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模式范文

2024-08-09

栽培模式范文(精选12篇)

栽培模式 第1篇

(一)“垄三”栽培技术模式

本技术模式特点是选用优质品种,垄体、垄沟分期间隔深松,垄上双条精播,分层深施底肥。

1、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按桦南品种推广区域化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岗地选择黑农44、平洼地选择垦丰16。

(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种子质量要达到二级良种以上标准。

(3)种子处理。种子包衣。播种前用35%多克福大豆种子包衣剂包衣或拌种,防治大豆病虫害。微肥拌种。

2、轮作与耕整地

(1)轮作。实行合理轮作,不重茬,不迎茬。

(2)耕整地。在秋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春整地时要做到翻、捞、压连续作业。春整地的玉米茬要顶浆起垄并镇压。有深翻基础的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并将茬坑耢平,达到待播状态。

3、施肥

(1)有机肥。每公顷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以上)15吨以上,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2)化肥。测土平衡施肥,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种肥:化肥做种肥,每公顷施肥量按纯氮18~27公斤、五氧化二磷46~69公斤、氧化钾20~30公斤,施于种下4~5厘米处,或分层施于种下7~14厘米处。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8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微量元素肥料或叶面肥。

4、播种

(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桦南中南部地区5月1日至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日至5月15日。

(2)播法。采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小行距10~12厘米。

(3)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中南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5~28万株,北部、东部地区每公顷保苗28~32万株。

(4)播种质量。播种均匀无断条,20厘米内无籽为断条,每5米断条不超过一处。播种时应对准垄顶中心,偏差为±3厘米。

5、田间管理

(1)深松。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

(2)铲趟。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

(3)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施药或茎叶处理。苗前施药:用90%乙草胺2.5公斤,75%噻吩磺隆30~45克。茎叶处理:禾草克1.5公斤加杂草焚1.5公斤。

(4)防治病虫害。做好虫情预报,注意田间病虫发生,及时防治大豆蚜虫、红蜘蛛、食心虫、草地螟和大豆灰斑病。

6、收获

(1)实行分品种收获,单储、单运。

(2)收获时期。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3)收割质量。割茬低,不留荚,收割损失率小于1%,脱粒损失率小于2%,破碎率小于5%,泥花脸率小于5%,清洁率大于95%。

(二)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模式

本模式栽培技术特点是采用矮秆品种、伏秋深松整地、测土分层施肥、窄行密植、精量点播。

1、选地与选茬

要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经过伏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的地块,前茬以玉米、马铃薯、小麦为主,不重茬、不迎茬。

2、种子及其处理

(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用矮杆、半矮杆、耐密、杆强、抗倒伏的优质高产品种,我县选用合丰42号。

(2)种子精选。种子播前要进行精选,种子质量要达到良种以上标准。

(3)种子包衣。播种前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包衣或拌种。防治病虫害。

(4)微肥拌种。选用钼酸铵、硼钼微肥等进行拌种。

3、施肥

(1)施底肥。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有机质8%以上)30吨,结合秋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2)种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各地可根据测土结果因地置宜确定施肥量。亩产150公斤地块每公顷化肥使用量尿素45~50公斤左右,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硫酸钾50公斤,亩产200公斤地块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尿素50公斤左右,磷酸二铵175公斤左右,硫酸钾75公斤左右。施肥方式:种肥要做到侧深施,上层施在种下5~6厘米处,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3,下层施在种下12~14厘米处,肥量占总施肥量的2/3。

4、播种

(1)播期。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即可播种,桦南县中南部地区5月1日至5月10日,北部和东部地区5月5日至5月15日。

(2)播法。选用2BTG~3型播种机精量播种。

(3)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肥水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一般要求公顷保苗35~40万株。

(4)播种质量。播种均匀无断条。

5、田间管理

(1)中耕。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出苗后及时铲趟,做到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拔净大草。

(2)灌水。根据旱情和生长发育需水规律,要因地制宜进行灌水。

(3)促控结合。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每公顷用尿素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2.5公斤溶于500公斤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点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4)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种类,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或茎叶处理。

(5)病虫害防治。做好病虫预报,注意观察田间草地螟、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灰斑病、菌核病发生情况,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采用相应药剂进行防治。

6、收获

(1)收获时期。人工收获,落叶达90%时进行;机械联合收割,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

栽培模式 第2篇

白菜-莴笋-黄瓜-青菜高效栽培模式

近年来,清镇市在专业蔬菜基地上,通过进一步实践探索总结出白菜-莴笋-黄瓜-青菜-年四季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产白菜2000kg/667m2,产值2800元.

作 者:刘忠琴 作者单位:清镇市卫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清镇,551400刊 名:耕作与栽培英文刊名:CULTURE WITH PLANTING年,卷(期):2009“”(1)分类号:S6关键词:

茄子夏秋抗逆栽培模式 第3篇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长旺盛、抗逆性强、高产的茄子品种,如宁茄八号、浙茄28、艳丽长等。

2. 培育壮苗 利用保护设施,采用穴盘育苗,以减少高温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为害,培育优质秧苗。

①育苗前准备。苗床:利用大棚、中棚等设施,覆盖遮阳网、防虫网,做宽120厘米的高畦。穴盘:选用50目穴盘。基质:选用蔬菜育苗基质,或60%泥炭+20%珍珠岩+20%蛭石组成的混合基质,基质应预湿、拌匀,使含水量达到50%,装盘后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待播。

②播种。播种期一般以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宜。用50~55℃热水浸种15分钟,再用20~25℃温水浸种3~4小时,然后放在28℃环境下催芽。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每穴播1粒,播后覆盖基质1厘米厚,并覆盖地膜或遮阳网,温度保持白天30℃、夜间20℃,5天左右即可出苗。

③苗期管理。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控水降温,干旱时及时补水,全苗后用恶霉灵3000~4000倍液喷洒苗床。苗期管理重点是防强光、高温、暴雨及虫害等。中午高温、强光时,可加盖遮阳网,苗床白天适温为27~28℃,夜间适温为18~20℃。幼苗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 定植 选择2~3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的田块,菜区可与春西瓜、春黄瓜等轮作,粮区可与小麦、油菜等轮作。定植前重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千克,茄果类蔬菜专用复合肥30~50千克。深沟高畦栽培,畦宽1.8米左右,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亩栽2400株左右。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棚室栽培可用遮阳网覆盖5天左右,露地栽培畦面覆盖稻草或茅草,并且要浇透水。

4. 田间管理 管理重点是降低植株群体温度、适时整枝、科学管水、防治螨类等。畦面铺盖2~3厘米厚松软透气覆盖物(如稻草、锯末等)保水。

①肥水管理。开花坐果前适当控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沤根,高温干旱时及时浇水补肥。门茄坐住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8千克、磷酸二氢钾6千克,或浇施发酵后的稀人畜粪尿1000千克,每采收2~3次追肥1次。

②整枝打叶。门茄坐住后,去除门茄以下的所有侧枝,植株封行后摘除基部病、老、黄叶。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①绵疫病。发病初期喷洒66.8%丙森·异丙菌胺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液1500倍液,隔7~10天喷1次,防治2~3次。

②黄萎病。发病初期喷洒20%二氯异氰脲酸钠可溶性粉剂300~4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2次;或浇灌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株灌1升药液,5~7天1次。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在地上撒石灰,对健康植株也要施药防治。

③茶黄螨。用10%浏阳霉素乳油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液3000~40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2500倍液等喷雾,喷药重点部位是嫩叶背面、嫩茎及花器、幼果。

④茄二十八星瓢虫。人工捕捉成虫,人工摘除卵块;幼虫分散前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6. 采收 一般开花后16~18天即可采收,尤其是门茄、对茄要尽早采摘。

蔬菜保护性栽培模式 第4篇

1.1 辣椒/丝瓜/西兰花

辣椒10月上旬育苗, 翌年2月中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中旬~6月下旬, 7月中旬倒茬。丝瓜6月中旬育苗, 7月中旬移栽, 密度650株/667m2;8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9月上旬~9月下旬, 10月上旬倒茬。西兰花8月下旬育苗, 10月上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采收盛期12月上旬~12月下旬, 1月上旬倒茬。

1.2 番茄/紫甘蓝

番茄11月上旬育苗, 翌年2月上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下旬~7月上旬, 7月中旬倒茬。紫甘蓝8月上旬育苗, 9月中旬移栽, 密度3200株/667m2;11月中旬~1月上旬收获结束。

1.3 茄子/豇豆/莴笋

茄子10月上旬育苗, 翌年2月中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中旬~6月上旬, 6月下旬倒茬。豇豆6月下旬点播, 密度3200株/667m2;8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8月中旬~9月下旬, 10月上旬倒茬。莴笋9月上旬育苗, 10月中旬移栽, 密度4500株/667m2;12月上旬一次性收获。

2 大棚秋延后蔬菜种植模式

2.1 黄瓜/辣椒

黄瓜1月中旬育苗, 2月下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4月下旬~5月中旬, 6月上旬倒茬。辣椒6月中旬育苗, 7月中旬移栽, 密度2500株/667m2;9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10月上旬~11月中旬, l2月中旬倒茬。

2.2 豇豆/黄瓜

豇豆1月下旬点播, 2月下旬移栽, 密度3200株/667m2;4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上中旬, 6月上旬倒茬。黄瓜6月中旬育苗, 7月上旬移栽, 密度2000/667m2;8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9月中下旬, 11月上旬倒茬。

2.3 西葫芦/茄子

西葫芦1月上旬育苗, 2月上句移栽, 密度1800株/667m2;4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4月下旬~5月中旬, 6月上旬倒茬。茄子6月上旬育苗, 7月上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9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9月下旬~10月中旬, 11月下旬倒茬。

3 大棚蔬菜立体间 (套) 种植模式

3.1 黄瓜+苦瓜/萝卜

黄瓜1月中旬育苗, 2月下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4月下旬~5月中旬, 6月上旬倒茬。苦瓜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移栽, 碧秀苦瓜等嫁接苗, 密度100株/667m2;5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6月中旬~9月中旬, 10月下旬倒茬。韩国萝卜10月中旬点播, 播5000穴/667m2, 12月上旬~翌年1月中旬收获。

3.2 辣椒+苦瓜

辣椒10月上旬育苗, 翌年2月中旬移栽, 密度1200株/667m2;4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中旬~9月下旬, 12月中旬倒茬。苦瓜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移栽, 碧秀苦瓜等嫁接苗, 密度100株/667m2;5月下旬初收, 第1次采收盛期6月中旬~7月下旬, 第2次采收盛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12月中旬倒茬。

3.3 苦瓜+豇豆

苦瓜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移栽, 碧秀苦瓜等嫁接苗, 密度100株/667m2;5月下旬初收, 第1次采收盛期6月中旬~7月下旬, 第2次采收盛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12月中旬倒茬。豇豆3月上旬点播于种植苦瓜所剩余的厢面, 密度1300穴/667m2;5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中旬~6月上旬, 6月下旬倒茬。

3.4 苦瓜+西葫芦

苦瓜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移栽, 碧秀苦瓜等嫁接苗, 密度100株/667m2;5月下旬初收, 第1次采收盛期6月中旬~7月下旬, 第2次采收盛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12月中旬倒茬。西葫芦于1月上旬育苗, 2月上旬定植于种植苦瓜所剩余的厢面, 密度1200株/667m2;4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上旬~6月上旬, 6月下旬倒茬。

3.5 丝瓜+西葫芦

丝瓜1月下旬育苗, 3月上旬移栽, 丝瓜和西葫芦间隔定植, 丝瓜定植时预留定植西葫芦的厢面, 密度650株/667m2;丝瓜于4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上旬~6月下旬, 7月中旬倒茬。西葫芦于1月上旬育苗, 2月上旬定植于种植丝瓜所剩余的厢面, 密度600株/667m2;4月中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上旬~6月上旬, 6月下旬倒茬。

4 露地地膜+小拱棚蔬菜种植模式

4.1 马铃薯/甜糯玉米/速生叶菜/莴笋

茬口安排:马铃薯11月下旬播种覆膜, 密度6000株/667m2;4月上中旬收获结束。甜糯玉米3月上旬育苗, 4月上旬移栽, 密度2500株/667m2;6月中旬一次性收获结束。速生叶菜 (小白菜、娃娃菜等) 6月下旬直播, 7月下旬一次性收获结束。莴笋8月上旬育苗, 9月上旬移栽, 密度4500株/667m2;10月下旬一次性收获。

4.2 番茄/西兰花

番茄11月下旬育苗, 翌年2月上旬移栽, 密度2300株/667m2;5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6月中旬~7月中旬, 8月上旬倒茬。西兰花7月上旬育苗, 8月中旬移栽, 密度2200株/667m2;第1轮采收盛期11月中旬~12月上旬, 第2轮采收盛期12月中旬~翌年1月上旬, 1月中旬倒茬。

4.3 黄瓜/豇豆/芥菜

黄瓜2月上旬育苗, 3月中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4月下旬初收, 采收盛期5月中~6月上旬, 6月中旬倒茬。豇豆6月中旬点播, 密度3200株/667m2;8月上旬初收, 采收盛期9月上旬~10月上旬, 10月中旬倒茬。芥菜9月中旬育苗, 10月中旬移栽, 密度2000株/667m2;12月上旬~2月上旬收获结束。

摘要:南部县是具有130万人口的农业大县。随着中国钓鱼城、中国桂花城、全国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等殊荣花落南部, 城镇人口达30余万人, 如何既要保障城镇蔬菜供给, 又要提高菜农收入, 成了农业科技人员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总结, 归纳出蔬菜保护性栽培的几种模式供参考。

苏州地区春萝卜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第5篇

苏州地区春萝卜高效栽培模式探讨

以春萝卜品种白玉春为试材,研究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栽培方式对苏州地区春萝卜品质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栽培的春萝卜品质好、效益高;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以1~2月播种为主,后期易发生病害;地膜覆盖栽培一般可在2月播种,但要及时采收,否则易抽薹、发病.

作 者:陈素娟 陈国元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刊 名:农技服务英文刊名: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年,卷(期):200926(10)分类号:S631.1关键词:春萝卜 高效 栽培模式 探讨

春大豆//玉米—晚稻高效栽培模式 第6篇

一、春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1.冬前整地。冬前整地时,土块翻开即可,不宜整细,让大土块晒坯冻垡,播种前再浅耕1次即可。

2.选用良种。为了配套晚稻,大豆应确保在7月10~15日前收割完毕,稻田春大豆宜选择生育期110天左右的中熟品种。生产上,我们主要选用“翠扇大豆”,该品种产量弹性大,在加强管理的条件下容易获得高产。播种用的大豆种子必须经过精选,剔除有虫口、有病斑、干瘪的籽粒,确保粒粒饱满、有光泽。

3.合理密植。大豆合理密植,一是单位面积的群体数量要适当,二是每蔸的个体植株数要适当,关键是要小蔸密植,避免大蔸稀植。根据品种不同,每667平方米(1亩)保苗量一般控制在1.5万~2.5万株,每蔸不要多于4株。对于翠扇大豆,每667平方米播8000蔸左右,每蔸播2粒。

4.科学施肥。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施1000~1500公斤土杂肥、5~7.5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肥时注意避免种子与化肥直接接触。播种时没有施化肥的,出苗后3叶期以前必须及时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5~10公斤,但切忌肥料黏附在大豆叶片上,否则会出现烧叶现象。开花前5~7天追施复合肥7.5~10公斤作花荚肥。

5.生化调控。翠扇大豆是无限结荚习性,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条件下,植株营养生长十分旺盛,应在始花期喷施多效唑,促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花荚期每667平方米用10克钼酸铵、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1~2次,或直接用大豆专用叶面肥喷施。

6.病虫防治。在做好病、虫情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重点是在花后3~5天及时防治豆荚螟,生长后期椿象危害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相当大,如虫口基数较大,应及时防治。

二、玉米间种技术

1.选准品种。一是所选玉米品种生育期应与大豆生育期接近或略有缩短,二是选择矮秆品种。尽管大豆是较耐阴作物,但在大豆厢边间种玉米,还是会对阳光有一定遮挡作用的,选择矮秆品种,有利于减弱负面影响。

2.协同播种。正确的做法是大豆与玉米必须同时播种。

3.田间管理。在确保一播全苗的前提下,前期做好间苗,力争玉米苗大小、高矮基本一致。在2叶1心至3叶期,用烯效唑兑水喷雾,促苗矮壮。施肥应适施壮秆肥,重施穗肥。大喇叭口期及时防治螟虫。

三、晚稻配套技术

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湖南省宁远县的晚稻安全齐穗期为9月22日,结合大豆收获期,一般选择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品种,6月中旬播种。播种前用烯效唑拌种,或在1叶1心时喷施多效唑,以培育矮壮秧苗。

2.宽行窄株,小蔸匀植。大豆田栽插晚稻发苗好,宜采用宽行距与窄行距相间移栽的方法,按16.7厘米×(16.7厘米+33.3厘米)规格,每667平方米插1.6万蔸优质杂交稻品种,每蔸1~2棵苗。

3.控施氮肥,平衡施肥。由于前作是大豆,土壤供氮能力增强,因此应适当控施氮肥。优质稻基秆较纤细,宜适当多施钾肥。一般可按1∶0.5∶0.9的比例配施氮、磷、钾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和钾肥60%~70%作基肥,追肥则减少蘖肥用量,加大穗肥用量,以加强后期营养,防止功能叶和根系的早衰,提高水稻结实率。

4.水浆管理,科学运筹。水分管理要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采用浅水抛插,减少悬秧;过水活蔸,湿润分蘖,促低位分蘖快发多发;轻搁晒田,达到计划苗数的80%~90%时开始露田,分2~3次轻搁,即田面无水细坼;足水孕穗抽穗,穗分化后保持浅水层;干湿壮籽,后期干干湿湿,保持湿润至成熟。

香菇栽培模式与品种选配要点 第7篇

1 香菇的栽培模式

1.1 香菇段木栽培方式

香菇段木栽培需要大量的树材,适用于树材丰富的地区,目前已很少使用。适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树种多为壳斗科、桦木科和金缕梅科的阔叶树,如粟树、柞树、棚树、桦树、胡桃揪、千金榆和生赤杨等[1]。菇木应选择树龄为10~25 a的树木,直径应在12~20 cm。在深秋和冬季伐选树木,砍伐的树木要放在原地丧失部分水分后方可剃枝,并运至菇场,再自然风干一段时间,当裂纹达菇木直径的2/3时接种,接种时间为气温5~20℃的季节,15℃左右是接种的最佳时期。接种后上堆发菌,发菌时菇木的堆放方法一般有井字形、横堆式和覆瓦式。

1.2 香菇代料栽培方式

代料栽培香菇是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品代替段木,并创造出适合香菇生长的条件来栽培香菇。代料栽培的选料有纸屑、谷壳、棉籽壳、花生壳、高粱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麦草、甜菜渣、稻草、玉米、部分针叶树木屑以及刨花、废棉秆等[2]。代料栽培的优点:①培养料来源丰富,可以变废为宝,节省木材;②有效地扩大栽培区域,为食用菌的生产开辟新的途径;③生产周期短,环境条件可控;④资金回笼较快。

1.3 香菇木屑菌砖栽培方式

利用木屑菌砖的技术要点为:菇房温度0~12℃是香菇的播种安全期,蒸料时在98~105℃维持2 h即可,培养料冷却到25℃以下,方可搬进接种室准备接种;在发菌期间要保持通风和保温;栽培块转色管理的好坏是决定香菇产量的关键,主要是做好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1.4 香菇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是我国北方地区香菇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模式,具有许多优势:①管理种植方法简单;②适宜大面积开发,对土质的要求不高;③成木低、效益高,当年投资当年见效;④露地栽培香菇的品质好,商品率高[3]。但是,露地栽培香菇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选地原则上要求选择不黏、不涝、不旱的沙壤土地块为宜;适宜播种时期为气温10℃左右,土壤化冻7~8 cm时;栽培基质原料选择阔叶树硬杂木屑,粗细程度以圆盘锯加工的木屑为标准;灭菌温度达到98℃以上维持2 h;播种时选择无风天气进行,菌种当天用当天粉碎,不可过夜,菌丝爬满塑料膜或部分通风草把时选择无风晴天早晚撤土;转色催蕾期可通过早晚揭膜通风形成温差,促进转色顺利完成,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出菇期应保持棚内空气充足新鲜。

1.5 香菇生料栽培

香菇生料栽培法的优点:培养料来源广泛,便于就地取材;生料栽培节省劳动力和工时,工艺流程简便;周期短、受益快,培养料不经高温灭菌,养分不被破坏。

2 品种选配

香菇栽培按照季节分可以分为春栽香菇模式、夏栽香菇模式(反季节栽培模式)和秋栽香菇模式。春栽、秋栽是根据人们生产习惯来人为划分的。春栽香菇模式多以生产干花、厚菇为主;夏栽香菇模式或反季节栽培模式,主要选种早熟、耐高温、催菇温差小的品种;秋栽香菇则要选择中低温型早熟品种。

3 结语

我国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地域辽阔,香菇生产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结合不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了很多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栽培形式。为了促进香菇产业的发展,除了使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还要进一步加快香菇工厂化研究。我国作为世界的人口大国和世界上香菇生产的第一大国,更应加快工厂化的步伐,以满足人们对香菇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

摘要:近年来,香菇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得到迅猛增长。而不同的栽培模式对香菇的栽培场所与品种选配有不同的要求,对香菇的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针对香菇的栽培模式与品种选配进行分析,以期为香菇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菇,栽培模式,品种选配

参考文献

[1]蔡衍山.食用菌无公害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杜顺刚,刘永先.香菇菌株135在北方栽培中应主要的几点[J].食用菌,2003(1):11.

大同地区设施葡萄栽培模式简述 第8篇

关键词:大同地区,设施葡萄,模式

近些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大同地区葡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现行气候条件下, 露地生产葡萄的适宜品种少, 同时受气候影响, 管理难度较大, 一旦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损失。笔者从事农业工作多年, 经过多方考察了解, 反复验证, 认为大同地区葡萄种植发展设施栽培前景广阔。由于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栽培葡萄采用春提早、秋延晚错季生产, 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无霜期短这一大缺陷, 延长了生长期, 使植株树体健壮、产果稳定、产量增加、品质提高。并可选择早、中、晚品种搭配生产, 达到早熟品种早中取早, 晚熟品种错季供应的目的。如:近几年南郊区塞北葡萄研究所在一座不足0.033 hm2的日光温室内栽培超早熟品种“七月鲜红”、中熟品种“红大粒”、晚熟品种“红地球”, 每年鲜果从6月成熟一直供应至10月底, 经济效益是露地栽培的3~4倍。

1日光温室栽培葡萄

对温室的重点要求是:温室主体骨架应坚实牢固, 室内无立柱;温室后墙及东西山墙墙体厚度不得少于1 m;棚檐前边需设防寒沟, 每年须更换一次新薄膜, 并且将通风位置设在顶部;草苫或棉被厚度不少于3 cm。

1.1超早熟高效栽培模式

1.1.1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生长期短、成熟早、抗病性好、产量高、品质佳, 在散射光情况下, 着色良好而长势中庸的超早熟、极早熟品种, 如“塞北06-1”、“美国红”。

1.1.2定植时期

日光温室栽苗在3月1日—5月1日任何时候都可定植硬枝苗;5月1日—6月30日, 任何时候都可定植营养钵绿枝苗。

1.1.3栽培架式

温室生产葡萄以双臂篱架双层水平整形较好。该架式南北行向整畦, 行距2 m, 株距0.4 m, 畦的两端中央各栽1根立柱, 柱高1.8 m。南端立柱栽后顶端应距棚膜不少于10 cm, 以免遇风抖动而磨破棚膜;北端立柱栽时应留出离墙0.6~0.7 m的走道。立柱栽后应进行定位, 前柱顶端通过焊接可从温室弓架固定, 后柱顶端可通过8#铁丝与后墙固定。每根柱的内侧东西向分别固定4根横木担, 距地面第1根离畦面高度0.6 m, 其余间距均为0.4 m。横木的长度是从下往上渐长, 呈倒八字形状。如第1根0.6 m, 第2根0.7 m, 第3根0.8 m, 最上端一根是0.9 m。在横木的末端南北向栓拉2×4道12#铁丝为架。

栽苗时将其定植于畦的中间呈“一”字型。苗木生长后每株只保留1个壮芽生长, 并隔株分别引绑在两侧架面上 (即铁丝) 让其直立生长, 当生长高度达1 m以上时进行摘芯, 促其枝条老化、成熟、增粗和花芽分化。秋季将两侧主蔓分别向南压倒, 水平绑在第一道铁丝上, 并将主蔓在邻株交界处剪截。至此第一层结果树形已经形成。第二年芽眼萌发后, 将第一层结果蔓每株均匀培养三四个结果枝组结果。同时在植株离地50~60 cm处, 即第一道铁丝附近再选1个壮芽, 抹去花穗让其直立生长, 高度达1.5~1.6 m时摘芯, 用上年同样的方法将其压倒水平绑在第3道铁丝上。至此, 两层结果架面基本形成。

1.1.4操作管理规程

每年元月20日前后开始开帘升温, 即每天日出前30 min揭开, 日落前1 h盖上。为了促进土壤温度回升, 对畦面行间进行一次较深的中耕, 同时配合旧薄膜覆盖。正常年份3月1日前后即可萌芽。芽眼萌发后, 为了新梢生长充实, 不徒长, 应进行通风换气, 调节温度, 使之最高温度不超28℃为宜。5月10日前后, 果实膨大已进入末期, 浆果已开始着色成熟, 此期外界气温已明显升高, 室内夜间温度在不覆盖情况下也达到了植株生长的要求, 因此应将草苫或棉被一次性撤除。6月上旬, 外界气温不论白天或是夜间均可满足植株生长和结实的需要, 为增加果实含糖量, 促进果实加速成熟, 应将薄膜撤去, 进入露地管理状态。9月上旬, 夜间气温明显下降, 为了使植株延长树体复壮时期, 积累更多的营养, 应抓紧上膜, 并适时通风换气。10月下旬, 修剪等一系列工作完毕, 立即覆盖草苫或棉被, 至此盖后不再拉开, 使植株在黑暗低温条件下进行深度休眠, 不需下架。

1.2秋延晚错季栽培模式

1.2.1品种选择

该生产模式在品种选择上应紧紧抓住晚熟这个概念, 并且要求品种的丰产性和品质要高, 枝条木质化程度良好, 大同地区常用品种有“黑大粒”。

1.2.2定植时期与架式

晚熟葡萄品种的定植时期与早熟品种相同, 而多年来的跟踪调查表明, 大多数晚熟品种最适宜棚架栽培, 如:“龙眼”、“红地球”。而设施栽培系集约性经营, 投入较大,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 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大同葡萄研究所运用篱棚架窄行栽培法, 值得推广和借鉴。行距2 m, 株距0.6 m, 南北向单行栽植。栽植畦南北两端各栽1根立柱, 位于畦中心线偏西10 cm处, 柱高1.8 m, 将立柱定位后, 用12#铁丝在两柱间拴拉3道形成单臂立架。第一道离畦面高度1 m, 其余两道间距0.4 m。当苗高超出立架后每行分别用2根长度2.3 m的木棍在立柱顶端与邻栽植行立柱顶端纵向连接, 即东西向水平相连。随着枝蔓延长生长, 每间隔0.4 m在木棍间南北栓拉1道铁丝, 棚架面共用4道铁丝。至此篱棚架搭设完毕。

植株生长后, 每株只培养1个主蔓生长, 应用独龙干整枝方式, 当年苗高1.5 m后摘芯。秋后修剪时在摘芯部位剪截, 以后逐年在边结果边培养结果枝组的同时, 使主蔓延长至第7道铁丝后捆绑定位并剪截封顶。至此篱棚架形已形成。

1.2.3操作管理规程

以品种的成熟期和预计采收期灵活决定开帘升温的时期。以黑大粒为例, 应在4月20日开帘升温催芽, 5月1日即可萌芽生长, 20 d后撤除覆盖, 通过夜间闭膜保温的方法维持到6月1日将棚膜全部撤除, 在露地状态下使之开花结果。

9月上旬, 气温已经下降, 为了得到合理的夜间温度, 将薄膜盖上, 在人为调控白天温度的同时, 应密切注意夜温的变化, 如夜温太低, 即应准备草苫或棉被的覆盖。10月中下旬, 果实成熟采收、销售或存储。之后须继续坚持白天通风换气, 夜间覆盖保温的程序, 使植株尽量延长生长、复壮, 直至叶片黄化甚至脱落后进行修剪等一切事宜。之后盖住不再拉开。

2塑料大棚栽培葡萄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葡萄是设施栽培的又一种形式, 它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适宜大棚的栽培时期是4月5日—5月1日任何时候都可定植硬枝苗, 5月10日—6月30日任何时候都可定植营养钵绿枝苗。但不论是硬枝苗还是绿枝苗, 必须选用经抗寒砧木嫁接后的苗木或先行栽培抗寒砧木苗, 待条件成熟再进行嫁接。

2.1春提早栽培模式

2.1.1品种选择

该栽培模式在品种选择时, 应牢牢抓住早熟、质优、丰产而抗性良好的品种, 并且在当地露地栽培条件下非常适宜的品种, 如:“塞北06-1”、“美国红”、“早峰”。

2.1.2栽培架式

朔料大棚多为南北方向, 东西两侧受光, 故而栽培架式多选用双臂篱架式与小棚篱架搭配。如大棚宽度10 m, 则应南北向栽5行葡萄, 行距2 m。东西边两行分别距棚边1 m为栽植中心线, 株距0.6 m, 运用小篱棚架使东边行植株枝蔓向西爬, 西边行植株枝蔓向东爬, 分别在邻行上空中部定位;中间3行株距0.3 m, 枝蔓直立生长, 隔株分别引缚在两侧架面上培养结果枝组。

2.1.3管理方法

塑料大棚因无棉被或草苫覆盖, 因而温度上升快, 散失也快。因此, 每年应在3月20日前后覆膜扣棚。覆膜过早, 芽眼会提前萌发, 因外界气温很低, 夜间容易发生冻害, 如覆膜太晚, 则失去了设施栽培的意义, 选择这个时期恰到好处。

覆膜后1周左右, 表层土壤已经解冻, 这时应抓紧出土上架。土壤水分不足时, 应补浇一次催芽水。大约在4月15日左右芽眼就会萌发, 比露地栽培可提前15~20 d。芽眼萌发后, 应根据天气阴晴, 进行通风调节温度。6月1日外间温度已经稳定, 这时应撤除薄膜, 进入露地管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撤膜前5~7 d, 夜间不关闭通风, 并逐步开大, 使植株得到缓慢适应。冬前埋土防寒越冬。

2.2秋延晚栽培模式

2.2.1品种选择及其意义

秋延晚栽培, 顾名思义, 是将一些露地栽培非常适宜, 但遇特殊年份导致成熟不到位或采收后立即进入防寒状态的品种, 因为排挤了树体复壮时期而产生大小年现象。而运用塑料大棚这一简单设施却能够完全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因此, 应选择成熟期晚, 枝条木质化程度高, 果品品质佳、产量高、耐储运的品种, 如:“龙眼”、“红提”、“黑大粒”。

这类品种采收后建议最好不要立即销售, 应配合储存。多年来的市场调查证明, 秋后入窖的葡萄鲜果, 入冬后销售经济效益即可翻番, 如在春节前上市, 效益更佳。例如阳高县尉家小堡的果农, 栽培面积达133.3 hm2, 90%是以龙眼葡萄为主, 每当果实采摘后有50%的果农利用院内传统老窖存储, 利润可翻倍。

2.2.2栽培架式

秋延晚栽培均选用成熟期晚的品种, 而根据晚熟品种适宜棚架管理这一事实, 应在大棚的东西两边距棚缘1 m处, 南北行向各栽1行葡萄, 株距0.8 m (晚熟品种树势强旺, 栽植密度太大不利于通风和采光) 。植株生长后, 每株只培养一个主蔓逐年延长生长, 运用独龙干整形方法使东行枝蔓向西爬, 西行枝蔓向东爬, 形成阶梯式棚架长廊形结果状。中间空地还可种植茼蒿、油菜、青菜等耐阴矮秆蔬菜。

2.2.3管理方法

前期的扣棚和撤膜时期与春提早栽培一致, 区别是晚熟品种成熟晚, 生长期长。因此, 鉴于气候限制, 应在8月上旬将薄膜二次盖上, 以确保果实膨大和成熟期温度的需要, 并延长树体复壮阶段。

栽培模式 第9篇

1 试验环境

试验区设在甘肃省通渭县佳鑫农特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 位于东经105°10′、北纬35°12′, 海拔1 842m。试验设在基地智能连栋温室及拱棚内, 配备有基质温、湿感应探头8处, 空气温、湿度感应探头8处, 气体鉴别器1台, 采用微电脑编程控制供水供肥, 自动控制通风、降温。防虫防病以物理预防为主, 连栋温室及拱棚周边有20m隔离区。各通风区配备40目沙网。室内有4台诱防虫灯, 并采用植物液体 (醋、糖、姜、蒜、苦豆草) 预防病虫害。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择普通塑料袋、编织袋、无纺织袋、气调袋各若干条作为甜瓜栽培袋。选择适宜当地的望远三号 (俗名一窝蜂) 作为甜瓜种植品种。

2.2 试验方法

在同等环境条件下, 采用相同的基质不同的栽培袋, 在甜瓜不同发育生长期, 对基质水分、温度、养分及幼苗期、伸蔓期、成熟期的根系和产量品质进行试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调袋与编织袋栽培模式20cm深处基质水分含量和基质温度变化试验

从图1可以看出, 气调袋内的基质温度和含水量明显高于编织袋, 而且温度和含水量均变化平稳。

3.2 不同栽培模式幼苗期根系发育试验

根据表2显示, 采用气调袋栽培甜瓜, 幼苗的株高、地下根茎长度、初生根数 (吸收根系) 、地上叶片数、单株鲜重等植株性状优势明显。初生根发达说明吸收水肥能力强, 植株鲜重大说明幼苗发育程度良好, 植株建成早, 有利于日后茎端分化节位和蔓上各节营养器官的发育。

3.3 不同栽培模式伸蔓期 (采用主蔓单蔓整枝法) 性状比较试验

3.4 不同栽培模式结果期 (从花开放到成熟期) 性状比较试验

根据表3、表4显示, 采用气调袋栽培甜瓜, 具有株高适中、侧根长、地下茎粗、叶茎大、结瓜节位低、果大等特点。

4 小结

本试验采用普通塑料袋、编织袋、无纺袋、气调袋等四种不同的栽培模式, 从20cm深处基质水分含量和基质温度变化及甜瓜幼苗期、伸蔓期、结果期三个生长阶段植株性状的比较试验, 可以看出, 选用气调袋栽培甜瓜是最佳的栽培模式, 植株性状普遍优良, 果实结瓜节位低, 茎粗、长势好, 为二次结瓜座果提供了优良植珠健壮体,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文田.甜瓜无土栽培试验总结[J].中国蔬菜, 1992, (S1) :66-68.

大豆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第10篇

选择土壤肥沃,有施肥基础的玉米、烤烟、马铃薯茬口。同时严把整地关,对秋翻、春翻地块做到整平耙细,顶浆起垅压实;对有深翻基础的原垅玉米茬,早春拿净茬子,将茬坑耢平达到播种状态;对没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原垅地块,采取机械原垅深松或播后苗前垅沟深松,深松深度都在25厘米左右,坚持标准,保证整地质量。

2 选用优良品种

按当地区域自然条件和生产水平,选择熟期适宜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绥农22、绥农28、黑农44、黑农48、黑农54、合丰50等为主栽品种。播前进行选种,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选后种子净度高于97%,发芽率高于90%。

3 药剂处理种子

为防治地下病虫害,选用35%多福克大豆种衣剂,于大豆播前进行种子包衣,药种比例1:80,充分阴干后进行播种。

4 科学配方施肥

做到了氮、磷、钾合理施用,底肥与种肥相结合。平均每公顷施大豆配方肥225公斤或磷酸二铵120公斤,33%硫酸钾60公斤做种肥,第一层施在种下4-5厘米处,占施肥总量的30-40%,第二层施在种子8~15厘米处,占施肥量的60-70%,做到了种肥隔离,以免烧种。有的地块大豆前期长势较弱,结合二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公顷施尿素37-74公斤,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大豆初花期大部分地块公顷用尿素4.5-10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对水50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防止大豆后期脱肥。

5 适时精量点播

当地温稳定通过7-8℃时,采用垅上精量播种机进行垅上双行精量点播,双行间小行距10-12cm。播种期从5月10日开始5月20日全部播完,镇压后播种深度在3~4cm。平均公顷保苗在28-30万株。

6 及时防治病虫

6.1 蚜虫

当大豆点片发生并有5%~10%有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达50%时;百株蚜量1500头以上,天敌数量很少时,用3%莫比朗乳油每公顷600毫升或1.8%阿维菌素150毫升或10%比虫啉300克,对水300~400公斤喷雾。

6.2 红蜘蛛

当田间有发生时,用1.8%阿维菌素150毫升或虫螨克225~300毫升或爱诺虫清250~300毫升,对水300~400公斤喷雾。

6.3 大豆食心虫

成虫发生盛期,封垅好的地块可用80%敌敌畏乳油每公顷1500~2000毫升,制成药棒,每4垅一行,5米一根熏蒸;封垅差的地块公顷用菊酯类农药如2.5%功夫、2.5%敌杀死和5%来福灵200~300毫升对水450~600公斤喷雾。

6.4 草地螟

在草地螟大发生达到每株一头时,用菊酯类药剂225~300毫升/公顷或快杀灵400~600毫升/公顷,常规喷雾。

6.5 大豆根绒粉蚧

防治以内吸型药剂为主,如莫比朗、速克毙等,如果与触杀药剂(功夫、快杀灵等)合用,效果更好。

6.6 灰斑病

在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1.5公斤/公顷,对水450~600公斤喷雾。

7 搞好化学除草

为防止草荒,土壤墒情好的地块采取土壤封闭除草。播后苗前每公顷用90%乙草胺乳油1500-2000毫升加75%噻吩磺隆30克或每公顷用90%乙草胺1500-2000毫升加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克对水600公斤垅体喷雾。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采取茎叶处理,在大豆出苗后,杂草2~4叶期施药。每公顷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200毫升或12.5%拿扑净乳油1200~1500毫升对水450公斤叶面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

8 及时铲趟管理

当大豆拱土时,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做到了两铲三趟。铲趟伤苗率小于3%,后期在草籽尚未成熟前拿大草一次。

9 及时收获脱粒

智利甜樱桃生产概况及栽培模式 第11篇

智利地处南半球,20余年来,该国甜樱桃生产发展很快,栽培面积从1990年的1.8万亩上升到2011年的近11万亩,一跃成为世界上第3大甜樱桃出口国。栽培区域也从南纬34°10′~35°25′扩大到如今的南纬29°54′~44°15′。相比其他果树,甜樱桃的回报更高,这是导致其栽培面积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甜樱桃多数用于出口,主要市场有:远东(46%,主要是中国)、美国(35%)和欧洲(14%)。甜樱桃出口一般通过海运或空运,运输到美国需要20~25天,到欧洲需30~35天,最远的中国约需要40天左右。

主栽的甜樱桃品种有宾库、先锋和大紫等。最近10年,新品种栽培面积逐渐增多,其中,桑提娜、皇家黎明、甜心和雷吉娜等逐渐成为主栽品种。新的砧木也同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包括生长势较旺的马扎德、Mericier及较矮化的MaxMa、吉塞拉系列等。主要砧木为考特、吉塞拉6和MaxMa14。这些品种和砧木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传统上,智利的甜樱桃园都采用大冠稀植,株行距7米×7米,每亩约14株,树体高度在4米以上,但产量较低,亩产只有800~1000千克。品种多为那翁、先锋和大紫等坐果率和产量较低的品种,同时采用的也是生长势较旺的砧木品种,如Mericier、马哈利。

目前,生产上倾向于将产量较低的品种嫁接到矮化砧上,而将自花结实、产量较高的品种嫁接到长势较旺的普通砧木上。新建果园开始提高密度,每亩67株以上,树体较小,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提高。较小的树体有助于病虫害防控及管理,如修剪,疏花疏果及果实采收等,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从而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

2 栽培模式

长期以来,智利的甜樱桃园多采用7米×7米(约14株/亩)到10米×10米(约7株/亩)的株行距,开心形整形。近些年来,生产者逐渐提高了种植密度。目前,最常见的树形是主干形。这种树形在管理上要求控制侧枝的生长和分布,多采用赤霉素4+赤霉素7+6-苄基氨基嘌呤来促进侧枝萌发,同时,也可在芽上方刻伤来促进发枝。此外,还由此引申出“主干+Solaxe”的整形方式,在这种模式中,当着生于主干上的侧枝长到70~80厘米时,拉平到90°左右夹角。通常,2年生以上的侧枝上可以形成大量短果枝,除因产量控制的需要进行适当疏除外,整体修剪量非常小。

但是,这种“主干+Solaxe”的整形方式在采用“矮化砧(如吉塞拉6、吉塞拉5、MaxMa14)+自花结实、高产品种”的组合中不太适用,主要是因为这类砧穗组合会受到拉枝和轻剪的严重影响。拉枝、疏除短枝和轻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枝条早熟,但也会因此结果过多,导致树体过早衰弱,一般出现在5~6年后,体现在产量和果品品质下降。

相比营养生长,果实是更强的贮藏光合产物的库,这会导致光合产物分配的不平衡,即光合产物主要供应给果实发育而不是营养生长,结果,当年生枝长度和数量不足,叶面积下降。最终,叶果比(LA/F)明显下降,叶片变得少而小,而采用矮化砧的组合枝条更短更少。一般情况下,精细管理的甜樱桃园培养的果枝呈管状,即较长的侧枝上着生着大量的短果枝,而当年生枝少且较短。而对于低产或较旺的砧穗组合,拉枝和轻剪可以促进枝条早熟和短果枝的形成。

在智利采用的其他整形方式还有西班牙丛状形、多级主干形, Y或V字形和篱架形。Y和V字形多采用高密度,沿主枝两侧与行平行方向培养结果枝,以获得早期丰产,增加透光率,并便于采收。西班牙丛状形同样适用于高密度栽培,同时可采用覆盖措施。

此外,一些种植者还在尝试一些其他的新的整形方式,这些整形方式的发展方向是减少修剪、疏果和采收用工。未来几年之内,智利的果园将会由于劳动力短缺和较高的成本而变得密集,因此,行人果园将会有可观的增加。

由于智利的果园逐渐向高密度发展,新的栽培技术也开始采用,如灌溉技术、产量调节、树冠覆盖、全营养施肥体系等。

采用高产砧穗组合的高密度果园的建立,逐渐使生产者放弃沟灌,转而采用更高效的滴灌和微喷,特别是矮化砧组合,如根系较浅、较小的吉塞拉和MaxMa系列砧木。此外,合成的或有机覆盖物也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地面覆盖可以很好地稳定湿度、降低土壤温度和控制杂草。

产量调节措施在智利的高产甜樱桃砧穗组合园也很常见。其中,修剪是主要的产量控制策略,主要是因为修剪的速度较快,且成本较低。修剪通常与疏芽、疏花和疏果互相补充,具体取决于需要和生产者的预算。一般情况下,根据砧穗组合的不同,修剪后要保证树体有350~700个短果枝。特定年份短果枝的留枝量取决于品种、砧木、树龄、低温积累量、上年产量,以及当地春天的天气情况。

基于这种考虑,在冬季气温较温和的年份,修剪要轻于冷冬。与此类似,在春季有霜冻或有雨的地区,甜樱桃园要避免修剪过重。智利的生产者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些,根据特定砧穗组合的树势和产量,修剪时间和修剪量应该有所区别。矮砧组合,如滨库/吉塞拉6,在越冬前的修剪要重于长势较旺的砧穗组合,如甜心/考特, 这类砧穗组合需要轻修剪或在生长季进行。在某些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冬季修剪,以防止细菌性溃疡病的感染,这是影响智利甜樱桃生产的主要问题。

在有些地区,樱桃种植者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来避免裂果,特别是在中央谷地地区的早熟品种。但在降雨较多的智利南部,覆盖有时也会受到刮风天气的限制。

智利的生产者在病虫害防控方面做得较好,特别是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控。此外,矿质营养精准施肥包括氮、磷、镁、锌、钙及其他元素,在生长季,氮肥一般施用2次,分别在采前早期和果实转色前,以提升果实品质和增加叶面积,在采后促进贮藏营养的积累。氮肥除土施外,也采用叶面施肥。

栽培模式 第12篇

稻田宜选择壤土、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块, 稻田应靠近水源, 全年水源充足, 排灌方便。稻田在冬季深翻晒田, 在种植前15d, 撒施新鲜生石灰2 250kg/hm2左右进行土壤消毒杀菌, 特别注意的是生石灰遇水或空气中的水分会变成熟石灰 (粉末状) , 只能起调酸碱度作用, 起不到杀除病菌效果。因此, 应注意使用新鲜生石灰, 撒时敲碎, 要带手套, 以防石灰腐蚀手。3月上旬进行放水耙田, 并撒施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750kg/hm2、腐熟农家肥22.5~30.0t/hm2, 再轻耙1次, 做到田平、泥烂。耙田后, 在田中挖井字沟, 沟宽和沟深30~40cm, 使沟沟互通, 在田边挖1~2个面积1m2、深1m左右的井, 并加固田埂, 以防止渗漏水肥。

2 莲藕播种

气温稳定在15℃以时, 适宜莲藕播种。一般罗城县莲藕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种植, 过早种植, 温度低于15℃, 容易使藕种腐烂;过迟种植, 生长期不足, 影响产量和晚稻生长。以浅水种植, 田间保持3~5cm浅水。莲藕品种应选择高产早熟品种, 如浙藕3号、浙湖1号、东河早藕等。莲藕种植时, 要求种藕完整、新鲜、无伤口、无病害、藕大芽壮。种植密度视土壤肥力、基肥量、栽培形式和季节的不同而定, 一般土壤肥力好、基肥充足的田块宜稀, 反则宜密, 种植密度以行株距为1.5m× (0.8~1.0) m为宜。排藕种时, 各株间以三角形的对空间排放为好。把藕头斜植入土深10~15cm, 叶节、芽梢翘在水面上, 藕种与地面倾斜度20~30°, 四周边行离田埂1.5m, 芽头向田中间排放。这样有利于利用光照, 促使莲藕在田中生长均匀, 避免地下茎窜到田埂。一般用种量为3t/hm2。

3 放水养鱼

莲藕播种后3~5d, 添加田水, 使田水深度达5~8cm, 并保持水深度。投放荷花鱼鱼苗1.5~3.0万尾/hm2, 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 投入深水沟, 在前期和后期适量喂小鱼饲料, 可增加鱼的重量, 中间鱼可吃浮游生物, 不用喂饲料。

4 藕田管理

种植后15~20d开始, 摘除老叶、枯叶、黄叶和病叶以及浮叶, 并结合植株调整, 把黄叶、枯叶和草按入泥中, 以利透风透光, 减少病害发生。以后10~15d耘田, 耘田在卷叶的两侧进行, 不能损伤地下莲鞭。第1次追肥施腐熟人粪尿15.0~22.5t/hm2或生物有机肥750kg/hm2, 促进叶片快发。第2次追肥在有立叶5~6片时进行, 当莲藕长出5~6片立叶时将种藕折断取出, 防治藕种腐烂, 施进口硫酸钾复合肥900kg/hm2, 并结合耘田。第3次追肥在封行后进行, 施人粪尿22.5t/hm2、饼肥750kg/hm2、复合肥450kg/hm2, 促进结藕, 以提高藕产量。施肥时应选择阴天进行, 施肥前应先把鱼赶入深水沟, 避免在烈日中施肥, 先除草后追肥, 以便肥料渗入泥土中, 利于作物吸收。藕田水层管理的总原则是前浅、中深、后浅。一般从种植到立叶出现时的萌芽生长期应保持浅水, 以提高土温, 促进萌芽, 以3~5cm的水层为好。随着植株的生长, 莲藕茎生长逐渐转旺, 此时水层逐渐加到10~15cm。当终止叶出现后即封行时, 表明开始结藕, 水层放低到5cm, 促进结藕, 如开花期遇到高温, 水层可放到10~15cm。

5 晚稻育秧与抛栽

晚稻选用中早熟超级稻品种如中浙优1号, 不宜选用迟熟品种, 确保稳产增产。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育秧, 用壮秧剂进行抛秧育秧或用旱育保姆隔层育秧技术。1叶1心时喷1次多效唑药液和叶面肥, 促秧苗矮壮、分蘖快, 确保抛时为每株有3~4叉分蘖苗的壮秧。莲藕早熟品种8月中旬叶面小部分开始枯黄, 此时莲藕已成熟, 可以进行晚稻抛秧。抛秧时, 先把莲藕部分老叶、病叶、枯黄叶摘除, 以利透风透光、便于抛秧后早生快发。抛秧时留浅水位, 抛秧后2~3d再恢复原来水位, 以增加土温, 促进禾苗快速生长。莲藕田因肥力较高, 抛秧24~27万蔸/hm2, 基本苗75万根/hm2左右, 确保稳产丰收。

6 晚稻田间管理

藕田此时比较肥沃, 套种的晚稻不用再施肥。为了提高晚稻结实率和提早成熟, 要求用磷酸二氢钾3kg/hm2对水900kg分别在始穗期、灌浆期各喷1次。禾苗前期由于莲藕叶还没有完全干枯, 不利于晚稻虫害的发生, 因此藕田套晚稻的病虫防治一般在中后期进行。

7 病虫害综合防治

(1) 莲藕主要病害有腐败病、叶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 主要感病期为莲藕的结藕期。实行套种栽培刚好避开了发病高峰期, 因此病害很轻, 一般无需防治。莲藕的主要虫害有莲缢管蚜、潜叶摇蚊、斜纹夜蛾等。蚜虫主要危害春藕前期嫩芽;潜叶摇蚊则主要取食春藕苗期浮叶的叶肉;斜纹夜蛾主要在夏秋季节夏藕生长盛期取食叶片, 重发生时三者均能严重影响田藕的生长发育乃至产量。防治方法: (1) 施生石灰3 750kg/hm2; (2) 选用无病藕种, 并在种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进行浸种消毒; (3) 施用腐熟肥料, 前期浅水晒田, 增施石灰和磷钾肥; (4) 在田间管理中防止踩断、折伤莲鞭、荷梗, 减少病菌侵入; (5) 及时拔除病株, 用70%甲基托布津或京露800倍液喷雾, 用黄板或蚜虱净450g/hm2对水900kg喷诱杀蚜虫。

(2) 晚稻稻田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以及三化螟、稻飞虱、叶蝉等。防治方法: (1) 用克瘟散1.5kg/hm2加井冈霉素2.25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 (2) 用蛾肃兴450g/hm2加克虫星750g/hm2加蚜虱净450g/hm2对水900kg喷杀防治三化螟、稻飞虱、叶蝉等, 确保增产增收。防治时应尽量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措施, 必要时选用无公害和生物农药进行综合防治。莲藕是双子叶植物, 又兼有单子叶植物的特性, 对很多化学除草剂非常敏感, 要严格防止稻田除草剂随灌溉水流入藕田, 藕田除草以人工挖除或覆盖控草为主, 其化学除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8 适时收获

莲藕8月成熟后, 还有一定的生长量和淀粉积累, 一般可以留在田里直至春节前收获, 荷花鱼争取在国庆节前后上市, 此时价格最高, 效益最好。收荷花鱼后排干水晒田, 促进晚稻的灌浆成熟。晚稻收获后可根据莲藕的市场行情收获莲藕上市, 以达到全年的最佳经济效益。

摘要:介绍了一季中稻地区罗城县龙岸镇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包括稻田选择与处理、莲藕播种、放水养鱼、藕田管理、晚稻育秧与抛栽、晚稻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为该地区探索出一条增收的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

关键词:鱼+莲藕+晚稻,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广西罗城

参考文献

[1]王锲扬, 梁运龙.覃塘莲藕套种晚稻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 1998 (12) :32.

上一篇:职业体育与城市发展下一篇:科技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