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引导范文

2024-05-26

情境引导范文(精选12篇)

情境引导 第1篇

在实施素质教育,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学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的发展.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认认真真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生活经验贫乏,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很难引起自身的情感体验,所以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鉴于以上原因,从2006年3月起我校开展了“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的课题研究.

二、概念界定

生活情境: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主体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活动感知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探究学习: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三、实施策略

在学习理论,收集资料,吸收其他地区优秀教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总结评价”的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完善.

(一)创设情境

学习活动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孩子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

1.提前熟悉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教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利息”一课之前,组织了一次存钱活动.在与银行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同学们获得了不少有关储蓄的知识,如储蓄的种类、利息的计算、储蓄单的填写以及征收5%的利息税等.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充满热情,学习起来轻松多了.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感受数学.学生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我们应放手让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如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在认识毫米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去量周围一些物体的长度.同学们拿出尺来量,有的量书本的长度,有的量课桌的长度,有的量铅笔的长度,有的量橡皮的长度.在测量中,他们感到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不够用;而当量到橡皮的厚度时,发现连1厘米都不到.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量橡皮用厘米做单位不够精确,要有更小的单位.”用什么单位好呢?“毫米”在学生的体验中已经呼之欲出了.

(二)提出问题

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初步感知了一些数学知识,从而引起认知冲突,这时问题便萦绕在他们的脑中.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前提,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训练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

1.揭题提问.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既能使学生上课伊始就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又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看着课题提问.学生提出了“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等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强烈欲望.

2.自学提问.即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发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从而提出问题.学生的自学应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所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教师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

3.尝试提问.即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提出问题.数学知识是按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延伸知识或难度不大的例题教学时,我们直接让学生尝试,使其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辨析提问.即对易错的概念、法则、性质等知识,对有共性的难点,对数学概念或结语中的关键字、词等,让学生进行辨析,在辨析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

(三)引导探究

有了问题,学生就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

1.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知识更清晰、更准确.

3.班级集体探究.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重点、难点.

三种探究形式是有一定层次的.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主独立探究;稍复杂的问题就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就开展全班集中讨论.

组织探究活动,除了选用适当的探究形式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常用的探究方法有:

1.观察归纳法.即让学生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小学数学中的有些公式、法则大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归纳推导出来的.

2.操作发现法.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3.猜想验证法.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

4.类比联想法.即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规律,推出结论.

(四)总结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学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单纯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通畅.

1.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独立的自我评价与自我矫正,应成为每个人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2.小组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面对面地积极互动,有机会互相解释所学的知识,有机会互相帮助理解所学的知识.小组评价应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防止那些不善言辞的学生被排挤在外,而失去锻炼的良好机会.通过小组评价,可以使思路不清晰的变得清晰,不严谨的变得严谨,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对评价的再评价.在整个课堂学习活动中,知识的形成或者能力的提高往往不是通过一次交流就能达到的,它必须在信息的不断反馈与矫正中逐步形成.“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找出差距———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有所提高”是课堂评价的基本模式.再评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质量水平和价值.

四、研究的意义及成绩

创设问题情境_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2篇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人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积极创设充满趣味化的、生活化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着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并不断提高对自身能力与责任的认识,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成为一项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

(一)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情绪饱满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二)抓住时机巧设问题情境,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1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

(1)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创设问题情境。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学生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学生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2)应在重点、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本节内容重难点的把握。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中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

(3)应在关键处设疑。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材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恰当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设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其另一个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方式肯定并激发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敢于发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得到”;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门为少数人设置;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模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而深。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第3篇

一、提供平台,将课本剧搬进课堂,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中揣摩人物性格、品味人物语言

语文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美猴王》这篇文章具有典型的情节,有妇孺皆知的孙猴子鲜活的形象,语言通俗易懂,符合学生阅读心理需求,深受初中学生欢迎。课前,我预先布置学生品读课文,并做好表演课本剧“自荐探泉”“发现水帘洞被拥为王”这两个片段的准备。课上学生一致推荐尤祖豪同学来饰演孙悟空,尤祖豪同学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小眼睛,眼珠子滴溜溜转,很有灵气,人又长得瘦高瘦高的,有着石猴气质,他将石猴演绎得惟妙惟肖,博得满堂彩。接着针对这个课本剧,学生各抒己见“尤祖豪同学饰演的孙悟空惟妙惟肖。”“体现在哪里?”“他的动作,比如“‘瞑’‘蹲’‘跳’。”“为什么你们觉得这几个动作做得好?大家都试着做做这几个动作?”学生进行试跳之后,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也会跳,但我跳起来怎么怪怪的,还差点摔倒。”“我感觉自己跳起来很生硬,好像重磅炸弹似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明白了这些动作猴子本身具有的,体现了石猴的“猴”性,有了这个前提,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他们开始讨论:如果大家面临着水帘洞,而且不了解里面的情形,大家会怎么办?大部分学生如群猴一般,不敢尝试,而石猴却叫嚷着“我进去!我进去!”从他的语言中,讨论总结石猴胆大心细、胆大超群,不同一般。

二、教师吟咏范读,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同时与诗人情感找到共鸣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再别康桥》这首诗是徐志摩在1928年重游英国时所写,表达诗人与母校分别时的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意象美、绘画美、情感美。

先由学生集体朗读,学生因为没有诗人那样的情感体验,自然读不出那种依依惜别的味道。接着教师范读诗歌,期间利用多媒体展示剑桥大学美丽的风景图片。

配合朗读的节奏,剑桥大学的景色特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听完教师范读之后,个别学生有感而发:“诗歌的语言是有生命力的,短短的几行字却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如果不仔细品读,是读不出那味道的。”“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三个‘轻轻的’要读轻声,就仿佛我们与剑桥大学难舍难分一样。”“‘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应高昂,充满激情,作者在母校的怀抱里自由地吟唱,如此惬意。”“‘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应读得凄婉、哀伤,即将离别,心中似有千言万语欲说

还休。”……

在老师的引导下,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模式,学生能通过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象,和诗人的情感相结合,扣住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难舍难分,淡淡的无奈与感伤)、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构成的图画融入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表达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最后,学生集体朗读诗歌,与诗人一起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美丽的剑桥大学中。

三、整合课程,以文本为媒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一个人的语言修养要提高,就要养成咬文嚼字、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咬文嚼字”并付诸实践,我将必修五《咬文嚼字》和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这两课连在一起上。

首先,抓住《咬文嚼字》作者所举的四个例子: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的修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让学生明白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句式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文字一增一减,表达意味不同;字眼不同,所营造的意境也不同;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将这些例子作为引子,直接导入对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中的《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的学习,通过《围城》妙喻名句与平淡语言的对比、进行扩展句子训练、当堂针对学生习作开头进行讨论并修改,要求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形象色彩和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

甲学生:“文艺犹如氧气,人们对它的依赖绝不低于氧气,文艺是人们的填充剂,充实了人们空虚的生活,文艺是人们的安慰剂,驱赶人们心中的忧愁与独寂,文艺是人们的减压剂,疏松了人们紧绷的神经。”我刚把甲学生的文章用幻灯片形式展示出来,下面的学生就开始跃跃欲试“写得很好,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情感细腻,并能用形象性的语言刻画抽象文艺的作用。”……刚讲了修辞的妙用,学生很容易就走入我设的陷阱里,都没注意审题。“题目是什么?大家再仔细研究一下!”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发现了问题“虽说用了修辞手法,可是却缺少自己的观点。”“有些句子有语病如‘文艺犹如氧气,人们对它的依赖绝不低于氧气’”……

乙学生:“我乐于仰望蓝天,且不择角度,只要能到达自己心灵向往的地方。我不拘于两点一线的束缚,因为人们的历练是在曲折中发展,所以,我更乐于以一点为中心,抛出能提升自我价值和品位的曲线,延伸出的是以曲线为轴,围绕的虚线是自身的品位值,它是由曲线的弯曲和抛出方向决定的。在相声世界里,我们所倡导的是娱乐大众,而不是故作深沉,更不是一些低俗、恶俗的作品,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净化目前所面临的境况,打开相声世界之窗,让阳光自由散漫于各个角落,让这个空间换取新鲜的空气。”“不知所云”“想象力丰富,观点较新颖。”……“‘我不拘于两点一线的束缚,因为人们的历练是在曲折中发展’这句怎么理解?”“两点一线是数学概念,我们从生活角度入手,不难发现这是对我们生活过于程序化的生动写照,而‘延伸出的是以曲线为轴’旋转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生活圈子大了很多。可以显见,乙学生的观察角度是与众不同的。那么他还有什么优点吗?”“融入自己的思考,比如‘延伸出的是以曲线为轴,围绕的虚线是自身的品位值,它是由曲线的弯曲和抛出方向决定的。’”……

通过课程的整合,大胆取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语言的形象色彩鲜明,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语文课堂上,大摆视觉、听觉盛宴,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用看似自由,实则严谨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语言,鉴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主人翁意识,愿意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作者简介:陈志芬,女,1977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福建省漳州二中,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第4篇

一、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

创设认知冲突型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产生猜想式探究学习。

例如,在引入方差时,我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甲、乙两射手各射五发子弹,甲命中的环数10、8、10、8、9,乙命中的环数9、10、9、8、9。你是教练,选哪位射手去比赛?同学们计算后发现甲、乙的平均数一样,对此问题积极地思考、猜想、探索。

二、数学实验问题情境

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通过实验,如剪拼实验、测量实验、计算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探究。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吗?”大多数同学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从而自然提出问题:三条线段满足什么条件才能组成三角形呢?

三、游戏型问题情境

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应根据某些需要适当地以数学游戏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的探究学习。这样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时,我出示了一道思考题: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 (四个数用且只用一次) 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现若把数的范围扩大到负整数,试解答下题:现有四个有理数3, 4,-6, 10,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学生进行几分钟的自主探究后,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学生一个接着一个纷纷展示自己的结果,经过讨论,探究,再讨论,再继续探究,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践活动型问题情境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

例如,在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高度时,就遇到许多课本上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有些同学利用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但在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发现旗杆的影子不全在地面上,还有一部分在另一建筑物的墙上,这时怎么办?有的同学在测倾器测量时,发现测量地点到旗杆底部地点距离不能直接量得,中间有杂物挡住,这时又怎么处理?由于测量器较少,有些同学想到能否利用老师的大三角板来测量?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提出许多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问题。

五、应用型问题情境

从社会热点、市场经济、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等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中获取材料,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可引导学生进行建模式探究学习,改变应用数学脱离时代、脱离实际、脱离学生生活的现状,改变一例一题一练的重计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建模能力。

例如,在“不等式的应用”一节的教学中,我给出了如下问题:某学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甲、乙两公司报价每台均为a元,甲公司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按报价的70%计算,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报价的85%计算。如果甲、乙两公司电脑的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完全相同,你选择哪家公司购货?

同学们都参与了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对选择向甲公司购货还是向乙公司购货进行了深入分析,将问题构建成不同的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问题解决了实际问题,培养了应用意识。

六、失误型问题情境

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各种原因犯一些错误,教师应从中选一些典型素材,创设失误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式探究学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和警戒,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a=3, b=4,求c。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计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大部分同学的答案是5,极少数的答案是5或姨%7。最后,同学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对与错,进行激烈的争论,最终全班达成共识。

七、铺垫型问题情境

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可为学生的联想思维提供有效的启发,学生往往从原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等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合情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例如,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在A、B两站之间有多少种票价?要安排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我创设了如下铺垫型问题情境:

1. 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A、B,则有几条线段?

2. 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A、B、C,则有几条线段?

3. 一条直线上有四个点,A、B、C、D,则有几条线段?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层层深入,这样的教学设计变教师教为学生主动学,变教师传授为学生自主探究,满足了学生创造的需要,使课堂变得生气盎然。

八、规律型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有关规律性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的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特别应该提倡数学猜想,让学生从一定依据出发,利用非逻辑的手段,直接获得猜想性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探究与创造的乐趣。

例如,请你拿出火柴棒,现在我们来用火柴棒搭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要火柴棒根;我们再搭下去,搭两个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棒;搭三个三角形,用了根火柴棒;我们继续搭下去,搭十个三角形需要根火柴棒,你是继续搭下去,还是直接能说出结果,说说你的怎样思考出来的?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根火柴棒。

学生通过对每个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逐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九、变式型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或多题一解,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十、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遇到问题时,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能使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他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一章时有这样一题: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由于横线部分被不小心倒上了墨水,你能把它补全并解答此题吗?

本题是一道补充已知条件的开放型题,新颖别致,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协作、互相补充,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尝试探索中,发展思维的发散性和有序性。

情境引导 第5篇

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体会点滴 郭允远 12月4日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

1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

1.1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

案例1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

1.2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

案例2 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

1.3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案例3 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 ,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第6篇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渴望参与学习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现成的数学结构论。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探究心理,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激发学习的欲望。

例如。在“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可以组织“抓小棒”活动,教师拿出一些小棒。请学生抓一把,先猜一猜能抓多少呢?再数一数,猜对了没有,然后,教师提出:“谁有办法可以让自己和别人一下子看出手中的小棒有多少根?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快最好?”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可以一根一根地数;有的学生说可以2根2根地数;有的学生说可以5根一数:还有的学生想出了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就是1个十。再看手中还剩几根小棒就是几个一。合起来就能很快看出手中有十几根小棒的好办法。这样。仅仅利用一些小棒。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之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猜测意识。在交流评比好方法的过程中又突破了教学难点,真可谓“事半功倍”。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他们猜测、观察、操作、实验与独立思考,再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参与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知背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空间选取教学内容,引入新课,先通过课件演示校园全景图。再抽象成校园平面图,教师结合校园平面图提问:“如果要在景点‘鸟语林’的四周围上栏杆。可以怎样围?如果要在景点‘碧海云帆’的四周摆上花,又可以怎样摆?如何围着校园的操场跑一圈?”这一系列学生熟知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在说和指的过程中理解周长是指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然后让学生在学习材料校园平面图中用彩笔描出自己喜欢的场地或景点的周长。通过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探讨出周长的意义。理解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教学中也可以提供学生一些材料,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制作长方形、正方形或三角形的边框。从制作活动和交流活动中体会周长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合作情境,建立合作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例如:“加减法简便运算”课中安排一次这样的小组交流练习。说出你对下面几道题的想法、算法:①437-237-24;②437-256-44;③437一(230+70);④437-(237-56);学生在交流算法与想法时,会说出题①直接从左往右计算好,题②直接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简便些,题③不必去小括号计算好。题④去括号再计算更简便。学生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中获取了对数学最深的感受,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从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可以通过创设合作情境,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四、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过去教学中设计的练习,绝大多数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过程确定的习题,对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有较大的作用。但也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以死记硬背代替主动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现象。数学应用应该强调开放性问题,使学生有机会应用一系列思考策略进行活动。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机会。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多种解题策略的应用,也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选择生活中任意一个图形。计算出它的周长。这样,学生选择的范围变大了,解决的问题范围也变大了。学生也喜欢这样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开放情境中。提高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探索学习 第7篇

一、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

创设“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就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为学生的联想思维提供有效的启发。学生往往从原问题出发,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根据自己不同层次的联想,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探求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阶梯型问题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圆周角定理”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

AB为⊙O的直径,∠BOC,∠BAC分别是弧BC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求出图中∠BAC的度数。

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你能证明吗?

在图(3)中,弧BC所对的圆周角还能画出几个呢?尝试画一画。

设弧BC所对的圆周角为∠BAC,点O与∠BAC还有几种位置关系?此时,对于问题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层层递进,思路越来越开阔,最终探究出圆周角定理。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体现新课标中要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变得生气盎然。

二、创设生活实例型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取之不尽,若能把它们运用得恰到好处,会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因此,在课堂上引入恰当的生活实例的问题情境,有利于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加法”时,可创设存钱取钱或足球比赛等问题,引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一天存100元,第二天取90元,两天共存钱多少元?

第二天存100元,第二天取110元,两天共存钱多少元?

第一天取100元,第二天取90元,两天共存钱多少元?你能用正、负数的算式表示上述各个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吗?两天的存取钱还会出现哪些情况?

如果把存钱记为正,学生较易得出算式﹙+100﹚+﹙-90﹚=+10,算式左边是加法,而右边+10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到的。这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自然、真切,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三、利用数学实验、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课堂上根据某些需要,以数学实验、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动手又动脑,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践中不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学习“你的判断对吗?”中,创设实验型的问题情境:从一只透明的空玻璃杯的侧面能看到杯子下面的一枚硬币吗?如果向杯中注水,结果还能看到硬币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实验,并猜想、观察、交流,从而在活动中主动获得知识和活动经验。培养了思维的周密性和探究精神。

又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可设置一种“24”点游戏活动:

任取四个1到14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进行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其结果等于24。现将数的范围扩大到负整数,解答下列问题:

现有四个数3,-6,4,10,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

另有四个数3,-5-13,7,设计一种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

你还能用其他4个数,设计一种运算使结果等于24吗?

问题提出后,让学生进行几分钟自行探索,交流、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失误型问题情境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典型失误,教师可创设失误型情境,让学生研究错误的原因,寻找治错良方,在知错中改错,改错中防错,提高对错误的认识和警戒,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

设置情境教学 引导学生写作 第8篇

一、用语言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老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生活的源泉中获取丰富的写作题材。

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可以结合文本,创设生活情境,把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既能够感受文本的精巧的构思,突出的中心,动情的语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利于模仿文本,把自己真实生活中的事情作为材料,进行加工,写出美文。上课时讲到《背影》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有没有注意大街上来来往往人的背影,能不能从背影就判断出这个人的一些情况。再设想冬天的某一个晚自习过后,你母亲来接你回家,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你坐在车子后面,你心里会怎么想,母亲此时又是怎样用力的?你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对话?假如,你和母亲刚刚因为一些事情闹别扭,母亲又生病了,但她还是来接你放学,你又会怎么想?

通过一点一点引导,学生感受到了生活就是最好的作文材料。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的前因后果再现,用恰当的语言把当时的情境、当时的感受表述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当然,这远远不是一堂课、一次训练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训练。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到日常的生活中,用语言设置特殊的情境,引起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关注、思考,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有许多的内容,许多的材料。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很多的“宝贝”,需要的时候,取出来再加工,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二、 用活动创设情境,围绕中心,多角度观察感受生活

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学生是参与者也是合作者,活动的过程就是写作的内容,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个典型的生活情境中,把作文教学融入到这些活动中。

同学们下课时进行传话游戏,大家站成一排,互相之间距离拉大。老师选择一句话小声告诉第一位同学,然后,让他小声地传给第二位同学。那么我让一个参与游戏的同学说说刚才的过程,从游戏开始到结束的心情、想法、感受,周围的同学有什么表现,当话传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时,自己的种种感受,而当后面的一位同学没听清楚时,自己又是怎样的。我又让没参与游戏的同学也讲讲刚才自己的种种感受。还有接力比赛或者拔河比赛,等等。既观察周围大家的情况,也要仔细观察参与运动的同学,也可以自己亲身参与来感受。这样处在不同的角色中会有不同的看法、想法、感受。 写作时学生就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地去选择材料,烘托中心。

有一次,班里一个学生感冒了,作为班主任的我,随时都会准备一些常用药。当我拿给他时,他问我应该怎么服用。我说你自己看看说明书。他不想看。这时,我就问他,在家里是不是都是父母把要服用的药拿给他的。这时,我就说,假如你用药的说明书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你会吗?他笑了,仔细地看起了使用说明书。后来运用到写作中,全班学生都赞赏这种格式新颖。

三、用图画、音乐设置动态情境,引导启发联想、想象,锤炼语言

我们知道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看图作文的习作训练中,以图画再现情境。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引导学生认识图画以及由图画而延伸出来的内容,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达到习作的目的。开始的时候给学生看《蒙娜丽莎》,让学生描述看到的内容。然后又讲了这幅画的由来,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以及与之相关的许多故事。达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那么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图画,发挥想象来表现中心。我又给学生看一幅漫画《双胞胎》:一只小鸟在笼子里,有现成的水喝,有粮食吃,可是长得特别瘦小,而另外一只鸟一直在广阔的森林里,变得又大又壮。那学生就会想象这两只鸟从出生到长大有着怎样的经历,是怎样的过程,使得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自然也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从而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呢?那再联想一下,姊妹呢,坐在一个教室的同学呢,一个师傅的徒弟呢,等等。他们的人生之路会经历怎样不同的选择,会有着怎样的结果。

图画以直观的形象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音乐也是的。

学过《白杨礼赞》、《石榴》以后,准备写一篇咏物抒怀的作文。我播放了《小草》(视频播放)。问学生:这是一棵怎样的小草?你喜欢这棵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它?假如你是这棵小草,你能讲述一下你周围的环境吗?面对周围的花香和高树,心里想什么呢?你的朋友们在你生长的过程中是怎样鼓励你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面对风雨,面对挫折,自己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你以一棵小草的口吻写一篇文章。学生们思维活跃,模仿学过的课文,从小草的周围环境、其他的花和树对它的嘲笑,朋友们对它的鼓励,自己内心的坚强,写出了一篇篇赞扬小草顽强精神的好文章。

注重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第9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探究的欲望

这里所指的生活, 就是指“数学问题生活化”。教材中的习题是经过相应处理的,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距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习题改编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 通过创设相应情境呈现给学生。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是一幅学生的生活图景, 也可以是文字叙述, 图画展示等。这样的设计, 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 让学生感到其所面临的问题, 的确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从而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探究的积极性

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说过:“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 终于问题。”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换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 促使学生探究。比如,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 教师这样设计:“同学们!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物体有哪些形状?”由于学生已经对几何形体有初步认识, 所以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家里的门是长方形的;有的说楼梯护栏上有好多平行四边形;还有的说梯子是梯形的等等。接着, 教师说:“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那么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呢?”问题的挑战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围绕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探究。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 而是组织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 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到了“做数学”的乐趣。

三、创设操作情境,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 小学数学知识虽属于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 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 依旧是很抽象的。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动手切萝卜, 把萝卜切成一个长方体, 在实践操作中, 让学生理解面、棱、顶点的概念。这样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 获取了知识, 自然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更具体、更深刻, 学生在操作中, 实现了自我探究、自我创造, 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四、创设尝试情境, 促进主动探究

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 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 我们可直接让学生自主尝试、积极探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 给学生探索的空间, 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比如, 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教师可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模型, 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面的特征, 然后把长方体六个面展开, 贴到黑板上。接着提示: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然后提问:“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办法求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在老师鼓励性语言的刺激下, 全班学生大胆尝试, 通过操作、比较、分析, 总结了计算表面积的三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 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 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转化新知识, 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展能力。

五、创设开放式情境, 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体。在创新过程中, 既要有问题情境的促发, 又要有多种思维活动的参与, 特别是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开放情境,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 既可以是教学形式的开放, 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开放, 还可以是解题策略的开放。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 在组织练习时, 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测量教室中一些表面是长方形的物体的长和宽, 然后求出它们的面积。在布置作业时, 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信息 (如家庭居室的面积、教学楼的占地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 这样, 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10篇

1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和研究。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引人, 特别是中学生, 趣味性的内容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讨和深层次思考。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 根据这一特点, 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知识,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教学时, 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认真勾勤知识框架结构,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通过每一环节恰到好处的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思、参与记、参与辩。在社会价值与环境价值比较时, 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

问题1:一棵生长了10年树的价值有哪些?

问题2:其中哪一种价值更大?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图表, 学生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们互相讨论;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分析、归纳到自然的生态价值比经济价值更高, 并认识到进入工业社会以来, 只注意到经济价值而忽视自然的生态价值。这种片面的价值观, 导致了对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产生严重破坏。从而又更加认识到尊重自然、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创设应用性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创设应用性问题能调节人们的心理倾向,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问的背景和原型, 使其思维发散、个性发展, 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问题的应用能力, 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时代的要求。解决应用性问题的过程是运用知识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 也是密切联系实际, 从实际中建立概念、形成政治思想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景, 展示这一过程。在教学《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中, 可以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的情景, 展示这一过程。

问题1:什么是GDP?

问题2:GDP增长意味着什么?

问题3:要发展应该发展什么?

问题4:那么怎样发展?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探究学习过程, 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分析、归纳, 最后得出结论, 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学生从实践中获取探究方法, 学会怎样从实践中获取事实, 进行不懈地自主学习。

3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老师通过设疑, 激发、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和钻研, 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主动开启知识宝库,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市场秩序》教学中讲解诚实守信原则时, 向学生设置 (顾客退鞋) 多媒体情境, 从中可以提问, 诚实守信仅仅是经营者个人的道德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多媒体, 学生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生们互相讨论, 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分析、归纳到诚实守信不仅是经营者应有的道德, 也是消费者应有的道德。通过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 增强了防御“陷阱”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弁析正误, 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原则 策略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新教育需要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的有利契机,巧妙地创设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活知识储存,触发思维的动力,诱导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使学生能顺利地获取和领会有关信息,并积极作出反应,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启发性原则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再现,也不是靠常规操作就能完成的,需要较多的创造性。问题情境富于启发性才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分析、理解、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

3、发展性原则

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探究性,给学生留有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体现问题的发现过程,体现问题解决的再创造过程。

4、层次性原则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就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振荡,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使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

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先让学生做下列各题:①(X+2)(X-2),②(1+3a)(l-3a),③(x+5y)(X-5y),④(y+3z)(y-3z),然后让学生观察运算结果,提出“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与过渡,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与类比的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因此,在引入新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究知欲与创新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创新地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探求新方法。

如,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一课教学,在揭示课题后,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0,一条边为3cm.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0和500.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问题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兴致,学生大胆猜想,分组讨论、探索、归纳,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观点,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展。

3、创设问题情境,检验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课堂练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探究、去思考,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资源,从而深刻领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

如,学习勾股定理后设计以下习题:

①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②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③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能确定吗?能否用不等式列出范围?

④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而且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效地检测所学知识,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反思提升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引导学生概括本堂课内容、重点、关键,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自己数学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思和思维的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知识认知结构和培养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信息反馈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置问题,创设有利于喚起学生创新意识,产生深入思考的急切心理的问题情境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点燃创新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开发创新的潜能,以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讨论,拓宽视野。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数学教学全过程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1.11

[2]华志远.创设问题情境引动学生探究.数学通报,2003.7

情境引导 第12篇

1. 利用地理图表创设问题情境

地理图表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也是高考、会考的重要考试内容, 近几年的高考、大部分都以地理图表为情境创设问题, 以考查学生运用地理概念、规律、原理分析、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 利用地理图表创设问题情境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方式。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地理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和共享, 在课堂中用“积件”的形式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广泛使用地理图表, 除了教会学生读图、用图、析图, 更重要的是结合图表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2. 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寻求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来创设情境, 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创造性的提高。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逼真、表现力丰富等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特别是它能把一些比较抽象的地理过程和现象, 如自然地理的大气环流、锋面系统、高低压系统影响下的天气变化, 运用动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从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相应的过程。它恰当的使用, 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还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联想。

4. 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生活和生产实际提出问题, 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 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价值。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它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为主动学习、机械模仿式为主的学习为创新学习, 同时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结合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 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有关环境等课题的研究, 学生通过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提出研究课题, 并寻找问题之对策, 初步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学会了与人合作。

5. 通过习题创设问题情境

上一篇:创建高校节约型后勤下一篇:上好《品德与生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