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2024-06-25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精选10篇)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1篇

一、开篇点题, 设置悬念

如《羚羊木雕》 (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上册) , 开头写妈妈问“我”羚羊木雕到哪儿去了?“我”说收起来了。接着妈妈又问“我”放在哪儿了, 并要“我”拿出来让她看看, 当她看出“我”在撒谎后, 又怀疑“我”是不是拿出去卖了。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 “我”只得老实交代:送给好朋友万芳了。那么, “我”为什么要把爸爸从非洲带回的这么名贵的工艺品送给好朋友万芳呢?万芳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这就是悬念, 并且点明文章将围绕着羚羊木雕展开故事情节。

其实, 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 人们往往都是先知道结果, 然后才会根据各人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可能与自己产生的关系, 去追根溯源。

再如,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 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本文作者要写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所以开头就点出了主题。这时大家就会想, 通常我们都会从正面去交代人物身份性格特点, 为什么这篇文章却从一个很怪的角度———背影来选题呢?背影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样就设置了一个悬念, 让人们带着疑惑继续读下去。读完以后才发现作者选材视角的独特性, 才能深层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感受到文章中那种浓浓的父子之间的爱。同样,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白杨树既不是什么珍稀树种, 也没有多大经济价值, 更不用提什么药用价值, 那么它不平凡在哪里呢?这就给文章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家接着读下去才恍然大悟, 哦, 原来是借树来赞人的。《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二、埋下伏笔, 当做铺垫

例如, 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地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 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 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 (秋风越来越凉, 初冬, 靠着火, 穿棉袄) , 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又如, 《紫藤萝瀑布》一文, 作者在开头只有一句话“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什么会不由得停住脚步呢?仔细读去, 是被紫藤萝花的繁茂所吸引, 并有心所动, 为下文埋下伏笔。紫藤萝由零落到拆掉再到繁盛, 这是花的命运, 却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写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里以花喻人, 为抒发作者心中的感情做了铺垫。

三、抒发感情, 深化主题

例如, 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 作者开头写道“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用热情洋溢的语言抒发在朝鲜战场的深切感受, 以唤起读者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于是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文章的主题:对我们志愿军战士的歌颂。又如,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段著名的话, 以这段话开头, 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 无疑是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再如,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入题新颖, 感情真挚, 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大家一看开头就知道本文是以思念为主题的。

四、定下基调, 布局谋篇

例如,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 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 曹操亲率大军北上, 追歼袁绍残部, 五月誓师北伐, 七月出卢龙寨, 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 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 触景生情, 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抒发出“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豪言壮志, 为全文奠定慷慨悲凉的感情基调。又如, 《风筝》一课开头写道“北京的冬季, 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句话中悲哀是全文的基调, 悲哀不正是那种后悔和自责吗?作者以下就围绕着这种悲哀的基调展开叙述, 表达对封建教育的抨击。

五、总领全文, 开启下文

大部分文章开头在结构上都起着引领全文的作用。例如, “余忆童稚时, 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 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 能清楚地观察极细小的事物, 每遇见细小的东西, 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句解:作者先说儿时有观察“藐小之物”的习惯, 然后点名文章主旨。同时又说明作者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因此, 第一段总述物外之趣, 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再如,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西起九江 (不含) , 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导语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 (即渡江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下面都是从兵力战线战况三个方面展开叙述的。

如何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 第2篇

阅读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思考,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改造文本,最终达到对阅读文本理解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简单说来就是读懂文本,会写赏析文字(读和写)。

语文课本,其中涉及到很多散文教学,其中写景状物类的散文数量尤其多。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笔者越来越感觉到,要提高学生的散文阅读鉴赏能力,就必须循序渐进。

一、散文阅读技巧(一)读文本

笔者强调散文阅读指导第一步:“读懂文本”,那么如何读懂?

首先,整体感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能大致清楚第段的重点,可画关键词或句子;其次,再文本研读,能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再归纳,再仔细品味作者表达情或理的句子,最终达到一个目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

在进行散文阅读时,笔者主张学生先问自己几个什么? 1.每节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写了什么内容?(把握主要内容)2.为什么要写作本文?(把握中心主旨)3.作者怎样来写作本文的?(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粗读、跳读、精读的基础上,弄明白这三个为什么。

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首先理清每段主要内容,在弄清每段内容后,概括出全文的 主要内容。其次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中心主旨。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行文的思路。

(二)明重点

一篇散文,需要重点欣赏的是什么? 1.看立意如何?

好的散文一定是立意新奇、思想独到、个性突出,有着深刻生命体验的。即有没有真知灼见,独到的思想内容,奇特的人生感受,深沉的生命追问,自然个性的张扬。

2.看散文的构思技巧如何?

简单说来就是要求构思新奇巧妙。一篇散文,如果你选的是普通的题材,别人都写过,比如生命啊、幸福啊、人生价值啊、理想啊等等。如果你在结构上没有新意,很可能就会落入旧巢。欣赏者就可以从这里发现问题,越是老题目,越要看有无结构上的新奇巧妙。

3.看意境的创造

因为散文是造境的艺术,它不同于小说,不在于看文章有没有故事,人物刻画的怎么样?散文主要看意境,一篇散文能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就是好的散文。

4.看语言特色

不同的作家,语言风格往往不同。成功的散文往往是语言上有特色的,往往有一种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

优秀的散文语言往往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不同作家有不同语言风格特点。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如冰心的清丽,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丽,巴金的热情坦诚,孙犁的真中显美,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余光中的雅致瑞丽,周涛的气势磅礴„„语言风格的不同,是由作家的美学追求、艺术个性不同造成的。

(三)找规律

状物类散文规律:写景(物)——抒情——写人(主旨)。归纳散文写作思路:写景(物),是为了写人,是为了抒发情感(物与人的相似处)。

状物类散文的写作上,作者常常是托物抒情、融情于景、移物就情,就是将物拟人化,赋予物以人的精神、品格、性情、风貌;或通过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把情完全融合在写景的文字中;或把物拉过来,赋予人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高考题目就常从景入手,要求领会作者的感情这一角度命题。

(四)赏析散文

读懂的基础上,养成写鉴赏文章的习惯。

一篇散文,在学生读懂了以后,教师还要追加一个任务:让学生学写散文赏析。那么如何来写散文赏析?

1.抓住一个角度来进行赏析

看到一篇散文,读懂读透以后,如何来赏析他呢?欣赏有许多方面。那么你是欣赏他的立意,还是欣赏它的结构?是欣赏它的语言,还是欣赏它的气质?是了解它的创作技巧,还是了解它的写作背景?

一篇欣赏散文的短文最好要学会攫取一个方面,或者是立意(主题),或者是结构(包括开头结尾各个层次的安排等),或者就语言谈点观感等等,抓住一个角度面,就可谈深谈透,把握实质。当然鉴赏不是空谈,而应该结合文章的词句,有的放矢。

2.你抓的角度最好是你读散文之后印象最深的那一个点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名篇佳作,而金志华在写赏析时仅仅抓住散文在结构与语言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加以分析评论,因此就被编进了《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文章开头,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朱自清写这篇散文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作者极其苦闷时,寻求超脱和自由的心境下出去走走,在月光下看到荷塘而缘情写景的。评论文章第二部分着重分析结构上的安排,中间三段怎么样写荷塘月色之美,然后介绍内外结构的均衡安排,形成一个圆型结构。然后又介绍这篇散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更有精心练句用词。

鉴赏状物类散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披文入境,把握意象。

在状物类散文中,有一类散文是对物象进行描形写态的。这类散文描摹的物象侧重于表现物象的本原状态,用工笔描绘,以细腻逼真取胜。鉴赏这类散文要把握作者所描摹或解说的物象特征,体味寄寓在物象之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法布尔的《意大利蟋蟀》一文,为我们介绍了意大利蟋蟀的活动季节、形体特征,以及发声特点、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等。让我们在作者描述的意境中,既获得了一些鲜为人知又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又使我们体会到法布尔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感情和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

还有一类状物散文是把物象作为一种人格象征体来描写的。这类文章,作者所写的事物,既不是原生态的事物,也不是感觉化,情感化的心理物象,而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象征形象显现出来的。鉴赏这类散文,既要求鉴赏者能感受物象、物境,能从文本中获得怡神悦目的审美感受,又要求读者能够披文入境,深切感受画面、物境中所包含的情韵,寻找到平平常常的山川风物、花鸟虫鱼中所寄寓的深层意蕴与人文精神。

例如梁实秋的《鸟》。作者爱鸟,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作者的情思。作者对鸟的生存和生命的情思,寄托着他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二、察事体景,品体意趣。

在状物类散文中,有些散文的状物是用来寄情寓意的。文中既可以描述有关物象的故事,或睹物思人,或以物喻人,通过写物来写人,写人与物共悲欢、同哀乐,又可以通过写物的命运折射人的命运,从而写出人情世态,反映某些社会现状。这类散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借助具体的某一物象记人叙事,抒情写意。对这类状物散文的解读要察事体景、品味意趣,如果只是停留在人物、事情的表面,把它当做故事来解读,而忽略对文中所包含的情趣、意趣进行深入的体察,那么就等于买椟还珠。例如史铁生的《合欢树》。首先给读者强烈刺激的是本文叙述的一桩桩事件,解读者应借助这个“树”的意象来探求更深层的意蕴,理解作者是借树写事,借事写情的。母亲当年种下这株合欢树,企盼着母子同欢。但命运弄人,使儿子病残,母亲悲苦。虽然后来儿子从逆境中奋起,感受到了生活的欢乐,但母亲却离开了人世。作者情系“合欢树”,借此来怀念母亲,将他深沉的悲情潜藏在平和的文字后面,写出了一种大痛大悲后的大彻大悟的人生境界。

三、依意而行,感受理趣。

散文虽然是用来抒情言志的,但用直接的抒情手法来展示创作主体的情志和个性的方式,其实并不适合状物类散文。状物类散文是依附抒情的,它往往借肋某一具体物象来言志说理,即通过写物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法上,可以借物寓理,也可以借物明理。作者借助物象本身所含有的特质特性,充分展示,深入开掘,使之升华为一种哲理意蕴,然后适时评说,让人们在观物、赏物的同时,能解读物性,品评物美,进而从物象的审美特性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例如张抗抗的《牡丹的拒绝》。一般写牡丹的文章,多是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娇艳多姿,而作者却另辟蹊径,赞美“牡丹的拒绝”,赞美它的卓尔不群,不一味地迎和世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位和个性。作者对牡丹的独特的赞美,正是来源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重从平凡普通的事物中去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赋予文章普遍性的哲理象征意蕴,同时把视角审向更为复杂的周围事物上,力图从中得到共鸣与启迪。

鉴赏托物言志的状物类散文,要依意而行,感受理趣,鉴赏者要知人论世,知物知由,寻找人、事、物感人的地方,把握文本的情意核心;要能感应文本中物象的召唤,把握寄托在物象中作者的情感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审美心理、审美情绪,获得一种多维度的审美体验,并发掘出蕴藏在生命和生活中的深层意义。

怎样阅读状物类文章

状物,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里说的“状物文”指的是侧重于状物的文章,一般分为“状静物文”和“状动物文”“状植物文”。如《长城》一文就是“状静物文”,它介绍了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燕子》一文是“状动物文”,介绍了小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停歇特点;《我爱故乡的杨梅》是“状植物文”,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所以,阅读此类的文章,我们先要在结构上弄清它有那些突出的特点。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

“状物”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描写顺序,可以从概括到具体,可以从整体到部分,可以按总——分——总的顺序。就全篇而言,写静物的一般按照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写动物的一般按照外形、动态、习性来写;写植物的一般按照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写,也可按照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写,或是写根、茎、叶、花、果来写。弄清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能够很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加深理解。

二、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

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思想情感。也就是通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言情和托物言志。在阅读文章时,一定通过表面的描写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言什么志。如《落花生》一文,作者通过描写花生的各种好处,并和苹果、石榴进行对比,突出了花生最大的特点——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进而联系到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作者对花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

三、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在文章结构方面,此类文章通常按照采用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如《高大的皂荚树》就是按照皂荚树一年四季不同的四个方面的特点来写的,写出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经常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如何写好写景的文章 第3篇

有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美丽的花园。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赏美之心,感知风景的多姿;用爱美之心,领略风景的魅力;用审美之心,探究风景的神韵,从而创作出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写景佳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呢?

其实呀,写景就是用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

1.独有的景物才鲜明

我们可能游玩过很多地方,首先我们要思考,你选用哪个景物来写?这个景物不仅是你最为喜欢和深刻记忆的,还应该是独有的,因为这样对你的写作来说显得更为容易。

江南是杏花春雨,塞北是骏马秋风。春花是百花齐放,充满生机活力;秋风却是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每个景物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有同学写《漂亮的日湖》,写出了湖的平静:“阳光照在湖面上,湖好像穿了一件新衣裳。湖水是静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了天空、白云、红花、绿树……”

有同学写《游金桥公园》,在于灯的美丽:“夜幕降臨的时候,金桥公园就亮起来了,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彩虹桥亮起来了,它由绿渐渐转到蓝,由蓝渐渐转到橘色,真美丽!我想,彩虹桥这个名字一定是这样来的吧!金桥公园右方的房子,也跟着亮了起来,勾画出一道道雄伟的轮廓。”

选择“独有”的景物来写,提高表达的基础,会比写一般的景物更具有可读性。

2.细致观察有序表达

如何细致地表达大自然的杰作呢?首先需要我们去进行细致地观察。观察方法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二是移步换景。

如《春天里的晨钟湖》的小作者就采用了定点观察的方法,从远处写到近处:

“每当春风拂面的时候,那沉睡了一冬的湖水便苏醒过来,懒懒地泛起细细的波纹。紧跟着,在暖暖的阳光下,湖畔的杨柳也醒了,慢慢地冒出鹅黄的新绿;就连石椅边的小缝里,草儿也正偷偷地探出它们毛茸茸的绿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

而《游校园》则是另一位小作者移步换景看到的景象:“走进城南小学,门口那棵桂花树仿佛知道我们要来,挺直了身子欢迎我们。门边是一排宣传栏,里面张贴着同学们优秀的作文。走过宣传栏,就来到了鳞次栉比的教学楼。”

细致观察是有序表达的前提,真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做到了胸有成竹,才会下笔如神,才能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两种:

第一,空间顺序。也就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游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完这个景点,再写下一个景点。

第二,时间顺序。如《火烧云》就是从日落写到傍晚,就是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写的时候,也可以是从春天写到冬天,只要你写得有条理、有层次就可以了。

3.多种感官抒发情怀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有作家说过:“我们的作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有同学在《公园夜色》中这样写道:“小道两旁已有厚厚的一层梧桐叶,踏上去轻轻的、绵绵的,发出一阵阵极微细、极清脆的声音,使人觉得有一丝丝的悲凉与寂寞。花坛丛中偶尔传来几声蟋蟀衰弱的残声,如天边的星星一般时隐时现。”

“踏上去轻轻的、绵绵的”,那是触觉;“一阵阵极微细、极清脆的声音”,那是听觉;“使人觉得有一丝丝的悲凉与寂寞”,那是联想;“如天边的星星一般时隐时现”,则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联想。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果还能引用诗词来表达,那就更棒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我们在写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感受融进其中。

大作家碧野爷爷就说过:“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把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让我们一起擦亮慧眼,去发现身边的美,创造美,用自己的笔尖去把它美美地写下来吧!

(本文摘自 中华语文网)

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4篇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中要注重整体把握和重视语感的训练。但实施者教师有时又矫枉过正, 由过分强调形式转向过分强调文意的把握和语言的揣摩, 忽视了对文章写作思路的把握和梳理, 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现象。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课, 读完课文之后, 老师通常设置一个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环节后, 就草草进入语言揣摩阶段。在学生还没有把握文章的整体布局和写作思路之前, 就进行语言的感知、揣摩为时尚早, 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 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 更不利于发挥阅读对写作行文思路的指导。那么, 在不提倡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今天, 应如何把握文章的思路呢?我觉得可以结合语文的整体把握进行如下尝试:

1. 通过抓住文章的题目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题目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和灵魂, 作者往往围绕此题目记述事件、描绘景物、抒发感情, 所以一般情况下,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理清文章的思路。如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 从文题我们就可以想象出文章可能划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百草园, 一部分是三味书屋。通过阅读我们发现文章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乐园生活, 表达了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恋之情;第二部分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通过对题目的猜测和思考很快就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理清了行文的思路, 从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大意。

2. 通过设计问题来把握文章的内容, 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教材编写者为强调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经常利用课后思考题第一题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 所以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此题来理清写作思路。如《山中访友》一文的课后思考题第一题是“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阅读文章后, 根据课文叙述按顺序可以找到15位朋友, 他们分别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这15位朋友贯穿全文3-8段, 是文章的主体。教师可追加一个问题, 即文章1-2段没写拜访朋友, 其作用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出它交代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去拜访山中的朋友, 引出下文。通过此习题的处理, 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及整体把握文意。

3. 可以通过文章的结构方式来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通常文章结构方式有三种:总分总、总分、分总, 我们可以根据结构方式来整体把握文意。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就是按照总分的结构来描写的, 首段写出济南的冬天“温情”的特点, 交代文眼, 其余几段分别写了济南阳光下的山城、雪后的小山、雪后的老城、济南的水色, 结构十分清晰。再如《故都的秋》, 文章的主体用分写的形式描写北京之秋的清、静和悲凉, 开篇两段和结尾两段通过总写的形式用江南的秋色对比写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所以只要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4. 可以通过概括小标题的形式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如在讲朱自清的《春》一文, 首先根据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将文章分为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在绘春中, 作者用总分结构描绘春天的景象。第2段总写, 3至7段分别从草、花、风、雨、人等几个方面分写。分写部分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描绘关于写春的几幅画面, 文章的思路就清晰可见了。

5. 可以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如讲《变色龙》一文, 可以围绕“变”字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 填写表格后, 文章的思路就清晰明了了。

著名教育家丁有宽的分段歌说得好:“学文边读边思考, 理清文路下工夫;切头去尾得中间, 认真分析中间层;围绕中心来划分, 段意前后要连贯;小标题意明言简练, 文章结构眉目清。”此段话言简意赅, 道出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思路的真谛,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思考, 不断积累, 就可以找到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的金钥匙。

写景文章阅读 第5篇

我们所学过的写景的文章一般有如下三类:一类是游记;一类是描写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象(风、雨、雷、电等);一类是描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物。阅读写景的文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点:

第一,点的景物的特点一般是从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我们应该注意从这些方面考虑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来描绘景物的。

第二,理清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和层次来描写景物的 一般来说,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固定的,作者也常常采取这样几种顺序描写:(1)按空间顺序写;(2)按观察的先后顺序写;(3)按时间推移的顺序写;(4)按景物的不同类别来写。

写景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这样三种:一是总分结构。这种结构的表现形式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再总。二是移步换景的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三是按时间的推移来安排文章的结构。

第三,的恰当的比喻能使景物生动形象;拟人的手法更是增添了景物的勃勃生机和情趣;夸张、排比等手法则可以增加语势、强化效果。领悟文章是怎样运用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形象逼真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准确而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景物特

第四,体会作者热爱景物的思想感情。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6篇

一、分析题目,联系全文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所以,在通读全文之前,对文章题目的分析尤为重要,而在把握文章主题时,也应先读懂文章内容,然后再分析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将题目与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诚实与信任》一课时,初看题目,学生就能明白这篇文章应该是围绕诚实和信任而展开的故事。但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信任?课文又怎样表达了诚实和信任的重要性呢?这就需要学生在分析完题目之后,再通读全文,联系全文内容,找出文章主题。文章开头,直接以故事的形式叙述了两位车主妥善处理反光镜被撞碎的一件小事。文章语言朴实,心理活动真实,字里行间传达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通读完课文之后,再结合题目,不难发现,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在人与人之间,诚实和信任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不能因为任何事物而迷失自己,以致放弃诚实与信任。题目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文章的一种概括。所以,针对题目加以分析之后,再结合文章讲述的内容,就不难找出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二、在开头结尾中提炼关键词语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这篇文章的关键。有些文章在开头就直接点明主题,让读者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而在结尾处又再一次点明主题,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也让读者的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在这种文章中,只需要抓住开头和结尾的关键,结合文章内容,提炼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就能找到这篇文章的主题。例如,六年级上册的《小草和大树》一文,就是以总起引出全文、结尾总结全文的形式概括了文章的主题。首先,文章开头以长篇小说《简爱》引出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开头简短的几句话说明女主人公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从而引出接下来要叙述的故事。叙述完主人公夏洛蒂顽强不屈的故事之后,作者在最后一段加以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解释了为什么题目叫作《小草和大树》。因此,可以揭示出本文的主题:夏洛蒂生长在逆境,但却拥有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的宝贵精神,并用小草和大树进行明显的对比,更加突出主人公不畏艰辛、顽强不息的精神。可见,对于这类文章,可从开头和结尾提炼关键词语,从而找到文章表达感情的关键点,找到文章主题,就能领会故事内容,总结思想感情。

三、从抒情语句中寻找写作目的

文章语言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用心找出文章中拥有强烈感情的语句,从而分析作者当时的所处环境与思想情感,最终找到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真正体会出文章的主题与思想感情。例如,在六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爱你啊,中国》这篇课文中,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赞美祖国的历史悠久以及美丽富饶,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歌当中,多次出现了“我们爱你啊,中国”的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无比热爱与依恋的情感。这种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往往点明了主题,同时,也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热爱祖国的真实情感。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结合整首诗的语句描写,揣摩作者当时的情感,从“我们爱你啊,中国”这句话中不难发现:作者是多么热爱祖国,祖国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同时,作者的这种情感也会影响到读者,一股热爱祖国的情怀也会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使读者深切体会到这首诗的主题情感之所在。可见,抒情的语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承载作者所有感情的句子。所以,用心体会文章中抒发感情的句子,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就能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与主题领会得更加全面而透彻。

四、结束语

总之,文章的精髓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主题包含文章的情感、思想和中心。所以,怎样把握文章的主题就成为学生阅读的关键点。把握主题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再把这些感受用最简练的语言,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前面一部分概述事情的主要内容,后面一部分揭示文章的内在含义。这样,文章主题的表达就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揭示主题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刻,并记忆犹新。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题,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把握文章主题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分析题目,联系全文内容;在开头结尾中提炼关键词语;从抒情语句中寻找写作目的。

关键词:语文,主题,阅读策略,分析题目,关键词语

参考文献

[1]杨泉良.文本主题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J].语文知识,2013(01).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7篇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最终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可见理解文章的内蕴是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理解文章的内蕴?下面我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

一、有效的朗读

曹文轩曾 说“不朗 读 , 不‘语’,我们对‘文’也就难以有最深切的理解。”一年级的小学生知识积累非常有限,空洞的讲解只会让课堂乏味,学生只有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教授《棉花姑娘》时,我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名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燕子、七星瓢虫的不同语气。棉花姑娘生病了,她盼望着“医生”能来给她治病,所以她是焦急的心情,我指导学生读出焦急、难过的语气。啄木鸟、青蛙、燕子治不了棉花姑娘的病,我指导学生读出爱莫能助的语气,很抱歉的语气。七星瓢虫则是很自豪的语气,因为它们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棉花姑娘的病被七星瓢虫治好了,学生也释然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我能感觉到同学们的喜悦。朗读让学生走近文本、熟悉文本,为理解文章打下很好的基础。朗读更让孩子们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

二、批注式阅读——打开文本的“密码”

《学习的革命》一书提到,我们之所以可以轻松地浏览报纸,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报纸的密码,知道报纸分几个版块,如果我们要了解体育新闻,就可以直接翻到体育版块,那可以省去我们的很多时间。而面对文本,同样也有密码。这个密码就是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虽然一年级的孩子很小,我还是培养他们自主阅读文本的习惯。不过这种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教授《棉花姑娘》时,我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棉花姑娘生病后,它分别找谁帮忙”、“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我要求学生作批注,在找到的答案后画横线。学生把画横线的地方,联系起来读就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她找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忙,(它们都治不了她的病),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通过圈一圈,画一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句话的意思是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现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文辞也就是“语言”。

批注式阅读是感悟也是积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是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遇到好词佳句让学生画一画,读一读,背一背。我在教授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小路美在什么地方,并作批注;在学习《四个太阳》时,我给出的问题是“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自己画下来,读一读”;学习《夏夜多美》时同学轻松找出描写夏夜美景的句子。学生只有感知了实在的美,才能上升到理性的美。《美丽的小路》主旨是保护美丽的环境,只有体会了小路的美,才能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段,领会文章内蕴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8篇

所有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选择都趋向于“原汁原味”, 来源于国外的报纸、杂志等,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其特点与中文有根本区别。汉语文章属于“读者负责型”, 即读者能否读懂取决于读者自己, 没有相当的水平, 有时读起文章根本就像“雾里看花”。英语文章正相反, 属于“作者任务型”, 读者能否读懂文章, 取决于作者是否写得清楚明白, 只要作者认为文章当中某个概念讲得不透, 那么读者可能理解不到位, 或会给读者造成误解, 他一定会用举例、比喻、说明等写作手法把它讲透, 这就形成了一篇英文文章更多地使用先总后分的写作手法构建。当然, 根据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选材出处, 它们必然具备这种特点, 因此, 读懂高考英文文章比看懂汉语文章要简单得多。考生应该去除“阅读焦虑感”, 为提高阅读效率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二、认识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体裁, 加强语篇整体感知。

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着重检测考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语篇分析的能力, 以及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章体裁的认识, 对于语篇的整体把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 文章的体裁分成四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描写文。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 其语篇的结构和特点是不一样的。每年的高考英语试题当中基本上都会包括以上体裁的文章。 感知其语篇结构对快速获取总结性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是高考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语篇结构, 我们可以很快知道, 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 作者的目的何在。相对于作者提供的细节来说, 它完全起到“明灯”的作用, 用来统领全文。

(一) 记叙文

顾名思义, 记叙文就是通过一定的顺序将故事中的事件叙述出来, 一般按时间的顺序构造, 所以文章当中会出现很多有关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及在不同的时间点发生的事件。只要考生有意识地把所有事件或动作 (即文章的细节) 串联起来, 即可获得文章的大意, 其一般可概括为“何人何时干何事” (tell readers a experience) 。任何一篇记叙文, 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 这个主题往往揭示了人性、社会或生活本身某个重要的方面。在阅读记叙文时, 关键在于抓住故事的主题, 关注作者对主人翁动作的描写, 以及对人物的刻画, 这些更多地通过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呈现, 作者在这方面的措词目的是传达自己的某种感情和观点,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记叙文当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对话, 它们也是考试当中的重要部分, 因为对话不仅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而且能对场景的描写起到一定的渲染作用。阅读时, 要仔细揣摩人物的心理特点, 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

(二) 说明文

说明文的 目的是为 了解释 (explain something to read- ers) , 作者通常先提出一个要阐述的问题 , 接着通过读者更熟悉的概念示例, 通过比较与对比、过程分析、分类等手法把问题讲清楚, 达到让读者明白作者所要讲明的问题的目的。阅读这种文章, 考生要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 抓住每一段的主题句, 进而把握问题的真正原因。文章的中心通常出现在首段, 不管作者运用何种写作手法, 其他所有材料的组织都是为了中心服务, 即以讲明、讲透说明文的中心主题为最终目的。

(三) 议论文

议论文和说明文在结构上非常相似, 说明文的一些特点及作者的写作手法也会在议论文中运用, 但是二者有着本质区别, 说明文重解释, 而议论文重证明作者自己的观点或说服读者 (argue for one’s opinion or persuade readers) 。阅读议论文时, 考生要关注作者的观点。把握这两者篇章方面的相同点及区别将对提高考生的阅读速度、解题效率起到促 进作用。

三、认识高考阅读所考查的技能, 提高心理驾驭能力。

高考阅读理解到底要考考生哪方面的技能? 在高考当中,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做好题目, 只有认清目的, 考生才会更明确地阅读、更准确地阅读, 做到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从试题的设计和内容看, 对技能测试的要求主要归纳为五点:

(一 ) 考查概括全文主旨大意 , 用以说明主旨与大意的事 实与细节;

(二) 考查能否准确理解具体的事实, 以及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 ) 考查能否准确理解语段语句字面意思 , 以及理解深 层含义, 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四) 考查能否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 了解全语段内部各 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五 ) 考查能否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理解 , 结合中学生 应有的常识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在以上几点当中, 学生最大的难点在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文章深层次信息的理解, 以及结合阅读文章细节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判断。出现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长期以来, 精读点的重点是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忽视了对文章篇章结构、内容的主题及内在的含义作挖掘研究, 造成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 阅读文章就没什么问题了。事实与之相反, 高考的阅读理解不再是对语法的考查, 而是对文章信息的综合理解与处理。考生在阅读时, 应略去对语法的研究, 结合文章文体及语篇结构, 把重点放在整体内容的把握和体会, 以及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上。这样才会更有目的地阅读, 提高阅读速度, 把握考试的命脉。

四、认识高考阅读文章设题正确项与干扰项, 加快阅读及 解题速度。

高考阅读理解文章的阅读绝不是简单地对文章进行阅读, 实际上, 阅读还包括对文章后问题及选项进行有效的阅读。如果考生能够对所设的问题属于哪个考查的技能范畴及它的正确项与干扰项的特点有所认识, 那么, 考生在考试中的阅读效率无疑会大大提高。

高考阅读理解的选项具有唯一性, 命题的老师专家们设题时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律设题, 包括正确项和干扰项。只要考生对这些标准或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及敏感, 在考试过程中, 一定会发现阅读速度如此之快, 做题是如此得心应手。

(一) 正确项

在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中, 正解选项只有一个, 且它必然来源于文章。从历年高考阅读的正确选项来看, 我们很清楚地发现个中的设项规律:它都是基于文章信息的一个改写、总结或是合理的逻辑推断。改写即为同义表达, 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或句式传递出同样的意思, 这一方面学生在平时训练当中掌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总结和推理方面, 偏向于文章中心主题的总结, 是学生的一个弱项, 主要原因上面已经提过。但是经过体会同类问题及选项, 我们仍然很轻易地发现, 在总结和推理方面, 正确项在语气上更趋向于委婉, 而不是把话讲死、绝对化。我们在考试时要关注哪些选项含有不十分肯定或试探性语气。 比如:probably, possibly, may, usually, might, most of, more or less, relatively, be likely to, not necessary, although, yet, in addition, tend to等。

(二) 干扰项

在高考阅读理解中, 干扰项也有命题的原则, 因为这样才会使正确项的唯一性更具有说服性, 问题的对与错才会有标准。因为正确项的唯一性, 所以在一个题目当中, 干扰项, 也就是错误的选项有三个, 这就使得在干扰方面的手法更多。但是只要我们体会、总结, 那么做题时就会更加明确到位。干扰的规则通常有以下几种:

1.与正确项相对应的是 , 干扰项更多是把话讲得太死、太绝对化, 这类词有:must, always, never, the most, all, every, any, merely, only, completely, none, hardly, already, 等等。

2.选 项陈述与文章信息相反或完全相矛盾 :文章表达的 意思是肯定的, 但是选项是否定意思。

3.对象的更换 , 在错误选项当中通常会把主语 、宾语或事 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做细微的变化, 而改变了整个意思。

4.在主语和宾语的修饰上做出了放大或是缩小。例如:文章当中的信息为:Unless a chocoholic or workaholic is damaging their physical or mental health, Baruch says they should just be left to eat or work in peace. 那么, 选项中a chocoholic or worka- holic should be left to eat or work heartily.就为错误选项, 因为它已经把文章中的条件去除, 实际是放大了概念。

总之, 只要学生对近几年的高考阅读作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就不难发现阅读理解文章当中作者的写作手法、篇章及命题规律, 阅读有效性的提高将不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鲁子问.高中英语阅读技能.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9篇

那么,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 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综合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要求。根据教材的学习目标和考试命题, 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主要体现为:

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2.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3.理解某些段落的内容与作用;

4.理解与归纳文章的主旨。

据此, 教师须围绕以上四个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归纳解读方法, 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 笔者认为教师要以课内文章为基础, 因为教材作为知识资源具有非同一般的丰富性和典范性,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课本, 教师应该借助课内各类文章的解读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进而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课文《土地的誓言》为例, 分析重要词语“泛滥”和“埋葬”时, 教师应先从两者的原意入手, 然后结合作者当时的心境及情感进行理解, 这样就不难得出, 这两个词语几近完美的把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敌人的憎恨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 “似乎”、“确凿”两词应该分开来理解:“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和“荒园”的命名相对应的;“似乎只有一些野草”表明, 在“我”的观察与感觉中, 不仅仅只有野草, 还有其他的生命。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外, 还要及时对重要词语的解读方法进行总结, 让学生明确解答类型题的思维方法。

对于《风筝》最后一句“但是, 四面又明明是严冬,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理解, 要抓住句子所描写的环境特点:寒;还要把它与作者的经历和心情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因为精神被虐杀者的麻木不仁影响, 使得鲁迅先生的心境如寒冬般悲凉。此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 对于重要句子的把握, 可以把所写的事、物的特点作为切入口展开分析。有时候, 在一篇文章或者某段文字中, 会围绕着一句话来展开描写, 这样的话往往能起到统领全篇 (全段) 的作用, 比如学生在学了《济南的冬天》后就会形成这样的意识, 反之教师的阅读教学也做到了由单纯的课内文本分析到传授阅读方法的提升这一点。

在《最后一课》中, 第一自然段是“我”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其作用是刻画了一个稚气、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形象, 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对于这样的段落,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总结思路:着眼于全文, 结合上下文明确它的作用。再如, 朱自清的《春》最后三段文字耐人寻味, 类似这样的比喻, 其分析思路可以是:把本体和喻体联系起来, 寻找二者的相似点, 并得出作者所要突出的本体的特征, 进而明确句子所要表达的含义。

理解归纳文章主旨是全面把握课文的体现。所以, 掌握文章主旨的理解归纳方法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在学了《走一步, 再走一步》、《蝉》、《贝壳》、《紫藤萝瀑布》、《第一次真好》之后, 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抓住文章的主旨句是理解文章主旨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此外, 对于一些重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 归纳主旨时应该扣紧人物形象。比如《木兰诗》、《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等。

另外, 由于现阶段学生学习依赖性强, 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掌握学习方法意识淡薄。他们不爱思考, 更不愿质疑, 仅仅满足于教师所给定的答案, 对于教师课堂上的解读思路漠不关心, 甚至感到厌烦, 并没有认识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获得正确答案更重要。所以, 教师在以课内文章的解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要时刻锻炼学生的独立性, 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阅读方法和培养问题意识的习惯,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公。

有学者说:“语文从根本上说, 并不是一门知识课、真理课, 而是经验课、摹习课。”这意味着语文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文本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经验,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学生要在课内阅读体验中积极总结经验和练就解决问题的多向性思维能力, 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真正的主旨和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2]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2:229.

写景文章的阅读论文 第10篇

这样由“点”牵“面”而后掘“底”的一个阅读教学结构, 已显示出它轻负担、高效率的教学优势。笔者曾以这一课堂结构进行《社戏》的写景教学, 收到了极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轻松地学习了《社戏》极富江南特色的景物描写, 而且获得了丰富有趣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创造性理解。

《社戏》是鲁迅先生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故事中的景物描写是这篇小说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少年朋友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 情景交融, 充满江南水乡的特色。对此笔者安排一课时进行写景教学,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小说景物描写的能力, 理解它所起到的抒情作用。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一) 选点探究, 突破惯式

我们可以从课文中选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景语句作为学习景物描写的切入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习惯上往往对这写景句作如此解读:“从嗅觉的角度看, ‘水草清香’描写了清香之美, 然后从视觉的角度看, ‘月色朦胧’描写了月色之美;这两者之间运用分号表示描写的两个角度。”可是笔者在反复阅读揣摩中觉得仅仅这样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角度解读的江南水乡的美丽, 还是停留在浅层表面, 并且简单机械而缺少灵气。

阅读教学需研读语言文字来深入挖掘文本的本质内涵, 关键处的语言文字是披文得意、入情悟理的凭借。笔者以为, 语句中的“水气”一词值得把玩。作者在这两个分句中, 都运用了“水气”这个词。可见, 不管是“清香”还是“月色”, 如果离开了“水气”的浸润, 那么这些景色物象都不能有力地表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所以课堂上解读这个写景句,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到:清香夹杂在水气中, 月色朦胧在水气里, 所嗅到的、所看到的都离不开水, 一切都弥漫在水气中。这才是我们江南水乡与众不同的美。

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 应该正是江南的暮春初夏季节。如果这时, 教室窗外初夏的细雨正若有似无地细细洒落, 湿了地, 润了物, 小镇笼上了轻纱, 婉约地静默在水气中;远方, 山如浅黛, 淡墨留痕……那么, 课堂着实占尽天时之利!可以打开窗子, 让学生欣赏着窗外景物朦胧在水气中的江南美景, 感受空气中有水气扑面吹来的湿意, 进而品味鲁迅先生精妙的写景之语。

(二) 由点带面, 自主学习

一个写景句的学习, 仅仅是文本点状的学习, 还应该抓住一个契机、安排一个过渡,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的写景句, 由此全面带动文本整体的景物描写的学习。《社戏》一文, 除了上述“夹杂在水气”中的“清香”、“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之外, 还有“氤氲在水气中的戏台”等景物也别有一番味道。

课文第14节“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 模糊在远处的月色中, 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 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 就在这里出现了”;第22节“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 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 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满被红霞罩着了”。这前后呼应的两小节, 去时一如来时, 景色绮丽, 情致悠然, 撩人心弦。“模糊”、“仙境”、“漂渺”、“仙山楼阁”、“红霞罩着”等关键词语无不充分体现了水气氤氲的江南水乡特色, 戏台映衬着月色和灯火光, 在水气弥漫的朦胧中是那样的迷人眼帘。

“言语形式总是映现着言语主体的感知、认识、态度、情感, ‘怎么说’的实质其实就是怎么看、怎么想。” (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 所以,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 “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 戏台“漂渺”如仙境等言语无不表述着水气氤氲是江南水乡景物的“魂”之所在!缺少了“水气”, 无论怎么强调修辞运用, 江南水乡的景还是失去了灵气, 而不再水灵的江南无疑是干瘪无味的。

(三) 从面掘底, 纵深理解

了解了全文景物的特点, 也还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景物烘托人物心情等方面的抒情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鉴赏小说景物描写的能力, 培养他们由此产生自己情感体验的阅读能力, 从而获得“对自然和人生有益的启示”, 把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社戏》中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展现了广阔农村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这些内容无不表现出作者对那段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因而, 文本中的写景句子都蕴含着深深的情怀。比如, 作者写戏台的美好, 是为了表达“我”愉悦的心理, 只有仙境一般的意象才与心中热烈的情思相匹配。每一句写景莫不是如此。

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由点到面、由面及里地赏析了《社戏》中江南景物的描写, 其间既有对词句的创造性理解, 又有对文本情感的丰富体验, 纵横有次序, 表里有深度。

上一篇:企业党建与企业管理下一篇:高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