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范文

2024-07-24

抗心律失常药范文(精选11篇)

抗心律失常药 第1篇

1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分为五类:Ⅰ类:钠通道阻滞剂、Ⅱ类:β受体阻滞剂、Ⅲ类:钾通道阻滞剂、Ⅳ类:钙通道阻滞剂和其他类, 见表1。

2 抗快速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2.1 奎尼丁

为Ⅰa类和有效的广谱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严重, 仅偶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应有: (1) 胃肠道反应; (2) 金鸡纳反应; (3) 过敏反应; (4) 心血管反应。重者表现:心脏停搏、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颤动等。

2.2 普鲁卡因胺

为Ⅰa类和有效的广谱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

2.3 丙吡胺

为Ⅰa类和有效的广谱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恶心、排尿不畅。

2.4 利多卡因

Ⅰb类和速效的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 不用于预防性治疗。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震颤.

2.6 莫雷西嗪

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 但兼有Ⅰb类抗心律失常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2.7 普罗帕酮

Ⅰc类和广谱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口干及消化道反应等。

2.8 普萘洛尔

为Ⅱ类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主要不良反应:窦性心动过缓、消化道反应。

2.9 美托洛尔

为为Ⅱ类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较适用于高血压及冠心病伴期前收缩和心动过速者。主要不良反应为肢端发冷、失眠、腹胀或便秘等。

2.10 胺碘酮

由于该药兼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 故是治疗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角膜微小沉淀。

2.11 索他洛尔

注:APD代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主要抗心律失常谱指主要适用于治疗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INa代表Na+内流;Ikr、Iks分别代表快速、缓慢延迟整流性k+外流;Ⅰca-L代表L型ca2+内流;A代表腺苷受体;+代表作用强度。

为Ⅲ类和广谱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心动过缓。

2.12 溴苄铵

为Ⅲ类和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药。不良反应为呕吐、低血压、头晕恶心。

2.13 维拉帕米

为Ⅳ类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药, 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晕。

2.14 地尔硫

为Ⅳ类和抗心律失常效应与维拉帕米相似药。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眩晕。

2.15 腺苷

为三磷酸腺苷的前体和降解产物。

3 护理体会

3.1 了解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强化对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的理解记忆。

3.2 归纳各类药物的治疗特点及禁忌证, 进行高质量的监测和反馈。要注意追问其既往有无哮喘史, 注意哮喘发生等。

3.3 提升护理职业的信誉度, 完善职业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药理】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总结 第2篇

之前我在学这章的时候,感觉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很难记、很乱也没头绪。于是就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总结了一下,并做了笔记。本想发个帖子和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下了,可前一阵子好忙,就忘记发了。现在补上,有不妥或是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回复指教。那好,我们开始摇滚吧!

第一步:我们要知晓心律失常的不同临床表现所对应的心肌电生理特征

在这里我们将其分成室上性(心室以上的部分,包括心房、窦房结)和室性(即心室部分)两部分。

一、室上性

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性↓(注:在这里,向下箭头表示使之降低。也就是说,这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实现的。以下标注同上。)

Ca2+、β,代表药是维拉帕米、普萘洛尔(我们可以记成“维普网”,查文献常去的地儿)

2、房颤、房扑:房室结—传导↓

强心苷、Ⅰ类、Ca2+、β(Ⅰ类中奎尼丁首选)

3、阵发性室上性:房室结—消除折返

①传导↓,单向阻滞变双向阻滞 ②Ⅰb类,取消单向阻滞

强心苷、Ⅰ类、Ca2+、β、腺苷(腺苷仅作用于阵发性室上性,机理特殊,G蛋白偶联)

4、房性早搏:一般不治,要治的话,同上。

二、室性(这些好记!)

(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

Ⅰ类、胺碘酮(室性的问题,利多卡因基本都可以搞定,是首选)第二步:总结各种代表药的心肌电生理作用

(1)奎尼丁: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2)普萘洛尔: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3)维拉帕米: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

(4)利多卡因:①自律性↓②传导 高K+时,降速。低K+时,提速。(利多卡因使K+↑,同向削弱,逆向加强)③ERP相对↑

(5)普罗帕酮:Na+高亲和性,K+复极化无影响(这小兄弟可是Ⅰ类里最专一的哈!)(6)胺碘酮:万能(Na、K、Ca、α、β咱都阻断,犀利不?)可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东西啊,这药副作用也老大啦!

第三步:大家可能看的有点眼晕了吧,现在就拨开云边见日出吧!

一、室上性

1、窦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好像这几种药都能做到。但要注意了,这里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是慢Ca通道啊!而像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Ⅰ类的药都是快Na通道啊,胺碘酮是全能,也是全不能,样样都阻断,副作用也大,所以不用。维拉帕米是Ca通道阻滞剂。普奈洛尔阻断β受体,使Ca2+ 内流↓。

2、房颤、房扑:强心苷有负性变时,减慢心率,即使自律性↓的作用。你发现没,奎尼丁、普奈洛尔、维拉帕米的电生理作用都是一样的么?对,就找传导↓的就行了,除了利多卡因都行。

3、阵发性室上性:和2中一样,就是多了个腺苷,这个上面说了,单独记的!

4、房性早搏:和2一样。

二、室性

(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

心律失常治疗需要寻找理想药 第3篇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医学界人士,能否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治疗心律失常、又安全无毒的药物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从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方面探讨什么是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一、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的挑战及前景

由于早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价基于正常动物的心脏,以此获得的结果照搬到人类心脏,偏差很大。上世纪70年代的追求目标是寻找耐受性好的抗心律失常药,1980年代发展起来了耐受性好、治疗早搏十分有效的钠通道阻滞剂。然而一个1989年提前终止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发现使用钠通道阻滞剂使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增加2-3倍。后来被人们所熟知为“抗心律失常药的促心律失常作用”。在钠通道阻滞剂因增加猝死风险而暗然失色之后,人们发现了Ikr阻滞剂。然而,Ikr阻滞剂的临床使用同样出现了促心律失常作用,因而也没有达到意想的地位。因此,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如胺碘硐)占领了目前的市场,尽管其明显的心外副作用,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较为安全的离子通道阻滞剂。

二、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向

非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明显抑制恶性心律失常减少死亡率的认识是近年来在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一大进步,它最早是从β受体阻滞剂在抗心律失常作用中得到的认识和启发。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最为肯定,在65个随机临床试验的18000例患者中,心肌梗死后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可使相对危险性降低20%。鉴于上述观点,中医药的发掘,药方优化组合、纯化工艺提高,可望达到多离子通道阻滞和非离子通道调节的综合效果,创造出更合理的新药。这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方向。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大学教授黄从新认为,部分中药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显示出好的苗头,应该尽快启动大规模的循证医学研究,拿出令人信服的结果。吴以岭教授认为,低毒、安全、有效的中药是摆脱心律失常治疗困境的出路之一,并提出治疗心律失常需要“整合调节”,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我国第一个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参松养心胶囊就体现了“整合调节”的思路,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均取得了理想效果。

三、整合调节

—药物干预新策略

参松养心胶囊是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治疗心律失常的复方中药,由人参、山茱萸、甘松等药物组成,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效,药效学研究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CaCl2所致小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能够明显减少乌头碱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同时,参松养心胶囊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律失常程度,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耗氧量试验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冠脉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从而对心肌细胞活动提供能量保证,增强心肌细胞抵抗不良刺激的能力,改善应激状态。

由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为组长单位开展的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循证医学临床研究:与慢心律对照治疗室性早搏(900例);与心律平对照治疗阵发性房颤(380例);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68例(病窦、房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结果总有效率为62.1%。24小时平均心率提高7.15次/分;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择与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报告31篇(3013例),心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实验研究证实:对心室肌细胞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且可增强窦房结起搏电流、改善窦房传导、调节自主神经,从电生理分子水平阐明了该药“整合调节”的作用特点,为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抗心律失常用药的调查与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某院2011年~2012年门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使用表格建立记录数据库, 进行统计和分析, 分析药物销售总额, 出库数量、限定日剂量 (DDD) 、用药频度 (DDDs) 等。

1.2 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 O) 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作为药物利用动态的客观指标, 采用药物利用频度 (DDDs) 作为药物评价药物在临床中的地位, 参考《新编药物学》 (第17版) 以及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及某院抗心律失常用药实际应用情况, 确定各药的DDD值, 通过计算出各用药频度 (DDDs) [DDD指药物限定日剂量, DDDs为用药频度。DDDs显示的是某种药品以一天为单位的使用频度, 其值越大说明该药品的使用越频密]。计算公式为:

DDDs (用药频率) =用药总量/该药的DDD值

2 结果

2.1 抗心律失常用药分类情况:

抗心律失常用药通常采用Vaughan Williams分类法[2], 分为四类, 其中Ⅰ类药又分为A、B、C三个亚类。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1) Ⅰ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 属此类的有奎尼丁等药。 (2) Ⅰ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 属此类的有利多卡因等药。 (3) Ⅰ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 属此类的有氟卡尼等药。Ⅱ类——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它们因阻断β受体而有效, 代表药有普萘洛尔。Ⅲ类——选择地延长复极过程的药它们延长APD及ERP, 属此类的有胺碘酮。Ⅳ类——钙拮抗药它们阻滞钙通道而抑制Ca2+内流, 代表药有维拉帕。

2.2 某院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情况:

某院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片剂) :地高辛片 (0.25 mg×100片/瓶) 、普萘洛尔 (心得安片10 mg×100片/瓶) 、维拉帕米 (异搏定片40 mg×30片/瓶) 、莫雷西嗪片 (50 mg×40片/瓶) 、普罗帕酮 (心律平片50 mg×50片/瓶) 、胺碘酮 (可达龙片200 mg×10片/盒) 、地尔硫卓片 (30 mg×36片/盒) 。常用注射剂有:可达龙注射液 (150 mg∶3 m L×6支/盒) 、异搏定针 (2 m L∶5 mg×5支/盒) 、合贝爽粉针 (10毫克/瓶) 、心律平注射液 (35 mg∶10 m L×5支/盒) 、利多卡因针 (2%×5 m L×5支/盒) 。

2.3 2011年~2012年抗心律失常用药消耗情况, 见表1、2。

2.4 2011年~2012年抗心律失常用药消耗情况分析: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2年总消耗剂量的前三都是可达龙片、地尔硫卓片、心得安片。可达龙片2年平均消耗量为11250000 mg。主要以200 mg的片剂的为主, 其他剂型和规格在市场上均只占有很小的比例。而且胺碘酮为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疗效可达80%以上[3]。地尔硫卓片平均消耗量为8394740 mg, 地尔硫卓能够直接抑制钙通道, 减慢房室结传导, 能够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从而起到减慢心室率作用[4]。心得安片平均消耗量为7334576.7 mg。规格为10毫克/片, 其剂量虽小, 但是出库量大, 所以总消耗量也很多。

3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联合运用情况分析

由于心律失常发生机制非常复杂, 临床上仍缺乏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药物, 对部分难治性心律失常, 单一药物难以达到疗效或因患者对其不良反应难以耐受, 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可以取得满意疗效。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 (1) 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应比用单一药物防止室速、室颤更有效; (2) 应比单一用药有更高的治心律失常作用; (3) 应能够利用每种单药的较小剂量维持疗效, 避免中毒[7]。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某院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其结果为销售总金额为地尔硫卓片和可达龙片排前, 但DDDs排序却是心得安片和地高辛片居前, 说明我院抗心律失常用药较合理, 价格便宜的药心得安和地高辛为我国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药, 用药频度较大, 用药强度大, 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7]。但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监测记录其临床表现对选择最佳药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可达龙片为代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将仍然是我们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线药物, 而具有多通道阻滞 (IKr、IKs、Ito、INa等) 作用的复合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为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带来曙光[8]。

参考文献

[1]赵志刚, 史卫忠, 王孝蓉.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进展及安全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 5 (3) :5-9.

[2]Vaughan Williams EM.A classification of antiarrhythmic actions reassessed after a decade of new dings[J].Clin Pharmacol, 1984, 24 (1) :129-147.

[3]王有成, 李忠军.胺碘酮抗心律失常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7) :97-98.

[4]李优鑫, 毛静远, 李惠芬.地高辛血药浓度检测方法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 2007, 32 (4) :285-288.

[5]Amodeo C, Kobrin I, Rentura H O.Immediate and shor ttermhemodynamic effects of diltiazeminoatuebts with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1986, 73 (1) :108.

[6]陈书中, 夏云琨.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控制心房纤颤伴快速心室率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4, 13 (4) :285-287.

[7]王国胜, 董淑婷, 张茹.抗心律失常药应用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16 (2) :152-153.

抗心律失常药 第5篇

[题目答案分离版] 字体: 大 中 小

一、A1

1、与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无关的是 A、镇吐作用 B、锥体外系作用 C、调温作用 D、降压作用

E、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氯丙嗪由于阻断α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压,同时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3,点击提问】

2、氯丙嗪锥体外系症状不包括 A、帕金森综合征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静坐不能 D、体位性低血压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①帕金森综合征;②急性肌张力障碍;③静坐不能;④迟发性运动障碍。【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4,点击提问】

3、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特征性不良反应是 A、体位性低血压 B、过敏反应 C、内分泌反应 D、锥体外系反应 E、消化系统反应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应用氯丙嗪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5,点击提问】

4、下列有关氯丙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温作用与外周环境有关 B、主要影响中枢而降温 C、可用于高热惊厥 D、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E、仅使升高的体温降至正常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氯丙嗪对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使体温调节功能降低,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环境温度低于正常体温的情况下,可使体温降低,不但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也可降低正常人体温;环境温度较高时,氯丙嗪也可使体温升高。【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6,点击提问】

5、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抗精神病作用相平行的是 A、降压作用 B、镇静作用

C、抑制唾液腺分泌作用 D、锥体外系作用 E、催吐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7,点击提问】

6、有关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A、抗精神病作用 B、催眠和麻醉作用 C、镇吐和影响体温 D、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E、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18,点击提问】

7、氯丙嗪的降温作用不同于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是 A、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功能 B、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散热功能 C、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功能 D、增强体温调节中枢的散热功能 E、增强体温调节中枢的产热功能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0,点击提问】

8、氯丙嗪调节体温,最有可能的是 A、20℃室温+37℃体温 B、20℃室温+39℃体温 C、40℃室温+34℃体温 D、40℃室温+37℃体温 E、40℃室温+38℃体温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1,点击提问】

9、氯丙嗪治疗效果好的疾病是 A、抑郁症 B、精神分裂症 C、妄想症 D、精神紧张症 E、焦虑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2,点击提问】

10、下列药物不属于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的是 A、氯丙嗪 B、奋乃静 C、三氟拉嗪 D、硫利达嗪 E、氯普噻吨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3,点击提问】

11、不属于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 A、氯丙嗪 B、奋乃静 C、氟奋乃静 D、五氟利多 E、5-氟尿嘧啶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4,点击提问】

12、不属于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是 A、口干、便秘、心悸 B、肌肉颤动 C、习惯性和成瘾性 D、低血压 E、粒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6,点击提问】

13、适用于伴有焦虑或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 A、氟哌啶醇 B、奋乃静 C、硫利达嗪 D、氯普噻吨 E、三氟拉嗪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7,点击提问】

14、常用于治疗以兴奋躁动、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 A、氟哌啶醇 B、氟奋乃静 C、硫利达嗪 D、氯普噻吨 E、三氟拉嗪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8,点击提问】

15、可作为“神经安定镇痛术”成分的药物是 A、氟哌啶醇 B、氟奋乃静 C、氟哌利多 D、氯普噻吨 E、五氟利多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29,点击提问】

16、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是 A、丙米嗪 B、地昔帕明 C、氟西汀 D、马普替林 E、米安色林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氟西汀为强效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比抑制NA再摄取作用强200倍。【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81,点击提问】

17、丙米嗪的药理作用是 A、抗抑郁作用 B、抗焦虑 C、抗精神病 D、抗躁狂 E、镇吐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83,点击提问】

18、下列有关丙米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B、M受体阻断作用 C、降低血压

D、促进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 E、对心肌有奎尼丁样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84,点击提问】

19、碳酸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 A、5-HT再摄取 B、NA和DA的释放 C、5-HT的释放 D、DA的再摄取 E、DA的再摄取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87,点击提问】 20、有抗抑郁作用的丙米嗪的代谢产物是 A、阿米替林 B、马普替林 C、多塞平D、诺米芬新 E、地昔帕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89,点击提问】

21、丙米嗪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A、阿托品样作用 B、变态反应 C、中枢神经症状 D、造血系统损害 E、奎尼丁样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91,点击提问】

22、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是 A、五氟利多 B、舒必利 C、奋乃静 D、氟哌啶醇 E、氯氮平【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舒必利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五氟利多属二苯基丁酰哌啶类,是口服长效抗精神分裂症药,奋乃静、氟哌啶醇和氯氮平为治疗精神病药。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84,点击提问】

23、氯丙嗪的药物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心 B、肝 C、肾 D、脑 E、血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氯丙嗪可分布于全身,脑、肺、肝、脾、肾中较多,因脂溶性高,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70,点击提问】

24、氯丙嗪排泄缓慢可能是 A、蓄积于脂肪组织 B、肾血管重吸收 C、肝脏代谢缓慢 D、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E、代谢产物仍有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氯丙嗪因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停药后数周至半年,尿中仍可检出其代谢产物,故维持疗效时间长。本药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老年患者须减量。【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69,点击提问】

25、不属于氯丙嗪的不良反应是 A、帕金森综合征 B、抑制体内催乳素分泌 C、急性肌张力障碍 D、患者出现坐立不安 E、迟发型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氯丙嗪可使催乳素分泌增多,引起高催乳素血症。【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67,点击提问】

26、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主要是 A、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 B、激动中枢M胆碱受体

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D、激动中枢5-HT受体 E、阻断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功能亢进所致,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故选Α。【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65,点击提问】

27、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机制是阻断 A、大脑边缘系统的DΑ受体 B、黑质-纹状体DΑ受体 C、中脑-皮质DΑ受体 D、结节-漏斗部DΑ受体 E、脑内M受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Α受体,胆碱能神经占优势所致。【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63,点击提问】

28、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中降压作用最强的是 A、三氟拉嗪 B、氟奋乃静 C、奋乃静 D、氯丙嗪 E、硫利哒嗪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氯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中降压作用最强的,以肌内注射尤为明显。其次是硫利哒嗪;最弱的是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奋乃静。【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62,点击提问】

29、下列有关丙米嗪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抑郁作用 B、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C、对各种抑郁症均有效 D、可阻断M受体产生阿托品样作用 E、有奎尼丁样作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丙米嗪的药理作用有:

(1)中枢神经系统:抑郁症患者服药后可提高情绪,振奋精神,缓解焦虑,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等,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对各种抑郁状态均有效。但奏效慢,需1~2周。(2)自主神经系统:治疗量丙米嗪可阻断M受体,产生阿托品样作用。(3)心血管系统: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和心律失常。有奎尼丁样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48,点击提问】 30、与氯丙嗪阻断多巴胺受体无关的是 A、镇吐作用 B、锥体外系作用 C、调温作用 D、降压作用

E、抑制生长激素分泌作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氯丙嗪由于阻断α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压,同时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44,点击提问】

31、下列有关氯丙嗪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治疗剂量镇静安定,大剂量麻醉 B、对精神病无根治作用,需长期用药 C、对精神病有根治作用,不产生耐受 D、有镇静安定作用,小剂量可引起麻醉 E、不良反应极少,且对精神病有根治作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氯丙嗪具有抗精神病作用和镇静安定作用,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主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必须长期服用维持疗效,减少复发。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40,点击提问】

32、对抗氯丙嗪所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可用 A、异丙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普萘洛尔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氯丙嗪阻断α受体,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并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氯丙嗪所引起的低血压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用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等药物治疗。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主管药师-专业知识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37,点击提问】

二、B

1、患者男性。26岁,患精神分裂症,给予氯丙嗪治疗一段时间后,躁动不安、幻觉妄想等症状得到控制,目前出现明显震颤、流涎等症状。<1>、此不良反应症状应属于 A、过敏反应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帕金森症 D、静坐不能 E、迟发性运动障碍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1,点击提问】 <2>、对抗此不良反应宜选用 A、多巴胺 B、阿托品 C、苯海索 D、新斯的明 E、去甲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2,点击提问】

2、A.阻断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 B.阻断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

C.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的多巴胺受体 D.阻断上行激活系统的α受体 E.阻断周围血管的α受体

<1>、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机制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锥体外系反应主要症状的原因系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使纹状体DA功能减弱、ACh功能相对增强所致。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4,点击提问】 <2>、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理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氯丙嗪由于阻断α受体、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而降压,同时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大剂量给药可致明显的直立性低血压。【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5,点击提问】

3、患者男性,24岁。一年前出现幻觉、妄想、言语紊乱等症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一直服用氯丙嗪50mg,bid治疗

<1>、氯丙嗪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机制是 A、激动中脑-边缘、中脑-皮层系统通路的D1受体 B、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 C、阻断中枢α受体

D、阻断中脑-边缘、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 E、激动第四脑室底部后极区的DA受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7,点击提问】 <2>、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 A、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 B、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 C、退热、防晕、抗精神病 D、退热、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 E、低血压性休克、镇吐、抗精神病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8,点击提问】

<3>、长期大量应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 A、皮疹 B、锥体外系反应 C、直立性低血压 D、肝脏损害 E、内分泌系统紊乱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39,点击提问】

<4>、关于氯丙嗪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下列不正确的是 A、帕金森综合征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静坐不能 D、迟发性运动障碍 E、开-关现象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0,点击提问】 <5>、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 A、α-受体阻断作用

B、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 C、M受体阻断作用

D、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 E、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1受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1,点击提问】

4、A.吩噻嗪类 B.丁酰苯类 C.硫杂蒽类 D.苯甲酰胺类

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1>、利培酮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3,点击提问】 <2>、舒必利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4,点击提问】 <3>、氯丙嗪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5,点击提问】 <4>、氟哌利多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7,点击提问】 <5>、氯普噻吨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48,点击提问】

5、A.5-HT受体

B.抑制5-HT的再摄取 C.肌醇生成 D.DA受体

E.抑制NA和DA释放 <1>、碳酸锂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50,点击提问】 <2>、氯丙嗪阻断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51,点击提问】 <3>、多塞平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52,点击提问】 <4>、奋乃静阻断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554,点击提问】

6、A.吲哚美辛 B.左旋多巴 C.丙咪嗪 D.哌替啶 E.氯丙嗪

<1>、患者,女性,45岁,多年来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本药半年效果明显,近来出现喘息,注射肾上腺素无效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吲哚美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77,点击提问】

<2>、患者,男性,30岁,1年前因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医生给服用的药物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吲哚美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78,点击提问】

<3>、患者,男性,60岁,半年前出现肌肉僵硬,运动不自由,继而手颤,医生给开了药,应该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吲哚美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氯丙嗪用于精神分裂症、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病。【该题针对“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9379,点击提问】

7、A.5-HT受体

B.抑制5-HT的再摄取 C.抑制NA的再摄取 D.DA受体 E.N胆碱受体 <1>、瑞波西汀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56,点击提问】 <2>、氯丙嗪阻断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57,点击提问】 <3>、氟西汀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抗抑郁药和抗躁狂症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33258,点击提问】 <4>、奋乃静阻断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抗心律失常药物:切勿乱用 第6篇

所有心律失常都可以用药物治疗吗?

最简便、实用的心律失常分类是把心律失常分成缓慢心律失常(俗称心动过缓)和快速心律失常(俗称心动过速)两大类。由于正常的窦性心律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因此,心率(指心室的跳动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的,称为心动过缓,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窦房阻滞、房室阻滞等。心室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的,称为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交界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目前没有特效药物,紧急时可以静脉用一些阿托品、异丙基肾上腺素、山莨菪碱等救一下急(不宜长期应用),还真没有较好的口服升高心率的药物,主要靠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

而对于快速心律失常,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的钠、钾、钙通道等,抑制自律性和(或)中止折返而纠正心律失常。由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比较复杂,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也多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必须作全面考虑,并应讲究用药的剂量及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要注意什么?

抗心律失常药物共分为五大类,下面分别列出它们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用药注意事项。

1、第一类药物是钠通道阻滞药,进一步分为IA、IB及IC等三个亚类。

IA类的代表药物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双异丙吡胺、阿义马林等药物国内已经不再生产。

IB类的代表药为利多卡因(静脉应用),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和心室肌,适用于各种原因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或洋地黄中毒等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禁忌证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肝功能障碍。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出现毒性反应,表现嗜睡、兴奋、感觉异常、定向障碍、抽搐、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出现传导障碍等。因本药能迅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心肌抑制作用甚轻,故目前认为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苯妥英钠(大仑丁)的作用机理与利多卡因相似,主要适用于由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以及麻醉、心脏手术、电击复律等时出现的急性室性心律失常,但效果不如利多卡因,临床应用较少。美西律(慢心律)对心肌的抑制小,口服吸收完全,适用于急性及慢性室性心律失常,或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用以口服维持其疗效,不良反应有震颤、复视、感觉异常、共济失调等,或有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应用禁忌证为心动过缓、室内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IC类的代表药为普罗帕酮(心律平),适用于治疗各种室性、室上性及旁道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头晕无力、立位低血压及房室传导阻滞。而氟卡胺、氯卡胺、恩卡胺等国内很难买到。

2、第二类药是β受体阻滞剂,国内应用最多的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柳氨苄心定等几种,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律失常,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及室性心律失常。禁忌证为: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及产妇分娩前均不宜应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窦性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胃肠切除术后服心得安可发生低血糖;孕妇服用该药物经胎盘入胎儿循环可抑制胎心,故忌用。

3、第三类药为复极抑制药,主要通过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起作用。溴苄胺已经失传二十余年,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乙胺碘呋酮(胺碘酮),适用于各种房性、室性早搏及快速心律失常,尤其对于心功能不全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患者属于首选用药。禁忌证为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和对碘过敏者。长期用药应注意心电图QT间期延长。长期服用角膜可有棕黄色沉淀物,但不影响视力,多于停药后消失,间歇服药或用甲基纤维素或钠碘肝素溶液滴眼可防止发生。每一分子胺碘酮中含2个碘原子,每天400mg相当于原素碘188.8mg,因而长期服药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如QT间期明显延长者应遵医嘱减量或停药,以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晕厥。大量长期服用还可引起肺纤维化的严重不良反应。

4、第四类药为钙拮抗剂。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作用。当前临床应用广泛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主要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旁道逆传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及窦性心动过速等。禁忌证为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和低血压。

5、第五类药为其他类,主要包括洋地黄类药物和腺苷类药物。洋地黄类适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功能不全并发的室上速及心房颤动。但禁用于预激旁道并发的心房颤动,应用时需注意毒性反应。腺苷与三磷酸腺苷(ATP)主要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性终止,静脉给药后常即刻终止,深受临床欢迎。

哪些心律失常不需要治疗?

如果把窦性心律失常计算在内,则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0%,意味着心律失常人皆有之。如果对一般人群连续监测7天心电图,半数左右会记录到室早、房早、房速、房颤等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但有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治疗,很多心律失常其实不需要治疗。

决定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需客观评估该心律失常对人体危害的大小与缓急。评价依据有心率快慢、持续时间、是否房室分离、心脏结构功能是否正常等。不需治疗的心律失常按照原因不同,可分成以下两种类型:(1)对人体危害小: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虽持续存在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2)存在不可逆的形态学或功能学损害:传导异常的患者病理性、退行性的损伤多数为固定而不可逆,对其再做进一步治疗已无更多意义,例如房内阻滞、房间阻滞、左、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等。

以下为常见的集中不需治疗的心律失常:(1)无症状性轻微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游走心律等;(2)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各种早搏,尤其是没有明确病因、心脏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异常、越活动越减轻者;(3)偶发、短阵的室上性心动过速;(4)逸搏性心律不需针对其进行治疗,除非引起逸搏性心律的病因比较严重;(5)并行心律;(6)轻度传导阻滞,包括房内阻滞、房间阻滞、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左右束支阻滞等。

但是,不治疗不等于对其置之不理,应定期复查,观察进展的快慢、对心脏结构和功能有无不良影响,应充分重视、加强监测。

心律失常如何自救?

如果是脉搏很快伴心慌,首先深吸一口气后憋住,直到憋不住再喘气,有些心动过速可以恢复正常,可以重复憋气几次。如果仍是脉搏很快,应立即到就近医院急诊诊治。对既往无哮喘、严重的传导阻滞、心衰等病史的患者,如离医院较远或在野外,可在去医院途中自行口服心得安、或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或阿替洛尔(氨酰心安)以减慢心率。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颤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才能口服普罗帕酮等药物复律,以防不测。

他汀类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分析 第7篇

1 他汀类药抗心律失常的实验及临床依据

1.1 抗房性心律失常的实验及临床依据

随着临床对房颤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提示抑制炎症与抗氧化应激是抗房颤的有效手段。Carnes CA等发现, 水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C通过清除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及其他氧化剂, 可改善心房电生理重构与术后房颤的发生[2]。Siu CW等发现观察组在复律前服用辛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较对照组复律后复发率显著降低40%, 表明他汀类药可有效降低孤立性房颤复律后的复发率[3]。

1.2 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及临床依据

心源性猝死是冠心病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临床实验提示,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他汀类药可有效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Fonarow等通过对654例冠心病植入ICD患者术后随访, 结果表明他汀类药治疗室颤的风险比率为0.72 (P=0.046) , 提示他汀类药可显著降低冠心病ICD植入术后患者室颤及心脏猝死的风险[4]。根据Blat等在美国心脏病学会 (ACC) 52届年会上的报告, 表明接受他汀类药治疗的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治疗者, 且受益无性别、年龄段及高血压病史的局限, 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2 他汀类药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2.1 抗炎机制

近年临床与基础研究均显示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是心房颤动 (AF) 发作、复发及持续的首要因素。实验室发现炎性反应可引起AF发生, AF持续发作可进一步加剧炎性反应。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从而有效减少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2 抗局部缺血机制

心源性猝死是是冠心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是临床上导致冠心病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直接原因。近年的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证实,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抗氧化等多个途径来稳定或逆转粥样硬化斑块, 防止斑块破裂, 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缺血发作, 达到减少由缺血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及缺血或再灌注诱导的心电不稳定发生。

2.3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机制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与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 (NO) 合成酶 (eNOS) 增加NO合成, 使内皮细胞功能改善, 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生长, 稳定斑块及抗血栓形成, 缓解缺血发作、缩小心梗面积, 从而较少心律失常发生[5]。

2.4 稳定易损斑块机制

报道数据显示, 有70%左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改善斑块的不稳定可有效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 他汀类药可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 激活单核细胞 (或巨噬细胞) 系统, 减少斑块内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 从而稳定易损斑块, 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与心律失常的发生。

2.5 抗氧化机制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氧自由基产生过多与心血管疾病有关。他汀类药可通过阻断RHO家族的小三磷酸鸟苷 (GTP) 结合蛋白活性, 来抑制氧自由基酶的产生, 同时在信使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水平上调过氧化氢酶及对氧磷酶等抗氧化酶活性, 发挥抗氧化作用。

2.6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机制

目前众多研究表明人体植物神经功能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有关。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与提高心率变异性达到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目的。Pliquett等发现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可降低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3,4,5]。

3 临床研究方向

近年大量的临床试验相继证实, 他汀类药可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 从而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在冠心病的一级与二级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外, 还具有抗炎、抗局部缺血、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稳定易损斑块、抗氧化及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显著改善心律失常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临床尚不明确。未来领域研究应深入对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超, 傅向华.他汀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08, 14 (15) :541-532.

[2]Carnes CA, Chung MK, Nakayama T, et al.Ascorbate attenuatesatrialpacing-induced peroxynitrite formation and electricalremodeling and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atrial434fibrillation[J].Circ Res, 2001, 89 (6) :E32-E38.

[3]Siu CW, Lau CP, Tse HF.Preven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by Statin Therapy in PatientsWith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Successful Cardioversion[J].Am J Cardiol, 2003, 92 (5) :13447-13450.

[4]Fonarow GC, Wright RS, Spencer FA, et a1.Effect of statin use within the first24hours of admiss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early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Am J Cardiol, 2005, 96 (5) :611-616.

中医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第8篇

1 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机制

心为君主之官,主行血脉而藏神明,心病则气血逆行,神明不安,发为惊悸怔仲。其病因不外虚实两方面。金代医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论:“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气虚也,二者,停饮也。”《丹溪心法》载:“惊悸者血虚,…怔仲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莫测等[3]认为心律失常多由痰湿阻络,气血亏虚,气滞血瘀,心肾阳虚,阴虚火旺原因引起。

杨意平[4]认为虚者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而实者多因痰火扰心、水饮凌心、瘀血阻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韩志君[5]从对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对心肌细胞膜受体及酶类的影响、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对心肌基本特性的影响、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 中医药治疗

2.1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治疗

魏裕红[6]随导师运用保元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显著疗效。

李吉灵[7]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其振奋心阳之功,临床上凡属心阳亏虚之病证,每投此方,无不效验。

张秀娟[8]用参附复脉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02例,总有效率为96%,针对心率改善这一项的有效率为82.2%。

郑素梅[9]黄芪地黄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23例,全部观察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经卡方检验,χ2=9.17,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朱晓俊[10]用四逆汤合生脉散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37例结果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89。

梁晨[11]用稳心安神胶囊治疗冠心病并缓慢性心律失常41例发现:稳心安神胶囊在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与西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相当,且在停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能够单独应用而症状缓解,在提高心率方面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没有区别,在伴随症状的改善上作用明显,而没有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应用稳心安神胶囊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不仅可以解决西药不能解决的矛盾,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代晓红[12]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结果:治疗组60例,显效2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例,显效19例,有效2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乔志宏[13]同通过益气温阳的方法用升率汤(制附子、人参、黄芪、细辛、丹参、当归、麦冬等)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对单纯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节综合征的疗效十分明显。

2.2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药复方治疗

孙庆财以柴胡陷胸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60例,其中治愈43例(71.6%),好转15例(25.1%);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

舒力强[14]用加味定悸方(生黄芪30g,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9g,丹参30g,川芎15g,红花9g,赤芍15g,黄连10g,香附9g,佛手9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药治疗组42例,西药对照组36例,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说明加味定悸方有确切的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

贾钰华[15]通过实验证明:定心方及氧化苦参碱能明显降低再灌注大鼠血清ICAM-1的表达,减轻再灌注心律失常,并且氧化苦参碱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常灵苗[16]对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步长稳心颗粒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室上性早搏有效率分别为72.5%、80.0%,治疗室性早搏有效率分别为78.3%、83.3%,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房颤有效率分别为37.5%、72.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宋国庆[17]用复律煎剂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治疗组90例,显效10例(11.11%),有效66例(73.33%),无效14例(15.56%),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30例,显效2例(6.67%),有效15例(50.00%),无效13例(43.33%),总有效率5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单味中药治疗

赵明[18]在探讨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律失常保护作用的效果和机理中发现: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和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韩丹丹[19]在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缺血再灌注致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氧化苦参碱(OMT)组与模型组比较,OMT15,30和60mg·kg-1组室性早搏(VP)出现时间延迟、室性心动过速(VT)持续时间缩短(P<0.05,P<0.01),OMT30和60mg·kg-1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1),并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OMT0.1、1.0和10.0mmol·L-1组家兔离体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幅值(APA)减小,动作电位10,50及90复极化时程(APD10,APD50及APD90)明显缩短(P<0.05,P<0.01),且TEA可减弱其作用。

赵艳威[20]在探讨丹参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丹参素25μmoL/L组和50μmoL/L对豚鼠心室肌细胞Na+通道电流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谢世荣[21]在研究甘草次酸(Gta)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中发现:Gta组和奎尼丁(Quin)组大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显著低于Ns组(P<0.01);Gta组小鼠未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Quin组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明显减少,Ns组小鼠全都发生心房纤颤或扑动。

李辉[22]在黄连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的研究中发现黄连素对多种原因引起室性期前收缩均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3 针灸穴位治疗

王继萍[23]采用中药穴位外敷来益气温阳,养阴安神配合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心肌应激性、延长心房不应期治疗阵发性房颤能较好的起到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预防复发的作用。

周文斌[24]在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中证实:当归Ⅱ号注射液原穴配伍合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比西药组、单纯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好,特别是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4 小结

中医药抗心律失常无论是临床及实验研究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效果已经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和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还有很多问题:①中药抗心律失常的机制还不甚明了,没有突破性,结论多是通过推论得出。②临床实验研究样本数量少,说服力不强。③虽有很多有效药物,但缺少对急危重病人的应急药物。今后需要进步进行理论创新,加强实验研究,增加临床观察样本,开发有效成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优势。

抗心律失常药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实验动物清洁级 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g±20 g,购自北京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9-0007。

1.1.2 实验仪器与药物 渗透压仪 Fiske 210(美国 ADVANCE公 司 );DMI-Universal Puller拉 制 仪 ;膜片钳放大器EPC10(美国HEKA公司);微操MP-225 (美国SUTTER INSTRUMENT COMPANY);显微镜IX71(日本OLYMPUS公司);微电极B15014F(武汉微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剂PB-21(德国Sartorius公司);纯水机Elix、抽滤泵及滤膜(美国MIILIPORE公司);恒温水浴锅 (美国Poly Science公司);BT100-2J蠕动泵。

益气复脉合剂(党参、黄连、半夏、鬼箭羽、川芎、丹参、赤芍、白芍、炙甘草、酸枣仁和远志),药物终浓度4.13 g/mL。异丙肾上腺素、二甲基亚砜(DMSO)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购自Sigma公司;Collagenase type 2购自Washington公司,其余试剂药物购自Alfa公司。

1.1.3主要溶液 配制无钙 台氏液 (Tyrode solution):NaCl 140.0 mmol/L,KCl 5.4 mmol/L,MgCl21.0 mmol/L,HEPEs 10.0 mmol/L,D-Glucose 10.0 mmol/L,NaOH调至pH7.4;有钙台式液:在无钙台式液基础上 加1.8 mmol/L CaCl2;KB液:KOH 80.0 mmol/L,KCl 40.0mmol/L,KH2PO425.0mmol/L,MgSO43.0mmol/L,L-Glutamic 50.0mmol/L,Taurine 20. 0mmol/L,EGTA1.0mmol/L,D-Glucose 10.0mmol/ L,KOH调节至pH7.2;消化液:含60% Collagenase type 2+20% BSA+50μmol/L Ca2+的无钙台氏液;动作电位电 极内液:NaCl 10.0 mmol/L,KCl 120.0 mmol/L,MgCl25.0 mmol/L,HEPEs 20.0 mmol/L, EGTA5.0mmol/L,Na2ATP 3.0mmol/L,KOH调节至pH7.2;给药溶液:为有钙台式液+1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Iso);浴槽溶液:为有钙台式液。

1 .2方法

空白对照 组 (WT)给予蒸馏 水3.4 8mL/(kg·d)灌胃 ;中药组(CM)给予益气复脉合剂3.48 mL/(kg·d)灌胃,给药7 d,采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大鼠左心室肌细胞。于术前15 min腹腔注射肝素(1 000 U/kg),10%水合氯醛溶液(0.35 g/kg)麻醉, 开胸,迅速取出带有一段主动脉的心脏,置于4 ℃台式液中清理 和冲洗残 余血液,并迅速挂 于Langendorff装置上进行主动脉逆行灌注,在36.7 ℃,6 mL/min, 恒速灌流。100% 氧气饱和 的有钙台 式液灌流 约3 min后切换100%氧气饱和的无钙台式液灌流5 min, 然后迅速切换消化液循环灌流,并持续通以100% 氧气。灌流中同步监测灌注压,当灌注压恢复到略低于初始灌流压力时,终止消化,此时心脏颜色变浅,触之松软。用10 mL无钙台氏液灌流冲洗残余消化液,然后于KB液中剪取左心室。用眼科剪沿心室中部横轴剪开心脏,置入KB液中,撕碎,以吸管小心吹打,200目筛网过滤,500 r/min离心约30 s。弃去上清液,更换KB液一次,间隔6 min再次更换KB液,KB液中保存。

1.3 膜片钳实验

1.3.1电极制备选用内径1.05 mm,外径1.5 mm, 壁厚0.45 mm的软质玻璃毛细管,置于微管电极拉制仪上,经三步拉制,剖光而成。充灌电极液后电极阻抗为2 MΩ~6 MΩ。

1.3.2 全细胞膜片钳电流记录 采用全细胞电流技 术记录模式 C-CLAMP。细胞浴槽保持恒速灌流。

1.3.3高阻抗封接实验前先将存放于高钾KB液中的细胞逐步复钙,分别用0.6 mmol/L,1.2 mmol/ L,1.8 mmol/L含Ca2+台式液梯度复钙,间隔6 min。 静置半小时后可用于细胞动作电位的测量。取几滴细胞悬液加入细胞池(约1 mL),平放在连有微操纵仪的倒置显微镜上,静置10 min,待细胞充分贴壁后,用台式液灌流,流速为2 mL/min。玻璃电极内充灌电极内液,电阻为2 MΩ~6 MΩ。选取杆状、横纹清晰、无自主收缩的心室肌细胞进行实验。电极降入细胞外液前对电极给予正压,以防止入液后电极尖端被杂质沾染。 电极入液后,点击入液补偿,补偿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调节微操使电极尖端逐渐向所选定的细胞靠近。当电极尖端接触到细胞膜时,施以轻微的负压,待回路电阻值迅速升至GΩ 水平,表明电极与细胞膜之间的高电阻封接(gigaseal)已经形成。

1.3.4全细胞模式高阻抗(>1 GΩ)封接形成后, 补偿电极电容。然后负压轻吸细胞膜并逐渐加力,直至可见原为一条直线的电流图突然出现较大的细胞电容电流,这时便形成了全细胞模式,破膜后电阻大于100 MΩ。予细胞电容补偿,使图形尽量平直。

1.3.5刺激参数的设置本实验记录的是大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刺激模式为脉宽5 ms,电流900 pA。

1.3.6检测指标用Patch Clamp记录动作电位,当在台式液中记录到动作电位后,稳定10 min,转换为加有10μmol/L异丙肾上腺素的灌流液,灌流30 min。 记录加Iso前后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动作电位幅度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APA)、超射 (overshoot,OS)、动作电位最大 除极速率 (maximum, Vmax)、动作电位 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PD)、动作电位复极至25%、50%、90% 的时间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at 25%、50%、90%)。

1.4统计学处 理

用 Fit Clamp、Origin 8.0、Excel2007、SPSS 17.0处理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ttest),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分离后心室肌细胞镜下形态(见图1)

2.2两组RP、OS、APA及Vmax比较Iso灌流前后两组组间 及组内比 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 义 (P> 0.05)。详见表1。

2.3两组动作电位时程比较(见表2及图2) Iso灌流前,中药组APD、APD50、APD90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 <0.05);Iso灌流后,空白对照 组与中药 组APD较灌流前显著延长(P <0.05或P <0.01),且空白对照组APD50、APD90亦显著延长(P <0.01);Iso灌流后,中药组APD、APD50、APD90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P <0.01)。

3 讨 论

APA可以反映Na+内流的总量,是钠离子通道功能的表现[4]。本实验结果显示,异丙肾上腺素干预前后,益气复脉合剂组和空白对照组的APA及Vmax无差异,提示其作用机制并未显著体现在Na+通道上。

异丙肾上 腺素干预 前,中药组APD、APD50、 APD90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 <0.05)。心室肌APD的延长主要和Ca2+内流以及K+外流有关,这两种电流是 心室肌复 极2期的主要 电流,推测APD、 APD50、APD90的延长可能是对Ca2+内流或K+外流发挥了抑制作 用[5]。APD90反映的是 心室肌细 胞3期复极化时程,这一过程主要是外向K+离子流的激活。适度延长APD,从而可以延长心室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能够有助于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防治。

异丙肾上腺素干预后,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APD均显著延长(P <0.05或P <0.01),异丙肾上腺素与 β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通过蛋白激酶A引起钙通道蛋白的磷酸化,对细胞膜上的钙、钾等离子通道蛋白进行化学修饰,导致L型钙通道构型改变,使功能性钙通道数目增加,使细胞膜上有功能的通道数量增加或通道开放几率增加或单通道电导增高,从而使相应的离子流 (ICa-L、IK)增大[6,7]。钙窗电流增加,产生EAD和DAD[8,9],延长了动作电位时程并提高了平台期电位水平。而异丙肾干预后,中药组较空白对照组的APD、APD50、APD90显著缩短(P <0.01),推断中药益气复脉合剂可能是通过抑制Ca2+和K+电流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摘要:目的 利用膜片钳技术阐述益气复脉合剂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大鼠左心室肌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 异丙肾上腺素(Iso)灌流前,中药组动作电位时程(APD)、APD50、APD90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Iso灌流后,空白对照组与中药组APD较灌流前显著延长(P<0.05或P<0.01),空白对照组APD50、APD90较灌流前亦显著延长(P<0.01);给Iso后,中药组APD、APD50、APD90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 益气复脉合剂可以缩短Iso引起的APD的延长,可能与抑制平台期Ca2+电流和复极后期K+电流有关。

抗心律失常药 第10篇

各型心律失常特点各不相同, 治疗方法各异, 本院作为心脏专科医院, 现对2013年本院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希望能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调取2013年本院医院信息化系统 (HIS系统) 及药事管理系统中有关住院患者抗心律失常类药品使用的相关信息及用药病历, 随机抽取200份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

1.2方法

通过HIS系统对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包括用药品种、用药科室、用法用量等, 使用Excel表格记录并分析抽查的200份用药病历的相关用药信息,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科室、临床诊断、用量、用药理由等。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总结

从本次抽出的病历中, 本院使用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有6个品种, 具体品种及用量见表1[1]。

2.2 患者用药情况

所抽取的病历中, 男132例, 女68例, 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52.1岁。疾病分布几乎覆盖所有心内科常见病。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 (71%) , 其次为口服给药 (29%) 。从所抽取病例中, 未发现明确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记录。

3 讨论

3.1 如何正确选用抗心律失常类药物[2]

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普尔基涅氏纤维和心室肌, 降低自律性, 对心房和窦房结的作用甚轻。抑制心室的应激性, 提高其致颤阈。延长或相对延长心室肌及传导系统的有效不应期且使其长短一致化, 有利于消除折返, 因此适用于各种原因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手术或洋地黄中毒等所致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禁忌证为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肝功能障碍。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出现毒性反应, 表现嗜睡、兴奋、感觉异常、定向障碍、抽搐、呼吸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出现传导障碍等。因本药能迅速控制室性心律失常, 对心肌抑制作用甚轻, 故目前认为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胺碘酮为α和β受体非竞争性阻滞药。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广泛, 可使心房、心室肌纤维、房室结、希氏束、普尔基涅氏纤维及房室旁道的动作电位包括有效不应期明显延长, 并有很强的阻滞折返激动作用, 因此, 适用于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快速心律失常, 禁忌证为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和对碘过敏者。长期用药应注意Q-T间期延长及显著的心动过缓。长期服用角膜有棕黄色沉淀物, 但不影响视力, 停药后消失, 间歇服药或用甲基纤维素或钠碘肝素溶液滴眼可防止发生。本药每1个分子含2个碘原子, 400 mg/d相当于原素碘188.8 mg, 因而长期服药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时用阿托品不能纠正。出现Q-T间期明显延长者应停药以免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晕厥。大量长期服用还可引起肺纤维化的严重副作用。

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注射适用于治疗和预防室性和室上性及预激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率为60%~70%;静脉注射终止房室结和房室折返性心律失常的有效率为50%~90%;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有效率为25%或减慢心室率。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更为常见, 几乎占整个不良反应的70%。由于本品具有β受体阻滞剂与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 尤其是静脉注射, 可降低心输出量和血压, 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甚至心源性休克。也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加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静脉注射可发生严重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和各类传导阻滞。

美托洛尔用于窦性心动过速, 特别是交感神经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嗜铬细胞瘤等所致者效果良好。亦可用于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及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及长Q-T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减少肥厚型心肌病所致的心律失常。本药可致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和哮喘、低血压等。长期应用对脂质代谢和糖代谢有不良影响, 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应慎用。突然停药可产生反跳现象。

3.2 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 发病率高, 并且呈反复持续性发作, 危害大。毫无疑问的是恢复心房颤动患者的窦性节律是治疗心房颤动的最理想方式。长期以来, 药物治疗对心房颤动的节律性维持很差。本院开展的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优异成果, 为患者解除了痛苦[3]。

参考文献

[1]曹克将, 陈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 (1) :14-17.

[2]薛玉梅, 吴书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中国处方药, 2006 (07) :10-13.

抗心律失常药 第1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中, 男32例, 年龄44 ~ 71 岁, 平均66岁; 女20 例, 年龄46 ~70 岁, 平均65 岁。病种:室性心动过速12 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25 例, 快速房颤7 例, 复发性心房扑动3例, 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快速心律失常5例。所有病例均除外电解质紊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以及慢性肺疾患, 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永久性房颤及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1.2 方法

在持续心电监护下, 胺碘酮首次剂量150~300 mg, 用生理盐水20 ml 稀释, 缓慢静脉推注, 时间10 ~15 min。观察30 min, 如无效, 可重复使用。随后静脉滴注维持, 在初始6 h以内以1 mg/min速度给药, 随后18 h以0.5 mg/min速度给药, 第1 个24 h内用药总量一般控制在2.0~2.2 g。第2 个24 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1.3 疗效判定

转复为窦性心律判定为有效, 无变化判定为无效。

1.4 结果

52例患者中, 48例转复为窦性心律, 4例无变化后经电复律治疗, 均获成功, 总有效率为92%。

2观察与护理

2.1 心理护理及宣教指导

发生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绝大部分患者都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由于心率加快, 尤其伴有血液动力学改变时, 患者有恐惧、濒死的感觉[2]。护士应以人为本, 加强与患者的感情沟通, 给予高度同情、关心、爱抚、理解和帮助,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 为患者建立一个整洁舒适环境, 创造良好的氛围, 工作紧张有序, 避免忙乱而带给患者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 监护仪上的报警声尽量调低, 以免增加患者心里负担。用药前给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使其了解用药的意义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 用药时护理

在持续心电监护下, 遵医嘱将胺碘酮首次剂量150~300 mg, 用生理盐水20 ml 稀释, 缓慢静脉推注, 时间10 ~15 min。观察30 min, 如无效, 可重复使用。随后静脉滴注维持, 在初始6 h以内以1 mg/min速度给药, 随后18 h以0.5 mg/min速度给药, 第1 个24 h内用药总量一般控制在2.0~2.2 g。第2 个24 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静脉使用胺碘酮的使用最好不要超过3天[3]。胺碘酮药物静脉给药时对血管壁的刺激性较大, 易引起静脉炎, 所以用药时应选择手臂粗直、易固定的血管, 加强巡视, 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注意避免药物渗漏出血管外, 防止造成静脉炎, 发生皮肤坏死。一旦出现红肿或疼痛应立即更换血管, 静脉推注时速度宜慢, 推注过快易造成低血压, 静脉滴注时, 为了保证剂量准确输入, 应使用输液泵。同时胺碘酮应避免与速尿一起静推。

2.3 心电监测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 并掌握心电波形的识别。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是临床常用又是重症患者监护抢救的基本技能[4] 作为专科护理人员, 必须掌握心电波形的识别, 特别是几种异常心电图的快速识别, 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室颤动等。在用药过程中, 严密监测心电图变化, 当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出现心率明显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 给予停止用药或减慢用药速度, 发现其他异常心电波和血压时, 应及时对症处理。同时床边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除颤仪, 一旦出现室速和室颤, 立即即给予电复律。

2.4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胺碘酮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其负性肌力作用轻或无, 致心律失常作用小, 小剂量副作用轻, 而静脉使用胺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静脉炎:①低血压:本组有2例患者在首剂负荷量时出现血压下降, 经注射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 所以强调静脉推注时速度宜慢;②心动过缓:当心率<60次/min或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时, 应立即停药, 并遵医嘱给予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提高心率。本组共发生3例心动过缓, 立即注射阿托品1 mg后症状缓解;③静脉炎:表现为皮肤发红、苍白、肿胀、疼痛, 应立即停止输液, 重新更换穿刺部位。渗出部位给予50%硫酸镁冷湿敷, 并配以红外线照射, 本组发生1例静脉炎, 经上述处理后症状解除。

2.5 饮食指导

少部分患者使用胺碘酮后可出现胃肠道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应报告医生考虑停药或减量。同时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搭配, 以增进患者的食欲。

3讨论

胺碘酮属于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延长动作电位, 减少钾内流, 减慢窦房结、房内及结区传导, 从而能有效地治疗多种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静脉注射可用于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 可使快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转复为窦性心律, 是目前临床应用中重要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5]。而在静脉用药过程中,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注意观察药理作用和毒副反用, 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用药速度的掌握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从2008年至2010年5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 观察其疗效情况以及药物的副作用, 并加强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结果 52例中, 4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有效率为92%。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而在静脉应用过程中, 注意观察药理作用和毒副反应, 特别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以及用药速度的掌握是提高用药安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胺碘酮,静脉给药,观察和护理

参考文献

[1]文明姬, 韩国.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药物与临床, 2008, 5 (29) .

[2]孙永建, 杨彩霞, 赵立华.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护理.河北医学, 2009, 15 (9) .

[3]邹德玲, 史谨.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指导.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

[4]高菊梅, 纪炜, 韩智, 等.心电监护波形识别技术临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实用护理志, 2007, 23 (8) :71-72.

上一篇:合理规模下一篇:信息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