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2024-06-05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精选12篇)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1篇

(一) 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师资力量、生源、教学水平、学科建设、办学理念等是许多地方高校相对薄弱的环节, 这使得地方高校长期以来难以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型人才。然而, 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方法, 并培养出了一批面向建设、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是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面对当前人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发展态势, 地方高校应将符合学校自身发展需求作为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1]。

(二)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点建设目标之一。它的建设与实现极其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当前,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逐渐趋于大众化方向, 其在追求量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质的提高与深化, 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普遍偏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制约了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管理类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越来越紧密, 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自身属性, 其人才培养必然由产学研模式逐渐转向创新应用型培养模式。本科经管类专业以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自己的目标定位与价值追求,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近年来十分注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并以此为基础面向自由贸易区对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的需求全面树立综合素质教育观念, 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作为经管类专业教学与创新应用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思想, 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终身教育作为主要办学宗旨。该学校在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方面, 按照教学指导思想要求, 紧紧围绕办学宗旨, 积极拓宽专业基础,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并将教师、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与专业知识素养融为一体, 以促进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 共同进步。

该学校经济管理学院在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方面, 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原则, 从理论基础、方法技能与实践应用三方面出发设置多维度的、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 重视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与先进性以及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学的合理配置,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 构建出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的实施下, 广西师范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

针对广西师范学院办学理念与建立的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其成功之处我们应该借鉴, 其不足之处需要该学校自身进行不断的改进。总之, 对于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需要结合大量的实际教学案例才能取得丰富的、理想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 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过于注重专业化

根据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际培养情况调查分析发现, 其多年来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一直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础, 以经济、管理、营销为核心来学习与研究相关领域内的几大职能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培养模式既缺乏特色, 又显得过于专业化, 不仅难以培养出创新应用型人才, 难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而且导致知识与知识的传授相互割裂, 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3]。

(二) 教学方法、内容等相对落后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等的改革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从而导致其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在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培养中, 多数学校仍以纯课堂讲授和理论教学为主, 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非常之小甚至是没有, 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也依据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这不仅不符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特性, 而且也是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4]。

(三) 课程结构体系与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课程结构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与形式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有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由于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多是借鉴于其他院校, 且在借鉴过程中既没有进行较大的改动, 也没有将自身教学特点融入其中。这不仅导致了其现有课程结构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 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其他问题。例如, 缺乏对教学逻辑结构与内涵的分析, 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与课程结构体系三者无法实现有效的衔接, 也无法实现相互支撑, 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顺利达成;对于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有效的整体优化原则, 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另外, 由于受师资条件有限限制, 使得课程结构体系的设置、课时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的比例以及教材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严重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5]。

(一)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改善现有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就要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创新。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 高效的、适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 对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行为具有积极的引导性作用。因此, 高等院校应充分意识到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对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及其在教育事业中所发挥的巨大促进作用, 并根据时代发展与自身办学特点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以顺应时代发展为出发点, 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理念[6]。

(二) 优化人才培养流程

在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 人才培养流程设置的合理与否, 对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对人才培养流程进行创新也是改善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理配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将大类招生模式与分类招生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采用分阶段式培养方法来优化人才培养流程, 既可以使人才培养流程更加合理规范, 也可以较好的满足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需求, 使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更加科学化。在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工作中, 工作者不仅要全面掌握经管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共性, 更要突出经管类专业自身的特性, 以便加快探索出可以符合学校、符合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人才[7]。

(三) 革新教学方法

考虑到经济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 因而可以将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实践教学法、情景模拟法、集体授课法等多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的教学当中, 以实现对现有教学方法的有效革新。案例教学法结合相关案例来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地理解、吸收与应用;合作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习, 来实现知识的共享, 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综合实践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 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情景模拟法主要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集体授课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注重知识重点与难点的突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更多的关注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 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创新应用能力[8]。

(四) 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构建与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可以有效促进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及其培养模式的盖改善。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 通过借鉴国外等有关教育机构成功经验与方法, 注重个性与共性、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体现, 来构建柔性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由于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实践性不明显, 因此该课程结构体系的建立要突出实践性的重要性, 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 以实现对其课程结构体系的完善[9]。

(五) 建立与完善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机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掌握水平进行评价, 而忽略了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考核与评价。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可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课程, 更加注重对自身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建立与完善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考核评价机制非常重要。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考核评价机制。首先,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将课堂观察、课堂出席率、课堂表现、课外实践、学生作品等纳入到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当中, 着重突出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察。其次, 重视过程评价。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学生的情感交流、学习过程、心理变化过程、课堂互动过程等方面, 更多的关注教师与学生在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 根据学生在各方面过程中的表现对其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价。

综上所述, 只有本科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 全面掌握市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情况, 明确经管类创新应用人才在市场中的定位, 积极引进先进高效教学方法, 才能研发出科学合理的、适用的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改善现有经管类本科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可以使本科院校较好的适应社会对经管类人才的多样需求, 有利于自身办学特色的彰显。总之, 创新与应用是人才培养模式应具备的两个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白凤娇.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2:454+456.

[2]郝丽霞.地方高校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陕西某高校经管类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5, 01:191-192.

[3]程春梅, 邸彦彪, 张晓芬.本科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117-120.

[4]张熠.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32:58-59.

[5]唐志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 2012, 02:106-109.

[6]杨继平.注重全面发展培养经管类本科创新型应用人才[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01:43-45.

[7]龚日朝, 刘玲.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互动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01:46-49.

[8]汪德荣, 韦海鸣.普通本科经管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 2013, 43:97-99.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2篇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德贵 戴光泽 戈满寿 杨川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当今交叉学科领域最广、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面对这种快速的知识、技术进步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形势,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现有教学实验资源,做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生的培养工作,是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同全国大多数高校一样,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经历了由铁道部到教育部归属转变、金属材料工程二级学科专业到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的转变、高校本科扩招导致学生人数剧增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精英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蜕变后,也同样面临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定位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教学的问题。我们在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后,进行了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尝试。本文主要就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期共同做好新形势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

1.历史沿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变迁

我校于1998年就进行了大类招生的改革,当时改革的目的是“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实现通用性人才的培养,以克服原有专门人才培养导致专业技能突出、口径窄的缺点。大类招生改革促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形成与发展,将原有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焊接、铸造、压力加工及部分非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都统一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全国高校由于原有专业背景的差别及学科资源构成不同,虽然合并后都称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但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也将原有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焊接专业合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发展了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材料成型与控制的教学内容,使其向真正意义上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迈进了一步。此次改革力度极大,专业课学时减少达到50%以上,基础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改革也暴露出较大的问题:一是强化了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及计算机、外语能力培养,却弱化了专业基础;二是由于学时的限制,使得原有的实践环节被消弱,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反映出实践动手能力的明显不足。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2001年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强化基础必须包含专业基础,而且要求为宽专业口径的培养打好基础;对于材料大类人才的培养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保证材料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此次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材料大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随着大规模扩招,造成学生规模迅速扩大,而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从而导致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004 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狠抓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贯彻这一要求,紧紧抓住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逐步加大了改革力度,在教学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成果,以期达到素质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2.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

2.1 培养目标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相应的功能材料领域基础理论知识,能在材料制备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是结合目前学校的研究教学型定位和当前人才需求的特点而制定的。

2.2 培养方案的特点

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理论,掌握材料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接受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加工、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各种实际工程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材料加工工艺设计,提高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方面的基本能力。

2.3 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1)参加并获得全部16个实践教学学分。

(2)通过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获得125~134个学分。

(3)限选课程获得至少31个学分,包括经管类、文史类、专业外语类、自然科学类各2个以上学分,学科基础6学分,专业课程方向14个学分。

(4)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学分可计入限选学分,同时要求选修课2~11学分。

(5)总学分达到183个。

学生必须满足上述五条要求,才能毕业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4 教学定位

夯实基础,突出个性,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3.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大类专业招生以后的第三次教学改革,主要是关于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在进一步细化落实第二次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探索、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初步建立起适合西南交通大学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其中,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3.1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

(1)调动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一帮二严三带头”和“党员旗帜工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三自”作用,促进学风班风建设。

(2)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利用现有的“郫县爱心感化教育学校”、“安靖镇敬老院”和“两校区交通车站服务点”三个“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和三民公司、包钢等五个“学生实习基地”,教育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关爱群众、学好本领。

(3)学院党员干部带头,全院教职工积极参与献爱心,每年筹资16万多元学院专项奖学金,奖励本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4)定期举办“爱国爱校爱人民,做人做事做学问”为主题的教授专家成才之路系列报告会,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求职礼仪、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大学生社会学实用知识;名师深入学生群体举办学术讲座:介绍学科前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5)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23”工程实验室等众多大型实验设备和各类大型科研项目、各类成果所提供的科研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等工作,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培训成效显著,学院本科生的就业率几年来平均保持在95%以上。

上述活动和措施就是让学生能紧贴社会,与社会共建人才培养教育基地,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锻炼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并能使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体化、生动化,以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充分体现了实践在育人功能上的独特功效。

3.2 初步建立创新性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培养创新性人才

(1)建立起了多层次、模块化、能力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环节彼此之间双向互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实验和实习实训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学生必修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工程训练和个性化培养,则是在素质教育和通才培养的基础上,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和突出人才的个性特点,并结合材料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而为学生增加开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进一步拓宽专业实践环节,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相关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不同材料研发的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则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不但从实践角度提高能力,而且从科学研究的整个环节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要求严格做到一人一题,并要求毕业论文内容密切结合教师所承担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进行,使学生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真枪实弹地进行科学研究。

(2)积极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自主开发先进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

实验室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手段和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本科教学,自制的微机群控系统极大地改善了热处理与控制的教学条件。材料制备技术和粉末冶金技术实验教学的开展,主要引进了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如粉末的沉淀及共沉淀制备技术、等静压成型、热等静压烧结等。“十五”期间获得各类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3)大力加强实验基地建设、学校“323实验室建设”工程,投入近300万元更新基础教学设备;所有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全部对学生开放;工程实践、个性化实验室对全部学生开放。向本科生开放所有实验室,开展个性化实验、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工程实践项目、科学研究项目。

4.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效果

(1)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实验中心已建成为四川省首批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教学基地,以各专业实验室和省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工程实践为主要方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丰富,形成了工程实践、SRTP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个性化实验多模块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创新人才培养成绩突出

学生工程实践活动的受益面逐渐加大。在2006学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针对学生开出的各类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达到70个,其中工程实践45项,参与学生人数220人,约占当年可参与人数的70%。

“依托重点实验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实践体系,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获2005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毕业论文成绩突出,2003届优秀毕业论文(论文成绩85分以上,下同)校内教师评价平均分是86.5分,校外专家平均评分88.7分,校外专家普遍认为西南交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高。2007届优秀毕业论文校内教师评价平均分是88.1分,全国教指委专家平均评分89.6分,教指委专家普遍认为西南交大的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高,符合培养计划的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已经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有效支撑,以毕业论文为主要内容,本科生参与发表的研究论文达到20余篇,其中2006届尹明同学的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材料化学》2007年第19期上,该刊物当年的影响因子达到4.818。

(3)素质教育成绩突出,毕业生就业率高

学院的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历年来在学校的评比中名列前茅,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接近100%,材料02-4班获得2005年度全国先进班集体。

毕业生就业良好,连续四年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超过95%,有健全的毕业生质量跟踪检查体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反馈良好,一些单位专为我院本科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5.结论

创新性人才培养是高校育人制度的改革方向,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优秀做法,西南交通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上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改革刚刚起步,关于创新人才体系的建立将是一项长久的工作,学院继续学习全国各高校的先进经验,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我们的改革:

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力度,在教学人才引进与培养、基本教学条件提高与完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上积极工作,为创新性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搭建良好的运行平台。

充分利用学院科研人才优势,加强科研成果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大力进行个性化培养和创新性人才培养。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3篇

关键词: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引言

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环节[1]。培养创新型能力人才不仅要学习课堂理论知识,更需要课外实践能力的锻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2]。

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一)定义。

本科生科研训练又称之为“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专门为在校大学生设计的一种实践教学环节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独立完成的一项研究工作,可以进行实验或者调研等多种研究形式[3]。

(二)国内外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在国外起步比较早, 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 IT) 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ROP) [5], 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课题。M IT认为, 这一计划是全美国最早实施的本科生科研项目之一。

国内出现较早的就是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SRT (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它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之后, 从1998 年开始浙江大学也开展了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RTP), 每年投入经费20 万~50 万元, 每年立项1000 项左右; 中国科技大学于1999 年提出了“大学生研究计划”;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5]。

三、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开展实践,培养高校创新型能力人才

(一)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宣传力度,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高校充分运用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推广,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负责人的积极动员,加大对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宣传力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师生积极共同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动手能力,营造创新文化,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4]。学校和学院可通过学术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及报告会等形式,传授学生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并提前了解作项目应注意的事项,学校对在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

(二)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或者参与指导教师的研究课题,然后填写项目申请书。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让学生尽早了解所研究课题在科研领域和所在学科的前沿和最新动态,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科研训练课题紧密结合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7];其次,指导教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比如可以让学生制定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项目进度计划、经费预算分配和阶段性成果汇报等,并由项目负责人监督项目进展情况,从而增强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6];最后,学生对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出的阶段性成果和结论,及时撰写成调研报告或实验成果进展报告,指导教师给予具体指导,培养学生文字撰写和归纳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真正达到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工作学习奠定基础[7]。

(三)依托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而项目团队成员的组成最好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保持有效、和谐的合作。因此,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团队协作精神,从各个方面协助学生拓宽项目团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的渠道,使得科研训练项目顺利进展,提高学生对科研探索的信心[6]。学生在参与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过程中,可能涉及多个学科方面的具体工作,必须要求项目团队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配合,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顺利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并且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大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所应必备的良好素质[7]。

(四)规范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

学校重视、激励措施到位是开展科研训练计划的关键,学校各部门和各学院在制度建设、经费支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训练从项目立项、实施、中期检查、项目结题要进行严格的过程化管理,落实项目负责人、指导教师和管理项目负责人的各项工作,实行项目负责制管理。

为了激励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项目结题后,经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终审确认、验收合格,项目主持人及成员给予相应学分,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工作量的鼓励[8]。科研小组的研究成果被推荐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根据获得奖项的级别,科研小组负责人及成员和指导教师及管理项目负责人应给予相应奖励。

高校重视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实施,严格规范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建立健全教师和学生的激励机制,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新时期社会所需求的创新型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林,陆灵云,沈明霞,等. SRT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8-12.

[2]朱丹雁,张翔南,李欢,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施与展望[J]. 药学教育,2009,25(3):12-16.

[3]沈文飚,袁家明,闫祥林,等. 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索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5,11:81-83.

[4]郝渊晓,周美莉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6):626-632.

[5]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8.

[6]沈明卫,涂澄海,何勇,等.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7):133-135.

[7] 訾斌, 李艾民.依托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36-37.

[8] 郝智,伍玉娇,张金柱,万明攀.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 培养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71-74.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4篇

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特点

从我国高等教育内部规律、政策环境、内部资源优势、办学定位等方面来看, 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如果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比,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更加突出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而如果与面向岗位与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相比,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看重的是学生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这就是说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 应用型和技能型是它更强调的;而与高职高专层次相比, 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强调一定的基础教育与后续发展。即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加强基础、突出应用。总之, 应用型人才在人才类型、培养层次和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殊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除了具有本科院校的一般属性外, 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如省属性、应用性、技术性、服务性、灵活性、多样性等, 但与老牌大学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诸如升本科的时间较短、办学水平不高、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师资力量比较单薄、办学投入不足、办学经费紧张、社会知名度低等。也正因为其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经费投入、教学水平、办学传统等方面受到局限, 所以必须实行与老牌本科院校不同的经营策略, 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指导, 以创业为目标, 特别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结合地方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支持的企业, 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不能像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那样要求学生“知识面广”、“口径宽”、“理论扎实”, 应突出“创新”、“创业”、“务实”、“应用”等这些培养要素,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觉预测变化、不断适应变化, 积极应对变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思路

新建本科院校要培养出应用创新人才, 必须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 且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这才是高等院校面向21世纪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

1.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强调学生创新环境。

传统教学模式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 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 这样的模式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但通过实践我们知道, 这种教育模式只是要向学生灌输知识, 仅仅把学生看成外部刺激的接受器与知识灌输的对象, 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 教学的最高要求、最高目标是理解、消化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理解、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 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恰恰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动力。因此, 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应用创新人才,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认识到:科教兴国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改变旧的教学理念与做法, 而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尤其注重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起“发散启发式”教法体系和现代学法体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激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不但乐于学习而且对学习产生很强的信心, 从而开发出创新的内动力, 这样就能创造出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互动平台。

2. 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是课堂, 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要求和呼唤我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 紧紧围绕创造性思维培养这一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也只有这样, 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不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特殊使命。 (1) 从根本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新教学内容。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首先高等学校要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讲授中扩展相关学科的横向知识, 拓宽知识面, 力求思路创新。其次高等学校要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教学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对权威的迷信, 树立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学生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还可以大胆引入多种实验方式, 指导学生观察、发现问题。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鼓励学生运用集体与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进行创造性实验。 (2) 从技术上支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要认识教育规律, 遵循教育自身内在的规律性, 改革教学方法, 进行创造性教学。在教学中首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破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一贯正确的固着状态, 打破原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质疑课本, 对学习内容作是非判断并提出问题。以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应该转变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社会活动教学法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只有这样才能开启学生创新潜能, 提高教学效果。 (3) 从导向上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育评价方法。当前的教育评价方法是以传统的考试方法也就是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正因为这样的评价方法导致了学生思想僵化、思维惰性、学难致用。学生学习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学习是为了考试, 而考试又是为了升学、毕业。课堂上做笔记, 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扔笔记的现象普遍出现, 而这种现象恰恰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我们知道,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教育质量不是过分看重学生成绩, 而应该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与科学考核。教育改革要改革的是当前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 实行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增加大学生创新能力考核内容。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普通学分的基础上增设大学生创新学分, 同时将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学校实验、科技活动收获的各种科研成果、科研奖项都量化为创新教育学分, 并把这些创新教育评分作为学生评优奖励的必要条件, 从而使大学生们的创造热情与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3. 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提供学生应用能力。

目前高校的大多数实验课紧随理论课开设, 并且是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手段尽管使用了计算机技术, 但部分教师不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更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 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实验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而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首先必须进行系统设计, 促进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 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 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机制的统一, 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其次按照制定出来的新实验教学体系和方案, 先在第一阶段的实验中, 对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技能进行严格地训练;而在第二阶段侧重学科知识的综合;然后通过第三阶段的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特别是在第三阶段的实验中, 学生可以超出讲义的内容和步骤去设计和实现较新的实验, 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 通过动手、观察、思考、讨论, 实现对实验现象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使他们的创新动机大大激发, 从而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改革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特色与水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教育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几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 并就如何培养出具有应用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精神,人才培养,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霄.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7) .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5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

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改革研究课题小组

一、立项依据:

本课题属常州工学院教学研究类课题----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培养体系改革课题中的一项分专业的课题,根据常工政(05)144号立项,由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主要骨干教师承担。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国内外应用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对市场需求的分析,根据我们学校的特点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经济发展特性,结合本省和本地区企业的行业状况,构建具有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格。建立更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更高的培养目标和新的人才素质结构。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策略研讨,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师资队伍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第二课堂,开展有益的业余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项目研究的内容:

1.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见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

2.本专业按学生知识,能力等评价办法;

本专业预备每组织本系资深专业老师出一份综合试卷,试题覆盖本重要课程的重要知识点,以此来考察学生该的知识能力掌握情况。关于学生能力的评价方法,本专业尝试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并和本开设的重要课程相关的课题,通过多方查阅资料撰写科技论文。这样可以提前培养学生独立研究思考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目前的就业压力,增强学习动力,鼓励每组织本专业学生参加一次本地大型招聘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适应市场变化。

3.本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探索培养模式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关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在原来传统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机电器等专业基础设立的一个新本科专业,它结合了电工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结合了强电和弱电,克服了过去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适应性过弱等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都不断渗透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即实现专业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成为一个广为开设和深受欢迎的专业。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有自己的特色或鲜明特点,不能千篇一律或千面一孔。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主要为江苏省和常州市区域经济服务,毕业生一般都到工矿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并深受企业的欢迎。因此,根据我院情况,区域经济特点和社会需求,我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立之初,我们把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宽阔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较高的素质,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能较快地适应和胜任工作。1)明确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良好综合素质和一定发展潜力的,为21世纪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技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够从事电气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具有扎实的理论,外语综合能力,掌握有关电气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生产管理和营销知识,人文及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供用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2)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学生基本理论的扎实,基本技能的高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优劣是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尺。三年来我们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缜密设计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增强素质,重视能力”为原则,确定“2.5+1.0+0.5”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核心能力。加强基础就是突出加强高等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等公共课的教学,加强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打下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拓宽专业就是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供学生选择,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就业面;增强素质就是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重视能力就是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5+1.0+0.5”的培养模式,即2.5年打基础(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1年抓方向(在培养计划的三个方向中并在班级导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选两个专业方向),0.5年抓特长(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和自身爱好,在毕业设计题目中选题,并在毕业设计导师的指导下培养专业技能和特长),4年一贯抓好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题组的努力下,经过几个月的毕业生调查和专业调查研究,近两年中,在PLC控制、单片机开发、计算机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人才需求比较多。为了提高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和竞争力,办出专业特色,加强择业优势,我们提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根据学校要求和市场情况,确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四个核心能力。

1)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用能力;

2)以微控制器(单片机)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掌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3)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系统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在工业生产、设计与仿真、管理网络的运行维护技能和应用能力;

4)以供配电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能力,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能力。

以上4个核心能力中:

核心能力1是支撑PLC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工作,解决生产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可靠性问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核心能力2是支撑了单片机及仪器仪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核心能力3是支撑了现代信息系统应用工作,是当今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核心能力4是支撑了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工作,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通过实践,我们初步掌握了培养人才的模式和特点,并继续总结和发展。4.专业的培养计划;(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6级培养计划)

根据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培养模式和专业核心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是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向用人单位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向兄弟院校调研,了解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经验;向毕业生调研,了解毕业生在工作中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及信息反馈;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广泛听取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老总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培养计划,做到有创新,有特色,不简单模仿,逐年修订和完善。

制订教学计划体现如下4个原则:

(1)教学计划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二条主线。理论教学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实践教学有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2)以4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组织相关能力培养课程群。

(3)删去简单易学的课程,增设所映科学技术发展的课程,如现场总线技术,组态软件与触摸屏应用技术等课程。

(4)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增设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打通专业课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分阶段安排科研实践

(一)和科研实践

(二),它是一咱科技设计,制作和创新实践,采用业余和集中时间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在教师指导下用业余时间进行实践,每次集中二周时间进行完善和完成制作。

根据上述原则制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理论教学总学时为247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264学时,占47.9%,专业基础课学时为808学时,占35.6%,专业方向课学时为408学时,占15.5%,实践教学学时为44周。

5.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纲汇编)6.学习指导书。(见学习指导书)7.研究论文。(见佐证材料)

8.“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技术岗位及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见专业调研报告)

9.本专业毕业生追踪调研----撰写“面对新时期工程技术岗位的特点确定本专业知识点,能力点和人才素质等要求的分析报告”。(见本专业毕业生面对的岗位和任务以及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的报告)

10.围绕现有成果中的“四个核心能力”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总体结论研究小结: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6篇

蜀道是我国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积淀了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成都这座“天府”古城位于古蜀道的南端,秦时都江堰的浪花,西汉织锦的绚烂,芙蓉盛开的五代城墙,春风中翻飞鸣叫的杜鹃,至今引人遐思。成都的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悠久。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学馆,设讲堂,建石室,成为全国地方办学的首创,到南宋发展为规模近千人的地方高等学府。如今,在这片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盛的成都平原上,51所本科高等学府,其中30所新建本科院校,秉承历史传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挥着独特作用、做出重要贡献。

成都是高等教育重镇,这里名校、名师、名学科云集,成都所在的四川又是具有高等教育区位优势的区域。我在2010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做过分析,有六个区域是高等教育比较强的区域,一个是咱们所在的“西三角”:成都、重庆、西安或者说川、渝、陕;第二个是两湖地区(湘、鄂);第三个是珠三角(以粤为主);第四个是长三角(苏、浙、沪);第五个是京津冀;第六个是东北地区(辽、吉、黑)。这六个区域的高等教育走在前列,既是历史形成的,也是现实存在的。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要考虑建设高等教育强区域和强省强市,就要考虑建设强院校和强学科。换句话说,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高等教育强区域、强省强市来支撑,高等教育强省强市要有强院校、强学科来支撑。强学科包含什么?首先是学者队伍。学科是龙头,学者是核心,然后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体现出高水平,都很强,才能称得上强学科。刚才讲的六大区域都是优质高等教育的集群区,在这些集群区里有若干所一流大学。成都、重庆、西安如果合在一起考虑,成都的川大,重庆的重大,西安的西交大、西北农林大、西北工大,这五所大学都有可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可以作为西三角的一流大学群。优质高等教育集群区有七个要素:一是有世界一流大学群;二是有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三是自主创新的集群区;四是一流人才的集群区,有一批学科领军人才;五是重大科教成果的产出区;六是决策智库的集成区;七是国际合作的集群区。刚才讲到的六大优质高等教育的集群区再把周边省区市带动起来,区域内各高校各自定好位,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各区域高等教育水平就会整体抬升,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建本科院校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我们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缩短。最近我又在思考,可以把“西三角”分成大西南的成渝地区和大西北的陕甘疆地区,以西部高等教育强区域建设,支撑“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尤其要重点支持甘肃和新疆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形成我国七大高等教育强区域格局。

下面,我围绕大会主题,就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发展、协同育人、质量保障、努力办成新型本科院校等议题,谈点想法,与大家交流。

一、关于创新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引领发展,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增强发展新动力,创新培育经济新动能,己成为时代特征。各国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以知识资源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间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国战略选择的趋向,都聚焦在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上。

高等教育是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方面都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创新发展推动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二、关于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是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新建本科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实务部门协同,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破解办学封闭、同质、低效以及优质办学资源相对不足等突出问题。要更加主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培养真正适应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把更多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新建本科院校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实务部门共同建设校内实验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加快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现代化,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真刀真枪”的实践,聘请生产管理一线技术和管理骨干人员指导学生实习。要完善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全面推進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要拓展协同育人机制内涵,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机制,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教师队伍协同机制,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开展与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双向交流,开展教师实践教学技能交流与培训;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等转化为教学内容,面向学生设立具有企业应用前景的研发课题,增强创新能力;建立管理协同机制,推动相关行业部门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联盟,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在课题遴选、技术指导、学生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加强沟通配合,进行协同管理。endprint

三、关于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后期走向普及化阶段。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特色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育部正在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正在进一步健全高等教育质量分类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实施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评估制度,制定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质量标准,为全面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建立对应高等学校分类评估,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校内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学校专业和行业产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等方面的建设。要依据“国标”“行标”,结合实际,修订学校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要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形成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并形成年度教学质量报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要积极参与工程、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工作。要进一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更多投入学校人才培养。要进一步改进科研管理评价办法,形成重在质量、崇尚创新、社会参与的评价方式,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

新建本科院校要保证质量的领域很多,就人才培养领域来讲,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三个基本质量:一是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二是要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三是要保证教师德能质量。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实践教学又是短板,教学质量堪忧。我们一定要加大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成果,扩大改革成果的受益面,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由于时间关系,这方面的内容就不展开讲了)。

保证教师的德能质量,是我们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的德能质量不高,是很难提高与人才培养质量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结合新阶段新特点,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对教书育人心存敬畏,争做教书育人的模范;要引导广大教师把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实践之中。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严明课堂教学纪律,严禁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有违职业道德的言行,严禁通过语言、文字、多媒体、影音资料及其他方式出现违反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言行。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快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实现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鼓励教师参加教育专业理论学习,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投身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营造教师潜心育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进一步出台激励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的政策措施,总结宣传广大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先进事迹。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积极引导教师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推进科教融合,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强调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提高用人质量与效益。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德能质量,就要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全面实行以公开竞争、择优选拔为导向的教师招聘制度。

四、关于办好新型本科院校

众所周知,1999年以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一大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升格、转制等方式组建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它们因组建时间短,实施本科教育的历史不长,通常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

1999年是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承前启后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年。为配合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同时也为满足我国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转变的实际需要,国家以师范院校为切入点,先后批准设置了黄冈师范学院等10所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正是这十所高校的出现,拉开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蓬勃兴起的序幕。近20年来,国家按照“一年西部,一年中东部,一年民办院校”的审批进度,有步骤、有计划地依次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目前,我国有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678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55.6%,分布在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点率达57.8%。在非省会城市布点的院校有208所,占全部新建本科院校的51.6%。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不断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广度深度,服務地方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持续优化师资结构;教学经费投入显著增长,办学条件与教学设施持续改善;努力构建学校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能力日益提升;强化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总体办学实力不强,办学中存在着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清晰、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队伍素质不适应、服务地方能力不够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比较弱、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等突出问题。

要破解这些难题,新建本科院校要努力在“新型”上下功夫、做文章。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学校办学定位是对“办什么样的高校”的基本回答,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前提。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提供科技文化支撑的重要职能和使命,这就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必须坚持以地方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而应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由此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设计学校的发展路径。其次要以更大的决心“对焦需求”,使需求更加清晰,着力把握地方总体发展需求,把握地方各行各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更强的定力“聚焦服务”,使服务更加精准,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更宽的视野“变焦应用”,使应用更加凸显,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打造特色、形成优势,努力把学校办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本科院校,在服务地方中争取发展空间,在为地方作贡献中获得发展资源,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endprint

2013年11月,我出席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三次工作研讨会,在那次会上,我提出“要科学把握从‘新建到‘新型的改革与发展大势,在服务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实现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由‘新建到‘新型的跨越发展。”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的“新”,不受学校新建时间的影响,重在学校发展模式的创新。各新建本科院校要充满自信、不负使命,根植地方、依靠地方、融入地方,“把握由来、坚守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新型本科院校发展之路。

新型本科院校的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是:需求导向,突出应用,校地联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转化成果,主动服务,支撑发展,办出特色,做出贡献。新型本科院校的第一要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育人育才重大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我们考察新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十个维度,这就是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治意识、专业智能、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康健体魄。要在这十个维度上建立标准、提出要求,努力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满足需求是新型本科院校办学之要,服务地方是新型本科院校办学之根,坚持应用是新型本科院校办学之本,提高质量是新型本科院校办学之基,协同育人是新型本科院校兴校之策,改革创新是新型本科院校强校之源。把新建本科院校办成新型本科院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长期艰苦奋斗。现阶段要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明确办学定位,找准服务面向,实现优势、特色发展,加大力度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密切跟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动态,结合学校实际,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提高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若干个应用型学科专业群,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重点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产业,以及创意、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积极增设创新创业、地方特色经济与管理、信息消费、旅游休闲、体育健康、中医养生、家政养老等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专业。

二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广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成果,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发展需要对接。要紧紧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积极探索“整体合作”模式,依托相关专业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三要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要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厘清课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要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建立课程共享联盟,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四要深化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项目驱动教学、伴随学习。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行业企业的一線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将企业员工培训内容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

五要加强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实际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充分利用好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快建立学生到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的长效机制。通过用人单位、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统筹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六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评价方式,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和课程学业成绩综合认定毕业资格。要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为学生初创科技企业提供创客空间、天使投资、商业计划等专业孵化增值服务。endprint

七要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应用科研服务,把学校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產业集群开展应用研究,使科技创新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通过与企业合作创办技术研发机构,提供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或者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面向小微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努力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平台,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一支教师、工程师资格兼具,教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组织教师到实务部门、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一线科研实践和技术研发,及时掌握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

九要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关于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规定作为大学章程的重要内容,以制度建设推动改革创新。要建立健全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鼓励院系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院系理事会(董事会)或联合管理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还要建立以支撑力和贡献率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

十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境外高校、相关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中外合作高校间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要联合相关企业在境外设立本土化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技术骨干、运行维护管理人才专业化培训,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各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重大使命和责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围绕“新型”抓建设、推改革、促发展,“对焦需求、聚焦服务、变焦应用,”在新的起点上绘就新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新蓝图,以新的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的举措支撑新要求,以新的路径实现新目标,加快新型本科院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实力和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为作者2016年10月30日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16次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稿]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7篇

关键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能拓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成员专业的交叉性、社团活动的实践性、社团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 为学生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实践舞台,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然而目前在新建本科高校中, 由于办学思维惯性驱使等原因, 普遍存在对学生社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社团内外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社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不足、服务社会能力较弱、社团资源较少、指导不到位、高质量的特色品牌社团少等问题, 已不同程度影响到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影响到学生社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依托社会组织变革理论, 就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以期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

截至2012年底,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已达325所, 占同期普通本科院校的比例超过1/3,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受办学资源条件和办学经验等因素限制, 要想办出质量和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就不能沿袭传统本科的发展路径, 应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开创性地建设新一类型的本科高校[1]。由于老本科院校 (1999年前设立的高校) 也在倡导应用教育, 也有相当部分称为应用型或研究应用型高校, 为便于区分, 本文称“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

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类人才培养规格应该是: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具体由知识构成、能力构成和素质构成这三个方面来体现。

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上看, 其知识方面的特征为“复合性”和“应用性”。“复合性”是指具有一定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相关知识, “应用性”是指面向应用构筑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知识。能力方面的特点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通用能力, 包括学习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身心调适能力等;“实践性”是指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具备从事专门领域的基本实践的专业能力并能进行职业转换、迁移的专业发展能力[2]。素质方面的特征是“全面性”, 指既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还要有一定的综合素养, 如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数量、质量是制约该类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 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细化人才培养规格,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 还应注重和构建素能拓展体系。素能拓展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 还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思想道德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将素能拓展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项目化管理、学分制认证、规范化运作的教育体系, 是保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社团作为素能拓展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独有的作用。

二、学生社团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技术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和学生社团所具有的功能, 学生社团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从上述关联简图中可以看出, 学生社团的作用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之间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性, 优质高效、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其成员知识的获取 (包括专业知识和社科人文知识等) 、能力的锻炼 (包括学习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等) 、素质的培养 (专业素养和身心素养等) , 特别是社团开展的各项实践活动, 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一条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学生社团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的有效途径探讨

组织变革理论认为组织变革通常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当组织出现决策失灵、沟通不畅、机能失效、缺乏创新时, 进入到组织生命周期的僵化期, 就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二是组织环境发生改变, 组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需要进行变革[3]。

大学生社团作为一类社会组织, 在探讨其变革时, 笔者认为应从大学生社团自身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制度体制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社团的制约两方面的因素综合思考大学生社团的组织变革与建设。

(一) 重视学生社团工作并加强研究, 建立稳定的社团工作指导队伍

与国外大学相比, 我国大学生社团历史较短, 对社团作用的认识不足, 管理跟不上社团建设发展的步伐, 同时也缺乏系统全面的社团理论研究。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视和研究, 是学生社团建设的关键和前提。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足够重视, 才能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各种制度保障和服务。组建和培养一支由专兼职教师构成的稳定社团工作指导队伍是加强学生社团工作的重要内容。由导师对学生社团工作进行引导和管理, 必然减少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中的盲目性, 有利于提升学生社团的建设水平和质量。这就需要建立对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 包括教师每指导一次社团活动就计相应的工作量、指导社团活动做出突出成绩给予奖励等, 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热情、时间、精力投入到学生社团工作中去。

(二) 注意引导和支持, 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组织变革的路径是由组织历史和组织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制度体制和外部保障条件等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必然带来组织变革。在实际工作中, 高校应注意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促进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要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相关管理制度, 保障社团活动和管理有效开展;加大扶持力度, 提供经费及硬件条件保障;社团活动“学分”化,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把社团活动纳入培养方案, 学生参加一类社团组织如同选修一门课程, 学期或学年结束经考核合格也能获得相应学分, 这能激发学生参与社团的热情和积极性,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社团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的问题。

(三) 校企联合共建学生专业社团

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以产学研结合教育为人才培养路径, 深化校企合作教育的今天, 要“把社团发展与走向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将活动深入到学校以外的社会大课堂中去, 让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服务社会, 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4]。对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 要积极实施“企业化管理, 项目化运作, 双师化指导”的模式, 聘请学校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担任导师, 根据社团宗旨、类型、性质, 结合企业特点, 共同商定活动的形式、内容等, 并通过企业命名、创立特称、特色活动等形式, 促进学生社团向特色品牌方向发展, 以达到团企共赢的目的[5]。

(四) 走特色建设之路, 不断提高学生社团的建设水平

1.与学校地域特色相结合, 建设特色社团。学校在指导、扶持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应注重把部分社团的建设与学校学科专业特色或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相结合, 引导组建一批具有特色背景的学生社团, 并予以重点支持。在这样的学生社团里, 学生可借助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结合社团特色活动内容, 在课外加以实践和创新, 形成社团活动特色———特色社团———学科专业 (或文化、产业等) 特色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有利于提升社团建设的品质。

2.加强社团骨干的选拔、培训工作, 不断提升社团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学校应在社团骨干人员的培养上下工夫, 重视社团领导人员换届及选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把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等优秀品质的人才选拔出来。采取导师指导、经验交流、考察学习等方式对社团领导与骨干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而培养出一支善于学习与思考、热心服务、组织能力强、勇于创新并能紧密团结社员的干部队伍。

3.大胆创新, 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不断提升社团活动的品质和质量。组织经营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人力和物力的多寡, 而在于如何合理地运营已有的各种资源, 组织方式的差异是决定组织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6]。为此, 社团骨干成员要大胆创新, 多在社团活动的运作与发展上下工夫。以开放的心态, 采用“分包”的方式, 征集社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不断满足广大社员丰富多样的活动需求。开展各类活动应注意结合办社宗旨目标和实际情况, 有规划、有中心、有步骤地开展。同时, 社团应牢固树立特色意识, 精品意识, 本着对社员负责的态度, 有序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社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其他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五) 创新社团评价体系, 促进社团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

针对各社团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实际状况, 应摒弃过去整齐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实施分层评价、分级指导的方法, 即把学生社团分为合格、重点、特色三个层次, 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予以考评。对各层级的优秀社团予以表彰和鼓励, 并晋升社团建设层级, 对不达标的社团要求整改, 直至降级或取消, 让不同层次的社团都可得到肯定、得到支持、看到希望。这样做, 有利于学校对社团进行宏观管理,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质量意识、创新意识, 激励社团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方法创新[7], 创特色、树品牌,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虎, 杨祥.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1) .

[2]孔超, 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 2010, (1) .

[3]龚昌义.组织循环变革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 2006, (3) .

[4]代卉霞, 何海兵.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

[5]王江兵.国外高校校企共建学生社团的经验和启示[J].职教通讯, 2012, (8) .

[6]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92.

新世纪本科创新型人才教育的探讨 第8篇

21世纪本科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1. 具有健康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本科创新型人才必须把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由此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自身素质的本质体现,并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新境界、新追求,在创新与社会进步这一崭新的层面上实现人生的意义。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本科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有的健康人生价值取向的最为本质的内涵。由这样的人生价值取向所决定,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自觉提高创新能力和规范创新行为,不仅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这要求该群体具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认真严谨的作风,有创业的决心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身心条件。

2. 拥有坚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健全人格

基础知识的坚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生活质量与发展前途。21世纪本科创新人才的基础知识主要体现在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会日趋频繁,为更好地了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沿革和变迁,为更加充分参与国际之间多领域竞争与协作,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同时,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还应该具备牢固的信息产业知识与良好技能,以此推进我国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新世纪的本科人才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除了包括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等“硬知识”,还包括与专业相关的“软知识”。比如对于经济学专业的“软知识”包括历史、哲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具备这些“软知识”不仅能够拓宽知识视野,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其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自身综合发展。此外,现代社会的节奏快、压力重等特征还要求本科创新人才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现实中遇到挫折时能够适时适度调节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

3. 拥有灵活运用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知识化、可持续化、综合化特征。这内在地要求本科创新人才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及时、准确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应该针对知识更新和发展速率快的现状,本科创新型人才必须自觉培养自学能力,以适应社会终身教育的形势,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较快掌握随着社会变迁而出现的新知识和技能。

4. 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本科创新人才应当拥有强烈的创造冲动,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具有独到的思维方向,善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能够以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审视经济社会。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富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本科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动脑、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这将成为本科生创新的源泉。

本科创新型人才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与实现途径

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本科创新型人才。

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具有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约性特征,需要及时有效地转变:在教育目的上,要由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为国家社会服务与重视人的发展相统一的现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模式上,要从传统的单纯知识技能教育,转向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转变为知识和技能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的教学运行机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从而本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需要重新定位,为此要求实现四个转变。

一要从侧重理论研究型向侧重实际应用型转变。本科毕业生应该主要从事实际应用、微观管理和中等教育等具体工作。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一些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还不发达,高等教育基本上仅有本科一个层次。把本科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来培养,培养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宏观管理。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多数高等学校发展了专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和研究生教育为辅助的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三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定位有很大差别。当前研究生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从今后发展的需要看,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博士生——基础研究、理论研究、高校教学;硕士生——应用研究、宏观管理、高校教学;本科生——实际应用、微观管理、中等学校教学;专科生——具体操作。”因此,本科教育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要从窄深专家型向宽口径通用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培养出来的本科毕业生大多是“窄深专家型”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今后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及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对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机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拘泥于狭窄的专业范围,更加重视人才的专业基础、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新世纪本科教育应该培养有利于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广泛适应性的宽口径通用型人才。

三要从单科型向复合型转变。我国高等院校原来的学科结构比较单一,专业面狭窄,学生的适应性不强。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为增强对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例如实行主修与辅修结合制度、第二学位制度、弹性学分制度、专科升本科制度。这种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式,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获取更多的就业渠道。

四要从宏观研究型向微观管理型转变。过去本科人才的培育主要侧重于宏观分析和发展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之国家机关的改革和人员精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本科人才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所以,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导向,必须从过去面向政府部门的宏观分析和发展政策研究,转向企业微观管理与技能培训,如营销、评估等知识与技能教育。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是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高等院校本科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的比例关系上。优化课程体系就是从培养目标出发,调整各方面的比例,并以最后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作为衡量标准,从剖析专业所需要结构和能力结构入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必须满足课程体系整体性的要求,保持学时、学分和掌握度的匹配。为此必须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和规范教案,选用教材要坚持统编教材、合编教材和自编教材相结合,体现厚理论、宽知识、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有国家统编教材的,一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没有国家统编教材的,与其他院校合编或选用优秀教材。教材必须体现本学科特点或学科前沿发展水平。为了优化课程体系,还必须加强课程评价,具体而言,应该在学科带头人指导下由部分教师组成课程评估与监督小组,认真评价和分析课程教学效果,这是优化课程体系的重要制度保证。

李岚清同志曾经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强调:“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能源问题、空间问题,将日益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绝非某一个专业可以胜任的,它有赖于各种专业和社会力量的协同努力;就人才而言,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有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还要具有根据经济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工作类型的能力和熟悉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分科教育不应该使学生精于古典而疏于现代,也不等于使某些学生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关键是通过各种渠道,使不同部分之间发生联系,在相融、共处和合作中相得益彰。”[2]

为此,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主要推行讨论式教学方法。为培养本科生创新性思维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导师(导师组)主持的科研课题。另外,利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换为主动参与,及时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自觉提升自身能力。讨论式教学法中推行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充分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课堂上讲解相关专业问题。同时,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提升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而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开设大学生学术论坛、社会调查方法、文献检索等课程以外,还要重点完善教学实习、课程论文等实践训练系列和以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实践系列,以此培养本科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 (1) .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9篇

贸易自由化是当代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大趋势, 而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实现存在着许多挑战, 大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的发展需要我国具有国际化开拓性思维的会计人才支持, 在国际合作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也面临着重要转型。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会计核算能力、书写能力、信息系统应用等基本技能, 而是更加注重多语言环境、创新型思维模式和国际商业环境等条件下应对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素质培养, 而高校的本科学历教育是孵化企业会计人才的主要阵地, 因此, 本科阶段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应更多地嵌入国际化、创新型元素, 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且顺应国际合作发展趋势的本科会计人才。

2 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借鉴

海外院校高度发展的教育现状离不开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以荷兰海牙大学的国际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在前期的课程设置中除了会计相关专业课程以外, 还包括跨国外部财务报告、国际商业法律、国际管理与组织、跨国营销趋势、跨国商业计划等与国际商业运行接轨的课程, 以及调研与项目管理、社交技巧培训、报告写作等方面的辅助课程。中期学校将派学生赴其他国家参与具体的企业实习, 并参与国外院校留学项目, 在此基础上, 后期要求学生完成国际工作项目的最终研究, 使得学生以国际化视野及创新型精神全面系统地接受四年本科阶段的会计教育。

国外会计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更注重于应用与创新, 并且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和师资来源不只一个国家, 校园的语言环境具备多语种条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非发达国家, 其办学与其他国家同类院校的合作交流较为密切频繁, 不仅体现在学校之间开展跨国互访交流项目, 使学生可在学制内感受多国、多院校的学习经历并为日后国际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可赴海外进行学术探讨、岗位互换、教学经验交流、学者访问等, 还表现在各国院校之间联合本国教育科研资源共同开发跨国企业财会类实习工作项目、创新企业发展及企业创业建设等项目。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学生接触多元学习环境和适应国际化创新型的工作环境, 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会计行业技术及文化交流, 使学习者了解到其他国家的行事方法并培养其开拓创新的思维模式。

3 我国会计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部分高校的会计本科国际化教育在不断尝试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距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在方向上仍存在差异。虽然本科会计人才在培养阶段已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 也相应设置了会计电算化、国际财务会计、企业沙盘模拟实训、双语专业课程以及国际会计证书类培养课程, 而学生在会计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已较为全面地构建了知识体系, 但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目前的会计人才培养成果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差距。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国际化创新型趋势的挑战, 以下将针对会计人才的具体培养趋势做一探究。

3.1 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

复合型会计人才是指具有经营管理的专业背景下, 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并能够进行跨学科综合应用, 达到多项领域融会贯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国现有会计专业大学生培养方向单一, 课程体系较为局限于财会专业知识, 而如今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的业务能力拓展延伸至具备综合判断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等与企业发展程度高度契合的会计人才, 因此本科阶段会计人才的培养应当注重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面及提升综合素质。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脚步的加快, 会计工作不再是单一刻板的机械性劳动, 更多地需要参与企业预测、决算、管理、信息处理、人际沟通等较高层次的工作内容当中, 也更加需要大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以形成复合型会计人才, 为企业发展带来价值提升。

3.2 培养以人为本的创新思维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放缓, 国际市场需求减弱,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已成为我国激发市场的必然选择。高校近年来愈加注重本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内容上进行了改革, 旨在激发学生创新式思维以及创新社会责任,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设计, 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上, 可在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发展上加以人性化岗位操作设计, 以满足企业前景预测、经营控制、核算议价、经济决策等方面开展可落地的创新工作, 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创新型财务工作。

3.3 注重结合国际企业实践培养

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化背景下逐渐体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然而能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然需要具备组织机制、人力资源、市场运作、技术水平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其中, 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优势可有效提升国际竞争水平, 因此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支撑。我国现有本科会计专业学生的实习路径多偏向于国内企业, 缺乏海外工作的经历, 缺乏对跨国公司的财务运作模式的了解, 也难以应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及其变化, 因此难以满足国际化发展企业的人才需求。目前高校与跨国性质的大规模公司建立的联系尚未密集, 也为开展输送会计人才参与国际实践工作造成一定障碍。但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终将打破国内外人才对等的交流屏障, 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发展必将协同国际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3.4 教学方式开放、灵活

目前国内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培训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主流工具为企业账务处理软件、模拟税务实训软件和企业沙盘实训软件等, 然而此类课程往往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较高年级, 学生在前期进行会计知识基础学习的时候主要依赖于书本, 并且偏向于理论化知识, 课程之间没有搭建良好的知识框架体系, 这使得许多学生在入学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全局把握不到位, 不能快速理解各大报表之间财务数据的勾稽关系, 进而有许多学生反映知识庞杂不易学懂。因此, 高校可在教学手段上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工具, 将学生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培养前置化, 帮助学生快速进入专业学习情况, 了解会计工作的实质, 尽快掌握并运用至实习中。

3.5 就业能力及证书培养

就业能力及证书培养对于学生本科阶段学习体验将会带来与传统求学不同的经历与挑战, 学生将在大学四年结束后收获充实饱满的学习经历以及提升的就业能力。学生通过参与国际就业能力、管理会计、创新创业等赛事以及国际证书的学习活动, 于双语环境中接受原汁原味的西方专业课程, 启发国际财务工作领域的拓展性思考, 感受海外的文化体验, 开拓国际视野, 为毕业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事业基础, 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砝码。

4 结语

我国会计人才培养方向面临着企业发展国际化、人才需求多元化、财务工作创新化的复杂变化趋势, 因此应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需求, 本科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改革道路漫长, 发展方向逐渐朝着清晰化界定, 各方会计人才培养者、需求者以及研究者, 应当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具有价值增长意义的国际化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正良.发达国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1) .

[2]孙薇.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11) .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10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打造创新型人才。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 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营销人才的素质关系到营销人才个人及所在学校和拟就业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国家社会的发展, 因此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同样得到业界及理论界的认同。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具有其必然性, 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同时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优化, 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所以, 探讨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营销人才就是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的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健全的人格、敏捷的思维、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知识。创新型营销人才不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书呆子, 也不是善于耍小聪明走捷径的滑头, 他们具备扎实的营销专业素养, 并具有宽广的心胸, 积极探索并不断消化吸收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 不断提升自身的营销技能, 训练自身的创新思维, 做事脚踏实地,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不迷信权威, 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 不怕失败, 善于与别人合作, 并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调控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必要性

(一) 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前, 国际间的竞争是经济、科技、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竞争, 但这一切都依靠人才,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所以国家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同样, 地方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素质的较量。企业、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都需要具有营销意识, 开展营销活动, 需要营销提供发展动力, 而营销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高素质的营销人才, 因此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素质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校是落实教育使命的具体载体, 所以学校特别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向社会输送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营销人才。

(二)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竞争非常激烈的教育市场上, 高校的发展应该具有现代的市场营销意识, 不同类型的高校对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不同的市场定位。研究型或学术型高校主要着力于培养研究型的学术型的营销人才, 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其营销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于应用型, 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营销人才。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够向社会提供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源和其他相关支持和资源, 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 营销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

营销本身是一种应用型创新型非常明显的工作。目前, 社会发展对营销人才需求扩大同现有创新型营销人才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所以在竞争十分激烈的营销就业市场上, 个人只有努力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营销人才, 才能够将自己“销售出去”, 获取令自己满意的展示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舞台。

三、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大家的共识, 但是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如下:

(一) 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营销人才的培养不同于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 两者间对营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较容易区分。但是, 应用型本科院校同高职高专院校都强调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 两者间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有些混同, 不易区分两者间的差别。这使得两种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都无法真正彰显自身的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对两者培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进行严格区分, 进一步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职高专培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侧重于创新知识的获取和创新技能的提高,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强调在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过程中不但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 更加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塑造。

(二) 重视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 但是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目前,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开始重视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 重视创新技能的提升和创新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教学。但是, 被众多学校更加重视的是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知识的拓展, 但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对创新人格的塑造, 重视得还不够。创新人格是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树根”, 创新思维是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树干”, 创新技能是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树枝”, 创新知识是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树叶”, 如果仅仅重视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 仅仅强调实践教学, 那就相当于仅仅重视树枝树叶, 但不重视树干树根, 有舍本逐末的危险。

(三) 强化西方相关理论的学习, 但缺乏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

目前, 营销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专业知识大多来自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科书, 学习的是西方的营销经验和技术。但是任何营销举措都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 是适用于特定气质、性格和文化环境等影响之下的人群的。西方的营销方式是适合于西方人的各方面特点的, 但是并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照搬过来的西方营销经验, 应用在中国人身上会有一定的水土不服。另外, 重视心性修养的中华优秀文化对人的人格培养和思维训练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鉴于此, 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精华的继承吸收, 而不能过分强调西化, 特别在国内外“国学热”的大背景下, 更应该如此。

(四) 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一定提升,

但是教师的创新素质还不能够满足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创新素质, 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需要有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目前,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利用各种方式不断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 提升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同样也存在着重视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的提高, 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现状与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要求间还存在一定距离的问题。

(五) 相关方面提供的创新环境还不够好。

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目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采取了很多鼓励学生创新的举措, 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 有些规章制度并没有得到非常好地执行, 比如学分制、弹性学年制、多元化的考评考核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对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起到的促进作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 对教师而言,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及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不利于广大教师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和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工作中来。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思路及策略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是一种系统化的体系。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优化思路和策略:

(一)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思路是紧紧围绕“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这个中心目标, 处理好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本”与“末”的关系, 处理好学习“西方”与继承“东方”的关系, 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 简言之, 就是一个“中心目标”三种处理“关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根本, 为了实现这个中心目标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首先, 要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 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本”是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 而“末”是创新技能和创新知识, 创新型营销人才不但具备丰富的创新知识和技能, 更要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和敏捷的创新思维, 不但能够“深深海底行”更要能够“高高山顶立”;其次, 要处理好学习“西方”与继承“东方”的关系, 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技能我们需要学习, 但同时也需要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利用东方的智慧来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最后, 还要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 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教师起引导作用, 双方密切配合, 发挥两者之间教学相长的效用。

(二)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1、注重创新人格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是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本”,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强化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现代商业社会, 人们内心的欲望被不断激发出来, 在校大学生也深受其害。他们渴望成功、希望快速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 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特别重视能够让自己快速获得金钱的技巧和捷径, 在学习中更加重视追求象征着一些技能、资质的证书, 甚至好高骛远, 不能脚踏实地, 忽视真才实学的长期积累, 忽视自身创新人格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训练。针对这种现象,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专业课程;在授课过程中, 每一位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增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并以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学院及师生要明确创新是在夯实基础之上的升华, 需要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专业知识, 不是急功近利地“走捷径”;学院还应加强对学生“考证”行为的规范管理, 避免学生盲目地考各种各样的“证”。

2、继续加强创新技能的提升。

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要体现在创新实践之中, 如果不能将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落实于实践, 那么创新人格及创新思维便成为了空头理论。为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采用各种方式继续加强学生创新技能的训练。除了不断加强各种实践教学环节, 还可以采用一些发挥师生间教学相长效果的举措, 比如实行兴趣小组制和导师制, 学生按照学习兴趣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 如喜欢营销策划的兴趣小组, 喜欢推销实践的兴趣小组, 喜欢网络营销的兴趣小组, 喜欢广告实务的兴趣小组, 喜欢研究营销心理的兴趣小组, 等等, 然后根据任课老师的专业方向和专长, 学院为每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老师, 由指导老师给予各种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技能, 教师的技能也在其中得以提高。

另外, 可以成立营销服务中心, 挂牌承担对外业务。营销服务中心由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专业教师和部分热爱营销并具有较高营销实践技能的学生组成, 对外承担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与创意等业务。本中心不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而且一定程度上成为提升营销专业教师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孵化中心。

3、加强教工和学工队伍间的密切协作。

除了教工队伍, 学工队伍在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能的提升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 教工和学工队伍之间应该密切协作, 避免因为归属部门的不同、沟通不到位而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整体提高。两支队伍间的密切合作可以统筹安排学生在大学四年所要接受的各种教育, 从一个更高的整体层面规划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 从而更加合理地安排各种理论及实践的学习, 避免因为两者“各自为政”而导致有些学习环节的重复和冲突。这就要求教工和学工队伍在密切合作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 并按照共同的培养方案开展工作;教工队伍和学工队伍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交流, 随时了解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另外, 教工队伍和学工队伍可以通过“换岗”来增加对彼此工作的了解, 以便更好地合作, 共同服务于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

4、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五千年的积累和实践检验,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精神智慧财产。强调“伦理道德”、“心性修养”和“自强不息”的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她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启迪思维, 而且还可以帮我们塑造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和自强不息的创新人格。特别是在中外“国学热”的大背景下, 我们应更加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在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开设一些中华优秀文化相关的课程, 用中华优秀文化来塑造我们的人格、培养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指导我们的创新实践。

5、积极鼓励学生自学, 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创新知识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创新的源泉。但是现在科学理论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 如果仅仅通过学生增加选修课来实现自身知识面的拓展, 大学四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除了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少量选修课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授外, 剩下的很多课程都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学来完成, 学生只要通过最后的自学考试便可以了。另外, 当前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营销者只有通过自学不断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为自身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强调学生自学的重要性。

6、加大创新型营销教师的培养力度。

“要倒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要有一桶水”, 要培养创新型的营销人才, 必须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营销教师。营销专业的教师首先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敏捷的创新思维, 丰富的创新知识和高超的创新技能, 这样才能够在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摒弃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教师要注重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更要注意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所以, 营销专业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 而且积极吸收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智慧, 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7、相关方面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 必须为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对于学生, 学校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规章制度来鼓励学生创新, 比如实行弹性学年制、学分制和创新学分制等, 鼓励大家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和相关赛事, 鼓励学生跨学科选择选修课, 并设立创新基金及奖励举措, 等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在于大力提高教师的创新素养, 但是在现行的职称评审和考核体制下, 不可能所有的教师都会着力于提升自身的实践创新素质。因此, 在这种现实情况下, 建议将营销专业的教师分成科研类教师和授课类教师两大类, 科研类的教师主要任务是从事科研工作, 并承担少量的教学工作, 授课类教师则需要大力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承担教学工作, 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两类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体系和方法。

五、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 作为知识载体和创造者的人才无疑是最有价值和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当今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取决于教育, 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优化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系到地方和国家竞争力的高低。

理想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应该是人格高尚、思维活跃、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折不挠、脚踏实地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人。为了培养这种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抓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的提升这个根本, 继续加强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和创新知识的积累;教工队伍和学工队伍间加强协作交流, 共同制定、执行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学生自学, 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同时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 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对创新素养提升的独特优势;营销专业的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 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学校及相关部门要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发挥师生的创新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4.

[2]时玉宝, 余吉安.创新型人才人力资本特征研究:一个逻辑范式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10.10.

[3]张慧.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 2011.20.

[4]王青耀, 周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3.

[5]曾仕强.中国式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的主力军,它分布范围广泛,从中心城市到少数县级城市,其中60%以上在地市级城市。生源部分来自地方,管理上以省市为主,有一部分为民办新建本科院校。特色的发展历程决定了这些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或主体任务)。因此,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实践高校四大职能、办应用型本科教育上应有自己不同的特征或更加鲜明的目标特征指向。当前有调查数据表明,与老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的质量指标没有一项比老本科院校好,只有少数本科院校比较好。这就说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尚未能真正办出应用型本科应有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指向。可见,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还不成熟,类型不明显,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到实践还有较大距离。尽管个别学校比较成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整体上还未成为一个类型,尚不成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22条、第31条非常明确第提出,要引导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等。这就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开阔了视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不为办学时间较短这一客观存在所困,在完成使命、实践高等教育分类化、多样化上,要敢于轻装上阵,解放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性,即敢于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定位、新模式、新方法等,开创性地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概念

1.教学服务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关系。在给教学服务型大学所下描述性定义以及其他学者研究的研究上,刘献君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可以定义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以推动知识的创新、传授、应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宗旨,全面构建新型的教学与科研模式、组织制度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大学。它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多样性,地方性的特征。那么教学服务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是什么关系呢?“应用型”是相对“学术型”而言的,主要使用于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服务型”是相对“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而言的,是高等学校分类中的一种类型,有助于解决学校的战略定位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多元化。如果自我封闭、脱离社会、高度趋同这些问题不解决,高等学校将无法健康发展。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使地方高校找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定位。教学服务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学强调“应用”。因此,两者并不矛盾,教学服务型适用于高校的战略定位,应用型适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而言的,是一种人才类型。它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它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知識结构上,应用型本科人才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将以学科为导向的学术逻辑体系转变为以专业为导向的技术逻辑体系,学科要服务于专业,理论以适用为度,强调服务生产一线、管理生产一线的能力。既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能力培养上,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也要注重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就业能力,还要强调创业能力培养。在素质结构上,应用型人才更强调职业素养。这里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指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掌握和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培养应用型人才重在使之拥有丰富的职业技能,拥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拥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潜力。

3.人才培养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最早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文件。文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8两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部原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也进行了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魏所康在《培养模式论》一书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结合概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4.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它是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涵盖了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内容:以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手段以及自身评价和社会反馈的人才培养评价等。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回答了在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学科与应用、学校与企业等涉及教育教学的若干重大基本关系问题;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方法;指导了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

三、总结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从原来的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地方高校来说是一项新任务,亦是一种新挑战。理念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实践层面则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际,能否突破体质和机制制约,直接关系到发展理念与办学定位能否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因此,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应该立足学校的责任使命和生源实际,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实施“多模式、个性化”的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9.

[2]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3]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2.

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第12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缺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2]。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 大多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宏观评价, 很少有学者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研究, 尤其是缺乏针对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研究。因此, 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对促进高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3]。笔者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创新型本科人才的概念、内涵以及相关评价体系[4,5,6,7], 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 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指标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它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 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

二、基于AHP的指标权重计算

选择科学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 是保障评价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前提。为了能科学地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AHP法和Delphi法相结合来确定指标权重, 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 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AHP[9,10,11]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按照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 用一定标度对专家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 构造出判断矩阵,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具体步骤如下。

(一)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因素, 本层次与之相关的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为了使决策判断定量化, 本文采用1~9标度法, 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二) 计算指标权重值

本文采用方根法[12]来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2.计算n次方根:

3.进行归一化处理:

(三)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1.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

2.计算一致性指标:

3.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

式中,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其值可通过表2查出。当CR<0.1时, 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三、基于AHP的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针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笔者已建立了一套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培养体系建设、专业教师素质、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创新能力和用人单位评价六个方面构成, 共计24项指标[8]。本文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 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 然后邀请20位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以及用人单位从事人才管理的专家学者, 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 最后结果如表3所示。

四、结束语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对促进高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其中的指标权重确定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 以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给高校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提供量化的参考和依据。

摘要:指标权重的确定是后续多属性评价与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活动的实际需要, 以高校经管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和德尔菲法 (Delphi) 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先运用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的初值, 然后采用Delphi法对初值进行适当调整。

上一篇:组织信息行为下一篇:特大桥钢管拱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