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2024-06-24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精选12篇)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1篇

在化学教学中, 如果能恰当地利用多媒体, 对课堂内容的讲解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但是, 有些教师觉得实验太麻烦, 组织教学困难, 便认为直接下载一些演示实验, 又好看, 又省事。殊不知, 这正是实验教学中运用课件的最大误区之一。

化学教学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激发创造思维。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探究实验, 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使其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提高科学素养。我们知道, 多媒体课件中, 许多东西都是模拟的, 用多媒体课件替代所有的实验, 这与当今倡导的体验教学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二、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传统教学

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 如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 或模拟演示某些实验现象等。多媒体代替粉笔、黑板、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 实现了以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但是, 传统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学的。像化学式的书写,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化学用语教学,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 可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果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也可以很容易地指正学生的错误, 这样的师生互动, 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不能完全摒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方式, 而应充分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 把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使之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中信息越多越好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大量的教学信息, 这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最大变化是学生获得的资源大大增加了, 但是课件中的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是有限的, 信息量过大会使学生“消化不良”, 还容易忽略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种大信息量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只有听、看的过程, 而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没有思考的时间, 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 学生会因噎而废, 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

运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信息量应“适量”, 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以及讨论探究的时间, 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对所学的内容消化理解。

四、课件制作越漂亮越好

课件制作得漂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课件制作得过于漂亮, 就会适得其反。比如, 有的教师把整个屏幕设计得非常华丽, 甚至把一个小小的按钮都设计成动画式的, 并配有动听的音乐, 非常吸引学生, 但这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还容易使其忽略应该掌握的重要部分。所以课件制作要简洁大方, 突出重点, 不能一味地追求完美, 更不能喧宾夺主,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

五、“为用而用”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 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或示范课更是必有课件, 必使用多媒体, 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 就不能称为教学改革, 有些课更是“穿新鞋, 走老路”, 没有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出现了一种“为用而用”的不良现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学手段, 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学方法, 即教师的教之法和学生的学之法。

要知道, 多媒体的运用只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 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的, 电教媒体的选择运用要围绕学科教材进行, 把握住“适时”与“适度”, 绝不能逢课必用, 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仅仅是出于“为用而用”或“为省事而用”, 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不会理想。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2篇

云南省盐津县普洱中学

岳赋春 电话:***

邮政编码:657508

摘要: 本文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诸多运用及其产生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校正了诸多同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踏入的误区。只有善于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化学教学;应用与误区

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和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技术,则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对于物质的组成、微观结构及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原理等都无法用肉眼观察,无论是教或学,都显得非常抽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而教师的设问和强化刺激手段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笔者近两年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想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备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要输入文字、制作动画等则需花二、三天才能备好一节课。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想备好一节含有多媒体的课就容易很多了,不会制作动画可以到网上找,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修改,这样变成自己的课件,可大大加快老师的备课速度和质量。例如,我备《金属材料》这一节课时,从网上下载了有关金属材料的图片,如:商后期的四羊方尊、与金属材料有关的建筑、桥梁、器械、飞机、舰艇等图片,然后把这些图片插到我的课件中,充实了我的课件,使我的课件有内容,又生动。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最主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课堂,提高课前研究的质量。

二、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

化学的新课,不容置疑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许多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规律都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一个正确的第一印象,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造成认识上理解上的模糊或错误。正确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生动形象,学生普遍感兴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接受知识快,课堂效益好。

1、创设情景

情景是使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求知的课堂情景、成功的课堂情景,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再如一氧化碳的中毒现象及原理等许多新课教学都可以利用开发软件制作成如意的教学情景。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真是一举两得。

2、剖析机理

物质的结构,化学反应的机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多媒体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把化学现象,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特别是学生平时无法观察的难以了解的更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了最充分的认知。利用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多媒体使许多通常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如HCl的形成过程、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红磷和白磷的结构区别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一般化学反应都进行得较快,无法控制,学生难以看清,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或三维动画软件,可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随教学过程而同步控制。多媒体信息量大而快,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凑,提高了课堂的效益。

3、解剖难点

氧化汞热分解成汞原子和氧原子,许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这个内容是为了给学生建立原子的概念,单就书上内容、图示、讲解,让学生较好地理解原子概念确有一定的难度,把这个内容开发成课件,学生看见了形象逼真的动态演示,较好地理解了原子概念,使教学重难点的解决犹如破竹之势,顺利完成。

4、演示整合

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多媒体能很好的展示相异反应类型、相似反应过程等。诸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的比较、总结,以上内容,重做实验,既浪费时间,又无新鲜感,利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再现化学实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进一步得到同化,使学生知识有了结构和系统。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让他们知道化学反应不是孤立的,学习化学知识也不能单一学习。

5、提高可视度

对于学生来说,注意是感知的基础,是良好学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初中化学实验许多是在试管中进行。看清反应现象仅是前排学生的专利,而后面的学生只是陪客而矣,很难看见试管中发生的情形,哪里来什么观察,又怎么引起注意。利用现代媒体大大提高了演示实验的可视度,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三、多媒体辅助学习总结

复习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复习课一般应将该章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传统的复习课是老师一边讲一边将这些联系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往往耽误了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会打断学生的思路,不能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将知识结构事先用软件输入到计算机中,复习时一边讲,一边逐步把知识结构显示出来。及时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然而,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计算机多媒体。可是纵观实际工作中,诸多同行在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结合笔者个人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教学过程的“奢华”和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我们在讲授“晶体结构”这一节时,可设计NaCl、CO2等结构模型,通过不同角度透视、旋转及切割,使学生从课本插图中对晶体结构的平面感觉上升到真实的三维立体空间感觉,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三、多媒体积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要设计积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四、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五、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综上所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教学,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理论》,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Hekk@bnu.edu.cn

医用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第3篇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偏差。文章围绕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人机互动,课件制作的通用性考虑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医用化学;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中图分类号】R197.32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20-02

近十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传统黑板模式转向现代的多媒体应用模式。多媒体的突出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获取、编辑、存储和检索,是一种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1]。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今信息社会,课堂教学的形式已出现了革命性的转变。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比一般传统教学手段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已渐渐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尤其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它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的优势为一体,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具体,模拟微观世界的化学反应和抽象,使难懂的化学理论更加形象、直观,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优化了课堂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出现时,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教学时常会存在一些缺陷和偏差,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例外[2-3]。

1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误解

目前,在医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CAI)已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潮流,特别是理论教学课更是不能离开多媒体,否则就不合乎学校的教学要求。所以很多化学教师“精益求精”地制作出了一个个充分体现视、听效果的内容丰富的课件。精美的画面,形象的动画及动听的声音,吸引了学生眼球。但不少化学教师对把现代课程教学引入多媒体的认识,却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于是仍用传统的教学步骤、方法来主控课堂,把多媒体课件仅仅当作课堂教学的“装饰品”,把现代课堂教学看成是“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简单相加,把多媒体当成万能媒体,甚至出现了无课不用多媒体的现象,为用而用,这样就违背了多媒体的根本属性,即教育性。不少化学教师还人为地扩大了多媒体教学的功能,甩掉了粉笔,课堂教学的手段是简单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负担也减轻了,但学生们的思维反而跟不上了。CAI课件的使用不当,不仅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有时对正常的教学起了干扰作用,背离了教学目的,甚至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2缺乏师生双方的互动与交流

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乐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师生的情感交流与思维交流不容忽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自身的体态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意向来影响学生的兴趣及学习方法,同时,学生向教师反馈的任何意见也能反映出教师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很多的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照屏幕宣科,把屏幕当成电动黑板,教师变成了电脑的操作员和画面的讲解员,让学生围绕着课件制作的程序进行学习,灵活性较差。通常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不同基础、不同民族的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非预见性的过程,而我们的教师制作的医用化学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科书制作的静态课件,并不能反映出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不当,反而使教师教学的功能体现不出来,学生的主体性丧失,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实际上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化学课成了“流水课”,不能体现出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效果。

3缺乏人机互动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价格的不断降低使计算机的普及化程度大大加快,我校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但是学校的各个学院在软件建设方面还跟不上教学的要求,达不到校内学科信息全通、一卡通用、在校外任何学校之间信息互通的目的。因此,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还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没有真正的实现教学课件软件的系统化、网络化,实现人机对话。目前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还不能真正方便学生在课堂以外随机学习的需要,学生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内容、练习去主动学习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当中,也不能与老师在计算机上随时交流。所以,目前我们的多媒体教学,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文字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强化教学效果。

4课件的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我校精心设计的医用化学多媒体课件往往是教师本人采用的“个体式”操作,它具有耗时多、规模小、效益低的特点。这样的课件就难以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无疑是智力与财力的双重浪费。大部分教师也不会分解地取出课件中有利于自己教学的“课件碎片”进行“加工整合”,以致校内各学科的课件开发时间长,运用频率低下,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

有教学意义的课件不应是受完整教学程序束缚的整体,而应是一个个有利于突破思维障碍、达到教学目标的“课件碎片”整合成本节课的CAI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探索性地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并非从头到尾地运用,这样可以避免选用同一课件,就只能有一种教学设计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师生双方的创造性,同时还能缩短上一节CAI课的准备时间,提高课件的实用性,从长远看有利于CAI的推广。因此,教师应开发课件碎片的“积件”,对于精良的课件,应积极管理起来,把好的“完整课件”分解,除去不具推广意义的部分,留下有推广意义的部分,并且以课题为单位储存起来,需要时,教师可随时查阅,如此一来,精良的课件可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资源,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以上种种偏差都在提醒我们,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医用化学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构建和优化医科大学医用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南国农.《电化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2.

[2]何楠.论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41(1):127-129.

[3]朱国平.多媒体教学弊端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122.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教学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 多媒体辅助教学走进化学课堂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趣味性、直观性,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顺利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从而能更容易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的主流之一。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于一体, 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 充分地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 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 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体化教学的目的。

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 很多化学教师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过多追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出现诸多误区: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 多媒体“包办”了所有的教学工作, 不但替代了标本、模型、挂图, 甚至还替代了粉笔和黑板。这种全盘“包办”必然带来问题, 如:投影屏幕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板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是无法被完全替代的,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 是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 教学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去使用多媒体, 更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中凡是能够用普通教具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合理地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发挥各种媒体的特长, 优缺互补, 交互使用, 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综合功能, 取得最佳效果。

二、重视“预设”却忽视“生成”

在教学实践中, 部分教师自认为所制课件设计新颖、内容全面、环环相扣, 所以在教学中就按照课件设计思路, 按部就班, 层层推进, 全然不顾学生所思所想, 机械的点击, 不停的放映, 过于依赖多媒体的“预设”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生成”。致使学生成了“看戏”者, 教师成了“放戏”者, “演戏”的却成了多媒体设备及软件, 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 而多媒体“霸占”了整个课堂, 指挥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学生缺少思考, 更别说有质疑的机会和时间了。这样的课堂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践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弱化了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过分追求课堂上的“奢华”

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 哗众取宠。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入了许多活力, 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过于抽象、死板单调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迎刃而解。而有些教师在实际多媒体教学中丢弃教学目标, 只图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 追求花样, 应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点出发,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用好多媒体教学。

四、所有演示实验一律用多媒体

有些教师认为动画演示实验非常清楚、直观, 而且安全可靠, 所以所有的演示实验一律都用多媒体演示, 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实验教学最大的特点在其实践性, 利用多媒体模拟不能实践的实验和没有条件做的实验是可以的。但绝对不能将所有的实验都企图用多媒体来代替, 即有条件完成的实验也采用多媒体模拟, 而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用多媒体来代替实际实验, 对教师来说确实轻松了许多, 但对学生的实验学习就会打折扣。所以, 实验教学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完全代替, 而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教学中, 用多媒体摸拟实验来进行演示,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研究来获得知识, 因为它可以模拟真实地再现变化过程, 所以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 例如摸拟一些不易观察、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实验, 的确有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它毕竟是“模拟”实验, 和真实的实验还是有差别的, 它只能让学生在“看”中来学习, 而真实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在“看”、“听”、“做”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学习。因此可以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用多媒体摸拟, 而是要尽可能采用真实的实验实践教学。

总之, 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也并非用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看待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恰当、适时、科学地选用多媒体, 才能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实现课堂的“和谐有效”。

浅谈多媒体技术

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误区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初级中学孙思强

摘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直观形象地揭示了微观世界, 使教学重、难点更易突破,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们也看到, 很多化学教师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过多追求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出现诸多误区。只有正确看待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实际, 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 恰当适时使用多媒体, 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教学,误区

参考文献

[1]张琴珠.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陈亚山.中学化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03.10

[3]齐群.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03.5

[4]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2004 (.11) .8-12

浅谈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 第5篇

浅谈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巨大变革,然而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方面也存在弊端,如倒置教学的.本末关系、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淡化教师的基本素质、缺少灵活的适应能力等,这些方面都影响到了现代教学实效的取得.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14(5)分类号:G431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件 误区

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误区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124-02

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显示出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有效地化解了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学科抽象性强间的矛盾,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可以促进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掌握等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多媒体教学强大的优势,使得许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一些片面认识,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课件本身实用性不强,干扰正常教学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课件,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实现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的形象化与直观化,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但许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过于重视课件的外在,偏离教学目标,造成课件本身华而不实。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动态的视频等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上,无法将学生的精力与兴趣成功地过渡到知识的学习上,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反而对正常的教学造成了干扰,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状态。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认识基本图形时,过于追求课件外在的“奢华”,采用了大量华丽优美的图片与悦耳动听的音乐,在课上一会儿让学生观察图片,一会儿让学生欣赏视频,的确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过于华丽复杂的图片冲淡了教学主题,教师无法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教学内容上。这样华而不实的课件反而喧宾夺主,成了正常教学的干扰源。

2 盲目排斥其他教学手段,滥用现象严重

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它毕竟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只是众多的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但有些教师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认为多媒体是万能的,不管什么课清一色的多媒体,离开多媒体就不知如何上课。例题的讲解、教材的阅读等,全部被多媒体课件所代替。一节课下来,学生没有看教材一眼,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甚至是为了运用而运用,滥用现象严重。提倡教学的现代化与先进性,提倡运用多媒体,但并不反对运用其他教学手段,而是要在所有的教学手段中找准结合点,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学。

以板书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手段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是广大教师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研究所证实的。多媒体课件一页一页演示,有时甚至是一道题的解题过程需要在两页甚至多页来演示,这对学生思维的连续性造成干扰,不利于学生回顾,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而采用板书,则可以将过程完整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及时回顾,有一个全局观,这对于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教学需要,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科学合理地选用教学手段,而不是不管不顾,一味滥用。

3 教师成了课件的放映者,学生成了欣赏者

现代教学理论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模式,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真正实现教学改革。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统课堂,处于主要地位,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教学观,要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主动探索新知。

但是运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并不等于就是实现了教学改革。许多教师在制作与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多媒体的优势,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教学的主导性,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互动,使教师与学生完全沦为多媒体的“奴隶”,教师成了课件的播放者与解说员,学生只是被动的观赏者,由传统教学手段下的满堂人灌演变成了现代教学手段下的满堂电灌,实则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受课件的摆布,许多教师只能执行课件,按预定的课件进行讲授,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随机表现,认为偏离了课件,而武断地加以否定,将学生的思路与注意力强行转移到预定的课件上来,使课堂教学失去动态生成的精彩。学生并没有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一句话,在多媒体运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主动思考与积极发言预留空间,要学会根据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地处理课件,甚至可以抛开课件,让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精彩。

4 片面追求信息越大越好,学生难以消化

有些教師片面地认为信息量越大就代表教学率越高,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陷入了片面追求大信息量的局面。一方面是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盲目堆集,缺乏内在的逻辑性,这本身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偏向于具体的事物,而信息的盲目堆砌,杂乱无章,粗枝大叶,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所能获取的信息量有限。另一方面,整节课的教学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识记阶段,学生没有深入思考与消化的时间与机会,这直接造成在大的信息量的表面下学生所能掌握的知识不多。多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量,但在教学中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一个度。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与探索时间,让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规律,通过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地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识记层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与学习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适度适量地来增大信息量,达到学生能够很好地消化与理解,这样的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才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

5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理性地看待多媒体,认清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运用多媒体时要把好几条原则。一是实用性。要实现课件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外在形式吸引人,内在内容更要有实质的东西,要能够将学生对外在形式的兴趣与注意力转移到内在的教学内容上来。二是辅助性。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教师要在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与现代教学手段(如动手操作、多媒体等)之间找准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共同为课堂教学服务。三是时机性。多媒体虽有较大的优势,但并不是在教学中随时随地都能发挥出来,要在必要时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与探索,以探索出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钟汉斌.浅谈多媒体教学的误区[J].青春岁月,2011(8).

[2]李晓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5):145.

[3]姚宏.小学数学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和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159-160.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7篇

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 多种感官刺激, 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2.传输信息量大, 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 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 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3.交互性强, 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 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一、多媒体的“滥用”现象

当上级教育部门组织评选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的时候, 多媒体几乎是每课必用。大有无多媒体不“优”, 无多媒体不“范”的态势。其实, 我们都知道, 无论何种教学方式, 都是以服务于教学为前提的。多媒体所起的作用永远都是服务于教学, 而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 要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千万不能把优势变成劣势, 为了“多媒体”, 而“多媒体”, 犯了画蛇添足的错误。要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防止滥用现象的发生。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有的教师因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 而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但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尤其是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 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

2.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应是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的综合体现

四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多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 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 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3. 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 要根据课题内容的需要

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能用多媒体, 也有很多不适合用多媒体教学的。应根据是否能够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学习效率而定。

(1) 对于用常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 就没必要使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教学

比如, 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因为那样只能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对于一些内容多的复习课, 也可通过制作课件来浓缩内容, 突出重点、难点, 起到提高复习效率的作用。

(2) 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要用录像或动画等多媒体方式代替

因为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直观、很生动的媒体资源, 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我们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当然, 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却最好能用多媒体演示代替。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 有些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实验。

(3) 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微观粒子运动、微观结构、用一般方法不能解决问题

如分子、原子结构、电解质电离、原电池中电子的运动方向等等可以借助多媒体, 利用动画进行模拟演示, 使之更直观化、形象化, 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 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 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 例如, 初中化学中水的分解、氯化钠在水中的电离、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 仅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 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 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杂化轨道、大π鍵、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 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4) 用多媒体进行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

如钢铁的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既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复杂的制造过程, 又能安全迅速地学习知识,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的“懒用”现象

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从不用多媒体或很少使用多媒体。存在着“懒用”的现象。其实, 上述的“滥用”和“懒用”是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正因为平时的“懒用”, 才会导致公开课时“临时抱佛脚”, 操作技能不熟练、运用方法不当或设计不科学等问题, 出现上述的“滥用”现象。反之, 因为有滥用现象发生, 导致师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 没有那种教有所获, 学有所得的愉悦感, 从而更加剧了教师“懒用”的现象。因此, 要使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就必须从平时的教学工作做起, 及时发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契机。积累素材:不管是自己制作的, 还是从网上下载的, 都可以保存在自己建立的多媒体素材库中。以便需要时选择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但这个劳动的过程也是熟练技能, 掌握技巧, 享受快乐的过程。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我们可以取人之长, 补己之拙。同时也鼓励教师之间相互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多媒体,运用,辅助关系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巨大的知识传输量、生动的画面、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功能, 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了化学课的教学效率, 使化学教学课堂更加有声有色。同时这一场教育革命性的变化给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 教学的组织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教师应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入教学, 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但是本人在观摩多位教师的公开课时, 却发现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手段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 有的教师过分迷信多媒体, 过于依赖一些教学软件,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 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 板书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上课时只让学生看屏幕, 只根据原有的教学程序按部就班地讲授, 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很少。整个课堂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程序, 教师成为课堂上的“放映员”, 学生成了“观众”, 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千篇一律的显示及程序化的教学模式, 使课堂上没有了生动活泼的气氛。另外教师的操作点在键盘和计算机上, 学生的注意点在屏幕, 还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发生分离, 这种注意力在空间上的分离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阻断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本人认为, 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是不可取的。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不仅要学会, 而且要会学。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 更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 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关注教学的生成性问题, 时时调整教学思维, 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讲授过程。现代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等。因此, 教师只要现代教育技术, 抛弃传统教育手段的思想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起到应有的作用, 产生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要处理好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的关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化学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是有的教师由于实验条件的原因, 或者为了教学方便, 对实验教学一律采用多媒体演示, 把本该属于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实验一律用模拟效果代替, 把原本属于学生亲自观察、思考、判断的实验事实用投影形式一下子显示出来, 学生了解、掌握到的实验印象很肤浅, 导致实验效果很差。因此本人认为, 计算机模拟无法替代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用模拟效果完全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动手实验是不可取的。教师在通常情况下不要把化学实验制成课件, 应将化学操作实验摆在教学的第一位, 这样才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 才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对以下有关实验内容采用多媒体演示: (1) 污染环境、有一定危险性、操作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如:氯气的制取及性质, 水的电解等易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难于演示的实验。 (2) 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 如:撤制取氧气的装置时先撤去酒精灯导致炸裂试管;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爆炸;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 液体冲出试管外等。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 可将步骤分解, 放慢动作, 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 而且可以渲染气氛, 学生看后印象深刻, 克服了传统教法由教师讲解其错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能加深学生印象的缺陷。 (3) 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有些实验现象的差别不大, 对比比较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 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 引导观察, 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既简单明了, 又记忆深刻。 (4) 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变化规律。这些微观世界一般情况既看不见, 又摸不着, 只靠语言和文字描述, 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 变抽象为直观, 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 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学生的记忆将更为深刻。因此, 教师只有将CAI课件作为辅助手段, 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才能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 才能取得化学实验教学的高效率。

三、要处理好多媒体的运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扩大信息空间, 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用计算机模拟微观粒子的结构运动, 模拟难于再现的化学实验, 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是许多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办到的。然而有的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 过于依赖教学课件, 上课时只让学生看屏幕, 许多问题只是用鼠标把答案结论一点而过,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注重运用多媒体激励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启迪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注重引导学生敏锐地提出问题、系统地分析问

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关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河北衡水中学, 河北衡水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按逻辑顺序应包括复习引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以合理、恰当、精彩的方式方法导入新课, 对整堂课的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的实施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注意哪些事项?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原则方法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最大限度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我认为,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新旧知识点与点的衔接, 更要注重知识点与面的切合。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一语道破, 会使学生在头脑中自然将知识横向联系并向纵向方向发展, 有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领会知识, 也就是说使学生在运用知识时, 可以以点带面, 形成行之有效的知识网络。比如在讲氮族元素时, 可以在讲授每节新课时。适当联系前一节的内容整理补充, 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 讲完这一章时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将是一棵树而不是一堆烂树枝, 其实这也是引入的务实所在。

2.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 考虑情感目标的达成, 导入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所在。各种典故、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故事比题、灵活地探究解决问题。因此本人认为,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启迪思维应该是同步的。只有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 指明观察的方法和观察的重点,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思维, 透过现象, 把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才会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 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要处理好制作选取课件和教学需求的关系

教学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必备材料, 课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奢华”, 或只是照搬一些软件现成产品,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没有涉及学生学习中的一些盲区, 难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加之有些产品视听效果、影像质量较差,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果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本人认为, 不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的教学课件, 都应根据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来正确使用, 都应遵循“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才是最好的”原则。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的开通后, 供教师选用的课件素材也日渐丰富。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所选取, 才能发挥

喻, 甚至教师的亲身经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趣味实验、“厨房化学”, (比如用食醋和鸡蛋壳就可以制出二氧化碳) 都可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 它们都可以成为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 缩短教师与学生、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的距离, 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 从而愿意学习, 乐于学习, 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3. 面向大多数原则。

新课的导入不要故弄玄虚, 不要过于深奥, 要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 有兴趣有欲望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并且有信心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纳新知识的到来。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开门见山法。教师以清晰、简练、有条理的语言, 开门见山, 开课点题, 如我在讲授“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时是这样引入的:“我们用长度来衡量物体的长短, 用温度来衡量物体的冷热程度, 那用什么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呢?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再如我在讲授《化学反应速率》一节时这样导入新课:“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用速度来描述, 那么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我们用什么量来描述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导入语, 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了一个初步认识, 在学习中自然会将其与物理中的“速度”相联系。

2.展示实物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 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将高深的化学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卤族元素》一节的教学, 教师可通过展示胶出其在化学教学中的最大功效。

综上所述,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要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于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为根本,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克服传统教学的某些不足, 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对待多媒体, 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不排斥, 不迷信, 在研究印证的基础上吸纳。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放弃化学学科的特点, 置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化学试验而不顾, 而简单地去搞多媒体教学。只有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 引入现代教育科学技术, 才能使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具有“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的特色。因此,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道路上, 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 让我们共同努力, 用精心和智慧去创造化学课堂教学的灿烂明天。

参考文献

[1]师书恩编著.计算机辅助教育。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3年.

[2]李克东, 谢幼如主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2001年.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9篇

●●多媒体技术在化工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势

1. 广泛地获取素材

Internet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库。从Internet上, 可以了解新的教学动态, 下载各种教学素材。国内许多学校, 多将课程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要点公布于校园网上, 有的学校校园网对外公开, 从网上可以获得多种教学素材。另外网上还有许多关于化工设备、化工原理等的视频录象, 也可下载后供学生观看, 以增加其对《化工原理》的感性认识及学习兴趣。

2. 辅助学生认识化工设备及工艺流程

计算机与投影仪相联, 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展示相关仪器, 模拟生产车间,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资料。多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有利于师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计算机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累计素材的数量和质量, 教学素材有多种来源, 如自己拍摄照片, 网上下载图片, 从各种参考书上扫描图片等。收集积累教学素材是一项长期工作。该项工作应以工作应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 收集得到的素材, 经整理后保存在光盘介质上, 在课堂教学中共存。

3. 辅助学生认识化工单位操作的特点

对于许多单元操作, 教师在课堂上十几分钟讲述所传达的信息量, 不及一幅照片或一台仪器所传达的信息量, 因此, 照片、实物、实验室、现场教学就成为《化工原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然而, 这些教学手段又往往受地域、时间设备条件等因子的限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此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工具, 利用计算机播放图片、视频, 可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作者曾在多年的教学中收集许多视频资料,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通过网络, 辅助学生课下复习

在传统的习题课的教学中, 教师只能掌握一部分学生的习题情况, 不容易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水平。现代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提供评价反馈系统, 利用网络教室, 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答题情况, 有利于对学生反馈过来的答题情况做出及时评价。此外, 校园网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 授课教师可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工具辅助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在授课后, 及时将授课内容、授课要点、补充资料、学生答题及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参考资料等公布于网上, 既可以帮助学生课下复习, 又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

5. 通过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展示更深的课程内容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地位已众所周知, 但对化工原理来说, 制作一套完整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非易事, 它需要素材的长期积累,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 作者深有体会。每位教师往往进行一些教学研究的同时, 也积累大量的素材、资料, 如能在项目结束后, 将这些素材、资料整理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这既宣传了自己的工作, 又加深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 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6. 通过E—mail及QQ等工具听取学生意见, 回答学生问题

授课教师可将自己的E—mail或QQ向学生公布, 以便更好地听取学生意见, 回答学生问题, 这对解决改进教学中的问题, 不失为一条好的渠道。

●●采用多媒体技术应避免的误区

误区之一:课件一味追求趣味性, 而缺乏针对性, 哗众取宠。其实, 趣味性并非化学多媒体教学的第一追求。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其特长在于能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化学教材中内在的、本质的东西以直观的、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 从而解决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无法或难以克服的问题, 如模拟一些宏观或微观的过程 (如物质微观结构演示、反应原理的动态表述) 、构造虚拟的实验环境、模拟实验室难以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实验 (如合成氨、硫酸的工业制法) 等, 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使之获取动态信息, 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 并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打好基础。所以, 教师在开发课件时务必考虑清楚, 所使用的多媒体手段是否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而不仅仅是趣味性。

化学多媒体教学误区谈 第10篇

一、用多媒体完全代替板书

板书是我们开展化学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写起板书来既费时又费力,并且一些化学知识中较为复杂的图形等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用板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自从在化学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工具,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了,即使是一些非常复杂的知识、图形,教师都可以在课前利用电脑或者直接用制作好的课件拿来使用,可以说,多媒体工具使得板书不再成为教师的一大负担.然而,很多教师在看到了用多媒体代替板书的种种便利以后干脆完全用多媒体代替了板书,从而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传统的板书中,教师用粉笔写下的字都是有一定痕迹的,即使学生有刹那时间的走神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利用多媒体工具来代替板书则使得板书丝毫没有痕迹可寻,一旦学生稍不留神,可能就错过了一些重要的知识.除此以外,由于利用多媒体进行板书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就把大量的板书呈现出来,因此,板书的推进速度比传统的板书要快得多,这个时候,一旦教师不注意把握教学节奏,很容易会造成教学进度过快,导致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没有思考的时间.同时,提升板书速度的同时,势必会使得板书的量也大幅度增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二、教师过度依赖他人的教学课件,忽视学生的实际

在互联网的影响之下,很多的教学资源都可以共享,而我们在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一些化学课件当然也不难找到.很多的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都比较繁重,很少有教师能够抽出时间去制作教学课件,大部分的教师都选择用别人制作好的课件直接拿来用.教师用的这些课件很多都是由一些专家制作而成的,这些由专家制作出来的课件往往制作精良,画面优美,在制作技术上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然而,由于这些专家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因此,他们制作出来的化学课件虽然形式优美,但是在内容上却存在很多的不足,所制作出来的课件要么无法突出重点,要么无法突破难点,总之,这些教学课件往往是华而不实.而教师一旦长期利用这样的课件来开展化学教学工作势必会影响整个化学教学活动的质量.

三、在实验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工具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化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实验教学当然也没有被排除在外.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曾经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过模拟的化学实验.因为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要么实验周期过长不具备实施条件,要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不适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例如,我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这个实验的时候,由于学校没有贮存一氧化碳,并且也没有封闭的实验装置,这样,就不具备实际操作这个实验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了模拟实验.然而,我们的教师在看到了模拟实验的便利性以后,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很多教师无论什么实验都喜欢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实验.要知道,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很多知识只有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才能学得,而一旦所有的实验都用模拟实验替代,势必会影响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例如,我们在做二氧化碳的验证实验时,如果倒入集气瓶内的澄清石灰水的量过少就容易出现由浑浊又变澄清的现象,而这种经验学生只有在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而如果采用统一的多媒体模拟实验,可能这种现象学生永远都没有办法遇到.因此,过度地依赖多媒体开展实验教学不但无法实现实验教学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误区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误区;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技术也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在近年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并茂、声形俱佳、动静结合的优势和它容量大、直观性强易接受的特点,深得师生的青睐,在教学中越来越得以广泛的应用,仿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了一种现代课堂的“时尚”,大有让课堂教学不用多媒体的教师羞愧难当之势。然而不少教师不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实际、甚至学生的实际,一味的为制课件而制课件,为追求“现代化”而使教学“盲目化”等等,致使一旦有什么公开课、教研课等,便毫不犹豫的选择多媒体进行教学。

毋庸置疑,多媒体在教学中能成功运用,的确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一味单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也的确跟不上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千万要注意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教学叫“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是“辅助”。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中显然存在着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的一些误区。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要教改问题。下面就谈谈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一、教师要坚持做“点拨”者角色的再造,切忌做“点击”者角色塑造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和谐统一。在这个统一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进行技术和艺术性的传道授业,其关键是教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这个度,即就是说要注意好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个关系。毋庸置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的是“点拨者”的角色。

那么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来后,教师是否应当坚持“点拨者”这一角色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在我们的多媒体教学现实中有些教师以为“多媒体教学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足以代替教师“点拨者”这一角色,于是自己便悄然的由“点拨者”变成了鼠标的“点击者”。致使大多数教师的整个授课过程,师生双向交流少,亲和力不强。屏幕影像、文字接踵而至,学生应接不暇。因此,我们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教师“点拨者”角色的再造,切忌让自己变成“鼠标”的奴隶。要知道这课件本是他山之石,要拿来攻玉,而不是用来砸自己的脚。

二、不能简单的把多媒体当作只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剂”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是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培养各种思维和能力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不能说多媒体的功能就仅仅是如此。因此,设计软件时,不能仅仅围绕学生兴趣而设计,过多地片面追求软件的兴趣效果,而造成有些“有趣”的东西泛滥、有“实际价值”的东西却缺少。

多媒体课件应当充分利用声像文字媒介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媒介进行诠释,进行绘声绘色的情景创设,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应该依据信息传递与反馈原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去设计,依靠多媒体的放大、缩小、定格、再现等技术,使学生开拓思路、引发想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三位”融于一体,在人机交互中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准备时,就要选取那些学生共同认同的素材,以便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一种“未曾揭开面纱”的神秘感,让他们产生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达到这层效果,用于诠释课文的声像材料以及动画演示等技术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借助形象化的手段将文章主旨、感情基调、文字风格再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课文情境,使学生由“感知展现于眼前的教材文字”转化为“感知置身于其中的图像声音”,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深奥变得肤浅、复杂变得简单、抽象化为具体。可见,多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载体和补充,而不是一种单纯调味品。

三、不能将“教学手段先进”与“教育思想先进”混为一谈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教育技术的运用,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可见,不少教师对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怎么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先进,自己就教得好,学生就学得好了。其实他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征。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应该特别注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融于多媒体课件中,来实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完美统一,以达到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的效果。而不要错误地认为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实现了先进的教学思想。

四、避免不科学的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

我们知道多媒体教学只是现代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但通过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传统教学虽然有它的诸多弊端,但经过多年改进和提炼,必然也有其精华一面。而多媒体技术在于辅助教学,不可将其简单否定或轻率的全盘代替。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将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但由于二者整合的科学性不够,于是在课堂上也常常出现手忙脚乱、课堂比较混乱的局面。例如:有些教师在用课件上课时,一会儿将知识展现在多媒体显示屏幕上、一会儿又在黑板上板书一些知识,一会儿又走到学生跟前提问,这样显然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且也使传统教学的精华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反而使课堂呈现“三不像”的混乱状态。致使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可见,多媒体技术在于辅助教学,而并非全盘代替传统的教法。因此,课件材料的选用、音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和该学习内容是否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等,都要恰到好处的符合教材情景需要,力求做到与传统教育的精华和谐与完美的统一。

五、课件制作应避免哗众取宠而忽视科学合理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其目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可见,课堂教学绝不同于演电影、电视,需要壮观的场面,而不少教师在课件制作时走入了这一误区:把课件制作得色彩艳丽,场面壮观,使整个课堂仿佛热闹异常,轰轰烈烈。这样过分的追求视觉形象和听觉效果,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了其缺点。因此,不仅偏离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画蛇添足、无意间分散了学生注意力,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们在课件制作方面应明确课件制作的目的——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围绕此目的展开素材的收集和处理,同时教师有必要对课件的信息加以限制,一定要避免哗众取宠,防止学生兴趣迁移;要避免喧宾夺主,防止本末倒置的现象。

綜上可知,多媒体是把“双刃剑”,成败就在于教师的举手之间。我们知道,多媒体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直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为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使用不当,就得不偿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 所以,面对多媒体,我们不能够“甘为他人作嫁衣”,而应该做好多媒体教学的真正主人,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为我所用、积极地探究新课程理念天空下的教改蓝图。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主编

[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李兴保、刘成新主编

[3]《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

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第12篇

一、误区

(一)推崇多媒体教学,抵制传统教学。

现在各大高校都在新建和改建多媒体教室,都在提倡并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在明确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在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决定的。因此,过分崇仰多媒体教学,抵制传统教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有些学校规定所有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多媒体教学同传统教学法一样,有自身的弊端,如在教学过程中,限制教师课堂设计的发挥和创新,不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则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活动设计的参与性等。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基本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教材类型,选择、设计并组合运用恰当的教学媒体,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前没有二手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而许多教师制作出来的多媒体仅仅局限于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搬”到电脑上,讲教材内容则直接拷贝到课件当中,是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有些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整节课坐在多媒体计算机控制台的位置上进行教学,把自己孤立于课堂角落里,与学生没有交流。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人为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部分教师除了单纯依赖多媒体教学之外,还缺乏电脑操作的熟练度,缺少电脑应用常识及简单故障处理的经验。因此,当遇到硬件发生故障,电池电量不足,声音无法播放,影片图片不清晰等情况时,只能中断课堂教学,求助于电教管理员。在突然停电或者电脑无法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二手准备,教师往往束手无策,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

(三)多媒体教学等同于课件演示,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和效果。

漂亮的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任何意义,好的课件,不仅要从界面、文字、声音、构图、颜色、图片、图像、链接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而且要利用制作技巧,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材性质合理地进行活动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形式相统一。因此,课件要讲求实际,要真正地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的目的。但是很多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课件的华丽,追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把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效果统统用到教学中,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画面和音乐上,而不是专心于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从而没有显著的课堂效率。

(四)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是采用传统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首先都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通过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了解,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经验,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动形象的讲解,达到师生间的互动和感染,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体现教学艺术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多种思维的能力,仅仅依靠于多媒体教学是不够的,这更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来的情绪和气氛,有赖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与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才会更加具有有效性和持久性。

二、对策

多媒体教学要想走出这些误区,发挥其独特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合理设计多媒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充分认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使用多媒体,不是为了所谓的多媒体教学而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而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恰当使用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有利弊,多媒体教学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法也不会被多媒体教学淘汰。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每门学科每堂课所必须采用的,它只是一种教育教学手段而已。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既不能盲目推崇多媒体教学,又不能因循守旧,死抓传统教学法不放。而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注意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让两者优势互补。

(二)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方法灵活。

教师的教学魅力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目的的实现。不论采用什么模式的教学手段,教师都应该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力争开发学生的各种潜力,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教学课件所左右,做到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方法灵活,使教学生动活泼。无论教学手段多么先进,教学原则都是不能违背的。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深入浅出,言语操练形式要多样而新颖,听、说、读、写、译五种言语活动的安排要目的明确、比例合理、恰到好处。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机地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不要让学生总是盯住大屏幕阅读,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活动的合理调配,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精力充沛,积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三)合理设计多媒体,处理好课件与教材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遵循内容科学、文字精炼、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原则,防止内容脱离课本及大纲、制作形式新颖,但主次不分、重点不明、详略不当、文字不简练等情况的出现。课件和教材是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只顾课件的豪华设计或课本的单纯讲授,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课件的内容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源于教材是指课件以教材为依据进行设计,而不是仅仅对教材内容进行拷贝;高于教材是指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要首先考虑如何用它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课本难以发挥或无法发挥的作用。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不仅因为教什么、学什么主要取决于教师,怎样教、怎样学主要取决于教师,还因为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气氛的调控、教学节奏的把握、师生情感的交流等活动也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备课认真、讲授生动、教法灵活、师生沟通等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巧妙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达到有效的教学互动目的。

从构成要素上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的,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构成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中,除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和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有效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有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是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证实的,但是,其优势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对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它的运用是否得当。设计合理、运用得当,则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设计欠缺、运用不当则会事与愿违。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并探索多媒体教学,就可以避免或减少问题的出现,促使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平文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东职业技术.2007年.

[2]甘霖.多媒体教学的探究——谈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6月.

[3]朱毅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思考.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7月.

[4]田丰.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改进.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年5月.

[5]宋琪, 王继武.多媒体教学误区分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年6月.

上一篇:经典的源起下一篇:戏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