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园设计范文

2024-08-08

中学校园设计范文(精选12篇)

中学校园设计 第1篇

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学生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的年纪越来越小,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 目前中学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一些省市还将计算机作为会考必考的一门课程。由于校园网相对企业网而言安全管理体制更粗放、网络使用环境更开放, 而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缺乏辨别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安全意识淡薄, 在仅有的一点网络使用知识基础上进行网上冲浪, 极容易受网上不健康内容引导, 同时也将病毒、蠕虫、木马、间谍软件等有害程序带入网络, 给校园网络带来攻击的同时, 也伤害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 对中学校园网络进行安全加固是非常重要的。

1 中学校园网络安全设计的目标

通过分析中学校园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对中学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目标分析如下:

1.1 有一定的防范外来攻击的能力

防范外来攻击是一个局域网必须具备的功能, 一般采用部署防火墙、实施网络地址转换等方法实现。防火墙进行有效部署和策略设计可以将外来攻击拒之门外, 网络地址转换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细节, 加强内部网络安全性。

1.2 具有一定的防病毒能力

一般要求所有局域网主机必须安装防火墙软件, 并及时更新病毒库, 及时发现并阻止病毒的传播和危害。有条件的可以部署硬件防病毒网关, 增强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1.3 能够进行流量控制

一般来说, 中学校园网的出口带宽都不大, 而由于流媒体应用的普及和P2P软件的大量使用, 网络带宽很容易耗尽。虽然中学生上网时间是被严格限制的, 但是学校的家属区及办公区也会产生大量的P2P带宽占用。实施流量控制有多种方法实现, 很多路由器和防火墙就自带流量控制功能, 也可以使用专用的“流量整形与接入控制网关”设备进行更精细、更具体的流量控制。

1.4 能够对上网用户进行区分, 对不同用户执行不同的安全策略

需要对学生用户和教师用户进行区分, 并执行不同的安全策略, 两者的角色不同、上网目的不同、可访问的资源权限不同、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也不同。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 (计算机课程时间) 、规定的地点 (机房) 访问网络。

1.5 能够对上网行为进行管控

主要是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管控, 如对QQ、MSN等聊天软件的封堵, 对网络游戏的限制, 对论坛、社区等BBS发帖内容的审计等等。可以使用专用的“安全审计与上网行为管理产品”, 也可以使用特定的网络管理软件来实现。

1.6 具有安全审计功能

审计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互联网安全技术防范工作, 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通常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 利用日志记录、系统活动和用户活动等信息, 检查、审查和检验操作事件的环境及活动, 从而发现系统漏洞、入侵行为或改善系统性能的过程。操作系统审计是立足主机的, 而网络审计是立足网络的。这里说的安全审计主要是指使用网络安全审计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网络日志进行记录和审计, 主要目的是对可能存在的潜在攻击者起到威慑和警示作用, 同时也可用于事后究责。实现审计功能一般采用专用的网络安全审计设备或综合安全网关设备 (UTM) 。

1.7 能够进行WEB安全过滤

中学生自制能力差, 容易被不良网站毒害, 而教师难以对每个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实施管控, 所以需要对学生上网的WEB浏览进行安全过滤, 一般过滤方法包括关键词过滤、URL过滤和图片识别过滤等, 可以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实现。

1.8 能够对内部攻击进行识别和防范

权威统计表明, 80%以上的网络攻击来自网络内部, 包括内部发起的攻击和内部不当用网带来的攻击等, 而防火墙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只能防范由外而内的攻击, 而对内部发起的攻击无能为力。为了对内部攻击进行防范, 需要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IDS) 。IDS通过监听内部通信流量, 从中分析可能的安全威胁, 并进行报警和阻断。目前IDS有专用硬件设备, 也有分布式入侵检测软件。

2 网络安全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 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进行网络安全设计, 网络安全拓扑图如图1所示。

中心机房部署的UTM安全网关为新购置设备。UTM (统一威胁管理, 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是2004年9月由IDC首度提出的概念, 将防病毒、入侵检测、防火墙、VPN等多种安全特性集成于一个硬件设备里, 构成一个标准的统一管理平台。通俗的理解就是“UTM>=IDS+FW”, 有效的解决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安全联动时因为设备型号、厂商、协议的不同而产生的问题。目前UTM的都是以专用硬件为基础集成了专用软件和安全操作系统实现的设备。在本设计案例中主要应用UTM的防火墙、防病毒、VPN、流量控制、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日志审计等功能。

核心交换机上划分VLAN, 将家属区、办公区、教学楼、服务器区划分为不同VLAN, 增强安全性。图中交换机上连接部署的入侵检测设备为旧有设备, 只对交换机的部分端口 (连接教学楼的端口) 进行监听, 采用误用检测方式对通信数据进行分析, 防范教学楼网络出入口的攻击, 同时分担UTM网关入侵检测的工作负担 (相当于同UTM一起构成分布式IDS) 。

教学楼的机房教室 (实际有三个机房) 部署“安全审计与上网行为管理”产品, 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管控并进行WEB过滤和安全审计。办公楼和教学楼部署无线AP, 通过密码保护和身份认证, 方便教师上网并阻止学生上网。家属区用户上网需进行身份认证, 学生宿舍区域暂时不通网络。

3 总结

通过在学校实际部署和测试应用, 基本达到预期的安全防护目标。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设备安全、系统安全还要有管理和制度的保障, 同时, 随着技术的进步, 网络安全也将面临新的挑战。要实现校园网络安全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学校立足实际, 从意识、制度、管理、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保障学生健康上网、安全用网。

参考文献

[1]韩凌云, 王再见.一种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24) , 235-236.

[2]漆震云, 黄雅琼.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 (IDS) 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 (20) , 123-124.

[3]陈新健.校园网络安全技术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 (学术交流) , 2007, 1 (6) , 1545-1546.

中学校园文化设计方案 第2篇

整个学校景观规划分成东边、南边、西边、北边四个景观区:

1、东边景观区:学林雅苑,包括学林道、兰亭、立志桥和绿芜园;

2、南边景观区:墨雅池;

3、西边景观区:百草园;

4、北边景观区:青藤长廊、桃李亭、成蹊径。

每个景点的命名均有深厚的名人典故,通过对名人典故的引用,从书画名人的文底蕴中提升属于学校绿化中的品味,此次景观设置的重点是东边景观区和北边景观区。通过本次景观设计实施,力求将昆二中打造成一个典雅的绿色园林式生态校园。

本次景观设计着重打造学校以下八景:

1、学林雅苑

2、兰亭

3、立志桥

4、绿芜园;

5、墨雅池

6、百草园

7、青藤长廊

8、桃李亭。

具体规划:

一:东边景观区

1、校门口入口右侧设置一个校园平面指示图。把校园八景用红色圆点着重标示,下面用箭头标示出八景所处的方向。方便导向的同时显示出学校人性化的一面,给学生或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校园平面指示图能显示出现代化学校的风格。

2、校门口右侧的宣传栏里设置一块校贤名人展示窗,和优秀老师的展示窗,以此来激励学生和老师,能显示昆二中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3、教学楼前绿化区:学林雅苑

道路命名为学林道,此处是一个综合景观,包括了一片草地、大理石长廊、一条小路,还包括立志桥和休闲园区绿芜园。在大门口侧的草地入口处设置一块原石,刻字“学林雅苑”,此处命名为“学林雅苑”,既可表现出书香味,又可表现出悠闲、高雅的园林氛围。

学林雅苑是此次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景致,在通往立志桥的小道靠近学林道的一侧立一块大理石的指示牌,标示出学林雅苑的各个景点分布,把学林雅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清晰地标识出来。

4、大理石长廊:兰亭

可将此长廊打造成墨雅池的韵味,廊柱上刻王羲之书法,和“墨雅池”相映成趣。“兰亭”取意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言:在我国书法史上,有一篇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这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这篇序言文风清秀、字字珠玑,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达到了登峰造极之颠,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

兰亭因王羲之出名,王羲之因书法出名。兰亭也因此成为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同时也是江南的著名园林。

5、立志桥

在从教学楼进入立志桥的入口处立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取意于朱熹名言“百学须先立志”,人之为本,必先立志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虽能立志,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无主,悠悠终日,亦只是虚言。立志必须高出事物之表,而居敬则常存于事物之中,令此敬与事物皆不相违。言也须敬,动也须敬,坐也须敬,顷刻去他不得。

景点介绍:正如朱熹所言:“百学须先立志”,没有目标的人好比没有方向盘的车,没有双浆的船不知驶向何处。如果要想让一个梦想实现,必须在这之前把你的目标明确地定出来,才能有动力去实现它。

6、绿芜园

本景点设置以石头刻字表现,在进园门口处立一块大理石刻字白居易诗词《司马宅》,既体现了本园清幽静谧的韵味,又极具诗意。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萧条司马宅,门巷无人过。

唯对大江水,秋风朝夕波。

——唐·白居易《司马宅》

二:南边景观区

1、教学楼间水池:墨雅池

水池四周贴一圈磁砖,水池中间设置假山,假山水池堪称经典设计模式,假山、水池和周围花木体现和谐的整体布局。

景点介绍:水池假山,亭廊铁树,小巧雅致,水池花木疏朗宜人,与树木山石相映,所有的景致都在方寸之间体现。假山上刻字“墨雅池”,取意“墨砚池”,以池为砚,以池洗墨,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寓意深远。

三:西边景观区

1、植物园:百草园

本景典故是浙江近代作家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提及的百草园。本园以培育种植各种花草植物为名,形成一个有人文典故的生态“百草园”,设置自然开放的植物展示台,植物培育点,制作相关植物品种土壤当地地理气候的知识展览。

植物园门口的两个竹门上放 “百草园” 三个字,用原木的材料体现。左右两边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这是鲁迅先生幼时读书的学堂三味书屋的楹联,这样可以把百草园——鲁迅小时候玩乐的场所,与三味书屋——鲁迅小时候求学的场所,把这两种精神融入植物园。在植物园门口放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上面是百草园的介绍。

景点介绍: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的百草园令许多人记忆犹新,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乐园,发生在百草园里的那些童年趣事,在鲁迅先生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深深怀念,希望这里也能使同学们留下美好的记忆。

四:北边景观区

1、露天长廊:青藤长廊

此长廊的典故是明代浙江画家徐渭,号青藤道人,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故绍兴故居名“青藤书屋”。徐渭有诗曰:“吾年十岁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写图写藤寿吾寿,他年吾古不朽藤。”徐渭多才多艺,诗文书画俱佳,徐渭写出了大量奇恣纵肆的诗文,并创作了一些短剧,杂剧。他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他发展了泼墨写意花鸟画法,用笔豪放恣纵,水墨淋漓,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于后世有极大影响。画史上把他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并把他视为大写意画派的创始人,此处让学生感受到徐渭先生书画中的水墨精神。“青藤”两字又有具像的作有和,让人感觉绿荫垂地,青藤摇曳之美感,一切尽在“青藤”这两个字之中。

在长廊一头立一块景观牌介绍此长廊,左右两跟大理石柱,中间撑起一块斜面的长方形不锈钢,上面是景点文字介绍。在上面设置一块白色铝型材,上面是昆二校长王巧亮提词:青藤长廊,材料大小视实际情况定。

景点介绍:青藤长廊,犹如她的名字一样,绿荫垂地,摇曳多姿,风中独美。当学生在紫藤下漫步,阳光透过紫藤洒下来,紫藤萝的这种葱茏的绿、斑驳的影,永恒宁静,将学生美好的中学时光深深印刻。

2、蘑菇亭:桃李亭

典故是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讲的是骁将李广善于带兵的故事。意思是说,桃李树并不宣扬自己果实之美,但去采摘的人却很多,以至于树下踩成了路。桃李的又一寓意为“桃李天下”,“桃李”两字又具有形像的作用,一大一小两个磨菇状的亭子,是学生课外朗读、休闲的好场所。

在桃李亭与沿河小径成蹊径中间的那块空地的树旁放置一块铁艺仿木景观牌,上面刻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来源典故。

景点介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讲的是骁将李广善于带兵的故事。意思是说,桃李树并不宣扬自己果实之美,但去采摘的人却很多,以至于树下踩成了路。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3、沿河小径:成蹊径

此景与桃李亭是一贯风格,两者合为一个整体,寓意学生能经常踩踏这块小径,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中学校园设计 第3篇

关键词 资源库;校园网;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64-03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 Pool Based on Middle School Network//Chen Mei, Guo Xico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teaching resource pool design project for the middle school teacher is proposed, based on teaching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some problem for application.

Key words resource pool;middle school network;sharing resources

Author’s address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Media College, Hohhot 010022

当前,校园网已成为中学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校园网用于支持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资源,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商品化的资源库不能满足学校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必然的需求。

1 内蒙古地区中学教学资源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是校园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共享及传递、资源管理支持和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除了少量的结构化的业务数据以外,大部分教育教学信息都是非结构化的文档、图像、声音、影像、多媒体等信息。这些资源都以一定的格式标准存放在教学资源数据库中,通过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分类、检索、存取等管理[1]。

国家实施的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地处我国西北部边疆的内蒙古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校园网进行教育教学,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承担“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中就内蒙古自治区校园网基本建设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对部分中学相关教师和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到在当前的校园网环境中,教学资源的传输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共享问题:教师之间不易进行资源共享,导致低水平重复开发。

2)交流问题:教师之间不易进行资源使用经验的交流,影响资源、信息共享的效果。

3)集中管理问题:教学资源缺乏集中管理,不易在大量资源中进行检索;同时,分散的教学资源不便于学校统计教学成果、监督考核、展示等。

4)个人资源使用问题:没有教师个人资源的存储空间,不便于资源的使用和传输;个人资源与共享资源之间没有简单的转换方式。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解决方案:建立一个可集中管理的教学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和管理个人的教学资源,教师间可以共享和交流文件;提供年级和学科分类,方便资源检索和下载;提供教师个人资料的存储空间,方便教师教学;保存教师使用网络资源情况的数据记录,满足学校监督和考评方面的需求。

2 教学资源的分类

建设教学资源库,主要是建设素材类教学资源,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8类[2]。

1)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5大类。

2)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3)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现相对完整教学功能的软件。根据运行的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实现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4)案例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5)文献资料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6)资源目录索引指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7)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8)网络课程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在笔者的设计中,将前5类资源作为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建设对象,并统一作为文件资源进行管理。

3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解决方案

基于中学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库,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学各科教师;使用环境是已联入校园网的教师办公室、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及家属区用户;教学资源库中主要保存内容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和文献资料,以及教学用软件工具、个人文件等,支持常见的计算机文件格式(如文档、幻灯片、压缩包、视频、音频、网页等);分类方法以年级、学科双指标分类,同时每个资源又分为共享资源或个人资源,共享资源可供所有注册教师使用,个人资源只限上传者个人使用,两者可相互转换。

访问权限分“教师”“管理员”和“高级管理员”三级权限,教师首先进行注册,登录后可以发布和管理个人资源,也可将个人资源共享给其他教师;管理员登录后可管理教师、全部共享资源、交流信息、存储空间等;高级管理员只负责管理“管理员”,以及管理系统日志,同时支持教师交流、发布公告、存储空间分配管理等功能。

3.1 功能结构设计整个系统的功能按用户分为2部分:对一般教师而言,包括资源发布、资源共享、个人资源管理、资源搜索、留言板、短消息;对管理员而言,包括共享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留言板管理、公告管理、空间管理、日志管理、精品推荐。以下为主要功能模块简介。

1)资源发布。这是教学资源的上传途径,以单个文件的形式进行上传,附加文件名称、说明、分类等信息;可以选择发布为共享资源或个人资源。

2)资源共享及管理。注册教师可以直接将资源发布为共享,也可以将个人资源转换为共享使用,亦可随时取消对文件的共享,将其转换为个人资源。

3)个人资源管理。个人资源为上传者私人所有,其他用户不可见;教师可以查看个人资源列表、使用情况、空间占用等情况,可以删除个人资源或修改资源信息。

4)资源搜索。注册教师可以在共享资源中进行搜索。搜索分为简单搜索和高级搜索2种,简单搜索只对资源名称、上传者和资源说明3个条件之一,以及年级、科目进行搜索,可以满足一般要求;高级搜索可以同时对资源名称、上传者、资源说明、年级、科目、资源类型、上传时间、是否为精品等进行多条件精确搜索,可以满足一些特殊要求。

5)共享资源管理。由管理员操作,管理员可以删除共享资源,或将共享资源退回给教师,即将共享资源转换为个人资源。

6)留言板及管理。注册教师可以在留言板中留言,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或提出资源需求;管理员可以删除和修改留言。

7)短消息及管理。短消息是教师间私下进行交流的工具,可以指定发送消息给一人或多人,其管理由教师自己完成。

8)用户管理。系统采用限制用户注册的形式来管理用户,即先由管理员建立所有教师的姓名与身份证信息登记表,教师注册时需正确输入这2项内容,才能成功进行注册。教师注册后可以自行维护个人信息;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修改、删除注册教师。

9)公告管理。管理员可以发布和管理系统公告;教师登录后可以查看公告。

10)空间管理。系统可以对每个注册教师的个人资源空间占用(不包括共享资源)以及系统总空间占用进行限制,管理员可以为每个教师分配不同大小的空间,也可以调整系统总的空间占用上限,教师上传资源时,如超过任何一个上限均不允许进行上传。

11)日志管理。系统对教师和管理员在系统中的任一操作均作记录,例如登录、注销、上传、下载、留言、删除等;管理员可以随时查看系统日志,但不得删、改;高级管理员可以删除指定日期前的日志。

12)精品推荐。管理员可以推荐某一资源为精品,或撤消对精品的推荐;精品资源在列表显示时会加标记,为方便使用和推介,将精品资源显示在系统封面的精品推荐中,浏览者可以不登录系统而直接下载使用。该功能主要用于校际间的精品推广和精品展示。

系统结构图见图1。

3.2 数据库设计交互式动态HTML程序的操作对象是大量的数据资源,为了对数据资源进行高效存取,需要对数据库结构以及数据库中数据信息的相互关联做出系统的设计。

由对资源库功能结构的分析,可得出系统对数据环境的基本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系统总E-R图(如图2所示)。

3.3 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系统的运行环境选择Windows 2000 Server+IIS;数据库环境选择Microsoft Access2000+ODBC;开发语言选择ASP+VBScript/JavaScript。选择这样的运行环境和开发语言,其平台搭建较容易,系统维护和移植较为方便,可以增加系统运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4 初步应用情况

为考查教学资源库的实际应用效果,笔者在内蒙古师大附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际试用。参与试用的教师共有12名,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6个学科;系统管理员1名,负责系统的整体管理和应用监督;资源类型主要为媒体素材、课件和文献资料。

试用结果与最初笔者的设计定位基本吻合,能为教师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源存储、管理和共享服务,基本解决了设计初期所提出的问题。

试用报告如表1所示。

本系统从学校应用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教育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以系统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CELTS技术规范,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在系统试用期间,充分考虑试用教师的意见,对系统的功能设置、界面布局、操作流程等进行调整,使系统更加易用。初步应用实践表明,本资源库系统的功能设计能够满足中学的一般应用要求,且容易构架和管理,应用操作简便,有一定的推广或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东.Asp+Access的安全隐患与对策浅析[J].软件技术,2005(11):82-83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文化价值研究 第4篇

一、文化在中学校园景观中的价值体现

文化理念是所有设计的灵魂所在, 校园本身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校园景观是在校区场所的范围内, 文化、经济、自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2]。学校的不同决定着学生气质、精神面貌的不同, 中学校园景观是针对校园学生进行建设, 将文化元素运用景观设计语言加以强化, 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校园精神和办学理念, 更加热爱学校。

二、创建有特色文化的中学校园景观

将文化融入校园景观, 使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 师生置身校园可感受到独特的文化积淀。进行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改造, 梳理、分析中学校园特征, 明确景观设计要点, 是做好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础。校园景观设计要结合当地文化, 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 突出学校办学的特点。

1. 中学校园景观定位及人文景观的作用

景观作为文化载体应依托场地环境反映文化风格特征。中学校园景观设计应从地理位置、校历史事件及与其他学校的区别等方面考虑景观人文风格;从校园面积、形状, 建筑造型、布局特点, 周边环境等方面考虑校园景观自然风格, 进而实现校园的景观风格定位。

常见的人文景观主要有雕塑与小品。雕塑、小品作为校园景观的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氛围的呈现载体。其作用可反映校园的办学特色, 弘扬校园精神, 体现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 同时中学校园中标志性的人文景观也会成为学生的共同记忆。

2. 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设计的核心, 中学校园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与其它类校园景观有着本质区别。中学校园的使用者为中学生, 因此校园景观设计的最终目要满足中学生的需求。人性化的校园景观设计应注意材质、颜色、大小、位置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及行为活动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人性化景观设计要让学生产生精神慰藉及共鸣, 突显中学校园精神气质, 从而体现中学生的审美趋向与精神状态, 进而形成校园独特的精神文化氛围。

三、文化元素在景观功能区域设计构成中的运用

在校期间中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对简单且具有规律性, 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课、自由活动、体育课、表演比赛、课间操等。本文结合文化元素设计具有特色的中学校园环境以满足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 文化元素在景观功能区域设计构成中主要体现在:

1. 校园入口区域

校园入口空间主要包含校前区、校门及门卫建筑区和校内入口区。入口空间作为校园与城市联系的过渡区域, 是校园与城市物质文化交流的桥梁, 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亮点[3]。中学校园入口空间作为中学的标志景观, 应展现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校门及门卫建筑区作为城市街道的一部分, 既要展现中学校园的文化内涵, 又要服务于所在的街道及城市。

中学校园入口区域在上学和放学阶段是人流量较大的地方, 因此校园入口区域设计应当简洁宽阔、识别性强、导向性清晰。如图1所示的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入口设计清晰明朗, 代表学校形象, 宽阔的入口解决人流量大的问题, 色彩设计满足西安城市文化基调。

2. 学生户外运动区域

户外运动区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空间之一, 是师生的休闲场所;亦是代替学校广场作为学校集会、表演、比赛的场所;在紧急情况下, 还可作为师生避震防灾场所。如图2所示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操场结合现代景观设计, 将2008年奥运会动态标识放入景观设计中, 增加学生的体育常识;其校园运动区周围多为绿化设计, 阻隔沙尘与噪音;同时利用周边区域提供驻足、坐看和思索空间。

3. 绿地公共区域

中学校园内的绿地空间是指校园广场空间以绿化为主的室外公共区域[4]。中学校园绿地空间的形式多为:草坪与大乔木组成的开放式绿地、供学生实践劳动的植物园或园艺园、花果实验园地。中学校园景观中的绿地公共区域, 既美化校园, 又改善小气候。如图3北京国际关系学校绿地所示。在校园绿地空间设计中利用植物的围合、地形的高低变化及植被的季节变化, 创造丰富多样的校园绿地空间类型, 实现各绿地之间与整体景观设计风格的统一。

4. 活动广场空间

除在教室上课外, 靠近教学区的室外广场空间往往会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广场空间是校园中以硬质铺装为主的户外公共独立开放空间。广场空间是校园内人流集散, 组织校园空间及校园内道路布置, 提供师生集会、交流、休憩玩耍的被高度利用的场所。

中学校园广场空间设计要合理利用校园空间, 依据设计要求, 构建功能合理、结构适宜, 满足中学生课外活动需求的广场。如图4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活动广场空间设计所示, 广场从造型、设计尺度、位置及铺装等方面设计, 广场位于校园中人流集中的教学楼中间位置, 便于师生在广场中活动。同时广场空间除硬质铺装外还加以绿地绿化设计, 以实现校园景观的绿化功能。

四、结论

校园景观作为学校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多元文化元素渗透、交融、组合的环境产物, 其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材料, 对文化要素进行提炼、设计、再创作等手段, 实现蕴涵独特形象以及深厚文化气息的中学校园景观, 不仅需要标新立异的创意, 且更需要人性化、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从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体现文化的价值, 重点分析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构成规则, 着力探讨文化在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将文化当作中学校园景观设计主题的形式载体之一, 使文化概念深入校园景观设计, 突出校园办学特色, 从而建立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和彰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景观环境表达形式。

关键词: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琰君.姜艳玲.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景观应用设计[C].设计与教育2007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论文集.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169.

[2]张宗尧.李志明.《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3-24.

[3]罗伯特·鲍威尔.翁鸿珍译.《学校建筑一新一代校园》[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5-19.

[4]张泽慈.《中小学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3-26.

中学校园设计 第5篇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怀柔区教委布置的“百所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成果展示推广活动”,为把此项活动设计好、开展好,并使学生文明礼仪素质得到提升。我校自2005年9月已经启动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以把“文明礼仪伴我行”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取得实效。具体的活动方案是:

一、“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展示活动

学校要求各班每学期举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年级组长、政教处人员深入各班参加班会课活动,主要活动包括:

1、各班收集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按期上交政教处。

2、各班利用班会课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开好故事会。

3、各班设计组织好“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班会展示活动,通过歌曲、舞蹈、诗歌、小品、礼仪等表现形式,展示我校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形象。

二、编印传统文化进校园校本教材

1、整理学生收集的中华传统礼仪故事,进行筛选成册。

2、编印《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作为班会课教材推广使用。

3、利用班会课宣讲传统礼仪故事。

三、分年级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1、初一年级以《弟子规》为教材,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以《弟子规》为媒体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2、初二年级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礼仪故事》为教育内容,开展礼仪故事宣讲活动,教育学生知书达礼,提高学生文明礼仪故事。

3、初三年级以国学经典《礼记》为教材,开展“学礼仪、讲孝道”主题教育,激励学生勤学上进、尊敬长辈,提高学习成绩,回报师恩、母恩。

4、开办以家长教师协会为培训组织的家长课堂,聘请优秀家长或教师讲解《礼记》、《学记》、《孝经》、《论语》等国学经典文献,向家长传播中华传统教育思想,交流家教经验,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四、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建文明礼仪宣传长廊、文化园地

1、组织学生收集传统礼仪故事、中华传统历史格言、名人名言等。

2、学校投资建设百米文化长廊,宣传礼仪故事、历史名人名言。

3、在教学楼道内建设文化园地,展示传统礼仪故事、名人名言和学生作品。

五、政教处编印《怀柔三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并开展“十个文明形象”宣传教育活动

1、政教处编印《怀柔三中学生十个文明形象》和《怀柔三中师生道德规范手册》,并向全校师生颁发。

2、政教处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礼仪值勤、班级礼仪值勤等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

中学校园冒出“交换商店” 第6篇

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同学们见过吗?这个交易平台就是在校园里。在北京知春里中学交换商店,三位学生店长以“中学生合伙人”的架势开始了一个中学生“典当铺”模式的经营探索。

一间简陋的教室,一个旧书架,几张课桌椅,这间“知中小店”看起来并不华丽,但柜里桌上早已塞满第一批进店的交换商品:旧手机、MP3、遥控飞机、存钱罐、漫画书、手链饰品……这些商品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迎来自己的新主人。“知中小店”的想法源于知春里中学高一学生李文硕,他看到五道口开着北京第一家交换商店“CHANGE ”,了解到国外更成熟的交换商店模式后,开始向老师提议。作为“大掌柜”,李文硕主要负责想法实现、店铺规模制定、店面投入和布置。

“知中小店”每周二、周四中午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店中的交易过程,形同“典当铺”,同学可以先拿来自己闲置的物件,店员收货、验货后,对物件进行评估,支付相应金额的“购物积分券”。顾客便可凭借“购物积分券”,在店里拿走等额的商品,额数不等部分再以现金方式补差价。

这一物物交换过程,对于学生买家而言其实很简单,先拿来自己闲置的物品,再拿走自己喜爱的其他物品。但是流程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却令“知中小店”的三个小店家有些为难,如何评估商品的价格,如何判断物件有几成新?几成新又分别值多少钱?应该定多少积分?这些细则都还在完善中。目前,由于书的折新率不用考虑,所以书的“典当”率已明确:5折收入,6折卖出。也就是说,A同学拿来价格为100元的书,可以换得50元的“购物积分券”。而B同学想买走这本100元的书,就得拿60元的“购物积分券”来换,如果“购物积分券”不足60元,就需要现金补差价。

涉及不等额情况时需要以现金补差价,负责“知中小店”的老师张勇表示有些担忧,“一旦涉及现金,就會有盈亏出现,不等额交换物件出现时,有时店里要补给买家现金,有时是买家要补现金,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换算,这些并不那么简单。”虽然还有很多顾虑,但张勇老师表示,既然鼓励学生做了,就要让他们“真枪实战”,真正经历市场交易中的一些历练,感受市场规律,探索经营,“将来他们要是真正做起来,赚了钱,学校不会管控这些钱,他们可以作为工资,第一任店长可以作为股东。如果亏损,我也不会去过多介入,他们可以甩店,可以关张。”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7篇

1.1 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关于历史文化, 可以通过建筑雕塑景观和文化长廊来体现。校园文化还可以借助绿色植物来体现。不同的文化元素提取, 可以使用不同的景观设计方式和景观载体来达到设计的目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这个载体的延伸, 是学校和学生之间一种无声的交流, 同时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 因此中学校园的景观建设要与校园文化相协调, 通过景观环境的建设体现和突出校园文化, 表达一种积极进取, 力争上游的精神, 创造和谐一致的氛围。

1.2 素质场所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综合地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因此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和技能, 还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智力等方面。校园环境景观给学生提供创造交流、表达、启迪等的场所, 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1.3学生认知自然的要求

中学的学习特点决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校园中活动和生活, 较少的时间接触和了解大自然, 因此校园的环境建设要体现自然的特点, 把自然搬到学校中, 规划和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的人工自然, 通过增加校园绿化树种种类, 增加校园的生物多样性;优化树种配置方式, 创建自然群落结构, 加强校园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满足学生亲近自然、认知自然的要求

1.4 校园绿化覆盖率的要求

标准化校园建设为了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要求校园绿化要保证一定的绿化覆盖率, 校园绿化覆盖率要与校园的绿地率有机的结合, 互相协调, 使校园绿化既满足绿化覆盖率的要求, 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和交流的场所。

1.5 校园安全的要求

由于校园绿化具有一定的封闭作用, 因此在校园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死角, 从而构成校园的安全隐患。因此校园景观环境的规划建设必须充分考虑校园安全的要求, 在景观布局, 绿化植被的结构上, 校园灯光设施等方面消除安全隐患, 保证校园安全。

2中学校园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2.1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

中学校园的使用者是中学生, 因此校园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不仅要满足学习的要求, 还要关注中学生的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 为中学生创造合理的交流和嬉戏的场所, 突出生活中的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位于某一地方的中学校园的文化总是要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自己身边常见、常听说的人或者事物为楷模, 树立崇高的理想, 以其精神为激励, 鼓舞斗志。因此,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文化内涵, 要结合当地的地方文化, 并与校园文化相辉映, 形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突出学校的特点, 促进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 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2 结合景观创建生态合理校园

校园景观设计一部分是美好景观的创建, 另一部分是生态环境的创造或者改造。第二部分的意义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今天, 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学校园总是处于一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中的专用绿地范畴, 在城市景观生态中, 是城市景观结构的一个斑块, 其作用和地位对于城市生态系统来讲不可忽视。另外, 校园绿化本身又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只有构建合理的生态结构, 植被群落结构和良好的植物配置, 才能形成可持续的校园生态系统。因此, 校园景观的创造, 要充分利用生态群落理论, 创建景观美好, 生态合理的校园绿化环境。

2.3 建立和谐的场所提高校园安全性

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 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园有限的空间, 形成搭配恰当, 功能合理, 结构适宜的场所, 满足中学生对课堂外场所的需求。校园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并且中学生年龄比较小, 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因此校园安全是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提高校园的安全性, 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要考虑设计通透性的植物群落, 将花灌木等低矮遮挡视线的植物退后到墙基, 避免由于遮挡视线造成的视线死角。

3中学校园景观设计思考

中学校园的服务对象是中学生, 因此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满足中学生的生活、学习、休憩、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其次,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 还要重视情感、美感等素质的提高。第三, 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 更具有亲和力, 因为那里有他们熟悉的文化, 学生在校园中才会感觉到安全和稳定, 因此校园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点, 与地方环境和文化相融合。

摘要:通过分析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特点和要求, 提出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利用这一原则, 创造和谐的校园景观环境, 并期望能为中学校园的规划设计和和谐校园环境的创造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学校园,生态景观,景观设计,开放空间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浅谈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第8篇

1.中学校园建筑设计要求

1.1校园设计的整体性

校园建筑中的建筑类群复杂多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教学区域、生活用房、校园食堂等功能体系,并按照功能形式用道路将其串联为一体,严格布局不同层次的进出口。当前,国内大多数中学校园教学活动空间主要包括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而整合建筑空间性是丰富学生校园活动的必要途径,应当充分结合自身占地面积将室内外空间进行统一化、集约化的整合。

1.2校园设计以人为本

首先,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构思方面,建筑师应考虑学生心理状态的接受程度,最大力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是由于在紧迫的学习状态中,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能使学生身心愉快、放松。其次,建筑师也当考虑教师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将各个区域按照生存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重点考察校园建筑的安全性能,注重细节,使日后的管理和使用更加方便。最后,校园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具有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引入一些人文景观理念进行设计,可提升学生的审美理念。

1.3校园设计的经济性

中学校园建筑施工时,施工方应注意现场各种材料的及时回收和重复利用,尽量避免钢筋混泥土的浪费。标准化、合理化的建筑模式能够降低材料浪费率,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可以进行重新加工再次使用。在模块建筑中,施工大部分引入机械化处理,虽然费用较高、钢材用量较大、结构质量不高,但也省去了建造地基的费用,施工周期不长,材料能够进行多次利用;且对施工人员要求低,节约劳动力,建造成本低,也方便资金运转,比普通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更值得采用。

2.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此次分析主要针对中学校园内建筑做相应的规划设计,以便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可根据校园功能划分成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校园道路、其他区域设计等;而不同区域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根据校园建设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规划与布置,其具体的规划与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2.1教学区的规划与设计

新形式下,国内发展越来越注重国民的创造精神,青少年只有注重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力的社会里让自己脱颖而出,而学校具有培育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重任,一些独特的教学空间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对此,在中学校园建筑中,可以适当构建多元化的、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自主学习平台,例如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自主活动中心、多功能兴趣空间等,这类平台在空间上应打破传统,构建丰富多变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教学空间规划设计的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自主学习的空间不仅能发展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开拓其思维以及增大视野[1]。例如,中学校园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教学区时,可以把实验室、报告厅、体育馆等均设置于广场左侧,把安静的教学楼设置在广场右侧,以便在这个大区域上形成左右对称的动静分区。而且教学楼主要应用内外廊互相结合的围合做布局,使其在形体上呈现出一个建筑拼体,实际在楼层的内部经走道互相连接,从而完成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经进行这样的设计,不仅使中学校园建筑充分满足本地民居建筑形式,又可较好地满足学校建筑的教学功能。学校的教学楼主要以教学空间为主,而老师的图书室、办公及电脑教室等建筑,则可根据出入口、走廊转折、不同标高做相应的划分。

2.2生活区的规划与设计

生活区主要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教工宿舍以及单车棚等区域,生活用房主要是体现出学生居住的秘密性、舒适性。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这部分区域时,可以将宿舍楼与宿舍楼之间的间距逐渐扩大,且在整个大楼与大楼之间设置一个绿化花园,这样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室内的采光问题,还好会使校园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例如,设计外窗应用彩色的铝合金窗框以及白玻璃,窗户使用外飘窗,且合理安装整个空调室的外机。由于食堂的开间较大且进深较长,可选用大面积景观的落地窗[2]。

2.3运动区的规划与设计

运动区域是学生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乐园,在设计中学校园运动区域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教学楼周边具有良好的视界,设计人员可以把足球场等大面积开阔场地接近中心广场,而把体育馆等一些高大的建筑设计在校园东北角。

2.4校园道路的规划与设计

道路的走向能够对各区域功能进行区别,是整个总体布局的分界线,在中学校园建筑设计规划中,以道路为主体,总体布局可以依靠道路的骨架划分为教育区、综合区、活动区、居住区[3]。并且,只有协调好局部与统一的关系,校园建筑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艺术价值的观赏品。

所以,不同地区应当严格结合自身实际地理情况处理好其中复杂矛盾的问题,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满足师生日常生活中一些最根本的需求。此外,设计人员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其环境是否和校园建筑设计要求相符,设计人员需关注整个校园的气候、环境,需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发展相符,在设计过程中,多融入一些环境理念,且较好地应用自然地形、地貌来配置校园道路设计。

2.5其他区域的规划与设计

中学校园建筑建设过程中,在布局方面,需有一个较为清晰地设计模块,设计人员可将实验楼、教学楼等的标志性的校园建筑作为规划设计的中心,充分利用校园广场空间。同时设计人员还可把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等均设置在教学区域后侧或是偏角侧,以便在整体布局方面形成教学、文体活动、起居生活等三大功能相互结合的区域。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中学校园建筑设计要求展开分析,其要求主要有:整体性、经济性、以人文本等;并深入探究中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校园道路的规划与设计、其他区域的规划与设计、校园生活区的规划与设计、运动区的规划与设计、校园教学区的规划与设计等。经对本文进行阐述,重点凸显出在当前中学校园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规划与设计,对促进校园发展的优势,这对于之后进一步推动中学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林.从形式走向空间的集约性校园——安徽宣城中学规划及建筑设计解析[J].中外建筑,2014,(7):100-102.

[2]黄智伟.浅谈农村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规划与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6,(7):75-76.

中学校园设计 第9篇

一、设计目标

1、以一个中学校园内,一栋三层综合楼为主体进行小型校园网的搭建,楼层分布图如下:

(1)设计规模为小型校园网络,主体为一栋三层综合楼,楼层分布如上图1.1。要求数据点数为21个,语音点数为4个。

(2)校园网中每台计算机都能连接互联网,且局域网内资源共享。

(3)局域网内采用VLAN技术限制不同办公室的部分访问。

二、方案论证

1、设计思路

(1)设计原则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建设。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设备,继续实施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并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应用。

(2)设计功能目标

校园网建设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并通过与因特网(INTERNET)的连接,实现远程教育,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2、设计需求

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

三、设计方法

1、校园网硬件需求

(1)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采用可网管交换机,实现对每台接入计算机的控制,实现VLAN(虚拟网)的划分,确保最大限度的网络访问安全。

(2)路由器: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3)集线器:主要用于微机室的电脑互联。

(4)网络服务器:抱括文件服务器、Internet服务器等,可用高档微机实现。

(5)结构化综合布线:依据结构化布线原则,本着达到布局美观的效果。

(6)网络管理及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 NT平台,通过网络管理工作站,对整个网络的智能设备进行有效的图形管理。

2、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星型结构便于集中控制,易于维护,安全性高,优先选用;但端用户必须通过中心节点,故中心系统可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

3、VLAN内限制不同办公室的部分访问

网络实现互联后,师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有关资讯、收发邮件、交流信息等,并在局域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但由于师生情况不同,教师的部门不同,他们的网络需要相互隔离。隔离后,不同部门的电脑不仅不能互相在网络邻居里面看到,也不能互相访问。

(1)目前解决方案和缺陷:

通过交换机的VLAN和VPN的域,配合路由器可以基本实现用户需求。比如图3.1中,可以设置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师办公室处于VLAN10、VLAN20、VLAN30三个不同的虚拟网内,实现相互隔离。这样的解决方案存在如下的问题:

1.VLAN的个数受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限制。

2.需要更新设备到支持VLAN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3.需要配置VPN,给不同部门的人使用不同的域,并且保证不同域的远程登录帐号接入不同的VLAN。

4.一般交换机的VLAN针对交换机端口,不易于扩展,也不易于管理。如果使用支持802.1X的交换机,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认证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5.一般交换机VLAN里面的数据包不加密。

四、设计结果与分析

在路由、IP等配置完成后,各个PC机间可以互相通信,实现了网络互联。以上所设计的拓扑结构经发送数据包后成功,说明设计合理。综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在对中学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证明以上校园网设计方案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丰富的应用等特点。

摘要:小型网络-校园网是学校内部,校内和校外之间做好沟通的关键。我们要利用中学校园内现有的条件,根据现有的情况,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校园网络;从而有效的优化,整合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VLAN

参考文献

[1]王洪.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Douglas E.Comer.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Third Edition).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中学校园设计 第10篇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VLAN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故网络走进校园,已经是必然。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重地,为我国未来信息化人才提供重要的学习环境。因此,校园网的规模和应用水平将是学校教学环境和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中西部偏远的中小学至今仍然没有校园网,师生甚为不便,本文以一个中学校园网的设计为例,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案。

1、设计目标

1.1 以一个中学校园内,一栋三层综合楼为主体进行小型校园网的搭建,楼层分布图如下:

1、设计规模为小型校园网络,主体为一栋三层综合楼,楼层分布如上图1.1。要求数据点数为21个,语音点数为4个。

2、校园网中每台计算机都能连接互联网,且局域网内资源共享。

3、局域网内采用VLAN技术限制不同办公室的部分访问。

2、方案论证

2.1 设计思路

(1)设计原则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实际,本着高效、适用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园网建设。在建设校园网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设备,继续实施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并保证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应用。

(2)设计功能目标

校园网建设应在教师备课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图书资料管理、资源信息、对外交流等方面发挥辅助、支持功能,并通过与因特网 (INTERNET) 的连接,实现远程教育,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实的支持。

2.2 设计需求

计算机、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上的应用更加丰富。同时在多媒体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对校园网络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先进性的、可扩展的校园计算机网络以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满足学校各方面应用的需要。

3、设计方法

3.1 校园网硬件需求

(1)交换机:工作组交换机采用可网管交换机,实现对每台接入计算机的控制,实现VLAN(虚拟网)的划分,确保最大限度的网络访问安全。

(2)路由器:网络互连,路由器支持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接口,主要用于互连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不同网络互相通信;

(3)集线器:主要用于微机室的电脑互联。

(4)网络服务器:抱括文件服务器、Internet服务器等,可用高档微机实现。

(5)结构化综合布线:依据结构化布线原则,本着达到布局美观的效果。

(6)网络管理及系统软件:基于Windows NT平台,通过网络管理工作站,对整个网络的智能设备进行有效的图形管理。

3.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星型结构便于集中控制,易于维护,安全性高,优先选用;但端用户必须通过中心节点,故中心系统可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

3.3 VLAN内限制不同办公室的部分访问

网络实现互联后,师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有关资讯、收发邮件、交流信息等,并在局域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但由于师生情况不同,教师的部门不同,他们的网络需要相互隔离。隔离后,不同部门的电脑不仅不能互相在网络邻居里面看到,也不能互相访问。

(1)目前解决方案和缺陷:

通过交换机的VLAN和VPN的域,配合路由器可以基本实现用户需求。比如图3.1中,可以设置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教师办公室处于VLAN10、VLAN20、VLAN30三个不同的虚拟网内,实现相互隔离。这样的解决方案存在如下的问题:

1.VLAN的个数受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限制。

2.需要更新设备到支持VLAN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3.需要配置VPN,给不同部门的人使用不同的域,并且保证不同域的远程登录帐号接入不同的VLAN。

4. 一般交换机的VLAN针对交换机端口,不易于扩展,也不易于管理。如果使用支持802.1X的交换机,还需要配备相应的认证服务器和客户端软件。

5. 一般交换机VLAN里面的数据包不加密。

4、设计结果与分析

在路由、IP等配置完成后,各个PC机间可以互相通信,实现了网络互联。以上所设计的拓扑结构经发送数据包后成功,说明设计合理。综合网络技术的发展, 并在对中学的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证明以上校园网设计方案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丰富的应用等特点。

参考文献

[1]王洪.计算机网络应用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Douglas E.Comer.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nets (Third Edition)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中学校园网络运用的思考 第11篇

一、发挥网络主管信息技术教师的领头雁作用

其一,校园网的主管部门是学校网络教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和保障者,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教育技术中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网络教学的正常开展。教育技术的主管人员应自我加压,潜心研究,广泛交流,注重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校领导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为教育技术主管人员的研究和调研提供条件。据此,教育技术主管人员才能够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评估体系,才能实施有效的培训和指导;才能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二,网络主管教师是校园网系统的建设者、开发者、维护者、开拓者,网络建成以后,我们只有不断地开发其具体功能,才能对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的支持。如我校为中等以上规模的中学,1999年建网以来,不断完善和扩容,至此,实现了楼宇间的光纤介质信号传输,主干速度千兆,百兆到节点桌面,四个高品位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微机教室,除学校管理部门管理的系统外,根据教学实际将IP式多媒体计算机终端装到每一个教学班,在校园网的计算机数字网中加进了IP式多媒体传输子网,后来又增加了一个多功能理科探究数字化实验室子网系统;都是在校园网背景下的与Internet以宽带出口接通;微机室改用多功能装备,每室内建立学科信息化教学系统,采用三层C/S模式Web数据库技术,实现因特网资源信息查询、界面操作功能模块、课件整合与制作上传、交流、学生按同异质分组、讨论、实时通讯的系统集成,方便有效地为网络教学实践提供了平台。可见,作为网络主管的信息技术教师之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因为在网络功能发展中有不断的工作要做;不可停留在仅仅作为文件传输简单地运用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做好信息技术及网络使用的培训、研讨,提高师生操作的基本技能

基于网络教学的开展,首先是横在师生面前的一道门槛——网络的使用即计算机的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只有越过了它,才有可能顺利进行网络教学实践。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用途不仅限教学工具,同时它也是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当然,熟练程度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运用来很快提高的;基础培训不可忽视,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对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使用文本、图像、声音的加工处理以及课件的编制、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网上信息的下载、网页设计以及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实时通讯、主题讨论组、email、Blog和网络教学模式等专题研讨,当然最好的途径是利用网络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更为有效、更有说服力。

三、注重开发网络功能,由多途径收集,丰富网上教学资源

某些中小学建网以后,只是个“架子”摆设,做为文件共享与传输的工具,无目的地上网聊天,认为这就是校园网了。这样,网络运行的成本及效能上错位是巨大的浪费,也给网络教学的开展产生技术障碍。就目前讲,网络教学素材主要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实时在线通讯(聊天室)或称教学讨论区、email和Web Blog的作品共享等方式。对于网络工具教学中,信息资源的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平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收集、加工、开发、存储,对教学中的课程设计也就做了前提准备工作了。这就是所说的教学素材的收取,它可以通过因特网的查询下载后加工处理为我所用,教师自己制作好课件,将好的教学设计,上传到服务器上。没有质量高的教学资源,就会影响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要把丰富网上教学资源作为网络工具教学的中心工作来看待,丰富本校的教学资源,坚持多途径搜集和务实开发的原则。

四、教学设计是课程的重点,网络、计算机技术服务于课程

网络只是信息的传输通道,计算机是图形、图像、视频等的处理工具,是技术手段,是教学的局部因素。当今,教学设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要跟教学过程整体化、多种信息技术要优化组合。对于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运用技术方式是不同的。再者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学习者、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这样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过程,无论信息技术还是学科知识,都需要给学习者创造一定的环境,促进其自主建构和创造的过程。在进行网络模式的教学环境下,其教学质量高低关键在于融入其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这就必须将以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作为开展网络课堂教学的要素来考虑。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应注意选择课题,盲目简单地套用网络教学某某模式,势必造成相反的教学后果。

五、面对教学实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恰当运用网络技术教学

基于在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功能,但也有其缺陷,在选择和应用中要用其长,避其之短,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长短,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的学科教学越来越满足教学的需要从而将会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

校园网支撑学校的数字化管理、教学,尤其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是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它给学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也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长处,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研究课堂教学和网络技术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

中学校园设计 第12篇

太原市第52中学校是太原市百校兴学项目之一,本设计为中标项目。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塔二马路3号,校址东、西邻铁路宿舍、南侧为双塔二马路、北侧为民居。占地约64亩,规划建筑面积21 692.26 m2,在校学生人数1 800人。基地呈台地型,基地内三个台地,每个台地高差平均为2 m左右。太原市第52中学校是一所36班完全中学,主要划分为三个区域,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区。教学区由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组成,办公区主要由保留教学楼改为行政办公楼;生活区则包括宿舍楼、食堂等。

2 规划总体构思

本项目地块位于太原市铁路东边方向,地块呈梯田状,由三块台地组成,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太原市52中项目校园建筑环境规划,要从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入手,使校园建筑成为学校环境的一道风景线。

2.1 继承过去,创造未来———大院文化的再造

院落空间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组织的要素,院落是师生休息、交流、思考、活动的场所空间。院落成为组织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在空间创造上的核心因素。在本次设计中,以大院落空间作为设计核心,用两个广场围合空间组合排列形成一个大的围合空间,虽然在形式上具有围合感,但是却处处贯通,使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样规划设计个性鲜明、严谨有序。轴线格局为一纵、两横的特色非常明确。

2.2 结合地形,科学布局,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在学校的总体布局中,首先把三个台地基地沿东西方向依次分成办公用地、教学用地;宿舍餐厅后勤用地;教学综合楼(体育馆、图书馆、综合实验楼)用地、学生运动用地,并以运动场地中线作为短方向的轴线。在教学区入口设置景观大道,既方便学生的疏散又形成校园景观纵轴线。以校园两条轴线的交点为核心,创造了两个台地的开放型的广场,以校园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及体育馆控制校园节奏的中心,这样的基地处理方式合理利用了现有的地形,使各个功能用地达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一种动态平衡。

2.3 群体呼应,和合不同

在校园的整体规划中,建筑师对校园建筑总体进行划分,区分的目的是为了在统一的背景下营造丰富的空间气氛。位于学校大门口的教学楼与图书楼通过连廊主体部分相连,创造了十分大气的入口空间,通过景观大道在整体校园规划空间上形成了主轴线,并且联系部分运用钢构架的序列延伸产生独特的立面设计效果,院落空间效果围合但不封闭,与校园主入口绿化广场互相渗透,从而营造出多重叠加的景观层次,为师生的室外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整体空间环境亲切近人,但又不失大气典雅。作为学校第二核心建筑体育馆、综合实验楼,在形体以及空间的处理上,突出了其轴心的地位,体育馆通过采用大台阶处理高差的方式,自然产生了一个大气的入口灰空间,这些处理方式,增加了进入该建筑的仪式感。体育场看台和对面的国旗遥相呼应,并围合了校园运动场主体的中心场地,形成了校园内部的一条横轴线,丰富了校园的视觉效果与空间组织力度(见图1)。

3 绿地系统与空间环境设计

3.1 规划原则

特殊的地形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灵活绿化,以加大外围生态绿地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公共绿地为突破口,积极利用原有的绿化,形成具有规划区特色的园林绿地系统,并创造优美的绿化景观,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使绿色大草坪、彩色花带、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与相应的建筑空间环境相融合,塑造生机盎然的绿色生态空间。

3.2 环境设计

良好的室外环境品质对于学生情趣的陶冶、加深对校园的热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寄宿制学校校园的环境设计,其主要功能是营造出优美的、与学校氛围相适应的环境,与校园建筑相映成趣。其中:教学区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绿化种植设计以规整式为主,乔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缀以灌木,运动区强调开放活泼的风格,主要设计一些雕塑、花坛、庭院灯具、景观小品等,形成丰富而活泼的室外活动空间。

3.3 总平面设计

新建校园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心必须达到设计意识超前的要求,创造有特色的建筑及环境作品,突出以人为中心,力求创造适应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良好的物态环境,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不同层次的交流空间,以满足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

项目在总平面布置上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2)方便车流和人流,避免交通干扰。

3)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

4)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事外活动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活动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3.4 建筑风格与色彩

校园的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结合校园建筑特征,我们采用了红色涂料、白色涂料,以及大面积的玻璃形成对比,很好的体现出中学校园轻盈活泼而又不失严谨的文化氛围(见图2)。

4 单体设计

4.1 建筑特色

庄重、现代、大方是本方案建筑造型的主要风格特征。力求以简化的中式建筑元素、优美的建筑体型、自然的空间形态、精致的建筑细部和统一的建筑主色调,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校园氛围。建筑外墙材料为涂料,并用颜色形成线条,经济而美观,建筑立面在强调虚实对比的同时,注重形体线条的简洁流畅,体现教育建筑的特色。

4.2 立面风格

立面造型精心雕琢,简洁而不失古典之美,优雅华贵而不流于形式。建筑处理采用平面局部退让的办法即形成建筑空间的特色,立面三段式的处理手法,协调了建筑的比例,局部处理手法的应用,可以形成丰富的空间动感和天际线,再配合柔和的色彩应用,营造出一个温馨浪漫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学学习生活环境(见图3)。

5 节能环保

5.1 环境保护

1)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主要污染物。a.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经排水系统排入室外化粪池,经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治理。b.废物:本项目废物主要是办公垃圾,以纸制品为主。由卫生员集中后,统一由环保部门回收,可再生利用。c.废气:项目基本不产生废气。本项目建筑装潢材料均采用环保型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内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来源。项目完工后充分通风,使残留有害气体充分散发后再入住。

2)治理方案。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用定点集中堆放及时清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少量生活废水经排污管排到城市污水管网,施工时尽量减少噪声污染,夜间施工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5.2 节能

1)主要能耗指标。本项目属公共建筑,设计中要遵照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J 04-241-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

上一篇:中医传承教育下一篇:工程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