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2024-07-15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精选12篇)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1篇

根据这样的理解, 不少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简单地把目的一说, 就把其他学习活动完全交给了学生, 名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时刻要保持主导作用, 要善于“引导”.

“导”是一个过程, 是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一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科学探究的时间, 二是要生成科学探究最佳的时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 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形成能力.

一、导入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课或者探究课题之前, 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其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探索目标和正确的思维方向, 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前提.

那么怎样提出课题、导入新课呢?在实践教学中, 一般是将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一个与课题相关的情景, 并提出问题, 如学习“勾股定理”时, 提出: (用多媒体演示, 如图1) (1) 一电线杆高AB=12米, 为稳住它, 要在杆顶A处和地面上距杆脚B 5米的C处牵一条拉线, 你能计算拉线的长吗? (还不能) 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 (确定, 根据SAS) (2) 为了在一条河的两岸建一座桥, 必须测算两岸桥墩之间的距离AB, 在河的一边选测点C, 使∠ABC=90°, ∠ACB=60°, 量得BC=50米, 你能算出AB的长吗?AB的长确定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可使学生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有一种密切关系, 这种关系是什么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探究欲很强.

二、导问

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 教师问什么?怎样问?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 讲授一个定理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问题, 可以有若干不同的问法, 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 准确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尺度, 明确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恰切地把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 才能问有所思, 问有所答, 积极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的提问, 一般应注意:1.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紧密相连;2.问题明确、集中、有层次、有启发性, 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3.问题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4.问题难易适中, 让学生“跳着摘到果子”.

如在一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2, 已知∠1=∠2, 为了使△ABC≌△ABD, 必须补充一个条件, 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 但有的成立, 有的不成立.那么, 共有多少种填法 (边, 角, 周长, 面积, 相似, 对称, 外接圆, 内切圆半径……) ?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进行教学, 从学生回答的情况看, 效果非常显著.

三、导思

导“思”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用提问与讲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伴有思维活动, 但是对于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善于把握, 也就是要突出重难点, 特别是对于知识点的把握和应用, 问题的分析和归纳.现在的学生习惯于教师问, 然后顺着教师的问题想, 再回答, 离开了教师的问题, 就不会思考了.因此教师要做到善于:“问”——启迪学生思维;也要“不问”——注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让学生甩掉“教师这根拐杖”, 能够独立思考.如讲“切割线定理”时, 在复习相交弦定理后提出:两条弦除了相交还有哪些情形出现?若把两弦移动, 使延长后交点在圆外, 有没有类似的结论?再把其中一条割线绕交点旋转变成圆的切线, 结论还成立吗?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不但会激起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观察、试验、猜测、估计, 自己发现问题, 找到答案, 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 用一个个的问题, 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 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后一阶段可以训练学生进行自我提问, 自己给自己提问题, 或者同学间互相提问.比如:一个题目、一个课题拿到手后, 首先该干什么呢?学生应该分析问题, 问自己:“仔细分析问题没有?”问题分析之后, 接着又该干什么呢?第一步、第二步做了, 我第三步做了没有?学生问自己, 通过自我提问来推动思维的发展.这样反复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 改进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的思维更科学、更独立.

四、导情

新的课程标准包含三维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三维目标之一,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 首先自己要饱含教育教学的激情, 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够感染学生.有些教师讲课时力求四平八稳, 生怕出了乱子, 其实教师应该通过设计的丰富的课堂情景:动人的故事、抑扬的语调、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热烈的气氛等等, 深深地吸引并打动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必定会端正学习的态度, 正确地对待学科的学习, 在课堂上全心投入学科学习中去.

五、导误 (而不是误导)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 一发现学生出现错误, 要么立即纠正, 要么避开不谈, 或者立刻打断其发言, 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上, 常常出现与教师设计的答案不同的发言时, 教师都是武断地打断, 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这是一种掩盖错误的行为, 从而让学生失去了改正错误的机会, 长此以往, 使得学生的错误越积越多, 导致最后无法开展学习.其实学生能够犯错误, 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说明了学生在独立地思考问题,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学生能够表达出来, 也说明学生有勇气, 此时教师要善于循循善诱, 把学生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中引导出来, 要让学生心服口服.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 可这样启发:180°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 (平角、同旁内角、邻补角) ?怎样把三个角加起来?在哪里制造平角?又怎样制造同旁内角互补?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

六、导结

探究性活动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 不仅以问题为起点和线索, 而且最终也应以问题的提出为归宿在完成以上五步后, 教师应进一步帮助学生把命题推广, 引申出新的结论和新的问题, 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高方法有:条件不变, 有没有新的结论?逆命题是否成立?条件适当改变, 结论是否改变?若改变, 其变化规律是什么?为了得到一个新的结论, 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在问题解决后要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 使成功的经验明朗化, 并组织学生归纳出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技能方面的一般性结论, 再通过教师精讲, 揭示这些结论在整体中的关系,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如讲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后, 我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得出的四个结论有何区别和联系?再让学生做以下题目:⊙O的半径为R, OP=d, 过P点作直线交⊙O于A, B, 则PA·PB=?这道题P可以在圆上、圆外、圆内, 包含了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所有情形, 其结论又说明三个定理之间的密切联系, 即可合并为一个定理——“圆幂定理”, 从而将三个结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实施了统一, 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的转变,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但是教师也不能放弃“主导权”, 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两权”有机结合, 这样我们的课改才能达到目的.

摘要:在实践教学中, 一般是将探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一个与课题相关情景, 并提出问题, 准确掌握新课标所要求的尺度, 明确所学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恰切地把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 才能问有所思, 问有所答, 积极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2篇

在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中,由于语文课时安排紧张,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作文实践时间,加之对作文兴趣不高、缺乏系统的训练,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基于这一现状,明确教师的引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对作文评改方式的改变等应成为教学实践中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应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掌握实用的作文技巧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时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合理安排每次作文的训练内容。可将文体特征、作文结构、详略安排、表达技巧、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用词造句、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选材、修改方法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有必要结合实际教学分阶段传授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将作文的技巧与基本知识点结合到一起来分阶段教授,高一到高三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入作文技法的.训练。比如,作文立意的方法、审题的方法、拟作文提纲、拟题技巧、结构技巧、选材组材的技巧、修辞技巧、修改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按计划分三年时间有步骤、有侧重地讲解给学生,辅之以相应的作文练习,长久坚持,必然让学生有一定收获。

二、引导学生调整作文写作的心态,用心书写真我作文

心理学认为:心态是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的思想状态和观点。学生如果能端正作文态度,教师的教学就会更有成效。面对作文时,学生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作文任务,能够较积极地去完成习作。在作文时可以借鉴优秀作文的成功之处,但决不能习惯于抄袭。教师要指出这样做的危害,倡导学生进行自创。学生应在作文中体现作文的生命意识,做到用心为文,把写作文看作个人素养的展现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引导方法转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重新定位对作文重要性的理解。比如,找畏难的学生谈话,了解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具体原因,注重寻找学生乐于表达情感的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转换写作角色,适当降低对这类学生的作文要求,用趣味化的引导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端正写作的动机,重塑自己的作文自信。心态调整好了,自信确立起来后,学生再面对以前不喜欢的学习内容时,一定会有新的状态完成练笔。

三、引导学生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高中生的学习任务较重,让学生每天都写日记并不现实,每周写周记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练笔水平,但时间久了,有些学生就很容易把周记当成“流水账”来记,部分学生喜欢记录班级的内部矛盾,或纯粹宣泄对学习的情绪,个人主观情感色彩较重。鉴于此,可以让学生对每天观察到的学习生活做出整理,让学生把自己对学习的感悟、对他人的感悟、对天气变化的感悟等用一两句话的形式写在小练习本上,如果能用形象化的语言或带有哲理性的语句表述出来更好。通过这种方式能改变学生体悟生活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对学校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做时并不感觉观察记录是作业负担,而觉得这是每天在总结自己的思想,引导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四、引导学生养成作文修改的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

作文完成后,有一部分学生没有作文修改的习惯。作文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应意识到掌握相关的作文修改方法对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具体来说,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最好能够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互改的方式。教师应进行修改示范,从立意、标题拟定、标点符号使用、结构安排、知识性错误、语病、错别字这些常规修改要求做起。比如,针对语言锤炼,看能否用更形象、生动的词语对原词进行替换;对一个句子,看能否转换成更有表现力的语句形式。

修改可以同桌为单位,也可以前后四人一组为单位,成立评改小组,选出组长,学生之间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修改彼此的作文,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评改标准进行这种互动活动。学生修改后选出优秀作文,再次上交修改后的作文让教师检查。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互评互改过程,适时做出一定的评改指导,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还应在评改之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强调,完整地做好作文评价。

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师引导

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教师统治学生的一切,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更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教师依照自己的教学经验、教材、教参要求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数学的价值体现在考试分数上。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根本性改革,《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从教师的权威地位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开展数学教学。下面谈自己几点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体会。

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学生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是有思维、有思想、有个性的人,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个性与知识、能力获得和谐发展。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引领作用就是引导学生走进充满乐趣的数学探究中,让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一课时,可以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师生“竞猜”活动:依次由学生任意列举一些整数,大家来判断它们能否被2、3或5整除,看谁答得快。结果每次都是老师取胜。老师的“神速”判断使学生大惑不解,好奇心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知道老师的“妙法”。教师顺势引入新课:“能被2、3、5整除的数都有一定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来判断就会迅速而又准确。这节課,我们就专门来学习这个内容。只要大家认真学,以后一定能胜过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一个数学故事,或介绍一位数学家,或出一道趣味数学题或提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跟着老师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二、引导学生自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数学方法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性内容,教师要改变传统告诉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数学方法。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学生数学智慧的基本方式。因此,数学教学要加强教师的引领作用,特别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②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例如:“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去归纳概括;③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及体积计算,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我拓展思考,深化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我拓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略。传统的数学学习,学生的解题就是找出唯一的正确答案,解题时很少对题目作深入地探索。为了打破学生解题时思路狭窄的禁锢,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习题,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广阔的思维空间:(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如将24个棱长1厘米立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怎样摆?通过学生动手, 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摆法。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①4、3、2;②6、2、2;③6、4、1;④8、3、1等等,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摆,只把24分成三个整数的积,能分成几种就有几种摆法。(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例如在30□5中填数,使它能被3整除,怎样填?学生根据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发现符合题目要求的填法不止一个,而是多个。(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引导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例如,根据下面的条件,再添一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之成为百分数应用题:我校五(1)班植树50棵,(补条件),(提问题)?学生有以下几种编法:①五(2)班植树40棵,问五(1)班比五(2)班多几分之几?②五(1)班比五(2)班多植树10%,问五(2)班植树多少棵?③五(2)班比五(1)班少植树10%,问五(2)班植树多少棵?这道题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达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

四、引导学生做好知识迁移,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性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教师要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通过旧知识训练题导入新知识:1、1厘米+0.3分米=?4元-3角=?2、2/3表示( );它的分数单位是( )。3、口算:5/8+7/8= 7/12-5/12= 7/9-4/9= 第一道题复习整、小数在数量单位不同时的计算方法(必须先统一单位),为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作了辅垫。后面几道题通过“分数单位”、“通分”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等旧知识的再现,为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搭了桥、引了路。学生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便自求得知了。

浅谈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4篇

1. 创造机会,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创造机会, 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知识, 获得知识.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中, 让学生收集零花钱的情况、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了解学生的体重情况, 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 我们让学生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成条形统计图.然后反馈交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 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每名学生在合作交流中, 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 并将思维引向深入, 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性学习.

2. 针对差异,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学生受年龄特征的影响,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指导与监督至关重要.如在数学圆周长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在互动和谐的气氛中动手操作, 思考出各种方法.第一种, 可用绳绕一周, 然后把绳拉直在直尺上量出绳长度.第二种, 在圆的边上定一个点, 然后直接用直尺滚动一周, 就可量出它的长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思考出绳的测法, 就可量出它的长度.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思考出绳测法、滚动法能量出手中圆周长时, 部分学生会提出疑问:有的圆周长既不能绕也不能滚动时, 该怎么办?此时教师可提出“圆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 把学生引向更深一步的探究实验.学生会在教师引导下带着自己的发现问题, 与他人合作动手操作实验, 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长短有关.可见教师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开发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也有助于学生探究性目标的完成.

3. 开放学习空间, 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 把蕴含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 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 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实行“再创造”,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探究, 在尝试对比中发现规律, 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与引导 第5篇

唐淑华 22团中心幼儿园

唐淑华

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提问与引导

22团中心幼儿园 唐淑华

摘要: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它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科学的提问设计,能促进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而不合理的提问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幼儿思考,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主题活动中 提问 引导

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它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科学的提问设计,能促进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目的。而不合理的提问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幼儿思考,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幼儿的思维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那么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应如何提问和引导。才能更好的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兴趣性呢?要想寻求教师提问和引导的策略,我们首先要了解主题活动中教师提问和引导的过程和作用。

一般来说,在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中提问与引导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设置问题情景。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境,由讲解转入提问,使幼儿在心理上对问题有所准备。第二阶段:设置疑问。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给幼儿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经验在要求幼儿回答。

第三阶段:诱发解疑。如果幼儿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幼儿作答。

第四阶段:评价与鼓励。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幼儿的答案。包括:检查幼儿的答案,关注其他幼儿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幼儿回答的要求,对幼儿所答内容加以评价;依据幼儿答案联系其他有关材料,引导幼儿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或追问其中某一要点,即进行延伸和追问;更正幼儿的回答,就幼儿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

由此可见,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把幼儿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上;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获得新知识;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活动的进程。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机会,激励他们提出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因此,在主题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发挥水平,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启发性和科学性,把握好提问的“度”、“时机”、“对象”,充分发挥提问与引导的效能,讲究提问与引导的艺术,围绕着主题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问的内容

在主题活动中,问题提出的范围、深度程度、数量,问题应该是生成还是预设成的?对这些问题都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去设计。要面向全体,更要注重个体差异,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

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难易适度

我们在提问时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就是教师设计的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全班站起来一大片,谁也回答不了,最后只好教师自己回答,这虽然完成了提问的形式过程,但只是在幼儿的陪衬下表演了一下教师的高明;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幼儿不假思索即能对答如流,仅在表面上看似活跃的背后,会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那么,如何正确的掌握课堂提问的“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幼儿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的告诉我们:提问既不能让幼儿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幼儿唾手可得,而应让幼儿“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的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的年龄阶段性是非常明显的,提问时要遵循适宜性的原则,既要注意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到了大班,幼儿有进行初步概括的可能性,逻辑思维正处于萌芽时期,过浅的提问会使幼儿感到乏味。相反,对过深的提问幼儿会无所适从,因此,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出难度适当的、不同深浅度的提问,避免提问时出现过深或过浅的现象。在主题活动《地球生病了》这一节活动中,引导幼儿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知道地球生病的原因。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观赏美丽的家园,教师提问:前些天,我们小朋友已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地球和人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地球上美丽风景的电视片。你们刚才看了电视:感受到地球上哪些地方是很美的?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感受到地球的确是很美的,小朋友们发现: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的有些地方,却被我们有些人不适当的做法而遭到了破坏,所以地球和人一样,也会生病。

幼儿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说说地球上的很多地方生病了。教师介绍并分散贴图片,幼儿自由交流:原来汽车排放废气、破坏绿化等会使地球生病。最近几年,地球身上的病越来越多了,空气中有许多细菌,使空气受到污染,海水、湖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蓝蓝的大海、清洁的河流,森林变得光秃秃了,树叶也长不出来了,鸟儿没有自己的家,唉,真难过呀!教师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地球的病好起来呢?幼儿分两组竞赛,说出一个方法,教师拿掉一块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丽的地球。小朋友已经起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但是地球还有许多病,还有很多治病的办法大家不知道,请你们回去再看看新闻、报纸或问问爸爸妈妈,让大家把地球的病治好。

幼儿至始至终参与活动的兴趣都比较高,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教学材料辅助教学,有了直观的材料,幼儿可以看到听到想到地球生病的场景,通过提问,回答问题从而产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爱护家园,不让地球妈妈哭泣。

2、有趣味性

兴趣是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标志,也是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内驱力。只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新奇、趣味的提问,对幼儿的大脑皮层能产生强力的刺激,引起幼儿的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吸引力,使幼儿感到在思索回答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师要着眼于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提问以引导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求知欲望。

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壳”中教师首先通过故事《狐狸和乌龟》,播放“狐狸在追乌龟”的课件引导幼儿讨论;“乌龟会被狐狸吃掉吗?”幼儿随之发表不同的意见;“我觉得乌龟会被狐狸吃掉,因为它爬的太慢。”“我觉得不会被吃掉,乌龟很聪明。”“乌龟不会被吃掉,因为它可以缩进硬壳里。”教师设置悬念引出课题,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表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讨论兴趣。

3、有启发性

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触动幼儿的思维神经,点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方向,提高幼儿的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提问后出现冷场,并非幼儿启而不发,而是由于问题缺少启发性所致。如在主题活动“认清安全标志”中,逐幅出示挂图,组织幼儿讨论:图有什么?他在干什么?这样做危险不危险?为什么?教师针对每幅图及时小结。组织幼儿继续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怎么办?教幼儿认识有关的安全标志,并讲解遇到这样的标志我们应该怎样做?老师将几种安全标志的卡片装进口袋里,请一幼儿上来摸,摸到后说出这是什么标志,遇到这种标志应怎样做? 用此问题诱导幼儿深入思考,启发幼儿扩散性思维。

4、有针对性

幼儿在发展上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孩子反映快些,有些孩子反映慢些。但不管怎样的孩子都有被认同的需要。当教师提问的问题比较简单,幼儿可直接回答时,应请班内发展水平相对低一些的幼儿来回答,如“这是什么地方,都有谁?”等问题;当教师提出比较复杂,幼儿需要经过思考才能找到答案时,应请这方面发展水平相对好的幼儿来回答,如:“公园里要不要公共规则?人们应遵守哪些规则?这里竖着几个小牌子,谁知道写的是什么?你发现游人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你自己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对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教师可先将其叫起,重复问问题;对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提问时,尽量采用小组成员一起到前面回答的方式或请他在下面单独与教师、幼儿交流的方式。如果教师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把内容的“筋骨”抽出来,将有助于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抓住重点

根据提问重点突出的原则,提问应围绕教学的目的和重点来设计,要有针对性。如故事、诗歌等教学,首先要认真进行分析,找出所表达的中心内容,然后针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提问。就以主题活动“会说话的安全标志”为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解交通安全小故事鼓励幼儿探索根据标志过马路。提出问题,请幼儿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些安全标志?这些安全标志有什么用?除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你还见过什么安全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它们表示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安全标志?它们对我们有什么用途?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安全标志行不行?为什么?

6、提问的内容要明确、贴切

活动的提问必须清楚明确。语言活动创编儿歌《动物的伞》,目的是让幼儿说出几种动物的伞,可以这么问:“什么是小兔的伞”、“什么是蚂蚁的伞”,还有“小鸡、小鸟、乌龟的伞是哪些”等。通过具体贴切的提问,使幼儿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思维方向,回答起来比较有条理。

二、提问的方法

1、巧妙启发

一是创设问题的情景;二是要提示矛盾,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

2、形式多样

如复习的内容可以用抢答的形式,从而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探索性的提问可用争辩式,鼓励多种答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3、兼容有序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活动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幼儿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幼儿积极思考。

4、循序渐进

提问要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

5、适度灵活

活动中适度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促使幼儿通过努力,跳一跳就可以“把球投入篮”,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6、借助于言行举止

教师因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善意亲切的微笑、充满期待的眼神、激励鞭策的手势、劝勉温暖的言语,都会给幼儿以信心和力量。

7、积极评价

(1)以表扬为主(2)鼓励求异

(3)帮助有困难的幼儿(4)鼓励幼儿积极评价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生主体 教师引导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纯授业、解惑的角色,实现新的教学定位。《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和谐健康个性和良好人格的形成。那么,教师如何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呢?

一、落实新课程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树立引导者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的探索经历和得出新发现的体验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这与传统的数学课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不同的,这种数学学习过程,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这个过程就应当是一个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引导者”的含义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人格的升华等等。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还体现在要善于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索数学思想、形成教学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数学知识所特有的逻辑顺序,它可以表现为多样化的问题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自然联结和转换,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系统。教师有必要在探索的过程中,把知识分解成多个有层次的要素,使学生的探索具有层次性。数学活动课《统计》的学习指导中,要达到“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了解统计在日常中的应用,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这样的学习目的,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强调“学生自己的发现”,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中发现”。教师引导进入情境:今天我们班要开一个班会,想买一些西瓜、香蕉、苹果、梨。不知道同学们爱吃什么,请一部分同学作代表进行选择。请选上的同学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进行归类:(这是统计主要思想基础)黑板上这些杂乱的图片能看出哪一种水果多吗?如果不能或一下不能看出,应该怎样摆?引导学生把统计对象归类,归类是统计的第一步。当学生把四种水果分门别类摆好后,就容易看出多与少了。教师再引导比较:(这是统计的本质)有没有能够看出或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或少?可以怎样摆,能够一眼看出?引导学生把对象放在同一起点上,这是比较的一般方法,也是统计图的主要要素。此时如果把这四种水果一个对一个摆好,就很容易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了。这是对应的思想在统计图中的应用。其实,到此为止,一个简单的统计图就算完成了,此时可以恰到时宜的指出“这种图形叫统计图”。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统计图的应用与制作统计图的要点(这是本课的主要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此时学生可以轻松看出哪种水果多或少,这种水果比那种水果多或少几个。从这个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班会怎么买水果了吗?此时教师再可以引导:为什么能够轻松地看出多与少及相差数?为什么统计图能够清楚地反映这些信息呢?统计图主要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重新对刚才统计的过程进行反思回顾,认识制作统计图要注意的地方。这样的引导过程,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统计的作用及制作的方法,而且觉得轻松,有趣。

二、从学习实际出发,教师要善于活化数学知识做学生知识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变得宽泛,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由于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他就会去猜想,就会去验证,就会去推理,就会与人去交流,使他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生命力、有创造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数学教学与学习变得宽泛与更有效。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现实出发,从具体的问题抽象概念,得出抽象的知识之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去,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的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本质,而且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数字的认识之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找一找学校里有多少什么事物,并说给同学或老师听一听。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的认识加强动,加深数与物的对应的认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身边的数;学习了各种应用题之后,找一找身边的同类应用题,并把它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并解答;在学习了平均分之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并尝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在学习了统计之后,说一说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会自觉的养成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的习惯,进而形成自觉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及良好地数学学习方法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师要善于通过数学知识学习做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7篇

一、引导学生在验证中体悟思想方法

案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加法交换律时, 教师出示了以下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一组的答案都是相等的。 (师随即用等号把左右式子连接起来。)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些式子,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 他们的和不变。 (很显然, 这个同学受了书上的引导, 很规范地把加法交换律表达出来了。)

师 (意料之中) :是不是像这样的算式都有同样的规律呢?你能仿照黑板上的算式, 再写几个验证验证吗?

学生写了很多, 在汇报一些后, 教师 (总结) :通过刚才的这些例子, 同学们证明了生2的说法是正确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加法交换律”。 (板书定律。)

上述案例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仅仅就是带着学生走了一遍“猜想———验证”的过场而已。在这位教师看来, 这个内容太简单了, 早在一二年级的加法笔算验算过程中他们就对“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有所体会, 这节课就是把这些体会规律化而已。的确, 单单就“加法交换律”这个知识点来说, 学生是很容易掌握的。但是, 难道这节课的目标就仅仅是让学生学会一个定律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当学生学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定律时, 学生会知道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吗?他们会知道该举些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教师没有教会学生“捕鱼”的方法, 每次学习都得教师一步步安排, 一次次要求, 学生学得累, 教师教得也累, 没有方法的学习是一种负担。

二、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升思维水平

案例:“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 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如下图, 要求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面积。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

……

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后, 鼓励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随后进入下一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漠视了自己的作用, 没有引导学生对众多的解法进行分析、比较、归类,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还停在原来的层面上, 缺乏提升和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同时, 调整自己的学习结果, 发现自己的解题方法和别人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选择最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交流促进学生再一次深层次的思考, 形成新的体验, 促进思维的发展。在上述案例中, 当学生提出众多方法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方法进行分类, 并说说分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大致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分割法”, 即把组合图形切割成两个或多个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 然后算出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相加即可;另一类是“添补法”, 把组合图形补充成一个大的基本图形, 用大的基本图形减去补充的图形就可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了。最后总结:无论是分割还是添补, 都是将稍复杂的图形转化成基本图形来解决。只有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才能逐渐培养出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也具有了举一反三的思维水平,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中积累活动经验

案例:“圆的周长”

师:猜测一下, 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出示一个硬纸圆片。)

生1:与直径有关。

生2:与半径有关。

师:因为同一个圆中, 直径就是半径的2倍, 圆的周长跟半径有关也就是跟直径有关, 究竟圆的直径跟周长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分小组测量:

(1) 学具盒中大小不等的三个圆的直径和周长;

(2) 自备的圆的直径和周长, 并填表 (如下) 。

学生操作填表, 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随后,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进行了公式的归纳, 然后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体验与教师引导 第8篇

然而, 在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纠正灌输式教学偏差的过程中, 又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形形色色的思考、提问、发言, 其间既有独特体验, 也有陈词滥调;既有正确的, 也有不正确的;既有紧扣文本的, 也有离题万里的。面对这些情况, 有的教师采取了不敢介入、少介入、浅介入的态度和做法, 默认了学生全部体验的合理性, 或者不置可否, 或者敷衍式地夸奖几句, 甚至顺着学生的思路, 不问其妥当与否, 拓展下去, 以为这既表示了对学生的尊重, 贯彻了新课标要求, 还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其实, 这种态度和做法, 与尊重的要求背道而驰。所谓尊重, 即“重视, 严肃对待”之意。上述态度和做法恰恰是漠视与轻视、敷衍与马虎, 谈何尊重?我们必须对教师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口号下无所作为、不敢也不愿介入的倾向, 保持相当的警觉。

阅读教学中, 教师作用发挥过头会压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限制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作用发挥过少, 又容易造成教学的失控, 导致学生阅读的天马行空。那么, 教师发挥作用的度在哪里?

在教与学这对关系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表现, 就是以平等的身份, 民主的方式, 进行激趣和引导。所谓激趣, 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个问题本文不展开讨论) ;所谓引导, 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导向, 就是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始终导向教材 (文本) 的方向上, 对偏离这个方向的种种作为, 给予明确的纠正;二是深化, 即防止浅尝辄止, 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让学生的阅读沿着文本所召唤的方向和自己心灵深处的方向前行, 并让二者有机和谐地结合。

阅读教学, 是学生和教师 (读者) 与教材 (文本) , 以及透过教材 (文本) 与教材编者和作者的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阅读教学的构件, 主要是文本 (教材) 、教师、学生, 作者与编者则隐于文本之后。其中文本, 是中介, 是纽带, 是着力点。教师, 是读者又是学生学习阅读的引领者, 必须高屋建瓴, 统摄学生与文本间交流的进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轨迹, 应当是学生与文本交融的轨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精神世界的丰富提升, 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借用王弼“言、象、“意”的说法, 可以把文本分为三个层次。王弼说:“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 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 尽象莫若言。” (1) 阅读是“寻言以观象”, “寻象以观意”的过程。即通过对文章语言形式的把握, 探寻其所表现的对象世界, 再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把握, 探寻并建构“意”。王弼所指之“意”, 主要指作者的主观情志。我们则根据现在的阅读理论及阅读实践, 还要增加读者参与其中的主观情志 (例如感受、理解、评价、再创造等等因素) 。由是观之, “言”与“象”是外于读者独立存在的客体, 是一种实。而“意”则一分为二, 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其中作者之“意”, 也是外于读者而独立存在的, 但它具有似实似虚的特点。至于读者之“意”, 则是读者的阅读审美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因素, 属于阅读者个体独特的部分, 可入虚的范畴。

依据文本的分层和虚实的区分, 我把阅读教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文本的再现性解读与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再现性解读, 着眼于实的部分, 目标是再现还原文本;创造性解读, 着眼于虚的部分, 目标是让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课标》) 。两类解读是紧密相关的。再现阅读“寻言观象”, 还原文本, 正确把握文本是基础, 它规定和制约着读者心灵飞翔的方向。创造性阅读, “寻象以观意”, 建构读者 (学生) 独特的文本意义, 则是它的目标。作者主观情志部分, 则视情况而定。当作者之意较为显豁, 则在实的部分予以确定。若较隐晦, 甚至易产生歧义时, 则放在虚的部分来研讨。这里说起来泾渭分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却时时交集、纠结在一起, 客体主体, 如影随形, 虚实并非那样分明。

在再现性阅读时,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的阅读朝还原文本的方向前进。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解读, 因为有文本的原貌, 便有了一个判断的客观标准, 可以作出正误判断。寻言观象, 在字、词、句、段、篇的阅读中, 常见的错误, 如误读、断章取义、曲解。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是不难解决的。教师作用之度的把握, 并不难。

创造性解读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体验为目的, 又以学生独特体验为解读的基础。学生的独特体验既是创造性解读的出发点, 又是其落脚点。“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的原材料就是学生的独特体验。没有学生的独特体验, 也就没有了创造性解读。因此, 教师必须极其谨慎对待并珍惜学生点滴的, 哪怕看似幼稚的独特体验, 使之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成熟起来, 建构富有创意的文本意义。

创造性解读的着力点在作品虚的部分。其解读没有标准的答案, 却必须有正确的解读方向。所谓正确的解读方向, 即前文已经谈到的文本所召唤的方向。文本视界制约和规定着读者视界, 那种脱离文本的奇思妙想是不正确的。倾听文本的诉说, 依据文本的召唤, 不会影响读者的独特体验。教师的作用, 就是引导学生沿文本昭示的方向, 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认识、感受、理解,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 在价值取向、审美理想情趣的驱动下评价并建构自己心中的文本意义, 进行审美再创造。学生这一系列的阅读心理活动, 只能是个体的, 因而也是独特的。这个类型的阅读教学, 对教师而言, 一忌过分强势的教学预设 (背后隐藏着教师对某种“标准”的眷顾和担心教学组织的失控) , 它将导致学生自由精神和独特体验的削弱乃至丧失;二忌囿于尊重二字, 不敢、不愿发挥教师引导和深化学生阅读的作用。

在创造性解读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主要集中在文本和自己心灵两个方面。先谈文本方面, 尤其是文学性文本的留白, 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文学作品的独特品质, 是其魅力之所在, 阅读的审美愉悦很大程度上源自这种对文本留白填充的审美再创造。另一方面, 读者的心灵情感在文本的召唤下或泛起圈圈涟漪, 或引发剧烈震荡, 导向对文本作出相应的审美的和价值的判断。文本方向和心灵方向, 实际上二者并非先后或平行发展, 往往互为因果, 有机交融是其常态。在心灵方面, 居于上位的价值观、审美趣味, 往往决定着学生的联想、想象、情感和理性评价的流向, 也就决定着对于文本留白空间进行填充的大体走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情趣, 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之根本在此。

《项链》在文本留白的填充与心灵情感的体验评价两个方面都给我们以启发。主人公玛蒂尔德得知自己用十年的青春与辛勤赔偿的项链原来是假的之后, 文本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悬念:玛蒂尔德的反应如何?有教师匠心别具地让学生补充主人公的反应。这是给文本留白进行填充的匠心引导。学生则在准确把握文本之后, 凭自己的心灵流向进行填充。大体有正面和负面评价两类想象的填充。执正面肯定态度的填充者, 在解读文本时都执同情肯定赞叹的情感态度。或认为舞会一场, 是她人生的辉煌, 用自己的青春与辛勤作代价, 无怨无悔;或认为主人公经此十年, 完成了她由虚荣向踏实、勤劳、普通的蜕变, 赞美她的诚实、自立。于是主人公听后, 会淡定地说:“啊, 原来如此。”执否定负面态度的学生, 或以批评的眼光解读舞会前的表现, 认为这一结局是对主人公虚荣的惩罚。于是想象主人公听后的追悔, 会大叫一声:“天哪!……”这都是值得教师尊重的独特体验, 都建构了富有创意的文本意义, 也实现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综上所述, 教师在两种类型的阅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引导作用。在再现性阅读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再现文本的原貌, 再现文本的象;在创造性阅读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一方面仍然是引导学生纠正偏离文本召唤的方向, 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实现文本留白与自己心灵的碰撞, 创造性地建构文本的意义, 从而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这就是教师面对学生的独特体验应当发挥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刍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引导作用 第9篇

一、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将学习兴趣分成了三个等级, 第一是有兴趣, 第二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第三是保持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课堂教学中, 每一位教师都能尽量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让学生一直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布鲁纳说:“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需要, 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后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其实, 这种好奇心就是学习兴趣。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而引导学生保持兴趣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条件, 是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创设温馨的学习氛围。

初中生的年龄毕竟还偏小,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差, 温馨的学习氛围能让他们心理放松、专注学习。我们可以采用课件播放的形式, 以动态的画面和愉悦的音乐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小型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比如学习Unit 2 My day (见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 这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理解难度上都不大, 在学生充分预习词组的读音和含义的基础上, 我采取了竞赛活动的方式。首先将全班分成男生和女生两大组, 比赛活动分“词汇比赛”、“朗读比赛”、“作文比赛”、“问答比赛”四种。词汇比赛3分钟, 要求选派代表到黑板上写, 对1个加10分;朗读比赛则要求男生组朗读女生组写出词组并解释含义, 反之亦然;作文比赛, 限时6分钟, 男女生组分别分成四人一组, 参考黑板上的词组讨论, 为Millie设计一天的活动安排, 要求不少于5项活动并且安排要合理;问答比赛是从男女生组中各抽出一篇作文, 在投影仪下展示2分钟, 然后由男女生组各提3个问题, 让对方回答, 每回答正确加10分, 错误扣10分;最后, 决定胜负。这样的活动很有刺激性, 学生自然有兴趣。

2.永不批评, 经常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 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英语教学, 就要像苏氏所说, 要时时刻刻给学生以鼓舞, 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 千万不能动辄批评。这样, 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才能长期地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者, 盖在于引导、启发。”新课标下的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学出趣味、学出干劲, 引导他们从学会到会学。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英语每一次测试的结果都告诉我们, 有些学生之所以考得不理想, 不是他们的脑子笨, 是他们没有主动参与教学。不能积极参与受很多因素左右, 每一个因素都可能使学生丧失或减弱兴趣, 因此, 了解学生, 让他们轻装上阵是每个英语教师的职责所在。一次上课前, 我发现有个内向的女生闷闷不乐, 一问, 才知道她的英语作业错了两题, 自己恨自己, 正生闷气。上课时, 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女生有强烈的上进心, 单凭这一点, 就肯定能学好英语。这表扬使她立马精神了许多。下课前我出了两道题, 喊她到黑板前来做, 她全对了。由此我体会到, 解开学生心中的纠结是引导学生会学的基础, 教师不仅仅是教知识的。

2.引导讨论思辨。

比如, 人称代词作主语时用主格, 在陈述句中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当学生用错了这一语法时, 我绝对不会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而是引导他们讨论, 这样, 他们的记忆才会深刻。

3.引导信息反馈。

这种做法是要求学生把没有学会的内容随时告诉老师, 以期在下堂课中及时补救。

实践证明, 这三种方法互为辅佐, 只要长期坚持, 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将不是一件难事。

三、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我们都知道, 传统的教学评价停留在考试与测验上, 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 即使新课标已施行十年, 还有不少学校、不少教师把学生的分数作为评判的主要量化标准。事实上, 英语教学目标中有许多是难以通过“纸笔”测验评价的。新课标倡导形成性评价, 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在评价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我认为, 学生的发展主要依靠学生的内因和行为,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以产生无尽的学习动力。这里, 并不是否定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评定等其他定性定量的方法, 只是说, 其他的所有评价都是外因, 而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内因是主要的、核心的因素。引导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正确评价自己:一是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与进步, 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不能被点滴的进步蒙蔽了双眼, 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二是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 既不能因学习的落后而灰心丧气, 也不能对自己的退步无动于衷。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10篇

关键词:中学化学,探究教学,引导作用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学生学习电化学的基础, 为学生更好的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应用有很大帮助, 具有较高的探究价值。本节课采用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的形式,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组原电池, 来探索形成原电池的条件。这样的设计, 一方面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较多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为了验证实验的问题, 从而实现“在探究中学, 在学中探究”的理念。

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做的引导

1. 实验前, 引导学生进行物质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上实验课前两天, 先把学生按每6人一组, 分成9个小组。同时, 通知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并且根据需要和手头现有的资源准备一些自己可能在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教师自己也在实验室充分准备一些如电流计、锌片、铜片、烧杯、乙醇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氯化铁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铁片、导线、炭棒等材料, 以确保每小组都能顺利进行实验, 并且可根据需要更换实验装置。

2.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目的, 合理设计实验装置。

为了让学生能自由发挥想象力, 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提高创造思维能力。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怎样设计实验, 选用哪些材料和药品, 而只是提供一些知识背景,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伏特第一个发明了电池, 当时是用锌、银浸在盐溶液中而制成的, 并且铜币和铝箔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干电池中产生的电能, 就是由不同金属 (电极) 通过导体 (电解质) 相连提供的。你们能否结合上述原理, 利用手中现有的材料, 也设计出一个电池来, 让它能让卡片的音乐响起来, 或者让电流计指针偏转?”。这样的引导方法, 既告诉了学生构成原电池的原理, 能有效选择实验用品, 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同学们立即兴致高昂、跃跃欲试。实验开始前, 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同时指导学生怎样使用电流计, 怎样能证明有电流产生。

3. 探究实验过程中,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形成结论。

刚开始进行实验时, 大多数同学动手能力不够, 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感觉无从下手;有的小组没有把电极放在同一个烧杯中, 就开始观察电流计的指针有没有偏转;还有的同学凡是有新情况就来咨询老师, 想从老师那里直接得到答案。这时, 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和学生一起分析实验现象, 但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可以用“你们交流一下”、“你自己再想想为什么”、“查查资料”等方式回避, 让学生自己找出原因。原理弄清楚以后, 同学们渐渐活跃起来了, 每个小组都开始了创造性的实验, 他们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药品, 实验设计越来越新颖、结论也越来越合理。

4. 进行成果交流时, 引导学生回归原理、归纳知识要点。

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该组选用的实验装置和产生的现象时,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你们从刚才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点拨后, 后面展示成果的小组都可以描述现象, 同时给出结论 (选用了什么类型的电极、什么电解质溶液、结果如何) 。“两个导体相距比较近的时候, 电流计指针偏转较大”“如果电极接触了, 就没有电流了”, “有些溶液混合后电流变小了”等现象的发现都是学生探究后得出的结果。“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5.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巩固知识, 将理论变为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及同学之间的展示、交流, 学生很快掌握了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并从理论上解释了原电池工作的原理, 还能够和之前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适当结合, 但这些知识还不是很全面。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通过对一些习题的分析, 加深了他们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 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6. 引导学生课后撰写心得, 反思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撰写心得为了使他们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学生们通过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条件的控制、信息的整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知识获得、兴趣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提高了他们进行化学探究的能力以及进一步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能力。从这些总结与反思中, 不难发现, 学生们对探究活动的热情高了, 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厚了。

1.对知识的探究度要把握。探究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超出学生知识范围的内容, 产生了放手让学生做与他们知识不足的矛盾。教师此时要进行把握, 做好“探究度”的控制。如在本节探究中出现了不活泼金属也产生电流的情况, 这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畴。此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回避一些暂时不好理解的问题, 采用“这些知识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 产生的原因我们以后可以在化学专业中学习”等方式,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知识, 不过度拓展。

2.教师引导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不能主观臆断。本节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行为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他们更多的选用自己带的材料, 如苹果、桔子、果汁等, 代替课本上的常见电解质溶液。第二种是不甘于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实验中, 大多数小组都选择了把溶液混合使用, 如桔子汁与苹果汁混合等。学生的这些创造性设能, 将学化学变为用化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开放性教学;教师引导

教学规划应具备对象性,对于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来说,该年龄段的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开放性思维较好,但心智发育尚不成熟,没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需要教师引导的时段,只有正确地进行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放自身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和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文章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谈论,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开放性思维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不合理现象

1.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现象,所以,学生被动学习就无法培养出自主学习习惯和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安排过量作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将时间耗费在做题上面,缺乏思考能力,也缺乏课余锻炼能力。

3.教师不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严重,部分教师为了赶进度,拼业绩,上课讲课内容过于繁多,可想而知,小学生根本无法适应,上课也无法训练思维能力。

这些现象的发生也突出了教学引导作用的意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调动他们积极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主动地思考、归纳,才能使他们自觉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方面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吸收知识的一个过程,其中,教师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引导学习、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引导等多个方面。

1.目標的确立定位了语文课堂的高度,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愉快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便会减轻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受到教育启发后便会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2.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在课堂创新化的情景教学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从实际教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映象,通过愉悦的情景教学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3.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个人情感上,学生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但教师要爱护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即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有相同的关爱的态度,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指引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享受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必须进行教学的改革,而主要的途径就是教师引导的课程教学。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不仅学到课本基本知识,还能富有创新意识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陈少月.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

[2]吕桂云.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给力点”[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05).

[3]岳小金.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之艺术教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3).

[4]刘晓.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2).

(作者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第二小学)

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引导 第12篇

作为传统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 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 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实验, 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 实验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和质量等, 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 实验教学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造成不少学生为了实验而实验, 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应有作用。如何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和调查, 结合自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得与失, 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教师应成为实验教学的促进者

1. 改变教师角色。

当前,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教师即促进者, 表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 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一个飞跃与突变。

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方法, 而这些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所必需的。在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把传统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的促进者转变,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一个促进者的角色, 而不是以主导者的身份去指挥学生。例如, 在讲解物质性质时, 我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 一高一低, 点燃以后, 用透明玻璃罩罩在蜡烛上, 问哪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时我没有一讲到底,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 结果学生反应热烈。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我没有问这些学生为什么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 而是问有没有学生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只见某学生举起手来, 说:“高的蜡烛先熄灭。”话音未落, 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就争论起来, 纷纷说用实验证明。此时我没有一个人将此实验独自做完,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做, 通过实验发现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了。他们都很惊讶, 于是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些学生说燃烧的蜡烛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因此二氧化碳气体要下沉, 所以我们认为是低的蜡烛先熄灭。那么, 错在哪儿呢?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归书本, 请学生查阅密度表, 虽然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 但是学生们发现表上注明了温度条件。从而明白是温度使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这里, 教师就起到了一个促进者的作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

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动手实验的情景。在学生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 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 而是理解和鼓励。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 教师作为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实验氛围, 使他们敢于行动, 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实验对学生具有无穷的魅力, 特别是刚接触实验的初中生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凡是课堂教学中安排演示实验, 学生总是十分兴奋, 思维活跃, 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如果根据教材内容要求, 借助演示实验, 在新课教学时, 通过演示实验进行导入, 可以恰到好处地设置教学悬念,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例如, 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时, 教师先演示一个“瓶口吞鸡蛋”的有趣实验, 以此来设置教学悬念。我在课堂上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去壳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 究竟能否被瓶子吞下去呢?学生说:“不能。”并七嘴八舌地说了自己的想法, 而我此时则坚定地说:“能。”接着演示, 将一点燃的酒精棉花团放入广口瓶中, 放在瓶口上的鸡蛋果然慢慢地被瓶子吞下去了。学生十分惊讶,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 进入了对新知识的探求之中。

总之,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确实能起到营造学习环境的作用, 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 然后激发起学生想要知道其结果的好奇心, 最后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 真正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引领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二、积极引导和旁观与学生一起投入到实验探索的兴趣中

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 教师并不是清闲的, 而要积极地看, 积极地听, 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 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例如, 在观察氢氧化钠固体的颜色、状态时, 教师先不忙于提出它会潮解, 也应作为一个旁观者, 最好等到有学生发现表面变得潮湿了, 然后指导学生探究它发生的原因, 从而提出它的吸水性, 讨论它的用途及正确的保存方法。再如, 我们在学习杠杆这一节内容时, 可提出要搬一大石头该如何做, 学生则会有许多的答案, 如起重机, 找几个人一起搬等等, 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 将学生引到用一根棒来撬的情景上来, 让学生试着用棒来撬一下, 从而让学生寻找一下什么样的棒可以用, 软的弯的行吗?寻找一下所用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 我们还得注意该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不能只充当看客, 要随时注意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积极引导学生来达到实验的目的。

三、应用多变的科学实验教学手段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展示、挂图模型、家庭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和自制教具等一系列实验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如学习了《摩擦力》之后, 可以提供一些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如冬天人们在冰冻的雪地上行走经常滑倒, 应如何解决?同学们在电视中看到在大西北的冬天,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上绑着链条?爬竹竿、溜冰和摩擦有什么关系?在实际生活中, 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 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等。有的可以通过挂图来说明, 有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也有的可以通过自制教具。再如在学完《杠杆》这一节后, 即可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做杆秤”比赛, 通过动手实践加强学生对杠杆知识的理解,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另外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外的结合, 使学生的书面知识得到运用, 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自然、牢固, 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加强学校间实验教学的交流, 探索实验教学的生活化

科学实验教学需要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 需要对其进行设计、安排, 才能体现科学实验的作用, 但学校条件的缺乏和教师知识的局限性, 有时并不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此时我们就必须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 和其他学校交流、探讨。我们所在的片有四个学校就经常进行实验教学的交流, 大大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提高。

另外, 在做实验时我们可以将书本的实验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研究自然的能力。如在学习《分子》这一内容时, 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学生在家也可以用一杯冷水、一杯盐水和红墨水来做这个实验。再如分子之间有间隔,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里的条件来完成这个实验。总之, 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科学实验能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 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当然, 在实验教学的范畴内, 以上几点只是个人的一点探索和实践, 正如我们平常的实验教学那样,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为科学学习的深化起到推动和辅助作用。

摘要:传统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使科学实验教学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教师应成为实验教学的促进者;教师积极地引导和旁观, 与学生一起投入到实验探索的兴趣中;应用多变的科学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学校间实验教学的交流, 探索实验教学的生活化。在通过大量实验教学的基础上, 使科学实验真正服务于科学教育, 真正发挥科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引导,交流,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柳斌.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

[2]对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一些认识.刘锋.物理通报

上一篇:滞留时间下一篇:方案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