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2024-08-03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精选12篇)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1篇

1 如何进行教育成功或者失败的判断

经过漫长的改革开放岁月, 我国已经和世界接轨, 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国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经全面落实, 实现了教育大众化, 并且已经成为了位居世界首位的教育大国, 这就目前取得成绩来看, 我国教育已经算的上是非常的“成功”了, 但是在社会上还是有诸多人对其不满。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教育公正性与公平性, 这也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在我国人们普遍都觉得只有享用良好的教育资源才能够让教育获得成功, 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都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就导致教育不公的现象出现, 所以人们就觉得享用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就意味着教育失败。对此不难看出, 人们认为教育公平性是基于社会公平基础上的, 如果不能够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那么在社会当中的发展情况自然也就是不同的, 这就导致不公平现象出现。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是个人以及家庭的不幸。

教育是为家国以及人民群众服务而开展, 同时还肩负着道德塑立以及知识传承的重任, 所以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满意程度是判断教育成功或者失败的一个最为客观的指标, 但是在理论上对教育指标分析, 我们分别要从外在向度以及内在向度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观察。

1.1 外在的向度

对于外在向度的观察相对较为简单, 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市场调查, 收集具体的数据, 然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考评, 另一方面, 也可以将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作为切入点, 将其进行比较, 经由我国教育历史以及国际教育的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并且还在继续以惊人的速度进行扩张, 并且人们配到教育资源也逐渐变多, 教育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 可见我国在教育行业的投资之大。综上所述, 外在向度对于教育成功和失败判断的客观指标就是:享有教育资源的充裕性以及可获得性。目前, 我国在这一方面所获得成就相当惊人。

1.2 内在的向度

对教育事业成功判断的内在向度具有三项指标: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公平对待、是否能够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教育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但是这三项指标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 非常难以进行客观评定, 但是相对外在向度来说, 内在向度更具影响力。

(1) 人们是否能够获得公平对待。

公平往往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所以人们想要获得教育的公平, 就必须要在基于社会公平的基础上, 然而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想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还十分的困难。

(2) 是否能够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

这个问题相比公平对待的要求而言, 难度更高, 因为想要保持对个人潜能的尊重, 就必须建立在平等的上, 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 想要实现教育平等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3) 教育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希望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是重视智的发展, 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力量相对薄弱, 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也是当下对于教育失败判断最为主要的原因, 对于这样的教育模式人们叫做“填鸭式”教育。

2 我国的教育焦虑现状

在我国教育焦虑的状况普遍存在, 具体就是指的担心孩子分配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从而影响到孩子社会上的发展,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2.1 独生子女居多

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的实施,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这就使得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大, 因为其高成本投入, 所以害怕失败的心理也就越严重, 提出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等等口号, 各个各样的培训班, 甚至是胎教层出不穷, 就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教育情结。

2.2 地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我国经济资源分配不是很均匀, 就导致教育资源分配出现不公平现象, 然而这一情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是行不通的, 这就导致教育竞争越演越烈, 使得处于竞争劣势的群体获得教育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差。

3 社会参加教育治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联系紧密, 虽然也提出了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理念, 但是其结果还是差强人意。

在当下有的教育甚至已经在向商业化转变, 严重的脱离教育本质, 目前由于一些重点院校的优势资源就是应试教育, 并且这些学校已经和当地政府利益精密结合, 要是一旦实行素质教育, 其优势将荡然无存, 对此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一般喊着素质教育, 然而却在推行这应试教育。事实上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产业化教育, 比如:择校费、资料费、创建培训班、重点班、普通班等等, 这样就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并且利用教育来创造经济效益是有害无利的。对此, 我们需要社会参与, 让其反映出社会诉求, 强化教育组织的自律性, 从本质上实现教育治理。

摘要:当下教育的成功或者失败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上去衡量, 然而社会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却是一个基本指标。当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教育出现不公的现象, 另一方面, 也有教育机构逐渐将教育事业商业化, 这就要大大降低了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这样就会使得人们对教育焦虑, 并且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这不仅仅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得不很好的发展, 并且还容易让学生走上歧途。对此我们需要对教育进行治理, 这就需要社会的参与, 充分发挥教育专业精神, 加强其自律性, 并且要彻底的摒弃教育功利主义, 从而实现教育的内在追求, 让教育本质得到体现, 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肩负起社会责任, 让教育走向成功。

关键词:教育失败,驾驭焦虑,教育治理

参考文献

[1]王洪才.教育失败、教育焦虑与教育治理[J].探索与争鸣, 2012 (2) :65-70.

[2]王安全.教育失败的人性理念及其修正[J].教育导刊 (上半月) , 2010, 3 (3) :5-7.

[3]宋园园.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学语文教育滑坡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探索与争鸣, 2012 (4) :77-79.

[4]于海阔.教育失败与不教而诛——《青春禁忌游戏》不只是游戏[J].电影评介, 2011 (7) :111-112.

[5]何康.不要轻易判断教育失败——回应《小刺猬》[J].思想理论教育 (下半月行动版) , 2009 (11) :91-92.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2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十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辽宁省学校安全条例》、《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努力提高常态化管理水平;以落实中小学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为核心,实现责任管理的全员覆盖;以强化安全教育和管理内涵建设为根本,从学生由被动教育、管理向自我教育和防护的本质转变;以队伍培训为重点,建立岗位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以隐患排查整改为突破,实现从运动式向规范化迈进,不断推动中小学安全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2012年与市教育局签订的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控制重大非责任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继续保持全区中小学安全工作稳定局面,使中小学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再提高一个新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安全工作

1、深化制度建设

(1)进一步完善15项中小学安全工作制度。结合我区中小学安全工作实际,对15项安全工作制度进行重新修订,使之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责任制,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人,深化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2、加强队伍建设

(3)继续做好新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岗位安全培训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持证上岗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专业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工作能力。

(4)组织对全区中小学主管副校长和安全主任进行安全专业知识培训。各学校要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为重点,结合学校实际对全校教职工和中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处理能力、安全管理水平,把对领导、教师的安全培训工作纳入校本培训计划。

3、落实安全教育工作

(5)认真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工作。10月份拟以法制教育为主题,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6)要认真落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普通中小学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的实施意见》(沈教发[XX年]113号)精神,认真开展安全教育进课堂以及落实“六项安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教育功能,拓展安全教育的新形式,建立健全规范性教育模式。坚持每月两课时(其中,一课时为安全常识教育,一课时为法律常识教育。),做到有教学计划,有专职教师,有教案,有教材。

(7)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评比。以中小学安全知识为内容,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安全主题班会评比,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规范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8)认真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加大常规管理力度,坚持安全工作自查与检查指导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及校产安全。教育局年度至少开展五次安全大检查,学校至少开展八次安全大检查。

(9)积极推进隐患整改规范化。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要以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方式通知,明确责任,督促学校限期、限时整改。学校要建立重大隐患整改登记、上报制度,做到定期排查,定期整改,实现隐患排查整改由运动式向规范化迈进。

5、完善应急管理工作

(10)全面规范应急管理工作。中小学校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各类安全工作子预案,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活动。要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加大对全体师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6、做好学生乘车安全工作

(11)认真做好学生乘车的安全教育工作。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开展学生乘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乘坐“三无”车辆,确保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切实做好学生“实名制”乘车工作。

(12)继续做好学生乘车的摸底调查工作。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季节变化情况,调查统计需乘车学生的人数和车辆需求情况,并逐级上报。积极主动配合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打击“三无”车辆。

(13)要督促家长和车主签订《中小学生安全乘车协议书》,监督车主履行安全行车义务。要充分调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对学生乘车安全的监督举报作用。

(二)综治工作

7、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14)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要继续深入贯彻法制教育“四落实”工作,通过法律专栏、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征文、演讲等形式进行“两法一例”宣传活动。继续发挥学校法制教育队伍优势,突出法制校长作用(本学期授课不少于两次)。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到少管所等法制教育基地参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15)认真开展反xx教育活动。要加大对“flg”xx组织的警示教育力度,通过举办报告会、征文等活动,教育学生认清xx组织的危害和实质。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化解,认真、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

(16)积极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大禁毒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发挥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的表率和榜样作用,使禁毒教育工作渗透于平时,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主动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受毒品侵害。

(17)积极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好市区两级教育与法院部门联合搭建的“法官进校园”的工作平台,主动与区级法院沟通、协商,做好区级“法官进校园”工作的对接工作,切实将聘请的法院“法制辅导员”纳入到学校法制教育中来,积极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和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

8、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18)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作用,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治理后反弹。要确定综治联络员、信息员,及时向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反馈校园周边情况信息。

(19)进一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要继续按照“平安校园”创建标准,积极做好各项防范和管理工作,确保“平安校园”在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0)继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落实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校外人员扰校、小商小贩违法占道经营等现象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9、做好帮教转化工作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3篇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斌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2013年我省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阐述了我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拓宽学生成才发展通道;五是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王斌伟强调,教育局办公室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综合中枢机构,起着连接上下、协调四方的作用,各地要紧密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工作,要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和论述,当好理论先行的排头兵;二要加强调研,出谋划策,将第一手资料在第一时间反馈到决策中枢,当好参谋辅助的排头兵;三要抓住重点、使督查督办制度化、规范化,当好贯彻落实的排头兵;四要创新管理,提升效能,当好转变职能的排头兵;五要加强宣传,主动引导,当好营造良好社会和舆论环境的排头兵,各教育部门办公室要加强教育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主动策划组织教育新闻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新闻的公信力、感召力、影响力,充分运用各种主流媒体,进一步营造社会各方面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姚侃在会上代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王创作了发言。姚侃首先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采取有效措施,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他强调,办公室是教育局综合中枢机构,既是政策落实的前哨,又是服务保障的后院,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各地教育局办公室要立足本职岗位,将提升工作水平落到实处。一要发挥好统筹协调的作用,发挥统筹各方、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增强主动服务、超前服务意识;二要发挥好参谋助手的作用,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积极出谋划策;三要发挥好建章立制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循有章、守有矩、为有依;四要发挥好督促检查的作用,真正做到敢督敢查、善督会查、真督实查;五要发挥好信息报送的作用,认真分析研判、综合整理、提炼观点,切实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六要发挥好新闻宣传的作用,抓住新推出的“广东教育”微信公众号这一契机,加强舆论引导,抢占新媒体阵地,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希望各地继续配合与支持广东教育杂志社的教育宣传工作;七要发挥好规范管理的作用,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八要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配合省语委办大力推动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积极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三下乡”活动。

广东教育杂志社社长陈湘年在会上作了发言,他对过去一段时期广东教育宣传工作作了总结与汇报:一是广东教育杂志社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的中心工作,创新形式,积极扩大教育宣传和信息覆盖面,增强教育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使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各市县教育局办公室充分利用省教育厅主管主办的《广东教育》等教育主流刊物,开展宣传工作,为广东教育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二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师非常支持“创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打造南方教育高地”专项工作,创强热情高涨。同时他对2014年教育宣传工作的重点进行了阐述,继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发挥好教育新闻宣传主流媒体的释疑解惑、凝聚共识和典型引路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指出教育宣传工作要心系基层、心系人民、改进作风文风,要创新传播宣传方式,拓展传播途径,把人民群众的声音反映好。广东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教育期刊,要充分发挥教育舆论引导与宣传喉舌的权威作用,要成为我省大、中、小学广大师生的优秀精神食粮。他希望各地教育局办公室组织广大师生向《广东教育》《高教探索》《师道》《广东第二课堂》等教育期刊投稿,合力办好教育,创品牌,出精品,共同为我省“创强争先建高地”摇旗呐喊,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多作贡献。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碎片化,整体性治理

一、整体性治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启发

(一)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整体治理又被称为整体性治理 (holistic governance) 、协同治理等[1]。该理论的出现是针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政府管理改革所强化的碎片化状况的一种战略性回应, 它批判新公共管理 (new public management) 的市场化过分看重个别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 忽视措施间的关联性与政策整体性, 无法创造整体与长久的效益[2]。由此, 产生了诸如转嫁、项目和目标冲突、重复浪费、缺乏沟通和各自为政、服务质量差、管理整体效能损耗等“棘手性”问题。整体性治理理论创始人之一的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思 (Perry Hicks) [3]强调要建立组织机构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关系, 达成有效的协调与整合, 以确保彼此的政策目标能够连续一致, 政策执行手段能够相互配合, 创造相互强化的效果, 进而达到合作无间的目标治理行动[4]。行动的关键就在于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基础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首先, 从技术、组织、关系和行为的再造的角度对管理进行重新整合;其次, 建立以需要为基础的整体主义;第三, 推动组织的数字化变革。

(二)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重塑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成为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的管理模式创新的时代背景, 也导致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政府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具有突出的相似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面临着“碎片化”和“棘手性”的问题, 直接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不小、实效性不佳[5]。所以, 有必要从“大思政”的角度, 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反思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出路, 也要加强高校党团学工、教务后勤等相关部门协同, 形成整合之力。因而, 需要对整个思想教育工作进行组织重构,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强大的技术平台, 实现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 充分信息共享, 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散化、碎片化问题, 借鉴整体性治理的理论启发,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性, 构建“大思政”的管理理念, 实施职能重组, 强化信息技术支持, 健全管理者、施教者、受教者参与的系统性工程。这对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重塑策略

(一) 培育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乃是一种“源于人、为了人、发展人”的交往实践活动” (蒋平, 2013) 。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建构就是将教育深深扎根到这一目标体系下。通过倡导建立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个体发展为基本指向, 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落实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上, 最大化满足学生需求的生本观念和整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相结合, 注重高校内部各部门的整体性协调、整体性整合、整体性责任等关键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真正落实国家提出的“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三育人标准, 注重这一标准本身就不是分开的而是系统有机的整体, 其中组织管理模式是将三个目标有机整合的重要方面, 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过管理机制和流程的重塑有针对性地提高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的效果,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既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整合, 更强调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上的整合, 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管理者、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乃至所有教辅人员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上发挥作用, 形成相互肯定、相互认可、相互理解和相互促进的和谐存在、共同发展的“共在性”和“共生性”关系, 在发挥各自作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达成行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实现无缝隙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追求共同生成和合作育人的目标, 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协调、整合、责任为策略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低效困境。

(二) 构建多元统一的大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能目标、资源、信息的分散化问题, 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 塑造大思政的整体性教育模式。这首先需要科学定位高校管理部门、思政课教师、学生社团、学生的各自功能和责任,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以及授课教师教育的提供者的角色向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者角色转变。从整体上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应积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对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育组织、教育服务进行全面思考, 避免各职能部门之间在塑造大学生思想道德人格、心理健康素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内耗以及各部门在教育内容和管理过程中的重复。希克斯认为, 整合的程度越高, 凝聚力就越大, 各自为政就越少, 部门间连接就越紧密, 管理的效果就越好。通过整合人力、物力资源, 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因重复性教育而引起的排斥感, 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的兴趣, 提高教育效果;同时也使教学部门和各相关工作部门的工作相互补充、互相增益。设计合理的部门信息共享和风险承担机制, 整合同一层级或不同层级教育部门间业务, 为学生提供单一的窗口式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形成“一站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建立党宣、团学、教务后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认知整合一体大思政教育体系, 从而为学生的成人、成才过程提供无缝隙服务。在这个体系中不再是各管一块, 而是建立以联合为特征的组织管理形式, 围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制定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计划, 形成以共享为特征的管理机制;同时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配置, 作为高校来讲, 具体的资源可以包括有形资财、人力资源、文化内涵与管理体制等, 这四方面均属于其最重要的资源, 而资源的配置重物轻人的问题长期存在。

(三) 重视共享的信息资源分析和使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每位同学建立完整的个人信息系统, 打破信息的部门化属性, 实现信息共享, 实现对学生的全信息管理。根据学生信息的整体掌握, 进行信息分析、信息追踪, 打破信息的部门化属性, 实现信息共享, 实现对学生的全信息管理。根据学生信息的整体掌握, 进行信息分析、信息追踪, 采取事先引导、事中介入的主动教育型模式,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采用必要的主动介入机制。

(四) 实施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控制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等于思想政治教学, 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职责, 因此,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质量的控制与评估, 形成教师这一主导性控制元、学生主体性控制元、管理者监督服务者这一控制元三位一体, 相互协调,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目标, 才能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有不同的变量, 有的是可控变量、有的则是不可控的变量, 或者说不完全可控变量, 所以, 需要分析教育过程的不同变量采取不同管理办法, 采取整体多元的策略机制。

参考文献

[1]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451.

[2]彭锦鹏:全观型治理:理论与制度化策略[J].台湾政治科学论丛, 2005, (23) :61-100.

[3]佩里·希克思 (Perry Hicks) .整体政府 (Holistc govanent[M].面面俱到的治理:建立整体性政府的战略 (Govanent ngintheround:strategiesfo hollstic govnent, 1999) [M].迈向整体性治理:新的改革议程 (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 2002) [M].

[4]Perri 6:Diana Leat, Kimberly Seltzer and Gerry Stoker[2002],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PALGRAVE.p31-33.

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第5篇

当前,教育乱收费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对此,我们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学校,走访学生、教师和家长,开展了调研,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分析,认为造成教育乱收费的原因很多:如政府投入不到位,硬性摊派,择校,解决学校危房,解决“普九”欠债,改善教学条件,提高福利待遇,一部分企业事业单位以学校为市场,以学生为盈利对象和搭车收费等等。为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提出几点思考:

一、对规范基层教育收费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教师补员、农村寄宿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建设等,基础教育经积聚了较丰厚的教育资源,对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整体上看,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与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制约了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教育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教育收费属政府行为,政策性强,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党的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稳定大局。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不仅是加强教育系统思想作风 1

建设和行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当前,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依然是中央、省、市一再强调的纠风工作重点,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与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力度解决好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对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治理教育乱收费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真正减轻农民负担的实际体现,也是依法治教,推动教育健康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的需要。

二、收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由于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全免费,总体上中小学乱收费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离上级的期望与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1、个别学校学生存在征订规定书目以外的教辅材料;

2、个别学校收取了学生的毕业证费、试卷费、校服费等费用;

3、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印制了一些检测试卷,并向学生收取了文字印刷费。

4、个别学校存在向高中毕业班学生收取补课费。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一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办学设备耗资较大,如:学校的达标建设教学设备的更新投入;对教师的业务培训的加强;学校重新布点后燃料费、水电费的增加等。所以,目前各个学校的经费问题仍然感到十分紧张。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择校现象增加。由于全县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效益存在差异,加之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县城好的学校上学。因此,产生了学生家长要求学生“择校”行为的发展呈上升趋势。三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法制建设相对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日趋完善,教育投资体制由过去政府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而学校的法制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不能完全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这一点在教育收费问题上较为突出,同时学校的依法治教制度、措施还不健全。四是在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上不适应发展需要。教育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广大的教育消费者,对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效益等应该有知情权、建议权及监督权,但是作为山区贫困小县,高中仅县城才有,近年来由于交通不便,环境较差,教师待遇跟不上、大量人才外流,师资力量较差等原因,导致部分优秀学生初中一毕业就到市级或外地学校高价求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县高考升学率,社会反响强烈。在底子差,基础薄弱,绝大

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居住偏远、分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仅交通费就给学生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基于此,个别学校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就要求学生补课,弥补学生知识缺陷,同时也节约了学生往返的交通费,这就产生了却有向高中毕业班学生收取补课费的现象,今年以来,由于各级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整治力度,这种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综上,造成中小学教育乱收费或不规范收费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客观原因的制约,也有主观方面的问题,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操作层面的问题,因此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三、对教育收费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一)、加强政策法规教育,源头预防,实现长效管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是体现诚信和政府公共形象的主要部门,要把治理教育乱收费纳入社会诚信的建设体系中,使外在的政策化为内在的自律,把依法办学,诚信办教育,作为对社会的承诺,努力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

(二)、把教育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教育师德水平,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形象,以教风、校风促政风行风建设。

今后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收费与行风评议工作结合,促进规范收费。以规

范学校收费工作作为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将收费的依据、标准、程序、纪律要求等政策内容和咨询办法、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开。二是规范学校的教学活动。要求学校不得以补课、办特色班、提高班、重点班、快慢班为名进行收费,不得强行学生买保险、订校服,特殊情况也应该免费或以减轻家长的负担为前提。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按规定的课时要求讲课。三是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与学校校务公开活动相结合。把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工作与中小学校务公开工作紧密结合十分必要,这样既密切了学校与学生、家长、社会之间的联系,又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是要加大检查、纠正和查处力度,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造成恶劣影响屡教不改的,坚决予以查处,在达到充分发挥案件查处的教育治本功能。

盐津县政府纠风办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6篇

现代家庭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目的观,要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多方面自由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作为培养目标,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

一、世界十大顶尖家训的文本分析

笔者对世界十大顶尖家训的文本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其真正价值在于背后隐藏的核心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启蒙教育、家风家范、追求真理、习惯养成、目标计划、精神品质、金钱观念、构筑人脉、社会关注、家族精神等十个方面(见表1)。

世界顶级家训重视启蒙教育,强调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引领作用。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文化启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让孩子亲近自然,在自由伸展中培养想象力、个性与良好品质;告诫孩子暂时的不顺、笨拙和不适应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世界顶级家训强调家风家范。父母要做到言传身教,夫妻之间的和睦共处、平等对待对于孩子而言是最好的教育;当孩子在不利处境中,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孩子一起成长。这些都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教育意蕴。

追求真理,是西方崇尚的重要价值观。重视对孩子的科学启蒙,让孩子明白追求真理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但过程是艰苦的,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并随时迎接新的挑战。作为现代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设追求真理的良好环境。

世界顶级家训重视对孩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为孩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作为非智力因素,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一定要在习惯养成上多下功夫。

优质的家庭教育特别重视目标计划的培养,让孩子明白只有扎实地实现每一天的计划,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成功。也强调培养孩子遵守时间的习惯,制定时间计划表,有效地管理时间。作为现代家长,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更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坚毅是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的品质。坚毅的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比智力、学业成绩或长相对人的影响更为深远,被誉为最为可靠的显示成功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孩子在将来任何领域获得成功。这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顶级家训重视对孩子金钱观念的培养。让孩子从小接触金钱,并学会合理消费,正确对待金钱。培养孩子的金钱管理能力与理财意识,有利于适应进入社会后经济生活的需要。对金钱观念的教育,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是薄弱环节,亟须加强。

顶尖家训中关于构筑人脉的内容较多。获得大量的人脉,对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孩子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则。作为现代父母,应积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和人脉关系。

世界顶级家训重视孩子对社会的关注。教育孩子要积极地为社会贡献力量,努力帮助贫困的人们,积极地支持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慈善活动。而在我国家庭教育中,孩子从小就被局限于学校之中,偌大的社会被遮蔽了,这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世界十大家族的成功,都有世代传衍与历久弥新的家族精神。家族精神是一种传承,具有激人奋进的力量。在这种精神濡染下所形成的人格将深深地影响家族中每个人的文化性格。作为现代家长,也要重视对孩子家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二、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启蒙意识薄弱

《易经》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说,对童蒙之初的孩子,要加以正确的启迪和有益的教养,当是圣人的功业。幼儿一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长大后可以“正性”“养心”“成德”。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作为孩子的启蒙之师,承担着重要的教育使命。现实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模式,忽视了对孩子情感的关注和情绪的体察,缺乏对孩子进行有效启蒙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造成现代家庭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成才观”走向偏差

调查数据表明:“87.2%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点中学,只有12.8%的家长能够接受小孩就读普通中学的事实;而在大学阶段,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读重点大学的家长仍高达74.8%,只有25.2%的家长能够接受就读普通大学的事实。”“有81.1%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升上大学本科才是成才,甚至有58.6%的家长认为考上研究生才算成才;只有2.5%的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考上大学,只是高中或中专毕业,但只要品质好,身体好,能力强,也应该是成才。”[1]在这种错误的“成才观”的影响下,家庭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道德情感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家庭教育目的观正走向偏差。

(三)不良的“代际传递”

代际传递是指父母一代传递给子女的各种特征,包括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许多不良的家庭教育问题都可以从父母一代找到原型。这里说的主要是不良的代际传递所造成的影响,如家长习惯于用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若他们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偏差,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造成了各种不良的家庭教育问题,是造成现代家庭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我国家庭教育的治理之道

(一)加强孩子的启蒙教育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发挥着关键的教育和启蒙作用。父母优雅得体的行为举止、适当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启蒙教育能力,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的道德启迪。为此,现代家庭教育的治理必须要加强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的意识与能力,良好的启蒙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加强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在这一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要重视对孩子智力水平的开发、良好习惯的养成、道德情操的熏陶、思维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以及完整人格的塑造。

(二)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由于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使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压抑了孩子的天性。所以,现代家庭教育中首要的是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绩,意识到相对于学业成绩,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更为重要。忽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这样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是一个高品质、高境界的教育。

(三)重视家族精神的传承

相对于西方国家对家族精神的传承,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普遍缺乏对家族精神的重视,家族精神的传承已经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治理的重要环节。传承家族精神,首先要传承家族文化。家族文化中良好的传统习俗、处世之道、价值内涵、家风家范和家训都值得后代学习和继承;其次,弘扬家族精神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相对于有形财富的传承,家族精神这种无形财富的传承要困难得多。让孩子去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家族中的“重要他人”,让孩子明白家族是历代前辈共同奋斗的产物,作为晚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家族文化,特别是学习家族成员艰苦奋斗的精神,这对处于现代社会的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四)树立全面的家庭教育观

现代家庭教育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要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多方面自由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作为培养目标,这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德国一名教育家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中。”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治理,首先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观,回归家庭教育的育人属性,促进家庭教育育人行为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彭顺生.当前中国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广州市家庭教育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154-156.

【石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7篇

一、示范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 满足岗位需求, 融入企业文化。

专业广泛开展了行业企业调研, 并把行业企业调研经常化、制度化。通过深入调研分析, 明晰了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明确了专业办学定位, 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 使教学内容满足岗位需求, 同时把行业企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程。通过行业企业调研, 促进了校企沟通, 为合作机制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

2. 创设“实境育人”的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从组织建设入手, 成立由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组织, 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根据行业发展和岗位工作需要, 确定专业就业岗位和服务方向, 明确专业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教学内容, 突出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技术两项核心技能培养, “监治并重”成为教学重点, 依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融入行业企业专家广泛参与, 参照企业岗位工作标准进行教学质量考核;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展技术服务、职工培训和科研, 做到了真正“校企融通”。在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各环节, 创设“实境育人”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通过一系列学习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动手动脑结合, 学习实操交替, 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并重, 实现“学做结合”。校企融通合作机制的建立, 使专业能站在行业企业角度, 审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把“校企融通、监治并重、学做结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化, 使之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

(二)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走访企业环保岗位, 分析岗位工作任务, 参照行业企业标准, 突出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按照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要求, 构建了课程体系。具体安排上, 按照通识知识与基本能力培养在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在后、素质教育贯穿始终、课程与实习实训相互交叉耦合的原则进行总体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 按照“学做结合、能力递进”模式安排课程;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实习比例, 突出核心技能培养, 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知识积累、技能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为学生就业及以后的岗位迁移做好储备, 培养复合型环保人才。

(三) 教学内容选取及课程标准编制。

通过岗位工作调研, 收集现场一手资料, 对课程对应的工作岗位及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进行认真分析, 重构教学内容, 贴近实际工作优选教学内容;依据实际工作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来设计课程学习项目及教学实施, 项目设计做到内涵逐步丰富、能力逐步提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其中;学习项目的实施基于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来组织,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做结合”, 同时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此外对每门课的教学实施条件和考核标准进行全面细致研讨分析, 编写成指导性的内涵丰富、设计周密的课程标准。

(四)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 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对每个学习项目和任务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明确每个学习项目和任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及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学习场地、所需教学资源、课时等内容, 使教学组织更明确、具体、有效。

(五) 实施“学做结合、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

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以具体项目为“纲”, 统领工艺或方法选取、实际操作、原理解释、能力和素质拓展等环节。项目学习过程一般包括获取信息、制定计划、项目实施和效果评价四个环节, 学生具体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采用讲练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训操作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习结合等方式, 融“教学做”为一体, 学生为主体的“实做”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起到关键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探究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得到运用, 多媒体、视频、仿真软件、实训、现场实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被普遍采用, 达到了教学组织严密、教学安排合理、教学过程充实、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效果。

(六) 探索“学习场所轮换”的教学组织方式。

专业探索了“学习场所轮换”的教学组织方式。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学习场所分别在校内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校内实习车间、校外实习基地轮换进行, 并通过不断完善组织和制度建设, 保证了“学习场所轮换”的实施, 把“实境育人、环境育人、合作育人”落到实处。为此, 专业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增加了实训实习岗位, 同时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担任课程、实训和实习指导教师和职业导师, 全程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训实习。

二、专业改革建设的再探索

虽然示范建设给专业带来很大成效和改变,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一是对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三是校企评价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有待改进和完善。

(一) 学习思考创新, 营造改革环境。

采用学习、研讨、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 继续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 继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改革, 在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创新思维, 引入行业规范、职业岗位标准和国际标准, 建立全球思维和国际视野观, 以适应环境保护国际化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满足岗位要求, 在教学组织上突出校企合作、学做结合, 在环境建设上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职业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二)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达到深度融合。

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也是校企双方共赢的需要。专业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原则,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加强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 通过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措施, 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深入展开;通过教学内容更新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使行业企业调研经常化制度化, 随工作岗位需求同步更新教学内容, 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和岗位需要;安排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服务锻炼, 保持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 使教师专业能力与专业发展相适应;探索专业与企业利益的共同体, 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特长, 实现共同发展、互惠互赢。

(三) 以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 探索合理的评价体系。

以提高学生质量为目标, 进一步完善社会、企业、毕业生和学校的四方评价体系, 形成多方考核评价机制, 使考核更全面客观, 有效指导教学改革;建立学生质量评价反馈制度, 及时获取企业和家长对毕业生的评价信息, 建立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公示制度, 发布就业信息, 对比就业状况, 指导专业建设与调整;拓宽评价考核的内容和形式, 在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考核的同时, 更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核, 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和思想考核, 关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使评价体系更加合理。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期间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设计及课程标准编制、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同时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 进行了专业改革的再探索。

关键词: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榕明.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8篇

从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公民教育到转型初期现代意义上公民教育的初步确立,再到21世纪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近百年来俄罗斯公民教育伴随着社会转型经历了历史巨变,“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不同时期的国家体制主导了公民教育的发展”。[1]当前学界对俄罗斯公民教育的探讨囿于目标、内容、方法等具体领域,而对更为深层的公民教育变革与国家发展之关系等问题关注甚少。事实上,作为现代国家构建的工具与结果,公民教育与国家发展历来息息相关。国家发展状况很大程度受制于国家治理2模式的择取。由此,本文尝试从国家治理视域探讨俄罗斯公民教育的百年历史嬗变。问题是,近百年来俄罗斯国家治理经历哪些变迁?公民教育发生何种相应的变革?国家治理模式演进与公民教育具有何种内在关系? 本文将俄罗斯公民教育的百年历史变革置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路径中展开探讨,以期回答以上问题。

二、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与公民教育的训导说教

(一)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边际性调整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逐步经历国家对经济与社会制度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开端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构建了基本蓝图,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统一管理。当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揭开了苏联国家改造并控制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的序幕。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之后发起狂飙突进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促使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达到高潮,最终形成国家渗透至社会与经济各领域、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包罗万象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由“政治上高度集权的政党 - 国家体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官方意识形态的‘训导制度’以及高度组织化等级化的‘单位制’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控制”[2]三大基础性制度相互支持构成的系统。换言之,这一时期权力与职能无限扩张的“万能政府”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其试图以高度的“计划理性”操控整个社会,并构建起层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以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 推进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逐渐显现中央经济体制的效率衰竭与经济增长下滑、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致使“制度僵化”、制度合法性衰减等诸多难以克服的内生性危机。赫鲁晓夫时期尝试对斯大林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进行改革,相继进行农业政策调整(1954年)和“工业建筑业大改组”(1957年),但国家对经济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职能的过分削弱,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混乱。之后的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按照实行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刺激的思路实施“新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亦半途而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危机四伏,改革已势在必行。戈尔巴乔夫实施“加速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宏观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该战略反而导致国民经济的衰退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戈尔巴乔夫转而推行“新思维”指导下的以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为三大要素的政治改革,改革以失败告终并导致苏联在极短时间内陷入失控和解体。很显然,列宁和斯大林时期日渐形成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贯穿于苏联整个发展历程,其中不乏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政府希冀通过周期性局部改革对其加以调整,但占据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公民教育的训导与说教

苏联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的有效运行,不仅需要庞大的权威体制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安排得以贯彻落实,同时需要一套“维持单向度权威并试图从外部灌输道德观念和重新构筑人们心灵的训导制度,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公民教育成为训导制度的主体”。[3]在苏联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下,公众需要反复接受各种公民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除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外,共青团、工会、妇联、少先队、“十月儿童”、各种社会团体,以及工厂、集体农庄和国家机关都被整合到全能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中,肩负着公民政治教育的职能。列宁在1919年起草的俄共(布)新《党章》明确指出, “无产阶级专政时期,学校除了传播一般共产主义原则,还应在劳动群众特别是半无产及非无产阶层中传播无产阶级思想及其教育主张,从而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4]自此学习传播共产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成为苏联公民教育的核心要义。“苏联时期公民教育日渐形成包含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自觉纪律、生产劳动及美学等教育要素的结构相对完善、形式基本稳定的综合体系,其中的核心内容通常是爱国主义及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教育”。[5]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劳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得以加强,特别强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教育的说教和训导对于提高当时民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激发民众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的无私精神等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和60年代以来,伴随国家秩序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绩效的下滑,公民教育脱离实际生活而逐渐流于形式和教条化。同时,对资本主义制度大加挞伐以及对自身社会问题掩盖,导致社会民众对国家的冷漠与消极抵制,公民教育吸引力和成效不断下滑。 年轻一代对马列著作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青年人自行组建流行音乐爱好者协会、体育俱乐部以及文学团体等相对独立的文化活动,要求彰显自身独立的社会价值。关于这一时期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的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较低,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原因一方面在于公民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现矛盾, 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完全由国家控制,形式单调、 枯燥乏味”。[6]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的边际性调整,苏联公民教育逐渐增加经济教育、法制教育、家庭伦理教育等新内容,以期更好地培育新型共产主义接班人。

需要指出的是,苏联时期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下的公民教育并非现代意义上立足“公民”角度实施的教育,而是注重从“人民”视角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列宁、斯大林时期将“人民”看成是道德建设的主体,强调利用先进的道德激励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认为“在当时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势下,‘公民’概念无法区分阶级之间的差异,难以表示阶级之间的政治和思想道德斗争,因而尚未具备成为全社会普遍的道德主体的条件”。[7]同时, 苏联高度集权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决定其在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严重失衡,公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义务观念,忽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总体而言,苏联时期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下的公民教育进行简单化的、教条主义的强行说教和训导,最终伴随国家的失序解体,年轻一代滑向迷茫、颓废的精神深渊。

三、秩序分裂型国家治理模式与公民教育“西化”及去意识形态化

(一)秩序分裂型国家治理模式

1991年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但其在急剧变革之中未能设计一套清晰的治国方略,“叶利钦延续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向,但在步骤方法上有所不同”。[8]1992年,叶利钦政府开始推行“休克疗法”的激进式改革,“欧洲 - 大西洋主义”成为其国家治理的观念基础。“休克疗法”改革的倡导者和推行者盖达尔和丘拜斯为首的“圣彼得堡帮” 强调,“俄罗斯在20世纪发展成为官僚主义国家, 使现代历史可怕地扭曲了……俄罗斯在新形势下正确的发展道路是改革社会经济制度结构,重新走上与欧洲统一的西方道路”,[9]尽快实现俄罗斯的全盘“西化”。因此,叶利钦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改革首先缩小国家职能范围,加强自由市场机制对社会各项活动的自发调节,结果造成政府的制度能力、秩序治理能力极度弱化。其次,经济转型实施以自由化、私有化和宏观稳定为核心的“休克疗法”,全面引入自由市场经济,造成经济混乱及深度衰退,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再者,作为一种社会动员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以及为“休克疗法” 提供合法性支持,叶利钦政府倡导引入西方公民社会结构理念发展俄罗斯公民社会,但由于公民社会自身发展薄弱,基于公民社会的公民认同和公民文化难以成长,“诚实、信任、守法、宽容等美德尚未被主流社会认可,相反,猜忌、欺诈、违法及不宽容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10]总之,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试图通过激进变革实现建立“公民社会、法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的理想目标,但事实证明“俄罗斯向资本主义和民主的转型是一个更为复杂和长久的过程”。[11]新自由主义转型战略促使政府过度退出、调控能力严重弱化,政府被寡头集团俘获无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和秩序治理; “休克疗法”导致经济制度改革严重扭曲和市场的低效配置;经济利益与权力规则结合加剧了社会分化,公民社会发育不足且呈现严重的功能异化和整合失灵。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大制度系统都出现了严重的功能紊乱和协调失灵并形成恶性循环关系,自然导致“一种‘政府失灵’、‘市场失灵’ 与‘公民社会失灵’相互交织、相互强化的混乱无序的秩序分裂型国家治理模式”。[12]可见,“叶利钦极度推崇的新自由主义及其改革实践,并未成为国家治理的有效路径”,[13]最终呈现出一个以“弱国家、破碎的经济和脆弱的政权”为特征的“伤痕累累的新世界”。[14]因此,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很大程度是“破旧有方”而“立新无术”,借助新自由主义转型战略摧毁了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转而陷入一种秩序分裂型国家治理模式的制度陷阱中。

(二)公民教育的“西化”与去意识形态化

苏联解体引发了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意识形态的真空以及道德价值的混乱。据调查,“1992~ 1994年,社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表现出的政治冷漠、与社会疏离成为俄罗斯的‘社会病’,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支持率却从1989年的17%上升至1994年的33%”。[15]这一切促使叶利钦政府必须迅速发展公民教育。在叶利钦政府激进民主化进程的推动影响下,“公民教育”于1993年首次出现在俄罗斯《教育百科全书》中,并将其定位为通过政治、 伦理、经济、生态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培养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等公民素质。此后,叶利钦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文件使公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以确立,并调整了公民教育发展战略和具体方针。 如《关于俄罗斯联邦普通教育机构中的公民教育》 明确将公民教育列为人文教育的基本目标,1995年《关于俄罗斯联邦宪法及公民教育研究》的部长圆桌会议强调,俄罗斯公民社会及法制国家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公民教育的实施成效。1996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规定,“教育的首要原则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家庭和国家,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权利及自由”。[16]而且, 这一时期国家公民教育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纷纷创建。1999年,俄罗斯成立国家公民教育中心,负责组织与指导全国公民教育的开展。社会组织机构如《教师报》报社等创办了“公民教育地区联合会”,并通过出版教材、培训教师等具体实践推动了公民教育的发展。由此,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在俄罗斯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同时,在叶利钦政府新自由主义转型战略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公民教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西化”特征。新自由主义改革推行“全盘西化”,引入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 社会上各种政治思潮、政党组织迅速滋长,使得当时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陷入极度混乱的境况,传统的爱国主义成为嘲讽的对象。另一方面, “叶利钦政权对民主秉持片面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理解,强调民主的要义是政治上的绝对自由,主张照搬西方民主的政治经济体制”。[17]很显然,这些都促使西方的公民教育模式成为叶利钦时期公民教育发展的模板,西方尤其是美国的部分政治及人权组织作为俄罗斯开展公民教育的指导及顾问, 通常通过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培训优秀教师、开发系列课程等具体路径, 向俄罗斯介绍、传授其公民教育的理念、策略及方法。然而,全盘西化的公民教育在俄罗斯本土严重“水土不服”,其最终后果是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大肆盛行,意识形态陷入异常混乱的境地。

同时,由于叶利钦时代的教育改革是基于政治改革优先的社会转型大背景下进行的,消除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教育中的影响,去意识形态化成为公民教育的重点。叶利钦政府以民主的名义彻底改革并消除苏联的意识形态及其教育影响。学校开始被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严禁学校中建立政党和宗教组织;改革课程,取消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有关的课程。“这一时期学校公民教育对去意识形态化的极力推崇,加之俄罗斯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崩离析,最终促使社会民众尤其是青年人政治信仰的缺失及政治冷漠而一度陷入无尽的迷惘之中”。[18]

四、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与公民教育的重构

(一)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建构

2000年,普京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对国家治理政策进行大幅调整,从对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制度的狂热推崇,转向冷静务实地从俄罗斯历史与现实出发,重新探索切实有效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模式建构的道路。普京执政的基本路径是构建“强有力的国家”、发展“有效的经济” 以及整合“俄罗斯思想”。首先,强化政权建设,构建强政府。“对俄罗斯而言,强大的国家是秩序的保障,亦是变革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力”。[19]具体而言,在保持宪政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改革联邦体制, 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体系;改革行政体制,打击官僚腐败以提高政府效能;取缔影子经济以解决寡头干政问题,强化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再者,构建可控、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普京看来, 新时期俄罗斯经济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需要国家调控的地方,就要有国家调控;需要自由的地方,就要有自由”。[20]质言之,俄罗斯经济发展应坚持走市场经济、民主原则、俄罗斯现实三者有机结合的“第三条道路”。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强化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加快经济结构改革、深化产权改革等。最后,整合社会秩序。“基于俄罗斯当前主要政治力量信奉多元价值、缺乏凝聚力的社会现实,开展富有成效的建设性工作必然是无法达成的”。[21]因此,普京政府推出了以俄罗斯传统价值观为基础的“俄罗斯新思想”———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作为思想的聚合体,“俄罗斯新思想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与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特别是与俄罗斯20世纪历经考验的价值观有机地结合”。[22]同时,普京政府注重对公民社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公民社会发展处于国家“可控” 限度之内,并与政府互动协商,对国家发挥建设性作用。可见,普京时期国家治理模式的调整以构建具有强大制度能力和秩序治理能力的强政府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培育运行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整合日趋分化的社会结构,从而“使俄罗斯逐渐摆脱种种混乱与衰败,朝向一种‘秩序整合’型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23]实践表明,历经十余年的内外革新和励精图治,整合国家整体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治理目标得以初步实现。

(二)公民教育的重构和爱国主义的全面凸显

基于俄罗斯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爱国情感低落的社会现实,对普京政府而言,构建能凝聚国家、社会、民众的统一的价值观已迫在眉睫。为此,教育界开始反省公民教育“西化”的做法,认为必须在兼顾国际经验与国家现实的基础上实行公民教育,呼吁重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体系。普京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及“新型爱国主义”,为新时期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唯有爱国主义,才能团结整个多民族的俄罗斯”。[24]2008年,继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把俄罗斯主权民主与爱国主义作为治国基本理念。2012年,普京重新执政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并推出“新型爱国主义”。由此,俄罗斯公民教育的重心定位于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时期涌现出诸多爱国主义教育新理论,同时,也逐渐建构了一整套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快实现俄罗斯的强国梦,2000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论纲》,规划了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指出“俄罗斯公民教育应该立足保护、 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的基础上,致力于培养爱国守法、尊重人权和自由、具有民主意识和较高道德修养的公民”。[25]随即于2001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国家2001~200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国家系统工程,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2003年颁布的《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构想》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举措,反映了爱国主义教育政策总体科学性。2005年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国家2006~2010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进一步明确国家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持续性的发展战略,指出了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推进的相应机制及评价办法。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在总统国情咨文亦强调,“我们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俄罗斯,都要深深地依恋我们的祖国及其伟大的文化”。[26]基于此, 2010年俄联邦政府颁布《俄罗斯联邦国家2011~ 2015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纲要》,主张进一步发展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使爱国主义成为俄罗斯社会精神道德统一的最重要的基础价值观。2012年,普京重新执政后旋即签署《关于完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政策》总统令,要求在总统办公厅的组织机构中,专设负责全面管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项目管理局。这些标志着新时期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全面重构,亦指出了未来俄罗斯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核心路径。

为推进新时期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施,俄罗斯推行“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相整合的多元公民教育实施方案。“横向结构”是指,在学校各门课程中进行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家庭、宗教、社会机构等对公民进行适当的教育。 “纵向结构”强调,将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以不同形式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等阶段。由此组建了由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及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共同参与的横纵交错的立体式“公民教育空间”。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领十余年的实施,俄罗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有效激发和显著提升。2012年,俄罗斯一项关于爱国主义的社会调查表明,“超过80%的俄罗斯民众自我标榜为爱国主义者,超过半数民众认为自己是‘俄罗斯公民’”。[27]

五、结语

可见,近百年来俄罗斯公民教育发展走向与其国家治理模式的演进路径基本保持同步,公民教育变革很大程度是国家治理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映射,体现了不同时期国家治理不同模式对于公民教育的相应需求。此外,公民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的“能动性”在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中发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苏联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中公民教育主要发挥其单向度的社会整合功能,一定程度有助于促进国家的一体化建设;叶利钦时期秩序分裂型国家治理模式下,公民教育作用于国家建设的能动性尚未得以有效发挥;普京时期现代国家治理模式下,公民教育之于国家的社会整合功能得以彰显,同时,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得以一定程度发挥,以实现民主观念的传播和公民参与的培育,推进俄罗斯“可控民主”的进程。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9篇

一、提出参与式家庭治理的必要性

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把家庭建设和家庭治理作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这非常重要;同时,推进家庭建设,实现家庭治理,也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具体来说,之所以提出参与式家庭治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 子女监护权力的缺失和异化

家庭治理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但反观当下,却有不少家庭和家长,不仅没能行使监护和教育子女的权力,甚至借监护之名而行伤害之事。据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的统计,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总数高达58万。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抽样数据调查表明,70%的儿童遭受过父母不同程度的打骂、体罚。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未明确规定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究责程序与惩罚办法,反被许多家长借口拥有监护权而对孩子进行合法伤害。这些子女监护权力的缺失与异化,迫切要求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和影响。

2. 家庭教育指导的肤浅和低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时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学者曾将家庭教育指导轰轰烈烈的场面视作一种“假繁荣”,如家庭教育讲座座无虚席、家庭教育咨询如火如荼、家庭教育热线频频响起、家教课题研究频结硕果,但这并未减少家庭教育问题,指出这是浅表特性、短期效应和割裂思维,认为是在“开普遍适用药方”,充分说明家庭教育指导的肤浅和低效。

3. 完善治理体系的要求和呼唤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实践探索;既需要法制建设,也需要伦理建构;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自觉践履。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细胞,则是推进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告诉我们,家国同构、家国一理,能治家者方能治国,不能治家,则万万不能治国。因此,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必须完善家庭治理。

二、参与式家庭治理的基本特征

所谓参与式家庭治理,是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学会和专家等共同围绕家庭治理和建设的现状与问题,通过与不同家庭和家长的沟通协调、参与协商和多元协助,积极投身家庭建设、提升家庭品质、促进家庭和谐的一种家庭治理模式。它拓展了家庭教育指导的范围,深化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涵,创新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具体体现出以下特征:

1. 多元主体

参与式家庭治理不仅强调学校教师在推进家庭建设中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倡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指导应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应成为全民参与的一种行动。参与式家庭治理作为当前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形态,是站在“国家是孩子终极监护人”的高度来看待家庭治理的,因而更强调政府机关、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卫生系统、社区组织等在推进家庭治理中的重要性。

2. 协同创生

家庭教育的问题错综复杂,其中很多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家庭问题甚至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单单依靠一方的力量很难解决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而这正是困扰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因所在。而参与式家庭治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多种社会主体,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围绕家庭建设,聚焦家庭教育问题,创生家庭教育实践,实现家庭协同治理。

3. 善管共治

治理的境界是善治,而良法则为善治之基。同样,参与式家庭治理要实现善管共治,也离不开规章制度和法律约束。目前,我国出台并将实施的《反家暴法》,以及正在探索的教师、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责任主体与机构的“强制报告义务”,都是在强化政府和社会等公权力对家庭的治理功能,以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介入监护人不适所导致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最终达到家庭的善管共治。

三、开展参与式家庭治理的路径

对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来说,要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参与式家庭治理,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全面介入家庭,夯实治理基石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家庭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单亲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啃老式家庭等,有些家庭甚至还出现了吸毒人员。在这些家庭中,家长们普遍情绪急躁、焦虑、悲观,极易激化家庭矛盾,因而不能很好地行使监护职责,更无法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

【案例1】某校初三年级组教师关爱特殊学生的一个片段

初三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将帮困对象锁定在12名问题突出的学生身上,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打破原来班级的框架和局限,承包到户——每位班主任“领养”一至两名困难学生,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思想,更要全方位地介入他们的家庭,帮助他们的家长正确引导孩子。

那一年,初三年级组的全体老师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履行着他们的使命。有的老师因劳累眼结膜严重充血,有的老师因病急需住院开刀,有的老师因腰椎扭伤而行走不便……但是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步入校园。常常天色渐暗,老师们还在对学生循循善诱。周末乃至节假日,经常可以看到师生交流的身影……

这一切深深打动了这些学生的家长,他们改变了原先对孩子那种简单粗暴的教养态度,尝试像老师们那样耐心细致。校长说:“我相信,整个初三年级组老师的付出,不仅仅是让学生得到了一个合格的分数,更是换回了许多家庭的和谐和学生一生的幸福!”

案例中,初三年级组教师正是通过全面介入家庭,采取了给予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为学生的心找一个家、争当编外家长等措施,挽救了12名问题学生和12个特殊家庭,实现了家庭的有效治理,推进了家庭的和谐发展。开展参与式家庭治理,意味着德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和指导的层面,而是必须深入家庭,结合家庭教育的实际,通过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介入和引导,行使监管职责。参与式家庭治理,真正把学生的合法监护和教育落在实处。

2. 建立统一战线,打造治理联盟

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其中主干家庭的祖辈自然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而就核心家庭来说,由于家长忙于工作,也往往把孩子交由祖辈来照管,或让祖辈之一住家照看,这似乎成为我国当下家庭生态的写照。与此同时,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和流动人口的增加,隔代家庭迅速增多,这很容易产生并激化家庭教育中的代际矛盾,从而导致家庭治理的失败。

【案例2】有效化解家庭教育中的代际矛盾

家长会的第二天,颜颜奶奶气冲冲地找到我,质问我昨天家长会上对颜颜妈妈说了些什么?我一边努力回想一边听她讲述着昨晚家里发生的一幕:昨天放学妈妈绷着脸带着颜颜回家,让颜颜画画,颜颜画不好,妈妈骂了颜颜,不许颜颜晚上吃饭,奶奶想护着颜颜,却被儿媳推到门外,婆媳矛盾激化。奶奶讲着讲着,态度缓和了许多,并表示今天不是来兴师问罪的,而是要求老师以后把颜颜在学校的事情跟她说,不要告诉颜颜妈妈,因为儿媳没时间管孩子,跟她说了也没用。

我感叹婆媳二人形同陌路,对孩子的教育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导致家庭矛盾不断。我认为家庭成员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只有建立一个幸福和谐的家,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茁壮成长的避风港。于是,我分别找颜颜奶奶、颜颜妈妈、颜颜爸爸谈话,解开他们各自的心结,把他们对孩子的爱凝聚起来,用爱串起一条教育孩子的统一战线。以后,学校里有事情我会及时告知,对奶奶主要采用书面通知,对妈妈则运用网络。一个月后,颜颜变了。我在欣慰之余,深深领悟到家庭和谐的重要,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生本领,更要了解、走进学生的家庭,让每一个学生在和谐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中的“我”找到了婆媳二人在颜颜教育问题上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通过个别谈话解开家长的心结,进而沟通协调,实现了家庭和谐。这告诉我们,在开展参与式家庭治理时,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分析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必须深入不同家长的内心,用爱的心弦扣动家长的心灵,用沟通的艺术打动家长,积极与家长建立家庭教育的统一战线。只有这样,才能共筑家庭治理联盟,优化家庭治理生态。

3. 重建家庭秩序,提升治理成效

良好的家庭秩序是家庭得以和谐有序运转、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家庭秩序包含家规家法、家庭伦理、家庭传统、家庭风尚、家庭权威等要素。但现实中,家庭失序的状况普遍存在,这一方面源于家长的素质低下、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方法欠妥,另一方面则源于家庭变故所致的秩序失控。

【案例3】通过重建家庭秩序播撒师爱与母爱

一年前,一次医疗事故使学生小唐不幸失去了母亲。经孩子和家长同意,在小唐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吴老师就将小唐带回了自己家,和自己女儿同吃同住,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小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几天后,小唐悲伤的心情终于慢慢平复了下来,脸上也会偶尔露出一丝笑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老师发现小唐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压抑、自卑、孤独的神情;一听到同学问起他母亲的事,便特别敏感。于是,吴老师一有时间便和他聊天,帮助他慢慢摆脱失去母亲的心理阴影;看到他头发蓬乱,吴老师带他去理发;发现衣服不合身,及时带他去商店换装;知道他爱吃牛肉干、巧克力,就经常为他准备好……整整一年多,吴老师对小唐的关心从来没有间断过。

小唐毕业之际,吴老师深情地对他说:“虽然生你养你的妈妈不在了,但是,你要记住,你还有另一位同样爱你的妈妈会一直关心你,直到你长大……”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10篇

关键词:治理现代化,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一、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及对干部培训的新要求

1. 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理论上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治理国家的各种体系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党、国家、社会、人民各个治理主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将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国家的效能。习近平书记强调,要“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从实践上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势必要求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而推动国家治理变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格局,引起抵制和反对,这就需要有新思想新观念。

2. 治理现代化是治国理政的全新视角

关于国家治理相关概念前所未有,提供了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全新视角。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相较管理,治理主体更加多元化;治理权力运行更具双向性;治理范围更大,不仅以政府权力为边界,还扩大到公共领域治理。管理走向治理,是政治自信的表示,但也提出了善治的挑战:一方面政府、市场和社会更多的合作,意味着民主程度的提高,但同时政治参与的制度框架和运行平台,如何制定和搭建?另一方面政府从更多的管理领域中撤出来,让民间组织或公民自己去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政府管理效益,但如何能真正有效提高国家治理效果,以上种种都是围绕治理现代化提出所产生的新问题,给国家、社会、个人各个治理主体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对党员干部作为重要治理主体,要及时更新治理理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履职能力。

3. 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关键在于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治理体系是完成治理目标的制度保障;治理能力是治理主体能力的现代化,要求治理者建立现代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治理手段和方式,后者是全面实现“第五个现代化”的关键。如若没有很好的制度执行力,即使再完备的治理体系也很难按着既定目标运作起来。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要求我们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和重点,是提高重要治理主体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习总书记强调,“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二、高素质干部队伍培训面临的挑战

国家治理要靠人,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习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各级政府培训机构要充分发挥治理主体成长的主阵地作用,就要注意到目前干部教育培训运行中存在挑战。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中的主体包括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内容。

1. 培训工作者理念和方式需要不断创新

根据2013-2014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班级随机抽样显示,仅一个培训班学员学历水平,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者占到96.8%,硕士研究生占比45%。学员本身的素质提高,要求培训教师必须突破单纯理论灌输的培训理念、教条式的学习内容和解读式的培训方式,更新培训理念,以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目标,以引进现代培训方法为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2. 培训对象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根据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排序

当前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问题:“遇到的新事物比较多,一时不知如何理解;遇到规律、法律、道德一般规范所不涉及的突发事情比较多,没有方法加以解决;遇到与群众、民生方面的问题比较多,有政策却没有能力解决。”要认识好、解决好复杂问题和矛盾,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自己的本领,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问题,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作为直接面对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培训对象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的同时,如果不抓紧学习,增强本领,提高治理能力,久而久之,可能就难以胜任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在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性排序中,体现出一方面有干部培训教育机制存在陈旧和更新慢等问题,另一方面干部培训内生动力不足现象值得重视,如培训缺乏主动性,学习意愿值不高,学与不学、学的好与学的差一个样,主动性意愿值不高。

3. 培训内容要依据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3-2017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基本原则,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其中包含了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构成,即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各级培训单位和个人牢牢抓住能力建设这一主题,在加强党和国家战略需求分析的同时,加强对组织岗位胜任能力和个人成长规律的能力需求分析。以需求为导向,坚持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补什么。同时,还有注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谓针对性就是培训是否针对了培训学员的工作和思想中的问题;实效性就是培训是否有效协助学员解决了问题或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或启示。从培训实践中看,许多培训效果的不理想,有一方面原因是培训没有围绕问题,更谈不上有效的解决问题,体现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差。

三、基于干部培训需求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干部培训工作的新要点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基于干部培训需求分析,探讨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后,培训工作面临的新要点:

需求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培训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培训、谁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培训的时间、如何进行培训等问题。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链条中的重要工作,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应在三个层次上进行:一是个体层次,二是组织层次,三是战略层次。

1. 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岗位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主要分析干部个体现有状况及其与岗位要求的差距,了解其发展方向,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培训什么内容,它是组织需求在个体上的反映。学员渴望学习的积极性,是建立在培训课程能否紧紧围绕他们关注的问题和困惑,教学活动能否以解决他们关注的问题为中心来设计组织,能否对学员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愿望的积极而主动的回应。在创新社会管理县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通过调查显示,干部参加培训的原因和目的,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更新观念、学习知识、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培训想要了解和掌握的理论与知识意愿值排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际国内形势与国情市情区情教育;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和处理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并列。从排名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学员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更新观念、学习知识和提高相关理论水平。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国家改革总目标,又是治国理政的新视角,对于这一点,广大领导干部都表现出对这一新提法学习和认识的强烈的意愿性。

对干部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及目的进行排序是:

对最需要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的理论与知识排序:

2. 培训需求分析的组织层次

针对组织发展中干部面临的共同问题或更好的解决组织发展中的问题,为组织创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而在组织层面开展培训。专题培训作为某一领域集中问题、观点的讨论,通过对班次抽样调查,其中根据专题的意愿度排序,对组织发展的需求可见一斑。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危机管理与网络舆情管控、省情及省“十二五”规划专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组织层次需求的前五位。这些问题涉及到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运行,这些恰好也反应出我们各级组织在创新治理能力方面,表现出的“弱势”倾向,也是为新形势下重点培训内容指明方向。

希望参加的专题排序:

3. 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层次

培训需求分析的战略层次,着眼于中央和地方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认识和把握干部学员在理解并自觉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差距,根据发展战略,确定培训内容。

从战略需求层面看,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必须着力增强干部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必须切实提高干部把握方向、改革创新、破解难题、驾驭全局的能力。从战略的内容看,关键在培养广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制度治理国家的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提出了众多改革内容,落实、研讨这些最新政策精神,成为近期战略层次培训需求的主要方面,而治理现代化则是组织培训专题的一个核心理念和最终目标指向。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为核心内容,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建设、法治精神等现代化理念。

四、治理现代化与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几点思考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中国未来国家治理模式的高屋建瓴的新提法,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结合培训运行机制中的问题和需求调研的要点,提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工作的几点思考:

1. 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培训价值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是培训价值实现的要求,也是培训机构的生命力所在。问题就是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难题。培训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回应党委和政府的需求,帮助干部梳理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是培训价值的重要体现,如果干部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游离于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之外,培训课程不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能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那么培训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2. 立足按需培训,实现培训科学化

按需培训是培训科学化的第一步,也是统领培训工作的关键一步。培训运行机制中的培训者,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三者联系在一起的核心是“培训需求”。现代培训不是请几个老师,讲几堂课般的简单。科学化的培训体系第一步是做好需求调研和问题梳理,搞清楚战略需求,组织需求和个人需求,透过需求看到需求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有了问题,针对问题就能组织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训课程设计,通过对问题解决程度评估培训效果。充分利用已掌握学员“培训大数据”的基本资料,分析培训需求,进行培训运行机制中各个环节的分析、预测,分析培训内容与培训者之间的关联性,达到提高培训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创新教学过程,提升培训效果

借鉴治理理念,把互动研讨贯穿培训教学全过程,将参训学员当作培训行动的参与主体,围绕一个共同关心的治理目标而来,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更多的是平行的沟通协商对话机制,注重挖掘学员的经验智慧,并集中众人的力量于解决问题这个目标,最终为达成治理目标贡献力量。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这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提升学员能力和培训效果。以思想观念的新突破带动培训方式的新突破,由单方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注重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培训形式上引入模拟式、体验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和培训方法,综合采用课堂授课、现场教学、学员自学、专题研讨、座谈交流、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学习理论、研究问题、改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4]许海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5]冯俊.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邓云锋: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 第11篇

从2011年1月,青岛市印发《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算起,青岛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走过了4年多的时间。

4年里,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层面,青岛推行了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校长职级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很多举措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邓云锋。

改革全方位展开

商周刊:2014年被看作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元年。青岛新一轮教育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邓云锋: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元年。

早在1985年,我国就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教育改革的部署比较完整,脉络很清晰。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要求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并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等;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实行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青岛的教育改革正是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要求,在地方教育领域开展的生动实践,是全面布局、全方位展开的教育改革。

商周刊:过去的一年里,青岛教育主要针对哪些领域进行了改革?

邓云锋:2014年,青岛市教育局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等多个领域推进了多项改革,其中重点推进了33个改革项目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制度设计的突破,一系列改革政策相继出台。

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青岛将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学前教育在财政投入、发展质量等方面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

会同人社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这一轮岗交流制度,让师资的配置更加均衡。

在强化政府行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同时,2014年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域覆盖方面,推出了两项改革措施:一是通过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所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等5种办学模式,以强带弱、以强带新;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抓硬件建设的同时抓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加快发展民办教育上,出台了18项措施,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民办教育,使教育更加多元化。

此外,我们立足长远,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的编制并正式颁布实施。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岛将新改扩建教育设施1909所,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机制的建立,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商周刊: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实施后,成效如何?

邓云锋:青岛市的教育改革成效初现,在全国范围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和民众对青岛教育满意度大幅提升两个方面。

2014年,教育部独立课题组对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青岛市的教育公平指数从第10位上升到第4位。其中,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程度大幅度提升,排名第一。在青岛广播电台的热点舆论监督类直播节目《行风在线》中,青岛市教育局获得的群众满意率为99.3%,创历年新高。这都是青岛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

此外,改革还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使教育行政部门能投入更多精力谋长远、促发展。2014年,我们修订或新制订规范性文件8个,承担了8项国家级改革任务,全市教育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学校的办学活力也在改革中激发,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学校以及教育家型的校长。市教育局成立了30个名师工作室、19个名校长工作室,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校长成长起来。

政府要先动起来

商周刊: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实施起来有哪些困难?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举措是着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

邓云锋: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困难:轮岗学校的办公环境、地理位置等各不相同,校长教师存在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还有个别学校、校长和教师对轮岗交流工作认识不到位。

轮岗交流政策的实施是不能打折扣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制度的执行更加人性化。比如下一步要探索实行在学区内部进行轮岗交流,解决校长、教师因轮岗交流带来的生活不便等问题。

在2014年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中,全市共有2700多名教师和200多名校长参与。这一制度的实施,以事实向学生和家长们证明了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好老师,对缓解“择校”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我们还坚持实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扶助计划,通过培训农村骨干教师、组织城乡交流课和名师“开放课堂”、选派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大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完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除了解决“人”的问题以外,我们还重点解决“钱”的问题,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的经费投入问题。2014年,市本级共安排7.5亿元支持农村教育,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学校改造校舍、配备设施以及补助公用经费等。其中,青岛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区市经过实地调研,确定了15个乡镇的改扩建项目,对经济欠发达乡镇教育工作进行重点支持,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多措并举,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就读优质学校。

商周刊:青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是,政府改革要先动起来,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从管到治,一字之差,差别在哪?

邓云锋: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要求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简政放权是关键,也是难点。青岛市把推进教育家办学、营造“教育家办学”的氛围环境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任务,下大力气破题。

我们取消了校长的行政职级,实行简政放权,释放校长和学校的办学活力,通过社会第三方机构评估办学质量。这些变化体现了从“管”到“治”的一字之差所带来的本质差别。“管理”是从上到下,是一维的、单向的,教育行政部门管得过多过细,而“治理”讲的却是多元共治,是政府部门宏观引导、教育主体共同参与。

青岛市教育局把全面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作为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核心。这意味着赋予了各个教育主体更多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放开手脚,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而政府主要负责宏观管理,通过制定标准、规划、政策、制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通过构建政府宏观管教育、学校自主办教育、社会参与评教育的良好格局,为青岛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商周刊: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您是如何看待职业教育的?

邓云锋:教育领域转方式、调结构,针对的重点领域之一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双重特性,既有教育性,又有经济性。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可以直接运用技能创造价值、创造生产力。此外,职业教育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目前,职业教育相对比较薄弱,很多高等院校不愿意开展职业教育,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但是,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有大量需求,打响“中国创造”品牌、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设强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中央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去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青岛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明确了改革的着力点和“利好”消息。本就走在全国前列的青岛市职业教育,必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商周刊:民办教育也对我国教育有着很大的贡献,民办教育是不是也要大力改革?

邓云锋:民办教育也是教育领域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领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说,中国的教育如果没有社会力量参与,就没有教育事业万紫千红的局面。

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的私立学校数量占学校总数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的社会力量办学数量和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民办教育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岛市在全国各省市中较早启动民办教育地方立法,2008年就已正式颁布实施《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2014年5月份,青岛市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从探索民办教育多元化办学模式、构建公共资源扶持民办教育机制、推进民办学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民办教育投融资机制等五个方面加大政策突破力度,为加快发展民办教育提供支持。

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等配套政策也正在制订中,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学历教育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同等待遇试点正在积极稳妥推进。

目前,青岛民办教育资源逐步扩展,基本形成了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教育以多成份的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多层次的办学门类、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扩大了教育资源规模,成为青岛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在民办教育的改革发展中,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强化管理监督,切实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商周刊:下一步,青岛的教育改革将重点在哪些领域推进?对近几年的改革,您如何评价?

邓云锋:青岛市委在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到2015年唯一一个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领域。

对于今后青岛教育领域的改革,首先是落实好中央的部署和安排,保证改革、发展、稳定同步推进。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对去年的改革进行全面深化、推进和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推进改革,还要在两个方面进一步聚焦突破:首先,要进一步突出教育育人为本的特点,进一步聚焦课堂、聚焦人才培养、聚焦教育质量。其次,要进一步突出青岛的城市特点,彰显青岛的教育现代化特色。

总之,要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整体推进步伐,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积极探索高水平、有特色的现代化路径,本着为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继续深耕细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链接

《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摘要)

1 总体布局

2014-2020年,全市共规划教育设施4099所,其中现状保留2190所,规划建设1909所。规划建设项目包括:幼儿园1087所,小学494所,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34所,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54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校外教育设施7处,中等职业学校21所,高等教育设施2所,预留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用地6处。

2 分期实施计划

2014-2016年,我市将新建、改扩建或异地迁建各级各类教育设施593所,其中幼儿园326所,小学163所,初中6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普通高中16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职业教育园区1处(含1所高职、3所中职),中等职业学校4所,高等教育设施2所,校外教育设施3处。重点解决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学位紧张、超负荷招生问题,以及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中的新增学位需求,加强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的校外教育设施建设,优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布局。

2017-2020年,全市规划建设各级各类教育设施852所(其中幼儿园485所,小学212所,初中10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普通高中25所,中等职业学校8所,校外教育设施4处);规划预留项目464个(其中幼儿园276所,小学119所,初中4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普通高中13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用地6处)。规划预留项目主要分布在未来城市建设新区,将结合新区开发、居住社区建设适时启动。

相关数据

1 截至2013年底,青岛市教育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到1550所(其中,学历教育学校85所(包括中小学67所、成人中专10所、高校8所),幼儿园717所,培训机构748所),拥有在校生30万人(幼儿8.4万人),每年可培训45万人次,教职工和资产总值分别达到3.3万人和95亿元。2013年,青岛市教育总投入达到212亿元,其中,非财政性投入达到24亿元,占教育总投入的11.1%。

2 自2011年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工程启动以来,青岛市政府连续3年将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纳入市办实事项目。全市共完成幼儿园标准化建设项目849所,其中新建幼儿园504所,改扩建345所,规划设计5030个班,总投资26亿元,提供学位约15万个。2015年,新建、改扩建100多所,预计提供学位2万个。

3 2012年,青岛制定出台了《青岛市“千万平米”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教育项目推进方案》,确定了“千万平米”教育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计划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7个方面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5所普通高中、3个职业教育园区、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一批重点项目。

教育管理与教育治理 第12篇

袁贵仁强调,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建立科学规范的治理体系, 形成高水平的治理能力。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袁贵仁强调,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把握七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把方向,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促公平,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三是调结构,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抓改革, 积极稳妥破解考试招生制度难题;五是转职能, 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六是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七是发挥社会评价作用, 动员社会参与支持监督教育。

袁贵仁强调, 要切实把提高认识、增强本领摆上重要位置, 着眼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场攻坚战, 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加强学习实践, 积极主动作为, 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一篇:教学改革与管理下一篇: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