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2024-06-01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精选6篇)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 是“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 而人的本质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 归根到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 以及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升和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人的社会关系, 全面优化人们的能力体系, 使人人都能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社会和谐的程度越高,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趋于合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就体现得越充分。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契合

1、马克思交往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真正第一次明确对“交往”予以界定是在1846年12月28日写给巴瓦安年柯夫的一封信里。马克思指出:“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 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成果, 人们在他们的交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 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交往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意义而言。”[1]可见, 马克思的“交往”涵盖了一切社会关系。

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系统而深入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 人自身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 (最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2]同时, 人的发展这一历史过程也是人对人的本质的不断追求、不断创造、不断实现和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此意义上,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无疑, 只有通过交往, 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实现, 社会关系的动态化就是交往, 而交往的凝固化就是社会关系。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就是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马克思把“交往发展看成是人创造自己真正全面性的物质过程”[4], 他的“交往理论”就是人存在的理念, 主旨在人的发展。

所以说, 只有把交往看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现实性和具体性的实践出发, 才能理解现实的人、现存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践构成了交往理论的基础, 也作为实践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交往能够最终实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

交往在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说:“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 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5]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 社会对人的能力、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 社会交往的发展使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不断张扬, 人的个性才得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交往有效性实现的前提条件。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列举了当今时代存在的三种合法性危机: (1) 当相互理解的需要无法从文化的知识储备中得到满足时, 便会出现“合法性危机或信仰危机”, 这时, “意义的储备”发生短缺, 无法对一些新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 当相互协调的需要无法从合法的制度中得到满足时, 便会在社会一体化方面出现障碍, “社会同情”的资源将发生短缺。 (3) 当社会化进程中出现的障碍再也无法在传统的、被承认的行为环境中被排除, 当心理病态和异化成为普遍现象时, 便会发生“自我同一性”资源短缺。哈贝马斯认为要解决当今时代存在的这三种合法危机, 就必须实现交往的三个有效性的要求, 即判断、陈述的真实性, 遵循规范的正当性和表达自我的真诚性。

然而, 交往有效性要求能够在人们的交往行为中实现, 其内在的根源就在于:行为者需要有能力基于他们的生活世界, 反思性地面对作为整体出现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在这种反思关系中, 行为者不再与三个世界中出现的事物发生直接的关系, 而是把上述三个世界作为整个世界来理解, 并依据解释、商讨的方式和原则, 对事态做出相应的表达。行为者所需要形成的这种能力就不能不以人实现全面发展为前提。

因此, 交往在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 人的全面发展也为交往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

所谓“和谐’, 就是协调[6], 具体地说, 就是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 以协调调来推动发展就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发展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 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体现为人的各方面潜能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 促进人的潜能逐步得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与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前发展相适应, 社会和谐程度与人的全面发展也表现为一个分层次、逐步实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随着社会和谐程度的提升, 人的各种素质将向着全面的方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造就一代又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并以此来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坚持以人为本, 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把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四有”公民, 看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这表明,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培养和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从而在实践上把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问题融入到建设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之中。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

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的“七一”讲话中, 着重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既把它作为现实社会主义追求的人文价值取向, 也把它作为孕育一个全新的执政理念和实践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

一方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人自身的和谐就是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它必然要求社会成员个性和谐、精神和谐, 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态以及豁达的生命情怀, 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这样, 未来社会将把“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8]构建和谐社会是真正从作为现实生活的具体人出发, 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

另一方面, 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主体保障。只有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 “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 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9]。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全面发展, 正是推进社会趋于和谐的动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和双向互动的。这种一致性就要求我们要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协调起来, 不能以牺牲人和社会的发展为代价而单纯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 而是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使经济社会和人相互促进、和谐地发展。

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的统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尤其是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我国公共领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交往。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问题。所以, 我们要深入研究交往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以交往促进和谐, 以和谐规范交往。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人类交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 而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自身的发展和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 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与社会交往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三种不同关系之上, 同样,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统一于这三种关系之中。

第一, 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都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中得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发展变化。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 使人们在征服自然中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但人与自然的对立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过度地开发征服自然、违背自然的规律, 使当代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人口膨胀等危机。如果人类不解决好这些问题, 势必会造成社会发展失去平衡、动荡甚至灾难。因此,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第二,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而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 人的不断发展, 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个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不成熟。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人民民主, 强调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关心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关注全民素质的提高, 以求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和谐发展是中国乃至人类的崇高向往和不懈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交往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通过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 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培育, 形成融洽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 有利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 从而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第81、39页)

[6]《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第239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P125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第2篇

交往行为理论: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转变

本文认为,从马克思开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随着时代变化、主题转换,其理论形态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技术理性批判理论诸形态的演进.但是,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不足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创立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事.

作 者:陈树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1)分类号:B089.1关键词:异化理论 物化理论 技术理性批判理论 交往行为理论 范式转变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第3篇

一、本选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由于对于人的热切关注,那么作为人存在方式的社会交往,自然也在人们的讨论话题之内,而对于这两者的讨论在理论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范宝舟教授在《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这本专著中,提出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指出,只有在社会交往中,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亦即社会人,进而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任平教授对于交往理论的探讨集中于其《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中,在以往“主体———客体”这种实践观的基础上,将交往纳入其中,形成“主体———客体——主体”这种新型的实践观,从而将交往这种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连接起来,丰富和深化了传统的实践观,为实践观和交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新方向。

陈志尚教授的《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一书中论述道,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交往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正是人的社会交往方式的不断变化和丰富,才使得人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交往是人能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余展洪学者在《论社会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中,将社会交往的形式具体化为五种,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政治交往、网络交往和两性交往。通过对这五种社会交往形式的论述,来说明社会交往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是人发展的重要维度, 也有学者认为只有在社会交往的视域下才能谈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交往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它不仅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基于此,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出发,详细阐述其理论内涵,希望能做到全面而简单扼要的概括,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共产主义”这一王国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何以可能这一问题。

二、对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再认识

一般地,社会交往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 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精神交流等一系列相互往来、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社会交往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式。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很据交往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直接交往、间接交往;根据交往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体之间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等不同形式。

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他并没有对社会交往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只是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涉及到了社会交往这一问题,从而形成了他的社会交往理论。

对于社会交往这一概念的最早论述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但是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直接谈论社会交往。他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属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生存和活动不可或缺的,与自然的不断交互作用亦即人类生存的必然选择。但是,“直接同别人的交往活动” 等则是人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这里,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的交往,同时指出,人与自然的交往是人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与人或人与社会的交往则一方面是人的生命的表现,另一方面隐含着人类具体的实践活动。这就为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对社会交往的进一步论述集中在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提出了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普遍交往、世界交往等多种交往的形式,并阐述了实践活动过程中生产、分工与交往的关系。马克思在该著作中肯定了交往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指出交往不仅是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且是现实的人的生活的必然选择,是人存在的必然形式。之后,马克思在写给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再次论述了他的交往理论:“为了不致丧失己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已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笔者在这里使用 ‘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1]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所谓的交往的内涵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包括人们一般性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流,也泛指个人之间、个人与他人之间、各名族之间,甚至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在马克思其他的著作中,他也不同程度地谈及了社会交往的问题,由此可见,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范畴。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的内涵具体指称的是什么?纵观他的著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交往的主体:现实的个人

社会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其主体只能是人,即马克思所谓的“现实的个人”。需要阐明的是,马克思这里所指称的人不是抽象的个人,而是从事现实活动的、活生生的人,这些“现实的个人”他们之间不仅进行生产活动,而且在这一过程与他人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现实的个人”是如何承担社会交往的主体呢?首先,“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同时,他们的活动又受到现实的生产力及交往程度的制约。在物质生产进行和实现的过程中,不是人们脑海中想象或构思的神亦或英雄所能完成的,只有真真实实存在的人能够做到。其次,人要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则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的关系,而这种相互作用都是在人们的交往活动和过程中形成和发生的,由此,才会出现诸如小至家庭、社区,大到国家、名族等社会关系。总而言之,现实的人是社会交往的主体,只有现实的人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与他人、社会、甚至国家发生关系,从而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但是,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社会关系,它都离不开人的交往活动,都是在人们交往的过程中才形成和最终确立的。

(二)社会交往的形式: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

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交往可以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也是社会交往最基本、最主要的两种交往形式。对这一划分集中于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名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2]

物质交往作为社会交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一个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交往形式,同时也是其他交往形式的前提和基础。物质交往是从人们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来的,包括产品交换、能力交换、活动交换等,它是精神交往的基础,对精神交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神交往是人们在精神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交往形式,是人们的思想、心理、 观念、意识、情感等精神元素的交流与互动。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任何实践活动都以物质交往为前提,在物质交往的基础上,人们通过语言、动作等符号进行感情交流、 表达意愿、分享经验、传承文化……精神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质交往的反映和再现。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作为社会交往的两种形式,二者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人们仅进行物质交往是不充分的,只有在物质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精神交往,人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社会才会进步。

(三)辩证统一: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不是独立成章的,而是通过论述交往与生产、实践、分工等范畴的关系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由此,马克思的社会交往必然与生产实践等范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社会交往是生产的前提,生产决定社会交往的形式。他指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进而开始出现相关的生产活动,但是,生产活动本身则是以人们之间的交往为前提,同时,人们之间的交往采用何种形式又由生产来决定。人要生存和生活,就必须生产自身所需的物质资料,而这一生产过程离不开与其他生产者的联系,亦即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 同时,人们的社会交往程度又受到生产条件和技术的制约和影响。由此可见,交往与生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其次,社会交往是实践的推动力,实践是社会交往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改造,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活动,在这基础上,则产生了人与人的关系,即交往关系。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物质交换和精神来往的活动,通过交往方式的变化、交往工具的改进、以及交往内容的丰富,来推动人们进行新的实践活动。一切社会交往活动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同时,社会交往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对实践的发展又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生产亦是实践,实践包括生产,社会交往不是单独进行的,总是伴随着生产实践活动,是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世界交往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通过论述社会交往的基本理论之后,最后把落脚点置于现实的社会历史当中,认为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也会进一步扩大,小范围的区域性交往将会被全球亦或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从而形成世界性的交往形式。在他对未来的设想中,只有“自由王国”即共产主义的到来才可以实现世界交往的可能性,而这一社会实现的前提则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推进,人们发现了新大陆,在此基础上,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扩大了领域和范围,进而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等相关生产运动的发展。由于生产运动的极大发展,就需要扩大产品销路的范围,这就促使各大资产阶级进行跨洲际的产品销售,甚至是全球各个地方,产品的市场也具有了世界性的特点,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标注了“世界性”这一符号。所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探索,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而社会交往也不得不从人际间的交往上升为洲际间的交往,并进而形成世界交往这一交往形式。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力或一般财富从趋势和可能性来看的普遍发展成了基础,同样,交往的普遍性使世界市场成了基础,这种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3]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市场的范围,形成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形成则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使交往变得普遍化和世界化,但要实现世界的普遍交往,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促使世界交往的形成,而世界交往的形成则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即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可见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涉及了社会交往的主体、形式,而且谈到了社会交往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以及世界性的交往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内容广泛,理论深刻,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

三、社会交往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一语道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或属性,从现实的意义来说,它是人类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是社会性的存在,人要生存和生活就离不开社会交往。但是,人生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是使自己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异化了的人。而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社会,不能脱离社会交往的。那么,社会交往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到底是如何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呢?

首先,社会交往是人存在的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保证了人能够作为社会的主体存在和生活下来。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不是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的,脱离了社会的人,也就称不上是所谓的人。人在社会中存在和生活,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而这一过程离开了与他人的交往是无法实现的。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建立一系列的交往关系,进而, 人才能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获得人的本质的实现。而只有当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在社会中存在时,才能谈及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社会交往决定人的发展。社会交往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发展的程度如何,表现和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社会关系即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联系,这就表明,社会交往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众所周知,人要生活,就会有多种多样的需求,但人作为一个个体不是万能的,他们的发展一方面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如何解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和个体有限性的矛盾?只有社会交往。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获得自己所需,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不断发挥自我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实现人的本质的全方面的发展。

最后,世界交往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而人发展的最完满的状态就是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对他的第三大社会形态中的描述。当社会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时,即是马克思所谓的“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那么,“自由王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马克思回答道:“它的实际内容就是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人类能力的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就是不再屈从于任何外在的目的,人成了人本身的主人。”[4]当人能够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够自己给自己做主时,人也就实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这一目的实现是有前提的:一方面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世界交往成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的交往形式。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世界交往则促进和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总之,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离开社会交往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在交往中,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本质的发展。人若没有社会交往,就如没有水的鱼,不可能生存下去。社会交往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决定和实现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当今社会,现代人进行着更为紧密和频繁的交往,现代人的社会交往跨越了语言、种族、地域等的阻碍,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行列。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和推广,使得人们的交往形式更具多样性,交往工具更加便捷,交往对象也越来越广泛,这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交往的内容,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发展。可以说,全世界变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生活的星球因此也被亲切地称为“地球村”。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就是使人的体力、智力、思维意识等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统一的发展。在全球化的这一大背景下,人们超越了诸如地域等现实条件的限制,与整个世界相联系,人们的交往越加自主、开放和自觉,有利于个人潜能和智力的最大开发,从而实现了当代社会交往的主体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所进行的新型交往模式。当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全球普遍被吸收时,社会交往就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变为现实。

摘要:社会交往是人存在的必然方式,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人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交往这一途径。也正是社会交往,使得“自由王国”中的人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出发,试图阐释社会交往是如何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可能。

人际交往的本质和潜规则社会生意 第4篇

一个本质高贵的人在年轻的时候以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和主要的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理念性的,换句话说,这些关系基于人们相同的气质、思维、情趣等等。及至年长以后,他才意识到这些关系和交往是现实性的,亦即以某种物质利益为基础。几乎所有的关系都带有这样的基础。大多数人甚至根本不晓得除此之外还会存在别样的关系。因此缘故,人们都从一个人所拥有的职位、从事的生意、隶属的民族和家庭去考虑一个人。一句话,人们关注的是世俗常规所给予这个人的角色和位置。所以,一个人就像商品一样地被贴上标签并受到商品式的对待。至于这个人的自身是什么,根据其个人素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只是随意地、并因此只是例外地提及。人们根据各自的需要通常都把人的素质搁置一边,或者视而不见。一个人自身的拥有越多,对世俗常规的安排就越感到不满,他也就越希望退出世俗人群的圈子。世俗如此安排是因为这样的事实:在这个贫穷和匮乏的世界,应付匮乏和需求的手段无论在何处都是最重要的,因此,也是压倒一切的。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第5篇

从幼儿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班上大多数幼儿对文明礼仪行为都有正确的认识。但我们在对家长进行的访谈中却了解到幼儿有与问卷调查结果相反的行为。很多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在小朋友家做客的时候, 总喜欢乱翻别人家的东西”;“进门、离开时都不跟主人打招呼”;“在别人家乱扔东西”……幼儿的不礼貌行为在待客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从调查可见, 本班幼儿能正确判断文明礼仪行为, 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很难做到与认识水平相一致的文明交往。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 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国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在“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也提到, “创造交往机会, 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作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 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行为习惯是从小开始养成的, 因此, 文明礼仪行为应从娃娃抓起, 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讲礼貌、懂礼仪的好习惯。

游戏活动:学做“小主人和小客人”——在情境中学习作客和待客之道

幼儿的社会交往大多是在游戏情景中发生的。对于我们4~5岁的幼儿来说, 游戏活动形式大多是联合游戏, 合作性游戏仅处于初级萌芽阶段。在以往的做客游戏中, 幼儿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活动, 缺乏正确的待客交往方式。如何顺利地与他人交往, 学会礼貌待客, 是幼儿面临的一个难题。

我们在这次创设的“学做小主人和小客人”的情境游戏活动中, 首先调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幼儿在情景中模仿学习礼貌的交往语言和行为。然后, 在情景表演中, 我们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到了主人家, 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呢?”经过讨论, 幼儿学会了如何作客, 如进门前轻轻地敲门, 见到主人要有礼貌地问候, 说:“××, 你好!”除了学会了有礼貌地问候主人, 幼儿也学会了使用合适的称谓进行称呼。在继续学习“有礼貌地与人交往”的方法时, 有的幼儿困惑地问老师:“有客人来到我家, 我们又该怎么做呢?”面对孩子的困惑, 我们通过儿歌《我是小主人》和《我是小客人》的学习进行解答。在接下来的作客游戏情景中, 幼儿自主选择主人和客人的角色, 纷纷用自己的行动进行了体验感悟。对于主人的招待, 他们有的请客人坐, 有的请客人喝茶, 有的请客人吃东西……客人都有礼貌地说了:“谢谢!”临走时, 客人诚挚地向主人说:“XX, 再见!”而主人则热情地欢迎客人下次再来玩, 客人则同样热情地邀请主人到自己家来作客。游戏结束后, 师幼进行了小结, 总结了客人和主人角色的区别以及作客和待客之道等。

本次活动从幼儿认识上进行了梳理, 让幼儿萌发做主人和客人的快乐情感。幼儿学习了用礼貌语进行交往, 懂得了一些作客、待客的简单礼节。

实践活动:“串门子”———在实际交往中践行作客和待客礼仪

在开展了社会活动《学做小主人和小客人》后, 孩子便经常讨论关于作客的一些文明礼仪知识。有次讨论时, 幼儿杨嘉欣说:“老师, 我想请小朋友到我家里来作客!”其他幼儿也说:“我家里有好玩的积木, 可以请小朋友去玩。”还有个叫天天的幼儿则说:“我想去刘晓冉家里玩。”

《指南》中提到,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 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孩子兴致如此之高, 我想:何不让孩子在生活中真真切切地体验感知做小主人和小客人的快乐, 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待客礼仪知识, 从而形成自己的礼貌行为呢?

《指南》的社会领域人际交往教育建议中说到,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 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为此, 在作客活动开展之前, 我们充分尊重幼儿自己的意愿, 让幼儿自主报名是做主人还是做客人。

自主报名活动中产生了三名小主人, 分别有徐慧婧、肖天邑和杨嘉欣。三名小主人产生后, 我请他们在班级进行自我推荐, 介绍自己准备用何种方式来招待客人。肖天邑兴奋地说:“我家有很多小汽车、玩具枪可以请你们玩!”杨嘉欣介绍道:“我家房子很大, 有很多的玩具房, 有绘画室、积木室等, 欢迎你们来玩!”徐慧婧也不甘示弱, 说:“我会去准备很多好吃的来招待你们哦!我家里还有好玩的芭比娃娃!”三名小主人介绍完后, 孩子们开始报名。看到报名的状况, 肖天邑不解地嚷道:“怎么报名到我家里的都是男孩子呀?”我暗示道:你介绍的物品都是男孩子喜欢玩的东西。给你一次机会, 重新介绍, 你会怎么说。他急忙说:“我家还有电子琴, 女孩子是可以玩的哦!”随后, 幼儿开始举手自愿报名, 选定了自己想要去作客的地方。

“十一”实践活动《串门子》根据报名情况分成了三组。我们在正式实施活动前将《串门子》幼儿自主报名表制作出来, 邀请家长参与助教, 说明活动流程及目的。同时, 我们也将三名小主人的家庭地址和联系方式告知每组作客的幼儿家长, 由家长带着孩子选择适宜的交通方式, 在主人家中集合。我们在每组安排了一名教师参与组织活动, 由家委会成员进行照相和摄像, 记录幼儿作客的全过程, 便于活动后幼儿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活动过程包括进门问好、主人介绍房间、儿歌表演、亲子制作小车等活动。

这次“作客”活动, 家长和幼儿参与都非常积极。活动不仅拉近了幼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 也促进了家长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此次实践行, 我班孩子都十分乐意参与串门子的活动, 三个小主人将自己的东西与来作客的小朋友分享, 幼儿在作客与待客的过程中, 规范了自己的交往行为, 学会了使用礼貌用语, 也体验了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幼儿的文明行为和意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反思:“有礼貌的小客人”———在反思中构建作客和待客的文明礼仪常识

在这次《串门子》活动过程中, 大多数幼儿都知道如何去做一个有礼貌的的小客人, 也能在行动中落实体现, 如知道进门之前先敲门, 见到主人问声好, 收到礼物说谢谢, 玩完玩具收拾好等。可以说, 大多数幼儿都表现了良好的礼貌行为。可是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一点不和谐的小插曲:当小主人在分发好吃的东西时, 幼儿宸宸看到自己想吃的巧克力糖被分给了其他小朋友, 于是赶忙去抢, 没有抢到就躲在了幼儿欣欣家的窗帘后大哭大闹, 完全将学做小客人的礼节抛之脑后了。

针对这种情况, 我班进行了“有礼貌的小客人”的反思活动, 组织幼儿对自己作客、待客的行为进行反思。我们在反思过程中, 用电脑上将幼儿参与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呈现出来, 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照片和视频中哪些是有礼貌的行为, 我们要学习;哪些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我们要如何去改正。最后师幼共同小结到别人家作客时应注意的礼节, 如作客要有礼貌, 不影响大人谈话;不随便翻弄别人家的东西;不主动讨吃别人家的食物;与小朋友游戏时应懂得谦让等。之后, 我们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游戏之中, 让幼儿在角色表演中再现已有的经验, 使他们所学的礼貌行为得到内化和提升。

交往理论和谐社会 第6篇

“育德无小事, 生活即课堂。”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 甚至胸怀天下, 是学生应逐渐培养的视角和习惯。当今如何把生活中的资源有机结合到我们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中, 值得我们思考。

【案例描述】

师: (背景:水“哒”的声音) 听, 什么声音?

生:学生欣赏水的图片。 (课件显示:水在生活、农业、工业方面的图片)

生:……

师:看到这些, 你想说什么? (揭题《从一滴水说起》)

师:水是生命的源泉, 可是你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地区却严重缺水吗?我们来看一些图片 (课件:缺水画面) 看到干裂的土地、缺水的老人和孩子, 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说些什么?

生:…… (一部分学生眼泪汪汪)

师:是呀, 目前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 15亿人口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有的同学会说, 这种缺水的现状离我们遥远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书上68页小资料。从书上的资料中, 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

师:同学们刚刚讲的说明了我国的一些地方严重缺水, 缺水的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有的人会说, 没关系, 我们这里靠近海边, 有充足的水源, 我们不会缺水的。孩子们,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 (课件出示:水污染图片) 一些图片, 看到这些, 你想说些什么?

(师生交流) 过渡:水缺乏离我们并不遥远, 水污染也很严重, 水危机的发生已是普遍现象, 虽然是这样, 但还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这点, 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课件:浪费水图片) 两个录像分别让学生评价他们的做法。

师:是的,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浪费了很多水, 平时在办公室, 周老师喝剩的水, 直接倒了, 你觉得老师的做法怎样?

……

小组讨论: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家、学校、公共场所) 小组内四个同学回忆讨论, 然后填写浪费水现象调查表。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 你们列举了那么多浪费水的现象, 真让人感到痛惜, 而有人面对滴水的龙头却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一滴水吗?难道一滴水真的不重要吗?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课件出示:《广而告之》算一算:如果每人浪费一滴水, 假如一个三口之家全国就会浪费13亿滴水, 每月平均用水10吨相当于浪费120吨水这样算, 能用多久?)

生:这么惊人的数据真没想到!看来, 我们不能小看这一滴水呀!

师:如果我们小看了这一滴水, 即使现在我们不缺水, 那我们的下一代呢?再下一代呢?总有一天会面对这样的画面 (出示:人眼泪) 你知道这幅图片的寓意吗?

生:为了不让这种惨剧成为现实, 我们就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节约每一滴水。 (师板书:节约每一滴水)

师:其实, 生活中, 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节约很多水 (看课件:水的循环利用) 。

师生共同交流。

师:以后周老师喝剩的水, 我会把它们倒到水桶里攒起来, 留着洗手, 然后可以再把洗手剩的水倒到厕所。那生活中同学们所说的一些浪费水的现象或者是你自己或者是别人浪费水的现象, 以后你想着怎么做?或者告诉别人怎么做?请同学们小组内想点子, 待会咱们来个发布会。

……

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真正做到科学用水, 节约用水。我们的国家为了号召大家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还制定了节水标志 (屏幕显示) (发标志2人一张) ,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说说它向人们传达了什么意思?我们要牢记水是生命之源, 节约每一滴水从我做起。 (板书:从我做起)

师:孩子们, 节约用水, 人人有责, 光靠我们的努力所能节约的水也是有限的, 怎么办呢?

生活动:两人一小组以“节约用水, 爱护水资源”为主题, 在节水标志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水彩笔设计广告语, 呼吁大家共同节水、爱水。 (配乐、配图)

反馈交流。

师: (小结) 同学们, 老师从你们一段段充满创意的宣传语中, 看到了你们宣传节约用水的责任与爱心, 更看到了未来。今天就让我们从一滴水说起, 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生1:老师我知道了, 如果我们都能从我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从身边的小细节做起, 爱护水资源, 我们的家园将会更加美好!

生2: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幸福、健康!

【案例反思】

一节课上下来,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知道了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的用水太浪费了, 我们平时都不会用水, 并且学生知道并想到了以后该如何用好水, 我觉得作为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学生能知道能学到这些就是最好的了。

基于上述的案例, 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掘素材, 注重人文关怀

上课伊始, 我让学生倾听滴水的“滴答”声、看美丽的水的图片时, 学生很开心。而课上, 当学生看到缺水地区一些老人和孩子的相片, 眼泪汪汪的时候, 教师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多么淳朴、善良的单纯的孩子们啊!到后来再让学生看我们身边水被污染、被破坏、浪费水现象的时候, 学生们很激动, 这让我们知道———他们是动了真感情的。只有动了感情才会说真话。以此作为情感点抓, 让学生认识到水对生命的重要。这时候, 我趁热打铁, 问学生: 你以后打算怎么做?他们有的说要自己做好节约用水, 要会用水, 要爱水, 要告诉别人怎么用水……我知道, 这也许就是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吧?在与学生的谈话中, 我和学生共同学到了很多我们身边的, 但是我们却很少关注的问题。

二、巧妙创设情境, 树立良好品德

本案例最后, 我让学生在音乐中制作广告牌, 写宣传用语, 他们很有兴致, 有的甚至去和听课老师一起完成。这样, 我觉得:我的学生是真心想去做的, 是真心想完成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的。

当学生真心说出自己想说的, 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学到了什么, 并且让我们知道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对自己的一些做法要改变并且知道怎么改变的时候, 我觉得这就够了。这就是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 服务生活。

三、坚持生本教育, 做到心中有生

生本教育的儿童观认为, 教学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为学生设计教学, 做到心中有生, 目中有人。

1.合作探究, 生生是主角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我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生命之水”的重要性, 设计了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根本无需教师的任何点拨就可达到教学目的。松一松我们教师紧紧拉住学生的手, 给学生流出更多的空间, 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 眼中有人。

2.成果交流, 心中轻我

生本教育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生命的“牧者”, 把学生放在首位, 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本案例中, 两人一小组以“节约用水, 爱护水资源”为主题, 在节水标志纸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水彩笔设计广告语, 呼吁大家共同节水、爱水。先小组内后全班反馈交流。这样凸显了学生会的, 教师不讲;学生都不会的, 教师才去导。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淡出, 隐身在学生的身后, 达到“不见自我”, 也即“心中轻我”。本课堂采取学生学习小组成果交流的方式效果显著。

上一篇:英语运用下一篇:本土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