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范文

2024-08-11

传承非遗范文(精选12篇)

传承非遗 第1篇

高跷这一民族民间技艺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高跷源于古代百戏中的一种技术表演,在北魏时即有踩高跷的石刻画像。令人疑惑的是,高跷这一门技艺发源和发展不是从云南开始的,但是,在云南的通海地区它得以完整的保存并且传承至今是值得探索和不可忽视的。据当地地方志《大营村志》记载:“四街镇石板沟,其名有记载始于明代,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屯军营地而得名。清康熙年间,原驻军已经民化。”但是一些风俗、文化、技艺随祖辈一起迁移至此并且一直流传,其中就包含高跷。既然高跷文化并不是始于通海,但是在这个多方文化并存的地域得到较好的保存,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用文化人类学的说法可以理解为:驻军的到达和在民化的过程中,是从一个不完整的社会向一个完整社会的转变。这个完整的社会就是“当地人”延续之前一些熟悉的传统与文化,并且加之不断的发展和改造,最后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那么高跷的延续也许就是这个原因。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高跷发展,分为:高跷走兽,海城高跷,辽西高跷,苦水高高跷四个。而这一盘踞在云南的独特高跷技艺———“高脚狮子”,以其“高、险、奇”的技术和观赏特点孤独的存在着,保护也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高脚狮子”的独特性

在通海县石板沟的“高脚狮子”,或许也是传统高跷技艺的一个分支。高跷表演在各地都大同小异,一般以舞队的形式出现,舞队人数十多人至数十人不等,大部分舞者都是扮演某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中的角色形象,服饰多模仿戏曲行头。表演形式分为“踩街”和“撂场”两种。“高脚狮子”不外乎也有着以上的形式,只是在技术难度上又更上了一个台阶。这一技艺背后到底蕴藏着多少秘密,我们一起探究。

(一)“高脚狮子”的“高、险、奇”

高跷作为国内一项传统表演技艺,正是因为高而闻名的,国内普通高跷基本上都是从30厘米开始,而石板沟的高跷基本上从2.4米开始,比起其他地方的高跷,更具危险性与观赏性。石板沟的高跷也分为“文跷”和“武跷”。文跷重扭踩和情节表演;武跷重炫技功夫。它不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做到了两者兼顾。

石板沟高跷的表演节目有《送京娘》、《桑园会》、《八仙过海》、《山伯访友》、《抛球招亲》等历史典故。在这些传统表演节目中,当地表演队又自己加入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高跷狮子舞。该表演分为“地狮子”和“高跷狮子”两种方式,“地狮子”由四人在地上表演舞狮,一人踩着高跷拿着“文刷”进行表演;“高跷狮子”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表演都在高跷基础上加以完成。平均每副高跷高度在两米左右,并且需要在高跷上面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为了不让过高的高度影响表演者,所以在整个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都需要不停的移动高跷,靠小幅度的左右移动高跷达到保持平衡的目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但同时也增加了该表演的可观赏性,这也体现出了“高”这一特点。

“险”,体现在表演者方面,除了传承人沈大爷外,表演者大多都是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这里面也包括了沈大爷的孙子。这项民间技艺在艺术与观赏性并存的前提下,也伴随着较高的危险性,孩子们的演出在很大程度上和当地的文化受众有关系。换句话说,石板沟的高跷技艺和其他地方的相比除了技艺上的不同,在受众和普及上也有偏差。所谓“受众”,即当地村民。同样是在村里的节庆上演出,不同在于其相对封闭,不会与外界产生交集,有点自产自销的意思,自我娱乐也没什么不好。所谓“普及”,也就是此次田野的重点,发现高跷技艺从孩子抓起,开设学堂进行教授,并且老师会给学生一点象征性的经济补贴,作为招生渠道与维持高跷技艺得以传承的方式。沈大爷告诉我:“虽然有些孩子打心底里喜欢这项技艺,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情况,直接造成了生源的流动性很大。”所以我认为,那点经济的补贴也许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坚持下去的一点动力。

最后一点“奇”,这个特点便是集上述二者为一体,演变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独特技艺。孩子们踩着高跷,表演着一系列演出节目,据老人说,每个节目的时长都在6至8分钟左右,可以想见孩子们在其中投入的汗水和付出。

表演使用的高跷从2.4米到4.2米高度不等;而踩高跷最小的小孩只有三岁;在如此高的高跷上面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真是令人难以想象,不由得会为表演者捏一把汗,所以通海的高跷舞狮因此闻名!

(二)“高跷狮子”的地域性

这个民间技艺属于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沈大爷他虽然从小就开始研习这门技艺,但是从21岁才开始正式踩高跷,一直坚持至今;并且沈大爷的儿子也从小跟随沈大爷学习踩高跷;现在到了沈大爷的孙子辈,小孙子从会走路开始就练习踩高跷,如今六岁的他已经可以踩着两米的高跷自如行走,也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非遗传承人。

石板沟高跷,有说法是只传本族人不传外村人,在当地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找到沈大爷想学习高跷,都被拒绝了。沈大爷严格遵守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至多会教授自己本村的青年或孩子进行高跷技艺研习。虽然说这样不利于这一民间技艺的普及和传承,但是沈大爷这样做也是因为这一项百年技艺的传承从古至今均遵守这样的规则。作为一项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有这样的地域性也是理所应当的,或许在百年之前,祖先正是通过这样的一技之长维持自己家族至今,在古人看来这样的“独门绝活”是绝对不能被别人“偷”去的,所以制定这样的规矩也是情有可原,那么这样封闭的地域性也不能说是民间技艺的弊端。封闭,这一漏洞可能会造成传承的阻碍,并且现代文明发展迅速,对于相对“落后”的当地社会文化来说,势必会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当地年轻人,对于这样的民间文化也会有一些抵触的情绪。所以,现代社会已经趋于完全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在变革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会有某些历史和所谓“落后”的事物惨遭遗弃。在进化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初级发展阶段,那么唤起世人的重视迫在眉睫。高产值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相应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在相对质朴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和生活可能就不这么引人注意。

这样地域性,作为传承技艺方面,保护了当地文化的完整性不被侵蚀;作为有效的传承发展当地民间传统技艺却造成不必要的沟壑。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成了一个值得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三、“高跷狮子”传承现状分析

(一)“高跷狮子”生存现状

沈大爷早在2007年6月9日被任命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人,虽然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对传承发展做过很多努力,但是在被任命之后并没有再更多的改善,反而增加了更多的责任。沈大爷带我看了一些村里空旷的场地,说平常孩子们就是在这些地方训练,没有特定的场地,并且也没有固定的时间。沈大爷还得变着法的吸引孩子们来学习。在这近20年的传承时间里,沈大爷和他的学生们渐渐形成演出队的形式,在当地也小有了名气。有时会有其他村的人来邀请他们去演出,也会给予一些劳务补贴,沈大爷更是分文不取的。基于这是一项口传的民族民间技艺,没有书本式的教学又无形的增加了传承难度。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这一民间技艺慢慢得到了认可和重视,纵使学员坚持学习的情况仍不理想、学员人数也不稳定,但是这一门传统技艺也在磕磕绊绊中达到了不错的水平,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也正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邻村会邀请沈大爷和他的“高跷队”过去表演。

我也通过沈大爷老伴口中得知,在这几十年坚持的过程中,全部费用都是由沈大爷一人垫付。在所有的道具中,除了祖上传下来有着百年历史的“狮头”和“文刷”以外,在投入使用的四十多副高跷,都是沈大爷自己一个人制作,平均一副高跷的制作时间少则三五天、多则一个月。从选材到打磨、到上漆工序繁复,高跷分为立板和踏板两部分,其中踏板部分由于坚韧度的需要,选材必须是梨木,榫口的配对、承重量的计算也是沈大爷一人亲力亲为。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如何吸引孩子们的加入也成了一个难题。沈大爷还肯定的告诉我,这项技艺从祖辈就开始一代代往下流传,所定下的规矩第一就是不外传的,学习的都是本村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同时作为他自己,也希望在不破坏祖辈规矩同时又能发扬高跷技艺。但是两者本就是相悖的,作为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依然在寻找着一条两全其美的出路。

(二)与滇剧作对比,分析传承难的原因

滇剧的发展,已经历了清代、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个阶段。清代,是滇剧孕育、形成发展到逐步兴盛的时期,继前边提到的3个滇剧班子之后,又出现了泰洪、庆寿、福升等戏班,曲靖地区也出现了玉林班。到了光绪年间,滇剧已经比较兴盛。滇剧具有很高的艺术形态,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坐打”,具有“雅俗共赏、古今同趣”的乐趣。

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人来“传宗接代”,作为这一个媒介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艺术家这一个行当。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有无数的辅助,影像资料也好书本理论也好,都能提供给无数艺术家们从模仿到创作这个过程的最大化帮助。当被问到什么是艺术的时候,艺术家们都会骄傲的说的头头是道,那么什么又是艺术家呢?说的直白些,就是艺术传承的载体。同样的,在民族民间艺术上,同样的需要传承发展延续,那么传承人也作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的载体进行着自己的小范围活动。

那么就传承人这点来说,滇剧与石板沟高跷都有这个载体。作为传承人,他们也都确实做到了“传承”这一重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这一艺术形式,从发展开始就保持着一种原生态的延续方式,一辈一辈的口述、教授、模仿,一点点的继承下来保持着原有的姿态。每一个传承人不会是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技能,或许有天赋但是也需要后天的培养。大多民族民间传承人,他们都已年过古稀但却保持着特有的生活习惯,除了从小养成的习俗习惯,不同领域的精湛技艺就是他们为之捍卫与自豪的东西。

作为地方戏来说,不同剧种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剧种同样也存在着地域差异。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是多元化结合的地方戏剧,每种不同的剧种或许只适用于当地的人民,辅助当地人民劳动,让当地人民娱乐,提供给当地人民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把这一切一切戏曲也好戏剧也好,比作艺术品,从其传承或是引进再到之后的发展演变,都是一种艺术品在彼此交通、互渗、共融的关系里彼此相互纠缠,处于不断被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滇剧在打破规则从而融入大群体的路上,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例子;一览无余展现在众人面前,传承人的教导不再局限于本家,跟随现代文化进行创新。

所以这样看来,高跷也是一样,需要一种途径进行共融,过于封闭的本体、难打破的规则、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些种种都是阻碍石板沟高跷能够有效传承的路障。如何在熊掌和鱼之间尽量做到兼得,需要再加以讨论。

四、传承道路上的创新

(一)高跷舞龙

石板沟高跷在传承上,做出重要的决定———创新。沈大爷在原有的“高跷舞狮”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技艺“高跷舞龙”。这一想法是在沈大爷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后萌发的,当他被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之后,就想着如何为高跷技艺的保护传承做出更好的贡献。虽然每年省里会给非遗传承人3000块的奖励,但是这点钱对于做道具所需要的支出却远远不够。老艺人又自掏腰包,补上那一块资金的空缺,舞龙表演的道具才一点一点慢慢积累起来。

“龙身”长度十八米,同时需要九个人一起舞动才能完成,再加上一个手持“龙宝”戏龙的人,一共十人组成高跷舞龙队。由于舞龙道具过重,需要青年人来完成,所以沈大爷找了九个青年悉心教导。正当舞龙有一些起色时,其中一名队员发生了意外事件:在舞龙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颈椎半脱位。这样的意外,让本就不被大家看好的创新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迫于其危险性队员们纷纷退出,使得“高跷舞龙”一度难以进行。直至最后,沈大爷做出一个大胆的改变,让孩子们来学习高跷舞龙。

舞龙的重量加上高跷的难度,孩子们不得不从“地上”开始学习。沈大爷用稻草扎一个十八米长的“草龙”,让孩子们先从简单的学起,再上到高跷上练习舞“草龙”,最后换成真的十八米长的龙进行表演。由于“龙头”重量过重,已经年到古稀的沈大爷自己担起这个重任,踩在四米的高跷上带领孩子们一起表演。通过两年的时间,沈大爷创新的“高跷舞龙”这一技艺也被人们渐渐认可,但其中的艰苦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二)传习馆建立在望

通过第三次的田野,也从沈大爷口中得知,2017年将会在通海县四街镇石板沟村为“高跷狮子”建立传习馆。在这个地方设立传习馆,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高跷这一文化技艺,这就类似于中国人类学之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更像是一个硬性的文化自觉。

在以前写过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得不提的,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沈大爷通过对儿子的教导,再到对孙子的培养,整个过程就可以说是文化自觉,并且是一个自发的由内而外的行动。暂且抛开古板与封闭不谈,这样的传承和对本村当地的培养,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换言之,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的过程很漫长,需要坚持,在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各抒所长、共同发展的共处原则。石板沟当地的文化自觉,可以理解为现代文化与传统高跷技艺传承文化的相融合,在认识自己本土高跷文化的基础上,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并且将二者融合,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其载体和纽带就是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

通过传习馆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让文化传习者更好的传承自己的历史,同时也要让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未来发展得到理性的继承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文化教育传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让他们耳濡目染、感同身受。通过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让进入传习馆学习的当地人们,能够积极树立起应有的文化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通过传习馆进行教育,其目的是实施对文化的保护,追求的是对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如果能够成立高跷文化技艺传习馆,我们就可以积极投身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去。同时传习馆也为年轻一代搭建言传身教的教育场所,更为文化保护者和传承人提供真实的、能够切身体会的、并且近在眼前的民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平台。

成立高跷的传习馆,也可以说是从侧面进行了文化技艺传承的创新,进行了一种辅助作用的创新。

五、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看“石板沟高跷”的当代价值

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的必然性都在齐头并进,就石板沟高跷来说,尚未走到失传这一步,但是没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或说是受众群也渐渐老去,被外来文化所入侵失去了不可撼动的地位,走到那一步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现在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与时间赛跑,争取时间在毁灭之前做好抢救措施。

有报道说,云南新平县一个数百年历史的花腰傣村寨,在现代文化和浪潮的冲击下当地文化已经濒危。古老的住宅渐渐被现代化房屋取代,服饰也渐渐被遗忘,更多的年轻人觉得这样的服饰“土气”,这样的服饰不符合他们的气质穿着会“丢脸”,开始听流行音乐唱外国歌曲,不是说崇洋媚外也不是不能这样做,只是年轻人们却因为这样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研究者们说过,一个民族的灭亡就是从语言的消失开始。从一个小乡村开始,可以深发到整个中国,对于我们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积极的去思考如何改变这一窘状。

上述例子只在于说明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不得盲目这一想法,同样的,石板沟的“高跷狮子”是当地文化的瑰宝,沈大爷一家把这一技艺视作文化的传承。这一技艺的传承从开始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保护这一技艺不说是造福于沈大爷一家,可以说是把这一段600多年的历史保护下来,云南本是一个流放官员民族聚居的地方,这段历史或许能从“高跷”中得到诠释。

保护是势在必行并且时间紧迫,但是在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不能以保护的名号泛滥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虽然针对中国这样的媒体格局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这样那样的宣传导向,但是作为有心保护的一份子的我们,不怕从头来也不怕一步步来,我们可以从传播开始,从分享开始,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间艺术,但是不让其泛滥,画好这个圈。抢救也好,保护传承也罢,不是盲目的说出来就去做的事情,我们一步步做,把保护也作为一种传承,只要有人在就能不停的保护着我们的艺术成果,就能不停的传承下去。

六、总结

在整个田野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项有趣的事情。沈大爷作为非遗传承人,已经当了8个年头,却不曾知道“高跷狮子”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田野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挂牌形式的证明。查阅资料,只在报纸上的一篇报道中看到,说“高跷舞狮”入选了市级的非遗保护名录。那么老艺人在这样的市级保护项目里如何当上了省级的非遗传承人?还是说市级与省级的区分只是三星和五星的区别,并没有管辖的关系?这是我这次田野中最为困扰的问题,也是在查阅相关资料尚未得到证实的事情。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也不敢妄自揣测,只能寄希望于上天,能给这位古稀老人以慰藉,也能真正在2017年正式成立传习馆,为这一民间技艺锦上添花。无论是我,还是沈大爷,都不希望让这一技艺砸在自己手中,更不希望成为一个没有非遗的非遗传承人。

参考文献

[1]石板沟村委会.大营村志[Z].玉溪,2006.

[2]百度百科.高跷[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 XZHVuvc V2r9l7S0104HFo7b U6wv Ppa H7AXQWtxg8btnw OU1ojc2oat In YU9ia Q9Fs T UChoy3Hn HNSQDo Vlfq.

[3]百度百科.滇剧[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79973.htm.

非遗传承汇报材料 第2篇

——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基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们学校作为区第八批非遗传承基地,内容是东关五猖庙会,五猖庙会是古镇东关最热闹的会市,曾一度享誉绍兴,特别是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关于“五猖会”的一段叙述,更是让东关的五猖会名扬四海。但是说实在的,那是近百年前的事了,即使是如今对于尚在世的耄耋老东关来说,那也只是听父辈说起而已,并没有亲眼目睹其盛况,所以,作为我们小学生,如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承五猖庙会,那其实是不合实际,空泛飘渺的。

东关是我们的故乡,这个美丽古朴的千年古镇,隐藏着多少深沉的历史文化积淀,多少可歌可泣的人文故事,多少古越水乡的风土人情。这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民间文化,是东关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所有东关人共同的文化之根。我们觉得如何留住、传承这些文化之根,才是我们学校五猖庙会非遗传承基地的应把握的核心,经我们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传承的主题定为“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我们主要传承以“五猖庙会”为核心的东关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名人雅士、民间技艺等文化遗产,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实践活动之旅,引导东小学子追寻家乡的文化之根,了解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激扬学生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情感。

作为“非遗”传承基地,我们深感机会难得,责任重大。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我校“五猖会”非遗传承思路进一步清晰,工作进一步拓展,业已取得初步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非遗传承氛围。

为让“非遗”更好地扎根我们东关小学,学校大张旗鼓地开展非遗传承宣传,利用标语、宣传窗、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视系统等多种宣传媒体,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的丰富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为使“非遗”传承基地工作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 “五猖会”非遗传承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中层干部任组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领导小组经常组织专题会议,使传承工作研究日常化。同时制定了详细的“非遗”传承工作计划,丰富载体,力创特色。我们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特

色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力争成为一张东小的特色金名片。二是各处室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人员、经费到位,就这一年而言,我们总共投入五万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年庙会、非遗陈列室、五猖会莲花落小剧及其他各项非遗传承专题实践活动。

二、开辟阵地,组建队伍,夯实“非遗”传承基础。

1、建立活动阵地。学校投资五万,于2014年年初新建好一个“五猖庙会”非遗陈列室,内置东关的“五猖庙会”的有关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本校五猖庙会及东关历史文化探寻、传承活动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整个陈列室古朴清新,学校还开展了陈列室开放、参观活动,由五年级同学担任小导游,向老师同学们介绍陈列室及五猖会相关内容,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2、组建“非遗”传承辅导员队伍。

第一支是校外辅导员队伍。我们聘请老东关何仁山老师担任校非遗传承基地总顾问,何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戏剧创作群英奖、飞天奖获得者,散文集《最忆东关美》,表达着对老东关炽热的爱,小剧《五猖会》《早读》《徐文长造桥》等都极具浓浓的地方色彩,他经常来校做东关历史文化讲座,交流,为我校的五猖庙会非遗工作出谋划策。2013年底,东关街道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东关民间人才大评比,评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共300多名,借此东风,在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聘请了十多位东关四星五星级民间人才担任东小“五猖庙会传承基

地校外辅导员”,2013年12月30日,东关小学“五猖会”非遗传承校外辅导员聘任会在东小会议室举行,来自东关本地的老一辈文人、民间文艺大师、民间手工艺人,东关民间人才和东小非遗传承社团的骨干师生

济济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东关五猖会”,让这朵非遗之花真正在东关绽放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各辅导员热心地表示今后会多到学校走走,将他们对东关本土文化的这份热爱,以及乡土艺术精髓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东小的下一代。

第二支是校内辅导员队伍,由校内对东关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和艺术底蕴的教师组成;第三支是学生传承队伍,我们招募3——5年级部分学生,组成了一支大30人左右稳定的“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的非遗传承社团,成立了“莲花落”、“舞狮”、“踩高跷”等各传承兴趣小组,并利用周四拓展课时间,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三、挖掘资源,创设载体,丰富非遗传承活动。1.五猖庙会盛大隆重

金蛇辞岁,骏马迎新,2013年12月30日,在东关小学的操场上,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社会人士共同见证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盛会——“新年五猖庙会”。本次新年五猖庙会,由 “庙会开幕式”、“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 三部分组成,是一次东关民间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爱心涌动的盛会。

开幕式上,来自东关本土的四星级、五星级民间人才竞相展示了自己的乡土才艺,热情的舞狮,淳朴高亢的绍剧独唱,幽默风趣的秧歌板,嗨翻全场的滑稽莲花落„„精彩的表演掀起了现场一个又一个高潮,而东关小学学生表演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更是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将本次新年庙会的主题瞬间点亮。

下午的“爱心图书义卖”以及“地方美食汇”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义卖场上,各班纷纷亮出了温情的爱心宣传语,制作了精致的爱心箱„„全场人头攒动,激情高涨,气氛热烈,一个多小时的爱心义卖,募集到的爱心款额,都投入到了学校的“求是·蒲公英爱心基金”中,用于特殊学生及贫困生的援助,让他们同享一片蓝天。(2)民间传承特色鲜明

鲁迅笔下的《五猖会》虽着墨不多,但寥寥数语,却引

发人们对五猖盛会的无限遐想,为更好的传承这朵非遗之花,我们将何仁山老师的小剧《五猖会》排成莲花落《五猖会》,由学校非遗传承校内辅导员徐立峰、潘华锋两位专任老师负责,将这一经典的特色曲艺剧传承下去,影响一代又一代东小人。2013年我校的莲花落小剧《五猖会》,凭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举夺得了绍兴市少儿曲艺大赛最高奖——小牡丹奖,今年,我校又将这一小剧,加入了新的元素,如舞狮、踩高跷、烛舞、大旗、秧歌板等东关五猖庙

会时期的典型艺术表演形

式,使其内容更为丰盈,舞台效果更显张力,参加了上虞区六一艺术汇演,赢得了在场评委、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五猖会》还多次搬上大舞台,赴绍兴、上虞、柯桥等地表演,走进社区,如担山村、马家桥村,义务地为当地老百姓表演,给老人们送去笑声与欢乐。11月22日我校《五猖会》小聚还将走进省流动大舞台,届时全省的百姓都将认识了解五猖会这朵东关的艺术奇葩。

同时,学校又在积极筹措,将地方特色曲艺——莲花落小剧作为我校艺术文化的特色项目传承下去,现在已策划、编排《少年竺可桢》、《徐文长造桥》等地方小剧,相信这项特色传承会在东小的土地上开出绚烂的花朵。

(3)家乡寻根如火如荼

家乡——东关,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她赋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灵性,赋予我们健康成长的青山绿水。我们成立了“毓菁学子家乡寻根”兴趣小组,开展最有效、最鲜活、最有力的家乡寻根之旅。

情醉女儿红:“移家只欲东关住,夜夜湖中看月生”,这是著名诗人陆游住东关古镇时,品饮东关特产女儿红酒后写下的著名诗句,表达了对东关的留恋和向往。古往今来,这似琼浆、如玉液的香醇女儿红,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山野村夫。如今“九九女儿红,酒浓情更浓”,东关的女儿红早已蜚声中外。学校家乡寻根小组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女儿红酿酒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了解女儿红酒制作的每一个的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深入乡村,探访民间制酒的传统与风俗,上网搜索女儿红的故事,相关诗词。老师们还将地方课《女儿红》搬进课堂,和孩子们共同品味浓浓女儿红,并为家乡的女儿红撰写广告词。

这是我们寻根小组的同学参观女儿红酿酒公司

追寻失落的童谣

家乡的童谣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反映了家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每一首都洋溢着温情和向上的力量,充满了阳光般的气息,是家乡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了留住这朵家乡文化的奇葩,寻根组的同学们开展了 “追寻家乡失落的童谣”实践研究活动。孩子们询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走进乡间的角角落落,采访乡里的长辈,采撷一首首地道的家乡童谣,一句一句地记,一个音一个音地学,还别出心裁地把家乡的童谣与游戏相结合,听——清脆悦耳的乡音童谣在东小校园的上空飘荡;看——丰富多彩的童谣游戏,在同学们的精彩演绎在熠熠生辉!

传承玉雕技艺:

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是东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小组以“玉雕技艺”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玉石文化、彭家玉雕历史、玉石审美与品鉴、制作方法等方面知识,由校内外辅导教师或玉石名家,采用课程或专题报告形式集中进行讲解传授。

开展参观考察类活动。以“彭家玉雕”为核心,采用实地走访形式,带领社团成员走进彭家堰村,通过参观考察彭家堰村的玉雕加工厂、上虞市收藏品市场、玉石商铺等地方,让传承社团成员了解玉石文化的传承经历,欣赏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在玉雕师手中升华成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之过程,感受玉雕技艺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给现代生活创造美的气

息。

开展故事收集类活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很多内容是人们口口相传,散落在人们中间的故事与传奇,因此传承“玉雕技艺”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收集和玉雕有关的故事、传说来丰富传承内涵。通过社团成员的走访、询问,收集到的东关玉雕文化在民间流传的历史传奇故事、玉雕艺人的拜师学艺经历、玉石商人走南闯北的风雨故事等,编撰成一套有关“玉雕”的故事集。

同时开展技艺传习类活动。我们特意准备了玉石的代替品蜡石作为练习材料,其质地软,形状却酷似玉石,便于学生进行雕琢感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收获了用蜡石雕刻的“平安扣”等一批相对较简单的“玉雕”成品和半成品;同时“非遗”传承社团编制了一本玉雕文化宣传手册,作为校本教材,在学生中间广泛地宣传玉雕文化,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活动小组。

探访悠悠古纤道:

东关段古纤道,位于萧曹运河上虞东关段,镇西桥至马家桥村石料中转码头,长220米。这段堤塘是先秦时期山阴古水道的堤塘,在东汉时期,又成为古鉴湖的堤塘,它比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堤岸条石板用开槽立柱固定,这个工艺在现存的古纤道中是独特的,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十分珍贵。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关境内的古纤道被毁坏得相当严重。残存下来的古纤道也“性命堪忧”。针对现状“家乡寻根组”的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实地考察,撰写小课题、论文报告,并通过树广告牌,写建议书、奔走相告等方式,保护古纤道,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之下,2014年东关段古纤道修葺一新,悠悠古纤道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家乡小导游成果丰硕

2013年年初,“最美是东关”小导游兴趣小组正式成立,在探寻家乡文化之根的同时,将家乡特有的的历史景点、民俗民风、贤人雅士等,拍成宣传片,向社会宣扬、推广,让银东关的声名远扬。一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上虞区小导游视频大赛中,《乡贤竺可桢故居》、《浓浓女儿情》、《最美桃花源》获一等奖;《悠悠古纤道》、《彭家堰玉雕》、《追寻家乡的童谣》获得二等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担任了东关街道竺可桢故居的特聘小导游,迎接了来自各地的参观团体,向他们倾情介绍一代宗师,科学巨匠——竺可桢。

正是在这样有效、鲜活、有力的寻根之旅中,毓菁学子们了解了家乡“非遗”的丰富内涵,激发了知爱家乡、心系家乡的强烈情感,也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

(4)求是活动扎实生动

作为竺可桢母校,寻百年毓菁根,扬竺可桢“求是精神”,做“真善美”东小人,是我们永远的追求。我们以“求是”为核心精神,开辟了“行走求是之旅”的德育精品校本课程,在东小的六年时间里,围绕竺可桢开展六节综合实践课,在扎实生动的求是之旅中寻真、向善、扬美,让求是精神在心头扎根,并融会到日常学习、行为礼仪的方方面面。

第一课:求是开蒙:

由唱《竺可桢》、介绍学校“求是”德育精品课堂、朱砂启智、挂求是卡、颂《大同颂》、参观竺可桢故居等环节组成。引导孩子们在中华传统礼仪的感召下让学习做人、做事,同时初步了解乡贤竺可桢爷爷的求是精神内核,争做文明智慧的求是好少年。第二课:求是 识竺

以建队节为契机,开展“牵手宗师,点亮红领巾之梦”入队仪式,组织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队知识及竺可桢相关内容考核,进一步认识了解竺可桢,考核通过光荣地加入少年先锋队。

第三课:求是说竺

在三年级开展“牵手大师竺可桢”故事大王比赛,以中队为基础,倾情演绎有关竺可桢的故事,从小队开始,层层比赛推选,评选出校“求是”故事大王,让“求是”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求是学竺,结合三八节、植树节、雷锋日一系列暖暖的节日,鼓励孩子们走进社区,做最美求是学子;求是导竺,培养五年级的竺可桢故居小导游,求是宣竺,通过绘画、书法、演讲,宣扬求是精神。

(5)校本课程初见雏形

我们正组织一批有底蕴、有热情的骨干教师,挖掘东关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名人雅士,创编以五猖庙会核心的东关历史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最美是东关》,同时开设地方课程,让东小的孩子们留住东关最美的记忆,传承东关最淳朴的传统技艺。

“点亮五猖庙会,追寻家乡之根”特色乡土文化传承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东小学子更是积极行动,饶有兴趣地探究、体验、发掘着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缕缕乡情正在东小学子的心田弥漫、升腾„„

传承非遗 如此精彩 第3篇

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少先队多年来依托吴地的优秀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教育活动。“非遗文化小研究”就是其中之一,三年多的研究体现了三大特色:一是后援支持力度大,学校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一大批无锡民间艺术家走进学校指导队员们开展活动,弥补了学校辅导员非遗知识技能的不足,提高了研究效果;二是研究形式多样,“我的非遗微心愿”“非遗小学堂”“老小讲劲头”“方言微讲堂”“小脚丫寻寻团”“争当小小非遗传承者”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了研究的形式,增强了队员的参与热情;三是儿童气息浓厚,捏泥人、讲方言、唱吴歌、演锡剧、学刺绣、吟诗文……富有儿童特点的各种活动,贴近队员生活,他们兴趣浓厚,乐在其中。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队员们亲身实践,体验了家乡非遗文化的魅力,感受了非遗传承人的良好品质。堰桥实小的非遗研究,为每一位少先队员打开了一扇窗,队员们必将透过这扇窗户,从吴地非遗走向世界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世界的非遗,以多样的方式保留着人类祖先的记忆;中华民族的非遗,以温润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千年文化的精髓;吴地的非遗,正在以智慧的方式被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的队员们传承着,绽放得分外精彩。

无锡,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文化遗产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邃,文化内涵之博大而著称。“用吴地的优秀文化滋润学生,润泽他们的生命”,便是无锡市堰桥实验小学一以贯之的育人理念。从1998年至今,该校始终以吴文化为研究主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历久弥新。近年来,学校把目光聚焦到了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吴地非遗文化)与少年儿童成长之间的联系上,确定了《传承吴地非遗文化践行少先队根本任务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学校少先队抓住队员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心理特征,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小研究”活动,帮助队员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一、基地,让非遗文化学习更笃实

吴地非遗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队员们更好、更快地走进无锡的非遗文化,感受璀璨的文化瑰宝,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由此,一大批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艺术家们被请进了校园,他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并手把手地传授,让大家感受了一次又一次非遗文化的魅力。

瞧!小阶梯教室里,“吴地方言研究”的代表人物项行老师不时写着板书,将无锡方言与普通话进行着对比,幽默的讲解让队员们开怀大笑。为了让来自外地的队员也能尽快融入无锡这个大家庭,邀请他们加入了学习吴地方言的行列,通过本地队员与外地队员“手拉手”,大家共同学说同一种方言,感悟着吴侬软语的韵味。

看!在非遗专家沈荷芳老师的倾情传授下,队员们都对学习锡绣充满无限热情,连男同学也学得有模有样。只见他们穿针引线,描花绣凤,一丝不苟,绣出的作品“粗中有细”,一点不比女同学逊色。队员们在一根根小小绣花针和彩线的世界里研究针法,钻研针脚,琢磨配色,开始了全新的探索旅程。

听!五(7)中队的教室里,此时琴声悠扬,唱腔婉转,那是队员们在学唱无锡传统的锡剧曲目《双推磨》呢!队员们在锡剧传人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经过2课时的学习,就已经初步掌握了锡剧的唱腔,那神情,那咬字,活像一个锡剧小票友呢!

每次艺术家来校指导的日子,就成为了全校的“非遗文化研究日”。队员们在与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中,尽情吸收非遗文化的精髓,在无锡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得到熏陶与浸润。依托家乡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堰桥小学通过“无锡民间文艺校园实践基地”的平台,带领着少先队员,在模仿、制作、表演和操作中,领略非遗文化和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同时,激发了队员们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内在诉求,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二、氛围,让非遗文化传承更有型

为了让更多的队员了解非遗文化,浸润在绵远悠久的非遗文化中,学校努力创设非遗文化的氛围。如专门印发了相关非遗知识的资料,让大家学习了解;对中高年级队员进行非遗知识学习的检测,制作非遗手抄报、剪报等。各中队还开展了“我的非遗微心愿”调查,很多队员表达了对非遗文化的浓厚兴趣,同时还表达了要争当“小小非遗传承者”的心愿。

现如今,步入校园,可以处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气息。教室里有着漂亮美观的非遗黑板报,校园中央大道的宣传栏里,有“非遗小学堂”的宣传栏,这里展出的是各社团的活动照片、体会文章以及学生作品;学校的飞雁电视台里还开辟了一档小栏目叫“老小讲劲头”,为此学校还专门进行了方言主持人的海选,从中选拔“方言小主播”播报校园新闻资讯,讲述吴地小故事,吟诵吴地诗文、童谣,播报各研究中队非遗研究动态等等,由于播报的形式让队员们听来格外亲切,因此受到了师生的一致欢迎。

三、社团,让非遗文化探究更给力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吴地非遗文化”所蕴含的育人内涵,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为了让研究更贴近队员实际,学校还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从众多吴地非遗项目中选择了大家感兴趣的项目作重点研究,并组建了吴歌剧社、阿福工坊、吴韵吟诵社、乡音小学堂、小脚丫寻寻团等红领巾社团。有了这些红领巾社团,队员们搞起活动来更加兴致盎然了。

如阿福工坊(惠山泥人)社团的队员们专程来到惠山泥人研究所“喻湘莲抟泥坊”进行参观考察,开展了“寻访最美江苏人——喻湘莲”的活动。年逾花甲的喻奶奶热情地给队员们讲述了惠山泥人的传说和故事,手把手教起了队员们如何做惠山泥人,尽管队员们自己动手捏泥人还不够熟练,但能亲手体验一把就是最大的收获了。临别之时,喻奶奶还为大家题写了“梦想寄语卡”,勉励队员们要人人争当追梦好少年!更振奋人心的消息是, 2014年春节期间,该社团的寻访活动纪录片还在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我们的节日》中播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

六(8)中队“小脚丫寻寻团”的队员们去实地参观了江南文化名镇——村前古镇。队员们一睹家乡美丽风景,感受到了家乡浓厚的文化气息,尽情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尤其是队员胡梦、周桂峰和袁君杰三人就是土生土长的村前人,走进自己的村庄参观,他们显得格外兴奋。胡梦还拿来了家中珍藏的《胡氏宗谱》以供研究。回校后,队员们还自己将寻访所得拍成了一部校园微电影《古句新言旧室新生,百年学堂响起书声》,并在校园电视台特色小栏目“老小讲劲头”中播出,号召更多的队员意识到爱党、爱社会主义要有行动,要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四、成果,让非遗文化活动更出彩

“非遗文化小研究”让队员们成为了非遗文化传承的主体,不是简单地办个展览、进行一次展演,或是举办一次讲座,而是在非遗专家的引领下,少先队员们在校园里进行持续性、常态化的活动,优秀的非遗项目在校园里萌芽、生根、开花、结果,已然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

为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2014年“六一”前夕,学校开展了一次“非遗文化我传承,争当追梦好少年”非遗成果汇报展示活动,所有的非遗社团都参与了此次展示,队员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对非遗文化的热情令人欣慰。吴歌剧社的队员们自己创作了赞美家乡的吴歌《美哉无锡城》,还与吴歌专家、被称为“江南百灵鸟”的唐建琴老师同台演唱,让大家领略到了吴地少年的风采;吴韵吟诵社的队员们将一组无锡诗文用古诗新唱的形式来演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展示活动之后,队员们纷纷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感想:队员钱程说:“我参加了吴歌剧社的活动,学会了唱锡剧《双推磨》,感受到了锡剧是无锡劳动人民的精神财富,是他们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是戏剧中的一朵奇葩。展示活动上,我还和小伙伴们上台表演了其中的选段,看着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们的反映,我能把无锡的非遗文化展示给大家,觉得很自豪。以后,我还要努力地传播锡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它!”

队员费珂说:“我虽然是个男生,但当我接触到锡绣后,我被震撼了。一根小小的绣花针,能绣出如此精致的图,不愧是精微绣啊!我现在也能运用简单的针法绣图案了,我觉得我们无锡的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也要为家乡的非遗文化做点自己的贡献。”

队员谈璐渝说:“我跟着有‘江南百灵鸟’之称的唐建琴奶奶学唱吴歌,原来吴歌的曲调都是唐奶奶自编的,她将自己身边的美好生活用方言唱了出来,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我也要做我们堰小的吴歌百灵鸟。”

队员浦人云说:“本次展示活动,我有幸当了一会方言小主播,真是太有意思啦!我知道方言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我要做地方文化的传承人,让我们的吴侬软语永远传播下去。”

一次次参观学习,一次次体验活动,堰桥的少先队员们对一个个非遗文化,从陌生走向熟悉,如今已经慢慢地爱上了非遗。

传承非遗 第4篇

笔者作为晋中学院的一名学子,在学院提供的“非遗”音乐进课堂,与民间艺人面对面学习的有利环境下,受益匪浅,在充分感受到“非遗”音乐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更感到当代大学生应主动肩负起传承 “非遗”的使命。于是,笔者于2012年6月携同其他四名喜爱民间音乐的同学以《晋中 “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为题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成功立项,2013年6月又同时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成功立项。在项目实施的两年时间里,项目组成员克服困难,认真实践,取得了较好的传承效果。

下面,是笔者以对左权民歌、太谷秧歌为代表的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从当代大学生的独特视角,对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进行的总结与梳理。

一、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价值

1.历史方面。从晋中多个“非遗”音乐门类的唱词及道白中,可看到历史的发展轨迹,可以真实反映出当时的人文、地理、 经济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如左权民歌《刘邓大军南下》、《打红都炮台》中就反映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

2.社会方面。晋中“非遗”类音乐, 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逢年、过节、赶集、祝寿、结婚、生子等都要进行演出,对晋中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学术方面。晋中“非遗”类音乐品种,如太谷秧歌、左权民歌小花戏,在山西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家喻户晓的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土地还家》、 《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太谷秧歌《看秧歌》等。多年来,国家、省、市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曾先后到左权、太谷采风,用其曲调,改编、填词,进行音乐创作。

4.艺术方面。晋中非遗类的音乐多以方言取韵,独具田野及淳朴之美。歌词中虚词、叠词的运用,更使音乐的表达抑扬顿挫、惟妙惟肖。如左权民歌“呆”字的高频率出现,常见“啊个呀呀呆”、“小亲个呆”、“亲呀亲呀个呆呀个呆”等虚词;太谷秧歌中“得”和“丢”的运用,如《偷南瓜》的唱词:“家住祁县在城(咦么)南, 我老汉今年七十(咦么)三,要知道我的名和姓(呀哈),(丢的丢丢咦哒丢),我老汉的名儿(呦),(呀的丢咦哒丢),(得儿哼咳咦哒丢),(哼咳得),(丢)王老头儿(么吱儿呦噢喔)”。

二、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探索

(一)前期学习

在实施项目初期,项目组五位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究晋中“非遗”类音乐文化,了解晋中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采访文化学者、资深民间艺人,先后走进左权县小花戏之乡孔家庄,对当地的民间艺人进行采访,对村民的演出进行录像;深入太谷县,走进太谷秧歌爱好者的“唱票”地点,进行录像采访,五位成员纷纷上台表演,接受民间艺人的点评。使自身在提升民间音乐素养,树立正确的传承观念的同时,影响了更多人热爱本土民间音乐的大学生。

(二)成果展示

在认真研究晋中“非遗”类音乐文化,向民间艺人学习“原汁原味”唱腔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组织策划了“植根本土,传承经典——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实践”的汇报演出。此次汇报, 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成果展示,它凝结了当代大学生对非遗音乐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汇报演出的创意亮点在于,将《卖元宵》、《绣花灯》、《看铁棍》、 《探妹子》、《有了心思慢慢来》、《旦哥相亲》、《卖高底》、《对花》等十几首经典的左权民歌、太谷秧歌作品融进了一个普通农家小伙的爱情故事中,形式新颖,演出成功,吸引了广大大学生驻足观看。

整场演出以太谷秧歌曲调《卖元宵》开场,用旁白“正月十五,村里张灯结彩,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以卖元宵为生的旦哥也来凑热闹,瞧,他来了”很自然地引出卖元宵的主人公旦哥,爱情故事由此展开。《卖元宵》曲调高亢、诙谐,旋律线起伏大,用中国民族调式中的角调式写成,是太谷秧歌中经常上演的剧目。

接着,旁白“省城的馅,晋祠的米,榆次请来的好手艺,看来旦哥这元宵的确是好东西。卖元宵时,旦哥发现村头有文艺汇演, 于是便欣然前往。到了一看,台下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再看台上,正是:氍毹场上绑铁棍,梅妆台前绣花灯。”,引出了太谷秧歌唱段《绣花灯》和《看铁棍》,生动表现了还未出嫁的姑娘们的快乐生活及愉悦心情。接着,旁白为“舞台上的节目精彩纷呈,盏盏花灯映红了姑娘们的脸庞。其中一位姑娘引起了旦哥的注意,这姑娘长得非常契嗒(山西榆次话,漂亮的意思)。旦哥便打听其来历,得知这姑娘名叫樱桃。就从这次,他们开始相识,相知。”,运用“剧中剧”的形式引出了故事的女主人公樱桃。

随后,左权民歌《探妹子》推动了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旦哥约上樱桃“去观灯,上绣楼,下江南,摘黄瓜”。《探妹子》为典型的五声徵调式曲调,音乐优美,欢快,富于动感。之后是左权民歌 《旦哥相亲》的表演,樱桃的父母始终不同意两人见面,还一次次把旦哥从家中赶了出来。《旦哥相亲》为叙事性的歌词,分三段层层递进,表现了旦哥相亲的不容易,歌曲中象声词的运用,极具特点。之后,故事转为“虽然,两人有了发展。但他们彼此也更加明白,樱桃好吃,可树难栽,有了心思,得慢慢来。”左权民歌《有了心思慢慢来》的曲调深情柔婉,略显哀愁,表达了青年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之后,旁白介绍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做起了卖高底和卖菜的小生意。引出太谷秧歌表演《卖高底》和笛子独奏《卖菜》。

最后“又是一年正月正,夫妻对花迎新春。旦哥和樱桃的幸福生活如盛开的迎春花绽放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全体学生表演左权民歌《对花》,曲调流畅,喜气洋洋,将整场汇报推向高潮。

此次成果的展示,在形式上做了大胆创新和尝试,虽还有不少需要提高之处,但我们在表演地道原汁原味唱腔的同时,更加深了对民间音乐的认识,增强了对民间音乐的深厚感情及传承信心。

(三)成果认可

由于项目组成成员和指导老师的共同努力,本项目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学院领导的认可。2013年本项目还被评为第六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的参展项目,受邀参加了年会展示。此次年会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主办,中南大学承办。在展示会上,项目组成员演唱了左权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太谷秧歌《卖元宵》等多个曲目,赢得了所有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三、晋中“非遗”类音乐的传承思考

(一)应传承晋中“非遗”类音乐的精髓:由于晋中“非遗” 类音乐多为方言入韵,所以有其不利于扩散的局限,为了远播和发展,就需要走些创新之路。但是在创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留其精髓,认清什么是其最值得传承之处,什么是其特色所在。

(二)应传承晋中“非遗”类音乐的心声:晋中“非遗”类音乐是这片土地的心声,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田青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最让我感动的是民歌的土壤,就是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歌唱的老百姓,他们才是我们民歌的母亲”。确实,这份心声是无数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换来的,我们这代传承人要研读她的出处, 领会她的深刻意义,把她歌唱成无数个《三字经》,启迪我们自己,教育我们后人。

(三)应传承晋中“非遗”类音乐的厚重:晋中“非遗”类音乐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是这片土地的沧桑与积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其中既有对纯洁爱情的朴实歌颂、和邻睦友的理解包容,也有对忠贤孝养义务的引理说据、晋商人的品格赞扬。我们要抵御功利性的袭击与浮躁社会风气的侵扰,保持“非遗”音乐的纯洁性,为她凿出一条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四、结语

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第5篇

作者:杜洁芳 | 中国民俗学网

“我请您吃: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12月23日上午10点,山东省济南市馆驿街小学二年级的马泰然照例领着全校各年级同学在学校操场上共同唱诵这段传统相声中的《报菜名》。位于济南市馆驿街西头的馆驿街小学是一所极其“袖珍”的学校,每天的课间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们做一段口部操,这是学习曲艺的基本功之一。

这种将民俗文化纳入小学课程的“非遗”传承方式在山东的多个小学广泛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介绍,目前山东省共有417所中小学将“非遗”纳入教学内容,并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传承危机是诱因

“年轻人不愿意学,绝活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寿宴说。2007年,王寿宴带着下发给省级传承人的一次性补贴,驱车赶到了海阳大秧歌传承人王发的家,没想到王发已经去世。“这笔钱直接成了传承人的抚恤金。”屡次遭遇如此无奈的场景使保护机构越发觉得“非遗”传承的步子应该加快,传承人技艺“无人可传”的尴尬局面应该尽早缓解。

山东琴书曲艺团的杨珀是最先走进校园寻找“戏苗子”的传承人之一。2003年,济南市馆驿街小学校长李延民主动联系她进学校辅导学生学习琴书,她欣然应允。连续7年,每周一节课,杨珀在孩子们身上找到了山东琴书的一丝希望。她说:“山东琴书这门曲艺找个徒弟很难,不仅需要唱腔好、乐器好,还要有俊丽的相貌,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自从教孩子们后,我对这门艺术的传承有了信心。”

2008年,包括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馆驿街小学在内的9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这些基地的小学课程改革中,增设了校本课程,抓住这一机会,在济南市的几所小学引进了“非遗”。“利用校本课程做‘非遗’教育再适合不过了,老师找到了生动的教材,学生们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非遗’也有了传承土壤。”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这样认为。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学

山东省“非遗”进校园的做法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还采取了举办展览展演、专题晚会等方式,将一些地方特色浓郁、学生喜闻乐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校园,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自2006年以来,山东省各大中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近2000次。

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做得最深入的一个。步入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的南上山街小学的教学楼,民俗文化的氛围就会扑面而来。记者在教学楼每一层的走道里都能看到各班级的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不同种类的民间手工艺作品,荷包、风筝、布老虎、葫芦绘画作品„„都一一张贴、悬挂在图案精美的文化墙上。从2003年开始,该校每两年举办一次民俗文化节,让孩子们感受民俗文化。每周五下午学校都有学生必修的“非遗”课程。根据年级的高低,学校提供了23种民间工艺门类供选择。折纸、脸谱、刺绣、泥塑、折扇„„全校28个班几乎都有各自的民间手工艺门类。记者看到,南上山街小学的每一个班级的门上并不标明“某年级某班”,而是冠以民间手工艺的名字。如“折扇居”“布艺坊”“花剪子”“脸谱秀”等。如果班级内有学生想选择其他门类,还可以自愿参加学校的民俗社团。

“非遗”保护的“儿童观念”

多年从事民俗学研究的71岁的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璠教授,曾经为收集第一手资料跑了很多地方做田野调查,各地“非遗”保护的方法大同小异,而山东进校园的方式让他耳目一新。他说:“‘非遗’传承不是某项技艺的传承,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的传承。如果民俗文化的环境消失了,技艺的传承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山东的进校园恰恰为重建民俗文化环境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非遗’的传承环节离不开儿童,只有儿童参与进来,传承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呼吁‘非遗’保护树立‘儿童观念’。”

“非遗”进校活态传承 第6篇

一、“非遗”有调研,“非遗”资源大摸底

学校所在地有一座舜耕公园,还有“江南第一庙”的曹娥庙,曹娥江两岸曾经是世界制瓷业的中心,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于是,学校组织师生去观赏“舜耕群雕”,寻访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的能工巧匠,探访陶瓷发展史上“青瓷之源”……

二、“非遗”有教师,聘请“非遗”工作辅导员

学校在选聘“非遗”辅导员方面下了一番大功夫。学校不仅有12位专职“非遗”辅导员,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何水发及弟子的艺术志愿服务为学校带来的高起点、高质量的师资。学校与绍兴艺术学校联谊结对,聘请绍兴艺术学校教师辅导,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一行也多次来校开展支教志愿活动。学校还寻访社区高人,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有着特有的民族技艺,也受邀担任辅导。

三、“非遗”有教材,自编“非遗”校本教材

学校自编《民族特色——沿着文化的长廊去寻根》“非遗”校本教材,分为:领略泥塑风采,剪纸的魅力,风筝,青瓷的魅力,巧手学刺绣,生肖文化,走进“小吃”,爱上布贴画,节日的文化,走进民间传说故事,七彩方言,民族体育,民族舞蹈的魅力,戏曲的魅力,走近中国菜等。同时通过网络介绍相关知识,如“牛刀小试”栏目,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研习;“锦囊妙计”栏目,介绍研习过程中的好方法;“滔滔不绝”栏目,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试点课程事先录像并刻录光盘,制作一批15分钟左右的“非遗”微课,使校本教材既有书本资料又有音像资料。

四、“非遗”进课堂,上好“非遗”拓展课

学校每周三下午开设36门“非遗”拓展课,以现代化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创客运动作为“非遗”拓展课的有效模式。“非遗”微课即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在拓展课导入环节大量地采用。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课堂,给了队员全新的感受。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运用,如《刺绣》课程,队员先行观看,再边制作、边质疑、边探究、边释疑,然后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深加工,通过团队互相协作,互动交流,使刺绣成品的品质得以提升。创客运动,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例如 “五水共治”竹匾画,“泥塑”雕塑品,运用最新科技材质,实现创意的共享。

五、“非遗”大研习,举办“非遗”文化艺术节

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校园“非遗”文化艺术节,其中第三届艺术节最为隆重。学校与绍兴市艺术学校合作,共同展示“非遗”成果。现场包水饺,唱一曲越剧《我家有个小九妹》,还有现场剪纸,现场编织,现场刺绣,涌现出一批剪纸红人、竹匾巧匠、刺绣能人、陶泥高手、演唱才人、舞蹈达人……“非遗”传统文化大展示,学校全程录像,通过微信等向家长、向社会推介,使“非遗”成果在美丽的中塘学校流光溢彩。

六、“非遗” 有推介,展示“非遗”小成果

成果展示交流让队员把展台当作自己的大舞台,尽展个性风采,尽显独特魅力。一是精选展示内容,精选优秀的、有创意的、有个性的、有进步的作品。二是展览的形式多样,选择不同的场地,不同类型的作品,放在不同的展台。三是展示的渠道多样化,利用校园艺术节的契机,在校园内的走廊、回廊、长廊上展覽。四是充分运用互联网,微信平台、校讯通平台、QQ群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 “非遗”作品。

大连“非遗”传承与保护应与时俱进 第7篇

关键词:大连,非遗,传承,保护

一、大连地区“非遗”概况

首先,明确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世界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时间性和空间性)。其次,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及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5.传统手工艺。”

总体上来看,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挖掘潜力巨大。截止目前,大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复州皮影戏;大连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复州皮影戏、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金州龙舞、庄河剪纸、复州东北大鼓。大连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丰富,种类庞杂,可进一步开发的项目也最多。分别是:1.民间文学,包括庄河民间故事、长海县民间文学;2.民间音乐,包括长海号子、复州双管乐、大连吹咔乐、金州古琴音乐、金州单鼓音乐、复州鼓乐、大连新金民歌、普兰店鼓乐、庄河双管乐;3.民间舞蹈,包括金州龙舞、复州高跷秧歌、董家沟街道太平鼓舞;4.传统戏剧,包括复州皮影戏、庄河皮影戏;5.曲艺,包括复州东北大鼓、辽南二人转、庄河东北大鼓;6.民间美术,包括庄河剪纸、瓦房店东岗剪纸;7.传统体育,包括金州梅花螳螂拳、六合棍;8.传统手工技艺。包括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9.民俗,包括庄河放海灯习俗庄河面塑灯习俗,普兰店清泉寺庙会等等。截止目前,大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项目申报了三批,辽宁省省级项目申报了五批,大连市的市级“非遗”项目申报了七批。根据相关报道,大连的“非遗”项目已经达到122项。其中,入选世界级名录2项,入选国家级名录5项,入选省级名录24项;同时创建“非遗”传承基地36个,征集“非遗”实物2000多件。由此可见,大连的“非遗”工作成绩喜人,成果较为丰硕,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并不少,值得有关部门和“非遗”工作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二、大连“非遗”工作存在的问题

大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尤其是各县市(区)积极性很大,特别是对于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准备相当充分,前期调研投入人力、物力也比较可观,但不可否认,这其中也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笔者归纳了一下,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一)大连随着经济、工业等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遗”保护工作变得日益困难,比如“凤鸣街”的保护与城市拆迁改造的矛盾凸显大连“非遗”工作沟通与协调的重要作用。

(二)重申报、轻保护,开发、利用不够。

(三)资金投入不足。

(四)“非遗”人才储备及培训不够。

(五)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后续接班人“青黄不接”。

三、大连的“非遗”保护和开发工作要与时俱进,转变思路

关于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及保护工作现在虽然在市群众艺术馆的牵头下,在各区市县文化馆(站)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笔者认为这还远远不够,况且项目申报通过审批下来,只是万里长城开了一个头,接下来千头万绪的工作才是正道。第一,“非遗”项目审批下来就意味着国家或辽宁省或大连市的资金支持已经或者即将要到位,这钱怎么个花法就很值得“研究”。第二,“非遗”项目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需要与时俱进,转变开发和保护的思路,既要不破坏原生态的东西,又要发挥好各种“非遗”项目的社会功能以及经济功能,可否纳入文化产业的管理范畴,除了靠政府拨款解决基本费用外,其他资金缺口还要发动社会力量捐赠或者以建立基金会的名义募捐,同时可以把一些“非遗”项目与一些旅游产品结合起来,用文化旅游的名义把“非遗”保护工作搞活,让资金不再紧张,让人员不再流失,让传承人信心十足,生活无忧。第三,对于一些主要依靠“口传心授”保存下来的“非遗”项目,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是目前的一个难题,比如“口述史”和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更多地是依靠当事人的口述,如果当事人去世的话,再没有合适的传承人,那么这个项目就面临失传的危险。如果我们文化系统能在各个乡镇甚至到村屯开设培训班或讲习所之类的机构,把农村喜欢这类“非遗”项目的年轻人聚拢在一起,农闲的时候一起搞个培训,当事的老人把自己知道的故事或其它有价值的事情传授给年青一代,以后代代相传效果会更好,当然,我们专业文化工作者可以进行宏观上的理论指导,或者进行资金支持,但没必要亲自参与如何传承,这样一来,年轻人农闲的时候既有事干,也能发挥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同时也有些收入来源,这样不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第四,要在传统的保护手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保护记录手段,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水平。第五,要在各个地区及各个村镇,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展开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其是对“非遗”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成果进行交流,而不是仅仅单纯依靠政府文化部门,要自己重视,各村镇积极进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为此,各级政府财政要大力支持,同时,也可以走民间融资的道路。

四、大连对于“非遗”的传承要高度重视,有始有终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大区别就是传承的载体不同,“非遗”传承的载体主要靠“人”。大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以来,重中之重当属文化传承这一块了,既然“非遗”传承的载体主要是人,那么我们政府文化部门和全社会重视“非遗”工作的力量就要在这个“人”上下功夫,解决最主要的瓶颈问题,即“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我们常说,“非遗”传承的主体是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可谓“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代表性传承人呢?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是指“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制作等传承工作,并愿意将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后人的某些自然人或群体”,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传承人的话,就不会有“非遗”的申报,更谈不上保护。

大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先后建立了一大批“非遗”传承基地,培养了好几批代表性传承人,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也比较可观,目前看来效果还不错。但是,大连地区“非遗”传承工作现在最大的困惑我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资金需求量大,缺口较多,虽然政府财政大力支持,但“僧多肉少”的局面目前来看并没有显著改变,仅靠拨款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需要。传承人基本上年龄偏大,很多人年老多病,他们大多没有固定的收入,家庭负担很重,既要承担“非遗”代表传承人的任务,又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担,甚至上有老下有小,难免一些人力不从心,如果再让他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免费教授徒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要让这些代表性传承人“心甘情愿”,没有后顾之忧,必须给他们丰厚的报酬和一定的生活待遇,从而要求有大量的资金必须及时到位,这包括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各界捐助及相关机构融资等等多渠道、全方位解决传承人因“缺钱”而无法善始善终地完成传承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当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开发利用一些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使其市场化和商业化,让传承人自己“造血”、自己“输血”,解决自身的生活难题。第二,对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以及后续人才的储备工作还不完善,基本没有建章立制,形成系统。据调查,大连市60岁以上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占传承人总数的60%以上,年龄普遍较大,而且自身生活状态普遍欠佳,文化水平也普遍偏低,他们的技艺传承当下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培训力度,积极转变思路,采取有力措施让更多有文化、肯担当的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积极拜师学艺,政府应该既当“红娘”,又当“师爷”,市场化也好,政府出资也罢,总归要把大连的“非遗”事业做大、做强,就要想尽办法留住年轻人,避免人才断层。

参考文献

[1]大连市史志办.《大连市志·民俗志》.方志出版社,2004.11.

[2]刘文艳.《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内部资料,2006.6.

山西非遗保护现状与传承发展刍议 第8篇

一、山西非遗保护现状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解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指的是采取的一定的措施,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振兴”, 以此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得到不断延续与发展, 并将其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扬光大。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 地上文物看山西”, 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山西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一共有518项, 其中山西市拥有32项目, 回顾近些年山西省入选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的相关内容可知, 其有河曲民歌、左权开花调, 绛州鼓乐、晋南威风锣鼓, 稷山高跷、翼城花鼓, 晋东南地区的党梆子、晋中地区的中路梆子晋剧, 雁北耍孩儿、五台山佛乐、上党八音会等等民间艺术形式。传统手工技艺中, 山西省入选的项目是平遥推光漆器装饰技艺及杏花村汾酒酿造技艺。

从这些入选的项目的现状来看, 当前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较过去而言, 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开展的一些纪念日、展览等, 让全省、乃至全世界人们能够对山西省的非遗保护现状进行了解。但不置可否的是, 在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的确还存在很多的困难。总的来说, 为了实现对非遗项目合理性的开发, 还需要更加科学、严谨、合理、持续的研究。

二、山西非遗保护的传承与发展—以平遥古城为例

1. 严格依法科学管理。

要做好山西平遥古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首先就需将当前古城的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管理格局进行变革。也就是说, 在对古城进行管理工作时最好有一个总体性的规划和总体的政策, 并加以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实, 给予一定行政与财政工作上的倾斜, 更好地保存、保护古城非遗文化。当然, 对于古城的保护而言, 其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 因此保护、传承工作系统也应当得到相应的健全。具体来讲,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法制管理的条例, 实现古城保护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由于旅游业是古城的主要收入来源, 因此还需建立一套较为完备的监控系统, 将古城的旅游建设重新纳入到可控的领域内;其次, 在具体的管理中, 为尽可能避免市场经济对古城的冲击, 还可以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 将古城内管理机构、审批机构等收归政府管理部门;最后, 为确保古城原貌及其整体感和历史延续性, 减少不必要的建设性破坏, 还要建立专门的机制对古城居民改造居住环境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

2. 重视保护非遗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由于平遥古城是山西省重要的非遗文化之一, 因此对其的保护还应当注重原有生活风貌真实性及建筑物功能用途的真实性。如在古城的西北角有一处影响古城整体风貌的工业厂房。为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则可采取“转业换轨”的方式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具体可以措施有一, 保留原有的厂房建筑结构, 并可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 将其更改为室内的商业街、展示大厅、博物馆、旅馆等, 为下岗工人提供新的再就业场所;二, 尽最大可能地恢复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 对于已经毁坏、拆迁的遗址或遗迹应当予以立碑说明, 以此使古城的文化能够真实、完整的保持下来。

3. 建立多渠道的古城非遗文化资金募集机制。

为拥有更多的资金来用于古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还需加快建立多渠道的保护资金募集机制。一方面, 古城的非遗文化资源是国家公益事业性的社会资源, 因此这就要求政府要坚持保护主体地位, 相应地加大对平遥古城非遗文化保护的财政投入力度, 最好能设立世界遗产保护基金会;另一方面, 古城的门票收入必须要交由财政进行专项管理, 并从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非遗文化的保护, 同时, 山西省政府还应当考虑出台相关的社会资金资助政策, 还可对提供了资金资助的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上的优惠。

4. 传承是保护的目的和有效手段。

非遗物质保护作用的体现, 主要得益于传承, 而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则有益于民族精神的传承。要想使得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 第一步便要加强保护意识的提高。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地不断加快, 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在急剧的发生改变, 如果仅仅依靠自然状态进行非遗传承与保护, 确实无法充分保障非遗的传承。同样的, 各种现代器械, 如手机、电脑等的广泛应用, 使得人们逐渐丧失了纯人力劳作时相互协作发出的心灵共鸣。当前, 依靠口传心授的非遗传承, 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传承措施, 而制定出更加详细的传承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要深入到非遗项目的继承源上,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还要做好同一类别的选择、对比, 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次, 非遗的传承可以依靠现代文明的成果, 如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媒体等来扩大非遗的传播面, 提高非遗市场份额;最后, 非遗项目的传承并不一定仅仅集中于单独或多个被传承人的身上, 其可以通过一定的媒体或渠道将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置在高等院校, 不断对我国的年轻人进行熏陶。

5. 发展是保护的有效手段, 同样也是传承的主要目的。

发展并不单纯地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发展变化下而求得的所谓的发展。真正的发展, 应该在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的有益于现代人生活、净化现代人心灵的东西。说到底,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要的并不是博物馆性质的静态保护, 而是针对于文化的非物质性, 要建立其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因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 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观念。

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得到巨大发展, 本身便对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与传承作用, 进而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如日本的歌舞伎这类传统的意识形态来讲, 其传承人毕生追求的便是如何将传统艺术表现在现代社会中, 并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都在一定的程序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为了使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最直接、最生动的课堂, 有必要建立的并培养起一支既具备一定科研能力, 又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队伍, 不断提升多学科的综合性素质, 深入细致地对山西的民风、民俗等进行收集和整理, 更好地对其进行保护、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兆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式选择、传承效能与保护绩效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2.

[2]王高峰.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D].浙江海洋学院, 2013.

传承非遗 第9篇

关键词:非遗,岭南武术,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文化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我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弦约》的缔约国之一,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2011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从法律制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规定。本文即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分析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的现状,研究进一步加强工作对策,以期为岭南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1 岭南武术的“非遗”属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的规定是:(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范围规定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为具体,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武术,特别是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武术有机组成部分的岭南武术,是岭南文化的代表,是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岭南武术是以技术为核心非物质文化形态,是岭南先民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岭南武术归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精神,也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

2 岭南武术的“申遗”现状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中,岭南的武术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投入到整理与申报中来。2008年,江门市新会区的蔡李佛拳,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广东的武术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单的有蔡李佛着、咏春拳、莫家拳等一批优秀拳种(见表1)。另外,还有一大批岭南武术拳种,列入了县市级的“非遗”名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岭南武术的申遗较为涌跃,不少拳种列入了省级“非遗”名录,但缺少大影响力拳种、项目,迄今为止,只有惠州新会的蔡李佛拳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还大有潜力。

3“非遗”视角下岭南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在“非遗”的保护之中,普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非遗”项目重在保护与传承,列入“非遗”名录,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本研究从“非遗”的角度,就岭南武术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如下对策。

3.1 保护岭南武术传承人与文化空间

“传承人是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灵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的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执棒者’和代表人物”。岭南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传承人老拳师的作用非常关键。保护好身负技艺的老拳师,先是要将其找出来,然后要解决他们生活上后顾之忧,授予他们应得的荣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传艺条件。同时,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学习岭南武术。老者传,少者承,如此,岭南武术文化才会后继有人,才会发扬光大。

文化空间,简而言之,是指“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的活动场所,是文化生态的重要构件。与“非遗”文化空间,与“非遗”项目密不可分,没有了相应的文化空间,“非遗”项目便成为无本之木,很容易失去生命力。新会的蔡李佛祖庙、佛山的咏春堂等,都是岭南武术重要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多为物质性的场所,可采取静态保护的方式予以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在其间举行文化活动,文化与空间同时活化,相互促进。

3.2 岭南武术进校园

诚然,“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承是否能够通过学校来实现还需要深入研究”,但任何一个运动项目,或是某一文化形态,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校园是年轻人最为集中之地,岭南武术进入校园,让更多的的青少年学子习练岭南武术,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武术。岭南武术在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发生和发展,蕴含着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青少年学子习练岭南武术,能够培养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此,2004年,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制定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印发至各级教育、宣传机构,要求中小学“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

可以说,岭南武术进校园,即是培养学生健康体格与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传承、发展岭南武术的需要。这一点,已经成为武术界与教育届的共识。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将当地的著名拳种,引入了校园,一方面扩大了该拳种的习练人数,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东莞桥头镇的中小学,普遍推广莫家拳,佛山的部分学校,推广普及咏春拳。岭南武术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是岭南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岭南武术“入段”

段位制的实施,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为发展和推广中国武术而采取的战略性举措。为了配合段位制的实施,2011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陆续出版。从该系列教程来看,各拳种段位制内容的创编和制定体现了新的武术发展传统的特点:第一,将突出不同拳种及器械的技术特征与提示其文化特色相统一,根据不同的武术流派研编出不同段级的段位制技术,改变了以往武术段位制技术考核“一把抓”的状况;第二,各拳种技术按照“打、踢、拿、摔”进行分组,不同级段突出不同的技法特点,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第三,突出“练打结合”,分单练、对练、拆招和功法。

将一拳种纳入段位制考评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拳种的发展:其一,通过创编不同级段的内容,对传统技法进行梳理,在最大程度保存拳种核心技法的基础上,发展该拳种的技法、套路;其二,国家意志层面上大力推行段位制,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习练该拳种,从而扩大拳种的影响力,推动其发展。目前所出版的段位制系列教程,岭南武术的众多拳种流派中只有咏春拳包含在内。这与岭南武术中有影响力的拳种数量是极不相称的。岭南武术界要作更多的工作,将更多有影响力的拳种纳入段位制考评体系,借国家主管部门推行段位制的春风,大力推广和发扬岭南武术。

3.4 建立科研中心与推广站

岭南武术各拳种,多流传于民间,民间的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是最主要的传承方式。民间的武术习练者重经验、重体悟,轻科学、轻实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这种习练态度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在工业、信息时代,这种态度已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认识到了这一点,已利用高校的组织、人才优势,发动专家学者对部分岭南武术拳种进行调研梳理,以现代科学方法对岭南武术展开研究。这势必推动岭南武术向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岭南武术整理研究工作一旦完成,将对岭南武术的传承发展产生莫大的推动,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也将成为岭南武术的科研中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岭南武术的发展要借助这一东风,将岭南武术纳入到体育公共服务的内容体系,在街道、社区建立岭南武术推广站,免费向民众传播岭南武术。推广站的教练人员,可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聘请专业人士担任,也可以发动社区内有岭南武术特长的人士以志愿者的形式出任。岭南武术在岭南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广站一旦建立,必然会吸引众多的习练者。

3.5 规范社会拳馆的管理

拳馆是岭南地区较为独特的武术传播机构。拳馆的存在,促进了岭南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众多的拳馆中,一部分因为动机不纯或是管理不善,存在着种种问题,如教练水平不能满足教学,市场调研力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吸引到学生群体,对学员服务不够周到,德没有走在艺先等。

问题拳馆的存在,给岭南武术的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化管理部门、市场管理部门以及武术运动管理机构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拳馆引导与监管,使其在教学与管理方面趋于正规化,在取得合理经济回报的同时,担当传播岭南武术的责任。

4 结语

岭南武术是岭南先民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目前,岭南武术的“申遗”较为火热,许多拳种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新会蔡李佛拳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从“非遗”保护的角度来看,岭南武术不应为“申遗”而“申遗”,而应该在“申遗”后,更加注重保护与传承工作。可采用的方法有:保护传承人与文化空间;岭南武术进校园;岭南武术“入段”;建立科研中心与推广站;规范社会拳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EB/OL].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3/001325/132540c.pdf,2003-10-17.

[2]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24-36.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拆迁办法[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3227.htm.2005-3-26.

[4]郭玉成,郭玉婷.当代武术教育的文化定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71.

[5]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001/xxgk_81930.html.2004-3-30.

[6]张瑞洁.从《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看武术文化传统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30-132.

传承非遗 第10篇

便宜坊集团是经北京市崇文区政府批准,由北京先达饮食集团公司和北京哈德门饭店两家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于2002年6月6日组建的国有控股餐饮饭店集团。在集团所属企业中有创建于永乐十四年,以焖炉烤鸭独树一帜的“便宜坊烤鸭店”;有创建于乾隆三年,由乾隆皇帝亲赐御匾的“都一处烧麦馆”;有创建于乾隆五十年,以经营清真涮肉而闻名的“壹条龙饭庄”;有创建于道光二十三年,北京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饭庄”;有创建于民国十一年,经营佛家净素菜肴的“功德林素菜饭庄”有建于民国十五年以经营北京小吃著名的“锦芳小吃店”等一批历史悠久的老字号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沉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制作技艺,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止2009年,累计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项。其中,国家级2项;北京市级2项;崇文区级5项。详见下表:

二、非遗项目的保护

便宜坊集团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便宜坊集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是由集团董事长雷国秀亲自挂帅负责全面领导,集团常务副总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并指定总部质量管理部负责全集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集团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集团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行各自的分工职责,建立起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体系,确保集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工作有计划,有检核,稳步推进。

(二)率先启动保护申请

2006年3月19日,便宜坊集团以“焖炉烤鸭技艺”在同行业率先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北京市旅游局、商务局、申遗委员会和崇文区政府领导,国家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北京各大新闻媒体等近百人出席了启动仪式。董事长雷国秀在仪式上发表了申遗感言;党委书记刘东亮宣读了《便宜坊“申遗”宣言》;中国奥组委食品研究中心顾问李士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赵书,北京市申遗委员会主任石振怀,崇文区副区长高桂强在仪式上讲话,对便宜坊集团的申遗工作给予肯定,并共祝便宜坊申遗工作获得成功。

(三)挖掘史料规范管理

集团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的工作目标,对所属老字号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收集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为了查找“便宜坊”创始年代的史证,集团聘请“北京大唐万邦公司”进行查找,最终从明朝《菊隐记》和《都门汇篡》中查到了便宜坊创建于永乐十四年的文字记载。随着普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及时对收集到的文字、照片等资料及时录入电脑,并交集团档案室归档保管。同时,集团在便宜坊食府建立了“博物馆”,对实物档案进行保存并向公众展出。

(四)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2006年以来,集团抓住“文化遗产日”活动契机,精心策划组织了各类宣传活动,先后以《便宜坊申遗宣言》征集群众签名;向过路群众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资料;制作宣传展板在各店巡回展出;奥运期间在世纪坛举办宣传展等活动, 一次次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高潮, 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集团还积极参加市商务委组织的“北京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系列活动。同时, 通过媒体扩大宣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宣传文章103篇;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专题报道节目43个, 进一步扩大了便宜坊集团各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传承人的培养

便宜坊集团十分重视对技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一是岗位晋职,提高待遇;二是重点培养,提供机会;三是鼓励进步,授予荣誉。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白永明先后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2009年7月,集团举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和收徒仪式,集团领导为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白永明和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授牌。白永明现场收徒12人;吴华侠收徒4人,师徒在仪式上共同签订拜师协议。

2008年1月,董事长雷国秀应邀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论坛活动,并作《振兴发展民族品牌特色,提升老字号核心竞争力》的发言。董事长讲:中华老字号作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与独特技艺载体和传承者,得到了各级政府的特别关注,为老字号打造强势民族品牌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申遗便宜坊认识到,老字号要真正实现振兴发展,还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竞争中发展。

三、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

走产业化道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据此,便宜坊集团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 通过创新使特色更加鲜明

便宜坊集团遵循“古老又年轻, 经典又时尚”的品牌定位, 在对传统技艺挖掘、传承的基础上,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创新将厚重历史与现代时尚有机结合, 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如:2003——2008年, 先后成功开发出第二代焖炉烤鸭“花香酥”;第三代焖炉烤鸭“蔬香酥”;第四代焖炉烤鸭“傲韵鸭”, 与第一代“传统焖炉烤鸭”一起形成了“焖炉烤鸭四兄弟”。创新品种的研制成功, 不仅结束了北京烤鸭在“工艺”和“口味”上数百年不变的历史, 完成了中国烤鸭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也使具有600年历史的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呈现出更加鲜明的独有特色, 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二)通过连锁经营实现快速发展

便宜坊集团充分整合非遗项目资源,立足“便宜坊烤鸭店”、“都一处烧麦馆”、“天兴居炒肝店”、“锦馨豆汁店”等多品牌发展战略,统一连锁经营标准,确定开店区域,有针对性的选址,按计划完成连锁店的开发,为实现集团“一五规划”:到2010年已开店120家。其中,新增直营店46家,累计60家;新增特许加盟店50家,累计60家的发展目标而努力。通过实施连锁经营战略,集团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时尚化的研发体系;市场化的营销体系;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网络化的信息体系,也为品牌的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 通过工厂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非遗项目产品的购买需求越来越高, 而传统制作技艺因其生产力较低, 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如何既保持特色又提高产量已成为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为此, 便宜坊集团组织技术力量对传统技艺中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工序, 研制机器替代, 先后开发出都一处烧麦皮机、锦芳元宵压面机、切馅机等, 使传统技艺实现优化升级。同时, 集团建立了配送中心, 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的非遗项目产品, 从厨房生产转为工厂化生产, 使产量大幅度提升。去年, 锦芳元宵销售突破20万斤;便宜坊焖炉烤鸭定型包装产品已进入140家大型超市, 去年销售达10.4万只, 在向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稳步迈进的同时, 也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 通过文化体验店打造新的亮点

2009年, 便宜坊集团提出建立“便宜坊文化体验店”的创意, 客人进店不仅可以品尝便宜坊焖炉烤鸭, 还可以参观便宜坊历史文化博物馆, 了解“北京烤鸭”的悠久历史和便宜坊600年的发展史;客人还可以进入传承人工作室观看技艺表演, 欣赏关合炉门, 借暗火热浪和滚烫炉膛烘炙便宜坊焖炉烤鸭的精彩过程, 改变客人进店只用餐的单一经营模式, 尝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和传统美食有机结合, 形成北京传统文化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既丰富了中外客人的旅游项目, 更为集团非遗项目的保护、利用、传承、发展创出一条新路。

非遗的传承与开发尝试 第11篇

一、项目缘起

2005年,学校准备百年校庆汇报节目时,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崔扬云老师组建了一支连厢表演舞蹈队,然后开花散叶向全校师生推广,“舞美连厢”收到了校友的一致好评。此后“打连厢”成了西场小学各类展演的保留节目。连厢活动强度不大,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那鲜明的节奏感、击打的悦耳声、欢乐的气氛,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和良好的健身、健心效果。

二、学校实践

1.聘请民间艺人。西场小学聘请专门人员作为打连厢活动的顾问和艺术指导,并创编动作。学校及时将动作和辅导过程采录,以便对照学习。

2.培养骨干教师。学校指定了一位具有舞蹈基础的音乐老师重点跟学,同时搜集了解连厢的文化和传承情况。

3.辅导教师学生。首先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有天赋的,应会尽会,无基础的跟学跟排,所有教师全部参加。在此过程中,布置学生准备竹棒,学生辅导也穿插进行。其间,对学生的辅导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4.全校集中整合。在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分解动作已经基本掌握后,学校便开始了集中整合训练,并逐步按照组合编舞的动作进行整合。

5.融入课间活动。全校动作基本成型后,我们对学校的大课间音乐进行了整编,同时教唱改编的连厢歌曲。

6.竞赛促进提高。利用适当的机会进行竞赛和展示。例如,体育节活动的评比,迎接全国均衡县验收、质量评估、邳州市校长挂职交流等,学校都请来宾和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此来促进提高。

三、研发校本教材

针对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编写,学校采取的是明确目标、自下而上、收集整理、总结提升的办法,就是把所做的进行整合梳理。“健康连厢”校本教材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连厢简介,主要介绍连厢的由来和在全国各地的传承及现状。二是连厢与体艺,介绍连厢与体育、艺术之间的关系,体现其与“体育艺术2+1”的融合。三是健康连厢,主要介绍学校已经整编的连厢基本动作、参考歌曲、编舞等,并配有动作图解。四是践行、传承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学校开展活动过程、活动剪影、活动反思,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等。

四、传承与展望

1.发挥组织作用。西场小学项目领导组和项目传承办公室将该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发扬的具体要求和推进策略科学整合,最终形成“健康连厢”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2.融入地方元素。学校挖掘周边地区的民间艺人,对打连厢的实践和认识,更多地融进地方元素,体现地域特色。

3.拓宽内容体系。学校搜集全国各地打连厢的动作和现实传承,还增加教师心语、学生感悟、教学案例等。目前,学校已经请专业人员创编了一些新的基本动作,项目传承办公室正在筹备,以便学校进一步推广。

4.形成立体框架。力争形成社团特长活动、年级段项目、全校项目、精品节目的立体框架。

5.借力“五老”推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借助于开发区(城东镇)“老园丁艺术团”,将打连厢作为其演出的节目之一,让更多的村民和学生知晓连厢艺术。

6.加大宣传力度。海安县教育局(体育局)已召开了“海安县学校体育创新与特色项目活动推进会”,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体育骨干教师一百多人观摩了学校的健康连厢活动,得到了与会同仁的高度评价,县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经验与感悟

两年来,大课间的打连厢活动已经融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给我们以深深启示。

1.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根。目前,一支素质较高的打连厢教师辅导队伍已在我校初具规模。为连厢特色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素质是学生发展之本。连厢活动的健体、舞美、育德、修身、养性等功能在学生身上逐渐显现。不少学生通过练习连厢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了审美情趣,也锤炼了意志。

3.特色是学校发展之源。西场小学是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南通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县课外阅读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传承健康连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打造成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些都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4.非遗传承是学校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我们要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保护意识的建立,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传承非遗 第12篇

一、侗族非遗的当代社会功能

1. 文化传承功能。

侗族非遗是侗族在长期变迁及特定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 它深刻反映了侗族人民独特的信仰、态度、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 生存其间的侗族人深受其影响与模塑。在尊重文化多元与差异的当今社会, 侗族非遗的传承是侗族的延续和侗族个体生存的重要因素。侗族非遗传承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承, 通过保持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性, 既区别于其他民族, 不为其他民族所同化, 又增强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往实力。

2. 维护生态和谐功能。

侗族非遗中包含了许多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的生产生活文化, 侗族人运用这些文化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精心维护。“稻鱼鸭共生”技艺, 运用生物链的原理, 对生物资源进行高效利用;“林粮兼营”技艺, 根据生物生长周期规律,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解决了长期生产与短期生活的难题;“侗族营林”技艺, 根据地势地貌采取不同的营林方式, 防止了水土流失。

3. 社会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功能。

侗族非遗中的“侗款”是历史上维系侗族社会稳定的重要依据, 自宋代以来就有记载。侗族的“款”组织, 是以村寨为单位构成的社会组织, 是一种村寨与村寨之间通过杀牛祭祀、竖碑立约而建立起来的联盟或结盟组织。对内, 通过共同的立法实行民主自治;对外, 共同抵抗入侵之敌。“款”组织的“款约”是侗族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准则, 相当于今天所称的“民族习惯法”, 其内容根据“六阴六阳”、“六上六下”、“六薄六厚”的规则制定, 通过教化与惩戒, 规范了思想和行为。

4. 文化娱乐功能。

侗族地区有“歌的海洋”、“百节之乡”之称。“多耶”和芦笙踩堂场面热烈, 蔚为壮观;传统的过侗年、花炮节、芦笙会、斗牛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殊节日充满着古朴的风情。进入第一至第三批国家非遗名录的侗族非遗中有侗族大歌、月也、四十八寨歌节等九项与侗族的歌舞节庆相关联, 以娱乐的方式展示文化、传承文化、愉悦身心、促进沟通是侗族非遗的强大功能。

5. 经济发展功能。

因为区域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制约, 侗族地区在发展第一、二产业方面都受到了一定制约, 侗族地区也因此成为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侗族非遗中体现出的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悠久的民族历史烟尘、浓郁的民族风情、精湛的工艺技巧、淳朴的民风、古朴的民俗都为侗族地区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奠定了基础。

二、侗族非遗传承的主要模式及其缺陷

侗族非遗的传承从推动力角度来说, 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侗族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觉传承, 是一种本能的传承动力的反映 (本文暂不赘述) ;另一方面是借助外来力量推动的传承, 是一种繁荣和弘扬多民族文化的力量的反映。目前, 以外力辅助推动侗族非遗传承的模式及其优缺点主要体现如下:

1. 生态博物馆模式。

民族生态博物馆模式是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新形式, 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等进行了探索, 优点主要是为将来保护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 并强调一切相关的文化记忆要尽可能原始地保留着, 作为文化延续和继承的见证, 避免因实物的征集而破坏了社区记忆。缺陷民族生态博物馆所在社区不可能独立于时代环境之外而存在, 或者与现代化接轨、或者成为民族生活的遗迹, 它只能是某一时段的传承方式。

2. 学校传承模式。

侗族地区“民族文化进课堂”是侗族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 其优点是能使侗族地区的青少年较早地感受侗族文化、能在较广泛的人群中宣传和传播侗族文化, 为侗族非遗的传承打下较好的基础。缺陷主要有两点, 一是我国的国民教育学校以汉文化为主, 民族文化在学校属非主流, 只能是第二课堂或业余活动, 影响力大打折扣;二是在高考体制下, 越往高年级, 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越少, 甚至没有, 形成了这一传承模式的断层。

3. 节庆、民俗活动模式。

优点在于通过民族文化表演和展示弘扬和传承侗族非遗, 广泛的参与性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缺陷在于, 受主流文化的冲击, 民间自觉、自发活动越来越少;更多、更有影响的活动往往是政府主导, 活动目的是包括文化传承在内的多元指向, 现实中经济目的的指向越来越明确,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真实的反映, 文化只是一个工具, 传承已不注重效果, 文化内涵被忽略。

4. 民族生态旅游模式。

其优点是在保护侗族聚居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 尊重与维护当地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促进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缺陷在于一方面侗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更多的是依照主流文化的理念来设计, 传播的内容与侗族原生文化有一定的差距, 传承的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 由于利益的驱动, “伪民俗”、“伪文化”应运而生, 虽然在某些方面迎合了游客的趣味, 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扭曲和破坏。

5. 传承人模式。

这是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采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其优点在于一是有一支专门的传承人队伍;二是传承人生活在民间, 传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三是传承人的传承更能保持侗族文化的本真性。缺陷在于一是总体人数少, 二是年龄偏大, 三是弟子难收, 长此以往, 难以为继。

三、馆藏模式在侗族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发挥

上述模式各有所长, 也各有缺陷, 特别是单一模式下综合性较差, 传承效果不理想。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馆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发挥出综合性作用。

1. 发挥记录作用, 全面收集侗族非遗的原始资料。

收集资料是档案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传统功能之一, 也是馆藏模式在侗族非遗传承中最基础的作用。目前, 侗族非遗的普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名录已基本建立起来, 但由于人员、经费和条件的限制, 许多侗族非遗的资料没有收集上来, 相关的数据库建设更是极少。馆藏模式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特别是发挥其在基层的触角———文化站的作用, 全面地收集侗族非遗的原始资料, 再由档案馆分类建档, 做到传承工作有据可依, 为传承打下牢固的基础。

2. 发挥保管作用, 保存侗族文化遗产、维护侗族非遗真实面貌。

活态中的侗族文化会随着时间的变幻而变迁, 有时甚至会因某些短期利益冲动而扭曲, 难以体现真实面貌。通过馆藏模式, 特别是档案馆, 对收集来的侗族非遗资料进行分时段的长期的保管, 既能对它进行长期保存, 为理清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依据, 为文化发展对比提供依据, 也能做到不因时间的流逝而使侗族非遗的原始资料灭失。

3. 发挥筛选作用, 通过甄别, 对侗族非遗进行综合价值遴选。

侗族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各具表象, 良莠并存。在传承过程中, 馆藏模式在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保管的同时, 就需要对其进行遴选。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从文化传承价值的角度对其进行甄别, 按综合价值的大小, 分门别类进行保管。即使是被认定为“糟粕”的东西, 也应作为相应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保管, 以备分析研究之用。

4. 发挥研究作用, 繁荣科研、为侗族地区资政襄政奠定基础。

资料的利用也是馆藏的传统功能之一。资料相对齐全是馆藏的最大优势, 利用这一优势为文化繁荣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侗族非遗来讲, 传统馆藏资料利用的工作主要是提供研究资料, 而要真正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出谋划策, 则需要对侗族非遗进行研究, 既研究侗族非物质文化本身, 又研究其传承的方向、途径和政策等。在研究方式上, 以水平不断提高的馆藏系统的研究人员为基础, 整合高校、研究机构、民间研究人员以及相关决策部门的研究人员, 进行文化本身及其传承的对策性研究, 为侗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好资政襄政。

5. 发挥展示作用, 宣传文化、传承文明、造福侗族人民。

博物馆一直是我国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 对于侗族非遗来说也是如此。在侗族地区建立专门的侗族文化博物馆, 或在综合性博物馆建立侗族文化分馆, 集中展示侗族非遗, 有利于从整体上宣传侗族文明、传承包括侗族非遗在内的侗族文化遗产。我国2008年开始实行的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为侗族非遗的宣传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 县级文化馆中有相关展馆的也可以对外开放。

6. 发挥交流作用, 促进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侗族非遗不仅仅是侗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也是全国人民的文化财富, 甚至可以说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通过侗族非遗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对促进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十分有益。加强馆与馆之间的资料信息交流、研究学者互访、研究成果交流、藏品巡回展览, 共同举办较大型的文化博览会等等形式已成为开放式馆藏模式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余青.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 2001 (6) .

上一篇:前列腺肿瘤下一篇:结核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