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4-07-10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精选5篇)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第1篇

由于汉字一直保留着意音体制,与世界通用的拼音文字迥然不同,所以人们对它的形音义关系一直很重视。两千年来一直是我国汉字研究的重点,并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甲骨文发现以后,这种研究就更大大地发展了。 近年来出版的许多专著、教材、字典词典,就代表了这种研究的成果。但是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形义关系的分析,对汉字的文化内涵则揭示不够。我在写作《汉字形义通释》的过程中,发现汉字的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把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对帮助人们增长知识是有好处的,对帮助人们深入理解汉字更是有好处的。不过,汉字的文化内涵,有的比较浅显, 人们容易理解;有的却比较深奥,人们需要深入思考才能发现。例如:

“人”字甲骨文作,很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但“男、女”的甲骨文分别作、 ,似乎与人并无关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 ”字从田从力,意思是男人在田里从事耕作;“ ” 字像跪坐的人形,意思是妇女在家里做家务。(要说明的是,跪坐是把臀部放在脚后跟上,便于站起,不是双膝着地上身挺直的长跪。)“男、女” 的字形,告诉人们,造字时代,不仅男女已有明确的分工,而且中原地区已进入农耕时代。

“书”字的繁体作“書”,从聿从曰。“聿” 的意思是手里拿着笔,“曰”的意思是说话。用笔说话,不就是写字吗?“书”的本义是书写, 现在的常用义“书信、书籍”是晚出的引申义。

“字”从宀从子,是说房子里有一个小孩儿,这是在告诉我们“字”的本义是妇女生孩子。《论衡·气寿篇》:“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妇女生孩子稀少,孩子能活;连着生,孩子死。”)。由于一个妇女可以生几个孩子, 和一个汉字通过加偏旁可以分化出几个新字一样,所以古人就把新分化出来的形体叫做“字”。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 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意思是说, 仓颉开始发明文字的时候,先按照物体的外形摹画,叫文;后形声相配,叫字。这就告诉我们, 独体的(象形字、指事字)是文,合体的(会意字、 形声字)是字。后来文字才混而不分。汉字体系的形成有一个由独体到合体的发展过程。

“典”字从册从几,字义是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如典籍、经典。我们的祖先特别重视前人的治世经验,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他们就把前人的经验刻在简册上,并恭敬地摆放在几案上,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典”字从册从几,正是这种状况的写照。

“删”字从册从刂(刀),字义是去掉文章中写错的字句。上古的人们没有纸(纸是东汉人发明的),他们往往把字刻在竹简木牍上,写错了的字句要想去掉,只能用刀把它们刮掉。 从册从刂,正是告诉人们,“删”的本义是去掉文章中写错的字句。去掉写错的字句,剩下的自然都是要保留的,所以选取是“删”的引申义。 《汉语大字典》把“裁定、节取”说成“删”的第一义项,而把“削除”说成“删”的第二义项, 明显是值得商榷的。

“或”的甲骨文作,字形从口从戈;篆文作,从口从戈从一。《说文解字》说:“或:邦也。 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邦者,國(国)也。盖或、國在周秦时为古今字,古文祇有或字。”这就是说, “或”的本义是“國”,用为肯定性不定代词是假借,不是它的本义,而是假借义。由于“或” 用为肯定性的不定代词的频率较高,为区分本义和假借义,古人就在“或”字上加“囗”,另造“國”字。

“我”甲骨文作,字形像一种一端为锯齿的武器。这就是说,“我”的本义是一种武器, 用为第一人称代词乃是假借。由于“我”的本义很少使用,而它的假借义用得倒很多,一般人如不懂得甲骨文,可能会觉得“我”的本义就是第一人称代词。

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造字时代可不是这样。“妻”字篆文作,像一只手抓住女人的长发,明显是强迫为婚。“妥”字甲骨文作,像一只手抓住了女人,明显也是强迫妇女。“娶”字从取从女取亦声,意思是男人得到了一个妇女。这些字的字形明确地告诉我们, 在造字时代,确实存在着抢掠婚姻。这大概是奴隶社会的必然产物。因为在奴隶社会,奴隶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是可以买卖、赐予、 随葬,甚至杀死的,女性奴隶被强迫为婚,当然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还有,上古时代战争频繁,失败一方的男性,或被杀死,或投降为奴;妇女儿童往往则被掠去,沦为奴隶。有的妇女被强迫为妻为妾,恐怕是司空见惯的。这种抢掠婚姻,在有的民族中,一直延续到后代。 久而久之,有的民族把它演变成了一种结婚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抢婚,即不管新郎新娘之间多么情投意合,不管双方家长对婚事多么支持,结婚当天,新郎必须带着几个兄弟到女方家把新娘抢来,新娘是不能自己主动到新郎家的。就是汉族,不叫抢婚了,但仍需要新郎到新娘家去迎亲。

有的字所含的文化内涵是隐性的,需要查阅历史资料并深入思考才能认识。例如:

“血”字甲骨文作,像是盆里有物。“血” 的本义是血液。盆里有物为什么不是水或其他东西,而是血液?这需要了解上古时代人们特殊的思想和习俗。用盆盛水或其他物品,虽然司空见惯,但古人不会特别重视,古人最重视的是用盆盛鲜血。因为古人特别迷信,凡是祭祀总要杀牲,用盆盛鲜血,摆上供品,然后跪拜祷告;与人结盟,也要杀牲,用盆盛鲜血, 把它抹在口唇上,然后盟誓。古人以为,这样神灵就能知道。在古人看来,这些“血”是神圣的,所以特别重视。《周礼·春官·大宗伯》 曾记载大宗伯之职,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 五嶽;以狸沈祭山林、川泽”等。《孟子·告子下》曾有如下记载:“葵丘之会,诸侯束牲载书, 而不歃血。”(“在葵丘的会盟,诸侯捆绑了牲口, 把盟约放在牠的身上,而没有歃血。”)这说明, 诸侯会盟本来是应该歃血的,不歃血是不够完整的,所以孟子特别加以说明。

“取”字甲骨文作,从又从耳,意思是用手(又)持耳。“取”的本义是捕取。从又从耳, 为什么是捕取呢?这要了解古代特殊的制度。 据《周礼·夏官·大司马》记载:“(狩)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狩猎中捕获了大兽要交公,小的飞禽可以归己。捕获了禽兽要割下它的左耳。)郑玄注:“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这是说,在捕猎中,捕获了禽兽,要割下它的左耳,拿回去记功。在战争中, 杀死了敌人,也要割下他的左耳,拿回去记功; 俘虏了敌人,则要把他抓回去。《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曾有如下议论:“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异于二毛?” (“现在强大的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老头子,俘虏了就要抓回来,管他头发花白不花白?”)“取”字从又从耳,正是这种残酷现实的写照。现在的常用义是拿到、取得,明显是从捕取义引申出来的。“取”字的字形,记载着曾经存在过的残酷制度。

“法”本作“灋”,从廌、去从水,意思是用廌(样子象山牛的独角兽)判决诉讼,廌会以角去触理曲者,执法像水一样平。《说文解字·水部》:“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朱小健在《中国汉字文化大观》里曾引用一个历史故事说明了以廌(又叫解廌)决诉讼的做法。他说:“相传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个叫中里缴的人打了三年官司。因为案情不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一种叫‘解廌’的独角兽来听他们二人自读讼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 解廌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读到一半,解廌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就判决壬里国胜诉。”今天看来,这种做法难以令人信服,但却是确实存在过的事实。因为上古的人们十分迷信,他们相信神灵确实存在,并主宰着人类的一切。人们难于判断的诉讼,请神灵来判断,是完全符合古人的思想的。由于“灋” 字结构复杂,不便书写,古人便把它简化作“法”。

“家”字从宀从豕,传世的常用义是家庭。 房子(宀)里有猪(豕),为什么就是家庭呢?有人说,上古时代,猪与人住在同一个房里, 因此房子里有猪就是家。但这样解释很难说服人,因为“家”字字形明明只有豕没有人,可见古人要强调的是“家”里必须有猪。有人说, 这是因为古人希望增加人口,因为猪的繁殖能力强,一窝可以生好几只十来只小猪,所以“家” 字从宀从豕。这种解释十分低级庸俗,在古书里找不到任何证据;再说这种解释岂不是把自己的亲人都比喻成猪了吗?可见,我们如果想搞清“家”字为什么从宀从豕,还必须从了解古人最早对“家”的理解入手。

先秦的著作很少使用“家”的家庭义,使用较多的是“家”的采邑义。《尚书·伊训》:“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这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舞、歌、货、色、游、畋、侮圣言、 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卿士有一样在身, 家必丧;邦君有一样在身,国必亡。”)《诗经·周颂·载芟》是西周早期作品,其中也说:“有飶其香,邦家之光。”(“饭食喷喷香,国家的荣光。”) 这里邦家连用,家与邦意相近。《论语·季氏》说: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我听说,诸侯、卿、大夫们,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社会不安定。”孔子把有国者与有家者并提,指的都是统治者。《孟子·梁惠王下》中曾说:“万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郑众在给《周礼·大司马》作注时也明确地说:“家谓食采地者之臣也。”这就是说,“家”是卿、大夫的采邑,比起国、邦(诸侯的封地)地位低(笔者在《汉字形义通释》里, 未指明这一点,特向读者致歉),但也是统治者的住所,不是一般百姓的家庭。

“家”既是卿、大夫居住的地方,为什么 “从宀从豕”呢?笔者以为,大概是由于造字时代中原地区的农业已很发达,牛、羊、猪早已是肉食的来源,所以必须家养。养牛羊的地方叫“牢”,养猪的地方叫“圂”。由于猪的肉最香, 但养猪需要喂粮食,不像养牛养羊主要是喂草, 所以一般人是养不起的,只有有封邑者(统治者) 才养得起。正因为如此,只有卿、大夫们才有 “家”,“家”也就是统治者的象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家”不是养猪的 “圂”,而是有能力养猪的人家——卿、大夫的采邑。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的战争连绵不断, 战败的一方自然会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而变成庶民。这就使“家”的指称对象难于保持稳定。 而且,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能养起猪的人家越来越多,“家”的指称对象日渐扩大, 逐渐变成了一般人居住的处所了。《诗经》中有不少这种用例,说明这种变化出现很早。到汉代, “家”的采邑义一般人大概都不知道了,所以注疏家才特意注明。“家”字从宀从豕,正说明“家” 的本义是卿、大夫的采邑,而家庭义是它的引申义。王力《古汉语字典》把家庭义列为“家” 的第一个义项,而把采邑义列为他的第二个义项,也是欠妥的。

汉字中形声字占80%— 90%,形声字的形旁是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和类别的。给某字加什么形旁正表示着古人对事物归类的认识。因此,形旁的广泛使用,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代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万千事物已经能够进行科学归类了。例如:

在常用字的范围内。“人”部包括131个字, 可分为十一类:

1. 表人称谓的:你、他、伊、俺;

2. 表人数量的:俩、仨、伍、什、佰、仟、 亿、个、偶、们、众、余、仅;

3. 表人辈分的:仔、伯、仲、伦、侪、侄;

4. 表人身份的:伶、倡、佃、佣、俘、僮、 傀、儡、侯;

5. 表人类别的 :侠、儒、僧、仙、佛 ;

6. 表人关系的 :伴、侣、伙、仇 ;

7. 表人形态的:体、仪、偏、似、像、俄、俐;

8. 表人特点的 :俊、伟、傻、俏、信、倔 ;

9. 表人状态的:健、伤、倦、倘、俭、例、佳;

10. 表人动作的:何、保、付、休、佐、佑、 伺、偎、依、倚、僵、仆、作、做、倍、从、俱、 值、仍、代、企、传、伏、俯、伐、任、估、使、 假、借、停、倒、侵、修、催、僻、傲、傍、储、 偷、偿、候、侮、命、令、佩、侨、侦、供、侍、 仕、住、伸、仿、仰、仗、化 ;

11. 表与人有关的事物:债、伪、位、价、件、 僚、便、促、俗、侧、但、侥、侈。

(由于对字的分类应该根据它的本义,但有的字本义使用太少,难于查到,我们可能理解得不对,分类也就难以很准了,请读者见谅。)

现在,我们的儿童从小就学习汉字,他们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学会了对万千事物的科学归类,这对培养他们的认识能力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不过,由于汉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造字时的想法我们如果不了解, 某字现在常用的义项如果不是它的本义,就很难对该字的构成有正确的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以必要的解释。例如:

城市的“城”字为什么“从土成声”呢? 难道城里只有“土”吗?当然不是。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城”的本义是城墙,城市(城墙里人口集中居住的区域)是它的引申义。“城” 字的形旁是 “土”,是因为古代的城墙是用“土” 夯成的,即使是后代的城墙,砖也只是铺在墙的表面,墙的实体仍然是“土”。墙、壁、垣、坝、 堤等字的形旁都是“土”,也是因为它们的实体都是“土”。

蠢笨的“笨”字为什么“从竹本声”呢?难道竹子还有笨不笨的区别吗?当然没有。这该怎么解释呢?原来,“笨”的本义是竹黄,即竹子的内层。《说文解字·竹部》:“笨:竹里也。”徐锴《说文解字繫传》:“竹白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胜》:“笨:谓竹之白质者也,其白如纸可手揭者,谓之竹孚俞。”大概是由于竹黄非常薄, 只有灵巧的手才能完整地揭下来,笨手笨脚是一定会弄破的。因此,古人就把不灵巧的动作也叫 “笨”。可见,蠢笨、笨拙用的是它的引申义。

治病的“治”形旁为什么是“氵”呢?难道治病都要用水吗?当然也不是。“治”的形旁所以是“氵”,是因为“治”本读chì,是河的名字;现在读zhì,意思是治水(即疏通河道)。 成语“大禹治水”的“治”用的是此义。后来, “治”的对象放宽了,研究学问的叫治学,与疾病作斗争的叫治病,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叫治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道理的“理”字形旁为什么是“玉”呢? 因为“理”字的本义是除去玉石上的杂质,除去了杂质便会露出它的纹理,而道理与纹理有点相似(一个是具体的花纹,一个是抽象的条条),所以人们把道理的理也写作“理”。这就是说,道理用的是“理”辗转引申的引申义。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2篇

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生物化学博士、自由撰稿人方舟子等不断抨击“中医是伪科学”,提议“废除中医”,在学界掀起狂澜。

中医学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文化传统和医疗经验,其发展、创新、传播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积累的人类宝贵财富,是数千年医疗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在它形成初期,就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并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

中医理论形成于古代,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借鉴、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文化渊源和特征,中医药在国际的传播,也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与当地大学生对话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医是科学吗?对此,韩启德直言不讳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

在韩启德看来,中医能看好病,这个事实无可非议;中医要大力推广,要继承发扬,这也毫无问题。“但是中医是科学吗?这值得探讨”。

韩启德认为:“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地靠向真理,不断地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如果硬要把我们的中医跟现代科学去靠,永远使人觉得你不如现代科学,跟现代科学没法儿去比。”

在昆明与大学生对话时,韩启德就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就我的了解,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等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我们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认为是中医药经验的集大成,充斥其中的却是天人感应的谬论,例如它声称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症有“神效”,这显然不是什么经验积累,而是因为“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中医之所以相信虎骨、虎鞭、熊胆、犀角是良药,是因为这些动物凶猛、强壮引起的联想,所谓取象比类,类似感应巫术。水蛭会吸血,中医就让为把它晒干了入药能够活血化瘀,蚯蚓(地龙)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中医就认为它晒干了入药能够通络利尿,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以生物的习性附会其死物的药效,这显然不是经验结晶,而是变相的感应巫术。没有科学的指导,宝贵的经验也很容易走偏。

如果用科学哲学中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检验标准,例如逻辑的自恰性、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测量性等,对中医进行一番分析,我想不难认定中医不是科学。

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学科都相互联系、统一在一起,不存在一个与其他学科都无联系、甚至相互冲突的独立科学学科。现代医学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的基础之上。但是中医不仅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个别细节)与现代医学不兼容,也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不兼容,它对抗的不仅仅是现代医学,而是整个现代科学体系。这样的东西,可以是与科学无关的哲学、玄学或别的什么东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学。为中医辩护的一个常见理由是说它是一门经验科学,是几千年经验积累的结晶。虽然经验有时候含有科学因素,但是经验本身并不是科学,单凭经验而不按科学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归纳出科学理论的,所以“经验科学”的说法本身就不对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 第3篇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这种新题型克服了泛角度、泛立意的现象,使猜题、押题的作用归零。学生在考场作文时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实实在在的写作水平。这种题型突出了作文考试的可信度,有利于选拔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编者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承认,在当下电脑等高科技手段使用频繁,不仅使得汉字书写呈弱化趋势,连语文学科也在弱化。

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听写大会)持续热播,一位诗人、小说家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倾向在抬头,即企图要求今天的学生,把美好的青春用于死背硬记那些僵尸般的文字。

听写大会总导演认为,大家都来关注文化是好事,希望听写大会10年之后还能存在,形成一个传统的民俗,这样对国家、对汉字才算真的有贡献。

面对上述专家的观念,你怎么看?请就某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或那位诗人、小说家或听写大会总导演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可以针对其中某一位的观点,也可以综合他们的观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通过恰当的选材构思,完成写作任务。

【文题解析】

这个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列举了不同领域的专家对汉字遭遇的认知与看法,然后发出了具体的指令。学生可认同其一,也可综合其三,得出自己的看法;还可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看法提出不同观点。无论决定写怎样的内容,都要充分讲清楚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看法,通过论证,得出合乎逻辑而又能说服人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第4篇

对联, 雅称楹联或楹贴, 俗称对子。《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写在纸上、布上, 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1]它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 对联艺术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

一、从对联的名称起源探究汉字与对联的关系

对称及平衡, 是先民美学观念中最为突出的一点。从已发现的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来观察, 这些符号成左右对称的, 几乎占了此时已出现的刻画符号的半数。在文字创造方面, 同样显示着这一审美观念。汉字, 每一个字, 不管是独体字 (如:一、十等) 还是合体字 (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 如:江、弼等字) , 不管左右、上下、内外结构, 笔画相差多大, 基本上都保持着对称、平衡。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 也成了我国几千年文化中的突出特点。

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 这种审美观念便表现为对偶句。对偶句是以对偶的修辞手法所造的句子。对偶这一修辞手段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运用的修辞手段。对偶不只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 还要求分量相当, 不能畸轻畸重。翻开先秦著作, 几乎随手都可以找到不少例子。如《弹歌》“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便是二言的, 各成对偶, 也都各自分量相当, 而保持对称和平衡。传说这是黄帝时 (公元前21世纪之前) 的作品。又如《论语》中“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闻阙殆, 慎行其余, 则寡悔。[2]”《诗经》中“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 何以速我狱?[3]”这些语句, 都是前后成对偶的。由此可见, 先秦时期的口头或书面文学, 不管韵文、散文, 都很自觉地运用着对偶句。当然, 那时的对偶, 常常是顺其自然的, 在形式上不是有意雕琢的。自从沈约等人提出“四声八病”的主张之后, 诗歌有了格律要求, 而且越来越严密, 越来越精细。到了唐代, 格律诗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在格律诗中的对偶句, 用上了“对仗”一词。对仗是移用朝廷仪制的专有名词。它不仅要求对偶句整齐、严谨、相称, 而且必须拱卫一个中心。它们两两相对, 彼此依存。因此, 这种称为对仗的对偶句便被称为“联”。诗中的对偶句虽然称“联”, 但不能称为“对联”。而从诗中独立出来的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对子, 倒得到了对联这一名称。对联这个专有名词出现得较晚。开始时, 常用“对子”, 后又出现了联语这个名称, 或在联前加上一个定语, 如春联、楹联等。直到明代万历年间, 沈德符写了一本《野获编》, 其中一则说:“张江陵 (居正) 盛时, 有送对联者”, 这才算为对联这一文学形式真正定了名。

至于对联的应用, 这与我国民间习俗有关。我国古代过年时在门两边要悬挂桃符。所谓桃符, 是画着降鬼大神“神荼”“郁垒”像的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后来桃符简化, 只写上“神荼”“郁垒”名字, 或画上符, 或写上吉利的话, 这在《淮南子》一书中已有记载。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就是写在桃符上的。据《宋史·西蜀孟氏》记载:“每岁余, 命学士为词, 题桃符, 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 昶以其非工, 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之所以源于五代, 是因为它是从律诗中的对仗演化出来的, 这自然要有一个过程, 它只能在律诗成熟以后才会产生。我们知道律诗是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 律诗的对仗在用词、声调等方面比一般的对偶句有更高的要求, 比如: (1)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一般不能重复。对联既是从对仗演化而来的, 当然基本上应遵守这些规则。因而, 除了声调有平仄之分的汉字, 别的文字是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的。

二、从汉字的多维度视角剖析汉字与对联的关系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它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 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我们知道, 汉字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征, 即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少数异体字和多音字的存在、字体的繁简等, 并不影响在具体语言环境下每个汉字形音义的相对独立性。鲁迅先生曾概括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4]汉字的这些特点, 就是对联得以产生、并以旺盛生命力存在于中华民族文学园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 汉字是方块字, 只有方块字才有可能产生对联这种文学形式

汉字是表意文字, 字形呈独立的方块形状, 不仅便于横向排列, 也便于逐字顺次纵向排列。这特点恰好适用于悬挂、张贴在楹柱或门框以供欣赏。而每一个汉字的相互对立, 又能并不困难地造成上下两句字数相等, 空间上长短一致。因此, 在只能横向排列的表音文字系统中, 是不可能产生对联的, 尽管他们也有用成双成对的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现象。

汉字笔画多少、结构繁简, 相去悬殊。从笔画看, 最少的只有一笔 (“一”和“乙”) ;笔画多的, 可达四十余笔。从结构看, 最简单是独体字;在合体字中, 有些字是由六七个部件组合而成的。但不管笔画多少, 结构繁简, 无论是手写或是刻写出来的汉字, 都是每个字占有面积基本相同的一个方块, 在书写成联后, 都能整整齐齐, 两两相对, 左右对称;即使横向排列, 也丝毫不影响与竖行排列相同的特点。横行书写的对联, 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如清代乾隆时, 大规模修建清漪园 (后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建, 改名为颐和园) , 其中宝云阁前牌坊上的“暮霭朝岚常自写, 侧峰横岭尽来参”, 便是横排的。横排竖排都能整整齐齐两两相对, 这是和汉字是方块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对联便是在汉字方块字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发展的。

(二) 汉字一字多音、多字一音的特点为对联多种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音节是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 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 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 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适合;在视觉上是字字相对, 诉诸听觉时, 也仍是一一相对。不管视觉、听觉都保持匀称相对的特点。经过长期的发展, 双音词和多音词在增加, 但单音词仍然占有多数, 其中有些合音词的语素也作为单音词而存在。双音词、三音词等运用到对联中, 由于与之相对的即便不是双音词、三音词, 也总是力求用中间不停顿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与之相对, 所以朗读起来时, 音节同样一一相对。这也极有利于联语的撰制, 尤其是对句活动的开展。汉字有大量的多义词、多音词、同义词、同音词以及反义词等。用之于对联的创作, 尽管难度增加, 但是它也同时增加联语和对句创作的趣味性, 丰富了对联的表现手法, 当然也有利于对联的发展。

1.叠字联就是充分利用汉字字音特点的一个典范。叠字联是把对联中的同一个字或几个字重叠起来使用, 以增强对联声律的节奏感, 造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语言音乐美;同时还能利用同形汉字的不同音义变化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深化对联的主题。叠字联常常通过叠字这种特殊的语言文字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 西湖天下庭园有这样一副著名的叠字联,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这是一副叠字联, 声调抑扬起伏, 语音清脆悦耳, 全联生动活泼, 很好地表达了热情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主题。

叠字联巧妙运用汉字语音特点, 不仅使人们读起来琅琅上口, 节奏感强, 同时也增加了对联的趣味性。

2.在对联的创作过程中, 有一部分作品是利用汉字中存在很多同音、同义字词的特点, 来加工润色对联, 这样就产生了双关联。有时一字一语就可以双关两方面的事物, 字面上既可以这样理解, 而字的深层涵义或字的谐音又可以那样理解, 而通常后者是双关联的主题所在。双关联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含蓄美。

(1) 谐音双关联

清朝初年, 明末才子金圣叹因冒犯皇帝, 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相传临行之前, 他与儿子诀别时曾说这样一副谐音双关联:“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莲”谐“怜”“梨”谐“离”。字面上是讲“莲子”“梨儿”, 然而字面之下所隐含的真正涵义却是:金圣叹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 而自己即将离别儿子, 心中亦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 出神入化, 字字珠玑, 一语双关, 对仗严谨, 可谓撼人心魄。

(2) 寓意双关联

流传在明末清初的对联“清风满地难容我, 明月何时再照人”, 上联“清”暗喻清朝统治, 下联“明”暗指已经灭亡了的明朝。这副对联, 表面上是在借景抒情, 抒发自己的心情, 而实质是明朝的遗老遗少对昔日明朝统治的怀念。

谐音寓意在对联中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有的用于言表志向;有的用来传递感情;有的可能是为了避其不可……但不管其中的目的是什么, 玄机只有一个:把巨大的秘密或想要表达的感情智慧地掩饰在简单的文字背后, 只有足够细心或深谙行文机缘的人, 才可一一明了。

(三) 汉字独特的造字法, 使对联具有形象美

对联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又一特点, 是它利用汉字字形特点强调视觉效应。汉字结构严谨, 字形含蓄而美观, 容易使人产生联想。汉字构造有六书之说,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象形、指事、会意, 都具形象性, 很多字是根据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形声字也是以象形、指事、会意为基础。从流传至今的对联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妙对, 是利用汉字的形体特点匠心独运的。

1.在创作对联时, 汉字同偏旁形声字的使用, 可以造成很独特的视觉效果。旧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 有一马车店贴出一副切合该店性质的商业广告联, 很是有趣: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迟速逍遥遊。全联使用“辶”偏旁, 似乎向人们展示着通衢大道旅途顺畅。这样的视觉效果, 也只有汉字能够达到。

2.汉字造字法的会意、形声两种造字法使汉字有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合体字, 合体字的多数可分可合, 分开以后, 各部位仍能保持一字一音的特点, 这就为一些联语和对句的创作提供特有的机会, 使联语和对句更具特色。例如, “氷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 百头千头萬头”, 这是利用汉字有偏旁的特点对成的名对。这一对句的绝妙之处在于它准确地利用汉字特点, 上下联都用了析字法。“氷冷酒”三字的左边正好挨次是一点、两点、三点, 又以这三字为主语, 引出下半句。下联以“丁香花”作为主语。丁上一横与百字同, 香字先写出千字, 萬字与花同为草头, 引出下句, 以对出句。在创作对联的过程中, 巧妙地运用汉字造字的特点, 创作出活泼生动的奇联妙句, 同时也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

(四) 汉字声调的巧用, 使对联具有节奏感、音乐美

对联和律诗一样, 都是要讲究节奏的, 而平仄同节奏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平仄, 就是把汉字因发音高低、升降而形成的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平”指声调平直, 没有起伏变化;“仄”意思是不平, 指声调有起伏变化。

汉字读音很复杂, 地区有差异, 古今有变化, 同一个字, 南有南腔, 北有北调。尽管如此, 我们还是可以把汉字声调概括为平仄两类。古代把四声划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简称平、上、去、入。现代汉语的普通话, 则把四声划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称阴、阳、上、去。古汉语的四声, “平”就是平声, “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的四声, 阴平和阳平属“平”, 上声和去声属“仄”。

对联创作中平仄的运用要遵从相间相反的原则, 即同一联句中平仄交替使用, 上联和下联相应的字平仄相互对立。一副对联, 如果平仄交替、对立做得好, 就能构成节奏与旋律, 造成声调的跌宕与和谐, 形成一种音乐美, 给人一种舒畅的享受。

例如厦门鼓浪屿日光岩的对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严格遵守平仄规律, 加之回文修辞格的使用, 使得这副对联琅琅上口, 悦耳动听。

同时, 平仄的使用又是具有其灵活性的。一副对联, 内容相关, 在个别字的运用上平仄不对立也是允许的, 否则就会束缚、破坏联语的内容, 弄巧成拙。在联语中有所谓的“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要求, 即联中奇数字的平仄不影响整句音调的流畅, 可以灵活;而偶数字却是决定音调的关键字眼, 不能马虎。至于末尾一个字, 无论是几言对, 平仄都必须分明。上联最后一字用仄声, 下联最后一字用平声 (最好用阴平) , 这样听起来才悦耳。

总之, 凡是符合平仄要求创作出来的好对联, 读起来无不波澜起伏、悦耳动听,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对联产生一千多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日益丰富, 对联的用途也更加广泛, 由原先只用于年节祈福, 逐步扩大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告诫劝勉, 以至政治斗争的工具, 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又由于它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又能美化环境、烘托气氛, 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除少数长联外, 一般对联只要求用有限的汉字, 来表现丰富的内涵, 这就要求文字极其凝练准确, 鲜明生动。所以对联用极富表现力的汉字来表达, 二者相得益彰, 各尽其美。仿佛用黄金铸罗汉, 以美玉雕观音, 形质俱佳。

总之, 对联是汉民族独有的内容与形式兼美的文学样式, 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 它兼有象形、表音、表意功能, 简单优美, 内涵丰富。而对联这一文学形式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只有通过汉字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因此,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 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汉字本身的博大精深, 使得对联内蕴深厚;汉字声调的多样, 给对联增添了节奏感;汉字独特的造字法在对联创作中的巧妙运用, 又大大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关键词:汉字,对联,艺术,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苍舒.中国对联艺术[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2]汉字学[M].刘志成主编.成都:天地出版社, 2001.

为什么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第5篇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

中华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上一篇:语文读写教学论文下一篇:弘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