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唇沟瓣范文

2024-08-19

鼻唇沟瓣范文(精选4篇)

鼻唇沟瓣 第1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共有11例口腔癌合并糖尿病病人行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鼻唇沟瓣修复手术,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 男8例, 女3例;年龄52岁~74岁;舌癌9例, 颊癌1例, 口底癌1例;对侧鼻唇沟瓣3例, 同侧鼻唇沟瓣8例;鳞状细胞癌9例, 基底细胞癌1例, 腺样囊性癌1例。

1.2 治疗方法

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口腔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同期行鼻唇沟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1.3 结果

1例病人因曾做放疗皮瓣成活而鼻唇沟供区出现裂口需做供区二期修复, 其余病人术后切口、皮瓣愈合良好, 无感染、无面部畸形等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大部分糖尿病病人有轻到中度的焦虑, 有研究显示25.4%的糖尿病前期病人存在焦虑症状[4], 44.1%的糖尿病社区病人存在抑郁症状[5], 基于对癌症产生的本能恐惧, 患上口腔癌的糖尿病病人更容易产生烦躁、焦虑、沮丧等情绪[6]。护士在与病人接触时多以询问、寻求合作的姿态与病人沟通, 让其感到受尊重, 同时护士要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 不能单纯专注于本专科的理论知识, 对于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理论也应涉及, 以自身的专业形象树立病人的信任感。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病人除了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外, 还可寻求其他的帮助途径, 如与家属沟通, 让家属多关心、鼓励病人, 告知医生病人精神状态, 必要时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2.1.2 病人准备

术前控制血糖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性。术前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 控制饮食, 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 平日口服降糖药的病人为预防术后应激性血糖升高, 术前可使用胰岛素注射以控制血糖。血糖难以控制者遵医嘱予中效及长效注射用胰岛素配合使用, 以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 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1.1 mmol/L以下。高血压病病人术前需服用药物维持血压在正常水平。术前营养不良者应进行营养干预, 指导病人增加营养以增强病人手术耐受力, 促进术后伤口愈合。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维持

术后病人予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护并给予1 L/min~2 L/min氧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血糖变化。由于病人术前术后禁食, 为维持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需使用输液, 应注意避免输入过多糖类液体, 糖类液体中按1∶4的比例加入胰岛素[7], 同时定时监测血糖, 若血糖偏高者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环较差, 监测血压的袖带需定期更换肢体以防长期加压导致前臂瘀血。

2.2.2 皮瓣的护理

术后24 h~72 h是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危时期。鼻唇沟瓣在术中转瓣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蒂扭转, 或穿行隧道时压迫血管蒂, 同时糖尿病病人多合并高血压, 血管情况差、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导致皮瓣血液循环异常, 因而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显得尤为重要。皮瓣发生血管危象能否被及时发现并处理是皮瓣能否继续存活的关键, 本研究中11例糖尿病病人鼻唇沟瓣均未发生血管危象。

2.2.3 颌面部肿胀的护理

大部分鼻唇沟瓣转移修复病人不需要预防性气管切开, 术后病人颌面部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若颌面部过于肿胀可压迫血管影响皮瓣血液循环或压迫气管引起窒息, 而糖尿病病人术后不宜使用激素减轻肿胀, 因此护士应加强对颌面部肿胀情况的观察, 术后6 h~8 h病人完全清醒后由平卧位改为半坐卧位以促进血液回流, 同时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嘱病人勿做皱鼻、擤鼻涕等动作, 以防颌面部伤口裂开。部分病人手术部位肿胀明显且靠近气管, 为预防窒息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术后需严格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2.2.4 术后感染控制

感染是导致皮瓣后期坏死的元凶, 糖尿病病人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 因此术后预防感染是关键。除了积极控制术后血糖外, 术后要合理使用抗生素5 d~7 d, 加强换药, 引流液24 h内少于10 m 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拔管后也应注意做好伤口积液的引流以免出现拔管后积脓感染。对侧鼻唇沟瓣由于穿行隧道过程中需通过同侧取瓣侧颌下腺区, 术后可能会出现颌下区渗液较多怀疑涎腺瘘, 可对渗液进行碘变色试验, 即根据碘酒遇淀粉会变蓝色, 若渗液中含有唾液成分则可将淀粉分解, 蓝色又会变回黄色的原理, 以此确定渗液是否为唾液。若发生涎腺瘘则需加强换药, 3餐前给予阿托品减少唾液分泌, 2周~3周后确定鼻唇沟瓣成活可考虑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但需加强皮瓣观察以防血管蒂被压迫后皮瓣供血不足。做好口腔护理同样是术后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口腔擦洗或口腔冲洗以达到口腔清洁的目的。痰液较多的病人无法自行吐出痰液, 吸痰则引起病人不适, 可鼓励病人咳嗽将痰液咳到口腔后使用棉签清理痰液或漱口让痰液随漱口液流出。

3 小结

鼻唇沟瓣具有血管丰富、血管蒂长、与术区毗邻、皮肤色泽与邻近组织相近、制备简易、供区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同时皮瓣位于鼻唇沟区, 术后瘢痕可以充分模拟自然鼻唇沟, 尤其在老年人身上, 瘢痕隐蔽不易被发现。适合于不能耐受长时间麻醉手术病人, 对既往曾行放疗或受区血管条件不佳不适合游离皮瓣病人, 鼻唇沟瓣可作为一个首选皮瓣, 广泛被推荐[8]。皮瓣的存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存活与否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效果, 除了术中的处理情况及病人自身的血管情况外, 围术期护理干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控制血糖, 保障病人皮瓣血液循环通畅, 可有效提高术后皮瓣成活率, 促进病人伤口愈合,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顾红晖, 冯剑颖, 詹静, 等.舌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3) :271-273.

[2]陈睿, 李雯娟, 杨凯, 等.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 (8) :1160-1163.

[3]周承国.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8) :107-108.

[4]唐伟, 蔡娅, 黄晓萍, 等.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9) :1487-1493.

[5]刘宇, 秦月兰, 何国平, 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2) :1116-1118.

[6]刘欣.口腔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26) :5855.

[7]杨燕贻, 田英, 王艳姣, 等.不同输液种类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17) :2674-2675.

16例鼻唇沟治疗临床体会 第2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2008年3月共1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6~63岁,平均45.5岁,均为双侧鼻唇沟加深。应用脂肪抽吸结合e-PTFE组织充填术,随访时间3个月~1年。

1.2 方法

1.2.1 术前设计

患者立位标记出鼻唇沟的凹陷位置以及鼻唇沟嵴突出的位置,如有两侧不对称者须做好标记,并在鼻唇沟最下端隐蔽处做出顺皮纹切口标记以及鼻唇沟上端鼻翼外侧缘切口标记。

1.2.2 麻醉

采用局部肿胀麻醉,麻醉药的配制: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L+5%碳酸氢钠10mL。采用20mL注射器接7号针头注入麻药至局部肿胀轻微发白变硬,每侧注入约40~60mL左右,平均50mL,轻柔按摩术区使混合液均匀扩散。

1.2.3 脂肪抽吸

局部肿胀麻醉约3~5min后,沿鼻唇沟最下端顺皮纹切口设计线做长约3mm小切口,采用20mL注射器接2.0mm吸脂针,负压吸脂方法,左手覆于术区,以感知抽吸针头走向,呈扇形拉锯式吸取鼻唇沟嵴突出的脂肪,一般双侧抽出脂肪量约3~5mL。

1.2.4 膨体组织充填

在鼻唇沟最下端切口,沿鼻唇沟凹陷处特制小针刀皮下分离,离断同深部联系的纤维韧带,从鼻翼外侧缘小切口穿出,形成隧道,稍加压迫,采用2mm厚的e-PTFE片,依据鼻唇沟深浅雕刻成0.8~15mm宽两端不离断,中间用专业手术刀片分离成1mm细长条,长度依据鼻唇沟长短设计,用4号线作为牵引线,将切削好的e-PTFE条导入隧道从对侧小切口穿出皮肤,再拉到合适位置平铺好,将两端修剪平整埋植于皮下,两端小切口各固定一针,切口涂眼膏或用创可贴包扎。

1.2.5 手术后处理

局部加压包扎24~72h,冰袋冰敷,以减少肿胀,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局部干燥,3d内避免大的面部表情动作,7d拆线,14d后使用化妆品,但注意不要用力按摩。

2 结果

2.1 判定标准

鼻唇沟形态的评分标准:0分,微笑时,仅见轻微的鼻唇沟折痕;1分,静态时,未见明显的鼻唇沟折痕和鼻唇沟嵴,微笑时,可见明显的折痕;2分,静态时,可见明显的鼻唇沟折痕及鼻唇沟嵴,但鼻唇沟嵴不超过鼻唇沟;3分,静态时,可见较深的鼻唇沟,鼻唇沟嵴向下超过鼻唇沟[1]。

2.2 治疗效果

16例患者鼻唇沟深浅不同,但术前均为2分,治疗效果如下:1例年龄较大者左侧皮肤松弛明显,术后静态时仍有较浅鼻唇沟纹,其余患者术后评分均为0~1分。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3个月,效果明显,无一例发生血肿、感染、面神经损伤、术区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等并发症,切口痕迹不明显,1~3个月后,局部组织柔软,没有硬结,没有硬物感,微笑时无表情僵硬或不自然。医患双方对手术均满意。

3 讨论

鼻唇沟其解剖特点是鼻唇沟折痕下几乎无脂肪,真皮与肌纤维紧密连结,鼻唇沟嵴下是多脂肪区,皮下脂肪最厚[2]。因此,通过脂肪抽吸法以降低鼻唇沟嵴是可行的,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且术后形成皮下瘢痕粘连,可起到一定的提紧作用。在脂肪抽吸时应做到微创和精细,微创是指进针处的皮肤损伤小,术后不留瘢痕[3]。精细是指精心设计手术部位,精确计算吸脂量,这样才可使手术效果达到最佳。

e-PTFE于80年代初用于面部整形与软组织的填充[4]。作为软组织填充的e-PTFE有很多的优点:(1)理化性能稳定、无毒、耐高温和低温、耐化学腐蚀。(2)有海绵状、膜状、片状、块状和圆桶状等不同形状,并且容易塑形,可随意雕刻成各种形状。(3)材料光滑不粘,摩擦系数极小。(4)有弹性和一定的柔韧性,不易撕折。(5)内部为超微多孔结构,放入入体内后,血管可以长入孔中,既增加可手术部位的强度,又和人体组织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由于周围的血管和肉芽组织的长入,假体远期固定效果好[5]。选择e-PTFE来充填鼻唇沟是较理想的材料。

对于面部整体老化松垂不明显而仅表现为鼻唇沟加深的患者,采用脂肪抽吸结合e-PTFE外科补片组织充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手术创伤小,皮肤不留瘢痕,恢复时间短,不需要重复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同时由于国产的e-PTFE外科补片使用,降低了手术费用,患者易于接受。几个月后再进行手术的评估,局部组织柔软,没有硬结,没有硬物感,表情自然,效果满意[6]。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鼻唇沟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16例鼻唇沟治疗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脂肪抽吸结合e-PTFE组织充填术,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关键词:脂肪抽吸,e-PTFE组织充填术,鼻唇沟

参考文献

[1]闫迎军,乔群,王晓军,等.个性化治疗面部老化的观察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3):164-165.

[2]郭永学,王志军,张晨,等.吸脂法矫正鼻唇沟及口角下、口角外下脂肪垂袋[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3):214-215.

[3]曾润华.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46例的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59-60.

[4]赫立君,肖志波,任丽虹,等.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2):87-88.

[5]伍锦华,艾玉峰.隆鼻材料的特性及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2):124-125.

鼻唇沟皮瓣修复上唇皮肤缺损23例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例患者, 其中男11例, 女12例, 年龄16岁~57岁, 平均年龄35岁。病因:色素痣5例, 增生疤痕9例, 皮肤病变9例。缺损面积2cm×2cm~3cm×3cm, 缺损区均无法直接拉拢缝合。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血常规, 凝血功能, 心电图的常规检查, 测量血压, 确定患者不在孕产及经期, 未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术前留影像学资料。

1.2.2 设计切除肿物的范围和皮瓣设定

术前确定切除范围, 扩大切除的范围, 色素痣1~2mm, 疤痕贴近边缘, 怀疑恶性病变的5~8mm。依据面部分区及器官的亚单位分区原则, 设计鼻唇沟皮瓣, 面积约与缺损相当, 长轴与患侧鼻唇沟线方向吻合[1], 亚甲蓝标记手术设计线, 碘酊固定。

1.2.3 手术操作

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巾, 采用眶下孔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沿设计线切除肿物, 切除深度达皮下脂肪层, 完整切除皮肤病变, 沿亚甲蓝标记的皮肤区域做鼻唇沟皮瓣, 皮瓣长宽比例可达1:1.5~1:3, 深筋膜浅层掀起皮瓣, 分离皮瓣周围皮肤组织, 术野区止血, 将鼻唇沟皮瓣转移到上唇缺损处, 闭合缺损, 缝合皮下及皮肤, 皮瓣下放皮片引流。

2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 皮瓣均完全成活, 切口一期愈合, 皮瓣颜色, 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 无器官牵拉变形情况出现, 瘢痕不明显, 外观满意。

3 讨论

鼻唇沟区有丰富密集的皮下血管网, 皮瓣的供养动脉来自面动脉、眶下动脉、面横动脉及眼动脉, 相应的静脉与动脉伴行[2]。鼻唇沟皮瓣是一种局部皮瓣, 以不包含知名动静脉的皮下组织为蒂, 血供主要依靠真皮下血管网及皮下组织的肌皮穿支, 在术中形成皮瓣时, 要在深筋膜浅层分离皮瓣, 并注意保护蒂部的血运情况, 由于鼻唇沟部面部血运较好, 可将皮瓣长宽比例放至1:3, 转移皮瓣时避免皮瓣蒂部过度扭转造成皮瓣血运不良, 缝合时皮瓣不宜过密过紧, 放置皮片引流, 防止皮瓣下积血致静脉回流不畅导致皮瓣血运不良。

鼻唇沟部移植皮瓣区域缝合后, 形成的瘢痕与鼻唇沟正好重合, 伤口愈合后, 瘢痕不明显, 形成的皮瓣与周围皮肤颜色接近。

直接切除肿物拉拢缝合易造成上唇组织的牵拉变形, 直接拉拢缝合造成的皮肤张力过大易造成上唇部疤痕增生明显, 植皮手术疗法所植皮片的颜色和周围皮肤颜色差异较大, 并且植皮手术不能保证100%的成活率, 故在临床上较少采用, 并且取皮区域会产生新的疤痕, 患者往往难于接受。鼻唇沟皮瓣是一种局部旋转皮瓣, 具有血运可靠, 质地、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相近, 手术操作方法较简单, 术后瘢痕不明显, 术区平整等优点, 所以广泛的应用于面颊部皮肤缺损的修复[3,4]。

此外, 在皮瓣设计过程中, 修复后的瘢痕会遗留在顺应皮纹的鼻唇沟内和上唇皮肤上, 鼻唇沟内的瘢痕不明显, 我们认为鼻唇沟皮瓣是一种可靠的上唇部皮肤中等大小缺损的修复方法, 尤其适用于老年、皮肤较松弛者。因为毕竟会造成较大的上唇部瘢痕, 所以, 对于年轻、对面部美容要求较高者和瘢痕体质者要慎用[5,6,7,8]。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上唇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局部浸润麻醉麻醉下, 切除病变组织, 造成继发缺损23例, 面积1cm×1cm2cm×2cm, 于邻近部位设计鼻唇沟皮瓣, 通过滑行或旋转的方式修复继发的上唇缺损。结果:用此法行手术23例, 充分利用周围的正常组织, 术区切口I期愈合, 皮瓣全部成活, 随访半年瘢痕不明显, 术区平整, 未造成周围器官移位。结论: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上唇部因病变组织造成的中小面积继发缺损, 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方法安全易行, 修复外观效果满意。

关键词:上唇皮肤缺损,鼻唇沟皮瓣,修复

参考文献

[1]沈頔, 樊星, 邢新等.鼻唇沟皮下组织蒂皮瓣在上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2) :185-187.

[2]熊明根, 韩震, 司徒朴等.鼻唇沟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 200l, 22 (l) :11-30.

[3]Elandaloussiy, Fninis, Labsailia, et al.The Foucher’s“kite flap” (12cases) [J].ChirMain, 2007, 26 (1) :31-34.

[4]薛春雨, 邢新, 李军辉, 等.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8, 19 (3) :183-185.

[5]赵志国, 王智明.颏下岛状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7, 18 (4) :269-271.

[6]李军辉, 邢新.皮瓣移植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7, 18 (2) :81-83.

鼻唇沟瓣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1 月-2014 年11 月来我院治疗面部急诊外伤的患者82 例, 均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患者中男42 例, 女40 例, 年龄12-65 岁, 平均年龄 (31.8±4.3) 岁。交通事故导致的面部损伤有61 例, 钝器击伤的有11 例, 跌撞受伤的有10 例。所有患者总计皮肤损伤104 处, 其中鼻子部位40 处、唇部32 处、下睑处23 处、面颊部位9 处。

1.2 方法

对鼻部、唇部等面部部位采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 并且皮肤缺损宽度一般为2-2.6cm, 皮肤松弛的老年患者宽度可以增加到3.8cm以内。皮瓣一般比患者的皮肤缺损的面积大10% 进行设计修补, 原则是经过修复后面部不会明显变形。而鼻部及唇沟皮瓣的长与宽之比为3:1 到4:1。如果遇到内眦动脉皮瓣修复时, 需要保留其血管周围5mm左右的面部组织以保证血液流通。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并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清洁。之后根据皮瓣修复的原则, 以鼻唇沟到内眦动脉为轴线, 找出合适的旋转点 ( 离缺损位置最近的点) 及长度一定的蒂 ( 略长于最近距离) , 对皮瓣的形状大小进行评估, 从而确定切取面的面积。通过患者受损的深度确定皮瓣掀起的厚度。将掀起的皮瓣盖在患者的缺损部位在创面皮下分离之后可以进行缝合, 最后完成包扎。

2 结果

所有患者共有104 处皮瓣, 其中有32 例进行了面动脉结扎术, 全皮瓣坏死的有7 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8 例;21 例患者有糖尿病, 全皮瓣坏死的有6 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1 例。治疗后两年内随访, 患者的面部形态、功能及瘢痕的满意度在6 个月、12 个月、24 个月明显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详见表1。

注:与6 个月相比, * P < 0.05

3 讨论

因外伤导致的面部皮肤受损会使患者的美观受到极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负担[4]。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面部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多, 使得面部修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面部受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时, 不仅要考虑到面部功能的修复, 更要保证治疗后患者的面部美观。皮下鼻唇沟皮瓣修复术早在19 世纪国外就开始运用于面部修复手术中, 其治疗效果明显, 面部功能以及美观方面都能很好的达到患者要求[5]。

本研究对患者在治疗后两年内随访, 患者的面部形态、功能及瘢痕的满意度在6 个月、12 个月、24个月明显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说明对面部急诊外伤的患者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后, 患者对面部形态、功能、瘢痕等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高, 在治疗后2 年左右患者基本都很满意。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也有一些并发症, 如皮瓣肿大、皮瓣尖端坏死等。鼻唇沟皮瓣的血液流动性非常丰富, 如果对患者的面部动脉结扎, 就导致鼻唇沟皮瓣坏死率增加。如本研究中有32 例进行了面动脉结扎术, 全皮瓣坏死的有7 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8 例, 所以如果患者经过颈淋巴清扫, 就不推荐进行鼻唇沟皮瓣修复。此外本研究中21 例患者有糖尿病, 全皮瓣坏死的有6 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1 例, 说明糖尿病也可能会导致鼻唇沟皮瓣坏死。

综上所述, 对面部急诊外伤的患者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的优点明显, 手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患者对于面部功能及美观方面的满意度都较高,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急诊外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面部急诊外伤的患者82例, 均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 在治疗后对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共有104处皮瓣, 其中有32例进行了面动脉结扎术, 全皮瓣坏死的有7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8例;21例患者有糖尿病, 全皮瓣坏死的有6例, 部分皮瓣坏死的有11例。治疗后两年内随访, 患者的面部形态、功能及瘢痕的满意度在6个月、12个月、24个月明显增加,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面部急诊外伤的患者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的优点明显, 面部美观及功能方面都效果明显, 值得推广。

关键词:鼻唇沟皮瓣,面部急诊外伤修复,面部美观

参考文献

[1]章程.皮下蒂鼻唇沟皮瓣在面部急诊外伤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 (11) :1872-1873.

[2]刘超, 彭维海, 林泉, 等.含单侧皮肤耳廓游离复合组织瓣联合鼻唇沟皮瓣修复老年单侧鼻翼全层缺损1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5) :1145-1147.

[3]程付伟, 李寅, 张维天, 等.局部皮瓣在修复外鼻小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27 (23) :1303-1306.

[4]廖明德, 陈石海, 刘庆丰, 等.鼻唇沟逆行面动脉蒂皮瓣修复上唇术后缺损1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 2014, 36 (1) :106-1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鼻唇沟瓣】相关文章:

上一篇:老人生活下一篇:音乐教育和谐功能研究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