境的自由和宽松、法律的缺位与无力,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一直是个难题,网络侵权现象非常普遍。我们随便打开Google或者百度搜索一个新闻标题,会发现整版都是同一篇新闻。其中部分页面的新闻内容完全一样,甚至连错别字出现的地方都是同一个位置,而个别的新闻网站在转载他人的新闻时,则恶意的剪切和篡改他人的新闻作品。这类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商业性媒体网站上,这类网站由于政策法规限制,只能以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作为自己的新闻来源。“目前,非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都未经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予以采编、发布新闻的资格。因此,非新闻单位网站只能转发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不能发布自行采写的新闻”。[5]碍于上述规定,商业性媒体网站只能通过大量转发新闻单位的新闻来充实自己的版面,这就造成了“天下新闻一起抄”的局面。网络新闻侵权还有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形式。如张美然事件就是典型的网络新闻侵犯名誉权案例,“张美然插足他人家庭成为正室后,由于不满丈夫殷琦把房子给了前妻,在博客中随意披露前妻的隐私。前妻好友在天涯论坛发表了帖子,讲述了第三者插足的过程及揭露了第三者用不堪的言语对前妻的侮辱,引起网民公愤。铺天盖地的帖子用‘网络暴力’的语言,指责、谩骂第三者张美然。而后网友通过张美然的博客线索发动‘人肉搜索’,找到并全面曝光了第三者及其丈夫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车牌号等等,还自发打电话给其丈夫所在的公司,誓要逼到其被解雇,并且对该公司业务及其周围相关人士的生活工作造成影响”。[6]从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网民利用道德优势暴力侵犯他人隐私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而很多网媒从业从员的参与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新闻评论随意化 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和匿名性特点,网络新闻评论很容易出现舆论导向错误、网络语言暴力等问题,从而使得网络新闻评论相比传统媒体评论少了些许严肃性、严谨性。进入21世纪,网民不再只满足于消费新闻信息,而是希望更多的参与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这就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空间。网络新闻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并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7]如前面我们所举的张美然事件案例,2007年11月14日,《新快报》发表了题为《妻子网上辱骂丈夫“原配”引发网络公愤》的文章,对这场在网上炒得热翻天的事件进行了报道。《新快报》的这篇报道很快被国内数家知名网络媒体如新华网、网易、搜狐在第一时间转载,结果再次在网上引起轰动。其中,网易上这篇文章的查看数量达1235条,评论总数达668条。网友的评论大多集中在“道德”、“羞耻”、“下贱”的字样上。[8]对于“道德”、“富二代”、“官二代”、“限购”这些新闻热点网民从来不缺乏热情,评论总数过万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我爸是李刚”事件,网络上关于这一事件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态势,很少有为李刚说句公道话的。在这一事件上,网民已经失去理性,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网民们没有谴责李启铭这个肇事者,而是疯狂的把矛头指向了他的父亲——李刚。网民们的评论大多是乱骂一通的行为,鲜有合情、合理、合法之作,更不用说文明社会应有的理性了。网民在这一事件上的评论折射出了网民非理性的仇官仇富,愤世嫉俗的心态。网络新闻评论缺少向传统媒体一样严格的“把关”制度,无疑是导致评论出现随意化的根本原因。

(五)报道题材失衡 一般情况下,网络新闻媒体对报道内容与题材的选择有各自的工作方针。但由于盲目迎合受众需求,各网络媒体的新闻题材还是出现了失衡,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的社会性、娱乐性过度关注。曾经有学者对新浪、搜狐在2005年3月、4月、5月的社会新闻排行榜进行过抽样调查分析。“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上的色情、暴力、凶杀等刺激性社会新闻越来越露骨,黄色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新浪3月上榜社会新闻中内容与性有关的占33.75%,涉及犯罪案件的(除性犯罪外)占25%,奇闻异事占16.25%,这三项共占全部内容的75%;4月与5月这三项内容占的比例分别为68%和63.75%。搜狐3月关于犯罪案件、性、奇闻异事及名人轶事的新闻占了66.67%;4月比例稍小,但仅仅有关犯罪案件和性的新闻也占了42.5%;5月关于犯罪案件、性、奇闻异事及名人轶事的内容占了总比例的57.5%”。[9]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大型门户网站往往用低级趣味的软新闻来迎合、吸引网民,而没有考虑到网络新闻的舆论导向问题。这类现象盛行与网站新闻编辑人员的素质及网站追求点击率有着很大的关系,长远来说,不利于网络新闻道德规范的行成。

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特质及其应对路径

彭小兰 1,李

萍 2

(1.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失范是制度、文化、心理、交往和主体方面的结构性失衡与功能性弱化状态的显性表达。在网络社会中,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的结构性失衡、局部性缺失以及社会化能力减弱,造成个体和群 体认知、心理和行为的混乱,进而引发网络空间秩序的失范。网络道德失范既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失 范,又是网络心理行为的失范,实质上是人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失范,是人的存在方式的失范。基于对网络道德价值现象的图像化审视,加强网络技术控制,优化网络空间,加快网络立法,构建网

络价值范式,主倡网络群体示范,成为应对网络道德失范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失范;网络道德失范;类型;特质;路径

中图分类号: B 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0X(2012)05-0065-06 因特网技术改变着人与世界的互动方式,实现 和心理方面的不完善引发的冲突延伸至网络,导致

了人类的跨时空性、便捷性、共 享 性 交 往,促 进 了 全 了网络社会中主体的道德认同错位或失调,甚至产

球社会的虚拟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这种发展使 生了主体的非遵从行为和违规行为。诚如美国道德

得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关系结构、道德结构和心理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 出 的,“越 轨 行 为 是 经 济 不

结构从集中化向分离化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平等和机会不平等产生的一种副产品。”[1](P82)从网

现了多种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出现了复杂的网络 络道德失范的发生 过 程 和 产 生 的 破 坏 效 应 出 发,可

道德失范问题。在充分梳理道德社会学关于道德失 以对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展开五个方面的分析。

范研究和技术哲学关 于 技 术 本 质 研 究 的 基 础 上,分 第一,从网络传播来讲,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可划

析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类型,揭示网络道德失范的 分为网站失范、即时通讯失范和搜索引擎失范三种

内在特质,建构应对网络道德失范的路径,是进一步 类型。网站失范表现为一些以网站为依托的网络论

开展网络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坛、个人或组织微博为提 高 关 注 度,夸 大 负 面 新 闻,使用消极语言攻击争议事件中没有主见者,暴力事

一、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 件中的当事人与理性者,将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

化、普遍化,引发、扩散、升级事件的危害行为。即时 网络社会的崛起重塑了网民的身份认同和社会 通讯失范表现为大量发送垃圾邮件,妨碍国内国外

参与,加上现实社会的经济、道德、法 律、技 术、管 理 网众正常在线生活,造成国家国内国际形象的受损。

收稿日期:2012-05-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改革开放视阈下我国社会意 识 变 动 趋 向 与 规 律 研 究 ”(10ZD&048);广 东 省 哲 学 社 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 策 研 究 ”(09A-02);教 育 部 人 文 社 科 青 年 项 目 “信 息 网 络 条 件 下 思 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12YJC710050);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X2SXD2118450);华南理工大学 青年项目“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构建”(X2SXN7090140)

作者简介:彭 小 兰(1982—),女,江西吉安人,法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讲师,从事现代伦理与比较德育研究;李萍(1957—),女,广东蕉岭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现代伦理与比较德育研究。

• 66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年 第 29 卷

搜索引擎失范表现为,为了满足网民对信息的需求,网络信息被分为导航类、信息类和事务类等多种形 式,但这些本源性信息被断章 取 义、以 讹 传 讹 后,引

发诸多不良事件及其危害行为。

第二,从网络安全来讲,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可划 分为网络利益冲突、网络暴力事件和信息伦理贫乏 三种类型。网络利益冲突表现为在某国政府的支持 下,特殊的网民非法侵入他国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篡 改、伪造数据或破坏计算机控制系统和网络设备为 目的,干扰其他国家网络系统运行。网络暴力事件表 现为有些网民将裸照、色情图片、淫秽视频等不健康

信息上传到公共的网络平台,对他人造成严重威胁 和伤害,从而引发犯罪的事件。一些“网站为了制造 高点击量、高关注度,通过置顶的方式引起网民的注 意,并雇用网络写手肆意灌水,暴炒网络事件。”[2]信

息伦理贫乏主要指:网络媒体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不

顾社会责任,反复渲染未经核实的消息,扰乱正常社 会秩序的行为; 网络营销商和技术提供商为了获取 高利润,无视职业伦理,非法使用各类商业信息的现 象;黑客非法侵入、攻击或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 甚至传播病毒,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

第三,从网络心理来讲,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可划 分为网络抑郁、网络排斥和网络成瘾三种类型。网络

抑郁表现为部分网民过度依赖网络空间提供的虚拟

生活,导致出现焦虑、郁闷和 压 抑 等 状 态,削 弱 其 社

会承受能力,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网络排斥表现

为:有些青年网民把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混同,难以

明确承担起自己的角色责任; 部分成年网民因害怕

分为网络围观、网络推手和人肉搜索三种类型。网络

围观表现为网民非理性地参与观看网络传播的热点

事件,虽不发表言论,却对意见领袖的引导持默认态

度,并形成一种集体心理氛围。集体心理是在既定的

条件下,聚集的一群人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趋向同一

个方向[3](P45)。网络推手表现为在网络事件发生后,网络社会中的主体以形成价值判断、获得认同、强化 态度的过程形成的网络集群行为。这些网民群体还 通过“对目标事件进行转移 式 放 大,加 工 式 引 导,以

及对网民情绪进行非理性刺 激 ”[4],最 终 形 成 现 实 集 群。人肉搜索最初既是信息搜索的方式,又是虚拟社 区互动的方式。人肉搜索之所以被称为一种网络道 德失范现象,是国为当网民对部分人或事件的搜寻过 热时,导致暴露他人个人信息,以致侵犯他人隐私权。

二、网络道德失范的特质

互联网本身的文化性、虚拟性、双重性和沉浸性 的 特 性,以 及 互 联 网使用者的利益性、多样性、复杂 性和主体性的特性,都是网络道德失范发生的重要根 源。人与网络的博弈实质上是网络社会中人与其本 质的博弈。从结构与功能角度讲,失范是一种制度、文化、心理、行为、主体方面的失衡、缺失状态的显性 表达。网络道德失范是制度、文化、心理、行为、主体 的结构性失衡和功能性缺失在网络道德方面的具体 表征,也是价值规范贫困、文 化 认 同 缺 失、网 络 心 理 失衡、网络交往错位和网络群体失序的现实表征。

新事物,拒绝网络,对网络信息的价值盲目否认。网

(一)价值规范贫困是网络道德失范的基本特性

络成瘾表现为网民对网络色情类信息、网络交往对 网络社会的迅速崛起及其飞速发展,改变了人

象、网络交易产品、网络游戏 等 过 度 迷 恋,危 害 其 身 的生活样式,但也冲击着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价

心成长。比如,网络虚拟爱情的极端自由性,引发了 值规范的运行机制。当今的网络社会,一方面缺少与 现实的婚姻危机。之相适应的共同规范或规范整合能力不强,另一方

第四,从网络行为来讲,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可划

面是新生的网络价值 规 范 不 能 应 对 新 形 势 的 压 力,分为网络滥用、网络盗版和网络谣言三种类型。网络 使支撑社会秩序的价值基础呈现真空状态。网络社

滥用表现为网民浏览、下载、传播和 评 论 黄、赌、邪、会中信息的多元性、共享性,赋予网络个体多种道德

怪方面的信息,造成网络越轨行为。网络盗版表现为 选择机会,但也带来网络道德价值选择的困境。

网络抄袭、网络剽窃他人智力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

如,网络道义与个体功利之间的冲突,网络自由与社

权的行为。网络谣言表现为部分网民或网络组织为 会责任之间的冲突,网络世俗价值与理想价值之间

了争夺网络话语权,通过潜伏、形 成、传 播 和 扩 散 多 的冲突和多元价值与一元价值之间的冲突。诚如法

个过程,使得社会谣言在网络空间不断发酵,引发公 国道德社会学家埃米尔

涂尔干认为 失范性自杀源

•,共性的群体性危机事件,影响社会的凝聚力及公民 于人类行动缺乏规范 及 由 此 引 起 的 痛 苦 的 认 识,规 的国家认同感。范效用的匮乏所造成的社会失序状态

[5](P217-218)。

第五,从网络群体来讲,网络道德失范主要可划 网络价值规范贫困使得各种类型的信息行为缺少伦

第 5 期 彭小兰,李

萍:网络道德失范的类型、特质及其应对路径 • 67 •

理规范指引,使信息主体在判断行为正确与否时缺

失了道德尺度。因此,网络价值标准、网络规范体系

和网络意义系统的缺失、弱化是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文化认同缺失是网络道德失范的深层特性

网络道德失范还表现为网民行动中的文化目标 和文化获取手段之间的失衡。美国道德社会学家默 顿认为,“文化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制度化手段是制导 人们行为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二者 是互相匹配的,人们不会作出越轨行为;当两者之间 的平衡被打破,人们会作出变 革、逃 避、反 叛 等 失 范 行为。”[6](P141)在网络社会中,部分网民完成自身目 标时,既竭力获取未经合法化的各种手段,又在面对 夸张化的文化目标时,逐渐丧失对规范的认同。亚

当•斯密认为,在什么该被谴责和什么应受赞扬的问 题上,为什么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普遍存在许多不 同意见的主要原因是习惯和风尚及其能影响人们对 各种美的判断。所以说,文化认同在网络道德认同上 起着重要影响。反思网络道德、网络法律等制度性文 化的规范功能缺失,存在特点:一是网络信息的开放 性、全球性,创造了网民之间 跨 文 化 的 交 流 机 会,解

构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文化认同;二是网络技术精英、虚拟通讯控制者、网络企业家和黑客等网络文化的 创造者本身也存在文化的不成熟。有学者指出,网络 文化本质上反映了现代文化性危机,即整个思想文 化逐渐分裂成功利、伦理、审 美 三 个 领 域,难 以 走 向 融合[7]。因此,网络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特质是文化

认同困境。

(三)网络心理失调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现代性特

人类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加速,网络社会的不平衡、矛盾性也不断升级,形成了社会的消费主义文 化,从而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不管是网络抑郁、网络 排斥,还是网络成瘾,都是人类的自我否认和负面心 理效应放大的表现。行为心理研究结果表明,失范是 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失调。网络心理失调与网民自我 认同的匮乏、心理选择偏离、宣泄压抑路径不合理相 关。道德社会学理论认为,网络道德失范并非既定 的、静止的,任何规范有效性的丧失都是一个对人的 行为控制力的减弱渐渐发展到完全失控的过程。这

也表明网络道德习惯、网络道德信念的弱化是网络

道德失范的内在因素。道德社会学理论还认为,道德

失范是个体不能将规范充分内化,致使自己对于集 体意识无法认同,产生思想规范犹疑和越轨行动。所

以说,在个人性、自主性的 网 络 空 间 中,网 络 道 德 情 感是网络道德认知转化为网络行为、社会行为的催 化剂。消极道德情感导致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积

极道德情感避免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还能缓解 社会压力。因此,网络心理失调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现 代性表征。

(四)网络交往错位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现实特性

网络道德失范直接体现在交往方式与交往结果 上。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赋予了现代人超越意义 的能力,创造了人在网络空间的平等交往模式。但这 种自由的交往也造成了人际沟通障碍和交往方式的 快餐化,造成网络交往的问题。在网络交往过程中,从交往双方来说,隐秘的网络交往虽然促进了公民 身份的变化,但也引起了网络社会的信任危机,还有 网民话语使用的随意性扩大,引发了网络话语暴力、网络语言危机,影响了网络空间交往双方的身心健 康;从交往的主体自身来说,个 体 网 民 之 间,网 络 群 体之间也时常出现角色错位。比如,网络行动者不能 恰如其分地确定其在网络中的角色要求,无法在原 有的自我和身份的框架下行动,出现本我和自我的 排斥,丧失了归属感和意义感。道德社会学理论告诉 我们,道德失范不仅是道德匮乏状态,还是个体与他 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疏远的过程。有学者认为,“网际交往抛弃了人际交往的礼仪形式,主要关注交 往的内涵。”[8]但仪式作为一种文 化 配 置,具 有 一 定 的交往规约功能。随着技术的更新,网络产品开发、网络节点信息传播、网络社会拓展,使得网络社会的 嵌套性加强,出现了微博等新型交互工具,再一次增 强了网民交往的自由性,同时这种交往的个体性和 情绪性却往往加剧了网络交往的错位。目前网络交 往错位是网络道德失范的现实性特质。

(五)网络群体失序是网络道德失范的主体性特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第3篇

初中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危害性对策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的第四大媒体,虚拟的网络世界让广大青少年们趋之若鹜,汹涌澎湃的网络热潮涌入校园,中学生已成为网络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平添了许多烦恼。不可避免的网络负面影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中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并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报告,在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中,我国青少年学生(18岁以下)上网人数仅占上网者总数的

5.6%,而到了2007年7月第20次报告中,18岁以下上网的人数占上网者总数的17.7%,并且现在仍在变化增长。据第29次CNNIC报告初中学历网民净增3318万(http://tech.163.com/special/cnnic29/)学生占网民的30.2%,1.55亿,学生仍然是网民的最大群体根据网络调查,我们据此可分析到青少年是电脑网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初中学生在这其中的比例也相当大。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危害性

因为网络的虚拟性而让许多学生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老師们不能把它当作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而这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学生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

以下对我所在学校的学生初中生上网进行的调查:

学生的上网地点:51.5%的学生在家上网;28.5%的学生在朋友家或亲戚家上网;12.1%在网吧或电子游戏厅上网;在学校上网占7.9%。学生的上网目的:55.64%的学生主要在娱乐、消遣(如聊天,看电影,听音乐等),15%的学生玩游戏,23%的学生上网查资料,9%的学生上网学习,还有8%的学生上网干其他事情。这里只有32%的学生上网时为了增进知识,其他的68%是为了娱乐消遣,聊天交友玩游戏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上不道德的行为认识不够,对基本网络道德要求还是不太清楚,只有63%的学生上网有注意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要求。

通过对我校三个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在八年级中,学生对上网娱乐比例更大,可能跟青春期有关,还有学习压力的原因吧,相比较而言,低的年级学生对网络上不道德行为认识越浅,而网络失范行为对初中学生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一,网络道德失范很容易导致处于发展期的中学生人格发展错位。由于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没有现实社会道德约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寻求感官上的刺激。网内网外的“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直接导致人格发展错位。

第二,网络道德失范会导致中学生思想品德畸形发展。中学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和学校更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思想上的变化,传统的德育教育对中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中学生一直想在社会中想挣脱学校和家长的约束,很容易被一些非法团体控制,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盗取他人网络财富等等。

第三,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影响了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共同问题都是不喜欢与人沟通,对外界环境不适应,学习兴趣不浓,这样造成情感压抑性格孤僻等。脱离社会群体,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网络,个体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第四,网络道德失范直接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有限,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快捷使得一些学生巧走捷径,放弃了刻苦钻研,滋长了弄虚作假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养成浮躁的学风。

二、防范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探讨

网络德育是伴随信息网络技术而出现的新型德育形式,做好网络德育工作是防范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举措。学校德育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应优化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环境,落实社会和家庭的德育责任,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措施。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首先,教育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教育者应了解网络,而不是一味反对、禁止,更应积极能动地去宣传健康的网络学习娱乐的新阵地。要让学生分清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的不同,向他们分析社会的复杂性和必定存在的某些不足。加强学生与同学与教师与家长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认清网络思想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其次,学校要创设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要努力提高和培养学生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法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约?居里说:“科学是不会有罪过的,有罪过的只是那些滥用科学的人们。”作为网络德育的受教育主体——中学生是接触网络最广泛的群体,是高科技网络技术的拥有者,如果违背道德准则,其危害性往往更大。因此,加强科学道德责任教育不仅可以积极预防网络道德失范,同时又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孤僻、固执和不合群等网络心理障碍。

再次,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校园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文化。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也离不开网络。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贴近学生的学校德育网站,利用网络打造学生网络主流文化,引导学生网络道德向好的方面发展。努力建设让网络环境朝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最后,家长也要对网络有个准确的认识,有些家长简直是“谈网色变”呀,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戒除“网瘾”成为不少家长的心头大患。怎样才算是染上了“网瘾”?专家分析:现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孩子上网聊天,只要是在正常的范围内,不影响学习和生活,都可以视作是一种流行的正常的需要。专家建议:家长应该理解孩子,应该正常地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如何交友,这样既可以亲身体验网络,又可以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语言,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总之,科技的发展也呼唤着道德的进步,加强网络德育,净化网络环境,重视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这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朝伟,魏换霞.当前初中生网络道德问题调查与分析.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

[2]王立山.浅析初中生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学周刊,2011,(25).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与重构 第4篇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和中坚力量, 面对游走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网络社会, 涉世不深的青年大学生容易产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一) 痴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说, 网络具有极大地诱惑力, 网游、竞技类游戏、网络小说 (电子书) 等等成为吸引大学生长期无节制迷恋网络的几大方面。长期沉迷于网络会导致他们对网络病态依赖成瘾, 致使心理产生障碍, 心灵扭曲, 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最终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甚至是导致退学。这类同学表示自己也很想远离网瘾回归教室, 但往往无法自控。

(二) 利用网络进行非法活动。

网络虚拟化的特点以及网络监管手段上的缺失使得互联网中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法制观念被淡化, “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删帖公司”、“投票公司”等形形色色的非法网络公关机构相继浮出水面。网络的虚拟化也导致一些大学生在欲望的膨胀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盗窃他人财物或对他人进行要挟、敲诈, 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以满足一己私欲。

(三) 浏览非法网站, 散布虚假信息。

网络信息庞杂多样、良莠不齐,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部分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辨析能力还不成熟, 自制能力较弱, 通过互联网浏览黄色、暴力、反动等非法网站, 大量接触有害网络信息, 给思想上造成了混乱, 从而导致了一系列心理及社会问题的产生。尤其在近几年社会问题凸显时期, 很多大学生在不良网络信息引导下, 散布传播虚假、反动言论, 给社会和学生的发展产生较恶劣影响。华工经济与贸易学院团委对该院2009~2011级的6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41.6%的大学生曾被微博上的虚假信息误导过, 而微博信息被官方辟谣之后, 也仅有16%的同学愿意主动进行转发辟谣。中国官方报纸中国日报也于2012年4月3日发表题为《不要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谣言中》的文章, 呼吁构建洁净的网络空间。

(四) 利用网络技术危害他人计算机安全。

还有一些学生, 滥用已掌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知识, 蓄意制造和四处散播病毒木马, 非法入侵他人电脑或网络系统进行干扰、破坏, 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2004年“大学生杀手 (Trojan.Unfair.B) 病毒”就是由某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的“杜”姓大学生编写的。

(五) 利用网络进行学术造假。

网上海量的信息以及信息获取的容易性使得青年学生可以随意下载软件、下载网络文章, 很多学生论文甚至被发现是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的。剽窃他人劳动成果, 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复旦大学团委日前完成的一项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查显示, 69%的学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学术造假, 6%的学生表示对此无所谓。

(六) 网络恶搞、网络“异型语言”标新立异。

网络文化使得资源具有共享性, 网络的平台给予每个人“话语权的相对自由”, 网络使用者在文化面前既可以是欣赏者, 又可以是创造者, 网络使用者对文化再创造过程中享受着再创造的乐趣。但是这种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再创造使得传统审美标准日趋模糊, 艺术与非艺术被混淆了。网络文化交流的便利性和实效性导致低层次的审美情趣产生, 求新、求异、求怪、求变成为审美时尚。“快餐文化”、“火星文字”随即产生。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 学生自身的特点。部分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 自身能力、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在现实生活和学习当中产生自卑、孤独、闭塞、害怕、嘲笑等心理。网络成了这些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同、宣泄情感和寻求庇护的场所, 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特别是一些聊天交友网站和网络游戏, 有针对性地吸引和诱惑青年学生, 而大学生群体的自律及自控能力有限, 信息甄别能力不强, 其网络行为易偏离轨道。

(二) 高校对于校园网络投入不足和监管不力。随着经济的发展, 虽然很大比例的大学生都拥有个人电脑, 但是很多学校校园网络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校园网络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网速太慢成为很多学生外出网吧的主要原因。但是网吧的复杂环境又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带来较多的负面影响。在校园网络监管方面, 由于资金和专业人员的投入不够, 很多高校对于校园网出入信息的筛选力度不够, 不能有效地阻断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

(三) 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被忽视, 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教育主要在于知识传授和传统道德纪律的教育上, 忽视了对大学生网络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但是只是流于表面,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很多高校目前开展的活动较难抓住学生的兴趣, 加上部分大学生的惰性, 久而久之, 部分大学生感觉无事可做, 网络就成了最好的打发时间的场所。

(四) 网络心理教育不及时。学生的网络心理是影响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网络心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网络成瘾以及过度依赖网络的病态心理是导致个别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较低的主要因素。网络心理问题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新生课题, 目前高校配置的心理辅导老师在网络心理矫正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

(五) 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法律法规缺失或者不健全助长了网络犯罪增加。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 高校加大校园网络的投入和监管力度。

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软硬件配置低下与学生对网络需要得不到满足之间的矛盾, 高校要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重视校园网络监管的重要性。比如引进相关设备对非法网址和内容的识别与屏蔽, 也可以在原有网络维护人员的基础上, 增加相应网络监管专职人员。采用技术过滤和人工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制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和传播, 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二) 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是个综合性的工作, 不能只靠每周一次的课堂教育。一方面要提高高校教师和辅导员的网络道德素养, 通过讲座、论坛、培训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及时批评不道德的网络行为, 增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正确引导, 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环境;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实践活动, 既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将学生从网络中拉回现实生活, 又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自律化, 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有自律性, 才能更好地规范个体的网络道德行为。

(三) 重视网络心理教育。

提高高校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能力, 对即将或者已经沉迷网络的学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问题, 适时予以引导和纠正。加强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引导, 有必要专门开辟热线, 为校内学生提供关于网络行为及习惯方面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服务, 来帮助学生化解心理上的矛盾及压力,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四) 建立和完善网络法规。

将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立法执法相结合, 将重要的网络道德规范确立为法律法规, 坚决打击网络违法行为, 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戒机制。另外, 社会网络法律法规的建立外, 也要加强校园网络相关规章制度的建立, 并经常性的进行相关普法教育。

四、结语

大学生是网络应用最为活跃的群体, 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生、社会、高校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对于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教育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cn

[2].http://www.people.com.cn/h/2011/1121/c254081651032635.html

[3].http://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6-11/13/content_5322908.htm

[4].胡春红, 王欣.当代大学生网络素质[J].中国地质教育, 2006

[5].刘献春.河南省城镇中小学教师网络素养[D].河南大学, 2005

[6].朱黎丽.加强青少年网络素质教育与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J].池州师专学报, 2007

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网络道德 失范

[作者简介]王晨晖(1971- ),男,山东日照人,山东交通学院,副研究员。(山东济南2500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01-02

网络道德是对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道德正强烈冲击和影响着传统道德,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不容忽视。如何认识网络道德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探索与研究新时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

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娱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不健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不断向传统道德进行挑战。传统道德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传统道德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会并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要服从社会、集体、家庭或国家的需要。网络生活中,有悖于传统道德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

1.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性,导致“西化”“分化”的意识形态冲击着传统社会道德标准的主导地位。目前互联网上5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汉语仅为0.5%。网络内容及信息的发布呈多元性和非控制性,因此,网络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侵蚀,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流毒、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游戏赌博等大量耗财敛财的白色诱惑、庸俗化的灰色资料以及“黑客”的侵扰,使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2.网络信息沟通的虚拟性,导致“麻木”“无奈”的道德意志冲击着传统社会道德基础的行为方式。调查显示,40%左右的大学生曾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80%以上的网民承认存在发布虚假信息和言论,网络诚信意识淡薄。“人机”交流,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出现隔阂,痴迷“网恋”使现实人际交往疏远,人际情感缺损甚至“畸形”。个体行为麻木不仁,意志消沉;个体心理紧张、孤僻,严重的便形成网络“成瘾症”“疏离症”。

3.网络信息占有的开放性,导致“自由”“解放”的自我意识空前膨胀,社会责任感缺失。虚拟社会的独特环境为网络道德主体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展示的隐蔽个性得以淋漓体现。网络“虚拟实在”的特性,使部分网民的现实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迷失,有近2/3的学生认为“黑客”是电脑创新人才。在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后,部分网民便制造病毒和黄色垃圾,网络成为他们宣泄的舞台。作为校园网中最活跃的网上空间,BBS以及聊天室中不健康的内容和黄色段子屡见不鲜。大学校园里置校规校纪于不顾,昼伏夜出的“网虫”大有人在,一度贪恋网络而丢弃学业或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

1.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高校大学生成为主要“触网”群体。据调查,我国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70%,在上海等地重点高校大学生中经常使用网络的平均达到90%以上,大学校园正成为我国Intrenet用户最密集的区域。

2.网络道德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比例在60%以上,其中有网络成瘾倾向的达6.4%。另据报载,某高校试读和转学的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过度沉迷于电脑娱乐和网络聊天、游戏。当前,发生在网吧的悲剧及由于网恋诱发的犯罪、网上骗局等举不胜举,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社会说到底还是人的社会,信息时代需要人们的智慧和理性,更需要人们的道德风尚。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环境,是网络社会赖以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一)规范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切入点

1.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网络道德建设。美国计算机协会就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作了规定: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行为;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保守秘密。

美国华盛顿“计算机伦理道德研究所”推出了“电脑道德伦理十戒”: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不应该拷贝或利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做出了补偿;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应该注意你正在写入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对同胞的理解和尊敬。

2.国内网络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规范建设。根据我国国情、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现状,需要制定以下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

网络道德原则是:(1)全民利益原则。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网络社会新局面和网络运行方式必须以服务于社会一切成员为最终目的。(2)平等互利原则。网络社会中人人平等,网络行为主体既为网络信息和网络服务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自律原则。要求自己的网络行为自由必须在网络道德规则的范围内实现。

网络道德规范是: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不散发反动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要自尊自爱,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培育知识产权意识,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等等。

(二)加强网络日常道德教育引导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立足点

网络道德的行为主体是使用网络的有思想意识的人而非机器本身。高校应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把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纳入学生管理规定之中,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努力做好网络道德教育“四进”工作。

1.进课堂。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公德教育,把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列入学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程,有些高校已经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2.进头脑。加强对上网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3.进社团。高校应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倡导网络文明,号召广大同学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上道德和文明上网的风气。

4.进舆论。高校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倡导褒扬善举德行,谴责鞭挞不道德行为,从而使整个高校的网络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动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制高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注重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占领网络道德教育的空间。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有关要求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增强师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增强抵制反动、色情、暴力和种族歧视等信息垃圾入侵的能力。

1.加强网络科学管理。首先是制度管理。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建立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通过纪律处分和利益机制的调控,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其次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在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中设置信息“过滤器”,将不良信息拒之门外,在网页浏览器中内置不良信息过滤软件,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文明、健康。

2.依托校园网,建设特色网站。要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创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网络平台,占领网上道德教育阵地,增加吸引力,提高感染力。目前,各高校多数建立了各种网站,但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有材料显示,在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当中只有10%的人数经常访问校内的网站。因此,要依托校园网,把握时代脉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上牢牢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加强网络服务功能,结合形势,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上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栏目,要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要立足于精神生活的高雅情趣,寓教于乐,增进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容的认同,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要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探索建设一些学生参与性强的网站,建设“红色网页”,以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设计上要图文并茂,尽力做到科学、合理、艺术、巧妙,提高吸引力,强化交互功能,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使校园网真正成为服务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的重要阵地。

3.开展网上道德教育。要加强网络互动交流。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利用BBS,E-mail,OICQ,MSN,Chart-room等功能,建立网上道德教育平台,及时获得各种咨询和反馈意见,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为学生接受,更符合“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客观要求,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建立网络道德教育大系统并形成合力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着力点

德育工作倾向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要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和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德育工作干部队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网络道德教育同传统道德教育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管理、教育、引导结合起来,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防堵相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树立高尚的网络道德,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志伟,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第6篇

(一) 开放性与及时性。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 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交流意见, 快速整合成为社会舆论。在网络体育报道中, 受众扮演着传播者与再生产者的角色, 新闻的流向与流量往往取决于受众。此外, 网络体育新闻能消除时间间隔, 能连续、不间断, 甚至同步对体育赛事进行“更新”报道, 使受众及时获取最新新闻信息。

(二) 多样性与海量性。

网络媒体能够采用多样化的新闻报道方式, 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 这样能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切换媒介表现形式, 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新闻报道。如雅典奥运会期间许多媒体采用流媒体技术来丰富新闻报道;2006年世界杯期间, 新浪网使用模拟比赛技术回放比赛录像, 用比赛影视录像片链接让观众随心所欲地欣赏进球。报纸的版面信息有限, 电视、广播的播放时间有限, 因而传播信息量都很有限, 但网络有着庞大的数据库, 能存放海量的数据信息, 能方便、快捷地汇总各种新闻信息, 满足受众对各种信息的需求。

二、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问题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报刊并驾齐驱, 成为受众体育新闻的重要来源。在2008年奥运会中,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更是大放光彩。如今, 体育新闻已经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生长点与关注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有着传播及时、内容丰富、便捷互动等优点, 但是也有许多不完善、不成熟的地方。

(一) 恶意炒作问题突出。

新闻炒作是对新闻信息的变形与夸张报道, 是新闻提供者或传播者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有意强化某些新闻要素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运作行为。在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 常常出现多个网络媒体对近期发生的新闻添油加醋地集中报道, 创造出许多花边新闻, 刘翔的十大绯闻女友就是典型的恶意炒作。[1]

(二) 虚假信息泛滥。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价值所在, 也是新闻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网络新闻报道理应将真实性作为基本原则, 但网络有着虚拟性、匿名性、及时性、开放性等新特点, 使网络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 网络虚假新闻居高不下。如主流网站新浪网为提高点击率, 就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夺金上进行了虚假报道, 这使网民对网络体育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三) 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在网络新闻报道中, 各种侵权现象屡见不鲜, 主要有侵犯网络体育新闻著作权;侵犯当事人的肖像权、隐私权;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 等等。细心的网民会发现, 当前网络主流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往往是大同小异, 有些内容甚至完全雷同, 这些报道无疑侵犯了原作者的新闻著作权。同时, 网络新闻报道中常出现一些花边新闻, 许多都是未经当事人许可, 采用偷拍、跟踪的方式获得, 然后对体育明星的个人隐私进行大肆渲染, 这无疑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与隐私权。[2]如马琳离婚事件原本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个人行为, 被网络媒体大肆渲染之后闹得满城风雨, 给马琳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伤害。

(四) 低俗、庸俗报道泛滥。

在市场化、商业化的今天,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已走上世俗化、庸俗化的道路, 报道的焦点不再是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和为国争光的壮志豪情, 而成了体育明星的私生活、美女球迷等。贝克汉姆成了香水品牌的代言人, 伍兹的婚礼比“美巡赛”更值钱, 莎拉波娃的美腿与网球画上等号, 这些让更多的人接受了体育, 但也使体育精神消失殆尽。20世纪90年代之后,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出现了色情化叙述的发展趋势, “乳房”、“高潮”、“臀部”等色情化词语大量涌现, 虽然这些词语与体育毫不沾边, 却经常出现在体育新闻报道之中。如网易上就有这样的报道:“足球性高潮:一场足球就是一场性爱”。有些网络媒体为追求点击率, 对赛场暴力进行渲染报道, 使体育新闻弥漫着浓厚的火药味, 如NBA奥本山宫斗殴事件, 许多网站竞相报道, 并冠以“打得很精彩”、“够猛”、“史上最牛斗殴事件”等赞扬性评述。

三、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

(一) 通过法律制度进行规范。

网络新闻报道道德缺失与我国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如今诚信危机、道德缺失已成为不争的社会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新闻业也很难独善其身。网络新闻报道的规范化、道德化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与社会舆论来保证, 但在价值与利益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 道德自律对人的行为约束力非常有限, 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法律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问题。[3]近年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法律法规, 使我国网络体育新闻行业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网络新闻法律制度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如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 执行力不够, 法规之间的冲突较多, 等等。因此, 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对当前的法规进行细化、具体化, 建立专门的网络规范执法部门, 完善互联网行业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应强化政府的文化监管职能, 采用有力管理措施强化网络新闻管理。还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 抨击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 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不良影响, 扭转新闻报道中的暴力化、色情化、庸俗化的舆论导向。文化市场秩序对网络体育新闻报道有着重大影响, 政府应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推进文化品牌建设, 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

(二) 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监管。

技术是进行网络新闻监管的重要手段, 也是加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因此, 应加强网络监管技术的研发。网络监管中心可以建立不良词库对不良文章或评论进行自动屏蔽, 通过屏蔽技术减少谩骂、造谣、恶意诽谤等不良的评论与帖子;还可以对新闻超链接进行优化, 为观众的新闻浏览指明方向。[4]此外, 新闻网站应提高网络自滤能力, 及时清除网站上的垃圾信息, 满足观众对真实、有价值的体育新闻的需求。

(三) 提高新闻从业者及受众的素质。

新闻行业是政府的喉舌, 也是民众呼声的集中反映。因此, 新闻从业者应加强思想政治学习,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能够把握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 做到顾大局、识大体;相关单位也要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培训, 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维护新闻行业的道德规范。体育新闻网站追逐的焦点是受众的点击率, 如果受众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那么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就会出现异化, 应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提高受众的新闻品质鉴别能力, 发挥受众对新闻媒介的监督。

四、结语

网络媒体在体育新闻报道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推动了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 但作为一种新事物,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相信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下, 在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会更规范、更科学、更合理。

参考文献

[1].王莉华, 郭敏.从媒介的后现代嬗变中看体育报道的策略变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

[2].鲁威人.体育新闻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57

[3].夏亮.浅谈网络奥运报道的特色[J].新闻界, 2004, 6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危害 第7篇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失去网络道德的约束或自身内部的道德自律出问题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态行为。它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网络社会中表现得日益突出。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真实地掌握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笔者编制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调查问卷”,并于2010年5~6月对南京地区五所高校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调查的对象是这些高校内有上网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每所大学发放问卷100份,以课堂和宿舍为单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实际回收问卷481份,有效问卷463份,有效回收率92.6%。问卷由42个问题组成,主要涉及网络道德行为方式,如网络自控力、网络攻击、网络亲社会、网络诚信、网络色情、网络破坏等。根据问卷,笔者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控力弱

在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2%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两小时以上,每周上网超过21小时的达到了35%。由此可见,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网络的依赖度很高,有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对网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在调查中发现,29%的学生每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38.6%的学生有过因为上网而逃课的经历,在自控力方面表现较弱。更有严重者甚至沉迷网络,只要一有时间就上网,一上网就下不来。在调查中发现有21%的学生因上网过度而身体不适或精神不佳。

2 诚信度低

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得大学生的网络交往变得更轻松。但是,在对大学生网络诚信的调查中发现(见表1),有6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在网络交往时不会如实填写自己的真实资料,而只有22.7%的学生网上和网下的活动保持一致,这可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造成的后果是网络诚信度明显降低。只有8.2%的学生在与网友交谈时说的是真话,51.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说明有时会说谎;还有少数大学生在网上故意欺骗他人。这些表明多数大学生对在网上交往时偶尔说谎的行为持宽容态度。

3 放纵自我,攻击性强

网络的自由性让大学生在网上可以自由地展现自我,网络也因此成了宣泄情绪的场所。调查中,有87.3%的学生“随心所欲展现自我”,当生活中遭受挫折时想到网上“自由宣泄不满情绪”的占57.3%。认为“网上聊天要注重措辞和礼节”的学生只有36.7%。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出现了辱骂他人或使用不文明语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调查发现,有59.6%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曾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42.8%的大学生曾在公共聊天室用图像或打字等方式影响他人聊天;有39.2%的大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在网上漫骂攻击他人”,其中有19.2%的大学生会“反击他人的漫骂与攻击”。

4 亲社会行为缺失

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学生在网络中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明显的缺失现象。愿意与他人共享网络资源的大学生虽然达28.9%,但是愿意伸出手帮助网络求助者的只有9.5%。可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部分的学生出于安全考虑选择了不去助人。

5 对拒绝接收网络色情信息态度不坚定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监管的缺失,近年来的网络色情泛滥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难题,这也影响到了道德自律意识还不够的大学生。调查显示,虽然只有1.7%的大学生表示经常浏览色情信息,72%的大学生表示坚决抵制,但对于网页中无意弹出的色情内容,选择“出于好奇会看看”的还是占到了19.6%,而从未访问过色情网站的大学生只占44.4%。说明大学生虽然具有道德意识,但面对诱惑时抵抗力还是不够强。(见表2)

6 网络侵犯破坏行为时有发生

这主要指大学生通过网络实施来侵犯他人隐私、窃取他人资料等“黑客”行为。具体来说有:剽窃他人的科研成果、乱发垃圾邮件、偷看他人隐私、恶搞、利用黑客软件破坏网络通信等。调查显示:网络剽窃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有94.4%的学生发生过“抄袭网上论文或资料”的行为,而利用网络随意下载软件、下载文章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有些大学生甚至直接将他人的文章全篇据为己有。在调查中选择“下载网络文章不注明出处”的学生达64.8%。而利用网络散发过广告类邮件的占18.4%,上传过低俗资料和图片的占29.4%,有5.2%的大学生通过BBS、公告栏等散布过谣言或攻击性文章。另外对于黑客行为,虽然只有1.1%的学生表示自己曾经做过黑客或者利用黑客工具非法侵入过他人的计算机,但有37.9%的大学生对这种行为表示“崇拜”。由此可见,网络上的侵犯破坏、违规违法行为在大学生身上时有发生。

二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调适策略

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强化道德自律意识

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充分说明,个体的自律意识对其良好道德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尚处于道德观念形成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缺乏辨别力和判断力,道德意志还不坚定,容易受网络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学校场域中的道德教育应该发挥主要作用,整合社会德育力量,拓展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让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增强大学生的法制和伦理道德观念,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强化他们的道德意志与道德自律。

2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网络心理

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之所以产生,其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此,高校要大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一方面,可以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灌输网络心理健康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通过心理辅导或咨询、心理保健等工作,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主动、积极地到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及时排除心理障碍,正确处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合理利用网络,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心理,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3 完善网络监管制度,优化网络道德环境

在一个多元价值纷争的网络世界中,光靠道德自律来维持其纯洁性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齐抓共管,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和监控制度。一方面,社会应加大对网络服务场所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不法经营者要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譬如,由政府成立一个“网民认证中心”,对网民提供的姓名、性别、籍贯等个人信息进行核实后再提供一个上网号码,并根据年龄设置不同程度的网络使用权限。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加强局域网建设,净化网络信息,要求学生实名认证登陆,并组织专门人员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技术跟踪,严格审查免费空间建立的各级链接,严格推选BBS版主。通过建立一系列网络监管制度实现对网络道德环境的优化。

4 健全网络安全体系,加强网络立法

网络社会是一个“自由空间”,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能力的舞台。但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必须受到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否则自由将会逐渐走向其对立面。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对网络行为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网络用户的利益。但就当前形势看,网络立法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国家立法部门应该制定一部比较完善的网络管理基本法,使得互联网世界有法可依。大学生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进而提高自己的互联网文明行为意识。

当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调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大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笔者认为,对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不容乐观的现状亟需全社会的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彭秀芳.大学生的移情结构及其与积极人格、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6: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叶通贤, 周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2) .

[4]林志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心理学思考[J].电力教育, 2009 (10) 上.

[5]尤华.“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实证研究[J].电高职高专研究, 2009 (11) 下.

浅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第8篇

互联网新闻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 广大互联网受众破除旧有的新闻传播模式, 通过运用互联网传播新闻的特有优势, 在享受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阅读方式带来的全新感受时, 一方面以最短的时间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 另一方面在获得新闻资讯的同时, 也在随时随地传播新闻资讯, 而且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推动新闻的迅速、立体、全方位的传播。然而由于一部分缺乏道德责任的新闻传播主体利用互联新闻媒介的一些独特特征, 在互联网新闻传播中不遵守本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丢失了起码的道德良心的现象。

二、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新闻快速地打破了旧有媒体的传播格局, 以爆炸性的速度和力度渗透到旧有媒体之中, 并且使媒体的传播广度得以延伸。但随之而来的是互联网新闻道德失范的问题也日渐凸显, 存在着大量诸如虚假新闻充斥、传播及夸大不良信息、侵权问题严重等新闻道德失范问题。

虚假新闻是新闻史上的一个顽疾。网络因其传播主体的隐蔽性, 更是成为虚假新闻产生的温床。虚假新闻的产生往往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新闻, 导致对新闻发布的时效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新闻工作人员个人可能由于一些小的缘由, 比如惰性、赶截稿时间、采访相关人员不到位, 为尽快完稿再发布到网络上, 或者仅仅是为了把稿件“糊弄”得像样点, 因此产生了许多失实新闻的例子。当然, 也不能排除一些因为利益收买或外在压力而导致的失实, 不过, 整体上讲, 这样的情况数量并不太多。新闻界老前辈陆定一说过, 新闻工作搞来搞去, 还是个真实问题。千头万绪, 根本性的还是这一问题。因而,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 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点。

网络因其开放、隐蔽、自由等特点, 为不良信息提供了滋生和泛滥的温床, 从而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污染。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又助长了诸如凶杀暴力、淫秽色情为主的黄色信息和以破坏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的不良信息的传播。目前许多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上随时跳出的新闻网页上也充斥着诸多赚取眼球的黄色图片、广告及怪异猎奇的新闻报道。这类大肆泛滥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必然扭曲人们的价值观, 尤其是对青少年人生观的培养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 在互联网上夸大负面新闻以吸引读者关注, 把个别现象典型化、扩大化、普遍化, 甚至反复的强化, 引起了社会恐慌。

目前, 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侵权现象。由于非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都未经过国家有关行政部门予以采编、发布新闻的资格, 因此只能以传统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单位建立的网站作为自己的新闻来源, 转发新闻单位发布的新闻。有个别的新闻网站通过恶意地剪切和篡改他人的新闻作品并将其转载。这种网络侵犯著作权的现象多见于在商业性媒体网站上。网络新闻侵权还有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形式。而这些涉嫌新闻当事人个人名义和隐私的事件又由于网民和网媒从业从员的参与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给当事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三、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 网络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隐蔽性

在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由于其传播者的身份以及接受者的身份较之传统新闻媒体更加隐蔽, 网络新闻传播者的一些失范行为可以相对比较容易避开一些相关法律规范的约束和大众舆论的广泛监督, 甚至通过频繁快速的转播不良新闻而对新闻的受众产生恶劣影响, 网络新闻的受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相对隐蔽和更加便捷的环境接收网络新闻, 更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新闻的侵害。因此, 网络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隐蔽性是造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网络新闻道德方面的法律规范缺失

网络新闻道德方面法律体系还不规范, 是我国网络新闻各种不良问题频繁发生且不能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新闻道德方面的立法严重不足, 而且执法也不严格。小型的五花八门的网站上抄袭主流媒体新闻、编造虚假新闻、夸大新闻事件及恶意转播暴力色情新闻屡见不鲜, 主流媒体网站上也时常见到不实新闻, 而且在这些网络媒体上也可能出现较强片面偏狭的倾向性, 误导广大受众。这方面国家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给予规范和处罚, 对于情节严重的失范行为应该给予严肃的经济和刑事处罚。

不规范的网络新闻法律体系, 使网络新闻的自身规范主要依靠职业道德维系, 即使违反了相应的法规, 也只会受到微不足道的处罚。另外, 自律方面的不足, 也是一个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三) 网络新闻监督者把关不严

互联网这一载体具有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的特点。因此, 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要对信息进行集中过滤和搜索。然而, 审查网络新闻工作量繁重, 新闻的审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和审查程序要求更高。审查时间紧张且审查任务繁重, 往往给虚假和不良网络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网络新闻缺乏必要的审查程序, 这一漏洞为虚假网络新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四、治理互联网道德失范的措施

(一) 加强网络技术监控的提升和经营场所的管理

加强网络技术监控技术的提升和经营场所的监管, 尤其要加强对商业性服务的网络监管。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通过加强网络警察的设置, 及时地监控和跟踪网络犯罪行为。这样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 尽最大可能制止正在实施的犯罪行为, 使破坏和损失降到最小化;二是通过加强对安全性能更高的网络监控软件的开发, 更加有效地监控网络新闻的安全性。三是研发破解软件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管理, 并对已造成的损失进行尽可能的的恢复。

(二) 加强相关网络安全法规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通过网络安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严厉打击网络诈骗、传播不良信息以及侵犯隐私权等, 借此为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通过网络安全法规法律的制定, 对网络出现的不健康内容进行监管和删除。与此同时, 建立高效的网络执法机制, 设立“信息高速公路交通警察”, 维护信息安全, 打击非法行为。按照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 对违规网站给予严厉的处罚, 对已经发生的网络犯罪行为主体进行追捕并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责任。另外, 利用对不法网络新闻媒体实行群众举报和突击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来净化网络空间。

(三) 通过宣传教育培养网络媒体和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

按照“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共同建设网络文明”的指导原则, 主要依靠舆论和规范来规范个体行为。一方面, 体现在网络新闻工作者必须注重加强自身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网络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本着为社会公众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网络新闻传播, 不搞私下交易进行不实报道, 对突发和重大事件的报道要严格做到准确、客观、公正。另一方面, 网民应该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 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的扬弃, 自觉抵制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采取高度负责的态度, 提倡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以净化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爽.探讨目前我国网络新闻道德失范问题[J].新闻传播, 2014 (3)

[2]何伟.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与对策[J].观察与批评, 2012 (26)

[3]陈亮.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 2009 (5) .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

大学生是接受互联网最快、受其影响最深的群体, 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心理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却不容乐观。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 热衷网上聊天, 言行过度放纵。

当代的大学生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但他们们由于自身的受教育程度,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再生气也要保持仪态和素质, 于是, 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就成了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他们经常通过上网聊天交友、逛论坛发帖子来排解内心的压力。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是隐姓匿名的, 他们便可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说粗话、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层出不穷。网络语言极度放纵, 他们心有所想随即在论坛上发帖, 或将状态更新在微博、人人网上, 且相互转发, 以此为乐。

(二) 上网时间过长, 过度痴迷网络游戏。

从中学到大学, 很多学生没有了中学时的升学和考试压力, 课余时间多了起来, 一时没有了方向和目标, 大把的时间都在网上度过。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 对他们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他们可以在这虚拟的世界里, 尽情地冲浪。特别是那些富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 或是带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游戏, 更使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有的甚至通宵达旦沉湎于网络中。研究表明, 长时间迷恋网络, 会使大脑高度兴奋, 使人颓废、消沉。如果他们不及时改弦易辙, 不但会导致学业荒废、人际关系淡化, 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 制造与传播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隐藏在可执行程序或数据文件中的一种干扰程序, 具有多样性和传染性, 其繁殖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是一个掌握高深专门知识的群体, 其中的极少数人凭借娴熟的技术在网上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 蓄意破坏他人网络终端, 危害网络的正常运行。例如在2006年被列为十大病毒排行榜首的“熊猫烧香”, 就是由武汉某高校大学生雷磊和李俊编制和散播, 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探析

(一)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弱化了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网络社会不同于现实社会, 它是由数字构成的, 具有虚拟性。而虚拟生存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们不需要以自己真实的面目出现, 也不需要对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承担后果。这样大学生可以随意地虚拟构建各种身份, 借助符号代码在网上实行各种虚拟行为。大学生在网上的言行是否正当, 既不易察觉和监督, 也不会受到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极大“自由”, 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自我道德的约束, 削弱了责任感, 从而导致大学生放纵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环境下, 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大学生原本已经构建的自律意识弱化, 做出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 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

大学生群体一般在18—25岁年龄段。这个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待完善的特殊时期。大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 对新事物特别敏感, 感情丰富而不稳定, 勇于挑战创新。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契合了大学生追求自由、崇尚自我和标新立异的独特心理。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在校园中, 缺乏社会阅历和较强的道德意志自制力, 面对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 难以判断信息的真伪, 也很难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大学生极易为网络的消极面所影响, 他们辨别西方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相对不足, 政治热情相对缺乏, 这些消极的东西, 难免会反映到网络活动中。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机制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

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行为文明, 一方面要靠网民良好的道德水平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要靠社会对网络行为的监督, 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因此, 一个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是必需的。目前, 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网络监督体系。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网络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原来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网络法律法规, 由于网络应用向纵深发展, 已有部分明显滞后, 一些关于网络行为的认定过于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且宣传力度不够, 使一些网络行为无法可依。除此之外, 网络监控技术发展也不是很成熟, 很多监管技术还没能得到普及和应用, 层出不穷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急需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成熟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显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09) .

[2]李士群, 网络道德[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探析 第10篇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

(一) 盲目网络崇拜

在现实社会中, 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常要受到其生活环境的主流文化影响, 所推重的理想生活模式和学习典范基本上都与主流价值观相应, 并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而网络的应用则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网进”了虚拟空间中。这势必形成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冲突问题。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 网络道德显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1]。如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就需要具有一定道德抉择能力, 而这正是处于从青年向成年过渡阶段大学生所欠缺的。一些大学生极易把一些存有争议的甚至是非合理的现象误认为是合理现象, 而对之倍加推重和崇拜。比如, 网络黑客就通常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不可否认, 网络黑客具有很强的网络技术知识, 他们可以轻松地破译网络软件密码, 轻而易举地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但是, 这种无视他人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无疑既不合理又不合法, 更不值得效仿。

(二) 网络用语低俗

人并非生活在孤岛中的鲁滨孙, 而是社会的产物, 必然要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现实社会中, 每个个体都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 具有一定社会身份, 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直接境遇交往。迫于传统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压力, 参与交往的个体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一般不会使用粗鲁的语言去激怒和伤害对方。而一旦进入到网络社会, 人们主要是借助QQ、电子邮件、微博等交往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 这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在此类交往方式中, 个人的身份、年龄、职业、性别等社会属性被计算机荧屏统统屏蔽掉, 而变为一个无具体社会身份的“虚拟人”。正是由于这种虚拟性使得他们缺乏应有的道德约束和道德惩戒, 误认为自己不用担负相应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致使他们在网络社会中交流“随心所欲”, 脏话连篇、恶语相加, 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网络社会的道德风气。而且, 一旦这种恶习被大学生带到日常生活中, 势必将导致与他人的沟通不畅, 引发交往障碍, 影响身心全面发展。

(三) 网络诚信缺失

隐匿性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性之一。我们知道, 许多人在网络社会中提供的信息基本上都不是本人的真实信息,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也就很难彼此真心倾诉。在网络社会中, 即使是真话也通常会被其他网民视作谎言。因而, 网络社会的隐匿性在很大程度上促使网络社会变成了谎言和虚假信息传播的“圣地”。毋庸置疑, 个人诚信品质的沉淀与其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良好的社会风气能促进个人诚信品质的沉淀, 而恶劣的社会风气则会延缓甚至破坏个体诚信品质的沉淀。长期生活在谎言中的人们必然要受到虚假信息的侵蚀和毒害, 即使对真实的信息也将产生怀疑而误认为其是虚假的信息, 进而严重削弱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度, 弱化他们的诚信品质。而这势必要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有调查显示, 在大学生中有12.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的邮件, 8.6%的人曾经获取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2]。

(四) 网络侵权频现

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正当权利, 理应受到保护和尊重。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因为个人信息的收集在网络社会中更为容易和隐蔽, 也更容易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和买卖。1992年, 美国进行一次“哈里斯—依奎法克斯公司消费者隐私调查” (Harris-Egnifax Consumer Privacy Survey) , 结果表明, 89%的被访者认为, 计算机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有关个人机密的私人信息[3]。同样, 网络技术以其无限的复制性和全球的传播性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越来越困难, 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和侵权的现象正在逐年不断增加。比如把未经他人授权的文字作品、美术摄影作品和影视作品上传到网上;在网络提供破解加密软件的技术、软件序列号、密码等。而这些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经常出现, 很多学生都有非法下载、转用他人文字作品、音乐影像等劳动成果的网络侵权经历。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成因分析

(一) 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性

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本质上是受其个人意识的支配, 属于其个体行为的范畴。在心理学层面, “个体行为主要是指由个人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目的的行为。青年个体的行为特征是与青年其他诸如生理、性格、气质、社会角色相联系相制约的”[4]。显然, 大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处于18岁到24岁之间, 这既是在心理层面逐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主要阶段, 又是主动融入社会而进行自我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发现, 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自律意识不强, 往往凭借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而肆无忌惮地从事着各种网络失范行为, 这给网络社会的社会风气的净化造成较坏的影响。

(二)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而基于此的网络社会所具备的特性也对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形成深刻的影响。首先, 网络生活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接触不同的境遇行为, 致使他们时刻面临着解决如何选择合宜信息和正当行为这一难题。由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 道德意志的不坚定, 结果导致他们容易受到污染信息的侵蚀和不良行为的引导, 最终引发出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其次,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极易诱使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的选择上陷入迷茫的境地, 最终做出非理性的道德决断。不可否认,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各种文化的彼此交融, 但它也是导致网络社会中缺乏主流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学生道德认知的不足, 缺乏对社会问题的理性分析能力, 结果极易造成他们在多元文化和多种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冲突面前形成错误的判断, 从而在观念和行为上偏离了道德运行的正常轨道。再次,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 使得外在规范的约束效果减弱, 进而致使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几率大幅增加。一般而言, 在外在规范约束力缺乏的情况下, 稳定的内在道德情感就成为确保个体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而正是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通常是以虚拟人格和“缺场”的方式进行的, 加之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的缺失, 结果使得他们在网络生活中“随心所欲”, 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接连发生。

(三) 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

在现实社会中, 传统道德通常借助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在信念等方式而发挥其作用。可是, 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经常借助于计算机荧屏而把自我真实的社会身份“屏蔽”, 成为超越空间和地域限制的“虚拟人”。所以, 以现实社会为基础的传统道德就难以在网络社会中继续发挥其原有作用, 也极易在其中形成“道德真空”和“道德缺位”。此外, 在特定的现实社会中, 道德一般具有主流道德和从属道德之分, 也就是说, 一种道德处于主导地位, 而其他道德处于相对从属地位。但这种划分在提倡多样化的网络社会中被打破, 道德尤其是道德评价标准较之以往呈现为多样化的样态。同一性质的行为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得到了完全不同的道德评价。比如, 一些崇拜网络黑客的文章或言论就难以在现实社会得到道德认同, 难以在传统媒体得到刊登, 却经常出现在大学校园的BBS中而被大学生广为传播, 这种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道德背离与冲突也是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四) 网络法律的缺乏

严格来说, 法律的制定往往要滞后于问题的产生, 只有当问题足够凸现, 并得到充分的论证, 才会讨论立法, 这一过程相对比较缓慢。同时, 法律一旦得到制定, 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因为法律的稳定是确保其权威性的前提条件, 朝令夕改的法律则难以确立其权威性。然而, 网络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 并经常超越出原有法律的边界。对此, 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曾说:“我觉得我们的法律就像在甲板上吧嗒吧嗒挣扎的鱼一样, 这些垂死挣扎的鱼拼命喘着气, 因为数字世界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 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5]不可否认, 中国虽然先后出台了《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立法滞后、笼统含糊、操作性不强的弱点, 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 许多大学生对这些滞后性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要凭借这些法律法规来指导和规约日益滋生的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 因而在他们中间出现如此多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也就不足为奇。

(五) 网络伦理教育的缺位

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海量信息, 这些信息既包括健康信息又包括污染信息。如果长期受到健康信息的熏陶, 自然会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反之, 如果长期浸渍于污染信息之中, 必然会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因而, 对大学生开展适当的网络伦理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有学者曾经对此做过总结:“在 (网络伦理) 教学内容上, 美国体现了地方分权的管理模式特色, 各州大中小学制定的教育内容都更具个性更加丰富多样, 细致实用, 比较具体。我国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统一管理模式……内容有些单一,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稍弱。”[6]显然, 网络教育尤其是网络伦理的教育的缺乏, 致使大学生在纷繁芜杂的信息面前手足无措, 极大地增加了他们从事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三、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思考

(一) 开展各种校内外文化活动, 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对大学生形成良好上网习惯和自觉规约上网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 通过各种校园媒体加强大学生对伦理道德的认知能力。其次, 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涵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高校应当鼓励学生定期参加以扶困助残、慈善抚恤、感恩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再次, 高校可以针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以改变他们对网络依赖的现状。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可以增强大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磨砺他们的道德意志, 又可促使他们从“虚拟社会”中抽身而出, 重新回归现实社会, 感知到真实的自我。

(二) 建立较为全面的网络技术监督机制, 弥补“网络漏洞”

不可否认, 网络社会的非中心化可使大学生感知到自由和平等的存在, 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机会主义者的滋生, 加之互联网上本来就存在着“技术漏洞”, 这就诱使一些大学生力图尝试网络盗窃、网络欺诈等道德失范行为, 以获得不合宜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因而, 为了有效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 高校就应该建立适度的网络技术监督机制。一方面, 高校可以应用防火墙软件以增强学校网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 高校应该使用相应的信息过滤软件以消除污染信息在学校网络中的传播。

(三) 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构建有效的网络约束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电子签名法》、《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规范网民的上网行为和确保网络社会的稳定。然而, 网络社会的新问题层出不穷, 有些网络现象明显已经触及我国的法律盲区。所以, 仅有这些法律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不断制定和出台新的网络法律。制定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中有章可循, 明确自己应该担负的网络责任和义务, 而且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网络法律意识, 促进他们网络法律素质的提高, 从而避免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高校应该改变道德教育模式, 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在向大学生介绍网络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 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引入课堂, 引导他们对网络社会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理性反思, 以强化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自律意识。我们相信, 通过网络道德教育的加强, 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意识, 增强他们对网络社会的道德认同感和责任感。而这显然也是有效避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必由之路。

摘要:中国大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通常存在盲目崇拜、用语低俗、沉溺游戏、诚信缺失、侵犯版权等道德失范现象, 这主要是由大学生自身特性、网络社会特性、虚拟与现实的道德背离、网络法律缺乏、网络伦理教育缺位等原因造成的。为避免此类网络失范现象的出现, 就必须开展校内外文化活动, 建立网络技术监督机制,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284.

[2]魏爱棠.“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理论与改革, 2000, (3) :111-114.

[3][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163.

[4]洪守义.青年行为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44.

[5][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278.

上一篇:中国象棋的育人功能下一篇:管壳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