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铺垫范文

2024-09-02

教学铺垫范文(精选12篇)

教学铺垫 第1篇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 促进知识的迁移, 为新知识提供固着点。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 与其煞费苦心地创设情境, 倒不如从复习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引入, 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而且有助于对性质的理解, 更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系统, 减轻记忆的负担。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度地进行安排复习铺垫。当新授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 特别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授课知识之间存在矛盾或空缺时, 就有必要安排复习铺垫。如果新授知识学生有能力自主建构, 或者通过复习铺垫会暗示或限制学生思维, 就不能安排这一教学环节。

因此在一节课的起始环节, 适当的铺垫是必要的。我们安排铺垫要在“短、精、新”上下功夫。

1. 安排的铺垫时间要短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一堂课的第五至二十分钟是他们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最佳时域。为了确保学生能在这最佳时域内学习新知, 复习铺垫的时间必须短, 务必控制在三至五分钟内。

如何在短时间达到高效呢?关键要能为学习新知架起认知桥梁。

例如, 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要涉及商不变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除法的试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等一系列旧知。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复习, 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实际上与新知联系最紧密的旧知是“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师可围绕这一认知固定点, 课始提供与例题相似的背景材料, 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接着把背景材料中的数据改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让学生进行尝试。这样就把新旧知识之间的主要矛盾暴露在学生面前, 促使他们思考:除数是小数应该怎么办?从而把复习旧知与引进新知融于一体, 达到短时高效的目的。

2. 复习内容设计要精

复习铺垫的关键是要把握住知识的生长点, 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 促进知识的迁移。但是如果为了顺利获取结论而设计出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套路, 让学生往里钻, 势必会使原本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变得简单化和程式化, 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的模仿, 并不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自我建构, 也就更谈不上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因此, 复习铺垫的内容应精选, 做到“惜墨如金”, 要能让学生经历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思维过程, 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培养。

例如,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 (下) “百分数的应用”例5: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有位教师在教学例题之前, 设计了这样的复习铺垫:

(1) 果园里有苹果树280棵, 梨树棵树是苹果树的3/4, 梨树有 (%%) 棵, 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 (%%) 棵。

(2) 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 其中白兔只数是黑兔的5倍, 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用方程解)

教师对两道准备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分析, 然后放心地抛出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全班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列出了与课本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方程。在上述复习铺垫过程中, 教师“全权负责”为学生检索相关旧知识, 学生在教师“先入为主”的单一牵引下直奔主题, 他们无须作任何的探索努力, 只须将标准答案写出即可, 思维没有半点走穴。

在上例中, 我把两题的复习题改为:看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你想到什么?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他们有的想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有的想到:“女生人数4份、男生人数是5份, 美术组的人数是这样的9份。”有的想到:“女生人数占美术组人数的4/ (5+4) , 男生人数占美术组人数的5/ (5+4) 。”……

在接下来的例题学习中, 学生按照自己的体验去建构新知, 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的学习才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3. 复习铺垫的形式要新

复习铺垫的形式如果是一味地解题和回顾, 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感, 我们不妨适当变换复习的形式, 如采用讨论、抢答、自由答、或者竞赛等方法, 创设出思维情境, 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求知心理,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 我们可以通过限时计算比赛作为复习铺垫, 通过不公平的计算比赛让学生对数据特征有所感悟, 对简便计算有初步的体验, 这样能使知识和技能的铺垫达到应有的火候, 既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又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

修辞 铺垫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指出运用“比喻”、“夸张”、“排比”修辞格的句子。

2、能根据“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知识,说出运用比喻、夸张、排比修辞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根据“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知识,说出运用比喻、夸张、排比修辞的句子。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练习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综合复习“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要把本册零散学习的修辞知识系统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相信同学们会通过积极的思考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们,有信心吗?(学生回答有)出示教学目标。

(二)综合复习复习比喻句

1、比喻句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判断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3、我们可以运用“比喻”修辞格来做什么?有什么好处?

4、老师这有几个句子想让同学们帮助判断一下是否属于比喻句。(出示投影)判断下列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1)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2)这个小姑娘像他姐姐。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4)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

(5)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5、学生判断句子,并指出本体、喻体。

6、学生从阅读的课外书籍中说出两个比喻句

7、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比喻句。复习夸张句

1、夸张句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判断句子是否属于夸张句?

3、出示练习题(投影)

(1)窗外有人咕咚咕咚地跑,震得屋子都摇晃起来。(2)门前的小水沟,我一步就迈过去了。(3)放学后,我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5)一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4、学生判断句子是否属于夸张句。

5、学生从阅读的课外书籍中说出两个夸张句

6、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夸张句。复习排比句

1、排比句有什么特点?

2、怎样判断句子是否属于排比句?

3、我们可以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来做什么?有什么好处?

4、出示练习题(投影)

5、学生判断句子是否属于排比句。

6、学生从阅读的课外书籍中说出两个排比句。

7、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出两个排比句。

(三)对应练习

1、出示练习题(投影)

2、学生加强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喻 本体 喻体

夸张 夸大 夸小 超前

排比 结构 内容 语气

《修辞手法复习评研课》教学设计

十堰市东风小学 方静

一、复习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收集整理,让学生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某些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掌握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二、复习重点:

掌握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

三、前置性作业:

1、收集课内所含有修辞手法的语句。

2、收集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美文欣赏《秋天的雨》

(二)、复习导入:刚才听了高丽雯同学的朗读,我们知道只有运用修辞手法才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修辞手法。通过课前小研究,大家收集到许多修辞手法,现在同学们把我们的小研究在组内进行交流。

(三)、小组交流:修辞手法例句、我的发现、我的小提醒

(四)、小组展示:有关修辞手法的知识和例句。

(五)、班级交流:

(六)、师点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区别、反问和设问修辞手法的区别、夸张和排比的特点。

(七)、火眼金金辨修辞:展示试题考验学生辨别所学的修辞手法。

(八)、师小结:看来修辞的作用可真大!可以让我们的句子更生动、更优美!

(九)、师:

1、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到两种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写人、写景、写物都可以。

2、当堂运用修辞手法写片段(在所写的片段注上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起到什么作用)。

3、每组推荐一篇最优美的片段展示。

4、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运用修辞手法所写的片段。

(十)、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温了修辞手法的知识,希望大家以后多和修辞教朋友,多运用,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形象,让大家读了回味无穷!

创新作文教案

(八)设伏铺垫式 【策略提醒】

“伏笔”与“铺垫”实为同一种表现手法。指作者在叙述、描写中,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如:管桦的小说《雨来没有死》中,先写雨来生长在河边小村,游泳本领很高,为后来雨来潜水逃脱日本侵略者的枪杀作了暗示,就是用了伏笔铺垫的手法。采用伏笔铺垫的手法有助于作品结构的严谨和情节发展的合理。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所以在行文中,要首尾兼顾,设下伏笔自是巧事,而忽略照应,伏笔就浪费了,甚至成为累赘。巧妙的设伏(铺垫),可以在复杂记叙文写作中使文意保持前后一致,避免思路混乱。【例文赏析】

卖螃蟹

“卖螃蟹喽,新鲜的螃蟹刚到„„”顺着吆喝声看去,果然在街边摆着两筐鲜螃蟹。一个中年汉子正大声招揽顾客,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手提一杆秤,懒懒地站在汉子旁边。【语言开篇生动引人。为何 “懒懒地”,为故事设下伏笔。】

人们听到吆喝声都迫不及待地向卖螃蟹的走去,不一会就将两筐螃蟹结结实实地围了起来。有人拿了一串螃蟹观看,翻弄着。“多少钱一斤?”有人在问价。“五块八。”汉子坚定地回答。“唉呀!这螃蟹还不贵呀?”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小姑娘很不自在地站着,看着人群,还时不时地朝汉子脸上看几眼。【交代螃蟹不贵,又写小姑娘的表情与大家格格不入,为什么?再设伏笔。】

汉子见这么多人,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便很自然地叫小姑娘道:“赶快帮着称一下!”可小姑娘总不愿动手,眨着小眼睛,小嘴轻轻地向上撅着。“快些,快些给顾客称螃蟹,还站着干什么?”汉子催促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继续刻画小姑娘异常的神态、动作,小姑娘到底为何?】

“爹,咱别卖了,回家吧!”汉子瞪了他一眼,一把夺过了称。小姑娘委屈地看着汉子。

小姑娘看见一个人挑好了螃蟹,过了秤,付了钱刚要走,她突然叫道:“不要走!”那人惊异地问道:“小孩,我没付够钱吗?”

“不,不,不是的„„是„„是„„这螃蟹不能卖给你。”小姑娘结结巴巴地说。“为什么?”那人问。汉子一把捂住小姑娘的嘴说道:“小孩子不懂礼貌,您别生气。”小姑娘用失望的眼神看着汉子,然后使劲掰开汉子的手说道:“这螃蟹注了水,吃了会拉肚子的。”说完小姑娘很轻松地闪到一边,汉子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惊愕。【小姑娘的表现更加意外,爸爸的“捂”更见玄机。】【一语既出,真相大白,前后照应,水到渠成。】

小姑娘的话像炸弹一样,使人们惊得嘴巴大张着,接着人群一哄而散。只听“啪”的一声,汉子的大手重重地打在小姑娘的脸上,他气愤地说:“你这个傻蛋,看你干的好事!”小姑娘的眼泪簌簌地落了下来。(原文有改动)【故事结局,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读之令人心 痛。】 【例文点评】

习作在悬念中展开。小姑娘的表现为何异常?是初次与父亲卖蟹的羞涩吗?还是另有它因?最后以小姑娘的话语揭开了迷团,水落石出。对小姑娘表情的细致刻画,是文中精彩的伏笔。步步铺垫,精彩传神,将故事步步推向高潮。螃蟹价钱不贵,是螃蟹注水的另一伏笔。文章在层层蓄势中,形成了父女性格、形象的鲜明对比,自然地完成了主题的体现。全篇层次井然,结构紧凑,也源自于伏笔铺垫之妙。【范文品读】

奶奶与“狗儿”

我的乳名叫“狗儿”。小时候,奶奶这样叫我,我觉得无所谓,可现在我都这么大了,她还动不动就当着别人的面“狗儿、狗儿”地叫,真让人受不了。奶奶也知道我很不喜欢她这么叫我,可叫习惯了。就是改不了。

今天,奶奶说要来看我。一下课,我就往校门口跑,老远就看见奶奶伸着头往里面张望。忽然,奶奶也发现了我,见她高兴的样子,我就知道她要喊我“狗儿”,赶忙加速跑过去,高声地喊了声 “奶奶”,将“狗”字盖了下去。去宿舍的路上,奶奶仍不停地喊着“狗儿”,什么:狗儿啊,饿了吧!狗儿啊,辛苦吧!狗儿啊,多穿衣服别着凉„„一大堆“狗”让我有点生气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奶奶说:“奶奶,可不可以别叫我‘狗儿’了,我都这么大了。”奶奶听了愣了一下,连忙笑着说:“我想改,可怎么也改不了,你就让我在路上叫两声过过瘾吧,到宿舍我保证只叫你的大名。”

到了宿舍,奶奶就把包里的盒盒罐罐摆了一桌子,笑着说:“吃吧,都是你爱吃的!”我忙拿起筷子“扫荡”,突然,背后又传出一声“狗儿,我去帮你洗衣服。”“不是说不喊我‘狗儿’了吗?怎么又来了?”奶奶笑着说:“这是最后一次,以后肯定不了。”然后端着盆去洗衣服了。同学们渐渐都到宿舍了,看到我吃着如此丰盛的午饭,都羡慕极了。我自豪地说:“怎么样?我奶奶做的。”正当我往嘴里送最后一口鱼香肉丝时,背后传来了奶奶的声音:“瞧你这狗„„”我猛一回头,奶奶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马上改口“吃得狗模狗样的”,我才松了口气。

奶奶要回家了,我把她送到楼下,庆幸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谁知脚还没迈进宿舍,楼下就传来长长的一声“狗儿啊!”全宿舍的人听了都往外看,我知道那是奶奶在喊我。奶奶不见我下去,以为我没听见,又高声叫道:“狗儿啊,快下来,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我只好红着脸往楼下跑。这时,几乎整幢楼的同学都在看着我。他们笑着说:“你真幸福啊,有这样亲切可爱的乳名!”

我的心訇然洞开,对啊,这就是幸福,奶奶,我永远是您的“狗儿”。【仿写题例】 话题

1、意外 话题

2、改变

铺垫渗透法”教学举隅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夕阳真美》是苏教版第三册的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地间壮丽而富有变化的景色,形象的插图,优美的词句,给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感。然而,学生在领略文与画的同时,只会感受到文中小作者与爷爷奶奶所看到的夕阳之美与心中的愉悦,并不能体会到爷爷奶奶就正如这眼前夕阳一样,是无限美好的。因此,教师为学生理解课文内涵作一些铺垫与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课前谈话埋伏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夕阳西下,满天彩霞之美景,但并不一定能明确地知道:那就是夕阳。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段新授前的谈话,为理解下文铺垫。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些日常风景图,有的是拍摄的朝阳美景,有的则是夕阳美景。师: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景色美吗? 生:很美。

师:老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们发现图片有区别吗? 生:有的是太阳刚升起来的景色。生:有的是太阳快落山时的景色。师:对呀,小朋友们都是很聪明的,一下子就看出来了。那我们给早晨刚升起来的太阳取个名字,叫做“朝阳”。(师随手板书:朝阳)

(学生在教师的领读下读正确“朝阳”这个词语)师:傍晚快要落山回家的太阳就叫“夕阳”。(师随手板书:夕阳)

(学生在教师的领读下读正确“夕阳”这个词语。)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啦!

[设计意图]:此次谈话有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谈话中了解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是与夕阳有关的,明确了学习目的;二是能让全体学生知道事物的不同意义,从而理解朝阳与夕阳的不同含义;三是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下文理解课文中心而埋下伏笔。

二、深化中心巧引导。课文二至五自然段描写了夕阳西下时云朵色彩的变化及霞光的灿烂,以及爷爷对夕阳发出的由衷的赞美,从而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赞美。然而,课文另含有一层较为深刻的内涵,教师不加以点拔,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教师在总结课文时,与开篇谈话得呼应起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课文的中心。师:学到这里,小朋友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生:夕阳太美了!生:夕阳真好看!生:夕阳真美!

师:是呀,让我们一起说。生齐:夕阳真美。

师:如果把我们在座的小朋友与课文中的“我”看作是早晨刚出来的朝阳。生:那爷爷奶奶就好像是傍晚快落山的夕阳。师:朝阳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生:那夕阳预示着又一天的结束。生:爷爷奶奶已经为国家,为社会,为我们家操心了一辈子。生:他们该享福了。

生:对,他们该安享晚年了。生:我一定要孝顺他们。

生:我也是,一定让他们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

师:有了小朋友们的一片孝心,爷爷奶奶的晚年一定会像这夕阳一样,很红很红,很美很美!

师播放《夕阳红》的歌曲,让一节课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

教学铺垫 第3篇

关键词:教学 新课程

中国分类号:G642.421

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课程改革的新气象,也带来了课程改革的新问题。如何向40分钟的科学课堂要效率成了目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成为学科专家和科学教师最迫切的愿望。“教学是艺术”。教学也是科学。教学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要以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而教学的铺垫便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面对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习题、同样的学生,其教学有效性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老师们往往却把这一差异轻飘飘的归结为一句:“我教的学生差啊。”或“学生太粗心。”其实这个差异往往源于教师们没有好好把握清晰授课过程中的诸多环节,下面我想从“铺垫”环节谈谈清晰授课的有效策略。

1、理论链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里-D-鲍里奇在他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指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其中清晰授课这一环节,是指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清晰授课过程中有诸多环节,其中有效铺垫是使授课过程更清晰有效的重要环节,尤其在难点内容的教学中铺垫环节更显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段话:“如果我们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越难,我们给学生做的铺垫要越多,为他们提供的背景知识要越丰富,否则学生知道的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得来的方法或者过程。”

2、细节观察:

我听过的一次试题分析教学活动过程:

[出示题目]:

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绕成的筒状,从标签上可以知道纸厚为d,但要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薄而且是绕紧的,无法数出圈绕的层数,又因纸很长,不可能全部拉直再测。请设计一个简易的方法估测出纸的总长L。

[教师讲解]:教师拿出手中的一本书作为道具,并像卷筒纸一样绕成了筒状对学生说:“你看它现在的截面是一个圆”。随后将书打开对学生说:“你看现在它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只要测出圆的直径并记为D就可以根据 dL=π(D/2)2 算出:L=πD2/4 L。”接着教师问学生“懂了吗?”学生摇摇头,教师又问“这个表达式你不懂吗?”学生回答懂了,学生离开。

3、案例分析:

目睹此次教学活动让我的感触颇深,我看到了学生的疑惑,可学生又在教师问不懂时点头说懂了而离开。带着我的困惑,在听课后,我又找了学生了解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疑惑,学生说最后的等式我明白,但并不明白把书卷来卷去的怎么就能列出这个式子。很明显,上述教学过程在教学有效性上是存在问题的。我个人认为问题就出在没有进行有效的铺垫。本题是一道2006-2007学年太仓市初二期末质量分析题,对刚刚接触物理初学测量的初二学生来讲这应该是一道比较难的题目,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作为铺垫。可以想象由于本课的铺垫不到位,使学生知道的“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结果得来的方法或者过程”。那么在后续教学中学生在这类问题上出错,而教师没有完全搞清楚学生在哪个认知环节出错,就一遍又一遍翻讲原题的话,往往会导致这样的结果:老师说:“这题我讲了几十遍了。”学生说:“老师,我们会的你一直讲。”学生这句话隐含意思是:“不会的你没讲到”。其实,一直没有讲的正是上次没有做到位的铺垫内容,从而导致“我讲了几十遍了还不懂” 这樣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4、应对策略:

此题的讲授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铺垫工作:

4.1做好学法铺垫。在讲解题目前向学生说明:在物理中不能直接测出的物理量,只有通过间接测量其他相关物理量后通过数学或者物理公式将测量量和求解量联系起来,建立等量关系后进行求解。

4.2做好演示铺垫。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的那个演示本身其实很好,很形象,关键缺少了铺垫从而导致运用的低效。因为书的侧面确实是一个长方形,而学生看到的卷纸的侧面却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这里应该给予铺垫,如果一张卷纸逐渐变厚后它打开后我们看到的侧面将是一个长方形,现在它很薄,但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厚度很小的长方形。

在上面两个铺垫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卷纸卷起后横截面是圆,打开后横截面是长方形,形状变了,但其面积是不变的。因此两个不同形状的面积就是我们要利用的等量关系。最后根据这一思路请学生自主寻找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建立等量关系求解并非难事。

从上述案例分析中不难使我们看出,做好“铺垫”环节能使授课过程更清晰有效。

材料作文教学中的课文阅读铺垫 第4篇

一次,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然,来了国王的仪仗队。贝多芬昂首挺胸,从仪仗队面前挺身而过。歌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在仪仗队面前恭敬肃立。

莫言说:在年轻的时候,我认为贝多芬了不起,歌德太不像话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像贝多芬那样做也许并不困难。但像歌德那样,尊重世俗,对着国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你是如何看待贝多芬与歌德的行为的?你是如何看待莫言的认识的?请选择一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教学说明:本次教学的内容是分析、提炼作文材料中包含的主要信息。重点和难点是对作文材料分析后,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表述(论题、论点)。

作文前的课文阅读铺垫:两周前我就在文言文教学中对这次作文教学进行了铺垫、暗示和强化,提出了这样一些让学生关注的点。

《归去来兮辞》“思考与练习”,陶渊明不愿“束带”见“乡里小儿”出于怎样的心态或心理?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或心理”?

《秦晋殽之战》据记载,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张良生于约公元前250年,就是说刘邦比张良大六岁,那么,刘邦为何在得知项伯比张良大的时候,要“兄事之”,而不是比我“大”才“兄事之”?刘邦面对有可能年龄比他小的项伯为何要如此“屈就”?

《鸿门宴》王孙满从秦师的“无礼”中为何能够判断“秦师必败”的结论?秦师的行为与贝多芬、歌德哪一位的行为有相似之处?

通过阅读教学的铺垫,学生对将要面对的“作文材料”就会有比较好的准备。

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铺垫 第5篇

不敢尝试的人,都是错把铺垫,当成了失败。所以有些人会放弃自己,失去自立,拿自己当成无骨藤蔓,想缠在别人身上――所以最美的情话,一度是“我养你”。可这话信不得,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坐视自己一天不堪一天,却希望爱情地久天长,这于对方而言,太不公道了。人生最可怕的,是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如同蜷伏于笼中的鸟儿,一旦疏忽了投食,悲惨就到来了。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把这个道理已经说透――每个人都是罗子君,必须要保持强大的生命活力,读书,交友,旅行,扩大自己的生存圈,自立者才有自尊,自强者才有明天。人生不过是场声势浩大的单独旅行,要活得通透,看得分明,闲时忙时铺垫事业,当铺垫的资源构成肥沃的泥土,我们的未来,才会厚积薄发,盛开出美丽迷绚的生命之花。

摘自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教学铺垫 第6篇

下面是这节课课堂教学的部分主要精彩过程.

主要过程情景描述

(1)教师:关于“磁”,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汇集成几个需要通过实验探究的问题.

(2)利用投影,出示5个探究问题

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实验仪器,自主完成探究实验(约15分钟).

探究1:磁体能够吸引桌上的哪些东西?

探究2:磁体各部分的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究3:让小磁针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静止时的指向,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4: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探究5:原来没有磁性的大头针能否获得磁性?

(3)学生展示探究结果

探究1:

学生:“磁铁能吸铁、钢,不能吸铜、铝.”

教师:磁铁除了能吸引铁、镍(钱币)外,还能吸引钴,钴是稀有金属,我们平时很少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同时板书):一、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之后利用课件展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实物展示各种条形、U形磁体,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多种多样的磁体,通过相互交流,知道我们的身边存在并正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磁体.

探究2:

学生:“磁铁两端能吸引较多的大头针,而中部没有吸引大头针,这表明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

教师:归纳并板书:二、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探究3:

教师问:小磁针转动后,当它静止时,两个磁极分别指向什么方向?

学生: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教师: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板书:三、磁体上的两个磁极,一个叫南极(S极),一个叫北极(N极).

教师: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出示司南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它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我们骄傲(爱国主义教育).

探究4: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四、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教师:人造磁体是根据什么道理制作的?我们如何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呢?

探究5:

教师实验:用一只大头针在条形磁铁上来回摩擦,然后靠近其它大头针.

教师:铁和钢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磁性,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磁化”现象.

学生实验,同时教师板书(五、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铁和钢制的物体都能被磁化).

教师: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评析这位教师完成以上主要新授课内容只用时25分钟却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原因在于教师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对磁体的吸铁性、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条形磁铁磁性强弱的分布和磁体的指向性,不同程度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而“磁化”的探究有些学校的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这一实情,打破了常规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主实验、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小结:通过思考题,将本节内容串在一起,小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有甲、乙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 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学生:a.吸铁性:用它们靠近大头针,能吸引大头针的,有磁性.

b.指向性:将它们悬挂起来,总是指向南北方向的,有磁性.

c.磁化:将它们靠近显示器,使色彩失真的,有磁性.

d.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另拿一根有磁性的磁体丙,靠近甲、乙钢棒,若出现排斥现象,则与丙排斥的钢棒有磁性.

e.磁极磁性最强:甲若能吸起乙,甲有磁性;甲若吸不起乙,甲没有磁性.

(5)知识拓展:磁的应用

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说“磁”的应用;

教师用课件展示,谈“磁”的应用,有磁记录、罗盘、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密封条等.

评析第(4)部分的小结,采用了一道大家常见的,非常普通的习题,这位教师运用的十分巧妙,通过这一道习题,不仅总结了本节所学的大部分内容,而且使课堂“小结”过程变得生动而富有灵气.第(5)部分“知识拓展”又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更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通过实践发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先要了解和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善于将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出最易于与新知识联系的旧知识,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会发生积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织,使学生获得更为明确而稳定的新知识.以上“磁现象”教学案例的突出特点就是对学生的“前备”知识掌握的非常清楚,知道什么是学生已知不用学的,什么是学生模棱两可需要重新学习的,什么是学生不知道需要教师点拨或自行探究的,才使此课堂教学详略得当,融会贯通,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变得活跃而发散.

教学铺垫 第7篇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 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拿新目标Go for it初中教材为例, 在每单元课时设置上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八年级以前每个单元都是从听说课到阅读课然后到写作课, 而八年级以后每个单元都在前面的流程后再加一节长篇阅读, 可见从教材设置上也极大突出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纵观所有试卷, 分值比重最大的往往是阅读理解, 而学生最伤不起的恰恰就是这个部分。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呢?总结以后原因不外乎有二:从学生的层面, 多数学生由于词汇量少, 阅读量不够, 或阅读材料不够生动, 失去阅读的兴趣, 有的学生见到篇幅长的文章就产生恐惧心理, 望而生畏, 缺乏信心。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扫除生词、读通句子作为理解阅读的终极目标, 而对阅读的价值取向、作者的谋篇布局等深层次的东西缺乏思考, 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考试时往往对于字面上的对错判断题型比较拿手, 而对于理解性的、要求把握阅读灵魂的这类题目就束手无策了。从教师层面, 教师就好比是一味中药的药引子, 药性再好, 如果没有合适的药引子做向导, 就不能到达病患部位;教师抑或是“藜杖”, 缺了它, 学生如何“过桥东”。可见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铺垫作用非常重要。

我们当前阅读教学探讨的焦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的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快速阅读策略和细读策略;元认知策略按阅读阶段, 可分为读前策略、读中策略和读后策略。笔者结合自己初中教学的实践发现:一节好的阅读课, 精彩的铺垫 (即课前导入) 非常重要。它虽然短小, 但能够充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活学生与话题相关的已有的背景知识, 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学生愿不愿意跟你走进这个课堂, 从某种程度而言决定了这节课接下来成功与否。同时, 有效铺垫还能消除学生的阅读焦虑, 帮助学生挖掘文章中深层次的东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取向。再者, 精彩的铺垫也正好与阅读策略培养中的读前策略相吻合, 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 笔者针对新目标Go for it初中教材八年级下到九年级的每单元最后一篇阅读文章, 讨论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铺垫。

二、阅读教材和学生的分析

八年级下到九年级总共有20篇阅读文章, 所涉及的话题范围很广:有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 有关于社会道德和文明礼仪的讨论, 有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有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反映, 有地理人文的概述, 也有比较热门的话题的争论。文章篇幅相对之前各单元中Section A或者Section B中的小阅读要长得多, 而且生词量也比较大, 句型结构也要复杂很多, 多以复合句为主。于此同时, 由于我们课时进度的安排, 每个单元的阅读课基本上安排1课时左右, 这对于我们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既要深化主题, 又要细化文本, 既要灌输策略, 又要激起兴趣。有些阅读文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 有些文章需要学生对部分关键句子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有效铺垫。

由于这些阅读材料的出现, 学生普遍感觉英语学习从八年级下开始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对于大篇幅文章的出现, 许多孩子会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认知兴趣远远比认知重要性更重要, 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会比较有兴趣, 就能够相对容易地搭建自己的阅读图式, 从阅读材料中辨识作者预设的信息。所以, 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学者只有通过有效铺垫, 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进自己的阅读课堂, 才能够使后续任务得以实现, 才能够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才能够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中构建自己的阅读理解认知图式, 才能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三、阅读教学的有效铺垫模式

1. 激活背景法

影响阅读的因素有很多, 包括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技巧、背景知识等。尤其是背景知识, 正如语言学家Anderson所说的“有时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大量的研究实例表明, 即使了解了上下文的语言结构, 如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 便无法理解语篇。与此同时, 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 或者学生的背景知识处于隐性状态而没有被激活, 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阅读的内容索然无味。由此可见, 背景知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

背景知识是一个综合概念, 它包括相关历史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人文背景知识、天文地理背景知识等。所以我们在设计阅读教学的环节时, 如果遇到需要学生具有相关背景知识的文章时, 一定要想方设法激活或者增加学生有关于背景知识的认知,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背景知识激活的方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图片展示, 也可以是视频导入、文字呈现等。例如:八年级下Unit 3的Reading“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中有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北京申奥成功、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刘翔获得110米栏的冠军、美国“911”事件、马丁·路德·金被谋杀等。学生由于对世界历史这部分知识的匮乏, 可能有些信息轮廓比较模糊。所以在铺垫部分, 笔者利用大量的图片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历史知识的链条, 学生了解了黑人解放运动, 了解了马丁·路德·金这个人物, 简单了解了林肯总统遇害事件, 了解了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人类登月、中国申奥。学生在有了相关知识以后, 阅读的底气增加了, 兴趣也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又如:九年级Unit 9的Reading“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的阅读策略指导是引导学生通过mind-map的形式, 把书本的文字信息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文信息。给学生预设的目标相当明确, 而且这个话题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男同学非常着迷的。可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关注的话题, 有关背景知识在脑海中却不一定清晰。就拿这篇阅读而言, 爱好篮球的学生对于篮球的常识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所以, 在阅读技能训练前作学生在英语语言环境下篮球常识的铺垫, 就显得举足轻重了。笔者以一段Houston Rockets的basketball game片段视频导入, 课堂一下子沸腾起来, 然后笔者以“常识扫盲”为标题对视频进行剖析, 从篮板、篮筐到场地, 从传球、运球到灌篮, 从球队组成到队员分布, 学生会从顷刻间的沸腾进入思考:原来就是身边的普通事物也有这么多知识可以去关注。有了这样的背景常识的铺垫, 接下去建立自己的mind-map已不再困难了。

2. 预想猜测法

研究表明, 通过引导学生从事想象、改造、设计、假设、推测等生成任务, 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读前活动中, 教师可以给予图片、文章标题等设计推测任务,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巧妙而合理地设计推测任务不仅可以为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的铺垫中, 猜测预想可以是对文章内容的猜测, 可以是对文章结构的猜测, 也可以是对作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猜测。

例如: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4的Reading“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是一篇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支援我国西部教育事业的文章。文章主要通过一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参加为期一年的志愿活动, 并且毕业后留在甘肃省把所学知识奉献给那些渴望知识的山区孩子这样的感人事迹, 培养学生乐于公益事业, 具有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笔者首先在课前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一系列志愿者服务的图片, 把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到这一话题上。当正式上课的时候, 笔者引入新话题: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passage, which is also about something we can do for our society and poor people.笔者利用图片和文章标题设计出预想的推测任务:Based on the picture and the title, guess how the writer will organize the passage.基于初中生有限的语言知识储备, 笔者把该任务设计成小组活动的形式,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互助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同时, 也能很好利用程度较好的学生的带动作用来消除程度中下等学生的语言焦虑。这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预想推测任务一布置, 小组间就热闹起来。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并结合文章标题和图片以及自己的想象, 给出了种种对于文章谋篇布局的预测。例如: (1) What kind of person is she?What did she do in the picture?How does helping others change her life?What can we learn from her? (2) Why does helping others so important in our society?How does the girl help others?What has she learned from it?What does she want to tell other people? (3) An unusual experience in her life:How does helping others changeher life?How can we always help others in our daily life?

通过小组间各种不同的猜测, 学生在篇章结构构建方面的思维被打开了, 并且激发了学生迫切需要通过阅读来检验自己推测结果的兴趣。这对接下去的读中策略的培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效应, 并且为以后学生写类似的话题作文时如何构思也打下了基础。

此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预想猜测铺垫对阅读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想推测。例如:九年级Unit 1的Reading“How do we deal with our problems?”是一篇励志文章, 旨在传达给学生这样一种生活态度: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都是难免的, 关键在于我们要持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逆境。笔者在课前设置的预测任务是Try to guess:What ways can we adopt to deal with our problems?由于这一次任务设计比较贴近生活, 学生不管大大小小的困难总遇到过并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所以不需要进行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推测任务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激发学生各层次的思考, 同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如by asking someone for help、by facing them bravely、by learning to forget, by comparing with someone who even has more serious problems等。接着笔者让学生快速阅读, 抓住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来验证自己的推测。针对学生给出的推测, 笔者还可以对情感态度进行一个很好的提升。

3. 文字铺垫法

八年级到九年级的阅读, 在难度设置上呈现一个阶梯状态。随着学生知识积累, 词汇量的日渐丰富, 阅读的难度也会慢慢增加。同时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 我们的铺垫形式也可以从直观简单的图片视频形式增加到文字形式。这段文字可以是一个富于哲理、令人深思的故事, 可以是备受关注的报导, 也可以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小诗, 更可以是一段感悟生活的随笔。通过这样的文字情节, 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导入新课, 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鉴赏力。

九年级Unit 13有这样一篇阅读“Receiving money makes me uncomfortable.”里面有这样一个观点: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这个句子可以说是这篇阅读的灵魂句子, 可是学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 并且从字面上翻译, 学生也很难翻译出来。笔者在不同的班级采取了不同方式来上这节阅读课, 效果截然相反。前一个班级, 笔者首先让学生讨论一下标题, 即: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receive money as a gift?Why?再组织讨论课本上Before you read环节设置的三个问题: (1) If my best friend gave me a history book, I would feel;____ (2) If my grandmother gave me some home-made cookies, I would feel____; (3) Receiving a new schoolbag would make me feel____。最后根据阅读策略指导, 把所学变为自己所用是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让学生通过建立自己的类似经历的例子来更好把握文章的主题。这样下来, 前面的环节还比较顺利, 但是从学生的反馈中感觉总欠缺了什么, 学生似乎还是很困惑于这个句子背后深层次的意义。

经过一番思考以后, 笔者调整了教学方法。在课前, 笔者精心挑选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的精彩片段, 并通过语言改编, 尽量使其语言表达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好这节课处在学生初三质量调研考以后, 也给笔者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很自然的过渡。

People will receive different kinds of gifts in their life.So as all of you did so well in the former exam, I will also give a small but meaningful present:a short story“The Gift of the Magi”.

It was Christmas of the year.All people were preparing for it.There lived a young couple Jim and Della.Jim had a very precious gold watch which was from his father, but he didn’t have money to buy a watch chain.Della had beautiful long hair, but she never bought a set of comb.As they loved each other deeply, they can do anything for the other.At last, Jim sold his watch.With the money, he bought a set of beautiful comb.Della cut her hair and sold out it to buy a watch chain.It’s time for changing gifts.When they open the boxes, they were surprised to see the gifts.They could say nothing, only tears rolling in their eyes.

文字很浅显, 显然学生已经被笔者的故事感动了。笔者马上抛出了一个问题:If you were them, receiving such kind of present would make you feel____。顺着这篇文章的情感线索, 学生给出的答案也是几乎接近主题的, 然后笔者及时给出了总结:If I were them, I would be moved, because it’s not the gift counts, it’s the love that counts.这与我们课本上的“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有异曲同工之效。在此基础上, 学生对课本阅读的灵魂句子已没有任何理解障碍了。有了这个文字铺垫, 后面的阅读教学变得很流畅, 学生也配合默契。一堂课下来, 教学效果较前面一个班级的明显好很多。可见, 文字铺垫在深层次阅读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这还有助于教师这个“藜杖”角色的把握, 因为教师的选材很重要, 教师在选取文字的同时要考虑到文字的难度和与阅读材料的相关性, 要保证学生能够听懂大意, 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 又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你的课堂里体会到小小的成就感。

四、结束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阅读教学的铺垫既是一门艺术, 又是一门科学。作为读前环节的一部分, 虽然占用的时间不长, 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铺垫效果好不好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策略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当然, 面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 我们的铺垫形式也会截然不同。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对教学全身心投入的热忱。要让一味中药发挥药效, 必须选好药引子;要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海洋中最终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也必须要时刻做一个有心的教育人、正确的引路人。古有“杖藜扶我过桥东”, 今有拿“铺垫”这个藜杖, 过“阅读”这座桥。让我们一起在阅读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求, 不断反思和总结, 时刻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皮连生.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邵宁宁.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11 (4) :1-7.

[4]张凌敏.巧妙设计, 有效导入[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1 (6) :33-35.

铺垫与伏笔一样吗 第8篇

1. 铺垫。

所谓铺垫, 就是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一般是把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 下面的内容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 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 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 (秋风越来越凉, 初冬, 靠着火, 穿棉袄) , 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 《社戏》一文在“盼望看社戏”这一段交代没能看成戏的原因, 并竭力渲染我没看成社戏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实际上就是为下文去赵庄看戏作铺垫。

2. 伏笔。

铺垫:让文章丰满而灵动 第9篇

什么叫做铺垫呢?《大辞海·语词卷》里是这样说的: (1) 铺的和垫的东西, 多指卧具。 (2) 为了使一些事物突出, 用另一些事物陪衬或者对照, 衬托。很显然, 作为写作手法的“铺垫”一词是从它日常生活里最普通的意义当中比喻和引申出来的。

是不是有点抽象和概括呢?那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体会一下铺垫的运用。

同学们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背影》吧?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 说透了, 就是父亲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留下的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要是作者平铺直叙, 为了写背影而写背影, 那么文章不到300 字也许就结束了, 我们读来是何等的单调乏味啊。作者的高明就在于他不仅四写背影, 写背影给自己的心灵撞击, 而且为了浓墨重彩地推出父亲的背影, 他得心应手地运用了铺垫的手法。文章主体部分首先写了家里的祸不单行:祖母的去世, 父亲的赋闲 (失业) , 这是一重铺垫, 交代了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背影产生的特定背景, 也使文章笼上了浓重的愁绪, 这里的送别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送别, 仔细品味, 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感喟。接着文章中又来了第二重的铺垫, 父亲要到南京“ 谋事”, 本来已经说好了不送“我”, 可是“终于不放心”, 还是决定送“我”到了车站上了车, 说好不送还是送了, 内在的不放心正是深深的关心, 这是一种牵挂与关切, 这里的铺垫不仅将送别这一事件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也使得年迈体衰的父亲费尽心力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有了充分的情理依据。不止于此, 文章还有第三重铺垫, 即父亲为“我”料理了一切又拜托了茶房关照“我”, 甚至帮“我”在火车上拣定了靠门的座位并且再次作了叮咛后, 还是觉得有什么事情没有做, 终于想到为“我”买几个橘子让“我”带在路上吃 (这一切当然是在“我”的不理解甚至不屑中完成的) , 于是这才顺理成章地有了下文令读者读来潸然泪下的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有了这个至今定格在中国文学画廊里的感人至深的极富人情味的光辉一幕。

散文里的铺垫大多数是为了为了渲染浓烈的抒情氛围, 而小说里的铺垫则更多的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 凸显人物形象特征。例如《老残游记》里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也是因为它出色的运用了铺垫的方法。这个章节写的是听白妞说书, 赞美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小说先是写老残看到了一则黄纸写的关于白妞说书的广告, 然后耳朵里便灌进了两个挑担子的人要去听说书的议论, 再就听到了柜台后要去听说书的争论, 而且“街谈巷议, 大半都是这话”, 接着借茶房之口, 把白妞好一顿夸奖, 说“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还说“仗着她的喉咙, 要多高有多高;她的中气, 要多长有多长。她又把那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 种种的腔调, 她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 创出这个调儿, 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 听了她唱书, 无不神魂颠倒。”并且告诉老残“她虽是一点钟开唱, 若到十点钟去, 便没有坐位的。”结果第二天老残去明湖居, 10 点果真没有了座位, “只好袖子里送了看坐儿的二百个钱, 才弄了一张短板凳, 在人缝里坐下”。还没有看到演出, 前戏已经做足, 把读者的期待心理调动得够充分的吧?可是还没完, 作者铆足了劲, 继续铺垫, 先出场的是一个弹三弦的, “全用轮指, 那抑扬顿挫, 入耳动心, 恍若有几十根弦, 几百个指头, 在那里弹似的。这时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时我们以为白妞该出场了, 仍然没有, 继续暖场, 这回是黑妞, “忽羯鼓一声, 歌喉遽发, 字字清脆, 声声宛转, 如新莺出谷, 乳燕归巢, ……或缓或急, 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 百变不穷, 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 以为观止矣”。这时作者又插入了一段听书人的议论, 说“她 (指黑妞) 的好处人说得出, 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的到, 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到了这份上, 白妞才终于出了场, 接下来作者从年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具体写活了一个说书人, 用生动的比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白妞妙不可言的说书艺术才华。

可见用好铺垫能使文章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那么都有哪些方法来用好铺垫呢?

1.做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 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合理;或者渲染气氛, 营造氛围, 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海的女儿》里用了不少篇幅来写人鱼公主和她的姐姐们长大的过程, 这个过程漫长而充满惊喜与期待, 也会有淡淡的哀愁, 这样的一个快乐而“微凉”的过程, 为下面人鱼公主遇上王子、暗恋王子, 以致为了王子而变为泡沫的故事作了合乎情理的背景交代与铺垫。《丑小鸭》的故事则是从一只生存在鸭群里的天鹅觉醒这一背景开始的, 试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消磨意志的环境, “丑小鸭”的逃离如何能够理解为发现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奋斗呢?再如《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 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 文中这里通过对秋天冷的描写, 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 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也暗示了孔乙己死亡的命运。

2.做陪衬式铺垫:《三言二拍》里经常出现一个小故事引出一个大故事的写法, 前面的这个小故事就是用来陪衬的, 它往往有警醒意味, 也许算不上具体和精彩, 但它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以陪衬来引出和铺垫下面的主要故事。席慕蓉的散文《燕子》开头写父亲因为知道《送别》的歌词“长亭外”不是“长城外”而失落、懊恼, 引出另一件事:“我”明白自己多年来一直误把“乌秋”当做燕子后的心情和思索, 从而生发出“有的时候, 我们实在也可以保存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 与人无害, 与世无争”的深刻感悟。

3.做对照式铺垫:毕淑敏的散文《城里人与乡下人》先在开篇详细地写了最近几个月来在一个小山村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饭———烤鱼, 而这最美味的烤鱼除了放了盐之外, 没有任何调料, 原因在于按照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出产的食物本来就是最纯净最美味的。后文再接着写城市与农村吃到的食物的不同, 以及由此引发的城乡对立的思考, 便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了。龙应台的散文《目送》共写了六件事。前三件是关于儿子的, 儿子一次次离开母亲的目光, 一天天长大, 这是“生离”;后三件是关于父亲的, 父亲一次次把日渐老去的背影留给女儿, 终至不再回头, 这是“死别”, 对照之中, 人生的悲与喜、沧桑与无奈叠加成为文章的主题, 这样的铺垫于主题的表达来说, 意义不言而喻。

4.做反衬式铺垫:很多时候, 反衬所起到的铺垫效果格外的惹眼。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 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 然后笔锋一转, 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 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 情节跌宕, 意味深长, 艺术效果强烈。《背影》中父亲为了儿子可谓“用心良苦”“无微不至”, 然而作者却一再写自己的“聪明”, 写自己的不解和不屑, 这一切都是为下文理解了父亲以后悲从中来、伤心落泪做铺垫, 从而造成文章情节上的波澜和情感上的起伏, 具有感人的效果。2005 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不肯死去的心》也是巧用反衬式铺垫的成功之作, 文章写老年痴呆的外婆, 把外公看做“陌生人”, 把外孙们看做“野孩子”, 她只记得女儿欣欣, 为了女儿欣欣, 她不敢随便发病, 甚至“偷”藏厨房里的食物想带给女儿吃, 很显然前面的“不认识”就是反衬后面的“只记得”, 从而表现了母爱强大的力量, 感人至深。

“复习铺垫”,不该冷落的环节 第10篇

然而, 有些课在新授时, 自己和同事经常会感觉学生学习新知时并没有预想的好, 课堂上总是磕磕绊绊, 怎么学过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像没学一样……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后反思发现主要问题是: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再学习, 我们总认为旧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是他们已经掌握的经验, 却不知这些旧知识和经验都处于“休眠”状态.

“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和经验, 促进知识的迁移, 为新知识提供“固着点”.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复习铺垫”虽然能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分散难点, 使学习任务顺利地完成.可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复习过程中的过渡和暗示, 学生往往不需要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就能得出结论,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没得到有效地深层次的训练, 特别是有些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 往往会设计一些暗示性的问题, 人为地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铺垫”不要也罢, 这也是“复习铺垫”之所以被诟病的主要原因.但不能因为“复习铺垫”有这样的弊端就一棍子打死.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度安排“复习铺垫”.对于具有“前沿后续”“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关系的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如果从复习铺垫引入,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已有知识经验, 促进知识与方法的迁移, 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如果新授知识学生有能力自主建构, 或者通过复习铺垫会暗示、限制学生思维发展, 就不能安排“复习铺垫”这一教学环节.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大小比较”, 如果在教学时, 先复习通分, 然后出示两个分数让学生进行比较, 这时学生就会直奔主题———先通分再比较分数的大小;但如果直接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究, 他们反而能发现有许多种方法:化成小数进行比较、画图进行比较、找一个标准数进行比较、用1分别去减这两个分数得到的结果大这个分数反而小、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再比较……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学生学得是那么主动、思维是那么开放, 教师教得是那么轻松、设计是那么独特,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而且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 想到了许多有创意的方法.经统计学生至少想出了2种比较方法, 最多想出了6种比较方法.这样教学既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 通过其他数据还能使学生体会到一般来说我们先通分再比较分数的大小这方法的优点, 使学生感觉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就有必要帮助学生复习“通分”, 并进行一些专项训练, 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以便接下来集中全力去探究算法, 如果省去“复习铺垫”这一环节, 就有可能出现理解了算理但不会计算的状况.

因此在有些课的起始环节, 适当的复习铺垫是有必要的.我们安排复习铺垫要在“实、精、新”三个字上下工夫, 这样才会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 使后面的“好戏”水到渠成.下面就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复习铺垫要“实”

“实”的意思是复习的内容要实实在在, 目标明确.在数学教学中, 新授时间一般控制在前20分钟内, 这也是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最佳时域.为了确保学生能在最佳时域内有尽可能多的时间探索新知, 复习铺垫所用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效呢?关键要能为新知的学习打好“桩”.例如: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既要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 还要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需要的知识基础有:数的组成、表内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等等, 这么多的旧知识如果面面俱到的进行复习铺垫, 势必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实际上与新知联系最紧密的旧知, 是数的组成和竖式的写法, 因此我设计了———

笔算:14+14=20+8=4×2=和口答题:6个十是 () .10个十是 () .15个十是 () .35个十是 () .因为乘法竖式还是二年级上学期学的, 许多学生都忘了, 因此设计了笔算, 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 为学生学习新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作铺垫.又设计了口答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主动参与整十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的基础上与旧知进行比较沟通, 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提高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新知的能力.又因为竖式的题目很多, 在众多的题目中挑选了“14+14=20+8=4×2=”这三题是为学习第二个例题“14×2”作铺垫的, 复习旧知的目的, 是启迪学生的思维, 是他们理解14×2竖式计算的算理, 从而掌握算法, 达到了短时高效.由此可见, 复习铺垫的重点应该放在铺垫和沟通上, 设计时要紧扣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 瞄准目标, 速战速决, 不能拖泥带水.

复习铺垫要“精”

“精”就是复习铺垫的内容要精心选择.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激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 激发学习动机.但不能步步为营, 让学生往里面钻, 学生的学习就会变成机械的模仿, 并不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自我建构, 更谈不上参与对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因此在复习时内容应精选, 要“惜墨如金”, 在新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和谐”, 让学生经历注意、记忆、思维的同一过程, 从而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徐斌老师在教学《认识乘法》时, 出示一组加法算式:2+3+6、5+5+5、3+7+8、4+4+4+4、9+1+6、2+2+2+2+2这六个算式, 请学生进行分类, 徐老师就抓住了“几个相同加数连加是乘法的“生长点”, 因为乘法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通过分类既便于沟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 又便于建立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再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 可以先出示关键句“女生是男生的80%”.提问:“你想到了什么?”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 他们有点想到:“女生人数有4份, 男生人数有5份, 一共有9份.”有的想到“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5.”有的想到“女生占全组的4/4+5, 男生占全组的5/4+5”等等, 在接下来的例题教学中, 学生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去建构新知, 他们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这样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复习铺垫要“新”

“新”就是复习铺垫的内容要独具匠心、与众不同, 设计要巧妙.因为复习铺垫的内容如果一味的解题和回顾, 学生势必产生厌倦感, 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即在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 根据新知识与学生原因认知结构的联系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等, 对复习铺垫的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巧妙的加工, 创设出思维情境, 使学生产生“愤”、“悱”的求知心理, 从而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究活动.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 设计了这样的复习题: (1) 598+3463456-299372+397956-98 (2) 600+3463456-300372+400956-100分小组进行比赛, 结果第二小组胜出, 第一小组的学生感觉不公平, 他们认为第二小组的同学占了便宜, 因为他们做的题目全是整百数.这时教师只要稍稍点拨, 学生就掌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 这里通过不公平的计算比赛目的, 是让学生对数据特征有所感悟, 对简便计算有初步的体验, 这样知识的铺垫就恰到好处, 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指明了学生的探究方向.

“铺垫”与“伏笔” 第11篇

“铺垫”和“伏笔”,确实容易混淆,它们都有为下文服务的共同目的,但服务的重心明显不同。我们如果能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来理解、识记,面对新的语境时就不愁不能融会贯通,实现迁移,给出准确答案。

概念俗解

通俗地说:铺垫是“打基础”,伏笔是“作暗示”。

铺垫时,所用笔墨往往较多,可謂浓墨重彩;是“显性”的。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甚至大肆渲染,惟恐渎者不见,但其着眼点却是主要人物或事件。其“铺叙”是为主要人物或事件作衬垫、打基础的。

伏笔时,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它往往是“隐性”的,甚至貌似“闲笔”。使用时,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经典例析

其实,铺垫和伏笔的经典运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频频出现;大家自己平时也都已有所接触。只要我们善于回忆,调用积累,便可以形象、透彻地理解这两种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而不至于混为一谈。现各举一例剖析。

1“铺垫”例(节选自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每句七字,每段数十句,或缓或急,忽高忽低;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作者对这“帘子里面出来”的“姑娘”铺叙笔墨挺多,可谓浓墨重彩,惟恐读者不见;但她却是“次要人物”)

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说着的时候,黑妞早唱完,后面去了。这时满园子里的人,谈心的谈心,说笑的说笑。……满园子里听来都是人声。(用“旁坐”两人问答和“满园子”里的“人声”继续“渲染”“衬垫”)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他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经过层层铺叙衬垫、“打基础”之后,“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又出来”的这位姑娘才是“主要人物”——白妞)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

停了一会,闹声稍定,只听那台下正座上,有一个少年人,……说道:“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辞之妙。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入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旁边人都说道:“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这时“少年人”和“旁边人”对白妞说书艺术的评价才能让人感到合理;人物形象才更鲜明)

解析文章主要想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先写了黑妞的演唱。黑妞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这其实是用次要情节“打基础”,从正面衬托主要情节,收到了“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2“伏笔”例(节选自莫泊桑的《项链》)

“再没有别的了吗?”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忽然她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随后,她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过了一个星期,他们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了。路瓦栽,好像老了五年,他决然说:

“应该想法赔偿这件首饰了。”

第二天,他们拿了盛项链的盒子,照着盒子里面的招牌字号找到了那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说:

“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路瓦栽夫人送还项链的时候,……

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她的朋友正担心她打开盒子。……(以上横线句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它也许根本不会引起我们阅读者的注意,因为它貌似“闲笔”)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

“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得五百法郎!……”(对这儿出现的“原先项链是赝品”的事件,有了前文的“预作暗示”,可以说前有了“呼”,后面的“应”,才不会让读者感觉突兀;当然,小说也显得情节连贯、结构紧凑)

解析①借项链时,女友相当大方,丝毫没有犹豫:“还有呢。你自己找吧”“当然可以!”②买项链时,老板查了许多账簿,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③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借时佛来思节夫人轻轻松松又随便的言语,赔买时店老板道破天机的一语,还时佛来思节夫人看也不看的举动,都为后文项链显“假身”作了“暗示”。如此,有了处处不经意的“貌似闲笔”的“暗示”,文末点出那是一件赝品也就完全在意料之中了。

综合分辨

铺垫是铺叙衬垫,是为了衬垫主要的人或物而先铺叙另外的人或物。它是为了蓄“山雨欲来”之势并突出主旨。一般来说,铺垫下面要写的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它会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

用好文本铺垫习作之路 第12篇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设计有8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在使用本册教材中, 本着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 一边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读文品句, 理解文意, 品读课文, 进行思想教育, 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一边有机地用好文本, 为学生铺垫习作之路, 指导学生凭借文本内容进行写作训练。

一、积累运用好词佳句

1. 品读好词佳句

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类似的排比、拟人、比喻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 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读, 读中品味, 熟读成颂, 在脑海中形成句型框架。

2. 改写句子

进行句子的改写, 体会用词、句式的精妙。如用多媒体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课文原句)

师:如果再把这句话换种写法, 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很清, 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得很, 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现在, 哪句话写得好呢?为什么?

生:我还是认为第一句写得好。因为这句话用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读起来琅琅上口, 而第二句用“真静啊”、“很清”、“绿得很”, 感觉有点乱。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在比较感知中, 学生对句子差异看得特别清晰, 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获得语感。

3. 感悟、内化好词佳句

一些句子在文本中寓意深刻, 一语双意。这样的句子, 不但要求学生理解体会, 而且要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所在。如: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心头怦然一震, 这一震,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 是———勇气。

对这类句子的教学, 让学生自主感悟, 小组交流, 畅谈自己的思想, 并对文本主题说话。交流感悟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了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体会到战争的可恨, 呼吁拥有一个开满和平之花的星球;体会到生命的短暂, 在短暂的生命中用勇气、毅力、信心、爱心去编织五彩的人生世界……

二、仿文习作

教材给我们提供的文本从内容到形式、从写作意图到写作特点都是颇具特色的, 鲜明体现了单元主题, 它所提供的文本可以说是一个最好最典型的习作范例, 所以应充分地运用好文本, 把文本作为一种模式或框架来指导习作。

如《桂林山水》一课按总———分———总的结构, 抓点进行描写抒情;《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按游览的顺序, 把景点写实。笔者在教学这个专题习作时, 分三步走:1.感悟句子, 回文品味, 发挥想象, 畅游于秀丽自然风光之中, 激情激趣。2.读文, 寻写作的线, 给习作引线, 在线上穿上点, 点为线渲染。3.走进自然, 走进生活, 这才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把学生带到校园中去, 欣赏校园的春景, 感受春的勃勃生机。每到之处, 学生触景畅想感言, 最后作游览的筛选整理, 下笔习作。

这样不论是线或点对学生来说都做到了有型可摹, 化解了习作中的难点, 面对专题习作, 学生不再是束手无策、无路可走, 而是有路可寻、精选材料。

三、导语引用, 推动习作

单元导语点明主题, 语言叙述体现文学色彩, 强调感染力。比如:“生命是宝贵的, 也是美好的, 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 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 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在乡间的小路上, 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 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乡下人家, 不论何时, 不论何地都有一道独特的风景。”

如此精练、韵味无穷的导语, 用以作为习作的导入语与结束语, 有揭题与渲染的功效。常用后, 学生对习作的开头与结尾能变通, 不时会在习作中看到一些名言、谚语、歇后语之类的句子, 起引入与总结的作用, 意味无穷, 提高习作的质量, 很让教师欣慰。

上一篇:施工方案设计下一篇:中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