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范文

2024-08-03

河道清淤范文(精选7篇)

河道清淤 第1篇

漳卫新河是大型的平原复式河道, 流经鲁、冀两省边界。上始于四女寺, 以渤海湾为出口, 全程长202公里, 泄洪流量设计3500立方米每秒, 50年一遇, 其强迫的行洪流量为3800立方米每秒, 为入海的漳卫河系主要的泄洪河道, 50年一遇的洪水对于卫运河可防御。其在河北省镜内又分两条河流即岔河和老减河, 老减河设计50年一遇, 泄洪流量为1500立方米每秒, 岔河为2000立方米敏每秒, 3年一遇。排涝流量:老减河为0立方米每秒, 岔河700立方米每秒。

1990年11月实际测量和计算, 自72年治理范围扩大后, 四女寺至袁桥闸河段淤, 深槽淤积方量为98万立方米, 淤积深度均为1.3米。对1983年、1986年和1990三年的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滩地的淤积范围、高程与袁桥闸的设计中的正常蓄相一致, 处在稳定状态, 深槽中的表现为有冲有淤, 一直处在冲淤的交替状态。

二、河道淤积的原因及分析

袁桥闸的蓄水有静水落淤的产生。袁桥闸设计正常蓄水位20米, 蓄水量为905万立方米, 1974年初到1990年的年底, 调蓄卫运河累积来水达3.5亿立方米, 从1978年妆到1990年末, 引蓄黄河水累积10.8亿立方米。黄河卫与运河来水经长途的输送含平均沙量达1.5千克每立方米, 袁桥闸对其调蓄, 来时浑水, 走时清水, 大部分泥沙沉积于河道内, 使淤积方量达140万立方米, 首当其冲。

排涝和泄洪时产生淤积。1973年至1990年, 河段排涝总量达21.6亿立方米, 中小洪水平均为400立方米每秒以下, 平均的含沙量达2.6千克每立方米, 1997年最高时达7.38千克每立方米, 同样在1972年进行扩大治理, 设计中开挖的深槽流量仅仅为112立方米每秒, 相当多的一部分漫滩下泄。因袁桥闸与滩地的农作物能阻水, 使其到滩地时流速非常小, 大量携沙落淤。淤积的土方量大概有130万立方米。

引黄济津时产生淤积。1981年春和1982年冬, 支援天津市紧张的供水情况, 分两次 (8+300) 河段处的筑坝位置抬高供水水位, 输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 参照资料, 含沙量平均为2.6千克每立方米, 在河道内淤积部分的泥沙, 方量可达37万立方米, 河段两岸的土质均为宽弃土且松散, 因水土的保持措施没有跟上, 每年都有大量泥土被雨季的风雨冲入河道内, 形成淤积, 其土方量可达40万立方米。1972年扩大治理时后期工作管理没有到位, 在滩地内有些土方被填垫, 土方量达40万立方米。

综上所述, 造成河段淤积的原因主要是中小级的洪水产生大量的淤积, 大概占70%, 再有就是水土的流失, 是引黄济津与1972年开挖时滩地深槽填垫的偶然因素。

总之, 因其河段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其相同施工工程多, 河道淤积已其河系的防洪调度和恩县洼的运用困难, 及时地清淤迫在眉睫。

三、清淤设计方案

据河段的淤积。选用了2个清淤的方案, 对其综合对比加以分析与论证, 使方案得到优化。

(一) 清淤第一方案

该清淤的方案就是恢复河道的原设计断面, 按1972年时的情况对设计的开挖断面来进行细致清淤, 使深槽的底宽能恢复到35米和相应的设计高程, 边坡1:4, 按照实际的淤积范围来工作, 使清淤的工程量达到387万立方米。

(二) 清淤第二方案

就是扩宽其深槽的断面。将1972年时的情况设计开挖, 使深槽的底宽35米, 沿工程两侧扩宽, 边坡还是1︰4, 将河底进行清淤直至设计高程, 除扩挖了深槽的断面以外的保留不动, 据其河段的沿程之设计中水位的要求, 推算其水面的曲线进行计算, 将深槽的底宽进行扩宽到55米, 泄洪量为1500立方米每秒, 将全部沿程的水位全部恢复, 排涝量达400立方米每秒, 使沿程的水位普降, 清淤深槽进行扩挖包括对深槽进行清淤和对深槽的两边扩宽10米, 使总工程的量达到245万立方米。

(三) 优化方案

两者比较, 优化方案。

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清淤方案运用后, 蓄水及汛期常见的淤积逐年又回淤, 排涝、泄洪及供水的标准也逐年减退, 经过一定年限, 使该河段周期循环。第二清淤方案, 滩地淤积保留不变, 河口宽度增宽, 河口高程基本一致, 控制蓄水淤积。提高深槽的水深和水力的半径, 同时也提高流速、流量、输水能力和输沙能力, 该河段的中小洪水在深槽内下泄时基本得到控制, 即减少滩地淤积, 冲刷蓄水淤积。深槽在扩大以后, 起到束水攻沙和减淤的效果, 使该河段按照淤积-冲刷-淤积-冲刷的规律保持良性的循环, 使河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目的实现, 使以根治。

两种方案在投资和工程量情况上的比较, 第一清淤方案工程量387万立方米, 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245万立方米, 淤积少清土方142万立方米, 如按单价5.26元每立方米来算, 能节约746万元的投资。在第一方案中滩地普遍清淤1.0米, 青苗的赔偿的面积达360平方米, 第二方案中青苗的赔偿的面积100平方米, 减少赔偿的面积260平方, 按赔偿的标准6000元每平方米计算, 节约156万元的投资, 这两项共节省903万元的投资。

两种方案在施工组织方面, 河段的蓄水是沿河地区的农业供水水源, 使清淤和供水形成矛盾, 只好采用挖泥船和水力的机械清淤。第一清淤方案分散作业面, 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供水不容易控制, 没必要的超挖。第二清淤方案集中在深槽内, 使作业面加以集中, 有利于挖泥船和机械作业, 解决了沿河地区的供水方面的矛盾。

优化方案后, 第二清淤方案工程量和投资少, 有利组织的施工, 可使该河段平衡, 保持稳定性。

摘要:我国有些地区的境内河道大多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疏浚或开挖, 且多年未进行清淤, 造成多河道排沥的能力降低于原来所设计的标准, 很大程度上影响河道所具有能力即过流的能力, 降低了河道的行洪或者排涝能力标, 给当地的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对于河道清淤的要求迫切, 所以河道清淤治理及其施工方案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河道,清淤,治理,施工

参考文献

[1]、王娜, 孔卫东.河道清淤施工方案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第2篇

(跃进河:戴家门~头道河段)

一、编制依据

1、西圩区水系(跃进河)整治工程施工图纸;

2、有关技术及安全操作规范;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工期要求:2016年2月26日至5月15日。

二、工程概况

西圩区水系(跃进河)整治工程(跃进河:戴家门~头道河段)全长3.2Km。综合整治包括河道断面开挖、河道坡面的防护及坡道绿化和附属工程。施工范围主要包括

1、土方:河道清淤、河道扩挖、抛填块石、土方、绿化土方回填;

2、附属工程:道路、箱涵、污水工程;

3、路灯、景观铺装、绿化等。

A段河道工程位于戴家门路~港前路,河道桩号为:AK0+000~AK1+340,河道改造由桩号 AK0+032 开始,改造全段长约 1315 米; D 段河道位于港前路~二道河桥,桩号为 DK0+000~DK0+752.53,改造全段长约 752 米; E 段河道位于二道河桥~头道河,桩号为 EK0+000~ EK0+100,改造全段长约 1100 米。河道整治计划工期79天,计划完工时间2016年5月15日。

三、准备工作

目前我项目部沿线地形地貌做了相关巡查,项目部搭设位于港前路河道南侧,按计划准备先做200米标准试验段(位置处于全线具备施工条件的河道下游部位)。针对试验段做如下人材机的准备

1、机械设备:挖掘机4台,潜水泵4台,泥浆泵4台,高压泵2台,100kw发电机两台,装载机2台,泥浆灌装车3台,自卸车12台。

2、劳动力配备 根据现场需求,我标段拟投入劳动16人,分别安排在清淤现场、弃渣场。

3、材料准备

南侧坡岸抛填块石所需材料供应商亦已确定,为防止受天气雨季影响石料的供应,现场做好备料工作。

后期将根据试验段的运作情况做相应调整,以及根据工程进展的需要增加作业段落和相应机械、人力、材力。

四、清淤施工方案

(一)、概况:

弄清跃进河(头道河~戴家门)上游正常时期来水流量,沿途桥梁、管线等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走向,河道内淤积物沉积深度等情况,根据清淤工作量和工期要求组织人力、机械,同时考虑防洪度汛的要求,进行物资准备。

依据我项目部对现场的实际巡查,目前A段AK0+000~AK1+340中AK0+000~AK0+960(戴家门路~七圩路)河道沿线北侧有约50户居民住宅未拆迁,直接影响河道清淤的作业断面,因此只具备380m的清淤作业长度;D 段河道(港前路~二道河桥)长752.53m具备清淤作业断面,河道紧靠耀金路,北侧为长江花园安置房施工场地,所以现场无淤泥晾晒场地;E 段河道(二道河桥~头道河),全段长约 1100 米,北侧拆迁未到位,南侧为长江路,也没有淤泥晾晒场地。

(二)、方案:

1、组织:跃进河与头道河、二道河相交汇,加之沿线的各路管涵,雨水排入口,因此汇水量大,施工过程分组分段进行疏挖,疏挖程序以下游向上游递进的方式。

2、围堰:起始试验段落200m为A段的AK1+000~AK1+200即七圩路向东200米。围堰根据清淤长度分段设置,拟在AK1+000、AK1+200分别设置围堰,高度以高出水面0.7~1.2米为宜。下游围堰采用土质结构,外侧覆压防水材料(如宽幅彩条布等)。

3、排水:围堰修筑完成采用污水泵将河道内积水排至围堰下游河道,沿老河道底口边线开挖纵向集水沟,将河道内积水汇集到下游围堰前。在围堰上游开挖集水坑,用大功率污水泵将积水排到围堰下游。

4、清淤整治:

因河道施工现场不具备晾晒场地,采用水力冲挖法施工:用高压水稀释淤泥,然后用泥浆泵抽取后直接装泥浆灌装车外运,泥浆运至泥浆弃置地点。

淤泥冲挖结束后依据图纸尺寸开挖整修北侧边坡,开挖修坡的同时与南侧坡面块石抛填同时进行,以防止南侧坡面的侧移滑塌。

5、围堰拆除:围堰的拆除必须在该段河道清理开挖到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从而恢复河道畅通。

(三)、注意事项:

1、清淤前配合业主需办妥相关手续;

2、沿途清淤工作面范围(如边坡、滩地)有部分农作物,提前协调铲除;

3、道路桥梁下清淤需要对原有交通设施进行防护或保护;

4、调查清楚清淤河段内管线(如国防光缆、电力、通讯、供水、燃气等管线)分布走向、埋深、具体位置等情况,做好记录,并在现场做出明显标志;

5、污泥运输时做好防漏措施,驶离现场清洗车辆,防止污染道路;

6、加强对河道两侧绿化植被保护,不得恶意河道两侧破坏树木;

(四)、人员机械:

1、人员安排:管理人员4人,技术工人6人,普工16人,机械操作手40人。

2、主要机械:挖掘机6台,自卸车12辆,装载机2台,高压泥浆泵4台。

河道不用清淤黑臭淤泥就地“自净” 第3篇

沉淀在河床底部的黑臭淤泥一多,就会向河道释放污染物,使河道丧失了自净功能,水质自然不会好。

如何“对症下药”,解决这个河道“顽疾”呢?以往常用的办法多是给河道做深度SPA——清淤。不过,未来杭州可能会尝试新的“治污泥”办法。最近,杭州市城管委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江干区的东风港尝试一种新的淤泥处理技术——黑臭底泥原位处理。

这种方式不用机械操作,只用生物手段,就能轻轻松松让长年累月淤积在河底的黑臭底泥达到就地“自净”效果,听起来是不是挺神奇呢。

位于杭州丁桥板块的东风港,起点丁桥一号港,终点上塘河,全长2.9公里。

河道的南段——从丁桥一号港至临丁路这段约1.2公里的河段早几年完成了整治,沿河两岸的景致也不错,不过周边居民对河道水质的评价却并不高:河水看上去不那么干净,夏天的时候,淡褐色的河面上有时还漂浮着不少浮萍。

据江干区城管局河道科刘科长介绍,造成东风港水质不佳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条河道的黑臭淤泥淤积情况比较严重,目前淤积深度已经达到1米多,并且底泥和水体中氮、磷以及有机质的含量都较高。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熊雄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和清淤不同的是,这种底泥处理技术不需要机械化操作,对河道的干扰比较小,而且费用也比清淤少。

该种底泥处理技术主要是采用投放微生物菌剂、锁磷剂和放置人工水草相结合的生物手段,消除淤泥中的有机质和氮、磷,慢慢改变河道的水质。

三种手段“各司其职” 发挥各自不同的效果

微生物菌剂:这种菌剂可以通过生物作用,降低河道水体和淤泥中的氨氮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氨氮和有机质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是水体和底泥中的重要耗氧污染物,其浓度过高时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降低氨氮和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减少底泥黑臭。

锁磷剂:它可以将淤泥中的磷“锁住”,使其不能释放到河水中。水体中的磷是藻类生长需要的一种关键元素,过量磷会造成水体污秽异臭,水中磷含量越高,水质越差。

人工水草: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水草形状的柔性多孔高分子材料。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拦截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水体的透明度,从而使淤泥表层能够得到更多的光照,利于着生藻类的生长;二是这种人工水草本身的结构有利于水中的藻类和微生物在其表面着生,形成藻菌生物膜,从而降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增加水体溶解氧。

目前,工作人员在东风港河道中段选取了一块“试验田”,面积约为50平方米,用钢管框架和防水帆布将这里围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围隔,并在围隔里面铺设人工水草、播撒微生物菌剂和锁磷剂。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表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定期监测水质和淤泥中营养元素的变化。预计1~2个月后就能看到效果。如果试验效果好的话,会考虑在杭州其他城市河道推广。

浅谈河道清淤疏浚的施工技术 第4篇

我国河流众多, 水利资源丰沛,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河道、水网密集交织, 构成了便利的水上交通体系,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由于河流淤泥会随时间逐渐沉积, 时间一长就会对河道交通情况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河道管理部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辖区内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工作, 以保障河道交通运输正常顺畅。我国大规模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是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截至目前, 许多河道已经有40年左右没有进行清淤疏浚作业。由于大量河泥的淤积, 河流的抗洪排涝能力大幅下降, 距离当初的排涝设计目标有着很大差距。每年雨季来临, 水利部门都如临大敌, 唯恐河道决口或其他洪涝灾害发生。河流排涝能力下降, 给河流沿岸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为确保河流运输通畅及对洪涝灾害的足够的抵御能力, 保障流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 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决策, 开展河道治理, 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几年来, 我国河道清淤工作成效显著,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工、农业和交通运输发展。但与此同时, 河道清淤作业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加强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控制, 提高清淤作业技术含量和规范化水平, 是我国水利管理部门当前的重要工作。作者结合常年实践经验, 对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在技术层面进行探讨, 希望可以帮助河道治理技术人员更好地开展河道清淤作业, 提高工作质量。

1 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项工程作业, 河道清淤工程正式开始前, 负责施工的单位必须对清淤河段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情况以及其他对清淤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勘察, 系统收集各类相关信息, 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河道疏浚作业前期现场勘察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 全面收集作业河段断面状况、水流情况、水质、淤泥成分等信息。二是对施工现场进出道路情况, 特别是负载能力进行清查, 确保重型施工机械设备通行正常。三是要保障清淤工程施工用电。现场勘察时要查明施工现场附近是否有合适的电源。清淤施工通常使用施工现场附近的扬水站的电源, 要对需架设的电力线路路径、长度等技术指标进行明确。四是泥浆泵施工使用的水源进行明确, 一般直接采集河道内水体进行循环利用。五是合理选择、规划放淤场地, 确定放淤地点时要对其所在地形及运输距离进行评估, 优化选址。六是科学选择工程施工指挥中心所在位置。七是查明是否有现成河沟供泥浆池沉淀清水回流使用。八是设置好用来安置泥浆泵组等施工个体的工棚, 并保障作业人员必要的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 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量大小、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及工程期限等条件, 统筹准备工程施工所需要的人力、设备、材料等各类施工要素和保障物资。我国河道清淤作业大多使用泥浆泵为主, 挖掘机、推土机等其他设备为辅的施工体系。

2 河道清淤疏浚施工技术要点

我国河道清淤疏浚施工主要采用真空清淤工艺。该工艺的设备系统包括动力源 (高压水泵或空压机) 、动力管 (高压水管或高压风管) 、混合器、吸泥头、吸泥管、扬泥管、输泥管等部分。在工程开工前, 要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清淤器类型, 再按照设备类型通过计算得出混合器具体尺寸、各类管道直径及高压水泵或空压机工作参数等系列指标。

河道清淤疏浚工作使用的混合器, 它的高压水喷嘴和喉管的截面面积比通常情况下要控制在4到10之间。喷嘴和吸泥管的截面面积比要控制在15到20之间。喉管横截面的长度要和直径保持一致, 从而保障管道内的混合泥浆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流动状态。为了降低泥浆提升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从而增加泥浆动能到位能的转化率, 扩散管一般要采用锥形结构设计。在施工时, 要注意泥浆的吸入量和所需高压水的流量保持一致, 从而保证二者充分混合稀释制成混合泥浆。要控制泥浆在管道内的流速, 一般以每秒2到3米较为适宜。还要控制喷嘴位置高压水的流速, 正常情况下控制在每秒30到50米, 偏大或偏小都会对处理工艺造成不利影响。

气力清淤是当前较为常用, 效果较好的一种清淤方式。气力清淤机结构中泥浆通过管道截面积较大, 便于含有大颗粒、乃至大体积的块石或卵石的泥浆顺利通过, 输送效率高。需要注意的是, 采用气力清淤方式时, 压缩空挂吸泥浆的混合室小孔和管壁交角应控制在45度以内。排泥管的曲度变化要尽量缓和, 长度也不能太长, 否则容易造成管道堵塞。对于管道中的弯曲部分, 可以通过采用大管径和天窗设计来减少堵塞和便于开展管道发生堵塞后的疏通作业。

3 河道清淤疏浚设备介绍

河道疏浚作业的主要设备种类较多, 常见的有清淤设备有旋挖式清淤机, 绞吸式挖泥船、喷吸式挖泥船、两栖式挖泥船等。其中, 旋挖式清淤机以其高水平的工作效率和绿色换保的施工作业方式受到河道疏浚作业施工单位的普遍好评。旋挖式清淤机以旋挖头为主要作业工具, 泵体采用无堵塞设计, 提高了抗堵塞能力, 工作效能大幅增强。绞吸式挖泥船包含拖轮、锚挺、排泥管、泥浆泵、120T运输船等工作单元, 在施工时, 首先要将船上主定位装和挖槽中心对准, 然后再由开挖断面边线出开始挖掘作业, 通过绞刀桥架前部的钢缆反复收放, 控制绞刀横向移动实现挖掘的效果。在使用喷吸式挖泥船时要求各水系锚位都要设置好复浮标, 当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小于开挖泥层厚度时, 可以采用分层挖掘的方法进行施工。

4 河道清淤疏浚施工安全保障相关要求

河道清淤作业属于水上施工, 涉及的大型设备较多, 施工安全性要求很高。在施工过程中, 要坚持“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原则, 详细制定并认真执行施工作业安全规范, 指挥部门要做好各工序间的协调、调度, 避免发生混乱、冲突, 同时加强安全施工管理, 对于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及时制止。

5 结束语

对于水系丰富的地区来说, 河道既是重要的交通线, 承担着生产、生活物资的运输, 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 河道的通畅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有着直接且重要的联系。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与自然的冲突愈加尖锐。几年来, 河道淤泥沉积情况加剧, 从某种角度来说, 是工业化生产对自然影响的反作用。加强河道清淤疏浚工作, 改善河道通航状况, 提高河道抗洪排涝水平,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河道疏浚作业时, 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影响, 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切实保证施工效果和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桥涵.铁路施工技术手册[S].北京:人民铁路出版社, 2001.

河道清淤合同(模版) 第5篇

甲方: 乙方:

本工程项目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实施,确保质量,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明确双方职责、相互配合,双方达成如下条款:

一、工程名称: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内容:

四、工程标准:

五、文明施工及工程安全:

乙方应认真做好文明施工,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施工过程中确因乙方责任发生的经济赔偿和安全责任事故由乙方负责。

五、施工时间:

工程自 年 月 日开始至 年 月 日全部完工,工期 天。

六、合同价款及付款方式:

1.合同总价:工程合同总价为:(小写 元)。2.付款方式:工程完工后,甲方付给乙方工程款的80%,经审计验收合格后;甲方付给乙方工程款15%;预留5%质保金,待质保期满后,全部支付给乙方。

八、双方职责 甲方职责:

1.甲方负责协调周边关系。

2.甲方接到乙方提交的开工申请书或开工报告后,应及时组织审查和批准。

3.甲方应按本合同所明确的付款办法,按时付款。4.甲方应及时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协调工作。乙方职责:

1、乙方保证按合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按期保质完成工程任务。

2、乙方在开工前必须按规定办理与施工相关的一切手续,由甲方提供施工方案、开工报告等。

3、工程施工期间,如乙方无正当理由终止工程施工,甲方不结算已经施工部分的费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由乙方负责。

4、乙方应积极做好矛盾的协调处理工作。

九、本合同未涉及内容,经双方协调解决。

十、本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并分别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

十一、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总经理(签字):

分管领导: 经办人:

部门负责人:

经办人;年 月

河道清淤 第6篇

1 滑坡的成因分析

1.1 渗流的原因

平原河道堤防工程大部分为群众性工程, 堤身比较单薄, 排水设备、回填土料的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回填土料为淤泥质粘土的, 这部分土料长期处在浸水饱和状态, 强度弱而自重大, 其下滑力较大。当退水时, 由于淤泥质粘土的渗透力, 而退水后原堤防临水侧的阻滑压力在减少。所以当断水清淤作业时, 堤身内的渗流力和自重等主滑动力不断增加, 而阻滑水压力在减少, 一旦堤身强度不够就易引起渗流失稳。

1.2 清淤过甚的原因

河道清淤断面尺寸由输水能力和稳定分析确定, 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改变, 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 这是因为: (1) 由于清淤一般由机械操作, 在施工中要完全按设计进行几乎是不可能, 断面尺寸很难控制; (2) 如果河床中的土质较软为淤泥质土, 在机械器具的扰动和高压水力泵枪的冲刷下 (断水作业) 会带动周边土体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动。

1.3 其他原因

除上述几种原因外, 如果施工地段的地基基础较软或遇古河道上筑砌的堤身;堤身的填筑质量存在问题;新旧堤界面处理不当, 通过裂缝渗水;堤前开挖过深等在施工前又没有进行处理等, 均有可能引起失稳。上述各项原因也并非是独立的, 其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原因, 甚至多种原因组合都能引起堤防失稳。

2 滑坡的预防措施

清淤工程滑坡的产生一般是内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只要及早预防, 采取适当措施, 消除滑坡发生的外在因素, 多数滑坡是可以防止的。如在地质钻探、设计阶段、施工前和施工中加强观察分析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等, 都是防止滑坡的有效措施。

2.1 选择合理的疏浚断面

(1) 要根据土质、沿岸建筑物和堤防稳定情况分段进行设计, 以保证边坡本身的安全。

(2) 设计的标准断面, 通过稳定分析确定后, 还要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超挖情况, 要采用规范允许的超宽、超深值进行校核。

2.2 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1) 施工前要对照设计资料深入工地调查, 按照实地情况和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做出详细施工组织设计, 对存在问题提早做出处理预案。

(2) 对软地基础要采取机械带水作业, 施工时要控制开挖的速度和施工顺序, 严格控制超挖的数值。可以采用断水作业, 利用水力机组冲填结合人工开挖施工, 这种方法清淤较彻底, 效果较好。

(3) 施工中要注意观察, 及时发现堤面开裂、沉陷变形、土质变化情况, 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3 滑坡处理措施

(1) 提高水位稳定滑体。水位提高后将降低渗流的出口比降和堤身的浸润线, 达到降低渗流的破坏能力, 提高后水位还可以增加堤前的阻水压力, 起稳定堤身作用。这种方法通常用在断水作业中。

(2) 上卸下加法。上卸即减少滑体的滑动力, 将产生滑动力的滑动体开挖削坡, 放缓边坡。下加指在阻滑体部分 (一般在堤脚处) 抛石增加压力, 以达到阻滑力增加。

(3) 封闭裂缝。发生滑坡后, 坝面将产生一组纵横向的裂缝, 这些裂缝都是产生滑体时土体之间产生拉应力式互相挤压应力开裂而成。要就近取材 (粘土或薄膜材料等) , 及时封闭裂缝, 以防渗水形成集中渗漏产生冲刷破坏或加宽裂缝, 再次沿裂缝产生滑动或塌落。

河道清淤 第7篇

1.1 渗流问题形成的原因

大多数河道堤防工程的类型都属于群众性工程, 其堤身及排水设备存在较为单薄的现状, 对保障回填土使用的质量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回填材料中存在的淤泥质粘土而言, 由于该部分土料长期都处于浸水饱和状况, 其自重相对较大, 但强度相对较弱, 并具有较大的下滑力。由于淤泥质粘土原本存在渗透力效果, 当退水后, 逐渐将原堤防邻水侧的抗滑压力降低。所以, 在对断水清淤施工进行施工之前, 会进一步提升堤身内的渗流力及自重等主滑动力, 随着逐渐减少的抗滑压力, 当堤身具备的强度达不到预期要求后, 则会有渗流及失稳等状况出现。

1.2 清淤过度的原因

河道清淤断面尺寸的确定标准是通过防洪规划及稳定分析的方式进行实现, 若断面尺寸得到明确之后, 则就无法对其进行改变, 在实际设计中, 一般很难达到要求,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通常情况下, 清淤是由机械设备实施的, 由于清淤对象属于粘性土, 在施工过程中要想完全结合设计要求实施操作, 是很难实现的, 因此无法有效地控制断面尺寸。

(2) 若河床中存在的软弱土质属于垃圾沉积物或淤泥质土等, 通过机械设备的扰动以及高压水力泵强的进一步冲刷, 会对周边土体的塌方和淤泥土的流动产生制约。当对稳定在具有抗滑效果的振压部位进行挖除之后, 则会引发堤身安全稳定系数降低的现象形成, 最终造成失稳现象形成。

1.3 施工中外力作用的影响

在带水施工的项目中, 若施工设备抓斗放下时, 会使得堤前水位提升, 从而形成水浪波, 强大的水体动力会对干墙体造成冲击。抓斗向水下沉入后, 水会出现回落, 复压的托吸力会对堤身产生作用, 当抓起淤泥之后, 在抓斗外侧和河床淤泥之间, 会出现短时间的真空状况。通过负压托吸力以及强大水流的作用, 则会实现土体的填充, 最终达到较大的冲击力及冲刷力出现。

2 滑坡产生的预防方法

2.1 对合理的疏浚断面进行选择

在设计时, 一般容易对疏浚断面的设计产生忽视, 使得再说实际施工中出现滑坡问题。在设计时, 应对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注重:在设计的过程中, 应结合土质、堤防稳定状况以及沿岸建筑物的情况实施分段操作, 当存在堤脚埋深较浅时, 通过对河岸边坡修缓、平台留设以及平台高程提升的方法进行处理。当存在软弱基础或古河道的区域时, 应对加固基础的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放缓边坡的方法, 促使边坡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2.2 对合理的施工方法进行选择

产生清淤工程的外因是由于施工作业形成的, 直接关系到施工方法的应用, 因此, 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能够对滑坡的产生进行有效避免。在施工之前应结合设计资料向施工现场实施勘察分析, 结合实际情况、施工技术以及机械设备的状况, 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有效落实。通过对处理预案的提出, 促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运用机械带水施工的方法对软弱地基实施操作, 在施工过程中, 应对开挖的速度及施工顺序进行有效掌握, 对超挖的数值实施有效控制。

2.3 应急处理

(1) 对水位稳定滑体实施提升。当水位提升之后, 会降低渗流的出口比降及堤身的浸润线, 从而影响了渗流的破坏能力, 使其也随之降低。采用水位提升的方法, 还能使堤前的阻水压力得到有效提升, 发挥堤身稳定的效果。该方法的运用一般在断水施工时进行。

(2) 上卸下加法。上卸的运用是减少滑体的滑动力, 并运用开挖削坡的方法对滑动力产生的滑动体进行处理, 实施放缓缓坡的方式进行应用。而下加则是采用增加压力的方式对抗滑体部分的抛石进行处理, 从而提升了抗滑力。

(3) 裂缝封闭。当有滑坡现象出现后, 坝面会出现一组纵横向的裂缝现象。该裂缝则是在滑体产生之后, 通过土体之间的拉应力形成的相互挤压作用从而形成开裂下线。通过就地取材的方法对封闭裂缝进行找出, 避免由于集中渗水导致裂缝冲刷破坏以及裂缝加宽的现象形成, 最终引发滑动或坍塌问题。

2.4 修复方法

(1) 削坡填筑法。在对渗层滑坡进行处理时最常使用的则是削坡填筑法。在滑体处理时, 应对堤顶采用开挖削坡的方法, 结合抛石加压法在堤前进行应用, 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应准确找出滑坡体的上下口位置, 对处理范围实施划定, 对部分滑动体实施挖除。

(2) 打桩操作。打桩施工通常在土质堤岸或河道较窄的条件下进行应用。通过采用打桩施工, 进一步对基础承载力及抗滑力得到有效加强。在打桩施工中应运用松木桩或预制混凝土柱桩, 桩长应能对滑动面深度在3m以上的条件下得到满足, 促使抗滑效果得到有效发挥。

3 结语

总之, 在河道清淤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及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实施文明施工, 促使滑坡问题的产生得到有效避免。当有险情出现时, 若及时处理且运用有效的方法, 能够进一步避免滑坡的延伸及扩大, 从而实现处理效果的提升。

摘要:当堤线的土层出现复杂变化且参差不齐的堤防质量, 个别地段存在较差的回填土质量、单薄的堤身以及长期失修等问题存在时, 通过外力的作用, 会导致河道工程出现沉陷、滑坡以及位移等问题产生。本文主要论述了河道清淤工程中滑坡问题的产生及处理。

关键词:河道清淤,滑坡,产生原因,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出庭公诉下一篇:电子商务影响传统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