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范文

2024-07-26

独生子女范文(精选11篇)

独生子女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在南宁市区随机抽取7所中学(包含重点、非重点、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共发放问卷2700份,其中独生子女青少年1720例,非独生子女980例,年龄12~18岁。

1.2 调查工具

1.2.1 基本资料问卷:由研究者自己设计。内容为调查对象及其家庭状况和父母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2]:用来测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量表由90个项目因子组成,每个项目因子按5个等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无”、“很轻”、“中等”、“偏重”、“严重”。SCL-90评定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指自觉有该症状,至少有一项因子分≥3(严重程度为中度以上者)占总人数的比例。

1.3 调查方法 按随机分层整群抽取的原则,在7所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年级15个班、初二11个班、高一14个班、高二8个班、职业高中4个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提前培训过的科研人员配合给予统一指导语,并指导学生填写问卷,当场收回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青少年心理状况

调查共发放SCL-90、自行设计的基本资料问卷各2700份。经核查、补调、收回有效问卷2614份,其中独生子女青少年问卷1642份,非独生子女青少年问卷972份,有效应答率分别为95.47%、99.18%。其中独生子女青少年有心理问题228例,检出率为13.9%;非独生子女青少年有心理问题者151例,检出率为15.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SCL-90检测结果显示,独生子女青少年除敌对因子得分外,其余各项目得分均小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其中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非独生子女比较,*P<0.05

3 讨 论

心理学研究显示12~20岁是人生成长的第2个关键时期,这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已经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发育的转折点,面临身心的巨大变化,心理状态不稳定,行为不定性。随着社会交往日益广泛,不可避免地会遭遇一些应激事件,也面临读书、升学竞争的社会压力,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尚不成熟而面临问题较多的这一个阶段,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往往可能伴随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3,4,5,6]。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包括关注其心理健康,不仅是对青少年本身的帮助,也对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3.1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本调查发现南宁市独生子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率为13.9%,非独生子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检出率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非独生子女的父母因子女较多、家务及经济负担较重,对子女的关怀较少或在子女遇到困惑时,不能及时给予帮助[7]。独生子女既有父母优生优育精心遗传的先天体质基础,又有后天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教育、成长环境,独生子女在父母亲关怀下,不良情绪能得到适时、适度地释放,故心态比较平和,心身健康水平较高。然而,让人欣喜地看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相似。这就要求不仅要关心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更要关注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困惑和生理烦恼,帮助每一个青少年健康成长。

3.2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本调查应用SCL-90对南宁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独生子女SCL-90仅敌对因子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余各项目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其中,独生子女青少年在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5个方面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6个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独生子女自幼就是家庭关爱的中心,缺乏同龄、同辈的沟通交往,如果引导不当,势必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横等不良性格,有的表现为固执、自以为是、听不进他人的意见、不合群甚至敌视周围的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许多环境条件和父母培养方式与非独生子女有很大差异[8]。非独生子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较独生子女的多,这与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有较浓的文化氛围,独生子女享受的家庭资源优于非独生子女,使得他们从小就更有优越感,其管教方式也较民主,所得到的温暖较多,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而非独生子女在多子女家庭中得到父母的关爱较少,家庭负担重,父母很少关心和聆听子女心理倾诉,当子女遇到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后,就很难及时的得到解决。独生子女同非独生子女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接触的增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2],以至于不断地调整自己去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但由于应付方式的不成熟,故常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故独生子女同非独生子女一样需要成熟的应付方式维护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21(6):118-208.

[2]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4-27.

[3]李慧民.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家庭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96-497.

[4]徐勇.自杀意念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家庭环境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449-450.

[5]Miotto P,De Coppi M,Frezza M,et al.Suicidal ideation and aggressive-ness in school-aged youths[J].Psychiatry Res,2003,120(3):247-255.

[6]Swedo SE,Rettew DC,Kuppenheimer M,et al.Can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ers be distinguished from at-risk adolescents[J].Pediatrics,1991,88(3):620-629.

[7]经承学,王琳琳,方拴锋,等.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3):1833-1835.

独生子女津贴 第2篇

内容简介:什么是独生子女津贴?独生子女津贴是多少?独生子女津贴要缴纳个税吗?本文中就独生子女津贴一事与众职场人士分享一点这方面的小知识。

针对大家的各种问题,我们一个个的来解决。

首先,什么是独生子女津贴?

独生子女津贴是国家发给领有《独生子女证》(全称为《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的一种奖励补助。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是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的一种荣誉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可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再就是,独生子女津贴是多少?

领取独生子女证后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措施,从出生之日起每年可以领取50元钱的独生子女费,一直到孩子满14周岁为止,这个费用一般可以在所供职单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原退休金额外+5%的奖励,或以一次性发放补助代替。

不同的地区在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有不同的独生子女津贴优惠政策。

独生子女津贴这个是奖励父母的,青岛规定,父母凭《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至孩子14周岁每月各领取6.5元,合计13元。6.5元由所在单位发放,无业的由户籍所在地办事处计生办发。

最后,独生子女津贴要不要缴个人所得税?

有网友提出,公司每月给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20元的独生子女津贴(三优费),是否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对此,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表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089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独生子女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征税。但这里所述的“独生子女补贴”,是指各地出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数额发放的标准之内的补贴。

附:独生子女优惠政策

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妻,由夫妻双方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登记,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享受以下优待:

(一)从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满14周岁止,每月发给不低于10元或者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500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夫妻双方均有工作单位的,由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一方有工作单位,另一方没有工作单位的,由有工作单位的一方单位全额负担;夫妻双方为农村居民、城镇无业居民或者个体工商户的,由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组织发放,所需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独生子女父母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企业职工的,按本人退休时月基本工资的5%享受每月奖励金。本人计划生育奖励金与基本退休费之和不得超过本人退休前的月基本工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

(三)独生子女父母属农村居民或者城镇无业居民,丧失劳动能力,且子女赡养确有困难的,应当给予养老保障,并不得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具体办法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

(四)农村独女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除享受独生子女的优待外,从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中,另发给一次性奖金。

独生子女的迷思 第3篇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苏珊·纽曼(Susan Newman)的新书《独生子女问题》(The Case for the Only Child)中,你可以发现以下令人大跌眼镜的数字:从1976到1998年,美国独生子女家庭占全部家庭的比例从9.6%增加到了17%;在纽约,1/3的孩子是独生子女;截至2007年,46%的英国家庭只有1个孩子;照此趋势,到2020年,英国很可能将成为一个“事实上的独生子女国家”。

纽曼指出,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和现代社会育儿成本的增加是家庭规模迅速缩小的根本原因。在“40岁是新的20岁”的时代,生儿育女对女性来说不仅意味着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还有巨大的心理成本。全职主妇并不比职场“白骨精”好当。已经有不止一项研究显示,子女数目较多的女性,尤其是全职妈妈更容易遭遇婚姻危机,子女青春期独立后,患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征的风险也更大。

此外,随着社会日益原子化,以往可以由大家庭成员互相提供的育儿服务全面市场化,越来越多只能靠钱来解决——在美国,将1个孩子抚养到上大学,每个家庭至少需要投入22.7万美元。即便一些福利国家为鼓励生育而提供多项补贴,但同日益膨胀的育儿成本和教育费用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家庭中的女性成员是否工作,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一个中产阶级之家,可能关系到孩子能上什么样的大学,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孩子当然是生命的奇迹,但也是一项严肃的投资。”纽曼引用《华尔街时报》上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光想着孩子所能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不考虑成本而生儿育女是愚蠢的。如果完全凭情绪做主,我们每个人都想住百万豪宅,开宾利车,因为那能带来巨大的快乐和幸福。”

任职于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纽曼过去10年中调查了众多独生子女家庭,她发现,虽然很多出于现实考虑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对自己的家庭状况事实上相当满意,但在面对亲友时,却常常油然而生内疚感。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维尔·斯坦利·豪(Granville Stanley Hall)在《非同寻常的儿童》(Of Peculiar and Exceptional Children)一文中列举了众多独生子女的怪癖,并因此宣称“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自此以后,“孤独”、“娇惯”、“不擅长与人合作”、“以自我为中心”,这些标签便习惯性地被打在独生子女的额头上。独生子女的父母也因此被认为“太自私”,不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但事实上,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不断有新的研究结果对斯坦利·豪的观点发起挑战。纽曼对多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排除掉父母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独生子女的智商、情商和未來发展成就都不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低下;而且,独生子女家庭的总体幸福指数常常高于“儿女双全”的理想模式。基于老式传统想象的“孤独”景象也已经被证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显示,孩子是否孤独、社交技巧的高下取决于父母花多少时间和心力带他们与外界沟通,与有没有兄弟姐妹无关。

纽曼指出,心理学上的“源记忆失忆”(Source Amnesia)现象可以用来解释人们对独生子女问题的双重标准。正如“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面对感性的“儿女绕膝”、“天伦之乐”的叙述,人们常常忽视了自己处理信息时的选择偏见,陷入感情围城。

在纽曼看来,“要几个孩子”和“要不要孩子”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关键在于,作出任何有关家庭规模的决定之前,务必想清楚,身为父母的你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和质量,你展示给他们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才是决定你和他们是否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独生子女 第4篇

一、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1. 独生子女的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该如何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从“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开始,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摆在了教育的突出位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此问题,至今已有20多个春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索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幼儿教师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他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独生子女教育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现在的独生子女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已经开始肩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

他们承上启下,既要继承和发扬优秀光荣传统,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独生子女成为一名教师以后,他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也是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两代独生子女之间既有相同、相似之处,又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如何根据自身成长经历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还要不断探索。

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也获得了赞誉。在“科教兴国”的大环境下,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教师的劳动是属于服务性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是一种奉献。

教师的职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人是有生命的,是会发展变化的,具有能动性,人与人之间又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另外,教师劳动的内容和劳动的过程也是复杂的。

其次,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教师的劳动不像工人生产有固定的工艺流程,而是用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在和学生共同活动中去影响学生,它时时处处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

再次,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因为学生普遍具有一种向师的心理倾向,所以教师是学生的行为楷模,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人格的示范和学习的示范两个方面。

最后,教师劳动具有长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成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三、加强对新一代青年教师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青年教师就是指近几年走上教育岗位的独生子女。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应具有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情感等方面得到不断发展的能力。怎样让青年教师早日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承担起推动教育发展的重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专业知识的培养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已有了一定基础,特别是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是老教师无法比拟的。但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规是他们的弱项,学校要及时给他们补课,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学习,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教育教学理论,同时让他们学会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使他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规律,早日成为“科研型”教师。

2. 专业能力的培养

(1)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大部分是刚刚走出校门,他们的教学经验不足。为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从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随时听课,及时指出优点和缺点,帮助他们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比如说,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怎样做才能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如何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怎样总结课堂内容和布置作业,教师的语言、板书设计的技巧,等等。指导过程要精细,还要讲究方法,不伤害青年教师的自尊心。

(2)鼓励青年教师借鉴经验,开拓创新。学校内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青年教师要虚心向他们学习,从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吸收他们的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学校还可以通过“一帮一”、“校内教研课”、“走出去学习”等多种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方法,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具备独立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开拓创新,积累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超越自我,走科研之路,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

(3)让素质较高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因此,胜任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学校应选拔素质较高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让他们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得到锻炼。上岗前学校要对他们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明确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主要任务,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职责和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认真学习教育部2009年8月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关于师德建设的有关规定;传授做好班主任的方法等。上岗后,学校领导要跟踪指导,一方面及时解决他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探索、研究和积累新时期“独生子女”教育、培养“独生子女”的经验和方法(青年教师是独生子女,又是班主任)。这关系到如何培养下一代,学校要予以高度重视。

3. 职业情感的培养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对事业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和源泉。这不仅可以激发教师工作的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而且可以使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高涨热情和浓厚兴趣。这是青年教师走向成功的关键。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情感教育:

(1)激发热情,防止倦怠滋生。青年教师上进心比较强,学校党组织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进行政治学习,让他们从政治高度认识和理解教育事业,即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时刻牢记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具备条件的要吸收到党组织里。独生子女中存在怕吃苦,没有韧劲,急于见成果的现象,工会组织要发挥作用,关心他们的生活,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多鼓励、少批评,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让他们真正理解教师职业具有长效性的特点。

(2)培养爱心,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师爱学生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它要求教师爱每一个,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这对已成为教师的独生子女是一个挑战,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被视为“小皇帝”,每天都浸泡在爱河里,得到的都是别人的关爱。而现在角色变了,他们需要用爱心去教育下一代的“小皇帝”,怎样教育?如何去爱?当两代独生子女由于个性发生冲突时,教师一方又怎样用爱心化解矛盾?因此,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心是构建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学校领导要下功夫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两代独生子女的爱心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3)为人师表,提升人格魅力。青年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教师的服饰、语言、遵守规则、性格等,时时处处给学生作出榜样,让学生喜欢、佩服、尊敬自己。青年教师要用自己成长的经历教育、影响下一代“小皇帝”,用自己人格魅力架起一座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促进的桥梁。

独生子女的性别意识 第5篇

独生子女的一代

独生子女在成年之前一直处于“单性别成长”的生活环境之中。父亲或者母亲虽然具有不同的生理性别,但是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爸爸和妈妈都仅仅是一种家长的身份,不但没有实际上的“性别”,而且也绝对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异性”,否则很多禁忌就会使得耳鬓厮磨无法在家庭生活中得以维系。因此,除了极其有限的家外儿童间的社会交往之外,独生子女实际上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年龄相仿的异性。

在传统的大家庭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靠着自己与异性兄弟姐妹的家内交往,才逐渐了解异性,反过来确认性别差异。例如,哥哥与家庭中的妹妹不断打交道,逐步明白应该怎么对待女性,自己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男子汉”,他与女性进行交往的能力才可能日益提高。反之,妹妹亦然。

尤其是,家长也是靠着对于儿子和女儿的不同态度,靠着日复一日地调节不同性别后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此过程中,逐渐把子女塑造成为社会认可的男人或者女人。正因如此,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们才有可能把男女的性别道德意识一代代地传下去。

可是,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上述的一切在家庭生活中都难觅踪迹,他们的性别意识与性别交往能力到哪里去学习和培养呢?如果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希望他们成为男女平等、尊重性别多元化的一代,那么他们的参照系和协调机制又应该如何获得呢?

对此,笔者在2000年对于独生子女性别意识上的认识还很肤浅,结果就没有在问卷中设计关于这方面的提问,直到2006年和2010年才补齐。笔者的提问是:您有兄弟姐妹吗?1.没有,我是独生子女;2.只有兄弟;3.只有姐妹;4.既有兄弟,也有姐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于1 982年才开始实施,此前的独生子女与社会变迁关系不大,因此笔者的这个提问仅仅询问30岁(含)以下的人。

调查结果经过计算,如果不分城市农村,那么独生子女在18~30岁的总人口中的比例是21.6%和18.8%,在14~1 7岁的总人口中的比例为38.0%,三者平均为25.4%。如果只看城市人口,那么这3个数据分别是36.9%、34.9%和40.4%,平均为38.2%。这就是说,在中国14~30岁的人口中,独生子女已经达到四分之一,城市青年中则接近五分之二。

笔者所调查的14~17岁的人口应该出生在1993年到1996年之间,那时候独生子女政策至少在城市里已经严格执行了12~15年,所调查到的城市独生子女占到城市人口的40%。独生子女政策是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性别意识乃至中国的性文化,现在我们用数据来说明。

独生子女之性

根据分析结果,对于男人来说,是否独生子,仅仅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差异:独生子住在自己(父母)家里的比例,较之非独生子高出79%。这就是说,在性意识方面,独生子其实并不独特。

而独生女在中国历史上相对罕见,受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几乎家家都会想方设法地要一个儿子。目前中国如此高比例的独生女,是最近30年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直接产物。为了分析独生女在性方面与非独生女的差异,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查:是否找职业的性工作者、上一年的生活是否愉快、是否很了解男人的性心理、是否有配偶或长期性伴侣、多个性伴侣的人数、是否抽烟、月经初潮的年龄等。

由于独生女的特殊性,因此她们与非独生女之间的差异的种类(8个方面),多于独生子与非独生子之间的差异(5个方面);独生女几乎从不找职业的性工作者,比非独生女少了97%;她们在调查之前的一年里,生活愉快的可能性少了64%;她们很了解男人的性心理的可能性,也比非独生女少了85%,她们甚至不知道怎么才能获得更好的爱情与婚姻;很可能基于第2条与第4条的共同结果,她们“以利换性”(就是找非职业卖淫的男人去“换性”)的可能性令人乍舌地增加14.4倍之多,冲破了人们想象的极限;反之,也许是在上述多种情况的作用之下,为了更早地寻求“坚强的肩膀”,独生女目前已有配偶、同居者或者长期性伴侣的可能性也是非独生子女的1.2倍;同时,她们曾有过多个性伴侣的人数也多出21%,也就是更加不遵守所谓的传统“贞操”;她们从不抽烟的可能性增加了2.3倍,大概是因为父母对独生女的管束,最能集中在抽烟等最难以隐瞒行为上;独生女月经初潮的年龄也要晚于非独生女,这也许与她们没有年龄相仿的男孩子朝夕相处,且身体发育较晚有一定的关系。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调查结果,独生女在性方面的表现虽然很难用“更加开放”或者“更加保守”来形容,但是她们的上述特征都或隐或现地指向一个共同点:缺乏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

“单性别成长”

除了独生子女,其他没有异性兄弟姐妹的未成年人,其实也处于“单性别成长”的家庭环境之中,只不过影响程度要比独生子女轻一些而已。独生子女加上“单性别成长”的人,实际上已经占到18~30岁总人口的近一半,而且在最近的10年间数量维持稳定。

研究同时表明,“单性别成长”对于14~30岁(含)女性的作用远远超过对于同龄男性的作用,而且不同于对于独生女的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复杂程度都不可小视。姐妹之间对于性别的了解程度没有独生女那么单一,可以相互沟通,慢慢加深自己对性别差异的认识程度。了解这一情况不仅涉及到少女的性教育,也关联于青年女性的婚恋和性。

虽然笔者假设“单性别成长”者的状况与独生子女差不多,但是在对男人进行分析后发现,“单性别成长”的男性与“混合性别成长”的男性,在性方面的表现几乎没有出现任何显著的差异。这或许可以说明,中国社会对于男人的成长有着较为一致的要求,不论独生子还是只有兄弟没有姐妹,不论异性交往经验与能力如何,都要遵循规律,且按照定轨走下去,最终成为一个“男人”。

这里面或许也潜含着父权制社会对于女人的传统情绪:对于她们,无需交往技巧,所以男人也就无需学习与锻炼。尽管时下的年轻男性们越来越需要平等地与女性交往,但是在性教育体系本来就不足够完备的情况下,如果再缺乏了家内对异性交往能力的渗透,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前途在中国还是多少会令人有些忐忑不安。

【责任编辑】王贺

独生子女独霸现象应遏制 第6篇

一、独霸现象成因

1.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客观上: (1) 独生子女的家庭, 没有兄弟姐妹, 导致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 独占和霸道。 (2) 出身于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的孩子, 由于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优越性, 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3) 父母本身文化素质较低, 不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甚至认为这是“能干的人”的表现。 (4) 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缺乏威信, 造成父母与孩子想法脱节, 教育无力。

在主观上: (1) 儿童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 意志力较薄弱, 不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需要, 也不会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去战胜强烈的个人欲望。 (2) 由于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独占、霸道。 (3) 在品德形成过程中, 对生活环境中的一些事不能很清楚地辨别, 会受到来自家庭成员不正确的思想支配。 (4) 为了引起某些人的注意或其他因素。除此之外, 还有其他诸多原因, 例如: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在主观上促成了儿童的独霸现象。

2. 幼儿园环境的影响

在幼儿园, 孩子们年龄偏小, 辨别是非能力差, 他们常常把“霸道”看作是“英勇、勇敢”, 因此, 他们有时会一错再错。

现在, 有的幼儿园把学生的智商看得很重, 对幼儿的独占霸道管理不严, 甚至忽视, 并且还让独占、霸道的孩子在园内有地位、有影响, 有的甚至形成风气, 在园内称王称霸。

与此相反, 有的教师对学习较好的学生一味纵容, 不指出他的错误, 致使他们没有合作意识、脱离群体、盛气凌人、专横跋扈, 以致在遇到挫折后, 出现自我毁灭或实施暴力等行为, 这样的所谓“好孩子”是我们需要的吗?

以上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我国现行幼儿园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这样, 学生形成的独占、霸道行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造成了霸道现象的进一步形成。

因此, 各级各类幼儿园应从教师队伍建设抓起, 加强合作教育的力度, 制定有力的教育措施, 严格的科学管理, 创设各种良好的条件, 增加正确的因素和力量, 削弱不良影响, 促使学生通过自觉的思想斗争, 向正确方面转化。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克服独霸现象的重要“战略场所”。

3.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两种不良思潮:

(1) 有人认为:“我们受了一辈子的苦, 现在应该是让孩子们享福了。”

(2) 另一种人认为:“孩子的好坏是天生的。”或者说:“孩子还小, 长大了自然会好的。”

这两种思想都从不同角度助长了独生子女独霸现象的产生以及发展的可能性。第一种思想, 会造成孩子不能吃苦, 不体谅他人, 要什么就必须有什么, 从而独占、霸道。而第二种思想, 显然是一种极端主义的错误。教育一定要贯穿孩子的一生才会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培养。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抵制这两种不正确的思想, 更不应持有这样的观点。

二、遏制独霸现象的对策

1. 从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独生子女出生后的第一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在家庭教育中, 我们家长可以使用以下五种方法实施教育:

(1) 参观访问法。能树立孩子较好的道德意识, 同时也是产生良好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

(2) 实践锻炼法。让孩子们“在做中学”, 与邻居和亲戚家中年龄相近的孩子一块儿活动, 或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学校, 这是给孩子提供社会生活环境的有效方法。

(3) 环境陶冶法。作为家长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和育儿水平, 还要以身垂范, 避免体罚,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分享、谦让的幸福, 还要为孩子选择道德高尚的朋友去陪伴他, 帮助他;但也不能由于自己存在某些问题而对孩子的类似毛病姑息、容忍, 而应想办法改变你自己, 用你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4) 启发诱导法。我们应以启发、诱导为主, 通过谈话、讨论和暗示的方式,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激发孩子去努力。

(5) 自我教育法。它由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构成, 这种能力在学龄初期初步形成。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意识, 养成多观察、多动脑的习惯。

2. 在幼儿园、学校的教育中抵制独霸现象

教育部门应对独霸现象给予重视,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止独霸现象。独霸现象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幼儿园内, 因为幼儿园是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 它要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幼儿教育方面应从优秀的榜样、丰富的材料投放、宽容的教学气氛、正确的品德教育活动等几方面入手, 克服和改正独霸现象。

3. 注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能很好地结合, 则会使独霸现象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家长应常与教师就孩子独霸现象的现状经常沟通, 以便及时获得孩子的信息, 更有利于研究下一阶段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2) 学校则可通过宣传媒介,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透明度, 并且互相交流对孩子独霸现象的新思考, 创造新方法, 让人们对此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学校与家庭相结合, 组织多种活动, 让孩子养成分享、合作和接纳他人的品格, 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避免独霸现象的发生。

以上这些方法如果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 需要有很灵活的教育机制, 采用哪一种方法, 还要看教育者如何灵活地去组织、去运用。

4. 让全社会重视并投入到抵制独霸现象的“活动”中

我们应当让每个孩子的行为服从于社会规范, 而不能为所欲为, 所设置的限制或规矩, 都是为了让儿童得到正常的, 充分的发展。让孩子行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独生子女, 我们该如何教育 第7篇

如今因为独生子女众多, 我们几乎迷失了如何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这样一来, 更有一些家长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些独生子女了。而孩子们的行为又似乎越来越离谱了, 追星不说, 还追时尚。社会上什么时尚就弄什么, 不让弄还跟你作斗争, 斗争的方式也越来越“先进”。

一、家长无法教育独生子女的原因

首先, 就是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都认为“孩子还小, 等他们长大了, 自然就会懂事”的宠爱加溺爱意识所造成的。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 然而爱不等于溺爱。有的父母省吃俭用, 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一切按孩子的意愿办, 一切听孩子指挥。其次, 以分数论英雄的片面发展观伤害了大多数孩子的自尊, 让大多数孩子成了少数孩子的殉葬品。因为毕竟学得好的学生是少数, 大部分孩子只是平平而已。最后, 不良环境对孩子成长的污染。社会上的黄、赌、毒和一些低级下流的思想意识以及钱权崇拜, 也在不断侵蚀着孩子们纯洁的心灵。

二、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措施

为了克服和消除以上教育孩子种种的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呢?

1. 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

为了教育好独生子女, 首先要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 在儿童生活的早期, 有的性格特征已经显露。在这个早期阶段, 如果能抓紧教育, 就能够塑造出优良的性格品质。

2. 父母亲要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

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 才能有针对性地按照儿童心理变化的特点去教育, 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 父母一定要学习点心理知识, 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发展。

3. 重视品德教育

品德教育在独生子女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需要顺应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行为特点, 采取循序的、正面的、一贯的教育措施, 特别是现在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传播社会影响的途径也日益增多, 儿童接受社会行为的影响也随之增强,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逐步懂得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 什么是好事, 什么是坏事, 教育孩子遇事要辨别好与坏, 鼓励孩子做好事, 同时也要培养独生子的道德情感。

关于独生子女体育教学思考 第8篇

体质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是个社会、家庭、教育多方面的系统问题。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指出:“体育运动就个人来说是有助于维持和增进健康, 提供一种有益的消遣, 使人克服现代生活的弊病:就社会来说, 能丰富社会交往和培养公正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但对运动本身是必要的, 而且对社会生活也是必要的。”因此, 从国民个人行为来讲, 一是自觉锻炼身体的主动性;二是个人体育竞技积极性;三是锻炼的技术、方法灵活性。为此, 社会通过思想教育、宣传动员, 提高个人自我健身观念, 做到自主、自信、自健;积极引导人们从事健康、文明的体育娱乐活动, 并在锻炼技术、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 我国独生子女的比重日益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独生子女的人数已达几千万人。各大城市入学儿童中独生子女已占到了绝大多数。据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 城市独生子女学生的生长发育, 身体素质有了全面和普遍的提高, 这应加以肯定。但目前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学生近视率、女生贫血率仍在上升, 患龋率仍较高;城市小学生低年级肥胖学生增加;部分机能和素质下降, 特别是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 与10年前相比, 有所下降:男生下降11.67ml、女生下降100.38ml;D耐力素质下降18岁男生1000米跑比16岁时差1.22秒, 比17岁时差2.47秒;女生18岁时800米跑比15岁时差5.13秒, 比17岁时差1.24秒。

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人化的过程, 是掌握知识、技能并形成社会行为规范的过程, 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形成, 身体和心理素质发育、发展、成熟的阶段。卢梭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身体锻炼的相互调剂。”由此可见,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在现代教育中,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支柱, 没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是残缺的教育, 学校体育以其特殊的方式和作用, 始终把提高和增强学生体质放在重要位置, 同时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顽强意志和体育运动基本技能, 形成健身习惯, 终身受益。

二.基于“个人—学校—社会”的独生子女学生体育现状

1. 家庭结构、父母体育观念对独生子女参加锻炼的影响

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同龄伙伴而与成人特别是父母, 频繁接触、交往,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会以“成人”的观念去看待、认识。由于独生子女是家庭的核心, 家庭的成员以独生子女为中心, 在长辈的眼中, 独生子女学习的任务就是一切以读书为中心, 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而期间便滋长了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的思想。独生子女同样也使父母们心理承受力变得很脆弱。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去外地或艰苦的条件下锻炼, 独生子女组成的城市年轻阶层因为先天的免疫素质不高, 已经不能构成城市积极因素的来源。

2. 学校、教师与社会因素对独生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

长久以来, 学校就普遍存在重理轻体的倾向, 以智育衡量学校教育质量, 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导向偏差;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水平, 导致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课程负担过重, 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文化课的学习, 一切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转, 最终导致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下降, 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 由于我国的学校体育的教学普遍存在盲目追求“应试体育”和“应试教育”的近期效益, 过分强调锻炼的现实效果, 忽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爱好、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 影响了独生子女的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的养成。

3. 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结构不平衡也对独生子女体育发生影响

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来看, 在城市里能经常参加者也多为“老、少”人群, 即老年人和在校学生, 而中青年则相对较少。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马鞍型, 青少年与老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显著高于中年人群。体育人口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71-75岁, 占该年龄总数的46.1%, 16-20岁的青少年占总数的31.8%, 最低的年龄段为41-45岁, 仅占该年龄段总数的6.7%。

城市的高收入阶层和白领阶层 (收入较多) , 参与体育娱乐活动的层次较高, 保龄球、网球、高尔夫球等活动成为他们的时尚, 而广大的低收入家庭人员, 他们的体育活动多为在马路上跑跑步而已。根据不同职业人群中体育人口的多少排序为: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科教文人员、农民。

4. 伙伴缺乏因素对独生子女体育发生影响

独生子女缺乏同龄伙伴, 而同龄伙伴往往是建立独生子女和体育之间联系的关键桥梁, 这样就导致独生子女在与同龄伙伴间的自觉自主的活动、体育游戏中积累对体育的真实感与体育锻炼动机削弱, 这是科学体育观念无法正常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基于独生子女体质的学校体育教学

1.独生子女体育的个人行为的竞技

体育就是竞技, 体育不是商业群体的交换, 而是一种竞技目标的设定, 无论跑、跳、投, 都要善于锻炼身体的技能。目前, 体育不敢谈竞技, 不敢谈目标设定, 一味快乐, 导致一味“散漫”, 把体育变成时间的生命方式———散步、游玩, 忽略了竞技项目教学、训练。体育不应当是富裕阶层和小康家庭有偿服务的休闲、娱乐、健身, 也不是面向贫穷、低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健身设施, 而是全民的竞技文化。

2.独生子女在校体育活动的时间合理安排

体育的时间有自己的规律, 长技术, 长体力, 长意识, 需要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量、变化的形式, 还需要实战的演练。当然, 体育的精华在于间断的时间锻炼, 学生们完全可以利用琐碎时间。如:课间十分钟可以跳绳、踢毽子、跑步、上下楼梯, 或原地高抬腿跑一分钟;上下学路上可以有意识地快走;在家看书久了, 可以跟着音乐节奏随意蹦跳上几分钟, 或做上十几个仰卧起坐, 原地摸高跳一分钟等等。但是, 一定要有固化的模式, 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更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锻炼的意识。

3.独生子女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训练

我国体育事业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 已形成了专职体育工作者队伍、体育教育体系和体育科研体系。因此, 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工作者、体育教育、体育科研的作用。体育锻炼也该因人施教。随着孩子们个性化的发展, 他们对体育锻炼提出了个性化需求。一些中小学体育老师表示, 再用跳高、跳远、跑步、做广播体操等老一套比较单调的运动形式来设计体育课, 的确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成人化、竞技化的色彩较浓, 没有结合学生健康、心肺功能, 没有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 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 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如何养成和坚持科学体育锻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作为独生子女的体育教育, 应从现状着手, 以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 着眼于通过学校体育的教育, 使独生子女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念, 培养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以及习惯的养成,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寓体育于教育、精神、智力、体力、娱乐之中, 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 并带动体育人口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国富.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1996.10 (1) :40--43

(2) 赵高彩.从独生子女角度看我国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短缺的原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7. (1) 1—6.

(3) 袁林、于晴.现代人、素质教育、学校体育.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1996.12 (4) :95—97

(4) 蔡宝忠等.论学校体育在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人才中的作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5 (1) :72-73

浅谈“80后”的独生子女教师 第9篇

师生年龄差距小, 和学生几乎无话不说。这些年轻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距不足十岁, 他们会和学生在QQ上聊天, 很多面对面不好说的话, 通过网络交流往往可以得到孩子们最真实的表达。他们很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面对新一代的“小皇帝”“小公主”, 同样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能以大朋友的身份和他们接近, 能更好地帮助他们。

他们综合素质较高, 知识理念新, 接受能力强。这些刚走上讲台的“80后”教师充满了朝气, 他们精力充沛, 知识、理念新, 接受和学习能力强, 他们能给学校和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同时, 他们的职业定位更明晰。“我喜欢、我选择”———这句特像某广告词的话语代表了目前许多“80后”年轻人选择职业的态度, “80后”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在谈及当初选择教师岗位的理由时说, 做老师并不完全是养家糊口的手段, 或是对事业的执著追求, 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理解是:“通过你的工作让更多孩子和家庭变得更快乐。”甚至认为, 当老师不是一种职业, 而是“感受自己生命的一个过程”。

然而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年龄相近的伙伴, 从小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交往的经历, 大多数独生子女的心理较脆弱, 很难承受挫折与失败带来的压力。长期以自我为中心, 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 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关系, 尤其是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上。现举两个最显著的例子加以说明。

一、当与家长的意见不一致时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大多数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他们从小受到了过多的关心和爱护, 性格相对任性, 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习惯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在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遇到与他们想法不一致的时候, 常常会难以接受, 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是非常妥当, 这是独生子女教师常见的弊端。具体来说, 年轻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 有时候家长会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些意见, 当双方想法不能统一的时候, 有些青年教师就不能沉住气, 不能冷静处理这些问题。又或者有的老师去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里访问的时候, 家长会提出自己孩子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责任, 是老师没有教好, 青年教师就会强调家长的配合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时分歧又出现了, 独生子女教师性格中任性的一面也显现出来了。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认识和知识层面都不同, 即使老师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家长可能会在不理解的同时产生抵触心理。我们建议老师可以把问题带回来进行“专家会诊”, 让资深的老教师给青年教师支招, 再进一步解决问题。为了尽量避免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青年教师进校的时候开展一个培训, 教育他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学会忍耐, 并且了解人际交往的艺术。

二、独生子女家长不买青年教师的账

新一代独生子女教师在学生中受到普遍欢迎, 但一些家长在面对这么年轻的老师时总是不放心, 对于他们教学经验的不足非常介意。现在不仅学校里独生子女教师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学生家长是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有时就常常会碰到同样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和老师面对面的情况, 因为彼此都了解自身的性格特征, 同时有些家长自身的学历层次和学问水平并不比老师差, 对于教育他们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们往往会对年轻老师的能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怀疑和不信任, 担心自己的孩子交给这个老师后不能被教好。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年轻老师能够做的就只有加强自身学习, 同时也多向家长取经。不能因得不到家长的信任就灰心丧气, 经验是要靠时间来积累的, 我们的年轻教师光得到学生的喜爱是不够的, 也要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 让家庭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适当地结合在一起。

长江后浪推前浪, 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这批独生子女教师无疑将成为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作为学校能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 比如前沿的教育心理学;能否为这些参加工作不足三年的年轻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师傅”, 指引正确的方向;能否为他们创造接触社会和实际生活的机会, 让他们不要失去创新能力和创造感。而社会是不是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包容和鼓励, 既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再是父母娇宠的孩子了, 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和重担, 也能够感受到“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崇高和伟大。

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始末 第10篇

与政府部门整齐划一的热闹不同,在学界与民间,却呈现出另一派喧嚣的景象。《公开信》曾提出:30年后,当人口增长问题有所缓和,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现在30年期限已到,如同30年前一样,这项国策在讨论声中,再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为革命只生一个孩子

“当时北京市宣武区的几十个育龄妇女联名发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后来听北京市委的人说,这个倡议其实从天津开始,天津说是从上海开始。其实当时中央心里也没底,觉得‘只生一个’是一件不可突破的事情。后来听到这些群众呼声,才豁然开朗。”当时正在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参与工作的张敏才介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前所长田雪原的《中国人口政策六十年》一书记载,1979年3月,山东省烟台地区荣成县农民鞠洪洋、鞠荣芬等136对夫妇发出《为革命只生一个孩子》的倡议书。天津医学院44位职员也发出同样倡议。

而事实上,早1978年年底,中共四川省什邡县委根据中央精神,已经制订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措施,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用简报的形式,向全国各省做了介绍,被记载在什邡县《六十年大事记》里。这意味着,早在1978年,中央已经萌生了“只生一个”的想法,群众的倡议或许只是中央将要推行“一胎”政策的一个先行策略。

“这个时候主要是为‘只生一个’做宣传舆论上的准备。”时任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的马瀛通说。

据张敏才介绍,为论证“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可行性,在《公开信》发表前,中共中央办公厅举行了多次座谈会。“对于‘只生一个’到底姓哪个马,是马克思的马,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是否极左路线等问题,大家争论得很激烈,所以‘只生一个’在当时其实遭遇到很大阻力。”

在其中一次人口座谈会上,时任七机部二院副院长的宋健语惊四座,提出若再不控制人口,以后大陆上都没有立足之地了,只能站到水里去。张敏才说,随后的《北京晚报》对宋健在座谈会的言论作了专门报道,并配发漫画。

《公开信》出炉

几个月前,宋健等人在《光明日报》发表以控制论对我国未来一百年人口发展趋势进行测算的结果:“为使我国人口将来不再有大幅度增长,应该在今后30~40年内大力提倡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在“一胎制”的方案仍进行主义之争时,此文无疑为“一胎制”提供了现实的科学依据,受到相关部门重视。

在这次会议上,宋健再次成为焦点,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胡耀邦点名宋健起草《公开信》。

参加《公开信》起草工作的,一共有八个人。初稿由宋健撰写,后由张敏才、王连城执笔,胡乔木等人又作修改,最后提交书记处讨论定稿。

1980年9月25日《公开信》发表,1982年计划生育被中共十二大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全国各地,不分城乡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紧缩计划生育政策,对于超生家庭给予严厉的行政或经济处罚,成为一场波及中国大部分家庭、影响千万人命运的“生育革命”。

“全国各地开始要求城市95%的家庭生一胎,农村90%的家庭生一胎,已经从提倡变成了要求和强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北京市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说。

中央为何以《公开信》的形式,而不是中央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发布政策,张敏才认为跟当时阻力太大有关。“《公开信》是对党团员的号召,将党团员放在主宾席上,让他们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做群众的工作。这是解放后政府第一次使用这种形式发布政策。这也是胡耀邦同志的创举。”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 第11篇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和医学院中独生子女的在校生, 再对所抽取出来的独生子女家庭进行分层, 将抽样指标定为独生子女的出生年份为1980-1990年间, 以此方法抽取所要调查的独生子女家庭。在校外, 随机选取了河南省巩义市, 用同样的方法选取了所要调查的独生子女家庭。

1.2 方法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1.3 统计方法

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 用描述性统计、x2检验以及相关性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基本情况

在本调查中, 接受调查的独生子女父母一共有230位, 其中男性114位, 女性116位, 平均年龄为48岁。工作行业情况详见表1。

2.2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健康状况

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认为自己身体状况很好的独生子女父母共34人, 占总数的14.8%;认为身体状况较好的有87人, 占总数的37.8%;认为身体状况一般的有92人, 占总数的40.0%;认为身体状况不太好和不好的一共有17人, 占总数的7.4%。详见表2。

2.3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

在养老形式的选择上, 独生子女父母更多的是愿意居家养老, 选择居家养老的独生子女父母总人数是110, 占总调查人数的47.8%。其次是机构养老, 选择人数为58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5.2%。选择社区养老的人数最少, 仅有17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7.4%。还有一部分独生子女父母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有45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19.6%。关于文化程度和养老方式选择的关系, 做了列联表资料与x2分析。详见表3、表4、表5。

对父母性别与独生子女父母倾向的社会支持变量做相关性分析, 来测试它们之间的紧密度, 通过对独生子女父母倾向的社会支持的单独统计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的父母选择儿女作为自己老年养老最主要的社会支持, 占总数的77.8%。另外有8.7%的父母希望政府能在自己的养老问题上予以支持。详见表6。

3 结论

仅从养老意愿上来说, 从表3可以看出, 在养老形式的选择上, 47.8%的独生子女父母选择了居家养老。现在居家养老仍是中国养老模式中的主流, 这是因为居家更符合人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可提供一些不可替代的感情寄托, 比如子女的照顾、精神慰藉, 以及朋友的拜访等。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所以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 如果选择机构养老或者一些别的养老方式, 可能就会觉得其子女不孝。对于一般的非独生子女家庭, 选择居家养老也未尝不可, 如果一个子女存在照顾时间上的问题, 还有其他的子女可以陪伴在父母身边, 可以采取轮流照顾的方式。但是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 居家养老并不是最合适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独生子女能待在父母身边的越来越少, 如果父母在家里有身体不适的状况, 并不能第一时间赶回来, 而父母常年独自在家中也势必会有精神慰藉上的欠缺。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从长远来看, 它的维继会越来越艰难, 寻找其他合适的养老方式势在必行。

由表4分析得出, 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拥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老年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比率相对较高, 而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 大多数偏向于居家养老, 不愿意去机构养老。从表中反映的数据来看,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老人中选择去机构养老的人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一些中低龄有高学历背景的老人更能接受机构养老也不足为怪。

由表5分析得出, 父母性别与父母倾向的社会支持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是0.004, 显著性水平是0.950, 表明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是不显著的。可以得出结论, 不同性别的独生子女父母所倾向的社会支持也是有所差别的,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 女性选择儿女或亲属的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占大多数, 而男性多数选择的是正式的社会支持。

从表6可以看出, 独生子女父母选择的社会支持倾向中, 儿女毫无争议的排在第一位。长期以来, 父母进入老年之后对子女赡养的依赖、依靠和期望, 一直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 但是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使独生子女并不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现在老年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应该主动地改变这种观念, 从思想上把依靠子女养老转化为独立养老, 从主观上减少对子女的期许。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自己的种种爱好, 发展朋友圈, 建立储蓄意识, 这样到了老年, 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养老积累资金。第二位的是政府。政府依然是最有力的后盾, 计划生育实施时期, 大家积极响应。如今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凸显, 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 出台有利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优惠政策, 来帮助独生子女家庭完成这一养老挑战。第三位的是社会养老机构。上文说道, 寻找其他合适的养老方式是势在必行, 社会养老机构就是合适的备选。随着社会的发展, 养老问题会更加严峻, 社会养老机构可以适当分担社会养老压力。但是现在中国的机构养老服务现状并不乐观, 有许多的养老机构不是人员跟不上就是器材跟不上, 那些好的养老机构收费太高, 有的独生子女根本消费不起, 总之还有许多的缺陷。所以现在大部分的老人老了以后不想选择去养老机构养老, 觉得在那里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而这个也是事实。我认为发展机构养老还是很有必要的, 并不是说一定要装修豪华, 设施完备, 重要的具备基本设施, 服务人员有爱心, 整体干净, 收费合理。因为独生子女的时间和精力问题, 如果有好的养老机构来为他们分担, 减轻养老压力, 也是一种好的方法。所以社会养老机构应该做好准备, 因为在将来社会的发展中, 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养老是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冷雪, 李萌萌.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与养老方式的选择[J].企业导报, 2013 (2) :259.

[2]罗丹.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老年科学研究, 2013.10 (5) :64-65.

[3]章正, 姬文刚.城镇“90”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及问题初探[J].晋中学院学报, 2013.10 (5) :15-18.

[4]王建飞.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2013.5.20:30-32.

[5]赵海林, 姚红艳.城市计生家庭的养老模式与养老储备[J].社会工作, 2012.10.21 (3) :76-77.

[6]杜勇敏.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J].西部学刊, 2013.9.28 (4) :28-29.

上一篇:工作本位学习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