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应用型人才

2024-07-28

创新应用型人才(精选12篇)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1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协同创新,创新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2012年“两会”上, 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指出要深化人才体制改革, 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当前, 我国正处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创新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提高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是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重点。近几年开始实行的通识教育, 按照学科大类招生, 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更有利的坏境。在大类招生体制下, 我校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创新人才培养中, 积极探索如何利用教学上的协同创新、科研上的协同创新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造就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大类招生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

大类招生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厚基础, 宽口径”为原则, 淡化专业分界, 注重基础学习。高考招生时, 通常是一个院系相近专业合并, 按一个学科大类招生。我校即将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电气信息大类, 统一招生。学生经过大一、大二的基础知识学习后, 在大三时, 根据自己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与培养, 与按专业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 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创新人才培养坏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兴趣是主动学习、探索的源动力, 是创新能力建立的基础。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钻研的热情, 推动学生不懈地探索, 从而增加产生创新成果的可能性。

有利于学生建立更广泛的知识结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知识的单薄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难以在固有想法上产生突破。而广泛宽阔的知识基础能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更容易迸发创新的灵感。

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人能动性。大类培养中的专业分流, 给了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选择专业方向, 可以大大提高对专业的满意度, 有利于调动学生个人能动性, 积极发挥其创新能力。

三、协同创新在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中的作用

2011年4月,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着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 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促进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也都作出了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战略部署。因此全国一些大学开始积极思考和研究如何将协同创新理念贯彻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中, 以解决长期困扰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和难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 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创新人才培养坏境, 在具体的实施与培养中, 针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需要在基础知识阶段, 尽量开拓学生的视野, 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在后续的专业分流培养阶段, 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条件, 以及了解和接触先进技术、锻炼自身综合能力、与行业内优秀人才交流的机会, 而这些正是协同创新可以发挥很好作用之处, 通过将协同创新融入到大类培养中, 可以为高校创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从而有效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我校在实行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的同时, 积极探索利用协同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式与方法。

四、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教学方式

大类培养中, 未专业分流前的大一、大二基础知识学习阶段, 是学生建立广泛合理的理论知识结构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 我校将协同创新应用于教学中, 改革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学校内部, 打破学科壁垒, 开设跨学科课程和举办跨学科讲座, 给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 为他们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

在高校之间, 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 为本科生开设专题讲座, 和本科生进行学术座谈, 帮助他们迅速了解学术动态, 提高他们对行业信息的触觉。

通过学校与外部 (科研院所、企业) 的协同创新, 依托像“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 将具有工程经验的企业工程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请进来, 丰富课堂内容, 开拓学生创新思维。

五、探索基于协同创新的学生拔尖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基础学习阶段建立好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后, 专业分流后的大三、大四阶段, 当接触到专业学习时, 学生会产生浓厚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强烈渴望, 这个阶段特别要突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 我校将协同创新应用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 增加学生科研、动手、参与工程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实践水平和工程师素质。

在学校内部, 联合学科优势, 形成跨学科研究小组, 打造跨学科学生创新团队。在学校之间, 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 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 通过共同承担一些科研项目, 积极让本科生参与进来, 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和外部的科研院所、企业之间, 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选派学生挂职锻炼等形式, 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六、针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探索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

1. 教学和科研互相协同, 共同创新, 可以促使各自的

发展, 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我校针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努力探索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协同创新方式。

2. 鼓励授课老师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并将科研成

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邀请参与科研项目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走进课

堂, 介绍他们的创新成果, 分享他们的科研经验和学习心得, 发挥其榜样作用。

4. 通过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和教学活动, 促进科研经验的分享, 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尝试, 推动创新成果的产生。

七、结语

变革培养模式, 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为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改变原有的按专业招生, 采用大类招生, 淡化专业分界, 以“厚基础, 宽口径”为培养原则, 更适宜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大类招生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 我校同时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 利用协作创新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协同创新,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德静, 禾平, 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 2007, (1) :117-119.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2篇

如前所述,目前仍有许多高校的领导对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重视,主要是因为国家没有刚性的法律规范约束,导致许多高校的领导仅视它为一种可为或不可为行为,而不是必为行为。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完善高等教育立法,通过立法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各自的职、权、利、义,给予明确的界定和规范。首先是通过立法确定培养各种创新型人才是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与核心任务,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核心任务进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受到相应的惩处。其次是通过立法确定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高校拨款、招生、发展规模确定、政策倾斜的主要依据和原则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凡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举措并成效卓著的高校就在这些方面给予支持、扶助和倾斜;反之则给予约束和限制。其三是通过立法确定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检测、评估的主要原则和标准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各种创新型人才依法制定检测、评估的主要标准和要求,并据此依法对各级各类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测、评估。唯此才能使各级各类高校的领导清楚地意识到,培养各种类型的创新人才是学校法定的职责与义务,必须努力实施和完成。

(二)准确定位,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广泛的理论探讨研究固然必要,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争鸣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国家权力机构组织权威专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尽量达成权威性共识,形成权威性定位,并据此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权威性指导。首先必须对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培养载体进行准确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使高校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和目标,才能使高校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种改革与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完成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

(三)建立长效机制,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建立长效监控管理机制、评诂检测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制定严格的监控管理制度督促各高校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制定科学的评估检测系统,对各高校办学质量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检测评估;建立稳定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扶助、奖励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成绩卓著的高校。其次是各高校要建立各种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师生员工致力于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要建立以检测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为主要指标的检测评估系统,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评估、评比、考核,还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检测与评估,都必须侧重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检测评估。要建立稳定的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扶助、奖励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方面努力工作、成绩显著的师生员工。总之,要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尤其是长效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驱动力,促进高校、师生、员工都致力于创新型人才或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支撑

调查得知,现在大多数本科院校已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学分,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硬性的规定,要求每个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一定的创新学分,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但这种情况较少。另一种是软性的,只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获得成果的可以计科研创新学分,作为检测评估与推荐就业的参考权值,这种情况的较多。笔者认为,第一种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因为把科研创新学分列为必须要完成的学分,学生才会重视并有压力,有了压力就容易产生动力,才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中去,想方设法完成科研创新学分。如果仅仅当作一种参考权值,就很难引起大多数同学的重视,也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中去。因此,作为本科院校来说,宁愿降低获得科研创新学分的门槛与要求,也要把完成一定的科研创新学分列为准予毕业的硬性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五)广搭平台,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保障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就需要学校广搭平台,为学生培养、训练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提供机会。首先是学校要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力支持、扶助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并给于一定经费资助。学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课题或项目研究,鼓励学生申请课题或项目研究,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各种课外科技小组与理论研究协会并积极进行各种科研创新活动,并提供条件与经费。其次是学校要广牵线、多搭桥,为大学生参于社会实践创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其三是要多组织一些以培养、训练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宗旨的竞赛活动。根据实际需要,多组织各种产品设计比赛、艺术设计比赛、建筑设计比褰、项目设计比赛、课程设计比赛、毕业设计比赛、营销策划比赛、管理创新设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等等。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并作为他们获取科研创新学分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总之,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都必须多进行实际的训练或磨练才能培养出来,“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

参考文献:

[1] 龚克。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1)。

[2]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

创新教育模式 培养应用人才 第3篇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方针政策指出,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需要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并加强专业型与紧缺型人才培养。从专业学科来看,当代的数字技术革命对动画从创作到审美、从生产到传播、从教育到研发、从产业到文化的全方位渗透,为动画艺术带来了全新境遇和空间。数字技术已成为当代动画艺术的主要语汇,数字媒介也已成为其主要的艺术形态载体,全球动画的创作、生产手段和产业模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嬗变。因此,如何适应转型期的需要,用具有前瞻性的视野和思路,把握中国动画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与走向,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中国动画教育界一项紧迫的任务。

2008年12月26日下午,惠普工作站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双方共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旨在通过世界前沿科技产品,发挥行业优势,强强联手打造专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并演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据悉,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基础充分整合各自优势,展开一系列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新模式,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与国际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打造校企联合的专业学科研究和创作平台。

在动漫行业,惠普工作站和全球知名的梦工厂保持着多年的良好合作关系,凭借性能卓越的工作站创新产品与DreamColor等特有的核心技术,惠普工作站先后帮助梦工厂成功推出了《功夫熊猫》、《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蜜蜂总动员》等多部风靡全球的动画大片。随着惠普工作站产品与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惠普工作站设计从运动鞋到赛车,从动画人物到深海潜艇等各种产品,从油气勘探到石油开采等多方面应用,从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型业务管理到个人IT设计应用。如此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成功案例,在业界厂商内可谓独一典范!

此次,惠普联手知名学府打造“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出于何种出发点?以“惠普教育卓越中心”为契机,惠普工作站针对教育行业有哪些战略举措?通过对话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商用产品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工作站产品部总经理桃乐姗,我们有了清晰的答案!

《中国教育信息化》(简称本刊):惠普此次和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可谓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您认为此次合作对人才培养乃至动漫产业发展会有何影响?

邵冬:首先,我们有很强的产品,我们利用产品优势和国外先进的技术,同与我们合作的软件供应商一起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动漫学院)这样的龙头院校一起合作,培养出在动漫设计方面非常专业的人才,这样,我们的优秀产品、先进的专业技术也就会转化成人才的产出,这样二者分别能成为市场上可以促销、很受欢迎的产品或人才。我们相信,中国传媒大学“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将推出一批优秀的数字动画和数字合成短片作品,孕育一批数字动画技术研究成果,培养一批掌握先进数字动画技术的高端创作人才,为推进中国动漫教育及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国内动画界树立校企联合发展的典范。

本刊:您是惠普信息产品集团中国五年计划制定、推广、执行的主要成员之一,我们想了解,这个计划中关于教育领域的内容有哪些?

邵冬:我们从2003年就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目前为止,已经执行完,现在我们在制定第二个五年计划。针对教育领域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计划,针对高教、职教及普教市场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发展举措,惠普期望同教育行业一起发展、成长。例如针对高校,我们提出以下创新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各专业院校侧重的不同行业,惠普将提供业界领先的工作站设备,解决高校硬件问题;其次,搭建软硬结合的IT环境、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第三,积极交流和引进国际各创意及设计行业的先进经验,提高院校教育水平;最后创造专业和真实的应用模拟,包括行业的应用发展方向和需求,培养学生无缝接轨社会。

我们同教育领域的合作很多,今天谈的是我们的工作站产品,其实惠普有很丰富的产品线,我们的其他产品和很多院校都有很好的合作。在最近的这3年里,正是由于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我们在高教、职教及普教市场做得很有成效。我们对教育市场一直很看重,因为中国教育市场很广大。希望在从2009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里我们在教育领域做得更好。

本刊:较行业同类产品而言,惠普工作站产品,优越性有哪些?

桃乐姗:简要来说,我们的工作站产品,主要有以下核心优势:静音设计;操作系统专业的支持;性能优越软件;与独立软件商的战略联盟;针对不同的需求,我们有完善的产品线;机箱免工具设计,拆装便捷;顶级的质量控制;远程图控解决方案;80+节电标准;应用中心的支撑。

本刊: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高校有200多所,惠普工作站产品是否有覆盖这些学校的时间表?

桃乐姗:如果是从销售层面讲,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学校最终都可以用上惠普的工作站产品。如果是指“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模式的合作,我想说的是,首先,200多所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数量很多,通过此合作模式一一覆盖也不是我们要做的。其次,关于“惠普教育卓越中心”的建设,我们会有选择地去做,不会在每一所学校里都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我们希望强强联合,通过这种联合实现几个目的:要么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要么诞生一些优秀作品,要么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所以我们会去评估这些学校的综合实力,从中选择一些学校来进一步合作。

链接:惠普工作站教育举措

依托成功经验助力教育发展

惠普工作站在产品技术与行业拓展两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意在把成功经验带给更广泛的行业用户,尤其是为高校师生在学习探索工作中提供更好的支持,使师生感受到惠普工作站在工作应用中带来的便利。为了助力中国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积累专业人才优势,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帮助中国动漫设计、制造工程、油气勘探等几大核心领域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抓住新的发展契机,掌握产业核心竞争力,惠普工作站在中国市场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不忘发挥自身专属优势,积极投身教育事业,进一步促进产业蓬勃发展。惠普工作站通过世界前沿科技产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并演绎创新能力,同时发挥行业优势,培养创新人才。

三大项目打造创新教育模式

在教育模式方面,首先,惠普工作站将全球教育合作经验引入中国,联合业界知名独立软件提供商,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机械及汽车学院提供“教育伙伴推进计划”,意在结合国际经验,为机械设计、汽车制造类院系提供软硬件组合解决方案经验,将全球领先的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IT架构融入中国高校的教学和试验平台,进一步推动国内高校接轨全球的进程,对于中国相关行业未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大学长远发展的未来战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其次,是惠普工作站独具慧眼,具有开拓创新模式的“惠普教育卓越中心”项目。该项目囊括动漫、制造、石油三大领域知名院系,旨在强强联手,通过打造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国际企业的经验技术优势,开创校企联合的行业研究和创作平台,共同打造一流的行业人才。本次入选第一批惠普工作站“惠普教育卓越中心”项目的3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科研的院校之一,在动画教学与科研方面现已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动画教育资源,注重与国际业界知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因此,双方通过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手,创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联合实验室。该平台现已建成,并配备国际领先的惠普图形工作站设备,由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应用开展创作和科研项目。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表示:“惠普教育卓越中心的成立正是惠普公司发挥自身业界优势,与中国传媒大学拓展合作的良好开端,并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开拓更广泛的合作领域,为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惠普工作站在中国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暨南大学、福州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等知名高校成立“惠普实验室”,意在通过与国家及地方的动漫教育机构合作,为改善动漫教育环境及提升学术水平做出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希望院系师生可以在依靠这些尖端科技搭建的动漫教育平台进行教与学,使得这些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拥有更高起点,帮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奠定扎实基础,最终实现成为动漫专业人士的梦想。

助教之举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据201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80%。“大学生”早已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学术型人才。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 “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过剩,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显匮乏。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培养模式和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高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系统研究始于21 世纪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含义、特征、 模式、主要障碍、培养体系和培养途径等问题。袁东(2011)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它不是那种“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它是应用型的;第三,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它的定位应该是: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受过良好创新能力训练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

蔡娟(2010)、范跃进(2006)等学者也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1,2]。笔者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系统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的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的功利化与行政化倾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9)指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系统集成度较差,对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管理条块分割、教学工作系统不协调,以及教学体系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教学设计不配套等系统层面的问题[3]。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公办高校行政化、功利化的大学办学理念和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进行的,导致学校发展思路和目标必须符合行政主管部门的意愿,但却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办学要求。

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致使部分高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能迅速提升其“政绩”的科研数据方面,一些高校领导无视科研基本规律,鼓励教师不理智地申报各类项目、发表论文,热衷于搞科研“大跃进”,学校不以追求学术卓越为目标,而是热衷于追求短期的科研业绩。“今天的大学充满功利,创新活动围绕项目转,教师的相当精力用于项目申请,真正出于兴趣的探究难以得到支持,大学创新的核心精神难以得到体现”[4]。

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导致一些高校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相适应,课程老化而不愿意更新,学生们没有学到真本事。这种状况之所以持续不衰,是因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它与学校在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没有必然联系。

(二)现有科研评价制度不合理

1.科研成果评价重量轻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项目数和经费数额大幅度增加,而创新的成果增加却不明显[5]。”虽然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 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 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某省一所知名高校, 论文写得最多的前几名教师一年竟发表百篇以上,这种近于荒诞的现象不但没有受到质疑,反被当作一种成就,当事者可以领取数额不菲的奖金,并作为升职晋级的台阶,而校方则觉得学术天平上又增加了若干砝码[6]。

2.即时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判断科研成果的创新性。所谓即时评价是指依据论文著作已有的转载率、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统计数据来衡量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运用这种方式评价科研成果质量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而且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实践检验的成果,这种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其创新性。 “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邬沧萍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全局性、战略性科学……要靠长期的文化积累取得,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其次,一些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科研即时评价数据, 发生互引、互转、自转、自引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了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行为有很强导向作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研的短视行为,并有可能引发投机取巧,甚至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的现象发生,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教师潜心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为,就后一项新要求来说,对于在传统知识灌输式高等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同时又在这种体制的教学模式中长期任教的教师,并不完全懂得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真正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至少需要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许多教师没有亲身参与过本学科领域的实际运作,对实践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部分教师在功利体制引导下,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教学与科研脱节,有些教师虽然做了很多项目,但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成果”很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学术泡沫、论文造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论文代写代发”产业年销售额或达30 亿元[7]。

(四)教学制度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

1.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实践活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督导和教师考评等教学管理制度都在显著位置阐明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并没有真正融入实际的教学运作和教学管理活动中,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仅仅是一种理念和口号,学生的创新潜能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仍在部分高校占主导地位。少数教师在教学创新成果得不到学校的鼓励, 为数不多的课堂讨论基本上流于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毕业实习有名无实。

2.缺少对教学过程创新性评价的指标及奖惩机制。 由于缺乏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只能依据于学生评分、 督导评分、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等易于体现标准化、 规范化和差错率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很难评价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方面的差异性。许多高校同行专家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越演越烈。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高校校长的公开遴选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去行政化的大学校长公开选聘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所在。公立高校应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社会捐助企业、优秀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等成员组成的校“理事会”。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负责学校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不直接介入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校长是主要行政领导人,由理事会遴选、 聘用,向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政策范围内自由行使职权。校长任期内的主要角色是职业经理人,并要尽快实现由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向教育家的转变。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课题,不招收新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也提出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等“四个”承诺,表示要把100%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应该强调的是, 校长职业化并非去学术化,校长在聘任期适当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把过多精力用于专业学术研究,否则大学校长就很难真正回归本位。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过于功利,大学校长过于功利,对社会将是个祸害。”过于功利的大学体制与高校创新氛围的营造和可持续发展是完全相悖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激励学校领导全身心地履行岗位职责,促使学校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有效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推动学术研究创新成果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启迪,创新潜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建立创新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1.树立精品意识,抑制垃圾论文泛滥。高校鼓励教师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由此而助长教师违背科研规律在短时期内超常规地产出科研成果,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短期内论文发表和课题申报项目过多的教师,对于这部分成果,应该由院(系)甚至校外同行专家进行审阅和把关,评价这些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关联性和替代性(或重复程度)。如果这些成果确有学术价值,应该进一步宣传推广,产生示范作用; 如果这些成果缺乏应有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应勒令其整改,并取消相应的科研奖励。这样做可能在短时期内会增加科研评价成本,但从长远看,会形成一种抑制科研垃圾的行为导向,其边际效益将会逐步提高。

2.发挥多种评价手段的作用。把即时评价、实践评价和历史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实践评价、历史评价等长期评价的作用。要规范和完善院、系二级教学组织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机制,尤其要对已结项、发表及获奖的较高层次科研成果,在特定的范围内举办学术讲座,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推广高水平成果,以开阔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二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是有利于形成同行对成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如果是低水平研究成果,必然会在同行面前露馅。要充分发挥院(系)学术委员会和具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健全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1.严把教师聘用关,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师的创新潜质不仅决定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而且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选聘教师过程中应严把教师录用关,通过相应的科学测试方法,来考察新引进教师的创新素质。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状况,中青年教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研究功底的同时,应该让他们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了解相关业务单位的操作流程,感受相关业务单位创新的实际做法,逐步提高高校教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行为能力。

2.充分发挥学术团队作用,不断提升教师创新素质。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发达,是因为具备社会属性。否则,人脑将比现在小得多[8]。 目前我国高校多数教师是为了完成课题和论文而科研, 而完成科研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单兵作战”甚至是“闭门造车”,而以兴趣为基础的科研交流活动太少。应该支持和鼓励成立读书会或建立学术沙龙,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学术沙龙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是一种问题探讨与解决的方式,是实现创新的平台,因其开放、平等、多样、创新、互动等特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9]。

(四)完善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机制

1.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应该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前沿理论、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的差异,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方面的创新程度及实际效果,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工作的创新成果等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创新性的基本依据。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5篇

一、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据教育部网站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9所,经笔者的调查了解,目前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的有3所,其余6所高校也开设有工商管理下属的二级学科,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笔者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先后收集了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3份,各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调查问卷120份和毕业生所在单位部门以上领导调查问卷80份,并对多位企业领导、管理咨询专家、专业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取得了较为充实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上述资料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时无“对口”岗位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大都定位比较模糊,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如:“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定位是努力将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打造成为综合管理者卸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而社会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从事的大多是企业中某一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工作,需要大学生精通某一职能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这样必然会造成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宽”而不“专”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口”岗位的尴尬局面。

2.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错位

随着我国工商管理本科和MBA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如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走向企事单位的基层工作岗位,从民办本科高校的生源情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显然是偏高的。

3.专业缺乏特色,导致毕业生就业缺乏比较竞争优势

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正是由于缺乏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难以形成专业特色,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人才市场中同质化的、平庸的“产品”,显示不出比较优势。长此下去,对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课程设置老化,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

从此次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回答“你认为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应用到多少”时,有80%的毕业生选择了“30%以下”。可见,民办本科高校的课程设置还是基本沿袭了普通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二、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之一的民办高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约束,办学观念的陈旧,自身综合实力的局限性,民办高校在激烈教育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方向性的困惑,影响着其健康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人才培养定位也有所不同,民办高校只有找准自身发展的目标市场,创新有特色的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曰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2.满足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改革先锋。随着高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曰益密切,高校的办学实践将越来越直接服务于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立足于黑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可满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金字塔”型基层应用型人才的批量需求,为黑龙江省经济建设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3.提高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当前就业难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残酷现实,其根源在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随着企业竞争向高层次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上,具有服务于生产、服务及管理一线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这就需要高校创新与之配套的、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1.确定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学生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全面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社会整体教育资源与专业职业培训机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建立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2.准确定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民办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性质、特点及生源情况,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晚,综合实力和生源素质均不如普通本科院校,要想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中取胜,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唯一的法宝。因此,民办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运用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在对本地区市场佣人单位细分的基础上,选择面向某一朝阳产业或某种类型的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衡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显著标志是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需求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重新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体的设计思想是:1重新整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将素质教育课程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2优化专业课设置。将专业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可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设置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向,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修,以增强学生个体在某项专业职能管理上的优势。3新增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前沿理论课或管理实战课。可设置企业管理专题讲座,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或企业界的人士到学校讲学,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及职业素质。4创建“六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社会认知实习、企业岗位实习、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创新

在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共性趋同、缺乏个性的条件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未来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应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艺术与科学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其中,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

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是一个被我国大学教育忽视的领域。创新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的核心就是要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知识教育课程、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紧密配合,从思想素质、专业理论素质、人文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等多方面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应用型人才与创新教育的思考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孔子;实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飞速的发展,人才的急需也日益上升;一大批一大批的大学生被迅速的“生产”出来,而这样的生产模式却造成了大学生的“质量”下降。成批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境。这迫切的提醒着我们去思考中国现状的教育模式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困境?提醒着我们该抛弃现今模式的不足,去寻求更适合在时下发展体系中能生存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的教育模式应该重视教与学两者关系互动,使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强调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作用。使之二者达到和谐、互动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而其实,这样的一种模式早已经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淋漓尽致的得到了体现。

一、普遍高校教育模式的现状

1.以教为主,通篇读文。目前的高校教育方法仍然处于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家长式的教育方法。而这样的模式让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产生不喜欢听课的心理。而教师看到学生都不听课,更是大受打击,应付式的将课文内容按本照宣,草草了事。形成一个死循环,越陷越深。

2.背文成疾,应试教育。通过卷面考试的形式对考察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绝大部分的学科通过课本的背诵记忆填写答卷,形成了是在考察学生的背诵记忆力而非学科成就的认识程度。导致一大批学生毕业出去面试对考官技术上的问题感到陌生、茫然失措。

3.课堂传教,生硬死板。缺乏实践性和启发式的教育。长期的在课堂上传教,没能走出课堂,放下课本去亲身的实践和感受所学内容。对所学的内容没能更深、更清楚的了解掌握。重头到尾仅只是文字上的认识而已。缺乏探讨研究,忽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发现以及解决事情的能力。

二、创新教育中教的方法

1.注重言传身教。身为一名教师应做到不厌其烦、不辞辛苦地传授给予学生正确的知识,并以自身的正确言行去感染以及激励学生,以身作则。《论语》中孔子就有多次强调了身为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先身为范、正己正人的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师自身的正确行为去影响和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知识道路。在学生的生活当中教师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对象,而教师的言行深刻的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要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以自身的正能量,自身的经历去领导学生学习。

2.适当因材施教。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虽然目前的被授课群体基本上以大班级的形式出现。实施全布及的因材施教不大可能实现,但也不能全部抛弃。应当适当的了解以及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去留意和发掘学生群体中个性特点较为突出的对象,进行有分析和针对性教育教学,避免出现视群体为一类的一概而论现象。对于学生群体中个体差异突出的,要正确对待,扬长避短。不要让学生学习环境中的身心成长收到负面性的影响,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避学。

3.引导启发式教育。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在研究探讨过程中更深刻的学习到知识,激起学习求知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某项学习内容先行对学生指定或者是进行提问,先让学生有意识的去阅读和思考课本内容,使得其在脑袋对于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程度,却又不是特别的清晰明白。而这时教师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的点拨和指导。理清学生头绪,补充自身思考的缺漏,延续自身的思路。这样一步一步的递进,由浅到深,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到提高,学习效果更为突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将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得到提升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思维得到发散,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掌握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4.实践教学培养兴趣。孔子思想中认为在学生对学问的兴趣浓厚时,他们会对学问自觉自发的进行研究,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心理学上人是一类感情动物容易在真实情感中被所打动。在教学中渗透入情感教学能达到培养兴趣的效果。使学生在情感的带动中积聚对学问知识相关的内容感到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的透露自身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怀,和学生建议深厚的友谊,使学生达到一种爱戴、喜欢之情。从而形成浓厚的兴趣氛围。

5.走出课堂丰富实践。课堂上的文字和讲述对于学生或许看来较为生硬死板,走出课堂,亲身去实践更能去培养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之余要多开展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从而去丰富学生的思想见识范畴。

三、创新教学中学的方法

1.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要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就必须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去勤奋刻苦的钻研学习,这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积累漫长的过程。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要不断地温习重复学习,又在温习的过程中重新提炼获得新的知识。学习学问的道路上是浩瀚无际的,我们无法去全面覆盖的学习,所学的知识一部分。所以在学习的选择范畴内要有一个统领全局的思想和一个明确的目标。当把我们所限的能力范围运用到明确的目的当中,就能最佳的达到学习效果。

2.学思并用,择优从之。学和思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存在,学是思的基础。对思考能力的发展要得到重视,要勤于思考。学思应当达到交修并进,不仅要学还要思。仅思不学,将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仅学不思,将迷失自己。在学思的范畴中去寻找善与优,则优从之。时刻向优良看齐,以学问渊博、道德高善的人为标准;以不学无术、质量低劣的人为镜子,看一看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由此可见,不管做学问还是做人,这种通过比较来获得学习榜样的方法,是孔子教学方法的一大特色。

3.提倡不耻下问。有些经历、方法和教训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的,因此,在求知的过程上问是一个重要方法。问既能表现出自己的知礼,更重要是在通过问的过程我们将加以确认自己已知的东,把未知变成已知。从而获取学问、经验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 郝慧芳,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M],船山学刊,2007

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第7篇

( 一) 校外实习难

实习基地建设是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些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校外实习仅仅流于形式,学生难以学到实际技能,实习效果不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外贸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接纳实习生人数有限,所以学生实习场所较为分散,不利于指导与管理。

2. 外贸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保密性,一些外贸公司不愿让实习生接触到客户资料和企业核心业务。

3. 外贸业务具有实践性、连续性、时效性、关联性及季节性,而学生一般实习期较短,很难跟踪到整个业务流程。

4. 许多应届毕业生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出国深造,实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避实习,这类情况占实习学生总数的比例极高,对于学生而言,实习计划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 二) 校内教学软件模拟实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国贸专业普遍采用较为成熟的教学方式是利用教学软件模拟实训,但该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实贸易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缺少风险带来的压力感,难以成为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外,教学软件模拟实训适用于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履行环节,如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国际货代、报检报关和国际结算,但在国际市场开拓、客户开发、经营核算和外贸磋商等外贸业务能力的训练和体验方面,所能起到的实训作用非常有限。

( 三) 我国校企合作多流于形式

1. 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基于目前的国贸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2. 缺乏合作共赢的均衡机制,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包括设置专业计划、开发课程以及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但由于企业方面缺乏合作的长效利益机制,校企双方难以深层次合作对接,很难产生实质性的联系与合作成果。

二、国外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成功模式的借鉴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必须基于校企紧密合作。

( 一)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在德国,国家立法支持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企业中的实践活动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教学及岗位培训,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适应今后工作需要。

( 二) 北美国家的CBE模式

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即能力本位教育。在美国、加拿大,由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据此开设课程,组织教学活动。

( 三) 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 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 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学员80%的时间在工作场所实习,20% 的时间在TAFE学校学习。

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职业培养,互利共赢。

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的关键在于学校教师必须注重外贸企业的实际获利,向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通过建立校企双赢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将外贸业务的操作技能引入课堂教学,建立以产学研相结合、任务教学( 项目教学) 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国贸专业实效型校企紧密合作的有效途径

( 一) 校企共同参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计划的编制

为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时,应多听取外贸公司的建议。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方面吸纳企业人员参与,将学校所讲授的专业理论与企业实践相接轨,提高学生外贸业务操作技能。

( 二) 校企合作为企业办培训班、学历班

通过校企合作办培训班,为企业打造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使学校能更好地按照人才需求进行培训。同时能够收集企业第一手案例资料,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较好地解决在学校培养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 三) 到外贸企业挂职,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是学生实践的领头人。高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学,缺乏实践经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鼓励年轻教师每年到外贸公司挂职锻炼。如教师可以跟随企业参加各类外贸展会,在指导企业与外商谈判的准备中,以及代表企业与国外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能接触到大量实际业务的信息与案例,回校后应用这些案例组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帮助极大。

( 四) 鼓励企业在学校设立国际市场推广部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学校制定灵活的政策,让外贸公司直接入驻学校,或者在学校设立国际市场业务推广中心,在企业授权及指导下,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寻找客户、宣传产品、询盘发盘、签订外贸合同和填制单据等,承担一定的外贸公司工作岗位职能,既为合作的贸易公司带来一定的效益增长点,又使学生身临真实的外贸场景中,其专业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学校和外贸企业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利用跨境电商平台

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具有时代特征,当前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手段,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发国外客户和开展外贸业务。具体分为循序渐进的六个步骤:

1. 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及其产品,熟悉其业务范围。选择特色产品,寻找出口企业,熟悉产品的工艺、规格、包装、成本等。

2. 向外贸企业学习外贸函电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利用外贸企业的产品和人才优势,积极学习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流程。

3. 协助外贸公司建立或完善企业网站,尽可能为外贸公司注册进口国域名的网站,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更有效地接近目标市场。

4. 教师可带领部分学生由企业授权,协助企业履行合同,如租船订舱、报检报关、办理保险、外贸制单、出口核销、退税等,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整个合同履行过程中。

5. 与外贸企业合作,由企业授权校内工作室作为其市场推广中心。由教师带领一部分外语较好的学生,利用网络营销的策略开发国外客户,参与外贸实战。

6. 利用网络为主的新型贸易运作方式寻找国外客户,应用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国内外电子商务平台,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手段与国外客户进行业务联系和洽谈,促进交易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惠敏.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转型研究[J].世界经济与贸易,2014(10).

[2]鄂立彬,黄永稳.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2).

[3]李双.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4]杨奕.浅谈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引入真实外贸公司的教学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8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标准都有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创新人才的培养,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1]。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 力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 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但因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强,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兴趣, 更不用说发挥和培养创新能力。如何在力学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当今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历, 对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谈些看法和体会。

1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团队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和有利保障

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 必须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 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 富有改革、奉献精神的创新型教师团队[2]。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 可进一步推动力学创新教育体系的建立, 深化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构建力学创新实践体系, 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团队教师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1 在创新教学思想观念上, 教师要与时俱进保持超前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观念, 提高创新教育的自觉性, 根据力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加强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不断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 激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

1.3 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教师不但要对力学学科知识有很好的掌握, 也要对所教授学生的专业知识及科技前沿有较好的了解。只有教师具备了较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 才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进行积极的创新。

2 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2.1 结合生活工程实例, 开展工程案例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树立创新意识

2.1.1 力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力学课程概念抽象, 不易理解, 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很难将理论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到一起;另一方面要使力学教学充满活力, 保持理论之常青树, 也需要时时注入源头活水, 新鲜案例即是源头活水[3]。采取工程案例教学, 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有利于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1.2 结合生活工程实例, 引入工程案例, 编写工程案例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联系一些真实的工程实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例如:在振动力学课程教学中, 讲到共振问题时, 可以举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事件的工程实例。问题:白天桥上车水马龙, 载荷很大, 为什么桥梁不发生垮塌?而在傍晚武警战士进行训练跑步至桥梁三分之二时垮塌?近年来, 多所高校在力学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但整体上, 案例教学在力学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很有限, 首要原因是缺乏案例教学资源, 当然更缺乏案例教材的辅助书籍。目前, 我们正在积极准备, 收集工程和生活案例, 争取编写力学案例教材。

2.2 采用设问-讨论-综合式教学方法, 开展引导型、讨论式课堂, 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既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4]。设问-讨论-综合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 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采用设问、反问等方式针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学科前沿问题等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以引起学生注意, 采用教师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引导型、讨论式课堂, 在讨论前学生查阅文献, 通过专题研讨让学生主动构建和拓展知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搭建立体化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

3.1 以国家级、省级力学竞赛为契机, 在校内大范围举办校级力学创新竞赛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对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 国内及黑龙江省开展了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基础力学实验竞赛、黑龙江省结构设计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以国家级、省级力学竞赛为契机,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规模庞大的结构设计创新竞赛。学生参赛形式多样, 参赛作品多以实物为主, 学生可根据活动要求, 利用所学的力学知识, 研究实施方案, 制作实物作品, 撰写设计说明书, 最后进行答辩评比。通过结构设计竞赛活动,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

3.2 重视实验教学, 开设创新实验, 提升创新能力

力学类课程的工程应用性较强, 实验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开设基本力学实验的基础上, 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开放模式, 开展2学时以学生自主进行的、探索性的力学实验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实验室实际, 设计一些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实验, 题目由学生自主提出, 经教师认可后, 自主制定实验方案。通过创新实验, 可使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和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使工程实践背景和力学理论相结合。

3.3 以工程实际题目为背景, 开设力学建模, 布置综合性设计作业

力学建模是联系课程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在力学课程教学计划中, 增加力学建模环节2-4学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某一工程实例, 从工程背景介绍、到力学模型建立、求解, 详细地分析力学案例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完成一次综合性力学建模作业, 以此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建模”能力, 进行创新。

4 结语

通过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 笔者认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团队、改革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搭建立体化的课外实践创新平台在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清时.注重创新素质, 培养成功的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12-14.

[2]宋曦, 杨静宁.工科专业材料力学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 2010, 32:142-144.

[3]李锋.材料力学案例 (第1版) [M].科学出版社, 2011:1-174.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9篇

关键词: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

1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 多种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 综合应用了多种复杂技术与工艺而产生的一种系统工程技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子技术在机械产品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产品由单一品种逐步发展到大中型品种乃至成套设备或大系统。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享受, 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之下, 市场对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毕业生如果能够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符合市场需求, 将特别会受到企业和市场的青睐。因此, 有必要对机电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2 机电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机电类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领域, 属于综合性交叉学科, 对于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然而不能满足于现状, 要知道机电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2.1 缺乏对实战训练的重视, 没有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由于机电类应用型的专业是集较高的应用性和较强的技术性于一体的专业类型。应用型专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因为一般的独立学院建校的时间不长, 自己的教育特色还不够突出, 所以存在者很多方面的的问题, 比如缺乏实践指导教师和实践的机会、令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理论阶段, 与实际训练过程严重脱节。

2.2 是课堂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得到及时更新, 落后于最现代化的的市场需求

机电类应用型专业涉及多方面学科知识, 包括光电机器、工程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维护等, 同时行业新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 生产产品更新更是十分频繁。这些方面的特点都对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当前一般的高职院校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只会按照老旧教材知识照本宣科, 这无疑会给机电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障碍。

2.3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体系不够明确

一般的独立学院大多属于教学类型的高职院校, 他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重视应用型高素质培养。然而母体学院目标是培养研究型人才, 重视创新性和学术研究性, 如果独立高职院校重视一味的照搬母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 对应用型专业类学生的教学, 就会对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培养造成影响。

3 机电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1 鼓励师生多参加有影响的科学实践竞赛活动, 增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增强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和技术性

我们要注重把学生创新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成绩、毕业鉴定相结合;把学生毕业 (实习实训) 论文、毕业设计的情况、答辩考评、应用价值的含量与对学生和指导员老师考评的工作指标效果相结合;把学生在校内外参与社会活动所取得的荣誉、成果与校方帮助学生就业时, 如何推荐介绍给企事业单位, 做好服务工作努力相结合。

3.2 完善构建机电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

结合机电专业的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学科背景, 同时立足于本校特色, 扬长避短, 改革教学模式和方式, 搭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 要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 同时满足行业和市场对人才能力及素质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另外, 按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 还要完善已有的实战训练培养体系, 对老旧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按时的更新和精简, 构建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量增加对新型技术和应用知识的灌输。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理论应用意识

3.3 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商机制, 定期沟通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就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讨论, 交换意见和建议, 以增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进行实习, 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深化理论知识, 同时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适应性、知识与实践的契合程度以及技能方面的应用和缺乏, 目的是了解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问题, 并及时改善, 将人才培养提升到新的高度。另外, 企业按照自身发展规划将岗位的技能要求反馈给高职院校, 不仅可以使高职院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而且可以将来为企业输送综合能力更强的杰出人才。满足了企业的岗位需求的同时,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根据教育部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精神, 机电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对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基础与追求质量并行, 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多学科交叉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10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创新的渴望[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明确把加强学科竞赛工作纳入到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这一重要建设内容中。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对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围绕《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实施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使各类学科和专业竞赛活动在高校中蓬勃发展。组织好学科竞赛,准确把握学科竞赛的功能定位,促进这项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使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我院是一所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以大学生学科竞赛建设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

如何将学科竞赛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夯实学科竞赛的基础平台,学校结合实际,从改革试点专业开始,认真研究学科竞赛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在某些专业人才培养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试点,进行较大幅度的课程体系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自动化(系统集成)专业为例,该专业在总学时的安排上做到理论、实践1:1配置,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同时该专业力求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较强的项目开发和设计能力以及团队精神、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为相关学科竞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专业学生经过前两年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综合了电路、电子、单片机、传感器等课程知识,在第四学期,安排为期4周的“电子系统设计与调试”实训模块,通过一个典型电子产品,让学生经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完整实训过程,培养了学生掌握复杂系统设计的能力。在第七学期,安排为期12周的“自动化系统集成与工程训练”大型专业综合实训模块,企业和用人单位全程参与。采用分阶段、递进式的训练模式,从低压电器、PLC、变频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现场总线、组态技术等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常用设备、技术进行集成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制作、系统调试、口头表达及写作、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学院积极组织学生采用老生带新生、跨专业组合等多种方式组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目前,仅该专业学生就有31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其中特等奖(或冠军)5项,一等奖(或亚军)5项。

应该说,这几年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夯实学科竞赛基础平台的基础性工作,学院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成绩斐然。通过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鼓励和倡导教师、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取得成绩的关键。在近几年的探索中,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发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促进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

2.1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体系

学院成立由分管校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学科专家组成的校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分管学科竞赛职能部门,实施校、院两级学科竞赛管理模式[2]。校内每年设立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约300个,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项目约30个,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资助项目约20个。从而建立起一个从基础培育、校内竞赛到组织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的三层次竞赛体系。通过该体系的建立,既培育和选拔了尖子生,又兼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及面。

学科竞赛实施项目负责人制,以立项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学科竞赛[3]。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由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校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由学院设立项目负责人。项目经费专款专用,职能部门负责信息发布、组织协调、申报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

2.2 建立和完善学科竞赛制度

制度作为规范、协调社会实践主体的行为及其关系的规则体系,具有约束、激励、预期和整合等功能[4]。为保障学科竞赛健康有序的开展,明确校内外各类竞赛的组织程序,以及学校职能部门、院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学校先后制定了《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规定》《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工程能力课外训练及科技竞赛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竞赛获奖指导教师、学生给予相应的课时补贴和奖励,使学科竞赛的开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3 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指导

学科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将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学校组建了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飞思卡尔、挑战杯竞赛等多个竞赛指导小组,在聘级、进修以及评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以吸引优秀的教师投入到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中。对参赛获奖项目,根据竞赛级别和获奖级别对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每年举办年度竞赛评优工作,对年度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以上方法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反过来又促进教风学风的全面发展。

3 建立实践创新硬件平台,支撑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科技创新的摇篮和重要场所。

3.1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每年校内投入1000万元,加之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助、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资助,以及利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目前校内已拥有4.2万平方米的基础实验中心和10.38万平方米的工程实践中心,实验室147个,实习室87个。通过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实践创新环境得到改善。

3.2 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保证学科竞赛前期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要求每个院系都要依托本学院的实验(实习)中心(基地)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要求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开展各项科研实验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为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

3.3 利用校企共建实验室,提高学生学科竞赛水平

自2007年以来,学院先后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博世力士乐公司、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集团、美国GE Fanuc公司、UGS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日本三菱公司、台湾台达电子集团等企业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单位合作,共同投入3亿多元共建了校企合作实验(实训)项目。

校企共建实验(实训)项目不仅为我院学生提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质的资源环境,同时共建企业还参与承办学院的竞赛项目和赛前培训。此外,部分共建企业每年组织的一次全国性大学生学科竞赛,也为我院学生提供了更多参加实践创新的锻炼机会。

4 结束语

2010年学院共资助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319项,参与项目1 429人;举办校内竞赛25项,参赛学生8 053人次,获奖学生1 013人次;参加校外省级及以上竞赛32项,其中23项获奖,全国性竞赛各级奖项37个,获奖学生421人次。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5]。多年的实践表明,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学科竞赛保障机制,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院将继续探索学科竞赛的新特点、新形势、新思路,促进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6],最终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14.

[2]刘长宏,戚向阳,薛猛,等.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0,13(5):172-178.

[3]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4]黎建辉,刘超良.高校学科竞赛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119-121.

[5]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31-33.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11篇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教育部门不断提高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学生会选择自主性创业的方式,尤其体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选择大学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且在学习期间便制定好创业的目标与方案。然而,我国的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较少,还未建立适应市场环境与国国情的创业课程体系。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1.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所谓应用型人才指的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将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应用在工作实践中,与学术型人才存在较大的不同,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责任感与人格,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1.2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特点

1.2.1新颖的教育形式

对我国的传统的教育体系来说,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属于一个全新的模式,我国的大多数的高校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而开始建立一整套的教学活动与课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的应用型的人才。调查研究表明,应用型人才教育中需要增添以下几点内容,如: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教学方式与构建评价体系等。

1.2.2独特的应用型特色

应用型人才可以为企业发展贡献巨大的力量,较之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企业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帮助,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2.3创新与应用的结合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而后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市场环境与企业需求的特点,合理地制定出高效的培养形式与方案,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能够构建逻辑性的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探索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在落实基础课程教育的基础之上,适当地加大创新创业的元素。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2.1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所谓创业意识是指让人们由内心深处生发出创业的热情与渴望,进而引导创业者的行为,作出有利于创业的举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的过程中,首要前提是提升学生对创业的认同感,使其能够意识到创业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而后则需要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创业目标,且通过应用有关的理论型知识将实际生活与目标相结合。

2.2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相对来说,创业本身自由度较高,学生必须拥有成熟的人格与性格,才能够驾驭创业,一个不具备较好的个性特点的人,则不无法进行创业活动的开展。此外,创业活动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情感变化、社会环境变化与市场经济变化等,因此,学生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需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外向性,为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证

2.3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创业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这就对创业者的意志力与知识储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如:基础创业理论、投资与风险、营销策划以及财务管理等。

3.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3.1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较大,其中,应努力提升人才的创造性,推动国家的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现阶段,一部分的高校与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至人才培养中,向社会输送大量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3.2提升学生的工作意识

虽然,应用型人才更适应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然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进行自主创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超前工作的意识,更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拓展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3.3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然而,大学生受到过多来自于家庭与学校的保护,对社会现实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长此以往,大学生普遍希望能够通过考公务等等方式获得“铁饭碗”,致使大学生不愿意寻求创新发展的道路。因此,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更能够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念,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创建更加美好的未来。

3.4解决大学生难就业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大多数学生视创业为遥不可及的事情,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思路,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则会面临着找工作与继续深造两个方面的问题,降低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时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3.5丰富我国的教育体系

现阶段,高校教育重视理论教育与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则处于空缺的状态。虽然,一部分的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然而,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依然比较死板,主要由就业方向引导、国家法律政策与创业成功案例为主。因此,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完善高校的教育内容。

4.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措施

4.1提高对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

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实践的同时,不可以将创业实践与创业理论割裂开来。教育工作者现阶段的创新教育工作中,根据现如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然而,目前我国一直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学分成为学生毕业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基础理论课程占据总分为一半以上,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应构建高质量的基础理论课程,与此同时,基础理论课程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掌握更多的创业知识,奠定日后创业的坚实基础。

较之与学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一方面需要具备宽阔的视野,另一方面,则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教育工作者在传授创业方面知识时,更需要提高其应用创业知识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因此,高校在基础理论课程中融入数理化计算机与外国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4.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则需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体现创新意识,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如:完善有关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提升毕业论文的标准等,与此同时,高校可以与优秀企业进行合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入提问式与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模拟小型的社会环境与企业环境,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一部分的高校可以利用优越的条件,开设实验室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辅助,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演示机会,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4.3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如:首先,强化实践教学,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比例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确保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而后提升实践技能的训练力度,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实践技能训练内容,如:课内训练、拓展训练、社会实践训练与课外训练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模拟真实的场景,开展创新创业实训等,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其次,教师在课下,则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建模与创业方案设计等,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与理解理论知识,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则需要开展类似于英文竞赛与计算机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

最后,在开展社会实训的过程中,结合每一位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学校则可以将大学生分派至各个合作企业中,让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教师开展成果式的教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获得更多的学习成就感,树立起强烈的创业欲望与信心,培养出大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

4.4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应用型人才在就业方面具有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然而,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较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具备坚毅的品质。因此,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一方面向大学生传播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需要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体系中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如:优秀企业家的简介、创业心理调节与自主创业成功典型等。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必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树立起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使创新创业成为管理者办学、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努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创新应用型人才 第12篇

一、当前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文化艺术的逐步发展, 对音乐艺术人才也有了更大了需求, 这既给音乐专业人才提供了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 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然而, 在当前音乐专业教育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创新的步伐。

首先, 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一般而言, 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是专项突出, 能歌善舞, 精通节目编排、合唱指挥等, 是理论与技能兼具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 当前多数音乐毕业生技能太过单一, 缺乏综合素质, 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出现过剩现象。其次, 教学观念落后, 改革步伐缓慢。在教学过程中, 有些教师没有结合时代需求, 并未站在时代前沿上更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仍是依照滞后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 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 并影响了教学改革进程。另外, 教学方式单一。在音乐教学中, 有些教师方法滞后,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因而教学枯燥乏味, 课堂呆板、沉闷。如有些音乐理论课, 往往是板书加讲解的传统方式, 即便有些教师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也仅仅是简单的以电脑替代录音机, 以幻灯片来替代黑板, 却未合理而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再如视唱练耳, 主要是钢琴伴奏范唱, 其教学质量不高, 缺乏效率性。此外, 还有学生学习观念与就业观念滞后、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而滞后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以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 转变教学理念,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 音乐专业就业率低, 这表明人才培养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则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一些音乐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未与时俱进, 欠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没有形成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安排与设置与不合理, 往往侧重理论, 而轻实际应用, 使得学生缺乏综合能力, 不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 在新形势下, 我们应转变教学理念, 了解社会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走向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道路, 然后在此目标下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并依照社会需求状况灵活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不断摸索出与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使教学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每位音乐教师应及时把握音乐教育中的最新的学术动态, 并不断深入与强化音乐学科及其相互学科的研究与学习, 以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出一专多能的音乐专业人才, 使学生更好、更快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优秀人才。

2. 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在现代化音乐教学中, 要求教师善于将音乐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以拓宽教学空间, 提高教学质量。当前, 不少高校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到了多种音乐课程教学中, 如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欧洲音乐简史等, 以增强教学生动性, 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情趣。而在使用信息技术时, 教师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 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可单一的展示视频、音频或文字等, 而需促进视听的有机融合, 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其次,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教师既要学习PowerPoint, 还需熟悉其他课件制作软件及其使用方法, 如几何画板、Author ware、Photoshop、视频与音频编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Flash等。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精心自制课件, 而不是对他人课件的生搬硬套。另外, 教师应认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 还需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相互补充,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利用数码钢琴多媒体教室进行集体教课。课堂上, 音乐教师还可任选一名同学对其练习情况进行监听并个别辅导, 实现一对多与一对一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亦或依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学习;亦或进行分声部合奏、齐奏等多项练习, 提高学生艺术能力。

3. 扩展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与技能兼备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若想培养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教师还需扩展教学内容, 增长学生知识, 使其理论与技能兼备, 并提高综合素质。首先, 丰富应用性课程授课内容,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音乐艺术中, 合唱是重要的集体文艺活动。合唱排练与指挥是具有加强实用性与操作性的综合性艺术。对于音乐专业艺术人才而言, 合唱排练活动也是常接触到的艺术活动之一。而在高校校音乐教学中, 合唱指挥主要是关于专业合唱队指挥与排练, 较少或未涉及童声合唱或业余合唱。而童声合唱或业余合唱人员缺乏专业发声与视唱练耳技巧, 因而不明白专业术语。因此在与他们合作时, 难以用正规方法进行排练。可见, 音乐专业人才还需把握一些童声合唱或群众业余合唱队的指挥技巧与排练方法。其次, 应用性课程还包含了鼓乐队排练、军乐队、即兴伴奏等。这些均是音乐应用型专业人才应掌握的音乐技能。如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学习美声与民族唱法, 也要把握通俗歌曲歌唱技巧。在训练美声唱法时, 其主要代表性曲目有《松花江上》《我住长江头》《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在钢琴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熟练弹奏《二泉映月》《牧童短笛》等代表性的中国钢琴曲。在即兴伴奏训练时, 学生需要熟练弹奏一些少年儿童歌曲与受群众喜爱的通俗歌曲、艺术歌曲。同时, 学生还需把握不同调式的常见的伴奏织体,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还需拓宽技能型课程教学内容, 实现理论与技能兼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让学生把握演奏、演唱技巧, 还需引导由文化层面了解音乐作品的政治、文化与创作背景, 在艺术方面理解与把握音乐作品的本体知识, 譬如情感表达、作者意图、各要素运用等, 这样让学生兼备理论与技能。

4. 实施分类授课制,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等音乐音乐专业培养方案中, 主要课程包括复调、曲式分析、和声学等。但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深奥, 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同时, 有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在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中涉及较少, 因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分类授课制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将学生依据不同发展计划加以分类后, 教师则以采取不同授课内容与授课进度分别授课, 以解除同步授课中的有些同学“消化不了”, 有的同学“吃不饱”的矛盾。在分类授课制中, 可以将上述两类同学分为高级班与初级班。其中, 高级班主要是面向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或有考研计划的学生而设置的。而初级班则主要是针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同学而开设的, 其学习内容只包含一些较为简单的, 较为基础的理论知识, 以满足以后学习与工作需求就行。这样, 通过分级授课制, 可让各发展目标同学得到学习需求,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教学效果。其次, 还可实施分级授课制, 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授课制主要是为视唱练耳与基础乐理课程而设置的。刚进入高校时, 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把握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性。如有些同学具有较高的天赋, 同时也受过正规训练, 因而水平较高;有些同学则是一般性水平;而有些学生则缺少天赋, 亦或未受过正规训练, 因而水平不高。而若进行同步授课, 同一教学教学进度, 那么低水平的学生则跟不上进步, 而高水平的同学则感觉教学进度太慢, 因而学生易于出现厌学情绪, 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开展分级授课制, 将同一程度的同学分别集中, 分级教学。如基础乐理分级授课。开学伊始, 对新生展开水平测试, 然后将学生划分为慢班、快班, 制定出不同的授课进度。同时根据难易程度与学习进度制作出一级、二级不同级别的测试题库。

5. 克服偏科问题,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其原因在与高考之前学生需要由舞蹈、器乐、声乐等专业中挑选出一项作专业主项进行音乐专业测试, 因而不少学生会形成错误意识, 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专业”, 于是出现偏科现象, 导致技能单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可制定“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构思是:前两个学年, 对全体学生普遍展开钢琴、声乐等必修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育;后面的学年, 则依据学生前两个学年中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一专”培养。同时, 还需贯穿多能”培养, 以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如要求学生把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如合唱指挥、即兴伴奏、音乐欣赏、音乐史、基础乐理、视唱练耳等。另外, 为了使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市场需要, 院校还需设置不同的选修课,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 院校还需拓宽就业渠道, 以促进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提高。第一、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等辅导, 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 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念, 更有目标与方向的学习, 规划好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 并为之而努力学习。同时, 院校与邀请有关专家、成功人士等进行讲座、交流成功经验;亦或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把社会需求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构建就业信息网络平台, 向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有音乐艺术人才的有关供求信息, 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二、设置新专业, 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当前, 人才市场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逐步趋向于多元化, 因此,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院校可开展一些新专业, 譬如文艺组织策划、舞蹈创编、音乐策划管理、舞台音响设置、音乐MIDI制、流行歌曲演唱等, 以培养出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总之, 若想培养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 则需创新教学模式,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以社会市场为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注意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展教学内容, 以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 使其兼备理论与技能;实施分类与分级授课制, 实现因材施技,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克服偏科问题, 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使其真正成为应用型音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4)

[2]纪明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 (19)

[3]雷伟武.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风·下半月.2008, (07)

上一篇:油田地区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