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4-07-20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精选12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1篇

德国, 作为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 非常注重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FH) , 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内涵有很多相似之处, 对我国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FH) 办学特色

上世纪60年代后, 德国社会和经济的腾飞, 得益于他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这是世界公认的。而FH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德国业界把FH培养的学生称为“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技术的桥梁式职业人才”。

1. FH的人才培养目标。

FH研究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变化, 了解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以学生就业岗位为导向, 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 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 FH特别注重与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 强调学生技术应用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

2. FH的专业及课程设置。

德国FH的专业均依据科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而设置, 以专业应用为主, 根据人才市场上的人才技能要求和企业需求设置课程, 突出理论联系实践、重点面向行业的特征, 其目的在于提供与工业技术有关的一系列实用科目和专业教学, 满足就业的现实需要。同时FH采用学校、行业企业、德国工商总会 (IHK) 紧密结合的多元合作教育模式, 学校与企业相互依存。

3. FH的专业教学特点。

德国FH的教学特别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 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专题讨论、课程实验、学术讲座和校内实习及企业实践等多种教学环节。这其中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比例占30%~40%, 课程实施也是以理论和技能相融构成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在FH的教学中, 企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企业为学校提供大部分的实践教学经费, 同时由主体参与评价, 考核实践教学成果, 且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4. FH的师资队伍建设。

FH对老师要求很高, 特别是其职业实践性能力, 要求教师具备学历和职业资质双重证书。教授的评聘除了有规定的学历和资历要求外, 还特别要求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至少有5年以上专业背景, 且强调必须3年在高校以外。同时, FH的教授每4年可享受一次“调研休假”, 每次时间为半年, 教授们可到相关企业调研或任职, 以了解产业界的最新发展动向、最新成果、最新问题等, 并以此开展学术和应用研究。此外, FH还从工厂、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中聘任一些学有专长、经验丰富人员做兼职教师。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已真正实现了“大众化”, 2015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达749万人, “就业难”已成了社会普遍现象。可同时又有调查显示, 现在众多企业存在“用人荒”问题, 其中最缺乏的就是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 导致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借鉴德国FH成功的办学经验,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1. 人才培养目标以地方经济发展、企业需求为导向。

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提供不同的服务。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相比, 应用型大学必须以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 以培养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 即“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和产品”的能力;二是能借助科学方法, 解决来自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三是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2. 专业设置与行业及区域产业链对接。

长期以来,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的基本是传统的单纯学科性的专业设置模式, 且在专业设置前, 也没有对市场和地方产业人才需求做调查, 大都是盲目的跟风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 市场灵敏性不高, 导致学生未就业就先失业。德国的FH的专业设置, 其执行流程非常科学和严谨, 一般先由专门的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市场和企业调研, 做出企业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分析报告;德国联邦工商协会 (IHK) 根据分析报告制定专业培训框架和职业资格标准;学校再根据框架和标准开设新专业, 在整个过程中, 始终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主线。

3. 课程结构以实践教学环节为重点。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是关键。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区别于研究型高校, 彻底改变“学术本位论”, 向重专业实践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转变, 教学体系建设核心体现“应用”两字。学校在开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同时, 更应集中精力加大实习实训基地、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等教学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可逐步推行“2.7+1.3”的教育模式, 即学生大一在校学习一年的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大二在学习专业课之前, 进入相关企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认知实习, 大三结束全部的理论课学习后, 暑假开始学生就进入企业开展生产实习。学生在工作实习中要注意发现企业生产实践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并可以此来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由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 并在企业完成毕业论文, 论文成绩由企业和学校联合评定, 且由企业主导。

4. 教学过程以校企合作为依托。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体系中, 企业无疑要充当非常重要的角色, 必须要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首先, 学校要确立主动服务意识, 教师要经常到企业调研, 提供服务, 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 建立长期的、深厚的校企合作联盟。其次, 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德国企业积极主动接受FH学生的实习实践, 主要是企业非常信任FH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质量, FH的学生的动手能力都很强, 一到企业很快就能熟悉生产流程和工艺, 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可以独立的进行生产活动, 而学生经过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又一步提高了素质和技能, 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和双赢。在校企合作模式上, 2011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核心提到的“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我认为是种极好的模式, 不仅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同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运行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适合的途径。“中心”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 与高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5. 教师队伍以“双师型”素质为要求。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重学历、重理论水平, 忽视专业实践能力。在人才引进上, 只对学历和专业有要求, 高校招聘的青年教师基本是研究生毕业直接入职, 没有任何实践经历, 同时, 又没有很好的针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继续教育体制有效引导教师进行必须的企业实践, 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另一方面,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受聘到学校任教也受到制度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其一在引进人才和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都应向应用型教师倾斜, 将专业实践经历作为重要评审权重项, 并形成长效机制。其二科研立项侧重科技开发和应用方面, 控制理论研究的项目数量。其三建立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继续教育体制和考核机制, 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引导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其四聘请在工程实践领域专家来学校授课或开办讲座, 以保证教学内容及时跟上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有龙, 赵爱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分析及借鉴[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16)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论文 第2篇

摘要:文章以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研究背景,在借鉴相关研究理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新常态理论的提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渗透,我国人才供给与需求也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技术化转变。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各个地方社会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转型,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也积极地参与了这场改变命运的战斗。借此,笔者主要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特点、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及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进行研究,剖析了我国当下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利弊,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1]。

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应用型人才(PracticalPersonnel)主要是指将自身掌握的成熟技术和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专业性、技术性、技能性极强的社会群体。就当下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生产与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精确掌握相关产业的一线生产技术,同时,应用型人才还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

二、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

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针对性,即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围绕某个生产需求而展开,其课程设计、教材设计与工作环节设计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相关行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同时,应用型人才除了掌握较强的基础知识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科体系和前瞻性领域的关注;二是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核心是生产需求,其能力培养主要以基础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为主,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科研开发能力的要求;三是应用型人才更加重视实践性应用,科研型人才培养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2]。

三、应用型人才产生的背景与面临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诞生带有较强的时代性,它的诞生时间较短,且与本科办学理念尚未完全融合,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有缺陷,针对顶层设计不够科学、理念认识不到位等。目前,长期困扰应用型人才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传统应用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痕迹、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受限于狭义工程观、职业观、学校层面文化形态与学生专业精神紧密结合度不足。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消除,导致应用型人才始终局限于险隘的应用观中无法自拔,这也限制了学生职业拓展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往往不能将形而上与形而下进行有机融合,导致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同时,教学标准尚有传统理念的痕迹,与当今行业标准不能进行科学、合理、有效接轨;市场运用与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受教内容不能契合,使得学生只能在宽泛的机械应用上活动,因此,现如今的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有待突破[3]。传统应用型本科学校大多存在狭隘的职业观,对本职业的培训内容过于看重,忽略了对学生在其他方面内容的培训,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幸福感,体会不到工作的激情,对学生在本专业上的学习感到枯燥与乏味,继而忽略了教学本源的目的和人才全面发展的初衷,导致实际学习过程协调失衡。大学文化往往局限于学校的层面,未顾及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的体验,其专业精神没有与生活紧密结合,学生往往不能融入行业文化中,专业文化缺乏展现载体,导致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局限性,缺乏对专业的热爱精神与敬畏精神,缺乏工作的动力,这些问题的长期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实际工作能力,成为传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瓶颈,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4]。

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传统应用型人才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内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按每个问题的导向进行深入研究,突破传统应用型人才的工作理念,依靠培养新理念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工作能力,破除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生搬硬套的局限教学局面,实行碎片化改革,全面落实从个体拓展到全体,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从表象到本源之间进行系统性优化,实行全面的改革创新。

(一)改善教育结构,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

从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产业,同时,还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而根据世界旅游理事会在WTO召开的世界大会宣布结果而言,我国的旅游业跃居世界第一位,到,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在这种良好的大环境下,积极推进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极其有利的。因此,改善教育结构模式,拓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的发展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首先,贯彻和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坚持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坚持服务为宗旨的创业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态度,积极大胆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其次,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就业方向,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营销策划企业、旅游景区、主体公园、旅游与休闲俱乐部、高星级酒店与度假村等机构与企业合作,积极拓宽新建本科旅游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就业渠道;最后,根据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选择就业方向,如积极鼓励学生从事旅游类大中专院校教学工作、鼓励学生从事旅游与休闲行业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走向乡村,参与开发乡村旅游与休闲产业等[5]。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加速新农村经济建设,在促进乡村旅游业余休闲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大城市周边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改革培养模式,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明确旅游业中的国际旅游与为国内旅游的发展战略,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坚持贯彻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导方针,将旅游业的发展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相结合,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积极拓宽文化、体育、娱乐等在旅游业中的优势: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其一,不断深化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引进、试点和推行“2+1”“1+2”“1+1+1”等多种模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地推动订单培养。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旅游实习和社会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6]。建立企业接收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新建旅游本科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教育。其二,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培养,将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三,大力推行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并举措施,大力发展“双证”就业机制,开展符合企业需求、涵盖生产操作、符合当今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顶岗实习,旨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及专业素质,避免职业需求脱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适应岗位的能力[7]。

五、结语

随着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进程也会越来越快。在这种背景下,以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已经不足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要求,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只重视理论,忽略实践学习价值,也注定被淘汰。因此,在当前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和重视实践学习能力培养,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突出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突出综合素质与技能培养,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确切落实工学结合的教学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向,突出理论、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全面培养。通过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在企业中的融合程度,使学生的各种生产工艺得到认可并与岗位需求全面契合。此外,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做好旅游设施配套,加快对外开放政策,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训比重,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设置数量适宜的教学考核目标,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市场、国际规则、国际水平逐步接轨,并将其融入实践应用中,进而使新建高等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得以全面贯彻与落实[8]。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动我国新建旅游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曾玲晖,张翀,卢应梅,等.基于卓越教学视角的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19-23.

[2]张千友.新建本科院校:“翻转课堂”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主修经济学课程群2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职教论坛,2016(36):22-26.

[3]何剑锋,叶志翔,何月顺,等.交叉学科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为例[J].职教论坛,2016(33):42-44.

[4]卢杰,陶嘉.地方高校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教论坛,2016(35):49-52.

[5]陈思,施燕琴,马猛,等.基于“两制四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本科生生产实习的改革实践[J].高分子通报,(11):84-89.

[6]欧阳宏基,葛萌,唐云凯.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34(2):19-21,28.

[7]张烨,黄秋明.德国双元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巴符州双元制大学为例[J].职教论坛,2018(2):171-176.

物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物理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应用物理学是当今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多种技术学科的支柱。与本专业存在交叉的专业包括光学、工程物理、半导体和材料专业等。目前,我国对物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旧是供不应求,但表面上却是学生就业压力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要求将创新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本研究将立足于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工科院校物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为高等院校物理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1 研究思路

学院本着“理工交融”的办学特色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本科生的培养。注重与新科技、新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结合安排课程,积极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科技创新活动,正在走出一条分层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道路。

2 改革的内容

(1)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多元化设置培养方向。学院将应用物理专业发展为应用物理、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并组织实施。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修改,使之逐步趋于完善;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分层次设置课程,尽量做到因材择课,兴趣与学习结合。

(2)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形式,把创新能力培育纳入课堂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各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门主干课实施教学模式改革,把创新能力培育纳入课堂中。其中,电磁学、热学、近代物理等课程改革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光电子学基础等课程改革获得校教改立项并通过鉴定,原子物理学获得校精品课程。大学物理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用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注意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科技,增大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实行实验课分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和完善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方法及其在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应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建成了河南省物理实验示范中心、洛阳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4)改革和完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实行学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科技创新项目等,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5)建立和拓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和拓展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促进本科教育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接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洛阳凯迈测控、四季沐歌等与物理专业紧密结合的企业建立联合培养的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实用型人才。

3 初步成果和效果

通过四年的改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形成新的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专业整体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分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和新的实验室管理运作模式。建设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网站。发表教研论文12篇,举办全国高等学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与学术研讨会。

(2)学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明显提高。课外创新实践产生了高质量成果。获得河南省级“挑战杯”,河南省机器人游大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比赛的二十余项奖项;学生申报或授权专利15项;参加SRTP项目40项;学生发表实验研究论文23篇。

(3)开辟适应地方高校物理专业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洛阳开拓者钼业、洛阳鼎晶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洛阳嘉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先后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一系列的实习基地,实施“预签式” 培养办学模式。

(4)通过教研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相互促进,教师实验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物理工程学院五个科研团队(光电功能材料、材料物性分析与模拟计算、光电信息及其图像处理、微纳结构与信息光学团队、光纳半导体与传感材料),共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94篇,EI/ISTP收录42篇;主持项目4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省厅级项目26项;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

4 结束语

本研究对全国同类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当然,应用物理专业的办学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还需要在以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得到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 SJGLX149,2014SJGLX197)

参考文献

[1] 林德华,王新强,李芳昱.应用物理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49-150.

[2] 王心芬,张秀荣.应用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97-100.

[3] 郝世明,李立本,巩晓阳,等.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成才之路,2014(1):56-56.

[4] 罗兴社.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架构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 (11):26-27.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第4篇

一、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人才突出的是一个“用”字, 是指要学以致用, 没有扎实的基础和能力是无法实现学以致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保证或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因此, 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厚基础”和“强能力”相结合的人才, 即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并能熟练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

所谓“厚基础”是指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应重视通识课程的教育, 强调探究性教育和自主性学习, 并加强科研项目训练, 夯实基础。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也是实践能力掌握的基础。所谓“强能力”是指不仅课程设置中加强实践环节, 课外学生也应积极实习、实践, 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厚基础”的与“强能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高校应结合本校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树立学校的培养目标, 从而确定其教育理念;其次, 在确定培养目标以后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运行方式等。可以说, 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也是一所学校与其他高校区别的主要内涵, 也是决定其最终培养人才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

(一) 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般来说, 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品德目标三个方面, 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不同高校招生时学生分数不同, 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各个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它主要分为两大块:1. 理论课程体系, 包括基础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基础课程设置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通用性, 要学习大类专业目录上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并拓宽专业口径;专业课程设置从行业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品德等整体要求出发, 突出适用性。2. 实践课程体系, 包括基本技能与专业实践训练。实践课程强调的是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学生毕业以后要立足于社会, 除了专业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技能, 应加强如应用写作、运用规范、法律法规等基本内容的训练;专业实践训练则应结合专业要求进行实习、实训等, 除了平时在学校进行专业模拟训练外, 还可以和相关企业进行联合, 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建议

(一) 优化教学内容, 强化实践教学

作为应用型高校, 其教学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原则。 一方面, 要强调基础性的教学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 但是又不能以理论为主, 培养学术性人才, 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整合实验课程,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具体来说, 应结合本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要求, 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 改革教学方法

高校的课堂应与中小学存在明显区别, 不应再是教师的一言堂, 不再是以灌输为主, 而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教学内容的改革外, 教学方法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当前, 案例式、讨论式等多样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作为高校教师, 在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同时更应结合课程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在授课的过程中增加讨论、 情景模拟、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三) 调整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 而且是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提升学习效率的坐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应着眼于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 应改革过去分数评价的单一模式, 推行评价方法多样化, 从“分数高低”向“能力大小”转变, 学生也能改变过去只注重期末成绩的学习方式, 在注重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学生质量。

(四) 加强合作, 高校与地方企业、产业、行业联合培养

浅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5篇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很长时期里是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普通高等教育。其中,绝大部分的高等专科教育也都遵循着与本科院校大同小异的专业或学科教育的路子,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而存在。相当一部分高职学校原本想走一条独立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道路,但是由于政策不明,再加上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社会上祟尚学科教育,贬低职业教育的习惯势力,自觉不自觉地步了普通高校的后尘。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问题,以及与认识问题相关的政策问题和管理体制问题。认识不统一,高等职业教育就难以顺利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实施学术教育、工程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类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因此,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必须使政策更配套,体系更成熟,模式更规范,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应用型人才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里所要求的“能力”不仅是岗位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群能力,不仅是专业能力,也是综合能力,不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一定的创业能力,不仅是再生性技能,也是创造性技能。这里所要求的“技术”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超越于一般技能,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不仅包括经验技术,也包括理论技术。显然,技术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应高于技能型人才的理论水平。因此,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等方面都体现出对理论知识及素养的要求,都注重加强理论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但高职到底传递什么类型的理论知识,传递多少理论知识,什么时机传授为宜,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高职专业理论学习不在于达到掌握“为什么”的水平,而主要在于能够达到通晓“是什么”和学会“怎么样”的层次,即达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即可,主要侧重应用型知识,强调为技术和心智技能及高级技能服务。这些应用型知识以有用、够用、必需为度,适当兼顾一些学科理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发展作铺垫。

19世纪前,技术仅指技能与工艺,主要依据经验积累而成,至19世纪,技术的科学化、理论化是现代技术的最大特征,到20世纪,技术的性质和功能愈显明确。过去的技术多指生产工艺,现在扩展到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多种领域的“手段和活动”。由此可见现代技术除物质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这里重新审视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以往构成技能型人才劳动的主要成分是动作技能,因此,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技能型人才的劳动组成中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动作技能,其智力成分不断增加,因而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日趋接近。所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这类人才,既不是白领,也不是蓝领,而是应用型白领,亦可称“银领”。无论是技能还是技术都是为了应用,而且也只有得以应用才有意义。

二、培养模式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模式改革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我们只就第二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模式的构建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地方性,生源的多样性特点,以遵循教育规律和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不同学生合理发展为目标,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地方,择业为主”和“加强基础,目标上移”的“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对不同生源分别定位的应用型教育模式与强化基础理论型教育模式的结合。既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和工程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又培养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以此为核心,按照基础模块和活模块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以达到双重培养目标的目的。

五、模式的特点

1.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课程安排尽可能“通,精,稳”与专业设置的“新,短,快”相配合。通,指基础课部分要通用;精,指专业课部分要针对学生就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指的是在基础和专业课程时间安排上采取“滚动式”教学。新,指在相应时间内专业课程应该与企业的需要相匹配;短,依照专业更新的频率,在专业学习时间上,比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略短;快,指“滚动式”教学的灵活多变。在课程设置时,首先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不论对于继续深造的学生,还是以择业为主的学生,给予他们可持续学习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从而形成以“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突

出了学习者的个性。最后,以双重培养目标为目的,赋予学生按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教育,实现共同发展。

2.人文课程与科技课程相结 合,侧重科学技术21世纪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改革之一是注重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同样必须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毫无疑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突出技能和技术。高职毕业生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成熟技术,特别是成熟的高层次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要强调技术性课程或课程的技术性要强。但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同时,也要积极应答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以技术为主的教育,但这并不否定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在当前世界面临共同难题日益增多和棘手的时期,单纯的科技教育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离不开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伦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关心人、注重人的意识,促使他们不断考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着重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着想。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而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相对较深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此外,“模块+双重目标”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并重且相互独立,还可以尝试两个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适当置换,改革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的传统教学方式。

4.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遵循“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但不能把高职教育说成是终结教育,也要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前期趋同为学生的就业和继续学习及深造打下一定基础,后期分化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创造条件。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训练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在一定结合点上是相互渗透的。

5.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强调“厚基础、宽口径”,也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因为基础理论过分薄弱,缺少高等教育的理论支持,则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开发应强调课程的拓展性,强调正迁移性和发展性,为受教育者的一生负责,它应该使学生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正由“需求驱动”向“发展驱动”转变及以人为本思想的根本体现。可以说,高职教育必须向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回归,以便完成一切教育都应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6.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理念,适合以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为内容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和辅修制的要求。

总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有一定的动态性,其动态形式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样性决定,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积极向世界学习,加强与世界合作。比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第二,培养国际性人才。高职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满足经济发展及竞争、合作的需要。我们必须主动出击,主动满足加入WTO后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的要求。高职教育要时刻面向世界,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与合作而培养“知识工人”。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加强外语素质培养,加强国际法教育,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培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等等。不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从而使先进的知识、技能在国际范围内流通,实现国际范围内信息、资源、经验的共享。

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第6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在原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上,融入了外环境规划,园林广场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后,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设计专业[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在一系列高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在理论科研与实际应用中取得平衡,探索一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每一个环艺专业院系面前的一个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及要求

环艺专业在我国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认识不同,在各类不同高校中的侧重也

有所不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高等教育中有关培养学术型(理论性)、工程型、技术性和技能型人才相对应,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熟练掌握社会生产、社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高校教育应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不断更新,尤其是在当今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应积极调整思路,转变培养模式,根据自身特点,社会需求和应用型人才本质要求,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相對于其它成熟学科和专业,或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定位,本科阶段的环艺专业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环艺专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实际初才得到快速发展,因此,高校之间认识的差异与不足导致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各不相同,再加上环艺专业在实际操作中牵扯到建筑装饰、园林景观、工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专业老师可能更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对全部知识的联系把握不够,所以很多学校往往以自身传统优势学科和专业为依托进行发展,例如工科院校中的环艺专业偏重于技术,而艺术院校中的环艺专业偏重于艺术。结果,造成专业的不健全发展,学生的认识也比较的片面和单一,综合应用能力较差,甚至有些院校环艺专业重新回到以前室内设计的老路上。

其次,很多院校在环艺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实施及方法等方面借助于纯属美术教学的模式方法,缺少对环艺设计所需基础训练的针对性,没有理解设计的实质,为设计而设计[3]。一些学校和老师对其培养目标及主干课程认识不够或者存在偏差,依然沿用原有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大一阶段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在步入设计课程时需具备的抽象、提炼、以及快速表达能力,更谈不上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关注度不高,没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导致学生对专业定位模糊,学习方向不明确,得不到应有的效果,事倍功半。

再次,环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但目前很多高校环艺专业忽视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实际施工操作的内容则少之又少,缺乏综合系统知识的能力和工程实际经验。在师资配置方面,对高校教师一味追求高学历,导致教师队伍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就不强,在涉及环艺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几个软件的教学中存在问题,此外在环艺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如专业机房、绘图室、模型实验室、材料工艺实验室等方面投入和建设不足,毕业生没有动手能力,学的内容杂而不精,缺乏实际的应用性。

3实践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质,形成既有理论优势,又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本科阶段环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1准确定位专业

在借鉴国外环艺专业教育,以及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本科阶段的环艺专业应定位于培养出具有一定审美、艺术化表达、同时具有严谨细致精神、熟悉和掌握一般工程材料和工艺,能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的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同时从美学与工程、文科与工科两个方面,理解环艺专业的实质,平衡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论艺术院校还是工科院校的环艺专业,都应建立完整的环艺专业学科体系,防止艺术院校中的环艺专业走向纯粹的美术 ,而工科院校中的环艺专业走向纯粹的工程。

3.2合理安排课程

在传统环艺教学中,室内教学部分所占比重过大,室外课程的部分比例过小,环境艺术是一个涉及到各方面人居环境改善设计的学科,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园林城市的评比,园林式单位和小区的建设,人们对生活的大环境的质量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应重视并适当加大环艺专业课程中诸如小区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课程的比重,不断更新引入涉及城市广场、公园、校园、滨水区等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和课程,引导学生不仅能做小的产品或居室,也能做大的宏观的规划设计或场地改造,为学生的择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3.3完善教师结构

艺术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产物,但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和创新的领域。因此,一方面,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在环艺基础课程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以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艺术创作来感染学生,使其具备基本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技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学生能够接受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保持知识学习的前沿性。同时,应根据专业定位,在建筑装饰、景观设计等领域引进多学科人才,既保证了较高专业化程度又实现了环艺专业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各专业教师相互配合,形成优势互补。

3.4重视实践实训

相对于写生、摄影等传统实训课程的普遍普及,专业考察、项目实训等课程因场地、费用、人员组织和安排等因素制约并不是受到每个学校的重视,而这些内容恰恰是专业学习和训练中关乎学生视野开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在校期间没有任何实践训练的学生工作后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转型,付出了比在学校学习大得多的代价。所以,在实践实训方面,参照职业技术院校广泛采用并获得良好反映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现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对专业定位和认识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岗位,解决了学生就业择业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达到了双赢。

3.5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首先,如前所述,应针对课程之间联系脱节的问题,通过教研和实践总结经验,加强沟通,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其次,通过课程改革,增加综合性的专题设计内容,在案例方案的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避免很多学生到毕业设计阶段,才将之前学习的内容串联运用了一遍,结果由于时间仓促,留下很多问题和瑕疵。其次,增加部分专业适用性强,而传统教学计划未涉及的内容,如施工图设计、合同和预算、动画漫游、方案汇报等,从实战出发进行学习和指导,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1]黄寅.环艺专业课程建设的后现代思路[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徐晶.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环艺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J].新视觉艺术,2009

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7篇

人才的分类有很多种, 从生产活动或工作的目的角度考虑, 可把当今社会的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大类。参照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 与普通高校中常见的工程型、学术型人才相对照, 工科应用型人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谓的应用型人才, 是指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应用于目前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人才类型, 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够进行一线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 其具体内涵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

1 工科应用型人才基本要求

应用型人才是随着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人才类型。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面向建设、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2]。参照工科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分析, 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1 良好的适应能力

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有着非常广泛的需求, 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进程中, 各行业对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缺口非常大,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应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方面。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体系应当紧密围绕生产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此外, 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方面, 高校需要着重强调基础、完善和适用性强的知识的传授。在工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体系中, 还应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 在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1.2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工科应用型人才在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同时, 对于相关的学科知识也应非常了解。除此之外, 这类人才还应当具有较强的集体和社会责任感, 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以适应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需要。

1.3 较强的实践能力

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较强的操作技能是工科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技能, 这些实践能力也是工科应用型人才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最重要特征。在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必须强调一线生产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并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生产实习、实验教学等, 此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并贯通有关专业知识。

1.4 不断创新精神

创新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发展, 也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本科教育阶段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了创新行为和创新能力, 高校培养出的工科应用型人才才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才能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 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经营管理和技术工作, 才能够解决生产或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5 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工科应用型人才毕业后从事的大多是生产、服务或管理一线工作, 涉及的工程设计和决策绝大多数不是通过个人努力就能完成的, 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工科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科, 所涉及的专业面也非常广, 即便是同一个专业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工科知识。因而, 工科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也是工科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2 现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目前,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依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灌输”式传统培养模式。在“知识灌输”过程中,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虽然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限制,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还难以真正转变;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依然很严重,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较低。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学生就业能力却得不到有效提高。目前的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未能及时跟进大众化教育进程的需求;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有待完善;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类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分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3]。

3 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3.1 理论结合实际

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必修的两门主干课程, 课程教学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彻始终, 以解决识图和画图问题为教学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这两门课程与传统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 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教学计划中, 此类课程讲授占用了很多课时, 但学生进入工厂后, 即使是最简单的零件也不一定能准确无误地画出来, 大多数学生的形位公差标注不正确。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课程的实践性强, 涉及各行业各领域的设备, 而这正是学生最缺乏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感性认知;其二是课程的抽象特点, 要求学生完成物—图—物空间想象。

针对之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教学进行了改革, 在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课程教学中, 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 还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绘图能力, 包括计算机绘图和手工绘图, 使其基本掌握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制图标准, 并具备查阅和运用相关行业标准的能力。我们精选作业, 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如安排齿轮测绘、机件表达方法、三视图以及一些工件的零部件测绘, 并要求学生在测绘过程中熟练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提高使用标准的意识, 掌握正确的作图步骤, 提高零件图、草图的绘制能力, 以及常用件、标准件和一般零件中标准结构的尺寸及公差配合的查表等能力。

3.2 将理论课变为实践课

工科课程的实践应用性较强, 在教学中, 教师应反复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单纯进行理论教学对提高学生技能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 加强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 开设更多实验课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大四的毕业设计环节中, 让学生到工厂中进行实际锻炼。大多数专业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没有安排课程,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次较长时间的生产实习, 让学生在长时间的实际动手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 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如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套典型模具, 设计过程贯穿整个学期, 视学生具体情况, 提供集中和分散指导。学生完成设计后, 该门课程的知识也就完全掌握了。

3.3 优化教学机制

培养应用型人才, 首先, 要改革教学管理机制。改变过去以学校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进行教学管理, 建立严格而又不失灵活性的管理制度,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和足够的技术支持, 让他们展示自我, 发掘自身潜力。其次, 学校还应积极推行学分制,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 自主安排修学年限, 优秀学生的毕业时间可合理地缩短。在学分制下, 学生具有选择学习进程的权力, 可依照个人的发展计划和兴趣爱好, 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 并可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延长学习期限, 进行休学创业 (但有休学年限等要求) 等。再次, 推行选课制度, 打破原有过于严格的年级和专业界限, 将必修课和选修课分成不同方向、不同层次供学生选择, 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学生不但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还可以选择喜欢的主讲教师。高校要以不断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摘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为指导, 通过应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关键词:工科,应用型人才,优化改革

参考文献

[1]陆必应, 张汉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3) :19-20.

[2]彭频, 刘晓军, 刘志刚.国内外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7 (5) :43-45.

[3]谢志霞, 王淑英.新时期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5) :104.

[4]方赛银, 李福源, 王应彪.模式: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1) :81-82.

化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8篇

化学是关系国际民生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因此培养化学型应用性人才对国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河北的化工企业从华北制药到石家庄制药,从耀华玻璃厂到树脂拉伸成型,从化妆品公司到精细化工生产等各个领域,都迫切需要化学背景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化工领域应用型技术人才,对促进河北省化学工业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实为人才发展战略,大学质量教育与应用型人才教育已成为影响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数量倍增,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一直是高校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应用、推广、转换、创新能力的中、高级人才[1]。

1.1 重应用

理论型人才,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

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型是特色,是优势。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专精实用。

1.2 高素质

在知识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知识广度,而且要有知识深度。

在能力方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

2 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构建

化学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贴近化工生产,具备较强的解决现实化工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化学类人才的关键。我院本着这种想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2.1 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2]。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知识,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将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反馈于理论,教会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课堂应以具体事例教育学生,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改变原始的考试模式,避免死记硬背,考试方式更注重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与实际生产先联系,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加强实习教学。通过实习环节将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综合应用于生产实践相结合。如我院每年都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污水处理厂、玻璃厂等与化工相关的企业,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和掌握实际操作,锻炼学生专业工作能力[3]懂得学习理论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懂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性。

引导学生投入科研工作。毕业论文就是化学类学生深入科研最好的方式。一方面强调学生的毕业设计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强调毕业设计题目与现代企业生产实际相适应、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在项目中协助教师从事实践创新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从工程实践角度思考问题,训练学生的工程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同时,在毕业设计任务中要求学生撰写专利申报文件,鼓励学生申请国家专利,锻炼学生独立总结研究和开发成果的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实践证明,在实践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实验动手、开拓思维、积极思考、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实现了与研究型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过程实现错位竞争,拓宽就业渠道创造了条件。

3 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创新能力。因此,加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如英语、高等数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与有机化学等,使学生具坚实的后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4]。

培养学生创新性,应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为基,质疑反思为尚,多远开放为途”。

我校为学生提共多种平台。一是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学科竞赛为牵引,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支撑,提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平台。二是以实际项目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创意进行创新训练。三是结合课堂教学,依托课程建设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这些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创新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创新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用房、教学实验用房及经费十分紧张的条件下,我们挤出一定场所,建立了公开实验室。学生以挑战杯形式组成课外科技小组,配备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建设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实为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

我们应该本着“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则,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化学类应用型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输送高科技、重应用、全方位的人才,为社会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理论探索,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构建以注重工程应用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达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应用型人才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52.

[2]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3]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0):4-6.

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第9篇

明确培养目标是可以更好的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基础, 而提高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方式是培养卓越会计的前提。因此, 制订科学合理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成功实现的重点。

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 是管理类学科中一个成熟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适应市场的卓越会计人才已经成为需求的导向。根据调查显示与政策分析, 随着企业的增多, 其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多。但是企业为了自身的长久利益和发展, 需要的是会计人员既懂核算、又懂管理的卓越会计人才。因此, 培养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应注重培养应用能力和高质量的知识涵养, 以面向企业具有日常业务核算能力和胜任相应管理工作为目标。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具有以下特点: (1) 明确最终去向; (2) 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3) 加强专业知识教育; (4) 符合社会需求。只有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 才能培养出应用型的卓越的会计人才。

二、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 改变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 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学校所执行的教学理念只注重理论层次, 即教师传授知识, 学生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该模式下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只会死记硬背, 并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这种教学理念必须需要改进。早在1986年贝德福德报告就指出,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目前的新环境, 强调大学会计教育应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顺应社会发展, 教学理念也进行了更新。新的理念有以下几点要求: (1)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 关注教学效益, 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3) 关注可测性和量化; (4) 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因此, 更新后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不仅仅教会学生相关的会计知识和技术, 还应该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逻辑性思维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处理人际关系和沟通的技巧等。该教学理念倡导打破师生间“你讲我听”的模式, 应该进行“双向互动”,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式, 建立在教与学方面教师和学生平等地位。新理念下的会计教学中学生被要求拥有自主学习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便在未来实际工作中解决遇到的深层次的问题, 达到会计人员“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 教学内容多元化

当前的会计教学主要由理论和实务培训组合而成。会计理论所开设的科目涉及的内容有基础会计、中级会计、高级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法等, 教师讲课时所讲的内容大多数时候过于侧重理论和相关职业考试需要, 而学生学习的这些知识也大部分来自于教师课堂讲授的书本知识, 学生只机械学习, 没有深刻思考要成为卓越会计所需要具备的素质。Albrecht和Sack (2000) 的研究成果———《会计教育:设计课程以渡过危机重重的未来》中表示传统的会计教育在内容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 在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中, 应该进行教学内容多元化设计, 即摆脱会计专业理论的局限, 融入更多与之相关的内容。为了达到会计内容的多元化,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教师教学内容; (2) 传授会计知识的人员; (3) 学生学习范围等。因而,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要求, 鼓励教师脱离课本教学, 运用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 经常邀请商界人士参与会计教育中, 利用其丰富的实际经历开拓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摆脱“就专业论专业”、“就会计论会计”的现象。与之相应的会计人才同时也要具有国际化的层次, 即会计人员要掌握多门外语水平也要理解国际会计水平发达国家的会计政策。由此可以得出, 培养中内容的宽度和广度决定会计人才今后发展的方向。

(三) 教学方式多样化

常用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而我国目前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法和练习法为主导, 该方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拘泥于书本缺少与实际接轨的灵活性。随着当前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要发生改变, 高校对会计人才的教育时要把教学方式充分利用, 要同时融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美国的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 (AECC) 鼓励教师要摒弃课程式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 要转向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活跃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中可以加入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方法, 从而做到 (1)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 各抒己见讨论或辩论; (2)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会计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报表、账簿、凭证等实物,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会计具有感性认识; (3) 教师给学生列出与专业相关的参考书, 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查阅资料, 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 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5) 组织或指导学习到育种试验地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 让学生把知识立体化; (6) 建立模拟实验室进行动态教学, 在实验室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对过程中产生的知识点实际分析讲解, 以更有效地使学生接受等。这样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多领域知识水平, 对学生将来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该模式更是培养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 教学场地多样化

教学场地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 我国的教学场地多为学校的教室。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 国外的教育就实行了场地多样化教学,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场地的定义指出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即为教学场地, 那么只有教师传授知识, 任何的场所都可以成为教学场地。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我国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该纲要表明, 高等学校的教育要进行改革, 要摆脱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 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 让课堂离开教室走进社会, 实现产学研结合的目的。纲要中所说的产学研相结合, 即教学场地就会不仅仅局限于教室, 研究所、实验室、企业、车间甚至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场地。因此, 学校构建了以下几种模式: (1) 校企合作; (2) 研究所与学校合作; (3) 中外合作等。培养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就要打破传统场地的办学模式, 进行多角度、多区域的合作培养, 才能更好地促进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国外先进的会计水平可以更好地实现会计人才的高素质, 国内与企业间的合作办学能更好地实现会计人才的应用性能力, 研究所的加入可以让我国的会计水平提高, 因此, 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才是对培养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的最好选择。

(五) 考核标准多样化

对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考核, 但是考核不应该局限于分数这一单一评价标准。考核的标准可以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标准模式。动态标准可以分为行为特征标准、目标管理标准、情景评价和工作模拟标准, 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否自主学习、学生是否可以实际操作、学生是否可以进行实习等。静态标准可以分为分段式标准、评语式标准、量表式标准、对比式标准和隶属度标准, 具体表现为分阶段测试分数、学生考取证书等级、学生学习态度表现等方面。学校建立多样化的评价制度, 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培养中的不足, 以随时刻调整培养模式, 更好地促进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因此, 多样化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会促进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 该培养模式下的会计人才也能快速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

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 不仅仅是会计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也是社会对会计人员的新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 唯一不变的是会计人员要拥有更高的能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 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要求会计人才不仅仅要有过硬的知识和操作能力, 还需要其能在大量的信息中获取和分析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 成为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和资本市场的支配者, 因此, 更需要会计人员做一个应用型的卓越的会计人才。会计学来源于社会实践, 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 因此, 改进和完善培养模式对促进其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是培养的最终目标。

摘要:伴随着社会对从业会计人员要求的增加, 如何培养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已经被列入探讨的中心。对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 在立足要求和目标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内容、方式和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 最终寻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财会[2010]19号) 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2年工作要点.

[2]周飞.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论坛, 2014, (3) :188.

[3]李定清.试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8) .

[4]沈航, 刘安民.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吉林教育, 2013, (3) :50-51.

中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第10篇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逐步实现大众化, 但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却远远落后于数量的发展。 一方面, 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面临着“ 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一方面, 许多企业却出现“ 用工荒”, 招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 学习国外先进的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加快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步伐。

近几年, 泰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已经成为继亚洲“ 四小龙”之后新崛起的又一小龙。究其原因泰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人才培养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直以来, 泰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的职业技术教育, 投入了大量的人才和财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并形成了符合本国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1 我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国家教育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2014 年工作要点》 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 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 2014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教育部《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 征求意见稿) 》 指出: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 ( 集群) 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 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多措并举, 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2015 年11 月16 日,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出台了《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 意见》 的指导思想是: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 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 是转型的基本思路。

但是, 由于大部分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都是从专科院校升级或者是部分本科院校改制而成,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 所以无论是在教学管理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①照搬学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只是在高职专科的基础上延长了学制。 ②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 ③产学研深度不够, 缺乏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高校单打独斗, 难以发展壮大。 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质量是离不开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支持。 ④师资队伍跟不上发展要求。 高校严重缺乏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双师型教师。⑤实训实习硬件条件严重滞后。

2 泰国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情况介绍

笔者曾经对泰国博乐大学等几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 研究, 从泰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现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及评价方法、教学保障措施等方面, 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之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思考, 认为如下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2.1 开放包容, 学习吸纳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

泰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国家, 在泰国高校, 你可以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16日.

[2]孟贤军, 翟振东.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思考[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4 (12) .

[3]罗妙心.泰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M].广西民族大学, 2012.

应用型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 商务口译 培养模式 ESP

【Abstract】Analyzing the courses of business interpret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SP has a positive meaning.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demand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several patterns of currently used modes,this study put forward a new training mode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the acquisition of professional business knowledge,interpret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Key words】Applied; Business interpretation; Training mode; ESP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口译课列为英语基本技能课程之一。商务口译就是将口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放置在特定的商务环境中,致力于培养既熟知商务知识,又具备较高口译水平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对商务口译人才的需求激增,译员培养也相应成为口译研究的热点问题。商务口译课程仍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成熟的培养模式。因此在ESP需求分析理论框架下探析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设置是非常必要而有积极意义的。

2.理论基础。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它是ESP的一种,因为它具有ESP研究领域共同的要素,如需求分析、大纲制定、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如同其它ESP,商务英语是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它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学习者有明确的目的,应用于特定的职业领域;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即涉及与该职业领域相关的专门化内容。

ESP是以调查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工作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的,而这些调查结果又成为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由于在商务英语领域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比其它ESP分支所需要的语言技能更难以预测,因此需求分析对于商务口译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设计

新的教学模式以地方市场商务口译人才需求调研为基础,针对市场的需求,明确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对外经贸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外向型的口译人才。然后从分析当前商务口译教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国内外先进的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对外经贸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为涉外企业和外经贸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商务口译人才。

本研究首先分析当前我国以及我省商务口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对口译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的需求,明确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培养目标,然后从分析当前口译教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口译教学的先进经验,通过比较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厦门大学口译训练模式以及“3P”商务口译模式,提出一种由四大模块构成的商务口译教学新模式,以期能为我国商务口译教学和译员培养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1.研究方法。本研究从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的口译人才需求出发,主要对商务口译人才用人单位以及商务口译院校培养院校进行调查,以了解企业对于商务口译人才培养的要求及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于开设商务英语专业院校的院校进行调研,了解各个院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并针对市场的需求,根据当前口译教学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借鉴国内外口译教学的先进经验,通过对比国内几大口译训练模式,提出一种由四大模块构成的商务口译教学新模式。

2.三大口译模式调查。

吉尔模式:法国口译研究学者丹尼尔·吉尔教授根据口译过程所涉及的技能,分别提出了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三个公式,即:

(1)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调;

(2)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力与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调;

(3)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读笔记+传达。

厦大模式:厦门大学的林郁如教授等在吉尔模式的基础上推导出的口译人才训练模式为: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的运用。

“3P”商务口译模式:“3P”商务口译模式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的教师赵敏彭在吉尔模式和厦门大学模式这两种著名的口译模式的指导下,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 标及注重实践教学的教学特色,在实践中总结研究而得出的独特的商务口译教学模式。即:“3P”指的是口译训练的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即:译前准备阶段,现场口译阶段和译后总结阶段。

3.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对比以上几种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发现,以上三种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即都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强调语言知识与言外知识及其对两者的分析是口译理解的重要内容。endprint

吉尔的模式是其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该模式清楚明了地阐述了口译过程,较为具体地讲述了口译技巧;厦门大学模式则较为宏观,以技巧与职业准则为训练核心,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及言外知识的理解,语篇与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分析及语言信息及知识重组,强调技巧的重要性;这两种模式是口译工作人员及口译训练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方法,对口译训练的内容方法及口译课的课程设置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这两种模式都主要适用于本科以上的口译教学。

地方高校的学生受到双语水平、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市场需求和区域优势的限制,则主要负责贸公司输送外事接待、联络陪同、文秘等市场需求量更大的商务口译口译人才。所以,地方商务口译人才的培养要结合自身实际,以普及和提高本科生口译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使培养出来的本科阶段口译人才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工作、旅游及商务活动中所需的一般交替传译能力,进而为本省提供较为合格的应用型商务口译人才。

“3P”模式是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提出的。该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基础和基本技能,强调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该模式由于结合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各个环节中体现了现场评估这一重要环节,适宜于大学专科学生商务口译课程的教学。

四、商务口译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对一些用人单位的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单位都认为高级别的专业口译人才奇缺,想要找到熟练在大型会议或者商务活动中担任口译的人才更是困难,招聘到高素质的商务口译人才一直是一个困扰用人单位的一大难题,通过在古都洛阳的走访,一些著名景区都面临着中译外人才紧缺的现状,积极、主动地把优秀的中原文化传播出去的难度更大,不仅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另外对于翻译的思维能力和双语文化都有较高要求。

五、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新模式

1.培养目标。应用型商务口译人才培养就是致力于打造既熟知商务知识,又具备较高口译水平的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和三资企业等培养和输送能胜任各类商务性接待、洽谈、谈判、招商推介、小型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等活动的高水准商务口译人才,为推进商务各方理解与沟通、交流与合作服务。

2.培养重点。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口译的关键,好的听力能力是口译的首要条件,强的双语转换能力是口译的基础,准确、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口译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要求学生课后自觉强化双语(母语和英语)的听说能力,通过大量的听力与口语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双语语言能力。

(2)商务专业知识。在商务口译中,译者对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非常必要的。商务不仅包括以往的进出口贸易、业务谈判、函电等,还涵盖了贸易、金融、营销、法律等几个方面,因此,对这些领域专业知识的了解对口译活动的成功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

(3)口译技巧。商务口译教学中,学生口译技巧的培训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听辨理解训练;2)记忆能力与笔记训练;3)翻译技巧训练;4)表达及交流技巧训练。

(4)跨文化意识。译员作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传递的桥梁,不仅要了解双方语言文化内涵,更要充分考虑交际的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缺陷。

3.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模式。口译的技能知识板块是口译训练的核心课程,根据口译课程的技能性、实践性及阶段性原则以及在教学实施环节中具体的教学指导方针,系统合理地设置口译课程,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实效性,组织仿真的课堂口译训练,开展有效、形式新颖的课后训练和丰富多彩的口译实践活动,对口译系列课程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改革。

(2)教学管理模式。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为学生输送信息的同时,也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如采用“模拟实战”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仿真的口译真实现场、环境,供他们进行模拟练习。通过模拟实战,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场景的口译现场,比如模拟商务谈判、外贸洽谈会或者产品新闻发布会等,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译实战能力。尝试多媒体、网络、语料库等互动式口译教学,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录音、口译自主训练和口译实战操练,自建英汉语文化资源库、专题口译资源库。

(3)口译评估模式。应用型商务口译人才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更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业务水平,所以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样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口译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各类口译技能比赛的选拔,如CATTI、BEC、“海峡两岸”口译大赛、“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和“高教社杯”全国口译大赛等,以证代考,以赛代考,以丰富课程考核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商务实践模式。建立商务口译实训基地,要培养高水平的商务口译人才,除了课堂上的仿真模拟训练外,学校还应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合作为学生设立口译实习基地,向学生提供长期稳定的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商务会谈、谈判等实战活动,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检验自己的语言水平和技能水平,形成个性化且适用性强的技巧组合,并在实践中实现技巧运用的日臻自动化,考验自己的心理素质并锻炼自身的应变能力,成为毕业就能上岗的实用型口译人才。

六、结语

应用型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转型需要的,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举措。因此,各高校的外语专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商务口译课程,积极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商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一批熟知商务知识,掌握商务口译技巧及灵活运用语言的的复合型商务口译人才,并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科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葛卫红.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译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首都贸易大学学报,2009.

[2]何其莘.翻译和外语教学[J].中国翻译,2007,(4):11-12.

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12篇

一、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长期以来, 我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定位是“高级专门人才”, 强调的是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的对应关系, 试图把学生培养成从事某一部门工作或完成某一岗位职责的专家。这种目标定位导致专业设置具体化, 学生所能胜任的岗位已按培养目标定格, 所以学生在择业时受到极大限制, 走上工作岗位后又难以适应各种新的变化, 有时即使是法律岗位之间的内部调整, 也会因为学生在这种培养目标下接受的专业教育过细而不能胜任。

2. 重视传统法学理论知识传授, 应用实践能力培训不系统

法学是追求实践效果的应用型学科。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既有一定法学理论知识, 又有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专业法律人员。只有法律知识而缺少社会常识, 将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目前, 在本科教育阶段, 高校主要以法律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为指挥棒, 以各门专业课程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法科学生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 较少针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体需求的差异进行指导和训练。

3. 课程体系不合理, 学生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及素养体系未能形成整体

目前, 我国普通高等法学教育的课程安排存在着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即法律专业课程与非法律专业课程的比例失调。许多高校在掌握非法律专业课程的“度”上不甚合理:一是各高校设置的非法律专业课程偏多, 学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二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重视史论课的开设而缺乏应用课的开设, 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也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选修课所占比重太低。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 教师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 学校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竞争机制。

在法学知识传授过程中, 重视法学知识传授的系统性, 有一套很完整、很科学的解决合理知识结构的庞大课程体系和整套教材体系, 但是我国在本科法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3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存在5个“局限”:教学局限于教书, 教书局限于课程, 课程局限于课堂, 课堂局限于讲授, 讲授局限于教材。

4.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中, 教师普遍使用的仍是“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只要熟记那些一成不变的要领和早已确定的结论就行了, 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而法学理论过于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和消化, 这就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局面。教学严重脱离实践, 导致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学生一旦接触到实务, 便束手无策。

5. 考试方法呆板, 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长期以来, 我国的法学教育实行“大一统”机制, 即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学制。在这种机制下形成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反映在考试模式上, 就是考查学生对教科书或教师上课所讲内容的掌握程度。考分的高低取决于学生能否完整准确地复述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成为阻碍学生张扬个性和创造性的栅栏和闸门, 是扼杀学生一般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源生地, 不利于法学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6. 法学教师队伍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 高校法学教师绝大部分是缺乏司法实务经历的法学院校毕业生, 他们一方面缺乏教育教学理论, 另一方面又缺乏司法实务经验。没有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师, 其教学必然是盲目的;而没有在司法实务部门工作经历的教师, 其教学必然因缺少实践支持而显得苍白乏力。

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需克服现行模式的不足, 同时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治国方略以及法律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法学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的全新需求。因此, 只有在我国特定社会经济文化的时代背景和法学教育的内在规律相契合的情况下, 才能使现阶段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我们认为, 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于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依托, 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法律人才。

三、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 坚持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与人格养成有机结合

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二是培养对象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多年来, 我们侧重于知识的培养, 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对法律人的品性和道德培养的普遍忽略是当前法学教育亟须反思的。法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其次要培养学生具有执法如山、忠于法律、忠于事实、忠于职守的高尚情怀与品德, 严格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品行。再次要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爱岗、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良好道德修养。

2. 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3个模块:第一, 基础课程, 包括外语类、思想政治教育类、计算机类课程和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基础课程;第二, 专业课程, 包括14门法学核心课程和合同法、公司法等专业课程;第三, 职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 包括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务、法律论辩学、证据学等课程和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由于大多数高校都把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再加上功利主义的影响, 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普遍都很重视专业课程模块, 而忽视了第一个模块和第三个模块。其实, 就连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说过:“若过于注重实用, 就反而不切实用。”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和深厚的法律理论知识。至于职业技能的课程教育, 更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今天给学生讲授的知识, 5年、10年以后肯定会被更新和替换, 而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 不仅可以缩短他们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 更会伴随他们终身。

3. 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应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应用能力和参与意识,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 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施案例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分析、探讨案例过程中有效地学习、掌握、理解知识, 提高分析、辨别、应用能力。借鉴发达国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法学教学的经验, 我们可以使用网络化教室改变授课时空与资料规模, 将法学课程的声音、文字和图像资料存在24小时开通的服务器中, 让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上课学习。他们同教师的对话与案例讨论, 可通过电子信箱或BBS随时进行。教师不是以讲授法律知识为主, 而是将分析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辅导学生使用法律数据库和分析软件进行自主学习与分析,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技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完善考核方式, 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方式多样化

法学专业最普遍的考核方式仍然是采取期末笔试成绩占较大比重、平时成绩占较小比重的方式。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科书或者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准确复述”。完善法学教育的考核方式, 需要注重过程考核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过程考核, 需要增加平时成绩在考核结果中所占的比重, 我们建议将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由现在的3:7调整为5:5。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评价, 这种评价 (考核) 方式是多样化的, 如学生的出勤率、课堂上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参与本门课程社会实践的情况等。注重过程考核和多样化考核, 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强化其动手能力, 也可以更科学地了解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程度。

5. 建设“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应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使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法律职业的需求。为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必须大力加强“三位一体”的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体而言:一是建立以“法律教育服务中心”为主的社区法律事务实践教学基地, 二是建立以“企业法务机构”为主的企业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建立以“司法所、律师所、法院、检察院”为主的法律服务所实践教学基地。简单地说, 法律职业技能主要就是说和写:说是指与他人清楚、高效地沟通交流能力, 可通过课堂提问、辩论赛、模拟法庭、法律援助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是指逻辑严密、有法有理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摘要、案例分析, 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最新的法律文书与学生一起研习, 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法律文书的撰写技巧。

6. 努力造就一支“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

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切实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法学专业尤其是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中, 克服运作逻辑上存在的脱节现象, 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所谓“懂教育、通实践”, 就是他们不仅要成为学术水平高的学者, 而且要成为教育理论素养水平高的教师;不仅精通法学理论与专业知识, 而且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不仅要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且要坚持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 努力达到三者最佳平衡的状态。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种种弊端, 我们必须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定位, 从坚持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与人格养成相结合、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造就“懂教育、通实践”的教师队伍等方面加以构建。

关键词: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定位,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劲.论法学教育对实践能力的培养[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4, (2) .

[2]李龙.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法学, 1997, (6) .

[3]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4]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5]张冀星.谈谈大学之所以为大——兼谈争创一流大学的基本方向[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1) .

上一篇:媒体设备下一篇: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