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开发范文

2024-07-13

评价开发范文(精选11篇)

评价开发 第1篇

1 油藏概况

锦X块是一个在南北方向被两条北东东走向边界三级断层所切割, 东西方向分别被两条北东走向四级断层所切割, 形成由北东向南西倾没的断鼻构造。开发目的层为上第三系沙河街组的一、二段的于楼油层和兴隆台油层, 纵向上分于Ⅰ、于Ⅱ、兴Ⅰ、兴Ⅱ四套开采层系。于楼油层原始地层压力为9.75Mpa, 兴隆台油层原始地层压力为10.95Mpa。区块含油面积2.2Km2, 原油地质储量1619×104t, 属边底水层状砂岩油藏。

2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评价

2.1 油层纵向吸汽均衡动用均匀

锦X块四套层系自下而上依次开发, 各层系动用均匀, 兴1油层采出程度最高为50.40%, 其次是兴2为48.49%, 于2于1分别为35.21%和36.12%, 纵向动用较为均匀。

2.2 采油速度高, 稳产期长

区块自1986年投产以来, 一直保持较高的采油速度, 1986年7月~1991年8月, 油藏分四套层系、按167m×167m正方形井网注蒸汽开采;蒸汽吞吐以1.5%的采油速度稳产了6年, 阶段采出程度8.8%, 1988年达第一次产油高峰31.6×104t。平均单井日产油12.5t/d。经过两次加密调整2000年达到年产油高峰 (39.2万吨) , 采油速度也达到最高2.42%;之后开始下降, 2004~2009年采油速度下降较快, 2010年之后递减趋势有所减缓, 采油速度趋于稳定, 2012年采油速度为0.62%。

2.3 吞吐周期产油量高, 油汽比高, 经济效益好

锦X块第一周期平均单井产油1156t, 平均单井注汽量2387t, 周期油汽比0.48, 且周期递减平稳。周期生产情况好于锦45块。截止到2012年12月, 区块共有油井317口, 开井227口, 日产液2552.5t/d, 日产油260.5t/d, 含水89.7%。累产油657.86×104t, 累产水1673.91×104t, 累计注汽1510.28×104t, 累计油汽比0.44。统计区块自1986年至2012年度油汽比, 值都大于经济油汽比0.15, 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

2.4 压降幅度大

锦X块自1986年以来主要以吞吐开采方式开发, 随着吞吐轮次的的增加, 地下亏空体积增大, 油层压力不断降低, 目前为2.6Mpa, 2000年以后压降一般在0.45 MPa/a, 近几年趋于稳定。

2.5 采收率不断提高

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 区块采出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区块采出程度40.63%接近标定采收率。

2.6 目前开发存在问题

2.6.1 开发年限长, 单井日产油低

至2006年进入“十一五”以来, 区块经过20多年的吞吐降压开采, 各种指标显示, 区块已经处于蒸汽吞吐开发后期, 产量开始快速递减, 目前单井日产油仅为1.2t。截止2012年12月, 区块开井227口, 其中日产油小于1.0t/d的油井125口, 占开井数的55.1%, 日产油大于2.5t/d的油井只有15口, 占总井数的6.6%, 可见目前大部分油井呈现低产。

2.6.2 措施井逐年减少、措施效果变差

由于区块开发时间较长, 油井采出程度较高, 导致老井措施效果越来越差, 尤其近5年来, 措施工作量逐年减少, 从2004年的52井次下降到2012年的4井次, 年增油由3.75×104t下降到0.14×104t;平均单井增油由721t下降到350t, 效果明显变差。

2.6.3 井网已经完善, 无产能接替

由于区块开发时间较长, 井网已经完善, 部署新井越来越少, 尤其近3年来, 区块没有新井投产, 区块无产能接替。

2.6.4 低产低效井多

锦X块目前共有油井317口, 平均吞吐15.5轮次, 平均周期产油496t, 平均周期产水3802t, 平均周期注汽2509t, 平均周期油汽比0.2, 平均周期单井日产油只有1.3t。在油藏开发管理中, 我们取值经济油汽比值0.15。统计区块2012年完成周期井共计159口, 其中油汽比小于0.15的油井58口, 占总数的36.4%。

2.6.5 井况日趋复杂, 油井在用率低

稠油开发井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发, 注汽、修井、检泵等作业工序均在套管内完成, 套管多次受热, 膨胀、收缩, 再加上油气水等流体的腐蚀作用, 造成油层套管的变形、破裂甚至错断, 作业时套管内偶尔也会有落物等井况问题出现, 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 就会造成油井的开井数下降, 导致油井在用率低, 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截至2012年12月锦X块共有油井317口, 有井下状况井208口, 占总井数65.6%, 其中带病生产154口, 占总井数48.6%。井下套变+落物井12口, 套变井191口, 套错或套漏5口。其中仅2012年以来新增套变井12口, 有4口井因套变影响堵补或分注措施未实施。

2.7 继续吞吐开发指标预测

采用注采特征曲线法对锦X块继续吞吐的采收率进行了预测, 预计继续吞吐采收率可达45.2%。还可生产原油73.4×104t, 采出程度4.53%。采用油汽比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法对锦X块继续吞吐的采收率进行了预测, 预测继续吞吐采收率可达44.5%。还可生产原油62.6×104t, 采出程度3.87%。通过对区块今后吞吐年度产油量和油汽比预测, 区块还可吞吐10年, 累积产油77.10×104t, 采出程度4.76%, 吞吐采收率45.39%。综合上述三种方法, 预计试验区继续蒸汽吞吐最终采收率可达45.03%左右, 即继续吞吐还能采出4.39%。

3 结论

1) 锦X块自全面开发以来, 两次达到产油高峰, 最高年产油达到39.2×104t, 至2012年12月, 区块历经25年的蒸汽吞吐开发, 采出程度达到40.63%, 储量动用程度达到一类油藏开发水平。2) 锦X块目前井网完善, 大部分油井生产于楼油层并呈现低产低效, 综合递减达到10%, 已经处于开发后期, 应适时转换开发方式, 实现二次开发。

摘要:稠油断块蒸汽吞吐开发进入开发后期, 存在递减速度快, 采出程度高, 油井利用率低, 低产低效井多等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有必要对区块进行整体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关键词: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刘贵满等.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及稳产形势分析[C].辽河油田开发技术座谈会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第2篇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

(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

(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

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2分)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2分)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3分)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3分)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图10),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答案】

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4分)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3分)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3分)

材料一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但在2015年十一刚过,从国家旅游局获悉,由于存在价格欺诈,强迫游客在功德箱捐款,擅自更改门票价格等问题,该景区被取消5A级景区资质。材料二

山海关地理位置图(图10)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山海关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并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答案】

优势:作为5A级景区旅游价值高;周边有北戴河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集群效应明显;靠近京津唐地区,客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任答3点,得6分)

整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加大旅游宣传,重塑旅游良好形象。(4分)

1996年冬开始试运营的张家口塞北滑雪场(图8),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四台嘴乡喜鹊梁峰北侧,海拔1600~2000米,占地1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温度为-12℃,平均风速仅2级,山地坡度多在50°~35°之间,天然雪滑雪期常年可达120天。滑雪场拥有千套进口滑雪器材,几百套滑雪服装和儿童滑雪器具等。几十只雪橇以及滑雪索道、造雪机、雪地摩托车、扬雪机、雪地坦克等现代雪场设备。开辟了总长度近7000米的多条滑雪道,可容纳1000人同时滑雪。各种滑雪道经严格修整,滑雪道平坦。滑雪场有高级专业滑雪教练执教,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塞北滑雪场已成为北京周边地区游客最多的旅游滑雪场。

[来源:学#科#网Z#X#X#K] 阐述张家口塞北滑雪场能够成为北京周边地区游客最多的旅游滑雪场的优势条件。【答案】

多山的地形利于冬季形成降雪;纬度较高且位于阴坡,冰雪资源丰富,保存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滑雪场建设;雪场设备齐全,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10分)

伴随昆明与美国多条国际航线的开通,2016年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和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北京正式启动“中美旅游年”。下图为云南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云南省吸引美国人前来旅游的有利条件。【答案】

土地开发潜力潜力评价 第3篇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简单和使用最广泛的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库。面对日益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如何发掘土地资源内在的潜力,并科学合理地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缓解我国的土地资源压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了当今人们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土地开发;潜力评价

我国的人口数目大约占世界人口数目的百分之三十,土地占有面积也位居前列,但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却十分的不合理,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活动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面积及质量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土地资源,特别是对开发区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我国对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1.1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程,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程度越来越严重,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进步中所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生产生活中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已经将工业发展给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了最低,但是地球的环境仍旧在不断的恶化之中,其中就以土地的恶化程度最为严重。过去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森林进行了毫无节制的砍伐,同时对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侵害,再加上某些原料生产部门对于土地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使得我国的土地绿化面积已经的大量减少,各种诸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大量减少,阻碍着工农业的发展。不断减少和惡化的土地资源,还使得日益增长的人口面临住房问题,也加剧了濒危生物的灭绝。

1.2土地污染情况严重

人类的活动时刻在改变着地球的局势,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的足迹逐步踩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世界的整个自然格局。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人片面地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于赋予我们财富的自然资源的保护,大量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进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当中。作为万物生长的根基,土地资源承受着大部分的污染压力。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大量有害物质渗入土壤当中,污染了地下水,影响了淡水资源的使用;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许多人采取盲目的土壤填埋方式进行处理,使得许多受到污染的土壤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而且还会去周围的植物生长和人们的健康构成威胁。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水和垃圾废品,也会不同程度的对土壤造成污染。如果这些污染源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一旦经过风吹雨淋,还会向各个方向传播,使得土壤面临更加严重的污染。

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2.1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原始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资源,历年来,都是人们在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中所关注的重点。[1]地球上的许多资源都与土地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些像石油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等,如果没有了土壤,也就不可能产生。同时,人们对于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对土地资源有着举重若轻的影响。例如,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造成森林资源的大量减少,森林资源的减少,使得其原来所在的土地资源得不到滋养和保护,渐渐地,灌木和植被也开始减少,土壤渐渐变得贫瘠,最终导致土壤沙漠化。沙漠化的土壤就很难用来进行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同时,在上面进行建筑工程也是很难收到可观的利润。由此看来,土地资源与其他的资源息息相关,要想真正保护好土地资源,对于其他资源的保护工作也要切实到位。

2.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

我国疆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都独具特色,因此,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都不同。对于一些海拔比较高的区域,例如青藏高原等,可以利用其太阳辐射强、作物生长周期长而光温配合协调等有利因素,在水土条件适宜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对于已经盐碱化的土壤,可以种植像青稞、豌豆这样的耐碱作物;在某些光照比较强烈的地区,例如我国的西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光热潜力发展太阳能,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地利用的利用率,在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严峻的能源形势。对于沙漠化和荒漠化的土壤,应该采取积极开垦的策略,增加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单产的能力。对于某些产量比较高的土地,应该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生产方式,使得同一块土地得到多次利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能。对于工业用地,也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保证建筑的质量,同时将施工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危害降到最低,让土地资源能够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3在土地资源开发时应注意的问题

3.1生态问题

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直接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好坏程度。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时,由于部分人的环保意识不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我国的华北北部、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不少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生物生产力。同时,土地荒漠化还会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相应的也对影响与之对应的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事态比较严重的话,会影响某些动植物的生存。[2]长此以往,也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兼顾企业的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好,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久稳步发展。

3.1经济问题

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开发利用规划,使得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给相关部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对于一些受到污染和荒漠化的土地的开发,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使得开发利用过程,不能够很好地协调好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不仅使开发效率十分低下,还让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片面的利益,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虽然得到了暂时的保障,但对于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正是由于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才使得能够为人们所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4结语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和逐渐恶化的环境形势,人们加紧了对于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的研究。土地一直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没有土地,一切理想和未来都是无稽之谈,因此,每一寸土地资源对于我们来说都弥足珍贵。所以,我们更要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让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位[J].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44-151

绿色设计评价原型系统的开发 第4篇

该评价系统包括7个模块,即系统控制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计算、评价模块,数据库,知识库,系统维护模块和系统帮助模块。

1.1系统控制模块

主要是对系统其他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协调和调度,使各模块联结成一个科机的整体。

1.2输入、输出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负责系统的输入、输出管理,即用户通过输入模块输入待评价项目、有关数据和信息等内容,系统则通过输出模块向用户提供评价结果、修改建议等内容。

1.3计算、评价模块

针对具体评价内容,该模块能提供相应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模型。通过计算、评价,可确定待评价项目是否达到绿色设计的要求,是否需进一步改进。此外,该模块还具有自学习功能。

1.4数据库

该模块中存有与绿色设计评价有关的各类数据和政令法规等,其中既有数值型数据,又有文字型数椐。该数据库是开放式的,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和扩充。

1.5知识库

该知识库包含大量的与绿色设计有关的理论和专家经验等内容,采用“if…then…”机制进行理,从而保证评价系统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此外还具有开放性,允许用户不断进行修改和补充。

1.6系统维护模块

该模块具数据维护、数学模型调整志文件维护和界面定义等多种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自己定义输入、输出界面。

1.7系统帮助模块

为了使不熟悉评价系统的用户能较方便地掌握本系统的使用方法,特别开发了系统帮助模块,提供在线帮助。

上述7个模块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其中,系统控制模块和维护模块是整个评价系统的运行基础,计算与评价模块、数据库和知识库是该评价系统的核心,输入、输出模块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界面。

2 VB在绿色制造工艺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绿色工艺方案模糊综合评价利用VB6.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的界面是多窗体。首先进入绿色工艺方案评价主界面(Form1),如图1所示。

单击“类型选择”按钮,进入参数选择界面(Form2),界面如图2所示。若单击“退出”按钮,退出主界面。参数选择界而由1个组合框、3个框架、2个命令按钮、若干个文本框和标签框组成。在Form2窗体中,在组合框中选择不同的工艺方案,在三个对应框架的文本框中,输入对应于T,Q,C,R和E的数值。输入完毕后,单击“评价矩阵R”按钮,进入Form3窗体。若单击“退出”按钮,就会退回到Form1主界面。

Form3窗体由三个命令按钮和若干个标签框组成。进入Form3窗体后,可以显示出评价矩阵集R,单击“权重计算”按钮,进入Form4窗体。若单击“返回”按钮,则返回到Form2窗体中;若单击“退出”按钮,则退回到Form1主界面。

Form4窗体由1个框架、3个命令按钮、若干个文本框和标签框组成。在Form4窗体中,在评价指标框架的文本框中依次输入T,Q,C,R和E的数值(即各指标相对T的重要度),单击“指标比较”按钮,在窗体中显示出判断矩阵表。然后单击“权重集A”按钮,窗体中真显示出权重集A,最后单击定”按钮,返回到Form1主界面中Form4窗体界面如图3所示。

在Form1主界面中,单击“模糊综合评价”按钮,进入Form5窗体。Form5窗体由2个命令按钮和6个标签框组成。在Form5窗体中,,单击“模糊综合评价集B”按钮,在相应的标签框中显示出相应的数值,然后再单击“归一化处理”按钮,在对应的标签框中显示出三种工艺方案的数值。Form5窗体界面如图4所示

3 VB在绿色材料评价中的应用

减速器高速轴材料选择主界面(Forml)。单击“一级模糊评价”按钮,打开评价因素集界面(Fom2)所示。若单击“退出”按钮,退出主界面。

Form2窗体由5个命令按钮组成,分别是“机械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环境属性”和“确定”按钮单击“机械性能”按钮,打开机械性能评价界面(Form3)所示。Form3窗体由2个命令按钮、若干个文本框和标签框组成。在该对话框中,依次输入权重集A1和评价矩阵R1的数值。输入完毕,单击“评价结果B1”按钮。该对话框中显示出评价结果B1的数值,然后单击“返回”按钮,退回到Form2窗体中。同理,右Form2窗体中,分别单击“工艺性能”“经济性”和“环境属性按钮,依次打开工艺性能评价界面(Form4)、经济性评价界面(Form5)和环境属性评价界面(Form6)。当4种评价因家确定完成后,单击Form2窗体中“确定”按钮,返回到Form1主界面,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完成。

在Forml主界面,单击“二级模糊评价”按钮,打开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界面(Form7)。Form7窗体由3个命令按钮、若干个文本框和标签框组成。在该对话框中,输入权重集A数值。输入完毕,分别单击“评价矩阵R”和“评价结果B”按钮,相应的对话框中分别显示出评价矩阵R和评价结果B的数值,这些数值已经经过归一化处理,最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对话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完成。

参考文献

[1]黄敏纯,高诚辉,林述温,等.绿色制造评价系统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1):38-41.

软件开发转正自我评价 第5篇

在公司测试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与实施同事交流讨论,总结实施同事提交的bug并提交给开发修改、全程跟踪,直到bug关闭。二是按照流程细致的分析软件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时反馈给开发同事。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由测试__转到测试__,下面对我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1、__测试。刚来公司,测试经理给我非配的是一台惠普的新台式机,运行速度很快,用起来很舒服,很喜欢。第一个星期主要是学习业务流程和安装部署__财政端和单位端的测试环境。在__的帮助下我配置了oracle10g、PL/SQLDeveloper、Tomcat等环境。6月到8月份,我主要测试的是__版本,财政端测试的模块主要有:票据管理、收入管理、基础资料、单位对账、统计报表、票据查询、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测试单位端主要是与财政端相关模块。测试的用户有:省财政厅、__县、__县。

2、__测试。到了八月底,由于黄石非税项目组的___的项目任务比价紧,我遍参加进入了__的测试小组,与__、__一起并肩战斗!由于__功能不够稳定,测试工作进度受开发的影像,进度时快时慢,工作状态也反复无常。我调整好状态,及时与开发的同事沟通,把没有及时跟新出现的bug直接与开发交流,避免了测试工作的反复。测试__的过程中由于开始业务不熟悉,请教__,她都耐心的帮我解答。__测试的主要模块是:____________

刚走出校园初次接触软件测试这个全新的行业,我就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和同事交流,学习工作技巧,工作到今天,工作技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工作的日益进展,也出现了些困惑和工作难题。

1、部门间同事交流不是很充分。前期测试__感觉交流还比较充分,因为__版本是一个稳定的版本,性能比较稳定,用户提出的bug都很深入比较少,实施、测试、开发就有充分的时间讨论、分析需求、最终合理的解决。但是转到测试__后就明显感觉交流的时间不够,我想是因为__的项目时间赶得太急,这段时间资源有限,整个项目组必须拿宝贵的时间解决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需要项目的每个成员做好全心的投入,每个细节和问题及时沟通,这样才能保证项目开发流程的顺畅,最后完成任务。我想我在紧急项目测试的这个方面还要注意方法。

新疆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评价研究 第6篇

摘 要:从开发强度指数和供给能力指数两个方面构建了新疆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全疆大部分地州(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不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开发强度指数较小。(2)全疆大部分地州(市)具有较强的供给能力,土地开发利用的空间和潜力较大。(3)绝大数地州建设用地处于开发不足、严重开发不足的状态,极少数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4)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处于失衡的地州占多数,处于均衡状态的占少数。为此,新疆应在协调好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优化配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开发强度;供给能力;均衡度;失衡度;新疆;建设用地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5.034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Degree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WANG Haoyu, MA Y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Xinjiang,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 From two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strength index and the supply ability index, the index system and calculation model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balance degree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btained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1) construction of most of Xinjiang prefectures (cities) with the small scale, the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use of economic efficiency was not high, the development intensity index is smaller. (2) Most states (cities) of Xinjiang had a strong supply capacit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space and great potential. (3) The vast large number of prefectures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development shortage, serious lack of development, quite a few in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4) The construction land utilization in imbalances in the majority, in the equilibrium state of the minority. To this end, Xinjiang should be in harmony with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rational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 development intensity; supply capacity; balance degree; unbalance degree; Xinjiang; construction land

新疆作为我国经济后发区,西部大开发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近年来,新疆绿洲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性、耦合性呈递减态势,城市系统和土地利用系统之间的和谐度较低,一些地区的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4]。而土地与其他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导致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较低,尤其南疆地区,土地面积大,但人口少,劳动力以及资金投入有限,导致建设用地的产值效率不高 [5-8]。人口分布的不均匀,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各地州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调控作用,为全疆共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更是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的稳定和国家边境地区的安全[9-12]。因此,分析建设用地在各个地州扩张的差异性,扩张的合理规模以及在空间上分配的合理性,可以为自治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对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三者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二是建设用地供给能力。在此基础上借鉴陈逸等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建设用地开发广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来选取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评价指标,从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和环境压力来选取建设用地供给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1.1.1 开发强度指标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用开发广度指数、人口容量指数、经济密度指数和环境承载指数来表征。

(1)开发强度指数。土地开发广度反映了区域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规模、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力的投入,用建设用地比重、资金投入强度和能源投入强度来表示,土地开发广度指数越大,意味着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越大。其中建设用地比重=建设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资金投入强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 能源投入强度=标准煤使用量/建设用地面积。

(2)人口容量指数。人口容量指数是反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最直接因素。用地均人口密度、地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就业容量来表示。其中,地均人口密度=总人口/土地面积;地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就业容量=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建设用地面积。

(3)经济密度指数。单位产出水平高,意味着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越大。用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经济效率和人均城镇人口二三产业产值来表示。其中,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经济效率=二三产业产值/建设用地面积;人均城镇人口二三产业产值=二三产业产值/城镇人口。

1.1.2 供给能力指标 建设用地供给能力用资源保障指数、生态安全指数、可持续发展指数来表示。

(1)资源保障指数。区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程度,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建设用地供给的能力就越强。用耕地资源禀赋度、水资源禀赋度来表示。其中,耕地资源禀赋度=耕地面积/总人口;水资源禀赋度=水资源拥有量/总人口。未利用地比重=未利用地面积/土地面积

(2)生态安全指数。生态安全的保障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代表生态保护价值或自然生境维持的必要性程度,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可采用地均生态服务价值来表示。不同学者计算出的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有一定的差异,本文借鉴国外学者Costanza等[13]和国内学者谢高地等[14]的研究成果(表2),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新疆牧草地、耕地和园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即新疆牧草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5 823.75元·hm-2,耕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4 831.10元·hm-2,林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15 981.35元·hm-2,由于新疆的园地以果园为主,所以可以将园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看作与森林相似,即把林地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近似看作园地单位面积的生态服务价值。

(3)环境承载力指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但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为对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用SO2、COD和固体垃圾的排放量来表示环境承载指数。单位面积排放量越大,给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开发强度也就越高。其中,地均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放量/建设用地面积;地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建设用地面积;地均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建设用地面积。

1.2 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评价模型

1.2.1 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供给能力指数计算模型 杨峰等[15]认为要达到土地开发程度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均衡状态,就需要土地开发强度指数与土地供给能力指数的离差系数越小越好,所以利用离差系数法来构建土地开发强度指数的数学模型、土地供给能力指数的数学模型如(1)~(8)式所示:

B1=0.5[(C1+C2+C3+C4)/4+(C1*C2*C3*C4)1/4] (1)

B2=0.5[(C5+C6+C7)/3+(C5*C6*C7)1/3](2)

C1=0.5[(D1+D2+D3)/3+(D1*D2*D3)1/3](3)

C2=0.5[(D4+D5+D6)/3+(D4*D5*D6)1/3](4)

C3=0.5[(D7+D8)/2+(D7*D81/2] (5)

C4=0.5[(D9+D10+D11)/3+(D9*D10*D11)1/3] (6)

C5= 0.5[(D12+D13+D14+D15)/4+(D12*D13*D14*C15)1/4] (7)

C6=0.5[(D16+D17+D18)/3+(D16*D17*D181/3] (8)

(1)~(7)式中,B1表示土地开发强度指数,B2表示土地供给能力,C1表示开发强度指数、C2表示人口容量指数、C3表示经济密度指数、C4表示环境承载、C5表示资源保障系数、C6表示生态安全指数、C7表示环境承载力指数。

1.2.2 均衡度计算模型 同理,建设用的开发均衡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M=[]L(9)

式中,M表示土地开发均衡度,α和β为权数,考虑到土地开发均衡度受到土地开发强度和土地供给能力影响的重要性相当,同时为了方便计算,本文取α=β=0.5,为了使得计算结果具有层次性,采用L作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取2~5,本文取中间值L=2.5。

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就需要土地开发强度与土地供给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协调性,由以上数学模型的性质可知,均衡度M的取值范围为M∈[0,1],M值约接近于1表示土地开发约趋于均衡状态,M值约接近于0表示土地开发约趋于不均衡状态。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均衡状态的层次性,本文将计算结果分为不均衡(M=0)、重度失衡(M∈(0,0.1])、严重失衡(M∈(0.1,0.2])、中度失衡(M∈(0.2,0.3])、一般失衡(M ∈(0.3,0.4])、轻度失衡(M∈(0.4,0.5])、勉强均衡(M∈(0.5,0.6])、一般均衡(M∈(0.6,0.7])、中度均衡(M∈(0.7,0.8])、中高度均衡(M∈(0.8,0.9])、高度均衡(M∈(0.9,0.1])、最佳均衡(M=1)。

1.2.3 失衡度计算模型 陈逸等[16]认为,各地区的土地开发容量、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土地开发限度或极限开发容量是存在较大差异的,而影响开发容量供给能力的差异在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容量的差异。本文所要研究的土地开发均衡度是指土地开发强度指数与土地供给能力指数的比值,用这个比值来分析和判断各区域土地开发处于均衡状态还是失衡状态。

N=B1/B2 (10)

式中,N表示失衡指数,B1表示土地开发强度指数,B2表示土地供给能力。

实际上,失衡指数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所以要实现N=1,在实际中是难以实现的。为了体现出研究结果的层次性,将计算结果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均衡开发(M =∈(0.8,1.2])、过度开发(M =∈(1.2,5])、严重过度开发(M =∈(5,∞))、开发不足(M =∈(0.5,0.8])、严重开发不足(M =∈(0,0.5])

1.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研究的对象包括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伊犁哈萨克斯坦族自治州直属县、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14个地州市。所涉及到的土地、人口、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数据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新疆各地州市统计年鉴、新疆国土资源厅。

为了统一各指标的量纲与缩小指标之间的数量级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计算式为:

正向指标:Xij=

(11)

负向指标:Xij=

(12)

式中,X为处理前指标的值;Xc为标准化后指标的值;XMax为处理前同系列指标的最大值;Mmin为处理前同系列指标的最小值,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如。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发强度分析

从开发广度指数来看,14个地州(市)均低于0.5,全疆平均水平为0.171 5,最高的是克拉玛依市(0.497 9),最低的是和田地区(0.015 5),而其他大多数地州(市)的开发广度指数集中在0.1~0.3之间,共有9个,占64.29%,而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开发广度指数均低于0.1,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从人口密度指数来看,全疆平均水平为0.220 6,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0.715 5),最低的是哈密地区(0.002 5),而其余12个地州(市)的人口密度指数均低于0.3,介于0.1~0.3之间的最多,有8个,占57.14%,低于0.1的有4个,占28.57%。从经济密度指数来看,各地州差异悬殊较大,全疆平均水平为0.145 5。最高的是乌鲁木齐市(0.562 5),最低的是和田地区(0.002 3)。其中,经济密度指数大于0.5的有2个,占14.29%,而其余的地州市介于0~0.2之间,经济密度指数较小,其中介于0.1~0.2之间的有4个,占28.57%,介于0~0.1之间的有8个,占57.14%。总体上看,全疆各地州市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都偏低,平均水平为0.165 4,而且各地州市之间的空间分异也较为明显,乌鲁木齐市的开发强度指数最大(0.524 5),和田地区的开发强度指数最小(0.023 7),而其他地州市的开发强度指数大多数集中分布在0.1~0.2之间,共7个地州(市),占50.00%,介于0.2~0.3之间的仅有1个,占7.14%,低于0.1的有4个,占28.57%。表明,新疆绝大多数地州的建设用地的规模、建设用地承载的人口数量以及建设用地产生的经济效益都较小。

2.2 供给能力分析

从资源保障系数来看,整体不高,绝大数地州市低于0.5,全疆平均水平为0.186 8,最高的是巴州(0.743 9),最低的是乌鲁木齐市(0.014 2)。其中,有7个地州(市)的资源保障系数集中分布在0.1~0.2之间,占50%,有2个地州(市)的资源保障系数介于0.2~0.3之间,占14.28%,有4个地州(市)的资源保障系数介于0~0.1之间,占28.56%,有1个地州(巴州,0.743 9)的资源保障系数大于0.5。从生态安全指数来看,全疆平均水平为0.311 9,较其他指数相比,全疆的生态安全指数相对较高,最高的是巴州(0.704 6),最低的是克拉玛依市(0.005 8)。其中,有3个地州(市)的生态安全指数高于0.5,占21.43%,分别是巴州(0.704 6)、 阿克苏地区(0.613 6)以及和田地区(0.581 3),有4个地州介于0.4~0.5之间,占28.57%,有1个介于0.2~0.3之间,占7.14%,有3个介于0.1~0.2之间,占21.43%,有3个介于0~0.1之间,占21.43%。从环境承载力指数来看,全疆平均水平为0.781 7,最高的是克州(1.000 0),最低的是乌鲁木齐市(0.000 0)。除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之外,其余12个地州的环境承载力指数均大于5,其中,介于0.9~1的有5个,占35.71%,介于0.8~0.9 的有4个,占28.57%,介于0.7~0.8的有2个,占14.28%,介于0.6~0.7的有1个,占7.14%,低于0.5的有2个,占14.28%。整体上看,环境承载力指数在所有指数中最高。总体上看,各地州市的土地供给能力指数高于土地开发强度指数,全疆平均水平为0.371 2,最高的是巴州(0.693 0),最低的是乌鲁木齐市(0.006 2)。绝大数地州(市)的土地供给能力指数集中分布在0.3~0.5之间,其中介于0.4~0.5的有6个,占42.86%,介于0.3~0.4之间的有4个,占28.57%。表明,新疆大多数地州具有较高的土地供给能力。

2.3 均衡度分析

根据上文分类依据,将14个地州的失衡度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整体上看,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建设用地开发不足,经济发达的地区,建设用地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其中,有 9个地州市属于严重开发不足,占64.29%,分别是克州、喀什地区、巴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和田地区、昌吉州,有3个地州属于开发不足,占21.43%,分别是吐鲁番地区、博州、伊犁州直。表明,这些地州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未能发挥其社会、经济等功能,需要适当投入财力、物力及人力挖掘土地资源开发盈余的空间,提升土地资源增值增效的潜力。严重过度开发和过度开发的各1个,即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在这种土地开发盈余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若不及时采取土地调控措施,将可能对资源、生态环境系统造成很大的威胁,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理,根据以上分类依据,将14个地州的均衡度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 新疆14个地州市中仅有5个地区处于均衡状态,占35.71%,其中一般均衡区有1个,即克拉玛依市,中度均衡区有4个,分别是吐鲁番地区、昌吉州、伊犁州直、博州,有9个地区处于失衡状态,其中一般失衡区和中度失衡区各3个,占42.86%,严重失衡区1个,占7.14%,重度失衡区2个,占14.28%。总体上说,建设用地利用处于失衡的地州占绝大数,应该引起自治区政府部门和国土资源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制定相关调控政策,实现土地资源在高效、合理的状态下得到优化配置。

结合失衡指数将14个地州市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均衡状态进行归类,如表6所示。进一步分析发现,失衡区中,乌鲁木齐市是严重过度开发导致失衡,而哈密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巴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以及和田地区则是严重开发不足导致失衡。克拉玛依市过度开发却达到了一般均衡,吐鲁番地区、伊犁州直、博州开发不足却达到了中度均衡。表明,在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发展。

3 结 论

(1)全疆各地州市的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都偏低,差异较为明显,大部分地州集中分布在0.1~0.3之间。表明,新疆大多数地州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其中,乌鲁木齐市和克拉玛依市属于高、中高开发强度区,昌吉州、博州、伊犁州直属于中开发强度区,吐鲁番地区、巴州、哈密地区、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属于中低开发强度区,和田地区属于低开发强度区。

(2)较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而言,全疆各地州市的土地供给能力指数高于土地开发强度指数,差异明显,大部分集中分布在0.3~0.5之间。表明,新疆绝大多数地州市的土地开发空间还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当地城市的扩张和建设用地利用的需求。其中,巴州属于高能力供给区,阿克苏地区、塔城地区、和田地区属于中高能力供给区,克州、喀什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州、阿勒泰地区、博州、伊犁州直属于中能力供给区,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属于中低能力供给区,乌鲁木齐市属于低能力供给区。

(3)绝大数地州建设用地处于开发不足、严重开发不足的状态,极少数处于过度开发的状态。其中,乌鲁木齐市属于严重过度开发区,克拉玛依市属于过度开发区,未来,这两个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面临的资源、环境的压力较大;吐鲁番地区、博州、伊犁州直属于开发不足区,克州、喀什地区、巴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哈密地区、和田地区、昌吉州属于严重开发不足区,这些地州应该循序渐进地扩大建设用地的面积,优化二三产业结构,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建设用地利用处于失衡的地州占多数,处于均衡状态的占少数。其中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属于一般失衡区,克州、喀什地区、巴州属于中度失衡区,哈密地区属于严重失衡区,乌鲁木齐市、和田地区属于重度失衡区。

参考文献:

[1] 李青,苗莉.基于耦合度的新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7):750-753.

[2] 郑飞,刘光远,刘志有.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耦合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251-256.

[3] 杨燕玲.新疆各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5):166-168, 171.

[4]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杨建军,等.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44-49.

[5] 段祖亮,张小雷,权晓燕.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新疆建设用地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26(4):451-457.

[6] 孟梅,蒲春玲.区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分析——以新疆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24-27.

[7] 热米拉·托合提,秦放鸣,艾散·帕合提.新疆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新疆的面板数据[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1-15.

[8] 何春霞.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9] 刘新平.新疆绿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10]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27-133.

[11] 王雪梅,唐梦迎,席瑞.新疆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布局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4(6):97-100.

[12] 马爱慧,李默,李晓东.基于AHP的新疆土地利用综合承载力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3):114-118.

[13] ROBERT C, RALPH D, RUDOLF G,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14]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

[15] 杨峰,孙世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判断及实例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8):140-16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评价综述 第7篇

一、海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实施情况

“海水资源利用调查与研究”是908专项的一项专题调查, 其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我国沿海地区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以及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在我国沿海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附近海域进行调查, 取得第一手数据, 掌握海水资源利用取水水质适用性以及海水资源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专题评价, 其目的是全面掌握国内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预测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与开发利用潜力, 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同时,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提出我国沿海地区的适用性海水利用集成技术及标准规范建议。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以下简称“淡化所”) 高度重视908专项工作, 专门成立了908专项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具体负责专项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同时, 根据科研实际和海水资源利用调查和评价两个专题的具体需求, 由专职人员成立了项目组, 全力以赴开展项目的研究、实施工作。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应用历史悠久, 但一直未开展系统的海水资源利用的情况调查, 历史数据较为匮乏。同时, 由于这是淡化所首次承担海水资源调查任务, 项目组也缺乏相关的调查经验。从最初的调查实施方案、航次计划的制定及随后的备航、海上作业、人员培训、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 所有的一切对于项目组而言, 都是陌生的, 都需要从头学起。面对全新的领域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项目组全体同志在淡化所领导和专项办的带领下, 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 团结一致、不畏艰难, 以苦干、实干的忘我精神, 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 全力以赴地开展了调查与评价的实施工作。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 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和评价两个方面, 都已取得了多个阶段性成果。

其中, 在全面调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采样准备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项目组又针对天津、青岛、长岛、嵊泗四个重点地区, 分别选取了一个海水利用项目, 并在其取水海域进行了海水资源利用取水水质适用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了海水资源利用对水质具有较高的宽容度, 这为在全国沿海推广应用海水利用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 对天津海域三个海区和嵊泗一个海区、宁波国华宁海电厂排水海域的海水资源利用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调查, 从多方面对海水利用后的排放进行了考察;同时, 还完成了天津海晶集团长芦盐厂调查, 为海水综合提供了前期研究的基础数据。

项目组在进行外业出海调查的同时, 还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形成标准数据集, 并对部分要素进行了图件的绘制, 从而更直观地将调查数据加以表现。目前, 已基本完成“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数据集及数据库”, 方便了数据的查询与引用。初步完成了《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报告》《国内外海水利用技术现状调查报告》两个调查任务分报告的编写以及评价任务《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地位与需求预测报告》《海水资源开发利用集成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报告》《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报告》《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建议和发展模式研究报告》四个分报告的编写;搭建完成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基本完成“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的评价 (方法) 体系”研究。这些调查报告与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海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进行了论述, 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成果应用情况

“成果需与应用紧密结合”是淡化所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和“评价”两个专题执行过程中始终贯彻的原则, 因而在专题任务实施过程中, 一些中间成果和阶段性成果已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专题研究中, 结合我国沿海地区海域特点和国外经验, 首次形成的“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区选划指标体系”, 第一次为我国海水综合利用区的选划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体系框架和指标权重, 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 其对政府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宏观调控海水利用产业布局、规范海水利用工程建设和科学利用海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对天津市沿海进行海水综合利用区选划过程中, 项目组将这一成果和专题调查数据相结合, 通过初步搭建的“海水综合利用区评价选划指标体系”, 依据天津市海洋功能区划, 并综合相关专家意见, 经过广泛的研究与综合分析, 在天津沿海筛选出的三个目标海区 (汉沽区、塘沽区、大港区近岸海域) 内共划出15个海水综合利用区。其中膜法海水淡化区4个、热法海水淡化区4个、海水冷却区4个、海水化学资源利用区3个。这些选划出的海水综合利用区为天津市新的海洋功能区划修编中海水综合利用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浙江宁波强蛟镇国华宁海电厂排放海域进行的重点海水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调查, 通过十个站位的水质、水文、生物要素观测, 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0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子课题“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 项目组根据此次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评价任务实施情况, 完成了《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规范》的研究和编制, 将为今后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提供操作依据。

此外, 在外业调查中取得的数据与在内业工作中绘制的图件, 也已成为“数字海洋”系统关于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数字产品, 为相关成果更广泛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而其他成果将被集成至《我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报告》和专著《中国近海海洋—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 为我国海水利用产业快速发展、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水利用规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中“小组积分评价工具”的开发 第8篇

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课堂组织形式能将学生的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和老师评点有机结合, 营造团结合作、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自我完善→点评提升等环节。但我在教学中发现:在课堂讨论的环节, 大部分学生并不积极投入讨论, 只是低头做思考状, 一些成绩较差或是比较内向的学生始终没有参与到讨论中来。在课堂展示环节时, 学生们又磨磨蹭蹭不愿展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 使我意识到,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就要建立激励机制。由此, 我将思考的目光转向了课堂教学的评价, 并开始在实践中研究“小组积分评价工具”。

二、“小组积分评价工具”的建立

评价工具是指为衡量评定人或事物的价值, 对人或事物用一定的器具或标准达到测试或评价的目的。“小组积分评价工具”就是将小组所有成员看作一个整体, 以各成员取得的成绩作为小组成绩来评价, 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该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评价内容如下:

三、“小组积分评价工具”的解读

(一) 课前复习评价

紧扣上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检测。根据内容的不同, 形式有所不同, 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检测题, 若检测涉及图、表内容, 或者是章节的重点, 就设计成小巧的“检查单”, 学生完成后, 组与组之间交换批阅, 由小组成员的平均分折算成小组分;另一种是快速回答, 由老师提出问题,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根据该学生的回答计算小组分, 各小组回答机会均等, 小组其他成员不得提醒, 本人也不允许查看书本或相关资料, 如有违反, 将不能得分。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

(二) 课堂讨论评价

课堂上小组内的几分钟交流讨论, 提高效率是关键。为了更好地促进任务的完成, 在学生讨论时, 老师应细心观察, 发现组织规范有序、认真准备部署的小组, 进行表扬并加上奖励分;对于有成员不参加讨论的小组, 要问明原因, 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对于表现散漫不遵守纪律, 甚至讲题外话的小组酌情扣分。

(三) 展示过程评价

1、投影展示评价。实物投影展示法是快速方便的展示方法, 但每次只能展示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 可用随机抽取小组号的方法。先以定性评价为手段, 由全体同学进行评价, 解答规范、书写工整, 大家会啧啧称赞;然后由讲解员进行解析, 对解释清晰、分析准确, 并加入自身的感悟来帮助同学理解的得分, 能在讲解中自如穿插提问、和台下同学互动的得分。老师和小组长负责打分, 然后取平均值。

2、黑板展示评价。黑板展示是最方便、实用、全面的展示方式。老师可将教室的黑板进行合理的分区, 划定各小组展示区域, 各小组的观点均全部呈现在黑板上, 呈现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对比分析的过程, 呈现过程结束后, 老师针对存在的争议进行启发和追问, 边解释边评定。

(四) 课堂反馈评价

课堂反馈环节, 采用抢答的方式来进行, 深受学生喜爱。为避免个别同学多次回答、成绩优秀的学生重复答题的现象, 规定每人只能作答一次, 作答成绩作为小组成绩。特别规定此时应该独立思考, 不准相互提醒, 否则就取消答题资格。

老区块注水对开发效果影响评价 第9篇

里37区块目前注水井投注3口 (里37-11、里37-13、里37-9) , 日配注105m3, 实际日注在43m3左右, 注水完成率仅41%;其中只有里37-13井能够完成日配注10m3的计划, 里37-11井、里37-9井因为注水系统受回灌井影响导致注水不能完成配注。

里37区块目前注水井注入水都来自蛟一综合站注水泵房, 蛟一综合站注水泵房将水提压至15Mpa后, 经管线至蛟一计量站配水间, 蛟一计量站配水间共提供里37-11、里37-13、里37-31 (已冬关) 、里37-43 (回注井) 、里37-52 (回注井) 井的配水调整工作, 但由于里37-43、里37-52井回注量大, 瞬时排量大, 导致分水器压力过低, 仅能维持在8-9Mpa;另外由于回注水为采出水, 对管线腐蚀严重, 导致管线压力一旦升高就会频繁破漏, 造成员工工作量增大和环境污染;所以该区块注水。

2 采油井现状

里37区块目前开井18口, 日产液水平170m3, 日产油9.5t, 综合含水93.3%;具体情况如下表2:

里37区块已处于油田开采后期, 综合含水较高, 主要靠增加液量提升产油量, 但由于注水井长期达不到配注, 致使采油井生产情况变差。

如图1所示, 里37区块目前共有9口采油井长期供液不足, 占开井数的50%, 说明该区地层能量不能得到及时补充, 需要提高注水效果, 增加地层能量。

3 改变区块现状方法

3.1更换注水管线

对里37区蛟一综合站到蛟一计量站的注水管线进行更换, 以使管线达到注水压力需要;同时对部分注水井的供水管线情况进行排查, 对需要更换的管线及时更换, 以保障每口注水井的管线都处于通畅, 压力稳定的状态。

3.2 更改蛟一计量站配水器

蛟一计量站配水器由于回注井和注水井共用, 导致注水井管压受回注井影响严重, 需要对该配水器进行改造, 将配水器分隔开, 注水井用一个配水器, 回注井用一个配水器, 减少系统之间的压力干扰;并需要增加一条蛟一综合站到蛟一计量站的供水管线。

4 下步建议

里37区块, 几年来长期受注水系统问题影响, 导致地层能量下降, 区块整体供液能力变差, 采油井长期处于供液不足状态, 无论对井筒的磨损还是对我们油田开发的效果都有很差的影响, 所以我们需要尽早对里37区块的注水系统进行改造, 以发挥老区块的余热, 为油田上产贡献老区的最后力量。同时也说明老区块在后期的开发过程中, 如何保证区块内地层能量供应是开发中的主要因素。

摘要:老区块在开发过程的末期, 决定区块开采效果的因素是很重要的, 怎样保证区块后期开发效果, 里37区块, 该区块2000年建产目前采油井开井18口, 日产液量170m3, 日产油量9.5t;注水井投注5口, 冬季因里37-31、里37-1A井注水量少为放防管线冻堵冬关;正常5口井日注水48m3, 目前日注水43m3;区块内油井因地层补充能量少多数井供液能力下降。

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公平,公正,提升

本文引进国外教学评价实践中比较流行的教学评价工具量规, 并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量规在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问题。结果表明量规在教师绩效评价中具有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对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开发与应用, 能使得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任务绩效维度、促进教师自评互评的积极性和有目的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笔者希借此研究可为量规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对于学校开展教师绩效评价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教师绩效评价与量规———量规的优越性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 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能动性, 如何对教师的辛勤工作作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绩效评价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适度管理的方法, 其既对教师的工作给予公正的评价, 也给予了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标尺。而量规以其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 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在教师的绩效评价中有极大的优越性。

教师绩效评价实质上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 评价的重心倾向于对教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及完成工作状态的水平进行评判。2008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 指出, 自2009年1月1日起, 义务教育学校将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 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足见教师的绩效评价既是提高教师本身素质与工作能力的杠杆, 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 教师绩效考核中如何凸显公平公正、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呢?笔者认为, 这就需要引进国外教学评价实践中比较流行的教学评价工具量规。

量规 (rubric) 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 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1]P2从字面上理解量规首先具有量化和规范性的两重含义。应用在教师绩效评价中, 量规也即树立评定教师绩效的具有明确性、权威性的标准, 然后用精确的量化指标来判定教师绩效。量规应用于教师绩效评价中往往因其首先是被教师认可的具有权威性的标准, 其次量化是往往有具有可见性, 明确的、有理有据, 因此能被教师普遍接受、认可, 这就使得教师绩效评价中能够做到更为客观、公平、一致, 从而达到师绩效考核中凸显公平公正、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的目的。同时, 量规应用于教师绩效评价又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在教师绩效评价的过程中, 按照量规开展, 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行为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量规, 对教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及完成工作状态的水平进行评判的评价量规往往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

二、如何实现教师绩效评价量规

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凸显公平公正、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如何实现教师绩效评价量规呢?笔者认为:应由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 量规的明确性、权威性。量规在教学前就呈现出来, 往往使得教师的工作更具有导向性。根据量规的特点来说, 它是具有明确性、权威性的, 因此应用于教师绩效评价中, 量规首先应该是被明确提出来, 在教师中具有普遍认同的权威性的评价标尺。同时, 量规评价降低了对教师绩效评价的主观性, 使其更具有说服力。量规在教学前就呈现出来, 教师的工作有了参考的标准使得其能够朝着理想的方向去发展, 因此其具有极强的导向性。

其次, 量规是复杂而灵活的评价工具。量规的设计参考了教师绩效考核的各个方面的要求, 其具有综合性, 它是事先经过深思熟虑, 设计好的, 并未广大教师所普遍认可的, 能够把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 把教师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及完成工作状态的水平综合起来, 给予评价, 可以说其是教师绩效评价中十分有效地, 好用的评价工具。

次, 量规是教师绩效评价应是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教师的绩效应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教学效能两个方面, 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三维立体的, 如职业道德包括了对教师职业职业准则与规范的遵从, 对学校目标和自己工作目标的认同、维护与支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奉献精神、关爱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真诚待人等等各个方面;教学效能又包括了教师在计划、组织与表达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实现良好师生互动、备课、教学辅导、作业批改、教研活动、课外指导、德育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等等各个方面。其是多维度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最后, 量规是教师绩效评价还应是一个评价主体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教师绩效评价应由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共同进行, 评价可以通过日常教学和教学业绩、教研成果进行, 也可以通过调查表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和行为表现。

综上所述, 教师绩效评价量规能是一个能凸显公平公正、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的有效评价工具, 其给予了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问题鉴镜, 促使教师不断的努力提升自己, 自我完善, 同时, 客观的评价量规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九民, 李书明.现代教育技术[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非常规油藏评价开发初步探讨 第11篇

非常规油藏是指成藏机理、油藏特征、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藏的石油矿藏。TG油田已在S3、S4油组砂岩常规油藏发现了几千万吨级探明原油地质储量。研究表明, 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成因联系和共生特征。通过T1井的钻探, 在S5油组发现一套泥岩与泥质白云岩呈薄互层状的特殊岩性体。压裂后获高产。非常规油藏的发现, 开辟了TG油田勘探开发的新层系、新领域。增强了渤海湾地区湖湘泥页岩及致密碳酸岩盐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信心。

1 成藏机理

研究证实TG地区生油门限为2600米, S5特殊岩性体埋深2800-4000米。这套特殊岩性体位于S5油组顶部, 上下被大套的深灰色泥岩包裹。下部S5深灰色泥岩厚度200-300米, 具备很好生烃能力, 且生储盖组合十分有利。研究区内有2口井有压力资料, T2测得地层压力为52.8 MPa, 压力系数1.59;T1压力恢复测试地层压力45.726M P a, 压力系数1.56, 异常高压。异常高压的存在, 为特殊岩性体储层提供了必要的源储压差, 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T1井岩屑的地化录井和饱和烃分析, 证实S5非常规油藏是自生自储油藏。特殊岩性体段从上到下, 地化参数S1和总烃 (S t) 明显升高, 反映烃类丰度增加, 可动流体增加。S2、S4反映生油指标, 五个层分析值均在高值段 (S2>15mg/g, S4>5mg/g) , 说明特殊岩性体储层与泥岩中的烃类同源。油层段S1明显抬升, 说明可动流体增多, 储层物性好。饱和烃分析油层组分齐全, 正态分布, 峰形对称, 饱和烃峰形变化不大, 只是正构烷烃丰度上有差异, 反映为自生自储特点。

2 储层特征

2.1 岩石产状

T G地区共有8口井钻遇特殊岩性体, 储层厚度40-100米。T2井钻井取芯资料证实特殊岩性体为白云质泥岩与泥质白云岩薄互层和不等厚互层。

2.2 矿物成分

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物质及碳酸盐矿物及少量的陆源碎屑。脆性矿物的存在, 使泥岩中裂缝发育, 形成泥岩有效储层, 利于后期储层改造。

2.3 储集空间特征

储集空间主要为岩石裂缝和孔隙。裂缝主要为层理缝和构造缝, 孔隙主要为溶蚀孔隙。手标本上可见较多的溶洞及裂缝。裂缝多为张开缝, 延伸较长;溶洞多在裂缝附近出现。在偏光显微镜下, 原生孔隙稀少或无, 储集空间多为溶洞及裂缝, 见大量溶蚀孔、洞, 其中部分充填白云石、长石。裂缝多为张开缝, 延伸较长。构造缝大小悬殊, 主要为中角度缝和高角度缝, 裂缝宽度在30-60μm之间。电子探针分析, 裂缝系统较发育, 部分为平行纹理发育的层理缝, 部分为构造作用导致的构造缝。裂缝的附近可见溶蚀孔洞。孔隙及裂缝中普遍存在白云石充填的现象, 是流体自封存箱内部向外泄露的重要证据。

2.4 储层物性

全区仅T2井有钻井取芯资料, 孔隙度6.3-9.4%, 样碎未测渗透率;T1井测井解释孔隙度6.18-8.6%, 平均7.36%, 渗透率0.7-3.2×10-3um2, 平均2.0×10-3um2, 低孔特低渗。这样的储层物性条件, 在源储一体或近源的条件下, 在较高的压差下成藏。

2.5 储层改造

6口试油井中3口井酸化, 传统的观念认为, 含碳酸盐类储层, 酸化是储层改造的有效途径。但TG地区这种特殊岩性体, 为泥岩与泥质白云岩互层, 泥质含量高, 酸化后残留较多, 易形成二次堵塞, 酸化效果差。3口井酸化后不能正常生产, 没有试采。T1取样分析酸泡实验仅酸溶24%左右, 分析认为TGS5特殊岩性体不适合酸化改造。自然状态下, 没有产能, 同时不适合酸化, 经反复论证, 确定水力压裂改造方案。借鉴类似储层压裂经验, 优化工艺参数, 施工排量5.0m3/min, 加砂强度2.4m3/m, 前置液量150m3, 在主压裂前泵入两个段塞。T1井压裂过程共泵入前置液272.5m3, 携砂液352.4m3, 顶替液20.3m3, 加砂59.3m3。停泵压力为25.5MPa, 取得的破裂压力梯度为0.0186M P a/m。施工顺利完成, 裂缝半长164米。压裂后获高产。

3 评价开发技术对策探讨

非常规油藏的开发, 目前在国内外都是较新的课题, 还处于探索阶段。非常规油藏的开发, 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通过国内外类似油藏开发现状调查, 目前多采用枯竭式开采, 水平井加直井开发, 先用直井落实油藏分布范围, 在已知的含油范围内, 部署水平井开发, 提高产能。多级水力压裂、重复压裂等储层改造技术是目前提升单井产量的关键技术。TG特殊岩性体部分地区地层产状较陡, 在开发中可以利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加分段压裂技术开采。水平井和大位移井具有直井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 在压裂过程中可以产生多条裂缝, 特别适合于低渗透和特殊油藏。但由于其投资较大, 产能预测与经济评价要有机结合。压裂监测资料表明, T1压裂裂缝半长164米, 初步设计T G地区水平井间距300米, 长度1000米, 可以分成10段压裂。根据后续实施井位的钻探情况, 优化设计参数, 提高单井产量。

4 结论与认识

渤海湾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湖相富有机质页岩、泥岩, 其热演化程度较低, 分布广, 厚度大, 有机碳含量高, 勘探潜力大。同时预测的盆地资源量与实际已发现的储量相比, 还有很大的资源空间, 这部分待发现资源的很大一部分赋存在非常规储层中资源潜力大。非常规油藏的开发要学习国内外油田好的做法, 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走低成本、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非常规油田的规模有效开发是世界性的难题, 必须依靠技术、管理、体制机制的集成创新, 多方位寻求突破, 才能制定出规模有效开发的综合解决方案。

摘要:非常规油气作为常规油气的战略补充能源, 在全球能源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TG油田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发现了泥岩与泥质白云岩薄互层的非常规油藏, 通过压裂改造, 获得高产, 揭开了渤海湾地区非常规油藏勘探开发的序幕。通过TG油田非常规油藏的成藏机理、储层特征及评价开发技术对策的初步探讨, 指导TG油田非常规油藏的评价开发, 为渤海湾地区湖湘页岩及致密碳酸岩盐非常规资源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非常规油藏,成藏机理,储层特征,评价开发

参考文献

[1]单华生, 姚光庆, 非常规油藏开发与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 特种油气藏, 2004, 03

[2]林森虎, 邹才能, 袁选俊等, 美国致密油开发现状及启示, 岩性油气藏, 2011, 04

[3]李玉喜, 张金川, 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和潜力, 国际石油经济, 2011, 03期

上一篇:财政支持项目下一篇:意境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