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2024-09-15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精选11篇)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1篇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1. 就业心理压力大, 而奋斗动力不足。

调查发现, 在回答“您认为女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时, 认为是就业的占47.54%, 居第一位;在回答“当前您最烦恼的问题是 (可以选择三种) ”时, 选择就业压力大的共199人, 占57.7%, 比位居第二的认为学习压力大的45%整整高出12.7个百分点;在回答“在日常生活里, 你想得最多的是哪方面问题”时, 在10个选项中, 选择“就业”的远远多于其他各项, 共81人, 占总数的24%。由此可见, 就业问题遥遥领先, 是最困扰当前女大学生的难题。

但是在问及“周末您通常”时, 238名女生中只有46人回答“上教室自习”, 仅占19.3%, 而选择“玩游戏”“呆在宿舍”“和恋人在一起”等的比例占80.7%。可见绝大部分的女大学生虽然感觉就业压力很大, 但真正为此去奋斗的实际行动并不多。

2. 择业心理期望值较大, 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发现, 在回答“你毕业后最理想的职业选择是”时, 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外企职工”、“自己创业”和“国企职工”,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择业心理期望值较大, 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已经考虑“自己创业”, 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她们对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在回答“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什么感受”时, 选择“心情压抑无聊空虚、得过且过混文凭”的竟占52.21%, 选择“有自己的目标”的仅占29.65%。这个结果与择业心理期望值形成强烈反差。

3.展望未来态度乐观, 直面就业态度悲观。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相信, 具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在回答“你觉得自己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吗”时, 选择“充满了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达到80%, 但是在回答“对您的就业前景怎么看待”时, 选择“比较担忧”和“悲观”的占到50%, 在回答“下面的现象您有哪些”问题时, 在12个选项中选择“为前途担忧”的竟达到49.76%, 看似矛盾却反映了一个问题:女大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未来理想与现实行动结合起来?

女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矛盾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有着深刻的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 值得我们深思。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的原因透析

1.历史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地位虽然有着明显的上升, 但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 重男轻女思想深植在很多人的心里, 不会一朝铲除。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女大学生内心承受着沉重的历史积垢, 就业心理压力时时积压于心头, 而面对几千年形成的性别歧视, 很多女大学生深感转变这种重男轻女观念力不从心, 从而丧失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不用实际行动改变面临的就业挑战。

2. 现实原因:

经济格局的改变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 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现象不明显。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用人单位会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但由于生理、家庭责任等因素, 使得女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劳动力, 成为限制女性就业的一个“瓶颈”。

同时, 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 今后几年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 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人左右, 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 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更加剧了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拓宽了就业渠道, 使女大学生对未来产生了乐观态度, 而现实的残酷又同时引起她们的悲观失望, 就业的矛盾心理由此产生。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了对女性的格外排挤, 性别壁垒造成了女大学生的特殊困境。

3. 客观原因:

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客观上妨碍了女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样性, 比如有月经期、需要生育、体力较弱等, 使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常常是同等条件的女生常常竞争不过男生, 条件好的女生可能竞争不过差一些的男生。女大学生也由此产生了就业期望值较高, 但同时又有畏难心理, 怕竞争, 怕担就业风险的矛盾心理。

4. 主观原因: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原因相互交织, 相互影响, 使得女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障碍与弱点, 比如价值观的困惑产生的等、靠的依附心理和面子思想, 就业危机产生的失衡心理, 生理特征产生的畏难心理, 竞争意识薄弱, 怕担就业风险, 常常出现自卑、依赖、焦虑和攀比等心理问题, 缺乏与男性竞争的魄力和勇气, 导致以消极心态对待就业前景。

一些女大学生对社会对未来期望值高, 但自身缺乏积极主动的努力, 于是, 她们在心理上就容易产生不平衡感, 这种不平衡感给她们带来的首先不是对自我认识的重新把握, 而是产生一系列走向社会的不适应, 对未来感到失望, 对自己失去信心。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弱势的分析与调适 第2篇

处于就业弱势中的女大学生,除了受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外,很大程度受自身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形成就业中的心理弱势.女大学生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就必须从心理上进行调适.

作 者:王海丽 樊慧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弱势   调适  

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69-03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高校都开始纷纷加入到扩充自身规模的队伍当中。同时,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困局,进一步释放人口红利,国家实施了放开“二孩”的政策措施,在新形势下,女大学毕业生开始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状态与就业环境。首先,在很多女大学生的心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意识,她们已经逐渐开始接受“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这种类型的就业观念。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性别要弱于男性,并且在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时会表现得更加脆弱和消极,从而表现出更为多样化且复杂化的就业心理状态。

综观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目前尚未形成能够与“自主择业”高度匹配的新型就业制度,因此很多专业学者逐渐将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锁定于社会与家庭等外部环境当中,反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心理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针对新形势中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高校教育者都应当去重点思考和对待的一项任务。

一、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金融危机环境中的严峻就业现实

由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开始肆虐于全球的经济环境,我国的经济虽然在此次庞大的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却也让一些规模较小且市场份额不高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不小的重创。据统计,在2013年的下半年开始,国内很多金融类职业的应聘人数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在之前非常热门的外资银行与证券部门已经变得“门庭冷落”。大经济环境的动荡让很多企业被迫选择裁员和减少人员招聘次数,在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还让很多大学生都将就业意向转为机关单位之中,这就造就了国内就业市场的“一边倒”现象变得愈发严重。

(二)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影响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女生就业的形势更是“难上加难”。北京青年报针对走女性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报道指出,北京多所高校的女大学生求职时被问“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很多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形成呼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有的院系就有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甚至生子现象向本科生蔓延。减轻针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与“全面二孩”政策本无关联,但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有可能加剧就业性别歧视问题,这就会给女性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结构性失业开始不断增加

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仍然仅仅停留于传授知识的阶段当中,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技能水平与职业素质教育还比较的欠缺。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带来之后,匮乏的社会经验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会严重阻碍用人企业与校方以及学生本身之间的顺畅沟通。考研大军虽然缓解了本科毕业生一部分的就业压力,但是在这些研究生毕业之后,仍然会组成另一个就业团体,从而对本科毕业生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继续深造和直接就业的两难选择,进而在矛盾与纠结的状态中增加了自身的就业心理困扰。

(四)高校就业指导水平不高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体系中,就业指导与就业规划已经被纳入正常的高校教育课程之中,这些专业内容为毕业生带来了较为实用的指导作用。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是局限于表现的知识,教育者还是将其当作一项教学任务和工作来“敷衍”式地完成。此外,从高校毕业生的角度来分析,将近七成以上的学生都会将自己的就业目标投放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先进城市,他们不会去考虑投身到农村或是大西北那种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中参加工作。长此以往,城市中的大学生会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地留在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会产生迫切想要留在城市中的想法,进而让城市中的就业拥挤情况变得愈发严峻。

二、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一)恐惧与焦虑

焦虑心理所指的即为在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与不信任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种紧张与不安的心理状态。一直以来,在很多老一辈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观念,因此就会让女大学生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认可程度要略低与男生。其次,还有一些女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找到了十分中意的工作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着急且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不会找到同样合适的工作。再次,一些女同学对于社会本身就存在着较强的恐惧心理,一方面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无法在工作岗位中全面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会害怕自己毕业后的薪资待遇无法达到心目中的标准,进而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愧对师长与愧对亲朋的负面心理。最后,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差,并且对于一些感情问题还会表现得非常细腻和敏感,因此在面对就业和应聘时候的一些措施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

(二)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主要缘于自信心低下与自卑心理过强,造成女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较多,不仅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同时还有一些来自社会与家庭环境中的客观因素。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女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能力都存在着怀疑的现象,甚至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找到对应专业的工作,从而开始对即将带来的就业与应聘抱有十分强烈的悲观与畏难情绪。

(三)攀比心理

一些女大学生由于受到电视节目与网络信息的影响,开始产生争强好胜与互相攀比的不良心理状态,她们不会首先考虑到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所选单位的工作,而是一味去追求职位的高低与工作的薪资待遇。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且来自农村和山区中的女大学生,当她们经历过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之后,很难再心甘情愿地回到落后的地区去参加工作。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女大学生经常性地会将自己的现状与同班同学或是过去的初中、高中同学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过得比较好就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优越感,这种充满攀比心理的女大学生非常容易将别人的优秀当成自己嫉妒之心的来源,从而通过诋毁与诽谤他人的方式来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一丝的满足。长此以往,她们周边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急速恶化,将自己陷入众人讨厌的尴尬境地。

(四)依赖心理

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由于女生的情感细腻且非常敏感,从而会逐渐形成决策能力差且遇事优柔寡断的性格,尤其是在面临新环境与新机遇,总想着要靠家长、师友以及男友来为自己做决定。另外,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与顺从价值标准的干扰,在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与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时总是会将自己的地位放置于男性之后,认为“学的好不如嫁得好”、“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男友”,从内心深处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与独立人格。

三、新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自我调试方法

(一)积极克服虚荣心理,提升自强意识

在新形势下,高校中一些女大学生普遍具有如下特点:不喜欢拼搏进取,喜欢安逸而舒适的工作;在就业时会提出很多附加要求,诸如不要离开父母、不要加班、不要过于劳累、不要出差以及不要过于束缚等。这些看似“合理”的就业心理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都难以在毕业之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无形当中错失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与锻炼机会,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的长远发展。

自主意识所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与自信心,它不仅是一名优秀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人格,同时还是推动文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股外在动力。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女性的领军人物,应当摒弃“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逐渐淡化性别意识,让自己成为与男性平等存在的优秀工作者。

除此之外,女大学生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就业主动性。如果求职与就业是自己不得不完成的一个人生阶段,那么与其在被动的等待中度过,还不如让自己振作起来主动迎接挑战。很多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选择加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当中,例如现在在网络中比较火的“豆腐西施”、“鱿鱼女神”以及“地摊女王”都是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来创造财富,进而逐渐走向人生辉煌的优秀女大学生。

(二)深入分析个人特长,发挥性别优势

1.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

女性拥有一些性别上的优势,表现为:首先,生命力旺盛,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爆发出较强的意志力与忍耐力。其次,善于交友,拥有十分细致的观察力,尤其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与愉悦。最后,直觉敏锐,十分细致的观察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变化,并且比较善于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身边的人,等等。通过对以上的这些女性的性格优势进行理解后可知,女大学生在很多岗位中会比男性更加如鱼得水,其中包括文字整理、文案撰写、设计绘画、教学、导购以及洽谈业务等。很多从高校中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都具备着精力旺盛且敢于拼搏的工作精神,她们非常迫切地想要尽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群体之中,并且想要在工作岗位中展现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与自身价值。只要女大学生自身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可以比男性在职场中更加容易得到他人的接受与认可。

2.学会低头,虚心学习男性的优点

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很多优秀的事业型女强人都表现出十分坚强的外在形象,她们身上不仅存在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同时还具有男性果敢坚韧且勇于奋斗的另外一面。在两性之间的频繁互动中,女性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所崇拜和喜欢的男性当成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自然而然通过学习男性身上的优点来逐渐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为此,笔者建议女大学生在日后的就业当中可以多多培养自己的双性化性别特质,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驾驭男女性格之中的平衡点,进而在职场中做出正确的跨性别行为。

3.努力克服愤慨心理,树立就业平常心

在刚刚进入就业阶段的女大学生势必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树立一颗平常心,时刻告诉自己就业竞争是公平且充满挑战的。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女大学生所肩负的就业压力的确是存在的,而社会中也着实有着一些就业歧视与不公平现象。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并不是怨愤不已和消极,而是要越挫越勇和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用人单位乃至整个社会,女性的能力以及工作责任感都不会比男性相差丝毫。事实上,在新形势当中的很多用人单位都不再拥有那种“宁要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错误 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都开始逐渐认可“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再与性别相关”的用人理念。为此,女大学生的未来就业之路势必会变得越发平坦和宽阔,眼下最应该去做的就是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加从容且自信地迎接属于自己的职场挑战。

四、高校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日后的学科设置与专业内容规划中,高校的教育者要坚持以社会和就业需求作为教学导向,同时将女性本身的性格优势与性格缺陷纳入到教学内课程之中,结合班级中女性学生的整体特征来科学化的增设一些针对大学生就业的演讲与座谈活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女大学生的双向发展意识,帮助她们可以在在校期间掌握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生活技能,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女大学生的品格修养与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要在校内的心理辅导中心中专门设置女性就业咨询专区,让女大学生可以更加透彻的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就业需求与综合能力,在第一时间帮助她们排解心中的就业困扰与求职压力。

三是就业指导部门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有关于理想教育的培训活动,让女大学生可以逐步的看清自身的性格优势,并找到如何向男性学习的正确方法。

四是就业辅导部门要定期向女大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计划指导,及时帮助她们纠正自己错误的求职与应聘观念,并结合他们不同的专业特点来提供更多的求职和就业机会,让女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可以大幅度的增加。

五是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同时结合历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科学化的比对和分析,帮助高校女大学生可以更快找到正确的求职方向。

【参考文献】

[1]邹燕,曾捷英.金融风暴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

[2]莫海兵.探讨大学生与职业员工职业规划的异同与衔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

[3]尹丽.浅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的消极心理问题及调试对策——以怀化医专为例[J].新闻天地,2013(6)

[4]孙平,孙明之.自我剖析的强有力武器——霍尼的自我分析技术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

[5]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2012(3)

[6]荆桂英.女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4篇

关键词:女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就业形势

在整个社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则变得更加严峻。女大学生就业难也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女大学生也因此被视为就业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传统观念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也有政策法规和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的因素;更有女大学生自身主观方面的因素。事实上, 女大学生就业难, 与女大学生缺乏自信和竞争意识, 依赖性强、没有主见,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自卑心理严重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心理资本的投资回报率是270%。因此, 如何挖掘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 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切实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关乎女性幸福、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课题。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可以用“就业难”、“就业压力大”、“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就业率偏低、就业层次偏低、录用标准偏高来概括。而且这个问题正日益突出。根据调查, 全国高校有80%的女大学生表示自己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 男生签约率高出女生8个百分点。同时, 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明显低于男生, 有8.3%的女生认为实际签约情况与就业理想不相符的主要原因在于性别本身。

调查显示:61.2%的女大学生需要依靠他人帮助联系单位, 35.1%的惧怕失败, 71.2%的感到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沟通障碍, 34.7%的不喜欢竞争环境。在对毕业生分配意向的调查中发现, 40%的女大学生呈现“听其自然、无可奈何”的消极被动心态。与男大学生比较来看, 只有17%的女性认为自己不比男性差, 能够充分肯定女性特质并引以为荣, 大多数女生则表现出“女不如男”的心理定势。女大学生自身固有的胆怯退让, 没有主见, 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事业目标与成才动机低下, 依赖自卑等弱势, 成了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主观藩篱。如何把女大学生负面的就业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就业心态, 如何增强女大学生的竞争优势和实现就业“自救”, 这是当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女大学生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心理资本的涵义

1、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世纪之交, 新兴的积极心理运动拓展了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视野, 倡导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取向。美国管理学家路桑斯 (Fred Luthans) 教授等人敏锐地捕捉到心理学的这一进步, 于2004年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思考框架, 提出“心理资本 (psychological capital) ”这一新的学术概念。路桑斯把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具体表现为: (1)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时, 有信心 (自我效能) 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2) 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 (乐观) ; (3) 对目标锲而不舍, 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 (希望) ; (4) 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 能够持之以恒, 迅速复原并超越 (韧性) , 以取得成功。心理资本是通常意义上作为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意识、自我超越等优秀品质的一个核心心理因素, 是超越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 人们拥有它并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展和培养来加强和提升, 来获得竞争的优势。

2、心理资本的核心构成

(1)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的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为自己设定高目标并选择困难的任务, 欢迎挑战并因挑战而强大, 他们是高度自我激励的人, 为实现目标, 他们会投入必要的努力, 当面临困难时, 他们会坚持不懈。一些诸如自我怀疑、消极反馈、社会批评、困难和挫折、甚至不断的失败等很少会对有高效能感的个体产生影响。

(2) 希望

希望是一种积极的、与动机有关的状态, 它建立在目标导向的主观能动性和为实现目标成功实施计划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充满高水平希望的个体有明确的目标, 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他们下定决心实现目标时, 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充沛的精力、对动因清楚的了解和相信自己可以掌控命运。

(3) 乐观

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或归因风格, 作为一项心理优势, 是指把积极的事件归于自身的、持久性的和普遍性的原因, 而把消极事件归因于外部的、暂时性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这种解释风格能够让他们积极地看待与吸收过去、现在、未来生活中好的一面。

(4) 韧性

韧性是一种可开发的心理能力以及超越平凡的意志力, 它能使人从逆境、冲突和失败中, 甚至从积极事件、进步以及与日俱增的责任压力中迅速回弹或恢复过来。在竞争日益激烈、充满压力的今天, 个体在逆境和挫折中学会如何提升韧性, 这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女大学生心理资本方法

研究表明, 通过心理资本干预措施, 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会有显著的提升。结合该领域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提升女大学生心理资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希望

可采取两种措施来树立希望,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二是设计实现目标的途径以及制定消除障碍的计划并实施行动, 以最终实现目标来提升希望。在实行过程中, 首先是制定明确、合理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业目标, 以充分调动女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然后让女大学生自己确定实现学业目标的途径, 明确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并制定消除障碍的计划。

2、培养乐观精神

消除障碍计划的制定为女大学生形成积极预期和培养乐观精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在女大学生确信其计划能够消除可能遇到的障碍时, 认为目标能够实现的预期更会大大提高。随着计划的实施, 当实际情况表明所制定的计划确实能够有效克服各种困难与障碍时, 女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将更加明显。群体当中其他成员的成功与积极鼓励也会对女大学生形成正面促进作用, 激励她们以更加乐观的心态完成目标计划。

3、提升自我效能感

在这个环节当中, 女大学生主要练习如何分解目标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目标。首先, 要求女大学生向整个群体描述各个子目标及其实现方法, 并接受提问和质疑, 通过这个过程, 女大学生的任务控制感和目标承诺感都会大大增强。随后, 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分享成功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当中, 指导者可以运用调动情绪或社会劝说的技巧, 使每个女大学生相信只要计划得当、时间安排合理, 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功的信心。在这一干预措施中, 通过女大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 替代学习与模仿, 社会说服以及生理和心理的觉醒等方法来增加成功体验, 进而提升其自我效能。

4、增强复原力

这一干预的目的在于通过关注危害因素的策略以及对事件的积极解释等方法来锤炼韧性和提高女大学生克服逆境的能力, 让女大学生了解可用于实现目标的各项个人资源, 包括智慧、技巧和社会网络等。首先, 要求女大学生将可利用的资源尽量完整地列出, 并尽可能地利用这些资源。随后, 让其尽可能地预测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 并制定规避障碍的计划。最后, 让女大学生对自己在面对逆境时可能产生的想法和情感进行批判性反思, 并思考如何基于多种资源和选择, 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来克服逆境, 最终达成目标。通过这种练习可以提高女大学生抗就业挫折能力。

人的发展、成功和幸福不仅需要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支撑, 更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掘个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资本是贮藏在个体心灵深处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 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高校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开发和提升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 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充满信心、乐观、韧性和希望, 积极应对当前就业难的现实。

参考文献

[1]、Luthans F, Youssef C M, Avolio B J.Psychological capital: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M].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3) :11-13.

[3]、胡捷.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简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7 (3) :241-243

[4]、廖克玲.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 (3) :60-61.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探讨论文 第5篇

1、自负高傲心理。持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好高骛远、自命不凡,不能清醒、切合实际地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自卑怯懦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因为就读的学校不是名牌、所学的专业不热门或自身的条件不够优秀等原因,自觉处处不如别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推荐自己的勇气,不争取就业机会。

3、依赖等待心理。目前,大学毕业生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依赖父母亲友“托关系、找门路”为自己安排工作。他们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不会自我展示,不会争取机会。

4、焦虑迷茫心理。有的学生会徘徊在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中,加上就业形势严峻,担心找不到工作,择业上的失误。各种过分的担心会造成精神上的紧张,手忙脚乱,茫然困惑,焦虑不安。

5、从众盲目心理。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见,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受社会或他人的影响,盲目追求热门职业。

6、求闲功利心理。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经历艰苦条件的磨炼,对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期望值很高。他们往往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就业时拈轻怕重,追求享受,怕苦怕累。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忽视自己的爱好、兴趣、理想,只关注工作待遇、收入等现实利益。宁愿放弃理想、放弃专业而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区和职业中锻炼自己。这种心理使许多毕业生失去更有发展机会的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一是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他们缺少对社会、就业信息、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等的了解,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所以在择业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自负自卑等情况。二是自身综合能力欠缺。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的社会精英了,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好,实践能力锻炼不够,沟通协调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匮乏,社会责任感淡薄,导致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竞争意识缺乏。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消极求稳的心理,认为有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完全失去年轻人应有的豪情壮志。有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父母的保护,小到吃穿住,大到升学择业,什么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长期的依赖已形成了习惯,导致他们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竞争意识。四是心理承受力差。我们知道现在大学生面向的是双向选择,由于大学生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和行动准备,往往不能成功,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自己的就业,甚至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影响。首先,就业形势严峻。开始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急剧增多,加之每年沉积未就业的学生和社会待工人员,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我国大学生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远大于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其次,就业体制不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承担培养人才的高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高校也在想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近年来,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缺乏力度,就业机制不健全,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再次,社会上学历歧视和性别歧视依然存在。有些单位招聘时要求学历本科以上,专科生不考虑,现在要求更高了。另外,一些单位明确规定不接受女毕业生。这些问题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导致悲观、不满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二是家庭环境影响。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对有关就业的看法,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家长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惠主义”,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工作轻松、工资收入较高、福利待遇好、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的择业误区和一切以工资待遇为主的功利心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往往会造成子女在择业过程中出现“高成绩低能力”的状况。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择业过程中全程“作陪”,毕业生招聘会常会看到家长替孩子投简历、陪孩子应聘的现象。家长的“全权安排”,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由于他们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择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出现不能适应、不能胜任等问题。三是学校环境影响。首先,高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没有实现市场化与社会需要脱节。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的现象。在设置专业和招生时忽视按需培养,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部分高校发展理念落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得到全面改革和创新,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次,高校中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不专业、不完善,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职业辅导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然而,我国真正开始重视和开展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较晚。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到了大四才对有关就业政策、方针、择业技能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许多大学生临近业时还对就业、择业等问题认识不清,从而容易出现焦虑、迷茫、困惑、烦恼、浮躁等负性情绪。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要谋求理想的职业就必须认清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当前,高校急剧扩招,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方向,充分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从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个性、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出发定位职业期望值,在职业定位基础上建构正确的择业观。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求闲、怕苦、虚荣、功利、攀比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他们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加强择业观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发扬传统的艰苦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打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等。学校应努力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不断增强对社会了解,从而提高自己各项能力。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与自己兴趣、爱好相一致的就业目标。利用课余时间,拓宽知识面,培养能力。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3、进行就业心理疏导,增强就业心理承受力。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与毕业生的认识水平、社会阅历、心理承受能力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对大学生的择业心态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现实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指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从而避免由于准备不足而错过求职机会。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中的失败和挫折,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就业群体,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前途,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不断增加,就业的竞争性也逐年激烈,虽然我国在促进就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过剩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仍然会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成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另外,由于大学生刚出校园,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智的认识,因而在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郑云恒.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01).

[2]彭昱,杜丽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01).

企业心理契约与大学生就业探讨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契约;大学生;企业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56-02

随着高校扩招的第一批3年制专科生2004年离校,两年来人才市场一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求职高峰”,大学生就业不可避免地在这两年中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共青团中央学习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最近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另据权威统计数据,2006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报名人数达到100万人,较去年54万上升近100%。2006年的报考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27.5万,与去年同比增长9%。考虑到目前的职位需求,据推算可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待业危险。

虽然07年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尚未最终定性,但是随着就业前期准备工作的结束,某些现象已经初露端倪。07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已经走出了薪资要求过高的误区,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愿意以“零工资”作为自己的职业开端。这种趋势可谓是忧喜参半,一方面不得不庆幸大学生对自己能力和社会的需求已具备基本的评估能力;但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大学生走向反向极端“就业恐慌”。

1 “心理契约”的危机

1.1 企业与求职者双方的信任失衡

(1)求职者对招聘方的不信任。

显然诸多的恐慌是被某些商业化的行为所“哄炒”了,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企业更倾向于将更多的学生牵入这种恐慌中,而非解除其困惑。结果造成了大学生在仅有的四年时间里,并不能全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而是无目的、无头绪、赶集式的参加各种培训班和招聘会。

很多学生表示频繁调换工作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公司承诺未兑现,主要是由于企业在招聘过程中过渡包装和盲目承诺。从这几个月的招聘现场情况而言,这些问题并非是空穴来风。以某些保险公司为例,为了提高其代理人素质需要引入更多大学毕业从事销售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固有“保险代理”形象影响,这些公司便一番粉饰以招聘“见习主管”、“储备人才”等名目吸引了大量的大学生,细心的学生了解真相后,对公司和该行业都产生抵触心理。另有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宣传范围将招聘会作为宣传的“主会场”,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对用人单位的信任度,动摇了心理契约的稳定性。

(2)招聘方对求职者的不信任。

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早期多报有保守的就业观,一方面原因是缺乏明确的职业定位,另一方面则是无奈于竞争高峰的权宜之计。建立在不稳定“心理契约”下的工作自然意味着未来数年中的高流动率。而企业也由此多采取保守的做法,提高违约金的数额或是签订较长期的雇用合同。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坦言,在面试环节中,学生较过去更倾向关注合同期限和违约金的数额,而非薪酬方面的情况,多数学生的表现让用人方觉得稳定性较差,类似的应聘者一般不会被录用。

1.2 隐藏在招聘背后的博弈

(1)显性“博弈者”的对决。

如决策树所示,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可能倾向于选择工作数年的应聘者抑或是选择没有工作经验但相对廉价的应届毕业生,并承担相应的入职培训费用。在第一轮博弈决策中,员工作为决策先发者,可以在继续留职等待提升(决策收益为0)或选择跳槽来获得更高的薪资收入(决策收益假定为+3)。在第二轮决策选择中,企业在员工选择了跳槽的决策前提下,可以选择提高薪资水平以避免人才流失(决策收益为-3)或依据劳动合同扣除离职人员的违约金(+1),允许离职(由于企业在此过程中失去了前期投入的全部培训费用+2,决策收益应为-1)。

由此进行反推,在经济人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由于双方都会作出趋利避害的明智选择,在第二轮决策中,企业会做出扣留契约规定的违约金的决策并允许员工离职。出于对此结果的考虑,作为第一轮决策的主导者,员工会选择跳槽的决策,因为无论他是否能够跳槽成功,其决策收益都将大于“等待提升”所带来的收益。集中这两轮的考虑,企业主当然不会眼睁睁看到必然出现的损失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也不会聘用没有经验的应届大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

当然,现实工作中不会有如此严格的限定,签立或撤销“契约”往往也会出于更多层面地考虑,但是,如果将这些过程进行简化,这个博弈模型可能能够回答绝大多数的问题。

(2)隐性“博弈者”的对决。

这里所谓“隐性”博弈者是指非直接博弈者,这些人在博弈过程中处于“利害相关者”的地位,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虽然不是直接对弈者,但却可以左右博弈双方的决策。这些隐性的博弈者包括培训机构、投机者和其他出于商业目的组织和个人。他们通过渲染就业恐慌的色彩,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的确,这些方法在短时期内能够创造一定的价值,但是以长远的观点看,已经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

(3)博弈的结果。

近年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不信任情况呈现显著的趋势,因此在双方的博弈过程中也多采取最保守,当然也都是最糟糕的决策对弈。双方在保守各自利益的同时,丧失与其他博弈参与者共赢的机会。

很显然,从原理上讲,合同契约本身,并没有对劳资双方的最终决策结果造成影响,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超乎于一纸契约之外的某种心理约束——心理契约。

2 “心理契约”的理论解释大学生就业问题

2.1 心理契約概念的引入

“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首先提出的。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这样的阐述: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发展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具体而言,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人双方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

心理契约研究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不同于普通意义上企业与员工的契约关系,虽然企业可以向员工支付一定的报酬、福利换取员工的劳力与脑力,但不管这一纸契约所约束的内容有多么详尽,总有一些内容是难以界定或是被排除在外,这些都是心理契约所承载的内容。

2.2 探寻大学生与企业的“心理契约”焦点

从上述的理论出发,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定位大学生与企业的“心理契约焦点”,就能更有针对性从这些方面出发,建立和巩固已经开始动摇的心理契约。

就大学应届毕业生而言,他们之所以愿意付出努力,把自己工作自由与权利交给企业安排,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愿望,能提供与之工作绩效相对称的发展。其心理契约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在薪资之外所应该提供的福利、机会、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的空间、继续学习的资源。据最近一次的调查显示,约有70%的应届毕业生将“个人发展”一项列为三个“职业选择动机”选项的首位。从某种意义上讲,“资源的有限性”致使个人无法获得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完全的信息,因此,只有凭借企业和社会的“公用资源”延续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当然,求职者自然需要从企业中得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已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面对目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多学生更倾向寻求较有“安全感”的工作。

就企业而言,聘用人才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大于“人力成本”的回报。企业的心理契约焦点更集中体现在要求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工作承诺、工作的参与程度,员工的工作态度。这些方面虽然并非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作用,也难以量化衡量,但却是企业尤其关注和在乎的层面,也是企业进行签立“心理契约”与撤销“心理契约”的脚本。企业需要获得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员工,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很难保证自己明天会怎样,未来的市场在哪里,因此,获取忠诚的员工以保证企业未来的安全是众多企业选人用人的原则。单从“安全性需求”这一点上,企业比起员工更迫切需要“稳定”和“保证”,这也是劳资双方在“心理契约”的中最为相似的焦点之一。

2.3 探寻大学生与企业的心理契约的动态平衡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双向心理期望,只有双方在此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才能够达成心理契约的共识。当然任何没有收益的契约只能是一纸空文,不会具有任何的效力。随着企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相互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将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的平衡的心理契约。

虽然心理契约最终发挥作用是在结束工作关系时,但是建立和维系心理契约的工作却是在雇佣关系尚未真正形成之前就开始的。从招聘工作开始时,招聘人员就应做好建立心理契约的准备,向应聘者清楚地介绍组织的结构、工作条件、工作具体要求及组织能向其提供的待遇、机会等内容。同时,也要通过各类人事测评工具,了解应聘者的技能、兴趣、应聘动机及对组织的期望等,通过所掌握的信息,对被试个人条件、兴趣、态度与组织职位匹配度作出客观评估,并与其共同建立切合实际的远景目标,设立实施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方案。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也只能是短时期的聚焦。正如“交点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集中过去全部的经历和知识于一点,从而如同聚焦的数条光线汇聚成强烈的热量。但在职业生涯的随后几年中,企业如果不能及时为其作出指引和规划,就可能造成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失衡,最终导致员工的离职或是员工工作激情的下降。

就心理契约的诸多指标而言,很多难以用量化的指标加以评价,但是尽管如此,企业和求职的毕业生仍然有很多的焦点可以去挖掘,很多未开垦的领域可以去探索。只要企业和畢业求职者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一定能够摸索出一条共赢的道路。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7篇

一、性别正义内涵

法国女性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其经典女性主义著作《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是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的。[1]社会由男女两性构成,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生理性别 (sex) 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的, 然而由生理性别向社会性别过渡后,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就处于不利地位。上个世纪70年代罗尔斯的《正义论》引发了西方世界对于“正义公平”问题的重新思考, 他深刻阐述了“个人与国家、公平与自由”等方面的各种关系, 力图重塑正义的道德标准, 为性别正义的现实履行提供理论基石。性别正义是正义理论对性别公平的支持, 它反映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普遍忽视的社会性别 (gender) ①[1]回归的呼唤。性别正义不完全等同于性别平等, 强调的是在男女的生理性别差异上的体制平等。过分强调性别平等往往会陷入激进的女权主义或者男权主义的误区之中, 漠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而盲目追求一个男女共享体的理想制度, 这必然导致性别正义悬置、社会发展紊乱无序, 其实质是社会性别弱化。性别正义理念是将女性从“第二性”的地位中摆脱出来, 但并不主张男女社会性别的对立, 追求一种男女根据自身特点及先天秉赋而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

(一) 性别正义的现实表现

1.家庭正义

正义的家庭是性别正义的基础课堂, 家庭正义对于孩童朝正确的社会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 (role taking) , 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 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2] (92) 父亲、母亲作为社会构成基本单位——家庭的主持者, 也是孩童最早接触的社会人, 家庭关系如何及父母的角色行为对于孩童正义感的培养和维护有着极大的影响。正如卢梭用反问的语气歌颂家庭那样“仿佛是:形成传统纽带所依赖的自然基础似乎不再必要, 对一个人至爱似乎不是一个人赋予国家的爱的原则;心中对祖国的依恋似乎不是通过更小的家庭而实现的。”这种反诘批判了柏拉图废除家庭的建议, 明确指出, 假如没有了正义的家庭, 就没有正义的“理想国”, 家庭正义作为性别正义最原初的动力, 必将对整个性别社会有着极深刻的影响。

2.文化环境正义

文化环境是性别正义的载体, 正义原则的贯彻与否都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环境所表现。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材料与蓝图, 使得一个社会的规范、观念更为系统化, 正义的文化环境诠释一个社会的全部价值观念和规范体系。[2] (75)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度,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纲常社会, 文化环境要在这种超稳定的封建伦理、宗法制度上实现新的突破是极其艰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之后, 新生的人民政权涤荡了旧制度下的污泥浊水, 社会文化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 为女性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半边天”作用提供了社会环境的准备, 但几千年形成的文化意识形态不是一两天就能改变的, 要实现真实而彻底的性别正义依然需要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

3.国家制度正义

对于现代民主国家, 国家制度的正义是政权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男女性别极不平等、正义之声被湮没的时代, 不论是僭主制度, 还是寡头政治, 由于国家制度的不正义性使得社会性别结构逐渐扭曲畸形。古希腊创立的公民大会可谓是古代民主制度的典范, 可是公民这一概念却是如此苛刻, 它不包括妇女、孩童、奴隶和外邦人, 甚至还有人提出“公妻制度”, 此类国家制度完全漠视女性作为独立性别对于社会的必要性, 政治上的男女对立, 缺乏对于女性人格尊严的基本尊重。我们需要警醒的是:在社会生产中, 女性作为生产者, 尽管与男性的生产领域侧重不同, 但社会劳动是由男女两性协调完成, 而现实社会的弊端在于, 协调的社会劳动却为不协调的上层建筑所治理, 一切在传统中与女性联系更密切的生产领域, 要么被制度认为是“低贱”的, 要么干脆不被制度所认可, 比如家务劳动, 这客观上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二) 性别正义的基本要求

1.机会平等

机会平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释, 首先, 为人们提供获得社会中所有他们有资格得到的有利位置的相同法律权利;具有相关相似性的人们有着同样的成功前景, 也就是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可现实中体现不平等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别歧视却是在所有形式中最根深蒂固的, 它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 在这里女性负责家务工作和孩子, 而男性的职责是抵御外面的世界并且展示如何成功地面对这个世界[3] (215-217) , 这样在所有这些领域中, 女性都不拥有可以与具有相似自然才能和对成功的相似渴望的男性相比拟的成功前景。

2.通过对生产手段的社会化,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里强调的是资源配置发挥国家财政及政策调节的作用以弥补市场的“丛林法则”效应, 使女性这种 “第二性”性别获得合理的资源配给。这里所要求的类似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些做法:以国家政权的名义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 明确的劳动分工, 严格的资源分配, 实现了对人们 (不分性别) 非基本和基本需求的同等满足, 尽可能地实现人人 (无性别差异) 社会需求和价值实现的满足。当然,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实现公平并不等于牺牲效益, 重要的是政策的制订者要有性别正义意识。

(三) 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机会平等在现实社会中是缺失的, 至少在社会的潜意识之中是如此, 人们并不关注如何让渡福利自由给女性, 女性在职业选择、发展的空间上相对于男性都受到更多限制, 即便在休闲娱乐中, 已婚男性比已婚女性亦享有更多特权;另一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从最初关注买方, 到现下更关注不严格意义上的生产分配制度如何面对当前处于困境的就业卖方, 既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 而无暇顾及就业者的性别问题, 这从客观上加剧了对女性就业的性别歧视。因此, 性别正义从上述两方面对现实就业前景做出一个理想假设, 也就为女大学生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理性辩护。

二、社会性别不义导致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

(一) 社会歧视导致的焦虑心理

近年来,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出现了毕业生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2007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495万人, 2008年该数字超过550万, 又加之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农民工、下岗工人的影响, 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缺口达到1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中绝大部分是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女大学生就业机会只有男大学生的87.7%, 女大学生初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大学生低8.7个百分点。又据北京大学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工作落实率上男生高于女生9.6个百分点;进入国有企业的比例男生高于女生14.7个百分点。[4]上述数据已足以导致女大学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她们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 更何况对此类信息的社会传播往往放大至实际数据的数倍。女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明显高于男生。此外, 如果从就业层次、就业类别等方面作出对比, 尽管近年来女性就业情况有所改观, 就业率上升, 就业范围有所扩展, 但是女性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消除。首先大部分女性从事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她们的社会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其次, 女性职业层次低, 就拿各类组织负责人这一项与男性相比相差2个百分点。当今社会女性负责人虽属平常, 但社会往往用“女强人”此类包含较明显性别意识的称号来形容这个群体, 反映出社会心理对于女性高职现象的不理解和不认同。上述性别职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严重消极困扰。

(二) 社会偏见导致的自我定位偏差形成的自卑或失落心理

在“高学历=高能力”, “女人天生不如男人”等传统观念影响下, 女大学生自我定位有较大偏差, 其对于未来职业选择的精确性通常低于男大学生, 并且这种偏差的正反双向差距很大。部分女大学生对自我定位抱有较高期望值, 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方面的要求过高。当今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越来越多, 从小生活较为优越, 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缺乏对工作逆境的思想准备。总将自己看做是社会中拥有较高学历的特殊群体, 对就业前景过分乐观, 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忽视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以每年10%左右速率增长所导致的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 不从自身素质考虑, 不把提升能力作为当前就业的第一要务, 这种心理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僧多粥少”的现实极不相符。求职中市场的高要求和自身的低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导致她们巨大的心理落差。同时, 也有相当一部分女生自我定位偏低, 以一种传统陈旧的就业观念来作为求职的指导思想, 甚至于否定自身女性价值, 以一种固有的社会偏见来审视就业前景, 思维上陷入可怕误区, 同样对于提升自我素质能力关注较低, 因而与男生就业情况现实比较之中就易形成女大学生的自卑感。

(三) 性别图式导致的低成就动机心理

图式是指人们用来组织他们关于某个主题的知识、关于周围的社会世界的心理结构, 这种心理结构会影响人们所注意思考和识记的信息。当图式被运用到某个社会团体成员或者性别、种族中, 它通常称为刻板印象。[5] (49) 性别图式指的是关于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行为、气质, 以及偏好的刻板印象。性别图式是影响性别正义最为隐含的社会因素, 直接影响着我们对男性、女性的工作评价, 它以一种阴性的、弱势的、非主动的形容词来描述女性, 使得女性在社会潜在思维中所处的地位不高, 尽管没有人在一个男女平等的大街上公开宣称男权主义口号, 但其结果都是一致的。性别图示导致了女性职场的“玻璃顶棚”效应, 社会的潜在偏见用一面看不见的玻璃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往往很难向更高、更好的职位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2005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我国分性别就业人员构成中单位负责人占所有职业中, 男性为2.5个百分点, 女性仅为0.7个百分点, 城镇差距更大, 男性所占比重为5.5个百分点, 女性只有1.7个百分点。女大学生从女性就业层次偏低的状况中发现女性就业困难, 社会性别正义的缺失降低了她们的成就动机。莫瑞 (Murray) 认为, 成就需求是指个人想要尽快地而且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的一种欲望或倾向。[6]成就动机使得她们在就业或职业的发展过程中很难超越自我, 缺乏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 以社会的固有偏见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使得女大学生对职业的追求低端化, 甚至达到一种不敢追求职业卓越的心理。“毕婚族”、②[2]“人有三类:男人、女人、女博士”之类的新名词就是这种心理现象的典型反映。

(四) 传统性别文化导致的矛盾心理

社会模式、风俗习惯在社会性别意识的塑造过程中具有决定力量。在我国, 长期的传统性别观念形成了男女两性巨大的社会心理差异, 并不断强化和固定下来。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将女性局限于家庭范畴, “男主外, 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更是将女性仅仅局限于无偿的家务劳动之中。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 中国的城镇妇女每周花在家务劳动上的平均时间是21个小时, 比男性的8.7个小时要多近两倍。费孝通在其《乡土中国》中提到:男女分工虽则并不一定根据生理上的特质, 有时却可以分得很严, 甚至于互不相犯……分工的用处并不只视为经济上的利益, 而时常去以表示社会的尊卑, 甚至还带一些宗教的意味。就是那些不必要特别训练的工作, 好像扫地、生火、洗衣、煮菜, 若是社会上认为是男子不该动手的, 没有人替他们做时, 他们甚至会认为挨饿倒也可以, 要他们操作却不成。[7]如果说传统社会要求于女性的仅仅是家务劳动, 则现代男女性别文化既要求女性承担传统女性的家庭责任 (包揽家务) , 又要求女性走出家庭、走向工作岗位, 从而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女大学生面临的是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抉择的两难境地, 随着社会岗位越来越多向女性开放, 如何在社会与家庭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分割点”, 成为女大学生的困扰之处, 社会传统性别文化与现代开放性别理念导致了她们极端紊乱的矛盾心理。

(五) 社会人才需求畸形导致的恐慌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逐大众化, 大学生这一名词不再是“天之骄子”的代称, 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社会用人单位观念上的盲区: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虚高, 不以职业的客观要求为依据, 甚至出现了某市十万高薪招聘大学生扫厕所的怪事。用人单位不仅对学历有着苛刻的要求, 还对求职者的男女性别持有较大偏见, 时常出现“宁招武大郎, 不娶穆桂英”现象, 夸大女性就业弱点和缺陷, 例如生理素质、婚育期、退休期等等都成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鸿沟。用人单位往往更偏向于男性, 将很多适合女性或女性较男性有显著优势的工作岗位都交予男性, 对于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无疑造成了严重的恐慌;其次“职业的性别隔离”对于女大学生也有着消极的影响, 职业的性别隔离是指根据对“适合于”男性与女性工作的普遍理解, 将男性和女性分配于不同的职业, 由此导致两性在不同职业中的集中状况。[8]女大学生往往被社会认为更适用于从事文秘、卫生、服务等行业, 而从事技术类的、商务性的则被认为是男性的职业, 所以导致很多理工类的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找到一个专业对口职业, 对求职很恐慌, 她们在心理上对自己的大学所学价值持否定态度。

三、提高性别正义, 调适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对策

一是建立和健全国家教育体系, 旨在完善国家对于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 以法规和行政的力量教育最广大民众, 加大对女性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方面困难的关注, 倡导国家制度的公平正义, 争取女大学生就业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益。第一, 国家法律政策的不完善之处在于至今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促进和保障女性就业, 尽管我国目前有20余部法律法规直接涉及女性权益保护, 有如《妇女权益保护法》《劳动保障检查条例》《法律援助条例》等都仅仅是原则上支持、保障女性在就业过程机会和权益, 但是缺乏对不公正待遇的具体定义和界限, 劳动力市场时常出现侵犯女性权益的事情往往苦于有法却无专门具体法律可依的尴尬局面。因而国家亟需完善就业法律法规, 走出就业纠纷裁决的人治状态, 坚持有法可依。比如在相关法规中应具体规定公示求职人员的信息, 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或留用女性。第二, 我国对于男女退休年龄的规定也有待商榷, 我国沿袭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于男性60周岁, 女性55周岁的退休规定, 在现实社会中不仅是一种性别的歧视, 而且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样受教育的年限, 却终止于不同的服务社会的年龄。国家应调整退休年龄规定, 使男女同龄退休, 至少把女职工的意愿作为重要的考察因素, 这将有利于女性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劳动价值。第三, 法律除明文规定同工同酬外, 还应规定管理与领导岗位的女性比例数, 充分发挥女性的聪明才智, 实现社会和谐。第四, 进行国家财政制度改革, 对招收超过职员总数一半以上女性职工的企事业单位按比例给予一定财政补贴 (免税) 。第五, 实行国家税收制度改革, 制订相关法律, 切实保障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财产的真实共有, 确保夫妻双方对家庭共有财产的同等支配权, 促进家务劳动的社会性计量, 一方面转变人们对传统由妇女承担的家务劳动的歧视态度, 另一方面改变当前部分老年妇女“带大了孙子, 就丢了位子, 没了票子”的悲惨境遇。在此基础上实行个人所得税收缴的家庭单位制, 实行每年两次申报, 一方面进行广泛地法制宣传教育, 另一方面确保妇女权益的落实。具体措施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 如家庭财产收入银行帐户的一号双卡等。第六, 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 并将其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内。从目前的就业前景而言, 我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未能就业, 这部分人群中处于就业劣势的女大学生比例较高, 他们容易成为“啃老一族”, 加重家庭负担, 固化社会的性别歧视, 危害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因此建立国家专项资金, 完善就业保障制度, 对女大学生采取政策的倾斜, 解除女大学生在就业难背景下的后顾之忧极端重要。

二是加强社会教育, 旨在改变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性别的刻板及错位印象, 积极倡导社会性别正义, 将女性从绝对的家庭角色中摆脱出来, 为女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应该利用现代发达的新闻传播传媒, 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通讯手段大力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 改变“男尊女卑”、“男主外, 女主内”等社会传统性别观念, 更加注重男女两性在社会分工上的统一而非对立, 消除社会对于女性作为弱者的刻板及错位印象;作为大学生就业领域主体的公司企业、机关单位, 应当摈弃过时的或盲目的招聘人员要求, 公正地评价女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肯定女性与男性等价的社会劳动价值, 减轻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备受歧视所导致的沉重心理压力;社会还应当正确地对待女大学生在今后工作时期内处理社会工作与家庭工作关系时所遇到的困难, 女性从家庭中走出来, 但她仍然属于家庭, 社会不能苛刻地强求她们只注意社会责任忽视其家庭责任, 社会的女性就业心理教育应当以性别正义的视角出发, 充分考虑到她们的实际情况, 帮助她们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矛盾关系, 如将家庭内务钟点化,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合理延长女性的生理假期和产假时间等, 以社会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正义环境。

三是加强学校教育。旨在宣传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 摒弃落后陈旧的女性就业观, 加大对女大学生就业观的指导, 解除消极就业心理对她们的不良影响, 在校园之中营造性别正义的氛围。首先, 学校应该开设性别正义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帮助女大学生从社会性别视角和心理学视角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困境, 性别正义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女大学生掌握正确的性别知识, 增强她们就业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女大学生及时较好的调整就业心态, 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更为充足的心理准备, 防止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 保证她们就业过程中的身心安全。其次, 学校应当及时向学生传达即时就业动向和信息, 充分发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教育作用, 以当前就业趋势和就业数据为基础, 充分结合不同专业女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及个人情况, 深入调查, 做到一对一的辅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常性地组织专门就业领域的研讨或讲座,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向女大学生提供具体明确的就业前景, 使她们能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 避免求职过程中的盲目心理和巨大的心理落差。最后, 学校在对团学会、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引导工作中, 要积极倡导校园中的性别正义, 注重对男女大学生的共同培养, 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女生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这些普遍较弱于男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平衡发展, 在就业面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四是加强自我教育。旨在通过自身努力,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主动接受合理就业观念教育, 形成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不断更新观念, 培养自信, 提高成就动机, 以最饱满的姿态走向职业市场。第一, 女大学生应注重培养自身“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女大学生不能回避就业难这一实际问题, 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上来, 不断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能力的学习, 接受多元化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 提高自己的思想涵养及创新能力。第二, 在大学期间, 女大学生应宣扬先进的性别文化, 更新已有就业观念, 将性别正义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就业观, 在此基础上发挥她们的职业优势, 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细致缜密的思维方式等等, 克服羞涩、胆小、依赖、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扬长避短, 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更为主动、有利。第三, 转变被动就业观念, 树立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观, 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 发表了《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明确指出: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9]自主创业很符合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窘境, 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知识技能创造就业机会, 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还为其他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为国家也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最后, 学习必要的法律知识, 培养一定的法律素质, 在就业过程中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将会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种种阻碍, 以何种心态面对这些不和谐之处将对她们的职业前景造成直接的影响。

当社会在为大学生就业前景状况所担忧之时, 我们过多的停留于就业政策、制度等对于就业数据产生直接影响的外部因素, 缺乏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内在因素, 即就业心理的洞察。从性别正义理论出发看待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以一种先进的性别文化对她们的就业心理进行科学的调试, 这必将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就业观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詹姆斯.P.斯巴特.实践中的道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亚妮.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报, 2007 (2) .

[5]Elliot Aronson, Timothy D.Wilson, Robin M.Akert.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 2007.

[8]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8篇

关键词: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注册的大学生总量逐年增大,据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的消息,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而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考生源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人,“生源荒”使处于高考志愿填报最后批次的高职院校首当其冲,从而使录取的分数线一降再降,生源的素质急剧下降。随着就业形势的愈加严峻,相对于本科毕业生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地位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将会更加困难,而农村高职女大学生,由于性别歧视、综合素质较薄弱、就业社会资本缺乏等因素,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从而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二、农村高职女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主要表现与成因

1、在就业自信心方面,农村高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的表现。在求职过程中,因缺乏自信,往往表现为畏手畏脚、谨小慎微、不敢向用人单位大方的展示自己等,从而坐失良机,有的因此悲观失望,丧失再次参与竞争的勇气,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究其成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1) 、自身就业能力不足:由于农村的素质教育相对于城市基础薄弱,故农村高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薄弱的特点,她们只重视考试成绩,而缺乏对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而就业能力较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2) 、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当今社会,由于女性在婚后的怀孕生育期间或子女问题等方面带来的工作不便,很多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效率,在招聘时明确提出只要男性或在录用的时候偏向男性,从而使女性丧失了平等竞争、就业的权利,加大了她们的心理落差。另外,高职院校毕业生学历相对于本科院校较低、学校某些专业设置不能与市场接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引起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自信的一部分原因。

2、在就业主动性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困难,在心理上更加迫切的希望找到满意的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且因社会背景、经济背景等相对缺乏,就业较城市学生要主动,依赖心理在前期的求职过程中相对较少。但随着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因贫困、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带来的挫折,往往会挫伤她们的勇气和毅力,使其产生依赖的心理,就业主动性降低,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学校、政府或父母的身上,丧失参与竞争的勇气。有的因此产生过度的就业焦虑,变得无所适从,坐立不安,甚至出现沮丧哭泣、精神恍惚等现象,严重的将发展成相应的心理疾病。

3、在就业灵活性方面,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因来自农村,多在知识水平较低的环境中成长,通常把进入大学当成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希望能“出人头地”,因此,在就业时的期望值很高,择业要求有些不切实际,虚荣的攀比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比例较高,普遍倾向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或在政府机关等稳定性较强的单位工作,这在无形中局限了就业的范围,增加了就业的心理压力。

4、在就业准备状态方面,农村高职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准备不充分的现象。一是不清楚自身定位,缺乏职业规划,二是在求职技能方面准备不充分,不了解就业单位和就业信息,对于不同的单位,往往都是一份相同的简历,且简历制作欠科学,没有针对性,没能突出个人特点、招聘单位所需要的才能等,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

5、在就业挫折承受力方面,农村高职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家长在对她们的培养、教育等方面往往有所缺失,使得她们综合素质薄弱,特别是随着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独生子女的增加,有的孩子长期处于无父母管教或父母过度溺爱的状态,从而使很多农村高职女大学生相对于以往存在缺乏独立性、意志较薄弱、挫折承受力变差的情况。

三、农村高职女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调适

针对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在就业自信心不足、就业主动性较差、就业灵活性不强、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挫折承受力较差五个方面的不良就业现象,有针对性提出以下调适方法,以提高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1、在就业自信心方面,一是农村高职女大学生要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锻炼社交、组织、表达、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平时可以多参加班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增强就业的自信心。二是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政策保障,促进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就业公平,如建立完善生育保障机制,解除用人单位的后顾之忧,真正消除就业歧视。三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符合市场的需求,并结合农村高职女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特色课程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就业主动性、灵活性方面,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多次择业的观念,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勇于尝试和推销自己,把握就业的主动权。二是树立自主创业意识:目前“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就业的新途径,国家已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信贷、税收减免等各项政策,农村高职女大学生可以在衡量自身条件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选择自主创业之路。三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农村等基层去就业,避免就业过程中的依赖、盲目从众、攀比等心理,把个人的职业愿望与社会需求、时代发展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在就业准备状态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兴趣特长、就业竞争力如何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辅助工具,如可以通过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对职业兴趣进行探索,可以通过做SWOT分析,分析自我的优势、劣势等。二是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如认清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主要就业方向、市场竞争力等相关情况,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三是主动掌握求职的基本技能,如简历的制作技巧、面试礼仪、面试回答问题的技巧、穿着打扮符合“TOP”原则等。

4、在就业挫折承受力方面,一是要正确看待挫折,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化挫折为动力。二是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如自我激励法、注意力转移法、自我安慰法、自我暗示法、适度宣泄法等,从而根据就业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保持心理的平衡。

另外,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在就业过程的主要指导者,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制,提供全程就业服务。对于农村高职女大学生,最好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就业指导,如指导其树立积极的就业观,向其详细介绍国家相关的就业政策,加强其求职技能训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咨询机制,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工作,密切关注她们的心理动态,对有就业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心理跟踪调查,提供一对一辅导;对于普遍存在的几种就业心理问题,可通过专题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训练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参考文献

[1]、金焱明.高校女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J], 理工高教研究, 2004, (6) :50-51.

[2]、陈水平, 张卫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 (8) :54-57.

[3]、贾文红, 邹琪.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1) :49-50.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9篇

一、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特点

1.自信心不足。 如何积极快速进入有效的沟通状态 ,自信应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一个人善于沟通的重要因素。 是否自信乐观可以透过很多细节表现出来,比如神态、谈吐、举手投足等。 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表现出的自信心不足,并不是毕业才开始显露的。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尔德的一项关于女性心理自信力的研究就发现,“ 自信心的鸿沟”早在大多数女孩子小学就已经出现了。 国内各大学在学生的自信心调查中也发现, 男女学生的自信程度上差异很大。 特别是在选择就业上,男生中很自信的占21.9%,而女生中仅占8.6%;在社会交往上,男生很自信和比较自信的占到了16.4%和35.1%,而女生中这两个数字仅为11.4%和28.2%。 女性的自信心不足一方面是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学历、身高、容貌、家庭背景等等;另一方面是受主观感受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认同、周围人的评价、生存状态的感受等。 这些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大学生对自我状态的判断和解析, 这种影响使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的呈现都不是很全面。 虽然男性、女性的职业发展都必须要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但是女性受到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大得多。

2.情绪欠稳 ,应激能力较差 。 女大学生在面对巨大就业压力时,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综合素质提高提出很高的要求,希望通过完善自我来增加就业中的竞争力。 过于繁忙的学习、生活和紧张的精神情绪,往往对女生的心理构成较大的压力,所以容易在碰到某些不顺心的事情时产生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 女性感情丰富且细腻,对未来的生活有自己美好的愿望,对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也颇为在乎,而且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甚至有忽视具体情况,强烈希望客观现状符合自己的主观意识的动机,因而极易在希望与现实之间出现差距时,产生急躁、焦虑等情绪变化。 与男生相比较,女生的内在情感相对不易深藏和掩盖,在碰到不良刺激时,大多在自己的情绪上表现出来。 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女生面对挫折、困难时,其耐受能力往往较低,表现出过于敏感、不够成熟和情绪不稳定。

3.多愁善感的消极心理。 女大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多愁善感 。 积极良好的心境可使人“ 无往而不乐”,相反,消极不良的心境会使人“ 无往而不悲”,正如古人所言“ 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 常常陷在情绪中不能自拔,自然会影响求职的效果。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在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

1.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提供可靠依据。 为了可以全面有效地掌握应聘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都设计了心理测试过程。在学校建立完备的心理健康档案是很有必要的,也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依据。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通过学校的心理档案查询应聘毕业生在校期间心理健康状况、性格特点、性格特质、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和诚信状况等内容。 但是,涉及毕业生隐私方面的资料不可以查询。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心理档案查询出的毕业生特点,安排其更加合适的、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岗位。 这样,可以提高新入职大学生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减少新毕业大学生在新工作岗位上的诸多不适。 就社会而言, 减少人才浪费,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 许多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存在心理素质差,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低,但是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承受能力又很差的现象,这已成为阻碍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重要因素。 心理档案的建立,使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在校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其走出困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和有针对性的依据和措施。 心理档案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为学生建立,高校中的学生管理者可以根据所建立的心理档案有针对性的分析学生本身的专业、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和要从事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及要求。 可以从大一开始为学生做好如何成为社会人、职业人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进行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毕业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根据心理档案的记载,认知自己的心理需要一个过程,使自我客观地对待在校期间不同时期个性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使自我认知更加完善, 学生可以与高校老师探讨完善自我的策略措施,调整心理落差,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预防心理疾患,发现和挖掘心理潜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

3.提高就业稳定率,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环境 。 女大学生的就业是当今社会矛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保证社会稳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高校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完备的心理档案,这样在学生毕业的时候高校学生管理者和就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档案,结合其所学的专业、不同的性格特质、兴趣特长、家庭背景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规划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通过就业档案的建立完善,可以减少毕业生在择业时的盲目性,以及择业后又频频跳槽的不适应性。 使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稳定性。特别是一些在校期间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学生, 学校推荐其择业后可以定期与其进行后续沟通与指导帮助,对他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积极解决,使其顺利平稳的转变为社会人、职业人,保障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三、优化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对策

1.高度重视心理档案管理机制 。 要以实践作为心理档案优化 、 建立、完善的先导,从而促进观念的改变。 在此特别关注女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择业的同时,继续重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高校应当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完备的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档案的管理,明确心理档案制度,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基础办公设备配套、库房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2.在遵循心理档案自身特点的情况下 ,确立管理制度和管理原则,从而认真研究探讨心理档案建档方法。 聘请心理咨询专家,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建立基础的心理档案信息库。 对待女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必须重视性别差异,关注女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特质和易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研究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框架和归档分类细则。 聘请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心理档案进行实事求是科学辩证、 客观公正的解释。根据心理档案呈现的结果,就如何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信力、人格优化、抗外界打击能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水平用以指导升学就业。 最终建立适合女大学生的心理档案。

3遵循女大学生心理特点和档案管理特点 , 建立完善的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 首先要健全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制度工作,对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性质、任务、特点和体制做以全面了解。 再对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统一规划。 其次,完善健全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最后建立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明确管理体系,领导职责,派专门人员负责心理档案工作,适当选配有经验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参与此项工作,做到人员落实、管理规范、运作有序。

4.信息化、大数据化管理女大学生心理档案 。 积极研发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系统,使之适应大数据化时代。 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心理档案管理中的优势,及时更新心理档案的信息,充分分析统计心理档案。 二是利用大数据化时代的网络平台,将网络的覆盖面广、传输速度快、交叉性强等特点,使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应用范围扩大,从而扩大心理档案的应用主体。 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心理问题进行远程指导,特别是遇到个别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单独网上指导,避免了人员、场所、时间等方面的限制,特别是避免了有些问题学生不敢面对面心理咨询。 但是,在网络服务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档案资料的保密性、安全性,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5.加大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 、教育力度 ,让女大学生意识到心理档案在就业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心理健康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很多女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常常是难以启齿,更不敢向辅导老师咨询。 学校的心理辅导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宣传,让女大学生正确面对心理健康问题。 同时,也可以在校园进行图片展、知识讲座等教育活动,营造活泼、轻松的心理健康辅导氛围,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舒缓心情,树立积极、乐观、自信的就业观念,从容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

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形成、管理、使用和发展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重要系统工程,每一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机制保障。 女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充分分发挥心理档案对于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等独具的多重服务功能,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可以增强内心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矛盾。 推动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

摘要: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这其中有来自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要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就必须开展女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女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探讨 第10篇

1 面对的问题

人的心理 特征和性 格的形成 在一定遗 传基因的 基础之上 ,还会由后 天所处环 境的影响 进行二次 塑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上重要的群体, 像朝阳一样活力四射, 温暖人心。但女大学生们每天都在 成长, 心理上每 天都会发 生某些细 小的改变 。在不断的接 受新的挑 战, 尝试着不 同的新鲜 事物的过 程之中, 心理也逐渐 的趋于成 熟。在日常 的学习和 生活中 , 不免会遇 到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自身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有些家境困难的女大 学生会受 到家庭方 面带来的 压力 ; 有些有梦 想 , 有追求的学生会在勇敢追求的旅途中遇到挫折, 在摔倒后产生负面的情绪而 消极 ; 更多的学 生是因为 就业时面 临困难, 感到前方没有亮灯指明方向。一系列的困扰和阻碍让众多的女大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上的问题。我国的社会文化水平在不断的 更新和发 展, 人们的生 活水平也 在不断的 提高。但大 多数的家长 还是更为 注重女大 学生在学 校中的学 习成绩和 取得的一系列的荣誉, 较少的关注孩子真正喜爱什么, 兴趣点在哪里。有能力的家长更是早早的为孩子铺平了未来成长的道路, 减少了孩子在成 长过程中 所遇到的 阻力 , 却让孩子 对生活没 有了热情, 从而造成了心理上的空虚, 很难有满足感。人们对孩子的体育课程的 学习不够 重视 , 家长自身 锻炼的意 识也不够 。一半以上的家庭 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 抱支持的 态度, 甚至会认为那些都是些 浪费时间 和精力的 事情 , 是不务正 业 , 这种态度 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甚至会让学生对体育课程形成 排斥的心 态。而事实 上 , 那些缺乏 体育锻炼 的女大学生, 在往后的成长中会缺少一些坚强的品质, 自信心一般较弱,意志力差 。家长需要 端正好对 待体育的 态度, 从而影响 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和心态[1]。

2 实施的教育手段

近年,部分高校相继增加了体育选修课的内容,体育课堂上也添加了许多团体活动来增进师生、同学间的交流,更好的通过体育运动的锻炼来纠正一些学生不良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相对而言, 老师们发现喜欢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女大学生要比较少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拥有更强的自尊心, 有着更为 强烈的自 我意识。他们非常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从而不断的努力争取,会更加珍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的汗水所换来的成果。专家的调查也表明她们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所获得的幸福感指数也会很高。学校通过经常组织团体活动、开展合作性的运动比赛来倡导学生积极的融入体育运动,从而让学生的心理更为阳光,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也更多,有困难的时候会互帮互助,增加友谊,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减少女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当她们走出校园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大集体中去。老师也针对性格相对内向的女大学生进行鼓励教育, 让她们面对群体的时候不会有胆怯的表情。做事更为干练,不会在平常生活中为了小事情而犹豫不决,能够勇敢的面对问题。改变面对问题时躲闪的态度,排除一系列的交流障碍。增强心理上的自信心和对待学业的进取心,改变看待事物的态度,由悲观的一面转向积极的一面。从自暴自弃的习惯中走出来,做事情能够发挥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再会半途而废,畏难而退,心灵不再脆弱。学校的老师也要时常让学了解社会的现象和新闻, 让学生形 成关心社 会问题的习惯。关注社会问题,拥有较强的荣誉感来更好的胜任社会主人翁的角色。当学生开始积极关心社会问题时,会由内心处产生一种适应社会的渴求,从而能够积极的去建立人际关系,心态会跟着变得积极,排除负面的思想,从而会更加的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外貌形象[2]。老师引导学生将自我定位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会促进学生想要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想法,会去积极的体验和培养一下社会的生存能力。教师将教学计划更好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领会到体育教学的意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团体的意识,积极的展现自我的风采,关注他人所面临的困难,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从而让学生的人格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展现。老师要设定情景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满意感。通过课外体育运动中灌输的互帮互助的精神思想,增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之情,从而在学生小组之间形成较强的团体感。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让学生领会到体育精神。让学生有一种社会的担当感和国家集体的荣誉感。学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女大学生,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要积极倡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我团体意识,自我认同感,能够较为主动的参加活动,承担义务,提升美好的情绪,强化团体概念,从而在无形之中健全人格,调整心态,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3]。

3 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像长跑运动等,如果能够坚持锻炼,对女大学生的心里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无形之中也能够顽强学生的意志力。从运动的表象中可以带动到生活中,通过体育运动形成的品质会直接折射到生活中,将自身的关注从缺陷出到自尊的增强。同时也增强自身对于气候变换的抵抗力。一项实验得出了一组结论:女性对身体状况的满意度低于男性,会因自身某处别人不以为然的缺陷儿降低自尊心,从而形成灰色的心理阴影,对自身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有一定程度的抑郁。健壮体能能够促进外向性格的形成,拥有稳定的情绪,自信心也不断的增强,自我认同感也极具上升。体育锻炼是有效解决忧虑、紧张、焦躁的有效途径,不会经常性的出现过度兴奋、过度抑郁的状况。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科学实验证明:人处于运动状态时,神经系统会连接人的经络与肌肉,在其中进行信号的传递。学校也增多了适合女生的运动项目,像健美操、瑜伽、踏板车、武术、形体练习等。让女大学生们能够在体育课上充分的放松心情、集体娱乐,陶冶情操,开心的放声大笑,从而还可以多认识新的朋友,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的充实自我的朋友圈[4]。

4 结语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第11篇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着力点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和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并且通常采用精神分析、合理认知及行为矫正等一系列心理学方法来消除内心的情结, 矫正不良行为, 改变个体存在的不合理认知, 最终使个体达到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和谐。即通过试图挖掘人性的消极面, 然后通过改变或消除人性的消极面达到个体心理的完善。显然,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人性的积极面, 其作用具有局限性。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真正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挖掘人性中积极方面的积极心理素质, 挖掘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体验到幸福、快乐和满足的感觉, 过有意义的生活。

健身气功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传统体育和传统康复医学的双重功能, 是以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健身养生法, 即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简单易行、动作舒缓、内涵丰富、功理科学、功法安全, 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衰老能力、调节与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等都具有积极影响。健身气功具有重仁义、主清静、览整体的演练风格, 对大学生身心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着其它体育项目无可比拟的作用。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一种健身方式已被广大群众接受, 但是迄今为止, 八段锦的健身作用大多是通过中医理论描述和解释的。八段锦作为一种独特的内外兼修、蕴涵深刻哲理的传统体育保健文化。当代大学生能通过八段锦的锻炼使他们在八段锦运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示和熏陶, 最后达到自我调节。

本文将把积极心理学原理与健身气功相结合, 为高职女大学生调适心理问题, 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完善人格特征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为今后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健身气功课程、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25岁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二年级女生。

纳入对象:从每个年级的在校生中随机抽取样本120人, 体检合格、身体健康, 分为对照组 (60人) 与健身气功锻炼组 (60人) 。

对照组:无健身气功锻炼习惯。

健身气功锻炼组:进行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120min/次, 每周3次以上。

对两组对象年龄、身高、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实验前后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人格健康调查表 (UPI) , 筛除异常数据者。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确定本文研究指标。

研究指标: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UPI) 、心理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 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DASS) 。完整版的DASS由分属于三个分量表的42个题项组成, 分别考察个体对抑郁、焦虑以及压力等负性情绪的体验程度。DASS-21是经过修订后的DASS精简版, 在保持原量表各维度不变的前提下, 抑郁、焦虑和压力三个分量表分别保留7个题项, 以提高辨别和评估相应的情绪障碍症状的效率。研究表明DASS-21与完整版DASS有同样稳定的因素结构和同等良好的信效度, 更适合作为科研和临床中快速筛查的工具[2,3]。所有测量采取上机施测的方式, 学生在各校机房完成问卷。测试需约10分钟, 计算机自动保存问卷结果。

(2) 实验法

连续练习八段锦3个月, 开始有2课时的气功文化理论授课, 实验者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并有固定的指导教师教授八段锦技术动作, 每次锻炼时间为1.5小时。实验者锻炼过程中的平均最大心率为120次/min, 整个锻炼过程中的平均心率为100次/min, 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锻炼组和对照组受试对象在开始实验前、实验3个月后采用心理健康水平、焦虑、抑郁等项指标分别进行了心理量表的测评, 然后用专业测量软件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 比较分析。心率的测定采用Polar心率遥测仪测量, 与手工桡动脉脉搏测量相结合。

(3) 数理统计法

所有实验数据以Spssl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以均值±标准差 (X±SD) 表示, 显著性水平采用为t检验, P<0.05显著性差异。

2、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由表1可知, 在实验前SCL-90各因子得分结果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经过八段锦锻炼的实验组对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症状、其他 (睡眠饮食) 和健康均分有积极的影响, 4个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总均分等因子已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对照组被试实验前后SCL一90各项指标几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经过规律性的健身气功锻炼后, 高职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好于未经锻炼学生的总体水平, 这也与国内的调查研究一致[4]。

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由表2可知, 在实验后, 对照组较锻炼组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都更高, 且在抑郁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训练组 (P<005) 。实验前, 两组之间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 (P>005) 。与表1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3、分析与讨论

近年来, 有关高职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由于女生在情绪情感上天生比较敏感、不稳定, 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件小事就很容易引起消极的情绪反应, 而且很少向别人表露自己, 因而体验到的心理冲突比男生多, 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相对于男生而言就多得多。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较多, 其中, 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人的心理状态的手段。但由于高职院校在二年级时不开设体育课, 致使体育课对女生的约束力降低, 那些被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女生也就退出了体育锻炼的行列, 而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女生也以健身和消遣娱乐为目的, 使得体育锻炼的次数、强度和时间总体情况下降。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我国一项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 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 是集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于一体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心静体松的八段锦对大脑功能的调整, 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八段锦是目前较好的能通过形体运动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形式。国内有报道说,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调节人的非健康心理表现出良好的作用[5]。随着锻炼年限的增长, 心理水平逐渐向健康靠近。调节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原因是锻炼八段锦可以降低大学生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干扰, 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烦躁等心理障碍逐渐得到调整和改善。此外, 八段锦对各种不健康情绪 (情绪欠佳、易激动、心烦急躁、抑郁、焦虑) 的康复作用都较为显著。因此, 八段锦锻炼能够调摄精神, 使练习者通过自我调理而保持或恢复健康的心理, 处于恬淡舒适、神态清明的状态。另一方面, 八段锦锻炼要求心静体松、精神内敛、调整身形、以意导动、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坦荡安稳, 最后达到自我调整, 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这样可以使练习者既无大量的体力消耗, 也无精神上的高度紧张。本研究表明参加八段锦锻炼的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水平高, 实验者在实验三个月后抑郁、其他 (睡眠饮食) 、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就有比较明显改善。说明由于八段锦训练后使人精神饱满, 思维清晰, 心情舒畅, 因此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健身气功的一个重要心理效应就是改善和提高人的情绪稳定性, 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和提高情绪的愉快度, 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 减轻心理压力, 保持心理健康状态。而八段锦有效地调整个人的生活节律。在运动中,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可有效地抵制不良思想意识的侵入, 为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同时健身气功又充实了业余生活, 抑制了不健康心理活动的产生。参加八段锦锻炼能够调节心情、缓解压力、化解不良情绪, 有利于处理各种生活、学习或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心理问题, 使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趋于缓和;同时给人带来青春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

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是:“ (1) 情感的控制; (2) 能做出合理决定; (3) 情绪调节; (4) 能建立积极的关系; (5) 自我感觉良好; (6) 知道如何善待自己; (7) 积极的人生观; (8) 良好的应对技能; (9) 交朋友的能力;幽默感;积极的自我感觉”[6]。以重视学生体验为主, 培养学生的积极体验, 努力开发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 完善学生积极人格, 提高学生积极的情绪智力。积极体验是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的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的积极体验越多, 积极的情绪就越多, 完善自我的要求就会越强, 个体充分发挥自我各种能力, 品格优势就会凸显, 这种需要是来自学生的内部, 更有助于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本实验结果提示,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和很好的调节作用, 因此大多数学生即使平时心理上产生一些不满、烦躁、愤怒的情绪, 他们也能在健身气功锻炼过程中予以发泄、释放, 故相对于未锻炼的学生来讲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因此八段锦锻炼更能促进学生主动性与发展性, 引导学生的积极方面、家庭和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以及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人格特征的持续发展, 符合我国的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主导方向。

但是八段锦锻炼在改善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上, 其作用主要集中在强迫、抑郁、焦虑和敌对等方面。与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 会减少焦虑和抑郁程度的结论是一致的[7、8]。本研究还发现, 在高职女生这一群体中, 气功在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上对心理健康也同样具有显著作用, 而对躯体化和人际敏感因子的作用却不明显, 这种作用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及其成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结论与建议

(1) 高职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行为密切相关。经过3个月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 实验前、后高职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能力测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优于实验前。八段锦对改善高职女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敌对因子上。说明八段锦在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2) 作为高校教学部门可将健身气功八段锦作为体育教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融合教育的内容, 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科学的健身气功锻炼方法, 并使其养成自觉、经常参加健身气功锻炼的良好习惯, 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奠定基础。

(3) 本研究的结论尚属初步探讨, 其长期稳定的效果尚需继续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韩云萍, 王跃, 朱丽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7) :841-845.

[2]Crawford JR, Henry JD.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DASS) :Normative data and latent structure in a large nonclinicalsample[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3, 42:111-131.

[3]Antony MM, Bieling PJ, Cox BJ, et al.Psychometric proper tiesofthe 42-item and 21-item versions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scales (DASS) in clinical groups and a communitysample[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998, 10:176-181.

[4]朱伟, 李洪强.北京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5, (03) :127-131.

[5]李东奎, 李晴云.健身气功与大学公共体育身体素质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9, 31, (02) :84-86.

[6]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103-247.

[7]赵岩, 王江洋.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01) :47-49.

上一篇:Excel财务分析下一篇:招聘与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