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细化范文

2024-06-10

网格细化范文(精选5篇)

网格细化 第1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已迅速从工程结构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工程技术领域,成为一种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1]。网格细化与计算时间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冲突。在计算复杂结构时,存在结构突变;在进行有限元计算时,会出现奇异单元,甚至造成计算发散,细化网格难达到计算收敛。然而,实际中这样的结构是不存在的。所以,有必要找到一种合适的判据,确定计算是否足够满足工程设计精度[2,3,4]。

1 判据设计

基于有限元求解的精确度和求解时间的综合考虑,提出一种判据,用以作为工程计算中出现的网格细化的标准。该标准在求解复杂问题时,能较快地计算出所求合适合理的应力。

式中,Uold为网格细化前结构最大变形;Unew为网格细化后结构最大变形。

该判据实质是考核位移的收敛。在有限元计算中,位移收敛具有很好的可靠性。而如果以其他变量,如应力、应变或者单元能量作为收敛准则的话,可能会导致求解发散。由于应力是位移微分插值得到,为保证整体应力的准确性,emin应保证在1%以内,则整体应力应该接近真实应力水平。

2 模型验证

以一个含孔托架连接螺栓为算例,采用整体网格细化的方法,验证所提出细化标准的正确性。如图1所示,托架的一端固定在稳定的结构上,另一端包含一个半径为15mm的孔。使用时,在孔中插入一个栓。要求确定当栓与孔装配后,沿y轴反方向施加30k N的载荷作用于栓时孔的位移量。

算例中,利用MSC.NASTRAN软件对网格细化进行验证,采用整体网格细化的方法即是同时减小单元尺寸以对网格进行加密细化。网格细化过程,如图2所示。

通过模型的三个特定结果来考察网格密度的影响:(1)孔底部的位移;(2)孔底部表面处的Mises应力;(3)连接环与母体结构连接处的Mises应力。约束条件见图1所示:(1)根部固支;(2)在圆孔的底部施加50k N的压力

由表1可以看出,计算结果中位移很快收敛,但是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并没有出现收敛现象,而是随着网格的细化局部应力一致呈现增加趋势。结构越是突变处,随着网格细化,应力激增效应越严重,也就无法判断利用哪个计算结果作为结构最终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利用公式(1)计算应变能比值,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选用哪组网格细化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作为最终应力分析结果。采用细网格的单元相对误差较小,说明其计算时间最小的情况下精度最高,其计算结果可以作为有限元计算结果。当单元网格很细时,其emin值很小,然而在连接根部出现应力突变。这说明单元有应力奇异现象出现。

3 结论

自50年代起,有限元分析在航空、水利、土木建筑、机械、结构分析、电磁学、热力学、弹性力学工程设计和工程分析领域就开始得到了广泛应用。有限元网格划分研究中的某些问题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然而,针对这些问题的合理解决,对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文中给出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时,针对系统整体细化,以应变能稳定性作为有限元模型网格细化准则,有较好的效果,且判断比较简单方便,既不耗费计算时间,又可得到合理的应力。

参考文献

[1]李涛,左正兴,廖日东.结构仿真高精度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9,(6):304-308.

[2]LB Zhang.A Parallel Algorithm for Adaptive Local Refinement of Tetrahedral Meshes Using Bisection[J].Numerical Mathematics Theory Methods&Applications,2009,(1):65-89.

[3]杨晓东,申长雨,李倩,陈静波.结构自适应有限元分析中的高质量网格生成方案[J].机械工程学报,2009,(8):292-297.

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 第2篇

今年以来,葛大店社区在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把着力点放在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在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主要做法是:

1、网格定位,延伸触角,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根据社区所辖范围、分布特点、人口数量、居民小区、居民组等情况,合理设置网格。一般以200-300户为一个网格,在全社区范围内划分了18个网格。

2、整合力量,优化配置,建立与网格对应的管理服务团队。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社区两委干部为督导员、信息员、市容管理员、治安员为骨干。

3、明确职责,落实包干,强化管理服务的责任。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中,网格党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分析梳理群众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并抓好落实。网格管理服务团队以重点联系和专业化服务为主,网格团队成员主要发挥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化解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民主制度监督员、惠民便民服务员等“五个员”的作用,信息员每天进行走访,深入了解网格内各户的详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平时根据具体情况,做到群众有困难有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加以解决。为落实责任,我们还出台了量化考核和保障措施,定期进行考核和表彰。

4、建立平台,强化功能,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以信息中心的信息平台为依托,配备专职信息员,专门从事信息平台管理维护及信息输入、反馈工作。该信息平台具有数据查询及统计、短信互动、工作交流、网上办事等功能,群众诉求以短信、电话或走访收集后输入信息系统,系统立即自动受理,并按内容分类和流转程序传递给全市各级、各职能部门,限时办结,办理结果以短信方式或由网格服务人员反馈给当事人,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同时,鼓励和督促服务团队成员利用工作交流平台撰写电子民情日记,记录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悟,并作为考核干部转变作风、联系服务群众、发挥职能作用等方面表现的重要依据。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服务上实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既能让群众及时反映问题、加强群众与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交流沟通,又能全面反映受理问题办理情况,使网格管理服务全过程得到有效监督。

5、定期研判,上下联动,发挥社区党委在管理服务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网格民情研判制度,重点研究处理网格团队无法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关乎民生、民富、民安的普遍性问题。社区党委一般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听取网格管理服务团队的工作情况,如遇重要情况,随时研究处理。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一般在社区范围内解决。社区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逐级向镇 工作中心反映,寻求上级的帮助和支持。

取得成效:

葛大店社区党委非常重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工作,把它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管理服务和综治维稳的主要抓手,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确保这项工作推进迅速、进展顺利、深入人心。经过近3个月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反映在:

1、构建了为民服务之网,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统筹整合,党组织的凝聚力增强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统筹各方力量,以团队人员的多元化来服务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以强化条块协同来改变条条各自为政的局面,党组织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构建了平安建设之网,强化了社会管理,社区更加和谐稳定了。网格团队通过经常性走访排摸,在第一时间掌握网格内的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及时进行社会稳定分析预警,努力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改变了以往群众诉求渠道不畅通,遇事只好上访的状况。即使某些问题因各种原因一时无法解决,通过网格团队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换位思考的言行举止,也让群众感到了被重视、被尊重、被理解。通过网格化管理,共征集群众意见235余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30余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苗头,化解在初期。

3、构建了感情沟通之网,改进了干部作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网格团队成员经常性地走访联系群众、面对面与群众谈心交心,实打实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难题,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通过近三个多月时间的实践,群众从当初怀疑、观望,到审慎接触、逐步了解,现在已有许多群众开始真正把网格团队和基层党员干部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困难愿意向他们反映,甚至家中有事也愿意找党员干部商量了。网格团队被老百姓称为“撤不走的服务队”。正是通过一件件细小事情的解决,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

4、构建了干部成长之网,提高了党员干部素质,基层的执政能力提升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要求基层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村服务”,变“处理线条单一业务”为“解决群众各种难题”,把干部“赶”到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推动干部学习的倒逼机制。现在基层干部主动学习的多了,闲暇无事的少了;彼此交流走访情况的多了、扎堆聊天的少了。许多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说:“以前由于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比较少,碰到群众找上门来要求解决问题,不仅没有办法,而且还感到有点紧张,说白了就是相关政策和办事程序不了解,做工作底气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这项工作开展后,逼着党员干部多学知识多学业务,争当通才,现在面对群众心里有底了,也愿意跟群众打交道了”。

网格细化 第3篇

城区地处首都中心地带,面积41.8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91.9万。早在2004年,东城区首创了轰动一时的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将“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最直观的工作成果,即“网格化”的工作模式。六年后,东城区被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又创新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目标,进一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管理方法融合兼用,将社会群众的力量与专业组织的力量协调整合,力争建立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

“网格化”下的城市管理

所谓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该模式构建了一个适应新体制、新方法和新机制的集成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是对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东城区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对管理空间实现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的方法。把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

与此同时,东城区对原有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城市管理监控中心、评价中心(即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同时建立指挥、调度、协调中心(即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形成城市管理体制中的两个“轴心”,将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管理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成熟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上,东城区又对工作程序进行科学优化和重新设计,建立面向流程的组织、人员和岗位结构,以较低的投入极大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紧接着,东城区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的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作为政府考核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东城区还在网格化城市模式中整合数字城市技术应用,以信息流调控人流、物流,实现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人性化、法制化和透明化。

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下,较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有效解决了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问题,六年多来共立案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707247件,结案700740件,结案率为99.08%;平均每月处置问题12000件。

无疑,这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良好作用。截至2011年6月30日,监督中心已接受社会公众电话举报问题14330件,立案5543件,已经结案5304件,结案率为95.69%。

还值得一提的是,东城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编制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六个国家行业标准,并由建设部批准颁布在全国51个城市进行试点。目前,包括四个直辖市、大部分的省会城市等近百个城市都全面引进并实施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网格化”下的服务创新

2010年,东城区被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随即,区委、区政府成立由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导思路,遵循标准化、集约化、协同化、服务化、可视化五大指导原则,研发设计了支撑新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系统。

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东城区通过建立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承载了东城区新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管理、三级平台”的管理模式(区级综合指挥中心、街道分中心、社区工作站三级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用户基于平台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在“四级管理、三级平台”体系下,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围绕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三条主线开展。网格化社会管理主要包括网格化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日常化更新、社会事件管理、社情民意了解分析等。网格化社会服务主要包括商业便民服务、社区为老服务、就业服务、居民办事服务等。网格化社会参与主要是通过居民议事大厅、民情博客、互动微博等技术手段,建立政府和社会公众间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渠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实现社会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

一套社会服务管理网格的划分方法。在城管网格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管理特性,东城区将全区17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了589个社会管理网格,创新设计了静态码+动态码的编码规范。建立起相互关联的7大类、32小类、170项信息,2043项指标项的基础数据库群,通过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创新了精细化服务管理模式。

一个社会服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标准先行。东城区先后建立了基础数据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事项办理标准,“三级平台、四级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六步闭环事件处理规范,构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标准化体系,为指导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工作、健全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提出六步闭环业务协同法。根据网格化社会事件管理特点,东城区将社会管理工作划分为5大类、71项中类、167项业务事项、188项事项流程。事件涉及5家牵头单位,29家相关委办局。为实现34个机构、188项事件流程的协同,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事件“发现上报—指挥派遣—处置反馈—任务核查—评价考核—结单归档”的六步闭环业务协同法。利用信息技术,将工作流程数字化,依托信息系统,动态调度分配流程任务,跟踪流程执行情况,实现跨部门、多流程的业务高效协同。

建立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云服务平台。东城区整理分析了全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境外人员、重点监控等基础数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数据关系,建成了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整合了全区基础数据。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建立起了支撑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数据云服务平台。

创建云-网-格相连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根据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业务模式,东城区构建了5大数据库群、6大技术平台的云中心总体框架,对全区人、地、事、物、情、组织、房屋等各类信息进行集中、集约管理。街道、社区、网格和职能部门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作为“云端”,接入云中心,基于云中心数据和服务,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业务,形成云-网-格相连的信息支撑体系。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管辖网格内的社情民意,通过该体系,反映到社区、街道、区委、区政府。区、街道、社区实时监控各级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处置情况,极大地提高信息收集和问题处理效率。

多年的探索实践,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首先,覆盖全区的网格基础地理平台初步建成。东城区现已建成覆盖全区的2.5维地图服务体系,并完成同已有二维地图平台的有机集成,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建立了基础地理平台。

二是动态更新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基本建立。一个相互关联的人、地、物、组织、房屋、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整合了120多万条基础数据,其中常驻人口953,998条、流动人口220,444条,境外散居人口8,108条、地21,881条,物信息3,925条、组织信息31,469条。并且,实现了人-户信息的100%关联、人-房信息的80%关联。总体上看,初步建立起了支撑东城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同时,还完成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基础数据的动态更新系统建设,为基础数据更新的日常化、业务化夯实了基础。

三是实时全面的网格民情采集体系全面建立,采集工作已常态化运行。基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全区589个网格助理员平均每天采集民情日志信息4000多条,社会事件600多条,平均每个网格每天采集民情日志约6条,社会事件约1.5条。民情日志和社会事件的快速采集,提高了各级部门对社会问题的发现能力和处理时效。同时,通过手机和平板移动报送终端的试点应用,4个试点街道的23个试点用户实现了社会事件和民情日志报送的近实时化,进一步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

四是高效规范的事件协同处理流程已经成型。在认真梳理了流动人口、矛盾调解、矫正帮教、综合执法、治安防控等五大类188项事件的流程后,创新提出了六步闭环事件处理流程体系,完成了基于工作流的闭环事件处理流程开发,通过数字工作流,固化了工作流程,实现了跨部门协同,为推动建立社会事件快速发现、协同处理、科学评价流程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初步构建数据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优势逐步显现。形成了问题接报-任务分配-问题处置-结果上报的响应机制,中心自系统V1.0版本上线以来,共接听来电890个,日均19.3个,反映问题共6大类,602个。中心针对各类情况,充分发挥了协调机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形成了中心数据资源的云管理和对各街道、委办局的云端资源服务模式。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延伸

近年来,东城区的重点信息化工程,如蓝天工程、社区卫生工程和社会救助工程等,不断拓展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应用范畴,在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果。

教育领域的“学区化管理”和“蓝天工程”

运用网格划分方法对东城区教育资源实施学区化管理,将全区划分为5个学区,把分散在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等资源在学区内进行整合,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了全区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实施蓝天工程,整合了包括博物馆、文体活动场所等在内的560多家资源单位、300多个活动场所、100多个课程资源基地,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联通聚集,全区中小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卡即可到这些场所开展课外活动,使课堂教学向社会教育实践延伸;建设青少年课外活动门户网站和多个数据库,建立了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课外活动、学校组织管理水平做出等级评定,适时对资源单位服务提出改进建议。这两项工程实施以后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双双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第18届年会一等奖,蓝天工程还被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卫生领域的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助推

2006年,东城区将网格化管理思想和手段率先应用到卫生领域,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网格化管理方法,在全区建设4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1个全科医生工作室,实现均衡布局、精细管理;开展居民住房、人口和健康状况普查,摸清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成包括全科医生业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管理等10个应用系统。2008年又建立了远程视频诊疗系统,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同时,大力加强标准化建设,形成了用药范围标准、服务标准等16个标准,确保了规范化运行。社区卫生服务新模式运行四年多来,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和社区居民的普遍好评。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正在积极向南片扩展延伸,力求尽早实现新东城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

民生领域的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

2006年底,基于网格化管理思想通过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平台,促进救助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成了北京市首个区级数字化社会救助体系,使16类2万余名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加及时有效的救助保障。该体系主要特点是:全面梳理涉及16个部门、10个街道的79个救助项目,实现救助管理一体化;明确各救助项目主体、对象、程序等方面标准,实现救助行为规范化;对救助资源细化分类,确定救助资源与救助需求间的点对点匹配,实现资源配置智能化;明确了各项定性、定量评价指标,实现监督评价科学化。

非结构网格自适应细化的实现与应用 第4篇

在工程数值模拟领域,针对复杂结构的有限元计算应用十分广泛。在机械零件制造中如何高效得到结构关键点的应力,以及在流场中如何快速准确地捕捉激波等问题,若单纯依靠不断全局细化的网格增加计算量,是不经济的。网格自适应技术兼顾了计算精确性和计算效率,能够使用较少的网格计算代价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1]。

自适应网格技术在国外发展十分迅速,在成熟的商业软件中都有功能体现,如LS-Dyna的重划分网格的自适应实现等;在美国Sandia实验室开发的多物理耦合计算框架SIERRA[2]中,也实现了H自适应的策略。在国内,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开发的JASMIN[3]结构化网格自适应框架已经在多个应用程序中得到实际应用。中科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PHG[4]能够对四面体网格进行自适应细化。然而涵盖二维和三维非结构化网格自适应的软件模块还相对缺乏,本文采取基于拼片修复的误差估计方法,尝试在自主研发的有限元计算框架中实现二维三角形网格和三维四面体网格的自适应细化,在多层细化中考虑网格质量,并用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1后验误差估计

后验误差估计是通过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再处理以提高计算精度的后验方法,这种过程称为修复。修复解更接近精确解,以此作为标准衡量有限元解的误差的方法称为后验误差估计。误差定义为精确解和近似解的差,对于位移u,定义为:

undefined。 (1)

考察常见的线性微分方程:

Lu+p=0 。 (2)

其中:L为线性微分算子,p为已知函数。

定义能量范数为:

undefined。 (3)

对于弹性问题,这个能量范数可写为:

‖e‖=[∫Ω(Se)TDSedΩ]1/2 。 (4)

其中:D为弹性矩阵;S为应变关于位移的算子。由算子S定义的应变和应力分别为:

undefined。 (5)

undefined。 (6)

将式(1)代入式(4),联立式(5)、式(6),能量范数也可以写为:

undefined。 (7)

对于应力分析问题,定义相对能量范数误差为:

undefined。 (8)

其中:‖u‖为解的能量范数,定义为:

‖u‖=(∫ΩεTDεdΩ)1/2 。 (9)

实际应用中可以这样来近似:

undefined。 (10)

误差能量范数中的真实应力是未知的,采用超收敛的拼片修复(Superconvergent Patch Recovery)[5,6]方法获得较准确的应力或应变,来对有限元近似解进行衡量。

2三角形网格细化策略及实现

为了保持网格质量,二维三角形网格的自适应细化采取互连三个边中点将单元一分为四的正则细化方案。在细化单元和非细化单元之间会产生过渡单元,这些单元的一条边或者两条边被细化。一个单元在细化过程中可能被标识细化边的情形如图1所示。

图1(a)为正则细化情形,将三条边的中点互连即可将原单元一分为四;图1(c)的单元只有一条边被细化,直接将细化边中点与相对的顶点连接,可将单元一分为二;图1(b)的单元有两条边被细化,此类单元细化要考虑质量问题,细化方式有如图2所示的两种选择。经过简单计算,就可以选择较好的细分方式。

三角形网格经过多次细化后,一个单元可能会产生多次非正则细化情形,从而导致较差的网格质量,为了保证多层细化之后,网格质量不至于太差,需要对细化过程进行一定的约束控制。为此设定一个规则:若将被细化单元本身不是正则细化而得到的,则返回到该单元的父单元,进行正则细化后,再细化该单元(可能是正则或非正则细化)。该准则控制网格质量在实际中取得较好效果,如图3所示。

3四面体网格细化策略及实现

三维四面体网格由于对复杂几何模型更容易逼近,在工程实际的建模中应用广泛。然而四面体网格的细化由于维度的增加,比三角形的细化算法更加复杂。首先,若选择每条边细化的完全细化方式,可以将单元一分为八(见图4),四个顶点处形成4个四面体外,内部还可剖分形成4个四面体,然而内部的小四面体并不能保证质量,由于网格协调性的约束,导致过渡网格的剖分情形复杂而且质量更差。为此,本文采取二分法作为四面体的细分方案。 二分法实现简单,一次细化只需添加一个新节点,也不至于产生过多的单元, 见图5。

为了在程序中实现二分细化,根据网格几何协调性总结出了三种细化方法,分别是边细化法、逐单元细化法和细化边列表法。边细化法是被标细化单元全部细化最长边,若某单元有多个边被细化的,则按照边的长度进行顺序二分。该方法的缺点是一次细化将导致某单元多次细化,网格质量很差。逐单元细化法是被标识细化单元即时细化最长边,但若由于邻居细化已经细化了,则此次就不再继续细化它的子树,该方法导致短边细化的情形较多且质量不好。细化边列表法是将所有被标识待细化单元的最长边存入一优先队列,按照长度递减排序,遍历该细化边列表,对每个细化边,即时细化该边所在的单元,为了不至于产生过多的细化,将引起该边被细化的单元记为该细化边的主单元,若遍历细化边列表时,该边的主单元(可能有多个)都已经被细化,则跳过该细化边。经改进后的细化边列表法能在实际算例中表现出网格质量的极大改善。

4自适应网格实例分析

4.1 L形结构板的应力分析

经典的L形结构的物理模型如图6(a)所示,顶部和右侧为滑移边界,左侧受均布拉力,材料为弹性。该结构在L的拐角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自适应细化的网格很好地展示了该问题,用较少的网格量达到了较为精确的解,相对能量范数误差从初始网格的24%下降到最终自适应网格的4%,初始网格和自适应网格分别见图6(b)和图6(c)。

4.2 带孔板的拉伸分析

无限大的平面板受单向拉伸的物理模型如图7(a)所示,利用对称性和圣维南原理,模拟计算其四分之一的原始网格见图7(b),经过两次自适应细化之后的网格见图7(c),相对能量范数误差从原始的10%降到4%。

4.3 三维悬臂短梁的应力分析

悬臂短梁受顶端均布压力的物理模型如图8(a)所示,原始四面体网格见图8(b),采用质量控制后的自适应网格见图8(c),相对能量范数误差从45%下降到7%。

5结论

在大尺度复杂结构的有限元模拟中,非结构网格自适应是一种关键技术,它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大大缩减计算代价。本文算例中的自适应网格细化能仅在增加局部细化工作量的情况下,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表明了非结构网格自适应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摘要: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元法在CAE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网格自适应细化方法利用后验误差估计自动决定局部细化,用较低的计算代价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非结构网格的自适应细化实现相对复杂,同时还要保证网格的质量。基于Z-Z后验误差估计对三角形和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自适应细化,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开发了自适应计算模块,达到了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通过算例表明自适应实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自适应网格细化,非结构网格,有限元法

参考文献

[1] Zienkiewicz O C, Taylor R L, Zhu J Z.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ts basis and fundamentals [M]. 6th ed. England: Elsevier Ltd,2005:456-524.

[2] Stewart J R, Edwards H C. A framework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parallel adaptive multiphysics applications[J].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2004,40:1599-1617.

[3] Mo Zeyao, Zhang Aiqing, Cao Xiaolin, et al. JASMIN: a parallel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J]. Front Comput Sci China, 2010, 4(4): 480-488.

[4] Zhang Linbo. PHG: A toolbox for developing parallel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programs [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25(4) : 298-300.

[5] Zienkiewicz O C, Zhu J Z. Superconvergent patch recovery and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ion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Part 1: A general superconvergent recovery technique [J]. Internat J Num Meth Eng, 1992,33:1331-1364.

努力做好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第5篇

物业服务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服务好业主。要想服务好业主,就要做好网格化管理和做好精细化服务。

网格化管理就是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考虑“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划分网格管理单元,探索建立物业服务“五大体系”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五大体系即: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服务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

我们公司已经建立了各个物业服务区域的业主资料基础信息数据库,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要严格梳理业务流程,在与业主委员会配合的基础上,实现与业主的互动交流。

针对锦绣豪园的客观实际,我们可将园区划分为7个网格:锦竹路、锦花路区域为第一网格;兆民、兆安、兆康、兆祥、兆福、兆德区域为第二网格;兆文、兆宁、兆旺、兆裕区域为第三网格;勤兴大道旁的别墅区域为第四网格;锦波、锦涛、锦滨、龙望路别墅区域为第五网格;兴旺大道沿湖别墅区域为第六网格;龙首路湖边别墅区域为第七网格。

每个网格都明确专人负责,这样就明确了专管人员的工作责任,相对缩小了工作单位面积,扩大了精细化服务的密度。业主委员会也可相应地成立网格区域的业主小组,进行民主监督和自治自律,更大程度地激发业主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细化服务,是根据服务的无形、不可分、易变即不可存储等特性,运用有形化、技巧化、可分化、关系化、标准化、差异化、可调化、效率化等多种服务技能,对企业服务的目标、承诺、展示、现场、行为、语言、过程、结果等关键的服务要素进行控制,达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精细化服务是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和理念的创新,是一种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的具体的实际行动,是能够带给客户的美好感受一种超值服务体验。最具魅力的服务是细节化服务,服务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业主需求中细节部分的关注。每个住户的需要都不完全一样,只有千方百计地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才能够使得客户最终认同物业服务。如何为业主提供精细化服务,做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和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这些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创新。

我们日常服务中所做的工作,如:物业维修、秩序维护、绿化养护、环境保洁等都应该是规范化服务,每个业主都能接受到这种服务。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每个业主都希望能获得与众不同的“优待”,因此我们在做服务时还应考虑不同业主的一些差异性。

差异性服务就是满足不同业主的不同需求,让业主从服务的每个细节体会到物业公司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例如:为行动不便的业主提供生活用品的代购;员工食堂为就餐不便的业主提供搭伙;主动帮助住户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任何一种服务模式都不是万能的,没有一种所有客户都会喜欢的服务模式。物业服务具有无形性、突发性和随机性,需要物业服务人员临机处理,进行创造性工作,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服务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企业形象和工作业绩。尊重客户、真诚守信,用真诚来换取业主的信任,用目光传递要说的话,这是取得信任最有效的方法。千万不要试图用小聪明蒙混过关,虚假的千言万语不如一句真诚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

大多数业主都是通情达理的,他们得到了值价相符的服务就会满意。但是,当他们得到了意料之外的东西,就会感动。如:对业主的询问进行耐心的解答和给予业主温暖的关爱;对老人嘘寒问暖,对小孩呵护关爱,努力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热诚助人,让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有物超所值的感觉。

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换位思考,诚心诚意地帮,认真着手去做,就是精细化服务的要点。

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是我们物业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需要大家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我们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腾飞的开始。

上一篇:女生青春期下一篇:物业化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