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论文

2024-08-17

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论文(精选5篇)

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论文 第1篇

1 茶园生态观光的景观设计意义

1.1 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 生态观光茶园属于综合性非常强的产业, 必然需求“一条龙”式的配套服务, 由此除去直接推动的茶叶发展外, 还能够进一步带动地方交通、运输、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商业发展, 给地方农村经济的振兴提供全新的参考路径[1]。其次, 生态观光茶园的投建, 也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经营领域及规模, 在不断健全地方农业生产结构的同时, 实现农民创收。在销售这个环节上, 生态观光茶园不同于常见的茶园、茶馆, 其最为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将茶直接销售给游客, 不仅跳过了包装、物流步骤, 也提升了农民效益。最后, 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 可加强农村与城市间的文化交流,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缩小城乡差别, 推动农村社会的进步与城市乡村共同繁荣的目的。

1.2 实现农民增收, 推动农业可持续化发展

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不仅能够满足游客诸如观光、品赏的需求, 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茶文化表演, 让游客去亲身经历相关制茶环节, 让茶叶产品在游客的各种参与项目中形成就地消费, 以此促进农民的增收及再就业。

生态观光茶园除去提供游客有关茶文化的系列活动外, 还可以让游客去感受农村的乡土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文化资源, 利用寓教于乐的经营模式, 也让游客更加重视自然文化资源的保护, 进而强化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由此可见, 生态观光茶园不仅能够提升农业的整体经济地位, 并能够缓解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契合国内外发展趋势大潮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以及民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 人们对于回归大自然、体验俭朴生活的需求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切需求, 渴望能够在生态自然环境中放松自己[2]。因此, 生态化观光茶园应势而起, 它的出现也进一步延展了农业发展的空间, 创造了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全新视角, 生态观光茶园成为近年国内外茶叶产业发展的热门方向。

2 国内茶园生态观光景观存在的设计问题

2.1 无法彰显地区文化特色

国内大多数的生态观光茶园在最初的设计, 都极大地省略了对该地区特有的茶文化、茶史的研究。须知, 一个地方的特色茶文化, 对以生态观光著称的茶园而言, 不亚于是立竿见影的名片, 不仅是有别于别的地方的生态观光茶园最为直观的体现, 同样更是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的灵魂所在。很多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 尽管也会出现一些当地的茶文化符号, 但往往也只是一些诸如茶壶、茶杯等小品, 并没有融入一些地方特有景观元素。这里所指的地方“特有文化”, 绝非只是单纯的当地所出品的茶品种、茶具等元素, 更多的还是一个地方特有的人文内涵以及深厚的历史, 只有充分结合地方的历史、文化, 才可彰显出地方特色茶文化。然而, 在国内的茶园中, 通常都无法见到相关的地方文化特色的景观符号, 这导致游客无法产生深刻的地方印象。

2.2 功能不健全

生态观光茶园主要集中在农村, 其所有者往往也都以茶农、茶商为主, 由于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 主要和茶叶做直接的接触, 没有一定的景观设计概念与知识, 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就没有相关的认知。如今, 按照我国现有的生态观光茶园来看, 其中大部分的茶园都是通过一些茶叶种植园改建, 多数是依山而建, 并针对实际的种植需求而形成。由于茶园自身有着景观上的缺陷, 就导致了最终所投建的生态观光茶园存在诸多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室外座椅、垃圾桶等功能性的设施不齐全;很多游客感兴趣的采摘、制茶的体验设施建造粗糙;在农业景观上, 没有耐久性的花木植物点缀。种种观光景观的设计不健全, 直接使得茶园功能出现重大缺失。

2.3 不重视园区的茶文化

当下国内的许多生态观光茶园大多为私人所有, 其目的就在于盈利[3]。在此背景下, 园区的负责人为了一味地招揽游客, 在景观的设计和投建阶段, 往往只关注纯粹的硬质景观营造, 一味地把现在的很多流行符号掺入进来, 造成了生搬硬套的局面, 使得生态观光茶园的立意不明确。除此之外, 更有一部分生态观光茶园的管理人员, 为了可以使茶园尽可能地吸纳游客, 在设计阶段, 把许多茶山夷平, 然后建设成许多功能性建筑、道路、以及广场用地。而这种极端商业化的生态观光茶园的设计, 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对生态观光茶园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提高国内茶园生态观光设计质量的相关对策

3.1 重视茶园景观的时效性

所谓景观时效性, 通常意义上来说, 是指通过人工植物造景为重点最直观的一种呈现, 而植物正是最能表现出时效性的景观元素。因此, 在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的初始阶段, 必须要具备深远的视域, 择取出适合在茶园内能够长期生长的植物, 实现茶园的时效性条件。

美好的景观可以通过时间使其自己成长, 同样, 美好的景观更需得到大家的保护, 使生态景观的生命得以永续、不停, 在条件符合的背景下, 取得更健康地发展。在选材的过程中, 可以尽量选择景观效果好, 且耐久性好的材质。还需最大程度上权衡景观园区的地理条件因素, 科学地实施相应的排水、护坡、消防等等有关的细节设计, 以便后期茶园的日常经营与维护。这样一来, 一方面极大地缩减了生态观光茶园投入运营之后的维护支出, 另一方面生态观光茶园的生命力也能够更加旺盛、持久。众所周知, 茶树有一个普遍的生理特性, 即长时间种植茶叶后的周边土壤会出现土地酸化的现象。故而, 在茶叶种植的区域设计环节, 还应当尽量关注土地耐酸性的问题, 从而确保生态茶园的茶叶种植区土壤状况保持在良好状态。

生态观光茶园的时效性和延续性, 往往是设计人员在设计景观阶段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 究其原因在于, 除去设计人员不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意识外, 也和生态观光茶园的负责人过度重视眼前利益与短期效益有关。

3.2 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光设计

一方面, 应充分确保茶园园区内的每一项基础设施的健全性与可靠性。园内的基础设施, 是给观光游客提供的服务场所, 这也是每一个茶园得以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所谓基础设施, 主要涵盖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茶园园区的各场地接待点、服务性 (休闲) 建筑、停车场、厕所等, 能够给予游客来到茶园之后一系列的诸如咨询、餐饮、购物、住宿、娱乐、医疗等相关服务。对此, 设计师在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全方位考虑茶园园区的游客峰值情况、基础设施的服务半径、各项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以及设施和景点的关系等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全面设计, 这也可进一步帮助茶园管理人员后期实现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 尽可能地权衡到游客对于茶园区内特色旅游项目的每一需求。经过大量调查显示, 游客进入生态观光茶园过程中, 最为期待的环节就是亲身去体验茶文化和一系列的制茶活动。有鉴于此, 设计人员可设计一个独立的场所作为载体, 例如:茶叶作坊、茶艺体验区、展示区等设施。在设计阶段, 把这些游客所需求的载体场所, 和生态观光茶园的整体景观充分结合, 形成一种具备当地特色的茶元素, 保证每一位游客都可以有机会体验观光茶园特色。

3.3 渲染茶道精神

生态观光茶园本质上是借助“茶叶”这一载体的主题观光园, 因此, 茶园存在目的就不单单只是为游客服务, 更为关键的在于能够让游客通过观光的旅游形式, 尽量去接触到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领悟中华茶道的精神。因此, 在设计生态观光茶园景观阶段, 设计人员需以“茶道精神”当做切入点, 将茶园打造出一种具有特色茶文化氛围的茶园景观。我国很多的名家对茶道进行过无数的文字表述, 其中, “和”、“静”、“怡”“真”则是大家公认的感受茶道所需要的状态, 设计人员可按照此四字真言的标准, 去引导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的茶道精神设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生态茶园景观的设计不仅需要达到美学要求, 还应以生态的和谐性为设计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与茶园空间组织的规则, 融科学性、生态性、商业性为一体, 实施规划先行的设计原则, 确保每一个设计环节的有序展开, 并最终协调好彼此关系, 使得地方茶叶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

摘要:生态观光茶园属于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载体, 由于生态茶园具备茶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推崇和热捧。伴随着茶园观光发展的时间推移, 众多生态观光茶园在取得了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 也无可避免地面临了发展上的瓶颈, 很多打着“生态”观光旗号的茶园已无法达到人们心中预期的文化需求。怎样破除现有落后的运营模式, 正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促进生态观光茶园的健康高效发展, 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困境。

关键词:茶叶,茶园,生态观光,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唐艳红.城市设计的生态观与文化观——兼谈可持续的景观设计原则[J].中国园林, 2014 (3) :54-58.

[2]董宏, 李建明.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4 (8) :69-70.

生态茶园项目建设书 第2篇

项目建设地点:巴南区双河口镇太坪村项目建设时间:二○二年四月九日

项 目 建 议 书

一、项目背景 1.自然条件

双河口镇太坪村位于巴南区东北部,属三峡移民村和麻柳沿江开发区范畴村。地处北纬29°09′与29°47′,东经106°20′与107°00′之间,属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市市区东南部的丘陵地带,东与巴南麻柳嘴镇、长寿江南镇比邻,南与涪陵区新妙镇相连,西与木洞镇为邻,北与江北区隔江相望。东西宽2.9km,南北长2.3km,总幅员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下辖6个合作社,耕地面积3187亩,其中农田面积1850亩,土地面积1337亩,林地面积1500亩。平均海拔约50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134.0小时,高低海拔175—650米,平均气温摄氏18.6度。

项目拟建设在太坪村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两个合作社森林覆盖率高达60%,绿化率达96%。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平均气温18.6度,年降水量1100mm,相对湿度80-95%,无霜期308天,土壤PH值5.5,有机质含量高。云雾多,湿度大,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工业等污染始种植优质茶叶的理想生态环境。

2.基础条件

太坪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交通便利。南涪路横穿该村,正在修建的沿江高速公路在该村有一个出口,十二五期间拟修建的涪陵至机场的快速干道也将横穿该村,并规划有1个出口在该村。据重庆市27公里,据长寿14公里,据涪陵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该村还修建有农村公路、人行便道等10余公里,基本达到集中三户以上通人行便道,集中10户以上通公路的标准。在供电方面,双河口有35KV变电站一座,可覆盖全镇的基本用电。在通信上,无线、有线和宽带网络覆盖全村。

3.政策条件

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种植生态茶叶也符合三峡生态屏障建设的要求。同时在千秋磅社和姜家嘴社兴建生态茶园也符合双河口镇现代工贸旅游生态镇的打造要求,更符合巴南区的总体规划。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可行性

1.项目是适应市场要求,壮大茶叶茶叶的需要 茶叶系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世界饮料专家断言,21世纪将是茶的世界。我国每年出口茶叶20多万吨,创汇4亿多美元。全国茶叶消费约40多万吨,消费量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茶含有丰富的营养和药效保健成分被人民共识,各种茶饮料、茶食品应运而生。茶叶已被公认为现代最佳保健饮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项目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双河口镇产茶历史悠久,我镇生产的茶叶曾是明朝贡茶,有600多年历史。但由于缺乏开发资金,优质良种茶叶栽培面积小,茶叶产量低而不稳,生产效益差,村民管理较为懒散,茶叶产出较低。另一方面,茶叶加工落后,设备、工艺较低,产业组织程度低,制约了当地茶叶产业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太坪村得资源优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茶叶产业,同时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我镇迫切需要新建生产茶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措施得力

早在2005年,区农委(原重庆市巴南区农牧渔业局)出台的《巴南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中提出,要培育壮大了花椒、花卉、茶叶、干果四大产业,同时区旅游局也出台了《巴南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2008-2020年)》,明确提出要打造茶文化旅游产业。

为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茶叶产业发展精神,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茶叶产业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恢复,改建原有的茶园,茶叶产业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镇农村经济中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2.综合环境好,项目实施优势明显

从自然环境上看,项目建设地属亚热带东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6ºC,年降充沛,土壤富硒而有机质含量丰富,根据历年种茶实践来看,适合多种茶树苗木生长。

从政策环境上看,双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调整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以此作为全镇农业产业调整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加大茶叶等产业支持。

3.市场前景广阔

从市场需求来看,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以其保健作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二十一世纪,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增强,绿色无公害茶叶产品的消费量将会迅猛增长,茶叶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实施生态茶园建设项目,可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给予。从双河口地域优势来看,区位优势明显,借着区委、区政府努力推进“巴南银针”等茶系列品牌打造政策,急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茶叶产业发展。

(三)必要性

1.有利于发挥当地农业资源优势

双河口拥有悠久的产茶历史,仅千秋磅、姜家嘴社现有茶园面积500余亩。目前,千秋磅社、姜家嘴社多处荒地、山地空缺,无人开发。如果建设生态茶园,可借原有的茶园扩大规模,充分利用闲置的荒地、山地,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若该项目实施后,将带动更多的附加产业发展如茶文化观光旅游等,这对当地农业资源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双河口为农业大镇,产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主体为传统农业,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经营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老化单一,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双河口自然条件优越,具有茶叶生长的良好条件,长期以来,茶叶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茶叶产业发展滞后。而茶叶产业又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建设生态茶园,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调整,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3.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需要

双河口镇属于三峡后续项目建设范畴镇,生态屏障建设是后续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茶园,可以很好的将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调整完美结合,暨增加了群众收入,又保护了生态。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开发有机产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是农业生产朝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发生态茶园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建生态茶叶基地2500亩; 2.改建原茶园500亩; 3.引进茶叶加工坊1个。

四、资金概算

(一)新建有机茶叶基地2500亩,拟投资950万元 1.茶苗。每亩补助无性系良种茶苗5000株×0.3元/株=1500元,合计450万元;

2.开垦,种植费。300元/亩,合计75万元; 3.有机肥等。400元/亩,合计100万元;

4.茶园区水池等建设,按照50亩/个,每个5万元标准,共计250万元;

5.管理费,三年每亩约300元,共计75万元;

(二)改建有机茶基地500亩,拟投资130万元 1.茶苗,每亩补栽3000株,共计45万元; 2.开垦,种植费。共计15万元; 3.有机肥等,共计20万元; 4.水池等基础设施,共计50万元。

(三)茶叶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200万元 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1000元/平方米=200万元

(四)叶加工设备引进70万元;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自筹资金500万元,拟申请三峡后续项目补助资金850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正式投产后亩年产名优茶鲜叶60公斤,可加工名优茶20公斤;产普通茶鲜叶100公斤,可加工大众茶25公斤;名优茶按150元/公斤计算,大众茶按20元/公斤计算;亩茶叶产值可达3500元,3000亩有机茶园年产值可达1050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1000余人再就业,带动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又可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并能依托丰富的茶园基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带动双河口镇都市农业休闲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三)风险评价

本项目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对于产值、价格、投资额、工期、经营成本等因素的变化均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九、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高。

生态观光茶园建设论文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新泰市石莱镇北官庄村位于新泰市西南部,全村226户、829人、耕地面积2000 亩。近年来,按照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以茶叶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建成了泰茶“良心谷”产业园,建设了茶叶加工厂,开发了茶博园等旅游项目,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融合模式

融合模式为农业内部融合型。充分发挥北官庄村区位、资源优势,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由山东泰茶公司投资,总投资3.5亿元,建设1.2万亩有机茶园,重点打造“良心谷”有机茶,茶园按照生态农业规划布局,农林牧结合,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统一,有力地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取得成效

一是现已建成有机茶园1.2万亩,产品已获得欧盟、美国有机认证、中国有机转换认證,日本有机认证报批中。通过世界上最严苛的瑞士SGS481项农残检测,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通过国际有机认证的茶叶基地之一。

二是茶叶加工厂现已竣工,5条茶叶生产线上线完成调试工作。茶叶加工厂按照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建造,以食药生产标准进行茶叶的生产加工,达到无尘、零污染。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型自动化生产线,是目前我国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加工车间;茶研究院在建中;2016年基地建设由保证原材料的纯正有机到产品品质高端精致化发展,以更加适合高端市场的要求。

三是本身就具有观赏性的加工厂与茶博物馆、茶园观光形成茶文化游体系。结合生态养殖、旅游产品开发等项目,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融合统一。

四、主要做法

(一)优化机制,凝聚合力

按照现代农业理念进行精品园区建设,优化运行机制,着力构建保障体系。一是建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筹建工作,抓实施进度及建设质量,确保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工。二是健全工作小组。从基础设施、生产配套设施及品牌宣传推广等项目建设内容出发,明确职责、责任到人。由聘请的茶叶专家协同基地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划归基地技术部门负责,办公室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的品牌宣传与推广。三是建立制度体系。围绕精品园建设制定了精品茶园抚育管理制度、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制度等。

(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

力邀香港贝尔高林设计院规划设计,总投资3.5亿元,按照“江北茶乡、生态有机、现代农庄”的思路,以北方“茶文化”为主线,生产“有机茶”,建设“徽派村”,发展“特色游”,规划有机茶园区1.7万亩、南植北引区2000亩、生态养殖区300亩。按照以上制定的项目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开展精品制茶、旅游观茶、休闲品茶、欣赏鉴茶,形成完善的茶叶产业链。

(三)培优质量,树立品牌

坚持科技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科研模式,积极开展与茶叶科研部门的技术合作,茶叶种植生产流程按照“欧盟双A认证”标准,不施用化肥、农药,套种大豆连秧粉碎后拌上有机粪发酵施肥,采取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中药等解决病虫害,获得欧盟、美国有机认证、中国有机转换认证,日本有机认证报批中。通过世界上最严苛的瑞士SGS481项农残检测。注册有“北方玉芽”、“良心谷”、“鲍叔牙”商标,“北方玉芽”牌白茶在世界茶联合会组织的“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中勇夺金奖。

(四)创新经营,助力扶贫

广西桂林生态观光茶园的规划设计 第4篇

关键词:观光茶园,规划设计,茶文化,景观

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与生活当中, 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第三产业不断升级, 同时休假时间的逐渐充裕, 使得人们有更多机会出门旅游, 领略自然的风光。人们更愿意走向户外感受外面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寻自然, 追寻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而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也随着旅游热潮逐渐兴起。当前, 都市人有更多闲情逸致到风景秀丽的地区享受旅游的乐趣。同时, 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观光农业中的生态观光茶园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迅速崛起, 因此, 生态观光茶园的发展壮大, 无污染高品质的绿色茶叶产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壮大已成为茶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游客在观光茶园中可以尽情欣赏美景、采摘制作茶叶, 同时还能欣赏当地独具特色的表演活动, 充分领略我国独有的艺术瑰宝。目前, 世界上观光农园的内容各异, 形式多样, 茶园作为农业园中的一种类型, 摆脱茶业工艺偏低、资源开发短视和发展意识原始等问题, 茶园也在不断地开发经营中。

台北市的木栅观光茶园开园营业, 是观光茶园兴起的地方。观光茶园的发展,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生态观光园的发展具有别具一格的自然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 为我国发展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可以说, 观光茶园对社会发展做出反馈,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保证茶叶的正常生产的前提条件下, 规划设计可配置一些必要服务设施———如园林建筑、休闲设施、餐饮住宿等。观光茶园是布局景观节点、展示茶树、组织茶园道路系统、规划功能区域, 实现现代茶业与旅游业共繁共荣的基本目标, 并营造出一个集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风情、别致的人文景观相融合的, 集观光体验、娱乐健身、科普示范和茶叶生产于一个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观光园区, 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1 发展生态观光茶园的意义

第一, 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特点。并将茶园景观与中国传统茶文化融为一体。消费者在茶园中观赏美景、品味清茶, 欣赏茶艺表演, 并体验茶叶的生产和加工制作, 充分品味茶文化魅力, 领略茶道精神, 因此, 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都关乎观光茶园的成长完善。发展观光茶园, 可有力促进茶叶产业结构的优化、地区茶文化的弘扬。

第二, 具有指导规划设计实践的意义。在传统茶园规划中,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土地资源的分配, 观光茶园操作资源的配置, 观光茶园园区内能产出的生产功能与其他功能的相互配合, 比如每一区域内的布局设计、道路两旁的树木栽种计划、下水道和灌溉水的规划及防护林的安排, 这些设计安排都有利于观光茶园能够正常有序地生产。传统的观光园区更注重的是实用性、整洁性, 而这些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不符合新时期的观光茶园理念。传统观光茶园主要是关注娱乐项目的开发, 不注重与其他产业相结合, 埋没了其它的产业价值。虽然娱乐项目可创造较高的经济利益, 但却不能完整地将经济效益与园林景观的设计创作统一起来。我们国家已建成的观光茶园的发展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足和漏洞, 需要专业景观设计人员进一步的摸索和探究。

2 规划设计理念与目标

广西桂林的观光茶园旅游产业应当突出本地特色, 游客充分融入本地茶农生活, 去体验地道的茶文化气息, 品味本地的茶农精神。旅游者有美景可欣赏, 有美味的茶可品尝, 同时, 购买当地的茶拉动地方经济的同时也为桂林的茶做了宣传。游客也可读当地茶史, 了解当地民俗。游客在参观茶园的过程中有机会亲自动手体会茶叶的制作, 观光生态茶园的茶及茶文化的展示, 为游客提供了种植体验、认识当地的民风民俗、欣赏当地的自然景观, 同时领略茶文化的深邃内涵, 这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进步, 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广西桂林的生态观光茶园具有别具一格的风格和匠心独运的地方特色, 是广西自治区观光茶园的核心组成部分, 与其他地区的生态茶园形成了鲜明对比。

3 广西桂林的生态观光茶园功能分区

3.1 规划设计思想与原则

当然, 观光茶园特色的茶文化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如场地问题, 投资问题, 园林设计与服务定位问题。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需面面具到。茶叶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底蕴, 决定了其在精神文化境界上具有较高的修养性, 这表明了生态观光园给人带来超然世外的恬淡质感。因此, 这样的特质要与整体观光茶园的氛围风格遥相呼应, 在整体的设计和搭建实施阶段都应考虑与环境氛围是否有相矛盾的部分。“景观一致”主要指搭建的建筑与视觉感官的性质是一致的。景观还需具有一定程度的延展性, 其内涵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延展性, 景观的“范畴”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观光茶园除了要让游客领略优美的景色、流连忘返之外, 还应具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力。拓展观光茶园的景观可延伸至更广的方面, 如旅游、社会效应和经济等。可按以下结构设计观光茶园:了解生态茶园布局、观光生态茶园环境、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在古朴的生态园中放松休闲、购买当地茶叶及农产品等。设计师在充分考虑设计效果的延展性后, 整个设计就能表现得更加合理和流畅。

3.2 生态观光茶园功能分区与规划设计

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将广西桂林的观光茶园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生态观光区、茶文化展示区和休闲娱乐服务区。

生态观光茶园区域:桂林的茶园占地面积大, 茶山连绵壮观, 其出产的茶叶品类丰富, 适合向游客集中展示不同品种的茶类特点及其培育过程。同时, 园区可以向游客提供采摘茶叶的活动项目, 使游客不仅能听到导游的介绍, 也能够亲身体验茶园生活的乐趣。在生态观光茶园打造过程中, 应考虑到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创设, 可在茶园设置蓄水系统, 进行自动化灌溉, 整个茶园形成完整的排放水装置, 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在道路两旁种植灌木, 起到遮荫防风的作用。同时, 考虑到茶叶生产的生态性、环保性和安全性, 不使用农药和化肥, 主要使用天然有机肥, 也要考虑到茶树和害虫之间的关系, 生态食物链保持完整, 打造出得天独厚的茶树生存环境。

茶文化展示区域:本区域包括茶文化广场和茶艺展示区。茶文化广场可向游客综合展示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广场地面可用古朴的木地板进行装饰和铺砌, 全方位渗透茶文化的内涵。并可通过录像、广播等方式向游客介绍在茶文化推动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历史性人物、彰显其地位和作用, 从而推崇历史源远流长的茶道精神, 整个广场设计表现了观光茶园独具匠心的茶韵味, 游客身在其中, 深受茶文化熏陶, 自身也别有一番感悟。

服务休闲功能区域:该区可以同时具备餐饮、商务、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在茶园中设计鱼池、池中种植荷花等水生生物, 池中造亭台, 亭台中建茶馆茶庄, 设置环形走廊, 游客可在此休闲话家常, 垂钓赏美景。本区设计需简洁大方, 场地需宽阔, 适当的庭院设计能够增添幽雅的意境。

4 结语

依托于茶叶生产的茶叶生态观光旅游不仅能够推动桂林当地茶叶销售量的增加, 也能够推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还推广了茶文化。真正做到将茶文化融入到寻常百姓中, 展示了真正的茶道精神。茶园观光将经济、文化和生态效益综合起来, 在满足了游客需求的同时, 也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了当地居民增收。游客通过观光茶园更全面地了解茶叶生产和加工制作的工序, 更深入地了解茶文化。观光茶园也可作为高校师生的科研教学基地, 引进茶叶生产和加工仪器设备, 将茶叶生产示范和文化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当地茶多茶好的优势, 充分发挥茶叶所具有的综合效益, 促使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促使观光茶园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邓大华.普洱农业观光茶园规划设计初探[J].广西热带农业, 2013 (3) :50-53.

[2]金立强, 王慧, 肖斌.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 (4) :205-208.

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解析论文 第5篇

关键词:观光茶园;景观设计;要素

中国是最早的茶树原产地,最早开始栽培茶树和使用茶叶,所以我国又被称为茶叶之乡,我国在茶文化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饮茶一直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最为喜爱,甚至在古代的道教中还将茶视为养生仙药。茶叶在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人们极为喜爱,茶的发展历史也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正在不断脱离传统的农耕文明,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需要可以缓解压力和放慢生活节奏的方式,所以在最近几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逐渐兴盛。

1自然要素

1.1地形要素

地形要素一直都是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基础,地形是直接关系观光茶园空间的构成和美感。大多数的茶园为了满足茶叶种植的需求选择起伏的山地和丘陵等地形,所以观光茶园应设计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结合起伏的地形来设计景观,结合自然山体的形势来打造优美的观景区。而在相对平坦的地势中则可用作功能性的景观点,比如茶文化广场、茶业科普园以及功夫茶演示厅等。在设计观光茶园景观时,必须要尊重当地的地形条件,以地形地势为主,再结合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其他要素来设计景观空间的结构,不但能够避免大规模的挖填方,还可以利用自然的地形来设计观光茶园的排水系统。

1.2植物要素

植物要素在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中是十分关键的自然要素,通常情况下植物要素和地形要素结合起来组成茶园的景观空间,为观光茶园打造出自然的生机活力和空间美感,在设计观光茶园景观时,植物配置选择应更加多元化。茶树一般是根据尺寸划分,大致分为灌木、小乔木与乔木3种,在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尺寸来配置茶树的品种,能够打造出丰富的层次感,且不同根系长度的茶树还能够提高土壤资源的利用率。

1.3水体要素

水体要素的融入会让观光茶园的景色更加具有活力和美感,观光茶园本就是设计在自然的山体上,在山体和茶树中融入水体元素必然会形成一幅充满人文气息的山水画。在观光茶园中加入水景的设计能够丰富观光茶园的观赏性,还能够有效地调节局地小气候的温度。在观光茶园中设计水景时,应从水体的形态和利用类型上考虑,而水体的形态则分为静水和动态水。平静开阔的水面指的是自然的湖泊和池塘一类的水体,但是若需要人工来建造水体话则不宜建造大面积的湖泊或池塘,在静态水体中可适量种植一些荷花和睡莲等适合静态水体的观赏水生植物。而动态水体设计则应结合观光茶园的地形特征,比如可以在坡地的汇水位置设计溪流和落水的景观,不但能通过景观来排出观光茶园多余的雨水,还能够创造出景观空间。

2人文要素

2.1建筑构筑物要素

观光茶园的建筑物大多都是以服务性为主,例如公共厕所、游客接待中心、茶业科普馆以及茶文化博物馆等,通常这些建筑构筑物都是观光茶园的核心功能区,所以在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到建筑的实用功能性,还需要考虑到强调茶文化设计的建筑特色,建筑构筑物的设计应和观光茶园的主题保持统一性。观光茶园是让游客释放压力,放慢生活节奏的地方,所以茶园必然具有休闲娱乐性,为了满足游客们可游可玩可住的需求,观光茶园内还需要考虑修建一些民居建筑,这些民居建筑同样也需要与茶园的建筑形式保持统一性。

2.2园路要素和铺装要素

园路要素对于观光茶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流线,园路大致分为3种层次,分别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景观步道,当茶园的坡度超过8%时,应考虑以台阶的形式来建设园路。观光茶园的主干道主要是用来引导和集散,所以主干道应连接观光茶园的所有主要功能片区,主干道道路宽度的设计应保障有5~8m的管库,而次干道道路的设计则应该保证宽2.5~5m,而景观步道道路的设计则应该保持在1.2~2m的宽度之内。茶园内的铺装最好使用自然透水性的材料,比如砾石和草木等,需要注意铺装题材的选用应和传统茶文化相关或相呼应。

3结语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受到工作、家庭、经济以及社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而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土地紧缺,只有大力发展观光茶园景观,才能够为需要释放压力的城市居民带来美好的观光旅游,同时观光茶园的这一现实要求也为观光茶园带来了长远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景观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米满宁,徐瑞.观光茶园的景观设计要素探析[J].福建茶叶,2017

上一篇:博物馆网络建设下一篇:危机下的策略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