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

2024-05-28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精选12篇)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 第1篇

关键词:学科联系,学科整合,历史课堂文学化

如何学好历史, 在“减负”的大背景下, 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历史, 学得既轻松又有效果, 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所谓“文史不分家”, 那么初中历史的教学就不应该孤军奋战, 而是应该和语文学科紧密联系,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整合, 让历史课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让历史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一、引入语文教材内容, 让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更充实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历史课程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掌握最基本的识图、识表的技能, 能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了解归纳、分析、判断的逻辑方法, 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课程目标要求是逐层提高的, 但所有这些都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的。我们再来看我们的历史教材,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 教学内容比较简单, 评价总结也是寥寥数语, 十分单调、抽象。如果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地讲授而并不进行再加工, 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教学内容而不理解, 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该记住的也没记住, 更不要讲让学生搞清楚来龙去脉, 去做一些分析理解的题目了。如果我们把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到的一些篇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就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了。

二、运用语文的教学方法, 让历史的课堂更生动

在很多学生的意识中, 历史课很枯燥, 老师就是照本宣科, 根本不用听, 课后背背记记就行了, 也有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挺好玩, 可以听老师讲故事, 但往往结果是老师讲的故事记住了, 为什么讲故事, 讲完这个故事后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都没有记住。这样的历史课堂是没有效率的, 在现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情况下, 这样的课堂是我们必须抛弃的。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究竟如何运用呢?第一, 将阅读引入历史课堂, 培养学生阅读文本, 阅读历史资料的能力。有些老师总认为课堂时间有限, 让学生读书太浪费时间, 不如自己讲讲算了。但实际上, 阅读也是一种能力。阅读是理解的基础, 面对大段的史实材料, 首先要能读懂, 才能找出哪些是重点段落, 哪些是关键词, 找出这些, 就能找出教学的重点。第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 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开展这些活动, 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诸如辩论、演讲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史课上运用这些方法, 既可以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又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两门学科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在学习“文成公主入藏”一节时, 我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 分小组编演历史剧, 看哪个小组演的最好, 演的最真实。这里特别强调真实, 历史课的内容都是史实, 不是戏说。学生在编演历史剧时, 必须尊重史实。通过这一次表演, 学生记住了史实, 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是新时期新课改的要求, 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借用语文课富于变化的语言形式, 让历史课堂更具“文学化”

语文的课堂给我们的印象是书声琅琅, 声情并茂, 教师时而侃侃而谈, 时而慷慨激昂, 又时而充满深情, 所以很多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有如坐春风之感。相反, 历史课则枯燥无味, 还常有学生在课堂上恹恹欲睡。那么,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借用语文课上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堂语言的文学化。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 学生所学知识都与现实相距久远, 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用准确、形象的或者幽默的语言, 充满感情地再现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中, 无论哪个时代, 都会有这一时代的重大事件和辉煌成就, 这些都会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学生对于这些作品并不陌生, 应加以充分利用。毕竟这不是语文课, 我的目的是通过有感情的诵读, 去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比较两位诗人不同的作品风格, 理解为什么他们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 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我认为将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整合是十分必要的。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了金字塔理论,他认为在几种学习中,采用传统填鸭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是最低的,而采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将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机械记忆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更好的整合提供了依据。现实情况的确如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语文教学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丰富教学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突破重难内容,锻炼学习思维

初中语文中确实存在一些艰涩之文和隐晦之句,这些既是文本的重难点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又着实难以触摸与捋顺,往往令人感觉束手无策。艰涩之文着实令人束手无策,但文章的重点、难点又不容忽视。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选取适当的多媒体形式协调统一,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让学生了解学习了本节内容他就可以做什么、对他以后有什么好处(从个人教育到爱国主义教育)。其次让学生阅读教科书,明确给出阅读后所能达到的目的:了解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能照着课本上的步骤进行电脑操作,如果学生顺利完成就对他们给予鼓励“你真行!自学本节内容已入门”。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就采用合作方式,让其他同学或老师给予帮助已至完成。再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并灵活运用:学生关上书随着老师的提示默默回忆刚才课本上的知识并观看老师对此的操作步骤以达到巩固的目的,然后老师稍着改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便灵活运用,采用游戏竞争的方式,看谁又快!又准!又好!最后由学生与老师进行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然而在本部视频中很好的采用实物教学是不可多得的优点。

实践表明:如果采用一般的讲读形式,则学生难以令人满意地完成习作任务。这恰恰是本单元的重难点内容。我们可以播放视频,组织学生观看有关PPT影像资料,让他们从中了解学习内容。这样学生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新的认识、了解和看法。如

此,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拓展教学深度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文学习一向讲求博览群书和广积薄发的良好做法。由于中小学的学习科目较多、任务较重,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的视野比较狭窄,只是根据课文有选择地录用一些信息,而不能充分展示所有相关知识点,这就使得课程内容和教学的深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大幅提高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储藏丰富、操作简洁方便的优势功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同时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补充查阅其他资料,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时空有效地拓展到课堂教学活动外。这样,在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既可以增加导学成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能力。在此部视频中就是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老师在一旁督促的方式完成了此种教学。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质效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而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环节中的两大人力性因素,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产生最大的教学合力。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如何有效实现良性的师生教学互动呢?比如,在教师的认真设计和有效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自主和掌握有关语文知识,也可以从中获得教师不曾教学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许多未知空间,对课堂教学活动实行有

效补充,从后台走向前台,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逐步赢得语文学习的自主权。再如,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的BBS、社区论坛、聊天室、在线QQ等渠道,也可通过发E-mail等形式与学生同步沟通或异步交流,还可以开展网上教学或“故事接龙”等活动,及时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等综合状况,从而把师生双向互动不断推向深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部视频教学大最大优点就是师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交流,然而教师也扮演了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使得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

五、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

1、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的提升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及鉴别,对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计算机给阅读带来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网上连通就能实现文本节点的跳跃,向多重时空辐射和伸展,学生驾驭了超文本的写作,形成网上获取知识、加工、反馈、整合的能力,具备了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之一。

综上所述,作为素质教育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本着“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力拓新”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科技素质,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巧妙而积极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2月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 第3篇

一、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原因

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有许多共通之处,历史学科常以文字为载体进行表述,语文学科常以历史材料为背景进行表述。一般来说,教师只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比较了解,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不太了解,这就会使各个学科之间显得比较孤立,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二、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实践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鲁迅先生曾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这是因为这部史书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与历史学科有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文学中感受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设计了一节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大放异彩的文学艺术》。在这节课“千古吟咏的唐诗”部分,我通过分析李白和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学习思路,帮助学生借文释史,以文学史。

以下是《大放异彩的文学艺术》教学过程。

上课前,我调查了学生对唐诗的了解程度,并指导学生整理已经学过的唐诗。

教师:唐朝的哪个时期最为繁荣昌盛?

学生:开元盛世。

教师:唐诗发展的高峰也出现在盛唐时期,唐朝都有哪些诗人?

学生:岑参、孟浩然、王维、高适、李白、杜甫……

接着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唐诗拉力赛”,要求学生必须背出题目、作者、内容。

教师:这里有几幅画(多媒体展示),每幅画都代表一句诗,请同学们猜猜每幅画都代表哪一句诗。

学生纷纷参与竞猜。

教师:那么,唐诗为什么会如此繁荣呢?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唐诗繁荣的原因。

教师:唐朝诗歌繁荣、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和杜甫。

引导学生欣赏李白、杜甫的诗歌,并思考:为什么二者的诗歌风格特点会有差异。

教师: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经典诗句有很多。在《将进酒》中,李白描写军营的奇寒,描写冰天雪地的景色,描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无不透露着浪漫的气息。李白的诗歌非常豪放,从中你可以看出他主要活跃在唐朝的什么时期吗?

学生:盛唐。

教师:李白重友情、爱美酒,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的诗歌中是无处不美的,这说明当时唐朝的国力极其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交流频繁,可以说诗歌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文学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

教师:后来,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少诗人都经历了这场由于统治者昏庸而造成的地方军阀叛乱。在残酷的战争、艰苦的环境中,少数诗人不再追求浪漫的生活,转而正视惨淡的人生,借诗歌抒发心中的愤慨,而杜甫就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

教师:杜甫的诗歌多取材于人民生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如“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蕴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充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文学讲解历史,使历史教学充满了趣味性,帮助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认识历史。

三、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第4篇

一、语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必然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两大特征。它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实践性很强。语文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基于这一目标, 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已不能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 也与社会发展相脱节。按照新课程语文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应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发展的要求, 注重实践;语文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 在教学工具、教学途径等方面也应现代化、科学化。因此,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应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 学生能更好地学语文, 用语文。如在执教《听潮》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认识大海咆哮、狂风怒吼的雄壮美, 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 先闪现出“狂风在怒吼”几个鲜红大字, 紧接着是狂风大作、呼天号地的镜头;接下来是“大海在咆哮”几个黑色大字跃出, 紧跟着是翻江倒海的景象……这些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样, 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 延伸教学内容, 使学生有更开阔的眼界, 更活跃的思维。所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势在必行。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结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在教学上用得最广。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打破了传统的“线性限制”, 以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荷塘月色》的教学, 笔者围绕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音乐、多媒体等, 营造了优美的教学意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当优雅的《平湖秋月》音乐声响起, 银幕上浮现出一片月下荷塘的景色。画面伴随着抑扬顿挫的朗诵声, 田田的荷叶, 点缀其间的荷花, 微风吹来, 轻轻摇曳, 使人仿佛听见了叶与花沙沙的磨擦声;看到了月色慢慢朦胧, 荷叶、荷花幻化成一位穿绿裙子的舞女在翩翩起舞的情景。朗诵声结束, 学生还在细细品味着朱自清先生淡淡忧愁的心境。这里运用信息技术引发了学生的想象,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在教学中“导”的地位, 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及审美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第5篇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能力发展要求侧重达成的课程目标是 A、积累·整合 B、感受·鉴赏

C、思考·领悟

D、发现·创新

2、某教材在选修模块中设置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景观”专题。下列作品适合选入该专题的是

A、郁达夫《故都的秋》

老舍《想北平》

鲁迅《祝福》 B、萧红《呼兰河传》

铁凝《哦,香雪》

贾平凹《秦腔》 C、费孝道《乡土本色》

张承志《汉家寨》

汪曾祺《葡萄月令》 D、史铁生《我与地坛》

沈从文《边城》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3、某教材在每个必修模块中均有四个写作专题,每个专题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

鉴”“写作练习”三个栏目。对该写作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根据学情,统筹安排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B.学生认真完成“写作练习”中所有题目即可

C.利用四周时间集中完成四个写作专题的教学

D.根据模块内容,抛开教材,重新设计写作专题

4、教学《师说》,教师要求学生注意“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一句

中“师”的用法特点,并归纳同类用法的词语.下列语句含有同类用法的是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将“理解诗歌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下列对该 教学目标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不准确 B.教师对古诗词教学应承担的任务认识不清楚 C教师认为理解古诗词内容是诗歌鉴赏的基础 D教师认为理解诗歌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6、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学生读书后,教师随即说:“我特别欣赏你读的最后一句‘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我们仿佛感觉到有一位大人物要出场了。”该教师评语发挥的功能是

A.检查

B.激励

C.甄别

D.诊断

7、教师在教室里建立“班级书柜”,放置各种读物,并定期推荐热点图书。该教师的做法意在引导学生达成的目标是

A.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B.学会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C.学会选择阅读材料,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 D.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8、教学《故都的秋》,学生赏析“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句,说道:“蝉声让人感到悲凉中的悲凉,突出了秋的静。”教师随即补充对“蝉”这个意象的理解,并引了骆宾王、柳永等人的相关诗句。对该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恰当的是

A.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B.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作品内容

C.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散文作品的兴趣

D.帮助学生发现作品的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

9、.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参照教材中的课文旁批,写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该作业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是

A.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引导其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B.重视学生养成分析判断、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 C.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提高探究能力 D.重视利用教材资源,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10、某选修教材编排有“春秋笔法”单元,教师准备从单元选文《晋灵公不君》中的“赵盾拭君”入手,联系单元中的其他相关内容,完成对“据实守礼 秉笔直书”这一“春秋笔法”的学习。该教学设计突出的特点是 A重视实践活动,发展探究能力 B有效利用单元中补充的阅读材料 C.整合单元内容,开展专题式教学 D.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文”“言”统一

11、阅读《赤壁之战》教学案例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学习《赤壁之战》,老师问学生:“大战结束了,周喻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个从来不认输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课堂气氛马上紧张起来.老师微微一笑说:“你说得对,曹操不会开总结会,但他回去之后会不会自己反省一下?我们就说说他反省的内容,好不好?”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A.遇到学生“唱反调”,教师回避方能保证教学过程流畅 B.教师化解了“无法预约的尴尬”,成功转换了课堂氛围 C.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对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D.教师的教学机智源于对自身错误的正确态度和对学生的尊重

12、阅读《雨巷》的课后练习,按照要求答题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李商隐《代赠》、李璟《浣溪沙》、王十朋《点绛唇素香丁香》),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对上述练习题设计意图的分析恰当的是

A.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

C.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

D.探究“丁香”这一意象,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13、阅读课题研究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某校开展“构建大语文教学圈”的课题研究,组织了“名著阅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和阅览室,借阅文学作品,静心阅读思考;与省、市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带领学生听取专家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专题讲座;同时,组织学生开展“文学沙龙”活动,定期交流读书心得,分享学习经脸。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学习融合 B.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 C.体现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D.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4、阅读写作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一节写作审题指导课后,教师访谈学生,请学生回忆“哪位同学的审题思考表现最好。有学生说忘了,想不起来了;有学生能提到某生,但不能说出该生审题思考的具体表现.教师就此做了反思,调整教学思路后,又上了一节课.课后访谈学生,学生多能说出自己在审题思考上的学习收获.两位同学就某生的突出表现,回答如下:

生I:他给想象限定了一个空间,不是胡乱的想象,主要说的是对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想象.生2:应该说他的想法更进了一步,别人的认识都是说想象,但没有说到好与坏的问题,而他谈到了想象的好与坏.对上述案例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第一次课,学生不能回忆课堂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无效

B.第二次课,学生的回答显现出他们对审题思考过程的认识

C.第一次课,教师想达成的目标与学生实际达成的目标有差距 D.第二次课,课堂教学重点突出,促进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15、阅读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电影《阿Q正传》与课文《阿Q正传》只有情节上的相似或相同,我们学课文《阿 Q正传》是学《阿Q正传》的文学要素与表现,学它的语言,学它的结构,学它的叙事方式和手段.这些内容,在电影《阿Q正传》中都学不到.同样,我们学《明湖居听书)},不是学评书,而是学怎么描绘“评书”这个事,学习课文如何传神地描绘了一段评书,感受这段评书带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放一段评书给学生听,对学生学好《明湖居听书》 这篇课文不能说是一点用都没有,至少是没有大的作用.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多媒体资源不能为课文的阅读与鉴赏提供帮助

B.多媒体资源不能为教学提供方便和丰富的素材

C.多媒体资源不能取代课文成为学生的学习对象

D.多媒体资源不能为创造教学情境提供便捷手段

二、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第18题25分,共65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16-18题.李密《陈情表》原文及相关材料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 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

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 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

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 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 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单元介绍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所选课文时代不同,文体不一,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不同:有回归田园的乐趣,有才士不遇的悲情,有人世沦桑的感慨,有不懈追求的壮志,也有友情与亲情的抒发。语言或典雅华丽,气韵灵动;或沉郁顿挫,令人回肠荡气;或娓娓道来,质朴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至今读来仍能感人肺腑.阅读这些作品,要悉心体会,注意领略其中不同的文体风格和语言韵味。最好能够熟读成诵,这样就能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莫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伺、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生情况

高二年级.班额50人.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能够投影实物.16、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分)

17、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0分)

18、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5分)

请结合下述《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说说为什么会有“悲恻动人”的效果。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 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5分,第21题15分,共40分)案例:

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节选),完成第19题。生:“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这两句都与色彩有关系。“泥黑”一词表现了大堰河辛勤劳作,饱受风吹日晒,比校容易理解.而“紫色的灵魂”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灵魂是很抽象的,怎么会有颜色呢?而且,为什么是紫色的呢?

师:(板书“呈给你_色的灵魂”)不同色彩作用于读者的感官,会唤起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使读者理解、感悟蕴涵于其中的情感和意义.请大家结合诗人对大堰河的介绍,展开联想,完成这个练习.生1:我会写成“呈给你蓝色的灵魂”,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它使人联想到天空和大海的广博,这正如大堰河给予我的博大无私的母爱.生2:我写的是“呈给你白色的灵魂”,白色是最为圣洁单纯的色彩,大堰河待我如亲生儿子,白色象征着大堰河纯洁无瑕的心灵、淳朴善良的品质,以及给予我的神圣纯洁的母爱.生3:我的是“呈给你红色的灵魂”,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大堰河把我从嗷嗷待哺的娃娃养育成一个聪明可爱的孩童,我的每一声哭,每一次笑都牵扯着她的心。生4:我写的是“呈给你黄色的灵魂”,黄色耀眼、醒目,是阳光的色彩,给人暖暖的感觉,大堰河就是太阳,而我是一株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健康成长.师: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对色彩的感觉也很敏锐.作者为什么写成紫色的灵魂呢?结合大堰河的身世来思考.(生讨论)

生5:紫色不像红色那么抢眼,它深沉,不显眼,不张扬,但又给人以高贵的感觉,就像大堰河,她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农村妇女,甚至没有正式的名字,是个童养媳,但她一样拥有伟大无私的母爱和淳朴善良的高贵品质.生6:紫色是一种神秘而吉祥的色彩,故宫不是叫紫禁城吗?还有,我见有的对联的横批是“紫气东升”,这都让人觉得紫色是很神秘的色彩.而大堰河已经离开人世,对于九泉之下的她,用紫色似乎更能渲染一种神秘气氛.师:同学们说的各有道理,在这句诗里,作者把对大堰河的情感巧妙地借助色彩表达出来,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让读者通过联想去体味、理解其中的内涵,这远比用“高贵的灵魂”或“伟大的灵魂”要含蓄典雅得多.其实,如果同学们留意的话,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火红的青春,灰色的记忆„„

(生纷纷应和:金色的童年、粉红色的回忆,绿色的青春、蓝色梦幻、黑色陷阱等)

师:对,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由今天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诗歌语言的魅力.今后,同学们在读诗歌时,要注意展开联想,仔细体会,品味作者蕴涵其中的丰富细致的情感。

问题:

19、结合案例,分析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哪些阅读教学理念。(20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作文,完成第20、21题。

相处

①高一了,在父母的双重威力下,我不得已住了校。其实我本不愿住校的。在家多好,有空调,有电视,有一大堆零食。最重要的是有老爸老妈温暖的笑脸.我呢,也可以安心地当一个小霸王。可是一旦住了校,这些就全没了。

②是,无论我怎样反时,最终还是得住校。于是,我在父母的陪伴下离开了温暖的家。③走进学校宿舍时,映入眼帘的是冰冷的木板床和舍友陌生的笑脸.我趾高气扬地走进去,对站在门口扛着许多行李的老爸老妈挥挥手,让他们放下东西赶紧回去.他们对视一眼,又嘱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才在我不耐烦的催促中离去。这一幕被我那五个新室友全看在眼里,我发现她们的笑容似乎都变得有些僵滞了。一个梳马尾辫的高个女孩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哪有这样对爸爸妈妈说话的,你很没礼貌呢。”我冷哼一声,不理她,她却又道:“我叫小晋,睡你下铺,以后请多关照。”我不耐烦地横她一眼,还是不答话,于是她只好讪讪走开了。

④我发现跟我住一个宿舍的这帮女生真是要多烦有多烦。夜自习时问题的讨论震得天花板都乱颤,我常常狠狠地把书往桌上一摔,怒喝一声:“都别吵了,还说!让不让人看书啊!”她们会诧异地望着我,然后都知趣地闭了嘴。洗漱时管我借香皂,我从来不借;感冒时问我有没有纸巾,我看也不看就说没有。渐渐地,我发现大家对我似乎越来越冷淡了。一开始我并不在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就凭她们几个,又能奈我何? ⑤后来有一次气温突然下降,没带御寒衣服的我在宿舍里冻得瑟瑟发抖。室友们“幸灾乐祸”地看了看我,说句“真冷啊”就各自去穿她们的厚毛衣了。我气得满脸通红,拍案而起大骂道:“有那么好笑么?你们这些没人性的女人!”小晋冷笑着应道:“哎哟,是谁每天装的跟黄世仁似的?”说完她们便哄堂大笑起来。我顿时备感伤心,跑进厕所一个人嚎啕大哭起来。过了好一阵子,小晋走进来在我身上披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我不解地看她,她却微笑道:“慢慢来吧,小公主,要学会怎样和大家相处!”

⑥那一刻我融化了,一时间百感交集,于是抱住小晋哭得更加嗜意。想想以前的自己,真是恶劣啊!相处就是要宽容、理解、以心比心,而我却······不管怎么说,我终于明白了,只有改变自己,才能和大家快乐地生活在一起.⑦现在,我经过努力,已经学会怎样和室友们好好相处了。

⑧相处,真是一件说它难它就难,说它简单它就简单地奇妙事物。

问题: 20、请从第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④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5分)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 第6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 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已成为现实,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一个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另一个是“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指导思想.采取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面对着全班不同智力、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学生,按照同一进度、同一方法进行教学,即使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适应其能力的个别教育。他也是很困难实现的.由于处在不利的学习环境中,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初探

(一)、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全部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受到尽可能大的效益。“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内容和意义。

1、信息技术的特点

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突显了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2、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作了科学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特定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探索,语文教学正在逐步脱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朝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交互模式演变,以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和空间,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整合,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而言: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凸现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对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进行课题实验以来,现代技术手段为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乐学、爱学、自主探究去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验按阶段进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现代教育手段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他们不断地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传递信息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交替循环,才会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对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下的语文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借远端资源素材为教学服务,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自然地融入进语文教学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生合为一片,促使为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

2、信息技术使课堂增大了容量。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以前多课时的内容现在较轻松地就很快完成了。比如在作文课中,我先借助网络收集到一篇优美的范文,借用大屏幕和學生一起赏析、修改,和学生一道探讨“美文从哪些方面写?如何写?”他们就能够较轻松愉快地完成习作。

3、不断地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及信息素养。

在课堂中使用了现代媒体手段,学生通过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媒体进一步体会文字信息的优美,学习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随时发现身边的语文美、文字美,为欣赏文学、表达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生通过听范文朗读、配音赏析,很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语文之美,提高赏析能力的写作能力都变得较为容易起来。

大语文教学与学科共建 第7篇

近读高万祥先生文章《让学生用语文行走天下》(《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期),获知高先生在张家港中学全新打造该校大语文学习品牌,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和资源品位,大为感奋。高先生集语文教育专家与校长于一身,故能畅其所欲地实践他的大语文教育理念,不啻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欣羡之余,又不无杞人之忧,何哉?一,我辈中象高先生这样学有专长又身执学校权柄的语文教师能有几人?二,现实中,又有多少开明的校长能够竭尽所能,慷慨地对语文学科作如此幅度的倾斜?三,是否可以说,解决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和必备的阅读条件后,大语文教育目标就可以“船到码头车到站”?绝对不是。

人的行为的连续发生直接表现为对时间的占有。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学习压力十分繁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在确保必不可少的作息时间之后,可供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如此有限的时间如果不加合理分配利用,必将造成浪费和盲目无节制地争夺占用,形成学科时间分配的不均衡,而其中语文学科则成为这场时间争夺战中的最大受害者。

经调查发现,目前,语文学科正在受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包抄”,语文学科“做大”的领地正在被“蚕食”。

1. 学生阅读的时间被挤占。

现在的初中学生从早晨7点多到下午6点,几乎都在上课和做习题中度过,每天几门课的作业任务还要留待放学后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试问,等到一天学习任务完成后,还有多少学生有时间、精力再进行语文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难得有个周末或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还要疲于奔命于各种培训班和家教,至于指定的中外名著阅读,只有靠小学预先铺就的“底子”来应付,要么只有请语文老师代劳,临到考试,进行名著缩写“速成”,记些现成的文学常识和现成的“观点”应对考试。

2. 阅读空间的丧失。

与阅读时间被挤占,用于其他学科相比,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中学生在阅读空间上一再“丧师失地”。

是现在的学校图书资料少,还是阅读场地狭小不足以容纳读者?都不是。你如果到一些学校走一走,图书馆流通率低得难以想象,而阅览室“门可罗雀”。学生图书借阅时间长到几个月、一年、两三年不还的大有人在。因为他们实在抽不出时间,也没这个心情去沉静阅读,只能让这些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在寂静中等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些学校90%左右的学生没有时间或没有精力读名著,更谈不上交流讨论名著阅读心得。但这并不是现在的学生都不读书。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从一些学校走廊上经过,不少班级的学生甚至上课都在读课外书,而这些书不外乎鬼神故事、武侠言情或者漫画卡通一类的地摊文学和缺少“钙质”的休闲快餐,并以此缓解学习的压力。殊不知,这不仅不能树直学生的精神支柱,反而像精神鸦片,使他们意志涣散、精神萎靡,正所谓“读坏书比不读书危害更大”。学生精神家园的丧失是语文教育在学科竞争中最大的失败。

3. 学生有倾向性地“偏科”。

不知从何时起,语文学科成了华而不实的“琉璃球”,成为只可观赏而不实用的代名词。尤其在电子科技浪潮狂飙突进的今天,“重理轻文”又沉渣泛滥,又几乎淹没了语文学科求救的呼声。

语文因其是母语,“一听就懂”,更因其“见效不快”而倍受中学生的冷遇。粗略估算,大概在一百个上家教的学生中,上数、理、化、外四门学科的要占90%还多,其中10%不到的学生,也只会在语文“病入膏肓”的情形下才“病急乱投医”,或者在考前从老师处求得一些“祖传秘籍”,以补急用。试想,抛却了大量的过程性的情感体验,语文还成其为语文吗?

我教过一个毕业班,临近中考时不少学习尖子,甚至包括那些语文成绩优异者,都放弃了语文作业和作文训练。不少学生都把语文作业放在其他学科之后完成。遇到其他作业忙的时候,放弃不做的必是语文。在众多学科中,语文沦为“商人妇”的原因,难道是“因其不争”才“致其不幸”?并非全是,要怪的不仅是语文教师没有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增强学科吸引力,根本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不知从何时起,学习渐渐步入“天下事都为考而来”的功利之途,语文教学未能也不敢免俗,因此现有的考试体制如果不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仍将在夹缝中求生存,必将出现:老师想做的不敢讲,学生想学想看的书学不到、看不到的情况。就说“名著阅读”,如果考不到,又会有几个老师敢讲(怕浪费时间、影响进度,怕被戴上“不无正业”的帽子)?又会有几个学生去读,去“速成”?“读它又考不到,还不如多做两道数学习题”的议论并不少见。难怪乎每当发生学科学习冲突时,多数学生都会“自觉地”让语文作出让步和“牺牲”。

(2)教学评价标准失真,人为地放纵学科间的恶性竞争。教学考核如果单凭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说明问题的依据,必将导致教师间对教学时间的激烈争夺。这在毕业班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学校不注重过程化评价,忽略学科教学中教师情感、态度的投入和人格、道德的影响力,责任、义务的履行;不考察教师教学的隐性效果,仅凭一次中考、高考“一锤子买卖”,轻率地评价一名教师的功过得失,结果评价标准缺乏公正和客观、全面性,引发了学科间的争时大战。学生在老师的“轮番轰炸”下,除了疲于应付又何谈静心阅读外,又何谈向生活学习语文,将来又何能用语文行走天下?只能是:“满眼满耳全不是,心中只有习题集。”

(3)学校在学科建设上缺乏必要的客观调控。如果不能根据学科特点,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对各学科学习提出科学要求,就势必急功近利,用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如少数学校在安排提优补差时,惟独不考虑的学科就是政治和语文;而在课时的设置上,又往往违背基础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擅自增加数理化等学科的课时量,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使他们丧失了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少数学校,甚至中午都安排上课,学生还有到图书馆阅读和查找资料的时间吗?

改变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像高万祥先生说的,让语文成为一种“做的哲学”,我想不只是全体语文老师要“有所为”,还需要学校这一层面上的支持,特别要强调学科谦让,各学科与语文共建,达到共进和双赢的目的。

1. 实现自上而下的对语文教学的全面关注。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改变中国教育命运的是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制度的执行者。

一方面,语文考试改革要加大力度,实现更大的创新,用考试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接受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教育,同时还要在其他学科考试中渗透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考察,达到学科的“大综合”。一句话,各学科要像语文学科命题关心其他学科一样关心语文。近年来,在语文学科考试中,把阅读自然科学说明文作为主要的能力来考查,就是在语文中渗透科学教育。给几何图形、表格、标识写一段说明文字等,这都表明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关注,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那么,为什么不能在数学、物理、化学中考查学生的写作和口头交际能力、书写能力呢?像竺可桢从唐诗中研究物理学一样,科学的理性研究与语文的形象表达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尽管培养“通才”型教师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在学科和谐发展中的协调作用,特别应加大语文学习资源的投入,树立大语文观念,为语文学科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人文条件和环境,尤其应加强语文和各学科共建方面的专题研究,把语文学科发展与学校品牌战略联系起来。像高万祥校长那样大造舆论,超常规地把语文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发展,有力地把大语文的教育理念植根在全体师生心目中,借助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审美、教育功能,促进其他学科更快发展。在这一点上,学校行政领导并非无可作为。苏步青教授在任复旦校长时规定考复旦语文底线的举措至今仍有良好的启示。

2. 把阅读的时间,清净的空间还给学生。

重复繁杂的数理化训练只会让学生日益浮躁和更加冷漠。要求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的静静地阅读;要求所有老师都支持学生语文方面的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文情怀和语文素养,将是学科共建的重要使命。

让人感叹的是,像高万祥先生这样有魄力有远见的校长为数太少。实际上,高先生的大语文教学思想不仅对语文学科建设,而且对学校人文环境的创造十分有利,对任何一门学科建设都影响深远。现代科学的进步正清除学科间的隔阂,打通学科间联系的脉络。学生阅读理解力的增强,不仅对语文能力提高有益,而且将积极影响对数理化之类的理性思维学科,如题意的准确把握和解题速度的加快等。同样,如果其他学科学会谦让,也将有力地巩固语文学习的成果,真正达到“大语文”的新境界。

摘要:实行大语文教育的瓶颈是各学科不平衡发展、恶性竞争, 以及学校对学科建设缺乏宏观调控的必然产物。探讨“大语文”在校园内的生存空间问题, 并非不合适宜, 作者认为“大语文”的前提是语文学科得到应有的, 和其他学科一样的尊重, 同时因为语文的工具性, 还应着力抓好各学科教师的语文素质培养, 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语文的自觉性, 主动参与到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去。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初探 第8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 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涉及范围广, 实践性很强, 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 现在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 老师主要是“导”, 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实现素质教育, 而语文课程的革新与现代化, 必须要求相应的教学工具、教学途径也现代化、科学化, 信息技术作为最广泛最先进的科技, 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必选无疑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用得最广的是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 因为它们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 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 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 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在高中课本中, 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 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唐诗、宋词、元曲、《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 要进行咀嚼鉴赏, 品味其中的美, 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 但传统的教学, 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 利用图像来显示, 运用文字来诠释, 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 且费时费劲, 收效甚微, 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 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 利用多媒体链接, 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 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 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

传统的教学, 是以课本为中心, 虽然也会涉及到课外知识, 但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 能够引导学生学的课外知识很有限。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 第9篇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有利于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

1. 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语言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字、音频和视频、数据和内容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上,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理解, 往往离不开现实生活, 文章的内容和情节反映现实生活。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再现作品的现实生活, 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有利于使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变得容易,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有利于学习者与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络渠道的畅通。

2. 信息技术的运用再现了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是最有个性的重要的教学, 毫不夸张地说, 没有阅读教学训练, 就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训练。阅读训练是用最经济、最方便的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师的示范朗读, 都还可以为学生的默读、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诵或是表演创造出逼真的情境, 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历史背景, 体现课文内容的意境, 揭示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即便是从网上下载的简要的文字说明, 也可通过朗读的情绪来揭示作者的内心感受。“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以说明阅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再现活动的场景, 诗情画意, 优美的音乐, 鲜艳的色彩, 使阅读更具艺术美感。

3. 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了语文学习的情感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我们注意到,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作文教学, 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语文作品。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方面要从书面文字中去领悟作者的立场观点, 另一方面还要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感受作品的真善美, 也即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 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 陶冶自己的情操。一个真正好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 他用什么媒体, 他必须是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 揭示作品的灵魂。因此, 要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从信息技术创建的意境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美。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使课文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如传统名篇《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岳阳楼记》内容充实, 情感丰富, 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 表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 千古传唱。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借助多媒体范读课文, 使学生进入熟读成诵的境界, 并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阅读。总体设想是用网络了解背景, 以媒体再现情景利于理解促诵读, 以诵读促理解, 读而有感, 感而能发。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 体会文章的特点, 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教学时, 首先用电脑示图课题、作者及文体简介。如岳阳楼楼址、取名、重修岳阳楼等。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的前前后后, 千古绝唱的由来等。诵读时, 首先利用课件范读课文, 课前制作课件时, 教师要事先在网上搜集有关岳阳楼的古画、摄影等图片以及《洞庭晚秋图》, 配以舒缓古朴的音乐, 再加上深情的朗诵和动态的文字, 创设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诵读, 既可以根据网络提供的字词解释、文章翻译、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反复朗读课文, 加深理解。运用多媒体课件良好的互动性, 学生可以进行整篇或分段的欣赏、朗诵、背诵。

2. 运用信息技术使名著研读落到实处

中国古典名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教育资源。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还可以开阔眼界, 增大阅读量。因此, 语文教学要课内课外相结合,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中古典名著古代风土民情, 文化传统, 古代纪时方法、忠孝礼义的思想、有韵律的语言等, 都能给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洗礼和浸润, 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中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古典名著精彩片断和有关媒体相结合,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物、情节、场景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增强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通过对名著中社会现象的思考分析, 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通过对人物性格成因的思考分析, 理解人物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把古典名著阅读与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把个人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如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再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等文学作品, 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相关的阅读交流平台和网页。此外, 有关古典名著的媒体很多, 电视、评书、京剧、古诗词和相关音乐等, 都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拿来辅助教学, 以激发学生阅读研究古典的兴趣。研读网页内容包括:作家作品相关资料;专家研究的论文;网上有关的精彩贴子;有关电视剧本、连环画、动画;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相关网站的链接;还有供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的论坛。事实证明, 名著研读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丰富了阅读内容, 引导了研读方向和方法, 促进学生的心得交流, 效果是明显的。

3. 信息技术使拓展课学习得到满足

基本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国家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普遍发展。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的方向和重点的发展需要, 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反映了不同的基础培养。因此, 在语文拓展课教学中也要努力尝试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得到很大的提高, 使语文拓展课的形式内容更为自由, 满足学生拓展基础课语文外延的需要。例如学习诗歌欣赏拓展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 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以拓展学生对唐代诗歌风格和语言特色的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抒发的是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高尚思想情操。其中, 前三段是叙事, 写出了诗人在秋风破屋, 大雨连绵中的痛苦, 后一段是抒情。诗中杜甫的感情浓烈, 想象奔放, 思想跨越很大。诗句由“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奔放激情和火热的希望。上课前, 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 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 阅读相关的代表诗作, 甚至找出诗人生活活动的片段。课堂上, 充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朗读, 使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轻松的理解诗歌的含义, 掌握内容。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展示杜甫草堂楹联, 古人郑思孝题诗, 当代伟人朱德、郭沫若题词等, 把整节课串联起来, 使整节课以诗教诗, 以诗学诗, 师生沉浸在诗的氛围中, 学生受到诗中意境的感化, 诗中语言的熏陶, 在学诗中提高了认识, 愉悦了身心, 得到美的享受, 达到拓展学生视野。

参考文献

[1]吴克勤.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9

[2]邵世敔.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磨合”[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08, 10

[3]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语文学科与语文学习 第10篇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具体化, 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 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目标也由单一的重视分数转变为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上, 教师们都想改变以往的单向信息交流的模式, 力求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大信息、全开放的学习平台,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尝试, 探索创新。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观念正是在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但是, 在实践中我们的教师还是常常误解了整合的含义, 往往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那什么才是整合呢?

学科整合的概念应该是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长并结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扩展知识容量, 开放教学空间这些特长, 通过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完整的综合学科体系,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最佳的途径。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突现两者的优点, 语文学科人文性强, 感情色彩强, 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实用性强, 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拓展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 提供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素材, 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只有强强结合, 教学的效果才能锦上添花!所以,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不是上课时用用电脑, 做做课件, 我觉得这并不是整合, 或者说并不是完美的整合。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开创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新篇章, 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教师要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题, 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设计单元计划、教师演示文稿、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要以此为基础。

要突破过去那种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的思想方法, 用联系的、多学科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切忌急功近利。

2.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勤于思考, 善

于发现并提出问题, 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 追求创新, 推崇创新, 以创新为荣, 要有创造性思维,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能够打破常规解决问题。

3. 教师要有创造能力, 要具有扎实而

渊博的知识、广博的视野, 还要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 并有善于综合、敢干、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

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 对教师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在观念上的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

的过程中, 以下几个方面的观念要转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教转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整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以教师为中心到师生互动的主动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真正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转变。

2. 在教学方法上的创造。在教学方

法上单纯的讲授式, 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又符合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 在教学模式上要创新。提供实践基

于现代化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模式的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制作电子化的小组展示作品、在网上交流探讨、让学生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的海量资源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 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发展层次, 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教师要恰当应用计算机并将其融

入现有课程, 吸引学生, 促进学生的学习;要与同行合作交流, 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 提高教学。

2. 教师要知道计算机只是作为教师

和学生共同学习与创造的应用工具, 它只是对语文教学起辅助作用。要以语文学习为主, 切忌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到单纯的研究计算机上, 舍本求末, 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小学语文学科模式构建与实施 第11篇

关键词:“导学练”;现代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083-01

按照学校“121”教学模式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小学语文学科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以往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把握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快乐学习为基点,配合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成效,最终实现高效课堂,因此,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实行导学案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逐步形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练”的教学模式。

“导学练”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生生、小组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预习为基础、以学案为载体、以高效为目的,以导学互动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按导入示标、预习检测、自学质疑、合作探究、评价练习反馈及拓展延伸等环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状态,因为每一个状态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起始阶段(三年级),几个环节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老师是领头羊,要带着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完成这些环节,逐步达到放手。经过半期的适应,基本上学生都能三年级第二学期全部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从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性;从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来看,它具有实践性;从学习过程来看,它具有累积性;从活动形式看,它具有外显型;从学习内容和范围看,它具有广域性和开放性;所以说,语文学科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注重语文学科的这些特性,在把握形式的学习特点,让我们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在导环节上,一般是5-10分钟。语文学科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完成:一是温故知新,即教师提出“旧知”的同时,巧妙与“新知”衔接,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或者交流预习成果,课在小组内自愿地把自己预习的收获、心得等跟老师、同学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订正。二是通过在家自主预习、学习后,通过预习检测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导环节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预习、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问题归纳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环节,就需要学生有自觉性,班上也有少数学生无法完成或者不完成,这就会影响后面内容的学习,这时候,小组合作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小组交流时就针对完成状况差的进行弥补。

在学的环节,一般是20分钟,先通过学生的预习,提出本课的疑惑,根据预习提示,掌握好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运用的学习方式、方法等作出具体的、适当的、正确的提示,使学生的自学、合作学习有“法”可依。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导学案,充分自学,再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爷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把握好课堂生成,随时做个别帮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参与、合作意识、概括知识的能力、理解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少说话,少讲解;学生之间多讨论,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要特别关注几个学困生,必要时可适当开“小灶”;教师要及时发现“走神儿”、不守纪律的学生,相机予以暗示与纠正。

在汇报交流环节,做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了解到信息后,要及时作出判断、修正,充分发挥小组作用。

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情的了解,抓住几个带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精心设计,巧妙点拨。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委婉地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使学生的学习达到扎实有效。

最后一个环节是练,也就是课后巩固。这一环节一般安排在10 分钟左右,通过总结提高拓展延伸来实现。在练这一环节,我们就可以掌握学生对当堂课学习的状况,我们可以根据结果,再来设计和调整下一节课的思路。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教师要多动脑,这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状况,教师不能从网上胡乱下一套题来敷衍了事,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

导学练的实施,我们教师从最开始的盲目,到现在的操纵自如,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的变化,更爱说了,愿意动脑了,自觉性更强了等。但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些感受,这一模式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和方法,比较好套用。可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有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思路的限制,作为语文课有没有必要一个模式?有没有必要每节课都预习检测?有没有必要课课都讨论?有时候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和把握每一个环节的落实情况,有时在课堂上搞一些花架子,而忽略了一些语文课的特性,迷失了语文的方向。

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 第12篇

一、凸显优势激发学习欲望

色彩、声音、图像、动画等表现手法是信息技术的优势, 这些带给学生的内在感受程度之深是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给予的。语文课堂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优势, 教学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学生也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 执教语文S版 (下同) 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 我设计了一个课件:把五壮士顽强不屈、英勇就义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配上雄壮豪迈的乐曲、有感情地朗读。这种富有感染力的声音配上悲壮的动感场面,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而且五壮士的英雄形象还会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 让他们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建立表象获取学习起点

“鱼牛现象”指出: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就像鱼在听到别人对牛的描述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脑海中产生了“鱼头上长出两只角, 鱼身子下长着四只脚和一条尾巴”的“鱼牛形象”。我们的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 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受年龄、历史、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很多东西他们根本不懂, 更谈不上理解、感受了。信息技术就能弥补这一缺陷。它能把他们所没经历的东西拉近到眼前, 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阅读的文字进行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表象,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够:我们地处南方, 头脑中对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的理解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真实的表象。为了能让学生对长征中路途的艰险有所了解, 我在网上特意挑选了一组长征的图片放映给学生看, 图文并茂, 学生在学习中随着头脑中表象的丰富对诗歌的意思得到了深入理解, 并能够与作者的情感形成碰撞, 产生共鸣。

三、交互生成促进自主发展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在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等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现代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正好能帮助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释放心灵、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 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 在解释课题后教师用课件分别为学生展现出了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情景。学生的眼球一下被眼前这棵戴着神秘面纱的大榕树所吸引, 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要了解它的愿望, 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老师适时提出:“看到画面上的‘鸟的天堂’你了解到了什么?你从画面里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学生:“我知道了‘鸟的天堂’原来就是一棵很大的大榕树。我发现大榕树上没有鸟, 没有鸟怎么能称它为‘鸟的天堂’呢?”……”师:大家说得非常好, 接下来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 看看通过阅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学生阅读后, 解决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没有没有一只鸟的问题。于是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课件演示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 通过问题的引导, 学生的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完成了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小结时, 面对大屏幕上那两次不同景象的对比, 学生对“大榕树上的鸟儿为什么会那么多?”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让他们小组合作, 交流探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巡视指导……。

多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 使得教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言教”。形象生动的课件为教师省略了许多烦琐的辞藻, 为课堂节约了时间, 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共享资源培养丰富语感

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古人曾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可以说, 语文书本的知识和内容远远不够达到让学生能够产生“语感”。例如在上《新型玻璃》一课时, 课前, 我让学生在家收集有关自己感兴趣的玻璃种类及详细资料, 学生在家自主地上网查阅, 在课堂上大家再相互交流自己搜寻的结果。这种学习是主动的, 交流是真实的,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一来, 学生学习起来就很轻松, 以往“老大难”的习作题也就自然不在话下了。

上一篇:股指期货下一篇:原理结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