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保护范文

2024-05-15

传承保护范文(精选12篇)

传承保护 第1篇

关键词:古村落,影像,传承,保护

一、当前我国古村落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

1、古村落传承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

古村落形成的时间较为久远, 通常处于相对偏远闭塞的地区, 在经济发展上相对滞后。除去一些被列入国家文化保护名村或旅游开发较为成熟的村落, 如婺源古村、西递宏村等, 能够得到较高的重视, 大部分古村落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对于部分古村落中建筑装饰、材料等缺乏有效的保护, 使得一些具有重要艺术文化价值的木雕、石雕、门窗等构件被暗地买卖;对于部分具有突出文物价值的村落构筑物, 则缺乏有效的监管控制, 人为损毁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认识程度不足因素导致的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效力缺失是根源性的。

2、古村落传承保护缺乏科学规划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长, 新农村建设在我国乡村地区的推广与覆盖范围不断增大。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部分地方仅仅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建设依据, 不考虑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与文物价值, 在古村落中进行大拆大建, 将古建筑整齐划一的改建为公寓住宅。这往往给古村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使得古村落的原有风貌荡然无存, 原有村民的生活习惯与文化习俗也被强制性的改变。文化传承的根基被破坏, 相应的传承与保护行为无从谈起。

3、古村落开发利用与传承保护失衡

对于古村落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挖掘其内在的文化、旅游等价值, 是实现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手段, 是使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重要途径。部分地方再古村落开发的过程中, 过分重视现实经济利益, 忽视了古村落的生态与设施承载力, 造成了开发与保护的失衡。在这一过程中, 古村落建筑或周边动植物, 会因为游人的过多涌入而产生一定的破坏, 进而形成不可恢复的损毁。同时, 在开发过程中, 存在着一定的古村整体承包现象, 相关企业获得经营权后, 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 进行自主改造, 经营过程中的古村落破坏同样不容小觑。

4、古村落传承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传统村落保护在我国兴起较晚, 有关的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传统村落概念范围不明确;《文物保护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没有对传统村落作出保护要求与规定;各地的地方性保护法规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地域性。在我国, 村镇的建设规划、自然遗产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管理, 物质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部管理。传统村落具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 应该说3 部门都该管, 但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部门专门负责。

二、古村落的影像传承与保护研究

影响资料对于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古村落为拍摄对象摄制的影像资料, 具有多种用途, 结合当前信息网络背景下的传播效率, 能够获得更为突出的实用效果, 为以古村落保护为基础实现中国梦的传承创造条件。

1、结合地方档案管理录制古村落影像资料

地方档案管理工作是实现古村落保护的有力依据, 同时地方志史的编制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结合地方档案管理工作, 对古村落的风貌与民俗传统进行拍摄, 将其制作成多媒体影像资源, 以此开展多维度的古村落保护活动, 是适应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形式。在影像资料的拍摄过程中, 相应管理部门应组织具有专业档案管理、摄制专业经验的人员参与摄录, 提升古村落影像资料的拍摄水平。在古村落影像资源的管理过程中, 应借助信息管理软件, 实现有效存贮与保存, 为古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宣传工作提供更多素材。

2、根据现实条件开发古村落作为影视剧拍摄地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影视剧在人们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 将古村落作为影视剧拍摄地, 使古村落风貌录入相应的影视剧资源, 能够有效提升古村落的知名度与经济价值。风靡全国的《爸爸去哪》系列真人秀中, 浙江建德新叶古村、重庆武隆县仙女山镇白果村等一大批古村落成为了拍摄地, 使这些古村落的美好风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众多游人在节目的影响下, 来到这些古村旅游, 有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将古村落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过程中, 地区管理部门应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权衡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关系, 借助影视剧拍摄实现古村落的宣传, 使古村落焕发出新的魅力, 突出地区民俗文化传统, 实现更大范围的古村落影像传播。

3、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古村落影视资料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 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的行为习惯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在此影响下, 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抓住时间碎片化背景下, 人们关注度的重要平台。在古村落影视资料的传播过程中, 地区管理部门应重视新媒体平台的使用, 通过微博、微信、QQ等渠道向外界积极传播, 本地区古村落的风貌, 通过高质量影像资源的传播, 提升古村落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为古村落的传承与保护获得更多的支持, 在国家层面上为古村落申遗、纳入国家保护名录等争取条件。在此过程中, 应将古村落的保护放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考量, 在影像资源制作与传播等环节加大投入, 提升传播效果, 形成更大范围的积极性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古村落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 是实现中国梦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因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刻不容缓。影像资源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信息载体, 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着更为突出的优点, 地方管理部门应正视古村落影像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加以应用, 提升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效果, 为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 2008, 08:9-15.

[2]唐文跃, 张捷, 罗浩, 卢松, 杨效忠.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恋与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以西递、宏村、南屏为例[J].旅游学刊, 2008, 10:87-92.

[3]杨丽婷, 曾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研究——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04:112-116+122.

建设传承体系 保护文化遗产 第2篇

中共国家文物局党组

2013-2-17 6:50:24来源:2013-2-16 《求是》2013年第4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对于我们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创造力与凝聚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文化遗产事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战略资源,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纽带,在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提升国民道德素养,激发国民爱国主义情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中华文明的传承,而且直接关系民生幸福。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是文化遗产的所有者、传承者。从远古到现代,从蛮荒

到文明,中华民族史上千千万万的文化遗产,无不浸透着人民的创造与智慧,无不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血脉相连。只有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广泛地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

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遗产事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突出成绩。

文物保护责任进一步落实,文物基本状况明显改善。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将文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文物工作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物部门主要负责、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文物保护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文物支出累计达183亿元,年增长40%;全国公共财政文物支出累计达572.5亿元,年增长38%。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文物保护法》,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基本形成了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支撑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完成,共调查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近77万处;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调查、重点海域水下文化遗产专项调查圆满完成;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扎实推进,为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状况、促进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全国已核定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235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43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体系和行业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文物保护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文物安全与执法督察深入推进,多部门联合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文物盗窃、走私犯罪得到遏制,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能力持续跃升。

文物工作围绕大局、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配合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圆满完成三峡文物保护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阶段性文物保护任务。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涉台文物等保护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汶川、玉树等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基本完成,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突破,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果显现,社会文物流通日趋繁荣,以文物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文物工作与经济建设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越来越贴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博物馆数量大幅增加,展示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我国各类博物馆数量已达3589座,科技、艺术、自然、民族、民俗等专题性博物馆和生态、社区、数字等新形态博物馆竞相涌现,基本形成了门类较为完备、办馆主体更加多元,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陈列展览近万个。2008年,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来,观众成倍增长,年接待观众达到5.2亿人次。博物馆免费开放不仅有

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有力彰显了党和政府文化惠民的责任担当。

文物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国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签署了关于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遗产的双边协定,成功追回流失境外中国文物3000余件。中国对外援助项目——柬埔寨吴哥窟、蒙古国博格达汗宫等文物保护工程取得重要成果。文物出、入境展览大幅增加,“盛世华章”、“走向盛唐”、“山水合璧”等展览深受海内外观众欢迎,许多展览成为中外“交流年”、“友好年”、“文化年”等双边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功举办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文物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独特作用。

总之,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我国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物事业发展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最为主要的就是“五个坚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文物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认识、来谋划、来推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始终把文物保护作为前提和基础,在保护中利用,在传承中发展;坚持文物事业的公益属性,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处理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始终把文物保护人民参与、文物保护成果人民共享作为文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做好全局谋划、制度安排,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必须大力推进观念创新、科技创新、展示方法创新、传播手段创新、保护和传承方式创新。

进一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是文物保护、成果惠民、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带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发挥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举措。按照“十二五”规划,文化遗产工作要紧紧围绕“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的总体目标,在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博物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科学技术应用、文物安全防范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重大文化遗产项目。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产、古村落古民居抢救性保护工程等,以项目促保护、促利用,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进一步实施科技支撑战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最重要的力量。文化遗产科技工作要继续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兴材料技术、遥感技术、生物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建立现代科技考古体系、现代文物保护修复体系、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体系和现代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以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为主题,加快文化遗产跨学科建设,建立覆盖全国、联系世界的实

验基地、学科基地、科研基地,建立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体制机制。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加强实验研究、材料研究、工艺研究,重点破解一批制约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

古琴文化与传承保护 第3篇

古琴不仅在琴制上凝聚了古人哲理性的思想,而且古琴的琴歌、琴曲创造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古琴文化与儒、释、道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千百年来,文人士子的四艺(琴、棋、书、画)生活,造就了国人爱琴尊琴的民族特有的心态。它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必修乐器。中国琴文化,随着华夏历史,不知不觉地嵌入国人的灵魂深处。琴声即是民族之心声,以它为艺术的代表。琴之为艺,通性坚强,其美高德致,如金似玉,所谓“金声玉振。”琴韵已成为和“虚静”、“和雅”、“清淡”情景相融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和儒释道相通,深深浸淫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并赋予琴乐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起到了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是中国古琴文化绵延发展的极为典型的实物载体。古琴让文人的情感得以宣泄从而共鸣,使中国古代文人的灵魂嵌入其中——琴如心声,通人性。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古琴是崇高的东方文化的代表和象征。美国旧金山交响乐团团长爱丽丝夫人在扬州听完琴曲《渔樵问答》后,赞不绝口说:“中国古琴艺术是世界上杰出的音乐艺术,比交响乐更具深刻的感染力”。 1986年《法兰克福日报》有篇题为《寂静的音响来自中国》称“没有任何乐器能在体现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气息能力上与古琴相比”。从中国文明史角度来审视古琴,中国古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宝乐器,古琴艺术不是老古董,而是中国能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先进文化的代表,中国古琴应成为和平的使者,成为世界和平的吉祥物,古琴完全可以代表中华文明作为国礼走出国门,像日本古筝一样成为国际性的乐器。

中国古琴申遗成功七年之际,古琴的发展和现状还是令人堪忧。古琴艺术是古代文人自娱自乐、抒情述志的艺术品种。中国古代各朝代的上层人物都热衷于古琴,目前少儿钢琴、少儿古筝热遍全国,但学古琴的人甚少,作为“国琴”的古琴被视为高不可攀的艺术而被冷落在一旁。中国人当中不知琴为何物,分不清古琴、古筝的大有人在,有很多影视中经常出现古琴,可某些大编导却在自己的大作中让演员“弹琴出筝声”。中国古琴的现状,从这方面来看,到了非普及不可的地步,再这样下去乱弹琴,会闹出更多的玩笑,甚至会被国际舆论耻笑。某些资深评论家认为古琴已成为“博物馆艺术”,在不久的将来古琴将会死亡。难道古琴真的到了绝响的地步了吗?果真如此,我们这一代将成为千古罪人,海内外琴人都在大声疾呼:古琴要保护,古琴要发展,古琴不能消亡。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已经立项,把古琴定为应立即下大力抢救的文化遗产。对古琴遗产的抢救、发展、推广给予全方位的、及时的支持,各级政府也把抢救古琴遗产弘扬琴艺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琴是古代文人自娱自乐之器,不是表演艺术,不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古琴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自娱和娱人的双重功能。文人琴家当然是属于自娱范畴,他们大都弹给自己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古代还有一大批职业琴人及宫廷乐师,他们以古琴演奏为业,是在实践古琴娱人的功能。我们把这种称之为艺人琴,仲子期能从伯牙的演奏中感悟到“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的意境。当今古琴音乐会都是一个话筒,一张琴,一人弹琴,百人听,这难道说古琴不是表演艺术不适合大庭广众吗?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古琴远离时代,与现代人不能产生共鸣,古琴不宜创新和发展。这是制约古琴发展的又一种错误认识。

传承保护 第4篇

园区开发建设十多年来, 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纷纷落户园区, 他们用智慧和力量为园区及苏州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动力!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新市民群体在园区创业、落户的同时, 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把苏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如何让园区新市民子女传承苏州文化, 了解苏州的“世界遗产”, 激发他们知苏州、爱苏州的热情?如何将多元文化共融?这已成为园区“老苏州”和“新苏州”们共同关注的一个新话题。

近年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苏州) 及苏州市教育学会世界遗产教育专业委员会提出了要大力推动我市中小学校世界遗产教育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校本教材建设, 意在广泛宣传“苏州教育的遗产”, 促进苏州世遗青少年教育可持续发展, 助推苏州教育早日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亮丽明片。星海实验中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的基地学校, 因此, 做好对青少年的世界遗产教育, 做好继承和发展苏州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有着特殊发展背景的园区将如何引领园区新市民子女开展世遗教育, 如何将世遗教育与苏州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2009年9月, 我校顺利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世界遗产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下属子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世界遗产教育与旅游文化之研究》, 经过杜老师和青少年认真地分析和研究, 在《星海青少年世界遗产保护教育“五部曲”》基础上, 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我提出了以“保护传承”为核心的理念, 并以突出园区多元文化特色的《园区新市民子女保护世遗传承苏州文化的实践与创新》为研究方向, 开展深入研究。

通过科研和实践, 我们围绕引导新市民子女了解世遗文化, 感受苏州———知世遗———知苏州;传播 (授) 世遗知识, 探究苏州———传世遗———爱苏州;承载世遗精神, 融入苏州———承世遗———融苏州的思路, 培养青少年热爱第二故乡苏州、争做苏州小主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并总结了初步经验。

我们首先对学校新市民子女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分析发现:新市民子女和外籍学生占了全校人数的49%, 几乎占了学校的二分之一, 来苏州2~3年所占比例最高;对苏州了解程度一项中, 了解较少和了解一般占了81%, 根据以上分析, 课题组成员把新市民子女作为了我们的研究对象, 经过讨论, 我们决定按照知世遗 (知苏州) 、传世遗 (爱苏州) 、承世遗 (融苏州) 的活动思路开展体验教育, 并构建了以下活动步骤:

课题研究从2009年9月开始, 至今历时四年。我们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法等科研方法, 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二、实际效果

(一) 了解世遗文化, 感受苏州———激发了青少年对苏州的浓厚兴趣

感官是让人类接受新事物最直接的手段。看、听可以让我们最直接地获得对事物的印象。以班级为单位让新市民子女 (以下简称新苏州) 与老苏州 (指在苏州出生的学生) 结对, 利用课余时间, 让老苏州选出自己在苏州景区拍的照片, 选出家中介绍苏州园林、饮食、建筑的书籍或图片或自己写的日记和作文, 向“新苏州”人一一介绍;利用周末, 邀请“新苏州”一起逛逛园林, 拍拍照片、品品小吃……;再利用班会时间, 请“新苏州”走上台前讲一讲他们的收获。不知不觉中, “新苏州”人由被动变为主动, 他们开始主动向我们讲述他们在周末去了哪里, 有时还会津津有味地对你讲一个他们新知道的故事。了解苏州的世界遗产和感受苏州的行动让“新苏州”青少年们认识到:这座已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深入了解的, 感官上认识永远达不到心灵体验的那种纯粹和透彻。我们从初一年级中抽取52名“新苏州”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发现:

这份数据说明, “新苏州”在“老苏州”的带动下, 在学校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 “新苏州”人开始对苏州的世界遗产及其苏州的历史文化产生兴趣, 仅仅一年时间, “新苏州”人在感受和了解中知道了苏州是: (1) 鱼米之乡; (2) 丝绸之府; (3) 工艺之市; (4) 园林之城; (5) 文物之都, “新苏州”人正被放射着文化魅力的苏州所吸引。

(二) 传播 (授) 世遗知识, 探究苏州———增进了青少年对第二家乡苏州的热爱

上面所述新市民子女对苏州文化认识仅处于表象阶段。而下一个目标就是逐步引导他们对苏州文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为此, 德育处又围绕着新的目标为新市民子女们的积极参与创设有利的条件。

1. 结合学习环境, 为新市民子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大队部利用午休时间, 在校园电视台为新老队员讲授什么是世界遗产文化, 青少年对保护世界遗产的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 并播出《水天堂》等优秀的人文记录片;鼓励“新苏州”去网上或杂志上搜集资料, 设计出以介绍苏州不同主题世界遗产文化的艺术板报和小报, 并在班级的板报栏内定期开展评比活动。良好的环境为新市民子女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激励机制让新市民子女了解到更多的世遗知识, 探寻到了更多的苏州文化知识, 视野逐步开阔。

2. 结合新课程, 为新市民子女提供便捷的学习渠道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其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也为新市民子女了解苏州文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 教师通过让队员们观看《苏园六纪》, 再分析讲授《苏州园林》的课文, 此时对于“新苏州”来说,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清新的文字, 更是一幅幅深入脑海美丽的、典雅的园林景象。新课程为新市民子女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渠道, 不同的学科让新市民子女由表及里地了解了更多苏州的世界遗产和文化, 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对苏州文化遗产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3. 结合社团活动, 为新市民子女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

每学期的社团活动是所有队员都盼望的日子, 而“新苏州”人也可以在每一次的社团活动中体验和发现更多的苏州世遗文化。如在学刺绣的过程中, 他们不仅仅学到的是一针一线, 他们还知道了苏绣以针线细密、构思精巧著称于世。另外学校还专门成立了昆曲社团, 在昆曲院聘请青年演员担任教师, 经过一年的学习, 昆曲社团在教师节大会上为全体教师展演了《长生殿·小宴》, 主演盛誉同学还获得了全国小梅花戏曲大赛的金奖。社团活动让新市民子女们在探索体验中越发感觉到苏州有比自己家乡更具魅力的地方, 有时“新苏州”们会觉得苏州如一块大磁铁正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4. 结合系列主题活动, 为新市民子女提供表现的舞台

在每学期、每个月、每一周, 学校都会有各种主题活动, 此时在台上表演的队员当中, 你会发现有许多是“新苏州”人, 他们时而会摆弄丝竹, 时而会讲一段故事, 时而会哼唱一段苏州小曲。每一次“老苏州”送给“新苏州”的掌声, 都加深了新老苏州队员间的感情, 他们的友谊在互相支持与帮助的过程中升华。

5. 结合研究性学习方式, 为新市民子女创设活跃的讲台

为了鼓励更多的“新苏州”人有积极探索世遗文化和苏州文化的动力, 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课余时间学校鼓励队员们利用研究性学习这一方式成立不同的社团, 更深入地了解苏州文化, 更系统地分析苏州世界遗产文化, “新苏州”们根据自己的兴趣, 自由组团, 对苏州文化的某一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其中有研究苏州园林的, 有研究苏州建筑的, 有研究苏州食的, 有研究苏州民俗的, 还有研究昆曲的……从搜集材料, 整理分类, 到把研究成果制作成课件, 他们以现代化的交流方式, 向所有的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一次以“苏州文化知多少”的展示活动中, 谢怡同学为了能证明苏州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读书人的天堂”, 他带领着求实小队利用两个双休日时间到苏州市图书馆亲自点将, 从早数到晚, 最终统计出双休日图书馆日接待图书量为8023人, 为了一个准确的数据, 为了一个实验的目标, 他不辞辛苦地表现, 赢得了全体队员的热烈掌声。研究性学习培养了队员坚韧不拔的意志, 提高了队员的沟通能力, 锻炼了队员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 通过运用这种小组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让“新苏州”们对苏州文化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更深入的层次, 有一位“新苏州”曾在他的作文中写道:“苏州虽然是我的第二故乡, 但和第一故乡相比, 我更爱苏州, 因为苏州有世界遗产令人骄傲, 因为苏州有永远也寻不完的事, 因为苏州有永远看不够的园, 因为苏州有许多和我一起快乐成长的好朋友, 我爱苏州。”

由此可见, “新苏州”人在队员的互助下, 在学校五个结合的实践体验过程中, 他们结交了许多“老苏州”朋友, 体验到了在集体中互助的快乐, 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苏州———这个“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 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一致、具有高尚心灵和完美德行的魅力城市。

(三) 承载世遗精神, 融入苏州———鼓励青少年做了不起的苏州人

俗话说“入乡随俗”, 新市民群体由于长期在苏州生活, 苏州文化及生活方式正逐步渗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中。而“老苏州”们也正以友善、开放态度, 发现、发掘外来文化。2011年我们响应团市委学少部的号召, 大力开展了“争做了不起的苏州人”系列活动。我们积极鼓励“新苏州”人参与此次活动。从学说苏州话、学唱昆曲、关注苏州事做起,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新苏州”人的实践基地, “老苏州”当起了小老师, 他们收集材料, 细心“备课”, 教新苏州掌握学说苏州话的要领, 于是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我们时常会听到“哈个”“白相”“香得咧”等苏州方言。利用校园思达电视台, 我们播放《茉莉花》《太湖美》《苏州好风光》等优秀民歌, 让“新苏州”人欣赏、学唱。我们提倡让每位队员每天坚持收看苏州新闻, 了解苏州的发展动态。此时队员们学习热情高涨, 我们再一次对“新苏州”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三年的数据比较, 我们发现“新苏州”人越来越关注苏州的文化, 而这个学习的文化氛围正浸润着“新苏州”和“老苏州”每一个人的心灵, 陶冶着每一个人的性情。文化成为了连接“新苏州”和“老苏州”融合的纽带。在苏州市团市委和苏州广电总台联合举办的童谣大赛中, 由我校“新苏州”人共同编创的童谣《住在园区真开心》巧妙地融入了“三话” (普通话、苏州话、外国话) 并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其中外籍学生的表演更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称赞, 我们认为这正是对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完美的体现。

自2005年起我校与加拿大渥太华的Henry Larsen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 每学期都有部分优秀学生去那里修学, 在陆林珍老师带的首批学生中就有许多是“新苏州”人, 他们面对国外学生向他们介绍中国国旗, 拿出中国地图让他们知道中国苏州, 并给他们讲苏州的世界遗产、苏州的历史, 唱苏州民歌, 教他们说苏州话, 介绍苏州的发展, 外国学生很快就成了中国迷, 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到中国的苏州来, 看一看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此时苏州文化又成了连接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纽带, 在国人与世人的对话中, “新苏州”人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苏州小主人。

在开展“争做了不起的苏州人”系列活动中, “新苏州”人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他们就是苏州的小主人。苏州园林环保活动中, 百名队员用自己亲手制作的纸垃圾袋和宣传单, 在园内向行人介绍保护苏州园林环境的重要性, 拾捡垃圾, 请行人参与环保签名活动, 开展问卷调查, 这些苏州小主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关爱环境、热爱苏州的美好愿望。

博爱学校是一所治疗脑瘫的学校, 约有40多名脑瘫儿童。2003年初我校与博爱学校结成了友好姊妹学校, 爱心活动也就此拉开了帷幕。青年教师们自发组成支教小组, 义务为这些孩子上课———开展世遗教育课《苏州园林》。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队员们也积极行动起来。每一次去博爱学校队员们都带着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书、美味小吃去看望他们, 为他们演节目, 和他们一起开运动会……2005年学校发起倡议, 为博爱学校捐建个图书馆, 大约一周时间, 学校共收到图书8972本, 当队员把这些图书送到他们手中时, 博爱学校的梁校长激动地说:“我们的图书馆, 就叫星海图书馆。”近年来星海、博爱已成为一家人。这些新老苏州人正用广博的爱心, 为苏州慈善事业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

在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我们对青少年的家长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经三年统计, 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2009年至2013年, 家长对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满意, 也非常支持。他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让星海学子具有了“文明、大度、优雅”之人文精神和“自信、主动、求真”之科学精神, 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拥有爱心的人、和谐发展的人、敢于创新的人。

三、研究结论

人才学大量研究表明, 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交融、优化, 更加催化、激发人才的成长、成功、成名。因为一个怀有多种文化基因的人, 又处在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社会环境中, 这无疑更开阔了他的眼界, 拓展了他的胸襟, 从而迸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和火花。本课题经过近十年的实践, 我们总结出:在新经济发展形式下“融合传承”就是提升青少年素质的一个新动力。具体经验如下:

(一) 世界遗产教育和苏州文化的传承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世界遗产教育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 将世遗教育与苏州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又可以提升青少年的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要做好世遗教育不能只是站在思想教育的角度和高度, 而应站在文化的高度和角度, 因为后者才会让世遗教育和“吴文化”教育工作更加具有创新性、整体性。

世遗教育和吴文化教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当社会文化发展变化时, 必然对世遗教育和“吴文化”教育产生影响。近年来苏州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继承和大力发扬苏州传统文化中优秀精神的同时, 更注重发现、发掘外来文化中与时代同步合拍的精神状态。园区的“亲商理念”大大吸引了外商, 许多高级技术人才也纷纷在园区安居乐业, 这大大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发展。园区人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校中的“新苏州”人也大大增加。由于新市民的子女家庭知识背景较好, 因此这些青少年思维敏捷, 敢于实践, 勇于创新。如何引导青少年关注生活, 保护世遗传承苏州文化呢?德育处针对青少年的实际情况, 在学校成立各类“保护世遗传承苏州文化”社团, 让青少年们自主选拔会长和理事, 让他们设计出合理的运作方式。通过开展系列社团活动, 培养青少年关注保护世界遗产文化, 同时让青少年走向社会, 向社会市民宣传保护世遗文化, 传承苏州文化的理念, 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在这种教育进行中, 世界遗产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教育得到良性的发展。而这种活动正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

(二) 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发展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融合

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教育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 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社会价值观会通过家长的行为、语言影响到子女;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会对校园产生影响, 从而形成学校孩子们议论的焦点。如在世界遗产大会召开期间, 哪些地方获得了世界遗产地, 为什么获得此殊荣, 苏州还有哪些方面可以申报世界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成为开展此项活动的契机, 此时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教师或者相关学科的教师就要善于利用社会舆论的焦点, 以正确的导向, 引导校园的议论, 使其变为校园积极文化的一部分, 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 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发展要关注校园内部的融合发展

基于园区特殊的人群结构, 来自各个不同国家、地区, 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 本身就存在一个融合的问题, 目前由于经济的发展,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学生汇集在一个校园中的现象, 越来越普遍, 这给校园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在园区与新加坡发展中, 正因为有了融合, 所以园区才能发展得如此之好, 才能有了“园融”的见证。而在校园里也一样, 只有文化的融合才能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虽然校园的范围相对而言很小, 但是来自各地方的少年儿童, 同在一个校园里生活、学习, 对他们的知识发展和性格发展都是宝贵有利的条件, 对校园文化发展也是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要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氛围。比如在学校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论坛中, 就可以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学生把自己国家的世界遗产地介绍给大家, 当全体师生在这种充满尊重、平等、友爱、关心他人、以及和谐的气氛中时, 我想这种校园内部的文化融合一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 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发展要在融合中发展, 在融合中创新

融合是把不同的事物, 或相近或不相近的事物混合在一起。融合是发展的基础, 也是发展的先机。作为课题成员要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学习他人的经验, 做融合的推动者,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提高。例如我校与加拿大渥太华的Henry Larsen学校缔结了友好学校的关系, 每学期都有互访的机会, 当我国的青少年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他们国家的同时, 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国家世界文化遗产, 在与国外学生一起生活、学习的过程中, 学会交流, 学会沟通, 提高语言等, 都为青少年的自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同时也为青少年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活动本身也是开拓、创新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

四、问题讨论

“园区新市民子女保护世遗传承苏州文化的实践与创新”课题研究经过近四年的实验, 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活动中的新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大量外来人员进入苏州, 多元文化的冲击, 也对世遗教育和苏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 如何在多元文化融合中保持苏州文化的特色?本课题尚未做深入的研究。比如, 发动全体队员“每天学一句苏州话”“每学期参观一个苏州世界遗产地”, 发动各中队“想一想推进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的金点子”等, 有待我们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杜越.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中小学校如何开展世界遗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7) .

传承保护 第5篇

保护方言保护地方传承

崔子格的《江南好》中有歌词写到:“江南好风光,多少传说万古流芳”。江南好地方,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美食佳人,更有吴侬暖语暖人心怀,各地方言精彩纷呈。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方言对于我们的下一代而言,已是需要学习的语种之一了,保护方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为语言的变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方言在表达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的确比普通话往往更具优势。“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它反映了包括族群迁徙历程在内的很多历史与文化内涵,承载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在这些意义上,方言的保护非常必要。

方言不仅是我们当地人的一种交流语言,还承载着地方上很多的传承。越剧、昆剧、锡剧等地方戏剧都是使用的方言,如果方言得不到传承,那这些地方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珍贵的地方戏文化遗产也就无从继承。方言能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愁和美妙的乡情。家乡方言也历来被游子们视为心中的“好声音”。大学期间在外求学,若听一个陌生人说着一口纯正的家乡方言,就会非常激动,感觉非常亲切,忍不住会去搭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但作为一种文化,方言的最大“危机”,不仅在于方言中有许多比较困难的发音,更在于方言的无法书写以及缺乏音标体系而不能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从这个层面上说,方言传承产生危机是不可避免,同时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如学者指出的,传统社会的封闭性往往能够确保地方性文化基本隔绝于外界影响,沿着自身轨道演进,但现代社会,地方性文化除非受到国家政治和商业力量支撑,或作为流行文化载体而传遍大江南北,否则是没有多少机会逃脱逐渐萎缩的命运。

越是这样,越意味着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不能刻意“灌输”,不能照本宣科,而是应该回到生活的现场,回到语言使用的具体语境里,在听中说,在体验中学,在变化中保护。

方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丰富多彩的方言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种方言都承载着一段乡愁,一脉传承,一方土地的灵魂。那里面留下了我们祖辈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的追求,它的精髓早已在我们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获得永久的滋养。我们要不

保护传统民居 传承民族记忆 第6篇

诗意栖居古老民居传承文脉

传统民居往往蕴含着古老、朴素的“天人合一”理念。每一处传统民居都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完美契合,体现着对自然的依赖与尊重。如晋东南及晋西北的黄土丘陵地带,窑洞是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家园与黄土地浑然一体,体现着当地朴素、简洁、实用的民居色彩:湘西侗家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则多位于悬崖陡坎或河岸溪谷之上,或凌空飞架,或险挂峭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秀丽的山水相映成画,妙不可言。“依山建屋,傍水结村”,一向是山地丘陵地区村落选址的重要原则。建筑用材则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尽量使用本地天然建筑材料,从而使建筑物在形式、色彩与质感上保持统一风格,达到民居与自然环境高度和谐、浑然一体的效果。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时常能够在传统民居中得以体现,稍具规模的古宅院尤甚。大至内外空间的形态、结构布局,小至每一扇门窗、家具等的装饰设计,无不富有浓厚的传统哲理、伦理色彩。正宅通常以天井为中轴线,两边严格对称,严肃方正。作为礼治建筑的祠堂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威严有加。庭院的进深结构井井有条,整个宅院体现出浓重的宗族伦理观念。除伦理观念之外,古民居的所有者往往以其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及个人的艺术品位、社会的审美时尚来考虑建筑的规模与装饰的形式,由此形成的文化氛围对后来的居住者的人格形成又有着极大的引导与熏陶作用。

传统民居有着非凡的艺术价值,且往往是“有形”与“无形”艺术的完美结合。不少古民居的建筑、装饰通常十分考究,房梁、柱础、斗拱、檐饰、门窗、脊饰的石刻、木雕等无不费尽心思,构图精美,雕刻巧妙。大量的花鸟、神兽、人物等寓意吉祥的图案,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极富韵味的各色楹联,或写景状物,或叙事述史,或抒情寄怀,抑或是格言哲理,体现出居住者的情趣与人生追求,烘托出传统民居特有的文化氛围。

作为建筑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民居,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子,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往往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表现着各地方、各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与外地、外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演变历程,见证并记录着历史时期人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传统民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有着巨大的科学价值。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发展,无论是单体建筑的结构造型、细部装饰、内部布置,还是建筑组群、村镇聚落的选址、布局等都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传统主流民居建筑多布局严谨,构筑巧妙,功能合理。一向为古人所看重的选址建房之参考的堪舆之学也蕴含着不少科学思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至今仍为重要的建筑原则。

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中,人们往往渴望拥有一个宁静的空间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远离尘嚣与浮躁,回归自然,回归本我。散落于城市中的古民居便成为了喧嚣都市中的最后一片“静土”,盛满人们诗意栖居的梦想。保护传统民居,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遗存用作展览、开发旅游,重要的是保护城市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留住城市的优势和文脉。正如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所言,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土木的历史”。土木建筑往往十分脆弱,极易受气候、虫蛀、天灾人祸的破坏,因此,中国古建保护比西方更为不易。

古村老城民居保护走入困境

在漫长的岁月里,为数甚巨的古民居湮灭了。十年浩劫,大量的古民居被人们的无知与偏执破坏殆尽。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逝去的难以追回,现有的更需保护。受现今社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不再修建传统民居,对古民居的保护便显得尤为重要。不少地方政府着眼于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并初见成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与平遥古城,因妥善保存了大量古代民居,从而保存下了古城的人文韵味。世世代代的人们在古城上演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透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房屋不言,然而保护完好的古民居最能够体现与保持古城的韵味与活力。在现代人心目中,古老的民居是城市历史的守望者,也是人们心灵的理想家园。

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因典雅精致的徽州古民居而闻名世界。徽州古民居遍布古徽州各地,融山越文化、吴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于一体,是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徽州古民居的数量之多、建筑风格之美、构件雕凿之精、文化底蕴之深,无与伦比,将民居建筑艺术发展到了极致,成就了古民居建筑中一座高峰。徽州的每一个村镇都依山傍水,青砖黛瓦马头墙,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古宅民居、祠堂牌坊、戏台书院、石桥古道、古塔寺庙、园林水道,构成了一幅幅淡雅的水墨画,于朴素中显露徽州文化特有的端庄与雅致。

徽州古民居是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由分散在古徽州各地的许多特殊的单体建筑构成,因此保护与管理难度较大,点多、面广、头绪繁杂,在民居保护领域极具代表性。尽管政府做了大量保护修缮工作,但徽州古民居的保护仍然面临诸多的矛盾与压力。徽州古民居大多沿用至今,但一些居住者不满老宅昏暗的光线、潮湿的环境及鼠类的侵扰,或推倒重建或废弃不管,大批民居就此消失。尽管有1998年安徽省公布的《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的警戒和束缚,但由于大多古民居属私人财产,政府管理十分困难。加之人为的不科学的拆卸、更新和维护不力导致自然坍塌,徽州古民居面临着困境。

如今,徽州古民居正在以每年100多幢的速度消失。甚至一些省重点保护单位也遭到破坏,青石雕花栏板被倒卖到外地,祠堂门罩、斗拱、雀替等重要构件被窃,只好临时用木块支撑。普通民居的遭遇更惨,一些缺乏远见的村民将有着重要价值的雕花门窗、隔断、匾额及石、木、砖雕件自拆下变卖,导致不少徽州民居上的雕刻被挖得满目疮痍,有的古民居甚至被挖成了一座空壳。拆迁遗址上断壁残垣,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砖、瓦、石条等珍贵材料被弃之如敝屣。由于缺乏资金进行修缮,许多建于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濒临坍塌的危险。在梅雨季节,不少无人居住的古民居普遍存在漏雨现象,有的民居木构件因此严重腐朽,瓦片大面积脱落。有的则基础松弛,墙体倾斜,部分坍塌。在管理层面,还存在文物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备,古民居保护执法难等问题。

整体而言,在数量众多的古村镇中,具有旅游开发价值且能吸引大量游客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古村镇则处于少人问津的状况。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极易出现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问题,使得古民居的保护与修缮工作难以为继;而声名远扬的历史文化名镇名城,虽然少有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却面临着过度开发之虞,容易走入过度商业化,失去原有文化内涵的歧途。最为典型的当属平遥、丽江、周庄等古城镇。这些古城镇保存了典型而又完整的传统民居聚落形态,素来走旅游开发的道路,虽然在古民居管理维护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保持古民居固有的文化内涵方面却无可圈可点之处。在可观的商业利益的驱使之下,不少当地居民利用古民居开设店铺、客栈,甚至私自改变古民居的格局、风貌,“拆旧建新”、“毁真造假”。传统民居作为古城文化精髓的主要载体,其原真性与完整性极为重要。过度商业化、原住民外迁、人口膨胀与破坏性建设等使得这些古城镇传统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强烈冲击。

在民居保护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令人唏嘘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开发而进行的强拆。这种现象在近年来屡见不鲜,其根源正在于地方政府及企业存在重视政绩及现实利益的功利思想,对古民居珍贵价值的无知,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匮乏。南京古民居的遭遇尤为典型。城南的秦淮河两岸,曾经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民居。那些典雅的江南民居,是南京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历史信息的珍贵物质载体,也是董小苑、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等等江南传奇女子动人故事的发生之地。在过去的干百年里,虽经历了朝代更替、军阀战争、日本侵占和解放战争,却始终脉络清晰,风貌完整。然而在最近20多年的时间里,有关部门对这一地区进行了数次改造建设,历史街区遗存飞速减少,只剩下目前几块孤立的明清街区,点缀在秦淮河边。

困境之下文化记忆如何保留

古民居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民居保护不只是单纯的建筑形象的标本式保护,更不是冻结过去的回忆,古民居中的活态文化同样需要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如何完整保存古民居中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课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出台的《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指出,要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维修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原样以求达到还其历史本来面目。文物管理部门应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维修。国内一些古城镇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浙江宁波慈城市在古民居保护方面,坚持原真性原则,长期进行保护性投入,修复后的古建筑,仍保持原貌,以民居为主,保留了“人在景中,景在人中”的独特魅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因此为该市颁发了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素有微文化“活化石”美誉的“微派建筑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和传承技术研究示范”项目,目前也正式列入国家科技“十二五”计划。所有这些,传达了这样一种让人乐观的信息:中国古民居保护正在成为社会性的文化自觉,众多原本令人忧虑的问题也许有望化解。

如今,社会化保护成为民居保护的一种趋势。在英国,政府将一些古堡巨宅以象征性的价格“卖”给私人,条件是负责修复和经常性维护。在欧美各国,社会力量对遗产保护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外,政府还用经济激励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文物保护当中,其中,减免税收是主要的经济激励手段。传统民居保护从来不应该只是某部门或某一群体的工作,而更加需要社会化保护。安徽省黄山市率先推出全新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保护模式,海内外人士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认领者将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使用权,原文物建筑所有权不变。保护方式分为自行保护及提供资金由当地专业部门组织保护两种,亦可只提供文物建筑保护技术。对认领保护的古建筑不能破坏或改变建筑风貌与结构,不能私自增加建筑物或构筑物。苏州市在古民居的社会化保护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允许和鼓励海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实行产权多元化、抢修保护社会化、运作市场化。上海对古民居的社会化保护也让不少古民居重获新生。如2005年,具有典型上海浦东特色的民国时期民间建筑“吴家祠堂”和“陶家宅一号”,得以“原汁原味”地再现在世人面前,就是社会化保护的成果。总之,坚持原真性、人性化、整体性及发展性原则,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7篇

关键词:古琴,传承与保护,危机,发展趋势

一、古琴艺术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压力

从清朝灭亡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期, 我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巨大变化。尤其在“文革”时期, 由于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地冲击, 原有的旧式文人群体逐渐解散, 让古琴失去了原有的能够依赖的人文环境, 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些危机, 主要表现在地区的琴派琴社日渐衰败与琴人的转行, 并且许多研究古琴的人都难以继续开展研究。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 许多人开始注意对古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在2003年我国古琴文化入选到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 我国政府开始从保护措施、宣传保护等方面, 逐渐加大力度来支持我国古琴艺术的保护欲研究。当前, 出现了许多类似“古琴打谱研究会”或者“古琴艺术学术研讨会”的会议, 新一代的琴人与琴社不断出现。

新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而古琴文化所经历的挑战与困难与其他艺术种类相比较来说更加难以想象。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我国古琴文化面对的压力, 除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内在政体的变动, 外来的文化猛烈冲击, 还有一股全球性的潮流。尤其当前的社会商业化的猛烈发展, 正在逼迫着古琴文化的传统适应作出多方面的适应与改变。

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 致使我国古琴音乐的发展与生存现状变革任何一种音乐的文化, 在自身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 一定会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背景的影响。在近代以来, 我国社会形态呈现出剧烈的变革, 这导致了古琴文化作为我国传统琴人修身养性的途径遇到了阻碍, 而我国古琴音乐的生存状况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我国从原有的封建经济到今天出现的市场经济, 几乎是翻天覆地的来回变化, 不难想像由此引起的文化等社会上层建筑的震撼与动荡。20世纪上半叶, 一般是依靠部分爱好古琴的商贾人士的支持。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受到我国政府与相关机构的支持下, 对于我国琴人的调查与研究关于琴乐文献的收集整理曾经获得了喜人的成绩, 在北京、上海等音乐学院也培养出了一部分研究古琴音乐的专业人才。然而除了少数的琴家能够进入到专业的表演团体、音乐学院或者相关的表演研究机构工作外, 许多音乐学院古琴音乐专业毕业的高校学生都因为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而被迫改行, 这样会导致我国音乐院校难以招收更多的古琴生源, 因此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

当然, 古琴的衰微还有自身的一些原因, 古琴的琴谱是一种演奏形式的手法谱, 而主要的内容就是“记指”,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指导老师的“口传心授”的配合, 而学者的指法是相对复杂细致的, 不利于掌握。古琴的声音微弱, 要求换机及其安静, 而在演奏中最好是听者的静听鉴赏。这些苛刻的条件, 也造成了古琴在现代的相对衰落的现状。

二、关于古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措施

就当前我国古琴文化艺术来说, 最重要的就是对传统古琴音乐进行及时的保护。但是, 我们想要建立起有效的对其保护、抢救、传承的机制是十分困难的, 这就需要我们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

1、对已故老一辈琴家的录音资料的整理与修复

由于对音乐资源档案的保护, 是每个国家对于传统音乐保护中的基本手段, 能够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存延续更长时间。而我国古琴文化历史性的音乐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我们需要重视起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 另外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途径, 就是需要声音媒体或者文字将一些传承人们的表演状态记录下来, 我们要及时对一些在世的古琴艺术家进行录像并且建立起相关的资源数据库与档案, 这也是一项紧急的任务。

2、对传世历代古琴的保护

在当前我国古琴保存状况来看, 一些保存在博物馆的藏品, 即使收藏的再好也难以有效地保存它们。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相关的古琴修复与保存的科研课题, 并且进行深入地研究。在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与其他国家交流频繁, 因此一些古琴贩卖的状况频频出现, 让这种珍贵的乐器自身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失。在古琴申遗成功之后, 许多古琴的商业炒作源源不断出现, 一些仿制新琴充传世老琴在拍卖行公然以数十至上百万元价拍卖以牟取暴利, 因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进行阻止。

3、对古琴音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当前的古琴文化的文献分为古琴音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琴谱文献与史料文献两大部分, 而古代的琴谱由阜西先生等前辈进行收集与整理, 并且已经整理成了《琴曲集成》等著作, 并且陆续出版。但是我们看到散落在各地的古代的琴乐的文献资料也有着可观的研究价值, 我们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与整体, 这是研究我国古琴文化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4、对古琴音乐的传承与教学

我们同时需要注重传承方面, 应当做到“保存本源, 求取发展和传统音乐的教学”, 高校需要注重古琴音乐的独特风格与韵味的教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 吸收传统的古琴音乐文化, 并且汲取其他器乐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聚落, 还是一个需要容纳多种文化碰撞与互动的结构形态。“我国古琴文化艺术在音乐史、美学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是我国传统精致文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作为“人类艺术中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我国古琴文化艺术, 不但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 还是世界文化艺术之林的遗产与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许健:《琴史初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年。

[2]郭平:《古琴丛谈》,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年。

[3]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0年。

[4]赵宋光:《立字当头, 破在其后》, 《人民音乐》, 1999, 3。

土家织锦的传承和保护 第8篇

一、土家织锦的传承

1. 家庭性传承

土家织锦在传承方式上主要是以家庭性传承和区域性传承为主。家庭传承指的是家庭以内进行的织锦传承教学, 主要是家庭之间、亲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传统的土家家庭中, 男主内女主外的思想一直萦绕在土家人的生活中, 所以作为主内之列的吃喝穿戴、纺纱织锦等都是妻子的主管事务了。

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生活一般已姓氏集聚, 一个大的山寨由几个大的姓氏组成。传统上的土家织锦工艺是自给自足的, 完全上是没有形成产业化, 而会织锦的土家人也不是现在所称的民间艺人。她们做织锦只是为了生活所需, 为了以后女儿出嫁有足够的嫁妆, 为了外孙的望月。所以在数量上, 土家织锦是有限的。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的技艺也就不是很好, 传承的形式全靠“口诀”、记忆和模仿。土家织锦相比于其他的民间织锦物不同的是, 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只教技艺图样不教颜色搭配, 花纹颜色全靠织造者自己去体会。

2. 区域性传承

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附在相应的大环境下的, 跟不能忽略的是大环境下的生产、传播、演变、发展和自然、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是区域性的问题。

土家织锦虽然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边区都有一定分布, 但是从历史的根源出发, 它的源发地还是酉水流域为主。在现在土家织锦依然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功能, 作为一种民俗实用品在民间流通的也就只有龙山的捞车河流域和永顺、保靖、龙山三县的交界乡镇了。

土家族是一个多部落融合的民族, 但是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人在生活习俗、信仰等方面根据南北的划分还是有所区别的。生活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和生活在清江流域的土家族, 一个忌白, 一个却认为白色代表了纯洁、能干。在成分上也有所不同, 由于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大部分是古代僚和板楯蛮的后裔, 所以在土家织锦的织造上受到僚织物和板楯蛮賨布的影响更强。从而也就造就了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和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在民族习俗上有了大的区别。

近些年来, 由于土家织锦逐渐走向旅游市场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开放了。为了利益的关系, 土家织锦的织造技术渐渐的变成了谋生的利器, 工艺的传承也就仅仅之存在与内部沟通了, 闭门学徒的现象也就越来越普遍了。但是这种没有民俗环境的支撑的织造传承是不可能在民间发展起来的。

二、土家织锦的保护

1. 濒危的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技术, 几千年以来也辉煌过。电视媒体、报纸杂志都大面积的报道过土家织锦的绚丽多彩, 让人们觉得土家织锦是多么的有地位, 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显示的情况却不是如此。文化的冲击、大环境的改变, 土家织锦也渐渐的走向了失传的道路。在外来文化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

对于现代人的生活, 在选择生活用品的时候, 第一考虑的是实用性其次是美观性, 当然经济条件的制约也是选择上一大关键因素。土家织锦相对于其他的生活实用品来说不仅厚重而且不利于清洗, 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意识。对于不富裕的家庭来说, 高昂的土家织锦就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随着土家传统节日的淡化, 现实观点的转化, 一向以实用性为主的土家织锦也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所以变得衰落是一种必然趋势。

土家织锦是土家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 所以在技艺的传承上要求织造者具有良好的民族感情和艺术领悟能力。但是,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年轻人不再考虑学习织锦文化, 而是去外面的时间。这也就导致现在传统工艺人才的流失和技艺越来越缺乏。

土家织锦中丰富的经典传统图纹, 需要土家姑娘首先对着织锦实物临摹,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以后。有了一定的构成意识和配色意识, 再进行无实物的记忆临摹, 最后完成添加个人感情和个人领悟去进行创作, 对于没有文化知识的家庭主妇来说是很难完成的。所以, 离开了织锦物的对照, 民间就很难完成个人织造了更别说传承了。

2. 土家织锦的保护

有效的保护土家织锦这块民间瑰宝, 就应该成立相应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在之后的工作中做到常年指导从事民族保护工作。同时聘请国内专家、教授参与调研民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 他们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现代科学知识, 在保护民族的工作上能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来进行合作, 从年轻的学生工作者中培养高质量的土家织锦研究人才。与民间艺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专家、教授、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调研, 而且还能更好的传播土家织锦的技艺、纹样, 从而形成一个大的文化环境。在土家族地区的中小学开展相应的土家织锦文化知识课程和土家织锦技术课程,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让土家融入土家人的生活中。

努力挖掘土家织锦的艺术和工艺特色, 来结合现代的工艺产品重新组合土家织锦中的元素, 从而创造即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视觉语言特征的产品。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心理要求又能够提升土家织锦现代价值的附加值, 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因此, 土家织锦的现代融合重组, 是让古老的土家民间工艺走向现代的一股新鲜力量。

三、结语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民间的工艺民俗品, 与相应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如何在大环境下保护好土家织锦, 笔者认为不能消极的保护, 要积极的应对。俗话说的好“不进则退”, 如果让土家织锦去顺应大环境下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 迟早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极开发从保护中寻求发展、寻求创新, 在保住民族特色的同时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发展艺术内涵。

摘要:在当代社会, 由于文化的冲击和大文化背景的不断变化, 使得原本实用美观的土家织锦也渐渐地丧失了最初的的功能。以前的土家人家家都有、家家都织的土花铺盖也逐步的被化纤品所替代。本文从土家织锦的传承和保护俩个方面讲述土家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甬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第9篇

甬剧, 源于田头山歌, 历经串客——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新甬剧这五个阶段, 辛酸的沉浮使其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 串客的诞生

发源于浙东农村的甬剧, 其最初可追溯到人们劳动之余哼唱的民间歌谣——田头山歌和对山歌, 以及每逢喜庆之际的文娱表演——马灯班之类。特色鲜明的表演, 使萌芽时期的甬剧便有了夺人之势。田头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 用当地的方言歌唱的一种民间艺术。称其为一种民间艺术起于其随性而唱, 轻松愉快的形式以及反映的是劳动人民最自然的生产生活。

甬剧《金生弟》中有一段唱词:“瑞香寒语正月正, 金生上工到我门。我看金生年纪小, 做事勤劳人聪明。” (1) 这是一段反映金生上门打工的经历, 用词虽显得简单朴素, 却充斥幽默诙谐的气息, 七言的形式给人一种随意又不乏工整之感。又如先秦歌谣中的《弹歌》:“断竹, 续竹。飞土, 逐肉。” (2) 此猎歌反映当时狩猎的真实情景, 整首歌谣仅由四组动宾短语组成, 精简中再现远古时代的狩猎生活。此般正是田头山歌与先秦歌谣的微妙关系。一人独唱的田头山歌的发展, 两人对唱的对山歌亦随之兴起。明末清初, 一种新颖的说唱艺术——“唱新闻”正式诞生, 其是在田头山歌和对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唱新闻”成为了日后“串客”曲目的雏形。

2. 甬剧的发展

18世纪初, “马灯班社”涌现于宁波一带, 以业余的形式歌唱男女爱情生活, 触动了沿海船夫妇女对亲人思念的情愫, 故而赢得她们的青睐。渐渐地, “马灯班”由业余走向半职业的性质。这也就是甬剧的幼年时期——“串客时期” (18世纪末至1880年) 。 (1) “串客”“串客班”的出现, 艺人由业余走向职业, 同时标志着“宁波滩簧”时期的到来。确切地说, 时间、地域的不同产生了两个不同意义的时期——“串客”时期与“宁波滩簧”时期。1880年, 奉化艺人邬拾来带着自己组织的“串客班”来到了上海茶馆演出, 并将“串客”改名为“宁波滩簧”。当时的“男小旦时期”是相当出彩的。尽管演出的舞台背景、道具、服装等都十分简单, 演出布景也仅“一桌两椅”, 却在那时诞生了两代男小旦。正当第三代男小旦出炉之际, 女小旦开始崛起, 这正是甬剧后来发展的主要力量。

“宁波滩簧”时期在上海的演出剧目大多是源于宁波“串客”时期的剧目, 在此基础之上, 也编排了不少新剧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并在表演风格上别出心裁地以“半现实, 半程式”的风格, 博得了当时上海观众的喜爱。然而, 知名度日益提升的“宁波滩簧”却因滩簧艺人莜文斌的一句唱词得罪了舟山老板朱宝山, 莜文斌在《卖橄榄》中这样唱道:“犯关犯关真犯关, 阿拉娘舅叫猪头山。”正是这句唱词引起了一场风波, 遂将“宁波滩簧”改名为“四明文戏”。纵使改名换姓, 甬剧的道路亦万般艰难。艺人们曾多次遭到如警察局、教育局的插手, 矛头直指“宁波滩簧”, 称其有伤风化。1937年,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戏班纷纷解体, 次年, 部分演员以“改良甬剧”为旗帜试图振兴甬剧。此后, 甬剧又历经10年之久的改良。几经沉浮, 终于逐步迈入新甬剧时代。

二甬剧的艺术特色

探索甬剧革新发展之路时, 我们除了从甬剧本身着眼, 结合甬剧的发展史、自身特点与时代背景等来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们还能另辟蹊径地观察其他优秀剧种在舞台设计、化妆服饰上的革新之法, 以达到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之效。

1. 舞台设计艺术

在舞台效果的打造上, 越剧下了番苦工夫, 从“一桌两椅”发展到诗情画意的舞台艺术风格, 带给观众视觉的盛宴。布景的改革, 随着越剧文学创作艺术的提高, 布景开始注重意境之美, 虚实结合的感官效果。越剧人探索出了诸如写实型布景、虚实结合型布景、中性和特性的布景、装饰性布景、借鉴民间艺术风格的布景等, 做到了经典艺术与现代美学的结合。灯光的设计不仅关注照明与气氛的渲染, 而且采用多光源、多角度的布光, 吸取话剧的灯光特点, 增强表现力。

甬剧亦是从“一桌两椅”的简陋道具组合, 至如今各种灯光效果的加入, 实地场景的模拟, 大幕的配置和各种现代设备的运用。如此绚丽的转身, 使人惊叹如今甬剧的舞台布置也成为一大亮点。舞台设计较为成功的作品有《亮眼歌》《爱情十字架》等, 其中《典妻》广受好评, 其舞台背景布置可谓是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潺潺流水的江南水乡场景出场便夺人眼球, 富有美感的诗意化在舞台流动, 使台上的清风都带上时代的特色。满布青苔的石板, 朦胧的雾气与悠长音乐相和, 大自然的气息慢慢酝酿。帷幕开启, 精美的舞台设计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2. 化妆服饰效果

40年代的越剧已开始使用油彩化妆, 服装样式上结合剧情要求、情感表达来专门设计色彩、质料等, 艺术表现特色的发展就此拉开帷幕。随着陈旧衣衫、长袍的消失, 出现了专门的服装设计, 在探索与积累的道路上, 越剧形成轻柔、淡雅、清丽的独特风格, 别具风采。在近期的折子戏中的一折《春香传·爱歌》中我们便可窥见一斑, 剧中人物身着韩版服装, 落满樱花, 身系朝鲜鼓, 全新演绎, 霎时一股异国风情扑面而来, 给予人们越剧新印象。

甬剧的化妆艺术随着女小旦时期的到来渐渐走上了舞台。其油彩化妆始于1950年。此前一般用铅粉、锅底煤黑以及红纸沾水敷脸化妆, 到后来大部分演员用水粉化妆。服饰效果于“改良甬剧”时期得到重视, 并开始依据不同角色选择不同服饰用料。男女服饰的讲究, 帽子等的配置都加强了服饰带来的视觉效果。越剧的与时俱进、创新革新, 使其在戏曲界成为一朵不败的奇葩。而革新道路上行进的甬剧可以以越剧为照, 借鉴学习, 突破创新。

三甬剧的传承发展

“文革”的摧残、当下人才的缺失、资金的匮乏以及现代技术的冲击, 甬剧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她紧跟时代的步伐, 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无限的财富, 进而引领浙东文化。

1. 甬剧的改良发展

甬剧史上著名的“改良甬剧”阶段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女小旦时期”因演唱内容陈旧、表演不真实以及其他剧种的影响失去了一大批观众, 加之抗战爆发, 巨大的现实性因素下, 为了生存甬剧不得不走上改良的道路。为了振兴甬剧, 艺人们打出“阿拉甬剧改良了”的旗号, 请了专门的文明戏导演, 部分艺人开始学习话剧“文明戏”的一些唱腔花式, 上演了时装大剧、“西装旗袍戏”等。在此时期, 甬剧在舞台、灯光、布景等方面皆有较大改进, 诞生了有名的《啼笑因缘》《金生弟》和《天字第一号》等剧目。

“文革”解散了一大批剧团, 直至1976年, “宁波市甬剧团”得以重建。宁波市文化局相当重视对青年演员的培养, 于1980年创建了“甬剧艺术培训班”, 招收了男女学员和乐队, 对他们进行了强化培训, 并开设各种课程, 包括语文、政治等以提高青年演员的文化素养。1982年, 培训班参加了戏曲“小百花”汇演。为了进一步增强剧团的艺术实力, 1993年剧团又招收了一批青年人才。青年学员质量的提高, 使得宁波市甬剧团的演出水平进入了新的高度, 剧团排演了很多优秀剧目, 如《雷雨》《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

尽管这一系列的改革发展对振兴甬剧有着一定的影响, 却始终无法令其重振当年的辉煌。正如当红甬剧花旦所言:“今天我们的甬剧团, 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团’, 即一个剧种 (甬剧) , 全国只剩我们一个剧团在演出。” (3) 相似剧种如沪剧、越剧等也都历经沧桑百年, 期盼革新飞跃。当下甬剧改革之路亦是困难重重, 诸如人才缺失、资金匮乏、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冲击等, 使甬剧始终处于改革发展的紧张状态。

2. 甬剧的保护传承

甬剧现今不温不火的处境可归结于以下原因:

第一, 观众群体的断层。因甬剧产生于民间, 发展于民间, 艺人们对陈旧的剧本过于钟情, 常常依据原剧本改革, 遗憾的是原剧本所传递的信息早已脱离时代潮流。相比刺激的3D画面、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 甬剧的柔和情节、简单的舞台布置、说故事的传统表演, 着实不能引起现代人的关注。打造精品, 让剧本改头换面是当今甬剧改革的一大突破点。从现代化、都市化的特定社会背景着眼, 加强对舞台布景、灯光效果的投入力度。在剧本的整改中, 从独特的视角切入, 加强对剧本内容的细腻描述, 营造情节跌宕起伏, 画面如临其境之感, 此般才能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今后甬剧的发展也将会步入正轨。

第二, 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的力度。这涉及资金的投入, 自2001年起, 宁波市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文化事业的专项资金。为使该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 政府各部门的协调以及资金的投入方向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使用, 譬如创建专门的培养机构, 选拔优秀人才, 进一步为甬剧注入新鲜血液。精品的打造离不开向各剧种的学习, 需要不断借鉴其他剧种的成功经验, 不断探索创新, 结合宁波独特的地域文化、经济优势, 聚集人才。

曾经的“串客班”正是由于“乱弹班”的加入而逐渐繁盛于世, 良好的演出效果不仅是因为“乱弹班”优秀剧目折子戏的融入, 更有其经典唱腔和表演形式的渗透, 使其成功转型为戏曲艺术。再如, 优秀越剧人关注时代风云, 姚水娟时代的革新, 大胆采用文人编剧, 反映抗战主题, 成立了第一个专业编剧。袁雪芬时代的《祥林嫂》被赞誉为“新越剧的里程碑”, 国难民艰社会现状引发群众热议。这些都启示着我们, 一个剧种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变化, 唯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体现时代的要求, 才能历久弥新。并且甬剧的创新不可仅局限于本市人民或本国人民, 要将地域文化带出宁波, 进而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综之, 甬剧植根于宁波文化, 尽管时过境迁, 没有了当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 也没有了“捌”家争鸣, 如今仅剩下一个剧团、一种声音。也正因如此, 我们更要将甬剧传承发展下去, 使其行走于宁波文化的前端, 成为传播浙东文化的使者, 不断为宁波文化的发展创造契机。这才是甬剧, 养育着我们又不断给予我们希望的“天下第一剧”。

摘要:甬剧, 对探寻地方性传统小剧种在新时期的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百年来, 从串客——宁波滩簧——四明文戏——改良甬剧, 直至当下的新甬剧, 它曾一度辉煌。自诞生之日起, 甬剧在化妆、服装和舞台布置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如今的“天下第一剧”面临众多挑战, 打造精品, 培养人才, 加大创新力度, 不仅能为宁波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一轮的契机, 于其他地方小剧种的保护传承亦不失为优秀的借鉴。

关键词:甬剧,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

参考文献

[1]蒋中崎主编.甬剧发展史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2]史鹤幸.甬剧史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1

[3]董阳焕.甬剧音乐[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0

[4]薛若林、史小华主编.甬剧《典妻》评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4

[5]李蔚波主编.宁波曲艺志[M].宁波:宁波出版社, 1999

[6]徐宏图.浙江戏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10

[7]潘莉.宁波曲艺与宁波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1

[8]马向东.越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

豫剧的发展和传承保护 第10篇

关于豫剧起于何时何地, 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也很少有人全面的探索。关于起源诸说, 是各有各的看法, 也各有各的道理。

首先, 有些人认为是起源于河南民间说, 河南有一种土生土长的唱调, 继承了原来河南地方戏曲 -- 弦索腔的传统, 并吸收了陕西梆子的成分, 这便是初期的河南梆子, 也就是现在的豫剧。

其次, 有些人认为起源于秦腔, 山陕梆子一说, 明末清初之际, 秦腔传入河南, 在河南民间音乐的基础上, 吸收了当时河南普遍流行的清戏 (又叫弋阳腔、高腔) 、啰啰腔 (又叫啰戏) 等古老剧种的精华, 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到了乾隆初年, 以开封为中心, 就形成了具有中原特色的剧种。

再次, 也有源于“弦索”说。这里所说的“弦索”, 是指流行在中原一带的一种戏曲声腔。持豫剧起源于弦索的看法和起源于很那民间比较接近, 他们的相同之处, 都是说豫剧是在河南的大地上孕育成长起来的;所不同的是起于民间说认为豫剧是在其他民间演唱艺术的基础上, 吸收弦索和其他戏曲艺术成果而成长发展起来的, 而持起源于弦索说的人, 则认为豫剧是由弦索戏曲直接演变而来的。

任何一种戏曲, 不管它的发展演变是如何的曲折, 它最终脱离不了吸取民间艺术的精髓而形成它特殊的唱腔, 而豫剧也不能例外。而河南梆子也就在这“举世传诵, 沁人肺腑”的中原“时尚小令”的基础上, 吸收了在北方广泛流行的“弦索”戏曲艺术成果而逐渐形成。

二、豫剧的地域流派及其主要演员

(一) 豫剧的地域流派。根据地域的划分, 最初分为豫西调、祥符调和豫东调。郑州以西以洛阳为中心, 叫做豫西调。从豫西向东发展, 以开封为中心, 叫做祥符调, 再向东, 以商丘为中心, 叫做豫东调, 后来豫东调和祥符调区别甚微, 就成为了豫西调和豫东调。

豫东调它的唱腔比较苍劲有力, 高昂豪迈、活泼生动, 曲调比较华丽。常用音域为b E调的“5-----5 (高音) ”落音多在“5”上, 也成为“上五音”。调式为七声徵调式, 音阶排列为:5671234 (#4) 5。豫东调的早期板胡是用五度定弦法 (里弦“6”, 外弦“3”) 伴奏, 从上例来看伴奏旋律有其自己的特点, 唱腔有着浓厚的豫东调风味, 下韵均落在“5”上, 从调式来看是典型的“5”调式。但豫东调的板胡目前已经不用五度定弦了, 变成了四度 (里弦 "3", 外弦“6”) , 伴奏旋律也相应的有了变化, 这也是豫东调伴奏上的一个进步。“豫西调”曲调较为低平, 沉稳, 悲痛, 抒情, 常用音域为D调或b E的“1——1 (高音) ”。落音多在“1”上, 也称为“下五音”。调式为七声宫调式, 音阶排列为“12345671”。

(二) 豫东调和豫西调的主要代表演员。在豫剧发展的滚滚历史长河中, 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以其精湛的表演留给大家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影像, 我们今天只提出几个代表人物, 以做为代表。豫东调的主要代表人物, 按照历史先后, 红脸王唐玉成, 唐喜成, 黑脸李斯中, 帅旦马金凤, 比较近的红脸刘忠河。豫西调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行周海水, 须生王二顺, 须生崔兰田, 耳熟能详的是常香玉还有比较近的她的弟子虎美玲。

三、豫剧的发展脉络

从豫剧起源诸说我们知道豫剧的前身称为河南梆子, 豫剧之名,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有人用之, 到50年代被普遍使用。豫剧在河南流行, 如果从目前发现的有关文字记载算起, 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曾经盛行于清初代, 中期并一度与豫剧同台演唱的锣戏、卷戏等剧种, 都先后衰落以至消亡, 而豫剧却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豫剧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繁荣发展可以说就是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不断改革、提高、完善的过程, 而改革则是这40多年发展历程中最为主要的内容。通过三改, 改人, 改组, 改戏, 做到继承、改革和发展豫剧艺术遗产, 提高豫剧的艺术质量, 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到50年代中期, 陕西、甘肃、四川、西藏、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陕西等省区都已经有了豫剧职业团体。1956河南豫剧院成立后, 豫剧艺术进入一个更好的发展新阶段, 豫剧艺术全面起飞, 出现了大批豫剧表演艺术家和大批的艺术作品。

1965后文化大革命使豫剧停滞不前, 除了几个样板戏之外几乎没有新的创作剧目。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 豫剧也开始在磨难之后渐渐复苏和振兴。1980年3月在郑州举行了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大会。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赵义庭、李斯忠, 唐喜成等一批豫剧表演艺术家各率门人演出了他们各自的代表剧目。这是豫剧历史上第一次最具影像的大交流。这次汇报演出和交流之后, 全省的豫剧表演团体对艺术质量的要求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论是老艺术还是后学者都十分重视创新和强化豫剧的独特韵味, 在唱腔上更下功夫。

改革开放后, 传统戏开始渐渐退出舞台。1985年, 为进一步发展河南戏剧事业而设立的河南省首届戏剧大赛举行, 涌现出了一批新的作品, 受到专业人士的好评。比如《倒霉大叔的婚事》《西湖公主》《长剑歌》。

90年代后豫剧已经发展到16个省、市、自治区, 共有专业表演团体220多个, 其中外省团体约占一半。仅从剧团数量而言, 豫剧已居全国各剧种之首。

但是随着时代变迁,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曾经那样感动过人民群众心灵的戏曲, 却渐渐走入了低谷,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活, 占据了大量的群众资源, 对人们的欣赏和娱乐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它各种文化娱乐被大众接受, 戏曲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豫剧的传承保护

首先, 要在体制上去根本改变。过去戏曲剧团几乎全是有政府公营的事业单位, 从体制上造成戏曲的滞后, 现在更多的单位改制或者民营化, 走市场经济的路子, 更适合市场的需求, 要在保持传统豫剧的同时, 加入流行因素, 要与时俱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整个演艺团体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编排一些具有创新性、饱含生活气息的戏剧, 使得古典戏剧艺术和现代社会相适应, 改变和加深现代年轻人对于豫东调的认识, 增加豫剧的观众群, 让豫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次, 需要政府的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一直在豫剧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方针引导豫剧事业发展, 从财政等方面扶持豫剧团的发展, 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豫剧渐处弱势的过程中, 通过合并重组剧团来维持剧团的正常运作, 豫剧事业的正常健康

豫剧的再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宣传, 需要更多的群体去喜欢, 去热爱。例如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 就让很多人再次爱上了豫剧, 再比如政府投入各种戏曲比赛, 培养小演员, 豫剧接班人, 再比如投资办学, 培养豫剧人才, 这是个令人堪忧的问题, 不然会出现人才断层, 青黄不接, 一旦没有人才, 那么离文化没落不远了。

再次, 让豫剧表演团体和企业融合发展, 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能够获得一种双赢的效果。具体来说, 就是将两者联姻。豫剧表演团体每年定期面向企业开展演出活动, 而企业也给该表演团体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且作为表演团体来说, 其所面对的不仅是一家企业, 而是多家,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 将整个团体的发展带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利益是看得见的, 而这背后还有很多潜在的积极意义。比如演出的增多, 给了更多的年轻演员以表现的机会, 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观看机会, 从本质上推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 可谓是一举多得。所以豫剧团体不能闭门造车, 而是要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为自身的发展争取到更为广阔的舞台。

综上所述, 豫剧作为民族文化之瑰宝, 其魅力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今天, 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应该树立起这种传承和保护意识, 从自身做起, 推动起在新时期的发展, 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摘要:豫剧作为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 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居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 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鉴于此, 本文就其发展和传承保护进行了具体分析。

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第1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方正剪纸 传承

黑龙江省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资源,地域广阔的大省,并且它的文化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黑龙江的民间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多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日月更替,时潮隐退,人类历史沧桑变迁,蕴含着人类精神造物起点和逻辑思维模式印痕的民间艺术依然鲜活留存。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根植于广大民众之中,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文化,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与大众生活距离更为接近。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剪纸就是其中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

一、方正剪纸的发展历程

在黑龙江民间艺术中,方正剪纸相传已有近二百多年的历史。方正剪纸,黑龙江省方正县民间手工技艺,也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地方特色产品。方正剪纸乡土气息浓郁,图案简洁明朗,概括力强,式样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细腻,在创作观念和整体创作上基本打破了陈陈相因的民间剪纸模式范畴,感染力、趣味性强,自然大方,艺术语言更加明朗化,风格日臻完善。2008年6月,“方正剪纸”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正剪纸是当地多民族民间剪纸与中原汉民族剪纸在方正黑土地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中满族剪纸最具代表性。在满族人崇奉诸神的宗教活动中,剪纸是重要的祭祀道具。在他们的宗教文化发展中,神灵造像、人物故事、图腾性质的动植物等,大多是用剪纸方式进行表现的,这些作品由最初的祭祀工具,历经世代的美化创作,被满族人民传承下来,成为东北黑土民俗艺术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满族人的萨满宗教文化从形式上逐渐退出方正县地域文化的主流,满族民间剪纸历史留存的资料甚少。但是满族民间文化中简洁、明快、粗犷、热烈和亲自然、近生活的性格特征,却牢牢地浸润着方正这块黑土地,与江河山川融为一体,成为方正地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这也是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较之满族剪纸,从中原流传到方正县的剪纸题材和表现内容,则多以象征吉祥、美好心愿的四季平安、迎福祈福及神话、历史故事为主,其造型和技法更加复杂、精细化。中原汉文化深厚的底蕴,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都可用剪纸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将中原汉文化传入方正的是一群闯关东的人,他们不畏艰辛、思想开放、大胆进取、勇于创新的闯关东精神,恰好与满族原住民的精神风貌有很多相亲相近的共融点,为萨满剪纸与中原剪纸在方正这片自然沃土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方正剪纸艺术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二、方正剪纸的特点

方正的剪纸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地域性。

方正县境内虽山川秀丽,江河交汇,土地肥沃,却气候恶劣。改革开放之前,信息、交通不畅。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在这里生活的人民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习俗。原居住的满族等少数民族与外来的汉族移民,都必须改变自己原有的习惯习俗,以适应大自然。他们在变化中生存,生存中发展,甚至他们的文化传统、艺术风格、宗教信仰、民族性格都在冲突和融合中适应着演变,最终形成方正特有的地域特征。

2.群众性。

基于方正县独特的地域与气候特点,漫长的冬季农闲时间,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空间,进而形成文化群体。长期处于文化匮乏状态的方正县劳动妇女们,都可以坐在炕头儿上,一边拉着家长里短,一边学习、交流女红技艺。而剪纸又是最为简便的民间技艺,甚至满地跑的小孩子都喜欢趴在炕沿儿上,拿起剪刀剪出一个嬷嬷人儿或一串拉拉人儿。久而久之,在方正地域上,剪纸技艺在传承与交流中形成了广泛的创作风气。方正妇女们用剪纸传达着她们对劳动、生活的挚爱,美化着自己的生活。

3.题材内容的通俗性。

艺术作品之所以有其精神价值,是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情之所动,爱之所致。方正剪纸群体中主要是广大妇女,而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之动情并付出全部真爱的是她们自己的家庭和劳动生活。因此,方正剪纸的创作题材,绝大多数是反映方正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表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各个侧面。

4.活态流变的传承性。

方正县人文、社会的特殊发展历程,使方正人民承袭了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在方正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协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方正人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情感。黑土地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成为方正黑土地文化传承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这种基因是从社会经济、文化变化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具有明显的活态流变性,也是方正人民智慧和民间文化精神的血脉。方正县民间剪纸爱好者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利用剪纸的表现手段,一代一代传递着特有的传统文化基因,守护着这方黑土地的精神家园。

5.民俗性。

黑土地性格,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如母亲一样,世世代代养育着方正人民。劳动人民也把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浇灌在这片黑土地上。来自各地区的各民族人民,都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植入这片黑土地中,吸吮着黑土地母亲的乳汁,繁衍生息。人与土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方正人民粗犷、豪放、纯洁、热情和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等性格特征,无一不是在这黑土地中形成的,这种性格特征就是方正文化整体的性格特征更是方正剪纸艺术的性格特征,是方正剪纸艺术赖以传承与发展的灵魂。

6.技法的独特特点。

方正剪纸作品的创作步骤:首先用简洁粗犷、略显稚拙的线条,以写意手法剪出作品的主要内容,并将整体空间大胆分割,形成完整、大气的结构布局;再根据需求,以细腻流畅的剪法对局部进行加工,一幅造型大胆、自然灵动、形神兼备的作品便诞生了。与中国画强调的“大胆落墨、细心收拾”有异曲同工之妙。

7.独特的工具。

方正的剪纸作品,主要为纯手工剪制,剪工精巧堪称一绝,这得益于剪纸艺人们手里拿着的独特剪刀。它们大多是剪纸艺人们自己改制的,这些剪刀经过打磨、整形,更精巧、便利,利于创作中剪法的变化。

三、方正剪纸的保护与传承

方正的剪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它需要保护和传承,措施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应将“政绩诉求”上升为政治诉求,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认识到非物质遗产保护与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认同息息相关。方正县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方正剪纸文化。如继续抢救整理原生态方正剪纸,挖掘原创作品,汇编成书,以便传承;挖掘不同谱系传人,使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剪纸完整传承;广泛发动省内外及国内外的方正剪纸艺人、民间艺人以及艺术家,继续开展方正剪纸研究,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并打算向国家申请师资力量培训方正县的剪纸工作者;加强和充实方正剪纸的专业组织机构,使之具有培训、研究、示范和辅导功能。2004年,方正县将剪纸技法按照义务教育要求编订成教材,在该县实验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开设剪纸课。2010年,初中教材也已经成型。

其次,从学者这个层面来说,又要因势利导,将民间的素朴的文化诉求逐渐上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让民众充分认识到本土的民间智慧和地方性知识,民间艺术家们也对剪纸技艺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的郭艳萍在传承单色、染色、套色等的剪纸样式下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双面贴”样式,深受群众喜爱。在方正县,许多剪纸爱好者会应市场需求创作许多作品。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倪秀梅就以2009年大冬会吉祥物“冬冬”及12个运动项目为内容和题材设计出了一套邮票纪念册,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以倪秀梅、陈洪霞、郭艳萍为代表的方正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多次获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华夏剪纸博物馆等永久收藏;倪秀梅还曾赴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瑞典、日本、韩国等国交流访问;方正县文化馆馆长徐光东以其多年的剪纸经验,发表多篇相关论文,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结语

方正的剪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起起落落,作为民间的艺术,它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文化瑰宝。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正的剪纸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终将越来越被认可,并将走出国门,受到国外友人的喜爱和高度评价,相信,方正的剪纸会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枫.中国剪纸的发展与创新[J].上海工艺美术,2003(1).

[2]志红.民间剪纸如何传承和发展[J].中国社会报,2004(5).

[3]高俊成.民俗文化[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4]刘锡城.非物质文化遗产[M].学院出版社,2009.

[5]李群.民俗[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

[6]志红.民间剪纸如何传承和发展[J].中国社会报 ,2004(5).

浅析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12篇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村落文化保护传承机制是文化礼堂建设的题中之义。一要明确职责, 建立和完善村落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机制。要确立村落文化保护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以政策和规定的形式明确文化站在村落文化保护中的职能、责任、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等。二要建立培训机制。采用课堂教授、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 对从事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传承人进行政策法规、乡村民间丈艺保护方式方法、业务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建立扶持、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村落文化优秀项目上应给予必要的资金保障, 如为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名优产品的长期展销平台, 并给予展位优惠, 让他们有公开展示和销售自己作品的地方, 以吸引更多的参观者;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给大师、杰出艺人一定的带徒津贴, 使传统村落文化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对优秀的村落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

二、发展壮大文化队伍

一要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村落文化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 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进行抢救性保护, 特别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 要尽力保护, 建立并落实老艺人补贴和奖励制度, 鼓励乡村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同时, 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 使乡村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二要加强保护人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 对乡村民间文艺有深厚感情和热情的专业队伍, 形成乡村民间文艺抢救、保护、研究和管理的人才库。三要加强普及性团队建设, 关心普及性团队不仅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展示群众的精神风貌, 而且有利于群众的心身健康, 增强群众的凝聚力, 发展壮大农村文化队伍。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既要扶持特色文艺团队的发展, 打造文艺精品, 提升团队品位, 又要关心普及性团队的日常活动, 引导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力争做到业余文艺团队整体水平要有新提升、服务要上新台阶、精品创作要有新成果、特色团队建设要有新成效。

三、搭建宣传推介平台

由于目前在乡村民间文艺保护方面还没有形式一种社会共识, 所以当前要特别强调做好宣传工作, 设计载体, 搭建平台, 引导公众参与, 突出宣传乡村民间文艺的内在精神价值, 树立公众的保护和享受意识, 自觉爱护文化遗产, 使子孙拥有并享用这取之不尽的巨大文化精神财富。一是设中心, 集中展示和交流。各乡镇 (街道) 要茌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乡村民间文艺展示中心, 充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实物、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形式, 全面展示乡村民间文艺保护成果, 不断增进全社会对乡村民间文艺的认识和了解, 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民间文艺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借会期, 主动宣传和亮相。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农村庙会活动, 组织村落文化的优秀项目如舞龙、打莲响等节目, 举行声势浩大的踩街宣传和表演活动, 并在主街道举办村落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展板宣传和民族民间工艺作品展示, 以此扩大影响、打响品牌, 有效传承村落文化。三是进课堂, 普及教育活动。把全县有代表性的村落文化项目编入乡土教材, 通过学校教育, 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艺, 培养少年儿童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感情, 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到村落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四、着力做好结合文章

就是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利用村落文化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把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农村中的许多宗祠庙堂里的匾额、楹联都铭刻着先贤祖训、治家格言, 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也传递着为人、劝世、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 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我们要深入挖掘整理, 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念, 使之发扬光大, 让农民在祖宗先贤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 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这必将有效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二是把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结合起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 组建民间表演队伍, 利用农闲、集市和民族民间传统节日, 开晨民间艺术表演活动, 弘扬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在此基础上, 积极挖掘农村现有的、自己身边独特的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 形成“一村一品, 一镇多品”的民间文艺表演格局, 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 让他们在劳动之余不出村就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兴起。三是把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要合理有度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充分发掘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向市场, 走产业化之路, 使我县的民间艺术项目成为一种朝阳文化产业。四是把村落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农村蕴含着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因子, 像古民居群、庙宇宗祠、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民俗风情、故事传说, 以及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恬静的田园风光、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 是一笔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也是都市里无可比拟的景观。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开发, 引导民资民力参与建设, 优化配置, 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 形成乡村旅游业, 就能进一步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发展乡村旅游市场。

总之, 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 开展村落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这项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已经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当代人肩上。让我们抱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共同奏响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之歌, 使村落文化之根在新昌大地代代相传、长盛不衰。

摘要: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既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广大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创新举措, 完善机制, 营造氛围, 在坚持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村落文化遗产资源, 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部门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机制,队伍,平台,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原则与方法[J].广西民族研究, 2008 (2) .

上一篇:网络口碑传播下一篇: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