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特写范文

2024-06-25

电视新闻特写范文(精选8篇)

电视新闻特写 第1篇

以拍摄一家花店为例:在全景和中景镜头中会出现琳琅满目的花卉, 有玫瑰、百合、郁金香等等, 而特写镜头则只是一朵玫瑰花或者玫瑰花的一个局部。我们很难在大景别镜头中注意到玫瑰花上的水珠, 而在特写中一粒水珠占据了画面的大部, 非常夺人耳目、引人关注。特写就是这样通过描绘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 排除一切多余的形象, 强化观众对被摄体的认识。通过这滴水珠和玫瑰花的局部, 观众容易获得清新、饱满等心理感受。所以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他所著的《电影美学》中说, 特写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电视是视觉艺术, 因而在拍摄和编辑过程中是要遵循视觉规律和人们的观察习惯的, 特写镜头的运用也并不例外。例如我们到一个地方, 首先要打量一下周围的环境:左边是树林、右边是一片湖泊。我们选择湖区, 走过去看到一片莲花盛开的荷塘, 其中一朵荷花分外吸引人眼目。在这组画面的拍摄和编辑中我们是这样处理的:第一个镜头, 介绍全部环境的远景;第二个镜头, 表现湖区的全景;第三个镜头, 是荷花盛开的荷塘的中景;第四个镜头则是最引人注目的荷花的特写。由此看出, 电视作品表现出来的与我们的观察过程是完全一致的。

电视新闻的从业者在刚入行的时候往往会从会议新闻入手, 这是因为就画面而言会议新闻比较规范, 或者说有些程式化, 所以容易掌握。会议新闻一般以带有会标的全景开头, 然后是介绍会场全貌的全景, 主席台的全景、中景, 参加会议最高领导人的特写、发言者的特写。这是符合人们的观察习惯的。因为人们对会议的关注首先是会议的内容和规模, 第一个带会标的全景画面就做出了回答, 其次人们关注的是会议的规格和重点,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领导人和发言者的特写镜头。

在电视新闻中大部分是以远景或全景镜头开头的, 这是缘于人们的观察习惯。因为人们到了一个地方、参加一个活动, 首先看到的往往是全部的环境, 然后才会做出选择, 去到自己要加入其中的那个部位。当然, 也并非全部的电视新闻都是如此。例如在人物报道中, 我们往往会以主人公的特写开头, 这里起到的是强调作用, 告诉观众这篇报道要表现的就是这个人物。再比如, 一篇电视新闻的开头是撞瘪的汽车车灯、落在马路上的摩托车头盔两个连续的特写镜头, 我们会很容易地意识到报道的是一起汽车和摩托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之所以没有采用全景开头, 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事故本身, 是撞成了什么样子, 而不是事故在什么环境中发生, 更不是两车是在马路的左边、右边还是中间相撞的。镜头的处理与人们的观察必须是一致的。所以说, 按照观察规律和画面表达的需要, 特写镜头在一些特定的时候也是可以用作开场的。

事实上, 人们观察事物的过程中, 对观察对象最关心、最强调的都是某个部位而非全部, 是小景别而非大景别, 也就是说在电视画面中强调是由特写镜头来完成的。由于特写最具表现力和冲击力, 适宜表现事物的细部特征,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结构中有着重要的表现作用, 所以应该是电视新闻编摄者着重注意、着重表现的一个景别。但也正因为特写具有强大的表现力, 也就不能过分轻易过多过滥地使用特写镜头, 避免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不能产生明显作用。那么, 什么样的拍摄对象我们可以在电视新闻中使用特写镜头呢?

在上面所举的例子中, 荷塘中的那朵荷花我们用了特写, 因为它在众多的荷花中是最吸引注意的一朵。可以拍摄成特写的被摄对象具有的第一特质就是最吸引人。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人们在购物的时候, 面对商场里五彩缤纷的商品, 往往购买的是那个最吸引我们的商品。例如我们来到鞋帽柜台, 有一双鞋子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我们最终购买的很可能就是这双鞋子。因为具有这种特质, 这双鞋子在电视节目中是可以成为特写镜头的。

在交通事故的那个例子中, 撞瘪的车灯、落在地上的头盔是特写镜头,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成为特写镜头的第二个特质, 它是最被人关注的。在会议报道中的领导人和发言者被拍摄成特写镜头, 他们具备的是第三个特质:最重要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商场里的那双鞋子。如果由于价格等某些方面拿不准, 我们可能需要和不在场的家人、朋友商量一下, 于是我们掏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 准备拿回去给别人看。请注意:我们拍摄的这张照片一定是这双鞋子的特写, 而不会是有好几双鞋子的中景。这时候这双鞋子具备了成为特写镜头的第四个特质:我最想告诉你的。

运用特写手法写活电视新闻 第2篇

特写, 最初是电影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电影中突出地拍摄人的面部或其他局部, 一个物品或局部的镜头。电视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的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 使镜头放大, 产生视觉冲击, 使其产生立体感, 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一、新闻特写的主要特点

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 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透视全局。与其它媒体相比, 电视媒体的新闻特写可谓魅力无穷, 它在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的同时, 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 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 使人物栩栩如生, 从而大大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传播效果自然更胜一筹。我们在大兴安岭扑火的新闻中, 曾采写了《新婚三天上火场》《夫妻瞭望塔》等, 通过选取的代表性的人物, 展示了扑火队员、森林管护队员对大森林的热爱。电视新闻《在大海中永生》就是特写的名篇力作, 以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 采用特写的形式表现了邓小平与人民的深厚感情。

1. 现场感

所谓“现场感”就是用生动的形象说话写新闻特写, 首先要能“叙事如画”。现场镜头 (包括现场同期声) 的采集是特写写作的前提, 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中时时处处用心留意, 善于捕捉拍摄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 例如在汶川地震救援中有许多感人的画面, 《敬礼男孩》《可乐男孩》都紧紧抓住救援的第一现场, 画面用特写的形式把有新闻价值的场景活生生地摆在观众面前, 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朽的民族精神。

2. 局部化

从时间上来说, 局部化意味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 一个画面, 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段, 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段或时间发展的高潮部分。2010年7月份, 某媒体报道了一位八十多岁而无人赡养的老人, 老人一生养育了六个子女, 三个儿子, 三个女儿, 老了却住在一个年久失修的窑洞中, 吃的饭菜已经变馊, 上面是嗡嗡乱飞的苍蝇。在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时, 老人流下了辛酸的眼泪, 与此同时, 摄像师迅速把镜头推了上去, 采取抓拍的手法, 把老人的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当时的无奈、辛酸充分表现出来, 在后期的制作中, 记者以叙述的手法和大量形象生动的现场镜头充分地用画面语言表现出了这位八旬老人的有儿有女却无依无靠的可怜生活,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起到了教育作用。

二、如何写好新闻特写

1. 要抓新闻事件的高潮

新闻特写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 而是抓住重点, 突出重点, 突出其最精彩最具特征的部分。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 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 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我台记者在一次社区组织的捐助贫困学生采访中, 当时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神, 在现场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 捐助的人们越聚越多, 当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现场, 把退休金送给一名贫困生时, 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于是记者回来就以一老一小相拥而泣配上《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开头, 播出了新闻特写《爱心竞争党恩无限》, 此稿件获得黑龙江新闻奖三等奖。2010年11月, 我台在棚户区改造的专题《屋里屋外话变迁》中, 摄像记者就采用特写的手段, 一方面把棚户区平房的破、旧、窄充分展现出来, 外面下大雨, 屋里下小雨, 外面不下了, 屋里还下着。另一方面把楼房的新、亮、暖展现出来, 室外的大雪纷飞、室内的温暖如春。从而生动地烘托了气氛, 增强了感染力。如果说消息注重以事实说话, 那么特写就侧重以情感人、以景动人, 要瞬间抓拍事件的高潮部分。

2. 要加强描写的生动性

新闻特写要有声有色地反映出现场的情景和气氛, 不能靠堆砌形容词来表现, 而应该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来实现。把这些细节、镜头处理好, 就会使特写显得有声有色,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新闻特写:英雄回家时泪水洒衣襟》中, 新闻的素材就是第一批援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医疗队员回家, 创作者在现场站在不同角度, 以不同机位拍摄出了接机者和医疗队员, 又是激动、又是欣慰的特写场景, 使整个片子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我台记者在采写《昨晚, 他们为爱赶来》的新闻时, 就是描写了一位RH阴性产妇出现大出血时, 我区仅有的四名同血型人员乘飞机、包车, 从四面八方赶来, 画面抓拍了几种不同的交通工具, 展示了人间的大爱。

3. 善于判断, 选择适用体裁

新闻特写固然感染力强, 能吸引读者, 但并不是任何新闻题材都要用这种体裁来反映。有的题材值得用特写来表现, 而且表现的效果很好, 而有的题材没有感染力和生动的形象, 没有典型的有特色的事件和人物活动的情节, 或者新闻价值主要并不体现在外部形象上, 就不适于这种体裁了。

摘要:电视新闻特写作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新闻形式, 它通过抓拍生动的形象, 利用现场高潮迭起的真实情景来展现新闻事件, 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采写电视新闻特写, 使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形式得到较好的运用。

新闻特写 第3篇

来了!是宫本田!来了!是由守利!林盛林!王少华!郭巧云!。。。富丽堂皇的新华宫酒店如意厅内一片欢腾!几十位发小同学欢腾跳跃,互相拥抱,紧紧的握住对方的手,激动万分!摄影师此时更是及时按下快门,抓拍下这一幕幕精彩的瞬间!

期盼已久的发小同学大聚会终于如期举行了!这次聚会与以往的不同是:很多“失联”几十年的同学在同学们不懈的努力寻找下,终于回到这个大家庭了!

回首1992年11月,在李言华及部分同学的努力下,在当时通讯工具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使用了各种方式,千辛万苦,寻找到了四十多位同学与两位老师,实现了班级历史上第一次毕业三十年后的首次团圆!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其后的二十多年里,虽然部分同学们经常举办大小聚会及活动,但是他她们仍然忘不了那些还没有联系上的同学,为此想尽了各种方法找寻,乔世强同学还专门自费在主流媒体刊登广告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金桂芬同学寻找到了宫本田同学后,寻找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宫本田同学利用特殊渠道先后寻找到了绝大多数“失联”同学!他不辞辛苦,登门寻找,甚至登上七楼寻找确认,在与“失联”同学电话确认中,他她们都感到万分吃惊与惊喜!同时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多年中深切思念之情!更加表达了想与广大同学们相见的愿望!甚至远在外地的王少华同学要专程赶回与同学们见面!

应广大同学们之邀,此次聚会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了,班长孙东生、群秘书长任玉仙亲自参与策划,乔世强同学始终在千里之外关注、提出建议,还委托爱人找出去年聚会的签字条幅送来,最后日期定为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报名活动开始!短短几天报名参加聚会的人数就达到了三十人!大大超乎聚会筹备组的预料!

中午11时,在本次聚会主题曲【我们举杯】的乐曲中,聚会开始!秘书长任玉仙首先致辞:

同学们中午好!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期盼已久的61届西岗区中心小学一年五班发小同学联谊会今天如期举行,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分别五十年后,我们再次相聚。在此,对各位同学们能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活动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并对因故未能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送去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时光可以带走青春,却带不走深厚的同窗友情,多少次的魂牵梦绕,多少回的心驰神往,今天我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身居外地的王少华同学,得知这次聚会的消息后,非常激动,多次致电表达对故乡、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深深地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远在大洋中船上的乔世强同学,得知这次同学聚会的消息后,也兴奋不已,特地发来了致辞。由于聚会时间准备仓促,几位同学因故或者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但是他她们都在同学群里表达了对聚会美好的祝福!侯丽媛、张斌同学还专门委托群主一定要代表她(他)向“失联”同学转达真诚的祝福!任玉仙最后说:这次聚会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开端,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和联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接着我们的老班长孙东生致辞:

他说: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弹指一别五十年。自从离校后,我们就各奔东西,各自打拼,甚至有五十年未曾见面的同学,今天,我们终于相聚了,也许我们暂时还彼此不能脱口叫出对方的名字,但当年的模样却记忆犹新,从大家的表情里,我看到了那份穿越五十年的牵挂。回想起那段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幸福时光,大家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大家的语言依然是那么的亲切、真实而有趣。因此,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我们的同学。不论我们走到哪里,即使身在天涯,我们依然拥有着共同的记忆,分享着共同的快乐。下面咱们聚会宴席开始,我提个倡议,今天聚会能喝的多喝点,不能喝的不要勉强。让我们共同举杯!期间,同学代表宫本田、刘盛林也登台发言:均表示一次短暂的聚会虽能了却我们一时的惦念,却了却不了我们一生的思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常联系,常来往。让大家始终感觉到同学情是一个团队,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情宝库。

席间同学们不时登台献歌、不时翩翩起舞、不时互相拍照留念、不时举杯共饮。。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已离开五十年了,五十年的分别,五十年的牵挂,五十年的等待,给我们相约相聚足够的理由,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踌躇满怀,激情洋溢,发小的同窗生活,度过了人生中那段最纯洁、最开心的时光,我们不仅收获了学业,更收获了真挚、纯洁的友谊。

这时,摄影师送来了这次聚会的全家福照片,同时也为新来同学赠送了纪念品。大家一片欢腾!都在仔细观看照片与纪念品,喜悦的表情洋溢在脸上!

电视新闻特写 第4篇

信美德, 坚持夫债妻还, 依靠勤劳的双手, 省吃俭用, 5年偿还6万多元外债, 赢得乡亲广泛赞誉的感人事迹。董桂英不仅高票荣登2010年中国好人榜, 这篇稿子也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说来有趣, 这篇稿子的线索竟是记者在和人闲聊时得来的。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巡山》等, 也都是通过真实记录基层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工作, 反映了他们的高尚情操, 并在评选中获了奖。在文艺节目的制作上, 2005年由笔者主抓的平顶山市春节联欢晚会,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在主题升华、内容选定、节目编排和后期制作上狠下工夫, 只花了10万元钱, 就成功举办了一场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文艺晚会。在随后进行的全省电视台春晚评比中, 这台晚会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在获得一等奖的同时, 还获得了灯光奖和摄像奖。一位资深评委感慨地说, 以平顶山台的条件和这么少的投入, 能举办这样高质量的晚会, 实属不易。

要走出广播电视创优工作中的这些误区,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要能够小中见大, 阐微发幽。优质稿件、优秀节目的评选有着不可否认的独特性。多年来的评优结果证明, 大人物、大事件只能成为重要新闻而成为不了好新闻。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 不仅要有高超的写作技巧, 还要能够从平常的小事出发, 提炼出具有深刻意义, 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主题。当然, 要写出这样的稿子, 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 更要有高度的新闻嗅觉。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 深入生活, 扎根基层。

二要处处留心, 善于发现。记者们都知道, 好新闻需要挖掘。好比地质工作者探矿一样, 需要一丝不苟, 处处留心, 否求, 与新闻稿件相得益彰, 播出新闻特写特有的魅力。

电视新闻特写的内涵及特征。电视新闻特写, 作为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 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 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电视新闻稿多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 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 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 是介于电视新闻消息和电视新闻专题之间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与电视新闻消息相比, 电视新闻特写更生动、更鲜活、更具体、更有感染力;与新闻专题相比, 新闻特写着重描绘新闻事实的横截面, 更及时、更直观化。

胡志峰在《内容为王》一书中阐述:“当前的电视内容生产必须进行诗意的提升, 生产出更富美学意蕴的艺术产品,

则就可能虽然深入宝山, 结果却是空手而归。只要记者能够处处留心, 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价值, 就能挖掘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新闻。

三要注重平时积累, 不搞年终突击。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创优是一年之中的事情, 而不只是一年之“终”, 好的新闻线索也不是只在年终才会出现。要在创优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 除了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还要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扑下身子, 深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 把握时代的脉搏, 想群众之所想, 急时代之所急, 写社会之所需。那些眼睛朝天的老爷记者、坐车采访的观花记者、照抄文件的会议记者、拼拼凑凑的电脑记者, 是不可能写出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本质的新闻作品来的。“身上流了多少汗水, 笔下就有多少真情;脚上沾有多少泥土, 胸中就有多少积淀。”这句话, 应是新闻工作者谨记的。

四要坚持内容至上, 精心编排和制作。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台晚会的成功与否, 首先取决于它的内容, 过分注重形式的包装, 只会喧宾夺主, 给观众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这样的晚会, 不仅得不到观众的掌声, 也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平顶山电视台2005年的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 首先就是在内容的选取上, 我们坚持大量选用本土演员, 以发生在本地的故事为蓝本, 采用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的方法, 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另外, 在节目的编排上, 我们尽量削减掉节目之间不必要的铺垫, 使得整台晚会显得非常紧凑。

(作者单位:平顶山广播电视总台)

编校:张红玲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可以说电视新闻特写便于观众更深刻、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新闻事件的经过和新闻人物的内心, 使新闻报道更有人情味、更有冲击力。

电视新闻播音的共性要求。电视新闻特写播音作为电视新闻播音的一种, 播音员在播音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声音圆润, 吐字清晰;基调准确, 层次分明;叙事清楚, 新鲜感强。语言表达上力求做到慢而不散、快而不乱,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它的语言要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流畅。但是, 要把电视新闻特写播出它自身特有的魅力, 仅仅准确、鲜明是远远不够的。

电视新闻特写播音的个性要求。电视新闻播音一般要求播音员表达时冷静客观、含蓄内敛、感而不入。但电视新闻特写因为自身的写作表达特点却要求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时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绘声绘色, 言语有心;蕴情于声, 声情并茂。也就是说, 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做到生动、感人。

电视新闻特写一般短小精悍、篇幅时长在2分钟左右, 但是截取的往往是新闻事件中最富有光彩、最具代表性或最有特点、最打动人心的一面, 所以播音时对播音表达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语言配合画面要迅速吸引观众, 先声夺人, 引人入胜, 把观众带入新闻事件中, 引起观众对新闻的兴趣和关注。广西卫视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一篇电视新闻特写《见证广西代表履职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做得就非常成功, 篇幅时长1分57秒 (广西卫视《广西新闻》栏目2010年3月6日播出) :

(口播) 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梁启波和他带来的一份关于“新农保”政策的建议引起了中央媒体的关注, 今天上午, 中央电视台对梁启波等广西代表如何在两会上履职进行了现场直播。

(配音) 这是在两会上经常能够看到的一个讨论场面, 梁启波将自己在基层调研新农保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带到了审议会场, 引起了许多代表关注并参与讨论。而在千里之外的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梁启波之前调研过的充口岺村, 当地村民和农保干部也在电视机前观看他们曾经嘱托过的人大代表是怎样把他们的心声带到两会上, 并参与发表意见。直播过程中, 梁启波与村民们不断进行讨论争辩, 表明各方观点和要求, 气氛十分热烈。

去年两会上, 梁启波代表提了一份关于“农民养老保险”的建议, 和国家的民生思路不谋而合, 当年9月份, 国家开始在10%的县区展开新农保试点。今年两会召开前夕, 梁启波就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调研, 提出了完善改进新农保政策的建议并带到大会上。

今天的直播也是中央电视台两会特别节目《见证履职》第一场异地连线的现场直播。

新闻记者将镜头和笔触敏锐地对准中央电视台两会特别节目的第一场异地连线的现场直播, 新颖而生动地从代表提案讨论这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播音员的情绪饱满充沛、有意识加强重音处理, 节奏起伏处理得当, 将提案讨论会场与百姓收看形成对比并紧密贴合, 一开口就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新闻特写在语言表达上, 大量运用描写式的语言, 讲究修辞, 注重文采, 与电视新闻消息相比, 更富有文学性。可以说电视新闻特写最大的特点, 在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鲜活的人物对话来再现新闻现场, 让观众身临其境, 进而达到对报道聚焦的新闻事实感同身受、蕴涵的思想观点在思想上、情感上形成强烈共鸣的传播效果。因此, 电视新闻特写强烈的现场感要求播音必须刻画到位, 绘声绘色, 言之有物, 言语有心, 引发观众的共鸣。

比如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军事报道》节目中播发的海军某部加强文化建设, 丰富官兵生活的新闻特写《百连特色文化扮靓军营》 (2011年12月11日播出) , 大量细节的描写、刻画和比喻修辞的运用, 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北京卫视《北京您早》栏目中的新闻特写《特色拉拉队抢眼全运会》 (2011年10月26日) 则是把镜头对准三支富有特色的拉拉队在全运会赛场的表现, 运用了大量比喻、排比的修辞, 体现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协作的精神风貌, 使报道富有较强的趣味性。播音时一定要深刻理解稿件, 有意识地突出、强调这些细节, 重点地刻画, 做到绘声绘色、言之有物、言语有心, 尽力传达出新闻特写描绘的现场感, 进而才能表达出新闻本身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电视新闻特写, 往往通过记者的现场目击、亲身感受, 再现新闻场景, 使观众获得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播出创作电视新闻特写稿件时, 播音员要感情充沛, 蕴情于声, 声情并茂。反之, 则很容易流于平淡。

比如2009年国庆60周年期间中央电视台采制的新闻特写《我爱你中国》 (2009年10月3日《新闻联播》栏目播出) 、《外国记者眼中的新中国60周年庆典》 (2009年9月29日《新闻联播》栏目播出) , 通过巧妙的构思与角度, 表现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播音时要感情真挚、饱满, 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

汶川地震救援中涌现出了大量如《女警蒋敏》、《小英雄宁浩》、《母爱》、《绿色生命线》等优秀的电视新闻特写。这些作品以小见大、平中见奇、悲而不伤, 播音中播音员更要感情深沉, 隽永深长。

电视新闻特写播音张弛有度、传达真情。“情”是艺术创作的生命, 电视新闻特写播音创作也不例外。情感是播音的基础, 对情感把握的准确与否, 是电视新闻特写播音成败的根本。因此, 播音员应恰当地控制情感流露, 有分寸地把握有声语言, 既要避免“欠”, 更要避免“过”。播音员在播音时要有真情、有激情, 但在播音时不能故作深情, 更不能用一种刻意修饰的语调、声音去面对观众, 而是要用自然、热诚的态度, 使自己内心的情感自然流露, 并与新闻特写事实融为一体, 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真正做到入而不陷、淡而不离。我们强调电视新闻特写播音时要有真情实感, 但不是纯粹的感情宣泄。感情的流露要有内心依据, 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在播音时, 要正确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 要从新闻传播的特定要求、人类情感流露自然的体现方式, 做到入情入理、适度得体。

总之, 电视新闻特写播音, 要加强对稿件的认知、理解, 细细揣摩新闻稿件内涵, 感情真挚、热烈、饱满, 动之于情, 形之于声, 力求播出电视新闻特写特有的魅力。

新闻特写的“截取”艺术 第5篇

新闻特写是运用报告文学和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镜头艺术手法, 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 把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局部聚焦“放大”, 使其产生立体感、视觉感, 从而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给受众留下鲜明而深刻印象的一种新闻体裁。电影或摄影特写镜头“放大”的目的是让观众看得更清更真。“放大”的方法是靠近拍摄对象, 镜头越近, 虽然进入镜头 (取景框) 的景物或人物越少;但是可以将有限的景物或人物放得大、拍得细, 对观众的吸引力反而特别强, 进入观众眼里和心里的景物和人物印象反而清晰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新闻特写是典型的“以小见大”手法, 能否迅速准确地截取最佳片段, 是一篇新闻特写成败的关键。截取最佳片段的有效途径是:观察细、立意高、角度新。观察细。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活动, 它是人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法。它是一种感性的认识活动。感觉使人们保持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 使人们获得了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认识。观察就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行的直接认识外界的活动。它记录和报道事实, 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经验事实材科。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查看体验活动, 简单地讲就是用眼睛采访。分为:事前观察, 指记者对某一事物变动前所作的观察, 一般都用于较大型活动, 为同步观察作准备;同步观察, 是指事物在变动的同时记者在现场实地进行观察, 具有及时、全面、准确的特点;事后观察, 是指事件发生后的观察, 要考察其现场遗迹、环境情况。观察是件很精细的事, 必须将多种观察方法综合运用。新闻特写截取的是一个“片段”或一个点。由于这个“片段”或许存在于若干点中的某一个, 或许将发生于一个点的某一时段内, 时机短暂, 稍纵即逝。因此, 记者的眼睛应该如同摄影记者手中相机的镜头一样, 随时捕捉精彩的“片段”并快速截取“聚焦”, 这对采写者自身素质的要求相当高。着名作家丁玲是这样阐述观察在写作中的地位的:“在生活中, 即使是在极平凡的生活中, 作家一定要看见旁人能见到的东西, 还要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立意高。“立意”就是一篇新闻报道的主题, 是作者对所报道的事物或人物的认识与评价。“思想深一层, 立意高一等”, 新闻特写篇幅虽短, 蕴意无穷;触点虽小, 开掘深远。新闻特写受篇幅较小限制, 无法像长篇通讯那样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新闻对象, 无法全面地、多角度地表现重大主题, 如果对题材本身的理解不够透彻, 写出的新闻报道就会不深刻。因此新闻特写的立意十分关键, 立意的前提是以敏锐的观察与细致的感受为基础。写新闻特写必须敏锐地截取现实生活中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 把时代精神熔铸在一个精彩片段的字里行间, 用简练的文字揭示出有时代感的深刻主题。特写的主题必须从小处着眼, 以小见大, 反映典型事例的精彩片段, 突出地描述最佳瞬间, 给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 见一叶而知秋的感觉。角度新。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从纵向看, 有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从横向看, 它与其他事物之间有着外在或内在的、现象或本质的等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既是唯物论的观点, 又是辩证法的观点。按照这样的观点, 一个新生事物的涌现, 一个重要典型的产生, 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都不会是偶然的, 是诸多矛盾、诸种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讲事物的角度是客观存在的, 只等记者前去挖掘, 但是一个事物有多个角度, 它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新闻事实中, 也会以各种不同的方面和形式表现出来, 呈现出复杂性, 关键在于记者能否捕捉到或捕捉的是哪一个, 这就有一个“新”与“佳”的问题。著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 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 有各种不同的‘矿藏’, 选择好的角度, 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如果说美术、摄影的角度是为了美的价值, 那么, 新闻角度的选择, 就在于追求新闻价值。”最佳角度来自记者 (通讯员) 的新闻敏感、情感和责任感。每个人由于思维方式、经验和阅历的不同, 分析、判断和选择新闻角度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件事情, 在不同的人眼里, 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即使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环境, 面对同一件事, 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感受。选取一个好的新闻角度, 除了需要平时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和多积累外, 还应当从四个方面通盘考虑。一是尊重客观事实, 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世界, 不能凭主观愿望改变和捏造新闻事实。二是把准时代脉搏, 新闻工作者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与时俱进, 锐意创新。要尽可能地从宏观上思考, 在微观处落笔, 不断寻求时代性与指导性、可读性的最佳结合点, 努力培养打造具有鲜活生命力、时空穿透力和心灵震撼力的新闻精品, 以揭示时代发展趋势。三是坚持正确导向, 新闻宣传具有鲜明的舆论导向性, 把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选题的出发点。四是突出读者需求, 读者的需求是新闻角度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关键因素, 角度选择得好, 读者接受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因此, 要选择最能调动读者的看报积极性和阅读欲望的角度。在观察细、立意高、角度新的基础上, 用白描纪实手法再现特定环境和事件, 就能写出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题材重大, 视角独到的新闻特写来。■

(作者单位:绥化日报社)

新闻特写中的现场感研究 第6篇

1 现场感在新闻特写中的重要性

告知信息是新闻的基本功能,它能够帮助人们减少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不确定性。新闻特写中的现场感需要将读者带进现场,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与情绪体验。所以,新闻特写中的现场感可以加强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对读者产生很强的影响力。一般而言,现场感需要典型的细节对新闻事件进行展现。对于现场感来说,细节刻画人物性格是一种突出和强化的手段。这样读者通过记者的“局部放大”或是“拉紧拉近”获得“以小见大”的视觉与心理感受。另外,新闻特写中的现场感能够突出重大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新闻事件的本身。近年来,在中国新闻奖获奖的通讯作品中,记者常以见证者的身份将新闻事实展现给读者,也就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即便在全文中找不到任何的“我”字眼,但是属于隐藏在文本之后,是十分典型的第一人称叙述。如“22点25分,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先头部队车队准时抵达添马舰军营。一下车,先头部队官兵和早先进驻的先遣部队官兵互相敬礼、握手。稍后立即整装列队,来到主楼北侧,共同迎接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这一段文字是对交接仪式的现场描述,记着对交接的全过程娓娓道来,所有文字的主语以记者代替,将自己完全的潜藏起来,将那个特殊时刻记者所感知的所有现场细节进行了记录,新闻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五要素”的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篇新闻特写即使放在今天我们依旧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那种神圣和庄严。因而,记者在现场的细致观察和敏锐思考可以将读者吸引到新闻事件的氛围中来。

现场感是新闻特写成功的灵魂。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报纸上看到某某事件的新闻大特写,但仔细看来却会发现这些新闻特写似乎被中国新闻环境中“利用材料写稿”的习惯所熏染,他们在描写细节时,只是利用固定的材料,并不亲自到现场去。这种“文山会海”的文风没有任何的视觉感,读者从中找不到任何阅读的兴趣,这样一些重大的新闻事实和新闻人物就被潜意识埋葬了。

2 新闻特写中现场感把握

新闻特写要捕捉事件流淌中的某个情节或某个片段,以短小精炼的方式将事实再现于新闻媒介上。所以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段为现场描写,它需要对某个新闻事实中具有鲜明特点的细节进行剖析,通过这样常用的表达手段让读者感受其中的情绪渲染。要想做到短小精悍,就必须对新闻的主题进行提炼。新闻特写的篇幅不长,一般都在三五百字,最长的有千字左右,如果篇幅过长,新闻特写便失去了意义,但是为了简短而脱离事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不是真正的新闻特写。近年来,我国很多报纸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辟了新闻特写的专栏。以《重庆日报》为例,“三峡移民”专栏之所以受到人民的喜爱是因为任何题材的短新闻都对角度地选择都十分讲究。重庆市遭遇严重灾害的时候,“为保他人地里苗,抽去自家鱼塘水”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写的对象是一名共产党员,他主动拿出抽水设备抽取自己家鱼塘的水,帮助广大村民抗旱。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

怎样才能把握好新闻特写中的现场感呢?概括起来就是要在新闻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事件的再现,也就是说它不是静态的再现,而是动态的再现。只有将单独的、静止的镜头要变成连续性的多镜头,才能将实际生活真切地反映出来,不仅具有直观性还具有真实性。

新闻特写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闻特写要突出新闻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漫无边际地进行全景式报道,要将之前那种“文非三段不成体”的观念彻底摒除。第二,新闻特写的现场情景要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紧紧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同步采访、同步写作。如果时效性太差就会致使新闻成为明日黄花;同时,对于现场的发生和发展要有预见性,勇敢地主动出击。第三,高度概括和细节渲染是相互结合的,要做到有细有粗。新闻特写的短小,应该是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种锤炼,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篇幅扩大或缩小。

3 结语

随着新闻媒介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希望能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取更为生动、活泼的信息,这样新闻特写便可成为提高报纸可读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今,新闻特写现场感特性需要被重新强调,这对于当代传媒从业人员和教育人员来说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杰.浅论细节在电视新闻传播的新特征[J].当代传播,2003(5).

[2]张复华.小荷才露尖尖角——浅析电视新闻的特写[J].电视研究,1997(12).

电视新闻特写 第7篇

特写, 源于电影手法, 电影中拍摄人物的面部或局部, 以及物品的一个细部的特写 (近) 镜头, 通称特写。

新闻特写的含义?它指运用电影表现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或事件的富有特征的片断、瞬间,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新闻特写, 是从消息和通讯中派生出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有新闻性, 又有文学性。若用文学手法表现新闻, 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 所描绘对象必须是真人真事, 连细节也须是真实、准则的。否则, 就容易产生虚假新闻及失实报道。

新闻特写与其它体裁的区别在哪?

1. 新闻特写与消息、通讯的差别。

A.消息:消息一般择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而特写往往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 给予浓笔展开。如报道一场球赛, 消息要写球赛的全过程, 而特写只写“一球之争”。另外, 消息以简洁和让事实说明问题取胜, 而特写则以“描绘形象感”的特写镜头取胜。

B.通讯:特写充分展示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现场新闻;而通讯则向人们展示新闻事实的纵断面, 时间跨度较大。

2.新闻特写与新闻速写、新闻素描的差异。

A.新闻速写:两者的共同点, 都注重抓人物和事物的主要特征。两者的差异点在于, 特写是选取人物或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断, 浓笔展开来写;而新闻速写则是扣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对其全过程进行压缩, 或把勾勒事物的纵横断面结合起来写。

B.新闻素描:特写是对人物或事件富有特征的片断进行描绘和放大。新闻素描则是运用朴素自然的描写方法, 客观地、平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过程和概貌。

怎样采写新闻特写?

1.现场观察, 特写的关键。

常言道, “百闻不如一见”。干过多年新闻工作的资深记者都知道, 最有效的采访手段是现场观察。特写是再现新闻事件的典型片段, 记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现场“直接”观察。否则, 如何“再现”呢?

新闻特写如何现场观察?可学习借鉴大侦探福尔摩斯的观察技巧。一次, 福尔摩斯同好朋友华生讨论谁的眼光敏锐。他问华生门外的台阶有几级?华生无言以对。福尔摩斯说有13级。他说:“我俩都看了门外的台阶, 但我是观察, 能说出台阶有多少级, 而你只是看看而已。”西方新闻界经常引用这个例子, 以说明记者的“观察”同一般人的“看”大不一样。

因此, “观察”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 是写好特写的关键。

2. 选准镜头, 加以放大。

选准了镜头 (也称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 , 写作就有了目标, 就可以围绕目标加以放大———即作细致突出的描绘。

“选准镜头或截取片断”, 这是特写的主要特征及要求集中、要求有重点所决定的。没有重点, 就无所谓特写。特写最忌讳从头到尾细细写来, 最忌讳写新闻事件的过程。特写应是新闻事件或人物具有典型意义和特点的“场景再现。”

作为记者也应明白, 并不是所有的新闻事件都能构成特写题材, 凡哪些缺乏“生动片断”和“感人场面”的新闻事实并不适合用特写手法来表现。为此, 特写选材也十分重要。

3. 文学手法, 善于描绘。

新闻的消息、通讯写作主要靠叙述, 然而特写主要靠描绘。特写要像绘画一样生动逼真, 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因此, 采用文学手法, 善于描绘, 并及时地“再现”现场场景, 是特写写作的特色。

描绘中, 不仅要写概貌, 而且更要写细节。没有细节, 就没有特写。一般讲, 概貌略写, 细节详写。

有时候, 记者面临各种难以描述的活动场面, 如小到一个人的一举一动, 大到千百上万人的大场景。此时, 记者就要用不多的笔墨, 用尽全心地写出事物的画龙点睛之精髓来, 这种描写不仅要似形, 还要传神。这是一种写作艺术, 对文字语言, 文学功底的要求很高;是对记者的新闻和文化素养及表达能力的一种考验。

4. 抓住特点, 写出个性。

特写除需择取片断、选准镜头外, 还需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

新闻特写须写出特点与个性, 这里主要指人物特写。它在特写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何写出人物特写的个性来?这也许是特写中最难之笔, 也是最重要之处。因写不出人物个性的特写, 很难说是成功之作。

怎样写出人物个性?首先, 选择对象, 应当是新闻人物。其次, 写出人物个性, 就是写好人物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等在他们身上留下的鲜明烙印。其三, 写出人物个性, 最重要一点, 就是抓住人物所独有的品质、事迹去写, 找出人物与其他人物的不同之处, 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哪?因此, 人物个性写得愈鲜明, 特写就愈成功。

5. 捕捉动态, 多用动词。

特写中若多用动词, 就有了生动的形象, 就能使特写“活”起来。

动词在汉语里多用于谓语, 在现代汉语的词汇海洋里, 动词是最富于表现力的, 在不少文章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法国作家莫泊桑曾说:“不论人家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 只有一个字可以表现, 就是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它不仅能刻画人物, 还能给读者以生活的真实感、形象感。动词用得巧, 能以一当十, 生动耐看, 增加活力。

6. 浓笔高潮, 写细写透。

新闻特写, 须浓笔重彩、内容紧凑、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把它写细写透, 这样可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写好高潮, 须注意三点, 一、记者对高潮部分是否观察入微, 胜算在胸。二、是否占有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三、能否果断地抛掉手中新闻材料中的非高潮部分素材。■

电视新闻特写 第8篇

1 广播特写的生命——真实性

广播特写属于新闻范畴, 所以真实性是广播特写的生命。《谁杀害了洛丽塔?》的背景是一件真实的轰动全法国的一个事件, 以此事件为出发点深度挖掘已被熟知的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2009年1月20日, 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被发现惨死在马赛圣比埃尔区的一所公寓里。这个事件在短时间内登上了法国各主要媒体的头条。《一个人的渡口》曾获得2001年亚广联信息节目奖。通过广播特写的创作手法, 利用环境音响、同期声的记录及后期规范的整理, 让文化背景不同的国际评委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农村百岁老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 说明了广播特写不仅可以形象地为听众展示真实的事情进展状态, 并且能将画面进行拓展和延伸。两部作品表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和事件。

2 广播特写的灵魂——选题的吸引力

一个优秀广播节目的诞生, 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拥有一个好的选题。广播、电视的媒体运作方式与网络媒体的运作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被动”与“主动”, “被动”是指人们接受广播或电视的信息一般情况下是被动的, 我们播什么, 观众看什么。而“主动”是指上网浏览信息的主观性较强, 人们喜欢通过网络主动搜寻想要看的信息。广播信息怎样使人心甘情愿的被动接受信息, 可以从“好奇”入手。“好奇”是人被动接受信息的主要原因。

在《谁杀了洛丽塔?》的开头片段中, 通过检察官助理对事件事实、结果的交待吸引着观众去了解事实的过程和真相, 整个节目完全通过与洛丽塔相识的人、见过洛丽塔的人对洛丽塔的评价和对洛丽塔近期行为讲述, 使听众通过这些线索直面现场, 自行探索整个事件的经过, 自行来总结事件发生的原因。相比之下, 《一个人的渡口》在选题的吸引力程度上是与《谁杀了洛丽塔?》有一定的差距的, 不过《一个人的渡口》体现的是人文风情, 是对我国非物质文化的纪录和传承。这样的选题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鲁迅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就是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被国际认可, 才能够在世界文化宝库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作品能不能“卖座”, 能不能获得听众的关注和反映, 关键在于作品的选题是不是人们的关注点及好奇点。

3 广播特写的力量之源——创新

从最简单的新闻播报, 到广播剧的流行, 再到广播特写的广泛运用及艺术加工, 广播一直在顺应时代的步伐不断进步。如新闻特写, 通过广播来播报新闻首先占有了时效性强的优势, 其次广播的互动性可以及时为听众解难解惑, 最后广播特写的特点——内容真实、画面感强、参与感强, 在新闻特写中能发挥地淋漓尽致。在保证这些特点的前提下, 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把电台的新闻通过网络平台推进人们的网络生活中, 就能够获取更多的关注度。触类旁通是创新的一个方法, 广播特写的研究者更应该通过对电视纪录片的学习和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国际广播特写节目。以学习消化为创新做基石, 多出作品多实践, 从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以此作为创新的出发点, 使广播特写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更加适应中国的听众, 使广播特写得到更好地发展, 让人更好地通过耳朵来“看”世界。

摘要:广播特写是建立在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 对实况录音和语言进行声音蒙太奇的组接, 通过艺术的手法真实突出地再现客观事物、人物及其活动场景, 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广播节目的听众能够通过耳朵来“看”到真实事件的发展, 是新闻类广播节目增强感染力的好体裁。

关键词:广播特写,新闻特写,声音的纪录片,声音蒙太奇

参考文献

[1]李宏.一幅法国社区和个人命运的画卷[J].中国广播, 2013 (11) .

[2]李宏.布朗—国际广播特写大家[J].中国广播, 2014 (10) .

上一篇:数字时代的宝丽来下一篇:抗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