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因素范文

2024-05-21

增产因素范文(精选5篇)

增产因素 第1篇

粮食增产问题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 又是发展中国家, 在当前的情况下, 粮食增产在国计民生、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促进粮食增产, 确保粮食安全, 具有重大的意义。在粮食生产过程中, 农民投入的要素以及其对粮食生产的作用, 一直都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二、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1、理论模型建立与数据选取

根据农户种植水稻的情况, 则有投入产出函数表达式:

其中, Y为农户水稻总产量, Xi为在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中的投入要素, 包括水稻种植面积、劳动力、化肥、种子、农药、机械费用等;A为水稻种植技术, 则有表达式:

其中, Ti为农户选择的种植技术, 包括对种子是否为良种的认知等, Dk为农户的自身特征变量, 包括农户年龄, 受教育程度, 以及是否兼职等。根据扩展的CID生产函数, 结合 (1) 式,

结合 (4) (5) 得到

在模型中:Y—因变量, 表示农户水稻总产量;

X1—表示农户水稻种植面积, 单位公顷;

X2—表示农户种植水稻种子费用, 单位元;

X3—表示农户种植水稻化肥面积, 单位元;

X4—表示农户种植水稻农药费用, 单位元;

X5—表示农户种植水稻投入的时间, 单位天;

X6—表示农户种植水稻机械费用, 单位元;

Gg表示农户水稻灌溉费用, 单位元;

Sd表示农户对水稻是否为良种的认知:1为知道, 0为否。

Ng表示农户水稻生产决策者年纪, 单位岁;Ed表示农户水稻生产决策者受教育程度;

Jb表示农户水稻生产决策者的是否兼职:1为兼职, 0为否;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对佳木斯地区桦川, 桦南等县为期十多天的的调查, 涉及变量的一些信息, 是采取分层抽样调查, 收集了305份有效的问卷, 由于一些变量信息的缺失, 最后提取了有效样本93份。主要统计变量见表1。

三、影响因素的预期结果与实证分析

1、关于变量的研究假说

对于水稻生产中投入要素的预期分析:

(1) 耕地是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 可预知种植面积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2) 种子是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生产资料, 故种子的投入量对水稻产量有积极影响;

(3)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要素, 与水稻产量也是呈正相关;

(4) 农药是水稻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要素, 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民有过量或农药使用不当的情况发生, 故预期其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

(5)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 水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对水稻生产的贡献较大, 但在水稻生产中存在不得其用或生产效率低下现象, 故预测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

(6) 由于佳木斯地区农户种植水稻面积较大, 使用机械能提高生产率, 因此在水稻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其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对农户特征变量的预期分析:

(1) 农户对良种的认知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开展生产的行为, 故假设能够认知水稻品种的农户其产量会高于未知良种名称的农户;

(2) 农户决策者的年纪意味着其种植技术与经验水平, 当农户年纪越大, 所经营的水稻产量也会相对较高;

(3) 农户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预示其接受农业知识的能力情况, 教育程度越高相对能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

(4) 如果农户若具有兼职, 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不重视农业生产情况, 粮食产量也会相应的降低。

2、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由 (6) 式, 借助SPSS统计运用水稻生产中投入要素变量、向前选择变量法、向后淘汰变量法、和全部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并采用回归设定误差检验和怀特异方差检验, 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函数误设问题和异方差, 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的参数有良好的性质。

根据OLS估计结果, 水稻生产中投入要素和农户特征变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归纳如下:

(1) 从投入要素的层面可以得知:耕地、种子、化肥、机械的弹性系数为正值, 与之前的假设相符。其中耕地的弹性系数始终保持在0.687以上, 仍是佳木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水稻种子的投入弹性系数为正值, 表明种子的投入量可以加大, 在目前黑龙江水稻种植中具有正向作用;化肥的弹性系数为正值, 这与周四军等人的分析相一致, 估计的结果保持在0.044以上, 说明在佳木斯丰富的土地上, 一定限度内的化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作用是显著的;机械费的弹性系数为正值, 由于黑龙江农民拥有丰富的土地, 较大范围内使用机械会带来规模效益, 避免了错失播种、收割的时节带来的损失, 机械的大量使用保证及时完成农业生产, 会使边际产出有所上升。另一方面, 农药与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为负, 与假设相符。高频率、超标准使用农药, 逐渐增强了病虫的抗药性, 药效也随之逐渐减弱, 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加大, 促使水稻产量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大量使用, 出现了劳动力投入不断减少的条件下, 水稻产量得以上升的状况, 但这种反向关系并不代表劳动力对产出的负作用, 则是表明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劳动力过剩、浪费以及未尽其用的情况。

(2) 从农业决策者的角度得知:农户对良种的认知以及其受教育程度的弹性系数为正, 同陈超, 周宁等人的分析相一致,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往往决定对良种的认知以及对良种的选择, 而认知情况对水稻生产具有正向作用。同时, 农户的教育素养越高会较好地掌握水稻生产知识, 接受农业高新技术, 较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从而会间接地促使水稻增产。从模型估计也可以得知农户决策者年纪与农户兼职的弹性系数为负值, 在当前注重科学种植的背景下, 农户随年纪增长的经验并不能转换为农业生产的效益, 另外年纪较大的农户其身体状况以及接受农业知识的能力都低于年纪轻者, 他们大多根据自身的经验来从事农业生产, 这些都制约着水稻产量的增加;同时农业决策者兼职水稻产量产生的影响为负作用, 从模型估计可知, 其弹性系数保持在0.044以上, 是农户特征变量中对影响水稻产量的最大的因素, 这是由于一旦兼职农户对水稻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 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都致力于非农业工作,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从事农业生产中年富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 故农业决策者兼职对水稻产量影响较为显著。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详细分析了佳木斯地区水稻的投入与产出,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个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其中耕地是最主要的投入要素, 其它依次是机械、种子与化肥费用的投入, 而农药与劳动投入的边际产出为负, 其值远小于耕地的边际产出。在农业决策者特征方面, 农户年龄的大小与是否兼职都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 结合佳木斯水稻生产的现状和问题, 为提高佳木斯市水稻产量, 提升水稻的经济效益, 扩大农民收益, 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加大对水稻耕地的保护和水稻基地建设。

保护耕地, 严格控制水稻用地转为非农用途, 据模型分析所知, 耕地是决定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 因此, 佳木斯地区要完善对耕地的保护工作, 防止因商业、工业用地侵占农业用地, 避免有些农户因外出务工而将耕地抛荒以及被用于存放垃圾等现象的发生。另外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加大水稻耕地的整合, 建立水稻基地建设, 一方面可以形成规模化效益, 有利于机械耕作的推广, 发展现代化农业, 同时规模化也可提高抗灾、抗病虫害的能力, 防止农药大量使用对水稻产量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 有利于农户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 具有相互示范的效用, 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到人尽其用。

2、健全佳木斯地区农技推广机构。

由模型拟合结果可知, 应加强农户对种子的认知程度, 根据种子品种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培育方法, 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 在调研中也发现很多农户只是注重种子的质量而忽略了相应的栽培方法, 农户只有在认知种子品种基础上, 才能使水稻产量得以提高。因此, 结合市场种子经营主体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 普及水稻品种的相关信息, 提高农业决策者对良种的认知程度以及相应的种植方法。另外化肥的弹性系数在投入要素中相对较小, 可能是由于农民在种植水稻中片面的认为施用化肥越多水稻产量越大, 导致产生不合理、缺乏科学性的认识。故农技推广机构应引导农户正确合理地施肥, 以避免过量施肥带来的损失。

3、加强落实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作。

从模型分析结果可知, 劳动力的投入弹性系数为负数, 存在劳动力过剩、人未尽其用地状况, 很多农业决策者是由于兼职工作地点偏远的限制, 无法及时完成水稻生产工作, 大力培育扶持当地龙头企业, 可促使农业决策者实现就近兼职就近工作, 利于农业决策者兼顾水稻生产, 促使水稻产量提高。另外积极发展当地龙头企业, 可促进水稻产业化发展, 增强自身竞争力, 也有助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 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兼职有具有的负效应, 佳木斯地区政府部门应尽快落实土地流转相关工作, 以实现与水稻规模化生产相对应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摘要: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粮食作物水稻为对象, 针对桦川、桦南县两地的354水稻种植户就2009年水稻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 选取了93份有效农户问卷为截面数据, 采取了扩展的C-D生产函数, 从投入的要素, 农户特征等方面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OLS估计结果显示:土地目前仍是佳木斯市水稻产出的主要因素, 化肥、种子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机械化程度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的重要性已经凸显, 基于劳动力过剩、人未尽其用地状况, 政府应做好引导工作。

关键词:佳木斯,水稻增产,生产函数,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黄季焜、王巧军、陈庆根, 农业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水稻生产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 1995, (9)

[2]、胡瑞法、黄季焜.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变化与农业技术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观察, 2001 (6) .

增产因素 第2篇

关键词:玉米;增产增收;因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0-0071-03

玉米是丹东市主要种植作物,播种面积约20万hm2。自土地承包以来,丹东市玉米单产明显提高,由土地承包前的300 kg/667 m2提高到目前的650~700 kg/667 m2,有些品种在高产区可达到800 kg/667 m2。

1 玉米增产增收因素

玉米单产增加有多个原因,其中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国家农业生产政策,二是科技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

1.1 土地承包制度的实行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调动了农民个人生产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了农村生产局面,多劳多得,增产增收。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民主动追求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使玉米单产增加100~200 kg/667 m2。

1.2 新型农业机械的应用

1) 机械播种。玉米播种由以前的牛耕人种耕作模式转变为从春耕到秋收全程农机化模式。小型半自动化播种器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作业效率比人工提高3倍以上,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

2) 机械收割。传统的玉米收获方式费工费时,1个青壮劳动力每天起早贪黑劳作,1 d只能收割0.13 hm2(2亩)的玉米,雇工费每人200元/d。新型小型冀新4YZ-2型收获机,每小时收获0.33~0.53 hm2(5~8畝),收费1 200元/hm2(80元/亩)。按0.67 hm2(10亩)计算,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相比,费用为80%,用时为5%,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低了成本。

3) 秸秆机械化还田。农作物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及有机物,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能源。秸秆机械化还田有很多好处:一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钙、镁等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二是改善土壤环境,改良中低产田。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可使生物量激增,从而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强度。微生物繁殖力增强,可以增加生物固氮作用,使土壤碱性降低,从而促进土壤酸碱平衡,并使其养分结构趋于合理。三是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秸秆还田可以形成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储存降水、提高低温等作用。四是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虫及其他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机率。总之,秸秆机械化还田可以从各方面提高玉米的产量,增加收入。

1.3 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丹东市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丹东农业干部学校、丹东市农机学校、凤城农科所等为丹东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专业人才,在全市各乡镇独立建立了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农民进行培训。“科普之冬”是培训方式之一,其促进了当地认识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4 优质新品种的选用

好的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约占总增产因素的1/3。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前后,丹东市推广以丹玉6为主栽玉米品种,单产约400 kg/667 m2,栽植密度由过去的2 500

株/667 m2提高到2 800株/667 m2,增产100

kg/667 m2。20世纪80年代中期玉米主栽品种为丹玉13、沈单7,一般单产为500 kg/667 m2,密度提高为

3 000株/667 m2,单产又提高100 kg/667 m2。2000年后开始推广沈单16、丹玉39,单产为600~650

kg/667 m2,种植密度仍为3 000株/667 m2。2004年开始推广郑单958等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的密植品种,单产可达700 kg/667 m2以上。

1.5 化肥施用方法的改进

施用化肥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约占40%。土地承包前玉米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助追施少量碳酸氢铵;随着我国化肥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资市场的开放,化肥由过去的紧俏商品变成大宗商品。由于农民对玉米高产的追求,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施用方法也得以改进。过去用复合肥作口肥,尿素用于追肥,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生育后期玉米常发生早衰。近几年使用深施播种机和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高达60%,氮磷钾的按需配制使玉米生育后期减少了早衰,提高了产量、品质及抗性。

1.6 病虫害的科学防治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草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虫害。玉米病害主要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和化学药剂来防治;草害主要应用化学除草剂,这对玉米生产起到革命性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虫害主要是金针虫、玉米螟、粘虫为害,可通过包衣、投颗粒剂等措施来有效防治。

2 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

2.1 土壤质地变差

玉米田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土壤盐渍化。自土地承包以来,农民种地基本不施农肥、只施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降低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得玉米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降低。土壤有机质下降是春季播种不易出苗、秋季玉米早衰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

2.2 农田基本设施严重毁坏

自土地承包以来,农村几乎从没有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更为严重的是以前的农田基础设施多数被毁坏。一些排水沟渠被填堵后推平种地,当雨季到来时,积水无法排除形成内涝,造成玉米减产。

2.3 种植零散规模小

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小,玉米种植很难形成集约化管理,一般农户土地少则三五亩、多则十几亩,有时还分成几块地,大大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作用的发挥,经济效益差,农民很难致富。

2.4 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农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去城里打工,从事种地的农民多为50~60岁的老人,他们传统观念强,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习惯于老办法种地。目前的农村,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2.5 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农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做饭和取暖大部分使用煤和液化气,秋季大量的玉米秸秆被遗弃在地里,春季整地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经常发生火灾,同时还使秸秆中的碳、氮、磷、钾等营养素损失。

3 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3.1 实行秸秆深耕深翻还田

对于秸秆焚烧,丹东市根据国家、辽宁省的相关文件制定并颁布了《丹东市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面对土壤有机质下降、犁底层变厚、耕层变浅及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提供补贴资金,组织农户秋季将秸秆先用灭茬机灭茬,再用大型农机具深翻,将秸秆翻入土壤深层还田,这样既打破了犁底层,又解决了秸秆污染问题,秸秆腐烂后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供大量营养元素,培养地力,一举多得。

3.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采取有效组织和措施,尽快将原有的农田排涝沟渠恢复,减少耕地内涝,增强抗灾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通过政府出台政策补贴,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农机大户手中,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减少假种子、假化肥的危害。这样也有利于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杨红旗,路凤银,郝仰坤,等.中国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6):368-373.

[2] 杨建涛.科学施肥實现春玉米增产增收[J].农业与技术,2011(2):33-34.

[2] 冯国明.玉米机械化播种省种节本增产增收[J].农村科学实验,2014(4):10-11.

增产因素 第3篇

一、玉米增产因素

玉米单产增加有多个原因, 其中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是国家农业生产政策, 二是农业生产科技进步。

1. 土地承包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农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度, 使集体经营变成农户个体经营, 调动了农民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彻底改变农村生产局面, 农民增产增收, 多劳多得。为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农民主动追求玉米新品种新技术, 实行科学种田, 使玉米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400~500公斤。

2. 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沈阳市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投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市各乡 (镇) 独立建立乡级农业技术推广站, 对乡镇级农技人员加强培训, 培养大批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这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不仅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即使后期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解体仍然在当地农业生产上发挥积极作用。其中留在乡镇政府的农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在农业办或农业股;被解聘回家的农技人员相当一部分在当地开办种子等农资商店, 继续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为当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技术推广工作发挥作用, 同时也为自己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3. 农资市场的开放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市场的开放, 使其像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流通, 农资不再受当地政府企业垄断, 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也不再是科研部门的独家专利。

大批集体、个人加入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的研制、生产、销售中去, 使农作物新品种、新农药、新化肥层出不穷。这些农资企业和个人为把自己产品尽快推向市场, 大力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 为方便农户提高竞争力往往把产品直接送到农民家里。但一些企业为追求最大效益, 把劣质产品大做虚假宣传, 使农民上当受骗, 目前在农村缺少公益性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正确的引导, 技术推广和金钱捆在了一起。

4. 应用新品种增加密度好的玉米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优点, 所以有人说“一粒种子能改变世界”, 玉米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约占总增产因素的1/3。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前后, 沈阳市推广以丹玉6为主栽的玉米品种, 亩产在400公斤左右, 同时栽培密度由过去每亩2500株提高到2800株, 较以前的品种每亩增产100公斤。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玉米主栽品种是丹玉13、沈单7, 一般亩产500公斤, 栽培密度提高到每亩3000株, 亩产又提高了100公斤。上世纪90年代沈阳市玉米主栽品种是掖单13、铁单10, 一般亩产550公斤。2000年后开始推广沈单16、丹玉39, 亩产在600~650公斤, 玉米种植密度仍然是每亩3000株。2004年开始推广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的高密品种郑单958, 玉米亩产提高到700公斤以上, 即使在2009年出现旱灾, 一些高产地区亩产仍超过800公斤。

5. 增施化肥及改进施用方法

施用化肥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约占40%。在农村土地承包前种植玉米化肥施用量很少, 主要以农肥为主基施, 辅助少量追施碳酸氢铵。土地承包后, 由于农户自己缺少畜力, 没有能力施用农肥, 只能依靠施用化肥种地。随着我国化肥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农资市场的开放, 化肥由过去的紧俏商品变成大宗商品, 随着农民对玉米高产的追求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加, 目前沈阳市玉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已超过美国的施用量。施用方法也得到改进, 过去用复合肥作口肥, 尿素用于追肥。追施尿素的氮肥利用率只有30%, 而且效果差, 生育后期玉米常发生早衰。最近几年, 由于我国能生产大颗粒长效尿素, 加之玉米播种机的改进, 能将化肥施入土壤10厘米以下的深施肥播种机, 玉米一次深施肥技术得到推广, 使得氮肥利用率提高近1倍, 接近60%。深施的肥料品种多是按当地土壤需求配制的氮磷钾配方肥, 使玉米生育后期减少了早衰, 提高了产量、品质及抗性。

6. 病虫草害的科学防治

在玉米生长控害过程中, 草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虫害, 病害是通过培育抗病品种和化学药剂来防治。玉米草害主要应用化学除草剂, 这对玉米生产起到了革命性的进步, 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省去了3铲3趟, 又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不用除草剂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只能经营3~5亩地, 应用化学除草剂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可经营几百亩, 以至近千亩地, 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玉米虫害主要是金针虫、玉米螟、黏虫3大虫害。金针虫主要在苗期为害, 通过种子包衣防治, 同时兼防玉米丝黑穗病及鼠害。玉米螟对玉米的为害一般减产5%~20%, 通过投颗粒剂、喷Bt乳剂及用赤眼蜂进行防治, 近年来由于玉米虫害发生不重及新品种较抗玉米螟, 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 大部分农民没有防治。黏虫受气候影响较大, 有时6~7年才发生1次, 所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较小。

二、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

1. 土壤质地变差沙化危险

玉米田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 土壤盐绩化, 沙漠化严重。自土地承包以来, 农民种地基本不施农肥, 只使用化肥, 致使土壤有机质下降, 土壤板结, 降低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使玉米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降低。土壤有机质下降是春季播种不易出苗、秋季玉米早衰严重, 造成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辽中县的河西地区、新民市的柳绕地区、法库县西北部、康平县北部地区处于辽河流域, 这些土壤均为砂壤土, 土壤下层均为细砂, 经过几十年近百年的开发土壤中的有机质基本消耗殆尽, 0~8厘米土壤层近乎细砂, 8~20厘米为砂壤土, 20~25厘米以下完全是细砂, 这些土壤如果不加以保护, 再经过几十年这些地区将变成沙漠。

2. 耕层变浅犁底层升高变厚

自土地承包以来, 农民个人很少有大型农机具, 多年没有进行过深翻深松, 只是在土壤表面旋耕, 使土壤耕层变浅, 犁底层上升变厚。犁底层不易透气透水, 而且坚硬,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多数生长在土壤表层。当每年7月份雨季到来时土壤表面形成一层泥浆, 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由于犁底层不易透水, 还会使雨季雨水产生大量地表径流, 易发生洪涝灾害。

3. 农田基本设施毁坏严重

自土地承包以来, 农村几乎从没进行过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 更为严重的是以前的农田基本设施多数被毁坏。一些排水沟渠被填堵, 或被推平种地, 当雨季到来时, 积水无法排除, 形成内涝, 造成玉米减产。

4. 规模小零散种植

农民经营的土地面积小, 种植玉米很难形成集约化经营。一般农户的土地少则3~5亩, 多则十几亩, 有时还分成几块地, 这样大大制约农业机械的发挥。经营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不足, 经济效益差, 使农民很难致富。

5. 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在农村, 中青年劳动力基本外出城里打工, 从事种地的农民多数是50~60岁的老人。他们传统观念强, 对新技术接受能力差, 习惯于用老办法种地。目前的农村, 农业生产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6. 秸秆污染环境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冬季大部分农户用煤做饭取暖, 夏天用石油液化气做饭, 使得秋收后大量玉米秸秆遗弃在地里, 春季整地时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 还经常发生火灾。2010年春季因焚烧秸秆造成多起火灾;在辽中县京沈高速旁因焚烧秸秆形成大量烟雾使高速公路十几辆汽车连环相撞,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万, 高速公路被迫临时封闭。焚烧秸秆, 还造成秸秆中碳、氮、磷、钾等养分损失。

三、玉米生产问题的解决对策

1. 秸秆还田深耕深翻

面对土壤有机质下降、犁底层变厚、耕层变浅及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扶持或提供补贴资金, 组织农户每年秋收后将玉米秸秆先用灭茬机灭茬, 再用大型农机具深翻, 将秸秆翻入土壤深层还田。这样既打破犁底层, 又解决秸秆污染问题, 秸秆腐烂后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供大量营养元素, 培肥地力, 此为一举多得, 从根本上解决土壤荒漠化盐绩化, 同时减少化肥的施用量, 有效保护耕地。

2.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采取有效组织和措施, 尽快将原有的农田排涝沟渠恢复, 减少耕地的内涝, 增强抗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3. 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通过政府出台政策补贴, 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农机大户手中, 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减少假种子、假化肥的危害。这样也有利于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 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增产因素 第4篇

粮食和粮食增产问题历来是我国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关注的热点。近年来, 学者们对我国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研究主要从空间格局演变[5,6]、制度变化、影响因素、空间差异等方面进行, 认为劳力、耕地、科学技术等是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 本研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1981-2011年产量变化及主要增产因素的贡献率, 旨在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及“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供更多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 (121°11′-135°05′E, 43°25′-53°33′N)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4℃到5℃之间, 冬季漫长而寒冷, 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 春秋季干燥凉爽, 冷空气活动频繁, 降温较快。常年有效积温1700-2900℃, 无霜期100-140 d, 光、热、雨同季, 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黑龙江省年平均降水量400-600 mm, 其中60%集中在6-8月[13], 是我国对温度变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境内河流众多, 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和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三大湖泊, 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1918条, 2011年水资源总量629.5亿m3, 居东北三省之首。

黑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总面积45.3万km2 (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除外) , 主要由山地、平原、丘陵和水面等构成, 其中平原所占比重最大, 为37.0%, 这也奠定了黑龙江农业大省的地位。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为全省主要耕作土壤类型, 盛产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从业人员677.7万人, 耕地面积1187.1万hm2, 人均耕地面积0.86 hm2,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黑龙江省粮食总产于2004年登上3000万t台阶, 2008年达到4000万t, 2010年突破5000万t, 直到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5571万t, 商品粮达到4466万t, 均创历史新高, 实现全国“双第一”。农业总产值达到1801.8亿元,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590.7元。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有了飞速发展, 到2011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97.8万k W, 其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732577台, 1903.5万k W。全年农村用电量58.2亿k W·h、化肥施用量228.4万t、总共修建水库922座, 整体库容量178.6亿m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34.3万hm2。

1.2 数据来源

鉴于前期调研及相关研究,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分布的变化[14,15]。因此, 本文以粮食总产、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粮食单产为主要分析指标, 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黑龙江年鉴》等国家正式发布的统计资料及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等。

2 播种面积及种植业结构

2.1 播种面积变化

2011年黑龙江省总播种面积1375.9万hm2, 比1981年的728.2万hm2增加了647.7万hm2, 年均增长1.05%。总体来看种植面积变化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 1981-2004年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除1988年有一个低峰之外, 其余年份稳定小幅度增长, 面积维持在708.9-821.6万hm2。2004年之后, 在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的刺激下, 耕地及播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 2011年增加至1376万hm2, 比2004年增加64.47% (图1) 。

1981-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 小麦播种面积整体上逐年下降, 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 2011年播种面积为41.5万hm2, 仅相当于1981年的1/5。水稻和玉米的播种面积稳步上升, 2011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达到344.8万hm2, 比1981年增加332.4万hm2, 年均增加约10.4万hm2。而大豆的播种面积从1981年到2009年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2009到2011这三年间播种面积显著下降。

图1 1981-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及主要作物播种面积Fig.1 Main crops and total planted acreg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81 to 2011

2.2 种植业结构变化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不断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 水稻播种面积所占比例增加最多, 由1981年的3.08%提高到2011年的25.06%, 玉米播种面积比重也有所提升, 大豆播种面积比例较为稳定。而小麦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2011年仅占黑龙江省种植业播种面积的3.02%。根据单产水平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高产作物 (水稻、玉米) 和低产作物 (大豆、小麦) 两类。高产作物在粮食播种面积中的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 提高了43.24%, 而低产作物的比重呈下降态势, 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 下降了26.61%。其中1986-1991年和2006-2011年这两个阶段种植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

图2 1981-2011年黑龙江省种植业播种面积比例Fig.2 Planted acreage shares for mian crop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81 to 2011

3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变化

3.1 总产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总体为上升趋势 (图3) 。1985年以后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400.0万t的水平上。1990至2003年间粮食总产量呈现显著波动, 种植制度的创新和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使得粮食产量由1990年的2312.5万t升至1999年的3074.6万t, 之后由于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生产价格不断上涨, 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粮食产量降至2003年的2512.3万t。2003年后经过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播种面积的扩大, 粮食产量持续快速增长, 2011年达到5570.6万t, 比1981年的1250.0万t增长4320.6万t。

图3 1981-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总产量Fig.3 The total grain output and main crop output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81 to 2011

由图3可以看出,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中, 水稻、玉米和大豆呈上升趋势, 而小麦产量下降明显。1981年玉米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最高 (36.40%) , 小麦次之 (25.13%) , 其次是大豆 (15.16%) , 比重最低的为水稻, 仅4.46%。2011年玉米产量比重仍然最高, 为48.03%, 水稻产量则由最后一位跃居到了现在的第二位, 占粮食总产量的37.02%, 再次是大豆, 产量变化不明显, 比重为9.72%。而小麦却从之前的第二位下降到了第四位, 只占总产量的1.86%。经过多年的发展, 玉米和水稻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3.2 粮食单产变化

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绘制出了黑龙江省1981-2011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和同期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大豆平均单产的变化曲线 (图4) 。

图4 1981-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作物单产及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变化Fig.4 The average grain yield and main crop yiel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1981 to 2011

由图4可见, 粮食平均单产呈显著的上升趋势, 2011年为4842.8 kg/hm2, 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142.38%, 平均每年增长1.31%;水稻的单产整体保持最高, 并在2011年达到了7001.7 kg/hm2;其次是玉米, 从1981年的2453.0 kg/hm2增加到了2011年的5832.9 kg/hm2, 增加了137.78%;再次是小麦, 除了2005、2006、2008年之外, 其余年份均低于粮食平均单产。小麦单产的变化趋势基本与粮食单产的变化趋势相同, 但1999年到2004年之间变化幅度较大, 2000年和2003年有最低峰, 而中间2002年有一个最高值3643.1 kg/hm2, 呈现出一个“W”型;大豆最低, 其单产远远低于同期粮食平均单产, 除1997年有一个高峰值2408.0 kg/hm2之外, 其余年份波动变化, 变化幅度较小。从增长情况看, 1981年以来, 各种粮食作物单产基本呈逐步增长的趋势, 只是在21世纪初, 大豆的单产稍有下降。从增产幅度来看, 水稻增产幅度最大, 达到180.25%, 小麦次之为142.04%, 再次为玉米137.79%, 大豆为最低, 仅59.79%。整体而言, 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同期低于水稻和玉米, 高于小麦和大豆, 其变化趋势与水稻、小麦、玉米基本保持一致。

4 粮食增产因素定量分析

4.1 粮食增产原因分析

综上分析可见,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升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

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从以往的历史阶段看, 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对粮食增产的作用明显[16]。2003年到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从786.3万hm2增加到1375.9万hm2, 粮食产量增加了54.9%, 可见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 并制约着产量的提高。在粮食单产不变的情况下, 扩大作物播种面积可使粮食产量显著增加。

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黑龙江省20世纪90年代前种植结构以小麦、玉米、大豆这些旱作作物为主, 实行“三-三”制轮作[17]。1990年以后, 全省大量增加水稻播种面积, 缩小小麦播种面积, 目前粮食播种面积达1375.9亿hm2, 其中单产水平较高的水稻、玉米面积占93.13%, 粮食产量较以往亦有大幅提升。

三是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导致作物单产水平提升的具体因素包括:第一, 作物育种与良种推广。随着作物育种技术的提升及良种的推广, 全省大部分区域各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升, 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成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18];第二, 气候影响。黑龙江省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无霜期短, 春季干旱少雨, 制约了农作物稳产、高产, 粮食作物单产波动性居全国之首。另外, 最近20多年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明显变暖[19], 而黑龙江省处于变暖现象非常突出的纬度位置, 是我国对温度变暖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20]。持续增温使农作物生长季热量增加, 无霜期和生长期延长, 可以降低低温冷害对粮食生产的破坏作用, 有利于作物光温作用增强、产量提升[21,22];第三, 耕地质量与土壤养分。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建设、合理施肥等改善土壤供水、供肥能力, 改善作物生长水平;第四, 科技投入和农艺技术。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机械化、现代农艺代替以往的人蓄力劳作, 如开发新型植保机械, 推广绿色防控和生物防治技术, 进一步扩大农机装备总量, 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和技术与新的耕作制度相适应, 从而提高单产水平[23]。以上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着作物单产水平的高低。

4.2 增产贡献度分析

为定量评价不同因素在全省不同时期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程度, 将增产因素分为三个方面, 并以5年为间隔计算各时间段内不同因素导致的粮食增产增加率。第一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并计算在保持上一时期粮食单产水平和种植业结构条件下, 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导致的粮食总产增加率 (增粮率) ;第二为种植业结构调整, 并计算在保持上一时期播种面积、作物单产情况下, 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粮食总产增加率;第三为作物单产提升, 并计算在保持上一时期种植业结构及播种面积情况下粮食总产增加率。进而计算各因素对相应时期粮食总产的贡献率。

1981-1986年为波动增长期, 粮食总产量却由1250.0万t增加到1776.3万t, 增加39.01%。此期间, 全省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大豆, 种植业结构稳定。粮食平均单产由1981年的1716.6 kg/hm2猛增至1986年的2344.3 kg/hm2, 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为99.90% (表1) 。一方面, 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土地承包到户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另一方面, 新的耕作技术及新品种的出现与推广, 化肥施用量及农药使用量的大量增加,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为粮食增产创造了物质条件。

1986-1991年为稳定增长期, 粮食总产量小幅提升。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没有显著增加, 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仅占该阶段的0.99%。但同期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增产贡献率为51.96%。一方面, 由于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获得成功并在全省逐步推开, 各地深入实施“以稻治涝、以稻致富”战略[24],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旱改水”, 有力促进了水稻生产。水稻播种面积稳步发展到74.7万hm2, 比1986年增加了26.2万hm2, 增长了0.54倍;另一方面, 玉米播种面积发展到223.0万hm2, 增加了45.4万hm2, 增长了25.5%。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面积迅速增加成为拉动粮食快速增产的主导因素。其次是各类作物的单产水平持续保持提升, 增产贡献率为47.05% (表1) 。

1991-1996年为持续增产期, 粮食产量登上3000万t台阶, 达3046.5万t。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没有显著增加, 但全省重点开展了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主的种子“绿色革命”, 切实加大了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推行了深松耕法等耕作制度[25], 加之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机械, 科学种田水平大幅度提高, 直接促进了单产水平提升。1996年全省粮食平均单产3908 kg/hm2, 比1991年增加了34.11%, 是黑龙江省粮食单产水平提高较快的时期之一。粮食单产增加导致的总产贡献率达到70.57% (表1) 。

1996-2001年为低谷期, 粮食总产量陡降到2001年的2651.7万t, 降幅达到12.96%。虽然总播种面积有所提高, 增长率为2.07%, 但粮食单产却连年滑坡, 从1996年的3908 kg/hm2降到了2001年的3333 kg/hm2。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该阶段自然灾害频发[26], 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和1999-2001年连续3年的旱灾导致粮食单产锐减[27];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升, 种粮成本提高, 但同期粮价下跌, 引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 农业物资投入不足;三是种植业结构调整, 大豆、小麦等低产作物种植比重有所上升, 粮食增值能力弱, 出现结构性衰退。

2001-2006年为稳定恢复期, 在2006年达到3780.0万t, 增长率为42.55%。该时期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 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高涨, 积极扩大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同期总播种面积增加很快, 年均增长7.24%, 播种面积增加对粮食总产贡献率为74.65%。另外, 同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 粮食单产水平提升, 对增产的贡献率达24.22%。同期种植业结构稳定, 调整缓慢。

2006-2011年是粮食生产高速增长期, 总产量增加了47.37%, 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06%。这一时期, 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为5.50%, 对粮食总产贡献率为48.19%;高产作物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及比重迅猛提升, 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粮食总产贡献率为34.59%;与此同时, 全省各类粮食作物单产水平不断提升, 对粮食总产贡献率为17.22%。在各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 粮食增产显著。

整个研究期内, 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增加对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 以播种面积增加的外延式增长为主, 以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单产提升的内涵式增长为辅。但研究期内全省粮食总产增加因素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其中除了1996-2001年自然灾害深重之外, 其余各阶段作物单产提升均对粮食总产大幅增加产生积极作用;2001-2011年扩大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贡献度较高;而1986-1991、2006-2011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粮食总产的拉动作用显著。

5 结论

1) 黑龙江省1981-2011年播种面积由728.2万hm2增加至1375.9万hm2, 其中1981-2004年播种面积保持小幅稳定增长, 面积维持在708.9-821.6万hm2;2004年之后, 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刺激下, 播种面积持续快速增长, 7年间增加64.47%。

2)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不断变化。水稻、玉米这两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24.73%上升到2011年的67.97%, 而大豆、小麦这两类低产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1981年的54.79%下降到2011年的28.18%。其中1986-1991年和2006-2011年这两个阶段种植业结构调整幅度较大。

3)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年均增长2.90%, 由1981年的1716.6 kg/hm2增加至2011年的4048.7 kg/hm2, 增长了135.86%。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同期低于水稻和玉米, 高于小麦和大豆, 其变化趋势与水稻、小麦、玉米基本保持一致。

4) 整个研究期 (1981-2011年) 内, 粮食总产增加了345.65%。其中,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单产增加对总产的贡献率分别为73.32%、15.98%和10.70%, 但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

6 讨论

增产因素 第5篇

1 徐州市小麦持续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1.1 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

频繁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制约了小麦高产稳产。如徐州市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持续干旱, 累计降雨量只有32.2 mm, 仅为常年的1/4, 形成较为严重的旱灾, 造成高亢山区小麦较大幅度减产;2009年, 冬前降温早, 越冬提前, 小麦群体个体弱小;冬季寒潮多发, 积温偏低, 小麦生长量小, 冻害较重;2010年春季气温回升慢, 光照偏少, 小麦生育进程受到较大影响。

1.2 秋收作物成熟推迟

由于优质粳稻面积的扩大, 以及有些种植水稻的农户不采用育秧方式, 造成秋收推迟, 影响小麦的适期播种[1]。如2012年两湖部分地区的直播稻, 至10月下旬收获才基本结束, 造成种麦茬口推迟, 约有10%的小麦播种期推至霜降以后, 不利于冬前壮苗的培育, 给小麦高产带来不利影响。

1.3 高产技术措施难到位

小麦生育期较长, 灾害发生的几率大, 高产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麦田还存在播种量大、沟系配套质量不高、肥料运筹不够合理、主推品种多乱杂、病虫草害防治不及时等问题, 影响小麦的平衡增产[2]。

2 克服小麦增产障碍因素的技术措施

2.1 推广中强筋品种, 发挥良种优势

按照优良品种区域化布局的要求, 结合徐州的生态优势和生产特点, 选择适宜的优质强筋小麦优良品种, 改变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3]。重点推广淮麦20、烟农19、徐麦99等强筋品种和济麦22、徐麦30、保麦1号、明麦1号等中筋品种, 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2.2 改进播种方式, 提高播种质量

克服秋收作物收获推迟对小麦播种的影响, 针对不同茬口推广免少耕播种, 发挥机械播种优势, 确保适期播种。对玉米、大豆等早旱茬小麦, 采用精量、半精量机条播, 建立高产群体起点;对棉花等晚茬田小麦, 采用推株并垄技术, 实现晚中争早;对杂交稻茬小麦, 推广免耕机条播, 降低播种量;对迟熟中粳稻茬小麦, 推广稻田套播技术, 控制好播量。

2.3 适期适量播种, 建立合理群体

合理确定基本苗, 是夺取小麦优质高产的关键。要改变目前小麦生产上播量过高的状况, 扩大条播, 降低群体起点。

徐州地区小麦播种, 要抓住10月上中旬的最佳适宜播种期, 提高适期播种的面积, 控制晚播小麦比例。根据茬口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适期早播, 播种量宜75~90 kg/hm2, 基本苗控制在180万株/hm2以内;适期播种, 播种量宜90~105kg/hm2, 基本苗控制在240万株/hm2;晚茬迟播, 播种量宜120~135 kg/hm2, 可按每晚播1 d, 增加7.5万~15万株/hm2基本苗计算播种量, 但基本苗最多不超过预期穗数的80%;晚播独秆栽培, 基本苗最多不超过525万株/hm2。因田间出苗率受墒情、气温、播种质量等因素影响, 因此, 要根据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田间出苗率等因素确定具体播种量。

2.4 调整氮肥运筹, 配方定量施肥

在高产条件下, 要氮肥后移, “施足基肥、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要严格控制拔节前苗肥施用, 防止造成无效分蘖过多、群体过大, 不利于壮秆大穗和抗倒伏, 为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创建条件。一般施纯N 225~300 kg/hm2, N∶P2O5∶K2O为1∶0.6∶0.6左右。氮肥基追比, 要由以往的7∶3调整为强筋小麦5∶5, 中筋小麦6∶4。磷、钾肥做到基追结合, 基追比为5∶5。

2.5 全程化学调控,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应用生化制剂调控小麦生长, 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使用矮壮丰、唏效唑等生化制剂拌种或分蘖至返青期喷施, 可以壮蘖、控旺、防倒、提高分蘖成穗率。

对于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麦田, 可采用“三毒”齐下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纹枯病、全蚀病可选用三唑酮, 或井冈霉素进行药剂拌种[4]。在4月底至5月初, 以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蚜虫、早衰, 兼治灰飞虱为主攻目标, 进行药肥混喷。

除草以秋除为主, 春除为辅。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 选用异丙隆封杀杂草。越冬前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或化除效果不理想的田块, 要喷药化除。以单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在杂草二至四叶期选用6.9%骠马喷雾;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 在小麦四至五叶期、杂草基本出齐后, 选用20%使它隆乳油喷雾;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 可将除草剂复配使用。

参考文献

[1]曹承富.小麦科学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12-114.

[2]杜世州, 曹承富, 张耀兰, 等.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1) :9-15.

[3]李德福.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4) :71-7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增产因素】相关文章:

增产作用06-23

农业增产08-13

增产对策09-01

增产技术06-10

农业增产技术06-22

增产潜力论文08-04

三元综合增产技术09-11

配方施肥促进增产增效11-21

舞阳:玉米机收增产增收09-14

增产技术论文提纲09-26

上一篇:税务分离下一篇:三维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