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路径范文

2024-07-12

作用路径范文(精选11篇)

作用路径 第1篇

1 临床路径的概念和意义

临床路径 (clinical pathway, CP) 是医院内一组成员 (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药剂师、营养师、麻醉师、检验人员及行政人员等) 共同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制订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准确时间要求的医护计划, 以实现高效率、高品质、降低医疗费用和合理运用医疗资源[1]。其内容包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需进行的检查、化验、治疗、围术期所进行的处置、出院指导等大量信息。

推行临床路径可规范诊疗护理标准, 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临床药师的自律性, 加强医药合作;提升患者满意度,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控制医疗成本。

2 临床路径的国内外建立及实施情况

2.1 国外建立及实施情况

20世纪 80年代, 美国政府为了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医疗保险支付由传统的后付制改为按疾病诊断相关组支付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 。医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有效控制成本, 考虑开展路径管理。1985年, 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率先实施临床路径, 证实临床路径在卫生医疗系统应用成功降低了医疗费用, 但当时的参加人员为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 并没有临床药师的参与, 直到1995年药师对临床路径中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和干预的重要价值才开始得到认同[2]。此后, 临床路径在美国医院的应用逐渐成熟, 到2007年, 美国80%以上的医疗机构都至少对部分病人实施了临床路径[3], 并且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System Pharmacists, ASHP) 制定的《ASHP药师在临床路径制定、实施和评价中作用的指南》对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的方式做了详细的规定[4]。欧洲和亚洲的20多个国家的一些医院也已应用临床路径[5]。以欧洲为例, 根据欧洲临床路径协会 (简称EPA) 2005年对23个国家临床路径的调查, 英国、比利时和荷兰比较积极, 创建了多个路径用户组或协会。

2.2 国内建立及实施情况

我国最早于1996年引入临床路径的理念, 最初只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少数几家大型医院开始临床路径探索。2009年卫生部组织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临床路径, 并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选择50家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临床路径逐渐被更多的医疗机构所接受, 截至 2010年, 全国有 30个省份共计 1383家医院的 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 累计治疗病例 36万余例。

临床路径在医疗管理方面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对提高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西医治疗方面, 临床路径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李海泉等[6]探讨应用临床路径管理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效果, 实验组自入院起就进入临床路径, 并按照临床路径表实施医护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护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兴华等[7]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研究, 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不仅如此, 临床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王侠等[8]对74例冠心病非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效果评价, 结果证实, 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传统组比较, 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有明显下降, 出院时或第日临床症状计分低于传统组。

3 临床药师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的步骤各有不同, 但根据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原理, 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的循环过程。药物的使用、监测、评价和用药指导是临床路径的重要内容, 这就要求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并和其他专业人员协调配合。

3.1 计划

成立临床路径委员会或临床路径小组。一般要构建三级结构, 即医院临床路径委员会、学科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和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确定开发的方向, 选定合适的病种, 一般以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案相对明确、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的病种为首选。

在计划阶段, 临床药师要全程参与临床路径用药方案的制订, 在制订用药方案时, 临床药师应根据文献查询、病案回顾与对比、充分考虑药物流行病学、药效学、毒理学、药物利用研究、药物经济学等方面,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价格适宜。王欣等[9]研究发现,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用药方案制订时, 临床药师从药学专业角度对临床医师制订用药方案提出建议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替代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 因为缓释制剂使用方便, 效果好。临床药师通过病案调查并与临床医师制订的用药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 建议对专家制订的用药方案中部分药物做了增加和删除的调整。

3.2 执行

设计一个以时间为序的表格式诊疗服务计划, 包括入院到出院期间医护服务项目、时间、费用和阶段目标四项内容, 并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表格来执行。同时, 要形成医师和患者两种版本, 两种版本基本内容相同, 但各有侧重, 表达方式、详略程度、适用范围和时间要求各有不同, 旨在增进医患交流和加强患者参与、监控。

在执行过程中, 临床药师的主要职责是药学监护, 包括核查用药合理性、监测用药安全性、收集汇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用药教育和咨询等, 并保持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合作, 提出临床路径的调整意见, 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3.3 检查

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严格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实施, 医院临床路径委员会或学科临床路径指导小组应定期对路径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异进行汇总分析, 查明原因, 并随时进行纠正。

在检查阶段, 临床药师要进行用药分析, 包括临床路径合理药费、患者平均药费、每月平均药费超过合理药费的患者人数及百分比、造成药费差异的药物、医师间的用药差异、药物治疗效果等。

3.4 修正

医院临床路径委员会负责对已制定并应用于临床的临床路径进行定期的分析、总结、查证, 以促进及时的修订、更新, 从而达到保证临床路径质量的目的。

在修正阶段, 临床药师通过用药分析找出差异, 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修正用药方案, 以保证临床路径质量。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保政策的变化以及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对我国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合理运用医疗资源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临床路径通过多专业、多学科人员的协调与合作, 满足了医院、患者、社会的需求。临床药师通过临床实践, 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用药方案制订、监测等方面的作用, 促进药物合理使用, 是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员。总之, 临床药师应借鉴国外经验,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 加强与其他学科人员的沟通, 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关键词:临床路径,药师

参考文献

[1] Kitchiner DJ.Clinical pathways[J].Med J Aust, 1999, 172 (2) :54-57.

[2] Gouveia WA, Massaro FJ.Critical pathway experience at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J].Am J Health Syst Pharm, 1995, 52 (10) :1068-1070.

[3] Keon-Hyung Lee, Yvonne M Anderson.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lin-ical pathways and hospital length of stay:a case study[J].Med Syst, 2007, 31 (1) :79-83.

[4] ASHP Guidelines on the Pharmacist'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ritical Pathways[J].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04, 61 (9) :939-945.

[5] Vanhaecht K, Bollmann M, Bower K, et al.International survey on the use and dissemin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s in 23 countries[J].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Path ways, 2006, 10:28-34.

[6]李海泉, 赵杰, 贾晓民, 等.临床路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10) :1247-1248.

[7]高兴华, 郑春宁, 姜永胜, 等.腹股沟疝治疗临床路径的实践研究[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0, 4 (3) :306-310.

[8]王侠, 凌晓华, 吴焕林, 等.冠心病非手术病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 (8) :1986-1987.

作用路径 第2篇

工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产品设计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处理好“人—产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生产者、消费者与市场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通过工业设计能够将经济学、社会学、技术工程学和市场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加以综合利用,进而对产品进行高效、优质、系统化的设计,最终制造出附加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为企业争取最大利润。所以,本文针对工业设计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作用及路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名牌意识

河南人口众多,有名的品牌产品却少之又少,与东部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河南应重视工业设计,创造出较多的河南名牌产品。所谓的名牌产品包含:适度的产品功能、美观的外型、协调的用户-产品关系、先进的工艺技术和适中的价格这几个条件。因此,工业设计要想创立出名牌产品就需要从产品的性能、外观、内容、工艺和信誉等综合考虑,通过对材料、造型、技术和色彩方面的把握创造出功能适度和外型美观的产品,通过对产品的操作和维修保养方面的考虑创造出和谐的用户—产品关系,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使用确定合适的价格。[1]总之,工业设计要在产品还没有问世的基础上,就从创意上构思出质量较高的产品,在创意萌生之时就要引起顾客对产品的好感,使得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先地位。不难发现,推动名牌产品需要满足的条件很多,最根本的在于用技术创新来引领工业设计,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新理念纳入到经济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河南树立品牌意识、推动品牌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前条件下,河南应该紧跟国家先进创新技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出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品牌企业,推出大量消费者认可的名牌产品,最终会成为名牌产品大省。

2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竞争力

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而是依靠精良的设计。先进技术可以让产品在具备一些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或者创造出其他功能,或者提高功能的等级,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然而很多时候,大部分技术只停留在一般水平,创造出来的产品附加值效果并不明显。工业设计却不相同,小到铅笔,大至航天飞机的制造,无不都凝聚着设计师的聪明才智,其文化内涵也丰富浓郁。而精良的设计可以赋予产品更多的内容,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情感、个性,不仅尊重了人,同时也突出人的个性和情感。[2]这些都有效地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无疑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河南的产品曾因技术和设计跟不上,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处于较为劣势的地位,近些年虽有一定改观,但依然问题重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产品的工业设计重视度不够。因此,应该从技术和设计两个方面注重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赋予产品更有价值的功能,只有这样,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走的更远更好,才能提高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

3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科研基地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归要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核心部分,因此,河南各个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为发展河南经济提供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队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均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然而目前发展尚未成熟,高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对较匮乏,这就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说均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河南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引进先进的师资队伍,强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该为工业设计人才建立相应的研究基地,给他们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比如企业可以与各个高校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建立供工业设计人才需要的科研机构中心,交流研究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为工业设计提供充分的前提条件。

4坚持绿色设计,强化环境承载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随之相伴的是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过往的工业设计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但由于缺乏对环境和资源的考虑,给地球带来了一系列恶劣影响,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发展河南经济时,必须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改变过去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将河南的环境承载力纳入绿色设计范畴之内,尽可能地降低经济发展给地球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破坏和污染。绿色设计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减少工业设计中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现象,结合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求经济良性发展,要求人们科学合理使用自然资源,要以当地的环境承载力为出发点,坚持绿色设计,打造出具有中原特色的经济体系。[3]绿色设计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循坏经济体系的设计。坚持绿色设计,就是坚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着重解决经济发展造成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衡量测算河南的环境承载力,推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研发并推广节能环保机器设备,强制淘汰能源耗费高的设备,坚持绿色设计,走循环经济道路,为河南环境承载力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河南省各地政府都做出了一些尝试与努力,在工业设计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河南省的工业设计依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与问题,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只有足够优秀的工业设计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豪.工业设计市场运行机制及其对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2]陈国强.构建工业设计专业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作用路径 第3篇

摘要:服务外包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以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表现形式,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外包以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信息技术网络为支撑。充分体现信息承栽度高、能源资源消耗少、附加值大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印度发展服务外包的成功经验,认为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发挥中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比较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层次,形成新的产业支撑,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最后提出发展西部地区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1D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4-0001-04

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所特有的高效的运行能力、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和低廉的运行成本等特点,促使企业重新审视传统商业模式,重新打造业务流程和供应链,进而产生新兴产业——服务外包业。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降低运营成本,将企业内部某些周期性、反复的活动或职能以合同的形式分包给相关专业服务提供商的过程。通过服务外包,使社会分工更加深化和专业,在服务外包提供过程中,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决策机制发生变化,拉长产品价值链或产业价值链。

服务外包在近10多年中发展迅猛。数据调查公司的研究显示,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服务1990年只有90亿美元,而到1994年已经达到280亿美元。世界著名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以16.3%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总额达3 00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7000亿美元。

近10多年来,印度积极面对全球化进程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使印度以软件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带动了经济增长。相关资料显示,在2006年,美国的服务外包发包量占了全球65%,而其中60%发向印度。通过承接服务外包,印度如今一跃成为5大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在国际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已占据了大约16%的份额。印度现象目前受到广泛关注,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

笔者在分析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及路径选择。

一、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模式及成效

印度是一个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工业基础不牢固,工业体系不完整,工业化水平不高,人均GDP在2001年仅为460美元。但是印度准确把握了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大力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使其服务外包业走在了世界前列。服务外包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印度服务外包业实质上是信息服务业,以承接业务流程外包为产业切入点,以软件外包服务为核心内容。印度服务外包的发展模式及其演化过程大致经历了以提供劳务出口为主要内容的专业代工阶段、承接现场开发或离岸开发合同阶段和建设“世界办公室和研发中心”三个阶段。在外包发展规律演进过程中,印度抓住了发展进程特点,保证印度服务外包得以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服务外包业已经覆盖了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在印度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主席瑞马多雷披露,截止2005年,《财富》500强企业中约有400家企业或在印度设立业务中心,或将部分业务分包给印度公司。根据国际咨询机构麦卡锡公司的预测,到2008年,印度服务外包收入将达到870亿美元,其中软件出口收入将达到500亿美元,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将由2%提高到7%,在全国出口总额中将从14%提高35%。印度新德里一项最新工业研究结果预测,到2010年,印度知识处理外包收入将达到170亿美元。

二、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印度经验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是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印度科学家意识到印度发展软件产业的有利条件,向政府倡导大力发展软件业。拉·甘地总理上台之后采纳了科学家的建议,提出要“用教育和电子将印度带人21世纪”的发展理念。明确了印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了鼓励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和税收政策。比如,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出口、软件发展和软件培训政策》,保障软件产业的发展;在创造融资环境上,采取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允许信息技术企业上市等有效措施;在税收政策方面,免除进出口软件双重税赋;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独立控股,全部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以免征所得税等。所有政府配套的政策措施,对推动以软件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印度政府继续完善相关法律,出台了世界上最严厉的《版权法》和《信息技术法》、《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法律,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动印度服务外包从业务流程外包向知识外包演进。

(二)丰富的人才支撑是服务外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是典型的熟练劳动密集型和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呼叫中心等形式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还是以软件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外包,都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资源。印度是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变成人才资源,印度历来重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印度在20世纪50年代就按照美国MIT。的模式办了7所理工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根据印度官方的统计信息,全国有380所大学和学院开办计算机专业,每年可培养12.6万名信息技术人才。每年印度的大学毕业生为154万,其中理工科学生有45.5万。这些人才储备基础为印度服务外包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军。同时,为适应近年来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强劲势头,印度信息技术部还制定了一项名为“知识行动”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对著名大学的投入、设立信息技术学院、鼓励民间办学和信息技术公司办学,应对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三)严格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是服务外包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印度的服务外包得到蓬勃发展与其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密切相关。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规定,凡拥有10个员工以上的软件企业必须通过ISO9001标准认证。截止2004年,印度有约300多家软件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是世界上通过认证最多的国家。印度有众多企业通过了软件行业公认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等级认证,近百家通过了最高等级的CMM5认证,也是世界上通过该项认证较多的国家之一。由于严格规范的质量保障体系,印度软件企业在项目管理上表现优秀,对项目完

成时间、项目质量和成本的控制能力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麦卡锡公司的调查分析,全球软件开发项目中仅有16%能按时完成,而印度10大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项目按合同时间交付完成率在96%以上,正是依靠这些竞争优势,印度外包企业占据了美国60%的外包业务。

三、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条件

(一)西部地区具有发展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

服务外包是生产性服务,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征。有资料显示,印度第三大软件外包企业维布络(Wipro)科技公司在成都设立的信息服务中心,计划3年内录用大学生达3000人,5年内达1万人。武汉光谷软件园5年内将达到15万人的外包规模。由此可见,服务外包是依托人力资源要素发展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相对其他领域而言,西部地区科教事业比较发达,全国高校有1/5在西部,部属重点高校有1/6在西部,并且主要集中在成都、西安和重庆等中心城市,其中西安有100多所各类大专院校,80多万在校大学生,25万电子信息类科技人员;成都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63万人,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四、西部第一;重庆的科技人员达60多万人。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非常丰富。特别地,西部地区具有人才稳定性高等比较优势,企业员工流动率仅为5%。此外,西部地区不少中心城市还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外包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和措施,为优秀人才的可持续供给创造了条件。所以,西部地区具有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服务外包的内在条件,能够实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的集聚,形成新的产业支撑和增长极。

(二)西部地区主要中心城市具有良好的商务及人居环境

西部重庆、成都和西安等中心城市工业体系完整、信息产业集聚发展、金融市场发达和中介服务体系健全,构成了承接外包服务的重要软环境,特别是在人力成本、办公成本和生活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据统计,成都服务外包人力成本比北京、上海低1/以上,其高级写字间的租赁成本仅为深圳的36%、上海的27%和北京的33%。此外,西部地区山川秀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拥有天然的人居环境优势。比如,成都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重庆的森林覆盖率达21%,也是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环境。

(三)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地理位置和物流条件是发展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条件,但对离岸外包的服务业,上述条件的制约作用就不太显著,而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了重要的支撑。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中国信息产业的大发展,西部中心城市的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与其他地区相比差异不大。重庆、成都和西安都是全国的通信枢纽,各大城市均拥有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和数据与多媒体通信等多种通信手段,城市骨干网出口总带宽水平、宽带数据网络覆盖率都非常高,成为西部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

四、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作用

(一)服务外包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绿色引擎”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信息技术网络为支撑,具有信息承载度高、能源资源消耗少、附加值大等特点。有数据表明,相对于制造业2%~15%的增值幅度,服务外包的增值服务高达100%。从收益角度分析,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来料加工制造业的20倍,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6年统计数据,全国只有北京完成了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其重要原因就是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第三产业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67.8%上升到2006年的70.9%,而第二产业比重却从30.6%降到27.8%,截止2007年3月,包括服务外包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占服务业比重达53.6%。所以发展服务外包对改善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用显著。在具有现代特征的西部中心城市发展服务外包,将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化是现代城市的本质特征,具有现代特征的城市是资源要素空间聚集和配置的重要节点。依托信息通信网络增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有效回避传统货物贸易中西部地区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促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相关节点上流动和配置,呈现出大规模的经济流量。在要素聚集和配置的过程中,服务外包是承载大规模经济流量的产业基础。经验表明,印度虽然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整体经济水平不高,但是印度积极面对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使印度以软件业为核心的服务外包发展迅速,班加罗尔已经成为世界10大硅谷之一,海得拉巴、马德拉斯成为重要的软件开发中心,形成了重要增长极。所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服务外包是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抓手。

(二)服务外包已经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是西部地区提高对国内外开放水平的新领域

目前,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盈利水平而使服务外包得以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转移。一方面,企业为做强主业,将主业之外的、自己不擅长的或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服务外包出去,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降低运营成本是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从事不擅长的领域会产生更大的机会成本,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加大成本支出,通过服务外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支出,相应地提高盈利能力。服务外包具体包含信息技术系统管理和支持服务、企业需求管理、内部管理和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研发服务等内容,属于生产性服务,涉及生产、流通和研发等多个环节,处于各个产业价值链的不同阶段和企业内部不同的重要层级。现代企业拥有大量需要对外提供外包的服务。特别是完善的信息通信网络使生产要素配置全球化成为现实,助推服务外包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扩张,预计到2008年,全球外包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美元。

五、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发展观念是关键

发展服务外包,既是中国继续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发生了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特征的产业转移,到90年代中期,又发生了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从竞争力视角分析,两次产业转移都是以货物贸易为主要特征,以运输成本、市场因素等空间区位优势作为价值追求,具有上述区位优势的区域是产业转移目标区域。在这两轮国际产业转移中,中国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实现了沿海、沿江、沿边区域的率先发展。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完善的信息网络,改变了服务在传统意义上

不可运输、不可存储的特性,消除了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使以知识信息为主要交换内容的沟通渠道更加便捷。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盈利能力的内在动力推动下,全球范围内正在发生以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而服务外包正是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它规避了地理空间上的劣势,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主要特征,是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契机。所以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机遇意识是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关键。

(二)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应当首先立足具备基本条件的中心城市

服务是典型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从影响服务外包发展的条件分析,综合环境因素及市场化程度、交通及信息基础设施、人才存量和储备优势、教育培训体系、劳动力成本、服务质量和文化适应性等是离岸服务发包方考虑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区内发展极不平衡,但成都、西安、重庆等中心城市在人才培养和储备、商务成本、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人员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承接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所以,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不宜遍地开花、一哄而上,应在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优先发展。

(三)加快提高西部地区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竞争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服务外包承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包括参与国际对话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对话的门槛性标志是获得能力成熟度认证(CMM)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BS7799)认证。截止2006年底,中国获得CMM等级认证的企业有近300家,部分企业获得ISO27001认证。但是,获得资格认证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集中在东部大连、上海等发达城市。其中有1/3通过CMM5认证的企业在大连,西部地区通过认证的企业数量不多,等级不高,影响承接外包服务的能力,制约了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此外,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能够在早期迅速发展,主要是依靠大量廉价的软件工程师为发达国家提供软件加工。这种发展模式,是低层次的软件劳务出口,不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这种状况使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向软件产业价值链上游发展遇到障碍。如今,印度正采取措施加紧推动服务外包升级,从承接业务流程外包向知识处理外包发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中国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应当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西部地区企业承接服务应当重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服务外包是从软件开发外包和测试外包逐步发展和成长起来的,而今已经发展到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扩大到制造业、保险、银行和消费品等诸多行业。服务外包既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需要,更是生产方式革命性变革的结果。通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数据显示,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796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4 800亿元,占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的份额由2001年的1.5%上升到7.1%。另根据相关资料,印度服务外包企业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抢占中国服务外包市场。由此可见,国内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强大、发展迅速。由于开放水平不高,西部地区发展服务外包更应当立足国内市场,服务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应用软件,开发核心技术。同时,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功能,兼顾国际市场,鼓励外包出口,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提高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

(五)完善扶持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200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城市要根据自身优势,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扶持政策。根据西部地区的特点,首先,要积极为软件企业搭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企业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具有配套能力的中小企业群,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搭建服务外包技术支撑公共服务平台、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和基础设施及投资环境平台。其次,要继续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政策。鼓励高校加强计算机和软件等专业的建设,鼓励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企业需要的适用人才,强化专业技能,突出实用性,特别是在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高端人才引进上取得突破。最后,还应当落实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减轻发展初期的负担,提供企业融资的渠道。

政策跟踪审计作用及路径探析 第4篇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概念阐释

(一)概念界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和“八项规定”的持续发力,国家财经纪律愈加严明,基于财政财务范畴的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传统的工作思路已不再适应审计职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审计机关需要向政策跟踪审计和自然资源审计等方向转型,不断拓展新功能,寻求新变革,努力成为管财理财的参谋和推动政策执行的行家里手。这是审计职能拓展和审计全覆盖的现实迫切要求。

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国家审计提升服务国家治理层次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对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督促、评价公共政策的执行绩效,客观反馈各项政策的民生诉求,这既是使其内嵌于国家治理各子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运转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之义。

政策跟踪审计,简言之,就是依据政策制定的初衷,对公共政策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察看、督促、揭示和评价的活动。这里的政策主要指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涵盖稳增长、扩消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几个方面。跟踪,即全程或某一时段、某一节点对政策落实所涉及的领域、单位、部门或个人在时间上持续追溯、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过程。审计,即运用相关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手段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状态、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显然,审计对象是各类政策执行情况而不是政策本身,审计介入方式是跟踪而不仅仅是事后监督,工作定位是审计而不是其他监督形式。政策跟踪审计,较好地诠释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践演进,也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审计监督方法体系。

(二)特点

1. 服务国家治理更直接。

在发挥事后监督评价功能和预防、揭示、抵御风险等方面,虽然都是为国家治理履职尽责,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审计类型,针对性更强、服务更直接、效果更明显。通过对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能够快速回应社会和民众关切,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效果,高效传递决策层、执行层、受众群的信息,极大地促进政策落实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2. 审计对象更抽象。

传统审计类型,仅就某个微观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监管。而政策跟踪审计的对象是稳增长等各个政策领域和执行链上的各个部门或个体。同一项政策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同一个部门可能涉及多项政策,跨地区跨部门彼此相互交织依存。审计对象既可能是具有具体物理性态的人、资金、项目、物体,也可能是相对抽象虚化的政策措施、制度设计、主观状态、工作理念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等,不拘一格。任何具体单一的审计对象都无法穷尽政策执行的本真属性。

3. 审计内容更丰富。

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了涉及19个领域的60多项政策措施,加之地方政府配套的细化文件,内容相当多。审计内容已从微观的经济活动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宏观领域,从资金合规使用等传统内容拓展到关注政策落实进度、执行效果经济指标、政府有效作为、发现问题案件线索等方方面面,既考察了政策宏观走向,更深入基层察看政策微观实效,极大地拓展了审计视野、丰富了审计内容。

4. 审计介入时机更复杂。

由于政策的制定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其跟踪审计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事后反馈控制。根据不同政策的特点,结合政策所处的试行期、推进期、转折期及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有的需要全程跟踪介入,有的可以选择适当时机介入,还有的要结合重要性原则遴选关键环节介入。跟踪审计介入的时机不同,耗费的审计周期就不同,进而制定的审计方案、配置的人力资源、使用的审计方法、达到的审计效果也会不同。显然,审计介入的时机复杂性和敏感性是跟踪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二、政策跟踪审计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跟踪审计开展现状

1. 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

重点关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民生、开放开发等政策措施是否按照计划进度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履职尽责,遇到的问题是否敢于担当,制定和实施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政策本身在制度设计、决策科学、切实可行等方面是否存在瑕疵。

2. 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审计。

重点关注存量资金管理、分配、拨付、使用及效益效率问题:能否科学合规地分配资金,能否按照工作进度及时拨付资金,能否按照预算精细化使用资金,是否存在资金长期沉淀、碎片化多头管理问题,是否存在改变资金用途、随意变更等问题,是否存在交叉重复、虚列支出、效益低下等问题。

3. 以民生为重点的重大项目执行审计。

重点关注项目规划立项、投资审批、建设、资金保障、竣工验收、运营等环节的任务完成情况。是否存在未批先建项目,是否存在报批审核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等现象,是否存在违规招投标、转包分包、乱铺摊子、挤占挪用等行为,以及是否存在粗放管理、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跑冒滴漏等现象。

4. 简政放权和权力运行审计。

重点监督检查简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进度、效果、责任清单等,主要包括:是否存在行政审批下放、承接、执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是否存在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放责不放权、放小不放大等现象,是否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是否存在乱作为、不作为、胡作为等问题。

5. 创新创业、产业结构调整审计。

重点关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涉及各类资金、技术改造、科技项目的有关措施落实情况,关注创新科技和投融资机制方面存在的困难,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和生态项目中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等。

6. 防范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审计。

重点关注政府性存量债务和民间融资借贷的潜在风险和化解情况,关注水、矿产、土地等资源环境风险,关注征地拆迁、土地闲置利用等社会风险,关注基层就业、医保、教育、扶贫等社保问题,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中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建立健全防范机制促进经济安全发展的系统风险等。

7. 制度建立健全的审计。

重点关注是否存在不符合形势发展、上级要求和法律规范的制度文件,是否及时废除、修订不合时宜、制约发展、阻碍政策落实的制度,是否建立和完善与新政策相适应的新办法、新规则,是否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规矩意识来认识、分析、解决政策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等。

(二)存在的问题

1. 相关专业规范和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稳增长等政策跟踪审计开展时间不长,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类型,政策跟踪审计在审计介入的时机、节点、组织形式、程序、内容等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原来在常规审计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成熟的审计监督工作模式已无法适用于各种行业政策的跟踪审计。在审计准备、实施、报告各阶段,缺少必要的审计程序框架和审计取证、质询、成果的专业工作细则和规范,以及对各种政策落实情况的较为具体、明晰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标准。同时,现有的法规制度侧重于对政策本身从宏观层面进行安排部署,而缺乏审计作为八大监督形式之一如何有力有序地介入政策跟踪审计的制度设计,未能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政策执行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统筹安排,势必影响跟踪审计的质量、效力和成果应用。

2. 审计方法滞后。

政策跟踪审计的对象,不单是资金的管理使用等财务账目资料,更多的是政策落实各个环节涉及的人、事、物。基于传统的在办公室运用会计、审计专业技能对财务账证进行复核、比对、筛查的审计方法,面对海量的政策受众人群、广阔的项目建设空间和形态各异的物理取证,已显得捉襟见肘,并严重影响了政策跟踪审计的工作开展。传统的人工检查手段,固化的现场审计模式,单一的取证形态,封闭的审计信息传递渠道,都无法适应政策审计的要求。未能将信息化技术、新媒体推介、社会学管理理念同常规审计方法有机地结合运用,未能找准合宜抓手直接探知相关政策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实体的影响,未能建立起集预警、监控、纠偏、反馈和问责于一体的综合评估和联动机制,从而影响了审计监督效能的发挥。

3. 审计理念滞后,审计人员素质仍有差距。

因受长期以来在财政财务领域形成的审计理念的影响,没有及时向现代绩效审计转轨,审计人员习惯于埋头从资金和账簿里查找问题,不重视学习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背景,不适应从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活动之间发现内在逻辑关联,不善于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找准根源,不能够从微观现象提炼一般经验。

4. 审计质量有待提升。

政策跟踪审计在服务大局和中心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审得不深、审得不实、审得不透、审得不专等问题直指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在实施审计流程中,专业判断过程和工作痕迹等审计记录文稿还不规范,审计取证要素和形成的证据链还不健全,发现的问题与线索还处于表层,各类责任的问责主体界定还较为含混,各种审计联动配合机制还相对僵化,分级复核制度还流于形式,形成的审计报告还停留在简单的文字抄誊和数据的汇总层面,提出的建议还停留在就事论事阶段。对政策跟踪审计的认识过于片面化、零散化,内容简单化,程序模式化,与一般审计混为一谈,体现不出政策跟踪审计的特点和要求,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政策跟踪审计路径建议

(一)需关注的几个着力点

1. 要着力于监督公共政策执行,保障政策贯彻落实。

要紧紧围绕政策执行这一目标,通过着眼于审查政策执行责任主体的履职尽责情况,精准督促执行链上各个关键节点,及时准确地揭示影响政策执行或导致政策偏离预期目标的主客观因素,向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努力纠正和消除政策执行偏差,助推各个政策责任主体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2. 要着力于为政策制定提供专业咨询,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要依托相对独立的立场和专业背景优势,通过对政策执行全过程和涉及的部门、行业、领域的信息整理、分析,及时、快捷、专业地反馈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将传统的事后审计监督有效地转化并嵌入整个政策信息系统的前端,为政府决策提供精准的信息和智力支持。

3. 着力于监管政策执行中的权力高效廉洁运行。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政策的执行都伴随着权力对各种资源的占有、分配、管理和使用。政策跟踪审计只有做到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不被滥用或被异化为谋利的工具,使之高效廉洁运行,权力才能服务于政策原初的价值目标,自然回归到政策执行的初衷。也就是说,着眼于对权力的监管是促进政策落实的必然手段和内在要求。

4. 着力于做好政策的绩效评价,树立责任政府和绩效政府的理念。

开展政策绩效评价,可以从价值导向上推动政府绩效意识的树立和增强。无论是政策制定部门还是政策执行单位,通过对决策的科学合理性、程序的合法性、执行的有效性等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都应该彰显政府的责任担当和执政能力的绩效观。只有客观全面求是地做好政策跟踪审计的绩效评价,才能倒逼政策执行全流程的规范有效运行。这也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型,打造服务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二)路径建议

1. 同常规审计项目结合起来。

要将跟踪审计项目与年度审计计划、行业项目、常规项目以及委托项目相结合,通盘考虑有序衔接,处理好部门之间、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到资源共享。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与投资审计相结合,可以在检查重大项目立项、环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工程概算、设计方案、规划细节、项目周期、工程进度、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益过程中,为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跟踪审计评价提供精准的审计信息。通过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可以在检查微观单位贯彻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制度的合规性和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同时,关注重点资金的使用效果,确保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等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通过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可以检查财政资金的统筹和规范使用情况,督促涉及调整结构的预算安排的有效执行。通过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可以检查领导落实重大政策履职尽责的情况,揭示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的现象,以此来纠偏可能由于履职不到位而造成的各种工作失误,改变政治生态环境。通过与绩效审计相结合,可以揭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经济安全问题,及早管控可能发生的系统风险,减少固有风险,杜绝检查风险。

2. 选准政策跟踪审计主题和切入点。

要紧盯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和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准确发掘和遴选政策审计项目。通过结合审计实践的经验体会,利用审计敏感性和专业性等主观职业判断能力,预测研判可能的、有价值的政策意向,对现有存量信息进行分析、提炼,筛选确定当下亟待开展的政策审计主题。政策审计主题选定后,就要按照时效性要求选准跟踪审计的切入时间和节点。一般来讲,稳增长、促改革等政策刚刚落地之际还处于成长试行期,由于工作惯性和产生效果滞后性,只有以政策实施进入推进期或成熟期为介入时点,方能直观有效地判别政策执行优劣。若涉及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要及时跟进全程参与这些政策在每个时点的动态执行情况,以防介入晚了时过境迁而产生巨大的纠偏成本。

3. 创新政策跟踪审计项目组织模式。

政策跟踪审计的对象更宽泛、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介入时点及周期更复杂,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对传统审计组织模式进行改进和流程再造。要重新整合审计人力资源、项目计划安排和行业审计渠道,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计算机审计技术,牢固树立所有审计“一盘棋”的意识。要使政策跟踪的审计人员同其他审计项目组和被审计单位人员共同合作,打通科室、部门和单位的机构壁垒,实现审计人力资源全方位、各层级相互贯通。要在审计计划项目的安排上,统筹协调年度政策审计与其他审计项目的审计资源分配以及与之对应的组织形式。要结合行业审计特点、专业背景和相关政策类型,有针对性地挑选懂政策、精审计的人员构建高效、专业、精干的审计团队。要以人员的优化重组为契机,将实体审计形态有机地接入互联网形态,实现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无缝衔接,以达到审计信息的融通、进度的衔接和成果的共享。

4. 改进审计方式方法。

审计实践表明,稳增长等重大政策措施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综合发力,既涉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宏观协调联动,也要求政策执行责任主体的微观精准操作。做好该项工作,就要改进审计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分析,实施大项目审计,构建大审计格局。在审计范围和对象上,不能仅仅局限于政策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更要提高审计站位,拓宽审计视野,着眼于政策出台的背景、初衷、受众面、运行模式、监管制度、绩效评价考核以及退出机制等。在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法上,除了做好常规的以资金监管为主线的审计取证工作,还要注意搜集上级批示、政策执行部门的文件、资料、数据,去基层开座谈会、搞民意调查、走访,函询专业咨询机构,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等,着力提升政策跟踪审计质量。在审计手段上,要积极借鉴大数据分析等计算机技术,破解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专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现象。在审计项目安排上,可以实施大项目审计,将政策落实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都纳入同一个项目的审计范围,沿着政策产出流、资金流、信息流,采取上下级抽查、交叉检查、互相复核审查的方法,绑定“条块”管理的连带责任,切实保证审计的全覆盖和整体质量。

5. 精准定位跟踪审计与管理的关系,客观地做好评价。

在跟踪审计中不可避免地会频繁介入政策执行过程,并提出意见督促整改。这就使得跟踪这一监督形式容易演变成直接参与管理,从而造成监督职能越位。同时,有些责任部门遇到棘手难办的事,管理主动弱化缺位,处处都邀请监督部门介入具体的管理活动,接受所谓的监督,以求规避风险逃避责任。基于此,跟踪审计务必保持定力,做到帮忙不添乱,建议不参与,就位不越位,厘清监督责任与管理责任。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只有做好审计评价才能超脱客观。要以政策执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审计评判的标准,要以政策执行的绩效情况、政令畅通状况以及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力作为审计评判的观测点,要以是否回应社会关切和民生获得感作为检验政策的落脚点,充分考量公平和效率关系。在具体评判中,应避免用新出台的制度去衡量老问题,用旧规矩来衡量当前的新情况,既不能简单地只盯着某个部门的某个阶段的某个节点,更不能断章取义、割裂开政策执行过程中天然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避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6. 探索审计成果新形式,加强审计成果转化。

政策跟踪审计,由于有别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审计成果自然也就不会拘泥于审计准则框架下的固有标准。不同的政策实施跟踪阶段,审计成果形式也可能不同。它可以是审计报告、内部参考、情况反映、专业咨询报告,也可以是督办书、整改通知、审计要情、审计建议书、信息通报或专题汇报等形式。另外,还可以将政策跟踪审计结果按照政策类型和行业归口并入相关业务报告,整合为综合性审计报告。但无论采用何种审计成果形式,其宗旨都要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客观公正地叙述各项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或建议等。同时,要以实践整改、改革、服务、问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政策跟踪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要紧紧围绕政策执行过程的核心环节、关键节点、落实难点、取得成效和社会关切,通过图文并茂、数据支撑、民意调查等翔实的提炼综合,以点带面、切中要害反映大事要情。要坚持问题导向,直奔主题,努力上升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意志高度,提出涉及体制机制层面的建议,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提升政府国家治理能力的软实力,为领导决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可靠、可行、奏效的依据。

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审计内涵、职能拓展而诞生的新形式,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中已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作为审计工作的新常态,只有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审计方式,政策跟踪审计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落实的“督查员”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作用。

摘要:审计实践表明,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是提升服务国家治理层次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审计内涵职能等理念还囿于传统审计框架,未能从服务于国家治理和审计使命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和思考政策跟踪审计,因而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通过阐释政策审计与国家治理和审计免疫系统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跟踪审计应秉持的理念原则,从监督公共政策执行、提供信息和咨询、开展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精准定位,试图在加强同传统审计项目结合、选准政策审计主题切入点、创新组织模式、探索审计成果报告形式、提升审计质量和成果利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政策跟踪审计的路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政策跟踪,审计路径,国家治理,审计内涵

参考文献

刘家义.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学,2015(9).

欧涛.政策跟踪审计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1(16).

王姝.国家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J].审计研究,2012(6).

李曼,陆贵龙.公共政策审计的作用路径与逻辑框架[J].财会月刊,2012(12).

丁时勇.政策跟踪审计的特点与内容界定[J].审计月刊,2013(3).

杨志军.国家政策跟踪审计质量提升问题探微[J].新经济,2015(14).

陈平泽,方宝璋.审计如何破解政策落实结构性困境[J].审计研究,2015(2).

朱智鸿.完善高校经济活动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问题探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3).

作用路径 第5篇

吏治一直是我国权力部门运用特有权力的一种手段方法,从古代至今,吏治始终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的本性决定了,任何人掌握权力,都会将权力运用最大化,如何正确有效地进行权力运用,就成为了吏治的难点。历史上来看,我国在制约权力滥用的措施上,进行过许多尝试,周朝通过非常严厉的不同类型刑罚来惩罚官员的腐败行为,《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故大者陈之原野,小者致之市朝”。唐朝、宋朝、元朝、清朝也对周朝的做法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延续,并且细化了吏官的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官宦对权力的私人运用。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刚成立乃至80年代的这段时期里,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成为了防治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革命,在社会中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社会意识屏障,对有效约束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方式的社会成本较高,通过全民运动参与的方式,影响甚至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如何寻求最优模式使治人与治国达成一致成为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与吏治的制约达到了某种契合,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中针对干部在任期间的绩效评价手段,理所当然承担了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决策及领导才能,符合吏治的实际要求。经济责任审计致力于对个人经济责任的评价,针对领导干部在位期间责任的确定,是吏治的体现。

一、启动以举报与网舆为线索的经济责任民主评价基础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评判领导干部责任的监督模式,需要获取全民及时的信息,随着社会形态与公民意识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获取信息途径的方式,那就是利用举报和舆论方式获取信息,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线索,作为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的民主评价方式。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规范和防范,同时防贪惩腐,发挥警示、教育和导向作用。但是,经济责任审计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大、内容多、标准要求高,由于审计客体的差异性较大,审计人员从不同领域持续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具有局限性,加之审计主体与对象信息的不对称,获取相关审计信息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能够通过举报和网络舆论的方式获取审计有效信息,将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

随着获取审计线索渠道的不断拓宽,经济责任审计线索中通过举报和网络舆论监督的比例也在不断地增长。当今人们沟通方式、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已经成为人民表达意见、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举报线索成为审计工作的突破点,全民监督、全民关注将成为一种趋势,我们将会有非常强大的民众监督力量来支撑审计工作,通过网络带来的有用信息,将大大的提高审计效率,成为民主评价的坚实基础。

二、建立官员的审计污点档案与廉政信息平台

建立官员审计污点档案,搭建廉政信息平台将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创新。建立官员审计污点档案,就是将所有在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官员通过建立廉政信息平台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通过合理的统计方式,便于信息使用者调取和使用。同时,建立官员的审计污点档案,便于相关部门及时全面了解官员通过审计反映出的问题,并为官员的任用、选拔等提供信息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关部门与审计机关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官员的动态信息,对于查出审计问题的官员,相关部门,尤其是组织部门要在任用、提拔中慎重考虑或者予以警告,这也是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方式,促进了部门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对官员任用资格的评价。

廉政信息平台作为审计污点档案的载体,用来公布各类廉政信息,接受人民的广泛监督。目前,已经有许多地区建立了政务公开平台,用来发布最新的政务信息,使政府的重大决策接受群众的监督。可以预计,未来廉政信息公开也将成为信息公开的一部分,也将成为政府行为的常规性内容,有助于充分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发挥审计经济监督功能。

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公开与信息反馈

审计署“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将开始制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现实中,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正是制约经济责任审计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突出表现在单一的审计监督手段有限,很难直接左右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的命运,加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往往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审计问责对于个人或单位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审计结果执行、审计整改难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的不透明影响了效果的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主要为干部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除了少数涉及严重违纪违规的问题,结果报告一般很难影响领导干部个人的管理使用,至于存在什么经济问题的干部应提醒、谈话、诫勉、追究责任以及降职、免职等也没有具体标准,加上结果不公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社会公众缺乏沟通,也造成了社会公众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些误解,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走过场,经济责任审计在公众心目中缺乏权威性。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既是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推动力,也是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公开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更广泛的平台传递审计结果,从而得到信息的反馈。在新媒体以及网络的推动下,审计结果的公开,无疑会扩大人们对审计结果的关注,尤其通过网络这个迅速传播信息的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经济责任审计过程,更加关注经济责任审计对个人带来的影响,从而带来积极的舆论压力,更好的体现公平、公正的审计精神。其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公开,提高了审计整改的效果。通过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和公开的加大,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经济责任问题通过媒体曝光,这也给相关部门以及个人的整改形成了压力,促使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改正,提高审计整改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公开,也给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带来一定的考验。审计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被监督,而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这把“双刃剑”就是一种吸收监督的好方法,使审计机关的成果公开透明,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的监督,从而逼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强化质量和风险意识,促进其不断增强专业素质、提高水平。

四、以问责驱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

近些年,行政问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依法行政成为大众对新政府最基本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政府问责的主要执行部门与参与部门,肩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担。对于国家审计,人们更加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够真正地行使权力,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在惩治腐败中发挥重要作用。问责的过程,本身就是纠正问题的过程,以问责驱动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将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方向。

通过问责制度,可以解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处理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个人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一种工具,当审计完成时,只能做出审计处理和处罚,无法对个人的违纪行为进行直接的处理,发现重大经济问题,要移交到组织司法等部门处理,这将影响审计的效果。以问责为基础的审计,最终要通过确定责任、给予问责部门以交代,要求必须给出一个审计的结果,来反映问责结果,这就很大程度上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得到的广泛关注,真正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

以问责为基础,真正解决权力滥用行为。从我国的实际来看,设立的监督部门种类不少,但是各个监督部门之间的协作,似乎还不尽如人意,社会监督的整体效率不高。通过以行政问责为平台,可以找出一条社会监督的高效之路,使司法部门、纪检部门、监察部门、审计机关等社会监督力量能够有效整合起来,重点解决官员权力滥用和权力异化现象,形成完整的权力监督链条,真正防止权力的滥用。

问责的深化与发展,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审计机关的重要性没有被发掘,审计在某些地方,沦为一种摆设。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标志着审计制衡力的提高,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审计模式,经济责任审计将在问责制度的完善过程中,更加发挥其重要性,真正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实现路径探析 第6篇

一、对大学校园流行文化的调查研究

1. 内涵:

校园流行文化的成因及概念。流行文化作为一个时期内大众社会中许多人都在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新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文化形态在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 对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校园流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同时校园流行文化在其传播与普及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个性的“话语”模式。我国学者夏建中教授简单地将流行文化界定为, 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校园流行文化”就是在校园这一地域限制内的“流行文化”, 是在师生中, 特别是大学生中广为流传的文化, 但其传播和接受的主体都还是青少年学生, 可以看做是大学生行为 (信仰、习俗、认知、价值准则等) 施加的全部影响的总和, 它影响、决定大学生的生活和道德实践。

2. 表征:

校园流行文化的特点及分类。校园流行文化涵盖一切青年流行文化的时尚、前沿、反叛、雅俗共赏、创新及纯消费等特征, 并随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借助网络自媒体促使其生产成本越来越低, 依托各种流行体、甄嬛体、咆哮体、火星文、微博体等使得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 借用的微信、微博、QQ群、飞信等平台网络媒体使得其更迭速度越来越快, 大众传播媒介促成的社会化、信息化使得其涉及领域越来越广的特点。校园流行文化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意识文化三类[1], 行为文化、游戏文化、外来文化、语言文化、网络文化和服饰文化[2], 均通过表现出“我”的内涵, 用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 摆脱外在的束缚和干涉, 追求自我和叛逆参与校园意识文化。

3. 功能:

校园流行文化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 也是流行文化的主力军, 更是校园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接受者、传播者与创造者。校园流行文化的传播能促进学生个体间的情感认同, 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通过校园流行文化可以促使大学生及早把握人生新阶段, 可以深化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可以不断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鉴赏力与修养, 可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解决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建设问题[3]。

二、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中主体作用的现实分析

1. 高校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方向。针对当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各高校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气魄, 勇于开拓, 不断进取, 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育人, 文化育人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校园流行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精华、糟粕两面性。引导学生追求良好的、健康的校园流行文化, 抵制腐朽的校园流行文化, 弘扬优秀文化, 精心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2. 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

涵盖物质、学习、语言、休闲等多方面的校园流行文化, 正在潜移默化的地影响着现代大学生思想及观念的形成, 滋生奢靡之风、享乐主义, 势必影响高校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党建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提出“党管文化”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这鲜明地指出, 高校各党组织有责任管好、引导好校园流行文化。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的主体应着重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教育, 培育并发挥先进性和模范先锋作用。大学生党员融入大学生群体本身, 并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较高的主流价值观、较强的文化自觉性, 可鉴别、弘扬校园流行文化, 引导大学生朝着正确的、积极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前进。

3. 师生认可大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

本课题组针对该议题在H高校做了1000个随机问卷调查, 回收950份有效问卷, 其中270份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或者党员 (党员组) , 680份为共青团员、群众 (非党员组) 。在“学生党员、教师是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角色”上, 党员组与非党员组观点基本一致:党员组、非党员组分别有79.85%、75.39%赞同“学生党员为主、教师协助”。在“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建设中的角色认同———主导者、引导者、支持者、旁观者”上, 党员组的比例依次为38.27%、45.7%、12.91%、4.12%, 非党员组的依次为35.79%、43.5%、14.35%、6.36%;两组认为主体作用即“主导或引导”作用分别占83.97%、79.29%。此外, 调查发现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主体作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用发挥平台不足、少数党员文化素养偏低、监督评议机制不完善等。

三、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中主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流行文化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任重而道远, 是高校内涵式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党的建设的战略课题, 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需要学校整体布局, 党务工作者教育好、培养好、引导好学生党员, 做好源头性工作。需要注重过程教育和引导, 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文化自觉和校园流行文化的自觉力、分辨力、创造力。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在机制保障下, 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 从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方面加以引导。

1. 做全源头性的顶端设计。

把好党员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开关, 是发挥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弘扬主流文化, 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要务。一方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针对流行文化, 研究推送主流校园流行文化, 找准校园流行文化的网络文化、媒体宣传来源, 加以分析、正确引导, 及时批判糟粕文化、揭露其不好动机, 是大学生党员区分校园流行文化的关键。在大学生中, 特别是大学生党员中, 通过思想研讨、理论学习等普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宣传教育, 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抵制非法等其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是建设主流校园流行文化的前提。另一方面, 做实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发展及培养, 针对高中入党程序欠完善的情况, 着力对其衔接教育、励志再教育, 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 是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必然要求。“两课”教师、党务工作者、思政工作者, 甚至是专业课教师, 应及时将主流校园流行文化掌握并应用到授课的传道解惑中, 做到文化育人, 是研究接纳校园流行文化的根本。

2. 做实过程中的系统引导。

要改变“学生党员中发展, 轻培养”的怪状, 必须保证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党务工作者, 应针对校园流行文化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团结带领大学生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 落实支部建在班上的要求, 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的作用。结合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利用五四青年节、建党日等加强对党员的教育, 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学生党员骨干队伍。选派学生党员到社区、公司等挂职实践, 辨别需要和发展的校园流行文化。培养学生党员的文化自觉、“意见领袖[4]”的“媒介素养”[5], 只有主体对文化发展具有理性的认识和自省、反思的精神, 即具有文化自觉的意识, 自觉的文化才能最终形成[6]。加大大学生党员对校园流行文化调研、鉴别、剥离、比较、分析和对策等议案能力的考核力度。通过党支部、党员队伍和大学生党员层面, 谋划有针对性的主题文化活动及思想研讨会, 引导学生辩证吸收校园流行文化, 提高大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实效性。

3. 做细校园里的氛围营造。

优化组织设置, 扩大组织覆盖, 坚持党建带团建, 拓展党建工作新载体新平台, 加强与团学组织、社团协会、公寓楼宇单位的合作交流。做到党建进社区、进班级、进社团、进楼宇, 在团组织、学生组织中设立开展绩效考核的党小组, 大学生党员应参与到团学组织中策划校园文化活动, 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评论, 在兴趣社团等组织中弘扬主流校园文化, 在社区、楼宇及网络中掌握校园流行文化并借助宣传海报、手机党校、指尖媒体等推送主流校园流行文化。建立健全科学的大学生党员考核制度, 促使大学生党员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7]。大学生党员定期总结分析校园流行文化实际情况, 辨别文化、辩证看待, 针对某一校园流行文化主题开展思想研讨会。注重实践教育的功能和实践育人的实际意义, 对学生党员提炼校园流行文化中的结晶和精华, 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引导大学生内化和吸收主流校园流行文化。

参考文献

[1]徐仙君.大学生流行文化教育导向机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2) :80.

[2]王颖.我国流行文化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4 (5) :137-144.

[3]郭宪.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 24 (4) :94-97.

[4]徐兵, 李安英.微博环境下高校危机管理与舆论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1上) :80-83.

[5]金石.对新闻即时评论者的媒介素养现状的思考[J].新闻知识, 2009 (9) :112-113.

[6]陶倩.志愿文化:从自在走向自觉[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8上) :9-14.

作用路径 第7篇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 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进取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集竞技、健身、消遣、娱乐、审美、传播文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 成为师生余暇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民族体育文化在校园里的呈现, 属社会体育文化的亚文化。通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 让大学生体味体育的魅力与益处, 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体育对其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策略。提高体育意识远远强于机械体育运动的要求。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可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活动取舍。大学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 因此, 从长远来看他们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对促进全民健身发展有利。

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的作用

2.1、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从精神层面影响大学生, 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有利于大学生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思想、体育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重视并发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精神,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不屈精神、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2.2、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在大学校园和谐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让校园充满生机, 让学生感受到快乐,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越环境。另一方面, 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水平从侧面可反映出学校素质教育状况。也就是说, 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与学校各方面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利于大学和谐校园建立。

2.3、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有很多余暇时间, 很多学生在面对过剩的余暇时间时, 有时会陷入茫然之中, 不知如何利用。因此, 有很多学生进入网吧打发时间, 时间久了就沉迷于网络,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态度, 而且也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学习成绩的不如意, 会让他们感到无助和陷入深深自责之中, 对它们的情绪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有的同学在利欲面前把持不住, 参与游戏机赌博, 输钱后可能就会误入歧途, 走上犯罪道路。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蒙上了阴影。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 可以把大学生的余暇时间利用起来,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感受体育活动给它们带来的益处。这样既调动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丰富了其课余文化生活, 又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3、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路径

3.1、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宣传体育文化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一个重要路径。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可结合项目对其产生背景及对人的健康发展和生物学要求进行解释与探究, 加深大学生对该项目的深入理解。调动大学生对该项目的情感, 培养其兴趣。而且, 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教会大学生运用体育健身的技巧与方法, 提升大学生独立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3.2、体育文化宣传长廊建立

利用宣传标语的形式在校园的合适位置宣传体育活动的益处, 如“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等诸如此类标语可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内心深处埋藏的对体育活动的欲望, 有力调动大学生体育活动频度。文化宣传长廊最好建立在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 教学楼前的广场宣传栏;食堂周边;宿舍楼附近;图书馆周边;体育场馆附近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3.3、体育专业学生定期举办体育活动咨询服务

大学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火热与否, 体育文化氛围是否浓厚, 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对体育活动价值的认知。体育心理学家研究认为, 体育态度的认知基础就是体育价值。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从专业角度对体育活动的感悟来定期在校园举办体育活动咨询服务, 通过咨询引领其它专业大学生认知体育活动基本理论与知识及其文化背景, 同时教会他们从事体育活动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样, 可以促进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3.4、建立校园体育网络平台

网络是新时代信息传播的介质。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面和效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取得。每个高校都有大学公共体育教学部, 校园体育网络可以由大体部承担建立并管理。校园体育网络平台是体育教学的辅助平台, 也可以看做是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延伸的强大阵地。在这块阵地上, 可以把与体育有关的健康知识、锻炼方法、体育教学相关程序与操作、日常行为规范、生存应急处理、体育大事件等分版块予以建立呈现。

3.5、开展体育摄影创意比赛与宣传

体育摄影是体育文化与摄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通过体育摄影可以把体育活动中一些美的值得记忆的体育现象和事件通过镜头记录下来。通过体育摄影创意比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操作能力, 并且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体育、理解体育。

3.6、聘请体育明星进校园讲学

大学生是“潮流”群体, 他们喜欢新鲜事物, 他们有“博爱”之心, 并且有自己的追求理念。他们有着感性的一面, 但也有理性的一面。体育明星为国争光的精神、坚强的意志、拼搏向上的斗志都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通过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 可以强化学生对于体育文化的认知。

3.7、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建设

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涵盖了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科普知识宣传、体育俱乐部运作管理等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约束和规范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使他们逐步养成在一定制度和规则内自由行动的行为习惯, 对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服从管理、遵守公共道德等素质大有裨益。

3.8、体育场馆设施的设计建设应赋予美化创意

大学校园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蕴含着高校校园文化思想和观念, 是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缩影。, 如体育雕塑、建筑造型、场地设计等都附加人类的智慧与灵感, 体现着人的情操、意志和观念。这些体育物质文化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高校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 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热情, 大学生在与体育运动和体育设施的不断接触中, 逐渐被体育物质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所熏陶, 感受着体育的内涵, 体验体育运动的力量、速度、刚毅和柔美。

4、结论

校园体育文化已成为高校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讲, 一个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从一侧面反映出其办学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可从多方面影响学生发展轨迹, 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各高校应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去做, 既要从管理方面加大力度, 又要从硬件设施如体育场馆建设、各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中入手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准。

摘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的作用和路径进行探究, 目的是为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发展, 活跃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借鉴。研究认为, 通过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可以从精神方面影响大学生, 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同时也有利于大学和谐校园建立。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效果需要建立多方面、全方位的有效宣传路径。

关键词: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宣传,作用,路径

参考文献

[1]曹桂祥, 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美育关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2) :167-168.

[2]黄雪思, 丁荣.高校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 2011, (2) :10-13.

[3]王圣, 杨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整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7) :68-70.

[4]高谊, 霍焰, 王玉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6 (2) :38-41.

作用路径 第8篇

1 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概述

1. 1 单位自身的内部会计监督

卫生事业单位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重点做好食品安全、职业卫生、精神卫生、血液安全、慢性病防控、卫生应急等工作,其内部会计监督主要是依托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由卫生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共同参与。卫生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制度的构建、健全,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分别在 《会计法》的第27 条、第28 条、第29 条中做了明文规定。

1. 2 财政部门会计监督

财政部门的会计监督职权在 《会计法》的第32 条当中做了专门规定,即: 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是否真实、完整地对相关会计资料进行披露; 有没有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是否具备必需的从业资格。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机关、证券监管部门、保险监管部门等,对有关卫生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和检查在 《会计法》第33 条当中做了明确规定,要求有关部门应该依照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来履行职责。

1. 3 社会会计监督

检举权是在 《会计法》第30 条中被规定的,会计违法行为是其针对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会计法》第31 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监督做出了规定,对须经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审计监督。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在事后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而会计事务所的此种行为是受相关财政部门监管的。

2 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作用现状分析

2. 1 财政部门监管力量薄弱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30 余万个,相对于庞大的单位数量,政府相关财政部门监管力量是极其薄弱的,这样就导致了会计造假查处难的问题,起不到从根本上遏制的效果。据此,财政部门一般着重监督国有大型卫生系统企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与国家财政密切关联,而注册会计师会承担起协助审查其他关联不大的单位的职责,这种做法原本也是无可厚非。然而行业自律是会计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规范、约束其行为的主要手段,在此情况下财政监管只是空有其名而已。有一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一己私利,将审计风险和职业道德抛之脑后,与实体的审计合谋欺诈,对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危害了许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 2 会计监督手段单一

首先,政府监督方式比较单一。对卫生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在金融部门,未能形成审前调查,跟踪监测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非法违规行为不能被及时遏制,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违规成本低、执法弹性大。虽然财政部门是政府会计监督的主体,但其与证监会、审计部门等监督主体相比,政府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手段往往被认为是最单调的,监督的效力也最差,这些缺点严重影响了相关部门行使监督职能的效果。在中国,会计造假行为的处罚比较轻,其中经济处罚是最常用的处罚手段,吊销执照就算得上是最高处罚了。在高利润的引诱下,对卫生事业单位的相关处罚作用遭到质疑。

2. 3 会计人员执业水平较低

会计人员执业水平低, “官本位”现象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会计人员执业水平来看,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随着形式复杂多样的商业交易,以及更微妙的会计造假手段,如: 经济业务的虚增、虚增损益等,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经验和业务方面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中高级会计人员不足一半,并且执业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是卫生事业单位的领导掌握着任免及考核会计人员的权力,管理着相关会计人员的行为,在此情况下,会计人员不能很好地独立行使职能,监管效力也因此变得薄弱,从而造成了单位权力的放大而失控。

3 完善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作用的路径选择

3. 1 财政部加强对卫生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

首先,构建全方位的会计监管体系。对于辖区范围内的卫生事业单位检查会计信息质量的工作,应当由相关财政监管检查机构独立进行; 常驻派出机构的相关建立工作是需要上级部门完成的,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加大会计监督相关工作的执行力度,起协调作用的各级地方监督部门应当积极配合上级工作,除此之外,注重社会舆论对卫生事业单位监督的加强,从而促进分工明确、全面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的完成。

其次,预防为主,惩治为辅。通过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教导或惩罚,这样有利于会计监督信任度和依赖度的提高与加强。此外,会计行业存在许多重点输出单位,会计师事务便是其中一员,因此在实务操作过程当中应该将其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对于管理不完善、风险意识缺乏的事务所应该重点监管,避免单位之间相互勾结,出具虚假报表,反复报道,审计工作完全通过现场,依法应当从重处罚,促进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健康发展。

3. 2 不断创新会计监督方法

首先,创新建立单位内部闭环的监管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不仅要有执行机构、监督机构,还要设立反馈机构。为了能在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加强会计监督的功效,对于问题和错误能够做到信息调整执行和监督过程中不断发现。要强化会计监督的作用,就要把多主体监督运用于会计监督的全过程,不仅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更要使监督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另外,还需要监管部门和卫生事业单位共同努力,加强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符合各卫生事业单位实际的会计监督制度。

其次,重视信息化建设。会计监督的信息化能够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固化业务流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单位提供更加有利的沟通环境。卫生事业单位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搭建和完善信息化平台,比如卫生事业单位应该完成办公系统、项目申报系统、重大项目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建设。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单位一方面将人为操作的影响降低在最小范围内,有效推动工作的程序化和常态化; 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的自动生成,形成满足日常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监督水平。

3. 3 构建高素质的会计监督队伍

首先,开展会计人员培训,打造高素质的会计监管队伍。在会计监管工作中,相关会计工作的质量以及会计监管的深度和广度是直接与有关会计人员的素质挂钩的。因此,有必要一边通过会计从业人员再培训工作,促进会计人员业务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一边利用业务培训、学习交流、社会实践等方法,加强对地方基层人员的业务指导,提高会计监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加强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

其次,强化会计人员和会计事务所的行业自律,打造高素质会计队伍。随着会计主体的数量渐渐增多,一方面,政府为了达到对卫生事业单位监督力度与监督目标相一致的目标,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会计监督,授权机构和责任人员的分离,降低了经济效益,可能减轻会计人员的压力,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管,积极引导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标准,职业风险意识应进一步被强调,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杜绝账目作假行为以及合谋违规行为。另外,加大对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考核力度,不仅要促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提高,还应促进他们增强执业能力,对于一些造假作弊的违法行为应该清楚辨别,最终达到降低舞弊风险的目的。

摘要: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主要有内部会计监督、财政部门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然而,目前的监督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应从政府财政部的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和构建高素质的会计监管队伍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

关键词:卫生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作用路径 第9篇

关键词: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价值,优势,路径

体育与旅游是人类两种重要的文化活动, 是当前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体育活动是聚集人气、宣传城市、宣传旅游的最佳平台。当前, 结合沿海地区生态旅游的规划, 扩大体育与旅游的共振效应, 加强体育与旅游、文化的结合, 把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事业摆在大文化、大旅游概念中去思考, 对于发展沿海地区的旅游业, 提升沿海地区城市品牌,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生态体育旅游是一种适应人类潮流的旅游经济形式, 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态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参与各种健身体育活动的形式进行旅游, 这种旅游的突出特点是保护环境、无环境污染, 公害排放量微小, 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可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形式。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尤其作为沿海地区, 频繁的经济社会活动, 较快的经济增长, 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生态的不良影响, 而发展生态体育旅游, 是优化沿海地区经济结构, 促进沿海地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佳途径之一, 是加快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提高沿海地区知名度, 促进沿海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 也是推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惠民益民的重要平台。

2 沿海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为发展生态体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沿海地区海水、沙滩资源丰富, 山地资源面积广阔, 山水相间构建起的旅游资源蕴藏丰富, 生态环境优美, 具有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 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交往日益改善, 缩短了与内陆地区的距离。国家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下, 打造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圈摆到成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的迫切需求。沿海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快速发展的旅游业, 都为开发生态体育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很好的现实条件。

2.1 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提供了发展机遇

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 国家在坚持继续推进竞技体育活动发展的同时, 重点将转向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国家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中, 服务业将是发展的一个重点。这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是国家旅游局曾经提出的旅游发展口号。各沿海地区都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 各地已经形成了进一步让沿海地区旅游名声响起来, 人气旺起来, 效益高起来的共识。同时, 沿海地区将通过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平台, 因地制宜, 促进优势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向优势经济转化, 推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这为沿海地区实现体育与旅游共促,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机遇。

2.2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发展提供有利增长空间

沿海地区旅游资源较内陆地区来说十分丰富, 一般来说都有较为优越的单体旅游资源, 海滩遍布、海面宽阔、山峰错落, 另有海滨天然各异的自然植被、秀丽的风光美景, 很多地区不但可以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还具有科学考察价值, 具有集观光旅游、科学考察、疗养避暑等多元旅游功能。

2.3 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很多沿海地区自古就经济社会发展, 人们思想活跃, 形成了沿海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良好社会氛围, 有的还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情和民族风情, 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体育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也为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前提。

3 重视沿海地区旅游的内涵发展, 积极选择实施发展生态体育旅游的路径

沿海地区应打响“山水古文明、沿海地区好风光”的旅游品牌。根据这一指导思想, 围绕“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城市品牌建设, 结合沿海地区生态旅游的规划, 促进体育与旅游、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构思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 加快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开发, 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各地乃至全国生态体育旅游的品牌基地, 必须选择和实施科学的生态体育旅游发展路径。

3.1 加强沿海地区的生态体育旅游整体规划

发展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 是以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 充分发挥秀山沿海地区的原生性, 重视做好生态体育旅游产品的策划、建设。沿海地区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 做好生态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要组成课题组对可开发旅游产品开展普查。在此基础上, 按照旅游链布局生态体育旅游开发项目, 将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与生态旅游规划同步考虑, 总体规划,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沿海区域特色生态体育旅游带建设计划, 分布实施, 逐步到位。

3.2 积极打造沿海地区的“休闲体育圈”

沿海地区可以依托丰富的山、水、路等资源, 使体育和旅游尽善尽美地结合, 建设环湖休闲生态体育旅游区。一是兴建海滩运动训练基地, 以皮划艇、赛艇、海模为主要布局项目, 打造一个集运动训练、体育休闲于一体的体育品牌基地;二是发挥沿海水域优势, 开设游泳区, 通过举办比赛, 扩大影响, 打造全省自然水域游泳精品赛事;三是利用沿海环城公路, 以环城公路自行车赛、徒步行走为载体, 构建沿海体育休闲观光圈;四是以海滨交通主干线为干道, 积极打造健身景观带。可以兴建沿海休闲垂钓小区, 引导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休闲健身项目布局海滨, 形成海岸相映的健身景苑;五是逐步延伸拓展, 形成沿海至城市中心的环城体育圈。

3.3 建设特殊消费群体的生态体育旅游基地

沿海地区可以考虑构建“休闲养老活动中心”、“青少年户外运动中心”、“商务休闲活动中心”等生态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沿海地区气候良好、温度适宜、风光秀丽, 非常适宜人居和休闲放松, 建设各类户外运动营地, 可发挥自然、地理、文化优势, 结合民族风情, 以养老和户外拓展、定向、攀岩、登山为主要项目, 进行规划建设。一是引进“候鸟式”的积极养老理念, 依附景区体育休闲基地, 建设休闲养老院、养老活动中心。二是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众对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使沿海地区成为融体育健身、度假休闲、旅游观光、青少年培养教育为一体的户外运动营地。建设“户外运动基地”项目作为体育与旅游、商贸相结合的一条路子, 作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载体, 将对沿海地区旅游提升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4 构建沿海区域特色生态体育旅游带

沿海地区要凭借山水之利, 将体育项目纳入旅游业务的重要内容, 规划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应开发野外拓展、水上休闲、漂流、森林探险、登山攀岩、徒步行走、钓鱼等体育项目, 挖掘民族体育项目资源, 推进富有特色的景区建设, 以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契机, 打造“精品”生态体育旅游项目。依托旅游资源优势, 以体育主题公园建设作为促进体育休闲品位与内涵提升的重要内容, 将城市居民的体育休闲向往与自然、健康有机结合, 形成具有沿海特色体育休闲产品, 促进沿海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

3.5 努力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构建新形势下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保障和促进沿海地区竞技体育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中, 旅游企业应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基本技术投入的同时, 加强旅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在岗培训, 重视他们管理能力、业务能力的提高, 提升旅游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在服务品质上大下功夫。沿海地区所在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发挥作用, 增强生态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 培养一支适应生态体育旅游管理和经营的专门人才, 实现体育资源与旅游管理资源有机结合、优势勃发。

参考文献

[1]黄瑾如, 董洁霜.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庐旅游业[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00, (1) .

[2]祝光耀.加强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 2002, (9) .

[3]王兆峰, 易必武.凤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2) .

作用路径 第10篇

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正泰集团党委紧紧围绕有效发挥“两个作用”开展工作,逐步形成了“明确一个定位、扩大两个覆盖、健全三套机制、建设四大工程、打造五结合学习型班组”的党建工作路子,努力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明确“一个定位”

党章第32条明确规定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任务。但是,在非公有制企业里面,党组织到底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则经历了长期的争论和探索。长期以来,《党章》对于非公企业党组织功能也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位,直到2012年中办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才明确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即两个作用),而此前,非公企业党建一直处于探索时期,从这个角度上讲,非公党建就是一个新事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非公有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地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党的工作还需要加强。俗话说,麻绳容易从细处断。越是情况复杂、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确保全覆盖,固本强基,防止‘木桶效应’。”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党建比较成熟了,值得非公企业党组织学习。

正泰党建是温州非公经济的产物,历届正泰党委一直都在探索。但是,由于非公企业性质的不同,有一点我们是非常清晰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存在的价值,取决于它对企业发展的实效性,即服务性。所以,正泰集团党委较早地把党组织自身的功能定位于“帮助、协助、督促董事会和总裁班子把企业做大做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上,从而明确了非公党建的工作定位和方向,为提高非公党建科学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扩大“两个覆盖”

——扩大组织覆盖。组织覆盖是有效推进工作覆盖的重要条件。集团党委把内部基层班组党组织覆盖和外部产业链协作企业党组织覆盖结合起来,努力构建企业内部纵向到底、产业链内部横向到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在集团内部,在支部建在制造部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建设模式,把党小组建到基层一线班组。截至2014年7月,正泰已建立了301个班级党小组,真正做到“支部建在车间,党小组建在班组,党员在身边”。

在产业链内部,推行产业链党建,把企业党建工作延伸到上下游协作企业,帮助供方协作企业和经销商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规范企业管理,加强人文关怀,改善工作条件,进一步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有效实现产业链党组织覆盖。自2012年5月以来,集团党委在董事会的支持下,帮助供方企业建立了13个党支部,帮助销售方建立了11个党组织,扩大了产业链党组织的覆盖面,提高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扩大工作覆盖。在集团内部,全面推行党建带群建,把团小组、工会小组、妇联小组建在基层班组,依托“四结合”(或“五结合”)学习型班组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确保党建工作落实。在产业链内部,在扩大组织覆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正泰生产采购部党总支和正泰电器销售党总支的统筹协调功能,主动向上下游输出正泰党建经验和优秀产业链供方党建做法和经验;同时,帮助一批供方企业建立“四结合”学习型班组,帮助党员不足的供方企业建立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功能;另外,还组建正泰产业链党建工作促进会,组织带领产业链协作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健全“三套机制”

健全领导体制,党政双向融入。在高层,党委书记兼任集团副总裁,列席集团董事会会议,参与重大决策;党委重要会议邀请董事会成员参加,实现党政定期制度化沟通,确保党委有地位。在基层,实行党支部书记交叉任职,列席总经理办公会议制度;党支部重要会议邀请总经理参加。

健全工作机制,党群共建形成合力。按上级党委要求,建立了对口的党群机构,设立专职党委办公室、党建研究室、工会、妇联、团委。同时,设置了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关工委等,确保与上级党委相关部门对口对接。建立党群“组织对接、资源共享、共建互促”工作模式,党群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

健全制度体系,确保党建工作可持续。党委加强制度建设,印发《正泰党建工作手册》,逐步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工作有人干、活动有人气、开支有经费、效果有评估”。

建设“四大工程”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牢牢把握非公党建工作重点。

强化思政引导,做细“心灵港湾”工程。集团党委以习近平2013年8.19讲话精神为指引,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战略高度,重点实施员工心理疏导计划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基层一线,开展了“负责任地做好产品”活动,培养员工“先好好做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的思想品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出资人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出资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转型升级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

重视软实力培育,做优“价值观引领”工程。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八大后,正泰集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不断丰富正泰企业文化内涵,完善了正泰核心价值体系。在此基础上,集团党委对集团15个职能部门进行调研,以部门工作理念、方针、原则为重点,构建了部门文化体系,从理念上实现企业经济行为和国家社会价值导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其一,推行价值观管理,把正泰文化特别是正泰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制度建设之中,积极推进“价值观制度化工程”。2014年3月以来,集团对照“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完善了人力资源、生产采购、财务、质量、法务、行政、物流、销售等15个部门的制度和流程,让企业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的制度体系,确保良好的制度导向。

其二,面向一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之中,让价值观回归员工,打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班组文化。今年3月,集团党委和人力资源部秉承“立德树人,好员工才能生产好产品”理念,重构培训课程体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把价值观培育纳入员工教育培训中,编印口袋书,发放给全体员工;利用班前会和班后会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并拟建大型电子屏幕,滚动播放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氛围;对照完善了员工守则,发布了企业文化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在基层班组,着力构建以注重团队学习为重点的班组学习型文化、以践行正泰价值观体系为核心的班组行为文化、以“负责任地做好产品”为核心的班组质量文化、以“满足员工合法利益”为核心的班组服务文化,并依托“五结合”学习型班组,充分发挥党工团妇及班组长作用,做到“学习有人抓、思想有人管、活动有人组织、困难有人帮”。

其三,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培育“诚信文化”,引导员工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集团以纪念正泰30周年为契机,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在集团内部评选表彰了“正泰道德模范奖”等八大类共110名先进典型,并组织10位道德模范大张旗鼓地在集团内巡回宣讲,还利用《正泰》和《正泰报》广泛宣传,传递“好人有好报,诚信受尊敬”的价值导向,在员工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注重先进性建设,做精“创先争优”工程。集团党委把持久开展“创先争优”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载体平台,努力做到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组织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员工、服务社会上创先争优,重点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开展“双联双争双评”活动;二是建立“一句话”承诺。党委推行“一卡二评三谈四公示”制,做到创在本职、争在平时、有岗有责、有位有为,真正达到“党员受教育、企业得发展、员工得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做实民生工程。秉承“把员工当亲人”理念,努力做到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帮助员工、发展员工、成功员工,员工与企业共享发展成果。在集团董事会和总裁班子的支持下,集团党委搭建了“年度十大民生工程”沟通协商、困难职工信息收集、送温暖、员工维权沟通、志愿服务、员工成长等六大平台;积极开展“上门送温暖”活动,让员工心情好;开展“舌尖上的正泰”活动,让员工吃好;组织“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让员工做好;实施“职工子女夏令营”活动,让下一代感受公司温暖;开展“文化家园建设”活动,让员工娱乐好。2014年,在正泰成立30周年之际,又建立了正泰全球紧急援助机制,保证员工在需要帮助的第一时间能得到公司的援助。

构建“五结合”载体

载体平台建设是党建工作能不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正泰集团党委把基层班组建设创新作为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基础工程,积极创新基层班组设置,构建“五结合”学习型班组,即将党小组、工会小组、团小组、妇联小组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直接建立在行政班组之中,党小组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员工学习,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工会小组重在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团小组负责岗位学技术、岗位练兵、技术革新、人人成才和组织业余文体活动;妇联小组长负责女职工自我发展和权益保护,帮助解决女职工特殊困难。党、工、团、妇四个小组长通力合作,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优秀班组文化。“五结合”学习型班组建设载体创新受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高度重视并给予批示。

几点启示

一是提高认识是前提。要从非公经济的重要性(到2012年年底,全国民营企业的总数已超过企业总数的82.67%。非公企业创造的财富占全国GDP的62.5%,职工人数占全国工人阶级总数的80%以上,解决了80%的城乡就业人口和90%的新增就业人口,从业人员近3亿)和非公党建关系到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企业科学发展以及推进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认识非公党建。

二是准确定位是基础。

三是企业出资人支持是保证。

四是提高党组织书记素质与能力是关键。

五是取得成效是根本。

作用路径 第11篇

一、认清企业质量文化意义, 促进理念融入实践

2014年, 是主多分开和重组整合后经营发展的关键年。面对新形势、新变革、新要求, 配电工程分公司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高度重视企业质量文化的导向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质量文化的“凝聚功能、稳定功能、约束功能、调节优化功能、塑造形象功能和辐射功能”六大功能, 把准公司脉搏, 构建符合公司特色的文化体系, 提升公司文化软实力, 在点点滴滴中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

配电工程分公司积极创建以价值观为核心, 以知识为基础, 以事业为追求, 以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国家政策法令为导向的企业质量文化。潜移默化地将企业质量文化融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 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鼓舞着员工士气, 培育着员工技能, 凝聚着企业精神, 塑造着企业形象。公司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公司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参与竞争、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今配电建设市场竞争中, 公司企业质量文化更是作为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 但能通过对员工的管理和熏陶, 影响生产, 影响销售, 影响市场, 影响消费, 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决定公司的命运和发展, 形成一种作用巨大、潜力无穷的文化生产力。

近年来, 配电工程分公司恪守创建文明单位“服务用户、奉献社会”宗旨,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化员工思想道德教育, 树立文明理念, 倡导员工爱岗敬业;以我是“电力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意识, 用心点亮湖州, 努力践行“中国梦”。同时, 积极主动响应湖州市委提出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目标, 承接了高铁湖州枢纽、长三角第一高双子塔东吴龙鼎大厦、月亮湾酒店、久立不锈纲等大批重点企业配电设施的安装调试业务, 为湖州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认清企业质量文化作用, 增强公司凝聚力

凝聚力靠什么?单靠高工资、高福利行吗?显然不行。事实证明, 靠高工资和高福利吸引和留下的员工大多不是最优秀的员工, 最优秀的员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这种追求只能靠优秀的企业质量文化赋予。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前景广阔、良性运行的企业, 优秀的人才只有在这样的企业里才有用武之地。

第一, 向上、阳光的企业质量文化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经营理念始终贯穿于配电工程分公司整个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 连续多年开展文明员工和文明班组 (部室) 评选活动, 大力提高员工素质, 着力培育高层次人才和一线“双师”复合型人才, 建立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三位一体格局。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鼓励, 积极引导把优秀人才努力培养成共产党员, 把共产党员努力培养成优秀人才。大张旗鼓表彰先进, 弘扬正气, 在公司内部形成了“风正、气顺、干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 和谐、健康的企业质量文化有利于公司与员工、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畅通。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配电工程分公司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意识观念, 说服、感染、诱导、约束员工, 用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凝聚在一起,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 为了适应新的变革, 配电工程分公司通过先进的企业质量文化引导员工把团结、创新的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不断提高公司和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形成强大的合力。配电工程分公司重视创造舒心宜人的工作环境, 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营造“单位是我家、人人为大家”的温馨氛围。淋浴房、洗衣房、停车棚、职工之家、读书吧应有尽有, 工作场地、办公大楼整洁明亮;营造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 始终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上, 领导坚持每月一天下班组活动;真心关心和爱护员工, 做到“四慰问”:员工患病住院必慰问, 员工家庭有困难必慰问, 退休员工春节、重阳节必慰问、大型或节假日施工现场必慰问。二年来广大员工战酷暑、斗严寒, 顽强拼搏, 奋战在路边田头, 用汗水和智慧为湖州织起了一张坚强的配电网。

第三, 人文、爱心的企业质量文化有助于增加员工的责任感与归属感。配电工程分公司设立环卫工人休息处, 为环卫工人送上一份温暖;设置免费茶水点, 为烈日下匆匆赶路的的行人递上一丝清凉;党支部数年接对帮扶贫寒家庭孩子, 直至大学毕业;逢年过节, 党员扶贫帮困, 为附近社区困难家庭送温暖。2013年第10个世界献血日, 我公司一女员工因长年无偿献血获湖州市“最美丽献血者”荣誉称号, 用自己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 为建设“道德高地”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公司通过提倡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把员工的社会责任感调动起来, 不断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从而对公司产生归属感, 自觉为公司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

第四, 优秀、品质的企业质量文化有助于员工跟上时代, 与时俱进。全面推行“制度管事、文化管心”工作要求, 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电力服务提升工程活动。内部, 开办文明学校和道德讲堂, 外委劳务班组开办流动技工学校;外部, 积极参与“南太湖道德讲堂”等教育活动,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纲要》, 教育员工“勤奋好学、知书达理, 讲究卫生、文明礼貌”, 规范服务行为, 铸造电力特色服务品牌。鼓励员工善于学习, 善于思考, 学以致用, 积极向上, 走在时代前沿, 与公司一起成长, 共同发展。

三、优化企业质量文化途径, 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文化, 尤其是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 那么它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 作为集体企业必须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质量文化, 抓住关键, 力求突破和提升。

一是抓关键事。不管做任何事情, 没有氛围就不会有彻底的落实。要通过抓关键事为氛围造势, 落实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蓝图规划。因此, 配电工程分公司迈好企业质量文化推进的第一步, 把营造良好的服务文化建设氛围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抓关键, 形成氛围, 为企业质量文化的推进打下基础。电力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安全第一的首要地位。文明创建工作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重安全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培育, 做到现场施工工完场清、文明有序, 把安全理念扎根于员工的心灵深处, 实现“电网安全可靠, 员工平安健康”的愿景。不断完善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工作体系, 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 加强施工现场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管理, 促进了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公司建设“一家二室五园地”, 培育员工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职工之家, 让员工感受企业的关怀;劳模工作室, 以部级劳动模范丁志成担纲带领员工学技术、钻业务, 提高职业技能;党员活动室, 时刻提醒党员不忘入党誓词, 争做先锋模范;“学习园地、先进园地、安全园地、文化园地、廉洁园地”以身边人、身边事宣传教育身边人,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二是抓关键人。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很难, 所以公司从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管理部门、各级管理者和党员等关键人入手, 首先解决这些关键人的思想观念转变问题, 带头和促进树立价值观, 当弘扬企业质量文化的骨干。二年来, 公司党员充分体现“干部101%、党员作榜样、职工精气神”的湖电人精神风貌。恪守“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宗旨, 确保精神文明、企业质量文化、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经营业绩创新高的工作要求, 开展党员“亮身份、讲奉献、树形象”等系列活动, 在艰苦和重大工作任务中, 广大党员冲锋在前, 赢得群众赞扬。

三是抓关键方法。配电工程分公司抓好企业质量文化实施的责任追究与考核。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 把企业质量文化推进计划的落实进度和实施效果作为一项重要的业绩指标纳入到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 层层落实和逐级分解, 对责任人信赏必罚, 奖惩兑现。年初及时修定具体的工作措施, 并纳入公司各项争优创先评比考核中, 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创建格局。

四是抓关键环节。抓好前期的全员自学和各部门的组织学习, 要点是全员熟知, 公司要求每一位员工都要记住核心的理念和关键行为准则;抓好组织讨论阶段, 要点是结合实际谈认识, 统一思想, 为提升执行力创造条件;抓好企业质量文化实施的本质:改变自我的整改措施和今后的成长计划。要求各级人员协同一致, 努力工作, 真抓实干, 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针对学习、讨论进行自我反思, 自觉地改变和提高, 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配电工程分公司经营业绩连年创新高, 在全省同行中处领先水平;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安全无事故日达到2900天;员工精神风貌朝气蓬勃, 队伍思想稳定有干劲, 钻研技术蔚然成风, QC小组年年出成果, 去年有二名员工获得二项实用新颖专利;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精益化管理渗透各个环节;各项任务出色完成, “淮上线100万伏特高压配套”、“杭宁高铁送电”、“建设智能电网”、“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四边三化”等重大任务建设中作出积极贡献, 实绩显著, 获得湖州市重点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上一篇:目标始终如一下一篇:ICMP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