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深化改革

2024-08-26

医学教育深化改革(精选12篇)

医学教育深化改革 第1篇

我区是2000年吉安撤地设市时由吉安县、吉水县、原吉安市等三县市部分边缘乡镇组建而成的县级行政区。全区辖5镇2乡2街道, 总面积914平方公里, 总人口20万, 其中农业人口为16万。全区现有省重点高中1所, 城区初中1所, 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 城区小学5所, 农村初中8所, 农村小学80所, 在校生27780人, 教师1798名。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多年以来, 我区一直坚持科教兴区的战略目标, 按照分步推进、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 积极克服经济总量小、年财政收入少等困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切实整合教育资源,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教育改革, 强化教育管理,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科学而务实的态度, 走出了自己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一、加快区域内学校布局调整,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努力缩小城乡中小学之间办学条件上的差距

1. 整合教育资源

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有计划地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村办学校和教学点, 特别是“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学校布局不合理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和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2001年, 我区成立之初, 全区农村每村基本都有学校, 学校布局乱、数量多、规模小、校舍破、设备缺、教师紧、质量差。为改变该状况, 我区确定了高中段学校城区集中、初中和中心小学集镇集中的思路, 并按照就近入学, 规模适度,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 进行了大幅度的布局调整。十年来, 小学从原先的126所减到了现在的80所, 逐渐改变了“村村办小学”的办学格局, 改变了农村学校散、多、小、破、差的状况。

2. 改善办学条件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逐步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一是加快了城区教育园区建设。十年来, 我区通过区本级投入、向上争资、吸纳社会资金、争取优质高中工程贷款等方式共投入3055万元, 扩建井大附中校园75亩, 新建校舍面积32758平方米。通过政府投入及社会捐赠等共投入800多万元兴建天立实验小学。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 将青原山中学整体搬迁到城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将大桥小学改建成九年一贯制城北学校, 争取香港言爱基金3000万元正在筹建一所可容纳3000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滨江实验学校。将河东新桥小学、上达小学、康佳希望小学和青原希望小学收编为区直学校。满足了日益发展的城区教育需求,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区学校的基本框架。

二是加快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十年来, 我区通过区本级投入、向上争资和社会各界捐助等渠道, 投入校建资金1.2个亿, 完成了富滩中心小学、曾山学校、东固樟殷小学、东固三彩小学、河东庄塘小学、文陂西竺小学等多所学校的整体搬迁, 新建了新圩二小, 重建了富滩固山小学。拆除危房3万多平方米, 改造危房2.5万平方米。目前, 全区一、二类危房已全部消除, 三类危房只剩0.5%。另外, 争取资金1052万元化解“普九”债务, 投入200多万元用于花园式学校建设。投入5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校的“两堂”建设。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全区中小学的校安工程建设。现在的青原学校所所都是花园式学校、卫生学校、文明学校、文化学校。

三是加快了全区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十年来, 我区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 投入1000多万元, 加强了全区中小学文艺、体育、电化、实验、图书馆等所需设备建设。十年内, 全区共装备计算机1500台, 中心小学、中学都配备了语音室、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 平均每23个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建成了井冈山大学附中校园网;各村小、教学点都建立了光盘教学点;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十年内, 全区各中小学共添置图书60多万册、新建改建实验室32个, 并及时购置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和药品, 确保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等。现在, 全区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均建有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 农村中心小学全部建有卫星教学收视教室, 80%以上村完小和教学点建有光盘播放室。配备计算机1500多台, 卫星收视点15个, 光盘播放点62个, 多媒体投影设备21套, 为每所村小配备了一台办公电脑, 并全部与互联网相连。

二、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从资金上保障城乡学校的平等

积极推行农村教育“以县为主”体制, 促进“农村教育农民办”向“农村教育政府办”的过渡, 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 按“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 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 并按时足额拨付。为全区所有在校学生减免了学杂费并免费提供了教科书, 为贫困寄宿制学生补助了寄宿生生活费, 生均公用经费提前一年达到省级要求, 按小学生人均300元/年, 初中生人均500元/年的标准按时足额拨付。贫困生资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建立农村教师工资按国家统一规定项目和标准, 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教师工资个人银行专户;教师绩效工资在全市率先按人均15000元/年的标准全额拨付到位;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除正常浮动一级工资外还建立了每月100~150元津贴;教师的津贴、补贴、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全部按照国家和省定项目标准列入预算, 并及时拨付到相关账户中, 实现了区域内条件好的学校教师与条件差的学校教师工资或实际经济待遇相对均衡的良好局面, 有效地稳固了农村教师队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教

师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加快全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 建立教师“缺一补一”的保障机制用以选拔新教师

近年来, 我区从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中公开招聘, 择优录用了344名教师, 而且绝大部分安排到了农村学校, 有力地保障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需要。

2. 加强师资培训

近些年, 我区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如: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历达标培训、校长资格培训等。先后派了51位校长、52位教师到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参加国家级培训。多次组织校长、教导主任到江苏、山东、山西等中小学校学习取经。组织了全区所有小学英语教师赴北京培训3周, 还组织推荐1000多人参加国家级、省级以上的各种培训。在区内也组织了区级班主任全员培训和新课程全员培训。通过各种培训,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尤其是农村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3. 实施“名师工程”

我区于2007年开始在中小学启动实施了“名师工程”, 按三个步骤 (即名师培养、名师评选和名师管理) 、八个层次 (即校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级特级教师) 进行培养。并建立了岗位津贴, 列入财政预算, 按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省市级骨干教师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元、100元、50元和150元、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通过实施“名师工程”, 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建立了教师健康成长的评价机制, 加强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构建了中小学骨干教师体系, 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名师”的辐射作用, 有力地促使了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

四、开展人事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学校之间校长和教师的合理流动, 实现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均衡

教育均衡发展过程, 不仅需要相应的经费投入机制、硬件建设支持, 更需要相应的人事制度改革的支持, 教师均衡是关键。为此, 我区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 其主要内容是:

1. 实行末位交流制

即在各校每年的年度考核中, 排在最后一名的教师为交流对象, 下一学年就要被交流到其他乡镇学校任教。在交流期间, 如表现好, 业绩突出, 第二年可以申请回原校。

2. 城区教师交换岗位

规定新招进来的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 任教期限至少三年。另外, 每年从农村学校公开招聘一定数量的具有五年以上教龄的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

3. 实行补贴制

即对边远山区任教的教师除向上浮动一级工资外, 每月还发给他们100~150元的补贴, 以提高山区教师待遇, 缩小城乡教师间的差距。

4. 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制

在全区中小学中开展“一帮一”和“送教下乡”活动, 让城乡教师适时交流,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5. 实行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制

即从农村学校选派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跟班学习一年, 或从学校的中层干部中选派一批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到农村的薄弱学校去挂职锻炼一至两年。

另外, 还采取倾斜政策, 鼓励教师到山区学校落户任教, 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在评职称、调工资方面对农村教师给予适当的优惠。这样, 打通了人才流向农村的渠道, 促进了教师的合理流动。

五、不断深化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教育改革进程, 解决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一是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 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利用好地方课程、开发好校本课程;二是将2010年定为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年”。年初制订方案, 召开动员大会, 过程有培训、指导和检查, 年终进行总结表彰。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通过教育教学系统优化, 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发挥教师主导性主体与学生发展性主体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办学效益;三是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要求各级教研人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第一线听课、上课, 导课、导研。实现既均衡发展又形成学校各自特色的教育环境。

六、关注弱势群体, 提高中小学校的入学率

保障弱势群体接受教育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直接的体现。2001年始, 我区积极构筑弱势群体子女就学的帮困体系, 为弱势群体子女开辟了一条完成学业的“绿色通道”。

1. 助资帮困

一是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发放工作, 加强监督, 确保“两免一补”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二是建立区乡两级“扶贫助学”基金, 十年内, 全区筹措扶贫助学金100多万元, 共有1000多名贫困学生受到“1+1”结对帮扶。减免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 减免资金达1000多万元。同时在全区学生中开展捐书助学活动, 共捐书16000多册, 受助学生600余名, 全区基本实现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2. 安商稳工

切实解决在我区经商及务工子女就学问题, 凡在我区经商或务工的子女享受与当地公民子女就读的同等待遇, 保障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各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帮助留守儿童寻找代理家长。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教育供给 第2篇

望江现有中小学144所,其中公办普通高中6所,民办普通高中3所,民办职业高中2所,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4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特教学校1所,小学113所。近年来,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望江教育全面“换挡”,进入调结构、提质量的转型期、关键期,我们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优化教育供给。

一、主要做法

(一)调结构

一是优化普高资源。望江现有9所普通高中,其中公办高中6所,民办高中3所,高中教育资源供过于求。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学校利用“过剩”资源举办义务教育,通过多元办学、特色办学,走艺体办学模式,探索民办学校退出机制,优化高中教育结构,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二是协调普职发展。我县现有高中学生19205人,其中普高16928人,职高2277人,职普比1:7.43,普职发展极不协调。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基础能力、专业师资队伍等方面建设,培育特色专业,引导学校深度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学籍互转的普职融通模式,实现普通高中、职业学校、高校三者之间左右互通、上下衔接,为每一个学生架设成长的“立交桥”,近两年对口招163人达二本线,分组抽签录取;非省示范实行捆绑招生,打破计划指标,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平衡生源,激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高中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三是转变管理方式。打破传统型的管理方式,实现县教育局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由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重点在综合运用法规、标准、规划、政策、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尤其突出教育政策、教育规划、监督管理方面。依法办学,依法组织好教代会、全体教职工大会等,建立由教师代表参与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积极探索学校理事会制度,逐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我们聘请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主体的教育行风监督员19人,引入社会参与评价机制,把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学校自我评价及专家评价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聘请学区责任督学12人,改进教育管理方式,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

(三)补短板

一是重点配置学前教育资源。2011年以来,全面启动学前教育发展,累计投资4056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3.389万平方米,积极推进第一期、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67所,其中公办园35所、民办园32所,在编幼师75人。引导、支持民办园健康发展。制定《望江县促进学前教育发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望江县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暂行办法》,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规范办园、二是促进后勤和安全保障全面强化。我县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伙房)建设项目80个,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近两年财政安排食堂工人工资600万元,食堂供餐学校比例由2011年的6.71%提高到现在的100%。投资540万元,为全县学校补充、更换安保设备,保障校园安全。

二、问题及对策建议

1.普通高中资源过剩。望江现有9所普通高中,其中公办高中6所,民办高中3所,就目前我们这样一个60多万人口的县份来说,供过于求。因此有的高中很难办下去,办学经费捉襟见肘,若是企业,早就“破产”。有的学校想歪点子,出怪招,有的学校等一等、看一看,避过风头曲线救国搞“借读”,有的学校目无招生纪律直接违规招收线下生,拍拍胸脯空头许诺给学籍,特别是民办学校,唯蝇头小利是图,影响的是望江教育整体质量,影响的是望江人民对教育的信心,影响的是望江教育发展大局。

对策建议:调整普通高中教育结构势在必行,否则,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大局。普通高中资源“过剩”是相对的、暂时的,有的学校可以利用“过剩”资源举办义务教育,有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元办学、特色办学,走艺体办学模式,探索民办学校退出机制,优化高中教育结构。

2.普职发展不协调。据统计,我县现有高中学生19205人,其中普高16928人,职高2277人,职普比1:7.43,与国家、省市要求相去甚远,普职发展极不协调。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县高中教育的“短板”,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

出问题。

对策建议: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是加强农村偏远学校教师补充配备的重要举措,是建立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一要加速改革进程;二要加强政策指导;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活力。

4.普通高中竞争环境不优。当前望江高中招生制度不利于学校公平竞争,缺乏提升质量动力,为学校、社会所诟病。

对策建议:全面启动省示范高中联合招生和非省示范高中捆绑招生,积极探索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一律打破志愿界线,全部按生源成绩“S”型平行分配,分组抽签录取;非省示范实行捆绑招生,打破计划指标,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从源头上平衡生源,激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有利于高中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一要加大监管跟踪力度;二要加强学籍管理;三要营造招生制度改革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示范高中公平竞争机制,促进望江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均衡发展。

5.传统教育管理过细过死。现行的教育管理,基本上还是传统型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看、听、考核等方式,看、听凭的是经验,考核画“√”或打分,凭的是印象,主观性、随意性非常大,管理效益低,甚至起反作用。

对策建议:一要简政放权;二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三要改革评价方式;四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督导评估制

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第3篇

关键词:素质;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德育

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建设越来越需要素质型人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主导思想。如何在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成为我们当前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一、教师的教育思想决定着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要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用马列主义世界观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一代新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最具影响力,教师要做到为人楷模。教师好的品质能获得学生的敬佩,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才能出色地完成这个“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教育技术不断深化改革,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教师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教育形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认真贯彻国家教育的有关文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只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端正,观念不断更新,学生才能得到素质化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博学多思,求实创新。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也应该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过渡,用创新的意识指导教学。教学有新意,方法要创新。教师不断更新本身的知识才能真正进行素质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素质教育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往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围绕着书本和黑板学习。在灌输式的学习环境下,教学方式单一、封闭,教师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学目标,机械地让学生做练习、背书等,加强书本记忆。现代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体上下功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优化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构成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自主探究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真正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地发展;哲学家詹姆斯也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能够换位思考,信任学生的力量和价值。教育导行时要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关心学生,学会宽容与耐心,更要真诚地提醒犯错的学生和他们一起分担错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坚持发挥学生的特长,扬长避短,使其主要方面能够“大有所为”。只有时刻把学生摆在心中,多为他们着想,学生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主动提高自己,教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四、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教师要钻研教材,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达到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统一,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化多媒体走近课堂教学,显示了独特的魅力。教师应该具备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新的操作应用技能,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知识的学习寓教于乐,简化难点和重点,拓展学生的视野。只有教师本身的知识不断更新才可以真正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要培养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疑问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五、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加强德育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注重德育的实践环节,提倡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教育,教书育人两不误;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家庭、社会在培养和教育青少年学生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通报教育方面的信息,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面向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第4篇

一、高等工程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2008 年,中国工程院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提到,工业界既需要学术型工程科技人才, 更需要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尤其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到,到2020 年,我国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总量将达到4 万左右;重点领域要培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 多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 上述均反映出新时期国家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工程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012年,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 在参评的55 个国家中排在第48 位;2013 年,中国在参评的60 个国家中位列第40 位。 这反映出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与世界强国还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结构与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好,等等。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主动反思一下。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大学的领导层对人才培养工作重视不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如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教材陈旧等问题,我认为根子还是出在领导层,大学领导层应该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

二、创新驱动的源泉是创新人才培养

十八大提出,国家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等高级要素,而不再主要依靠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初级要素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的特点:一是低物质资源消耗,二是高质量和效益,三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竞争力强。

习总书记说,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技术落后,而不取决于经济规模大小。 中国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根子就是技术落后,这个教训太深刻了,要牢牢记住。这给教育界的启示就是,如何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在未来的时代不再犯同类的错误。总书记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应该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 大学应该把“三个面向”作为指导方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的质量。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没有以人为本。 我们更多的是在关注学校自身的发展,将大学封闭起来,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脱节。 大学对社会发展需求关注很少,更没有关注学生就业的需求,这往往就会导致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等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社会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

我认为,大学的领导们要经常问问院长、系主任们,至少学院应该清楚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每个专业采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来支撑,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具备、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能力;甚至每个上课的老师都应该知道自己讲授的课程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首先是观念。 从校长到教师都应转变观念,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事学术研究也好,做教学改革也好,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最近西安交大联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目的是为了通过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确定未来社会发展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因为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而要研究标准就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斯提芬妮·马歇尔女士也提到了英国专业标准框架,这是成熟国家成熟教育体系所应该先做到的。

MIT给自己的定位是 “基础研究方面领先世界,在人才和创造力方面领先世界”。 它的落脚点是在人才上,目标是领先世界,这是高水平大学给自己的合理化定位。 同时,美国工程院《2020 年工程师:新世纪发展的远景》(2004)中提到:“工程师必须理解领导力的原理,……高超的领导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坚持很高的道德标准,并且培养职业主义意识。”这些都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MIT的校友所参与的技术创新股份公司,他们所创造的GDP产值在世界上按照国家排,可以排到第11 位, 一个大学为社会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他们培养了优秀的人才。

三、总结

教育教学改革是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无论搞体制机制改革,还是搞质量标准研究,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检验大学是否完成了社会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任务,就是看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心得 第5篇

为深入学习《深化xxx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我校于近日组织召开了行政会与教职工大会,分别在行政会与教职工大会上传达并学习了文件精神。

10月16日,陈宁川校长在行政会上传达了《深化xxx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并就方案中的背景、目标、重点任务作了详细的传达。陈校长要求全体行政认真学习方案,结合实际工作,坚持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营造新背景新时期下的校园良好教育环境10月20日,陈宁川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传达《深化xxx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全体教职工讲解了方案的出台背景,目标与重点任务,特别强调了”师德师风“、”突出教育教学业绩“与”一线学生工作“,希望全体教职工进一步树立教书育人的信心,认真践行师德师风要求,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做好本职工作,争做一名好教师。

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第6篇

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破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上,教育部将如何推动改革?

刘利民:今后的改革,就是要以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坚持普惠性,兜住底,保障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体现倾斜性,保基本,使每一所学校都要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促进均衡性,缩小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记者:伴随着城镇化出现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方面是随迁子女,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有哪些?

刘利民:对于随迁子女,要按照《决定》户籍改革的相关部署,区分县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对做好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分别提出工作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制订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做好实施工作。各地要根据城市规模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

对于留守儿童,要贯彻教育部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的意见》,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求,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教育。

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制定完成

记者:《决定》专门提出了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目前,教育部在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设计方面进展到什么地步了?

刘利民:近期,教育部已经制定完成了考试招生的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

记者:能透露一下考试招生总体方案的一些情况吗?

刘利民: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要陆续出台包括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考试招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模式;健全考试与招生相对分离,学生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记者:现在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这方面有哪些考虑?

刘利民:要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一点很关键。要增强考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考试内容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促进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自觉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这样,学生就有余地了。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减轻考试竞争压力。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这叫“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学习的内容。一次考三年学习内容,会使得学生压力很大,要把所有内容都复习到,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的成绩。

记者:高考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刘利民:要改革统一高考,要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机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引导家长支持减负

记者:《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在留作业的问题上有一些争议。“十条规定”何时出台?

刘利民:《规定》将拟择期印发。

记者:这么多年都没减下来的负担,能靠“十条规定”减下来吗?

刘利民:“十条规定”只是改革的一个环节。减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特别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十分关键。要引导广大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理性择校。

记者:怎么督促“减负十条”落实?

刘利民:要组织“减负万里行·第二季”活动,贯彻落实“减负十条”规定。要组织督察巡视,把督察巡视结果向社会通报,并向省级人民政府正式反馈。同时,把学校减负工作的情况,纳入我们督学责任区的日常督导范围,每个学期都要发布督导报告。

我们也会加大惩处力度。教育部,各省、市要分别设立举报电话和曝光平台,接受群众举报,对“减负十条”规定落实不力、存在违规行为的地区、学校和个人进行查处和曝光。不用一点这种措施,很难把减负落实到位。

同时还会开展课业负担的监测。2014年,对各省所有地市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量化排名,并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还会把各地的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等挂钩。

教师由“学校人”变“系统人”

记者:《决定》提出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这在未来对校长和教师的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

刘利民:《决定》提出实行校长教师的交流轮岗,就是要求我们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教师队伍管理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激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让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记者:“终身从教”是不是说一旦成了教师,就可以一直在这个队伍待下去?

刘利民:开车需要驾驶证,教师也得有教师资格证。我们提出“国标、省考、县管、校用”,就是国家制定标准,各省市组织考试,教师队伍由县里来管,而由学校来用。我们要改革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准入、退出制度,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

光考还不行,还要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记者:注册考查要考虑哪些要素?

刘利民: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师德有没有问题。最近,各地师德的问题频发,这是一个考核,一票否决。第二个考查教学工作量完成怎么样。第三个就是在岗的进修、学习。教师5年内要有360学时的培训,没有这个也不能注册。这样就保障教师队伍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学习。

记者:其实很多教师下不去,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这方面会出台怎样的举措?

刘利民: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启动统一城乡的教师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这个政策正在扩大试点。

同时,还要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今年国家实际上已对连片困难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实行了工资倾斜政策,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生活补助。

记者:在提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后,有怎样的落实举措?

刘利民:我们要促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落实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交流意见和配套工作措施,力争3至5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县管校用”义务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把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这样就为校长和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了一个制度保障。

深化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7篇

这是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改革宣言。首先, 教育体制改革将更加深入推进。《决定》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 市场机制将会对未来的教育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将为教育体制改革和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提供更为广阔的政策空间。可以预见, 在保障教育公益性的基础上, 非公有制资源将有更多的机会, 在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民办教育将会具有更好的发展环境。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机制, 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教育体制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决定》提出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要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劳动与创造在社会分配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劳动与创造热情。这需要各级各类教育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劳动与创造热情, 奠定人才与智力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将进入新阶段。《决定》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将引导教育改革更加突出将德育与社会责任感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地位, 更加重视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更加强化体育和美育的重要性。

教育将朝着更加公平、普惠的方向发展。《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这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推进教育公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使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提出要破解择校难题,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逐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这些都将使教育改革敢于直面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高考改革、择校难题、学生减负等诸多难题, 将推进教育改革逐步迈入深水区。

聚焦育人根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第8篇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统领教育综合改革的主线

1.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要以融入并助推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为己任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教改的试验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新常态的要义是:发展形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发展动力从依赖要素投入转向依赖创新驱动,发展目的从主要增加经济总量转向更多关注增进人民福祉。教育事业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完全契合,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和文化教育的重镇,目前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可以说,离开了教育事业的全面而深度的参与,上海推进宏大发展战略就成了无根之木。这也要求上海教育主动融入城市发展,务求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创新发展和优质发展,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破解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满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和“学有优教”的需求,提高全民知识素养和城市人才密度,把上海的教育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和文化优势,为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和智慧“红利”。

2.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要以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为重点

当前,上海教育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位,教育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和攻坚期。此次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就是要从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入手,率先构建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促进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此次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突出强调了“综合性”。所谓“综合性”不是要面面俱到,凡事都不分主次地平均用力,也不能“碎片化”,成为各类单项改革的简单堆积叠加。教育改革的“综合性”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一是强调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要求以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来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二是强调教育改革要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若干关键问题,用“组合拳”而不是“单打一”的系统思路和方法来加以重点破解,并且以核心领域的突破带动周边领域的改革。三是强调要关注各项改革之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特别是要关注大中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动。

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政府自身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部位。要坚持依法治教,按照“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厘清政府与学校之间的事权关系,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为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自选动作”放活政策、留足空间,让学校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因为教育综合改革最终要落实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变革上。离开了学校和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生根。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少作为、不作为,相反,政府部门更要强化规划、政策、制度设计,强化公共服务和督导评价,以把握教育方向、确保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并有效控制改革风险,使教育改革蹄疾而步稳。

3. 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价值取向

关于教育的价值取向,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关注教育对“人”的价值,也就是满足人的本身发展需要;二是关注教育对“人力”的价值,也就是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前者被称为“理想”的价值观,后者被称为“工具”的教育价值观。[1]其实,任何教育都必然受两大基本规律——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及人的身心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制约。理性的教育选择不应将“理想”价值和“工具”价值对立起来,不能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要以“理想”价值的实现为前提,促进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工具”价值的实现。但对教育“工具”价值的承认不能引向以追求分数和升学为目标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现实教育中的种种沉疴流弊,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教授认为,应试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知识本位、学科中心、学历主义的,方法是死读书、读死书,考试至上、分数至上,基本特征是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书本与实际相脱离。[2]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也提出了中国教育中值得反省的顽症。他认为中国学生学业能力“均值”较高,即平均水平较高,但“方差”很小,也就是杰出人才少、拔尖创新人才少。我们的教育把人先天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给磨灭了。同时,我们的人才观中重视对“才”的培育,而轻视对“人”的素养培养。人的素养的“均值”低却“方差”大,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掣肘。[3]从长远来看,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而最后输在“终点线”的冲刺上。

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学生学业质量和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尤其是2009年和2012年上海两度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取得佳绩,引起全世界教育界同行和政界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关注。但我们还是必须对上海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顽症加以正视,其突出表现在重育分轻育人,学生课业负荷过重,学习兴趣和成长志向受到压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没有充分发展等。这就意味着上海教育发展到今天,继续依靠大规模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以及合格率、升学率、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公用经费等标准化指标来引逼的边际效应已经下降,必须改变传统的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发展。正因为如此,此次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恪守育人的价值本源,率先建立立德树人的制度体系,形成教育的新常态。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优质、多元适性的学习与发展机会,培养指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品德、人格、身心、学业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主线是立德树人,难点和制高点是立德树人,最后评判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尺仍然是立德树人的成效。

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综合改革的工作体系之中

1. 完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全面部署和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依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深入研究适应终身发展和创造未来的学生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六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教师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针对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实现德育内容的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衔接,避免学段间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脱节、错位和重复重叠,避免德育功能的钝化,整体推进德育内容、形式、方法、载体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4]当然,加强德育工作的整体设计并非是要整齐划一。事实上,育人工作只有规律而没有定法,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都应立足实际彰显自己的育人优势和风格。譬如,嘉定区有“教化之城、礼乐嘉定”的传统,奉贤区有“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贤文化”传统,宝山区有“学陶师陶”的传统;一些中心城区更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受到中西文化交汇交融的海派文化浸润。每一所学校通过创办者、历任校长、名师、校友的立言立行,以及各自的办学定位,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基因和校园文化风格。这些个性化的育人“富矿”需要被深度挖掘,让教书育人的园地百花盛开、多姿多彩,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有效的环境和资源。

要整体构建全方位的育人大课堂。毫无疑问,育人的载体是在课堂,但我们不应该把课堂的理解局限在校园围墙内的教室。按育人功能细分,课堂至少可以有五种类型的存在:一是学校的教室课堂,这无疑是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二是与学生学科专业学习直接相关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实践基地;三是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以及体育馆、剧场等校外专业教育和活动机构;四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社区,以及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各类社会场所;五是学生的网络社区和在线学习环境。从育人实践来看,这五类课堂形式均有各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育人功能,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交织、相互依托,需要相互协调、协作和协同。从育人实践看,五类课堂形式中的后四类其育人功能日益凸显,其共性特征是都超越了学生上下课和学校围墙的时空限制,而且都体现了鲜明的学生实践体验的主体性,能够将外在的德育要求与学生内生的求知成才的需求、动机、情感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并且将自我美好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2. 进一步强化各类教育的育人功能及相互协同

推进德育课堂教育。进一步深化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完善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学科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与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体现于各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之中,避免学科教育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发挥学科教育的整体育人功能。为提高学科德育的科学性,应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动,依托高校人文社会学科和重点学科打造学科德育智库,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实现“育德”与“增智”互促共进。

增强文化育人功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艺术人文素养。要把体育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为重点,引导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改革,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进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和品格。增强学生的审美素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艺术爱好,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进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实现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灵性寄托于美”的教育目标。

打造“网络精神家园”。在当今青少年“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虚拟和开放环境对青少年的多重影响,特别要关注虚拟社会中的网络语言和行为暴力、网络隐私侵害、网络侵权等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网上网下教育联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纪。要在中小学推进已在高校成功实施的“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增强育人网站的用户黏性。

进一步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联动协同的育人共同体。有机整合遍布城乡各区域、分属各部门管理的青少年校外教育资源,构建组织规范化、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师资专业化的校外教育体系。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倡导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成才观,在这人人皆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主动引导舆论,善于做好宣传引导,让全社会理解、支持、配合教育改革,营造全社会尊重教育规律、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良好社会环境。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标准,精准设计学生的学习难度、考试和作业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更要注重源头减负,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满足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学习、探究和发展需求,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教育教学由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智慧开发为中心转变,在高中阶段探索学生基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理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造为重点的高阶思维培养,促进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实施个性化学程和学分制管理,并且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业和生涯规划指导。

三、建立健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保障机制

1. 深入推进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

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教育改革的主要“指挥棒”。上海作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要率先通过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倒逼基础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本源。此次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改变一考定终身和单纯依据考试总分决定学生命运的不合理状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是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发现学生特长和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评价将聚焦可真实评价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性指标,重点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审美修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兴趣爱好与个性特长。其中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认知、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参与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党团活动,参与社团活动、人文与科技活动、艺术活动等进行写实记录和客观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是要引导高校录取时改变只认分数不认人的状况,改变学校对学生素质教育目标要求高悬抽象,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流于主观含糊而失焦、失真、失信状况。同时,还要在小学探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行“等第加评语”的评价机制,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进一步完善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建设,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质量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营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的“绿色生态”。

2. 促进上海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坚持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政策导向,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继续推进委托管理、中心城区学校在郊区农村举办分校等有效做法的同时,更加注重校长、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的流动和师资培训、课程建设以及信息化和教研科研的支撑。深入推进不挑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追求的新优质学校发展。积极探索集团化、学区化办学的新机制,支持新优质学校集团、依托高校合作办学集团、学段衔接集团等新兴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集团和学区内师资的柔性流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缩短学校之间在教学和管理质量上的差距。在实现学生学习机会公平的基础上,花更大气力促进教育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3. 建设具有良好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优质的教育必然要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前提。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扎实学识、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标准,[4]以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与教师资格获得、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以及名师名校长工程、教研科研德研活动、教师队伍的日常管理考核等各个环节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链。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要让每一位教师都读懂学生、热爱学生,提高本体知识水平以及批改作业、命题和质量分析能力,并且善于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夯实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要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制定教师行为规范,让每一位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业,自觉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成为社会公序良俗的示范者,防止由于师德缺失和教育失当而对学生造成师源性伤害,把握教师从教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和道德底线,促进每一位教师提高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自觉引导和切实帮助每一个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1]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

[2]杨东平.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3]钱颖一.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教育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4-12-25.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考 第9篇

“综合改革”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就如同教育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如学业成绩、养成性教育、作业与学业质量、学生负责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容设置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 但教育问题的根源还不止课堂上教与学那么简单, 因此,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是以全面而开放的态度, 深刻而具体的举措即将掀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全面克服和避免如单纯应用课程改革, 仅强调课堂的变化这一单一要素推进改革的方式。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综合性和全面性首先体现在《纲要》所确定的五大改革内容, 即人才培养体制、考试和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且包含这些方面的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背景的, 不仅不是单纯的教育领域内部的事情, 更是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保障的改革。综合性和全面性从教育部在十八大以后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可见一斑。如《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及全国各地深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和教育部在学校的“禁烟令”等, 涉及面之广,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其次,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改革必须以破解教育难点和热点问题为突破口,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纲要》颁布以来, 教育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 但这些成绩都是基于推进管理方式和提高管理水平为前提的,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还不充分, 实践能力还不足, 教育与国际的接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的需求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因此, 在深化改革方面重点强调了以提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保障的教育水平, 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抓手的结构调整和破解招生考试制度难题的改革命脉。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关切, 又能促进社会参与, 既是要实现制度创新, 又能短时高效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 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对改革的哲学思考上。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角度加强了体育和艺术教育, 突出强调了在获得知识和习得技能的同时, 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人文精神。以往我们头脑中语数外是大学科, 音体美是小学科的概念应该摒弃了, 并且应该把音体美的实践功能和育人功能提高到全面而综合的未来人必备素质培养的高度。在解决入学难、择校热问题时, 理清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免试就近入学的关系, 思辨地提出了政府职能中优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免试就近入学创造条件和可能。而非以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的落实, 即学生“被就近入学, 反观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以着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破解二元发展之困的缩小城乡差距。深化教育公平, 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切的自身利益诉求和全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育治理”的深刻性和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国家改革的总目标, 也是深化各领域改革的总要求。袁贵仁部长强调, 对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而言, 就是要破解教育改革之困, 完善科学的教育治理体系, 提升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治理”的深刻性和现代化首先表现在教育治理是以国家治理为背景且以国家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为保障的。国家治理强调了制度建设, 坚持以制度的顶层设计为统领, 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 强调以群众路线为动力, 深入一线, 了解和破解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制、机制、动力和症结等一系列问题;推进建章立制, 避免人治现象的泛滥。强化标准和程序, 使国家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所有这些, 都为教育治理创造了先决的条件,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融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教育要以敢于创新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

其次, “教育治理”的深刻性和现代化变现为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为重点。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 虽然在2009年的《纲要》中就已经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现代学校制度等一系列问题, 但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条件下的建立现代政府才为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可能。现代政府要求简政放权, 就必然把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学校, 学校在特色确立, 管理机构的变革, 课程的开发和设置, 招生考试的自主性等方面才有独立的权力, 才能有目的的调配和培养教师, 才能健全和促进以家长学校、教育议事会和学校理事会等社会参与的治理机制, 校长的管理权限才能有效放大, 学生和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才能显现。才能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有效互动,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同等重要的理念才能落实到位。当然, 基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学校制度要体现出学校自我约束力和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自我发展力。自我约束力是规范学校运行依法办学提升学校道德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克服以往“一收就死, 一放就乱”弊病的有效武器。自我发展力是学校学习力、凝聚力、创造力的综合体现, 是现代学校制度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 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 面向未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正如规划纲要中所说, 要逐步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就是要让有自主发展能力的学校先行先试,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仍然是制度, 是以现代化为标志和要求的制度体系, 学校是教育依法、依规治理和发展的微细胞, 同时, 也是教育整体发展和综合改革的主阵地。

第三, “教育治理”的深刻性和现代化表现在社会的广泛参与。以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为保障。政府行使教育的综合管理权, 要逐步做好简政放权, 以少管和管好为前提, 重点是管好资源配置。为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 强化如以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现代化, 以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以法制化建设保证教育规范发展。学校是办学主体, 是以现代学校制度为引领和保障的校长负责制的育人单位, 具有高度的自主权, 学校可以逐步创设一个安心、静心办学的大好环境, 以育人为第一要义, 逐步提升学校自身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全会强调强化国家教育督导, 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其目的是实现评价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分离。实现第三方评价是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和提升评价的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基于教育治理模式下的社会, 实际上是把对学校的评价权和对教育的监督权更多地交给社会, 回归社会, 回应社会关切, 让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第三方评价的有效使用和良性发展使其很好地在管与办的相互作用中, 保持相对的独立, 成为教育治理的有效杠杆。

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 第10篇

一、以“校本培训”为载体,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经过不断地教育教学践行、探索、积累, 我们认为目前比较切实且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是:“课——研——修”。

课:以课堂为主阵地, 以典型的课例为载体, 各学科结合学科纲要开展“一课多磨”、“同课异构”模式的课堂教学研究。

研: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过程为重点, 立足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的问题, 围绕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活动。

修: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动、自我反思进行交流研讨, 达到理论提升、智慧交流和教学的改进, 以此助推教师专业化提升。

要使校本培训得到有效实施、长效生成, 必须匹配相应的条件和机制, 如:校本培训的前提条件:

1.教师要有一种内驱力、进取心。

2.教师要有准备、有思考、有气度。

3.团队要有无私的胸襟, 友好的合作, 资源的共享氛围。

校本培训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健全“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的三级管理网络, 建立校本研修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构建人气足、风气正、研风浓、教学实的教研组。校本培训的目标指向:1.强化教学五环节 (备课要“研”、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辅导要“效”、评价要“多”。)

2.求活创新课堂教学。 (激活课堂、激活学生)

3.落实减负增效。 (负担要“轻”, 质量要“高”)

二、以“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为抓手,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上海长宁区以“为了每个学生更好地学习”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从2009学年起在小学阶段试点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 2010年已在全区小学全面展开, 旨在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教研员的指导力和教师的执行力,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优化课程、减负增效、快乐成长”为主题的“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 具体内容是:确立每周三为快乐拓展日。快乐拓展日当天上午以基础型课程为主, 下午以学生自主选择的主题式、体验式、探究式等课程活动为主。这一天也被称为无作业日, 所有年级均不布置常规书面家庭作业, 其他四个学习日也不因周三为“无作业日“而增加作业量, 但学生要在一段时间内完成一项长作业。所谓长作业, 就是改变以往以知识性、记忆性为特征的复现作业, 而以主题型、兴趣性为特征的开放性作业替代。这样的作业无需第二天就交, 学生做长作业的时间可以是一周, 一个月, 甚至一个学期。

设计长作业目的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学会应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体验社会角色,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常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为有效实施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 区域形成了教育局、教研室、学区、学校四级管理网络, 上下联动, 着力在创新创效上求发展:

(1) 制定课程计划, 保持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各校根据实际, 选择主题, 编制课程计划, 开发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结构,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为课程目标, 形成各年级的内容序列。

(2) 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常态化。学校依据上海市教委制定的课程计划, 根据学校实际调整课表, 及时配足师资, 研究并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 整合学校、社区、家长等各方力量, 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形成惯例。

(3) 组织各项活动, 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鼓励、帮助学生在“快乐拓展日”当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开展琴棋书画类、科技制作类等活动, 参与家务劳动、社区活动等,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创新教学, 开展长短作业设计研究。区域通过整合学科带头人、学科中心组等优质资源, 依托课程标准, 梳理学科核心知识点, 帮助学科教师根据核心知识点, 设计常规作业和长作业, 增强作业与学科基本要求及课堂教学的匹配性, 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加强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 实行“家校开放日”活动, 加强宣传力度。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开放, 向家长、社区宣传素质教育理念, 以扩大社会对“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的认可。

三、以“家校开放日”为途径, 提升学校开放程度

(1) 充分认识“家校开放”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认为, 办好让党放心的教育, 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践行教育改革, 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要通过开放, 让家长认识二期课改、教学五环节、“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是教育政务公开、教育公平的需要;通过开放, 让家长认可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个性化, 是学校展示素质教育的需要;通过开放, 让家长认同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大教育的重要性, 是开放教育的需要。因此, 我们坚信:实现“家校开放日”, 必定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动, 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 有利孩子的学习, 有助孩子的成长, 从而形成有形有痕的育人合力。

(2) 明确“家校开放”原则。

(1) 全面性原则——全面开放、全员参与

学校紧扣主题, 以开放的校园、开放的课堂、开放的活动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家校开放日”活动, 期待所有的家长、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师参与活动。

(2) 互动性原则——加强沟通、加深情感

在“家校开放日”活动中, 让家长走进校园, 了解校园文化, 参与学校管理;让家长走进课堂, 关注教育, 提出合理建议;让家长走近孩子, 倾听心声, 增进情感交流。

(3) 统整性原则——整合资源、整合育人

通过“家校开放日”活动, 充分利用师生、家长的智慧资源, 以及家校的优势资源, 完善学校管理,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3) 规范学校开放要求。

如:活动主题、活动时间、组织机构、活动安排、活动反馈等, 必须周密计划、周全考虑、周到落实。再如:活动反馈, 要做到 (1) 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反响, 了解意见

(2) 座谈、答疑、“家校论坛”——针对家长关注、热议的问题, 进行个别咨询、部分交换意见。

(3) 资料积累——留下活动痕迹, 见证活动成效, 提供完善管理依据。

通过“家校开放日”活动,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感悟有:

让家长看什么?看学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 以彰显规范办学;看师生的自然状态, 以融入课堂;让家长看孩子的真实表现, 以走近孩子。

让家长怎么看?学校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时, 要做到“三精”:精密地组织、精细地设计、精心地实施。

让家长讲看法:针对当天的开放活动, 学校及时听取家长意见, 并征求家长对下次开放活动的需求。

通过“家长开放日”, 我们的目标趋向是:

凝聚文化:学校通过开放日活动, 尤其是通过家长的视角、意见、反馈等, 用以完善与勘正学校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科学化, 并从中凝练学校的办学精神、制度、环境、班级等文化。

打造团队:学校开放活动呈现的局面一定是整体的、内在的、多元的, 它所折射的一定是学校班子、师资、学子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形成合力:学校开放活动有助于家校联系、家校互动、家校共勉, 有助于形成育人的共识、育人的合力, 它必将助推社会和谐、多彩校园、幸福家庭、快乐人生的塑造。

医学教育深化改革 第11篇

(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重视心理健康,改进美育教学,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促进教育公平。把受教育机会公平作为基本要求,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作为重点环节,更加重视规则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帮扶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成才。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着力推进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要素都能有效服务教育质量提高。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要求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要求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省正处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随着社会生活逐步改善,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迁移流动的教育人口将大幅增加;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学龄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已经受到全方位的冲击,等等。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主动作为,改革创新,乘势而上,攻坚克难,推动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使教育真正成为发展之引领、强省之根基。

(三)建设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成为新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奋斗目标。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是江苏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江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鲜明旗帜。去年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会,与教育部签署共建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协议,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至2020年)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正式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省教育发展总体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在实施步骤上,规划到2015年全省教育现代化整体达成度为70%、2018年为80%、2020年为90%左右。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要求更高,涵盖各级各类教育,更加注重内涵水平,更加突出时代特征。今年将首次开展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评估。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努力实现实实在在、老百姓感受得到、公益普惠的教育现代化。

(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呈现新趋势

公平而卓越,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追求。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全面教育改革计划,包括延长学时、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标准等。法国启动新一轮高中教育改革,确立“更好定向、更好辅导、学好外语”三大改革目标。2010年,英国政府发表题为《教学的重要性》的教育白皮书,就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素质等进行了详细规划。美英法等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呈现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反思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挖掘人的潜能,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二是侧重对课程的持续改进和更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三是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柱,从培养、入职、培训、奖励等环节入手,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调整学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形成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重塑国家竞争力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美国2012年提出在未来3年投资80亿美元,促进校企合作培训200万名高素质劳动者,到2020年增加500万职业教育毕业生。韩国在《2020目标:全民职业教育》中提出,要“构筑面向所有人的、‘从学校向工作岗位、从工作岗位向学校灵活转换的、贯穿终身的、职业能力开发导向的、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我们必须放眼世界,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思路,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一)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布局结构调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事业发展规模保持稳定。在初中毕业生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中职学校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2013年全省中职招生33.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9.8%,完成率位居全国第四。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盐城、扬州、镇江等8个市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中职招生计划,部分地区中职学校招生超过了普通高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率先在全国开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推进215个试点项目。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贯通衔接,试行“3+2”“3+3”“3+4”“5+2”四种形式的分段联合培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推进对口单招改革,开展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高职院校试点,积极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目前全省中职毕业生约有30%直接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推进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优质资源建设。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内公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重点标准(三星),现有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四星)134所,58所学校立项建设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优质学校比重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建成118个国家级和317个省级中职实训基地。2013年立项建设113所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和277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在2009~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代表团中职组、高职组金牌数连续5年双双获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在2011~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中职组实现金牌总数和总分“三连冠”。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每年“订单培养”规模占招生总量的20%左右。推进“引企入校”“办校进厂”等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协作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建立2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校企合作战略联盟。成立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建立1200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分专业统筹推进职教课程改革,建成264个课改实验点和133所课改实验学校。58所国家示范中职校协作开发了102门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推进中职“2.5+0.5”、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分段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5%以上。

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实行职业学校教师职务单独评审,开展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和正高级讲师评审。率先在全国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首次评出150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至此,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覆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各类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省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用于中职教师培训,安排500万元用于特聘兼职教师补助。目前,全省职业学校教师本科达标率达到9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5%。

总体上看,我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成绩有目共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职业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个别地区职普比例失衡,部分地区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差,各项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尚未受到普遍重视,一些试点地区、学校对改革持观望和应付态度,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采取有力措施,下大力气研究解决。

(二)认真做好下一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

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战略任务,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关键举措,以改革职业教育招生制度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努力在发展方式、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继续稳定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014年,我省初中应届毕业生数下降至不足65万人,中职学校招生面临严峻形势。要坚持调整教育结构不动摇,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动摇,继续保持高中阶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各市要认真执行省核准的高中阶段招生计划,并按照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安排中职招生计划;要统筹含技工学校在内的中职招生工作,切实加强高中阶段招生管理;要加大职业教育招生宣传,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免费和资助政策,确保完成职业教育招生计划。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各市要将试点的重点转向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认真总结前两年试点项目的实施情况,加强对试点院校的指导和检查,着力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到2015年,所有试点项目都要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教课程体系。各市要指导、支持职业院校依托职教集团,针对本地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尽快建立中高职贯通衔接的课程体系,并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同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完善中职毕业生考试招生制度。深化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制度改革,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进一步完善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制度,扩大注册入学规模。三是科学发展五年制高职。严格五年制高职学校及专业设置审批,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支持优质学校和紧缺专业加快发展。加强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评估,对办学条件不好、教育质量不高的学校和专业实行“黄牌警告”直至停止招生处理。完善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把德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渗透各学科,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推动优秀产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广泛开展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创新德育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标准》,今年继续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视导。二是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省人大常委会已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列入2013~2017年立法规划。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校企共同培养学生,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联合开发教材,组织顶岗实习,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工学交替”等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订单式培养,促进校企之间深度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到2015年,实现全省一半以上的百强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评选200个左右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建设10个左右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各市要认真组织督查职业学校调整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情况,重点加强对中职“2.5+0.5”、高职 “4.5+0.5”分段培养工作的检查指导,切实加强校内文化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识实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质量考核工作,扩大中职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试点,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融通。到2015年,实现全省中职学校学业水平统一测试。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广泛和有效运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引领和支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能力。一是建设一批智慧校园。省教育厅将制定智慧校园建设标准。苏南地区和有条件的学校要率先启动,实现网络融合、数据融合和服务融合,建成一批面向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方面智能服务的智慧校园。二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网络课程、工作过程模拟软件、视频公开课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开发新机制。三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教师引进、资格认证、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考核等考评体系,抓好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大赛制度,全面提高校长、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切实增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保障能力。一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逐步提高职业教育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不断拓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所有市、县(市、区)都应制订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并按标准和规范拨付学校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积极争取用于深化校企合作的财政资金,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专项经费。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中职学校师资配置标准,科学确定教师编制,努力解决师资短缺矛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打造一批校企合作、产教研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吸引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全面推行职业学校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确保每位专业教师有一次连续6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三是完善行业参与和社会评价机制。大力推动骨干企业与骨干职业学校紧密合作,发挥行业在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职业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深度对接。完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鼓励引入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开放、多元、动态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

三、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一)勇于担当责任,统筹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思路已经清晰,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贯彻落实、抓好工作推进。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尊重规律、统筹谋划,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实现重大突破。对一批正在推进和方向明确、立即可行的教育改革,要加大推进力度、抓紧付诸实施;对一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和省里决策的教育改革,要主动加强对接、有序推进;对一批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教育改革,要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一批需要创新的制度性建设,要深入研究、适时启动。

(二)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服务师生群众

要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和学校,了解群众师生想法,发现问题症结,寻求解决办法。注重改革实效,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的最突出问题改起,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教育部门、学校、师生创造的新鲜经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实际行动。

(三)改进治理方式,增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活力

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部署。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实现由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为核心的新型教育治理方式,形成政府宏观治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共治的格局。推进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掉,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完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重视社会监督,提升教育治理能力。要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法办学,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家长委员会制度,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要建立社会介入的体制机制,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建立公平开放、规范有序的政策框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规范发展、大力支持民办教育,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

(四)加强舆论引导,为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宣传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各地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和舆情回应,提高信息即时研判和应对能力,做到及时预测、实时处理、主动回应。要在扩大新闻宣传覆盖面上下功夫,建立涵盖报刊、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在内的教育新闻宣传大格局。要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要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尽早发布权威信息,争取工作主动。要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准确解读教育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改革焦点难点,提高宣传报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深化教育改革:从教育关键词说开去 第12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才能解决当前教育领域的疑难杂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无法解决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题。

《决定》中从“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到“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高考改革也予以明确的回应,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党中央的顶 层设计中提出的这些新举措令人振奋,更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教育全方位改革充满期待。

然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并不会一帆风顺, 会遇到种种阻力,甚至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不但考验着教育部门的改革决心和毅力, 也考验着改革的智慧和勇气。但需要重视的是,在改革过程中, 一方面要防止歪嘴和尚念错经,另一方面,更要防止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借助民意的力量左右教育改革方向,使教育陷入功利化、工具化的泥淖。

这种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例如,近几年推行的学校布局调整,在城乡结构、学龄人口发生变化的背景下,进行学校布局调整有其现实意义,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毫无疑问, 其出发点是正确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没有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准备不充分,规划不合理,盲目撤销、合并、扩建、新建学校等,没考虑到当地的实际,给当地学龄儿童教育带来不利,致使一些地方学生上学路程变远,辍学率反而上升,学生上学交通安全隐患增多, 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一部分群众经济负担加大等。因而造成了新的不均衡、不公平,与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国务院不得不紧急发文规范学校布局调整,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强调要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并提出要“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

之所以出现这种南辕北辙的事,就在于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部门存在极大的依赖思想和惯性思维,不主动调查,不听取群众意见,盲目地推行政策, 从而“念错了经”,最终使政策变了味。

再如,去年北京、江苏等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英语考试将进行大胆改革,有些地方计划一年多考, 有些地方降低英语分值……不管怎么改革, 它都是对英语这个困扰国人多年、引发争议最大的问题的回应,是对民意的尊重。然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乘机夹杂在民意当中,推波助澜,大造舆论声势, 混淆视听,试图彻底取消英语,更有甚者,说数学跟英语一样学习十几年,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在生活中也派不上用场,说得“言之凿凿”、“入情入理”,引来不少拥趸,点赞者不在少数。

这都是值得警惕的。因为,教育是个人实现理想的阶梯而不是每个人获得工作的工具, 更不能沦为权贵升官的政绩和功利主义者的逐利场。教育要承载理想,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上一篇:流媒体服务系统设计下一篇:信息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