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预算范文

2024-06-15

经费预算范文(精选12篇)

经费预算 第1篇

一、零基预算与传统预算的比较

零基预算法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 这种预算不对以往的业务活动形成的基础数据进行修正, 而是重新审查每项活动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义和效果, 排出各项活动的优先次序, 并据此决定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由此不难看出, 零基预算首先是业务管理的过程, 然后才是预算的编制。它与传统预算相比, 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 预算的控制目标不同

传统预算着重从货币角度出发, 以金额的多或少来判断预算执行的效果;而零基预算, 首先考虑业务的必要性和对企业总体目标实现的贡献, 预算控制目标服从于企业的总体目标。

(二) 预算的起点不同

传统预算的编制是以上年形成的决算结果为起点, 结合以前年度成本控制经验, 考虑本期新增业务所需支出后调整完成的;而零基预算则是以零为起点, 按照可供分配的资源确定具体的预算额度。

(三) 预算分析的内容不同

传统预算在编制时, 重点是对新增业务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而对过去发生过的同类活动, 则延用原有预算额度 (或同比例调整) ;而零基预算首先要预测经营业务总量,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其重要程度, 从而确定资源分配依据。

二、采用零基预算编制经费预算的主要工作内容

(一) 根据工作计划测算业务量和经费预案

各部门在制定下年度工作计划的同时, 依据计划内容测算完成计划目标所需的实际业务量。首先是目标分解, 将目标的实现划分为各个具体业务, 如招聘、培训、会议、调研、接待等等。其次是针对业务内容编写资源需求计划, 初步估算所需的人力资源、物料消耗、设备器材等等需求。最后提出支出的标准建议, 形成初步的各部门经费预案。

(二) 成本效益分析

部门经费通常与企业收入不直接相关, 因而此处的成本效益分析是指经费支出与工作目标的比较。由预算管理部门汇总整理各部门的经费预案和部门工作计划, 向企业管理层 (预算管理委员会) 提交, 由管理层对部门工作进行权衡, 依据部门计划对企业总体目标的影响程度, 并考虑预期的支出, 确定各项业务的重要程度, 比如将业务区分为必要、需要及一般三个等级。

(三) 编制经费预算草案

预算管理部门根据企业总体成本水平, 依据各部门业务的重要程度, 分配给各部门经费预算额度, 各部门再进行细分。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预算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在经费预算额度上可能会有不同意见, 业务部门应提出更为详尽的业务内容和支出标准, 预算管理部门应再次平衡各部门的需求, 如此往返几次, 必要时将争议提交至企业管理层决策, 最终得到一致认可的预算结果。

(四) 预算审核

预算管理部门将经费预算草案提交企业管理层 (预算管理委员会) , 由管理层对草案进行最终审核。审核的过程不仅是对预算数字的确认, 更重要的是明确各部门所应完成的工作任务, 将部门的预算与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五) 下达预算方案

管理层批准后, 企业正式下达预算方案, 对预算方案的编制方法、依据和考评原则, 应在企业内部完全公开, 以指导后续的预算调整和考评工作;考虑到经营信息保密的需要, 完整的预算方案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但各部门的具体预算应在部门内部公开。

三、实施零基预算的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 预算中的主观因素

零基预算仍离不开管理者的主观判断, 部门的业务量需要预测, 企业的总体成本支出水平也需要预测;另一方面, 业务的重要程度还是需要主观判断, 每个部门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重要, 这就需要管理者进行决策, 通过集体智慧来区别其重要程度。

(二) 各项工作的衔接

前述零基预算的工作内容, 很多时候是穿插进行的, 这是实际工作的需要。比如, 部门在制定经费预案的同时, 就应主动与预算管理部门沟通;企业管理层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 预算管理部门应将企业的总体收支计划一并提交, 以利于管理决策等等。

(三) 预算考评的依据

尽管零基预算主要是一种预算编制的方法, 但预算考评对其实施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零基预算是以业务量为基础编制的, 因此在年终考评时, 应同时关注预算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如部门的经费决算额均低于预算, 并不一定是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好, 而要看其年初计划的工作任务是否完成, 是否达到了计划的业务量, 如果业务量没有完成, 而预算没有相应降低, 就应受到考核, 否则各部门对零基预算的支持会大打折扣, 效果一定不好。

零基预算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管理成本的增加、分析和决策的主观性, 都会影响其实施的效果, 因此, 零基预算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正衡, 零基预算方法,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

新晚会经费预算 第2篇

1.活动中心场地费500元;2.背景布置300元

3.舞台装饰 160元;4.晚会现场拍摄录制 300元

5.彩纸礼炮 40元;6.双涡泡泡机两台:300元

7.冷焰火12对360元8.荧光棒和鲜花 60元

9.请柬邀请函 20元;

10.晚会主持人及全体演员妆容:250元

11.服装:

①主持人服装租赁:200元

2套男士休闲西装+2套女士晚礼服 ②演员服装租赁:

民族舞《吉祥颂》民族服装29套;1350元 热舞潮流服装15套;500元

《爱的华尔兹》男女服装共计16套;500元 舞蹈《天竺少女》需服装8套;280元 小品《东厢记》需古装3套;110元 服装租赁费用共计2940元

单位经费预算运用及其管理建议 第3篇

关键词:边防部队;经费预算;财务管理;建议

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职能部门对经费在分配、使用上进行组织、领导、协调以及控制和监督的一种有效途径。这些年来,边防部队各级单位对经费预算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边防部队经费预算尤其是在预算编制以及执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边防部队经费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不少边防部队的个别领导看来,经费编制预算看起来没有起到什么实际的作用,只是一个形式,自己单位的钱怎么花由自己来决定,甚至觉得预算执行会对正常工作的经费的正常保障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导致经费预算编制只是一种形式,编制的预算操作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实际开支上,随意性较大,伴随着口头安排预算的增多,经费的开支也就没有了规划。二是边防部队经费预算在编制上在考虑上还显得不够周到,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了经费预算执行难度的增加。三是边防部队经费预算的编制没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四是边防部队经费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对研究的重视度不够,这就直接导致了经费预算编制的不严谨和不科学。五是边防部队经费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被行政因素所左右。六是在边防部队经费预算运用中,预算的整体调控作用不够明显和突出。接下来,主要围绕进一步促进边防部队经费预算的完善化而提出的相关建议所展开。

一、进一步完善边防部队经费预算的运用

哲学上讲过: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指导意义。因此,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要想做好边防部队的经费预算工作必须首先加强预算宣传工作,倡导正确的理财观念,优化预算经费的资源配置,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管才,不能假公济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被每一个中华儿女传承与发扬,而作为边防部队这样关键的国家机关更应该以身作则,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将每一笔经费开支精细化,透明化,而宣传工作作为加强预算的基础,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一)加强预算宣传的基础性,确保宣传形式多样化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方面宣传工作,通过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方式的宣传教育,利用上课教学、开会指导以及媒体宣传、中央文件指示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其次,对预算工作当中的决策、管理、以及执行等各个环节进行教育引导,树立典型榜样,对各部门起到促进作用,要使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经费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要从源头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避免糖衣炮弹的诱惑,正确对待经费的配中所产生的利益关系,勿骄勿躁,各部门之间要团结一心,互惠互利,协调发展。

(二)加强预算宣传的基础性,确保宣传范围的广泛化

边防部门的宣传需要深入到各个部门,涉及到各个方面,要将经费预算的分配工作做到位,绝对不可以中饱私囊,边防部门内部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另外,除了加强理财观念的宣传之外,还要对每一个边防部门进行严打严抓。预算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工作体系,里面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专业人员、机关部门、以及各级领导甚至是全体官兵共同担负起责任,决不能掉以轻心,得过且过。否则,预算就达不到其实质性的目的,只是徒有其表,无法落到实处。

二、加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预算编制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笔者认为就是预算的执行之前必须好的关系以及提前规划。因此,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预算最终执行时所产生的效果。而如何做到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切从部队实际需要出发,切勿浮夸

边防部队的预算管理应用应该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切切实实根据边防部队的需要办实事,将经费用在刀刃上,切不可铺张浪费。部队需要多少经费就应该在其基础上尽量节省开支,另外可以将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另外重大的建设上面,这样循环往复的良性发展才能保证部队的健康发展。

(二)以全局利益出发,做长远发展的打算

边防部队在经费预算的应用上应该考虑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及长远与眼前的关系,然后实行局部服从整体,整体优先,整体照顾局部的原则。要优秀考虑到整体的利益需要,只有将整体发展好了,局部才可能发展。接下来就是考虑边防部队的长远发展,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边防部队是国家非常重要的机关它关系这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不能因为一点眼前利益而忽视未来造成的结果,应从全局考虑,做长远打算,不可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长远的发展。

(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重点突破

要遵循保障重点与坚固一般的原则,在处理问题上务必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对于一些重点项目要优先考虑,合理安排事情的主次,对于那些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预算上要优先给予帮助,保障重要的事业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加强预算管理的权威性

预算管理牵涉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必然会受到各方方面的干扰以及阻力。因此,必须使边防部队的预算管理极具权威性,不容任何人亵渎,这样就必须借助于法律的力量。

(一)完善预算管理的相关法规

在我国,有《预算法》和《经费预算管理规定》比较有代表性两部关于预算管理的法律,而这两部法律里面详细介绍了关于预算管理的相关事宜以及国家规定。因此,要不断完善这些关于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法律制定适合各部门的法律规定,将各部门的职责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化,使经费预算能够合理有序地运行。

(二)增强各级领导的法律意识

法规制定出来了还需要有人去执行,因此为了保证边防部门的各级领导不知法犯法就必须首先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加强他们对财务工作的直接领导,对那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经费开支坚决制止,而那些超出预算范围的开销也要适度调节,决不能偏袒和徇私,要在边防部队的预算管理上促进法律的权威性。

(三)加强各级官兵的法律教育工作

除了有领导执行以外,还需要边防部队每一个官兵的积极配合。因此要让各级官兵明确预算的法律法规,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法律共识,严格按照经费预算的范围去执行计划开销。除此之外,那些在经费预算中的负责人也必须增强法律观念,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坚持实事求是的法律原则,将经费预算落到实处,确保经费预算的科学合理性。

四、总结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预算作为边防部门日常经费管理的核心步骤,对于整个部队的经费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有序的经费运用于管理对于边防部队的后期执勤、官兵生活、以及边防基础建设以及国家事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将边防部队的经费预算管理好了,才能保证部队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振茹.当前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2.马国祥.部队基层财务管理现状及措施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0(9).

3.张平安,王建军,贺高峰.部队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及解决途径[J].军事经济研究,2010(9).

4.汪杨芳.部队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6).

(作者单位: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

高职院校经费预算的管理 第4篇

当前,一些院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没有有效地执行;预算内容不全面、项目不精细、精确度不够高;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控制执行;预算执行评价不能准确反映存在的问题等。为了改进院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大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院校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应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科学规范、责权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预算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有章可循是保障预算管理规范性、严肃性、权威性的前提,有利于维护预算刚性约束、克服预算流于形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共同关心并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建设节约型校园,对预算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

二、实行预算民主化管理

制定经济合理的预算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预算管理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教学院的参与。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各相关部门应协商沟通、相互配合、积极参与、明确权责。院校应有专门财务预算管理机构 (组织) , 或财务部门内有专门从事预算管理的专职人员。财务部门要负责组织召开预算编制工作会议,提出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要求,调动各方面共同关心并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明确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职责与任务。预算中归口管理的费用项目,应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适当参考以前年度支出实绩, 做出科学合理安排。

三、细化量化财务预算项目

财务部门要做好调查摸底、核定标准、细化项目、量化标准工作。预算标准是进行预算控制的前提,也是进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考核的主要依据,预算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全面预算的质量。预算标准的制定,应以财务的信息为基础[1]。收入支出总预算和明细预算、人员经费预算、各教学院经费预算、各部门经费预算、专项经费预算等,对这些年度收入项目和资金要全面概括统计,而年度各项支出要根据不同工作任务谨慎合理安排, 提高预算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期监督预算执行创造条件。预算安排要充分体现院校发展规模和方向、加大教科研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要体现以收定支、增收节支、积极稳妥、防范风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体现确保院校正常运转、确保教职工待遇。预算安排应努力做到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

四、完善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

院校要制订各项经费支出管理规章制度。经费支出的审核、批准、报销、核算环节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实行分层责任控制,实行项目经费问责制,即院长、副院长、财务处长、各教学院长经费管理工作责任制。经济业务的经手人为经费支出的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部门经费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把关责任人;财务人员按分工对经费支出审核核算负责;教学院院长对学院自主经费和专项经费的使用经济性、合理性负责;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对资金运筹过程负责;校长对财务预算资金使用方向、合法和风险负责。严格履行经费审批程序,明确经费支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谁分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五、健全预算执行约束机制

预算控制是院校经费管理的主要方式,要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力度。预算一经确定,即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应严格执行预算标准,不得随意调整和突破。如因实际工作需要而突破预算,则要严格按程序申请报批。执行考核的会计人员履行预算、审核和核算职责,对各部门、教学院归口管理的经费支出项目,应实行动态控制、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预算是实行经费支出管理约束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真实性,是否符合审批手续、制度规定、预算协议,利用预算管理网络系统,对各部门、各教学院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报账,系统自动禁止审核;核算会计严格按预算规定的支出项目、支出范围、支出标准、项目资金,按专户实行过程控制,各项归口管理经费和专项经费不得相互挪用;各级领导要带头维护预算严肃性,坚持原则,在规定授权范围内履行审批签字权限,自觉抵制突破预算行为。高校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执行预算不严格,以致造成严重超支的后果。因此,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是高校有效财务管理的基础,并能有效规避高校的财务风险[2]。

六、做好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

对经费节约不奖励,对经费超支不惩处,不利于鼓励节约经费。财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执行院校经费管理制度规定,强化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管理。各部门、各教学院应积极配合,主动加强预算包干经费、自主经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院校要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规定相应奖惩措施,将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纳入各部门、教学院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月)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半年、年)提供经费使用情况分析,考核评价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利用校园网、校报、院校会议、公示专栏等通报预算执行情况,有效控制预算经费支出。

综上所述,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全员积极参与管理,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硬化预算约束,重视预算执行分析,落实预算信息公开,是加强院校预算管理的有力措施。通过总结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采取切合实际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为主线,注重内部综合协调管理,有利于提高院校整体管理水平,提高教育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经费预算报告 第5篇

1、羽毛球比赛:

一等奖奖品:2×100元=200元;二等奖奖品:2×80元=160元;三等奖奖品:2×60元=120元;纪念奖奖品:10×30元=300元。

2、乒乓球比赛:(1)单打

一等奖奖品:1×100元=100元;二等奖奖品:1×80元=80元;三等奖奖品:1×60元=60元;纪念奖奖品:13×30元=390元。(2)混双

一等奖奖品:2×100元=200元;二等奖奖品:2×80元=160元;纪念奖奖品:4×30元=120元。

3、书法比赛(1)|软笔:

一等奖奖品:2×100元=200元;二等奖奖品:3×80元=240元;三等奖奖品:4×60元=240元;纪念奖奖品:4×30元=120元(2)硬笔:

一等奖奖品:2×100元=200元;二等奖奖品:3×80元=240元;三等奖奖品:4×60元=240元;纪念奖奖品:15×30元=450元

4、篮球赛:

小计:780元1110元1930元

小计:

小计:

8×50元=400元

小计:400元

5、女教职工文艺表演:5×50元=250元

6、优秀指导教师:5×50元=250元

合计:4720元

小计:250元

小计:250元

大写:肆仟柒佰贰拾圆

20xx年x月x日

浅析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第6篇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精细化 管理 预算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拨款来源呈现出了纵向专项化与横向多元化发展格局,近年来各类科研经费大幅度增长,从整体来看,大部分高校及教育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还是规范的,但也有一部分高效及教育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现象。这不仅直接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及经济损失,对科研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更滋生了不良风气的产生,其不良的影响对科研成果和科研单位都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上必须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有:其一是负责科研项目的组织或团队经申请后获得的科研经费,其二是科研单位与外界进行技术合作或进行技术转让所获得的研发经费,最后是科研部门为完成一项科研项目而自行筹备的资金用其进行科研活动。

现实生活中,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可以多种多样,各类科研部门对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要求,一些职能部门对此也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同时,不同的科研单位和不同的科研项目分别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要求,这就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及核算带来了复杂性、特殊性。

1.1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规范

為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尽管教育部与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与财政部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作出了原则规定,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高校尚未根据科研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本校现状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造成财会人员在经费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可以参照,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不统一、不连续。一些项目负责人错误认为科研经费是自己的私人经费,财会人员审核与领导审批时也相对较为宽松,导致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

1.2科研经费预算不科学

在很多时候,即使很多科研项目在相关单位制作的报告中有经费使用情况的栏目及细则,也有相关财务部门的的负责人签字及盖章,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学校及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到位,长此以往导致一些财务机构对科研经费的审核仅仅存在于形式。

1.3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关联不够

科研经费是一项特殊的专项资金,必须由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紧密协调和配合,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不少科研部门一般只重视每年争取到了多少拨款,或者经费额度上有无突破、经费到位与否等问题,而真正应该重视的科研工作本身却被忽视了,甚至在出现问题后把经费管理问题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的工作重点是经费的收支与核算,造成不能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管理与开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信息,最终导致科研经费的严重浪费。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相关信息的沟通与配合;导致科研经费已经用完而科研部门还在签批;科研项目已结题但资金未用完、无人过问项目决算的现状。

1.4科研成本核算不严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只核算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活动直接相关的直接费用,对一些间接费用,由于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造成了科研成本的多重性与难分性,如水电、科研场所、图书资料、房屋占用费、人员工资、奖金等并未纳入科研成本。按规定,人员费应按照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和国家相关标准在课题预算人员费科目中据实列支。人员经费的不合理核算,导致高校科研经费挤占了本就捉襟见肘的教育事业费:高校科研间接费用的确定不准确、不合理。造成了科研经费核算的不真实。

1.5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严重

科研经费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流失。主要是一些科研人员与一些不法商店勾结,将科研经费购买的电脑等固定资产故意开成电脑耗材等。二是科研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私有化”。

2.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就必须针对当前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2.2确定经费的支出比例

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无疑是科研经费的一部分,但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支出水平。对项目管理费可按照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安排使用:没有规定的由学校予以规范,根据财务制度允许的分摊方法分摊计入课题成本,在项目预算范同内列支。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且应当纳入学校预算统筹使用。

2.3细化科研经费财务科目

将校级科研项目、纵向科研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列为二级财务科目,分别根据上述支出范围中的费用设列之三级财务科目,对科研经费进行细化管理。

2.4完善预算管理

各类科研机构的经费预算应先集中起来,因为高校科研经费也是高校各项收入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只有对科研经费全额纳入高校收入总和预算中,通过财务部门统筹管理、专款拨调、统一记录核算。再者,经费的管理中必须重视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不但要反对虚报、漫天要价等行为,还要逐步提高申请批准成功的审核通过标准。

2.5实行项目分类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财务管理上应有所区别。纵向科研经费必须严格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结过程,要按照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项目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过于僵化、刻板。

2.6完善信息平台

平台建设需具备其他三方面服务职能:一是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查看到项目实际开支情况、各科目经费余额,剩余可使用经费等等;二是审计部门能调阅项目开支明细,查阅开支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预算,决算数据是否准确,开支归类是否正确等等。

结束语

对于此类资金的管理与支出的规范化,是保证高校与科研部门顺利完成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如果不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恣意由人为违反经费管理制度,违法乱纪,不仅难以保证科研项目的研发,更助长了不良风气的蔓延,对以后科研工作乃至一个单位的发展是致命的。

经费预算 第7篇

该预算反映出联邦政府对于学校教育发展的理念,经费投入的增长将和学校的业绩表现紧密相关。联邦政府还将成立一个新的管理机构,鼓励大学多招收来自社会经济背景不利的学生,在未来4年中联邦政府相关的资助额度将达到3.25亿澳元。根据联邦政府强调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近期的经费投入将主要用于大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陆克文总理认为,这项预算将会为澳大利亚未来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奠定基础,澳大利亚经济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人力资本的质量、对公众的教育能力以及商业的创新发展能力。联邦政府拟采取的措施和《布拉德利报告》的建议相一致。去年《布拉德利报告》建议,应该增加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包括立即对学校常规性经费支出进行资助,投入规模应为60多亿澳元。

高等教育发展策略的核心在于取消对学生招收数量的限制。澳大利亚将从2012年开始付诸实施,联邦政府还计划增加25~34岁人群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比例,从目前的32%提高至2025年的40%。联邦政府已经拨付4.91亿澳元,用于资助扩大高等教育的参与数量,受益者达50,000名学生。在以后,联邦政府还将陆续投入4.02亿澳元,帮助大学适应放松管制的环境,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招收学生。

在未来4年里,联邦政府还会额外增加1.08亿澳元的经费投入,以鼓励大学和中学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建立共同愿望和实现途径,增加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数量。教育部长朱利亚·吉拉尔德(Julia Gillard)力图增加来自社会经济背景不利的学生数量,使其在大学所占的比例从目前的l 6%上升到2020年的20%。

浅析经费预算管理与使用效益 第8篇

一、经费预算管理

经费预算管理是单位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其预算管理的中心内容。单位的预算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财务计划。经费预算是在单位其他经营预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现金流量的安排。经费预算通常又被称为经常性预算和普通预算, 它主要是由政府编制的用以满足国家经常性开支所需要的预算。经费预算的支出主要适用于文化教育和行政工作以及国防等方面的经费开支, 经费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家的税收, 从某个角度而言, 经费预算是复式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费预算必须遵照相应的原则:第一, 政策相符性。即单位在进行经费预算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以国家政策为主导, 合理安排单位预算的内容;第二, 目标相关性。单位在进行经费预算时, 必须考虑目标的相关性, 此处的相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本单位的战略经营目标相关, 二是与国家宏观目标相关。第三, 在进行经费预算时, 还应当考虑经济的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要求单位在进行经营预算时必须考虑成本和收益。

二、经费预算管理的使用效益研究

(一) 完善预算编制体制

1.明确预算编制主体

应当明确预算编制主体, 该主体应当具有权威性。首先, 构建预算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单位并没有注意到预算管理机构的重要性, 许多预算的编制皆出自于财务部门。这不仅加重了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预算管理机构的作用。因此, 通过构建预算管理机构, 使该部门真正参与到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促使信息量的大范围流动, 促进预算编制的细致化, 加强预算的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其次, 要求单位的最高领导参与预算的制定。传统预算编制限于财务部门, 响了预算的权威性, 导致预算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而该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由单位最高领导参与编制预算并具备最终决策权。再者, 人性化的预算编制。在进行经费预算编制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综合考虑单位内外部因素以及战略发展目标, 使得预算的编制具备前瞻性和科学性。

2.遵守编制的原则

单位在遵循政策相符、目标相关以及经济的合理性的基础上, 还应当努力遵守下述原则:第一, 把握收支平衡, 量入为出的原则。单位在进行事业任务的安排时, 应当考虑自身财力的可能性, 不过度开支浪费, 从而根据收入总量确定支出的规模, 以收定支。第二,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的原则。单位在进行经费预算的编制时, 首先应当具备全面性, 即充分考虑单位可能发生的支出以及可能实现的收入, 做到统筹兼顾。同时, 单位还应当突出重点, 就是要保证单位建设事业中主要的、急需的、对全局有影响的事业任务得以全面考虑和充分实施。第三, 严格遵守计划, 依法行事。通过审批实现的预算一般具备法律效力, 故而在预算编制的程序中, 应当严格遵守计划。第四, 坚持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效能, 缓解供需矛盾, 同时也有利于发扬我们国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从而最终有利于单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

3.制定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的编制可以说是多方参与各方之间重复博弈的过程, 在该过程中, 存在复杂的、多向的信息流动, 直至达到最终的均衡。所以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 应当制定科学的编制方法。首先, 建立和完善项目库。单位应当按照自身财力的高低、明确区别轻重缓急, 构建项目库。第一, 将对单位日常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引入项目库;第二, 调查和分析那些可列可不列的项目, 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 充分考察单位工作的需求情况, 从而根据轻重缓急列入项目库。其次, 科学论证相关项目;第三, 以零基预算为基础, 科学编制预算。当前单位的经费预算编制已经由过去的基数预算转而成为当前的零基预算。所谓零基预算法指的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该方法下, 基期的各项经费开支情况被视为“零”。

在编制预算时, 预算编制人, 特别是项目负责人, 应当坚持基本原则, 本着实事求是、精打细算原则, 编制与实际相结合的项目经费预算, 并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

(二) 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

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体现在:一是转变观念。单位应当转变观念, 提高对经费预算管理的认识。基于诸多单位的预算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故而单位应当转变观念, 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意义的宣传程度。同时, 单位还应当加强预算的法制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二是强力执行。单位应当严格把关, 保障预算的执行。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 从而严格执行预算。经费预算的计划一经批复下达, 各预算执行部门则必须认真加以落实。各执行部门和层级应当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预算的执行权力到人、责任到人, 权责分明, 加强其执行力度。三是及时。经费预算的编制毕竟是一种预测和计划, 在经费预算的执行过程中, 难免发现预算中存在不实际的地方。或者由于环境或其他方面的变化导致原来的预算需要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 单位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预算的调整。这就要求, 在进行预算的执行时, 还应当随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加以追踪, 将预算灵活性与严肃性并用。

(三) 注重预算的分析考核

注重预算的分析考核主要是对资金运用状况所实施的监督考核。虽然预算已经执行完毕,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预算执行任务结束, 还应当对资金的使用过程加以监督, 从而分析和评价经费的使用效益。经费的分析和评价主要从以下两点展开:一是多角度分析。单位进行经费使用效益分析时应当挖掘不同角度, 进行综合分析。例如, 全面分析同专题分析加以结合, 对于全年预算工作中重点问题, 应当进行专题分析, 对于其他预算工作则进行综合分析。也可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二是多方法分析。单位应当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展开全面分析。在方法的选择中包括比例分析法、对比分析以及因素分析等专业技术方法, 综合同财务、业务、技术、政策等相关的信息资料, 对预算数额和实际完成数额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找出差异存在的主客观原因, 并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查明原因。

浅议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控制 第9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预算控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 2011年全国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经费支出达到688.9亿元。随着国家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的加大,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绩效考评等。预算控制 (Budgetary Control) 作为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制度控制、环境控制、系统控制和目标控制等方法。预算控制贯穿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 预算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影响科研项目进展。

一、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教育部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加强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 部分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一) 制度建设不完善

制度控制是预算控制乃至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随着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 高校承接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多, 但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项目按类型分,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项目。从经费来源来看, 包括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 其中纵向科研经费涉及“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以及各省市政府立项的科研课题;横向经费包括企事业单位及国际组织资助的各类科研课题。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种类繁多, 经费来源渠道广, 客观上增加了科研经费管理的难度。当前, 虽然科技和教育主管部门已按不同的经费项目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但许多高校并未结合自身实际, 分类制定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规定。高校目前执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 会计核算明细科目不能很好的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科目有效对接, 使得高校在科研经费支出核算时, 不能有效的进行成本核算, 做好预算控制。

(二) 管理责任意识不强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高校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但少数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重立项, 轻管理”的思维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在实际工作中, 一些高校教师认为科研经费是凭自己的科研能力争取来的, 经费理所当然归本人自由支配。一些课题负责人利用虚假发票套取经费支出, 或将经费违规转出到利益相关单位或个人。随着“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审计的逐步实施, 部分高校对国家重大课题项目经费预算控制意识不断增强, 但对暂未实施结题审计的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还是不够重视。一些高校为了鼓励教师申请科研课题, 对到账课题实施奖励、配套等激励政策, 但在经费使用和预算执行的控制措施方面未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或者干脆默认课题负责人自由支配使用经费。部分高校按照国家相关制度, 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相关规定, 但对违反规定使用经费的责任约束机制不完善, 或处罚的执行力度不够。

(三) 系统控制不健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涉及院系、科研、财务、资产、审计、监察等校内部门和单位, 牵涉面广, 管理内容专业。科研课题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和绩效考评均涉及上述部门, 但许多高校教师申请立项的课题预算书往往掌握在负责人自己手上, 校内相关部门无法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事中监督和控制。财务部门根据课题负责人审批的经费支出凭证审核报销, 无法核对预算情况, 更谈不上预算控制。一些课题负责人经常是几个科研项目同时开展, 对经费支出只管有经费额度, 没精力或没时间去考虑支出经费是哪个课题形成的, 造成课题经费间相互串用。当前, 绝大部门高校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核算, 但核算信息不能够在相关部门间共享, 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财务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在课题进展过程中, 不能随时查询预算批复情况, 无法对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适时监控。一些责任意识强的财务人员, 虽然对每笔支出按照课题组提供的预算书进行审核, 但由于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的不统一, 支出内容无法有效归类, 与预算书科目进行对接。科研项目结题决算时, 课题负责人或相关部门发现经费列支渠道或支出科目入账有误, 但已无法进行事后调整。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控制的建议

高校应以预算管理为主线, 协调校内相关职能部门和课题负责人所在院系, 强化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算分析等全过程管理, 切实有效加强科研经费管理。

(一) 加强会计科目与科研预算科目的对接

目前, 国家级科研项目如“973计划”、“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经费预算科目一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其中, 直接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间接费用主要包括课题对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和水、电、气、暖消耗等条件占用费用, 以及有关管理费用和绩效支出等。2012年, 财政部、教育部新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将财政科研拨款、科研事业收入统一纳入了高校财务收支核算, 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尚未出台。目前高校执行的会计制度中, 会计核算科目不能够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有效对接, 造成会计人员在科研费用支出记账时无法参照科研预算科目, 对成本费用不能很好的归集和统计。政府主管部门在出台新的高校会计制度时, 应充分考虑高校办学和科研业务实际, 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相结合, 合理设置科研业务收支会计科目, 有效核算科研项目成本。

(二) 强化科研经费财务专项管理

科研预算批复后, 科研经费下达到项目承接高校。高校财务部门应对各课题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归类, 设置科研项目指标账, 实行专项管理。科研项目指标账包括收入账和支出账, 以收入总额控制支出, 达到预算控制目标。科研项目指标账的设置应定位于课题负责人, 并赋予课题负责人独立的编号。课题项目码应按树状结构进行编制, 在课题负责人编号后按经费类型、来源渠道和具体课题延伸编号。经费到账后, 财务部门根据上述课题项目码编制原则设置唯一的项目指标账课题项目码, 预算收入计入课题负责人课题项目码, 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费用支出相应计入该项目码, 做到财务专项管理, 项目收支平衡。项目指标账的设置方便了财务人员和课题负责人及其他管理人员随时查找和调阅项目经费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 做好科研经费预算控制和分析。

(三) 做好科研预算精细化管理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监控, 必须做好科研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 应从科研预算指标控制入手。科研经费到账后, 高校财务部门应按照科研项目预算批复, 对科研经费下达控制指标。指标的下达应明细到具体的预算科目, 按预算科目批复额度逐项划拨。对于分期下达的科研经费, 可按到账比例逐项划拨到具体科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 下达的控制指标数是各预算科目的控制额度。课题负责人审批的经费支出累计超过某一科目的控制额度时, 财务系统会自动报警, 提醒会计人员该科目已超支, 本次列支记账无法通过。对于设备费、材料费等一般预算科目, 根据科研工作实际, 可对单科目设置5%至10%的弹性警报线, 允许部分科目间自动浮动调整, 实行总额度控制, 以满足预算执行过程中市场价格的合理波动。对于劳务费、咨询费和科研管理费等不得进行预算调整的科目, 则实行单预算科目刚性控制, 不得超预算支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因不可抗因素, 一些科目支出超过原有的弹性警报线或刚性控制线时, 课题负责人需按规定办理预算调整报批手续, 由财务部门对单科目预算指标进行调整记账。

(四) 实现科研项目预算信息共享

当前, 许多高校已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 将传统的电算化财务数据在校园网内共享。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 科研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相互协调, 将科研课题预算信息纳入财务信息共享范围。通过科研预算信息共享, 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资产部门、审计和监察部门、课题承担院系等相关管理人员和课题负责人能够更好的掌握预算编制、执行等情况, 对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 对预算编制不合理的要求整改, 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资产管理部门应将科研项目购置的仪器设备信息同时共享, 以方便其他课题组在编制预算中对学校现有设备条件进行查询, 满足设备共享要求, 节约科研经费。财务部门应与科研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配合, 定期对学校在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开展检查, 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项目结题时, 课题组不仅要对课题研究开展情况撰写结题报告申请项目验收, 还需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 大型项目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或相关报告, 提交科研、财务和监察审计等部门, 由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共享的预算信息进行审核验收, 开展课题经费使用绩效考评。通过科研预算信息共享, 学校相关部门和课题组能够对预算编制、执行、调整过程开展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并实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姚震.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初探[J].北京: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 (07) .

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探析 第10篇

一、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1) 经费预算编制不实, 形式大于实质。我国的中小学大部分都属于事业单位, 在日常管理中的支出都需要事先上报经费预算。但是学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 有时候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 编制预算只是为了让财政部门拨经费而已, 因此在编报过程中, 态度不端正, 预算编制得不细致, 只是为了编预算而编。有些单位没有按“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 只考虑自己小团体的利益, 多列支出预算, 甚至虚报预算, 编制不切合实际的预算, 使得预算不实。

(2) 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把成效预算加入到相关项目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中小学进行项目预算的时候, 仅看中预算中的收入与支出部分, 对于成效预算则忽视不计。这种现象导致了中小学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费预算工作的发展进程。

(3) 经费处理较随意。在我国中小学中, 可能存在有虚报招生人数的现象, 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时间与招生时间不一致。学校在进行经费预算的时候, 没有一个远期规划, 不能准确估算出下半年的相关经费预算。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一些学校对经费款项进行“包装”。

(4) 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个中小学每年都编制经费预算, 但一些学校财务人员总是没有充分认识执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 觉得预算只是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 尤其是向中小学义务教育倾斜, 使得中小学校上级拔付的经费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由于经费的增多, 从而导致学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 也就出现了审核预算支出过程中把关不严, 核销了一些不是预算支出的费用项目, 挤占、挪用经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经费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1. 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的编制经费预算

虽然, 国家财政每年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但毕竟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教育资源依旧相对贫乏。各单位编制经费预算时, 要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 要做到“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对该项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要觉得预算编制工作可有可无、流于形式。不可以采用虚报招生人数的作法, 来套取预算费用。在编制过程中随意编写、应付差事, 编制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有通盘考虑, 不能只注重眼前, 要有一个长远的想法, 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

2. 加强各个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执行中重要性的认识

(1)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中可以看出, 学校的负责人要对中小学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任。使得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从领导的层面上重视起来, 才能让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2) 《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各学校的财务人员负起会计监督的责任, 不要觉得财务监督工作可有可无, 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 严格执行预算费用管理制度, 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 学校的其他部门及人员, 从每个人做起, 自觉遵守学校的经费预算管理规定, 保证每一笔预算费用的支出都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出发, 不为个人谋取私利。

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 建立一套“三位一体”的预算费用的管理模式, 才能使学校的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3. 聘请会计中介机构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中介机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较高, 可以排除干扰, 对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中小学经费预算执行的好与否会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管理, 要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后期的审计三个方面作起, 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我国“科教兴国”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及维持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着中小学校每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 又决定着每个学校的未来发展走向。据报道2014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占GDP总量的4%, 虽然这还远远达不到目前教育的需求, 但是随着我国各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 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会大幅度增加。然而, 我国目前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笔者将针对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现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小学经费,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智慧.中小学预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2].黄荣光.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教育财会研究, 2005.

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信息化实现 第11篇

家科技部是最早应用预算管

理信息化计划开展业务管理的部门之一,大量地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实现科技经费的申报、评估、批复、拨款、决算和审计验收的全流程管理,科技经费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成效。但是,随着十二五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重预算、轻决算”管理理念的各种不足也被显露出来,原有的基于顶层设计的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当前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从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实际管理工作来看,课题经费的使用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大量课题的经费支出存在着超预算科目上限的情况,导致审计与验收开始后,承担单位频繁要求科技部进行预算科目调整;

二是课题单位一方面以加快研究进度为名要求科技部加大拨款力度,另一方面课题经费大量结余,使得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三是大量的课题承担单位对于合作协作单位疏于管理,课题经费在合作协作单位中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四是一些课题违反课题经费使用的规定,随意转拨经费或将大额任务进行合同外包;

五是一些课题甚至存在着不进行独立核算的问题,通过临时调帐来应付审计与验收。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违反了课题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迫切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十一五”期间,三大主体计划的课题数量近2万个,涉及承担单位5千家左右,如果再考虑到合作协作单位,涉及单位数量将达到1万家以上。如何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地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财政部、科技部曾经考虑采用报帐制的手段对课题经费实施实时动态管理,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成本太高、无法操作,最后不得不放弃。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必然要通过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解决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并且,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跨越时空,面向广大的课题用户、单位用户构建科技经费实时动态管理体系。

1.基本思路

要想管好上千亿的资金和上万家的单位能够按照规范使用科技经费,首先要在管理上进行改革,摒弃过去的“重预算、轻决算”的管理理念,通过专项审计、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此外,还要强化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的职责,通过加强年度决算、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等手段对加大经费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切实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落实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首先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为各个课题单位提供预算执行规范化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帮助课题单位对课题经费进行管理,通过预警、流程审批等功能指导科技经费的合理使用,并为广大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支撑。

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实现科技部对课题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实现科技经费拨付的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课题单位的预算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间接实现对整个课题经费使用的实时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违规现象,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2.实时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

构建实时动态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的两大功能就是产生与获取实时的科技经费使用信息与实现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1)科技经费使用信息的产生与实时获取

如图1所示,各个课题单位中的课题组在报销之前,必须通过我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络的信息化平台上,填写规定格式的“科技经费支出审批单”,相关管理部门根据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的规定与要求对支出审批单进行审批,通过后进行打印,再由财务部门对支出审批单复核后记账报销,支出审批单则作为原始凭证附在会计凭证之后。

通过支出审批单,就可以把分散在各个承担单位、合作协作单位中的课题经费动态使用情况,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层层汇总、实时采集至统一的全国科技经费支出使用数据库中。

2)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由于科技经费通过支出审批单的形式被实时动态采集至后台数据库中,这些实时的数据就完全可以为各级课题管理单位提供实时动态管理服务。

对于课题承担单位,以前由于不能对合作协作单位的会计帐进行检查从而出现的无法管理问题,现在则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对下属各个合作协作单位进行实时管理。

对于科技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的监督审计机构,则可以通过对课题经费支出数据库的实时管理,通过信息平台的一些预警设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以实现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系统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随着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各个单位的统一控制与核算已经广泛应用于跨国公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之中,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计算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例如,用友公司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伟库网,即: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不用买会计核算软件,只需要交少量年费就可以开通基于互联网的会计核算服务。这种用户不需要了解软件如何安装、维护,只需要交年费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相关服务的模式,是目前软件的一个发展趋势。

2.管理可行性

目前北京市财政局已经针对财政资金在各个市属事业单位中的使用,推出了预算执行软件,加强对经费的实时监督管理。

河北省财政厅也推出了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监控系统,着重突出对专项资金监控、预算执行监控、监测预警的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全程管理、即时监控和挖掘分析。

所以,完全有理由从制度上、队伍上、手段上等方面入手,建立科技经费动态实时的管理模式,不但为广大的课题单位服务,也可以大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信息化系统之实现

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角度来说,基于SaaS模式的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面向广大科技经费使用者的系统,称之为预算执行系统。2)面向科技经费监管部门开放服务的系统,称之为动态监管系统。这两个系统面向不同的客户,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即预算执行系统负责为经费使用单位服务,生成动态监管系统需要的数据,动态监管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负责与其他的科技经费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实现信用管理、拨款预警之类的功能。

此外,为了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是非常必要的,要求能够对上述的两个系统的运行提供参数配置和管理的功能(如图2所示)。

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服务器访问的要求非常高。由于该系统涉及的用户数量庞大(20万人左右),且访问时间较为集中,必须采用可靠的系统服务架构,使之能够经受住高强度的访问压力。

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数据库分区存储的方式解决数据库服务器压力大的问题,数据库按照功能划分,也可以分为基础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包含的数据包括:单位/机构/人员信息,权限信息,课题/任务信息及绑定关系,预算批复数据,区域数据库分布情况,应用服务器负载数据等。区域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细分的预算批复数据,预算执行明细数据,财务处理数据和生成的决算数据等。

数据库通过分区存储进行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散,可以按照课题承担单位的所在地区进行划分,将课题分布情况和系统负荷进行测算,然后将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按照大区域进行划分,比如北京数据库、东北华北数据库、华东华南数据库、西南西北数据库等。

系统应用及推进措施

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因为涉及的单位众多,业务逻辑复杂,应用和实施面临很大的挑战。信息化系统都是“一把手工程”,要想成功实施与推进,必须做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在管理上配套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预算执行数据的季报、半年报等制度,要求各个经费使用单位按时提交科技经费的支出情况,否则将会影响课题的后续拨款及该单位其他课题的立项。通过加强信息报送、信息公开机制,可以大幅加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科技经费不分别核算等问题将彻底解决。

2.重视基层单位信息服务质量。

该系统不但为政府提供预算监管服务,更要为各个科技经费使用单位提供完备、细致和周到的服务。“帮助科研单位合理使用经费”将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中必须设计大量帮助基层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决策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抵消基层单位的抵触情绪,推动系统的顺利实施。

3.建立起在线监督检查队伍和专家团队。

建立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监管体系还在于建设高素质的在线监督检查队伍和专家团队,系统中可以设计大量的自动过滤功能,将大额、高危的支出信息及时让监督检查人员得知,以便及时作出反应。此外,还应该邀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定期通过在线系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这样也可以大幅降低现场审计的工作量和成本。

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原因浅析 第12篇

随着《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的颁布,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日趋可控化,对预算执行不力的沉淀资金要予以收回。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开支都是以财政收入为基础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安排,如果有部分资金不能按照进度执行下去,势必会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推进预算执行进度就成为重要课题。

一、科研机构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现状

科研机构项目经费按其来源分为横向科研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是相对于纵向科研经费而言。纵向科研经费是指国家、省、部委等政府部门布置或受政府部门委托下达的项目,由上而下,承担项目研发的单位和发布课题的单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所以叫纵向。这部分资金一般都纳入国家年度资金预算安排。

横向科研经费是指企业的课题,做课题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平等协商的合同关系,所以叫横向科研经费(已确认为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的项目除外)。

因此考核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以纵向科研经费为主。

如国家某研究机构下属单位2015年收到财政支付的科研经费共1.63亿元,结转上年度财政资金0.32亿元,当年可供使用财政额度1.95亿元,实际使用财政额度支出1.51亿元,当年财政拨款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率约77.44%,就是说要有0.44亿元的经费结转到下年度使用。虽然这些科研经费中有些项目执行周期在一年以上,但是财政科研经费拨款是指当年的预算,要求当年下达的预算当年完成。

另一方面,从该科研机构月度预算执行进度通报情况来看, 2015年1—7月机构所属145个预算单位中,103个单位预算执行率高于50%,42个单位低于50%,其中13个单位预算执行率低于40%。与各单位2015年7月预算执行计划考核目标相比, 57个单位完成计划考核目标,88个单位未完成计划考核目标, 其中60个单位实际执行率与考核目标相差5个百分点以上。而在2015年1—11月该科研机构下属各科研单位预算执行进度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看出,截止2015年11月底预算执行进度达90% -100%的只有47所,占比32.41%,预算执行进度在80%以下的有52所,占比35.86%,可见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偏慢并不是个别现象。

二、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带来的影响

科研项目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慢,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造成公共资源积压,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为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出台一系列措施严格控制财政结转结余资金, 避免财政资金浪费。

根据 《财政部关于印发< 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财预〔2010〕7号)第十八条的要求, “中央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对当年执行进度缓慢、预计年底可能形成较多结转或结余资金的项目,应及时提出调减当年预算或调整用于本部门执行中新增的重要支出的建议,报财政部审批。对经财政部审核调减的部门预算资金,全部收回中央总预算。”

《通知》第十九条指出“除特殊原因外,对当年结转和结余资金比上年增加较多,或常年累计结转和结余资金规模较大的中央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财政部将视其结转和结余资金情况,适当压缩部门财政拨款预算总额。”

因此,必须充分挖掘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慢的原因,找出良好的对策来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三、科研项目经费执行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重视科学技术研究,轻视经费预算执行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忽视经费管理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就是科研项目负责人重视科学研究,轻视预算执行,在项目验收过程出现通过技术验收, 而财务验收环节被卡住的现象。造成的后果就是项目负责人不但要费时费力重新梳理项目支出,而且还面临因项目支出混乱被取消争取后续项目资格的风险。

另一方面,很多科研单位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提高科研院所的研究水平和声誉,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定了相应宽松的政策,在项目预算经费使用上不规范,拖累预算的执行进度。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刻意变更相关项目支出

过去编制的预算尽量加大材料费、设备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的支出,刻意减少劳务、管理费、出版文献费支出,借此增加项目申报成功的可能性,但在实际研发过程劳务费及日常管理费支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我国现行的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亦逐渐摆脱了过去多年一成不变的预算编制模式,改为更加贴近实际和人性化。 《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 【2011】434号) 中指出,“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课题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 文献/ 信息传播/ 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预算如需调整,课题组和课题负责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 科技部或相关主管部门在中期财务检查或财务验收时予以确认。”

(三)项目申报周期长,市场行情的变化影响预算执行效率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项目立项申报期的经费概算阶段,另一个是项目立项后上报详细支出的预算阶段。无论哪个阶段的预算都应当以项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为基础,符合相关的政策要求。

在项目立项概算阶段,项目预算申报时需提供所购设备的技术指标、价格,甚至供货商公司名称,但是等项目申报批复之后,市场行情很可能已经出现变化,而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等到了预算申报阶段时,时间可能已经过去了1年多,甚至2年。 部分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会出现性能技术指标大幅度提高,价格也更高的情况,而原预算设备可能已找不到供货商,或不能满足科研要求,导致项目决算时要求所购买的设备名称与预算不一致。如此,使得项目预算难以执行。

(四)设备招标采购流程冗长,拖慢预算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价金额超过50万元的设备采购必须经过管理部门招投标统一采购,具体程序一般分成以下几个阶段:设备购置申请、部门审批、公开招标、签订协议、预付货款、设备验收、资产入账、质保期(通常1年以上)结束付清尾款等。从购置论证到付清款项结束整个流程共花了约12个月时间。如果是进口设备会因报关等原因所需时间更长,从申请到最后付款长达16个月之久,如果再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有2~3年的支付期间,从时间上影响了预算的按期执行。

(五)拨付款机制亟待完善

实际拨付款过程随着科研经费管理日趋严格,相关主管经费的部门下达当年经费时并非一次下达,而是根据研究机构的科研需求及上年度经费使用情况,分次核拨经费,而每年度的申请经费过程不亚于项目重新申报立项。

在科研经费处于“僧多粥少”局面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在做项目预算时有意识加大前期预算支出,而实际执行时却只能按照科研进度安排支出。如果完全按照预算执行,就会出现科研项目前期吃的胀肚子,项目后期则是饿成瘪肚子局面,而对于一些重大项目为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不得不申请增加预算。

四、解决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对策

(一)强化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

项目申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相应经费以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并不代表项目经费到账后,经费使用就失去了监管。财政部、科技部明确规定,对科研项目中不合理支出坚决予以退回,并影响到后续项目的申请。科研部门在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时必须强调按预算进度完成项目支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主动地大力宣传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同时在新员工入职、新增项目负责人等的培训中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的邀请科研经费管理方面的专家开展有关经费管理规定的培训。

(二)加强对项目负责人预算编制的培训

规模大的科研机构其项目经费来源也比较复杂,完全靠科研管理部门进行项目细化预算编制是不可能做好的。某些单位重大专项一般都配备专门的项目管理秘书,科研秘书的主要工作是对自己本部门各项目的研发进度、预算编制、经费使用情况等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因此对本部门项目的支出情况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科研管理机构要加强对项目秘书的培训,使他们不但精通科研项目立项申报的流程,而且也要熟悉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的预算编制,在审查申报资料的同时充分预计经费预算的执行进度,从而保证预算进度的顺利执行。

(三)建立内部协调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执行效率

科研经费支出中涉及到的设备购置申请、部门审批、公开招标、签订协议、预付货款、设备验收、资产入账等各个环节,涉及财务、资产、科研等部门,这需要这些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工作流程化、制度标准化的高效审批机制,提高办事效率,缩短科研经费支出时间。

(四)建立预算管理评价机制,启动预算执行警报制度

要把预算执行制度纳入到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期末验收,以及对科研人员的日常绩效评价体系中。对预算执行不力的项目负责人,要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督促其尽快执行。对预算执行得好的项目负责人予以适当奖励。同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建立预算执行警报制度,警报可分为红色、橙色、黄色三种,具体情况如下:红色警报(预算执行率50%以下),橙色警报(预算执行率50%~69%之间),黄色警报(预算执行率70%~89%之间)等。

(五)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搭建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很多科研机构已经建立了融合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如中国科学院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ARP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从立项、申报、批复、执行、监督、验收等的全过程管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些项目负责人并没有及时查询经费到账情况而是等待相关部门通知,或者亲自去财务部门查询。因此在搭建综合性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服务平台的使用效率,实现各个阶段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谋划、事中控制,充分发挥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的有效性,提高预算执行进度。

摘要:随着国家财政对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的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现状入手,指出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缓慢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分析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强化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责任意识、合理编制预算、提高执行效率流程、建立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预算执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

[3]崔炜,范毅.基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探讨.财经界(学术版),2014(11)

上一篇:断路器储能回路的改进下一篇:有效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