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教育行为范文

2024-06-04

不良教育行为范文(精选12篇)

不良教育行为 第1篇

关键词:智障学生,不良行为,赏识教育,积极,有效

有这样一种学生, 他们可能永远也学不会一加一等于几, 可能两句话说不通便对人拳脚相加, 这就是智障学生。智障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 往往存在着很多不良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所冷落、歧视, 这样长期的负面影响使他们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观念, 自信心大大受损。具体表现在缺乏应有的上进心、求胜心, 经常无精打采、缺乏朝气, 行为活动表现出畏缩和压抑等。自信心的丧失给智障学生的学习、生活笼上了灰色的阴影。因此, 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并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对智障学生而言, 赏识教育极为有效, 也就是教师以真诚的爱心为基础, 利用欣赏、激励、尊重等良好的正面情感, 使智障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和鼓励。它也是一种支持性教育, 要求教师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立体式、全方位地为智障学生提供有形无形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 以温暖的鼓励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让学生知错就改。由于智障孩子比正常孩子更加容易情绪多变, 感情冲动, 行为难以控制, 因此, 即使一些平时组织纪律性较强, 各方面表现很好的学生也会偶然犯错。对这些偶然犯错的学生, 老师应该冷静分析。如果是那些不小心犯错, 犯错后又能知错的学生, 老师就应该适当“容错”, 不能不顾场合, 采用粗暴、简单的教育方法。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训斥学生, 学生就会因为自尊心、人格受到伤害, 而做出更多的错事, 这是老师和学生都不希望看到的。例如我们班的谭晓伟同学, 平时非常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也很团结同学, 经常主动帮助老师干活, 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但有一次他却因为让李喜森回教室上课, 李喜森不听而大为恼火, 对李喜森拳打脚踢, 我和韩老师两人都拉不开, 还把他也气得直打自己的耳光。此时, 我对他的做法虽然很失望, 但转念一想, 他平时喜欢帮助同学, 也很关心同学, 这次是因为特别生气, 所以才做了错事。这样我就决定正面对他进行教育, 所以我并没有对他过多批评, 只是给他讲道理, 告诉他打人的危害, 并且讲一些他平时关心爱护同学的事情, 同时也对他进行了更多的鼓励。这样, 既达到了教育他的目的, 也教育了其他的学生, 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

其次, 善于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每个人都有个性差异, 这点在智障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可以说每个学生各有各的不同, 所以他们也就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对他们的教育要“对症下药”, 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矫正其不良行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任性固执、不听劝告的毛病。对于这样的学生可以主要运用赏识教育法, 强化他的良好行为的同时弱化其任性行为。其实智障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点, 他们甚至比正常儿童更渴望、更喜欢得到表扬和奖励。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周弘就是运用独特有效的赏识教育把自己失聪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名留美硕士。他的六种赏识之一就是对女儿跷起大拇指。他说:“我对女儿使用最多的手势不是手语, 而是跷起大拇指, 在女儿心中, 大拇指就是一道金色的阳光。”所以我们对待学生也可以经常竖起大拇指, 就这样很简单的一个动作, 往往能给智障孩子以极大的激励, 让他们较好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 从而更好地强化和巩固他们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的孙琦, 脾气很倔强, 逆反心理极强, 如果他不高兴就一定不听老师的话, 让他做什么他都不会听, 非常任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 我发现他最大的优点是好劳动, 喜欢帮助老师和同学, 刚开始只要他主动帮助同学我就对他竖起大拇指, 并说“你真是好样的!”还训练他完成一些简单且极其容易做到的指令, 如坐下、回座、举手、把书打开合上等等, 只要他按要求做到了就及时给予表扬并对他竖起大拇指。经过这样的反复强化训练, 现在他虽然有时还会任性, 但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懂得了及时承认错误, 并完全能听老师的话了。而且每当他完成某件事或回答对某个问题后自己都主动会说“棒不棒?”“鼓励一下呗!”……当他出现任性行为时就用这个提醒他、告诉他, 只有怎样做才可以得到表扬, 他往往就非常高兴自觉地按要求去做了。

再次, 宽容的合理运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智障孩子, 他们身上的问题行为较多, 常常是屡教不改, 层出不穷, 对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叹息、批评、呵斥的话, 也许学生会极不情愿地暂时听你的话, 但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 “教师也是人, 但同时他又是教师, 而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 其中一条就是要求自制。”所以, 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不良行为, 教师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 别和学生过不去, 也别和自己过不去,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轻易就被学生激怒, 否则你就输了。当然宽容不等于放纵, 它大多是一种冷处理的方法。如面对学生大哭大闹或大发脾气时, 如果你和他比嗓门, 大声斥责地对他发脾气, 往往会更激发学生的脾气, 自己也很生气还无法更正不良行为。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冷处理, 让他一个人在座位待一会儿, 不理他。发脾气是像表演一样需要有观众观赏的, 观众没了, 发脾气自然也就没意思了, 一会儿他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再心平气和地批评教育他, 帮助他认识到自己刚刚犯了错, 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保持冷静, 会让师生的沟通更有效果, 让处罚更有效力。教师示范以有自制力的行为, 学生也能更有效地从中学到好的东西。

中职学生不良行为德育教育综合论文 第2篇

中职学生不良行为德育教育综合论文

摘要: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普遍性,给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关键词:中职学生;不良行为;干预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给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在大学扩招,“普高热”持续不减的背景下,经过教育体制的筛选,大量在初中阶段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涌入了中职学校,给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中职学校必须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不良行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并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才有可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常见表现中职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可分为三类:(1)厌学。中职学生厌学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上课睡觉或心不在焉,自习课吵闹,对作业置之不理,课余时间不复习,考试交白卷,实验课上嬉戏,实践课不积极等等。(2)违纪。中职学生的违纪现象也相当普遍。比如旷课、迟到、早退、毁坏公物、顶撞教师、屡犯课堂常规、打架、吸烟、喝酒、赌博、沉溺网吧等等。(3)不良性格特征。中职学生常表现出来的不良性格特征有:任性、偏执、狭隘、自私、懒散、冷漠、自卑、忧郁、惟我独尊等等。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危害主要有:(1)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课堂秩序比较混乱,自习课像赶集一样嘈杂,许多教学过程几乎成了走过场,致使教学目标无法实现。(2)学生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多,宿舍卫生、学习纪律就需要更大的监管力度,并且需要面面俱到,使学生主管部门及班主任疲惫不堪。(3)师生冲突频繁。(4)影响教师的心态。对学生不良行为,教师的挫折感经常溢于言表,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迹象。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成人社会的影响,也与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有关。家庭教育的欠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父母离异、父母有一方死亡、或者存在养父养母,这样的家庭往往会使学生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是叛逆、粗暴、敌意等行为倾向。有的父母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对子女放任自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有的家庭是由于教育能力有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者父母忙于谋生,在子女身上投入的时间不够,或者过于溺爱、娇惯、袒护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子女不良行为的产生。以前阶段学校教育的偏差中职学生的大多数不良行为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前就形成了,这与他们以前受到的学校教育的偏差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学校教育都以升学为中心,为了升学率不得不以分数论英雄,加上校园生活单调,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过于紧张或者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为了升学率,中职学生以前阶段的学校普遍存在重点班与非重点班之分,学校把优势资源放在重点班上,而非重点班由于自觉性不高的同学较多和被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比较混乱,这些班级的学生比较容易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滋生各种不良行为。还有的地方则因教育比较落后,政府投资不足,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整体素质较差,教师缺乏责任心或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目前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大,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社会的各种不良风气、恶习及文化生活中的消极因素不断地向校园渗透,很容易腐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意志薄弱的学生更容易成为牺牲品。学生自身的生理性因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人性格和行为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人的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等。同样环境下,为什么有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而有些学生却出现学习障碍或不良行为呢?这是学生的生理性差异的结果。当然生理特质与某种不良行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一种易感性而已,最终是否导致某种不良行为发生,还要看环境条件如何。出于道德伦理方面的考虑,人们往往有意淡化这方面的归因。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干预对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行为,学校和教师必须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使其减少、弱化,直至消失,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的行为干预方法有: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当人的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发生;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这就是强化的结果。强化理论常应用在人的行为矫正上。对于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采取负强化来加以抑制。也就是让学生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常用的负强化措施有批评警告,罚出场外,不给参与机会,扣操行分,取消物质奖励等。这种方法易于实施,适用面广,能较快产生效果。刺激控制中职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是受到一些特定刺激而出现的,所以在管理中可以对这些刺激加以控制,从而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比如人数众多情况下,某些自觉性低的学生就会从中取闹、捣蛋、嬉戏,或者恶作剧。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小班上课,在上试验课时分组进行,减少每次参加的人数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抑制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针对某些中职学生易冲动,常因小事而打架斗殴的现象,除了加强思想认识和法制教育外,还要对宿舍中的刀具、棍棒等物品进行搜查收缴,这对于防止学生的流血冲突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学校还应开设专门的法制宣传栏,定时组织学生观看法制宣传片,用活生生的案例来唤醒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当前,有明文规定在学校200米范围内和家属区内不准开设网吧,也属于刺激控制。消退负强化尽管能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负强化毕竟是惩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运用不当,会引发师生冲突。由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受到某些因素的不断强化而习得的,教师可以通过找出学生不良行为的强化源,对强化源加以控制,达到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目的。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耍小动作、讲怪话,其强化源是其他同学的哄堂大笑和注意。对于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教师可以点破其心理根源,让其他同学见怪不怪,不再给予理睬,这些行为就不会再频繁发生。强化暂停它与消退的共同之处都是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关强化。不同之处是,强化暂停是使不良行为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有关强化;而消退是去除强化源,使不良行为一直得不到强化。有时候教师一时搞不清楚学生不良行为的强化源在哪里,或者一时不能去除强化源,这时可以采取暂停的方法。如发现打架斗殴的苗头,可以将双方分别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然后再作下一步处理;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无理取闹,可以暂时将他请出教室,或者让他到办公室独处,待其平静后再回来。行为更替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不良行为既可由不良的更替反应形成,也可以用良好的行为更替原来坏的行为,使已经形成的坏行为得以消除。比如有些学生喜欢乱丢垃圾,可以让他担任卫生监督员;有的学生纪律性不强,可以让他负责管理和组织班上的某些活动;有的学生喜欢在上课时讲怪话,可以让他回答问题。这种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下仅从教师角度谈谈预防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办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所持的基本看法,既可能是自觉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它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方式以及能否培育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视为装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用注入式灌输法教育学生;不能对学生发号施令,用高压政策制服学生;更不能用理想化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学生,把一切看不顺眼的行为斥责为不良行为。教师应该把学生视为独立的主体,采用启发、激励、疏导等方式教育学生,用自己的热情、智慧、责任心去诱导学生。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应该关心、爱护、谅解、帮助他们,而不是不断地指责与批评。用真心感化学生教师要消除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的排斥态度,并且要相信他们的不良行为通过适当的教育措施是可以矫正的。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往往曾经受到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教师有戒心,有对立情绪,认为教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但又很需要得到教师的谅解、帮助和信任。所以,教师想要转化他们,必须要耐心地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设法感化他们;同时要多方面关心他们,诚心地帮助和开导他们,使他们深信教师的善意。教师还要善于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启迪他们,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觉醒,让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唤醒学生的上进心有不良行为的中职学生往往比较懒散,得过且过,但他们心灵中求上进的火花并没有熄灭。教师在他们有所醒悟时应及时给予帮助,使他们获得上进的勇气与动力。其实在他们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表现出满不在乎时,内心深处却不时地发出对好学生、班干部的羡慕之情。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启发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提供机会,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求上进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大大提高。把学生不良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教师应善于抓住和发现学生不良行为的征兆,把学生的不良行为消除于萌芽状态。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要听取学生个人、各任课教师、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反应,要掌握学生与外界的交往,与异性同学的关系,经济开支是否符合正常标准等基本情况。有疑问时要直接询问当事人,或者问同学、家长。必要时还可以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总之,教师要在学生不良行为尚未发生或尚不明显时,及早发现并加以干预,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或恶化。参考文献:[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2]张建伟,孙燕青.建构性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卢家楣,等.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中职学生不良行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

不良教育行为 第3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不良习惯;成因;对策

留守儿童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的背景下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一般是由农村的亲戚、朋友、邻居等进行照顾,他们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管教,身心健康发展都较正常儿童多有不足。现如今,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怎样才能够对小学留守儿童进行正确教导,使其远离不良行为习惯,是每个小学教师都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不仅应当负责好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问题,更应当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可以说,儿童的很多行为习惯都会受到自身父母的影响,尚处于启蒙阶段的他们会本能地跟随父母的行为习惯进行学习。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们长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所以也得不到父母应有的教育与约束,行为上就会变得比较随心所欲,尤其是农村儿童更是经常会在田地里嬉戏玩闹,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逐渐形成。

2.学校因素

学校可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亦非常重要。然而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家,他们的教师无法与其父母取得必要的联系,因此也就无法协力配合来对学生进行更加有力的教育,使得教育力度缺失,进而也就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再就是很多教师对一些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容易产生歧视和厌弃,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他们,因而使得这些学生越来越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3.社会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深,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组织的活动也比较少,相关部门更是没有专门调拨人员和经费来改善和处理这一问题,因此使得留守儿童比较缺乏社会各界的关爱。

二、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1.监护人要增强教育意识

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即使不是儿童的亲生父母,也应当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意识,要摒弃过去的“重养轻教”的观念,在关心儿童衣、食、住、行的同时,更加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德行思想,以身作则来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行为榜样。同时,孩子的父母也应当尽量多抽出时间回家来探望孩子,或是利用电话等通讯工具与孩子多进行联系,多多关心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在外面打工的不易,使其理解父母。

2.加强农村小学的寄宿建设

农村应当加强对小学的寄宿建设,为留守儿童专门配备教养人员,使那些无人看管、无人照顾的学生能够有所依托。同时,教师应当多给予留守儿童一些关爱,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要点点滴滴关心留守儿童,使其感受到更多的爱和温暖,以弥补得不到父母时时陪护的缺失。另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指导学生家长充分利用回乡时间正确地教导儿童。

3.加强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作为国家,应当积极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并专门拨款和安排人员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力的监护和教导。社会各界也应当更加关心留守儿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使其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是由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其教育对策也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从而共同改善现状。

参考文献: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

不良教育行为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于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依据“罗马标准Ⅱ”[3]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根据B超、胃镜、实验室、X线摄片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的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22例,女78例;男女比例为1.7∶1;年龄18~69岁,平均42.4岁。发病年龄:20~30岁75例,31~40岁67例,41~50岁50例,51岁以上8例;病程:6个月~1年124例,2~4年43例,4年以上33例。就诊特点:本组患者均为内科就诊,以上腹部慢性不适,饮食减少为主要症状,其中74例患者就诊次数3次以上,就诊医院3家以上,文化程度从文盲到本科,包括农、工、商、文、教、学等,居住地覆盖农村、城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及住址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4]

(1)有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并持续四周以上。(2)内镜下表现正常或排除了糜烂、溃疡又肿瘤等器质性病变。(3)实验室、B超及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患。

1.3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除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外,对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系统地给予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行为改变策略实施步骤:首先应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评价结果。

1.3.1 个别化计划

当人们将智力障碍从个人固有特质转化为一种“功能”状态时,强调了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进一步引申到与人的社会生活密切关联的社会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等对个人功能状态所产生的广泛影响。于是有了关于情绪不良的“社会-生态‘模式。首先将患者生活功能限制呈现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其次观察的机体性原因与社会因素相互关联与作用;最后根据相应个人机体性原因与社会因素造成的功能限制,提出社会对患者个体功能、角色和职责能力期待的不足或存在着限制,因此,需要对患者情绪进行必须的调整和改变[5]。例如,改变患者的意识与态度。

1.3.2 切断联系法

患者的很多旧习惯是致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改变不良习惯是必要的,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随时都能立即改变的能力,只要适当的调整和指导,患者自身的正能量便可以释放出来。切断联系法是终止旧有的行为模式有效方法之一[6]。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挣脱惰性,坚决地向自己的旧习惯挑战。具体做法是:仔细回顾平时不良习惯的过程,找出每次不良习惯的第一个念头或动作,然后设计应对措施,来防止不良习惯的启动。控制不良习惯念头,控制第一个动作,并持之以恒,使之形成新习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目标计划的指引,在不同时间有不同事情要做。

1.3.3 作业疗法

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基础动作、职业劳动动作及工艺劳动动作训练等。目的是让患者逐渐适应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种种需要。避风寒,慎起居,劳逸适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配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必要时可结合饮食疗法进行食疗。若条件许可,还可应用气功、按摩、针灸等非药物疗法进行调治。节制饮食,防止饥饱无度,慎食生冷刺激性食物,慎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1.3.4 健康教育

电话随访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其目前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帮助其掌握疾病的病因、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等基本知识;对其出现的消极情绪进行安抚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评估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随访结束时分别采用国际上常用的评价胰腺炎患者生存质量的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LQ-C30)及a型行为问卷进行调查测试,并进行评分比较。临床调查问卷及量表评定由两名医师(神经内科或康复科或全科,均为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完成,本研究进行前经过2周系统培训,能熟练地掌握自行设计问卷设计、评定及各个量表使用方法,并进行量表评分的预试验,一致性良好。

1.4.1 a型行为问卷[7]采用全国心身医学协作研究组制订的a型行为问卷[3],对患者进行测试。

1.4.2 简明健康状况问卷[8]

SF-36量表是在医疗结局研究(medical outcome study,MOS)基础上研制开发的一个用于调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普适性量表。SF-36量表内含36个条目的健康调查问卷项目,涉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总的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和心理卫生这8个领域,前4个因子属于躯体健康方面,后4个因子属为精神健康方面。总分为145分,分值越低,说明该维度损伤越严重,得分越高,代表生存质量越好。

1.4.3 生存质量评定量表[9]

QLQ-30是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量表,它包括5个功能量表、3个症状量表、1个整体生活质量表和6个单项量表,共30项内容。指标评分采用分类评分法,最后通过线性转换使各分量表得分均在0~100分。各功能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该功能越好;而症状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该症状越严重;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5 评估标准[10]

按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分为0~3级:0级为无症状;1级是有不明显的轻度感觉;2级是症状稍重,但不影响工作;3级则严重至难以坚持工作。治疗后或随访时症状改善1个等级为好转,改善2个等级或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症状加重或无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好转之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型行为评定

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62.0%;非a型者(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时间紧迫感(TH)、竞争意识强(CH)、问卷的真实性(L)及TH+CH均值分别是(15.91±3.76)分、(14.96±3.74)分、(4.38±1.95)分及(30.93±6.71)分,其中TH与C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所调查研究的两组患者共200例,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随访期限最长为24个月,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16.4个月。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294,*P<0.05

2.3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比较

临床干预后,观察组QLQ-C30、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上升(P<0.05),提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SAP患者的生存质量。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以上腹部饱胀、早饱、腹痛、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为主要症状,临床尚有较多的胃肠疾病患者症状明显,迁延不愈,先后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此类患者常伴有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及心理因素)[11]。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因素,故临床上为给予恰当的治疗,而常将消化不良分为动力障碍型、溃疡型、混合型和非特异型,其中以动力障碍型多见,有关文献报道占50%~60%。消化不良是消化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认为消化不良既是一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是一种心理因素参与的疾病[12]。相关研究认为显著的a型行为者与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紧密联系,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1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随访后比较,*P<0.05;QLQ-C30:生存质量评定量表;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和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a型行为人群具有强烈的TH,情绪不稳定,易急躁CH,争强好胜,长此以往导致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应激状态,致脑—肠轴调节失调使胃的肌肉及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胃壁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胃运动减弱,粗糙食物不易消化。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想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或者说,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品质,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家庭环境的影响奠定了性格形成的基础。家庭周围人群、环境对患者的康复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家属的责任感与态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影响。精神质的个性和不稳定的情绪是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情绪特征: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62.0%,非a型者(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两组患者共200例,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观察组QLQ-C30、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上升(P<0.05)。而消化不良患者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遇到刺激,情感反应强烈且很难平复。

总之,对应激消化不良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影响。方法 采取问卷回顾性调查法调查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100例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入院的采用常规护理的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干预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62.0%,非a型者(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观察组QLQ-C30、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因素对IBS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改变教育策略能显著改善IBS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该病的康复有确切的效果。

不良教育行为 第5篇

一、幼儿情况分析

孩子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 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不肯认错,而且还很不高兴。孩子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 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备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的百般呵护,宠爱,孩子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到现在一直都要哭。老师接过来一会他就好了,老师问他明天来了就不要哭了,他回答得很快,说:“好,明天来了我不哭。”可是第二天会照常哭。他刚来园的时候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类型。还经常告状,他告状时你不理他,他就会说你打他或是就找别的小朋友帮他打报复平,直到有小朋友帮他为止,他就会满意的笑。

二、成因分析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该怎么办呢?我先了解造成他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紧张、恐惧或被人嘲笑等因素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潜意识中为自己不在受伤害,内心很自然产 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有的则是因为环境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成员之间的原因。

三、具体实施(1)家长工作

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并把教育思想说给家长听,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2)对策

行为1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不和同伴进行交流。

措施:我们在平常聂理硕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比如,我们利用早晨活动时间,让孩子进行分组自由交流,尽量让小朋友的情绪愉快,制造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 环境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回家也逐渐地愿意跟父母交谈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

成效: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培养,他在班里基本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并且开心地与同伴进行游戏。

行为2:当我们出去户外活动时,孩子在活动中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老师及时帮助他分析情况。措施:增强孩子交往的机会,并请家长配合有空时多带她到外面接触其他人。例如,公 园、小区楼下„„在交流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增加孩子的交往的机会,创设情感交流的机会。孩子只有在广泛的交往中,感到有很多东西,他活动中才会积极起来。尤其是孩子之间的交往更是重要,因为他们身心发展有相同特点,也有共同语言。渐渐地他在自理能力,自我服务意识也强了许多。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孩子的性格有了大的变化,变得敢开朗多了。

3、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孩子在自我服务意识方面的情况。

措施:我们三位老师共同商量,先结合家长及时沟通好情况,在园里我们就邀请孩子做小值日生,要他融入我们幼儿园的大家庭。

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与实施措施,孩子开始愿意上幼儿园了,也不会哭闹。这时孩子和孩子的家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脸,此时我们三位老师也觉得很欣慰。

不良教育行为 第6篇

摘 要:从家校协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析,提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几点对策: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家校协同式教育;网络不良行为;干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7-02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人才培养最终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研究也表明,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与学生良好的学业成绩和积极的社会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加强高校与家庭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促使二者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

一、协同式教育的理论基础

1.协同式理论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协同式”这门理论,它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构建一种用统一的思路处理复杂系统的方法论,研究自然界有关转化的基本规律,将有序与无序的状态视为一体,着重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或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即合作与互补的相互作用,正因为有了协同的作用,从而使系统产生了序状态,形成了一股“1+1>2”的强大合力。

2.协同式教育

协同式教育指的是新时期下整合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资源力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同步教育,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家校协同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家校合作”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家校合作重视的是家长配合学校,家长只是一个辅助教育者角色。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基础是“协同效应”,它指出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外部环境复杂的系统之中,这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因此,在实施家校协同式教育的过程中,要素与系统中各方面力量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是实现教育效果的基本基础,而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则是重中之重。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目标,主要重视学生的智育培养,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学生大学时已在生理上成年,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形成,大学生在高校中的自我成长、发展等方面往往都无法顺利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人数短缺,学生管理工作量大,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干预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发挥家庭教育的长处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带有情感的言传身教的影响,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的。它补充了学校教育所缺乏的一些功能,具有自己所特有的长处。作为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大学生家庭教育,是整个家庭教育崭新的一个阶段,因为一方面,新时期随着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愈发复杂,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大学生身心的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问题,然而由于生活阅历的不足,实际上对家庭依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教育的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仍然是非常需要的。因此,只有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有作用和家长的作用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

人的综合素质的内容可分为德育、智育、身体三方面的素质,在这三方面的素质中,“德育”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德性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主动地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感化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3.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新时期,高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诸多职能。做好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工作,可以促进高校向家庭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多渠道获取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高校做好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工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高校自身的长足发展。

4.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大学生个体由于家庭环境、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习能力、为人处世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因此,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家长对学生入校前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就要求家长及时向学校反映子女的有关情况,以便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学校也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要想大力推进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新途径,仍然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特殊性没有发掘出来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视与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才逐渐增多,然而仍然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许多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进了“保险箱”,以后有关学生的成长、成才就都是学校的事情,因此就放松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2.高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

由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家长一般很少主动和学校联系,在家校协同式教育中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少有机会与高校的教师和管理部门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另外,高校一般则是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强调家长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配合,往往以宣讲学校教育理念、印发教育资料、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的交流,家长只是被动的“接收器”。这样的交流沟通只是高校与家庭之间一种单向性的活动,其沟通的效果远远不如双向性的交流沟通,因此,高校与家庭之间也就难以达到协同互动、共同育人的目标。

3.协同式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强,缺乏连续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家校协同式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生报到和毕业生就业、考研这段时间,呈现出“重两头,轻中间”的特点。不少高校缺乏家校协同式教育的整体思路,没有对家校协同式教育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在时间上没有持续性,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另外,对于同样担负着教育重担的家长来说,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等知识和技能也是简单的、零碎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协同式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体系。

4.家长参与高校育人体系的机制不健全

家校协同式教育是家长与学校之间协同发挥作用,一方面包括学校与家长的教育和沟通,另一方面也包括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了解和参与。高校如果没有相关的机制体制,让家长及时了解主动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家校协同式教育的作用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对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对策分析

1.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过程,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学校要积极引导全体教师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把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抓。学校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机制体制,为家长提供与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更好对接,促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立体化网状结构。

2.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社会上出现的“月光”、“啃老”、“陪读”等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家长的传统观念往往影响学生的择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家长在子女的教育观念上必须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与时代特征、与子女未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3.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预防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在传统家访、书信、电话、家长会、毕业典礼等渠道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渠道。如建立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QQ、博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各种不同方式与家长沟通。

4.高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密切家校联系

高校可以拓展家校联系的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开放日当天,学校开放所有场所让家长参观,让家长走进课堂听课,班会课特邀家长参与活动。家长们还可从录像报告会、表彰会、座谈会、艺术节活动、咨询活动和自由参观、听课中了解学校的教学工作、德育工作。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家访能使教师与家长之间构建起一座增进沟通的桥梁,使得双方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为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作了良好的铺垫。三是参与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家长与学生共同参加学校的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246.

[2]王光明.理论与实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考[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59.

[3]曾健,张一方.社会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不良教育行为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2005级各系高职生10个班。2006年3月, 发放问卷调查表460份, 收回有效问卷448份, 有效回收率为97%;2007年5月, 发放问卷调查表460份, 收回有效问卷451份, 有效回收率为98%。

1.2 方法

1.2.1 健康相关行为现状调查

参照“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有关项目,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编制调查表, 调查内容涉及迟到、旷课、伤害、网络行为、吸烟、饮酒、赌博、营养饮食、运动锻炼和不良卫生习惯等。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利用班会时间发给学生, 匿名独立答卷, 当场收回 (吸烟、酗酒、赌博3项属于学生属性特征敏感问题, 为降低和消除不真实回答率, 使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用RRT方法[2]进行调查) 。

1.2.2 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制订时以正确保健理论、青少年健康心理与行为为指导, 体现正确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反映教育对象的需要和利益。

1.2.3 健康教育实施人员确定

以这10个班班主任为健康教育的直接实施者, 因为他们了解本班学生特点, 实施起来更有个体针对性, 更能把握问题的侧重点。

1.2.4 健康教育实施 (1) 先组织班主任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

培训。 (2) 发放高职生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分2次共发放920份 (调查阶段和评价阶段) 。 (3) 通过讲座、报告、座谈、问答、宣传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实施健康教育。

1.2.5 阶段性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检查及评价

通过当场提问、学生访问和问卷调查进行。

2 结果

历时一年多完成了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卫生保健知识的调查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检查。收集到反映学生健康相关行为及卫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等各项指标, 见表1~3。

由表1~3可见, 健康教育后学生保健知识回答及格率、对戒烟支持率显著提高 (P<0.01) , 健康教育后吸烟、酗酒、不正常吃早餐、受他人或自身伤害、不经常运动率显著降低 (P<0.01) , 健康教育后迟到、旷课, 网络游戏、网聊成瘾, 学期成绩总评不及格, 赌博率显著降低 (P<0.01) 。

3 讨论

(1) 健康教育是克服和消除不健康生活行为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首要措施, 是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的基本手段。由表1~3可见, 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卫生保健知识认晓率提高了, 吸烟、酗酒、不正常吃早餐、受他人或自身伤害、不经常运动、逃课、上网、赌博等现象大幅度降低, 有效地改变了高职生不良行为习惯。

(2) 本次健康教育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为侧重点, 由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3], 高职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 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缺乏心理调适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或手段单一、方式简单, 大多数是向朋友倾诉, 或是压抑或是直接正面解决问题甚至引发暴力冲突, 这会造成他们自身和他人的伤害, 影响高职生学习和生活及身心健康。所以, 适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 让他们懂得人生必将经历的几个时期中心理变化与生理发育的关系, 减少心理冲突,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正确认识吸烟、酗酒和赌博等对健康、工作、家庭的危害。同时,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尽快与职业角色接轨, 提高未来的职业适应能力, 能正确对待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坚定信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3) 基于本次健康教育取得的成效, 我校欲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常规教育教学计划中。目前, 已在各班确定了心理委员, 定期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及心理问题;由班主任和健康教育教师综合分析, 然后提供合理的帮助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职生,不良行为

参考文献

[1]秦前红.卫生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2]王建华.流行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不良教育行为 第8篇

“不良教育行为”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所采取的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的行为。例如侮辱谩骂学生, 教学态度不认真等, 特别是近年来, 有关教育教学中教师不良行为的报道屡见报端。教师的这些不良行为严重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 后果严重的会使学生丧失自信、误入歧途, 甚至会诱发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或消除不良教育行为, 采取积极行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要杜绝不良教育行为, 必须深刻分析不良教育行为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 从而得出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归纳起来可将中小学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分为两大类:

1.教学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某些教师业务水平不高, 不能胜任教学岗位, 在教学中偷工减料, 不能正确答疑释惑, 还有些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 上课敷衍塞责, 不认真批改作业, 例如有的教师上课时让学生自习, 考试试卷也让学生互相批改, 这种教学中的不良行为显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

2.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这种行为主要与教师心理素质、人格、道德水平等因素有关, 例如歧视学生, 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威吓、谩骂。这种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尤其严重, 会对中小学生身体、心理造成损伤, 并对学生今后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生在中小学时期遭受过老师的暴力, 走上社会后人格不健全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在很多中小学校都存在这种不良行为, 有的教师虽然上课认真, 教学水平较高, 但经常打骂学生,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但可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出现由心理不健康产生的行为问题。

中小学教师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教师自身素质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业务水平低, 人格不健全, 心理不健康等;也有师德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教师的道德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一些教师道德滑坡, 例如收受学生家长的礼物, 甚至有的教师直接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好处, 这些都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不良教育行为。除此以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教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当前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制度作为行为规范其主要功能就是控制人的行为, 规定着人们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制度设计直接决定了人的行为选择。邓小平同志说过,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可以抑制教师的不良行为, 促进其良好行为的实施。应该看到, 要消除不良教育行为仅仅依靠师德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是不够的, 还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

就目前来看,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制度缺失, 目前在某些中小学校中, 缺乏对管理制度的重视, 由某些个别领导说了算, 造成制度缺失从而管理混乱。其二是制度的不完善, 许多学校虽然也有诸如“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之类的规章制度, 但在制度的制定上往往带有随意性, 局限于以往的经验和感性认识, 有的制度文字流于形式, 缺乏实际操作性, 有的制度过于笼统, 还有的制度奖罚不合理等等。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教师不良行为存在的土壤, 某些教师管理制度中缺乏对教师行为的监督、控制机制, 教师的不良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从一定程度上更加助长了不良行为的滋生。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设计思考

有效的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 而要制定出有效的制度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制度应具有针对性。在制定制度时必须首先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哪些是有利于教育目标达成的行为, 哪些是不利于教育目标达成的行为, 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行为来制定规章制度。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深入全面了解教师的行为, 以及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其次, 制度应具体化。针对教师的不良行为, 制度的条例应更加具体、详细。过于笼统的规则不便于执行, 也容易使人钻空子。目前很多制度出现“写在纸上、贴在墙上, 说在嘴上, 就是不见于行动上”的形式主义,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例如某些制度文字流于形式, 内容空洞无物, 缺乏实际操作性。有些条文抽象不具体, 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对于一些考评指标应该进行量化的没有量化等等。

再次, 有效的奖惩办法。由于人不仅有追求物质利益的自发倾向也有追求荣誉、情感等的倾向, 所以在奖惩的方式不能过于单一, 例如不应仅用金钱物质作为激励手段, 还要重视精神激励, 最终使教师不敢、不愿实施不良教育行为。

最后, 重视制度的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执行也是一纸空文, 因此学校应严格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摘要:本文对中小学教师的不良教育行为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 指出要消除不良教育行为须从制度入手, 并提出完善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议, 旨在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促进中小学教育目标的达成。

不良教育行为 第9篇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或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一般以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相应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作保障;亚文化则是一个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中性的、边缘的文化内容。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越高, 亚文化就越丰富, 对主文化的影响力也越大。一般而言, 主文化影响和制约亚文化, 亚文化一方面与主文化有一定背离, 另一方面又丰富和补充着主文化。

就亚文化类型看, 一般包括三种:一是健康亚文化, 二是不良亚文化, 三是中性亚文化。健康亚文化, 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促进作用的亚文化;不良亚文化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阻碍作用的亚文化;中性亚文化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无明显作用, 只是随时代而变迁的亚文化。应该指出的是, 与主文化不一致甚至发生矛盾冲突的亚文化不一定是不良亚文化, 因为主文化中也可能存在某些与社会发展和进步不相一致的因素。

校园不良亚文化可定义为:存在于学生群体中的不利于自身成长、有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现象。如逃课考试作弊现象、赌博酗酒殴斗甚至群殴现象、悲观厌世现象等。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群体性。孤立的个体越轨行为的堆积并不具备亚文化特性, 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存在于学生群体中, 并形成一定的共性。二是整合性。校园不良亚文化, 是同校园主流文化共生的。三是迁延性。不良亚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 它也处在积累和演化过程中, 具有可塑性, 一方面, 它可以由一种不良亚文化转向另一种不良亚文化;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转化为中性亚文化或健康亚文化。四是习得性。不良亚文化不是人们天生就有的, 而是后天效仿、接受过来的。

二、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滋养了校园不良亚文化

校园不良亚文化的表现主要分三种。一是违反校纪校规类。这是学生不良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不叠被子, 不收拾屋子, 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乱扔废弃物;不分时间带吃的进教室, 特别是上午课前和课间带早饭;上课经常迟到或早退, 无故旷课, 考试作弊;在图书馆或自习室, 甚至上课时, 不关闭手机;语言不文明, 举止不雅, 动作粗野, 打架斗殴甚至群殴;尤其不礼貌的行为较为普遍, 相当一部分学生, 遇见老师没有一句问候的话语, 更不用说问候同学了;学生的衣着、装饰不符合学生要求等等。二是心理疾患类。近年来学生由于心理疾患所致的不良亚文化现象明显上升。据统计, 目前全国各种精神病人约1600多万人, 而青少年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心理疾患带来了“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目的渺茫、学习态度消极、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恋爱观不正当;甚至有部分学生思想颓废、消极厌世直至自杀等等。三是暴力犯罪类。暴力犯罪的逐年增加是学生不良亚文化现象中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据报道, 学生采用暴力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的案件呈上升态势, 主要表现为破坏、抢劫甚至杀人等。

三类不良亚文化现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逐步腐蚀学生的心灵, 如果不加以引导、管理, 将影响学生的素质, 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而校园不良亚文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违反校纪校规类, 恰恰就是学生不良生活行为的表现。因此, 所谓学生年龄小, 其生活小节无关紧要, 也无须注意, 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小节”能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并影响其学习、生活。学生生活的群体性导致了这些不良行为的蔓延, 并形成一定的不良群体文化, 即校园不良亚文化。

三、不良行为问题的形成原因

学生在校的不良行为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有的同学对这些“小节”不关心, 从未意识到有什么问题, 认为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 如同吃饭、睡觉一样, “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第二类:隐约知道这样做不对, 但为了自己方便也就做了。对于第一类原因, 不少同学稍加提醒, 或认识到其重要性时, 就能主动改正。对于第二类的同学来说, 他们思想上就有点“小问题”了, 至少是自私自利的。因此, 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产生学生不良行为的最根本原因。如一些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以及互联网上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内容等, 像酵母一样日益膨胀乃至一度泛滥成灾, 尤其是互联网负面的影响已成为“吞噬”部分青少年身心的“电子海洛因”。

2. 受家庭文化氛围或传统文化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如家庭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地位、父母的养育方式等, 无一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形成, 他们离开家庭步入社会, 一旦发现生活与自己的愿望相背时, 就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而采取不同方式宣泄。

3. 学校教育管理中的漏洞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教育处于转型时期, 部分学校重学轻德, 致使个别学生沉溺于浅层次的世俗生活;或者满足于感观刺激, 得过且过;或者毫无追求, 甚至轻生, 伤害他人。这些现象的背后, 实际折射出我们的教育中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僵化, 缺乏生命力, 成了一种空洞的说辞, 也就成为学生不良行为萌生的漏洞。

4. 中学时期是形成不良行为的关键期。虽然当代学生的很多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形成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但形成时间都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其中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在这里又起着主导作用。

目前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师范类大专生, 属于高考浪潮中的中下层, 接受的高等教育时间短, 层次浅。初高中教师主要来源于大学或其他学校的本科生。目前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教师素质的培养主要立足于教学技能的加强, 因其提升速度快, 效果显著。教师通过进修或交流学习, 弥补不足, 改进教学方法, 然后进行实践, 以班级考试成绩的高低划分自身能力的水平。时间长则一年, 短则几个月。而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德育过程流于形式化, 且水平测试困难。

四、怎样引导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1. 学生方面。

当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小节”问题的不利影响后, 应该在平时注意自己的“小节”。偶尔无意中做错了, 应尽力去消除其不利影响, 不能“不好意思”。在看到别人做得不对时, 可以恰当地提醒他一下, 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2. 教师方面。

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主要是言传身教。在某种意义上说, “身教”的意义和效果大于“言传”, 而“身教”的内涵就是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中就包含着许多“小节”。或者说教育对象只有先接受教师“这个人”, 才能接受其的观点, 才能真正使学生消除心理戒备, 坦诚相告, 推心置腹, 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因此,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 自律自己的行为, 注意自己的“小节”问题, 正所谓“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教师应努力寻找并且主动创造条件, 使双方处于“相容”的情境中, 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 教育管理方面。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较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处理问题的程序, 并使学生明确规章制度的内涵, 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意义。规章制度要尽量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如生活委员对班费的收缴、使用程序要尽量和财务制度靠拢, 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常识。

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校园活动文化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目的, 融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 从而以高雅的文化滋润学生的心灵, 同时也要抵制庸俗、低下、粗俗以致颓废的文化占据校园文化阵地。

4. 社会方面。

应加强对未来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对师范类学校在校学生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师技能等专业素质的训练。其理论学习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教育实践的考核要量化。教师资格证是学生走上教育岗位的资质证明, 认证必须严格。要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表现, 尤其是思想素质方面, 违纪学生和表现不良的学生不应申请教师资格证。已获取资格的教师应定期进行再培训和相应考核。同时对在职教师的管理应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和约束。

五、结语

一个人要有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不仅要求他能爱祖国, 爱人民, 爱社会主义, 尊老爱幼, 关心集体, 团结同学, 同时也要求他对一些“小节”问题处理得好。不少人对“小节”问题不屑一顾, 其实不然。“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都表现不好, 还能谈什么高素质, 好修养呢?当一些同学在自习室打手机时, 不知他们有没有想到比我们手机拥有率高得很多的美国人的安静的课堂、会场;当一些同学随意扔纸团时, 不知他们有没有想到日本一场足球赛后, 体育场里烟头都无一个, 这些问题与美国、日本的文明程度有关, 就如“公共厕所能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发达程度”一样, 一个的人日常生活行为能从侧面反映他的整体素质, 而国民的整体素质则能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发达水平及发展的潜力。因此, 努力改善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福轩, 马超山.大学生的“亚文化”活动及其指导.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5 (6) .

[2]陆士桢.从青少年亚文化看当代中国青少年社会适应问题.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5 (6) .

[3]周桂芹.对亚文化传播的哲学审视.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0 (9) .

三大不良行为影响行车安全 第10篇

一、边开车边接打电话

有的人在开车时, 对于接打电话已经是见怪不怪, 习以为常。还有的驾驶员认为在开车时使用免提或蓝牙接打电话, 不占用双手就能保证行车安全。其实, 在开车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接打电话都是十分危险的。有关研究表明, 当人在接打电话时, 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后驾驶反应还要慢, 基本上相当于一个70岁老人的反应能力。除此之外, 在开车时接打电话, 还会分散注意力, 影响发现、判断和处置能力。此时若对面或旁边突然过来车辆或行人, 驾驶员将难以发现, 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 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对于违者将被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并记2分。

二、将安全带插口锁死

汽车安全带被誉为生命带。据统计, 使用三点式安全带, 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43%~52%, 副驾驶员座位上的负伤率可降低37%~45%。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 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现在, 许多车辆都安装了“安全带未系声音提示系统”, 就是为提醒车上司乘人员及时系好安全带而设计的。在安全带插口不插入安全带接头锁定的情况下, 系统会自动响起报警声音。有些不想系安全带的司乘人员, 觉得不停地提示声吵得人心烦, 于是, 便用一些类似安全带锁定装置的金属卡扣将安全带插口锁死, 使汽车不再发出任何警示声音, 司乘人员便可以泰然地把安全带撇在一边。但是, 这些卡扣在解决了烦恼的同时, 也扣死了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之门。

三、过度依赖车载导航仪

车载导航仪作为高科技产物, 具有规划路线、自动导航等功能, 成为许多驾驶员在生疏地域行车的依赖。但它在给驾驶员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引发了不少的交通事故。有的驾驶员在行车时频繁察看导航仪, 分散了注意力, 影响了对道路情况进行正确的观察判断。另外, 有时因为导航仪指示错误, 会导致驾驶员驾车逆行或行错车道, 甚至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为此, 在驾车外出时, 不能完全依赖导航仪, 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 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使用导航仪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要选购优质产品, 并及时更新系统和地图, 防止导航仪出现指示性错误;车载导航仪应安装在驾驶员视线的右上方或方向盘的右前方, 这样既不影响视线, 又便于察看;在行车前, 要先把行驶路线设定好, 避免在行车中边驾车边调整导航仪。

幼儿常见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11篇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周围环境、接触对象等因素影响,常常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私。现代家庭中,一名孩子身边至少围着六七位长辈照顾他的生活学习,这种“长多幼少”的家庭结构,若家长的教育方式稍有偏差,会导致孩子形成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的心理,极易产生自私行为。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带孩子到小朋友当中去,多让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会小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带来的快乐。

说谎。幼儿撒谎往往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事,他们会试图采用抵赖的方法回避可能面临的后果,从而表明自己是一个没有做错事的好孩子。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家长和老师应当采取温和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到做错事只是因为孩子不小心或某些过失造成的,只要勇敢承认并改正了,大家会原谅的,要告诉孩子撒谎是一种故意欺骗的行为,是不诚实的表现,大家都不喜欢。另外,每当孩子有过失时,家长和老师不能过分指责,否则会造成孩子因怕被惩罚而再次撒谎的现象。

攻击。绝大多数幼儿通常都会在口头上或行为上欺侮比自己弱小或自己不喜欢的孩子,这种“暴力”倾向的形成,往往是由于父母或教师对孩子过分训斥、体罚造成的。如果孩子开始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制止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应以教育引导为主,切忌以“暴”治暴,不能因此而体罚、指责、训斥孩子。父母或老师动不动对孩子发脾气、骂人或动手打孩子,导致的后果会更加严重。

退缩。孩子胆小、孤僻,不愿去集体场合甚至拒绝上幼儿园,主要是因为孩子适应性差,难以融入新环境。其实孩子的好奇心要比成人强得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父母和老师应充分发挥孩子的这一特性,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孩子体验新生活、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为防止幼儿不良行为的形成,在教育矫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教会孩子道德判断方法。平时我们在教育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习惯时,往往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比如父母和老师要及时地赞扬和肯定孩子“好”和“善”的方面,否定和批评“不好”或“不对”之处,从小培养和塑造孩子养成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从而奠定孩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基础。

2. 要培养孩子的荣辱意识。要培养孩子养成基本的荣辱意识,告诉孩子做好事是光荣的,会受到更多人的赞扬和尊重;如果做破坏社会秩序、破坏生活环境等坏事是可耻的,会遭到大家反对甚至法律惩罚的。

3. 要给孩子树立良好形象。父母和老师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父母和老师要注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当好模范,在待人接物时坚持与孩子保持同一个道德评判标准,禁止孩子说的话自己首先不说,不允许孩子干的事自己首先不干。

如何矫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第12篇

关键词:矫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

目前我国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养育者不一定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难免对幼儿有所溺爱和骄纵,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幼儿表现出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家长忽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幼儿一旦进入幼儿园后,幼儿所暴露出来的不良行为习惯就会引起小朋友间、家长与教师间或家长之间的矛盾,对此大家都抱怨重重,又苦无良策。我们只有意识到幼儿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习惯会对幼儿今后的身体、学业、人际关系有重要的负面影响,才能明白矫正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才能痛下决心采取措施。

一、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

(一)以自我为中心

在提倡独生子女的今天,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家庭的中心,而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过强。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一些幼儿因此而养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这就滋长了幼儿的“自私心”,也就是为以自我为中心创造了条件。

自我中心行为倾向明显的幼儿很难进行角色换位,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而家庭环境是幼儿产生自我中心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总体看,男性幼儿自我中心行为较女性幼儿更明显,就自我中心行为外现的不同行为倾向而言,男性幼儿更多地表现为霸道、任性,女性幼儿更多地表现为自私。

(二)“独占”霸道行为

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孩子什么,即使其独占东西不与他人分享也由着他,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霸道的习惯,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因此,当幼儿出现霸道行为时,家长必须及时帮助他克服。

家庭生活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幼儿生活环境的优化,另一方面是缺乏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幼儿往往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的迁就与忍让和不良的教养态度都会对幼儿的分享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一些父母给自己的孩子买了一件较贵的玩具时,就会叮嘱孩子不要给别人玩。对幼儿出现的独占行为,部分父母还很得意,认为自己的孩子“机灵”、“门槛精”,看到自己的孩子占便宜就高兴,总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这就为幼儿的“独占”霸道行为创造了条件,使这种坏行为习惯“生根发芽”。

(三)社会不良影响

现在,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多数幼儿在缺乏兄弟姐妹的家庭中成长,不知道关心别人,却受到别人过多的关心,普遍存在自私、任性、缺乏同情、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致使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偏低。学会关心、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而爱又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在幼儿的身边有着各种各样的爱,他们对于这些爱的感受就像对水和空气的感觉一样:这些生活在爱的怀抱里的幼儿,他们被爱包围着、滋润着,却很少注意到爱的存在,更没有专门去感受和体验这些爱。如一个幼儿一上公交车就吵着:“妈妈,我累,我要坐。妈妈,为什么姐姐阿姨们不给我让座。我是小孩子,不是要给我让坐吗?”这场面不仅让妈妈尴尬,让坐着的人也不好意思。幼儿有这方面的意识,说明还是懂得一点社会公德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烈,社会道德行为的观念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社会人对幼儿进行相关道德行为的教育与指导。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多数幼儿在家长“重智轻德”、“不能让自己孩子受半点委屈”的教育方式下,利他主义倾向削弱,只会一味索取,不讲奉献,自我观念强。

二、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纠正

(一)家长应正确对待

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家长应当正确对待“独生时代”的幼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家长要注意自己平时对幼儿的态度。家长应温声细语,从一而终开展教育,对儿童的要求不可过高,鼓励他们发表意见,并乐意接受他们的意见。自身的态度言论要前后一致,以身作则地使他们从小就学会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体谅人等。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单靠说教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因为幼儿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成人的一言一行会都影响到幼儿,有的不良言行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可能地给他们好的影响。

2. 家长要理解并注意幼儿的需要,适当满足幼儿有时近乎蛮横无理的需求,因为幼儿的要求也只是希望家长多陪陪他们,家长应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家长还要尊重幼儿,适当给予幼儿一些控制权,如每天让孩子适当地控制环境,指挥大人。

3. 家长要培养幼儿具有一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要礼貌待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长若能做到尊敬老人,在与人的交流当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就能为幼儿树立榜样。

(二)家长与幼儿园搭建共育桥梁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家的表现与在幼儿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早上,见人打招呼;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保持正确的姿势,安静地入睡;学会独立穿衣、穿鞋,东西放在固定位置,自己吃饭,自己洗碗、擦桌子、搞卫生等,而在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幼儿几乎都能坚持做到,久而久之便逐渐养成习惯。在家里,家长不要娇宠惯纵,一味迁就忍让,或者是对幼儿过于溺爱,否则,幼儿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就会出现偏差。这就要求家长与幼儿园搭建共育桥梁,共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让幼儿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的社会行为是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如果整天把幼儿关在家里,就会剥夺他们与周围环境和人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行为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幼儿期是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减少,喜欢与他人交往,喜欢参加集体游戏与活动,因此,成人应鼓励他们的这种倾向,并适当地进行指导,使他们的社会行为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人的社会行为必须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幼儿最初的社会行为都是在成人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

上一篇:税收征管权下一篇:课程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