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流程范文

2024-06-24

教育流程范文(精选12篇)

教育流程 第1篇

一在新生入学伊始, 围绕“激发意识”展开相关工作

“不怕做不到, 就怕想不到”, 说的是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不给学生讲明形势, 不给学生讲透重要性, 只是一入学就生硬地让学生树立目标, 这样的思路不符合教育规律, 也不符合学生接收新鲜事物的规律。因而, 从迎新开始, 东北大学就通过一系列宣传栏, 包括“识读大学”“我的梦·大学梦·中国梦”“新生目标教育工作”等几大主题, 启发新生思考大学阶段的梦想与目标。紧接着, 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报告会中, 向学生讲明“大学不是玩乐的天堂, 而是新的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 “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来源于大学入学初的选择”, “必须以思考的姿态读大学”等道理。同时, 学校还用利用迎新晚会这样的平台寓教于乐, 以歌曲、小品、短片的形式启发新生思考大学, 思考自己的目标, 让新生“自动自发”起来。

二在新生入学之初, 围绕“树立目标”展开相关工作

目标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目标也不是人云亦云抄袭出来的, 目标是在分析内外在环境的基础上科学确立的, 制定目标的过程就是规划的过程, 因而目标在规划中树立。基于这种认识, 东北大学不断创新载体, 帮助学生“知己”“知彼”与“决策”。在不断完善“院长报告会”“名师导航”“学长辅学”“我的大学”学业规划主题团日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 东北大学还开展了“梦想微信”“主题舞台剧”等活动, 实实在在将“目标”两字植入学生心田。

学生有无目标, 这只是工作的基本, 学生有没有更高的目标, 这才是工作的关键点。作为“985”高校, 必须教育学生不能有小富即安的心理, 不能有满足现状的心理, 而是要有勇于站立时代潮头的抱负, 要有时刻担负国家责任的决心。

三在新生入学之初, 围绕“导向实践”展开相关工作

目标确定之后, 重要的是行动。学校必须为学生实现目标而搭建平台, 让学生的行动有着力点。高等数学是大一新生普遍反映的学习难点, 为此, 东北大学实行“高数二次授课”制度, 邀请专业教师在固定时间来给学生重新讲解知识点。对于民族生, 东北大学还专门为他们开设了英语补习班、高数补习班, 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除了在专业学习上搭建平台, 东北大学还在能力提升上为学生搭建平台。培养新生表达能力, 是东北大学“六项能力提升工程”中对一年级工作的具体要求。近年来, 学校相继举办了“博辩青春谁与争锋”辩论赛、“我的梦·中国梦”团支部诗歌朗诵大赛、“说出你的精彩”口语表达大赛、“激情畅谈‘语’众不同”口语表达素质拓展活动、“学会表达”表达能力培养主题团日等活动。2013年学校更是全新打造了“新生讲坛”这一崭新载体, 让新生登上讲台, 讲给新生听。仅在活动开展的最初几个月里, 来自文法、材冶、机械、理学等专业的9位大一新生就带来了6场报告和2场沙龙。光明网曾以《东北大学开设“新生讲坛”:大一新生展风采》为主题进行过报道。除了培养新生的表达能力, 东北大学还通过团干部培训、“青马工程”培训、素拓活动、“我观察我思考我创新我收获”科技创新月、新生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来培养学生们的规划能力、创新能力。近几年对即将升入大二的新生调查显示:经过一年的大一生活, 新生的适应能力、表达能力、规划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在大一下学期, 围绕“调整反馈”展开相关工作

朝霞教育托管流程 第2篇

① 放学前10分钟学校门口固定地点举牌等候。② 学生放学后让学生排队,准备签到表打勾。③ 5至10人即可带走,下一位老师继续原地等候。④ 学生排队、走路过程中要贯穿加分减分机制,队伍不要混乱。

⑤ 排队右侧上楼梯,进入教室坐好。拿出家校本放在桌子过道一侧。

⑥ 总结路上的加分减分情况,按分数优的排队洗手吃饭。

⑦ 吃饭也要加减分,必须要学生吃饱。⑧ 总结加减分,积分兑换奖品。

⑨ 中午时间够则辅导作业,不够则简单休息。⑩ 吃完饭做作业(先做数学,语文,英语。保证作业完成,没有错题)⑪ 提醒学生坐姿、字迹。边巡视边修改作业,难题类型集中讲解。

⑫ 学生作业完成放在桌角,老师在错题后打小×,订正好擦掉。

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与优化策略 第3篇

【摘 要】近年来,从企业业务管理流程再造理论中产生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之说。高校应积极运用再造与优化策略,改善智能型管理模式下带来的市场反应滞后、专业设置不合理等弊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迎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下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校教育 管理流程再造 优化 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形势的巨变,不仅是企业的管理经营,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来说,也需要对教育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以抵抗市场需求带来的压力,为高校发展创造新机遇。

一、高校教育管理再造的必要性分析

高等教育的扩张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有不少高校在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后,也加快了改革教育教学管理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所出现的教育质量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如教学仪器配置落后、专业设置不合理、生源质量下降等等。

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实行以学生个体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机制才能拥有发展机遇。目前,高校教育管理在市场需求方面明显滞后,在招生和就业问题上反应迟滞,这与大部分高校仍采取的传统的“金字塔”形的从上而下的职能管理模式有关。这样的管理模式容易将原本连贯的一个内部管理从流程中间截断了几层,从而导致流程中或出现无人管的真空地带,或是重叠管理,造成流程混乱。这种“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主线是从上而下、按等级来传递信息的,导致的问题是同级部门信息传递效率慢,协调性欠佳,降低了中低级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高层管理者也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精力去做协调工作,反而对真正重要的培养人才战略、教学科研水平的发展等问题顾暇不及。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对教育管理流程进行再造与优化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流程再造,提升教育质量,迎接社会需求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二、高校教育管理流程的优化原则

第一,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要想做好教学管理,必须以师生为出发点,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为教学活动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感受,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第二,保证单一业务的完整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交接量大,重叠工作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流程式管理模式中则要尽可能保持任务的单一性,一项工作由一个人或一个职能部门完成,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交叠。

第三,以符合管理需求为目的。教育管理流程的优化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满足管理需要。组建流程团队要满足管理需要的原则,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带来教学上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三、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策略

(一)加强管理流程再造理论的研究

我国对BRP理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将BRP理论用到高校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更需要管理者对教育管理具有创新能力,引发深度的教学管理变革。高校的领导层应当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流程管理再造理论,积极学习西方成熟的理论系统,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降低优化失败的风险,避免流程再造的盲目性。

(二)组织结构再造

目前,高校主要使用的是“金字塔”形职能管理模式,导致部门之间缺少横向的交流和协调。高校应舍弃传统的职能型管理组织结构,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流程型管理组织结构,将“金字塔”形组织结构扁平化,促使信息流横向传递,将分离独立的职能科室转化为以师生需求为中心的流程管理团队,打造一个公共信息平台,每个团队都可通过信息平台单独完成一项核心流程,彻底改革传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实现组织结构最大化利用。

(三)领导再造

教学管理流程要取得再造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领导。流程的改造与优化将引起工作角色的重大调整和改变,在实施流程式管理模式时也将引起一定的障碍。学校的高层管理必须抱着坚定的决心,对不能良好执行工作的管理人员要严肃处理,以确保业务流程的改造成功实施。

(四)优化教学管理队伍

要实现管理流程再造之目标,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决策和管理团队,这支团队的素质将直接影响流程再造的成果,最终影响学校办学水平。高校领导要做好团队建设规划,对学校教学管理现状科学分析,对管理人员客观评价,对改造结果客观预测,做出符合学校实情的建设规划。此外,学校应加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尽量让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得到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学校的教育流程改革与创新。

(五)打造优秀管理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管理流程的运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以流程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业务流程十分依赖于信息技术平台。教育教学业务要基于信息系统才能真正高效化,如教学方案的信息化、学籍管理的信息化、各类教学资源通过信息系统共享、学生的成绩查询信息化等等。各层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进行各项业务处理也要依托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资料等级、数据录入、信息传递和信息查询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平台是否完善和强大,对各项业务处理的速度和质量的影响很大。高校要加大力度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平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实现学校高效、高速发展的宏伟愿景。

四、结束语

对教育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是高校面对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制定可行性高的优化方法,灵活使用优化策略,加强团队管理的建设,完善信息技术系统,采用先进的流程再造技术,提升教学教研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新需求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流程创新 第4篇

首先,合理分析需求,制定教育的目标和计划。思想政治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生产的过程,也需要考虑“供”与“需”的关系。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只关注“供”,而忽视“需”。其实组织(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和组织(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企业的所有者和高层管理者而言,更多地出于对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研究和企业内部科学运作机制的考虑,他们是非常关心政策法规动态、宏观政治形势以及健康的企业文化建设的。而对普通员工而言,他们更关心的多是行为规范、道德素养、情商心态、发展潜质等方面的培养上。目前颇为流行的一句口号就有一定的道理:“有才有德,破格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从组织的生命周期角度讲,它有四个发展阶段: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阶段,每个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如创业阶段强调比较多的有创新的思想、统一的意志、进取的意识等等。需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问卷法、关键人物访谈法、小组讨论法、记录和报告法等。只有在对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才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供应什么、如何供应,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和计划,其中包括中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年度教育目标和计划、单项课程教育目标和计划以及他们的关键控制点。

其次,把握关键环节,丰富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针对意识形态范畴,要使教育效果明显,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形象化、案例化。采取五点措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让被培训学员变成培训学员。也就是要按照成人教育的原则,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由一言堂变成几十个“讲师”的群言堂,变枯燥无味的讲课为生动活泼的探讨,实现认知和经验资源的共享。二是开发合适的教材。目前我们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多为省(市)统编的读本,或者是报纸和杂志有关内容的复印件,最多再加上讲师个人的一点体会,过于笼统、简单和粗糙,很少听到学员对培训教材有好的评价也就不足为怪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先进的企业开发一堂内训课程耗时甚至达3-6个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开发应加大功夫,尽可能利用一切信息资源,打破传统的教科书概念,把单一的文字教材扩充到声、像、网络以及其他可利用的媒体。三是培训时间和场所的开发利用。微软公司每月一次的午餐学习讨论例会,Excel开发员每周一次的“自带酒食”午餐会,成功地将培训课堂转移到社会环境之中,值得学习。再如教室,我们可以进行多种设计:U形、V形、梯形、圆桌或小组摆法,也可以采取有讲台、无讲台、中心讲台、等高讲台。四是培训方式的改进。我们还应该发扬光大原有的好形式,如学习标杆、表彰先进、“一对一辅导”、“即时学习”、“现身说法”等,也可以采取一些诸如拓展训练、情景模拟之类的形式。

第三,及时评估和强化训练,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教了之”、“一学了之”的现象,要想有效避免,必须强化评估、巩固和改进。评估分四级:一级评估为反应层次,通过学员的情绪、注意力、赞成或不满等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对学员培训效果进行基本评价;二级评估为学习层次,通过课后考试、问卷调查等形式评估学员在培训中学到了什么,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是否有效、合适,是否达到了培训所提出的要求;三级评估看培训后学员在工作行为上发生的可观察变化及培训前后的对比;四级评估为结果层次,看一段时间后学员的个人绩效及组织绩效提升的程度。只有经过准确评估,方能对培训进行客观总结。巩固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易忽视的环节。学习有“五大步骤”:初步了解→重复为学习之母→开始使用→融会贯通→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练好“课后功”,就是强调不断练习、不断考核、不断强化、不断提高。只有当学到的东西转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之后,才可以算得到了巩固。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流程 第5篇

一、开始

主持人甲: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象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谁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室内检测1班“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班的口号是什么啊???(。。室内基情,激情室内。。)。。室内激情也得注意安全啊。。

二、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甲:每个人都有资格享受愉快的生命,但生命的遭遇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主持人乙:然而,总会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生命的泉水便会永远枯竭。主持人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多么珍贵!

主持人乙:是的,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

主持人乙:安全的重要,不是靠说的,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下面来看一段视频(放视频,主持甲作解说)

三、PPT放映(主持人乙:这段视频告诉了我们什么啊?。。注意交通安全啊。。)。。PPT放映。。

主持人乙:安全、安全,我们不能开玩笑!

主持人甲:安全、安全,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

主持人甲:最后,让我们齐声高喊:激情室内,安全第一

结束语

九、活动结束(放映最后一张PPT)

甲:最真诚的友谊是期盼,最良好的祝愿是平安!

乙:最殷切的牵挂是父母,最美好的时刻是团圆!

教育流程 第6篇

【关键词】师范教育 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流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84-02

“顶岗实习或称双向培训实习的做法是让师范院校的学生实习之前首先按照模拟实习的要求经过一阶段的岗位培训,然后下到农村中小学顶替校教师岗位,承担一个学期的全部教育教学任务,被顶替的中学教师则到高师院校接受业务培训,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1]这是一种新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有不少人对此做了理论或实践的探索、研究,但对这种模式的流程研究涉及较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流程归纳为:选拔人才——集中培训——再选拔再培训——到实习岗位接受实践检验。它对培养实用型优秀师范毕业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选拔人才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已经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长者和朋友,是基础扎实、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教育研究者。因此,必须建全选拔人才的规章制度,才能挑选出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去参加顶岗支教实习,以保证顶岗实习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互利双赢。

(一)规范选拔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意识

国家教育部2008年9月1日颁发的《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选拔过程中,把师范生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拔那些政治思想表现好、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学生,以确保党的教育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2.考取各种相关证书

师范专业的本学生在大学前三年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第四学年第一学期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为了保证顶岗支教实习的质量,对有志成为顶岗实习生的师范生要求必须考取各种相关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级等证书等。这是选拔顶岗支教实习人才的必备条件。

3.具有良好的教师基本功

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选拔顶岗支教实习人才的必要条件。

(二)公示选拔结果

对于第一轮的筛选,首先把入选者名单公布于公务栏,为期一周。在此期间核实各师范专业实习生的相关材料、证书和在校期间的个人品德。如有被举报或投诉作假的即时取消其参加顶岗实习人才培养项目的资格。其次,对入选者做好相关工作安排,及时参加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流程的下一轮培训。最后,在名单公布一周内后,若无异议,就将第一轮选拔结果正式输入电脑存档。

二、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是选拔人才的一道重要关卡,培训内容主要是系统复习相关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巧,补充新的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论。

(一)专业知识培训

顶岗支教实习的师范生在顶岗支教实习前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完成了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但尚缺乏对学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整体的深入认知,甚至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感到比较模糊,不知道哪些是自己应该重点掌握的。因此,“在通识系统地复习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前提下,再进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备知识的讲解。使师范生了解并掌握新课改的基本理论。”[2]

(二)教育教学技能培训

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需各种技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因此,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集中培训的重点是:如何撰写教学计划、教案,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班主任等等 [3] 。此外,培训地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可以走出课堂到实习基地或基层中学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从亲身体验中总结乡镇中学教学现状,然后结合实情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技能技巧的完善。这一环节为第二次选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再选拔再培训

第一轮培训结束后从实情和个人素质出发,选拔素质高并掌握一定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学生参加再培训。自然而然,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被淘汰出局。

当然,在第一轮的培训中涌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顶岗实习生所编写的教案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庞杂或简单以及顶岗实习生对将要面临的艰苦落后的生活条件、调皮捣蛋的学生、顶岗后繁重的工作等种种压力而产生的害怕、消极、退缩甚至想退出了顶岗支教实习等种种心理。因此,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针对第一轮的培训出现的问题来确定,培训的重点除了结合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技能、语言表达技能、板书技能、组织和驾驭课堂技能等教学技能技巧的强化培训外,还要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培训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开设心理辅导班,重点解决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坚定他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这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确保所输出的顶岗支教实习生能快速适应地方乡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把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派到实习学校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把参加顶岗支教实习学生放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他们的专业知识、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检验整个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流程模式的效果。

(一)检验专业知识和从教技能

顶岗支教实习学生在为期三个月的顶岗支教实习中,由于他们置换了原岗的老师,让原岗的老师到高师院校接受业务培训,因此,他们与实习学校的教师有着同等的地位和作用,即往往要担任所对应专业的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这不仅锻炼了实习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检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应对农村艰苦生活条件的能力。

(二)检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选拔——集中培训——再选拔再培训——派到实习学校去接受实践检验,这个流程模式经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及时反馈顶岗支教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利弊情况,为地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的经验。实践证明运用此流程模式,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不再是鱼龙混杂,他们在严格的选拔和专业的培训中,由一般的师范生晋级为合格的顶岗支教实习生。到岗后,满腔热情地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因材施教,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乡镇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总之,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构建了高校与乡镇中学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培养内容、过程和目标方面的融合,是一个创新的教育实习模式。而顶岗支教实习流程模式完成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见习到最终站上三尺讲台去实践的综合能力考核,它是一个循环的流程,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反馈出顶岗支教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与不足,以供在下一轮循环中扬长避短,不断完善,为地方高校师范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薛文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师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对河北大学“顶岗实习”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8)

3.张仁竞,王静.顶岗实习可持续性调查报告—以忻州师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7)

教育流程 第7篇

一、晨间接待,美丽约会(7:40~8:00)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的乐园!”让孩子幸福、快乐地生活是我的追求。每天,我和孩子相约在这个“流淌着奶和蜜”的世界里。我用温暖的怀抱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可爱的孩子们回报给我灿烂的笑容,这是我们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我会和孩子谈论彼此的衣服,一起记录天气,一起感受大自然的变化……

二、户外游戏,健康快乐(8:00~8:40)

“幼儿园必须把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每天,我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孩子进行快乐的晨间锻炼。欢快的热身操活动,帮助孩子在活动前舒展筋骨;丰富的游戏材料,给孩子足够选择的空间;精彩的集体游戏和体操,洋溢着师生的热情与活力。同时,我注重过程中的渗透式教育:游戏材料是发动孩子收集废旧材料一起制作的;器械操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创编的;那挥舞的彩带,神奇而富有变化,那是我们共同的创意。

户外游戏时,我及时鼓励胆小的孩子勇敢走过“梅花桩”,给第一次成功翻过地垫的孩子送去大拇指。同时,我注重“保教结合”,比如随身带上毛巾,照顾好爱出汗的孩子。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三、晨间谈话,畅所欲言(8:40~8:50)

晨间谈话时,我注重给孩子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如大姐姐般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我鼓励孩子大胆地和老师、同伴交流,引导孩子乐意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他们体验到交流所带来的快乐。我们谈论自己的心情,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的“亲子研究单”……

四、分享点心,幸福你我(8:50~9:10)

该吃点心了,我提醒孩子餐前洗手,并在洗手间用图片的形式提醒孩子正确、认真、仔细地洗手。我给孩子们分发牛奶、点心,引导孩子快乐分享,和孩子进行亲切交流。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幸福在我的心头荡漾。

五、集体活动,创意无限(9:10~9:40)

我积极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把“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性学习”引向课堂,注重幼儿的操作学习、探索学习、体验学习;重点研究将科学与艺术、阅读相结合,引导孩子“阅读科学、体验科学、演绎科学”。在主题性探索活动中,我尊重孩子的意愿,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与要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遵循“我带来的,我喜欢”→“我喜欢的,我想玩”→“我想玩,我还想做”→“我做了,你来欣赏”的主题生成模式,和孩子们一起探寻,一起发现,一起创造,一起为成功欢呼!

六、课间游戏,丰富多样(9:40~9:50)

集体活动后,丰富、安全的课间游戏陪伴着孩子们。神奇有趣的魔尺、充满挑战的拼图、变化莫测的万花筒……等着孩子们去选择。我希望自己做好一个播种者,把理想的种子、情感的种子、智慧的种子播在孩子们的心坎上。课间,我还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喝水。“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我要以我的行动养成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七、集体游戏,精彩纷呈(9:50~10:50)

游戏时,我特别享受!享受孩子的思维方式,享受孩子的做事方式。结合各节日,我开发了多个主题游戏:爱心天使、阅读天使、节能天使、创意天使、感恩天使……一个个活动轮番上阵,精彩纷呈。孩子和我一起收获着发现、收获着成功、收获着快乐!

八、餐前准备,花样百出(10:50~11:05)

每天,我都会变着花样和孩子一起度过快乐的餐前环节。手指游戏、绘本欣赏、新闻发布等,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为孩子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餐前,我还会用各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午餐菜谱,在我的班级,孩子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知道每件事情。如,可以用“传话”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合作传递”的过程中感受丰富的午餐。在认识菜谱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食物的分类,懂得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九、共进午餐,美味相伴(11:05~11:40)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开始享受美味午餐。我会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进餐情况。体弱的、肥胖的、挑食的……每个孩子都在我的心头!把“天天感动孩子”当成一种责任,我的关心孩子能感受,孩子的感动我会好好收藏!

十、饭后散步,悠闲自在(11:40~12:00)

餐后,我会带着孩子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我注重“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我和孩子在散步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分享着自己的发现。我发现,每个孩子的视角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的表达都是精彩的。

十一、安然午睡,甜蜜惬意(12:00~2:20)

散步归来,柔美的音乐响起,孩子们该午睡了。我会充分发挥“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脱衣服时互相帮助;我也会提醒孩子“自己能做的自己做”,逐步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这个孩子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会小心翼翼地给他拉好被子;那个孩子需要我轻拍他几下才肯入睡,我就满足他;还有这位,需要好长时间才能入睡,没关系,让他“酝酿”一会儿吧,只要不影响别人……

教育流程 第8篇

目前, 动画作品的创作最大问题不是制作技术, 而在于缺乏有趣的故事、有创意的动画剧本。“故事”是动画作品创作中的“灵魂”。本研究试图通过动漫教育社区的高交互性和共享性, 开展头脑风暴, 激发学生的动画创意, 对学生个人尚不成熟的想法, 及时捕捉灵感, 修正改进、整合加工, 完善故事, 提升学生的动画剧本创作能力和动画作品的创作水平, 探索出在动漫教育社区下动画剧本的创作流程, 同时为中小学动漫教育社区的应用研究提供案例支持和理论参考。

二、概念的界定

1.动漫教育社区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动漫是一门跨学科、高度综合的创造性艺术, 是目前年轻人最喜爱的多媒体影像形式之一。动漫教育在线社区是虚拟学习社区, 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1];社区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实现随时、随地按需学习, 具有高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本研究是“十二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中小学动漫教育在线社区应用研究》下开展的子课题研究, 探索基于动漫教育在线社区的动画剧本创作模式, 故本文所指的社区是南海区动漫教育在线社区。南海区动漫教育在线社区是南海区动漫教育实验基地以中小学动漫教育为主题设计并开发的一个集备课、教学、交流讨论、自主学习和产出式资源建设与共享于一体的在线社区, 社区的结构划分为管理模块、学习模块、资源模块、互动模块, 其中学习模块包括课程学习区和学习工具区, 前者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动漫课程学习, 可以发布学习资料、布置作业、点评作业、课后反思等, 后者包括论坛交流、小组协作、wiki写作、学习测验等。

2.动画剧本创作

剧本是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 动画剧本的创作是为后面的动画制作作准备和打基础的, 优秀的动画剧本是动画是否成功的关键。编写动画剧本的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创意——故事梗概——剧本大纲——完成剧本”[2]。动画剧本的创作关键在于创意。创意, 就是把素材变成题材的过程, 学生在现有素材的基础上, 勤于思考、用不同的视角分析周围的事物、随时展开联想, 创作故事, 编写剧本。本文所提的动画剧本是时长为5分钟左右的小剧本, 是中学生在自身认知范围内根据实践活动和生活实际创作的小剧本。虽然是小剧本, 但与普通的动画剧本的编写流程不无差别。

三、动漫教育社区下动画剧本创作流程

1.理论依据

学习共同体是基于虚拟学习社区学习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国学者张建伟认为,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 强调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 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沟通和交流中, 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信息, 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 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并重新组织思路[1]。动画剧本创作需要激发学生的动画创意, 创意的产生需要自由、活跃、开放的思维空间, 很多灵感都是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启发下产生的。在学习共同体理论指导下的动画剧本创作利用动漫教育社区的高交互功能, 采用头脑风暴法, 使学生在进行动画剧本创作时, 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打破和改变学生自身有碍创新不良思维束缚[2], 调动和激发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动画剧本创作水平。

2.学习工具区和剧本创作各环节的关系分析

《动画剧本创作》一书中描述的编写动画剧本的流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创意——故事梗概——剧本大纲——完成剧本”[2]。动画剧本的创作流程是在原有编写动画剧本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教学实际修改为“认识动画剧本”、“头脑风暴, 确定主题”、“编写故事梗概”、“编写剧本大纲”、“完成剧本”五个环节组成, 通过分析动漫教育社区各学习工具的特点和动画剧本创作各环节的需要, 初步得出功能区和剧本创作各环节关系图 (如图1所示) 。

学习工具区和剧本创作各环节关系:

(1) “作业评价区”与“各环节作品的评价”。“作业评价区”是课程学习区的一个互动工具, 具有发布作业和点评作业的功能, 只有课程学习者能参与。作业形式多样化, 可以是文字、表格、图片、动画、PPT或是压缩文件等。在各环节中, 学生参考评价标准互相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者对作品提出意见的同时也可以从别人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作品都得到评价者不同角度的审视, 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想法, 重新整理思路修改作品, 作品会更有创意和更具完整性。

(2) “小组协作讨论区”与“主题和构思的讨论”。“小组协作讨论区”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多对多实时交流方式, 支持学习者以文字信息进行实时讨论、上传非文本信息及小组作品合成等功能。实时讨论区类似虚拟聊天室, 是头脑风暴最激烈的网络互动区, 参与者可以不受干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互相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 创新思维会获得充分展现[4]。动画作品的创新性是通过主题和内容的创意去表现的, 创意源于生活与知识的积累, 灵感源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思考、联想、延伸, 不同参与者通过知识的互补、相互启迪, 激发创新灵感, 新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主题和构思就会得到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体现出其创新性的特点。

(3) “论坛讨论区”与“故事情节的讨论”。“论坛讨论区”以论坛的形式出现, 它是一种多对多的非实时交流方式。个体在“论坛交流区”发主题帖, 被吸引过来的参与者通过回帖的方式进行互动, 互动信息主要以文字为主, 帖子条理清晰, 一目了然。各小组把各自编写的故事梗概发表在“论坛讨论区”, 所有同学都可以通过回帖的方式参与讨论, 这种“楼上”、“楼下”各个帖子的相互碰撞, 使得对某个故事的讨论呈“滚雪球”之状发展下去, 新的观点会不断出现, 汇集了多人智慧的方案就会应运而生。

3.动漫教育社区下动画剧本创作流程

(1) 动漫教育社区下动画剧本创作流程结构图

通过对功能区和剧本创作各环节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合动画剧本创作的教学试验, 构建了动漫教育社区动画剧本创作流程结构图 (如图2所示) 。“课程教学区”贯穿于动画剧本创作的各个环节, 可以上传学习资料、布置作业、点评作业、课后反思等。此功能区是动画教学的主要阵地;在“认识动画剧本”、“编写剧本大纲”、“完成剧本”的环节, 学生应用“作业评价区”的评价功能对作品进行评价, 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确定主题”和“编写故事梗概”环节中, 应用了“小组协作讨论区”和“论坛讨论区”的交互功能, 主要是针对学生未成型的主题构思和故事情节进行思维碰撞,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 动画剧本创作流程的操作步骤

1认识动漫剧本。A. 认识剧本: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剧本, 剧本的格式和编写要求;B. 剧本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剧本小练习, 学生把自己的剧本练习作业上交到“作业区”;C. 评价剧本:学生在“作业评价区”通过比较自己、同学和老师的剧本进行讨论分析, 发表观点,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学生通过“认识剧本——剧本练习——评价剧本”一环扣一环的学习活动对剧本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为后面剧本的编写打下基础。

2头脑风暴, 确定主题。A. 分组:此环节开始分组进行, 每4人一组;B. 选题和创意:教师通过实例讲述常见选题和如何创意;C. 头脑风暴:学生分组进入“小组讨论区”, 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想象把主题和初步构思发表出来, 同组同学在“小组协作讨论区”运用“头脑风暴法”分别针对每个主题和构思进行讨论, 进行思维碰撞, 激发创意, 最后定下主题。

3编写故事梗概。A. 编写故事梗概:各小组成员围绕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 按照要求编写故事梗概, 并发表在“论坛讨论区”;B. 交流讨论:学生在“论坛讨论区”围绕每个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极讨论;C.选出故事:各组根据讨论意见, 最后推选出好的故事。

4编写剧本大纲。A.编写剧本大纲:学生两两一组, 按剧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剧本大纲, 并把完成的剧本大纲上交到“作业区”;B. 点评剧本大纲:学生在“作业评价区”参考剧本大纲的评价标准互相对各组的剧本大纲进行评价,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C. 修改剧本大纲:各组根据评价意见完善剧本大纲。

5完成剧本。A.编写剧本:各组学生根据剧本大纲, 逐场完成剧情的叙述, 并把完成的剧本上交到作业区;B. 点评剧本:学生在“作业评价区”参考剧本评价标准互相对各组的剧本进行评价, 教师最后进行点评;C. 修改剧本:各组根据评价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完善。

(3) 动画剧本创作流程的实施策略

1“先认识, 后创作”策略: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剧本, 并通过练习和评价深刻理解剧本的格式和要求后, 再让学生进行剧本的创作,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水到渠成;

2“先构思, 后讨论”策略:主题的确定, 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要在讨论前先构思, 围绕一个主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所见所闻, 发挥想象构思一个故事, 小组协作讨论时才能真正开展头脑风暴, 进行思维碰撞, 激发创意, 使讨论落到实处;

3“先小组讨论, 后全员讨论”策略:确定主题, 编写故事, 要先在“小组协作讨论区”进行, 小组成员经过协作讨论后, 推选出比较好的故事, 再把故事放在“论坛讨论区”供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 只有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并认可的故事, 才会有比较高的讨论价值, 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最终形成一个质量较高的动画故事;

4“先写后评”策略:剧本大纲和剧本要先编写再评价, 学生先把故事梗概根据剧本大纲的要求编写出来, 然后再把编写好的剧本大纲上传到“作业区”供其他同学和老师点评, 收集有价值的评价意见后进行修改完善, 剧本也是如此。

四、应用效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行动研究法, 分别在2012级和2013级的高一动画班开展了两轮的行动研究。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实施后, 面向2013级高一动画班3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并根据动画剧本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动画剧本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证明了在动漫教育社区下的动画剧本创作流程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动漫创意, 提高学生的动漫剧本创作能力。

1.学习满意度

学生对在动漫教育社区下动漫剧本创作的整个过程满意度达到90%, 如图3所示, 其中在作业评价区点评剧本或剧本大纲、在讨论交流区讨论故事梗概的满意度达到93%, 在小组协作讨论区围绕主题进行头脑风暴的满意度达到90%, 如表1所示, 学生一致认为社区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有效激发其动漫创意, 有利于动漫剧本创作。

2.学习效果

笔者根据动画剧本的编写要求[2]和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的动画作品评价标准制定了动画剧本评价标准 (如表2所示) , 对学生编写的动画剧本进行评价。结果如下:学生的动画剧本总体水平都比较高, 已经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质量较高的剧本。从主题来看, 剧本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取材, 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启发性;从整体结构来看, 剧本比较完整, 格式符合剧本的要求;从内容来看, 能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和动作去表现其内在的性格和心理, 故事情节有悬念,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创意来看, 不管从主题、故事情节及其表现方式等方面都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意境。学生的剧本得到动漫老师和语文老师的高度评价, 部分剧本已经制作成动画, 并获得奖项。

五、结束语

经过二轮的行动研究, 在不断地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中, 我们探索出基于动漫教育社区的动画剧本创作的流程、操作步骤和实施策略, 利用动漫教育社区的高交互性的共享性开展头脑风暴,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动画创意, 提升学生的动画剧本的创作能力, 提高动画作品的创作水平, 但具体的实施方法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还需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使动漫教育社区在激发学生的动画创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动画剧本创作是动画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如何提升学生动画剧本的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目前动画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动漫教育社区和动画剧本创作的现实需求, 以学习共同体理念为指导, 设计出基于动漫教育社区的动画剧本创作的流程, 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得出具有借鉴价值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动漫教育社区,动画剧本创作,流程

参考文献

[1]王陆.虚拟学习社区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

[2]葛竞.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9.10.

[3]范缜修.发挥网络互动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作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11.

教育流程 第9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教育资源库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为新形势下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教学模式提供最为基础的资源支持。2002年底,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完成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制定, 为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 极大的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建设,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 也出现了诸如缺乏统一规划, 重复建设, 资源库产品单一, 资源更新缓慢等问题[1]。进入信息时代后, 社会各种知识信息资源的建设都蓬勃发展, 如果从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入手, 是否可以找到教育资源建设的便捷途径, 为此我们提出了从非教育用信息资源库资源向教育资源库资源转化的流程模式, 以求探索建设周期短、资源利用率高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新途径。

2 知识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信息资源已成为继物质资源、能源资源之后的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第三大支柱性资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将各种知识资源信息化并建立信息资源库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信息资源库借助于自身的优化性、时效性、共享性、多媒体性以及便捷的操作性等优势, 将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2]。目前的知识信息资源库建设主要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以及专业学术机构行为等方式。其中以政府行为为代表所建设的知识信息资源库在专业性、通用性、广泛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诸如《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等。由企业行为建设的知识信息资源库通常以商业为导向, 强调实用性与服务对象的专一性, 诸如《洪恩全景英语资源库》《K12资源金字塔》等。而由专业学术机构行为建设的资源库更加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完整性、知识内容的准确规范性, 服务于学科发展建设与学术研究, 目前在国内此类资源库还没有具体实例。

3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及标准化

3.1 教育资源库建设

教育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 并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1]。教育资源库在整个知识信息资源库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教育教学, 为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资源支持。在《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定后, 相关教育资源的建设工程也都相继进入实施阶段。目前教育资源库的开发重点集中在素材型资源库、研究性学习主题资源库与网络课程资源库三方面。其中素材型资源库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基础资源, 主要是与教材配套的学科教学资源, 也是目前企业开发的主要类型。研究性学习主题资源库是配合研究性学习, 按学习主题组织, 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学习的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库主要是应用于第三代远程教育, 为网络教育教学提供资源支持,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就是这种教育资源建设的代表。

3.2 教育资源库的标准化

教育资源库的标准化主要是指通过资源建设标准化、开发环境标准化、教学管理标准化以及教学系统架构标准化保证资源库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充足性[2]。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标准化的统一标示, 保证物理存储独立的教育资源能够统一检索。世界上很多标准化组织就基于网络教育资源标准化的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 其中以IMS的Learning Resource Metadata (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 , IEEE LTSC (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 的L O M (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 、O C L E Dublin Core的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等为代表[3]。而我国于2000年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并在2002年12月完成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从而使我国的教育资源建设也走入了标准化的道路。

4 信息资源库向教育资源库转化流程

非教育用信息资源库资源向教育资源库资源转化不同于传统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流程, 它是一种在利用已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教育资源建设的需求与技术规范进行二次开发建设的资源建设方式, 能够较大程度上缩减资源建设的经费与周期, 全面提升资源建设的效率。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 内容规划:根据教育资源需求分析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这里的内容规划主要包括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 按照课程标准和课程知识结构划分资源建设的详细内容[4]。

(2) 确定标准:这里的标准主要是指进行资源筛选的标准以及资源建设的标准。前者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 用以对原始资源库知识信息与媒体素材进行筛选。后者主要是根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制定的, 用于指导整个资源建设的过程, 确定教育资源各项属性要求。

(3) 内容提取:信息化资源库往往是国家或者专业学术机构根据自身的需求及建设标准设计开发的种类齐全、覆盖范围广泛的资源库, 其中由国家建设的资源库由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更加强调门类齐全、内容通俗易懂, 而由专业学术机构建设的资源库主要服务于学科发展建设与学术研究, 强调的是内容的科学规范、信息的真实准确。而要从这些资源库中选取资源用于建设教育用途的资源库就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筛选。针对国家建设的知识总库, 就需要根据课程类别选取特定门类的信息资源, 而针对专业学术机构建设的资源库, 就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知识水平选取适合其年龄发展层次的信息资源。同时在这里, 我们根据所需建设的教育资源类型, 提出了素材提取、知识提取以及素材知识综合提取三种提取方式:其中素材提取是指将原始资源库中符合课程标准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素材直接借用过来;知识提取是指引用专业的学术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维度的知识加工与迁移;针对某些教育资源既需要知识的引用与加工, 又需要媒体素材的支持的情况, 在此又提出了素材提取与知识提取的综合提取方式。

(4) 信息资源加工:从非教育用资源库中提取相关素材资源后并不能直接成为教育资源, 仍需要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标准对其进行深度加工。这里我们提出了编辑、编写、整合三种加工方式。其中编辑主要是针对教育资源中的媒体素材提出的。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 分为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为了达到支持教育教学的目的, 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对这些媒体素材进行剪裁与重组、格式转换、参数调整等操作。编写主要是针对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常见问题解答提出的。这些类型的教育资源往往在非教育用资源库中是不存在的, 而是需要根据非教育用资源库中的知识信息进行重新的编写。编写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对既有知识的直接引用 (如公式、定理、现象、原理等) , 对知识结构的利用 (如试题难度、区分度设定) , 对知识内容的重组 (如解答综合问题) , 对知识链接的整理 (如资源目录索引的编制) 。整合主要是针对课件、网络课程和案例提出的, 这些教育资源既需要对提取知识的深度加工, 又需要嵌入相关媒体素材进行教学支持。

(5) 资源标准化:建立资源库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供资源的共享性, 使得优质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资源的标准化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经过前期的提取与深度加工之后, 就需要对制作好的资源进行标准化, 主要是指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CELTS-41) 对资源的属性进行标注, 并根据属性的类型确定数据类型, 以方便之后的入库管理以及资源的统一检索。

(6) 资源审核:在资源建设好后还需要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审核, 只有审核通过的教育资源才能入库, 从而保证教育资源库资源的质量。

(7) 资源入库:利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教育资源的索引信息, 利用分布式存储系统存储教育资源实体, 从而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库, 最大程度上发挥教育资源库的功能。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各种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程都逐步实施, 但这仅仅是教育信息化的起步, 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建设实践中得到解决。教育资源库作为一项宏大系统的工程, 需要从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得到充分的保证, 然而目前并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以遵循, 因此只能通过探索总结, 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正。相信伴随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 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也将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立珍.教育资源库现状分析与建设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 (4) .

[2]赵呈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3]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EB/OL].http://www.cve.com.cn/biao_zhun_gui_fan/

教育流程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分娩活产新生儿的正常产妇3 894例, 随机抽取2008年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 抽取2009年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干预组。两组产妇20岁~39岁, 平均27.2岁;孕周37周~41周, 平均39.0周;初产妇209例, 经产妇31例;自然分娩113例, 剖宫产127例;大专及以上94例, 高中137例, 初中及以下9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 即在住院期间无固定时间限制、无计划、随机灵活地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根据再造后的健康教育流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2.1. 1 制订再造健康教育流程表

为了保证健康教育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 使之成为指导护士对产妇进行教育的有效工具, 在充分了解产妇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 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 针对不同阶段产妇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求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征求产妇、医生、护士的意见, 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 最后由护理部审核定稿。制订统一的分阶段健康教育路径表, 下发到产科各科室, 组织学习并落实。

1.2.1. 2 按照再造健康教育流程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流程内容包括:入院宣教、日常宣教、术前宣教、术后 (产后) 宣教、出院宣教。流程表定稿后, 采用情景模拟表演形式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实地培训, 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健康教育委员会成员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内容、礼仪、语气、语调进行现场评估, 指出不足或异议, 组委会讨论后进行修改, 由护理部审核, 最后用多媒体制作出健康宣教片存档。实施方法:将健康教育路径表悬挂在病人床头, 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适时按照流程表的内容宣教, 指导入院、日常、产前或术前、产后或术后及出院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同时将心理干预贯穿在护理全过程中。每天由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向产妇或家属调查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估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及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健康教育流程表, 为产妇实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连续的、动态的健康教育。每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内容分成具体的几个方面, 防止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遗漏, 指导过的内容由护士在相关内容上打“√”, 以便后期评估与补做。

1.2.2 评价方法

每月随机检查临出院产妇10例进行健康教育考核, 取每个月的平均分, 得出12个月的病区健康教育质量考核评分。健康教育考核和产科质量考核采用自行设计的相关知识问卷进行测试, 采用百分制。每月随机调查10例 (全年为120例) 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采用匿名自填调查表方法进行统计, 90%以上满意视为合格。建立出院病人电话随访登记本。护士长根据病人所留电话采用自行设计的随访调查表在出院7 d内, 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 随访满意95%以上视为合格。随访内容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水平、疾病宣教指导、出院指导、征求意见。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 (%)

3 讨论

3.1 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

由于受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影响, 许多护士缺乏健康教育意识, 认为健康教育是一种额外负担, 做与不做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 往往为了应付检查而进行, 因而健康教育难以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后, 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具体化, 并具有可视性和时限性, 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护士及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并适时评价, 反复进行。健康评估员及护士长的检查监督和每月的中心小组检查也督促护士必须认真落实此项工作, 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教育成为护士的一项自觉护理行为。

3.2 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有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目前临床存在着护理人员短缺的现象, 加上护士三班倒, 很难固定一名护士负责多个产妇及婴儿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健康教育。而以时间为框架的健康教育路径, 保证了护士将健康教育贯穿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 针对产妇住院期间不同阶段的需求, 进行连续性、经常性、重点性的教育, 使护士知道做什么, 怎么做, 而且宣教内容比较全面, 不易遗漏, 弥补了少数护士因年资低、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 也避免某些护士采用“填鸭”式方式, 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的现象。由于目标明确、内容格式化, 便于质量监控和检查, 有利于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健康教育及产科相关质量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可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住院病人有强烈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的愿望[2], 随着外来人口进入城市, 他们对医院环境、住院、疾病知识、手术、母婴护理、出院等都不甚了解。80后的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依赖性强, 依从性低, 掌握技能低。应用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 针对不同阶段进行告知和指导, 使产妇及家属易于接受与掌握, 同时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提供了有效途径, 增加了护患交流机会, 使产妇在住院期间得到护士热情的服务、精心治疗和护理, 从而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需求, 提高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后, 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及产后电话随访病人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提高了临床健康教育效果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 为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 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以个人、集体的行为改变和环境改变为着眼点, 根据健康问题特征和角色变化而采取各种教育形式, 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提高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使人们在面临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 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3]。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使用方便, 内容具体、简单易懂, 让产妇在不知道该怎样做时询问护士为什么要这么做, 贯穿于病人的整个住院期间, 按阶段进行变化更新, 提高了病人健康知识水平。它的应用改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 使健康教育工作变得积极主动, 深入细致地完成预先设定的健康教育工作, 有计划、有预见性的为产妇服务, 使产妇了解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和技巧, 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4 小结

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规范了临床健康教育程序, 为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中提供指南, 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规范了操作程序, 便于检查监督, 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 使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 认为实施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是切实可行的。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流程再造对产科健康教育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抽取2009年分娩的产妇120例为干预组, 应用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结果]干预组运用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后产科健康质量得分、产科相关质量、对护士的满意率及电话随访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再造的健康教育流程规范了产科临床护士的健康教育程序, 为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指南, 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包家明, 霍杰.护理健康教育问答[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28.

[2]顾克菊, 李武平, 陈念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4) :55.

抛弃非增值流程到增值的流程中去! 第11篇

在了解了流程的本原、价值及推进之后,我们来看看如何通过优化流程,使得企业始终能够将精力聚焦在最关键的流程上。依据28原理,那些最关键的流程,将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发挥价值

90年代出现的BPR概念提出,业务流程重组就是要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重新设计来达到企业戏剧性地改善,从而让企业适应新的时代——即我们说的3C时代“顾客、竞争、变化”的要求。当时最典型的是两个企业:一个是通用公司,韦尔奇运用BPR大动企业的组织,缩减企业的层级,将组织从14级缩减到7级;另外一个就是ABB公司,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了全球化的组织。BPR是基于许多类似企业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当时风靡全球,但是后来有一半的企业都失败了,原因种种。成败皆有,我们该如何来拨开迷雾,看清流程的本质?

所谓流程,就是有输入、有输出、有处理的过程。我们将流程分成两类,一类是增值型流程,另一类是非增值型的流程。比如一个企业财务部门的流程属于增值型流程,因为财务部门可以保证一个企业整体的增值。所以我们说企业的管理部门都是因能保证企业的整体或者某一部分的效益最大化而产生的。对于流程本身,要特别关注两点:一个是要注意你的目标是客户,另一个要注意能否给你的客户创造价值。比如一个订单所涉及的流程,我们会发现它要关注的几个地方:顾客、企业战略、涉及到的企业的多个组织、输入、输出,最后是衡量这个流程用的绩效指标。

从要见实效的角度来看,流程管理有几个关键:第一个关键就是流程管理的关注目标,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怎样支撑企业的战略,另一个是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第二个关键是不能忘记流程的本质是流程的增值,它关注两个点,一个是企业整体的增值,一个是某一流程的增值;第三个关键就是流程的特点,流程是端到端的,它是跨组织的,不会根据某个组织确定流程。

为什么很多企业在流程再造之后并没有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分析其原因发现,企业需要阶段性的再造,要在过程中持续性地改善流程。根据流程的一些特性我们得出:我们把流程分层下来,进行分层改善;还可以将流程分类,进行分类改善;另外,我们也可以针对问题来改善。流程的优化则可以变成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

流程管理有很丰富的工具,所有这些工具我们都不排斥。企业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从流程的角度去切入,只要能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所有的工具和方法都会为我们所用。流程本身就是一个工具,是企业业务的表述工具。

表述企业整体业务的流程叫企业模型,表述某一个业务领域的流程叫做业务模型。最后再分级下来,可以变成很多的流程,流程可以拆成很多的级,不断地拆下来,最后就到了手册和表单。这就是流程分类分级的体系,而这个体系正好对应了我们对企业不同业务的不同表述。如流程的框架体系表述了企业的业务模式、而流程表述了企业业务具体怎么去运转,手册和表单反映企业业务的规范和标准。实际上我们可以分层去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企业的组织,优化企业的业务,最后让企业的业务标准化和知识化。基于这样的分析,流程体系优化可以用这样一个体系来表述:一个诊断、三次优化、两个落实、一个推动。

流程框架体系会从整个企业的框架落到某一个业务的框架,最后落到流程清单。而所有这些背后的优化都要我们去分析企业的业务,业务形成这样的结构是有涵义的,比如一些缺失的责任

一个诊断就是要找目标。从两个方面找目标,一个是找达成企业战略要求的目标,另一个是找到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目标后,流程优化就有了方向。

三次优化首先是框架体系的优化。框架体系的优化是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最后我们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职能,提升企业组织的效率;然后就是流程的优化。流程的优化其实是框架体系优化——优化企业业务模式最后能落地在流程上。这个方面的流程优化就是要通过流程优化的手段把企业的问题解决掉;第三个优化叫流程的标准化,是把企业一些具体的做事流程,在这个流程里规范做事的标准,做事的知识沉淀下来,然后标准化。所有的这三个流程优化的最终结果必须落地,企业才可以去执行。

两个落实即框架体系的优化和流程的优化一定要落实到组织上去。这里所说的组织涉及到一个比较广义的组织,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部门的设置、职能的设置、岗位的职责等;第二要落实到流程的作业手册上。作业手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流程,另一个是流程运转的一系列的操作顺序、操作规范、操作标准,及相关的知识。

最终实现效果还要有一个推动——考评,没有考评,所有的标准规范都没法执行。另外,注意要有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大家就不会去做这件事情。

流程框架体系的优化

框架体系的优化就是去优化企业的业务模式,优化的最终结果是流程模式加流程清单。这个清单需要几个因素来形成:一个是我们要看到企业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找到企业的战略要求;我们还会引出外部的最佳时间和企业的最佳时间,最后形成对企业业务模式的优化。除了流程的框架体系,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进行调整,为后续编制流程作业手册打下基础。

我们从战略的角度,以采购的业务模式为例来了解流程框架体系优化。通常来说企业采购要注意最佳时间和采购品分类。通过采购品分类我们了解企业的战略和组织应该怎么去设计,包括采购策略、管理方式、决策分权、组织配合,最后形成企业采购战略、采购管理模式、业务模式。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所有工程性的产品做成战略采购,并进行集中采购。集中采购以后相应的业务管理的方式、业务运转的模式和业务流程都会不一样。采购战略来优化业务模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能做到的,我们做采购战略至少要考虑这样几个关键因素:比如供应商的数量多少是比较合理的,如何建立跨职能的功能团队等。

我们看一个企业采购的时候,会看到这个企业产品的总成本。总成本是在整个供应链,整个价值链上这个企业产品总体拥有的成本,而采购价格只是采购成本的一部分。我们要的是总成本的建模。当对供应商建模时,与供应商谈价格要分析他的成本构成,这些成本构成有哪些驱动因素让他去降低这些成本。每一个企业主要的采购品最后都需要做这样的建模,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同样我们来看量化收益。特殊采购品成本降低最怕的是损失。比如设备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螺丝钉丢了,采购需要三个月,结果造成停工一天,可能这个设备很重要,那么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就是一天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所以他降低成本的关键是要减少断料的损失。特殊采购品成本降低的空间在于保障供应,降低断料的损失,同时又不能增加太多的库存成本。

做流程框架体系就是优化企业的框架,优化企业的业务,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流程清单。流程清单

看起来就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一些流程的名字,但它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和理解这些流程清单的涵义。流程框架体系会从整个企业的框架落到某一个业务的框架,最后落到流程清单。而所有这些背后的优化都要我们去分析企业的业务,业务形成这样的结构是有涵义的,比如一些缺失的责任。缺失的责任就是我们在分类分级建立这个流程清单以后发现企业现有的业务里面没有这样一个职能,所以我们要补上去;或者是有这个职能,但是这个职能是分解在别的几个流程里面了。所以我们将流程清单分类分级,会发现企业缺失的是什么。反过来,流程优化是优化企业的流程,而不是增加流程。我们发现企业流程清单里面没有的流程都是应该优化的。它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个流程就不应该存在,另一个情况就是这个流程分布在另外两个流程里去了。通过流程清单我们看出该要的职能和不该要的职能,原有组织里面哪些职能协调得不好,协调沟通不畅,或者是分布不合理的岗位职责设计得不合理。

框架体系优化的核心是对业务模式的分析及形成流程清单。这两个的作用落地到实践中是落地到企业组织。根据流程清单和业务模式来调整组织的模式,调整企业的职能分配、岗位职责和部门职责,这就是流程框架体系优化的落地,也是我们通常说的BPR,即用流程优化组织。

流程的优化

流程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前面做的流程优化的结果要落地,变成流程图;另一个是基于解决问题来做流程优化。模式优化结果的落地是前面流程优化的结果,为什么放在这里来做?把前面组织、岗位职能等都流程优化完,这时候画的流程图才真正有意义。我们先做框架体系优化,优化完再调组织、调管控模式,再画直接的优化流程。

前期作诊断时,会发现企业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散,应该把企业的问题归结起来形成关键的问题。流程优化要去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例如某电信企业投资流程优化过程中发现企业有这样的问题:市场导向不够、项目周期长、市场响应速度慢,影响投资收益。电信企业的投资在于建网、建基站。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是看网络铺建速度和覆盖广度。市级公司一年可能有上千个投资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相应市场。我们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分析,结论是企业对投资的项目没有进行区分,无论大项目小项目都是同样的流程;另一个是地市级建网授权不够,项目审批时间长,很多需要上经理会,甚至到省级公司审批,平均每个项目审批时间大约20天左右。框架体系优化后将企业的项目分为两类投资:一类是大型资本性的投资,第二类是小基站的建设。每个项目投资金额不大,但是项目多,总金额大,叫做滚动性投资。对滚动投资优化的结果是对零散的投资要通过预算来控制。前期可根据市场的情况制定投资计划预算。因此需要强化滚动性投资预算的流程。该电信企业的业务中原来没有这个流程,现在就要增加这个流程,对原有的滚动性投资流程进行优化。资本性投资的流程原来没问题。这个优化的流程里面所有公司的总经理会、上级公司不需要再参与这样项目的审批,审批周期由20天降低到8天。

流程作业手册的优化

流程作业手册的优化就是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即企业知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手册一要通过手册来规范企业业务的运作;二要把企业的最佳实践进行总结,然后知识化。做了手册后,所有同类工作都要采用一个标准来做,采用一个流程步骤、一个流程操作规范标准来做,这就是做手册的意义。

做流程作业手册不仅仅是要把图画出来,还要考虑流程图中的每一个活动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凭什么判断这个事情该这么做,这件事这么做考核的标准是什么,指标是什么、操作的规范是什么,注意的事项是什么,另外需要学习哪些东西。AMT通常做企业作业手册,成文需要2~4个月。完成一个手册的循环,包括成文、IT的实现推广和评估改进需要4~8个月。做手册最难的是手册里面的标准,没有标批准就没法衡量做事的效果。具体的标准也要考核,如何考核执行的人员也需要考核的标准。标准涉及到的业务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标准的制定要不断地坚持努力。这有两个关键:标准运行的成本分析,有些标准很好,但是它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第二个是标准的阻力分析,有时候制定的标准实际上做不到,会受到抵触,导致流程没法执行。

流程优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果一个企业想从流程开始来展开企业业务优化,这里有一些策略性的建议:

企业做流程优化要见效果首先要找问题,找到关键的问题,对这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流程分析,找出解决方案,最后去优化流程、优化组织,甚至一直做到相关手册全部标准化、IT化。

有的企业刚刚制定好战略,希望通过流程的手段来把它落实。这时可以制定战略的行动规划,在流程的帮助下落实这些问题。

教育流程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本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共272出院病例,男116例,女156例,年龄56~102岁;脑出血190例(外伤性脑出血73例,高血压脑出血114例,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例),脑梗死71例,老年痴呆症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6例。两组患者除观察指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除住院期间认真落实疾病健康教育外,出院后进入家庭进行指导。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到患者家中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及健康教育现场指导,出院1周内每2 d到患者家中去一次,以后每周去2次,时间共计1个月,护士长每周检查落实情况并做出评价。对照组采用患者住院期间认真落实健康教育流程,出院后1个月内进行电话回访2次,了解疾病护理落实情况及患者病情,并对患者询问的护理问题进行解答。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或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才列入研究对象。

1.3 评价

1.3.1 患者满意度

用医院自行设计,用于护理质量检查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时的量表进行评估。

1.3.2 健康教育达标评价

针对神经疾病患者康复期护理要点制定出易懂、易掌握的健康教育内容,入院、出院时每个患者均发一份,出院1个月考核患者及家属掌握情况,能够正确回答80%以上内容,视健康教育达标,否则不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满意人数135人,满意率为99.3%;不满意1人,原因是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慢。对照组患者满意人数119人,满意率为87.5%。

2.2

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人数131人,达标率为96.3%;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人数92人,达标率为67.6%。

2.3 两组患者发生褥疮情况见表1。

2.4 两组患者发生Ⅱ期及以上褥疮比较,见表2。

2.5 两组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及痰阻情况比较见表3。

3 讨论

健康教育可以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医务工作者应该更新观念,提高素质,把健康教育贯穿于疾病及疾病康复过程,使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关注自身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缓解病情,促进康复,减轻社会负担[3]。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阶段我国健康教育工作还局限在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疾病护理指导、护理措施落实并未开展,而各种现象表明,家庭护理特别是卧床患者的家庭护理才是现阶段我国的难点问题,由于家庭护理的不到位,大多数患者经受护理并发症的痛苦折磨;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将重点放在疾病治疗及恢复上,患者的疾病护理依赖病房护士,并不重视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医生及护士对其宣教的健康教育及护理知识也不认真掌握;当患者出院后,他们并未掌握多少对护理的知识,一旦患者回到家中,对患者护理心中没底,专科护理知识了解更少,从而产生焦虑;患者回到家中,无医生、护士的督促,家属对患者护理也松懈了下来,年轻人去上班,留老年人或请陪护在家中护理患者,因为护理知识未掌握,所以护理措施就会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医务人员要使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落实到位,家庭护理人员及患者了解疾病及康复观念,最终达到行为的转变[4],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改变护患关系,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真正意义,使护士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3.1 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的落实实施使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发生率降低。

多数患者及家属因为疾病护理知识未掌握,存在恐惧焦虑心理反映,通过健康教育在家庭中的落实和指导,给予情感支持、专业护理指导[5],家属对患者的护理也能得心应手。

3.2 健康教在家庭护理中的实施能降低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观察组有效落实家庭健康教育措施,使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褥疮发生率和发生褥疮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坠积性肺炎和痰阻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也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家庭健康教育保持了医院与家庭的连续性干预,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给予恰当的指导[6],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人治病,全家防治”全面形成家庭健康支持促进系统[7],使健康教育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3.3 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落实实施使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难以理解和接受,教育内容很快遗忘。有些患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医生更为信任,在健康教育流程中有医生参与效果会更好,医护互补,更能提高健康教育水准[1]。资料中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与医务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疾病护理指导是密切相关的,笔者在进行家庭健康教育时,不仅把理论知识和自我管理方法教给患者,更主要是使患者和家属深刻认识到患者健康对他们的责任,患者出院后仍然不断的接受健康教育,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疾病更好的恢复,这样不仅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也使医务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3.4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促进护士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卫生保健知识的咨询者[7]。

总之,通过本院神经疾病科健康教育落实模式的改变,让健康教育走进患者家庭,为患者提供具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减少家庭护理并发症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让家庭着实掌握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夯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推动了三好一满意服务工作,真正做好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领导满意;护理工作得到大家认可,体现了我们护理工作的价值,所以护士也满意。在此,希望此项工作能够广泛的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对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健康教育落实,了解健康教育落实在家庭护理中的意义。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计划性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制定、实施、评价健康教育计划,并在家庭护理中落实实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住院及出院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Ⅱ期以上褥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坠积性肺炎、痰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家庭护理中的落实,可以使患者及家属的焦虑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满意度高、健康教育达标率高。所以健康教育工作应该走出医院,进入家庭。

关键词:健康教育,落实,卧床患者,家庭护理

参考文献

[1]聂成聪.全程健康教育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5(1):157.

[2]谢菲,王亚萍,夏和平.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体会[J].海南医学,2010,21(1):144-146.

[3]刘光月,尹芳,侯芳丽.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98.

[4]罗洪,陈伟菊,何金爱,等.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在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2-233.

[5]张金环,秦淑慧.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108-109.

[6]孙素贞,赵俊荣.糖尿病患者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实施与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10):2.

上一篇:第一特征值下一篇:空气细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