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机理及预防

2024-07-26

计算机病毒机理及预防(精选9篇)

计算机病毒机理及预防 第1篇

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 而是人们经过分析研究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一些漏洞, 编写的一些特殊代码, 这些代码在不为人知的运行后, 可以破坏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正常工作。计算机病毒与医学理论上的“病毒”含义相同, 两者都是有着极其严重的破坏、传染性, 故计算机病毒名称由此而来。

1.2 计算机病毒的一些特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藏性与触发性等特点。通常病毒程序依附于其它软件载体, 入侵计算机系统之后进行潜伏, 等到特定的时间点, 进行扩散并感染其它程序, 计算机病毒一旦入侵计算机系统, 有时会对计算机系统的操作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严重时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3 计算机病毒的一些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能否传播的重要条件是计算机启动之后能够得到其内存掌控权。在计算机系统进行正常操作的时候, 病毒通过一些外部的储存设备进入到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储器。病毒入侵时候就会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现有攻击目标之后, 就会自动进入到攻击目标之中, 然后进行病毒传播。当正在执行的程序受到病毒感染, 同时发现可以被感染的目标之后, 就会对正在运行的程序文件进行标示, 然后判断是否感染了病毒。当发现被感染之后, 就会使病毒的链接到执行程序的起点或者是终点, 并且病毒会被存储磁盘之中。当病毒的感染完成之后, 病毒会继续寻找新的感染目标, 如此往复, 计算机病毒就是这样进行自主传播的。

2 计算机病毒的机理

2.1 外壳区域的病毒

外壳型病毒常常寄生在一些计算机执行文件之中, 通过对病毒进行编程加密或者是使病毒进行隐藏, 每使用一次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程序, 病毒感染程序就会寻找计算机磁盘中没有被感染的区域, 进行病毒复制, 并且使用这段程序时候, 首先执行是已经被感染的病毒程序, 然后再执行未被感染的程序, 这样使得用户很难发掘其中潜伏的病毒。这样, 病毒程序进行不断的繁殖, 就消耗了计算机系统中大量的内存、外存资源。被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效率会渐渐减弱, 最终死机。这只能不管外壳型病毒最为常见, 并且编写简单, 当然也容易被发现。

2.2 源代码地址病毒

源代码类型的病毒可以直接进入源程序之中, 源程序代码有脚本语言代码与高级语言代码。源代码仅仅只是用户进行书写过程中, 没有进行编写的源程序。几年前的计算机病毒仅仅只是感染执行程序, 现今计算机病毒也能够感染非执行程序, 例如源程序、WORD、EXCEL等等文档。

2.3 磁盘引导区病毒

磁盘引导区感染病毒主要就是用病毒程序全部或者部分取代正常引导记录, 然后隐藏程序隐藏在磁盘其他地方。当计算机感染了引导区域病毒, 或者是计算机从受到感染区域读取数据时候。先运行了病毒程序, 再运行正确的引导程序, 就会使病毒程序进入计算机内存, 并且在特定的条件下面病毒会开始发作, 通常情况下这些病毒都是悄悄进行潜伏的, 用户很难察觉。当你的计算机开机速度变慢, 就必须要对计算机运行程序进行检查了。但大多数情况下,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本身就很快, 一般用户并不能及时的察觉。

2.4 嵌入型病毒

嵌入型病毒属于计算机病毒中较为高端的病毒, 这种感觉病毒的编程难度相当大。并且进行消除的时候也比较困难。这种病毒以DDL形式的文件存在, windows中DDL文件包含数据和函数模块组成, 当计算机使用函数功能的时候, 系统进行加载, 就会将自身嵌入到现有的程序之中, 将计算机病毒的主体程序和需要攻击的对象加入方式链接。如果采用超级病毒或者是隐蔽性极强的病毒进行嵌入将会给现阶段反病毒技术带来巨大的挑战。

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3.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

计算机用户在面对一些来路不明的程序或者软件时候, 打开或者安装之前都应该先运行杀毒软件, 对程序进行检测、查杀。用户每次开启计算机时候, 都应该要开启病毒查杀软件, 例如360安全助手、金山毒霸等等。使用一些移动硬盘或者U盘的时候并需要先进行病毒的查杀, 然后选择安全模式进行打开。

3.2 使用复杂系统密码

一些人为了能够运行计算机时候方便快捷, 就将自己的密码设置的非常简单。这样就会给那些进行简单猜测就能知道密码的人进行系统的攻击带来了方便, 使自己的系统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所以, 为了能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就应该尽可能使用复杂、无规律可参照的密码。

3.3 定期升级更新病毒库

病毒库实际上是一个数据库, 它里面记载了多种多样的病毒特征, 方便用户及时发现, 进行查杀。只有这样, 杀毒程序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特性。病毒库是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的, 这样才能尽量保护电脑不被最新流行的病毒侵害。

3.4 安装安全防火墙

防火墙可以将经过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 就可以过滤掉一些攻击, 使计算机能够继续有效的运行。计算机用户可以将防火墙设置成许多不同的级别。高级防火墙会禁止一些操作, 用户在进行设定的时候, 可以将安全级别设置为中高阶级, 防止黑客的攻击。防火墙就像是一个守护国家的军队, 筑起保护范围, 防止外敌的侵入, 是国土安全第一道防线。

4 结束语

掌握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相关知识, 在计算机遇到病毒破坏的时候, 可以进行简单的处理, 有效地降低计算机病毒带来的不良风险。在日常工作中, 人们也应该积极做好计算机防御工作, 使整个计算机信息网络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马宗亚, 张会彦, 安二红等.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分析研究[J].煤炭技术, 2013, 32 (5) :176-178.

计算机病毒机理及预防 第2篇

【关键词】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原因分析;防御策略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Internet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无形中已经深入到人民生活的多个方面,无论是日常生活交流还是出门旅游,人们对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也不断上升。利用网络全球互联的特性和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进行广泛传播的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成为了现阶段计算机系统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基于此,了解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机理,同时研究相关的防御策略,对保障计算机系统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1 病毒基于计算机网络传播的原因分析

1.1网络本身具有的安全问题

地球上数亿的网络用户和上亿台计算机,组建了全球错综复杂的互连网络,但也正是由于Internet技术这种大众化的开放性,使得整个网络面临着更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Internet一直使用的TCP/IP协议本身具有各种安全漏洞,在Internet网络使用该协议的网络系统时,会面临着病毒恶意侵入计算机、阻止计算机访问互联网、盗取用户信息和非法破坏用户计算机数据等潜在威胁和破坏行为的影响。

1.2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用户对自己在互联网上注册的一些的账号缺乏安全意识同样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中央原因。有的用户在注册账户时设置的用户口令过于简单、有的用户随意将帐号密码透露给陌生网站等情况,这都会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问题,为病毒的传播奠定重要基础。

1.3恶意的人为攻击

有些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人会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漏洞来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恶意攻击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主动攻击指的是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者利用网络漏洞有选择性的破坏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而达到自身的目的。而被动攻击指互联网用户在正常上网的情况下,重要的网络机密信息被窃取或破译。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计算机网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使得一些重要的网络信息被泄露,导致用户和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1.4软件本身的漏洞

骇客是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一个因素,骇客经常利用网络软件的漏洞和缺陷对其进行攻击。在编写软件是软件设计编程人员为了方便自己在软件中设置了“后门”,这些后门虽然大多难以被发现,但一旦这些“后门”被发现泄露,骇客将会很容易的利用这些“后门”侵入用户计算机进行破坏和一些非法操作。

2 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的新特性概述

2.1传播介质与攻击对象更加多元化

与传统的网络病毒传播模式相比,基于网络传播的计算机病毒更多的是通过各类通信端口、网络端口甚至电子邮件迅速进行传播,所攻击的对象也由个人电脑转变为了为所有具备网络协议的各类工作站甚至于大型服务器,进而引起网络拥塞和瘫痪、机密信息失窃等严重后果,具有更强的破坏性。

2.2具有更多样化的编写方式和变种传统的病毒多利用

C语言等汇编语言编写而成,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以JavasSriPt和VBScriPt为代表的各类脚本语言开始广泛应用于病毒的编写,这就使得病毒的变种越来越多,利用反病毒软件对其进行搜索和清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3智能化和隐蔽化成为病毒的重要发展趋势

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在计算机病毒刚出现时,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还没来得及深刻认识它的作用,就已经被大量传播,肆意横行。几乎每一台联网或者没联网的计算机都无一例外地遭受到过病毒的入侵,也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妨害。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升级。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们的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響。然而,计算机病毒技术也曾应用在过军事方面,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进攻,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计算机武器控制系统和整个军事网络,病毒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一个应用,最终达到了一定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世界的高度重视。

一、病毒的起源

1949年,由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对病毒雏形的一个概念、一种可能性,但是没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时隔10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这些要领被应用于一种叫做“磁芯大战”的电游戏中。这个游戏是由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工程师发明出来的,该游戏的编写思路就跟病毒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思路是:双方各编写一个程序,在一台计算机中注入,这两个程序在电话系统内相互厮杀,有时他们会放下一些关卡,停下来修复被修改的指令,当它被困时,就复制一次,以便可以逃离险境。因为它们都存在于计算机的记忆磁芯中,因而得名“磁芯大战”。在那段时间,计算机都是相对独立,没有联网,所以没有怎么传播,只是在小范围传播。1988年底,才在我国国家统计部门发现了小球病毒,在后面的时间里,病毒的发展是越来越快。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上世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怕怕”(Papa)病毒、“疯牛”(Mad Cow)病毒和“怕怕B”病毒、“幸福1999”宏病毒、“咻咻”(Ping)轰击病毒、冲击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病毒等。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三、对计算机病毒运用的技术分析加以分析

人们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但却往往忽略了安全问题,这就给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各层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再加上硬件设计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使“网络全球化”,更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破坏的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计算机病毒实现破坏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外专家认为,计算机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分布式数字处理、可重编程嵌入计算机、网络化通信、软件标准化、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可让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成为可能。

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入侵。其攻击目标是计算机各种系统,以及主机到各种传感器、网桥等,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诱骗,而导致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技术方面来看,病毒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采用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把病毒码通过无线电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也不易被人察觉,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采用的途径大致有:①直接通过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电子设备发射病毒代码,从而使接收器处理时把病毒传染到主机上,以达到破坏的目的。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使用标准的无线电协议及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像合法信号一样,进入接收器,达到破坏。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各个环节最易入侵的地方进行病毒的注入。

(二)采用“固化”方法

即把病毒先注入芯片硬件和软件中,然后把他们直接或间接交给对方,让病毒传染对方电子系统,进而攻击目标计算机。此种方法非常隐蔽,即使染毒组件被彻底检测,也不能够说明其没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因为我国还是有太多计算机组件还是要从外国进口,所以,才会很容易遭遇芯片病毒的攻击。

(三)采用后门攻击方式

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允许用户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如早期的windows98系统。

(四)采用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通过远程修改技术,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注入方式,这里就不多讲解。

三、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可以采用的方法可从管理上和技术上进行预防

(一)管理上的预防

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机房应禁止未经检测的移动盘插入计算机,严禁上机打游戏。因为游戏的运行环境较多,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本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应有严格的使用权限。

3.对所有的系统盘以及移动盘进行写保护,防止盘中的文件被感染。

4.系统中的重要文件要进行备份,尤其是数据要定期备份。

5.网络上要限制可执行代码的交换,建立好较好的口令,规定合理的读写权限。

以上办法是适合于局部小单位,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经在技术上和应用中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二)技术方法上的预防

1.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的程序

在系统启动盘的AUTOEXE.BAT文件中加入一个病毒检测程序,它将时刻监视病毒的侵入,并对磁盘进行检查。由于这种方法要占用内存空间,又容易引起与其他程序的冲突,有些病毒具有躲开防毒程序的功能,所以,不能把它作为防病毒的主要武器。

2.运行前对文件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不是所有的杀毒软件都能清楚所有病毒,所以还是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3.改变文档的属性

只读文档是不能修改的,有些病毒只能去掉只读标志,不能改变属性。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预防病毒,但它只是针对一般的文件型病毒而言。

4.改变文件扩展名

由于计算机感染时必须采用了解文件的属性,对每种不同的文件都必须使用不同的传染方式,将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改变后,多数病毒会失去效力。

四、结语

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国软件网.

[2]袁忠良.计算机病毒防治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鸟粪闪络的机理及预防措施 第4篇

为减少、消除鸟害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对鸟害故障,尤其是鸟粪闪络机理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介绍了鸟粪闪络的机理及形成条件,并对预防措施做简要说明。

1 鸟粪闪络的机理

鸟粪闪络是指由栖息在杆塔上的鸟类排泄物引起的闪络事故。鸟粪闪络是一种突发性事件,闪络前没有任何征兆,闪络时也极少为人见,只能事后进行判断。由于以往一直认为鸟粪闪络是由鸟粪落在绝缘子表面而引发的沿面闪络事故,因此鸟粪痕迹的存在一直作为判断是否为鸟粪闪络的重要依据。实际上,尽管在某些情况下绝缘子表面无任何迹象表明是鸟粪引起的闪络,就其闪络原因而言,确属鸟粪闪络引起。

1.1 有鸟粪迹象的闪络

鸟粪,特别是青鹳等排出的稀粪便(排泄量大,下落过程中形成的连续细条长达1m),污染绝缘子串表面,引发的闪络。第一类,鸟站在绝缘子串上部的横担上排泄,粪便下落并沿瓶串流下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闪络。第二类,鸟类排泄粪便过程中未发生闪络,而当鸟粪积累到一定污秽程度,在空气潮湿的大雾、雨天时发生闪络。

1.2 无鸟粪迹象的鸟粪闪络

并不是或主要不是以前直观认为的由于鸟粪淌落在绝缘子表面导致的沿面污秽闪络。此类鸟粪闪络的机理可以认为是鸟粪下落的瞬间畸变了绝缘子周围的电场分布,使鸟粪通道与绝缘子高压端之间发生了空气击穿而导致闪络。

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鸟粪的形成和伸长,鸟粪排出后,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形成一段细长的下落体;二是绝缘子周围电场发生严重畸变,鸟粪通道的前端与绝缘子高压端之间的空气间隙的电场强度大大增加。绝缘子承受的大部分电压都加在了这一段空气间隙上;三是空气间隙击穿,完成闪络。当鸟粪通道的前端越来越接近绝缘子的高压端时,空气间隙被击穿,形成局部电弧。当鸟粪的电导率超过一定值时,局部电弧最终发展成闪络。

2 鸟粪闪络的特点

2.1 时间特点

鸟一般在凌晨(5时~7时居多)觅食前排出大量的粪便,因此,鸟粪闪络事故多出现在这段时间。此外,空气湿度大的大雾天气及阴雨天气常为鸟粪的污秽闪络创造条件。

2.2 季节特征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个别时段发生率偏高,如3~5月、9~12月,根据地域特点的差异略有不同。冬春季节的鸟粪闪络故障一般是迁徙候鸟所为,其地点的随机性较大,一般发生在年平均气温较高的地区。

2.3 故障点特征

鸟粪闪络故障点经常表现为范围的固定性,塔位的重复性,往往是同一基杆塔绝缘重复性闪络,或者相邻塔位绝缘闪络,故障点相对集中,这与鸟类特有的“定期、定点、群居”的生活习性有关。

2.4 区域特征

鸟粪闪络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多发生在人类活动较少,沿海洼地,平原和山区树木较多附近又有水塘等适于鸟类繁衍生息的区域。

3 鸟粪闪络的识别及预防措施

3.1 鸟粪闪络的识别

鸟粪闪络一般可从是否留有鸟粪残迹来判断,例如在杆塔上有鸟粪残留在横担上、均压环上,或沾附在闪络的绝缘子伞裙表面上,特别是顶上第一个伞裙的表面上,更应根据周围鸟类活动和迁徙的规律来确定。此外,还常以杆塔下有鸟粪痕迹或杆塔上有鸟窝为辅助依据,判别某些不明原因引起的闪络是否属于鸟粪闪络。

3.2 鸟粪闪络的预防措施

3.2.1 防鸟刺

从全国电力公司的调研情况来看,防鸟刺应用较为广泛,防鸟效果较好,而且防鸟刺的制作、安装简单,成本低,固定在杆塔横担上,防止鸟类停留,达到预防鸟粪闪络的目的。

考虑到经济性及运行维护的方便性,不宜大规模安装,应结合鸟类应结合鸟害闪络地域特征和历史鸟害故障情况,找出鸟类活动主要地区,确定防鸟重点区段,来安装防鸟装置。

3.2.2 驱鸟器

如太阳能鸣响惊鸟装置等,在装置中存储有鸟类天敌或其他刺耳声音片段,当鸟类靠近装置时发出声响或定时发出声响,从而起到驱鸟作用,这类装置的效果较好,但运行不稳定,天敌声音难以确定。该措施主要适用于迁徙经过的候鸟,适用于水源缺乏地区。

3.2.3 防鸟隔板、大伞罩、大盘径绝缘子

防鸟隔板、大伞罩、大盘径绝缘子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本身尺寸对鸟粪进行遮挡,防止鸟粪在绝缘子串附近滴落,造成空气间隙放电。但要考虑牢固程度、安装是否方便等条件,并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在雨雪天气下,板上累积的鸟粪随雨水淌下,污染绝缘子,造成污闪。该措施适用于水库、河流、池塘等水源充足的地区,主要对象为长期栖息的鸟类。

3.2.4 醒目颜色标志或仿生模型

用以惊吓鸟类,如刷红漆、挂小红旗、挂风铃、安装鸟类天敌模型等,这种措施可在短期起到防鸟作用,对迁徙路过的候鸟有一定作用,但由于鸟类普遍具有适应性及恋巢性。长期在一个地区栖息的鸟类能很快适应这些设施,就失去了防鸟效果。

3.2.5 转动装置

如转动风车、防鸟滚轮等,转动风车有个先决条件,必须借助风力,在无风的情况下就失去了效用;防鸟滚轮必须是鸟落在上面才会转动。因此这种防鸟措施的局限性较大。该措施主要为防止鸟类筑巢。

3.2.6 清扫绝缘子

参照线路所处区域的污秽等级,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清扫,防止绝缘子表面积粪由于空气湿度大导致的鸟粪闪络。

石油焦自燃机理及预防措施 第5篇

玉门延迟焦化装置由洛阳设计院设计, 为一炉两塔, 设计能力为50万吨/年, 原料为减压渣油, 操作弹性上限为110%, 下限为60%, 循环比为0.15, 0.1-0.2之间可调, 开工时数8400小时, 生焦周期24小时。

延迟焦化装置由焦化部分、分馏部分、吸收稳定部分、吹汽放空部分、水力除焦除焦部分、切焦水密闭循环部分和冷焦水密闭处理部分组成, 主要产品包括干气、液化气、焦化柴油、焦化蜡油、焦化汽油、石油焦。

2 石油焦

石油焦是原油经常压蒸馏将轻重质油分离后, 减压渣油经延迟焦化装置裂解缩合反应后, 转化而成的产品, 从外观上看, 焦碳为形状不规则, 大小不一的黑色块状 (或颗粒) , 有金属光泽, 焦碳的颗粒具多孔隙结构, 主要的元素组成为碳, 占有80wt%以上, 其余的为氢、氧、氮、硫和金属元素。石油焦具有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机械性质, 本身是发热部份的不挥发性碳。

3 石油焦自燃原因分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石油焦属于丙类, 是可以自燃的, 如果焦炭来不及散热或浸泡就被装车或堆放, 特别是挥发分较高的情况下会自燃。自燃包括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某些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影响时, 由于物质内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热量, 这些热量在某些条件下会积聚起来, 导致升温, 又进一步加快上述过程的进行速度, 于是可燃物温度越来越高,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 就会发生燃烧, 这就叫本身自燃。由外来热源将可燃物加热, 使其温度达到自燃温度, 未与明火接触就发生燃烧, 这叫受热自燃。而石油焦堆的自然是上述两种方式的叠加, 其自燃的发生几率更高。

其次, 由于焦化车间使用的原料为减压渣油, 其含硫量较高, 硫化物会随着反应的加深不断在重质缩合物中富集, 因此石油焦中的硫化物含量一般在1.5%-3%之间, 硫化物遇到石油焦堆中混合的铁锈就会生成极易自燃的硫化亚铁。

4 燃烧的条件

燃烧, 俗称着火, 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近年来年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物质燃烧的本质是一种自由基的链反应。只要有适当条件引发自由基的产生 (引火条件) , 链反应就会开始, 然后连续自动地循环发展下去, 直至反应物全部转化完毕为止。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叫做火灾。任何物质发生燃烧, 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可见, 不论采用什么措施, 只要能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 去掉其中任何一个, 燃烧就可以终结。

大多数火灾的发生, 都是从可燃物的某一部分开始, 然后蔓延扩大的。这是因为物质在燃烧时造就了一个危险的热传播过程, 即燃烧——热效应——燃烧。燃烧产生的热效应使燃烧点周围的可燃物受热发生分解、着火和自燃, 如此往复, 火热便迅速地向周围蔓延开去。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 还有三个途径:即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5 预防石油焦自燃应采取的措施

5.1 降低石油焦挥发份含量

石油焦的主要质量指标有挥发分, 硫含量, 灰分。

石油焦中的挥发分的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原料性质、反应深度、操作压力。在焦炭塔内部石油焦反应生成阶段, 要严格控制石油焦的挥发分含量, 必须使反应温度达到规定的工艺指标, 加热炉辐射出口温度是延迟焦化裂解缩合反应的关键参数, 适当提高炉出口温度, 降低石油焦挥发分。加热炉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出现长时间的低温、和超温现象。在焦炭塔周期操作当中, 预热、切换、冷焦、除焦几个主要阶段, 其中冷焦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石油焦中挥发份的高低。这是因为在冷焦过程中, 需要通过给汽和给水达到降温目的, 而最初的小给汽不仅仅是降温过程, 同时也将石油焦孔隙中存在残余的油气进行汽提, 通过蒸汽带入放空塔系统, 因此小给汽操作必须要严格控制给汽时间和给汽量, 适当延长给汽时间, 降低石油焦挥发分。

5.2 实时监测石油焦硫份含量

目前我厂原油含硫高、沥青质高, 减压渣油大部分进入我延迟焦化装置加工。石油焦的含硫量取决于渣油的含硫量, 渣油中的硫粉有30%—40%残留在石油焦中, 因此降低原油中的含硫量是解决石油焦含硫高的唯一途径, 国外先进炼厂的处理方法是先将含硫高的渣油进行加氢脱硫, 这一方法值得借鉴。

结合我厂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实际情况, 车间通过对于石油焦及时取样进行分析, 严格监控石油焦硫含量。

5.3 优化操作预防石油焦自燃

5.3.1 目前焦化装置采用的是水力除焦系统, 老塔内的石油焦被高压水剥离, 沿溜焦槽到达储焦池, 在焦池内完成降温和分装。刚脱离焦炭塔的石油焦通过测温枪测得表面温度为80℃左右, 但石油焦是有孔隙的粒状固体, 被包裹的内部温度更高, 若散热和浸泡时间不足, 其所具有的温度很难降低, 增加了自燃的风险, 对于需要存储的石油焦, 喷淋、浸泡必须充分, 降低石油焦内部温度。

5.3.2 为了降低能耗和节约用水, 焦化装置的冷焦水是循环利用的, 因此, 冷焦水的除油过程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 其含油量必须控制在300mg/L以下, 影响石油焦挥发分。

5.3.3 适当增加大小给汽时间, 降低石油焦挥发分。

5.3.4 需要长期储存的石油焦, 应适时降低石油焦内部温度, 增加喷淋水设施。

浅谈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机理及预防 第6篇

1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机理分析

按电磁干扰的来源分类,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可以分为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两类。人为干扰源分为大功率设备、电力线路、电力电子系统、牵引网络和电机车、静电放电、高频无线发射装置等。

1.1 大功率设备和电力线路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多, 供电系统是由电阻、电容和电感组成的网络, 在一定的参数配合下可能对某些频率产生谐振, 出现过电流和过电压。由于变压器铁芯的非线性, 高次谐波电流会使电源电压波形畸变, 电源的高次谐波电压通过电容耦合, 会在二次设备上产生高次谐波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这类干扰已开关操作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最大。

1.2 高频无线发射装置

煤矿井下的无线通信设备, 本身发射的电磁能量都是带有信息的, 对于其本身来说是有用信号, 而对于其他系统就是无用的电磁干扰, 特别是对与井下监控设备来说就是电磁干扰。

1.3 静电放电

井下能产生静电的设备和场所很多, 掘进机、采煤机在切割、破碎煤、岩石的过程中, 可能在煤壁上产生静电;胶带输送机的传动带与滚筒、煤、托辊快速摩擦产生静电, 经常出现静电放电, 产生静电电磁干扰。

1.4 电力电子系统

电力电子装置在煤矿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如变频调速系统、有源功率补偿电路、交-直流变换等, 对煤矿电网带来的影响包括功率因数的下降、高次谐波增加等。变频器的输出侧采用PWM型逆变电路, 其载波频率较高, 最高载波频率为12k Hz, 逆变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高速开关动作使其输出电流、电压波形均有高次谐波。

1.5 牵引网络和电机车

矿用架线电机车系统包括固定的电磁干扰源, 如牵引变电所整流设备以及线路的故障放电;流动的电磁干扰源, 如机车上的设备及受电弓与接触网导线的接触点。受电弓与滑接馈电线间不断地发生火花, 这些火花产生的脉冲干扰是一些振幅和持续时间都带有随机性的经常往复的大脉冲群。

2 井下电磁干扰对监控系统及通信系统的影响

2.1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对监控系统的影响

井下监控系统是防爆的本质安全电路, 存在防爆外壳, 其外壳本身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因此对监控系统产生电磁干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导线的传导干扰, 电磁辐射干扰比较小。井下监控系统一方面要防止监控感应设备及井下监控分站的电磁辐射干扰, 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传输线路的传导耦合干扰。所以, 监控感应设备及监控分站的安装位置应与电磁干扰源的距离不小于5m, 传输线应与电磁干扰线路不小于0.3m的距离。

2.2 煤矿井下电磁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煤矿井下通信系统有漏泄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电磁干扰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辐射干扰对系统形成干扰, 对有线通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传导耦合干扰对系统形成干扰, 泄漏通信系统既受传导干扰又受辐射干扰的影响。

对无线通信系统, 电磁干扰主要是井下电磁辐射干扰, 主要考虑辐射对通信发射系统、通信使用频段及通信接收系统的影响。井下通信频率的选择既要考虑井下的干扰频谱分布情况, 又要考虑电磁波在井下的传播特性。对有线通信系统, 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传导耦合干扰, 这是因为传输线都是屏蔽线。因此, 辐射干扰对有线通信基本没有影响。井下传导干扰主要来自各种强电的传输线, 频率为50Hz基波及各级谐波。在铺设传输线时, 为了减少传导耦合干扰, 应将传输线距强电传输线不小于0.3m的距离。对漏泄通信系统, 电磁干扰比较复杂, 因为漏泄通信系统的频率通常在450MHz以下, 而在井下450MHz以下的电磁辐射干扰比较强, 同时系统本身采用漏泄电缆传输信号。因此, 要防止井下线路的传导耦合干扰, 井下漏泄电缆应距强电传输线不小于0.3m的距离。

3 井下预防电磁干扰的方法

3.1 屏蔽

电磁干扰抑制都采用外壳屏蔽盒缝隙屏蔽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煤矿井下电子设备都使用防爆外壳, 本身起到外壳屏蔽的作用, 但屏蔽必须连续, 并将敏感部分完全遮盖住。屏蔽技术就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电磁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磁场屏蔽、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其中电磁屏蔽通过选用导体壳来屏蔽高频电磁场。磁场屏蔽通过采用高磁导率材料来屏蔽恒定磁场和缓慢变化的交变磁场, 使磁场主要集中在屏蔽体内。

3.2 滤波

滤波是防止和抑制电磁干扰的一项重要措施。滤波器可以显著减小传导干扰的电平, 因为干扰频谱成分不等于有用信号的频率, 滤波器对这些与有用信号频率不同的成分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从而起到其他干扰抑制难以起到的作用。因此, 采用滤波网络无论是抑制干扰源, 还是增强接收设备抗干扰能力, 都是有效的措施。用感容和阻容去耦网络能把电源盒电路隔开, 消除电路间的耦合, 并避免干扰信号进入电路。

3.3 接地

接地措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整个电路系统中的所有单元电路都有一个公共的参考零电位, 保证电路系统能稳定工作。二是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机壳接地可使因静电感应而积累在机壳上的大量电荷通过大地泄放。另外, 电路的屏蔽体如果能选择合适的接地, 也可以获得良好的屏蔽效果。

3.4 隔离

所谓隔离是指从电路上把干扰源和易受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 这一点对监控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隔离为监控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4 结语

计算机病毒机理及预防 第7篇

一、工程概况

某省诸多高速公路隧道需要穿越软弱片岩层, 部分隧道出现衬砌开裂的情况, 这给高速公路隧道安全运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高速公路隧道是隧道洞轴线走向位角为240°~260°, 左幅隧道长为1017m, 最大埋深159.2m;右幅隧道长为1014m, 最大深埋143.4m的片岩区隧道。隧址区属构造剥蚀低山地貌, 岩性主要为绢云母片岩。受区域性断层F1及其次及小断层F17、F18影响, 岩体极破碎, 矿物成分蚀变深度较大, 造成洞身段局部围岩级别低、自稳性差。在对此段高速公路隧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出现了多个隧道衬砌开裂的现象 (如图表所示) , 在21个监测编号中, 拱顶开裂5处、边墙开裂5处, 拱腰开裂11处、环向开裂4处, 轴向开裂10处, 促使隧道安全施工和运营受到很多影响。

片岩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口右线衬砌开裂统计结果表

二、片岩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成因分析

造成片岩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原因主要有:

(一) 软岩蠕变致使隧道衬砌开裂

由于此次研究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在片岩区, 并且隧道周围的围岩主要是绢云母片岩。在对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过程中, 会产生恒定应力作用在软岩上, 软岩在恒定应力的作用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蠕变, 这就会改变围岩的稳定性, 相应的高速公路隧道结构就会被破坏, 产生裂缝问题。

(二) 地下水致使隧道衬砌开裂

因为地下水而使得高速公路隧道产生衬砌开裂的现象, 主要有两种, 即地下水自身的作用和地下水对软弱围岩的作用。

1. 地下水自身的作用

地下水容易渗透到岩体空隙中, 进而产生净水压力和深流动水压力, 其作用在岩体上, 进而间接影响隧道衬砌。在地下水渗入到岩体空隙中, 此时的地下水呈渗流状态。此种情况下产生净水压力将会直接作用在用来作为隧道衬砌的岩体上, 在一段时间后隧道衬砌就会被破坏;产生的动态压力, 其是一种动态附加荷载, 需要在较大的水流下才能够增加压力, 而地下水流动较为缓慢, 产生的动态压力较小, 对岩体破坏程度较小。

2. 地下水对软弱围岩的作用

由于本次研究的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在片岩区, 促使隧道围岩绢云母和黏土矿物含量较高。而隧道围岩中含有的一些矿物质容易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隧道围岩与地下水接触,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软化或膨胀等现象, 围岩被破坏, 相应的隧道衬砌开裂现象就会产生。

(三) 偏压对衬砌开裂的影响

偏压是产生隧道结构性裂缝的主要原因。在片岩区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导致偏压情况发生的因素较多, 如地形和地质条件不对称、隧道结构对称性差。衬砌回填不密实等。由于此次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隧道进口地形为偏左, 纵向坡度最高可达35°, 这使得高速公路隧道形成偏压现象 (如图所示) , 相应的就会产生隧道结构性裂缝。

三、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防治措施

(一) 高速公路隧道裂缝防治原则

针对该省某片岩区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情况, 对其予以合理、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在保证高速公路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 明确隧道衬砌开裂的原因, 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合理、有效地治理隧道衬砌裂缝问题。

2.在处理隧道裂缝的过程中, 一定要认真分析隧道裂缝的原因和性质, 根据隧道衬砌受力情况, 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有效治理。

3.在隧道裂缝处理后, 对隧道结构的承载力、防水性、抗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确定隧道结构是否安全、坚固、稳定。如若隧道结构存在缺陷, 应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予以强化。

4. 在选用隧道裂缝处理方法是尽量简单化、经济化、有效化。

(二) 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的防治措施

面对高速公路隧道衬砌开裂问题, 有效的防治方法是:

1. 防治地下水的作用

由于此次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 地下水自身的作用和地下水对围岩作用可以破坏隧道衬砌, 所以, 加强地下水的作用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地下水作用的防治, 需要利用物探方法对地质进行准确的探测, 得到探测结构, 明确地质情况。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分析, 查明地下水的富集区和流经路径。其次, 制定有效的地下水疏导方案, 利用钻孔疏导、排水疏导等方式来疏导地下水, 从而保证隧道衬砌不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

2. 缓解软岩蠕变

由于软弱片岩遇水软化或膨胀可以导致软岩蠕变。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软岩稳定性, 利用有效的监控测量设备对隧道衬砌进行全面的、详细的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分析可能发生蠕变的软岩。在可能发生蠕动的软岩处架设支护, 以此来确保软岩稳定性和坚固性, 从而降低隧道衬砌开裂的可能性。

3. 适当调整隧道结构

偏压可以导致隧道洞口衬砌开裂和侵陷。为了保证高速公路隧道不出现偏压的现象, 首先要做到的工作是将初期支护钢拱架置换。因为隧道偏压的一侧压力较大, 压力作用在隧道衬砌上, 容易破坏隧道结构。所以, 需要更换压力大的钢拱架, 将其置换为强度大、间距较密的拱架。其次, 布置扇形注浆喷锚支护。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支护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需要设置扇形注浆喷锚支护, 有效地控制隧道洞口。最后, 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监测, 确定隧道结构是否合理、稳定、安全、坚固。如若隧道存在不足, 需要对隧道结构加以强化, 确保隧道结构达到工程建设要求。

四、结语

现浇板裂缝的形成机理及预防措施 第8篇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很大一部分裂缝是由于变形即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1 混凝土收缩与楼板裂缝成因

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泥和水, 通过水泥和水的水化作用, 形成胶结材料, 将松散的砂石骨料胶合成人工石体-混凝土。混凝土中有大量空隙、粗孔和毛细孔, 这些孔隙中存在水分, 水分的活动影响到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质。由于混凝土所含水分的变化、化学反应及温度降低等因素引起的体积缩小, 均称为混凝土的收缩。根据现有研究成果,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根据其成因可分为自生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干燥收缩四大类。

在这四者中, 以干燥收缩最为显著, 大约占总体积收缩量的80%~90%。混凝土的收缩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但早期发展较快, 后期会逐渐减缓, 若收缩以20年计算, 则收缩量的60%~85%是在第1年内完成。

干缩又称为失水收缩, 水泥石在干燥和水湿的环境中要产生干缩和湿胀现象, 最大的收缩是发生在第一次干燥之后, 收缩和膨胀变形是部分可逆的。混凝土结构的干缩是非常复杂的变形过程,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很多, 诸如水泥的标号、水泥用量、标准磨细度、骨料种类、水灰比、水泥含量、混凝土振动捣实状况、试件截面暴露条件、结构养护方法、配筋数量、经历时间等, 以上种种因素不仅仅对收缩产生影响, 同时对混凝土另一个重要特征-徐变变形也产生类似影响。所以我们把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一并加以考虑。

干燥收缩裂缝是混凝土硬化后, 内部的游离水会由表及里逐渐蒸发, 导致混凝土由表及里逐渐产生干燥收缩, 在约束条件下, 收缩变形导致的收缩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就会出现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是从施工阶段撤除养护时开始的, 早期的收缩裂缝比较细微, 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 混凝土的蒸发量和干燥收缩量逐渐增大, 裂缝也就逐渐明显起来。

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是一种必然现象, 试验表明, 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 收缩只会引起构件的缩短, 不会在构件内产生应力, 因而不会产生裂缝。但实际上由于结构的整体作用, 每种构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 因此混凝土收缩必然在结构、构件中产生内应力, 当收缩应力与环境温度变化引发的温度应力, 以及使用荷载应力之和足够大时, 就会导致结构构件的开裂。

2 现浇板裂缝特征及预防措施

实际工程中现浇板从浇筑入模、养护、拆模等施工工序, 混凝土经凝结硬化, 到具有一定强度, 以及整个使用寿命中, 在不同阶段影响裂缝的主要因素不一致, 导致裂缝的形态也有着各自特点, 此处主要在分析各阶段不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结合调研情况介绍现浇楼板的各种裂缝形态。

2.1 施工期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是新拌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因表面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裂缝。商品混凝土裂缝多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楼板。当现浇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大于混凝土内部从下而上的泌水速度, 表面就失水收缩, 这种收缩受到表面下部混凝土约束而形成开裂。塑性收缩裂缝通常短而浅, 多呈无序龟裂状。于施工时气温高、湿度低和有风的环境下, 尤其容易发生。施工中水灰比过大, 水泥用量大, 外加剂保水性差, 粗骨料少, 用水量大, 振捣不良等人为因素也易导致塑性表面开裂。因此, 在施工期经常出现的拆模不久就发现的楼板表面网状龟裂就是典型的塑性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虽然自混凝土表面发展, 深浅不一, 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不仅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当裂缝产生在配筋附近时, 必然加快钢筋锈蚀, 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而且此种裂缝若不加以处理, 在后期混凝土干缩, 环境温差影响下会有扩张的趋势。

为了避免塑性沉缩裂缝, 应注意:a.严格控制水灰比, 宁可小一些;b.振捣要密实, 振捣时间以5~15s次为宜;c.凝固时间不宜过快, 柱、墙、深梁与板等变截面结构宜分层次浇灌;d.混凝土下料不应太快;e.注意高温季节给硬化带来的影响, 采取适当措施缓凝, 炎热气温和日晒能促进混凝土失水;f.施工中避免遭遇大风袭击, 引起剧烈水分蒸发, 形成上部和下部或截面中部与边缘部位硬化不均和差异收缩;g.掺加减水剂和适量的粉煤灰可以减少沉缩量, 促进工作性和流动性;h.在混凝土浇灌1~2h后, 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表面拍打振实;i.避免过长时间的混凝土搅拌。

2.2 正常使用期温度-收缩裂缝

此类裂缝为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共同作用造成的, 形成的裂缝形态一般为纵向或与房间边角成45o的斜裂缝, 且大多为上下贯穿。此类裂缝由于受环境温差和混凝土收缩量影响较大, 一般发生于楼板浇筑后数月到一年以内。根据调研情况发现, 在所有调研的建筑中, 出现45o斜裂缝的几率最高。

这种裂缝的形成机理是楼板由于环境温度变化与混凝土收缩共同作用造成的变形受到周边梁、柱以及墙体等构件约束时, 在楼板内就会引发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当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之和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温度-收缩裂缝。

很明显这种裂缝主要是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共同作用导致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差及收缩影响, 另一方面能提高材料的极限拉伸和抗拉强度是防止裂缝的主要措施。具体如下:a.温度-收缩应力是引起楼板裂缝的主要因素, 且板角区域温度收缩应力最大, 应在此区域考虑增配抗裂钢筋。在温差控制方面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宜在傍晚和夜间温度低阳光不直射的情况下进行, 工程完工时间应优先选择在春秋季节, 此时结构尺寸处于既非最大也非最小的中间状态, 无论到冬季或夏季结构的温度变形量都较夏冬季完工的工程要小, 有利于裂缝控制。对于跨年度工程应做好冬季建筑物的保温工作。b.现浇板收缩影响因素较多, 必须从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综合控制收缩量。设计上限制楼板出现过大板块;选材上妥善考虑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不但要满足设计和施工所要求的性能, 还应具有抵抗开裂所需要的功能;施工方面应严格搞好各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 主体工程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以保证楼板混凝土获得必要养护。c.适当增大板厚可以增大楼板刚度, 降低楼板应力值, 改善楼板应力分布状态, 对于防止板角裂缝有一定的作用。d.现浇板的约束构件刚度的大小关系着楼板的应力情况, 适当减小柱截面的刚度, 有利于减小板角应力集中的现象, 适当增大梁截面的刚度, 使楼板应力分布趋于平均, 有利于减缓板角应力相对较大的情况, 从而有利于控制板角斜裂缝的出现。e.在同等配筋率的条件下, 配置细而密的钢筋, 以及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区域增配抗裂钢筋, 可以提高楼板的极限拉伸, 从而提高楼板的抗裂能力。

结束语

在实际工程结构中, 现浇板出现裂缝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也是长期令技术人员困扰的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裂缝在大多数工程中虽然不可避免但却可以控制, 只要在设计过程中针对各影响因素考虑全面、细致, 严格遵守设计规范, 一定能把裂缝控制在设计所要求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9篇

1 爆炸机理分析

1.1 第一阶段物理过程

根据双氧水的热分解反应, 我们可以得到双氧水的基本的反应情况。因为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特别严重,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与常温条件下, 双氧水也在进行着慢慢的化学分解反应。根据实验得出, 双氧水最早的反应温度是34.5℃。

1.2 第二阶段物理过程

经过双氧水的第一部分反应之后, 双氧水就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物理反应。在双氧水发生爆炸前夕, 容器在双氧水的反应下开始发生破裂, 瓶罐内的能量就开始飞速的通过裂缝喷出, 以至于形成了巨大的能量, 从而产生了爆炸。

2 过氧化氢热爆炸的理论研究

对于过氧化氢热爆炸的理论研究, 最早要从1928年说起, 当时的苏联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巧妙地将热爆炸这一系列问题转化为数学性课题。在反复实验操作完善过程中, 确立了一个新的知识产物即热爆炸的临界条件, 并乘胜追击总结得出了热爆炸的定量关系式。

2.1 热失控模型

系统地描述了化学反应在最恶劣情况下 (冷却完全失效或系统处于绝热状态下) 发生目标反应失控并引发二次分解反应的情景, 绝热条件下反应热失控模型图见图1。

研究该失控情景分析方法, 并从风险评价的角度将失控危险分为严重度和可能性两个方面, 即以绝热温升和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分别代表事故的严重度和可能性, 表2为失控反应严重度的评估准则, 表3为失控反应发生可能性的评估判据所示。

2.2 基于热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提出用一种基于热动力学的模拟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基于药剂的热分解过程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热爆炸数学物理模型, 然后根据所建的模型求出热爆炸临界条件以及自加速分解温度等热安全性参数。

3 双氧水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3.1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在企业中, 尤其是化工企业, 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 制定完整的防御爆炸规章制度, 使得工厂每一个人员都可以有据可依, 有章可循, 同时要落实到实处。

3.2 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

在爆炸的时候, 很多时候都可能出现二次爆炸, 因此, 在爆炸的时候采取合理准确的技术手段、措施来处理爆炸。

3.3 强化消防安全教育

在我国, 很多的爆炸事件都是因为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而造成的, 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刻不容缓, 要想确保企业的安全性, 多做培训, 只有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 才能保障安全。

4 结束语

在我国, 双氧水爆炸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对于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以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介绍了双氧水的爆炸机理以及对双氧水热爆炸机理的研究, 该研究为预防双氧水爆炸提供了理论基础。

摘要:我国对过氧化氢的生产有着严格的要求, 而过氧化氢的性质本身就不太稳定,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爆炸。为了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需要了解过氧化氢的性质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介绍了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以及我国在预防措施上的研究情况, 重点以过氧化氢的爆炸机理的研究为切入点, 分析了过氧化氢热爆炸的理论与原理, 最后为预防过氧化氢爆炸指出了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双氧水爆炸,事故机理分析,预防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立芹, 张晓静.双氧水浓缩技术方案的选择[J].安徽化工, 2016, (3) .

上一篇:轻松养金鱼下一篇: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