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批改

2024-09-03

农村小学生作文批改(精选12篇)

农村小学生作文批改 第1篇

一、精心设计, 只为让学生找到喜欢的理由

1. 精选内容

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使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作业中解脱出来, 我们必须精心设计作业, 作业的设计要符合课标、教材要求, 培养学生温故知新、迁移拓展的能力, 杜绝不假思索、作业照搬照抄、机械重复现象, 避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实施有效作业, 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 不断提高自己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 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 确保作业设计富有趣味性、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2. 控制总量

现实生活中, 很多老师为作业布置的量感到烦恼,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 大部分农村学校数学作业存在“当堂完成少, 课后完成多”“新课作业少, 复习作业多”“科任教师之间缺少沟通, 不能统筹安排学生的作业量”等问题, 因此, 要解决上述现象和问题, 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水平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作业设计量, 精心设计适合小学生心理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的作业,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规范要求

在农村小学有一个现象, 数学作业的质量“阴盛阳衰”, 女生普遍好于男生, 甚至有些老师认为抓写字是语文老师的事, 在教学过程中就疏忽了写字教学, 导致性格比较急躁, 做事虎头蛇尾, 使很活泼的学生作业书写的质量越来越差, 错误率也在直线上升. 其实, 一个细心的教师, 能从学生的作业态度看出他的学习态度和个性, 当你看到学生的作业, 就仿佛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 当你要求学生把字写好了, 作业就工整了, 观察能力增强了, 心也变细了, 正确率上升了, 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会跟着提高了.

二、精心批改, 只为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支点

1. 及时批改

学习中信息反馈越是及时, 越是恰当, 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正确率就越高, 学习效果就越好. 作业训练尤其如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 不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都必须及时、认真批改, 要真正做到不漏批、不拖延, 当天作业当天批. 只有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才能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 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才能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分析练习中的错误原因, 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成功与快乐.

2. 多元批改

在新课程理念下, 我们应打破单一的批改模式, 作业批改应灵活多样. 对于数学课堂作业, 我们尽量采取面批的形式, 这样可以了解每名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 个别学生的问题则可以当面指导. 对于课外作业, 我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的方式. 常规性简单练习及客观题, 比如像口算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 错掉的题目用铅笔轻轻地做个记号, 订正后再交给老师批改. 教者要及时统计全班作业情况, 对于正确率高的同学要加以鼓励.

三、精确矫正, 只为让学生找到最佳的通道

1. 及时反馈

教师批改作业, 要从过往的“甄别”走向“发展”, 教者只有及时反馈学生数学学习的信息, 诊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判断, 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平时教学中, 我设计了一份《作业批改记录》, 它的功能用于记录典型错题、典型学生、反馈记录, 这样不但有利于搞好作业讲评和课后辅导, 而且为日后备课、复习、编制试题、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总结经验积累了生动的素材.

2. 行为矫正

良好的作业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 是学生成功的开始.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对作业的格式规范, 对解题的方法及时指导, 以及针对学生作业中粗心的成因分析, 施行矫正策略, 坚持正面教育, 因材施教, 让每名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学生的学习是不断进取、不断提升的过程, 教师应不时地进行反思和批判, 不断地引导学生把握自我了解程度, 判断与学习目标的差距, 并采取各种方法, 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日记批改作文 第2篇

上午第一节课,老师叫课代表把作文本抱过来发掉,并神秘地说:“今天帮扶和互助组把座位调一下,和自己的帮扶(互助)对象坐一起。”我们按要求坐好位置,心想:老师到底要搞什么?

这时,秦老师才说:“这节课你们各个小组要互相改作文,并且用上修改符号,要写眉批和总批,而且要签字!态度一定要端正。”

同学们听了,不免有些惊讶,惊讶自己竟然要改别人的作文!我听了,也不免有些心虚,虽然我的作文写得不差,但在草稿修改方面还是need别人的一点小help的,我自己修改文章时都不一定有把握,怎么能改别人的呢?万一闹出个笑话怎么办?但是这是命令,我只好硬着头皮照作了。

拿到本子,按照老师要求的,先通读文章,再逐句逐段边读原文边修改。

我先把我的帮扶对象——xxx的文章略读一遍,再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改。xxx的作文一二两段写得无可挑剔,但是我还是吹毛求疵,把她“奇得很”,给改成“十分奇特”。我又往下看,令我惊奇的是,她目前为止一个错字都没有!要是我早就能挑出一大堆。这时,我发现她写云的形态写得不是很具体,不过用词十分优美。我便用红笔把这一段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眉批和建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现在起了个头,后面就好写了。

我又用了修改符号把她那些用词不当的句子给修改好。这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批改作业。不过,做老师真难!当你不会修改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可以问人,要凭自己的直觉。

第二节课是把修改好的作文写上总批,然后向老师汇报。在我写总批时,我压根儿不会写,只好参照一下书上的,再自己写。

农村初中作文批改法之学生自评自改 第3篇

关键词:自评 自改 作文 效果 学生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教师伤透脑筋的事。因为在农村初中,一个语文教师通常教两个班语文,每个班一个学期做8-10次作文。传统批阅作文的方法是“精批细改”,即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出评语。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讲显然是困难的。可是学生拿到被教师修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后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一般看一看批语后,就将作文本丢在一旁。至于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批改,自己在这次作文训练中有哪些收获,就再也无人问津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批改习作的单一模式,培养学生进行作文自评自改的好习惯。

二、课题实施的准备

(一)明确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要求

作文评改标准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

1.基本要求:卷面是否整洁;格式是否正确;标点是否规范;有无错别字;有无病句。

2.发展要求:中心是否正确、鲜明、集中;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首尾是否照应;表达方式是否运用得当;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简练。

3.创新要求:书写是否美观;思想是否深刻;构思是否新颖;语言是否生动。

(二)传授学生自评自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1.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可写出眉批、旁批、尾批)。

2.再读全文,按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优、缺点。

3.写出评语。写评语时,要求学生必须写出自己文章的优点,包括三个方面:文章写的什么内容,用怎样的手法写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写。当然也要指出不足,尽可能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三、课题实施的模式

(一)范文启发式

范文启发式即在学生做好作文后就公布与这次作文题目完全相同的范文和评讲资料。当学生看了范文后就会受到启发;读了评讲资料后,就会从中弄懂自己的作文为什么差,公布的范文好在哪里等问题。这时候他们再来批改自己的作文,就会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反馈自悟式

反馈自悟式即学生在完成习作后,教师给予相关指导,通过信息反馈学生再次领悟写作的真谛,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我评改。这一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给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依据。学生根据指导,自读自评自改,形成读者意识,从而使学生从读者角度思考自己的写作过程,在评改过程中触动写作过程留下的遗憾及失误,进而重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提高写作技能。

(三)朗读修改式

鲁迅先生在谈到修改文章时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我采取的“朗读修改式”就是受到他的启发,具体做法是:学生刚刚完成习作初稿后再次拿起自己的作文进行朗读,感受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语言流畅,是否生动优美,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修改,边读边动笔进行修改,也可以读完后再进行修改。

(四)隔周修改式

鲁迅先生在指导青年作家时说:“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意思是说,文章在写成之后,最好放几天,然后再来修改。我这里所说的“隔周修改式”与之类似,就是作文隔了一周之后,学生再来批阅自己的文章。由于时隔一周,所以学生再次拿起文章时已经可以十分清醒地对其进行批阅、修改、补充、拓展,并且这时的“读者”与原文章的作者之间有一个沟通的优势,他们的心灵、情感是相通的。这样理解文章、批改文章就变得容易多了。另外,文章经过反复修改变得更加完美。同时,学生经过一周的成长,自己感到成长了不少,再去修改自己的稚嫩文章便显得积极主动,学生既为自己能够完成一篇优秀习作感到喜悦,又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从而很自然地在内心产生一种成就感,对作文也就不再畏惧了。

四、课题实施的效果

俗话说得好:“自己做的饭好吃。”自评,就像自己做饭。自评的过程是一个认真反思的过程,是对自己作文的理性认识,比写一遍要深刻得多。更重要的是,这种自评,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了资料,引发了激情,树立了信心,也有利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内容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写作水平、写作技巧有所提升。同时,学生自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教师只抽查学生作文中的一部分,可以使教师保持作文批改者的良好状态,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对这次作文的写作情况作总结,为给学生讲评作文做好铺垫。

总之,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任务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引导,使自评自改发挥最大的长处,剔除其缺点。这一任务任重道远,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评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引导小学生批改作文“四法” 第4篇

一、批改自己的习作

(一) 分析式

批改是为了分析, 分析并不要求有多少漂亮语言提炼形成, 而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起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注意。如有个学生在写《我的同学》时有这样一句:“英语课上, 教室里乱哄哄的一片, 好似被捅破的马蜂窝。”她这样分析说明:“这句话, 我写出了同学们的吵闹, 突出了大家上课的不守纪律, 与下文卢一贤的表现作对比。”……

文章中还有这样一句:“‘拿出作业本!’卢一贤迅速抽出作业本, 翻开英语书, 一声不吭地寻找着资料。啊?这是?不会是我眼睛看错了吧!我惊异得眼睛直盯着。‘丁怡炜, 这个怎么读呀?’我忽然被惊醒, 微笑着看着他那严肃而带乞求的表情。”她给自己这样分析道:“我用‘惊异、盯、惊醒’等词语写出卢一贤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 让我无所适从。”……

通过分析, 学生就会揣摩自己的写作意图, 用词准确了, 废话减少了。

(二) 积累式

学生作文时,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有素材而不知如何表达, 能说清但不知如何写具体。鉴于此, 可让学生采用积累式评改自己的作文, 不失为一种便捷的好方法。

例如, 有位学生在春游后这样描写桃花:“大桥的另一边, 几株桃花默默地开放着, 粉红粉红的花朵真好看。”

高年级学生描写桃花只用了“真好看”这样三个字来抒发情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要求她回家后搜集别人写的描写桃花的好句子, 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积累。

积累一:走近看, 桃花别有一番风味。你看, 桃花的花瓣小巧玲珑, 在那粉红色里偶尔有一些白, 多么美丽,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摇一下树枝, 那么多花瓣飘落下来, 洒在我身上, 发出了淡淡的清香, 我被香味包围着, 我闻着闻着, 陶醉在这美境中。

积累二: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着这一朵, 很美, 看看那一朵, 也很美……看着看着, 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 一阵阵微风吹来, 我就翩翩起舞, 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 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 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回学校后我请她再写一段描写桃花的语句。这位学生思索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桥边有一株桃花, 叶芽儿探出嫩绿的小脑袋, 毛茸茸水灵灵。花苞鼓着大肚子, 像就要吹爆的气球似的。桃花三三两两的, 粉粉的花瓣, 黄黄的花蕊, 娇艳妩媚。”

二、批改他人习作

(一) 欣赏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言为心声”, 学生的作文大多凝聚着学生创作的心血, 学生付出的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批改同学的作文, 重在倡导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可引导学生这样做:

如此一句句赞美, 作者看了甜美溢满心里, 自豪写在表情里, 行动付诸作文修改里。

(二) 提示式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学生写好作文后, 往往不知道修改的切入点在哪里, 更不知道如何改。而用提示式, 恰好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 使他们有办法, 可操作, 从而更愿意去尝试。例如:

小学生作文批改评语 第5篇

作文开头:

1、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2、开头简明扼要

3、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4、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5、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6、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7、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8、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9、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作文过程:

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

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作文结尾:

1、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以感受开关,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3、结尾处对人物的赞美,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文章含蓄的结尾,既点题,又耐人寻味。

5、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6、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7、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8、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9、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10、文章开头与结尾时的诗化语言,充满想象与韵律之美,令人愿读、爱读,不忍释手。

11、虽为一件小事,但作者却描述得有声有色,结尾处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较好地突现了文章主题。

12、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

13、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14、结尾以?点明中尽,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总评:

1、文章杂而不乱,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文章对??的气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处,对文章重点 ?作了细腻而传神的刻画。

3、?切合实际,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4、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5、事例叙述生动、具体、趣味性强,且与前面的比喻?一脉相承。最后,作者用寥寥数语,表现出了自已对?的情感,令人感动。

6、文章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形象。

7、文章语言清新活泼,描写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8、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9、文章有详有略,言之有序,内容生动具体,不失为一篇佳作。

10、特写镜头别开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满童心童趣,读来倍感亲切。

11、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12、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13、全文清新秀逸,亲切委婉,朴素而不落俗淘,值得借见。

14、全文语言生动准确,情节精彩曲折,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开心乐园,令人眉开眼笑。

15、全文通俗易懂,趣味性强。

16、全文眉目清晰,生动紧凑,趣味性强。

17、注意观察具体事物,并展开合适的想象,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8、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19、文章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流畅连贯,自然通达。

20、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引导小学生批改作文“四法” 第6篇

一、批改自己的习作

(一)分析式

批改是为了分析,分析并不要求有多少漂亮语言提炼形成,而在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学生对这些方面的注意。如有个学生在写《我的同学》时有这样一句:“英语课上,教室里乱哄哄的一片,好似被捅破的马蜂窝。”她这样分析说明:“这句话,我写出了同学们的吵闹,突出了大家上课的不守纪律,与下文卢一贤的表现作对比。”……

文章中还有这样一句:“‘拿出作业本!卢一贤迅速抽出作业本,翻开英语书,一声不吭地寻找着资料。啊?这是?不会是我眼睛看错了吧!我惊异得眼睛直盯着。‘丁怡炜,这个怎么读呀?我忽然被惊醒,微笑着看着他那严肃而带乞求的表情。”她给自己这样分析道:“我用‘惊异、盯、惊醒等词语写出卢一贤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无所适从。”……

通过分析,学生就会揣摩自己的写作意图,用词准确了,废话减少了。

(二)积累式

学生作文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有素材而不知如何表达,能说清但不知如何写具体。鉴于此,可让学生采用积累式评改自己的作文,不失为一种便捷的好方法。

例如,有位学生在春游后这样描写桃花:“大桥的另一边,几株桃花默默地开放着,粉红粉红的花朵真好看。”

高年级学生描写桃花只用了“真好看”这样三个字来抒发情感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要求她回家后搜集别人写的描写桃花的好句子,学生进行了这样的积累。

积累一:走近看,桃花别有一番风味。你看,桃花的花瓣小巧玲珑,在那粉红色里偶尔有一些白,多么美丽,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摇一下树枝,那么多花瓣飘落下来,洒在我身上,发出了淡淡的清香,我被香味包围着,我闻着闻着,陶醉在这美境中。

积累二:这么多的桃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桃花,一阵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粉红的衣裳随风飘动,一只小蜜蜂飞来告诉我采蜜的收获,一只小蝴蝶飞来告诉我昨夜跳舞的乐曲……

回学校后我请她再写一段描写桃花的语句。这位学生思索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桥边有一株桃花,叶芽儿探出嫩绿的小脑袋,毛茸茸水灵灵。花苞鼓着大肚子,像就要吹爆的气球似的。桃花三三两两的,粉粉的花瓣,黄黄的花蕊,娇艳妩媚。”

二、批改他人习作

(一)欣赏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言为心声”,学生的作文大多凝聚着学生创作的心血,学生付出的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批改同学的作文,重在倡导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可引导学生这样做:

如此一句句赞美,作者看了甜美溢满心里,自豪写在表情里,行动付诸作文修改里。

(二)提示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写好作文后,往往不知道修改的切入点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改。而用提示式,恰好给学生指明了修改的方向,使他们有办法,可操作,从而更愿意去尝试。例如:

实践表明,引导学生学会批改,学会思考,不仅能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负担,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触动作文神经,收获作文质的飞跃!

作文批改让学生做主 第7篇

一、端正思想

我听过不少同行的课, 有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了“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他们在课上把课桌摆成饭桌型, 提几个所谓“启发性”的问题, 学习方式上公开对学生说你们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其结果常常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没事做, 学生在下面却乱成了一团, 还美其名曰叫“气氛活跃”, 学习效果不得而知。所以, 在让学生自批互改之前, 教师要讲清这样做的目的, 告诉学生老师不可能给你改一辈子, 这样做是为达到“终身受用”之目的, 并不是单纯为减轻教师的负担。我常常跟学生说:“评改时, 你就是老师。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的作文, 就要怎么对待别人的作文。”同时, 教师也得端正思想, 让学生参与评改不等于放手不管, “学生为本”决不是“放羊式”教学。相反, 教师更应该加强责任感, 扮演的导航者的角色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放下架子, 融入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

二、授之以渔

教师示范, 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会改。教师事先可以在学生习作中挑出的不同层次的作文, 从立意、内容、结构、语言、表达、标点、错别字等方面详加修改圈点 (注意符号规范, 字迹工整) , 再借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展示给学生揣摩。

学生具体操作时可分“四步走”:首先用四五分钟的快速浏览, 勾出错字、病句, 看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步放声慢读, 细细品味, 从头至尾精批细改, 勾画出好词佳句, 思考作文是不是围绕着中心来写, 开头能不能使全篇文章顺利展开, 吸引读者, 结尾看是否与开头照应, 突出中心, 写好眉批;第三步粗看, 既检查批改情况, 又酝酿批语。提醒学生批改要抓关键, 抓重点 (注意单元作文常常有个侧重点) ;眉批要有针对性, 知识性, 趣味性, 准确性;总批要简明富有启发性, 具体性和建设性;总的要求是多表扬, 少批评。第四步小组内交换检查, 组长审阅。这样做, 就让学生直接感知了修改作文的全过程, 懂得要“改哪里”和“怎样改”, 为后面的互评互改打下基础。

三、互评互改

可把全班学生划分若干小组, 每四人一组, 任命一名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为组长, 进行互评互改。批改时, 教师将全班作文本分发给各小组 (不能发给本人) 。每人批改一本, 按上述“四步走”法改 (评改有困难的学生评语由其他的执笔, 并在评语后打上分, 最后要求签上改的同学的名字) 。改完后, 与本组另外三名同学交换, 看本组其他同学批改过的, 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然后组长最后审阅4本作文。

这个阶段中, 学生纷纷动脑、动嘴、动手, 人人参与, 各抒己见, 有时很可能要大声地争执, 教师切忌不要横加干涉。我们应该为孩子们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感到高兴。只是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别人。我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许多感人的场景: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一个词语或者小小的标点符号争得面红耳赤;在写《我的心里话》时, 有个组长下的评语足足有500多字, 比原作还多出100多字;在改七单元的想象作文时, 一个孩子拿着作文本找到修改者, 指出他的评语中“段落安排不合里”的“里”字写错了……我不免感叹孩子虽小, 可做事的认真劲儿值得我们这些大人学习。

四、自评自改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改’与‘作’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 我想作文教学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改到最后, 还得让本人来品尝得失, 我想这才是作文评改的终极目的。

学生轮流批阅后, 再还给作者 (还的时候最好修改者本人去, 而不用发本子的形式, 这样有利于交流) 。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 既要看原文, 又要看批语, 改正错字, 病句, 甚至重写。对困难较大的学生, 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最后, 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结合本次的他评和自改, 在评语后写出简单的感受或经验教训 (不必求多, 几句话也可) , 争取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五、讲评反馈

(一) 做好讲评前的准备工作

讲评前, 教师要重新把全班的作文本收上来, 仔细审阅全班学生作文批改和自改情况, 在教案上做出概括总结, 罗列出学生评改实践中的优缺点, 结合课程目标, 抓住一两个较为突出的普遍性的问题重点在课堂上讲评。

(二)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讲评课的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提高认识和能力。讲评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始终要掌握“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给予充分肯定。但表扬要注意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对于评改较差的学生, 要善于发现他们优点, 即使是微小的, 也热情鼓励, 不能讽刺、挖苦, 过分苛求。

(三) 尊重学生多样性思维

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第8篇

一、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必要性

1. 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不足

传统的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一手包办, 学生没有参与的权利, 只能被动接受。作文批改与学生写作之间严重脱节, 没有交互活动, 缺乏交流探讨。教师的批改完全凭自己的认识和喜好, 对学生的写作情况知之甚少, 导致批改主观臆断, 甚至妄下结论。至于教师的批改学生是否接受, 接受多少, 指导的方法是否恰当、能否落实, 这些信息难以反馈。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师生之间无形中拉大了距离。作文批改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新课程改革对作文批改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作文批改自然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批改离开了学生的参与, 就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 有利于增强反思的自觉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比较赏析中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3. 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写作能力处于渐变发展的状态, 呈现出矛盾的动态特征。作文批改就应该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矫正不良的写作习惯, 及时解决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作文批改就无法实现满足学生发展的这一目标。

二、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方法、步骤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作文评价中发展能力,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可以多层次、多元化地进行批改活动。笔者认为大致可采取五个步骤, 每一步骤又进一步细化。

1. 初稿交流, 检查把关

布置的作文初稿完成后, 先进行交流检查, 不让学生蒙混过关。具体方法是:一半的学生交由同桌检查把关, 另一半则交由教师检查把关。检查主要从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思想内容是否健康等方面入手, 进行粗略筛选。凡是过不了关的, 要求学生必须重写。

2. 师生互动, 共同批改

经初稿交流检查后, 学生将过关的作文认真抄写在作文本上。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叉批改, 进行大范围交流, 要求完全避开同桌的作文, 并且分组探讨, 责任到每一位同学。批改内容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

(1) 标题:有无标题, 是否书写于格子正中;格式:格式是否正确。

(2) 书写:书写是否认真、规范;字:圈出错别字:错字圈字, 别字圈词, 并改正;标点符号:使用正确与否, 占格是否准确。

(3) 词语:用词是否准确恰当, 不准确恰当的在词语下面用“。”标出并改正;句子:句子是否顺畅, 有无语病, 病句在下面用“”标出并改正;表达意思是否完整准确;有无佳句, 佳句在下面用“”标出并做简评。

(4) 文题:文章与标题是否相符, 标题是否巧妙地表达文章内容及主旨;结构:脉络是否分明, 层次是否清楚, 有无别具一格的形式;内容:材料充实丰富与否;中心:主旨是否明确突出;情感:字里行间是否充溢着真情实感, 能否打动人;语言:有无文采, 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与否, 朗读是否流畅自然。

(5) 文面:文面是否整洁, 有无涂鸦现象;字数:是否已达到要求。

(6) 评语:整体分析后写出评语, 不求面面俱到, 只要从比较突出的一两方面入手, 要求击中要害, 言辞恳切, 鼓励为主, 能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并且语言文辞兼美, 有创意、有特色;签名:落实责任, 便于表扬批改认真的学生。

教师在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不是旁观者, 而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及时解决批改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既要积极参与, 指导巧妙得当, 又不能包办代替,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他们的意见。

3. 教师批改, 个别探讨

经过师生共同批改的作文, 教师进行回收, 再做进一步精心批改, 并找个别学生单独交谈。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1) 找出学生批改的遗漏和错误之处。对学生遗漏的地方要弥补, 使其更加完善;而学生批改错误的地方, 必须认真更正, 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2) 选出典型作文, 精批细改。学生作文层次参差不齐, 在每一层次中挑选一两篇作为代表, 进行精心批改。中等以下水平的, 从字、词、句等基础批改;而中上水平的, 则从语言、构思、立意等能力评析。

(3) 个别交流谈话。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不带有普遍性的情况, 单独找学生谈话, 听听他们的想法, 并提出教师的看法, 求同存异。

4. 信息反馈, 自我批改

将作文返还学生本人, 要求认真查看批改情况, 改正错别字, 修改病句, 反思作文的得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 尤其是与批改者和同桌交换意见,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5. 鉴赏作文, 提高水平

教师将本次的优秀作文推荐给全班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赏析, 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阅读, 写出简短的心得体会,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邀请作者参加讨论, 教师轮流巡查, 以保证达到预期效果。好的心得体会可在班上交流, 教师要进行最后总结。

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效果

1. 调动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转变了过去学生作文倦怠的状态。写与抄一个样, 好与差一个样的心理不复存在。在相互批改中, 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 表现欲望获得满足, 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学生作文进步明显, 态度越来越端正, 怕写作文的现象已基本杜绝。

2. 关注了全体, 信息反馈及时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 同时又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因而没有被冷落的学生。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借助作文批改这一平台快捷进行, 充分展开, 信息得以及时反馈, 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3.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文批改让学生参与, 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批改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实际上是在进行二次创作、三次创作。既是自我创作, 又是为他人做嫁衣。学生的灵感能被点燃, 变异思维得到重视。他们会在求异求新上花工夫, 展现自己的才华, 有效地避免了作文抄袭、雷同和换汤不换药的不良现象。

四、学生参与作文批改的反思

通过实践,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在发挥其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方面确实有积极意义。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值得认真反思。

1. 花费时间过多

由于作文批改的整个过程都有学生的参与, 并且教师的指导既面向全体, 又针对个别, 因此不但占用课堂时间, 还需要一定的课外时间补充不足。作文批改所用时间比传统做法要花费更多。

2. 难以达到统一标准

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 导致在作文批改的许多环节, 难以达到一个统一的基本标准。就学生个人而言, 往往好的学生吃不饱, 差的学生吃不了, 矛盾较为突出。

3. 可操作性不强

作文批改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批改才容易操作, 有实效。可我们面对的作文千姿百态, 情况错综复杂, 很难预料, 操作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感到无从下手。

4. 教师作用不好把握

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并非解放教师, 相反, 教师的作用更为突出, 也更为巧妙。既不能主宰代替学生, 又不能置之不理, 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 恰当地指导批改。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扮演好在作文批改中的角色, 难度实在不小。

作文批改的权限一定要下放给学生, 让他们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彰显。在作文批改中, 正确处理好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传统批改和创新批改的关系, 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初探 第9篇

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再审视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体来说, 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 难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完成作文以后, 懒得自己再去琢磨、研究和评价, 只等待老师的裁定, 滋长了学生的惰性, 把习作练习变成了消极的应付, 削弱了学生作文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2. 学生看批语的目的主要是看老师对自己的作文是如何评价的, 很少能联系作文实际, 依据批语推敲自己作文的得失。这样, 就不能使学生扬长避短,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制约了学生求异、创新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批改方法, 已经使学生形成了“唯老师批语是从”的定型思维, 使得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与要求。久而久之, 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求异、创新思维的培养。

4. 教师一个人的见解毕竟有限, 难免在评价作文时受时间、个人知识水平、写作思路的局限和评价心理的影响, 使评语有所偏颇, 很难准确地评价每一篇作文。如果评价不准确、不全面, 就会误导学生, 影响学生再写作的思维, 形成恶性循环, 其害无穷。

所以, 改革传统作文批改方法很有必要。要把学生从“唯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从”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树立独立评价意识, 建立起独立的评价标准, 提高自己的作文鉴赏能力, 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指导学生自主批改的几点尝试

指导学生自主批改,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要采取教师批和学生批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批又可分为集体批、小组批、相互批、单独批四个阶段。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师批。

每次作文, 教师都要详细批改十几篇作文, 以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情况, 便于指导学生批改。

2. 学生批。

学生批可分为以下四步: (1) 集体批。这是指由教师主持, 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批阅同一篇作文。首先, 由教师事先认真挑选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 进行全面批阅, 写出规范详细的评语。其次, 进行批前指导。教师应根据事先的批阅情况从命题、立意、选材、结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语气、标点等方面指导学生具体评价文章, 写出该文章的评语。再次, 具体评价的步骤是: (1) 教师朗读该文章1—3遍; (2) 学生独立写出该文的评语; (3) 班内交流发言; (4) 在交流发言的基础上, 分组讨论, 结合该文章和同学的发言, 组长综合全组意见, 再次写出评语, 在班内交流; (5) 在小组交流的同时, 教师在黑板上逐条列出各小组的意见, 最后评说这些意见, 肯定正确的, 修正不准确的, 删除错误的; (6) 最后经讨论, 综合全班的意见形成该文的评语; (7) 将自己批语和讨论得到的评语比较, 借鉴形成最终科学、全面的评语 (一般要求在100—200字之间) 。这样, 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评价和鉴赏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批阅兴趣, 调动学生的批阅主动性, 间接地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符合学中有乐、乐中有学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2) 小组批。即指以几人乃至十几人 (以5—6人为宜) 为一组讨论、批阅一篇文章。 (3) 相互批阅。即指两人为一组讨论批阅两人的文章。 (做法参照集体批阅的做法) (4) 单独批阅。即指学生独立批阅他人或自己的习作, 独立写出评语。

三、学生自主批改作文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1. 上述四个步骤, 实际上是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大约需要2—3个月, 总时间约需一年。表面上看是学生批阅作文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过程。

2. 实行学生自主批改, 并不是把批改作文的任务简单地转嫁给学生, 减轻教师的批改压力, 相反, 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因为要想知道学生的评语是否符合文章的实际, 教师就必须先阅读原文, 再批阅学生评语。

3. 学生自行思考、组织、写评语的过程, 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训练, 把评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评促写, 这对写作训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 通过学生鉴赏习作, 可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文意的能力, 从而把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经过一年的训练后, 我高兴地发现, 学生不仅对自主批改作文有了很好的体会, 而且写作能力明显提高了, 学生的语言创新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摘要: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有不少的局限性, 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 其鉴赏和审美能力也不断增强, 教师可以尝试改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 使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 不仅学会怎样写, 同时也学会怎样鉴赏、评判和修改。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先是教师批和学生批相结合, 后期由学生自主批。学生批又可分为集体批、小组批、相互批、单独批四个阶段。这样, 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评价和鉴赏能力,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批阅的兴趣, 调动学生批阅的积极性, 也可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可以说是一个综合训练过程。

学生自主批改作文的尝试 第10篇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希望由此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 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达到此目的, 我做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一、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了作文批改的知识和方法, 才可能自主批改作文;否则, 只能是流于形式而已。因此, 在学生批改作文前, 先教给学生以下作文批改的知识和方法。

1.审题。万事开头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此步走准, 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此步失误, 作文就可能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判断作文的审题是否准确, 要从角度、立意、材料、文体等方面考虑。与命题吻合、一致的就是切题, 与命题相离、相悖的就是偏题。

2.立意。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作文立意不仅要求正确, 而且应尽量深刻。立意正确, 需要做到:符合中学生行为准则, 符合国家法律政策, 符合中华传统美德, 符合时代精神。立意是否深刻, 可借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等级理论”。马斯洛认为, 人的需求由低到高, 可分五级, 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文立意的深刻度, 可以此为参照, 愈符合上一等级, 立意就愈深刻。

3.选材。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鲜活、生动, 才能引人入胜;材料枯燥、干瘪, 让人索然寡味。而材料的要求, 又因文体差别而不尽相同。记叙文材料要求充实、生动、鲜活;议论文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有说服力。据此, 学生可方便地辨别材料的优劣。

4.布局。布局因文体不同也有区别。记叙文布局主要看详略是否适宜, 过渡是否自然, 照应是否严密;议论文布局主要看思路是否清晰, 结构是否合理, 层次是否分明。据此, 学生可轻易地分辨布局的高低。

5.表达。表达因文体不同也各有异。记叙文主要看表现手法是否丰富, 修辞是否贴切, 情感是否真挚, 描写是否形象生动;议论文主要看论证是否严密, 论证方法是否恰当, 语言是否鲜明、有概括性。据此, 学生可明了表达上的得失。

以上是作文批改必备的知识, 也是批改应遵循的方法。学生掌握这些, 才能胸有成竹。

二、组织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中学生写作文尚觉困难, 批改作文更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教师精心组织, 悉心引导, 全程监控;否则, 就会劳而无功。为了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自主批改作文, 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定员分组。为了便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组员轮流担任) , 每次批改作文时, 组长负责组织并记录。

2.限时定量。学生自主批改作文, 两周一次, 每次一节课, 每组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交流, 做好互相点评, 上交批改记录。

3.明确任务。自主批改时, 每个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均须口头交流并扼要点评, 同时组内学生均须对他人的作文进行点评。组长须作记录, 讨论结束后, 点评记录交教师审核后在教室张贴。

4.全程监控。学生自主批改时, 不能放任自由, 教师要全程监控。学生有争议时, 我及时释疑解难;对小组的记录, 我认真审核, 并给予客观评价;对学生的作文, 我也全部再批改, 并及时反馈。这样就能够确保学生自主批改作文既有序又有效。

5.及时小结。每次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后, 我都会依据掌握的情况, 及时从三个方面来小结。一是对作文的得失点评小结;二是对学生批改情况点评小结;三是印发并点评学生自主批改时争议较大的作文, 让学生对争议的问题既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以上做法,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 我有了以下启示。

1.端正学生作文态度。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要交流, 受点评, 因而写作时就会相当重视。

2.客观认识自己的作文。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学生对自己的作文, 总是敝帚自珍, 但经过点评, 就会发现不足, 这为以后扬长避短夯实了基础。

3.借鉴得失, 相互启迪。组内交流, 相互点评, 这既让学生相互借鉴得失, 又使学生开阔眼界, 拓展思路。

4.强化知识的理解运用。每次批改作文, 都是对学生写作知识、技能的一次巩固和强化。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 学生就能化知识为能力。

5.作文兴趣得到激发。自主批改作文时, 人人交流, 个个点评, 这既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也焕发了学生批改作文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作文水平的提高自是指日可待。

小学作文批改方法探讨 第11篇

一、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争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习作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习作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习作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点燃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揭开作文的神秘面纱,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和望而生畏的想法,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指导自评、互改

1.教给方法,学会自改。叶老先生提醒我们:“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新课标》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指导学生自改作文的基本步骤:1.明确内容上的批改,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切实、可靠、充分等。2.明确结构上的批改,文章的开头、结尾写得怎样;过渡与照应安排如何;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意思是否连贯;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等等。

3.明确语言文字上的批改,包括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行款格式,书写等方面的批改。对那些错别字,不规范的繁体字,简体字,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改;找出表达不准确或文理不清的地方;增补漏掉的字词;删去多余的字、词、句;调换一些字词的顺序;改换不恰当的词句等。明确基本要求后,教师可收集学生的习作,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通过实物投影,让每个学生都读一读。教师根据习作的实际情况作针对性的评点与修改。让学生明白要批改些什么,怎样批改,为什么要这样批改。引导两三次之后,放手让学生依照基本方法,独立批改自己的习作,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是能掌握其中的要领的。

2.生生互改,取长补短。学会互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这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学习互改作文前,必须构建相应的学生批改作文小组。可以按座位划分小组或同桌结对等,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实施互改时,参照前面的作文批改步骤,作针对性的批改,要求学生在批改的文章中努力寻找“金子”,找出写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好,怎样评点这些好地方,同时也要找出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最后还可以在小组内予以相应的评价。互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组里批改的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作点评,通过安排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同时在互改中互学共勉,共同提高。无论是进行自改训练还是互改练习,教师都要作必要的学情了解及指导。看一看学生如何在作文本上点、勾、划的;看他们怎样查资料;看他们如何眉批和总评;听他们讨论和提问;了解他们遇到哪些困难等。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才能及时发现新情况,指导他们解决新问题。

总之,在具体的作文评改中,我们只有将教师评改与学生自评、互评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茚留兰老师论文

江苏射阳工作站

黄建华推荐

小学作文批改之我见 第12篇

一、作文批改要及时, 一篇作文不能只批一次, 应该有目的地多批几次。虽然增加了劳动量, 但是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现在小学作文基本上是两周完成一篇, 有些教师按照习惯总会在一两周后将批改好的作文发回学生手中, 集中讲解。这样不好, 因为随着批改周期延长, 学生对自己作文的期待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影响学生作文的兴趣。小学生完成作文后, 会产生一种兴奋和激动的情绪, 他们会十分迫切地想早知道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称之为“焦虑心理”。研究表明, 这种焦虑越早解决, 他们的习作兴趣越能持久。可惜的是, 一些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这种心理, 学生作文收上来后, 往往要隔两周才能批改好, 学生的兴奋情绪早已丧失。作文收上去后, 马上批阅, 改完就发下去。这样有利于保持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不能指望一次就把一篇作文改好, 因此笔者提倡作文批改要循序渐进, 如果每次批改作文只批改一次, 学生的创新能力每次也只能提高一个层次, 因此要对一篇作文批改两次, 甚至三次。在每次批改作文时要视学生的基础程度而定, 对于能力强一些的学生批改的次数就要多一些。而每次批改都要设定一些阶段性的提高目标, 并努力对学生进行实施, 让学生每次都有收获, 每次都能够得到提高, 以实现“跳起来摘果子”的效果。此法持之以恒, 必见成效。

二、作文批改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指责批评, 更不要提高评价标准, 而且面批时需要平心静气, 不能讽刺挖苦

无论哪篇作文都会有闪光点, 只是教师能不能发现。不能发现学生作文中闪光点的教师不算是优秀的教师。因为作文批改最忌讳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学生, 忌讳以自己的好恶衡量学生的作文, 忌讳用优秀学生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小学生渴望被教师表扬, 教师不经意的一些话语, 往往会影响一个小学生的一生。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应多写一些鼓励表扬的话, 这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是十分有利的。作文只是一种工具, 同数学、英语的作用一样, 不要片面夸大, 有些教师往往以自己的爱好、水平来衡量学生的作文, 总觉得这也不对, 那也不好。改来改去, 把小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成年人不愿意被别人批评, 哪怕一句话也不能接受, 那么, 处于被批评境况中的学生又该怎么办呢?所以, 千万不要用优等生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

作文批改尽可能做到面批, 面批时应调整好心态, 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尽可能用商量、建议和探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 这样才利于小学生接受并改正。而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 看到一些学生在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诲下, 作文仍错误百出, 便气不打一处来, 呵斥、挖苦, 甚至辱骂相加。更有些教师的作文批语极不文明, 也会极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三、小学作文批改要重视批语的书写, 书写批语要讲求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1. 作文批语要力求一读就懂, 要多写眉批, 少写总批, 不要成人化。教师在写批语时, 要尽量用小学生能懂的语言, 尽可能多保留学生作文的原貌, 少改动, 留出让学生修改的余地。对于像标点、错别字、病句、段落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要多些眉批, 少些总批。因为眉批是针对其中某一问题来写的, 非常具体实用。而总批是针对整篇来写的, 写得多了往往会出现雷同现象, 作用不大。

2. 每次要抓住一个重点方面来写批语。面对小学生作文, 教师不要急于求成, 写批语时,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使学生无所适从,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作文批改时教师可以每次抓住一个重点, 一次集中地解决一个问题。比如, 这次可以解决标点符号的问题, 下次解决修改符号的问题;这次解决错别字, 下次解决病句……循序渐进, 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多种工作, 让语文围绕作文这个核心而展开, 有时可以绕开教科书而独辟蹊径, 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3. 要实实在在谈缺点, 不要云山雾罩以显示教师的个人水平。教师写批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改掉作文中有毛病的地方, 所以就不能使用如“语句通顺, 层次清楚, 观点鲜明, 结构不够严谨”等笼统模糊的批语。因为这类批语小学生看了不知如何是好, 根本起不到指导性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把批语写具体, 让小学生能够通过批语明白自己作文中的毛病, 才能尽快改正并逐渐提高作文水平。

上一篇:比例风险模型论文下一篇:少年儿童拉丁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