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电视节目范文

2024-07-02

亲子电视节目范文(精选10篇)

亲子电视节目 第1篇

1 亲子真人秀的内涵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西方国家, 后引入亚非国家, 并得到一定的改进, 节目的流行度及收视率达到史上最高。21世纪初, 真人秀节目传入我国, 并由当初的模仿、转变为当前的创新, 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例如:一些选美大赛、明星擂台赛等的成功举办, 就是早期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展现, 且收视率非常理想。

亲子真人秀属于真人秀的一种。该节目收视率较高, 但相关研究较少, 因此, 对亲子真人秀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亲子真人秀是指以亲子故事为主题且具有真人秀的特点的节目。电视类真人秀能够在特定情景及规则中对志愿者的行为活动进行真实记录。亲子主要指孩子父母, 父母与孩子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及互动, 能够增进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沟通和尊重, 进而推动双方的成长。可见, 亲子真人秀首先应具备真人秀的特点, 其次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且以孩子同父母的沟通交流为主要方式的节目, 最后是孩子以三岁以上六岁以下为宜。可见, 亲子真人秀主要是在孩子与父母的共同参与下, 利用设定的情境及目标任务来展示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的节目。以孩子的童趣来娱乐观众和传播教育方式, 进而唤起观众对亲子教育的思考[1]。

2 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策划

电视节目的策划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个完整的节目策划离不开调研市场、定位选题、制作制播方案和信息反馈整合等内容。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传播受众的需求、爱好及当前同类节目的内容, 通过了解同类节目的特点、传播途径及制作方式等来认识和了解本节目的优势和劣势, 进而为本节目的选题、内容等提供可靠参考, 以增强节目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除市场调研外, 选题定位及故事建构也是亲子真人秀节目策划的重点。本文将重点对选题定位及故事建构进行分析探讨。

2.1 定位目标

定位应按照电视节目的特点进行。由于电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较大, 其传播功能对人们生活影响巨大, 电视节目应主动自觉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策划节目时应对其进行准确定位。节目定位时应充分考虑电视传播的内外环境, 对各类相关信息进行多维搜集, 如电视传播主体、行业现有环境、竞争对手情况及受众等, 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定位的目标。定位目标一般是对目标受众的定位, 明确目标受众的需求, 以显示电视节目的个性特色和精确度。同时, 也应对节目宗旨、目标、环节等进行细化, 确定目标受众、节目内容、市场及制播风格、途径等。同时, 还应设置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 对收视率、广告收益、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考核及衡量。对于亲子真人秀节目的定位应以展示亲子关系、娱乐、教育及促进孩子成长等为节目的社会价值及责任。在亲子环节设置上应注重创新意识, 强化节目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功能, 根据受众需求及爱好不断调整节目定位, 重视各种反馈信息及同受众互动的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受众需求和想法, 并将其反馈到节目制作中以及时调整节目定位[2]。如果受众需求同节目定位相矛盾则应重新定位, 使节目重获生命力。

2.2 情境建构

亲子真人秀节目准确定位后, 就应对主题情境进行策划和建构。亲子真人秀主题情境策划中应将亲子活动内容、情节、情境及悬念等因素完全融合到节目制作方案中。在策划主题选择上, 应将亲子真人秀活动内容同社会话题对接, 使其成为受众了解现实和自我生存现状的途径, 成为社会风貌的展示平台。当前, 娱乐性和消费化成为受众需求[3], 因此, 在亲子真人秀主题策划选择方面应体现此特点, 用较为有趣的游戏等活动来包装节目, 而后以此建构出群体性的故事及其情境。亲子真人秀主要体现的是孩子同父母间的沟通及相处状态, 在孩子就是一切的中国现状中, 以游戏的方式来引出育儿话题是节目的社会价值体现, 也是受众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比如:亲子真人秀《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等热播节目都以户外场景为主题展示平台, 以体验的方式来表现节目, 节目中孩子和父母按照节目规则在设定好的情境中展开亲子互动活动。这些情境设置通常也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但每次的游戏任务都呈现新的看点, 当然, 人物参与的人物真相也会在活动中流露出来。

亲子真人秀节目中主题情境构建完成后, 应将节目参与者在节目情境活动中的对话、表现、喜欢、痛苦、态度、窘境及策略等用镜头完全记录下来, 使其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原生态能够同受众生活更加贴近, 进而会增强节目同受众的亲近性。同时, 受众还能通过体验、观看节目来感受同自己价值观及生活态度的相似点, 从而对情境中的亲子人物投入理性、感性的排斥或认同。

2.3 感同身受

亲子真人秀节目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让人感同身受, 或对或错, 节目没有任何评判, 每一位父亲在经历子女难以教育的挫败后, 也会在后面认真反省自己, 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在节目中不断成长。通常明星的各种情感经常会被曝光, 但对于亲情, 尤其是像这档节目这么直接互动的曝光, 电视界出现得很少。这种让每个观众都能共鸣的亲情加上细腻流畅的叙事风格, 加大了观众对于该节目的期待值。而且明星孩子的筛选, 也很好的控制在了4~6岁, 既能让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 又不流于“表演”。播出前后, 线上线下都跟观众进行互动, 再次大大提升了收视率和影响力。

2.4 童真消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 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 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但是, 大量亲子真人秀的共性是, 孩子是节目的卖点, 也是观众的看点, 但童真不该被综艺节目消费[4]。《通知》下发数月后, 该类节目盲目跟风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

3 结语

亲子真人秀节目是日常生活中庸常及琐碎的一种展现,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偶然性、矛盾性等来构建主题情节。亲子真人秀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的真实情节来开启生活的清晰脉络, 并使主题情境延展和流入受众思绪中, 进而传播其社会价值。当然, 这就要从节目策划上下功夫。定位和主题情境构建是亲子真人秀节目策划的关键。定位能够明确节目价值目标、受众需求和市场竞争等, 主题情境构建则能较好地展开亲子真人秀活动, 使其充满趣味性、娱乐性和看点, 进而展现出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社会价值。

摘要:《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掀起了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热潮, 也创下了极高的收视率, 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然而, 如何策划此类电视节目则是关键。本文从真人秀节目的相关内涵入手来探讨亲子真人秀节目的电视策划, 以期为亲子真人秀栏目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亲子真人秀,策划,定位

参考文献

[1]左潇.如何策划好亲子教育类真人秀节目——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艺术教育, 2014 (4) .

[2]申兴华.亲子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南方电视学刊, 2015 (3) .

[3]马名扬.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 .

亲子嘉年华节目主持词 第2篇

开场语:

(博文)亲爱的叔叔、阿姨(芃慧)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星男)尊敬的各位领导(星女)各位来宾(涵涵)各位家长(昊晨)各位朋友,大家(合)晚—上——好!(博文)走过春天,迎来夏天,(芃慧)放飞梦想,播种希望;

(星男)在这火热的季节里,我们大小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分享夏之美景、夏之风情,(星女)在这快乐的夜晚里,我们相约露台会展中心,共同分享夏之火热、夏之收获!

(涵涵)让我们用歌声咏唱我们家长沙龙人的豪迈;

(昊晨)让我们用舞蹈展现我们家长沙龙人的风采;我宣布:潍坊市家长沙龙2014年暑期亲子嘉年华大型晚会(合)现在开始!

1、开场舞:《夏日拉丁情》 表演者:张祖伟拉丁舞校向阳分部 领导致辞:

歌有什么关系吗?(童):哦。不知道啊。(倚铭):下面这个节目就会告诉你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童):请欣赏配乐诗朗诵《长大》。配乐:东舒潍;朗诵:刘珈利。

5、合唱:《小燕子》 表演者:徐钰婷、媛媛

(星男、星女)主持人牵着小朋友上台,蹲下。(星男):小朋友,你几岁了?答:*岁半。(星女):小妹妹,你几岁了呢?答:*岁。(星男):别看这俩小朋友小,才艺可不一般呢。(星女):你们俩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什么节目呢?齐答:歌曲《小燕子》。(星男):好,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徐钰婷,媛媛。

抽奖热身:

(昊晨)这次晚会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奖品,大家喜欢吗?现在是抽奖热身时间……

(涵涵)有请本次晚会的总策划沈建民同志为大家抽出今天的纪念奖。掌声有请大锅!

首先是农银人寿提供的精美果盘20个 第二是台会展中心提供的精美雨伞10把 第三是鲁台会展中心提供的精美水杯10个

6、笛子独奏:《采茶扑蝶》 表演者:王建力

(涵涵)茶园采茶彩蝶舞,喜气洋洋扑蝶忙。欲扑蝴蝶欲采茶,其中真意无人赏。请欣赏笛子独奏《采茶扑蝶》,表演者:王建力。

(昊晨)在潍城区家长沙龙微光教育网站()开始运营之际,家长沙龙联合王金明美术学校和潍城区家长委员会,推出了“微光教育网LOGO设计大赛”。通过宣传、设计、上传、整理、评奖等诸各环节,各项大奖已经出炉。下面,有请王金明美术学校的李滨主任上台宣布奖项,并颁发奖品。掌声有请。(合影留念)

有请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刘森校长为我们抽出今天晚会的第一批三等奖,25名,奖品是价值99元联想蓝牙音箱。掌声有请刘校长!

11、模特表演:《足球宝贝》 表演者:韩 笑、王演承、王佳怡 朱煜昕、刘广泽、姜静袆

(星女)艺翌艺术教育学校是潍坊市首家正规少儿形体培训学校,特有的“交一份钱学两样的”的经营理念,让孩子同时学到形体模特和少儿爵士两门课程,并不断带领孩子在表演和比赛中锻炼自己、成就自己……。有请来自艺翌艺术教育学校的韩笑、王演承、王佳怡、朱煜昕、刘广泽、姜静袆带来的《足球宝贝》。

12、独唱:《勿忘心安》 表演者:王佳逊

(童):倚铭哥哥,你知道有个成语叫“心安理得”吗?(倚铭)当然知道。(童)我们要“理得”,就不能忘记“心安”哦。(倚铭):下面有请王佳逊给大家带来独唱《勿忘心安》。

13、古筝独奏:《渔舟唱晚》 表演者:晋宁蔚

品质培养,建立“人生信念,音乐塑身”为教学宗旨;以“品牌化教学、规范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为管理目标。现开设器乐、美术、舞蹈和考前培训等多项课程。下面请欣赏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带来的《四小天鹅》。

16、独唱:《时间煮雨》 表演者:周雨璇

(涵涵):时间是一首无声的歌,时间是一首煮雨的曲,(昊晨):在时间的长河中,让我们彼此见证你我。请听周雨璇带来的女声独唱《时间煮雨》。

17、架子鼓:《路灯下的小姑娘》 表演者:冯树超

(星女)路灯下,有一位小姑娘,她勾起了我们一段久远的回忆。请欣赏架子鼓独奏《路灯下的小姑娘》。表演者:冯树超。

18、舞蹈:《两个人》 表演者:崔文轩、戴好(芃慧)一段精彩的架子鼓之后,我们来欣赏一段由崔文轩、戴好小朋友带来的激情爵士劲舞《两个人》。

19、武术串烧:《武林风》 表演者:马昊辰、熊 雄、陈久洲

李彦希、孙乐凡、王瑞熙、齐诗语

(博文)中华武术,源远流长,让我们在马昊辰、熊 雄、陈久洲李彦希、孙乐凡、王瑞熙、齐诗语等同学的带领下,来领略一下中华武术的博大与精深

20、独唱:《步步高》 表演者:徐博川

(童)芝麻开花节节高,人行上山步步高。请听徐博川带来的歌曲《步步高》。

别唱了别唱了,你这个歌已经过时了。(博文):啊?过时了?(芃慧):对呀,下面请听王昱婷带来的新版《一分钱》。

24、武术: 表演者:少林武术学校

(倚铭):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童):停停停,我知道你很羡慕会功夫的人,快看吧,少林小子们来了。(倚铭):请欣赏《少林小子》,表演者:少林武校

25、配乐故事 表演者:范姝然、周素玉(昊晨):涵涵爸,前面我们的民族乐器葫芦丝配着我们的汉语朗诵,你有什么感觉?(涵涵),耳目一新。那西方乐器大提琴与英语故事一起出现会是什么味道呢?(昊晨):请欣赏配乐故事。配乐:范姝然,演讲者:周素玉

26、舞蹈:《茉莉花》 表演者:孙新源

(昊林)一年一时景,茉莉花又开,请欣赏舞蹈《茉莉花》,表演者:孙新源

27、独唱:《最美的太阳》 表演者:张东鹏

(明潇)世界因你而生机勃勃,世界因你而绚丽多彩;世界因你不再黑暗,世界因你充满阳光。我爱你,太阳。掌声有请张东鹏给咱们带来《最美的太阳》。

28、集体歌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表演者:沙龙成员(星男)苏轼作为豪放派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词作,请欣赏大型歌舞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演者:沙龙成员

29、独唱:《马兰谣》 表演者:佳佳

恐后运送公粮,请欣赏二胡独奏《喜送公粮》。表演者:张丽雯。

33、舞蹈:《西域风情》 表演者:谭雅文、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

(芃慧)“天连黄沙飞漫漫,孤山数隔万重天”。不一样的西域,不一样的风情。请欣赏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选送来的舞蹈《西域风情》。表演者: 谭雅文等。

34、朗诵:《再别康桥》 表演者:周嫣泽

(涵涵)“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周嫣泽带领大家取欣赏徐志摩的诗化的世界——《再别康桥》。

35、歌伴舞:《勇往直前》 表演者:韩沂君母子

(昊晨)我们的一生,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有一种信念,鼓励我们勇往直前!请欣赏小杨坤——畅畅和妈妈带来的歌伴舞《勇往直前》。

36、独唱:《我爱你 中国》 表演者:沈林熠

(博文):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就像你一直做的那样;(芃慧)每当我迷惑的时候,你总给我一种温暖,我爱你中国。(博文):下面请大家欣赏沈林熠的男声独唱《我爱你 中国》

37、亲子合唱:《倍儿爽》 表演者:王方母子

(昊林):大张伟的《倍儿爽》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了;(明潇):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昊林):请欣赏王方母子合唱《倍儿爽》。

38、经典诵读:《大学》 表演者:韦尔奇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星男)韦尔奇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全面启动全国事业拓展体系,1

(童)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演绎不一样的激情,请欣赏:双人拉丁舞《倍儿爽》。有请郑心怡及她的伙伴。

44、独唱:《绒花》 表演者:王逸涵

(博文):这是一朵美丽的花,一路芬芳满山崖;(芃慧):这是一朵英雄的花,顶天立地迎彩霞。(博文):请听女声独唱《绒花》。表演者:王逸涵。

45、二胡合奏:《赞歌》 表演者:孙静怡,王杰

(明潇):昊林弟弟,你觉得我们的沙龙群怎么样啊?(昊林):太棒了,这里有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这里有大舞台让我们展示自己,多好呀!(明潇):咱俩就不要在这里自夸了,我们的小演员要用他们手中的二胡,谱写一曲《赞歌》(昊林):有请表演者:孙静怡,王杰。

46、舞蹈:《中国女孩》 表演者: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昊晨)中国女孩美,中国女孩俏,中国女孩秀丽,中国女孩端庄。请欣赏舞蹈《中国女孩》表演者:久盛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结束语:

(博文)彼此的相逢,是一种浅浅的缘;(芃慧)我把思念留在心田;

(倚铭)你我的相识,是一艘离港的船;(童)我把思念高挂船帆;(昊林)我们期盼;(明潇)我们呼唤……

亲子电视节目 第3篇

“这不会又是一个跟风的节目吧?”记者脱口而出。

“跟什么风啊”,乐嘉似乎不满意这样的回答,“我不敢说我们这个节目做得怎么样,但起码从节目形态上说,它是真正对问题进行交流的。我敢说这个节目是独一无二的。”

乐嘉口中的这个独一无二的节目就是由大道行知传媒公司制作,将在北京卫视播出的原创季播节目《妈妈听我说》。

亲子节目的另一种可能

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2014上半年电视内容市场的景象,有一个词会是“爸爸很忙”。

肇始于去年《爸爸去哪儿》的大获成功,亲子类节目积蓄了多年的能量终于在今年喷薄而出,国内电视人如同发现了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纷纷开掘此类题材,这一被电视忽视多年的节目类型转瞬间成为了素材金矿。其中,仅以“爸爸”为招牌的亲子节目就有多档,如《爸爸回来了》、《爸爸请回答》、《好爸爸坏爸爸》等。

题材的扎堆并未让这类节目变得丰富多元,反而稀释了观众的审美注意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题材不再具备对观众的吸引力,因为亲子教育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普适性的命题,它关乎着未来。对中国人来说,在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大部分的父母变得神经紧绷,一根独苗意味着没有试错的机会,因此亲子教育是绝大多数家庭关切的话题,甚至是一些家庭生活的中心。这说明亲子类节目还大有可为,但路在何方?

许多节目喜欢追求戏剧冲突,呈现奇观化效果。从观众欣赏偏好来说这无可厚非,但却可能会舍本逐末。就当下国内亲子节目而言,在趋之若鹜的表现父亲与子女关系的同时,母亲与孩子的相处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反映,而中国家庭教育大多数的施行者恰恰是母亲。《妈妈听我说》将视角聚焦于孩子和妈妈的相处艺术,它的出现适时填补了市场空白。

差异化的节目往往要“颠覆”常规理念,《妈妈听我说》的“颠覆性”在于它对母亲、孩子话语权的置换上。在习焉不察的家庭生活中,都是妈妈说了算,孩子只能服从。而这个节目第一次将话语权和表决权交给了小孩子,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他们的角度来审视社会。

节目中将会有20个性格各异的小朋友组成“萌宝天团”,他们担任评审角色。每期节目中都将会有一位明星妈妈和四位平民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出现。通过VCR,每个妈妈和孩子相处中出现的问题会被呈现,然后由“萌宝天团”里的小评审们向妈妈提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用亮灯灭灯的方式表示对妈妈支持与否,如果两轮下来,灭灯数超过三分之二就表示在孩子的世界中,妈妈的行为是错的,反之,则是对的。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认为《妈妈听我说》的亮点可以用“三无”和“三有”来概括,“三无”即是这个节目是百分百的原生态:无摆拍、无编剧、无防腐剂;“三有”则是这批可爱的00后们有着最正的三观:有是非观、有价值观、有荣辱观。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对育儿教育的直接作用。“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妈妈?他们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这些问题是家长共同的心声,这档节目将成为一面镜子,让妈妈们看到在与孩子沟通中的疏忽和不足。它也将成为一扇门,让孩子能够向妈妈敞开心扉,让家长在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之前,先成为他们的第一个朋友。”

主持人、嘉宾相得益彰

在节目录制现场,尽管主持人乐嘉的声音分贝不断上涨,萌宝们却总会用更高的声浪将其压倒,这让他不时自嘲:“我都要疯了!”不过,即使是这些小鬼们意见不一样,相互争辩得面红耳赤时,他依然会保持着最大的耐性听孩子们表达,并让他们迅速安静下来。

采访时,乐嘉直言主持这个节目有难度,“最主要的难度是孩子毕竟太小,他们在发言时经常会把话题一下子扯到另外一个上,需要我不停地引导,这个是难点。”据总导演徐旸透露,之所以邀请乐嘉担任主持人,是因为节目需要一个既懂心理又爱小孩又能主持的人,层层筛选,非乐嘉莫属。看到乐嘉在台上游刃有余地和孩子们交流,似乎印证了导演的判断。

在《本色》那本书中,乐嘉表示他感兴趣的是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背后,每个人的内心本色。在他看来,由他创立的这套性格色彩分析理论对于亲子教育也是大有裨益,比如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心理、“因色施教”等,“作用实在太多了,我很快会出一本书。”

每当萌宝们因为观点不同,争吵不休时,台上的乐嘉总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台下的嘉宾六六。创作过《蜗居》《双面胶》《宝贝》等力作的这位国内一线编剧,通过《妈妈听我说》完成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处女秀。六六说,其实自己对参与节目录制兴趣并不大,“人一旦找到了省事的挣钱方法,就不愿意干那些费劲的活。像我这样做一次节目从上海飞过来,然后再开始做一天,我觉得时间拖得太长了,不如躺沙发上写书舒服。”而最后能来参加,是因为好友乐嘉的邀请,属于“捆绑销售”。

不过,六六表示参加这个节目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喜欢小孩,而且从事过多年的幼教工作,这让她做起这个工作轻车熟路。通过节目录制现场的反映来看,六六点评言语犀利,金句不断,与乐嘉的主持相得益彰,产生了微妙的化学效应。

“我们要跟电视台合伙赚钱”

《妈妈听我说》录制第一场时,在现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他眼神坚定,若有所思,不时与身边的人私语,似乎是在交流对节目的看法。

这个人就是大道行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电视界的传奇少帅龚立波。

龚立波的职业履历可谓惊艳,他大学毕业进入江苏卫视,27岁时就成为了省级卫视最年轻的广告部主任。2013年,37岁的他离开江苏卫视,创办大道行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始创业。

长期担任广告部主任的经历让龚立波对市场的洞察非常深刻,他认为虽然媒体产业化提出很多年了,但是真正能实现的媒体很少。大凡企业都会有明确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受众,但电视节目却常常希望所有人都来看。“其实,取悦于所有人就没有特色。”基于这种理念,《妈妈听我说》对于目标受众群进行了明确的细分,将其确定为6—12岁孩子的家长,锁定这些收视主体后,节目内容更具针对性,“只要妈妈们关心,只要小孩们自己来关心,我觉得就够了”。

《妈妈听我说》是大道传媒在省级卫视的首秀,选择与北京卫视合作是因为龚立波看中了北京卫视的市场潜力。与北京卫视的合作模式,龚立波也进行了创新。据他透露,《妈妈听我说》是由大道传媒全额投资,独立制作,北京卫视不需要出制作费,只需将广告经营交由双方联合经营,“有些客户是台里负责,有些是我们负责的,我们负责的比例更大一些。”据悉,节目的冠名商小葵花儿童药即是由大道方面负责。“我们不要电视台的钱,我们要跟电视台合伙赚钱”。這种合作模式让大道传媒承受的风险更大,但龚立波表示对这个节目很有信心。

(戴硕)

浅析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 第4篇

在实际操作中, 节目采用游戏的方式, 为家长、孩子营造快乐的氛围。节目将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的九大教育原则融入游戏中, 每一项游戏的设置将体现一到两个主要原则 (例如平等的原则、鼓励的原则) 。原则的体现随着游戏关数的推移层层递进。家庭将在游戏体验中, 潜移默化地掌握如何在亲子交流中使用这些原则, 并理解“共情接纳”、“关系大于教育”的核心理念, 由此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石头剪刀布》摒弃了传统家教节目中纯粹、刻板的理念与理论灌输, 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各种身体力行的亲子游戏去感悟两代人相处时正确的沟通方式, 从而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如依照电视真人秀节目类型分类, 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隶属于情感体验型真人秀节目, 是情感体验型真人秀节目新兴的分支。节目具有“真人秀”的本质特征, 同时满足了观众的情感需求。

一、节目具有“真人秀”节目的本质特征

尹鸿教授在《如何理解真人秀的本质和特点是关键》一文中指出, “真人秀”节目的本质特征要从“真人秀”这三个关键字深入体会、理解, “如果说人是它的核心, 真是它的特色, 秀就是它的手段, 所有的真实就必须通过虚拟的规则来完成。如果规则没有掌握好, 前面的人性、人格出不来, 它的真实空间就得不到拓展”。

1、“人”的选择很关键, 必须选择具有差异性和代表性的参与者

一般来说, 观众希望通过真人秀节目去窥探、了解周围跟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世界, 因此, 真人秀节目强调的是它和日常生活的关联性。所以, 真人秀节目中的“人”要选用真人、普通人, 只有让观众觉得这是他们中间的人, 跟他们的生活有关系, 才会让观众关注节目;其次要选择在性别、职业、性格、生活方式、文化程度甚至语言和形态上具有差异的参与者。一方面, 这些差异化的人物具有更大的观众代表性, 另一方面, 他们可构成一种冲突性。《石头剪刀布》在人物选择上便拥有这些特点, 它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的普通家庭。因为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矛盾存在于千万普通家庭中, 而节目也以普通家长与孩子为主要收视对象, 故节目重要元素之一的人物必须选择普通人,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 从观众的需求来看, 普通人与他们的距离更近,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格的人能满足各个阶层观众的需要;其二, 普通人不善于伪装、不善于掩饰自我, 这些特点会使节目更具张力。

选择参加节目的普通人还必须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特点:参赛家庭的父母与孩子, 其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矛盾点要有普遍性;参赛家庭还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能代表不同教育背景及不同阶层的人, 这样观众容易在节目中找到与自己相类似的家庭, 从而对参赛家庭产生认同感, 对他们在节目中的种种表现及感悟产生共鸣。

2、“真”是真人秀节目的特色

“真”, 指的是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是真实的。为了能真实展示具体进程和细节, 真人秀节目采用的拍摄手段多数是纪录片式的。采用这种拍摄方式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真实的需要。尽管真人秀节目不要求像纪录片那样真实, 但细节的真实是必要的。如今的电视观众对真实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真人秀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 在西方的一些真人秀节目如《阁楼故事》、《老大哥》等, 在各个房间里 (包括浴室和厕所) 都有摄像机全天24小时纪录, 充分利用摄像敏锐的眼光及时抓取一些细节。

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的拍摄手法采用的是真人秀节目普遍采用的拍摄方式———纪录片式的跟踪拍摄和丰富生动的细节展示, 采用这种拍摄方式主要是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真实的需要, 尽管节目拍摄不像纪录片要求的那样真实, 但许多细节的真实是必要的。例如, 《石头剪刀布》家庭成员间在完成体验项目时, 他们的动作、眼神、交流的语言都能体现当时的心情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捕捉到细节就能真实反映参赛者心理。

另一方面:人物 (家庭成员) 的个性及品质需通过丰富生动的细节来表现。《石头剪刀布》中有一固定环节为竞选班长, 班长既有权力、也有风险, 规则要求每一位参赛者都要发言, 或毛遂自荐或推荐他人。通过记录他们发言的神态及语言的组织及表达方式, 可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家庭间对于风险及利益选择的不同特质。

3、真人秀节目游戏规则的好坏决定了节目是否有很好的“秀”的手段

一般来说游戏规则有几个方面作用:第一是规定人物有多大的活动空间。一个好的规则, 应该大家都共同遵守, 要让人物有充分的发挥自己能力的可能性;第二是规定人物活动的时间, 在有效的时间内, 规则的制订就可以越严格;第三是控制难度的手段, 任务越难, 选手的付出就越多, 性格和能力的差异性就越明显, 观众的投入也就越多、关注度也就越大。

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规则的设置除了简单、明确的特性外还具有教育性、难度性及可玩性。

首先, 亲子体验项目与单纯的游戏不同, 它蕴含了实现“共情接纳”应遵循的九大原则, 即平等、尊重、情感交流、统一、榜样、信任、宽容、鼓励、方法转变原则。同时, 为了让这些原则能在游戏中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我们要求参赛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设定的情景中。设定情景即设定了一个非常态的生活空间。《石头剪刀布》设定的情景是一家三口放弃平时的身份、地位及固有的沟通方式, 只是作为一个互相帮助、相互配合的团体来接受他们的挑战, 这种非常态生活空间的设立, 既能保证游戏规则的严格遵守和执行, 也易使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得以爆发。

其次, 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设置游戏规则还具有难度性、强度性及可玩性三个特点。难度是相对于参赛者而言的, 有难度才能尽量发挥参与者的潜力, 具有挑战性, 这样, 选手的表现才能超出平常状态;强度是相对于观众来说的, 游戏要有一定的冲击性和动作性才能有娱乐性;与此同时, 游戏要具有玩的空间, 这个空间也是参与者自我表现的空间, 参与者尽情投入, 观众也可以模拟参与。比如:《石头剪刀布》设置的军事体验项目, 一家三口完成平时战士训练时的一些军事项目, 这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是头一次, 充满挑战性, 同时也让家庭感到刺激、好玩。正因这些特性, 家庭成员间在完成这一项目时才能表现出支援、牺牲、偶然等平时现实生活中不易爆发出的情感。

二、节目须吻合“情感体验型真人秀”的情感需求

情境体验型真人秀的魅力往往在于满足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需求, 给观众一个观看他人日常生活的机会、一个不仅了解他人而且评价他人私生活的机会。隐私, 特别是与心理、行为有关的隐私往往成为这类节目的焦点。

在国外的“真人秀”节目中, 电视台的制作方经常把男女关系和情感隐私作为自己的主旨和最大的卖点甚至鼓励和希望出现一些带有色情性质的“罗曼蒂克”场面, 以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尽管引起了许多非议, 电视制作者仍乐意通过暴露他人的私人生活来换取商业利益。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屏弃了对“性、个人隐私等”窥视的欲望, 以父母、孩子之间的家庭情感为展示主线, 反映出观众对健康人格和健康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具有一定的道德品格前提。它满足的是人们对于教育好子女的情感需求。

现实生活中的人有七情六欲, 爱情、亲情等都是关注焦点。在情感体验型真人秀中体现的“情感”应具有泛大众性, 即“情感”必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就会建构一个观看理由, 让观众产生看节目的欲望、让观众不断地跟节目中的人交换自己的情感, 形成一个良性的观看过程。《石头剪刀布》所体现的“亲子情”具有泛大众性, 是普通人关注的焦点。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因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今天的儿童诗是21世纪的主人, 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 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 在2000年要使90%儿童 (14岁以下) 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项目标明确了家长肩负着为祖国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目前, 许多家长已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上很多机构也举办了形式各样的家教讲座, 为家长集中宣传先进教育理念, 但家教讲座一般只流于理论上的宣讲, 缺少实践的体验, 造成的结果是有的家长尽管是满腹教育理论, 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 究其原因是没有一种环境或特定的氛围让家长从内心深处真正体验、领悟这些理论。《石头剪刀布》亲子游戏设置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节目中, 父母与孩子要共同面对困难、面对挑战、面对配合……这些都可以刺激父母与孩子对各种理念的理解及应用。

三、节目产业链的开发———将体验进行到底

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除了具备“真人秀”节目的特性外, 还有其独特之处———适合产业链的开发。这可让节目实现线上、线下立体传播。

《石头剪刀布》除了在线上让家庭体验如何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外, 还在线下同步推出“亲子体验中心”。“亲子体验中心”完全按照节目中在一定模式进行设立, 有军事体验项目、农家体验项目等。我们拟将其打造成为家长和孩子周末休闲、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去处, 让更多的家长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理论, 用理论指导实践,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石头剪刀布》是福建少儿频道初次制作的真人秀节目, 尽管有许多优秀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经验可供借鉴, 但如何将亲子心理、教育原则相融合且具有本土化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在实践中能总结出一些适合中国特色、家庭特点的真人秀节目经验。

摘要:本文以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石头剪刀布》为蓝本, 通过对节目建构的基本特征、节目建构基本元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究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模式及制作特点。

关键词: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情感需求

参考文献

[1]、尹鸿、陆虹:《电视真人秀的节目类型分析》 (需补充出处)

[2]、赵晶:《开展亲子教育, 创建和谐家庭》 (需补充出处)

一年级亲子游戏活动节目主持词 第5篇

“童心同乐 幸福成长”亲子游戏活动节目主持词

歌伴舞《左手右手》开场。

(女)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尊敬的来宾,你们好!(合)

(男)今天,我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欢庆自己的节日。

(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的心中充满感激。

男)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感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女)是您们给予我们无限的关爱,让我们幸福的成长。

(男)今天,我代表所有少先队员们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我代表一年级全体师生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亲子活动,对此我们表示衷心地感谢与热烈的欢迎。

(男)现在,我宣布,实验小学一年级 童心同乐 幸福成长“六一”亲子游戏活动现在开始!!

(女)小朋友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万喆,你来给大家讲讲怎么样?

(男)好啊!《小蝌蚪找妈妈》讲的就是一群小蝌蚪从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也不知道自己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但是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知道了妈妈的外貌特征,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女)讲得真好!今天,我们的第一个游戏也叫《小蝌蚪找妈妈》。请参加游戏的妈妈们和小朋友们听好游戏规则:每班有两对妈妈和孩子参加游戏,游戏分两组进行,每组7对。

请参加游戏的小朋友面向观众,妈妈们坐在屏障后面,从屏障的洞洞中伸出自己的双手,由小朋友们来认手,小朋友认准了就赶快握住妈妈的手。被握住手的妈妈就请站起来,看看他找对了没有。有请第一组的妈妈们和小朋友们。有请第2组的妈妈们和小朋友们。(认对了颁发奖品,认错了的发纪念品)

(女)孩子们,妈妈的双手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为我们打扫、整理,多么辛苦呀!小朋友们平时在生活中还要多关心多体贴我们的妈妈,以后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不要再为妈妈的双手多增添一份劳累了,好吗?

(男)老师,老师!我知道,妈妈是家里最辛苦的人,妈妈的双手为我们全家人做过许多许多的事,以后我自己的事情我要自己做!

(女)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男)我有个小小的请求,我想请在座的所有小朋友和我一起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送给我们的妈妈可以吗?

(女)当然可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把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送给你们最最亲爱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起。。

(女)听完孩子们唱的歌,相信各位妈妈已经感受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爱了。亲爱的孩子们,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的爸爸妈妈就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喂我们喝奶,长大一点了就喂我们吃饭,替我们穿衣戴帽,我们真是幸福呀!今天,我们就请爸爸妈妈也来感受一下被照顾的幸福。

请参加游戏“今天我来照顾你”的家长和小朋友听好游戏规则:

请7位家长坐在椅子上,首先让孩子为你穿上t恤,然后请孩子拿来糖果喂给家长吃,最后拿来豆浆喂给家长喝。吃完的糖纸,和豆浆杯一定要及时扔进垃圾桶才算完成任务哦!

你身旁的裁判员会根据你把糖纸和豆浆杯扔进垃圾桶的时间计时。(前3名有奖,其余的纪念奖)

(女)每年小朋友们过生日,爸爸妈妈不仅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子好吃的,还为我们准备好生日蛋糕和漂亮的新衣服,给我们庆祝生日。可是在我们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哪些小朋友记住了爸爸妈妈的生日。让我们进入第3个游戏“你的生日我知道”。「 1」 「 2」 「 3」

请听好游戏规则:每班两对家长与孩子,分两组进行,家长和孩子背对背站着,用你们手中x的笔在卡片上填上家长的出生年月日。填好后,请把卡片交给主持人。有请第1组的家长和孩子上台。接下来请第2组。(答对的发奖品,错的发纪念品)

(女)相信,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们一定会牢牢的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以后到了爸爸妈妈生日的那天,我们也可以给爸爸妈妈过生日了。

(男)黄老师,游戏进行到这里,能给大家来点好玩的吗?

(女)好玩的呀?让我想想。前几天我学了个游戏,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游戏名字就叫“蹲蹲乐”,想参加的小朋友和家长赶快举手吧!

请3位家长和3位小朋友,分别是绿草队和红花队,请每个队员选择自己喜爱的蔬菜头饰戴上。(黄瓜、茄子、胡萝卜、青椒、大白菜、西红柿)由胡萝卜开始,一边做蹲下起立的动作,一边说“胡萝卜蹲,胡萝卜蹲,胡萝卜蹲完青椒蹲”青椒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就要赶紧一边做蹲下起立的动作一边说:“青椒蹲,青椒蹲,青椒蹲完。。”如果谁在3秒钟内没有接上就被淘汰。如此,到最后看看红花队和绿草队谁能获胜。切记一定要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谁来蹲。(给获胜的队没人一份奖品,给其他的一份纪念品)

(男)这个游戏太有趣了!以后我也要跟小伙伴们一起玩。

(女)是呀!有趣的游戏要和大家一同分享。下面让我们赶快进入激烈的竞赛游戏吧!游戏1:大脚小脚一起跳。万喆,你好像也有报名参加这个游戏吧?那你赶快去吧!

各位参赛的选手们请听好游戏规则:这个游戏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跳绳,中途若是跳停了可以接着跳。以一分钟内跳的个数多的取胜。本次竞赛分两组进行,有请第一组请参加游戏的家长和孩子,带着跳绳按照次序分别站到各个裁判员前面。请第二组做好准备。

(女)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咱们的参赛者一定在家里花了很大的功夫苦练了不少时间!万喆,你和妈妈也在家里练习过吗?

(男)当然练习了,不过还是跳得不够理想!

(女)没关系啦!无论输赢,开心就好!让我们把开心进行到底吧!下面进入第2个竞赛游戏:“开心糖果飞进筐”。

各位参赛者请注意:每班派出两名家长和十个小朋友。(家长除了带上自己的孩子还要在班级内随机抽出8名学生,总共10个孩子)游戏分两组进行,每组7队,每队一名家长和5个孩子。请家长和孩子分别站在两端,由5个孩子轮流向筐内丢糖果,家长拿筐接糖果,一分钟后,筐内糖果最多的取胜。有请第一组参赛人员。有请第2组。

(男)哇!像刚才这种糖果满天飞的场面,只有在我的梦里面才会出现,要是那些糖果能飞进我的嘴巴里就更好了!

(女)你呀!就知道贪吃!你可知道糖果吃多了,咱们的牙齿会坏掉的!以后小朋友们可要少吃糖哦!好啦!让我们进入最后的游戏环节吧!

“齐心协力向前冲”。请各位参赛者听好了:请各班派出一个家庭,这个家庭必须由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人组成。孩子在中间,爸爸妈妈在孩子的左右,把孩子的两条腿分别和爸爸妈妈的一条腿绑住,然后听裁判口令,从起点跑到终点,最先到达的家庭取胜。有请各位爸爸妈妈和宝宝上场。

(男)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在刚才的游戏中,如果爸爸妈妈和宝宝不团结合作的话,那他们很可能就会摔倒受伤了。

(女)对呀!在游戏中是这样,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同样也需要大家的团结合作,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的人才能和你身边的人相处的更愉快,才能做个快乐、幸福的人!

(女)我们的游戏环节已经结束了。万喆,你觉得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怎么样?

(男)我觉得很开心,很幸福!我希望爸爸妈妈以后能多抽点时间陪我一起玩游戏。

(女)你说出了所有小朋友的心声。可是我们有些小朋友一年到头,都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开。各位在座的爸爸妈妈,我们每个班级都有一群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的就是父母的关爱,有一首歌唱出了这群孩子们的心声,《爱我你就抱抱我》!让我们一起聆听孩子们的心声和孩子们一起唱吧!跳吧!

(女)敬爱的老师,各位来宾,(男)亲爱的同学们,一年级童心同乐 幸福成长 六一 亲子游戏活动到此结束!

(女)再次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永远拥有一颗灿烂美好的童心!

亲子电视节目 第6篇

一、人际沟通是最重要的信息接触渠道

专题组通过对观众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发现, 有56.57%的观众选择通过人际沟通来获取节目信息, 成为信息接触最重要的渠道。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媒介接触习惯已经发生新的改变, 除了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外, 观众还越来越倾向于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媒体获取信息, 但相比这些新旧媒体的相对单向性而言, 观众更喜欢通过人际沟通来消化从其他媒体上获得的信息, 面对面式的节目信息交流也成为获得相关信息及观点的主要渠道。同时, 共同的节目话题也成为促成沟通的谈资, 为人际沟通提供了娱乐话题。

其次, 在这份调查中, 通过节目视频接触信息的观众占比达48.48%, 与通过人际沟通接触信息的比例相差8.09%, 即有一部分观众仅在人际沟通中谈论过节目相关话题, 而并不观看节目视频。再次, 微博则以37.37%的占比跻身第三, 成为观众主要的媒介接触渠道, 这首先得益于用户群体的一致性, 微博的使用者与该节目的观众有一定的契合度, 即18~34岁人群是节目的核心观众, 同时也是微博的主要用户, 为相关信息的交流沟通提供了精准的用户群基础。更重要的是, 《爸爸去哪儿》将微博作为其宣传的主要阵地, 不但开通节目官微进行宣传, 也通过明星和星二代们在微博上发布信息与观众互动, 同时还在微博上发起一系列与节目相关的热门话题, 如#张亮我想和你睡#、#佳偶天橙#等, 吸引微博用户主动搜索与节目相关的信息。

最后, 微信所占比例仅为14.14%, 这一数据表明观众很少通过微信来获取节目信息。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 优势在于熟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如果公众账号不做推广很难被用户所知晓, 在问卷调查中, 很多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爸爸去哪儿》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此外, 改版后的微信公众账号每天仅能发送一条微信, 在信息的传播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原创信息的发布量难以形成规模, 这也成为微信在目前并没有发挥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沟通渠道作用的一个原因。

二、网络重播成为最主要的收看方式

《爸爸去哪儿》在第一期开播时就实现多渠道播放, 打破电视媒体的单一传播渠道, 实现电视节目的线上直播。观众不仅能够通过电视机收看每周五晚在湖南卫视播出的节目, 还能通过芒果TV、PPTV、爱奇艺等网络视频网站实时收看节目的网络直播或重播。调查数据显示, 64.65%的观众通过网络重播的方式观看《爸爸去哪儿》, 远远高出网络直播、电视直播等方式, 成为节目的第一大观看方式。尽管电视机的普及率仍高于电脑, 但已有数据已经表明电视的使用率正在迅速下降, 网络观看由于快捷、方便、随意性强、没有插播广告等特点正逐渐成为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方式。加之《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的播出时间为每周五晚10点至12点, 播出时间比较尴尬, 部分观众可能由于外出娱乐或已入睡而错过电视直播, 因而选择收看网络重播。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手机媒体收看《爸爸去哪儿》的观众也有9.09%的比例, 尽管比例还较低, 但随着网速、费用、清晰度、移动终端屏幕尺寸等限制性因素正在逐渐改善, 手机等移动终端媒体也会逐渐成为主流收看渠道。

三、内容的娱乐性及明星参与仍是制胜法宝

《爸爸去哪儿》被网友称赞为“全民综艺节目”, 每期收视率均超过3.0, 12期节目毫无例外地占据收视率排行榜的榜首。节目能够实现如此战绩, 与节目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密不可分。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 有58.59%的观众认为“搞笑的节目剪辑和字幕”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剪辑和字幕确实与以往的综艺节目大不相同, 在后期剪辑方面多使用慢放、定格、回放、蒙太奇剪接等方式。在每一期最后明星与孩子之间进行睡前互动的画面会被放慢并配以温馨的音乐;孩子们天真童趣的表现, 如王诗龄看到田亮落水时的表现、kimi第一次离开爸爸独自完成任务时候的场景, 节目都不断进行回放和定格。制作团队力求将节目中温馨、幽默, 或突发事件、矛盾冲突等画面的播放效果加强, 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一项非常给力的环节就是字幕, 节目中的字幕充满了笑点和网络恶搞内容, 十分符合现代综艺电视节目主流观众的审美情趣。许多字幕不仅让观众在观看时捧腹大笑, 还在节目播出之后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如当张亮给天天讲解葫芦的时候, 旁边就会出现动画片葫芦娃里经典的台词“妖精, 还我爷爷, 还我爷爷”;再如张亮早起坐船旁时, 字幕打出“水冰月发型”, 并出现水冰月这一动画形象;还有田亮的“森碟”发音、“风一样的吕子”;以及王岳伦的“呵呵呵”等都被观众热议。看完节目后, 观众都感叹, 这简直是神一般的字幕组, 为节目增色不少, 也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此外, “节目邀请明星和星二代参与”的选项占比50.51%, 反映了有明星参与对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 引发观众的好奇心, 增加节目的收看人数的独特魅力。目前的电视综艺节目, 无论是歌唱类、情感类、竞赛类、舞台秀等都大量邀请明星参与, 甚至导致明星对观众的吸引力开始下降, 出现有明星数量与收视率倒挂的现象。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 嘉宾明星并不是时下最火的明星, 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电视台对明星的包装能力。同时, 节目在挖掘明星的私生活这一稀缺性信息上的洞察也成为小众明星吸引大众眼球的关键因素, 将明星的小孩和家庭生活搬上荧屏供观众消费, 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 也是这档节目最大的吸引点之一。

数据调查还显示, “户外生活体验的形式”、“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嘉宾的表现”等几项所占比例差别并不大, 分别为42.42%、43.43%和36.36%, 相比于以上几个选项, “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体验”占比只有16.16%, 占比最低。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有二:第一是该节目所选取的拍摄地点大都没有知名度, 许多观众都不知道该景点的存在, 所以没有刻意关注这一选项所提及的内容。第二是旅游体验并不是该节目的主打项目, 所以节目中所涉及旅游体验的各环节都制作得比较随意和粗糙, 如对云南普者黑、山东威海鸡鸣岛等旅游景观拍摄的画面都比较少, 观众难以将该节目与旅游节目挂钩。

金无足赤, 节目也没有完美的节目。虽然该档节目频频获得好评, 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但本次调查显示, 在开放性问题中, 有观众认为节目游戏环节设置单调, 每期都是以寻找食材、合作做饭以及简单的游戏为内容, 缺乏创新, 长此以往会使观众觉得枯燥无味。如何设置新鲜有趣同时儿童又能完成的游戏环节, 以保持观众对节目的好奇心是节目需要加以注意并改进的主要问题。此外, 也有观众认为节目中植入广告越来越多, 影响了节目的观赏性;希望节目组能够保护小孩, 不要在节目中欺骗小孩;可以在节目中增加传统礼仪、文化遗迹旅游方面的元素以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

亲子节目的火爆现象已经燃遍各大卫视, 《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也于6月开播, 如何发挥节目内容制作上的优势, 挖掘明星的吸引力, 以及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沟通价值都将对第二季的表现有所影响, 同时如何应对观众的挑剔也将是新的挑战。

摘要:《爸爸去哪儿》是时下最热的亲子类节目, 本文将运用问卷调查法对节目受众进行研究, 从而分析为何该节目能够在短时间内火爆全国, 成为全民热捧的真人秀节目, 通过所得结论给予其他同类节目启示。

论亲子真人秀电视节目的人文情怀 第7篇

一、亲子真人秀节目蕴含的人文情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自孟子的“民本”思想开始就延绵不绝,在共建人与心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生发出礼乐文化与家国文化。如今,以人为本的社会更强调对人的关心、尊重与理解,人的存在感、价值感与幸福感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综艺类节目的杰出代表,《爸爸去哪儿》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所呈现的文化内涵是作品得以吸引人、打动人的关键,同时,节目“在艺术创作中努力寻找民族文化元素的审美对应物,并赋予具有观赏性的表现形式”,从而用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了节目的品质和魅力,其浓郁的人文情怀跃然屏上。

1.力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是我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精髓。自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来,自然山水就作为人格修养或寓心明道的象征,其人文意蕴源远流长。自然之美对生活在环境日益恶化的都市人而言不仅有着强烈的诱惑力,同样也会警醒他们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呵护自然,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爸爸去哪儿》适时地给观众送上了的一道绝佳的视听盛宴:景色迤逦的自然风光、淡然恬静的乡村生活、质朴醇厚的民风民情、相亲相爱的爸爸和孩子……浑然天成的画面促使人们发现并体认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拥有厚重中原文化的门头沟、粗犷豪放的沙头坡、民族风情充溢的云南、惊现地貌奇观的重庆武隆天坑等胜地,使星爸萌娃们在脱离了都市的喧嚣,饱览祖国美景、探寻风俗文化的同时,经历着真正意义上的亲子心灵之旅。屏幕外的观众则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共同领略着饶有趣味的风土人情,感受着自然生态下纯粹的亲情之美,在节目所营造的自然美与人性美交织的氛围中,受众的精神生命得以不断净化和充盈。

2.呼唤家庭对生命的时代观照

《爸爸去哪儿》再现了星爸和孩子共同经历三天两夜的真实生活。节目中星爸们褪去了绚丽的社会光环,还原为朴素的“爸爸”角色,在单独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与孩子一起完成规定任务、和孩子一起游戏的凡人生活中,履行着爸爸的责任也享受着亲子共处的幸福与甜蜜。生活形象与职业形象的反差并没有因个人生活隐私的暴露而受损,反而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由于中国家庭结构中父母责任的无形划分赋予了“爸爸”“家”的符号形象,“爸爸”这一暖心的角色唤起了几乎所有观众对“家”的美好情愫,并将这种美好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家庭生活。“爸爸”的回归与在场给受众带来了家的亲切感受,赢得了与受众之间的共鸣,唤起了人们血脉深处对家文化的时代定位与理解。这种家的归属感提醒着人们在忙碌、精神迷失或无着的当下重新回到“家”,在轻松诙谐中诠释着“家”无时无刻不是生命的根之所在与精神家园,只有在和谐的家文化的滋养下,人才能以完善的人格和坚韧的志向走进社会生活。

3.建立基于陪伴的良好亲子关系

传统的“家长制”在许多家庭中正逐渐消解,尤其是80后的父母,更倾向于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尽管如此,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独生子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当下的亲子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中国式的父爱还只是摆设,许多父亲还没有真正从精神上关注孩子的成长,没有真正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爸爸去哪儿》所弘扬的亲子关系给受众树立了榜样。正如主题曲所唱响的那样:“这是第一次当你的老爸我们的心情都有点复杂你拼命发芽我白了头发一起写下一撇一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在相互陪伴中,在共同的经历中和彼此的了解与宽容中才能生根发芽的,它更多的需要父母精神上的付出。节目中的父子(女)给受众呈现出不同类型亲子关系的相处之道,但最终爸爸们凭着“以儿童为师”的认真态度和不断的反思与努力,和孩子们建立起和谐默契的亲子关系。节目记录了星爸与孩子相处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态度和方法,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屏幕外的爸爸们。如当Cindy对陌生的农村生活环境不适应而大哭时,爸爸田亮不知道如何安慰孩子,除了说“你不要哭”之外,几乎束手无策;林永健起初传统爸爸的形象极为典型,当孩子因洁癖不敢到泥潭里时,他直接拎起孩子放进泥潭,让孩子更加害怕……值得反思的是,很多时候孩子是良好亲子关系建构中的主动者,如极力维护爸爸的天天、一直默默照顾爸爸的诺一、不断鼓励爸爸的王诗龄、和爸爸像“哥们儿”一样的石头……,孩子纯真、质朴的言行不仅感动着星爸,也感动着无数观众,提示观众爸爸们回过身来,直面孩子、陪伴孩子。

二、媒体受众人文情怀的现实缺失

1.来自“家”的人文关怀正渐行渐离

“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家”作为家国同构中的基本单位,是个体得以产生、发展以致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民众从家庭中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与幸福感。然而,并存的多元文化如今正冲击着原有的家庭观念。“恐婚族”、“闪婚族”、“试婚族”以及渐成社会问题的“临时家庭”等现象无不剥离着“家庭”原有的魅力,对家庭的恐慌与躲避使人们的精神无处安放,家庭原本以血脉亲情相连的牢固关系也因利益、金钱而断裂。渐离或游离于家庭之外的个体的无助感、危机感在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极易造成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重提家文化,重新体会“家”的关心与关爱是现代人急需的心灵“汤药”,从此种意义上讲,《爸爸去哪儿》就像药引一样,导引着观众们重返家庭。

2.商品经济对人文情怀的日益挤兑

商品经济在为人们带来极大物质便利的同时,也膨化着人们对物质的更多需求。实用性、功利性、工具性等毫无人文气息的字眼充斥着大街小巷,物化的生活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诚信、公正、责任与担当这些生命本该承载和履行的使命被许多人束之高阁,对物质的攀比、对利润的争取则被人们津津乐道。无怪乎有学者指出“人文情怀的缺失已经成为国人生命的巨大缺口”。在此情况下,文化载体更应当以大力宣传人文精神为己任,通过精心选材、提升节目品质、增加文化厚度等措施落实人文关怀。《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节目以亲子之情为线索,重在人物行为与情绪情感变化的细腻呈现,返璞归真却又不失时代感,真正做到了娱乐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建构。

3.大数据时代人机PK下父亲的尴尬

大数据时代层出不穷的电子信息化产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把双刃剑正在显示着它的双重威力。当人们逐渐习惯了在网络世界中漫游,现实的家庭关系甚至亲子关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据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和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广州地区做的联合调查数据表明:父亲和孩子玩耍占39.9%,经常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占33.4%,主动去安排孩子闲暇生活的占22.6%,陪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的占17.7%。许多爸爸们的生活被互联网、微信、QQ群占据,成为“低头族”,使得原本疏松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孩子们和手机、ipaid、电脑等电子产品展开“夺爸大战”,由此,缺乏沟通、互动、相处的亲子关系变得岌岌可危。《爸爸去哪儿》中的爸爸们当放下手中的手机,全身心走进孩子的生活后,发现了另一个充满挑战与乐趣、温暖与智慧的亲子世界,试想,这不正是许多爸爸们还不曾体验过的世界吗!

三、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对文化产业的人文价值引领

1.传承并创新传统儒家文化

借助文化产品多渠道的传播平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在市场经济时代获得新生。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才能更好地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传统文化弘扬热爱生命、尊崇自然,讲究“以和为贵”的人伦之道,坚守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原则,有国才有家的身份认同感等等,这些恰恰是当代人所缺乏的生命品质,也是当代人“唯物是图”、精神空虚的根本原因。《爸爸去哪儿》的播出让人耳目一新,节目中星爸们对自我言行的约束,对孩子们礼貌待人、合作共事的引导;孩子们对自然风景的好奇、对小动物的怜爱;亦父亦友的亲子关系等无不从形式和观念上引发观众的价值认同,无形中产生了人文教育的作用。这种渗透传统人文关怀的做法值得文化产业领域借鉴。

2.重振家庭文化的人文价值

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和重视由来已久,家庭文化不仅局限于由血缘关系组成的人际交往中,也早已延伸到团队组织管理中,家文化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以不同的形式而存在。这使得与家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具有强大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当众多社会问题暴露出家庭文化正在从本体价值上失守、家庭对现代人的精神价值正逐渐锐减、家庭的不和谐因素正日益滋长时,文化产业应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给受众精神上的慰藉与滋养。让家庭成为现代人心灵的归属地,成为生命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的出发地,以家之和谐共建国之和谐。而《爸爸去哪儿》节目对现有人文问题的准确定位与应对体现了该媒体团队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水准。

3.挖掘日常生活的人文价值

日常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人们常态的生命活动,其人文价值在于能够给人们提供长久而稳定的进行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时空。与职场生活不同,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角色得以还原、显示为个体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人性本能的对安全感、幸福感的需求也在日常生活得到满足。现代人疲惫的职场生活更需要在自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放松。当今,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认真生活已经赢得了许多人的认可。《爸爸去哪儿》更是通过亲子间真实的日常生活演示了文化产品如何了解受众与关怀受众。

摘要:来自商品经济、大数据时代以及多元文化等因素对人文情怀的挤兑与冲击使现代人陷于人文情怀缺失的困境,急需富有人文关怀的文化产品。亲子真人秀节目浓郁的人文情怀是对当下人文情怀缺失的准确洞察与文化回应,节目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家庭之于生命的意义以及重建亲子关系的重要都彰显着对受众的人文关怀,对同时期的文化产业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亲子电视节目 第8篇

关键词:亲子电视节目,营销策略,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对亲子问题的关注, 国内各大电视台纷纷策划亲子节目, 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在众多节目轮番亮相的过程中, 涌现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的亲子节目, 它们的收视率差异较大, 不同的节目背后反映了不同的营销策略, 同时喻示了不同节目的竞争力状况。

1 当前中国亲子类节目的主要模式

1.1 亲子话题互动节目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就某些亲子话题展开讨论和分析, 或者就参与者自身的亲子问题进行剖析和解决。一般是参与者 (普通家庭或明星家庭) 、嘉宾、专家在固定的场所中进行, 如演播室。以启迪教育孩子的理念和解释科学育儿方法为目的。这类模式目前在国内亲子节目中居多数, 由于涉及的亲子话题广泛, 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儿童的家长的育儿需求, 带来的收视影响较大, 但这类亲子节目的商业价值并不太高。

1.2 亲子生活体验真人秀节目模式

此类模式没有固定的谈论内容, 节目的制作以户外真情实景取景, 为参与者提供不同环境特别是农村和自然环境, 使其在此环境中通过完成一些设定的活动任务去体验生活、增进亲子关系。一般选取草根家庭或明星家庭参与, 后者类型的亲子真人秀节目影响更大。这类模式目前在国内亲子节目中所占的比重为三成以上, 由于选择了明星家庭的参与, 满足了受众多方面的心理需求, 收视影响巨大, 所创造的商业价值超过了节目的预期。

1.3 亲子竞技益智节目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是通过设置竞技类或益智类活动, 通过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参与, 完成活动任务或目标, 拼体力、考智力、比默契, 共同创造奇迹, 言传身教地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 提升信任, 增进亲子关系。这类模式目前在亲子节目中虽不及三成, 但节目的参与性和挑战性满足了受众的参与心理, 带来了一定的收视影响, 创造的商业价值远不及上一类节目。

1.4 亲子成长纪实节目模式

此类模式主要是通过全景记录不同家庭的孩子的成长过程, 通过节目表达出维护亲子关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最有效的方式是多沟通, 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这种模式目前在亲子节目中占一成, 由于其纪实的记录手段, 制作较难, 真实性和客观性赢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满足了受众的移情心理需求, 但其商业价值也不高。

2 中国亲子类节目的主要营销模式

2.1 不同形态的亲子类节目的营销模式与特色

以下分别从不同亲子节目模式的目标受众、节目内容、节目特点、制作方式、营销模式等方面列表分析。见表1。

通过表1中的分析可见, 国内不同形态的亲子类节目的营销特色:一是内容各有侧重, 多方满足受众需求;二是包装方式不同, 各显节目特色;三是营销手段差异化, 效果明显。其中, 亲子话题互动节目模式通过现场的人际互动情境, 全面展现了谈话过程中的心态、语言、性格和氛围, 形成一种人际传播的势态, 实现了完整的场式传播, 同时利用大屏幕、电脑等科技手段适时插入图像、文字等信息, 并进行优化组合, 使人们在进行人际传播的同时, 又能得到信息和情感方面的满足;亲子生活体验真人秀节目模式的主要营销模式有传统媒介营销、网络媒介营销和地面活动营销等, 通过节目频道的预告和片花进行推广、独立的电视独立网站贴吧和博客、召开发布会和宣传活动等方式展开营销。同时整合了真人秀节目的七大元素, 即参与者、悬念、竞争、淘汰与选拔、时空性、现场性和艺术加工, 以大众文化为出发点, 精选嘉宾、精细制作、严密运作、严控质量、多媒传播, 实现了整合营销的效果;亲子竞技益智节目模式依然是在固定的场所里进行, 有主持人与嘉宾、现场观众围绕某一活动 (或益智或竞技) 展开人际交流, 通过翻新内容、精心设置规则、参与者平民化, 汇合了知识、游戏、博彩, 满足了普通观众的成功梦想, 发挥了电视的场式传播特性又强化了竞争性和刺激性;亲子成长纪实节目模式采用纪实手法, 捕捉真实生活中的亮点, 为了展现戏剧化的生活, 也特意安排一些场景, 以创造更多冲突, 让人物关系发展得更为有趣, 根据参与者真实生活轨迹的实景呈现, 以真实的记录、人文的关注、专业的叙述、爱的力量激发观众感恩情怀, 凝聚社会共识, 实现了多向交流。

2.2 影响不同亲子类节目营销策略的因素

1) 节目内容与形式的选取。

纵观国内各类亲子节目, 内容、方式、效果都不尽相同。一档优秀的亲子节目, 其内容和形式的选取一定是制胜的关键因素。优秀的内容是亲子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决定了形式的选取, 优秀的内容与精彩的形式相结合, 是优秀亲子节目取胜的法宝。从当下势头不减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的运作中不难看出节目内容与形式较好结合的市场效果。

2) 市场定位的准确性。

如今受众的喜好及心理日益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参考指标, 只有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电视节目才能获得人们的认可, 才能得以生存。节目的市场定位是航标, 应突出强调其高端与专业性, 在贴近观众的同时, 应寻求观众需要的基础上对电视节目进行的策划、包装以及制作。

3) 制作水平和成本。

如果说节目内容和形式是制胜法宝, 节目的市场定位是航标, 那么节目的制作就是成功的技术保障。如拍摄手法的样式、视角及形态等方面是否让人耳目一新;后期技术方面, 前期的采集、后期的加工等环节是否能够精益求精;当前期获取完整、全面、典型的素材, 后期进行严谨、精细、有序的投入时, 才能保证节目的最终效果。另外, 越是翻新花样的亲子节目, 节目制作成本都不会低, 这是办节目的软肋。自产自销或是买断资源营销, 保障本台收视率, 收回制作高昂的成本, 都是需要精心运作的。

4) 多种资源的整合能力。

营销是根据市场需求, 组织生产相应的产品, 并进一步通过销售手段将产品提供给需要客户的过程。亲子节目营销是将广大电视观众作为销售对象和需求商品的客户而进行的销售过程。从组成上看, 节目营销的渠道由卫星、宽带、有线、网络、新媒体等组成。传播渠道, 合理的销售价格, 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紧密结合, 良性互补, 都是节目营销范畴当中不可忽视的命题。

5) 借鉴与创新与否。

当前国内热门的亲子类节目大多数模式都有借鉴而来的痕迹, 个别节目结合国内情况有所创新, 但多半脱离不了原有模式的印记, 对此国内媒体和观众略有微词。客观地思考一下, 毕竟这些节目也带来了国内亲子节目的变革, 引起了改革和创新, 也是件好事情。节目营销在海外发展较成熟, 在国内卫视体制内还是新兴事物。如何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怎样创造中国自己的节目类型, 是摆在所有媒体人面前的严峻任务。

3 中国亲子类节目的竞争力分析

3.1 取材发挥本土文化优势

对亲子关系的理解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活实际, 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国内各类亲子节目取材均来自于父母以及其孩子的教育问题, 关注其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尤其重视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 并融人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老敬亲的理念, 这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发挥, 更是对中国传统的亲子教育观念的弘扬与创新, 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中异军突起,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 可以看出亲子类节目的定位进行了再调整, 在娱乐的同时兼顾了教育以及亲情, 温馨、真实的亲子教育作为节目的最大看点, 体现了此类节目极具潜力的区域竞争力。

3.2 节目模式多样化

上述中分析了国内主要的亲子类节目模式有亲子话题互动节目模式、亲子生活体验真人秀节目模式、亲子竞技益智节目模式、亲子成长纪实节目模式等, 在节目场所、节目参与者、节目内容、节目方式等方面集中了几乎所有类型, 多样化的亲子节目体现了不同节目理念和设计目的, 满足了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按照“使用与满足理论”, 在节目传播过程中, 把满足需求和媒介选择联系起来的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 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亲子类节目的制作竞争力。

3.3 综合展示社会效应

国内各类亲子节目内容侧重各异, 运作方式不同, 不仅有由顶级儿科医院、国家级研究机构、顶级高校早教名师、育儿专家、心理专家构成的专家团队指导, 更有来自社会环境迥异的普通百姓家庭和明星家庭的参与, 无论是室内还是户外, 都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 尤其是一些大型户外亲子真人秀节目, 不仅带来了制作效益, 还给所到之地带去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升了当地的文化知名度, 此类亲子节目的市场竞争力是显而易见。

3.4 节目借鉴有余创新不足

除传统谈话类节目, 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国内亲子类基本都是借鉴国外的优秀节目模式, 如果有哪一类亲子节目播出后收视高、效果好, 其他卫视就会很快出现此类的节目, 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节目原创行业。甚至有个别节目大有低俗化、肤浅化和同质化发展的现象。创意是节目的灵魂, 没有节目的创新就没有持久的竞争力。

4 提升中国亲子类节目竞争力的营销策略

4.1 精选内容, 突出文化特点

任何优秀节目必须是内容为本, 亲子类节目也应精选内容, 以此带动节目的文化层次, 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深入研究本民族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问题, 在正确处理亲子关系时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传递正能量, 更大程度地发挥亲子类节目的区域竞争力。

4.2 变化形式, 彰显各自优势

优秀节目总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优秀的内容与精彩的形式相结合, 是优秀亲子节目取胜的法宝。中国亲子类节目形式多样化, 无论哪类形式都不是单独和唯一的, 必须在发展中有所变化和改进, 形成特色, 达到极致, 发挥不同类型亲子节目的优势。

4.3 制作精良, 创新节目形态

制作精良才能产生优秀节目。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有观众定位, 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收视心理及收视习惯。所以, 科学的节目营销首先要做的就是定位目标观众, 分析观众的心理特点。因此, 从亲子节目的策划与选题, 到拍摄, 再到后期制作, 均需精雕细琢。

4.4 整合资源, 实施品牌战略

一方面, 当前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了丰富的新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 这类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亲子类节目的营销必须联合传统媒体, 结合自身节目的特点有效整合这类资源。

另一方面, 要因地制宜, 亲子类节目必须找准自身特色, 开展自身科学定位, 做出长远规划, 调动各个阶层和使用不同传播渠道的受众进行消费, 培养观众的忠诚度, 实现品牌战略, 达到电视节目营销的目的。

4.5 推陈出新, 实施原创工程

创新是电视台或节目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的亲子类节目起步时间晚, 学习国外成熟的节目模式和制作经验是发展的必然过程, 同时暴露了国内亲子节目原创力不足、节目类型匮乏的问题。但是完全照搬、没有本土化创新的节目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 亲子节目的创作应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坚持本土化的创新, 不断推陈出新, 实施原创工程, 倡导中国优秀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文化传统, 使亲子节目具有民族特色, 打造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具有较高价值的推广价值的亲子节目, 实现节目竞争力的完胜。

5 结论

当前, 随着民众对育儿重要性的意识不断增强, 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来教育与引导自己的孩子成为了许多父母迫切讨论的话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亲子类节目吸引了很多的关注。所以, 亲子类电视节目除了秉承自己传播传统的娱乐精神之外, 更重要的还应发挥给予当代人们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的教育启示作用。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 节目的制作单位则需要考量一切有关因素, 包括主题的选择、后期的处理等等。此外, 节目在考虑自身利益实施营销策略的时候, 需密切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动态, 针对目前在节目营销中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不断创新, 提高节目自身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我国亲子类节目的健康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芳.从《爸爸去哪儿》看亲子类节目的发展[J].今传媒, 2014 (9) :113-114.

[2]陈秋名.作为父亲的明星——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研究[D].兰州大学, 2014.

[3]刘曦.新时期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与营销创新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9) :164.

[4]李叶子.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元素[J].今传媒, 2012 (6) :87-88.

[5][5]网易新闻中心.第二季冠名费创3.12亿元纪录[EB/OL]. (2013-12-03) .http://news.163.com/13/1203/03/9F51ONEI00014Q4P.html.

[6]刘金晶.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竞争力分析[J].声屏世界, 2014 (2) :30-32.

亲子电视节目 第9篇

一、明星神话的延续

从某种意义上说,亲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媒体对明星资源过度挖掘之后的选择。“明星效应”一直是电视娱乐节目追求的看点。从明星访谈类节目到明星演唱类节目、明星竞技类节目,再到明星跳水类节目,一拨又一拨的明星大戏轮番上演。处于聚光灯下的明星身上有着太多吸引人的元素,他们或在节目中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或是展示自己非凡的才艺,或是勇敢地迎接挑战,这些节目放大了明星身上的光环。但随着电视娱乐节目日益激烈的竞争,不少电视台对那些获得市场成功的节目样式跟风效仿,节目雷同的现象时有出现,这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仍然是以明星为主体的,但其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类节目使明星从“卓越”回归“平凡”,过去镜头前的他们光彩照人,谈论的是“奋斗”、“选择”、“挑战”、“成功”,而现在他们要面对的是煮饭做菜、哄孩子睡觉等日常琐事。这种视角的转变令人耳目一新,处于双重角色中的明星们再次创造了收视热点。观众还是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对明星评头论足,谁会做菜、谁善于与孩子沟通、谁又遭遇了怎样的糗事等,这些让观众看到了明星的另一面,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继续对明星进行“消费” 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明星———明星子女。明星子女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本就是新闻媒体中娱乐报道关注的热点, 而在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这些孩子更多地被曝光于镜头之下,他们或乖巧可爱,或活泼奔放,他们时而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时而又变成了顽皮的“小魔怪”,由于电视媒体广泛的影响力以及视觉文化的强势效果,这些小孩子也成为了新的明星。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五个小朋友都已经成为观众所熟悉的明星,有的观众甚至会讨论这些小朋友的发型、穿着,并希望也能像节目中那样打扮自己的孩子,而小明星们的成长经历也被媒体大量曝光。

二、隐私的另类展现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的消费活动更多体现在符号层面上而不是物质层面上。在消费社会,隐私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在大量的以明星为主角的电视节目中,对明星隐私的消费已成为普遍的事实。明星的情感经历、家庭生活、兴趣爱好等内容,成为许多电视节目用来吸引观众的利器。而明星隐私也成为观众在茶余饭后大肆品评的重要内容。观众的窥私欲与猎奇心理在消费明星隐私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明星隐私的另类呈现。 《爸爸去哪儿》第一期节目中,节目组分别去五个家庭拍摄了爸爸与孩子出门前的过程。明星居所、起床的过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一方面给人以新鲜感,另一方面也使观众通过镜头“窥探”到了明星生活的点滴。节目播出以后,不少观众津津乐道于“孩子的母亲”这样一个只在节目中出现了几个镜头的角色。一些网络媒体也开始“揭秘”明星的妻子“何许人也”,而一些参与节目的明星的感情经历再次被置于大众的目光之下。又如,在父亲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明星角色与父亲角色之间的反差也令过去不曾曝光的明星生活细节被推到观众面前。明星爸爸在面对买菜、做饭等生活琐事时的茫然及慌乱,在面对孩子闹情绪时的无奈和矛盾,与孩子相处中的温馨瞬间,都是节目重点突出的内容。这些本属于私人领域的内容,被电视媒体包装之后成为节目的看点,明星爸爸在其中的表现也成为观众评论的对象。

三、被过滤的“美好生活”

鲍德里亚曾提出“电视就是世界”,真人秀节目中“真实” 是最大的卖点,媒体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像,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1]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明星的育儿生活时,可能会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从表面上看再现的是现实生活,但却并不具有真实性。《爸爸去哪儿》将每期节目的场景都选在具有优美自然风光、颇具特色的乡村,在特殊的环境下“再现” 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安排父亲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节目试图召唤的是真实体验,但使用的却是情节剧的元素。镜头前的生活与真实的生活不能划上等号。场景的设置、竞赛的元素消解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琐碎和平淡。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间,在刺激好玩的游戏当中,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的无聊情绪不见了,无理取闹也不多见了,剩下的只有不断出现的新鲜感。另外,真人秀节目本身具有真实和虚拟的双重属性, 其展示是一种被过滤的“真实”,画面的选择、特效的制作、主题的强化都暗示了节目制作的某种意图,巧妙地营造出某种 “预期”的效果。这种语境下的“美好生活”是被媒介创造出来的,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假象”。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他们预想中的“美好生活”显然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他们需要新鲜感,需要可供逗乐的素材,需要在节目中看到“意外”和“亮点”,这种受众期待直接影响到节目运用的传播手段,日常生活应该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否则难以满足受众的需要。例如有观众评价《爸爸去哪儿》第二站的节目:“这一集干瞪眼的比赛虽然短小,但还挺逗;吃饭那个环节有点无聊,和前面看房子一样时间有点长; 哄孩子睡觉这拨比起前几期来就弱了,父子(女)对话无亮点,除了林志颖贡献了一次最凌乱造型出镜之外……”[2]由此可见,观众期待的是“可消费的”真实,而不是完全的真实。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观众与电视制作方达成了某种默契,共同完成了文化消费实践。

四、成人规则下的“儿童游戏”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孩子是主角之一。孩子们的“萌态”和“萌语”全无矫揉造作的成分,无论是在镜头前哭还是笑,都是他们真实情绪的表达。这也是这类节目能打动无数电视观众的重要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我们仍然能看到孩子们被拉入到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之中,儿童天性的流露并不完全处于自然的状态当中,而是受到节目意图、观众期待、 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一)镜头前的孩子:从“抗拒”到“适应”

真人秀节目是用多机拍摄的手段来记录参与者的活动。 镜头具有某种“强制介入性”,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作为明星的爸爸们可能对镜头已经习以为常,但他们的孩子却未必。在第一期节目中,天天对镜头就表现出了一定的抗拒情绪,但到后面几期,他已经完全适应了镜头。镜头是成人世界的产物,当成人将镜头对准儿童时,他们总是希望捕捉到儿童的某些瞬间,但这种判断的视角是成人化的视角,从儿童的天性来说,他们是不喜欢被监视的,但真人秀节目对其参与者在节目中的所有行为实行监视,将其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显然,这些儿童在与镜头的交流中,已经意识到镜头的作用,并熟悉了镜头前的规则。例如,石头在一期节目中弄脏了裤子,爸爸郭涛给他换裤子的时候,他要求爸爸关上门,拒绝镜头的拍摄。

(二)被抛入成人社会规则的孩子

真人秀节目多以竞争的形式展开内容,“竞争”、“冲突” 是一般真人秀节目为形成戏剧性、增加可看性的常用手段。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也不例外。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每到一处都会先挑选房屋,在这一环节中,游戏规则由节目组制定,有时是以抽签决定,有时是以竞争决定,挑选到的房屋将是孩子与爸爸晚上睡觉的地方。孩子被迫接受“机遇”、“竞争”等成人社会的竞技规则,而这些词语本身的含义他们可能并不能准确领会。又如,在节目中爸爸们会进行PK,获胜的人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比较心理”会被激发起来,处于“下风”的孩子会体会到失落挫败之感。再如,为了考验孩子的适应能力,第一期节目一开始,节目组要求孩子们上交玩具和零食,这对于刚参加到节目中来的孩子们是毫无防备的,这当然又会引起他们的情绪。真人秀节目虽然强调的是真实的记录,但这种真实是人为意志下的真实,即成人制定了规则,孩子被迫去适应这些规则,这种方式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于育儿话题的关注,但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成长不是一瞬间完成的事情,他们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规则,这样的设置无非是为了满足节目本身的需求,在节目组的设计与安排中,孩子们在特定状态下的情绪被激发出来,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使节目更“好看”。

(三)成人“话语”中的孩子

大众文化总是离不开特定的符号和话语体系。福柯的话语理论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去分析人们言谈时的话语、观点和立场的制度性基础,分析被这些话语、观点认可或预先设定的权力关系。在福柯看来,话语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说出或写出的论证性话语,是伴随着“说”和“写”的过程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操作活动。“话语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语言力量,而是与社会文化网络中的一系列力量纠缠在一起的,是活生生的力量竞争和紧张关系, 是靠特定的策略和权术来实现的”。[3]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中, 儿童的形象被一系列的“话语”建构起来,而这些话语中隐藏着特定的价值观和文化取向。田亮女儿Cindy在节目中被描述成“风一样的女子”“、怪力萝莉”“、女汉子”,郭涛儿子石头则被定位为“纯爷们”。至于孩子们之间纯洁的友谊,也在节目中有了特别的“诠释”。第一期节目中,Kimi和王诗龄之间的互动被描述成“甜蜜的第一次牵手”,“升温”、“依依不舍”……第三期节目中,Cindy和天天被分在一组,一起去寻找食材,中途两人走丢了,节目用字幕和音效营造出类似偶像剧中男女主角互相寻找的视听效果。话语选择和建构代表了主体的社会角色及价值观。福柯认为,话语构成过程受制于“一组匿名的历史规则”,它决定着语言、观念如何相互交换等话语活动, 潜在的规范要求话语如何去实践。真人秀节目作为娱乐节目的一种特殊类型,本身也承载着娱乐的功能。作为话语建构方的电视机构,在消费主义思潮和市场逻辑的影响下,选择了一种世俗化的、成人的话语体系,带有明显的网络文化和草根文化的特征。在这种话语环境中,孩子的形象被固化了, 孩子成了可供娱乐的对象,迎合了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尼尔·波兹曼认为电子时代促成了童年的消逝,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将儿童形象置于成人话语之中,在孩子们被观看、被消费的过程中,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

五、“开放式文本”的大众消费和狂欢

“每一种消费行为,也是文化生产行为,因为消费的过程,总是意义生产的过程。”[4]电视多义性不仅是指电视文本建构时必然具备的复杂性,同时也指不同群体、不同社会地位的观众对电视文本必然引发出的不同解释。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是相对开放的文本,观众的收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观众在对电视文本进行解读时创造出新的意义,获得快感并营造出大众“狂欢”的景象。

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播,很多电视观众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评论几位爸爸的育儿之道,有的盘点孩子们的表现,有些评论结合了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回忆童年、感恩父爱,如果说这些都体现了电视观众对于节目的积极思考,那么还有一些“声音”的出现则让我们看到了媒介文化的不可控性,在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市场效应等各种因子的互动中,话题的走向和边界难以预见。例如,节目播出后, 五组家庭,从大人到小孩,都被网民“扒了个底朝天”,有网民爆料《田亮叶一茜房产多真土豪张亮郭涛林志颖王岳伦爸爸身价背景揭秘》,还有的网民说王诗龄的衣服都是国际大牌, 称其为“土豪公主”,而一段曝光的花絮中,王诗龄因抢球而拍打Kimi的画面更引起不少观众的言论攻击,一些人甚至在网上喊出了“王诗龄滚出《爸爸去哪儿》”的恶毒口号。关于几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被观众创作出很多“段子”,在一些视频网站中,不难发现类似《把妹秘籍天天最会谈恋爱》、《五娃“虐恋”森碟艰辛追爱记》、《石头Angela变小情侣》、《森碟黑米“小俩口”买菜》、《森碟石头互表白超有爱》、《天天森碟照片显夫妻相》等标题,而“佳偶天橙”、“天森一对”、“石全诗美”等词语也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网络时代的开放式文本消费再次上演了“娱乐至死”的现实闹剧。网络话语暴力、对参与者的围观取笑、毫无意义的争议、庸俗的二次创作,不但伤害了无辜的孩子,而且削弱了节目本身的积极意义。

六、结语

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是电视大众文化的一种创新形式,它继承了传统真人秀节目的若干特点,通过特定场景的创设、 游戏规则的制定,对参加者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拍摄,记录人物在某种状态下的言行、情感和心理。同时,它创造了全新的传播视角,即展现亲子关系,制造脉脉温情,其取得收视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对参与主体的精心选择以及对当下社会心理的准确捕捉。亲子类真人秀节目根植于消费文化土壤,观众在观赏与评论的过程中完成文本消费和意义生产。在此过程中,儿童形象被传播双方建构,被大行其道的娱乐文化“绑架”,这使节目原本的意义有所消解,一场狂欢的盛宴逐渐形成。

注释

1[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7.

2[2]<爸爸去哪儿>遭吐槽:笑点不均观众审美疲劳[N/OL].http://ent.people.com.cn/BIG5/n/2013/1111/c1012-23505522-3.html.

3[3]石义彬,王勇.福柯话语理论评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0).

亲子电视节目 第10篇

1 融入中国传统,提炼文化价值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生物系统,那么家庭就是其中最小的细胞。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的最小社会组织。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家庭为单位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社会学认为人天生有两种职业身份,一种是自然职业身份即作为一个家庭中的儿子、父亲、 祖父等;另一种是社会职业身份即其用劳动换取价值的岗位,如记者、律师、工人等。《爸爸回来了》节目中,以四个家庭父亲单独带孩子为主线,重点展现了从社会职业身份回归到自然职业身份的父亲如何同尚在幼年的孩子一同成长。如,万人迷偶像吴尊为了让女儿出行万无一失,不惜随身带“大妈包”,进而让朋友笑话。 此外,除了注重传统的家庭文化,对于社会文化中的伦理文化也有较大的笔墨。比如,王中磊带儿子到云南中缅边境体验底层生活等。

1.1生活中点滴凸显中国传统美德

与指导方——韩国《超人回来了》中单纯提炼孩子成长不同,《爸爸回来了》在描述父子成长趣事的同时也会注意表现一些细节性东西,时刻注意自己作为大众媒体对受众的教育功能。笔者摘选出节目中四位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细节如下:

1.2通过取景展现出中国的传统习俗与自然景观

《爸爸回来了》虽然字面含义是父亲回到了家庭当中,但从第三期开始就有了父亲带着孩子外出的场景,每次出去的场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如第二期王中磊带着孩子来到莆田少林寺,少林武术通过这里在南方传播,并在民间植根、传承、发扬。第五期中王中磊和李小鹏带着孩子来到杭州,游览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过大量传世作品的西湖,体验天下闻名的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此后贾乃亮带着孩子去了哈尔滨,将北国城市独特的建筑风情展现到了荧幕中;李小鹏带着孩子去了长沙岳麓书院,独特的湖湘文化以及“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牌匾吸引着天下游客。整个节目,从黑龙江到三亚,从云南到上海,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十”字, 向观众展示出我国不同地域所拥有的不同文化习俗和自然景观的同时,也通过大好河山培养孩子们对于祖国的热爱。

2 反映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文化

2.1 用真实来证明真人秀本质——满足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

表演,是在行动中展示演员心中所想;真人秀强调实时现场直播,没有剧本,不是角色扮演,是一种声称百分百反映真实的电视节目。与其他节目相比,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主角是四个孩子,其中三个尚未满三岁,他们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法受人控制,因此保证了节目的相对真实,这些真实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观众的心灵。节目中四位父亲也在孩子面前展示出与其平时不一样的一面:电视中的忧郁男神会为了搏女儿一璨而变成一个“男神经病”;推动中国娱乐产业发展的华谊总裁王中磊为了孩子可以住在茅草棚,主动前往原来没有进过一次的厨房。正是这些与平时表现不一样的地方打破了他们在观众心中的刻板印象,用真实让节目回归真人秀本质。

2.2 用细节来体现情感——满足观众对情感的要求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4+2+1”的家庭组成模式,让年轻人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传统中被视为家庭顶梁柱的男性。在凤凰网的一项调查中,20到45岁的男性中有高达48.5%人每天在家里的时间低于或等于9小时;80后父亲和孩子的互动时间比他们小时候与自己父亲互动时间少了85%。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13年中国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呈现出爆发的趋势。《爸爸回来了》一枝独秀,将镜头对准年龄相对而言更小的孩子,使其展示的情节更加具备真实性。其四个嘉宾年龄层横跨20、30、40;地域选择既有东北人也有南方人,更有海外华侨,爸爸和孩子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地域、不同职业让不同的相处和教育方式在节目中完全展示,节目播出后四位家长所代表的四种教育方式都有自己大批的“粉丝”,他们在网络上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自己对这种方式的支持。虽然在教育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每个观众对于节目中感人细节的喜爱是一致的。

3 贴近现实生活,引起文化反思

3.1 教育观点大碰撞

由于我国当时的时代背景,造就了70后、80后、90后这样一批独生子女,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龄,当年父母眼中的“小霸王”、“小太阳”会如何带自己的孩子?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新生儿所面对的生活环境跟他们的祖辈父辈相比优渥许多,面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加倍呵护他们该如何成长?当这样两个群体成为父子的时候,天然的矛盾就凸显出来。《爸爸回来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制作出来,不仅在内容上对观众产生吸引力。 里面四个父亲所代表的四个家庭对待孩子的四种方式不可避免的会诱发观众间的育儿讨论。大到对待孩子应该从小令行禁止还是现在溺爱大些再教规矩,是双语教育还是长大之后再学外语;小到3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继续穿尿裤,小女孩能不能当做男孩打扮等。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教育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笔者以王中磊为例,统计出他对孩子的教育,如下表:

王中磊在很多观众心目中是位高权重的大老板,他的儿子王元也应该是标准的“富二代”。当“富二代”这个词在现在社会中总能够跟一些不好的东西连接起来的时候,王中磊用他的教育方式让一些家长进行反思。而当四种方式在节目中碰撞的时候,观众自己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中国的传统是男主外女主内,当男人在外打拼一天回到家,如何面孩子的相对疏远?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只需要管经济基础以及大的方向?面对不同的教育方式男人应该站在自己父母一边还是妻子一边?当有一长段时间与孩子独处时,父亲应该展现男人的威严还是女人的慈爱?等等问题,在节目播出之后迅速成为观众讨论的热点话题。

3.2 重温亲情,经营亲情

纵观中国荧幕,歌唱类、达人类、竞技类等节目比比皆是,而讲述亲情类的节目较少,笔者统计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半年间以亲情为主导的节目如下:

上一篇:多媒体应用于英语教学下一篇:动物生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