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被习作与习作

2024-07-05

儿童的被习作与习作(精选4篇)

儿童的被习作与习作 第1篇

从问卷调查管窥儿童习作现状, 被习作问题凸显。

被习作, 意味着“要我写”。儿童处于一种“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无奈。这是一种主体逃离式的“伪”习作。

习作, 意味着“我要写”。儿童始终处于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这是一种心灵在场的“真”倾吐。

那么, 怎样引领儿童从被习作走向主动习作呢?笔者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一、激发习作情趣, 孩子不吐不快

脑科学研究表明, 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大脑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 若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 就是大脑皮层中形成优势兴奋灶, 即大脑皮层几个有关的神经细胞形成一个同步的兴奋优势, 它可以将大脑皮层其他部位的兴奋性吸引过来, 加强自己的兴奋度, 同时使其他部位呈现抑制现象, 这就是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

根据“大脑皮层的优势法则”激发习作情趣, 引导学生体验习作乐趣, 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习作兴趣链:情趣促写→写而生乐→乐而需学→学而生悟→悟而生知→知而乐写→写生情趣……

激发情趣, 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入手。

想象力很重要。想象有多远, 人就能走多远。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就是凭借常人不敢想象的想象, 用普通胶带成功地从铅笔芯的石墨中一层层地“撕分”出石墨烯, 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 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这一研究成果使得美国航天局曾经悬赏400万美元寻找一种足够坚韧的材料来制成长达3.7万公里的缆线, 搭建一座可以直通宇宙的“太空电梯”, 实现人类“一步登天”的梦想变成了可能。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这对师徒“把科学研究当成快乐的游戏”。

我们的习作教学为什么不能添加一些富有情趣的“快乐游戏”,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呢?

譬如, 低年级的习作课上, 我们先让孩子想象画妈妈的鞋, 然后,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美如童话的鞋子。

再如, 唤醒孩子先动手做一做, 再任意组合, 想象成一个故事, 然后讲一讲, 最后写一写。情趣一经激发, 学生跃跃欲试, 由“心动”, 而“口动”, 而“笔动”, 不吐不快。

二、父母师生共写, 享受自由表达

父母、老师和学生在共读 (有字与无字书) 的基础上, 共写自己的独特感受, 而后对话交流。

譬如,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教学时, 与其在课文内容上精耕细作, 隔靴搔痒地讲来读去, 不如共写读后感。列选一则案例, 以飨读者:

老师: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能把大梨让给哥哥吃。我们要向孔融学习, 学会做人, 互谦互让, 和睦相处, 团结友爱。

父母:读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 我深深地感到孔融这个孩子十分懂事, 发现盘中的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拿大的, 不挑好的, 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别看他刚刚四岁, 却懂得互让的道理。

学生:孔融吃梨子应该有个规则, 最大的孩子吃最大的, 或是最小的孩子吃最大的, 孔融是中间的孩子, 他拿了最小的, 那就没有规则了。

父母:我们不能忘记课文主要讲的是孔融谦让的美德。

学生:谦让是一种美德当然没有错, 可最小的梨只有一个, 大梨总得有人吃。美德是孔融一个人的行为表现, 让所有的人有规可循, 并且都得到公平待遇, 这比让一个人得到表扬重要得多。

老师:我们既要学会谦让, 也要遵守规则, 孔融让梨的故事讲了一千多年了, 排队加塞, 挤公共汽车一拥而上的时候却没人想着做孔融。立规矩重要, 但规矩也要大家自觉遵守。

在日常化、习惯化的共写中, 习作者既是读者, 又是评价者、鉴赏者, 每个人都会在均衡、公平的对话中获得“共享式发展”。

三、师生共建博客, 开放习作时空

借助网络平台, 师生共同建立习作博客, 将师生的博客集合成一个博客群, 相互连接, 形成“博客环”, 即时互动交流。

下面是师生的博客辑选:

[教师博客随笔]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 只要往筒眼里一看, 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将它稍微转一下, 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不断地转, 图案也在不断变化, 所以叫万花筒。

在我眼里, 可爱的女儿宛如万花筒, 多姿多彩。

女儿有妻子少女时代的丰姿。妻子年轻时代的形象永远是丈夫终身的美好回忆, 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更何况, 多数做丈夫的, 无法确切知晓自己妻子年幼时期的情形, 女儿的成长, 不是在父亲面前重演了她母亲的各个阶段吗?

女儿有时也呈现她的祖母年轻时代的形象。在我年幼时, 母亲和外婆给了我人间最温柔的爱。她们都已去世多年了, 每每想起, 都令人十分怀念。有时女儿的表情中显现类似她们的神情, 令人又惊又喜。

女儿当然也很像她的父亲。妻子有时轻轻叹息, 女儿要是更多像她母亲一点点, 那她就会更加美丽。看她眼睛, 单眼皮。鼻子, 不够挺拔。下嘴唇, 稍稍厚了一点。哇, 这些不都是来自她生身父亲的基因吗。是的, 人就是这么怪, 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 在我这个父亲看来, 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 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

女儿更是她自己, 一个独特的人。她有许许多多优点, 也有不少令人头痛的毛病。

她有与父母和祖父母辈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 她的喜怒哀乐也与我们大不相同。我们自己的成长经验, 有的对她有用, 有的完全不相吻合。无论如何, 我都尝试去鼓励她, 理解她, 帮她面对困境。

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 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女儿是上帝恩赐给我的宝贵财富, 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 好好照顾她, 陪伴她健康成长, 直到我去天国交差。

学生跟帖1:老师, 我也是您的女儿。

学生跟帖2:“女儿拥有她母亲从前活生生的形象对父亲而言是一个美丽的奖赏。”这句话写得让我心痛!

学生跟帖3:“看她眼睛, 单眼皮。鼻子, 不够挺拔。下嘴唇, 稍稍厚了一点。哇, 这些不都是来自她亲爹的基因吗。是的, 人就是这么怪, 这些不是优点的特征, 在我这个父亲看来, 却是如此的亲切。或许, 还有一点点隐隐约约的歉疚。”我爸妈也常常不无遗憾地说, 我要是能集合他俩的优点该有多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总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自己的孩子。

学生跟帖4:“我与女儿有一个美丽的约定:他们父女永远是世上最可靠的朋友。他们之间可能有暂时性的生气, 但不要有长久的怨恨。”我觉得把这句话中的“他们”换成“我们”更合适, 您说呢?老师。

老师回帖:是的, 应该用“我们”。如果没有你的及时指正, 这个错误将会影响更多的读者。谢谢你的直言不讳!

网友跟帖: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关爱他们, 呵护他们, 养育他们, 是父母的责任。不久前, 我离异了, 现在孩子跟她爸爸过, 我对文章中“我的责任就是尽毕生之力, 好好照顾她, 陪伴她健康成长, 直到我去天国交差”这句话感触颇深, 我非常想去看我的女儿, 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再也不松开……

博客习作是对“被习作”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形式上, 它革了依照教材、按部就班、一周一作的机械呆板习作的命, 学生可以在博客这块自留地里根据兴趣与需要, 及时耕种、管理、收获。

在内容上, 它革了命题作文与单纯而生硬追求写作技巧的命, 博客上, 写什么, 怎么写, 学生自己说了算。

让习作教学顺应儿童习作之道 第2篇

再听听跨入了小学习作课堂的儿童的心声:我写习作,因为老师布置我们写啊;我想,因为语文课规定要写习作,所以我们要写啊;我爸爸妈妈也会布置我写日记,说多写日记才能写好习作;我有时候觉得有话讲就会写,有时候根本写不出,只好硬凑字数……

天真的儿童跨入小学习作课堂,正式开始练习写作后,怎么就丧失了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一、 “给米下锅”?还是“找米下锅”?还是……

“给米下锅”,这是当下不少语文教师习作教学常用的手法。面对一次次习作教学,教师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或是课前安排一次参观、实践活动,或是当堂来一次科学小实验,目的都是给儿童的习作精心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米”,希望学生们可以“煮出”老师期待的文章。

常听到老师们感慨:批改一篇篇所谓的“大作文”很没劲,学生各异,却写得大差不离。批改学生的日记、周记,俗称的“小作文”倒还有些意思。由此,辛勤的教师们转而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满世界寻找习作材料——“找米下锅”,目的还是期待他们可以写出令自己点头称赞的文章来。

显然,在习作教学中,无论是“给米下锅”还是“找米下锅”,其立足点都是“文”,都是为了编写一篇“文章”。在这样的状况下,儿童的生活成了为“文章”服务,而不是“写作”为生活服务,这就颠倒了生活与文章的关系,久而久之,就丢失了写作的快乐、生活的情趣,失去了儿童自我,这是与习作之道相悖的。

四岁女儿那番生动活泼的表达,是她内心感受的真实倾吐,出于自我表达的需要,与人交流得到夸奖后获得的满足感、成功感、愉悦感,必将推动她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乐于交流,有创意地表达。这个过程不也正体现了儿童的“表达之道”“写作之道”吗?

成功的习作教学经验表明,教师只有认清儿童习作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是六至十一周岁的儿童,习作是儿童交流感受、抒发情感的需要,习作教学就是要提高儿童运用语言文字、有创意地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这样,才能步入习作教学的正道。只要本着激发和满足儿童的体验、感悟、观察、思维,本着激发儿童表达的需要,教师完全可以智慧地做到让儿童“储米”“有米”,学会“取米下锅”。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笔者曾经为了改变城市儿童课间活动枯燥、无趣的状况,发动了全班乃至全年级、全校儿童一起学习老游戏,开展“老游戏竞赛”“老游戏大变身”“我与校长PK滚铁环”等一系列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得学校课间活动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儿童课间生活丰富了。在此过程中,儿童因活动的需要自然产生习作愿望,自发介绍老游戏玩法的,采访爷爷奶奶学习老游戏的,描述课间活动等一篇篇文章从学生们笔下流淌出来了。有的被学校娃娃电视台的小记者在全校报道,有的到兄弟班级向同学们介绍,有的在年级游戏竞赛方案招标会上郑重宣讲……儿童的习作完全为开展课间活动、丰富童年生活服务着。在这样的过程中,儿童的记忆库房中自然就会储存日益增多的“米”,就会萌生用语言交流、倾吐的需要和欲望,产生取“米”下锅的想法。在这个前提下,习作教学再着力指导儿童如何从库房中“取米”“下锅”,如何做出香喷喷的“米饭”,也就顺应了习作之道。

二、 教师精批细改?还是生生互改?还是……

习作讲评重于作前指导,已经广泛被教师们接受。可是,大家常常也会感到困惑,教师认真批改了,眉批、总评样样齐全;讲评课出示学生榜样文章,认真点拨了,出示有代表性的病文全班探讨如何修改了,怎么还是收效甚微?特别是习作能力暂时落后的学生怎么仍然旧模样呢?

眉批、总评、班级展示、病文讨论和修改,都仅仅是为了“文”的通畅、流畅、生动优美吗?如果一味推敲字句,而用修改者的思想、认识、情感、体会代替了原“文”作者的思想、认识、情感、体会,对提高儿童自我修改习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基本素养究竟能有什么样的效果?还需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教师只关注文字,越俎代庖,加工润色,往往会打击了绝大多数儿童,摧毁他们的自信,强化他们“我的习作不好”“我没有那么多好词好句”“我写不好”等意识。同样,生生互改,儿童之间的互改如果仍然只是追求词句本身的畅通、生动,那么,也只是由他人批改代替了教师批改而已。显然,这都是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习作教学要让儿童“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背道而驰的。

笔者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我的烦恼》的讲评课,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很单纯又调皮的男孩子,主动起身朗读自己的文章,想一吐烦恼。他的烦恼是,同学们近来热衷于议论他和同桌女同学的关系,说他喜欢自己的同桌,那是一位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女孩子。这令他很烦恼。他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笑成一团。学生们羞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这个话题,却又十分渴望了解。我当即表示,男生女生之间互相喜欢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但不能无中生有。接下来集体讨论他的文章:他把自己的“烦恼”说清楚没有?还有哪些地方意思不清楚?词句不合适?你听了想说些什么?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同桌女生突然站起来说:“我很生气。因为我并不很喜欢他!我也不喜欢大家传我跟他好!我有自己喜欢的好朋友,但不是像他这样的……”顿时,班上一片沸腾。文章的小作者自然不好意思了。我很认真地说,仅凭小学的这么点点成绩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还太早了。几年后、十几年后,咱们再了解了解,比比到底谁更加优秀。朱老师就很看好这位小作者呢!聪明又率真!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没想到自己的随便议论给同学带来了这么大的烦恼;有的说小作者文章中的哪几句话特别让自己难受、感动,哪几句话说得还不够清楚;有的建议,把某个词换一换就更能表达你当时的心情了;有的说,今后一定要正确看待男女同学间的友谊,不随便猜测、乱传了……女孩子明显释放了压力,那名男孩子也受到了鼓舞,提笔修正自己的文章……写作在这里发挥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功能,评改文章的过程成了儿童提高认识、修正观点、推敲词句、修改表达的过程。我感到,这样做,对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培养习作信心,提高习作能力,以至逐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写作观,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习作教学,始终都应是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发展。怎样才能顺应儿童习作之道?我们的习作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基于儿童本位,捕捉习作冲动 第3篇

【关键词】习作教学;起步阶段;兴趣;儿童本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学生习作兴趣的现状调查

习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阅读量、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习惯将作文写得好与语文成绩优秀挂上钩,努力提高语文习作水平也成为无数学生不想去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事实。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由写话正式进入习作阶段,开始完成他们语文能力的再一次飞跃,对于很多学生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文为何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心病?这一直是值得我们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要求在大方向上指出了中年段习作的目标在于激发儿童习作的兴趣,能够不拘一格地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语文能力方面,着重要训练的是他们的观察能力。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习作?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盲目地拔高要求,确实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习作内容和方式没有贴近儿童的生活,没有指向儿童的心灵,没有唤起儿童的表达欲望。在很多学生看来,习作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编故事”,只要老师希望看到的“规定动作”完成了,一篇作文便也大功告成了。在他们看来,写作文是为了给老师看的,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作业而已。功利化的习作态度中如何能看到个性化的语言在闪烁?!

二、基于儿童本位,转变习作理念

优秀的习作,都是生命最真实、最自然的流露。越想让孩子们在习作中说真话,抒真情,我们就越要走近儿童的生活,读懂儿童,读懂儿童精神。

众所周知,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之于儿童就犹如鱼离不开水一样。儿童在游戏中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和人际交往的基本判断。很多优秀语文工作者将儿童爱玩的天性与习作教学相结合,创生出了多种习作教学理念,吴勇老师提出的“童化作文”便是在众多理念中值得推崇的一个。吴老师认为:童化作文的本质是为了儿童,它始终站在儿童立场上,化儿童的需要为作文的需要,化儿童的视点、体验、想象、时尚等为习作的资源,它主张用儿童的精神去阐释作文,用儿童的文化去观照作文教学,用儿童的生态去构建作文课程。

因此,基于儿童本位的习作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将习作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就是让学生习作的“生活域”由教师设定的生活转向儿童渴望去分享的生活;就是让老气横秋的习作语言再次焕发出童真的趣味;就是让教师俯下身子,学会欣赏儿童化的原始体验,辨析儿童化的生活发现。

三、走近儿童,呼唤表达诉求

初冬的雨,纷纷扬扬。金黄的落叶铺了一地,整个校园俨然是被一大桶黄色的颜料泼洒了似的。这样美丽的景色,错过岂不是很可惜?于是笔者果断决定要带着学生们去欣赏一下雨中的校园。我们三三两两地撑起伞向学校后面的小池塘附近走去,很多学生看到遍地的黄叶顿时惊呆了,他们纷纷丢下伞,在后院的草坪上奔跑嬉闹起来。一个学生却撑着伞在一旁看着地上的叶子喃喃自语,不一会儿,他跑向我跟我吟诵起他的诗来:落叶,秋天的精灵,当你匆匆离开之后,我们来年还再见吗?我不觉一惊:多么敏感的孩子!孩子真是天生的诗人,要不就带着他们谢谢童诗吧。

第二天的作文课上,我先带着孩子们读了一节课童诗,第二节课做了几个想象练习之后,仿了两首小诗,随后就让他们以《风》为题进行创作了。临近下课的时候,我将孩子们的小诗收上来一一欣赏,孩子真的是天生的诗人,你看李润熙是这样形容他眼中的风的:

风整天东窜西窜,它在干什么?

春天,它跑向公园,带来花香。

夏天,它跑向工地,带来清凉。

秋天,它跑向田野,带来丰收。

冬天,它跑向雪地,带来欢乐。

哦!我知道了!

风是来给人们送礼的。

成天阳说:

……

秋风伯伯谢谢你,

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而在史乐兮的眼中,风却是百变的:

风是个温柔的姐姐,

轻轻抚摸小草、小花

帮柳树姑娘打理凌乱的头发。

……

这次即兴而起的童诗教学收到了意外的成果,学生们连续好几天都意犹未尽,俨然自己真成了一位小诗人了呢!

以上所述的就是笔者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的意外发现。其实十岁左右的儿童是最富有灵性的,他们有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善于捕捉,化学生的兴趣为习作的资源,便能够上出一节学生喜欢的习作课。

四、结语及思考

当然,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著名的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读者”。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它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习作教学,本在哪里?本在课标,本在儿童。只有基于课标、基于儿童来设计习作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作兴趣的发展,才能提升语文学习的关键能力——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吴勇.童化作文[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基于儿童视角 优化习作评语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 儿童视角 习作评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87

习作评价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习作评价不仅能够激励学生的作文积极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文过程,为他们的习作修改提供思路。习作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时,往往是从习作的规律性及成人的角度看待习作,这样的习作评语往往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学生是习作的主体,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写习作评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可持续发展。

一、尊重儿童错误,撰写商榷式评语

儿童错误,指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观点。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往往会用自己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并且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教师是学生习作的主要读者,要以儿童的眼光审视他们的习作,在写评语时不能够用成人的思维评价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应运用商榷式评语启发学生修改。

例如,在《我喜欢的小动物》的习作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蜗牛。人有男人和女人之分,那么蜗牛有没有男女之分呢?我带着这个问题问了妈妈,妈妈说蜗牛和人不一样,没有男女之分。难道蜗牛和太监一样不男不女吗?”显然,这位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在习作中想从性别的角度分析蜗牛,虽然出现了错误的理解,却是他创新思维的表现。因此,针对这位学生的习作,笔者这样写评语:“你是一位认真观察、善于提问的好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慣。人是有男女之分的,动物也是有雌雄之分的。不过蜗牛就十分特殊,它没有雌雄之分,而是雌雄同体。想深入了解动物的性别知识吗?快到书本里寻找有趣的答案吧!老师相信你在查阅相关资料后会把这篇作文改得更好。”

这样的评语尊重了学生,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一步探究。

二、关注儿童情感,撰写交心式评语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作文教学中,这一点应该体现得更为明显。“写真话,做真人”是评价学生作文的重要标准。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一般都能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习作评语是作文教学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习作过程中的真情实感撰写交心式评语。

例如,在《××,我想对你说》中,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在作文中,这位学生写道:“老师,在上一次单元测试中,我的作文没有写好,这是我的不对。自从那一次以后,我发现您对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关心了。老师,是不是您已经开始不喜欢我了。我心里真的好难受呀!”这位学生在习作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学生这么真诚,老师更应该真诚。因此,我在这位学生的作文中写道:“××同学,是老师错了。这段时间老师确实忽略了你。不过请你相信老师并非有意,老师永远爱你,关心你。你能原谅老师吗?”

此后,这位学生重新树立写作的信心,每次发作文本时,他都迫不及待地打开本子阅读评语。可见,教师的评语要以心换心。交心式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有效途径,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真实化、自由化与创意化。

三、承认儿童差异,撰写引导式评语

对相同的命题、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是不同的。对学生的作文评价,不能采取统一的标准,要承认儿童差异,撰写引导式评语。

对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我们要从他们的习作是否有创意、是否有真情实感的角度写评语,这样,就能够通过评语引导他们的作文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作文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的习作评语则要从他们的语言表达是否流利、是否通顺的角度进行撰写,引导他们在习作的过程中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而对作文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习作评语则要从语病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转化作文学困生。

教师的习作评语要一改笼统、抽象、空泛的问题,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文施评”,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作文水平上得到发展。

总之,习作评语要基于儿童立场,尊重儿童错误,关注儿童情感,承认儿童差异,这样才能为习作评价注入活力,才能引导学生走进习作的春天。

上一篇:借贷关系下一篇:服装专业制作工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