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传输网范文

2024-06-12

广电传输网范文(精选8篇)

广电传输网 第1篇

在三网融合这样的大背景大趋势下, 广电网络除了加强原有视频业务的深度和广度外, 业务逐渐在走向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完整性, 这其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信号编码技术, 而针对不同的业务应用类型, 如何选择不同的编码技术在传输网上更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做一些初略的探讨。

1 信号编码技术介绍

1.1 浅压缩编码技术

DPCM (差值脉冲编码) 技术利用图像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冗余特性, 用相邻的已知像素或图像块对当前待编码的像素或图像块进行预测, 然后对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差值即预测误差进行量化和编码, 这种压缩方式算法简单, 易于实现, 缺点是编码压缩比低、对信道噪声及误码敏感、易产生误码扩散等, 因此这种编码技术应用的时间比较短暂。

1.2 深压缩编码技术

1.2.1 MPEG (运动图像专家组) 技术

MPEG-1:随着数字视频和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图像专家组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在1991年11月提出了ISO/IEC11172标准的建议草案, 通称MPEG-1标准, 该标准于1992年11月通过。MPEG-1的输入视频格式为CIF (352×288) , 码率为固定的1.5Mbps, 主要用于CD-ROM、VCD或T1/E1线路传输。

MPEG-2:是由MPEG开发的第2个标准, 于1994年11月正式确定为国际标准 (ISO/IEC13818) 。MPEG-2是“活动图像及有关声音信息的通用编码”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标准, 对MPEG-1向下兼容。在中国PAL制标准下, 分辨率为低 (352×288) 、中 (720×480) 、次高 (1440×1080) 以及高 (1920×1080) , MPEG-2相对MPEG-1提高了分辨率, 满足了用户对高清晰视频的要求。作为一种公认的压缩方案, 该标准具有开放性、技术成本低、互操作性和灵活性、比特率及分辨率可选择性及众多厂商的支持等优势, 在网络、通信等领域被广泛采用。

MPEG-4:从1993年开始制定, 到1998年10月技术方案确定, 直到2000年年初正式成为国际标准。MPEG-4视频压缩算法相对于MPEG-1/2在低比特压缩上有显著提高, 在CIF (352×288) 或者更高清晰度CIF (768×576) 清况下视频压缩, 在清晰度上比MPEG-1有优势, 而在存储量上比MPEG-2有优势。该标准具有许多新的功能, 包括以对象内容为基础的视频对象存取、以场景内容为基础的可升级性、视频存取、纠错能力等。MPEG-4视频标准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更具压缩效率的新型多媒体信息传输标准, 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在互联网视频应用较为普遍。

1.2.2 JVT (联合视频工作组) 技术

H.264/AVC:JVT是由ISO/IEC MPEG和ITU-T VCEG成立的联合视频工作组, 致力于新一代数字视频压缩标准的制定。JVT标准在ISO/IEC中的正式名称为:MPEG-4AVC (part 10) 标准, 在ITU-T中的名称为:H.264 (早期被称为H.26L) , 因此形成H.264/AVC标准 (ISO/IEC 14496-10) 。H.264/AVC集中了以往标准的有点, 并吸收了以往标准制定中的积累的经验, 采用简洁的设计, 使他比MPEG-4更容易推广。H.264/AVC设计目标是希望新的编解码器能够在比相对以前的视频标准 (比如MPEG-2或者H.263) 低很多的比特率下 (比如一半或者更少) 提供很好的视频质量;同时, 并不增加很多复杂的编码工具, 使得硬件难以实现。另外一个目标是可适应性, 即该编解码器能够在一个很广的范围内使用 (比如包含高码率也包含低码率, 以及不同的视频分辨率) , 并且能在各种网络和系统上 (比如组播、DVD存储、RTP/IP包网络、ITU-T多媒体通信系统) 工作。

1.2.3 AVS (先进视音频编码系列标准) 技术

AVS: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技术标准, 其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复合性测试等支撑标准。AVS是基于我国创新技术和部分公开技术的自主标准, 编码效率比MPEG-2高2~3倍, 与AVC相当, 技术方案简洁, 芯片实现复杂度低, 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而且, AVS通过简洁的一站式许可政策, 解决了AVC专利许可问题死结, 是开放式制订的国家、国际标准, 易于推广;此外, AVC仅是一个视频编码标准, 而AVS是一套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 为数字音视频产业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目前国内AVS标准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比较有限的。

1.2.4 VC-1 (Video Codec 1) 编码技术

VC-1:2006年4月, 微软公司以其在WMV9 (Windows Media Video9) 基础上开发的VC-1 (Video Codec 1) 视频编码压缩技术向SMPTE (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 提出公开标准化的申请, 并获得通过, VC-1正式命名为SMPTE 421M。相对于MPEG-2, VC-1的压缩比更高, 但对于H.264而言, 编解码的计算复杂度要稍微小些, 但是压缩比又稍低些。目前HD DVD和蓝光光碟都支持VC-1的标准。

2 传输网中编码技术应用

2.1 SDH传输网中的信号编码

2.1.1 SDH传输网中的浅压缩编码

SDH (同步数字系列) 传输网是一种将复用、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 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它可以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同多项功能, 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灵活可靠以及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SDH采用的信息结构等级称为STM-N (N=1/4/16/64) , 通过逐层复用, 达到实现网络传输速率的逐级提升。按照ITU-T的标准, STM-1的传输速率为155.520Mbps, 依次类推STM-16的速率为2488.320Mbps, 一般就称为155Mbps和2.5Gbps。

而在广电网络早期, SDH传输网主要用来进行电视信号的传送。我国的彩色电视采用是PAL制式, 亮度信号 (Y) 取样频率13.5MHz, 色差信号 (R-Y, B-Y) 的取样频率各为6.75MHz, Y、R-Y和B-Y每个取样信号进行8bit量化, 则总的传输码率为13.5×8+6.75×8+6.75×8=216Mbps, 对传输速率2.5Gbps的STM-16而言只能传输8路视频信号, 因而用SDH传输电视信号首先要对其进行压缩编码处理, 每路电视信号经DPCM (差值脉冲编码) 压缩编码成70Mbps, 两路70Mbps信号复合成140Mbps进入STM-1, 即每个STM-1传输两路DPCM压缩的电视信号, 这样STM-16就能完成32路电视信号的传输。

2.1.2 SDH传输网中的深压缩编码

随着电视频道业务的不断增加, 每套节目70Mbps带宽使得SDH传输网的资源产生很大的瓶颈, 因此需要用一种更高压缩率的信号编码方式来传送信号, MPEG-2编码方式就满足了这样的需求。按照SDTV (标清电视) 每套3Mbps左右的压缩方式, 一个E3/DS3 (34M/45M) 的SDH传输通道就可以完成10~15套节目的传输, 这极大的提高了传输效率, 特别是在长途骨干传输中节省了大量传输资源。一般来说, 本地节目信号通过MPEG-2编码器将本地模拟或数字信号转化成ASI (异步串行接口) 信号, 送至复用器。再将前端平台送过来的包含了其它地方多套节目TS (传送流) 信号也送至复用器, 传输平台根据要求利用复用器选择需要传送的本地和外地信号, 将这些MPEG-2方式编码的信号转化成E3/DS3数字信号, 进入SDH传输网, 完成信号的传输。

2.2 MSTP和OTN传输网中的信号编码

2.2.1 MSTP传输网中信号编码

近年来, 随着IP技术大量使用, 需要在传输网上提供IP接口, 于是MSTP (多业务传输平台) 技术也就应用而生。MSTP技术是指基于SDH网络, 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多种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 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平台技术。现在主流的MSTP产品均采用G.7041中定义的GFP协议来实现将高层信号映射到同步物理传输网络的通用方法, 完成多种业务数据向SDH帧中的映射。

就目前广电业务来说, 数字电视的普及, 付费电视、视频会议以及视频监控等其它增值业务在广电网络的广泛应用, 在MSTP传输网上利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完成各种各样的应用。

在省域或市域电视节目交换平台中, 各地市或县市将本地信号通过MPEG-2方式编码, 通过ASI接口送至DCM (数字内容管理器) 中, 而DCM直接将信号转化成GE (千兆) IP信号, 与MSTP传输网的GE口对接, 完成信号的传送。对比前文提到的SDH中的E3/DS3方式, 虽然在源端使用的是相同的信号编码方式, 但在信号流环节以及传输业务容量上又一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业务中, 一般采取的业务模式都是分节点到中心节点的汇聚模式, 在各个分节点, 利用信号编码器, 根据需求, 将本地模拟信号转化成MPEG-4格式或者H.264格式的数字信号, 然后通过G.703 (透明2M) 接口或者RJ-45以太接口连接至MSTP传输网, 在中心节点通过DS3/STM-1/GE等接口汇聚, 完成信号传输过程。在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中, 采用MPEG-4或者H.264格式编码, 可以用256kpbs带宽达到DVD画质效果, 这无疑为网络运营商节省了大量的带宽成本。

2.2.2 OTN传输网中信号编码

随着NGB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建设大幕的拉开, 对户均40Mbps接入带宽的要求, OTN (光传送网) 成为当前物理承载网的最佳选择。OTN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 结合传统SDH的可运营可管理特点而形成的下一代骨干传输网技术。它具有三方面的技术特征优势:第一, 多级别、多维度的高效灵活的资源调度能力;第二, 多样化完整的保护机制确保业务可靠运行的能力;第三, 丰富的监控开销提供网络端到端的可管理能力。有了这样高效高容量的承载网, 为广电网络各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传输网保障。

三网融合是对当前广电网络业务发展的一次挑战, 也是一次机遇。除了原有的数字电视, VOD、时移电视、HDTV、3D电视、三重播放、互联网视频以及IMS (IP多媒体系统) 等各种应用都在已开展或酝酿中。而这些业务的开展, 都离不开信号编码方式的选择。

在VOD、时移电视、HDTV以及3D电视平台中, 一般采取的都是MPEG-2或者H.264/AVC编码方式, 利用其成熟的编码技术和灵活的压缩比率, 变成需要标清或者高清信号, 再通过DCM或者IP-QAM (边缘调制器) 与OTN传输网的GE或10GE接口互联, 将信号传送至目的地。

在互联网视频以及IMS等系统平台中, MPEG-4和VC-1编码技术以其良好的交互性、高压缩比率性以及众多设备厂商支持, 得到大量的应用或即将使用, 当然H.264/AVC编码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同样在采用需要的编码方式后, 相关设备将其转变成IP信号流对接至OTN传输网的GE/10GE等接口, 在远端完成解码, 形成最终用户接收的视音频信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广电不同的传输网中采用何种信号编码技术, 和具体的业务类型密切相关, 也与当时信号编码技术发展有关。从DPCM到MPEG-1, 再到MPEG-2、MPEG-4、H.264/AVC、AVS和VC-1, 信号编码技术朝着压缩比率越来越高、清晰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如高清晰度与高压缩比率、低带宽的矛盾, 但正是由于这些矛盾, 使得信号编码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广电总局科技司.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示范区实施总体方案.2009 (5) .

[2]刘峰编著.视频图像编码技术及国际标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7) .

[3]武文彦主编.智能光网络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3) .

[4]“广播影视发展环境研究与分析”项目组.新一代音视频编码技术及其对广电的影响[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8, 35 (4) .

[5]GB/T 20090.2-2006.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S].2006 (2) .

[6]姜红霞, 李豪杰.数字电视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J].中国有线电视, 2007, (16) .

[7]http://www.itu.int/ITU-T/worksem/h325/200605/presentations/s3p1-luthra.pdf.

广电局传输秩序专项治理情况报告 第2篇

一、播出机构自查情况。

全州不存在未经批准变更设立主体,变更播出机构台名、呼号,开办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出租、转让或与系统外机构合资、合作经营频道频率、播出时段,擅自扩大发射机功率、变更发射台址和技术参数等行为。

二、虚假违法广告自查情况。

全州各播出机构不存在虚假医药、保健用品广告,无广告批文非法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利用电视和广播发布处方药广告的行为。通过认真审查,所有播出广告手续齐全,都符合《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规定,不存在播出虚假广告情况。

三、网络传输秩序自查情况。

全州播出传输机构不存在违规开办频道、违规传输境外电视节目、违规传送来源非法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违规插播广告、节目排序混乱等问题。

经过自查,我州未出现违规播出传输行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州将继续规范好播出传输秩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广电传输机房的维护 第3篇

1 广电传输机房维护工作关键点分析

1.1 确保消防系统的安全性

在广电传输机房维护中,需具有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并构建高安全性的消防系统,可使用防火材料构架。与此同时,确保消防能力和电信级标准充分符合,并且合理布置紧急通道,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疏离人员。机房与楼道内部安装防火报警探测头,出现火灾时,能够及时自动发出警报,进而及时启动灭火系统,第一时间排除火灾。除此之外,为有效防止其他意外发生,还需配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及推车式灭火器。总之,只有确保消防系统安全性合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广电传输机房的安全。

1.2 严格控制机房温湿度

由于广电传输机房设备(如交换机)对温度要求非常高。倘若温度高于平常值,则会使机器在散热方面出现问题,比如,出现晶体管工作参数不够稳定,进而使电路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元器件受到损坏。总结起来,广电传输机房的传输设备具备长时间运行的特征,因此,把机器温度维持在18~25℃之间最为合适。此外,由于传输设备还会受湿度影响,在空气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金属构件腐蚀等现象,进而使电路发生短路状态。倘若空气干燥过度,可能会出现静电,进而使传输设备在运行方面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为此,需对传输机房的湿度加以掌控,比如,配置一定数量的加湿器以及抽湿器等。并且,传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要与所配置的控制湿度的设备过分接触,以此确保传输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1.3 构建安全可靠的监控系统

目前,广电系统中前端机房实行了无人值班模式。为了使无人值班的有效性得到体现,需要及时构建可靠且安全的监控系统。一方面,构建行之有效的消防监控系统,安装温度感应探测器以及烟雾感应探测器;另一方面,基于厨房、厕所以及门窗等部位设置感应设备。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图像监控设备以及空调监控设备,只有各个部位设备均得到有效监控,才能使广电传输机房整体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2 广电传输机房硬软件维护措施探析

2.1 广电传输机房硬件维护措施

在广电传输机房中,硬件方面,主要需要做好除尘、表面技术两方面的维护工作。一方面,在日常允许情况下,对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处理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应用维护终端,检查设备,查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此外,做好终端维护工作,保证主机和软件处于一个安全、可靠且稳定的运行状态。笔者认为,对于硬件设备来说,需严格遵循“预防为主,维护为辅”的原则,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一旦出现问题,需采取有效维护措施,有效避免设备损坏等状况地发生。

2.2 广电传输机房软件维护措施

在广电传输机房中,除需要做好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外,还需要做好软件部分的维护工作。一方面,对用户数据及内容定期进行增减以及修改,特别是局部数据,需认真做好修改;另一方面,对用户的功能情况进行认真测试,保证软件处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此外,对诊断程序进行定时检测,对于数据库资料需进行备份,进而做好数据储存。为保证软件的安全性,还需与软件供应商联系,定期对软件进行杀毒,进一步优化广电传输机房的软件维护工作。

3 结语

做好广电传输机房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一方面,需注重广电传输机房维护工作的关键点,包括确保消防系统的安全性、严格控制机房温湿度以及构建安全可靠地监控系统等;另一方面,需重点对广电传输机房硬软件加强维护。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广电传输机房维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完善,为广电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奠定夯实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基于国内有线电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背景,需确保电视节目高质量播出,广电传输机房作为保证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其维护工作非常关键。本文在分析广电传输机房维护工作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广电传输机房硬软件维护措施,以期为优化及完善广电传输机房维护提供有效凭据。

关键词:广电传输机房,维护工作,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周游.广电传榆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

[2]李斯加.分析广电传输机房的维护与管理[J].中国传媒科技,2013(4).

广电系统光缆传输网络的管理维护 第4篇

1 广电系统的网络结构图

广电系统的整个光缆传输网络是以光纤为介质, 跨地区传输广播电视信息的网络系统。它主要是由基础网络系统、安全播出业务系统构成的。其中, 基础网络系统包括光缆线路、基础传输系统、供配电系统和配线架等附属设施;安全播出业务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供配电系统和配线架等附属设施。广电系统的光缆传输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局机关与各基层台站之间全部是用光缆通信, 各基层台站内部之间也使用光缆通信。这是因为光缆具有损耗小、容量大、抗干扰、稳定、可靠等优点。特别是广播发射电台, 因为存在电磁波辐射和干扰, 所以, 使用光缆通信更适合。中控调度机房属于台站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与各发射机房、变电站、办公区域的通信全部使用光缆通信, 考虑到实际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 主要采用地下埋设管道和架空铺设2种方式。

2 光缆线路的保护

在光缆传输网络中, 最薄弱的部分就是光缆线路, 光缆线路非常容易损坏, 但它也是整个传输网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多年光缆传输网络维护的经验和相关调查结果可知, 之前发生的光缆网络安全播出事故基本都是光缆线路中断造成的。因此, 有必要对光缆线路进行有效的保护, 从而提升线路的可靠性, 真正实现安全播出业务的不间断、高质量。

依照保护层面的相关, 光缆线路的保护可以分为基础性保护、路由保护和电路保护3种。

2.1 基础性保护

基础性保护又被称为预防性保护, 是线路正常运行的基本保护措施。它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治理光缆线路周边环境, 整治线路和标石, 整理线路资料等。对线路实施基础性保护后, 能够有效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而避免一些事故或故障的发生。

2.2 路由保护

路由保护主要是对重要光缆线路进行双路由备份, 如果某条路由线路的通信质量下降, 并到达临界值或无法传输数据时, 就可以通过备份路由将其承担的数据传输任务承接过来, 并及时修正原有的线路。此项保护需要注意的是, 主线路和备份线路要分开——如果两条线路使用同一条光缆, 那么, 当主线路发生故障时, 就不能利用路由保护补救了。

2.3 电路保护

电路保护主要是对光缆线路进行双电路备份, 如果主电路的通信质量下降, 达到临界值或出现信号中断, 就改用备份的电路来承担其数据传输任务, 并及时修正故障电路。

3 光缆传输网络的技术管理

3.1 检修维护

光缆传输网络要想稳定、可靠地运行, 与高标准、严要求的检修维护工作密切相关。检修维护的目的是保证设备运行性能良好,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 同时, 还要防患于未然, 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 要想高标准地完成检修工作, 就必须制订科学、合理、严谨、高效的检修工作规程, 详细规定每次检修周期, 检修对象, 检修时使用的工具、材料, 检修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检修方案等。在日常的维护工作中, 要严格按照检修工作规程进行, 做到高质量检修, 不漏检、不少检。

3.2 光缆传输链路损耗的测量

光纤中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参数是光纤的损耗, 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因此, 有必要定期测量和维护它。在光纤的损耗测量中, 可以使用光时域反射计 (OTDR) , 通过对测量曲线的分析掌握光纤光缆的长度, 分析光纤的一些物理性质, 比如传播损耗、接头损耗等, 并以此为依据准确定位光纤线路中的事件点、故障点。OTDR测试只需在光纤的一端进行, 有良好的重复性,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 如果线路距离较近 (一般小于10 km) , 需要拔掉光板上的尾纤再测试。

图2是利用OTDR测试光纤时的一个典型回波波形, 从该波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光纤损耗和光纤线路上的中断点 (或故障点) 信息。假设在1, 2两点上散射光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 则这两点之间的光纤损耗为:

3.3 重要保障期管理

对于重点时期的重要播出, 为了保障播出顺畅度, 需要提前做出应急预案, 考虑整个播出过程 (准备阶段、播出阶段) 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并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在此过程中, 应积极联合电力供应、线路传输、设备生产商、通信联络、系统集成商等与此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和协调, 以保证播出的顺利进行。同时, 还应做好各技术系统的全面检修、测试工作。

3.4 施工管理

施工时间最好要避开播出时间, 最好是在例行检修的时间进行。如果必须要停止传输, 就需要提前申请, 并通知各相关部门。在施工准备阶段, 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施工时, 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施工的要求, 明确划分施工区域, 并在危险区域设置警示牌, 并做出重要的管理。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 要派遣专业的播出人员监督, 及时制止那些威胁安全播出的行为。如果需要在播出机房内施工, 需要与播出进行隔离, 并检查播出设备和机房的环境。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用电需要与播出用电分开, 使用不同的线路。

3.5 技术资料管理

相关单位有必要建立技术资料库管理资料, 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电子化技术资料库。资料库中应包括运维工作记录、运行监测记录、系统图纸和事故档案等, 并由专人负责及时更新、整理技术资料。

4 运行维护

光缆传输干线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已经成为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中的重要内容。在运行维护工作中,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方针, 出现故障时遵循“先抢通后修复、先主用后备用、先一级后二级、及时通报”的原则修复。下面简要介绍维护工作中的常见故障。

4.1 光纤故障

光纤通信中使用的光纤大多为石英光纤, 其质地脆、机械强度差, 很容易断裂。如果受到较大的外力或弯曲的角度过小, 都会增加传输损耗, 因此, 在施工和使用时必须注意。为了防止故障的发生, 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将光缆的接头端牢靠固定在接头盒中, 不能松动, 否则会弄断光纤。②在盘绕尾纤时, 尾纤的转弯弧度不能太小, 也不能拉得太紧, 并用胶布将尾纤固定好。③接头盒必须密封防水。如果接头盒进水, 会锈蚀接头盒内的金属紧固件, 导致光缆接头松脱。

4.2 尾纤的故障

4.2.1 尾纤头不清洁

不清理尾纤头会降低光接收机的光信号输入电平, 使之降到-3 d B以下, 进而降低输出的射频信号电平。另外, 在安装尾纤时, 先用蘸有酒精的脱脂棉擦拭尾纤头, 并将上面的异物全部擦拭干净后再接在光接机上。

4.2.2 尾纤盘绕不良

如果盘绕尾纤时不规则, 光接收机就不能及时发出射频信号。因此, 在盘绕尾纤时, 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同时, 还需要注意尾纤拐弯要柔和, 不能受其他硬物的挤压, 不受外力的作用, 才能使信号的传递更加通畅。

4.2.3 光纤与尾纤之间熔接不良

光纤与尾纤的熔接需要将其熔接值保持在0.1 d B的范围内, 否则就需要重新操作。或者, 在开始熔接时并没有出现较大的缺陷, 损耗值也比较小, 但是, 使用时间长了, 损耗值就会逐渐变大, 对光信号的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终使得光接收机无法输出射频信号。

4.3 信号过大或过小引发的故障

在光纤通信中, 必须把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 这就需要光发射设备。送入光发射机的电信号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指标。信号太大, 会失真, 甚至会损坏光发射机;信号太小, 调制度就小, 会降低信号的载噪比指标, 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另外, 对送入光接收机的光信号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规划、设计光缆线路时, 必须精确计算光发射机的功率、光分路器的分光比、光链路的传输损耗等, 这样才能使接收机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4.4 设备故障

光发射机本身的运行比较可靠, 因为在光发射机内部有多种保护措施。但是, 如果受到雷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 光发射机的电源部分就会被击坏。有的光接收机内有光放大器、检光器、电信号放大器等器件, 如果它们受到雷击被损坏, 没有专用设备, 维修工作将会非常困难。因此, 在光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供电回路中安装避雷器或触电保安器, 对防止雷击有一定的效果。

5 信息安全管理

光缆传输网络网管系统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网络网管系统应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离, 并部署相关安全策略, 进行安全审计工作;②关断所有非必须的访问路径和访问端口, 制订详细的访问控制策略, 严格限定相关数据存储介质的使用范围;③所有软件的部署、安装、更新、卸载等必须严格审查、复核和备案, 禁止安装与系统运行无关的软件;④按照网管系统中各类数据的重要程度, 分别对数据进行加密、备份、访问控制等处理;⑤及时监测并处理出现的网络流量、用户行为、主机和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 设备报警时要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6 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不同技术系统的特点, 以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制订详细的突发事故预防措施和预案, 即供配电故障应急预案、播出重要环节故障应急预案、非法破坏事件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防爆恐应急预案和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7 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和相应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制订详细的应急处理流程, 以实际故障类型为依据不断改进相应的解决措施, 并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必要的演练。

8 结束语

在工作过程中, 要制订科学、严谨的管理机制, 时刻谨记精益求精的维护理念, 以保证光缆传输网络的正常运行。优质、稳定、可靠的光缆传输系统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正常运行的可靠保障, 它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台站的信息化建设, 真正实现了台站向创新型和智能型的方向转变。

摘要:目前, 光缆传输网络已经成为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光缆线路、技术管理、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入手, 简要分析了广电光缆传输网络的管理维护情况, 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光缆传输网络,光缆线路,技术管理,应急处置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光缆线路的监测与维护[J].大众科学, 2008 (13) .

[2]何一心.光传输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广电可视电话系统传输方式研究 第5篇

在传统的广电可视电话系统中, 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都是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的[2]。数据的传输速度受到网络稳定性、网络带宽、用户数量等多方面的影响。不稳定的网络、较低的网络带宽、过多的用户数量会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包、延时, 这将影响视频通话的质量。

本文对传统的广电可视电话传输系统进行改进, 上行数据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 下行数据通过Cable进行传输。改进后的可视电话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用户数量比传统的可视电话系统最大并发用户数量增加一倍, 且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丢包、延时等现象, 提高了视频通话的质量。

1 上行数据传输方式的研究

1.1 广电网络用户端接入方式

经过双向网改后, 广电网络存在EPON+LAN、EPON+Eo C和EPON+CM等接入方式。为了尽量少地对当前网络进行改造, 有效利用原有的同轴电缆, 尽可能少地进行投资, EPON+Eo C方式无疑是广电网络应优先考虑的方式[3], 如图1所示。

这种方式需要增加2个设备:Eo C局端和Eo C终端[4]。Eo C局端多放在小区的楼道中, 作用是将数据信号和CATV信号进行混合, 混合后的信号先进入分支器进行分配, 再通过原有的同轴网络接入用户家中的Eo C终端。Eo C终端主要负责对IP数据信号和CATV进行分离。Eo C终端有2个网线接口和1个同轴电缆接口。其中一个网线接口用于个人宽带业务, 连接至计算机供用户上网使用;另一个网线接口接入到机顶盒上, 作为VOD点播、电视时移等的信令回传通道以及可视电话业务音视频传输的通道[5]。同轴电缆接口则用于接收CATV信号。

1.2 上行数据传输带宽

由于G.711标准算法复杂度低、延时小、音质好, 所以可视电话系统可采用G.711标准进行语音编码[6]。G.711标准占用的带宽为64 kbit/s, 如果按照30 ms的打包周期计算, 则传输音频所占用的带宽可计算为

式中:Ethernet头、IP头、UDP头、RTP头分别为208 bit, 160 bit, 64 bit, 96 bit。

将式 (2) 和式 (3) 带入到式 (1) 中, 得出传输音频所占用的带宽为81.6 kbit/s。

视频编码采用编码效率高、视频画面质量好的H.264编码技术[7], 传输视频所需的带宽为

若采用的摄像头分辨率为720×480、帧率为30 f/s (帧/秒) [8]、色彩位数为24位, 假设H.264编码的平均压缩率为500, 则传输视频所需的带宽0.498 Mbit/s。

进行视频通话所需要的总带宽为

进行视频通话所需要的总带宽为0.579 6 Mbit/s。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 进行视频通话所需上行带宽将近0.6 Mbit/s, 而下行带宽也大约0.6 Mbit/s左右, 也就是说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所需的总的带宽需要1.2 Mbit/s左右。如果用户在进行视频通话的同时, 又在使用个人宽带业务上网、在计算机上看视频等, 会占用更大的带宽, 这样可能会因为网络带宽不足而导致视频通话出现马赛克、中断等现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视频通话的顺利进行。

1.3 利用双层VLAN区分业务流

由EOC终端出来的网络通道有两种, 一种是用于个人计算机上网使用, 另一种接入机顶盒, 用于VOD视频点播、电视时移、电视回看等回传通道以及可视电话的传输通道。当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时, 如果也用计算机在线观看视频, 由于总的带宽有限, 这可能会给视频通话带来影响。为此, 可以采用划分VLAN的方式, 将各种业务隔离开, 每种业务占用各自的通道, 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由于使用IP网络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 802.1Q远不能满足如此多的用户数量,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 产生了Qin Q技术。Qin Q技术是在原有的802.1Q报文上再增加一层802.1Q标签, 使得VLAN数量扩大到4 k×4 k个[9]。

采用EPON+Eo C的方式, 可以在光线路终端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处根据不同的内层标签封装不同的外层标签;在Eo C终端, 针对不同的业务封装不同的内层标签[10]。每个Eo C终端有2个IP网络端口, 且在出厂时都做了固定的配置。第1个端口作为VOD视频点播、电视时移、电视回放等信令的回传通道和可视电话业务的传输通道, VLAN ID=10, 端口限速为4 Mbit/s, 端口标识为机顶盒;第2个端口主要用于用户计算机上网的个人宽带业务, VLAN ID=20, 端口限速为4 Mbit/s, 端口标识为计算机。

将机顶盒回传的信令和视频通话业务放在一个VLAN, 个人宽带业务放在另一个VLAN, 这样即使是在用户宽带上网的情况下, 机顶盒也能正常进行VOD视频点播、电视时移、电视回放和视频通话等业务, 这就保证了视频通话的正常进行。

图2是双层VLAN的封装过程, 在EOC终端对机顶盒回传信令和视频通话的数据流进行封装, VLAN Tag=10;对个人宽带业务进行封装, VLAN Tag=20。在OLT处将内层VLAN=10的业务进行封装, VLAN Tag=100;将VLAN=20的业务进行封装, VLAN Tag=200。

通过划分VLAN的方式, 可以把个人宽带业务和视频通话业务有效隔离, 不会相互影响, 改善了视频通话的质量。

2 下行数据传输的研究

下行数据的传输, 可以通过Cable以TS流的形式进行传输。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避免使用IP网络传输所带来的延时、丢包等现象, 提高视频通话质量。另一方面, 用户进行视频通话所需的总带宽可以由1.2 Mbit/s降低到0.6 Mbit/s, 增加了最大并发用户数量。

IP网络上传的数据信号进入可视电话服务器生成打包的基本码流 (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 PES) , PES流经过TS复用器进行复用, 复用后的TS流经过加扰器进行加扰, 再通过IPQAM调制器调制成RF信号, 通过混合器与其他的RF信号进行混合, 通过HFC网络进行传输。数据的打包、TS流复用、IPQAM调制、加扰、RF信号混合等工作由图3所示的前端系统完成。

可视电话服务器包括H.264编/转码器、打包器。编/转码器的作用是将IP网络上行数据进行标准的H.264编/转码生成ES流。打包器负责将ES流打包成PES流。

2.1 TS流复用原理

复用器的作用是将多路节目的TS流复用成一路TS流, 以便能够在一个频道中传输多路节目。复用时还要将PSI (节目特定信息) 信息和SI (业务信息) 信息插入到TS流中, 并重新组合分配新的PID值[11]。

PSI使用了表1所示的4个表定义码流的结构[12], 其总体结构见图4。

PAT指出了TS流中所包括的节目, 每个节目的编号及相应的PMT的PID值;同时还给出了NIT的位置。与多路节目复用有关的控制信息也包含在PAT中。如果PAT丢失, 机顶盒就不能解码TS流中的任何节目。PAT所在的TS包的PID=0。

PMT指出了构成一套节目所包括的节目流, 以及这些流的类型 (视频、音频、数据) 及对应的TS包的PID值。与单路节目复用有关的控制信息都包含在PMT中。PMT所在的TS包都有自己独特的PID。

CAT给出了条件接收系统的相关信息, 给出EMM (授权管理信息) 所在的TS包的PID值及其他相关参数。CAT所在的TS包的PID=1。

NIT提供与多组传送流、物理网络及网络传输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调谐频率等参数。NIT所在TS包的PID由PAT指定。

IP网络上传的可视电话信号进入可视电话服务器后先进行标准的H.264编/转码生成ES流, 再将ES流打包成PES流。由可视电话服务器出来的PES流进入复用器与NVOD, VOD, EPG等其他的TS流进行复用, 复用后的TS流经过加扰器进行加扰, 由IPQAM调制器调制成RF信号后通过混合器与其他的RF信号进行混合, 通过HFC网络传输给终端机顶盒。

2.2 频点规划

由式 (3) 可得出进行视频通话所需带宽为0.6 Mbit/s, 若采用64QAM调制, 一个频点可提供38 Mbit/s的带宽, 即1个频点可支持63个并发用户;若采用256QAM调制, 一个频点可提供50 Mbit/s的带宽, 即1个频点可支持83个并发用户。可以使用24频点的IPQAM, 也可以使用48频点的IPQAM。

可视电话业务所需的频点数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MQAM表示M进制的QAM调制。

所需的IPQAM数量可由式 (7) 计算得出

按照可视电话业务最大并发用户数量500计算, 根据式 (6) 、式 (7) 可得出所需的频点数、IPQAM调制设备的数量, 其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若可视电话业务最大并发用户数量为500, 最多需要8个频点和1个IPQAM设备即可满足业务需要。

3 呼叫处理流程

在视频通话过程中, 用户发起呼叫以及终止呼叫的信令是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的, 而通话时的音、视频数据是通过Cable进行传输的。以两个用户正常进行视频通话为例, 简要分析双方通话过程, 呼叫过程如图5所示。

呼叫过程为:

1) 机顶盒_A (STB_A) 输入机顶盒_B (STB_B) 的电话号码, 通知可视电话服务器要与机顶盒_B进行视频通话, 同时机顶盒_A音视频设备初始化;

2) 可视电话服务器向机顶盒_B发送振铃信息;

3) 机顶盒_B摘机并通知可视电话服务器可以与机顶盒_A进行通信, 同时机顶盒_B音视频设备初始化;

4) 可视电话服务器通知机顶盒_A建立通话链路, 同时为机顶盒_A、机顶盒_B分配频点;

5) 机顶盒_A收到建立通话链路的通知, 开始上传音视频, 同时可视电话服务器为机顶盒_A、机顶盒_B分配PMT PID、音视频PID;

6) 建立通话链路, 开始视频通话;

7) 任意一方挂机通知可视电话服务器通话中断, 可视电话服务器通知另一方结束通话, 同时释放机顶盒_A、机顶盒_B进行视频通话所占用的频点;

8) 通话结束。

4 实验验证

在实验室搭建实验环境, 接入2台机顶盒模拟2个用户进行视频通话, 2台机顶盒可进行正常视频通话, 如图6所示。

将2台机顶盒下行数据的TS流均放在235频点, 在双方进行视频通话时同时用蓝拓扑BTA-P200型码流分析仪对235频点进行码流分析, 图7是双方视频通话的码流分析图。

在码流分析仪的基本信息中可以看到2路TS流的音/视频PID、PMT_PID、占用的带宽以及290错误等信息, 还可以在带宽信息中看到2路TS流音/视频所占带宽的详细信息。

5 结束语

利用数字电视和机顶盒作为可视电话的终端, 其市场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而可视电话传输系统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视频通话质量的好坏, 因此利用广电自身的特点选择一种适当的传输方式及其重要。

摘要:针对广电的可视电话业务, 利用广电网络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视电话传输方式。上行数据通过IP网络进行传输, 下行数据通过HFC网络以TS流的形式进行传输。通过该传输方式可减少丢包、延时等现象, 增大了最大并发用户数量, 提高了视频通话质量。

关键词:可视电话,EoC,TS,VLAN,PSI

参考文献

[1]周华贵, 王库, 陈杨.可视电话在数字机顶盒中的实现[J].电视技术, 2005, 29 (S1) :152-154.

[2]金纯, 王晓, 何音建, 等.基于数字电视网络可视电话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 2010, 34 (9) :69-71.

[3]汪伟斌.基于EPON+EOC技术的广电双向网改造方案[J].中国有线电视, 2010 (4) :482-485.

[4]唐明光.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中的EOC技术[J].中国有线电视, 2009 (10) :1015-1020.

[5]金立标, 张乃谦, 李鉴增.面向NGB的EoC接入网技术分析[J].电视技术, 2010, 34 (6) :57-59.

[6]ITU-T Rec.G711,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S].1993.

[7]ITU-T Rec.ISO/IEC 14496-10,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Part 10:Advanced Video Coding[S].2005.

[8]石硕, 李久仲, 郭庚麟, 等.基于DSP的二网融合的可视电话系统[J].电视技术, 2009, 33 (8) :57-60.

[9]汪锐, 左建平.基于QinQ技术实现多业务传输[J].中国有线电视, 2012 (8) :903-905.

[10]郭姚, 谭学琴.QinQ技术在安徽广电网络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 2011, 35 (14) :37-38.

[1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GY/Z 234—2008移动多媒体广播复用实施指南[S].北京: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2008.

新广电中心编码传输系统设计探讨 第6篇

1 编码部分

1.1 总体结构

根据我台频道设置和实际使用情况, 编码部分配置了6台标清编码器1个高清编码器, 出于造价等因素考虑标清编码器采用1备6的方案, 而只有一个高清频道用于开发和测试, 因此, 高清编码器则采用1备1的方案。具体架构情况如图1所示。

自办频道信号输入到末级32*32矩阵, 主32*32矩阵直接输出到各频道高标清编码器, 备32*32矩阵输出到16*4矩阵作为备编码器信号源。标清编码器备份为1备6, 当某个频道标清编码器出现故障, 网管通过16*4矩阵调度该信号输出到标清备份编码器, 同时自动配置编码器参数, 顶替故障编码器。标清编码器正常情况下不工作, 当主编码器故障时才工作, 高清编码器主备同时工作。播出信号经编码复用调制后进入有线电视传输网。

1.2 编码方式

电视播出SDI信号必须经过编码复用再进入传输网, 标清信源编码标准有多种, 我们采用了被广泛使用的MPEG-2标准, 这是基于MPEG-2多种优点。首先, MPEG-2标准的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 MPEG-2所能提供的传输率在3-10Mibts/sec间, 以及广播级的视像和CD级的音质。由于其的出色性能表现, MPEG-2已被广泛用于为广播, 有线电视网, 电缆网络以及卫星直播提供广播级的数字视频。我台标清视频信号采用MPEG-2信源编码 (亮度抽样比4:2:0, 有效样点720*576, 5M带宽) , 音频信号采用MPEG-1 (layer2) 音频编码 (音频编码只对group1 part1进行编码, 采样频率为48k Hz, 197带宽) 。高清视频信号采用H.264信源编码, 音频信号采用MPEG-1 (layer2) 音频编码。

1.3 网管及应急

网管的作用是通过网管软件管理编码器、复用器、16*4矩阵, 并以网络组图形式显示, 让人一目了然。网管自动检测, 当网管检测到其中一个频道标清编码器有告警的时候, 网管会自动调用备份标清编码器代替故障编码器, 组图上备复用器标识为黄色, 该频道由信号源到编码器到复用器的线路变暗, 备份编码器的线路显示为粗绿线条。当网管检测到高清编码器编码后信号故障时, 自动调用备份高清编码器编码后信号对其垫播, 此时主备复用器都显示为黄色告警, 告警提示激活垫播信号。值班员发现网管告警应急时可以从组图上一眼看出是哪里出了故障, 从而快速恢复故障。应急之后的信号恢复:标清编码器恢复正常后, 需要在组图手动将备份编码器倒换回主路编码器。高清编码器恢复正常后, 网管检测到该信号正常会自动取消垫播, 采用高清主编码器信号输出, 告警消失。

2 传输部分

2.1 总体设计

由于我台播出机房在新广电中心, 前端机房在台旧址大楼, 发射塔则在水濂山上, 三者距离数十公里不等。因此, 三者之间选择正确的传输方式与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由于是长距离传输, 传输介质就选择了光纤。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如图2所示, 新广电中心、有线前端及发射塔三者各有两条光纤进行传输, 这是一主一备的设计, 主光纤采用92芯光缆, 备光纤使用72芯光缆, 而且两条光纤必须走不同的方向到达目的地, 以防止某处不当施工把主备光纤同时挖断的情况出现。虽然新广电中心投入使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但已经出现过被挖断光纤的事件, 由于只挖断一路没有影响到传输, 所以这样的设计很好的保障了传输安全。为更好的保障安全, 我们除了用光端机传输外, 增加一路用MSTP平台传输作为第二备, 充分做足冗余备份措施。MSTP基于SDH链路传输, 如图2所示。

2.2 SDH网

SDH网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光路接口, 具有很好的横向兼容性, 它能与现有的PDH完全兼容, 并容纳各种新的业务信号, 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SDH有传输和交换的性能它的系列设备的构成能通过功能块的自由组合, 实现了不同层次和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 十分灵活。SDH并不专属于某种传输介质, 它可用于双绞线、同轴电缆, 但SDH用于传输高数据率则需用光纤。 (下转第89页) (上接第40页)

我台SDH网采用MSTP平台光纤传输, MSTP即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SDH传输网如图3所示。由新广电中心、有线前端及发射塔三个MSTP组成。MSTP在电视播出主要用于传输复用后的TS流, 由于ASI信号不能直接通过SDH网传输, 需要对其进行转码成DS3信号后进行传输。

2.3 传输部分应急

我台新广电中心与有线前端之间各设置一个“三选一”开关, 输入的三路信号分别为ASI光端机主、ASI光端机备和MSTP的信号, 三选一输出经主光纤传输到前端机房“三选一”, 前端机房“三选一”开关第二路输入信号为新广电中心MSTP输出第二路直接通过备光纤传输的信号, 第三路则为中一信号。当主光纤信号故障, 前端机房“三选一”会自动切换到第二路MSTP信号输出。新广电中心“三选一”开关通常设置为手动控制, 光端机故障时, 需手动切换到正常信号再通知前端机房切回主路输出。复用器故障的应急操作跟光端机故障应急操作是一样的, 因为复用器故障时, 输出到光端机的信号异常, 只需将“三选一”手动切换到正常信号即可。

3 系统优缺点探讨

系统优点:1) 网管软件将信号流程以组图形式显示, 让人一目了然, 可以迅速找到故障点, 大大减少应急时间;2) 实现自动化, 网管一旦发现信号或者设备故障能够自动切换, 安全性高;3) “三选一”冗余备份设置, 容易操作安全性高;4) 性价比高, 只用了两台备份编码器, 节约成本。

系统缺点:1) 性价比高也决定了编码器备份不足, 因为如果有两台或两台以上编码器同时故障, 就不能确保多路信号正常传输, 只能手动更换编码器;2) 网管电脑没有热备份, 当网管电脑故障同时信号也出现异常, 系统就不能自动切换, 不利于播出安全。

针对以上缺点, 我们提出一些改进建议。6个频道中, 实际播出的只有两个频道的标清信号, 可以考虑将还没投入使用的两个标清频道编码器拿出来作备份编码器, 可以实现编码器1比1备份, 安全性更高。网管电脑可以配置多一台用心跳线连接做热备份, 这个应该可以考虑的。S

摘要:本文介绍了东莞广播电视台编码传输系统设计, 分别从编码部分和传输部分两方面详细分析了系统架构和设计原理, 并分析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应急处理方法。

关键词:编码,传输,MPEG-2,SDH

参考文献

[1]李宇.广西电视台信源编码传输系统的设计[J].现代电视技术, 2011 (10) :120-122.

浅谈数字微波传输在广电系统的应用 第7篇

我国广电行业在数字微波 (及光纤传输) SDH平台上传送各种视频、音频、图像、数据等业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流媒体、数字电视, CMMB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等业务对数字微波传输网提出新的要求。考虑高性能、宽带的IP业务方面的发展, 吉林广电在数字微波电路改造构建信息平台的方案中, 需要考虑原有的采用E2接口传送的技术向IP over SDH技术方向的演进。吉林广电采用基于SDH的数字微波系统将符合数字微波传输数据增值业务的技术演进的发展需要, 有利于IP数据业务发展, 有利于承载新的流媒体等业务, 承载广电领域将要进行的标清、高清电视等新的视频音频传输与转播, 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字微波传输网络在IP over SDH模式上传输需要同步的业务, 是IP over SDH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其主要体现在将要及正在发展的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方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要求三个精确同步:频率同步、时间同步、码元同步。为实现系统同步, 单频网系统增加了SFN适配器、GPS等关键设备。频率同步主要由GPS实现, 一般GPS参考时钟的稳定度可以达到1E-12量级;失锁24小时内频率稳定度仍可达到1E-10以上。时间同步由SFN适配器和GPS共同完成, GPS提供精确的1PPS脉冲, 发端SFN适配器对输入的TS流进行巨帧处理 (MIP) , 收端解MIP, 从而实现时间同步的要求。码元同步通过SFN适配器实现。

事实上各种业务信号只要设计相应的适配接口, 都可由SDH来承载, 电视编码信号、ATM信号、IP信号等等。因此, 可行的对于同步要求较高的业务, 可以采取:

在MSTP上配置DS3接口板 (DS3板与IP接口板混配) , 数字电视传输流不经IP封装, 直接映射到SDH的虚容器VC-n上, 进行P to P的透明传输。由于占用了固定的传输带宽, 可能使带宽的利用率没有IP over SDH带宽利用率高。

发送端数字电视传输流在IP封装前插入GPS时钟信号, 在接受端解IP封装后恢复时钟信号, 并与当地GPS时钟信号同步。此方案将增加必要的设备, 使投资加大, 但好处是使数字传输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有所提高。在系统资源紧张时可以考虑此解决方案。在数字微波采用IP over SDH技术时, 关键是原有的SDH系统中的复用设备ADM、TM都将升级为MSTP (Mul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现阶段广电的业务需求大致可以划分为固定带宽业务和可变带宽业务。固定带宽业务如:2M、34M, 45M、155M。可变带宽业务如:10M/100M、Gb E业务。对于固定带宽业务, MSTP设备从SDH那里集成来了优秀的承载、调度能力, 对于可变带宽业务, 既可以直接在MSTP设备上提供端到端透明传输通道, 充分保证服务质量, 又可以充分利用MSTP的二层交换和统计复用功能共享带宽, 节约成本, 同时使用其中的VLAN划分功能隔离数据, 用不同的业务质量等级 (Co S) 来保障重点业务的服务质量。

MSTP是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了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 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MSTP除具有标准SDH传送节点所具有的功能外, 还具有以下主要功能特征。

(1) 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功能;

(2) 具有TDM业务、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传送功能, 包括点到点的透明传送功能;

(3) 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的带宽统计复用功能;

(4) 具有ATM业务或以太网业务映射到SDH虚容器的指配功能。

MSTP的特点具有:

(1) 业务的带宽灵活配置, MSTP上提供的10/100/1000Mbit/s系列接口, 通过VC的捆绑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2) 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 工作在端口组方式和VLAN方式, 其中VLAN方式可以分为接入模式和干线模式:

(3) 可以工作在全双工、半双工和自适应模式下, 具备MAC地址自学习功能;

(4) 设置Qo S:

Qo S实际上限制端口的发送, 原理是发送端口根据业务优先级上有许多发送队列, 根据Qo S的配置和一定的算法完成各类优先级业务的发送。

(5) 可对每个客户独立运行生成树协议。

同时MSTP在支持传统以太网业务的基础上, 还将支持数据网络的新技术标准, 如GMPLS信令等。还可以为社会的企事业单位提供联网服务, 为本单位实现创收,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综上所述, 由于MSTP广泛应用于城域传输网络, 激发了城域传输网络的活力, 采用MSTP技术会给广电行业带来更大的利益空间。MSTP技术将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成为网络建设的首选方案。

广电传输网 第8篇

随着数字电视的逐步推广和各种综合媒体业务量的增加, 宜春原二干2.5G传输干线的容量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的发展的需要。原有的2.5G传输干线为2000年建成, 使用华为2500+设备, 采用双向复用段环保护方式, 该系统已使用十多年, 设备老化严重, 华为已停产多年, 且传输容量有限。已无法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求。实际业务容量只有1.25G。该系统已使用十多年, 设备老化严重, 华为已停产多年, 且传输容量有限。已无法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2 传输平台设计

当前, 市场上主要波分网络设备商主要有华为、中兴、烽火等企业, 本次传输公司扩容江西广电网络采用中兴通讯第二代智能化OTN系统ZXONE 8300 CX3和ZXMP M820, 全面支持OTN+光电交叉+二层交换+WSON (波分智能化) 系统, 本工程配置40*10G系统;该系统有以下特点:

(1) 支持C波段40/48/80/96*40Gbits/s, 最大3.84T超大容量带宽;

(2) 支持多种调制技术, 1500km以上超长距离传输能力;

(3) 支持10G到40G的系统平滑升级, 10G、40G混合传输;

(4) 硬件平台统一, 网管平台统一。

本工程选用C波段40波、以10Gbit/s为基础速率的单纤单向波分复用系统。本工程全程段落均选用ITU-T G.652光纤, 工作波长采用1550nm窗口。光功率富余度按3d B计 (光纤距离大于100KM取4d B) , G.652光纤的色度色散按20ps/nm.km考虑。

DWDM系统在进行设计时, 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色散, 偏振模色散限制, 系统光信噪比, 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业务单板配置、保护方式等。

各县市节点分别到宜春广电开通2路大颗粒业务。同时将现网10G MSTP环网加载到OTN系统中, 节省光纤资源;所有大颗粒GE业务均采用1+1保护方式, 实现50ms内的安全保护;传输系统的组网拓扑如下图。

整个环12个站点, 其中省中心和新余作为中继站, 波不落地, 不下业务。铜鼓站点不入环。个站点可以通过光终端复用单元来上下业务。也可以通过光端机把不同波长复用到一根光纤上进行信号传输。

3 系统特点

基于DWDM对应于不同波长的业务, 不同的频率对应于不同的波长, 40波系统的系统频率间隔为100GHz, 80波系统频率间隔为50GHz。频率通常在192.1—196.0THz范围之内。单波可以支持2.5Gbit/s, 5Gbit/s, 10Gbit/s, 40Gbit/等不同容量的业务。

该波分系统稳定性较好, 多种全面的保护技术, 充分保障业务安全光层保护技术:链路光复用段1+1保护、环网光通道1+1保护, 两纤双向通道共享保护 (OPCS) , 两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 (OPMS) ;电层保护技术:波长/子波长通道共享保护, 波长/子波长通道1+1保护, 以及基于L2交换技术的智能以太环网保护 (ESR) 。通道共享保护技术是波分保护技术的一项突破, 通道共享保护技术依照ITU-T G.841和G.808.2成熟的APS协议规定, 支持错连阻错, 波长利用率远高于传统的1+1通道保护, 可充分减少系统的波长使用数, 节省大量保护单板和业务单板的配置数量。

宜春二干波分系统上满配为40波道, 10G*40容量, 暂开通4个波道。可以较好的满足大颗粒业务的需求, 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1) 第1个波为SDH传输业务。

(2) 第2个波为10GE, 用于2M、10/100M、45M等业务。

(3) 第3、4个波为GE波, 用于以太数据网业务。

未开通波为以后业务扩容使用。该系统可以传输各种业务, 灵活性较强, 广电的常用业务DVB, 互动点播, 以及以后的高清, 3D都可以通过此传输平台传输。在维护传输平台中, 通过宜春中心网管系统, 可以监控各个站点的运行情况, 降低了维护工作量, 较好的保持了整个传输系统的安全。

4 结束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广电传输网】相关文章:

广电传输05-26

广电传输系统07-21

广电光纤广电通信06-17

传输网优化06-02

江苏广电06-14

深圳广电07-15

广电单位07-19

广电信息08-02

广电机房08-12

广电资源08-30

上一篇:领先企业下一篇:母猪产房期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