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2024-07-05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精选10篇)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1篇

智慧校园的概念源于2008年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2009年8月上旬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 “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 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 也即“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1]。

国内不少学者也对于智慧校园做了相关的研究及实践工作。宗平等, 张永波等提出了“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 同济大学、南京邮电学院等开始讲“智慧校园”概念落地———从筹划、规划到具体的建设实施, 展开了一些列的研究及实践并总结了大量的经验, 其中南京邮电学院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反映了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 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通过上述文献资料研究, 结合现有校园信息建设现状, 可以看出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的升华, 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师生及管理人员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开展教、学、管理的状态, 是新形势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通过近年来数字化校园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 各大院校都接入了互联网, 甚至个别学校开始使用最新的4G网络技术;教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在教学、管理中广泛使用, 信息技术实力强的学校, 根据自身需要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来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手段信息化普及, 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等多种教学手段被广泛使用, 相关研究者对于信息化下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等也提出了多种建议;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发展较快, 上至国家层面, 下至各个学校各类精品资源库、教育资源库如雨后春笋, 极大的发挥了教学资源的作用;数字化图书馆更是进一步扩大了资源的共享粒度, 各类专业的科研资源得到了极大的共享;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平安校园建设也取得较大成绩, 做到信息、人员有迹可查;利用网络技术发展而形成的网络远程教育, 使得教育资源突破了地域限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及应用。按照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对于数字校园的层次划分:网络基础层、网络基本服务层、应用支撑层、信息服务层、个性化门户来看, 现有各个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各个层面都做了相关的工作[2]。

但目前数字建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资源共享能力低, 不论从硬件资源、软件资源还是教学资源, 目前更多的是以学校为单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 造成“信息孤岛”, 检索低效, 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日常教学需要;“重建设, 轻应用”即重视硬件平台的投入面轻视软件的建设与使用, 造成系统没有与用户很好地结合, 没有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其带来的便利;原创和创新性优质资源匮乏, 协同办公管理能力不足、使用不方便;信息系统的综合服务能力弱, 难以实施综合业务流程和综合查询与决策支持, 信息化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效率的有效支持不够等。

智慧校园的建设必须要依靠现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 同时要解决现有数字校园建设的缺点, 智慧校园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规划愿景层面、技术层面、实施层面, 其关系图如图1。

其中规划愿景层是目标, 是智慧校园的建设方向;技术支撑层是保障, 是智慧校园实现的技术基础;实施执行层是手段, 对智慧校园建设最终效果起关键作用, 下边将对各个部分做具体说明:

智慧校园的规划愿景层面, 需要把握信息化趋势, 对智慧校园建设的路径做出明确规划, 既要考虑已有资源的利用、当前工作的需求, 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基本智慧校园愿景规划应该考虑如下需求:1、如何全面获取信息?2、如何存储海量信息?3、海量信息如何分析处理?4、海量信息如何为最终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5、如何实现个性化服务?6、如何实现信息支撑决策?

智慧校园技术支撑层面, 主要为规划愿景层面做支持, 从技术选型上来解决环境全面感知, 获取全方位信息, 海量信息的存储、处理、信息的智能识别、信息智能提取、信息智能检索、信息智能推送等, 以及如何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

智慧校园实施执行层面, 是影响智慧校园建设最终效果的关键, 是利用技术方案将规划变成实际智慧校园的过程, 实施执行必须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一步一步实施, 且实施必须根据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 最重要的是每个实施阶段的完成, 必须要验收及验证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避免只管建设, 不管资源使用率的问题。

三、智慧校园架构

智慧校园的架构设计, 需要兼顾第二节智慧校园方案中的三个层次, 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设计了一种分层的智慧校园架构, 并应用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 为后续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一种借鉴。

3.1智慧校园架构

智慧校园架构设计的核心是对数据信息的处理, 首先是信息多方感知采集、其次是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海量信息的存储、在此是对各种信息的融合处理、最后是信息为师生做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具体架构图如图2:

从上图可以看出, 智能感知信息收集的核心是网络传输与全面感知;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信息存储的关键是存储基础与存储管理层;信息加工融合处理的关键是平台及服务 (PAAS) 、软件即服务 (SAAS) 、数据处理;个性化、精细化信息服务根据实际需求来做调整, 重点是关注个性化服务、精细化服务。

3.2智慧校园关键技术

通过3.1智慧校园架构设计可以看出, 核心技术是物联网, 云计算, 其技术的特征与智慧校园架构的需求吻合度高, 且技术成熟度较高, 可操作性强。下边将对上述技术做简要介绍。

3.2.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 虽然其定义并未达成共识, 但是基本特征却得到一致认可:全面感知, 利用传感器、RFID等感知、捕获随时随地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能够像人的感觉系统那样即时地识别和采集数据, 感知能力的设计需要兼顾设备的成本及灵巧;可靠传输, 通过多种有线接入、无线接入、移动通讯等多种网络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及共享, 设计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高性能的通信网络;智能处理, 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对物体实施智能化控制, 实现人与设备的交互, 通过大数据分析, 能够对决策实现支持[3]。

3.2.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 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4]。云计算是并行处理、分布式处理、网格计算、网络存储和大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特点如下:1) 服务弹性化即按需提供服务;2) 资源集中化即资源以共享池方式集中统一管理;3) 接入多样化即多种终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云计算服务;4) 安全专业化即各类安全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统一处理;5) 存储海量化及新的编程模型。云计算的服务模型主要分为3类:软件即服务 (SAAA) 、平台即服务 (P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 ;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包括:公有云、私有云、社区云、混合云等[5]。

结束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依赖新的技术、没有现成的成熟的可以批量复制的样本, 且各个学校实际情况也不一致, 需要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的分析及方案选型, 本文设计的智慧校园架构, 根据我校实际需求情况而制定, 后续将在实践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炼总结相关经验, 供相关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2012.08:12-15.

[2]沈培华, 王映雪, 蒋东兴, 陈怀楚, 常晓磊, 刘启新.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与思考[J].管理信息系统, 2002.02:18-19.

[3]孙其博, 刘杰, 黎葬, 范春晓, 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06:1-9.

[4]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7%AB%AF%E9%81%8B%E7%AE%97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第2篇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是提高教育现代技术水平、规模培养信息技术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任务,将极大地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搭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桥梁,保证学校各项数据的权威和质量,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了教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二)校园网现状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12年8月,目前已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基于三层网络结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电信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和泰安教育城域网。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服务器3台,各类核心、汇聚和接入交换机10台,接入信息点50多个。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还逐步建设了校园门户网站(),提供了WEB、FTP、OA办公等应用服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将计划建成多个电脑仿真实训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体系没有建立,学校的各项业务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处理日常业务,效率低下。

2.学校数据重复录入,重复管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数据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经常不一致,缺乏数据共享与整体数据,不能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3.缺乏资源服务,学科教学资源、数字图书平台建设滞后。4.缺乏相应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起教室电子白板等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

5.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缺乏,无法充分利用校园网优势开展网络教学。

6.尚未形成学校信息化工作中有关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与保障体系,信息化运维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7.学生证、借书证、就餐卡等一生多证,在校园内共存,对学校的管理,学生的使用均带来不便。也无法利用现有证卡对师生进行集校园管理和消费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如考勤、消费等。

8.学生的学生学籍、成绩、实习实训情况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成长记录。

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体系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提供相互数据交换的功能,建设智慧校园,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规范,实现校园数据的共建共享,协同发展。一方面结合泰安市民卡建立学校进出校门、实训楼宿舍楼门禁、图书馆借阅、食堂小店消费等系统,利用电信校讯通,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班主任能及时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作业情况,期中、期末测试成绩、任课教师评语、班主任评语、学籍、奖惩情况、实习实训、考评情况等记录在学生的成长档案中,作为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档案资料。学校管理层、任课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能拥有相应的权限查看或补充相关的项目内容,补充完善学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生的成长记录档案。

三、智慧校园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建设原则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的制定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既要从时间上、发展上进行纵向考虑,又要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进行横向考虑;既要考虑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的实施步骤,又要考虑这些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

1.统一规划、规范实施

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在建设的过程中,应从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各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按照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技术标准,规范实施。

2.完善基础、突出应用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重视网络基础平台、共享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门户平台等智慧校园基础平台的建设。以这些平台为支撑,围绕应用和服务,实现各应用系统与智慧校园的集成,展现建设效果。

3.分步实施、协调发展

智慧校园建设的项目较多,不可能一拥而上同时实施,应根据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应用系统等建设项目内在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以确保各项内容的协调发展。

4.重在应用、培训为先

智慧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为了保证各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应用系统的正常使用,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规范使用。

(二)建设目标

智慧校园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和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三、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建立一套标准体系、一套安全体系、四个平台、三个中心和一套管理与维护体系。

(1)一套标准是指符合国家、教育部及行业标准并用于学校智慧校园的各应用系统长期建设的标准规范,包括信息标准、编码标准、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提供日常运行维护,是保障智慧校园系统规范、可靠运行的基础。

(2)一套安全体系是指对校园网进行整体安全设计,包括防火墙、网络防病毒、入侵检测、上网行为管理、实名认证以及校园网管理规范等。(3)四个平台是指网络基础平台、学校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共享数据平台。

网络基础平台是指各类校园网基础设施,为智慧校园提供稳定的硬件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支撑。学校门户平台通过集成各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功能,为领导、教师、学生等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身份统一认证,提高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共享数据平台是指实现智慧校园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管理,为学校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服务。

(4)三个中心是指智慧校园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和服务中心,实现学校各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教学与资源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整合。

(5)一套管理与维护体系是指为保障智慧校园建设规范发展制定的学校各项制度和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出口带宽升级、无线网络构建

建设“千兆主干、百兆接入桌面”覆盖全校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提高带宽接入为不低于1000M,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高带宽需求。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终端如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越来越普及,建设覆盖全校办公、教学场所、学生宿舍的无线网络已变得十分现实和必要。购置相关设备,启用华为RG-WS5302交换机,完善校园无线网络布置,统一管理,实现校园网的分布式管理。2.网络安全建设

建立完整的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部署网络防病毒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网络行为管理系统及VPN系统,建立健全校园网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及管理制度。

3.网络中心机房改造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1)强电改造,增加机房配电负荷,更换现有不满足要求的电缆、插座,合理分配电力负载。

(2)弱电改造,增加服务器、交换机机柜,将各种业务重新进行分类上架,理顺并按规范标识机房内各类弱电线缆。

(3)环境改造,进行机房防火、防水、防盗、防静电建设,增加机房气体灭火系统,加强防水、防盗措施,完善防静电技术设施,安装机房专用空调。

(4)管理改造,购置机房专用远程管理系统,配置大屏幕,及时、高效地发现并处理网络设备故障,有效降低网络故障时间。

4.班班通

目前我校所有教室中多媒体设备均已到位,添置教室专用电脑,一来系统稳定,方便教师使用,只需把课件拷到电脑就可使用;二来在今后三网合一之后也需要这样的终端设备用于点播或者教学。将各教室的安全监控探头连入网络,作为数字监控的一部分。结合泰安市教育局建设的职业学校师生“云空间”网络学习的平台和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班班享”、信息化教学“人人用”。

5.校园有线电视网和语音广播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和语音广播网络应是学校网络的又一组成部分,目前我校有线电视终端点已经布置到教室,要建设专用的在线式演播室系统,购置数字非线编系统和摄录系统、数字点播和直播系统等设备,完成语音信号与有线电视射频信号的数字化,做到数字化的语音、视频信号在网上传输,实现演播室中多路视频信号源的切换、非线性编辑系统、音频信号源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的混合(调音台)、字幕叠加、现场直播、信号录制、流媒体发布、虚拟演播等。建设千兆校园网络系统,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局域网、双向电视教学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教室计算机除普通计算机常规功能外,还融集控、视音频直播等功能,并有课件点播、VOD点播、AOD点播、双向电视教学、示范教学、教学评估智能广播等多项功能。

6.录播教室和微格教室

微格教室是在装有电视摄像、录像系统的特殊教室内,借助摄像机、录像机等媒体,进行技能训练和教学研究的教学环境。用于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是学校用来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程自动或半自动录制的专用场所。便于快速积累各种教学资源。由三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数字化课堂教学录播系统和课堂教学网络传播平台(环境、硬件和软件)。

课堂教学录播专用教室的功能实现如下:(1)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录制优质的课堂教学,作为优质资源存储和共享、交流。(2)教师课堂教学资源建设:教师自主录制课堂教学,作为个人课堂教学的资源建设与个人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研讨、评估评价。(3)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教研活动,可利用“录播”系统直播到每一个教师桌面,也可录制后作为样本在网上进行“微格式”分析研讨。(4)开展课堂教学绩效管理:学校可用本专用教室进行教学管理与绩效考核。其一,学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录制一定数量的课,并且自选最好的课,开展好课评比;其二,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均可在网上进行,形成教研活动数据库;其三,学校优选优质课,组成学校精品资源,可对外交流、可供学生家长课后浏览阅读、可作为示范课示范他人等。其四,开展好课或优质课评比活动。(5)小型演播室功能: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视频会议用。

(二)智慧校园平台建设

1.信息标准建设

信息标准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了统一的信息标准,就可以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帮助使用者方便、快捷、规范地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结构,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

信息标准的建设应在遵循国家、教育部标准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标准内容,参照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制定学校信息编码标准,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学校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避免信息标准混乱,信息不能交流和共享。

2.学校门户平台建设

学校门户平台应位于智慧校园体系结构的最上层,通过集成各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功能,为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主要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用户通过学校门户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后,可以实现使用所有应用系统,这样了提高智慧校园各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并通过使用集中认证技术规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用户的统一认证与管理。

4.共享数据平台建设

共享数据平台是指在校园内搭建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工具进行数据过滤、清洗和双向传递,实现各应用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统一、规范、准确、实时的权威数据。

共享数据平台的硬件基础是数据中心,它是智慧校园各平台、各应用系统运行的支撑,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备份系统。

(三)应用系统建设 1.学生管理系统建设

建设集招生、迎新、管理、就业和离校于一体的学工生管理系统,提升学生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招生功能:获取招生数据,并将数据统一发布到数据共享平台,供其他应用系统使用。

(2)迎新功能:基于招生原始数据,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新生领取校园卡后实现刷卡报到,简便手续。

(3)学籍管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学籍信息管理,采集学生照片,学籍异动处理,学生毕业审核,自动进行毕业审核。

(4)学费管理:支持学生缴费管理、学费查询统计;与系统的学籍信息关联。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5)管理功能:基于学籍数据,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主要包括奖学金管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资助管理、处分管理、寄宿管理等。

(6)就业功能:基于毕业生数据,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主要包括求职招聘、就业教育、就业管理等。

(7)离校功能:基于毕业生数据,综合各部门信息,办理毕业离校手续。

2.教务管理系统建设

教务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数据量大,涉及面广,将教学管理各部门联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整体,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加强信息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为教学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课表查询:能查询全校课表、任意教师课表、教室课表、教学班课表、学生课表。

(2)培养方案管理:能根据学校不同的业务需求,制定各年级各专业培养方案,安排课程教学计划及学分要求。

(3)排课管理:教室和实验实训室排课,可手动预排后自动排课,也可自动排课后手动调整。

(4)调课管理:手动完成调课申请,满足教师临时更改上课时间的需求。

(5)学生选课:能对学生选课时间、选课条件进行设置,对学生选课进行审核管理。

(6)考务管理:能对期末集中考试进行排考、学生补考进行管理。(7)打印考试安排:打印全校的考试安排。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8)学生成绩管理:能录入考试、补考成绩,修改成绩,学分认证等管理。

(9)学生培养方案动态查看:学生可动态实时查看已修课程学分与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分结果。

(10)教师信息管理:采集教师照片,教师可自行修改自己的信息。(11)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按学期进行教学工作量统计,能够查询并统计教师在一个学期任课的所有教学班的总学时;教师学期末申报本学期的其他工作,需审核。

(12)课程评教:学生网上对自己可评的课程进行评价,教师查询评教结果。

(13)历史数据处理:优秀的历史数据处理方案,保证系统正常运行。(14)各种统计报表:支持各种统计报表打印功能。

(15)基础数据与其他应用平台共享:支持学生、教师、教学班、课程等基础数据与其他应用平台共享。

3.科研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科研管理,实现管理科学化,整合规范科研业务,通过管理促进学校科研的发展,该系统应具有科研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成果管理、科研情况查询等功能,并实现数据统一存储,实现整个学校科研信息的共享。

4.人事管理系统建设

人事管理系统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且能够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校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1)教职工管理:主要是对教职工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维护和变更,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简历、学习简历、家庭情况、奖惩情况、培训信息等,并支持学校各级部门的审核。

(2)人事调配管理:主要是对新进人员的管理,进行信息登记和审核;校内调动管理;离校管理,实现对离校人员的信息登记,办理离校手续等。

(3)合同管理:维护教职工合同的基本信息,对即将到期的合同进行续签申请、审核、确认。

(4)通用查询和报表处理:提供通用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自由定义查询条件;并提供报表处理功能,通过设置各种条件,能自动生成类似于Excel的报表。

5.OA办公系统建设

OA办公系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模式,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办公质量和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实现学校日常办公事务和决策支持服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一体化。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1)收文管理:对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各部门间的收文的登记、拟办、阅批、下发、承办、二次分办、归档、统计查询功能。

(2)发文管理:实现发文的网上拟稿、部门领导审批、会签、会签意见反馈、审核、签发、印发、归档、各部门承办、统计查询、催办功能。

(3)督办管理:实现督办单制作、通知、跟踪、人工催办、承办人承办、督办结果反馈、形成督办专报、督办数据统计查询功能。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4)请示报告:实现各部门请示报告的生成、部门意见的签署、领导批示全过程,并实现流程的实时监控。

(5)交办协办:用于上下级交办任务或者平级部门之间进行协同办公。实现任意发送、同时多人办理、收回、指定办理期限、反馈办理结果等。

(6)会议管理:主要包括会议安排、会议表格生成、会议室申请、会议室信息维护、会议室状况查询等。

(7)用章管理:对单位的用印进行申请、审批、登记,实行规范化管理。

(8)信访管理:主要完成教职工、学生的来信来访、投诉等内容进行登记、检查、办理跟踪等功能。

(9)通知公告:能够撰写通知、在发布之前进行修改和浏览,发布后只能指定范围内的用户能够阅读。并能够进行搜索。

(10)待办事宜:集中管理所有人待处理的内容,可以是公文、也可以是通知等消息。对于有流程的处理结束才转入已办事宜,没有流程的则自己判断。

6.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财务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向领导提供决策必要的财务信息,并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财务信息服务,应具备账务处理、预算管理、报销管理、学生收费管理、助贷学金管理、工资管理和信息查询等功能。

7.后勤管理系统建设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后勤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多层次的后勤服务信息,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并为领导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应具备固定资产管理、维修管理、采购管理、食堂管理、用电用水管理及综合信息查询等功能。

8.资源平台与网络教学建设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开展网络教学和远程协作教学提供应用平台,它是与课堂教学互补的不可或缺的第二教学环境。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学的基础,它包括教师的电子讲义、课件、录像、试题库等各种教学素材。网络教学与资源平台将建设成一个支持包括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络考试多种教学活动的综合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9.数字化实验室与仿真实训平台

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建设并应用数字化实验室、仿真实训平台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快实现教学的数字化、可视化。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了,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教师可实时将实训结果记录进系统。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过程、内容、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整合,创新数字化的专业学习工具、协作交流工具和知识建构工具,引导广大师生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灵活、高效和开放的课程模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校外实训时,校企办赋于一定的权限,将实训单位的实训反馈实时反应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在系统中。

10.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展现智慧校园应用的一个窗口,在学校教学和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对现有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智慧校园的各业务系统的对接,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数据联动。

(2)扩充数字图书数量,建设标准化的电子阅览室,方便教师、学生阅览电子图书。

(3)进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满足学校教科研、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需要,购置学术期刊数据库的镜像,建立校数字期刊平台。

(4)重新整合图书馆现有数字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统一服务平台。11. 校园一卡通建设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以校园网为基础,以全体学生卡为信息载体的集校园管理和消费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可全面实现校园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利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只需持一张学生卡即可在校内食堂、超市、浴室等场所消费;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阅书刊;在机房上机;去校医室看病;还能实现通道门禁验证、考勤;还可与智慧校园各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实现学校对相关信息的综合查询等功能,极大地方便学生、教职工的生活,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全校”。

12. 综合查询系统建设

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将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人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事、教务、学生等各类业务系统的建设都只是围绕各个业务部门或单元的业务,学校尚未建立涉及学校整体校情的综合查询,校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无从了解学校整体校情,更无从谈及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综合查询系统即是利用信息化工具来梳理校情数据、积累信息资源、规范信息管理、加强教学的质量监控,为学校整体了解、改进各方面工作提供动态、真实、可靠的依据,促进学校各部门协调运作,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帮助学校管理部门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

13. 校园安全系统建设

平安校园的建设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实现校园的安全,主要包括安全监控系统、门禁安全管理系统等。安全监控系统是指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设防区域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的电子系统。它可以使工作人员通过遥控前端摄像机及其辅助设备直接观看被监视场所的一切情况,并把被监视场所的图像及声音全部或部分地记录下来,为日后对某些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方便条件和重要依据。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是完全基于校园网的数字监控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纯数字架构的网络监控系统,依托校园网,采用VPN通道方式传输,即可以使监控系统随意扩容又保证了监控系统的安全性。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部分、控制及显示记录部分组成。

智慧校园环境下的门禁系统,是指在学校重要场所,如机房、实验实训室、宿舍等安装门禁系统,通过使用校园一卡通(利用泰安市民卡),实现记录学生信息、统计资源使用情况的应用系统,实现对重要部门出入口的安全防范管理;在校门品安装通道门禁系统,进出人员刷卡进出,实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现考勤智能化管理,方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上下学情况。

14.档案管理系统

逐步建立完善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数字化,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档案的保存条件,使学校的校务、教学、德育、人事档案等方面建设成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服务学校各部门,而且可以借助教育局系统的校校通网络直接为教育局有关部门提供服务。

四、智慧校园建设的进度安排

(一)完善硬件建设:2016年1月—2017年7月。

完成校园网络整体改造升级和信息中心的建设升级工作,完成校园监控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加强信息化校园平台建设和移动录播项目建设,实现全校网络无死角、全覆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2017年7月—2018年9月。

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建立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贯穿于学校教学、德育、招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各环节,提高学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完成远程视频教学平台及资源存储平台建设,并丰富资源库,配合泰安市组织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验收工作。学校逐步普及微课资源,一线教师微课不少于15个。

(三)智慧化校园建设:2018年10月—2020年12月。

建立符合学校长期发展的数字化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和运行维护保障体系,全校建设并推广普及班级课程直播系统,做到直播无死角,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整改反馈及各方面管理。丰富资源库,配合山东省精品资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源共享课的一期验收工作及二级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投入,争取在各级信息化大赛及相关项目中取得好成绩。同时,教师的个人微课资源进一步完善,一线教师的微课课程数达到30个。

五、智慧校园建设的保障措施

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涉及到各处室、各专业部,应用上牵涉到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创作各个领域,建设内容包括了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以及标准规范、管理制度等多各方面,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障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完成。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领导定期研究智慧校园的建设,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层层落实责任,定期检查,加强领导。为切实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成立校级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设立数字校园管理中心,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应用、网络安全管理等。

2.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建设需要

学校通过专项资金、校企合作、项目申报等多种渠道提供智慧校园建设资金,将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务预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和应用系统建设,保证建设的需要。

3.通力合作,明确责任

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处室、专业部的工作密切相关,为了统一规范和标准,要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时也要明确责任,任务落实,避免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情况。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建设进度协调

正 己 正 人 和 睦 和 谐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

诚信 求索 励志 创新

各部门工作。

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牵涉各处室、各专业部,需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期实施,必须加强协调和管理,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建设中,严格执行我校项目申报、审批、招投标、建设监督、竣工验收等管理制度,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建设质量。

5.强化责任,定期检查

智慧校园的建设,实行目标责任制,制定每年的目标任务,并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责任人,智慧校园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门考核和责任人的个人考核。

6.健全机制,打造人才队伍

智慧校园的建设、管理、应用,关键在人,各处室、各专业部要选拔信息技术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作为专兼职信息员,并为他们提高信息化能力创造条件。在选录管理人员时,把信息化技术能力作为优先条件。健全教师和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培训和考核制度,制定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和资助教师对课程进行信息化改造。定期开展信息化技术培训、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借力微信企业号建设智慧校园 第3篇

摘 要:微信日活跃用户数达6.5亿,已是国内大学生首选即时通讯平台,学校无法阻止学生玩微信,故而顺水推舟,借力微信企业号建设智慧校园,智连校内资源,打造高校内部治理的智慧学习、智慧生活、智慧办公、智慧家校四大校园场景,构建学校与行政主管部门、校友、企业、媒体、职工家属五大生态链。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学习;高校治理;微信;企业号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1-0048-04

一、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1]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二、建设背景

1.国家战略规划,助推智慧校园

《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指出: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形成校园的数字环境,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凭借信息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信息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战略性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内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让师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为师生提供网上教学、网上实验、网上信息交流的环境,同时也可以让管理人员科学、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快速准确地发布出去。因此立足于师生需求,改善和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工作,这些环境的组成和改善主要围绕着校园的资源、管理和服务三大要素展开,构建数字化的科研环境、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目的。

2.腾讯相关数据显示,人类离不开微信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中国”论坛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江阳在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的观点时透露了一个数据:目前,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5亿[3]。而就在前一天,习近平在大会发表主旨讲话中提到,中国的网民数量为6.7亿[3],这意味着,微信的活跃用户数量已经接近中国网民总数。微信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国外用户数也在稳步增长。

3.学生上课玩手机,支招阻止不可能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已是人们生活必须品,据亚太手机使用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手机用户达10亿[4],远超PC端,据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相关数据报到2020 年,全球 80%[5] 成年人会拥有智能手机。面对凶猛的移动互联网浪潮,学生是这个浪潮的推动者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校管理者支招阻止学生上课玩手机,有的把教学楼信号屏蔽;有的在教室前安装手机储存柜,上课前关机储存;有的老师发现后没收手机;有的老师专门调查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调查及解决对策”[6];有的老师想通了发表论文“寓教于乐,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如何将学生上课玩手机应用到教学中来”[7]。我想学生上课玩手机,支招阻止不可能,只有顺水推舟把我们的知识和服务通过智能手机来传播。

4.学校信息化升级,开发移动端应用

目前各个高校已逐步建立起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在线教学平台、在线办公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水电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程度都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现阶段的任务主要做资源整合,统一平台入口,信息化应用向移动端延伸,满足学生、老师随时随地互动交流与信息传递。

5.智慧校园环境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

智慧校园环境育人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种会“互动说话”的智慧校园环境,这种环境所表达的语言能够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智慧校园环境中学习与生活,体验到科技带来的现代化气息,从而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全心钻研科研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三、总体框架

设计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四、功能模块

学校治理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内部治理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是学校、学生、老师、家长,外部治理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是学校主管部门、学生就业创业企业、社会媒体、校友、职工家属等。

1.在内部治理打造智慧学习、智慧办公、智慧生活、智慧家校四大校园场景

(1)智慧学习场景主要围绕学生学习相关业务进行智慧融合,如表1所示。

(2)智慧生活场景主要围绕学生生活相关业务进行智慧融合,如表2所示。

(3)智慧办公场景主要围绕老师办公相关业务进行智慧融合,如表3所示。

(4)智慧家校场景主要围绕家长和学校相关业务进行智慧融合,如表4所示。

2.在外部治理构建学校与行政主管部门、校友、企业、媒体、职工家属五大生态链

(1)学校与行政主管部门生态链,主管部门管理员通过学校微信企业号查询学校历年数据平台、高级报表、专业评价、科研立项等信息和其他订阅信息。

(2)学校与校友生态链,校友是学校的活名片,学校关心校友可持续发展,提供终生教育课程学习,校友关心学校发展,订阅学校新闻和校友会动态。

(3)学校与企业生态链,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要走向企业(用人企业、创业企业)工作岗位,学校建立企业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企业成长过程及录用人数,学校禁止输送人才到不良企业工作,企业订阅学校新闻和就业部分提交用人申请,学校组织双选会。

(4)学校与媒体生态链,学校宣传科与媒体记者建立新闻对接库,学校新闻可推送给媒体或有授权之后立即发布,媒体记者根据新闻素材库,站在各自的视角报到新闻。

(5)学校与校外实训基地生态链,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提交实训岗位,学校系主任进行协调报教学管理部门核准实施。

(6)学校与职工家属生态链,学校工会感恩职工家属的支持,生日当天送上祝福和礼物(微信红包)、六一儿童节电子购书卷等,家属关注学校新闻及相关订阅信息。

五、推广应用

1.学校管理理念的更新与执行是关键

学校管理到治理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从过去的管理理念转变为学校治理,治理就是要协调利益相关方达到一个平衡线,激发相关利益方的潜能发挥极致,从而和谐共生,提高效益。高校的治理者(行政服务、老师和学生)认同智慧校园治理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适用的章程(制度),必要的经费投入,强有力的执行力,在执行过程中总结与改进。

2.构建互动的智慧校园环境是基础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过去的高校的信息化面临升级,资源必须向移动端延伸,借用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等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构建智慧校园,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2]。

3.借力微信平台的企业号推广应用是前提

相比手机APP和手机网站,微信企业号入口更有优势,每个人的智能手机都会安装微信,通过微信更快捷方便访问学校企业号,这个需求也正是腾讯公司目前主力所做的工作,努力创造一个优质的资源连接平台,尝试把更多的第三方教育产品服务以及优质的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进来,通过微信连接起师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通过支付、地图等功能连接人与服务;通过腾讯新闻等媒体功能连接学校与世界,最终构建智慧校园。

4.激励老师开发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是重点

从教学改革的趋势来看,《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放眼2016~2020年[8],其中高等教育面临的六大挑战之一就是学习空间的重构,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融合,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因此学校激励老师开发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是重点,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承现手段和方便快捷的访问满足学校相关利益者的需求。

六、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一个完善建设的过程,建议分模块逐步推进,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围绕学校发展提出实际需求找专业的公司建设与实施,高校治理的相关利益者积极参与应用,实现智慧校园环境育人,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主打借力微信企业号建设智慧校园,根据作者的经验,过去有QQ、博客、微博,现有微信,下一个全民参与应用的产品是什么,目前还无法猜测,因此在整合资源时建议同时建立手机网站和APP入口,从技术角度上说是不需要增加成本。

参考文献:

[1]星讯科技.星讯科技如何实现智慧校园[W].星讯科技,2014.5.22.

[2]智慧校园需顶层设计.艾威康推智慧核[W].新浪网,2014.3.18.

[3]李鹏.微信活跃用户数量已达6.5亿 还将“出口”马尔代夫[W].浙江在线,2015.12.17.

[4]eMarketer.亚太地区互联网访问率情况的调查报告[W].eMarketer,2015.9.28.

[5]本尼迪克·伊万斯(Benedict Evans).移动互联网正在颠覆整个世界[W].《华尔街日报》数字会议,2015.2.27.

[6]余丽萍.高职院校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调查及解决对策——以江西交通学院为例[J].今日湖北旬刊,2014(1).

[7]严启平.寓教于乐,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如何将学生上课玩手机应用到教学中来[J].科学咨询,2015(20).

[8]地平线项目顾问委员会.《地平线报告》2015高等教育版.新媒体联盟, 2015.3.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4篇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城市燃气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城市燃气普及率逐年提高,天然气使用范围扩展到发电、工业以及供暖、空调和汽车燃料等。随着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燃气管网规模快速扩张,以及“智慧城市”等城市理念的提出和发展,燃气集团的运营安全、用户体验、能源利用效率等都面临着新的课题。

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智慧化燃气传输网络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通过物联网技术可将原有燃气网络进行有效改造,使其智慧化,加强燃气管网的监控预警、巡检维护、应急抢险等运营能力。然而,基于燃气集团的运营成本与可持续发展考虑,单一的燃气行业应用系统的开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并且逐渐形成了独自的信息孤岛,所以,建立一套完善、高效且可持续的燃气管网运营服务云,可以有效解决这种现状。

1.燃气行业现状

目前燃气行业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燃气管网数据模型不规范,缺乏完善可靠的燃气管网数据模型以提供稳定高效的底层数据支持。

(2)大部分城市燃气管网数据资料管理方式分散、不系统,数据存储方式多样,部分城市“重建设轻管理”,造成燃气管网的数据不完整、不准确,对燃气管网设施状况掌握不全面。

(3)燃气SCADA监控与燃气管网集合度不高,相对独立,造成监控不够直观,无法统一调度。

(4)燃气巡检人工依赖性较大,缺少智能化巡检的引进,而且对巡检质量的监督不够,无法量化巡检员巡检过程的质量。

(5)巡检发现隐患,调度中心派单解决,施工完工结果反馈缺少流程性调度机制,设备的养护维修缺少智能化管理与调度。

随着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原有的地下管网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安全要求,对燃气管网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预警迫在眉睫。

2.正元智慧燃气统一管理平台建设

(1)建设目标

智慧燃气系统致力于建设一套完备的智慧燃气综合应用平台,平台满足基于云服务的部署与实施,实现燃气管网的统一、集中管理,全面提升燃气设施运营管理水平、规划决策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为管线建设提供燃气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保证燃气管网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提升燃气管网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系统各项应急决策为解决因燃气管网事故造成的安全隐患提供决策支持,还城市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2)平台架构

平台从逻辑上分为数据服务层、正元基础平台层和正元应用平台层来组织。系统软件设计采用分层架构技术,以通用性、稳定性定层次,同一层次以功能划分包,以上层服务为导向,逐级设计,逐步细化平台组件的颗粒度。

(3)网络架构

系统将数据服务层、正元基础平台层和正元应用平台层进行分级,分别对应数据服务器,GIS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①数据服务器

放置在云末端(客户的本地的服务器),在本地针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权限和系统的配置,安装燃气管网数据运维系统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维护。

放置在云顶端(正元云平台上),在云端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提升服务调用速度,增加用户体验度。

②GIS服务器

放置在云顶端(正元云平台上),通过GIS服务器发布数据服务,GIS服务器通过专网和数据服务器进行访问,用户的指令以服务的形式进行传输。

③应用服务器

放置在云顶端(正元云平台上),在应用服务器上配置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燃气管网监控预警系统,燃气管网巡检养护系统,燃气入户安检系统,浓度监测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管道风险评估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专网或者是互联网进行访问。

(4)建设内容

智慧燃气运营服务云平台包括一个底层基础数据库、一套稳健的燃气管网数据模型、一个云平台、N个燃气行业应用服务。

①一个底层基础数据库:底层基础数据模型建设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健康稳定,并为以后系统的升级、数据的共享、数据的更新起到关键性作用。

②一套稳健的燃气管网数据模型:燃气管网数据的存储格式会根据不同地方的探测方式而不同,这为系统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后期维护升级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所以燃气管网数据模型的建设极为重要。

③一个云平台:充分利用各地云建设成果,实现正元燃气管网云与主流云的完美适配,将数据服务器,GI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分离,通过适配器将物理机,虚拟机,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进行整合,组建小型云系统。建立统一的燃气管网GIS基础数据库,减少管网行业的信息孤岛,减少投资节约成本。

④N个燃气行业应用服务:燃气管网地理信息服务,该服务主要作为燃气管网直观展示与查询统计的工具,为燃气企业从全局上掌握本区域的燃气管网分布情况,以及燃气附属设施分布情况;燃气管网监控预警服务,燃气管网通过SCADA系统等的部署,辅助燃气企业对场站、管网进行监控,同时也可实现对管网的调度、预警以及控制,该系统可大大提高燃气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加强燃气管网的安全系数,能起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作用;燃气管网巡检养护服务,巡检养护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措施来解决运维部门在运维巡检管理中监督困难的问题,通过手机现场拍照录像、获取、进展、故障及GPS坐标上报,GIS地图服务,工作流处理等手段,辅助运维人员来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提高运维管理的效率;燃气行业客户应用服务,燃气公司为了方便广大用户,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营销服务理念,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体系,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可以方便地为用户提供自动和人工服务;管道风险评估系统,燃气管道风险评估体系是基于影响管道状况的各类因素,每一个因素包含各项类别的评估分数及其所占比重,以便计算出管道状况的总评估分值,从而做出合适的行动建议。

结语

正元智慧燃气系统利用云计算、GIS技术及大数据运维模式相结合,以实现最佳性价比、提升燃气业务管理水平为前提,以业务为导向,基于GIS平台及云计算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构建燃气从现场到终端信息化系统,实现燃气管网基础信息与业务专题信息的动态监控、管理与分析,为燃气管网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服务,促进燃气系统资源的优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助力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超.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燃气管网监控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26):87-88.

[2]施明,刘镝.浅谈燃气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J].上海煤气,2011(5):27-30.

[3]王秀峰,郭冬青.燃气行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J].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4(5).

[4]高峰,张雯.互联网+智慧燃气整体解决方案系统[J].煤气与热力,2016,36(8):25-27.

[5]周振欢.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燃气管网运维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33):29-29.

[6]陈淳.浅谈城市燃气信息化[J].城市公共事业,2012(5).

智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第5篇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实现“以智慧教育试点校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目标,我校力争利用两年时间在与东师专家团队及学校教师不断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深入探索、建立起学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个学科全面铺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实现试点校带动作用,推进我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特制定《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智慧课堂创建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纲要,学校管理和发展以袁贵仁部长的《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为发展蓝本,遵循“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变革与创新”,以智慧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立足课堂,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德育培养为根本,实验先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扎实稳定地推进我校智慧课堂的建设工作,依托智慧课堂的建设推动我校及辐射三所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实现“做身心健康、志趣高雅、成绩优良,能服务、有责任的昂首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立足水缸小学实际,充分依托教育信息化,以“技术支持创新,思路引领方向”的研究思路,按照学与教的需要,重点探索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形成《水缸小学智慧课堂评价标准》和一套有价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促进我校智慧课堂的创新发展,推动我校智慧校园体系的建设。

具体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1、完善教研训体系,重点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智慧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

2、立足课堂,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智慧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

3、探索并完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以自主学习为方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变革与创新”。(依托教学平台和学校现有学习终端)

4、构建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力求评价标准具体,可操作,可复制。

5、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数字化教学研究资源平台。建设水缸小学微课资源库和在线学习素材库,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隙的学习管理。

6、利用微信平台和学校网站等信息交流工作,加强家校互通,将学校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所,思想推进的主阵地,带动区域文化和人文发展。

7、规范学校“4+N”培养模式,即依托科技创新节、体育健康节、荆小大阅读、e文化节四个节日和N项学生自选课程,实现智慧课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完成信息环境下学习指导手册编写,同步智慧课堂建设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形成特色。

8、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试点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创新帮扶形式,利用录播教室和网络环境实现资源交流共享,为促进“以智慧教育试点校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工作领导校小组,由学科组长为实施小组,包科领导和包年级领导具体负责工作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焦课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沈阳 副组长:李伟 李强 成 员:胡编 高仁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制订智慧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根据智慧课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订具体操作细则。

3、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智慧课堂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4、按照工作分工分段分学科组织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各班级开展智慧课堂建设工作。

5、定期组织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6、定期组织智慧课堂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建设工作。

7、安排与做好智慧课堂建设工作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8、示范引领,做好帮扶学校的智慧课堂建设引领和指导作用。

四、实施策略和方法

以“智慧的教、促进智慧的学”为智慧课堂教学核心,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全体师生在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推动工作扎实开展,我们确立“一二三”三项基本方法,即一中心:“任务驱动、情境导思”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立足课堂,形成模式。二支柱:即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小组合作学习。三坚持:坚持学大于教的原则;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坚持师生智慧形成。

五、实施措施和解决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智慧教育”的理念提出来的。它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有序运行;在学习环境管理上,“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项协调;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在学习讨论中领悟智慧课堂的内涵。

1、教师—— 教师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学校也要全面依靠教师“总是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一本能,帮助指导教师顺利做好改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智慧课堂教育理论,通过观看智慧课堂教育讲座,开展智慧课堂教师沙龙,使教师深刻领会其理念实质,根本转变观念,进一步思考如何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思路。

(1)全体教师交流讨论、学习智慧课堂理论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建立“智慧课堂”教学实验小组,探讨如何从“前置作业的设置、学习单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导组织以及当堂检测等”环节,稳步、有效、重点突破地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2)教师创造性地实践,充分体现智慧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抓住智慧教课堂的实施关键----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遵循智慧课堂的操作原则----把为教师好教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掌握智慧课堂的操作技能——“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及时训练”,尝试改革,寻求改变。

(3)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思考,勤总结,促反思。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创造地实践,反复总结、讨论研究,不断地提炼改进,逐步走向成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总之,每一个教师在课前必须多研究----研究教材(精选知识),研究学生(精选方法),研究教学(精心设计学生好学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少讲精讲,以趣激学,以疑引学,以生助学,以教促学。课后,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精选练习,及时检测,并认真批改,精细分析,重点反馈。

2、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发生处和最终落脚点,是教育依靠的坚强后盾。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如国旗下讲话呼吁,校园环境熏陶,班级论坛讨论,班主任宣传,任课老师引导,使“智慧课堂”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1)通过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校、班级)、说理引导、评优表彰,以最快速度最大程度使“智慧课堂”为学生所接受,唤起学生自我意识。

(2)组织学生讨论,充分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语言的、思维的、学习和创造的本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充分明确智慧理念下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智慧的培养的目标。

总之,每一个学生在课前必须自主先学,记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以备上课时提问和探讨。在课中必须象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紧张地思维,积极参与合作,主动探疑解疑,高质量的完成当堂检测。最后对当堂知识及时进行重难点梳理,并做好自我总结。课后的巩固复习,对本堂课知识进行补充、梳理、拓展,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二)在开展系列活动中推进智慧课堂构建。有效实施智慧课堂研究的关键在教师观念的转变、思想的重视和认识的一致,所以学校举行多种活动来促进和深化智慧课堂教学实践,逐步探索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智慧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搭建数字化教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资源平台。

(1)进一步开展教师学习、交流活动。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交流对智慧课堂的理解、感悟、思考以及即将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的设想和思路。

(2)专家引领。走出去或请进来,争取东师大专家与教育局教研部门领导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3)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各组每月至少推出一堂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课,组织教师听课观摩,并以对话互动的形式进行研讨分析,不断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4)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将新课程标准和智慧课堂教育理论,在校园网及个人空间上呈现,要求每一个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将不定期地组织有主题的竞赛活动。

(5)智慧课堂优秀个案和个人随笔评比。每一个教师在学习、实践、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出成功的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或以随笔、论文、数字故事等形式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或改进的措施。

(6)智慧课堂实施中将加大学校资源平台的建设,建立备课平台、微课资源库,将师生空间建设实现常态化。

(7)评价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功能,智慧课堂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学习成绩,以翼校通平台提供的兰尺魔法棒作为多元评价工具,教师、同伴、自我、家长多元主体参与,注重过程性、体验性评价,强调激励性、互动性。

(三)在课题研究中完善智慧课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水缸小学的“漫话e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已经初步成型。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教师的特长,同时借助与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合作项目“梦想课程”和青少年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上学期我们已经将校本课程内容进行了电子化,互动交流网络化。并且申请了唐山市《区域性推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子课题《利用梦想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本学期,我们会将以课题研究我依托,将校本课程教学常态化,利用学校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e文化节将校本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努力培养富有创新技能的智慧学生。通过完善校本课程,实现智慧课堂的重点突破。

(四)在阶段总结宣传中推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同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与现有的课题有机结合,切实做好总结提炼与宣传工作,争取更大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努力实现试点校引导带动作用,力争使智慧课堂教学成为全区特色项目,并为之成为特色学校不断积淀丰厚的底蕴。

六、实施步骤。按区教育局工作部署及学校发展规划,此项工作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历时2年。结合学校的计划,特作如下阶段任务划分:

第一阶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2015年1月---2015年2月)1、2015年1月,总结一年来在教学模式研究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将用的好的继续发扬(如任务学习单),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利用晒课的机会将教师模式教学录制成光盘,作为阶段性资料进行积累。、2015年2月,利用假期要求全体教师重温课标,熟读理解课标要求,梳理本学科本学段知识树体系,梳理单元目标。

第二阶段:专家引领、深入研究(2015年3月—2015年6月)1、、2015年3月形成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提高理论,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2、4—6月份,在东师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引领下,强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实施方案,定出考核方案和标准。6月底进行规范后的教学模式第一期总结,使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基本成型,完成修正模式阶段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第三阶段:课堂落实、形成校模(2015年7月—2015年12月)1、2015年7、8月份进行阶段性问题整改,整理微课资源库建设,将本阶段教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结成册,整理教师参赛获奖,针对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记录在册。2、2015年9—12月份,分学科打造经典课例,全体教师观摩,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形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确定水缸小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期间联动我校辐射三所学校,做到共参与、齐步走。

第四阶段:彰显能力、提高智慧(2016年1月---2016年6月)1、2016年1--2月份总结经验,改正不足,继续梳理知识体系阶段。将本阶段教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结成册,整理教师参赛获奖,针对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记录在册。2、2016年3—6月份,实现区内共建共享资源的局面,利用名师工作室和智慧课堂汇报课等形式将教学模式进行广泛传播。不断完善智慧课堂的评价体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进一步完善理想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使用,将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推广,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4、与帮扶学校共同形成一校多模,逐步推广模式应用。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集结成册。(2016年7月---2017年3月):

1、实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全数字化。

2、将显著的成果协同辐射学校共同向全区域学校推广。

3、梳理总结各种数字化学习工具和环境在智慧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4、形成水缸小学微课资源库建设和数字化教学素材库建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山 市 水缸 小 学 为 教 师 发 展 铺 路

为 学 生 成 长 奠 基 5、2017年2月份总结智慧课堂创建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整理集结成册,将形成的成熟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荆小人在智慧课堂的创建工作中,拥有着一份信仰和追求,我们会以百倍信心大踏步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开创教育新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慧企业”建设研究与探索 第6篇

关键词:园区网,智慧企业,云计算,虚拟化

1、引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信息服务在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IT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各个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始建设基于业务部门的应用系统, 基本解决了面向业务主题的管理。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不足, 如网络基础设施的接人手段单一, 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数字资源建设的投入较少, 整体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自动化程度低, 缺乏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信息化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1]。

IBM公司在2008年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 伴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 许多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 建设“智慧企业”实现生产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2、“智慧企业”的总体架构

“智慧企业”通过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将企业的硬件资源与应用系统进行整合, 实现智慧化的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智慧企业”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引入到企业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 实现互联、共享和协作;二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为企业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2]。

企业要搭建智慧企业首要是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完成“企业公共支撑平台”的搭建, 通过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企业智慧应用。网络安全体系和信息标准与规范作为智慧企业支撑体系, 用户通过企业统一门户服务进入智慧企业。智慧企业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企业建设的基础, 将企业核心宽带网络传输环境、无线与移动网络环境、物联网专用环境融合在一起, 为智慧企业应用提供通信保障。企业公共支撑平台是智慧校园的核心基础, 通过云计算平台可以将企业内大量资源融合在一起形成共享资源池, 为用户提供便利高效的IT服务。数据中心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 减少能源消耗。企业智慧应用是智慧企业的表现形式, 也是建设智慧企业的目的。企业统一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不同权限的角色, 使用不同的个性化应用。信息标准与规范确定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等规范标准是智慧企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网络安全体系是智慧企业中涉及到设备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3、“智慧企业”平台建设

IBM公司对云计算的定义为云计算是一种共享的网络交付信息服务的模式, 云服务的使用者看到的只有服务本身, 而不用关心相关基础设施的具体实现。云计算的核心原则是硬件和软件都是资源并被封装为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按需的访问和使用。企业建设云计算平台可以将企业已有资源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 用来统一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

典型的云架构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如图2所示。企业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基础设施层是将硬件资源虚拟化后和相关管理功能的集合。这里硬件资源指的是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平台层为云应用提供开发、运行和管理的环境。应用层是云应用软件的集合。

4、“智慧企业”关键技术研究

4.1 硬件资源虚拟化

搭建企业的云计算平台, 首先面对的是大规模的硬件资源, 这些硬件设施通过局域网相互连接。为了能实现高层次的资源管理逻辑, 必须对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虚拟化的过程一方面屏蔽掉硬件产品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对每一种硬件资源提供统一的管理逻辑和接口[3]。

虚拟化作为企业云计算平台的支撑基础, 是云架构的关键组成模块。虚拟化技术打破了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 代表着把物理资源转变为逻辑可管理资源的必然趋势。将企业硬件资源整合形成资源池, 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动态负载均衡, 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能耗和维护的成本。同时, 利用虚拟化技术对数据冗余备份, 实现系统的零宕机迁移、备份和快速灾难恢复, 以保证数据安全[4]。

4.2 资源监控

资源监控是负载管理的前提, 是保证企业云计算平台高效工作的关键, 如果没有有效的监控, 就无法进行资源的负载管理。不同类型监控的参数也不相同, 如对于存储设备, 主要是监控它的读写操作和使用率。对于CPU, 监控它的参数是使用率。将基础设施层的资源进行抽象, 最终建立一个资源监控模型, 用来描述资源监控的内容和属性。

4.3 负载管理

在企业云计算平台这样规模的硬件资源集群环境中, 任何时刻所有节点的负载都不是均匀的。有的设备资源负载较低, 这样就会造成设备资源上的浪费, 需要基础设施层提供自动化负载均衡机制将负载进行合并, 提高资源使用率并关闭负载整合后闲置资源。有的资源负载较高, 上层服务性能会受到影响, 需要使用自动负载平衡机制将负载进行转移, 即从负载高的节点转移到负载低的节点。负载管理可以使得所有资源的整体负载和利用率上趋于平衡, 如图3所示。

4.4 资源部署

资源部署指的是通过自动化部署流程将资源交付给上层应用的过程。在应用运行过程中, 通常会进行二次资源部署从而满足上层服务对基础设施层中资源的需求, 即需要动态部署。动态部署的典型场景是实现基础设施层的动态可伸缩性, 也就是说云计算平台的应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根据具体用户需求和服务状况的变化而调整。另一个典型场景是故障恢复和硬件维护, 当硬件发生故障时, 在硬件维护时将应用暂时移走, 基础设施层能够复制该服务器的数据和运行环境并通过动态资源部署在另外一个节点上建立相同的环境, 从而保证服务从故障中快速恢复。

4.5 资源调度

资源调度是指根据资源使用规则, 在不同的资源使用者之间进行调整资源的过程。一般有两种方法实现资源调度, 一是在计算任务的设备上调整它的资源使用量, 二是将计算任务转移到其他设备上, 如图4所示。通过资源调度使得资源的使用更加均衡, 实现负载均衡。

5、“智慧企业”的应用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激光扫描器等设备和技术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物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建设智慧企业的进程。物联网技术改变了企业员工和企业资源的之间的交互方式, 提高了交互的灵活性和相应速度, 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新模式。将感应器嵌入到食堂、图书馆、办公室、车间等各种物体中, 形成物联网, 将物联网与互联网相互连接, 实现生产、生活与资源的整合。

新的员工进入企业后, 通过手机利用物联网和RFID技术将手机变为身份识别和支付的终端。新员工通过手机进行身份识别、登记、入住等报到手续, 大大提高新员工报到流程。当新员工上一个环节完成后, 智慧报到系统会自动把下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以短信的形式发给员工, 帮助新员工快速完成报到。管理者可以通过智慧报到系统及时了解员工的报到情况。

智慧图书馆通过将RFID替代传统的条形码标签, 实现实时监控图书馆图书库存情况, 新书入库情况, 分布情况等。企业员工通过手机可以实现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 可以通过短信查询图书借阅状态、预约图书、续借图书。智慧图书馆的另一个应用是智慧图书推荐, 可以根据企业员工借阅图书的情况, 寻找出员工的兴趣点进行图书推荐。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电子书车的指引下, 将员工归还的图书放置到位。

员工通过手机刷卡进入厂区, 厂区内的设备将读卡器发送过来的数据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发送到服务器中, 服务器存储数据。管理者可以通过短信或者WEB的方式查询到员工的考勤情况。这样不用每次都统计员工的出勤率, 智慧企业会准确无误的统计, 提高工作效率。

生产区会出现员工下班后没有关电灯, 浪费了宝贵的电力资源。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生产区的电灯进行联网, 通过网络控制中心可以对每一盏灯获取状态和进行控制, 通过环境可以调整灯光照明的亮度, 在生产区里安装感应器当生产区里没有人的时候, 可以自动关闭电灯, 当员工较少或集中在某个区域里可以关闭部分区域的电灯, 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

总结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建设园区网充分利用企业网资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建设智慧企业进行探索研究, 介绍通过云计算、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将企业的资源与应用系统进行整合, 实现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企业模式, 对其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蒋东兴, 宓泳, 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8:27—30.

[2]宗平, 朱洪波, 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4:16-19.

[3]王庆波, 金涬, 何乐等.虚拟化与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7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0 前言

“智慧地球”理念在2008年提出后,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伴随着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我国也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数字社会的发展战略。这样的背景不断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服务在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也需紧密围绕“智慧”的理念,抓住机遇,打造智慧校园。

1“智慧校园”概述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校学员、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具体的说,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

2 物联网技术支撑

物联网主要解决物件到物件(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件(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联。物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H2T是指人利用通用装置与物件之间的连接,H2H是指人之间不依赖于个人电脑而进行的互连。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利用物联网可以解决传统意义上互联网没有考虑的与物件互接的问题。显然,物联网技术为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通过智慧校园,我们可以转变个人与组织机构,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交互方式,使其更加智慧,即更加清晰、效率更高、响应更灵活更及时,这将为高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3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是:利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互联互通、安全可靠、覆盖整个校区,面向节能和应用信息发布的综合管理应用系统,实现教学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平台。从建设内容上划分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三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4 建设内容

4.1 校园一卡通

建立高校园区内师生“一卡通”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门禁、考勤、就餐、消费、会议签到、借书、用水、用电、公共设施使用等功能。方便学校对老师、学生的管理。

校园一卡通实现传统校园一卡通功能以外,可以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实现排课、会议、图书借阅、消费情况、账户信息等各种信息的互动查询,可实现各种信息的指定下发,具有通知、提醒的功能。通过本系统,不仅在校园内部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而且为师生对校园卡充值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4.2 车辆管理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校区内车位利用率及车位使用状态的的动态管理,对进出学校的所有车辆信息进行综合调度管理。通过系统可以分析用户需要的车位信息,允许用户通过PC终端查询所有车位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车辆引导服务。

整个校园的车辆进出管理系统实行中央电脑集中监控,并采用红外检测器检测车辆的进出,使用无线发射器、接收器识别注册车辆的进出信号,使停车管理建成方便,安全,高效的控制体系。还可以通过主机实行联网控制多个门口的车辆统一进出管理情况。

4.3 教室配置管理

教室配置管理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获得关于教室使用状态的所有信息。系统可以分析用户需要得到的教室信息(例如:教室的使用状态、上课情况、上课内容、授课人等),借助PC终端查询所有教室的实时使用情况,以及其他所需信息和服务。同时提供系统接口,通过端口与其他系统(例如:排课系统、考试系统)衔接,为学校后勤管理提供统一平台。

4.4 校园指挥系统

校园指挥系统是一个具有实时性、先进性、可靠性和开放性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套以数字音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回放为核心、以智能实用的图像分析为特色、结合现代视频技术、安防报警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流媒体传输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综合应用系统。提供三维实景模拟的电子地图,同时,根据需要将绘制学校周边及重点区域的三维电子地图,通过电子地图将结合视频图像以立体形式,全面展现校区重点区域。该平台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为校园安全建设提供便捷、完整解决方案。

4.5 校区地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采用基于Web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即利用GIS技术、信息技术以基本的网页技术搭建的基于B/S模型的校园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系统利用GIS的技术,使校园的师生迅速的熟悉校园的环境,方便地制作自身所需要的地图,并且利用地图的形式,将校园信息展现的方式从传统的纯文字模式解脱出来,实现地图与文字、图片等展现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本网站的建设,可以大大方便校园内外的人员在校园内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于学校的宣传也有重要的意义。

4.6 多媒体教室

随着教育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逐渐应用,每个学校都进行了相应的硬件建设,都拥有了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投影机、实物展示台、音响、中控系统等。学校在建设多媒体教室时,应根据本校的实际需要和教室环境的基础设施,遵循经济性、效益性原则,合理配置设备,才能获得高性价比的多媒体教室。

借助物联网技术,多媒体教室可以具备以下主要功能:(1)能播放文本、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信息。(2)通过实物展示台可将图片通过大屏幕显示出来。(3)配备音响系统和控制银幕、窗帘、照明等相关辅助设备。(4)可与多种信息网相联,如校园计算机网、卫星电视网和校园有线电视网等。

4.7 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它的理想模式就是无需人工服务。目前物联网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是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以智能书车为例来说明。

智能书车是一种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具有查询、定位、书架智能导航等功能,可实现文献架位信息收藏、文献分拣、新文献上架等功能。具体流程:书籍拣到书车上,通过阅读器识别书籍的RFID中存储的信息,记录并显示文献在书车上的位置,同时根据获取的书籍存储架位信息,将需要进行上架工作的位置和书车上对应的书的存放档位对应起来,并在书车的显示屏幕上按照书库的位置将该车书的具体上架位置显示和指引出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率归架。

5 技术方法

5.1 编制信息规范与标准

信息化标准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内容,用以支撑教育资源共享,保证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互操作能力。智慧校园中由于编码对象复杂,单一的一个编码方法无法支持整个智慧校园的运行。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编码标准体系,研究针对不同应用的最为科学的编码方案。智慧校园标准化工作主要包含:基于国标、部标,形成全校的编码标准和各种编码策略的互联互通,实现统一的编码解析机制;确定权威数据来源,分析并制定全校的数据交换策略规则,形成应用系统规范;基于对学校管理和服务流程的分析和梳理,确定信息化的作业流程,形成业务流程规范;配套管理工具为完善管理能力提供支撑,为高校信息标准的建设提供管理保障。

5.2 建设统一的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智慧校园需要解决T2T、H2T和H2H之间的相互通讯与信息交互,无线的末端接入手段是必要条件。建立有线无线双覆盖的网络环境,是实现泛在的感知信息接入和多源信息互联的前提,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建立一个基于校园Intranet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的网络系统,并提供相应的各种服务。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模块、广域网接入模块、远程访问模块、服务器群。共享网络上各种软、硬件资源,快速、稳定地传输各种信息,并提供有效的网络信息管理手段;采用开放式、标准化的系统结构,以利于功能扩充和技术升级;能够与外界进行广域网的连接,提供、享用各种信息服务(与各系教育信息中心相连、与国内外著名教育站点相连);具有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能够与原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和应用系统平滑地连接,调用原有各种计算机系统的信息。

5.3 建设共享数据库平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安全高效、统一共享的数据中心;规范信息从采集、处理、交换到综合利用的全过程,逐渐形成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的运行机制,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信息利用、分析决策提供支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通过提供统一的授权机制与方便安全的口令认证方法,让用户使用单一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使用校园网络上所有授权使用的信息服务,实现网络单点登录或手机认证登录的方式。信息门户是将校内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人和集成,提供一个支持信息访问、传递、以及协作的集成化环境,实现个性化业务应用的高效开发、集成、部署与管理。向用户展现智慧校园的服务信息,有效地整合各类应用之间的缝隙,使用户获取相互关联的数据,进行相互关联的事务处理。

5.4 建设基于多网融合的新型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

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是多样化的,各个网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面向专门的用户群体,服务环境是分割的。从面向服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网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面向专门的用户群体,服务环境是分割的。从面向服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网络融合平台,在应用层面上融合服务,实现异构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与统一监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06.

[2]吕倩.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计算机科学,2011,B10.

[3]吴仕云.物联网概念对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启示[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2.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8篇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由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创办。本次项目建设要求须保障学校于2015 年9 月前完成信息化建设配置, 不影响9 月1 日正式开学。

对新建学校所必需的网络系统及其他弱电系统中的通信线路进行统筹规划, 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网络化的信息通道;建立统一、节能、环保、可扩展的数据中心环境, 满足当前及未来5 ~ 10 年业务发展对机房实体环境的需求;建立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 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梳理学校的管理和服务流程, 整合学校的服务资源, 建立系统的业务系统, 提高为全校师生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通过对校本部各部门层次深入调研, 对学校京西分校新建校项目建设进行整体规划, 主要基于“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法对学校进行设计, 总体架构分为五大层次, 两大体系。五大层次分别是指基础设施层、资源层、支撑平台层、业务应用层以及综合服务展现层。两大支撑体系是指学校将建立统一的政策法规与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运行维护体系, 为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相关保障, 实现规范化管理, 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在技术选型中, 核心选用锐捷的云计算数据中心交换机, 采用业界领先的硬件架构设计, 实现数据中心与园区网特性的融合, 简化网络架构, 降低建设成本。同时, 丰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特性, 充分满足了各类虚拟化服务器与存储的接入;在学校数据中心中, 采用业界成熟的VMware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通过动态资源池、虚拟机的在线迁移、动态资源调配、容错技术等, 实现计算资源可充分利用和可再分配的效果, 有效提升服务器使用效率的同时排除单机故障点的困扰, 保障学校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在此基础上配置趋势科技的虚拟化安全软件, 为学校业务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安全服务。

二、项目目标

项目设计目标是基础学校创建“国内一流, 国际先进”的办学目标, 围绕“全人格,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 依托网络信息化环境, 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可视化、虚拟现实等信息化前沿技术, 适度超前的设计, 优化基础资源配置, 为校园的管理、教学、生活、环境建立细微、贴切、立体的智能服务。实现对校园教学、科研、校务管理、文化建设等各项活动的提升;提高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提高学校自身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效益;提升学校影响力, 从而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项目建设最终实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透明高效的校园治理;多级、多部门协同联动, 基于网格化的精细化管理;和谐稳定的安全校园;信息统一、协同联动、研判预警、科学决策;绿色环保的节能校园;智能监测监控、智能节能减排;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智能终端推送服务、一卡走遍校园;展现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多途径 ( 数字广播、信息发布、网络电视) 多方式 ( 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展现校园文化等, 校园内外的各个方面。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有监理单位参与监督,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组织机构, 具备完整的工程施工计划、施工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风险管理, 具备完整的施工开工、进场、系统测试、变更、验收、培训、竣工等资料。

在本次学校整体建设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建设中有27 家子系统施工单位, 各系统单位在施工中存在交叉施工、互相协调、项目范围边界模糊的问题。鉴于项目中公司主要负责学校基础性建设, 也是涉及各系统较多的施工单位, 同时我们对于学校各项信息系统建设有深刻的理解, 具有丰富的建设经验, 对此经学校考虑, 委托我们作为学校整体项目的总协调单位, 角色发生了转变, 从分包商转变到“总包”, 承担各系统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整体进度实施。

在本项目建设中, 我们对于教育业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主要表现在系统之间的相互融合上, 对于学校建设来说, 虽然各系统是独立建设的, 但是在使用上, 存在互相融合调用。如门禁系统, 在具体使用上与校园电子班牌、排课系统进行对接, 可实时展现班级学生上课与考勤信息, 更好地与学校实行的“走班制”相结合;同时在电子班牌中, 还调用OA办公、德育评价、电子图书资源等系统, 实现通知的实时发布和校园文化、学生评价等信息的展示。在今后的学校规划中, 需要结合学校的各业务流程, 分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 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 充分考虑后期的扩展性。

四、特色与优势

在系统规划实施过程中, 本项目为充分考虑了学校未来系统的发展, 在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 留有可扩展性。如前期规划设计时, 根据未来学校业务系统发展情况, 将教室内点位设计为13 个, 把基础工作做在前, 后期进行系统扩展升级时, 能够不影响基础环境建设。

在各业务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教委、其他校区的对接问题, 使系统能够平滑的进行整合。同时对于各业务系统在底层设计就考虑了整合的问题, 各业务系统能够根据学校实际的业务需求进行数据之间的调用, 使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智能化。

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所可能提供的手段, 以面向未来的观点, 在这一过程中, 体现管理的先进性, 为进一步的改革留下空间, 通过运用最新的虚拟化、物联网等技术, 应用到教学管理过程之中, 实现高效管理。

五、后期服务

在推进项目使用过程中, 除项目所要求的技术培训工作以外, 我们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信息化保障措施, 包含制度保障、人员保障、技术保障。

对于项目来说, 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 因此可靠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学校实际系统及人员情况, 在后期服务中, 我们根据ITIL服务管理标准, 围绕“管理、业务、服务”的三个层面进行, 通过以流程为导向, 以业务为中心、注重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 实现业务与IT的高度整合。运用ITIL最佳实践建设事件管理、资产管理等ITIL服务支持和服务提供流程;总结IT运维经验, 建立运维知识库, 促进服务的规范化, 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在人员保障方面, 安排了2 名驻场服务工程师, 负责学校各系统的运维、使用、常态化的操作使用培训等工作, 充分的深入到实际的教学环境中, 帮助师生将新工具、新技术更好地融入实际教学场景。在技术保障上, 充分依靠公司强大的售后服务团队和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 通过建立本项目的备品备件库, 根据各种故障分级处理制度及服务响应方式进行技术支撑。

六、项目效益

项目设计效益目标是完成系统应用基础支撑平台的软、硬件建设, 建立起全校信息管理系统基础平台, 实现校内人、财、物的高效管理。

1. 经济效益

完善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设备建设。

2. 社会效益

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需求, 保障周边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促进和谐社会、稳定社会建设。体现了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强化了学校的品牌传播。

3. 环境效益

充分利用节能、绿色设备。

4. 可持续影响

持续服务于区域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5. 服务对象满意度

满足师生日常使用需求, 满意度95% 以上。

七、项目反思

在项目实施工程中, 项目设计存在业务系统的融合问题, 业务系统还是较为孤立, 在前期设计时要更加深入的结合学校实际业务流程, 深入到师生的职位职责, 将新技术、新工具更好地与学校业务流程相结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项目工期短, 子系统较多, 施工单位较多, 施工内容涉及交叉、沟通协调, 比较复杂, 以用户为主已经无法高效地协调各施工单位, 亟须对学校各系统都较为熟悉的施工单位;此时我们根据以往针对学校丰富的校园建设经验, 并且在本项目中的施工内容中主要包含基础建设部分, 在本项目中充当了总协调、总指挥的角色, 帮助学校快速、有效的组织、协调各系统之间的施工工作。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9篇

1.1有利条件。第一, 政策条件较为有利。当前国家主管科技的部门大力推进信息化以及导航相关的技术发展, 并且逐渐开始进行了相关的部门的建设, 实现了一定的相关的资金的投入。住建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预计“十二五” 期间投总规模可能将高达 5000 亿元, 并带来 2 万亿元的产业机会。 第二, 初具规模。科技部门为了能够实现相关的“智慧化”的领域的发展, 并且推进领域的深刻的改革以及相关的理论的研究, 借鉴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相应的实践成果。

1.2面临的挑战 

第一, “智慧军工”构建与发展需要将较新的技术应用到安全的保密之中。摒弃人充分实现相关的技术安全性的提升[1]。整个模式的构建涉及到了大部分的技术发展, 实现相应的智慧军工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物联网、无线传输或者卫星定位技术的实现, 进而发现相关的安全标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第二, “智慧军工”建构整体而言, 仍然存在着一定相关的发展优势的强制的压力, 其中在当前很多巨大的产业能力面前相关的示范效应无法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智慧军工模式构建的优势与发展的效应,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我国“智慧军工”的自主建设, 还会影响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

二、关于构建我国“智慧军工”体系的构想

2.1构建“智慧军工”体系的意义。建构整个关键性的“智慧军工”的发展体系, 需要着重于相应的产业链建设, 并且一定要有力推进我国的产业链标准化。面对智慧军工的挑战, 并且发挥智慧军工的相应的积极性作用。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资源的综合集成, 把军工技术优 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2.2构建“智慧军工”体系目标。关于整个体系的目标, 需要就整体的高度进行相应的顶层设计。在进行构建具体的目标的体系的时候, 需要站在为了能够加强整个军工行业发展角度之上。在进行既定的项目发展之上, 需要固定一定的视角实现相应的整体思路和相关的指导性框架的发展, 使得在整个发展的情况之中能够为军工发展的各个层级与相应的各个部位提供有益的借鉴。

2.3建设我国“智慧军工” 体系的总体框架。所谓总体框架, 必然需要框架能够实现一定的结构功能并且能够达到既定的发展。框架的发展需要主要依托两大主体并且实现相应的三个层级的建构, 为体系的数据服务提供良好的后盾。 良好框架的体系主要包含相应的科研与管理方面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还包含需求的实现, 并且其中能按要求提供 “智慧军工”产业链中相关产品、 技术、解决方案的企事业单位。

三、推动“智慧军工”体系建设的措施

3.1加大“智慧军工”的基础性研究。“智慧军工”的基础性的研究其中主要包含一定的模式相关的政策, 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体系研究与数据中心的构建, 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化的体系程度并且加强一定的发展和实现。

3.2加强关键领域技术预研 。整个产业之中的关键环境需要一定的技术的预先研究和相应的发展, 其中特别是对研发环境有着保密性的要求, 其中需要在整个保密性环境的要求下实现网络、云计算和痛心相关的技术的深度开发, 并且破除制约“智慧军工”的束缚[2]。

3.3搭建信息共享和应用推广平台。以“智慧军工”为核心, 建构军工企业的核心, 并且充分优化使用相关的资源, 搭建能够达到信息共享的平台, 并且使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够应用到军工企业之中, 提升相关的科学技术, 建立相关的科学技术标准, 并且沟通产业链的上下游, 促进产业链之间的合作, 对上下游合作之间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支撑。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智慧军工”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 然后分析了关于构建我国“智慧军工”体系的构想:构建“‘智慧军工”体系的意义;构建“智慧军工”体系目标;建设我国“智慧军工”体系的总体框架, 然后分析了推“智慧军工”体系建设的措施:加大“智慧军工”的基础性研究;加强重点领域技术预研;搭建信息共享和应用推广平台。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军工,企业,建设

参考文献

[1]于琦, 崔蒙, 李海燕, 等.从大数据角度探讨中医药信息学特征[J].中国数字医学, 2014 (4) :32-34.

智慧企业建设方案 第10篇

1 研究背景

1.1 扬州“智慧城市”推动“智慧社区”建设

作为全国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双“十强”城市,扬州市于2011年出台《“智慧城市”行动计划》,从2011年起至2015年,实施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推进等七大计划、共28个项目,进一步推进扬州的信息化发展。2013年8月,我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并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2013年10月,扬州被确定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中方试点城市,将于欧盟相关城市合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扬州于2013年首次创新构建的智能社区即江苏华利集团打造的智谷华府小区,包括极速宽带、高清影视、数字社区、智能安防、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等功能,揭开了扬州“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序幕。

1.2 扬州市的物联网技术应用日趋成熟

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扬州各行业的应用非常广泛。坐落在扬州广陵新城的江苏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中,聚集了一批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物联网技术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世杰光电公司研发的光通信技术用LED照明取代传统的通讯连接;三宝信息公司建设“扬州市食品安全信息服务运营平台”,通过RFID、二维码等技术,为所有食品经营商提供追溯系统,让“菜篮子”更安全;易游物联公司开发的智慧旅游项目让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添加贴身导游服务畅游景区……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设施智能化的需求,智慧社区的建设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新方向。

1.3 扬州市智慧社区现状

近年来,扬州市绝大部分社区建设均已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如:小区安防系统、小区门禁管理系统、物业服务管理系统,也有少数高档楼盘进行了一些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建设,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卡通门禁管理系统等,可实现的功能主要有业主身份识别、停车场管理、保安智能巡更监控等,这些已知的智能化建设只是局部满足了业主方和物业服务方的需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

通过调研表明,我市现有的智慧社区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 技术层面平台共享性差:主要技术和产品缺乏开放性、兼容性和互联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产品功能单一,系统集成度不高;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差;现有的通信组网方案应用于智能社区系统尚存在数据传输可靠性低、实时性差、施工成本高、能量效用低,以及与现有监控系统兼容性不强,没有一个开放的、统一的、集成的网络服务共享平台等系列问题,这些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2) 系统层面缺乏个性化服务:扬州市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根据预测,“十二五”期间,2010年末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是88.2万,2015年将增加到101.63万;2010年占总人口的比例是19.23%,2015年将上升到22.27%,五年将一共增加13.43万人。未来10年我市低龄人口比重逐渐下降至50%以下,高龄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至14%,而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真正呈现高龄化老年结构。社区中的老人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意外摔倒,还是煤气忘了关,这样的事情不仅独居老人能碰上,即使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也不可能24小时被照料,而现有的智慧社区基本没有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 扬州市下一代智慧社区建设思路

现有的三种养老模式均有弊端:1家庭养老模式存在随着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节奏和不断增加的生活成本,老人养老和独生子女的时间、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2机构养老模式存在养老设施陈旧、管理质量差、收费高和服务人员不足等问题;3传统社区养老模式则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队伍素质不高、缺乏标准的老人信息库,对社会养老资源缺乏综合性和整合力,整体利用率不高。理论上来讲,通过在下一代智慧社区中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扬州市下一代智慧社区的建设思路是:以智慧养老为切入点,在原有智慧社区上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此项产品可以实现效益双赢:一方面,各服务机构依托政府品牌,能获得最有效的商业机会,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将关注点重新放在服务上面,力求打造最贴心的养老服务品牌;另一方面,老人则通过此产品享受超越机构养老的自由和快乐,获得全面贴近身心的居家养老服务,感受健康和谐的晚年幸福。

3 下一代智慧社区建设可行性

3.1 政策可行性

国务院2013年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地方政府要支持企业和机构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3.2 技术可行性

物联网技术融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它能通过多种设备的交互,实现网络分布区域内多种对象的感知和控制,主要体现在网络泛在化、系统集成化和设备智能化等方面。例如:下一代智慧社区采用云架构,基于扬州市现有的基础人口信息库、房屋信息库和地理信息库等,构建对应的社区云数据中心,充分共享社区内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大大提高社区的服务能力和集成程度。

3.3 市场应用可行性

1) 针对社区居民,提供智慧化管理

现在智慧应用已渗透到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智慧家居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通讯设备、照明设备、家用电器、监控装置及水电气表等连成网络,通过多功能智能终端、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远程控制;智慧停车场系统通过监控统一管理社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社区内的交通畅通;智慧安防通过在社区内部安装的监测设备与中央控制机联网,并通过电话网或其他通讯方式与公安部门报警监控中心联网,组成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实现监控与报警一体化;智慧服务日趋完善,包括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与救助服务等在内的服务,使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和便捷。

2) 针对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社区里有一些因身体疾病行动不便的人群或者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在家人没时间照顾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非常需要社区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一是在生活方面希望能得到无微不至地贴心服务,如家政服务、送水送餐、天气查询等;二是在健康护理方面希望能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机构的服务,如健康管理、就医预约、保健护理等;三是在紧急情况下希望能及时获得救援,确保他们的安全,如一键紧急救助服务。显然,社区内的特殊人群非常需要各种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的信息化产品,如养老服务智慧终端、紧急救助与一站式医疗服务、遥控、实时监控等传感类产品,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安全。

3.4 运营方式可行性

扬州市原有的智慧社区主要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社区物业与政府、供应商在资金投入、后期运营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多种组合的运营方案,但物业投资负担较重,社区信息化良莠不齐。为了能与智慧城市紧密融合,避免出现数据孤岛,建议采用按功能分层BOT的运营方式:1建设(build):政府牵头,参与制订应用准入制度,审批复核智慧社区建设规划,确保社区建设中的软硬件符合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避免软硬件重复建设,指导智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通过契约授权运营商负责具体的建设实施。2运营(operate):政府负责运营监督,运营商负责运营管理,拥有一定的期限专营权。3移交(transfer):运营商在运营权到期后,将运营权移交给政府。这种在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下由物业投资建设的方式风险非常小,不但能有效解决资金回笼问题,从而保证智慧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而且能促进运营商及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规避风险,最后实现政府、物业和供应商的三方共赢。

4 下一代智慧社区建设方案设计

4.1 智慧社区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是通过手机、PC、PAD、户外屏、IPTV等不同智能终端,提供社区各类应用的入口访问,实现用户体验,获取个性化服务。

2) 网络层是将社区感应设备、智能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与城市通信网络互连,实现数据在各系统的传输和交换,支撑各子网络之间的信息传输。

3) 平台层即数据层,通过建立社区服务核心数据库,采用统一的数据接口和编码规范,对不同应用子系统的数据进行合理地整合,以保障应用层中各类不同应用之间的互联。

4) 应用层是智慧社区为用户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社区管理和社区智能服务等。

4.2 下一代智慧社区的系统拓扑结构

下一代智慧社区的系统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该系统通过社区中心机房将智能家居系统、社区智能服务、社区智能管理系统有机结合,真正地实现各住户之间的信息联通、小区电子购物、家政服务、自动缴费等快捷功能,使社区管理智能化。

“智能家居”主要包括家庭安防报警系统、智能家庭照明系统、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家电控制系统、智能家庭影音系统、三表智能计量系统等。

“社区智能管理”主要包括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社区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物管指挥调度系统等。

“社区智能服务平台”就是在本社区内搭建数字化社区门户网站,发布包括餐饮信息、物业信息和医疗信息等在内的服务信息,并发送到各业主的智能终端;业主则通过智能终端方便地查找所需的服务,并及时得到上门服务,使生活智能化。

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代智慧社区重点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其中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和“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智能移动终端是可登录“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实现一键呼叫救助功能的专用定制手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可通过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对老人进行实时监控,让社区医疗机构实时感知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让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实时感知老人的居家安全以及出行安全情况,为老人提供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由社区门户网站、“智慧社区感知养老”平台和社区服务核心数据库三部分组成,整体架构如图3所示。其中社区门户网站中展示各类社区服务信息,居民可以查询、互动;“智慧社区感知养老”平台将民政局、社区、第三方服务运营机构联动起来,为居民提供包括老人信息管理、定位、监控、服务中心、居家养老、一键救助等个性化服务,服务流程如图4所示;社区服务核心数据库则为居家养老平台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

总之,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集中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模式的优点,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让居家老人享受机构化管理和服务、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的社区养老服务。

5 结束语

上一篇:大学生足球联赛下一篇:测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