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保障范文

2024-06-04

科研保障范文(精选6篇)

科研保障 第1篇

1 农业科研院所后勤保障体系改革的现状分析

1.1 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 随着国家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农业科研单位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各级农科院所的广大后勤管理者勇于探索新时期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全体后勤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积极开拓进取, 努力创新实践, 改革发展理念日渐深入人心, 管理服务内容逐步标准规范, 后勤保障基本到位, 服务质量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后勤实体经济发展正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 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改革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服务体系、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运营方式和监督机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农业科研院所日常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2 存在的问题

应该注意到, 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保障体系, 既和其它类型事业单位的后勤有共同之处, 还有农科院所后勤自身的特性。据统计, 全国95%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坐落在郊外[1], 远离都市生活圈, 渐渐形成了“部门齐全, 规模弱小”具有自身特色的、基本属于封闭性的后勤保障体系。自我生存和发展难以保证, 更谈不上服务社会、参与市场竞争了。

农业科研单位后勤保障体系的深入改革, 相比国内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后勤保障服务的社会化改革, 明显表现出起步晚、力度小、效益低的弱点。大量不和谐因素和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主管部门重视不够, 资金人力投入不足;管理理念更新滞后, 员工角色转变缓慢;部门职能不清晰, 资源配置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管理标准不规范;员工老化、素质低, 服务意识不强、质量不高等。

这些制约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如不认真研究、及时解决, 势必影响农业科研单位后勤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进程, 阻碍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

因此, 需要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发展时期, 结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现状的基础上, 探求、创新农业科研院所后勤保障体系深化改革的新思维。

2 农业科研院所后勤深化改革思路的探索

2.1 加强思想教育, 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2.1.1 强化思想教育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首先是迫切需要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长期以来, 历史上形成了全国性的农业科研院所后勤队伍工人多, 干部少、构成相对复杂的特点。既有正式职工, 也有招聘的合同工, 还有临时雇佣的季节性工人。他们当中大部分员工受教育程度不高, 业务素质相对较低, 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 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较慢等, 而且正在整体趋于老龄化状态[2]。为此, 迫切需要强化和提高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与培训。其次是创建健康和谐工作氛围的需要。众所周知, 一方面, 后勤岗位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与人、财、物及现金相接触。这样的工作环境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员工, 否则, 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另一方面, 后勤保障服务工作面广事多, 繁杂琐碎, 处在风口浪尖, 而且大部分事件无法预见, 忙于被动应付状态, 干得好显不出业绩, 做得不好, 批评指责纷沓而至, 很难得到各方面的满意。

为此, 要培养和带领后勤干部职工队伍健康成长, 需要对其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拼搏奉献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引导大家把后勤自身的发展与科研院所的发展相结合。促进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1.2 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围绕解决员工事业心、责任感问题, 依据各类岗位、区别不同任务, 进行爱岗敬业、服务宗旨等教育和培训。开展教育要紧密联系实际, 把工作与学习、研讨与交流相结合。通过不同途径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训, 使各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首先, 要增强岗位责任意识, 明确岗位职责, 要具备尽职尽责、忠于职守, 认真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精心稳重、细致周到的服务, 工作中做到不出现漏洞、差错。其次, 要增强全局服务意识, 要树立任劳任怨、同甘共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地主动服务, 多办实事、好事。为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优质服务。为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农科院所应积极营造和谐相处、融洽共事的良好服务氛围。其三, 要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加强后勤与其它单位间横向交流, 开展沟通与对话, 了解需求、理顺关系, 解决和满足多方面的需要。同时, 强化后勤内部员工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和各服务岗位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营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 形成后勤保障体系的合力, 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其四, 要增强创新发展意识, 服务是后勤保障工作永恒的主题, 科学服务、创新服务是后勤保障部门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开展调查研究, 分析和解决后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服务理念、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勇于创新, 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 激发工作热情, 激活后勤发展潜力。

2.2 加强制度建设, 系统规范全程管理

农业科研院所的后勤保障体系是其关键组成部分, 是科研院所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后勤保障面多事广、纷繁复杂, 主要有基本建设管理、房产管理及维修、水暖电气管理、物资管理、车辆管理、餐饮管理、绿化环卫和安全保卫等管理事务, 集技术性、时效性、复杂性和社会经济性于一体。其根本任务就是为科研生产服务、为全体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事关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一项全局性工作。

为此, 农业科研单位必需加强后勤保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后勤保障朝着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顺利发展的关键。完善和健全后勤部门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考核标准、奖惩制度等相关有效、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制度。

2.2.1 在管理机制上优化组织结构

农业科研院所急需解决后勤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不规范及管理责权相脱节等问题。按照后勤保障服务内容, 规范明确后勤职能, 确立规范岗位责任制, 科学设置岗位, 制定各岗位员工的职责、工作流程以及道德规范。强化职级管理, 使后勤保障岗位员工明确职责。

2.2.2 建立竞争上岗的人才制度

长期以来,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给人们留下的习惯, 就是“后勤部门是个筐, 什么人员都能装”。致使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部门都是人满为患, 专业技能差, 工作效益低, 内部消耗大, 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主管单位背上了后勤沉重的经济负担, 更影响到了后勤一线员工服务的积极性。

为此, 必须实施“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才使用办法, 实行“按需设岗、按岗选人”的聘任上岗制度, 通过提前离岗或转岗等方式分流、减少后勤的闲杂人员。通过“竞争上岗”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使后勤员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分工负责, 合理搭配。重点选拔、培养和使用那些有能力、做实事的后勤保障人才。同时, 也要增强普通员工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后勤保障体系的整体管理服务效能。

2.2.3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

农业科研单位后勤保障部门员工普遍存在“忙闲不一、收入平均”现象。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

推行绩效考核制度, 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 多劳多得。实行全员聘用制和目标责任管理, 量化工作标准, 制定科学、精准的可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 使绩效与收入挂钩, 积极创建一种良好的留人用人工作氛围。为后勤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4 确保完善健全的制度落实到位

各级管理者要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充分行使管理职责,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管理, 落实规章制度常抓不懈。不断满足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生产和工作生活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3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熟练的队伍、硬朗的作风是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农业科研单位队伍建设是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也是使后勤工作提质量、上台阶的关键所在。

随着农业科研院所改革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 一方面, 存在后勤岗位的员工工人多、干部少, 且年龄结构日渐老龄化;面向社会新招聘进来的员工培训不足, 出现了人员断层、技术断档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同时, 后勤管理干部的多数人也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 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经验, 重经营, 轻管理。另一方面, 因后勤部门的特殊地位, 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接受科研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的重任, 较难吸收高层次经营和管理人才加入到后勤管理团队。导致后勤管理的专业化、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有农业科研单位的后勤员工队伍与后勤保障服务的要求差距甚大。

为此, 农业科研院所必需高度重视后勤队伍的建设, 把培养和提高后勤保障队伍综合素质, 作为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水平的战略措施, 纳入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计划中来, 切实做到计划里有安排, 经费中有投入, 机构内有人抓, 绩效上有考核。具体做法:首先, 是要对从社会招聘的人员, 率先进行岗前的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专业技能等系统培训, 使其掌握所在岗位基本知识后再上岗;其次, 要培养稳重、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打造一支“有知识、懂经营, 会管理, 善协调, 能吃苦”的廉洁奉公的复合型后勤管理团队, 全面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第三, 要加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投入, 增加后勤保障服务的科技含量, 增加其附加值, 从而提高后勤保障体系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水平;第四, 全体后勤保障队伍要认真细致、耐心乐观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推动后勤改革的深入, 让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满意。

总之, 农业科研院所后勤保障体系的深化改革绝非易事, 它有别于其他事业单位后勤的一般性改革, 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多方利益, 必定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然而我国30 a的改革实践表明:只有改革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只要创新就会产生规模和效益。深化后勤改革必将推动农业科研事业的顺利发展, 也将影响着科研单位的日常科研生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为此, 农业科研院所后勤保障体系的深化改革一定要立足于农业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 及时更新理念, 不断创新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 逐步推进改革。构建科学高效、创新节约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确保农业科研院所稳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冠锁.农业科研院所后勤改革和发展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08, 24 (4) :111-113.

后勤保障: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篇

摘要 文章系统回顾了中科院30多年来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历程,对新时期中科院科研行政后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面对中科院“创新2020”科研行政后勤的使命与任务,提出了新思路与新举措。

关键词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中国科学院

DOI:10.3969/j.issn.1000-3045.2011.05.007

1978年3月18日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小平同志还向科学家们诚恳地表示:“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当时与会的许多科技工作者热泪盈眶,倍感振奋。他还说“后勤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为科研工作、教育工作服务,要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教育工作”[1]。可见小平同志对后勤工作的重视。

科研行政后勤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科研成果的产出和科技人员的生活。科研行政后勤管理即动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和协调,形成后勤保障力量,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后勤工作任务。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目的就是构建统筹协调的、科学的、完善的科研行政后勤体系[1]。

30多年来,科研行政后勤改革作为中科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绩显著,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走了一些弯路,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科研行政后勤改革要继续坚持与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相适应,不断完善后勤资源配置机制、监督机制、优化动力机制,形成符合科研后勤规律、适应时代特点,让科技人员满意且运行高效的科研行政后勤体系。30余年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业”

[2]。他在论述科技体制改革时主要强调了4个方面的改革,其中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改革以及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的改革与科研行政后勤密切相关。从1978年至今,中科院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1.1 重建与改革探索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局部试验阶段。

该阶段中科院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背景是:扩大科研院所的自主权,试行科研责任制和合同制,对外实行有偿服务和成果有偿转化。科研行政后勤改革进入以利益调整为重点的承包责任制改革尝试阶段,其主要工作为重建后勤基础设施、后勤队伍和后勤体系。采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使用权属于集体或个人的方式,开展独立的经营活动,在全院范围提倡用集体或个人承包以及组织服务公司等方式搞好、搞活生活后勤和一部分技术服务工作。

该阶段的改革重点在基层的服务经营单位,涉及面窄、规模较小、层次较浅,但却因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科研行政后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基本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并为之后的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机制改革阶段(1986—1992年)

1985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科学技术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从局部试验阶段走向全面展开阶段。

该阶段中科院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背景是:促进科研院所进入市场,转变科研院所内部的运行机制,减拨事业经费,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科研行政后勤改革进入以机构分设、内部分立为重点的探索深化阶段。一是将由科研行政后勤机构统一承担的后勤管理和服务职能相对分开;二是将科研后勤服务

单位从科研单位机关行政序列划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三是调整后勤服务项目,优化后勤组织结构。

该阶段的改革主要针对行政后勤系统内部的一些具体运作方式,对供给型和福利型的传统运行模式触动较小。其突出特点是确立了科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明确了后勤服务同机关工作分开的思路。

1.3 体制改革阶段(1993—1998年)

该阶段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背景是:有条件的社会公益性研究机构实行开放式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科研行政后勤改革进入以重组资源,实行联合为重点的体制改革阶段。

该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后勤体制,通过对内对外两个开放,改变了以往的封闭状况,发展了后勤生产力,增强了科研行政后勤保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速了后勤管理科学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一是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分开;二是将科研后勤服务单位从科研单位机关行政序列划出,成立科服中心、物业公司、三产公司;三是对内对外“双向服务”和“对内有偿服务,对外经营服务”;四是从多实体分散经营,转变为规模经营,联合发展;五是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中科院后勤服务。

1.4 制度创新阶段(1999—2010年)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决定由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该阶段科研行政后勤改革的背景: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中科院逐步实现由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科技布局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选创新领域的转变,由以跟踪为主向以原始科学创新为主的转变,由以模仿为主向关键技术自主创新与重大系统集成为主的转变,由以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与凝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转变。科研行政后勤改革进入以建立现代后勤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制度创新阶段。

该时期科研行政后勤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深化。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向企业转制,科研后勤服务单位成建制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法人;二是向企业转变,科研后勤服务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法人过渡;三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科研服务单位在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前提下,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

围绕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目标,后勤改革继续推动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现代的量化管理、绩效管理转变,统筹服务保障资源,开放后勤服务市场,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该阶段的改革具有层次深入、重点突出、作用面广等特点。但因对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考虑,转制工作推进过快,搞一刀切,致使后勤改革出现反复。30年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的主要成绩及经验

2.1 主要成绩

30多年的改革发展,推动了科研行政后勤社会化进程,后勤保障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中科院科研体制改革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

2.1.1 科研行政后勤社会化的体制初步确立

体制上,逐步实现由事业型、福利型向企业型、经营型转变。实现了从“办后勤”到“选后勤”、“管后勤”的转变。服务费用逐步从预算拨款制向按服务内容支付的付费制转变。

2.1.2 科研行政后勤市场化的机制取得进展

机制上,社会化、市场化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研究所得到认可。竞争意识得以体现,科研单位可向隶属本单位的后勤服务机构或社会供给机构“购买”服务,后勤服务机构也可向本单位或面向市场提供服务。

2.1.3 科研行政后勤的职能得以规范

后勤管理与服务职能分离,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现了科研后勤集中统筹管理和统一服务采购,优化了服务资源,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2.1.4 科研行政后勤队伍得到加强

科研行政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得到改善。各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的开展,使后勤队伍的素质明显提升。后勤各层次管理岗位领导者的领导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学习力得到提高。

2.2 主要经验

2.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的基础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坚持解放思想,科研行政后勤走向市场,增强了活力,提高了质量。坚持实事求是,重视科研行政后勤社会供给能力不足的特殊性,有的放矢。

2.2.2 围绕中心,高效服务是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的宗旨

以科研生产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既是科研行政后勤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科研后勤单位存在的价值体现。历史经验表明,这一宗旨把握好的时期,科研行政后勤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科研事业的发展。反之,特别是为改革而改革时,甚至成为阻碍科研事业发展不稳定的因素,产生负作用。

2.2.3 领导重视,统筹规划是科研行政后勤改革发展的保证

科研行政后勤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须与科技事业发展同步前行。领导重视,统筹规划,把科研行政后勤体系作为重要的科研支撑体系纳入创新体系之中,改革才有坚实的基础,改革才有成功的保证。新时期中科院科研行政后勤的现状与问题

2011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3]新的历史发展关口。中科院也站在了“创新2020”新的起跑线上,科研行政后勤面临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3.1 科研行政后勤工作的现状

3.1.1 科研行政后勤的主要内容

按照科研行政后勤的工作属性,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服务、支撑(图1)。

科研行政后勤的根本任务就是为科研活动和科技工作者生活提供保障,其管理、支撑和服务是实现后勤保障的手段。图2为管理、支撑、服务三者的转化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管理、支撑和服务三类工作是相互转化的。例如:A5在园区的初创阶段,属于管理的范围,但随着园区建设成型,其管理属性会转化成服务A5ˊ。而C4在不同的研究所其属性不同,如侧重工程、应用的单位,其对资源的依赖较大,存在经常性变动,这就要求C4与之紧密配套,C4就体现为支撑功能;相对于做理论研究的单位,C4就体现为C4ˊ,服务属性强、市场化程度高。C2在市场成熟度不高、市场失灵或自然条件限制下,C2ˊ则转为C2,而为了确保支撑有效,保障有力,在特定时期或条件下,甚至需要通过行政力来实现。C2ˊ可直接转为 AC2。当前出现的“住房难”就属这类情况。

3.1.2 人员与经费现状

(1)人员情况。截至2010年10月底,中科院支撑人员15 613人,其中,40岁及以上人员接近50%,学士学位以下的占63%[4]。在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支撑人员中,中级及以下占69.6%,工人中,中级工及以下占39.5%。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许多项目如保洁、保安等采取服务外包形式,其用工人员劳动合同关系不属中科院,人员规模有数万人之多。

(2)经费状况。在现行统计制度下,中科院尚无完整的后勤经费数据。鉴于物业管理费在整个后勤经费支出中相对稳定且占比较大,在此以物业管理费为样本来考察中科院后勤经费支出现状。

图3显示了中科院物业管理费的变化趋势。从2002年开始,物业管理费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支出为3 011万元,2006年突破亿元,到2009年,大幅上升(年增长率为22.5%)至1.6亿元。

3.1.3 管理模式

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具有学科种类全、地域分布广及研究侧重面不同的特点,研究所的差异性决定了后勤管理模式的多样性。与之相应的行政后勤分为3种管理模式。

(1)自行管理模式。即管理职能仍保留原有管理方式,保留行政处、办公室或资产处等,服务职能则剥离成立所办公司;(2)部分社会化模式。即管理职能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则采取模块化方式部分社会化;(3)全部社会化模式。即管理与服务职能全部社会化。

3.2 当前科研行政后勤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后勤制度建设严重不足,各自为政 从国家层面和院层面看,目前行政后勤保障尚无系统的指导政策和相关制度。中科院所属单位行政后勤改革绝大多数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缺乏及时的调研,缺乏系统、持续的后勤发展规划、规范和业务指导,缺乏解决公共问题的工作机制。在解决职工住宅、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医疗、养老以及新基地规划、老园区改造等涉及单位众多的问题上,尚未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

3.2.2 后勤管理、支撑、服务职能不清,工作缺位

后勤管理、支撑、服务,职能不分地打包“社会化”,造成科研单位后勤保障“甲方缺失”。科研工作对后勤保障的特殊性要求,使得水、暖、电、气成为重要支撑,不可或缺。院所间缺少基于后勤管理、支撑与服务的合作交流,缺少职能部门协调和行业指导,跨所间的矛盾难于协调。

3.2.3 后勤支撑和保障能力弱,小而全,效率低

受单位建制影响,几乎每个单位都有后勤,但规模质量均属“小儿科”,致使中科院系统后勤保障资源分散,难以适应经济市场对现代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的需要。院所之间以及院所与各级政府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缺少开放与合作。在园区规划、基本建设、后勤保障资源等与各级政府的交流合作中,缺乏相关机构进行统一协调。

3.2.4 后勤人员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战斗力

在各类人才计划中,缺乏对管理人才和后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没有专业化管理和技术队伍。后勤系统普遍存在人员学历低、知识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等问题,现有人员多由科研等岗位转岗分流而来,后勤队伍基本是“散兵游勇”。而外包服务由于不熟悉科研院所文化,服务效果不理想,基础条件差,造血机能低。“创新2020”对科研行政后勤的新要求及改革发展新思考

进入“创新2020”时期,对知识创新、科技创业提出了更高更艰巨的要求,需进一步全面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解放最为活跃的生产力。行政后勤工作是制约科技人员发挥聪明才智的瓶颈之一。因此,需有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满足新的要求。

4.1 新目标

构建“以分院为基本组织基础,统筹院级、分院级、所级行政后勤资源,探索建立完善的现代支撑服务体系”[5]。实现“小管理、中支撑、大服务”的科研行政后勤管理模式。为“创新2020”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撑。

4.2 新要求

(1)科研“生产”对科研行政后勤的要求。一是,认真把握“创新2020”发展规划,紧密联系科研单位建设需求,努力协调基地型园区水、电、气、暖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二是,抓好“老旧小区”安全和稳定,努力排除老旧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加快改造步伐,提升基础设施品质,使之与科研发展的需求相匹配。

(2)科研“生活”对科研行政后勤的要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成为所长们的一大心病。实施“3H”工程 :即为职工解决住房(Housing)、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Home)、就医(Health),是当务之急。“3H”问题,本质上属于公共服务不到位造成的民生问题。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进,由于市场供给紧缺,使其成为人才竞争的杀手锏,解决这一难题已成为广大职工呼吁的焦点。

4.3 新思考

(1)体制上,探索建立现代行政后勤保障体系。在院层面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以分院为基本组织单元,统筹院级、分院级(含所级)的行政后勤资源。

(2)机制上,将后勤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市场能够充分有效配置的服务要加快市场化(如保洁、保安服务等);建立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支撑体系(如水、暖、电、气等)。

(3)措施上,建立行政后勤保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沟通、决策各所、各园区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统一口径对政府和市场开展工作。“找市长”和“找市场”并举。对外,破除部委大院思想,把保障体系融入政府区域规划建设当中,建立与政府共建社区和共建服务平台工作机制;对内,鼓励各类资源共享互补,建立后勤产业联盟。

科研行政后勤的改革与科研生产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体量已位列世界第二。与经济地位相比,我国的科技发展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滞后已成不争的事实。现在,新一轮的科技体制改革正在拉开序幕,建议将科研行政后勤工作纳入科技体制改革的全盘考虑之中,以更有效地促进后勤保障与科研活动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人力资源2010年度报

告.齐芳,祝魏玮.履新,从“258封电子邮件”开始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的28天.光明日报,2011年3月29日.Logistics Guarantee: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tivity

——Review and Refle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of CAS

Wu Jianguo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00864 Bei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logistics re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past 30 years.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logist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the new period are analyzed.New idea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complete the mission and tas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logis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2020”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administrative logistics, reform,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科研保障 第3篇

关键词:化学学科 电子期刊 SCI 引文分析 文献保障 馆藏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2-0108-04

Research on the Literature Condition of E-Journals Guaranteeing Academic Users in Chemistry Subject

——A Case Study at th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SCI theses affiliated t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nd published during 2006-2010 in chemistry subjec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and base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igital resources in chemistry subject, based on the gather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zing of the published articles and citations information, the literature guarantee condition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ng academic chemical users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itations time, the citation frequency and the cited e-journal databases

Keywords Chemistry subject; E-journal; SCI; Citation analysis; Literature guarantee;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资源较之传统文献资源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而越来越得到高校科研人员的青睐,高校科研对于各种学术数字资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明显。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为了保障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源,各高校图书馆纷纷结合学校学科和科研的特色着重开展学术数字资源馆藏的建设,文献资源购置的经费也逐渐向电子资源采购进行倾斜,目前许多馆用于此方面的经费已超过了总文献采购经费的一半以上。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却面临着电子资源购置经费不足与电子资源价格昂贵并不断上涨之间的矛盾。那么,目前所订购的数字资源是否物有所值,是否能够保障本校相关学科科研的基本需求就是图书馆需要思考和评价的问题。

本文将着重对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用户近五年(2006—2010年)发表的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收录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由于期刊是引文中最重要的文献类型,通常能够达到引文总数的九成左右,因此,本文将主要对引文中的期刊这一类型进行重点考察,以期了解发表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分布概况,并结合馆藏电子期刊的现有状况,掌握我校化学学科科研电子文献的保障情况,为我馆合理配置采购经费的比例和数字资源馆藏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 文献综述

1927年,Gross[1]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利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论文中的引文数据作为评价指标,获取有价值的化学期刊列表;C H.Brown[2]对化学、生理学和数学三个学科的论文引文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A M.Gooden[3]对俄亥俄州大学化学系的博士论文进行了引文分析;2004年,P M.David[4]通过对康奈尔大学IP地址用户使用美国化学学会(ACS)期刊的数据的研究,认为在众多学科中,化学科研人员更加青睐传统意义上同行评审的期刊文献。

国内通过引文分析方法研究化学学科馆藏的活动开展相对较晚。2003年,马建华[5]对北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博士论文进行了引文计量分析,获得了最有影响力的外文期刊列表;葛巧珍等[6]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对该校1999-2007年间的SCI收录的论文进行引文分析,研究了理工类期刊的馆藏保障率;徐志玮等[7]以中山大学化学学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4-2009年间的SCI收录论文的引文数据的分析,阐述了用户对于相关学术期刊的需求状况,为数字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意见。

3 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本文的数据从《科学引文索引》(SCI)中检索提取,应用的检索词为“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和“Chem”,时间范围为:2006—2010。

得到的总体情况为:2006-2010年上海师范大学化学学科论文被SCI收录共计415篇,刊载在139种期刊上,其中中文期刊17种,外文期刊122种。对415篇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查重整理,共生成12923条,这其中包括了期刊、图书、标准、专利等多种文献类型。通过Google和Calis外文期刊网[8]等检索途径进一步针对电子期刊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剔除其中非期刊类型的文献,统计得出期刊引用数量共计11996条。

4 数据的分析

4.1 发表论文的期刊数据分析

对刊载这415篇论文的期刊进行分析,细化至每一年的数据,统计得到表1。

可以看到,我校化学学科在2006-2010年间在SCI源刊上的发文数逐年递增,2010年比2006年的篇数足足翻了一番,而且,刊发在外文SCI源刊上的论文也是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外文刊上发文总量占到了总发文量的74.2%。415篇论文的期刊引用量共计为11996条,每篇平均期刊引文为29。

刊载415篇论文的期刊中,17种中文期刊均为国内较顶级的化学类期刊,电子版均有馆藏,保障率为100%,其中发文量最大的为《化学学报》(21篇),其次为《有机化学》(18篇)。其余122种外文期刊也均为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2010 IF= 4.520)发文量为13篇,《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0 IF=2.134)和《Journal of Catalysis》(2010 IF=5.415)均发有12篇。以上三种期刊在ACS(美国化学学会)和Elsevier库中均可全文保障。经核对统计,发表的308篇外文中有263篇能够全文保障,保障率为85.4%。

4.2 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统计分析

引文,即参考文献,是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参考过的主要文献目录,是论文作者参阅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映,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文分析法是一种科学、可靠而简单的定量分析方法[9]。

4.2.1 引文统计的总体情况

经整理统计,2006-2010年期间SCI收录的我校化学学科415篇论文引用期刊文献共计11996条,出自1130种期刊,其中123种中文期刊,1007种外文期刊。1130种中外文期刊中,通过与我馆电子期刊资源的考察和比对,有666种期刊我馆的相关电子期刊库中可全文保障,被引数共达到10446次,占总数的87.1%;174种期刊我馆数据库中有摘要等相关信息,但不提供全文,被引数为633次,占总数的5.3%;290种期刊我馆数据库中则未藏有,被引数为917次,占了7.6%的比例。因此,从被引总次数的分析上来看,我馆的电子期刊全文馆藏能够基本满足我校化学学科科研的需求。

从电子期刊出版方来看,被引用我馆的外文期刊资源所在数据库主要集中在ACS(美国化学学会)、Elsevier、wiley、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Springerlink、Nature以及Science等库;中文的期刊文献在中国期刊网(CNKI)、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字化期刊中所藏。

4.2.2 引文的年代分析

引文的时效性往往对论文的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反映了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动态。本文对11996条的引文的发表时间进行了统计(图1),结果显示:最早引文时间为1843年,其次为1897年,但是,引用2001—2010年间期刊论文的总数为7461条,占总引文量的62.2%;1991—2000年间的期刊引文数为3258条,占总引文量的27.2%;引用1971—1990年间期刊论文为1074条,占总引文量的9.0%。可见,1991—2010年二十年间期刊引文量为10719,占总引文量的89.4%。

目前,国际上收录期刊比较权威、引用量较大的化学类期刊库有ACS(美国化学学会)、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Wiley、Elsevier、Springerlink等,中文刊则在中国期刊网、维普、万方等库中基本有藏。从期刊库收录论文的年代来看,以上各库都比较注重论文的时效性和连贯性,近20年的期刊论文都重点收藏,我馆目前基本上也已订购上述各库的全文使用权限。但是也要看到,年代较久远的一些期刊由于停刊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电子版,对于这部分期刊文献的需求需要纸本期刊或其他途径进行获取保障。

4.2.3 引用期刊的频次分析

对1130种被引期刊进行统计整理,结果显示:被引期刊的被引次数相差很大,被引次数最多的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五年间被引用了774次,被引期刊次数前40位的均为外文期刊,中文期刊被引次数最多的是《化学学报》(41位),被引用55次,但是,499种期刊五年里仅被引用过1次。期刊引用次数统计情况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到,被引次数5次及以上的期刊共计320种,共被引次数10677次,所以,大量的期刊引用集中在了较少量的期刊上。通过对这320种期刊与我馆电子期刊馆藏的重点考察和比对,248种(77%)电子期刊我馆已全文订购。但是,通过分析,笔者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1)有些期刊订购收录的年代存在不全的情况,如《Nature》。目前我馆订购《Nature》的主站点上收录的是1869—1986年和2006至今的数据,Calis站点提供的是1997年至今的数据。因此两者在数据上有一定的重复,同时在收录年代上也缺少1986—1996年的全文数据。(2)有些引用次数比较多的期刊我馆没有收藏。《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被引94次)、《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被引59次)及《Chemistry Letters》(被引42次)三刊我馆均没有全文订购。由于篇幅有限,表3列出了被引次数排序前20位的期刊,以期为我馆化学学科电子期刊资源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4.2.4 被引外文期刊所在期刊数据库的分布和保障情况分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外文高质量期刊是化学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引文来源,并且,被引中文期刊的电子馆藏相对比较集中,在中国期刊网、维普和万方等库中有收藏,因此,本文将重点对所引的1007种外文期刊所在的数据库分布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据统计,1007种被引外文期刊中,我馆各数据库中藏有719种(包括可全文和有文摘等信息的电子馆藏),外文馆藏期刊总引量为10675次。按照期刊所在数据库被引总数进行统计排序,被引量前五位的数据库依次为: Elsevier、ACS、Wiley、RSC和Springerlink,这五个库的被引总次数占到了外文总引量的86.4%。表4和图2为馆藏各数据库的期刊被引量情况。

因此,做好Elsevier化学专辑、ACS、wiley化学专辑、RSC和Springerlink化学专辑的电子资源建设是提供化学科研电子文献资源保障的重中之重。

从我馆目前的情况来看,引进的外文期刊数据库基本上能够满足化学学科的科研电子文献需求。我馆订购了ACS全部期刊的全文使用权限;RSC提供了主站点和Calis站点访问全文使用权限,两个站点可以一起配合使用;Elsevier和Wiley中的化学专辑我馆均已订购,但是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与化学学科交叉或相关的基础跨学科期刊却没有订购,可能会影响读者的全文使用;Springerlink中的化学类期刊也基本都能够全文使用,但由于数据库商的原因,有个别期刊在国内无法全文下载使用。此外,Nature、Science、AIP、APS和IOP等库我馆基本上已全部或部分全文订购。

5 结语

通过针对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化学学科电子期刊馆藏对我校化学科研保障状况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我馆对于化学学科电子期刊库的建设是卓有成效的,分析表明目前我馆订购的化学学科中外文期刊库的质量比较高,基本上能够保障我校化学学科科研的文献需求。

化学科研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对于外文高质量化学期刊的关注和引用,这就需要图书馆更加注重对于读者用户文献需求的持续追踪,对于引用量较多、学术价值比较高的数据库或电子期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和订购,争取在购置经费有限的前提下,真正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日常的数据库管理和建设中,图书馆要持续做好数据库的读者培训工作,指导用户充分利用购置的数据库电子资源,同时还要加强文献传递服务,拓宽获取文献的渠道,以最大程度保障读者的文献需求。

参考文献:

[1]Gross P L K,E M Gross.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J].Science,1927,(66):386-389.

[2]C H Brown. Scientific Serials:Characteristics and lists of most cited publications in Mathematics,Chemistry,Geology,Physiology,Botany,Zoology,and Entomology[D]. ACRL

onograph,no.16,Chicago: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1956.

[3]A M.Gooden.Citation Analysis of Chemistry Doctoral Dissertations:An Ohio State University Case Study[J].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anship,2001,(32).

[4]Philip M.David.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of Chemists:A Transaction Log Analysis of Referral UR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te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5(4):326-332.

[5]马建华.引文分析在图书馆文献采集中的作用——北京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博士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3).

[6]葛巧珍,杨美珍.基于科研成果调查的外文期刊馆藏建设探析——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9,(8).

[7]徐志玮,郑建瑜.高校化学学科用户对纸本/电子期刊需求研究——以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用户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0,(4).

[8]CALES外文期刊网[EB/OL].[2011-10-20].http://ccc.calis.edu.cn/journal.php.

[9]Stephen E. Woberley. Journal Rankings from Citation Studies: a Comparison of National and Local Data From Social Work[J].Library Quarterly,1982,52(4):348-359.

科研保障 第4篇

关键词:美国,科研人才,创业,保障机制

大力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技术是增强国家实力的根本。如何尽快将大学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进产学研用的四方协同,是当前我国科技持续创新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科技人才直接以科研成果作为创业资本,成为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的主要方式,这种高校科技人才直接创业的方式,有助于科技产品的持续研发, 实现产学研用共赢的局面。 美国大学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方面,已有很成熟的制度和机制,尤其是为大学科技人才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机制,并在加快大学高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美国大学科技人才创业发展脉络

20世纪初,随着美国赠地法案的实施,美国州立高校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美国大学的创业经历了大学创办衍生企业再到科技人员自己创办公司的过程。 在法律政策上,美国政府不断颁布促进技术转移的有关法案,建立了完备的、鼓励创业的技术转移法案体系,对美国高校的创业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20世纪初,科技人员创业的萌芽期

美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最初并不为高校管理者所支持。 在这个时期,美国大学一度认同大学科研人员的成果应该属于公共产品,不能申请技术专利。 典型事件是1907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Frederick Cottrell教授为了将他的专利技术转化行为与大学主体相脱离,发起成立了美国首家专门面向高校专利的管理公司, 取名为 “研究公司” (Research Corporation) 的机构, 主要从事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运作独立。 1925年,威斯康星大学的Steenbok教授组织校友们成立了“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该独立机构接受威斯康星大学科技人员的专利,然后进行技术转让。受此影响,在20世纪20—30年代,其他公立大学研究机构也开始关注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商业化问题。许多高校开始通过创办公司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如1925年,麻省理工学院就成立了东北理事会(the Northeast Council),这个组织主要是通过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转移给当地公司,或者通过直接创办大学衍生企业来进行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美国大学商业化的萌芽源于要求大学科技人员将他们的技术发明归于学校。在1926年,加州大学就出台了相应政策,随后,许多公立大学也开始做出明确规定[1]。

美国高校正式的商业化伴随二战期间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出现而兴起。 20世纪30年代,为了保护学校利益,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辛辛那提大学都跟随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专门管理发明专利和授权的机构,使技术专利成为学校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技术专利管理机构的集中管理,大学可以将他们的知识产权授权给不同的公司,而不是个别资助研究项目的公司。 1940—1955年间,美国有64所高校制定了专利政策,21所高校修订了部分政策。 但这些政策也反映了美国高校对技术商业化的矛盾情况。

(二)20世纪40—70年代,科技人员创业盛行期

随着二战中的军事需要,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获得了充足的研究经费,科研人员意识到了科技发明的巨大商业价值,研究型大学科研人员创业、创办公司一时风行。 二战过后,一大批二战期间的科技发明通过创办公司开始商业化, 像源自MIT林肯实验室的精密机械、电子元器件等发明被开发出来推向民用市场。与此同时,1946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院长Georges Doriot、 风投之父Ralph Flanders以及MIT校长Karl Compton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第一家现代的风险投资组织———美国研究发展公司(简称ARDC),其主要目的是将麻省理工学院的军事技术进行商业化,为MIT科技人员创业的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助。 此外, ARDC通过成本分担的形式为MIT科技人员创办公司提供办公场所,以此来降低新创公司的成本。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对科技的研发经费增加,政府投入的研发经费在大学研发经费的比重从1960年的54.6%上升到1966年的73.4%。 特别是在冷战时期, 美国对大学研究经费的巨大投入, 也激活了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数量激增,许多大学的科技人员开始将政府资助研发的科学技术通过创办公司进行商业化[2]。 这个时期,麻省理工学院并未收取任何技术专利费用,也未从这些公司中获得股权收益。 这个时期不断涌现的创业公司,涉及到的科技专利、知识产权等问题迫使美国大学开始调整其科研管理政策。

由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水平非常低,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一些高校开始管理本校的技术专利事务。 有研究表明,20世纪初至70年代这段时期, 美国大学对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大学衍生企业都是通过间接形式进行的,所以众多美国高校科技人员在将他们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时, 往往不涉及他们的学校。

(三)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技人员创业进入规范资本投资期

美国科技人员创业的兴起离不开法律的规范。特别是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拜杜法案》和《史蒂文生-怀德勒技术创新法案》, 这两个法案是美国技术转移到企业的分水岭事件,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技术转移法案:1986年通过的 《联邦技术转让法》、 1998年《技术转让商业化法》、1999年《美国发明家保护法令》以及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案》。 这些针对技术转移的专项法案都为高校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活动提供系统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美国联邦政府各部联合制定了《科研机构专利许可法案》,允许大学拥有政府资助的科研发明专利权。 随后,不少大学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TLO),1960年有6家, 1980年有25家,1995年突破200家[1]。

20世纪80年代, 一批风险投资机构开始出现, 这是通过融资来资助创业公司的初期阶段。 早在1972年,麻省理工学院Richard Morse教授就成立了MIT发展基金(MIT Development Foundation),主要为创业教师提供人员、商业计划、市场预测、资本融资、 培训及技术转化服务。 同时,学校在为创业公司的服务中, 将获得的股权收益用于学校发展。 1983年, Texas A&M大学成立了新技术投资机构, 资助从事学校技术转移的小微公司[3]。 1987年,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成立了技术开发与转化中心,促使学校的科研成果商业化[4]。 德克萨斯州立法机关通过了产权所有权法案,允许大学持有衍生公司的股权。同年,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组建了经济开发公司,管理学校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创投计划,通过股权投资支持教师、学生创业,帮助员工、教师、学生寻找创业项目。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对创业行为出现了较大的转变,许多大学开始成立资助机构,通过技术商业化的投资基金形式,为创业公司的技术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1981年, 罗切斯特大学成立了风险投资机构,从大学捐赠资金中筹资6700万美元。 1982年,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成立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资助生物技术创业公司[5]。

二、美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保障机制

美国大学创业公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美国生物技术的出现和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加上《拜杜法案》 的颁布实施,《专利法》的修订,高校持有技术发明产权的使用,以及各高校的效仿作用,都激发了美国高校创办公司的持续热情。

1. 专利法案的出台,为创业活动的股权分配、收益提供法律保障。 1980年《拜杜法案》的颁布,使得美国各高校获得联邦财政资助的科技发明许可及商业化变得更加顺畅,促进了拥有知识产权并进行技术开发的创业公司出现。政府资助的技术发明占到了高校科研成果的2/3, 激发美国各大高校的商业化热情。 此外,《拜杜法案》规定了大学创业活动的合法性。《拜杜法案》的宗旨是鼓励联邦财政资助科研成果能授权给创办的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的创业活动给予了法律支持,让过去一些对大学创办公司的反对意见逐渐微弱,使大学管理者资助公司进行技术研发成为合法的行为,也让一些科研成果能够很快找到授权公司,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2. 专业化的技术转让中介机构为科技人才创业进行服务保障。美国大学创业公司的兴办离不开本校技术许可机构专业、完善的保障服务。 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不仅仅是一个行政管理机构,更多的起到为创业公司提供法律支持、募资、咨询、联络外界的平台, 其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一是,充足、专业化的技术许可人员对创业公司全程的保障服务。一个创业公司的创办从科研活动开始到技术许可大概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大学科研人员在企业、政府、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并不是以技术发明为主,也并不是所有科研都会产生商业化研究成果。这需要学校技术许可办公室对研究成果进行甄别、挑选,对重要的、有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随后,技术许可办公室人员要进行技术的商业化运作。 在美国,一些大学都有着专业的技术许可队伍, 当科技人员创办公司时,技术许可办公室要雇佣专家为创业公司提供市场评估、 撰写商业计划书、募集风险投资、组建创业队伍、寻找场地和设备、 测试试验产品。 麻省理工学院Richard Morse教授成立的MIT发展基金就可以算是技术许可办公室的初期形式, 主要为创业教师提供人员、商业计划、市场预测、资本融资、培训及技术转化服务。 这些服务在创业初期对创业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是,利用技术许可办公室的外部资源。 创办公司把技术转让给企业需要很多资金和精力,而大学的创业公司没有大企业的员工队伍,他们更多是依赖专业化的技术许可办公室人员,借助他们与专利代理人合作,与供应商谈判、进行市场调研。 有研究表明,美国一些大学由于缺少专职人员来从事技术转让工作, 在创业公司的创办数量上明显少于那些有专业化技术转让队伍的学校。

三是, 和与创业有关的资源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技术许可办公室在科技人才创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科技人员创业维护和开发一些社会资源已经成为他们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他们同投资人、财务管理人员和顾问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和紧密联系,可以为科技人员创业解决困难, 让大学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让创业者专心在技术开发上继续研究。

3. 多渠道的稳定资金支持, 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创业公司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前期启动,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 由于大学创业公司往往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一般私人投资往往在创业公司初期不会进行投资,因此,创业公司需寻求公共资金的资助,进而避免了让予大部分股权给投资者。 所以,公共资金的获得对创业公司至关重要。

一是,种子资金的支持。 对创业公司初创期的资金支持是维持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创业公司进行前期技术完善开发、市场需求调研、知识产权保护时, 都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来完成。 像佐治亚理工学院、 弗吉尼亚大学为科研人员创办公司提供研究成果商业化奖励,为创业公司提供先期技术开发资金,这两所学校因此涌现了大量创业公司。 卡耐基梅隆大学、 凯斯西储大学为本校科技人员的创业公司提供10~ 25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目的是让这些创业公司在争取风险资本投资、创业天使基金上具有更大竞争力。

二是, 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包括资本市场的融资、创业天使基金的资助,都为创业公司的技术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成立于1953年的小企业管理局(SBA)是美国政府设立的向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政府采购、信息咨询、创业培训等服务的专门机构。小企业管理局除了为创新型小企业提供咨询和管理培训服务外, 还帮助创新创业者获得资金支持,包括提供担保帮助获得商业银行贷款、直接提供风险资金、协助获得联邦部门的研发项目与合同等。 通过对技术创新项目相应的扶植和培养,SBA在客观上起到了激励全社会进行技术创新的作用。小企业管理局采用担保贷款、风险投资、预留联邦研发经费等方式, 帮助技术创新型小企业获取资金,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技术创新资金服务项目是,1982年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 和1990年实施的高新技术项目(ATP)。 其中,SBIR项目要求联邦政府财政预算中的2%用来资助小微企业的项目。 ATP项目为高风险技术提供资金,约60%的经费投入到创业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SBIR项目资金来自于一些政府机构,像美国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委、国家卫生研究院等。

除了政府财政和大型公司的投入外, 风险投资、 小企业管理局以及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这三大要素,也从不同角度、层面为处于各个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并且各要素彼此衔接、相互配合,形成了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很好地发挥了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 具体来说,风险投资利用市场方式解决技术创新前期的融资困难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投资银行开始对还远未实现商业化的生物技术公司进行资本投资,由于这些投资者的资金能力,使得大学科技人才可以轻松创办生物技术公司。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则为创新型小企业实现规模性股权融资提供平台,并且也为风险投资的最终撤离建立良好的退出机制。

4. 大学宽松、自主的创业制度环境,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大学人事、科技管理制度是促进科技人才创业的必要前提条件。 首先,美国大学给予创业人员更灵活的工作自主权。一些美国大学允许科研人员非全日制工作,并且可以离岗进行创业,这解除了创业的科研人员必须放弃稳定的大学教职岗位的顾虑。而有的美国大学是禁止科研人员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在公司中担任技术顾问,这实际上就是在阻止他们创业,也同时阻碍了技术的开发。 像麻省理工学院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科技人才创业,大学在创业公司中持有股权,允许科技人员离岗创办公司,开发他们的技术发明,特别是允许科技人员使用学校资源来研发技术,允许技术人员在技术授权中缴纳较少的许可使用费,并为科技人才提供前期的创业资金。

此外,一所大学的创业文化氛围也影响着创业活动。首先,在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支持创业、鼓励创业的局面,就会让创业活动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像麻省理工学院有鼓励科研机构教师进行创业的文化传统,所以,麻省理工学院有了许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如果将创业活动作为一项冲淡科学研究,影响大学声誉的事情,那么这所大学就不会有太多的教师投入创业中。 其次,借助大学科研人员成功创业的楷模影响,也为其他教师、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能够带领一批教师投身技术商业化中,甚至成为他们的领路人。再次,技术许可办公室的定位和作用,事关学校的创业活动。 如果将技术许可办公室定位为监管部门,那创业者一般不会跟技术许可办公室保持较好的合作关系;如果这个办公室是创业人员咨询服务办公室,创业人员就会与办公室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信其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5. 允许科技人才持有独占性许可, 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竞争性保障。在美国大学科技人才的创业活动中,持有独占性许可是非常重要的刺激因素,保障了新成立的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可以在创办初期化解开发新技术的风险。

由于创业者要承担新技术创业的高风险,投资者也不愿意对高风险公司进行投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人才在未拿到独占性许可授权时,他们表示不会轻易创办公司[6]。 由于新技术在研发初期还无法显示出更有价值的市场前景,所以,只有保证科技人才将获得正在研发的新技术专属授权的前提下, 投资者才可能对其进行风险投资。 此外,独占性许可也将潜在的竞争者排除在外,这有利于创业公司获得技术研发的利润回报。 有研究表明,2000年,大学的科技人才创业公司有90%的技术授权都是独占性许可授权[7],如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未采取独占性许可授权政策,创业公司相对于其他大学就少很多。

6. 大学在创业公司中拥有股权收益, 为科技人才创业提供坚强后盾保障。由于创业公司往往资金比较紧张,所以大学的技术许可办公室多通过大学在科技人才的创业公司中持有部分股权来充当或者部分充当创业公司知识产权的使用权费用,这个政策有助于美国一些大学更愿意协助科技人员创办公司。此项政策实际上对外宣称了科技人才创业公司的合法性, 并且也表明创业公司有先进的大学科研机构的支持, 有助于创业公司从外部获得更多的资源。

大学则通过两种方式获得股权收益,一是,通过知识产权获得股东收益。 二是,大学对创业公司直接进行资金投入,获得股权收益,这种形式的优势在于, 可以减少创业公司先期的资金支出。

7. 鼓励利用大学资源创办公司, 为科技人才创业解决后续科研条件。美国一些大学对科研人员使用大学资源创办公司都有着较宽松的规定。 有研究发现,那些为创业公司提供灵活的设备、实验场所租赁业务的大学会有更多的创业活动,有时候这些大学资源都免费使用。 像卡内基梅隆大学有众多的创业公司, 主要在于大学的研究机构帮助科研人员创业,像Lycos公司在其创业初期, 已在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大楼中孵化,此外,大学还提供了10万美元的投资作为其购买服务器以及公司开拓市场的资金保障。除此之外,那些对校内资源使用限制较严格的大学,往往很难形成创业氛围,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使用学校资源上比斯坦福、MIT有更多的严格要求, 进而在创业上比起后两所学校差距很大。路易斯安那州的高校创业活动也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科研人员若参与创业或者是担当任何公司的顾问都要被解雇。

三、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保障的对策建议

美国大学科技人才创业保障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涉及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科研人员管理、创业经费保障、实验资源支持以及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落实国家政策:在高校管理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员创业

我国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体系已明确了鼓励、支持的改革方向,先后制定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2015年),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 离岗创业,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也对科技人员的技术转移进行激励性奖励。

从省市级层面的政策条例制定来看,各省都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执行措施,这为高校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了管理依据,也为高校科技人员技术转化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从这些宏观管理政策来看,还未触及影响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关键要素,像职称评审、科研人员考核评价等方面。 由于政策落实涉及到高校的内部管理环节,高校是否落实这些政策,缺乏相应的措施来进行保障和监督,进而,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往往在高校具体管理制度上无法很好地贯彻落实。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要落脚到高校层面的管理制度上。 由于高校科技人员创业保障是一项事关学校各部门协同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科技人员人事、财务、评聘、考核、后勤管理等多方面的政策关联,因此,需要对高校管理制度进行系统的修订。我国高校目前的科研管理仅限于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转化、申请专利,而对科技人员创业亟需的创业平台、创业资金、人事管理、 业绩考核、 科研编制等方面的规定还未完全落实,进而造成了虽然在国家政策上支持高校科研人才创业, 但在高校具体管理中,缺少对创业有效支持的制度设计,很难激发科技人员创业的热情。

在目前政府与高校关系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对高校管理将更多的是宏观调控,规范指导,资金扶持。 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不仅要表明对高校科技人员创业的支持,更要通过对人事、财政、土地、 税收等资源的宏观调控管理,来激发、引导高校制定配套制度鼓励、支持科技人员进行创业。

从高校内部来看, 通过转变高校科研管理模式, 完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保障。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还处于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未形成对科研创业的服务意识,从管理的环节设计上,缺少对科技人员创业的服务内容,因此,还无法实现科技人员的自主创业保障机制。转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就是要变革高校在科研成果管理上的职能,由事务管理转向为科技人员创业服务,组建技术转化专业服务机构,建立非营利性基金组织,采用市场化运作服务于科技人员创业需要。

(二)完善平台建设:为科技人员创业提供专业服务保障

1. 建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 目前,我国高校还未建立起一批具有专业化队伍的技术转移机构。从美国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运作来看,它为美国高校科技人员的创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科技人员创业的伙伴。我国高校要发挥技术转移机构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中的桥梁作用,推动科技人才的技术专利发明向市场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高校要加强同国际专利中介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鼓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此外,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要加强科研人才的创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服务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通过创建创业服务网络,探索多种组织形式,为人才创业提供服务。 制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激励保障办法。

2. 加强共享平台建设, 为创业公司提供高校资源支持。 为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在科研中进行创业,高校要及时制定、修订有关管理办法,为科技人员利用实验仪器设备创业提供完善的资源保障,这是激活我国高校科技人才创业的重要措施。 如山东省制定了 《关于支持高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科技型小微企业共享科学仪器设备扶持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明确提出拥有政府财政资金购置科学仪器设备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必须按要求注册成为供给方会员,在仪器设备网上准确发布仪器设备及收费标准等信息及相关服务条约,并在网上为小微企业等用户会员提供服务。这一系列政策为高校科技人才创办的小微企业使用高校共享的科学仪器设备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经费保障:完善创业资金的配置与管理

2014年以来, 我国许多省份加大了对科技型小企业的创业经费扶持,完善了支持人才创业的金融政策。制定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业贷款等保障政策, 完善知识产权、技术等作为资本参股的措施。 但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大公共财政专项资金对高校创业公司的资助。从2012年度山东省省级科技计划投入情况来看, 山东省对自主创新的专项经费投入已达100,000万元, 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6000万元[8]。 2016年,山东省财政厅加大创业专项投入,设立了15亿元的“促进就业创业专项资金”,设立1.2亿元的 “中小企业创业补助创新奖励基金”[9],但这两部分的专项经费资助对象主要面向社会人员创办的公司,对于高校科技人才创业公司的资助,还缺少专项的创业资金扶持,创业扶持资金缺口还依然很大,远远满足不了高校创业公司初期的资金需要。 需要地方政府从财政上设立高校科技人才创业专项经费,支持科技人才积极创业,帮助他们走出创业初期启动资金不足的困境。

2. 鼓励高校对创业公司的专项经费支持。 从美国高校对科技人员的创业公司设立基金的实施效果来看,美国高校对创业公司的经费投入,明确了大学对创业公司的肯定与支持,也为创业公司募集校外投资提供了有利的信誉担保证明。我国高校要加强对创业公司的经费支持,对经过技术评估、市场调研等综合考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可以通过项目扶持、基金资助、风险投资、持有股权等方式,加大对科技人员创业公司的初期经费支持。

3. 完善对高校创业公司的融资服务。 人民银行、 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 目的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融资功能,推动金融与贴息补助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国家财政资金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或股权投资产业基金, 为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提供利好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我国高校创业公司的融资渠道,解决了高校科研人才创业公司的资金缺口问题。 但在具体落实中,还需要高校专业技术转化服务机构,为创业公司积极联系风险投资,推介科研人员科研成果,与金融服务机构紧密合作,为创业公司的融资提供必要的服务。

参考文献

[1]Mowery D C,Sampat B N.Patenting and Licensing University Inventions:Lessons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Research Corporation[J].Industrial&Corporate Change,2001,10(2):317-355.

[2]Leslie S.The Cold War and American Science:The Military-Industrial-Academic Complex at MIT and Stanford[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9.

[3]Mcqueen B D,Wollmark J.University technical innovation:spin offs and patents in Goteborg[C].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1:153-164.

[4]Smilor R,D Gibson.Dietrich.University spin-out companies:Technology start-ups from UT-Austi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0(5):63-76.

[5]Lerner J.Venture capital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academic technology:Symbiosis and paradox[C].Cambridge:MIT Press,1999:385-409.

[6]Hsu D,T Bernstein.Managing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licensing process[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1997(9):1-33.

[7]AUTM Licensing Survey:FY 2001,Northbrook[C].IL: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2002.

[8]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2013科技年鉴[M].北京:科技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49.

对科研机构综合保障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5篇

我院属大型科研机构, 建院以来, 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各项任务,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能承担多型任务、满足各种功能需求的综合科研机构。

我院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综合保障系统的支持, 无论是型号科研, 还是预研项目, 都需要相应的科研、后勤保障支持。按照全面推进“五个一流”建设, 努力实现一流科研机构的战略目标, 我院科研、后勤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障条件建设满足科研发展需要”“办公条件初步改善”“环境面貌彻底改善”“职工住房及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以适应科研、生产、生活的发展需要。依据基本目标, 科研综合保障系统承担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一是动力系统的规划、建设、维修与改造, 主要包括:供电子系统、供暖子系统和供水子系统;二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维修与改造, 主要有:科研区道路建设、下水系统、环境建设、办公楼装修改造和房屋大修等;三是科研保障设施建设规划;四是专项保障工程的实施。

1.1 科研综合保障系统的运作模式和分工

按照部门职责, 由保障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全院科研综合保障任务及专项工程的计划汇编、方案评审、项目招标、合同管理、过程监督、项目验收、资料归档、经费结算等管理过程。院内各业务主管单位既是科研综合保障任务及专项工程的具体业务管理单位, 又是直接参与工程组织实施、监督、验收以及交付后的使用维护管理单位。各业务归口职责具体分工如下。

(1) 科研区供电、供暖设施、压力容器、给排水设施等机动设备设施的大修、改造及专项工程项目, 由动力运行机构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2) 科研区房屋、建筑物、屋面、道路、围墙、环卫绿化、公共设施的大修改造项目以及楼群区域机动设备大修改造项目, 由科研物业管理机构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3) 职工生活区机动设备大修改造项目、房屋、建筑物、屋面、道路、围墙、环卫绿化及公共设施的大修改造项目, 委托职工生活社区物业管理部门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4) 涉及房屋结构的房屋大修改造、道路改建由基建部门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5) 消防系统设施的改造项目由保卫处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6) 通信工程 (含网路敷设) 的改造项目由通信站归口申报和审批后具体实施。

(7) 保密监控系统的改造项目, 由保密办公室归口申报和审批后组织实施。

(8) 文化建设、文体娱乐设施项目的建设和改造, 由政工部门和工会归口申报和审批后组织实施。

(9) 其他未明确归口职责分工的保障项目, 由使用管理单位负责申报。

1.2 科研综合保障系统的运行状况

从整体情况看, 科研综合保障系统的运行状况良好, 各项保障工作都能按院总体要求开展, 保证了我院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以近几年统计数据为例, 院内数十项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签订各类保障项目合同数百份, 合同执行涉及院内外单位或公司上百家。从合同内容看, 各类改造、扩建、大修工程项目居多, 除部分道路工程项目外, 均涉及水、电、暖设施及机动设备设施, 需众多院内外单位或公司共同完成, 还要通过不同供货商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从工程周期看, 有较短时间完成的, 也有跨年度的。总之, 在保障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协调下, 各业务主管单位都能履行各自的职责, 使各项工程按时完成。

在科研综合保障任务的具体实施中, 从管理过程的内容看, 我院在各类改造、扩建、大修工程和专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作为机关和各业务主管单位, 更多的是传统的、职能上的管理, 经常需要主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或单位, 协调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 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柔性组织, 即建立一个项目团队, 对我院这种明显具有一次性任务特点的专项工程, 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 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从我院科研综合保障系统的运行状况看, 如何灵活应用项目管理的科学方法, 使科研综合保障系统高效运作, 更好地为科研生产服务, 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2 项目管理的实质、目标、过程及要素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 用系统管理的方法管理工程项目。其本质是项目和管理相结合的产物, 从理论上讲, 项目管理主要包括知识领域和过程。这些领域及过程的实质, 就是管理中的专业问题和过程问题。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 是对项目的质量、进度与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即在规定的时间、环境、经费内, 有序地组织人力、物力, 以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主要有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等过程。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实施项目的团队始终围绕着时间、成本、质量这三个要素在进行协调工作。

3 对科研综合保障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院各类改造、扩建、大修工程和专项保障工程, 都是具有一次性任务特点的项目, 如何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依据项目管理的原理, 大致上由立项、实施、总结三个阶段进行, 这三个阶段应囊括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 即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过程。具体如下。

3.1 立项阶段 (启动、计划过程)

一是收集科研、服务保障工作和设备设施的技术状态以及使用单位的要求等信息, 由各业务主管单位提出大修、改造、扩建及专项工程项目立项申报计划, 编制项目建议书。在申报大修改造及专项工程项目立项计划时, 应进行实地勘查和方案论证, 形成完善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图纸和经费预算, 由保障部门汇总后, 编制院综合保障计划并上报院里。

二是由保障部门依据院《科研保障项目大修改造及专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 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和可行性评估。

三是成立项目团队和下达任务。项目团队主要由保障部门和各业务

主管单位及院各使用单位组成, 项目负责人由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保障部门按照院有关规定, 下达大修、改造、扩建及专项工程项目任务开始实施。

3.2 实施阶段 (执行、控制过程)

一是需要进行招标的工程项目, 按照院《科研保障项目采购管理工作细则》进行招标, 从科研保障项目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 组成专家组进行招标。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 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 建立项目目标与工程量清单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施工合同管理制度。未经保障部门批准, 严禁中标单位将经招标确定的工程项目, 以任何形式进行转包和分包。

二是经院法律事务室审查的保障项目大修改造及专项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后, 由指定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没有实施能力的由保障部门指定相关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实施, 业务主管单位在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进度以及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履行甲方管理责任。对需要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 由保障部门按规定与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

三是项目负责人和各分项目主管对下达的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应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并负责协调和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对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办理工程签证或技术变更的, 由现场管理人员填写工程签证或技术变更单, 经项目负责人或项目主管同意后方可施工。项目负责人还应巡查工程监理单位是否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 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理, 切实履行监理责任。

3.3 总结阶段 (结束过程)

一是工程项目竣工后, 各业务主管单位应在验收前将有关竣工资料 (合同书、竣工图纸、工程决算书、工程量签证、技术变更单等) 报送保障部门, 由保障主管部门组织各有关单位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 即可交付使用。各业务主管单位将验收合格的工程资料连同工程交接验收证明书送监察审计部进行决算审计, 并按规定办理工程项目结算。

二是资料归档, 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将竣工资料统一交保障部门审核。其中工程项目的前期资料 (方案评审报告、招标文件、定标纪要、中标通知书、合同书等) 由保障部门负责归档;机动设备的大修改造资料由动力运行机构负责归档, 其他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由各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归档。

科研保障 第6篇

科研院所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整体竞争力高下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和调整,特别是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为代表的研究所创新实践,使研究所的改革进入了新阶段,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服务保障体系是科研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如何有效构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特别是科研院所聚集区的服务保障工作,对推动科研院所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于集群的研究

集群 (Cluster)原本是生态学概念,来源于生态学中的种群,指生活在有限空间内或多或少有一致特征的同一类生物个体的集合(伊藤嘉昭,1982)。

集群,《辞海》解释为“群聚”,是指旷地上星散分布的由单种或少数种组成的植丛,是群落形成的早期阶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个体可能因为环境因素或行为的相互作用所引起集聚而形成的群落。在现代牛津高级词典(1979)中,集群是指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正是集群的初始定义的宽泛性让人们在使用集群这一概念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进而引加重了人们在认识的混乱。对集群现象最早的关注源于马歇尔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产业区概念,茨扎曼斯凯(Czamanski,1974)最先将集群概念引入经济学范畴,但直到哈佛大学M.波特教授(1990)才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将产业集群和国家的竞争优势联系起来,集群才引起了学、政、商界的高度关注,并迅速地风靡全球。

产业集群,是指包括企业、支撑机构及政府等参与者在地理上围绕某个(些)产业而集中形成一个网络。网络内部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商业关系支撑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就是把集群联系在一起的是包括供求关系、共性技术、共同的市场导向、共同的劳动力市场和地方性文化等在内的一系列因素。每个个体的单个竞争能力都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群经济的突出特点是地理集中性。波特(Porter,1998)形象地描述:“就产业而言,地理集中性就好象一个磁场,会把高级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吸引进来。”

综合现代经济学对集群经济的分析,提出集群的特点:一是集群加强了专业化;二是集群能降低成本;三是集群有助于创新;四是集群有利于资源共享(任冉齐,2005)。

3 国内外大学城和大学集群资源共享的实践

大学城,具有密集高素质劳动力和完善的科研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

大学集群是一个由教育教学子系统、科学研究子系统、社会服务子系统、管理和后勤保障子系统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王庆,2006)。

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园区大多是在依托大学集群这一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美国的硅谷、北卡三角区、128公路地区、日本的筑波、英国的剑桥、中国台湾的新竹等。

从2000年我国第一所大学城——北京东方大学城诞生后,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在众多的大中城市齐头并进,形成了大学城的发展热潮。有着内在联系的高校相对集中,可以产生多方面的集聚效应。任何高校要保持正常运行都需要某些基础设施。大学城对文化体育、餐饮、住宿、商业等设施统一配置,水、电、暖、通讯、电视、维修、绿化、环保、保安等统一服务,给入城的大学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环境。当然,“大学城”的意义和内容远远超过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范畴。大学城中教育资源共享大有发展余地,如实验室、图书馆可共享,教师可互聘互用,校际可以交叉选课,等等。

4 科研院所集群的定义与特征

参照产业集群的概念,我们将科研院所集群定义为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科研院所群。在我国科研院所集群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中科院在北京中关村的研究所集群,中科院在北京奥运村的研究所集群,航天部门在北京航天城、永定路、丰台东高地的研究所集群等等。中科院在《“创新2020”组织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建设区域创新集群”的目标,重点建设北京怀柔新区、上海浦东科技园、广东华南科技创新高地,形成区域创新集群。

从科研院所集群的定义可以总结出其基本特点: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组织结构类似,业务活动形式相近;人员层次相同,文化相近;服务保障工作需求相同;归属同一系统。

5 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现状与问题

5.1 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的内涵与界定

杨培先(1992)对现代“后勤”一词给出了较为宽泛的外延,指为社会组织(如政府、军队、企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创造和提供物质条件的工作。

广义内涵——借鉴“后勤”的概念,我们给出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的内涵:为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创造和提供物质条件的工作。狭义内涵——餐饮、会议、车辆、接待、医疗卫生、文印、财务结算、通信、水电气维修、园林绿化、环卫清扫、保安、房屋维修、办公设备维修、上下班交通、职工宿舍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图书文献等等。

5.2 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的现状

科研院所由于历史原因,往往都设置齐全的服务保障机构,拥有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它涉及的后勤服务工作的内容、范围和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服务具有不同的行业特点和运作方式。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工作总的职能是:为保障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提供各项劳务和技术服务。

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工作的职责具有与其同类服务行业的共同点,又具有科研院所本身的特点:

一是复杂性。科研院所的服务保障不是指某一具体的服务单位和具体的服务项目,它与专业的服务企业相比,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内容上,都要广泛和复杂得多,需要服务保障部门各专业的人员从方方面面的密切配合、联系协调运作才能实现,为了满足科研人员方方面面的保障和服务需求,达到提高热情、服务周到、安全及时和优质高效的服务,要求服务保障部门和人员,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认真做好服务部门和服务人员之间及服务过程的控制和协调,保证服务目标的实现。

二是随机性。社会专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往往相对单一,只是向某个群体提供服务,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工作则不同,它面对的是整个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的各种服务需求,无论是否属于服务保障部门的工作职责范围,因此服务工作的随机性较大,这就要求科研院所的服务保障部门,能随时根据任务的变化和轻重缓急,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部署和安排,保证服务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时效性。社会专业服务企业一般是顾客上门,提供某方面的服务,虽然从企业形象、服务质量方面也讲求时效,但毕竟不那么紧急。但科研院所服务保障部门则不行,对紧急任务必须集中人力、物力,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质量目标完成。即使是平时的服务工作也不能推拖,而且对那些时令性、季节性的服务工作,还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便按时提供保障和服务。

四是专业性。研究所是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生产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型单位,不仅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这对研究所的后勤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样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

正是由于科研院所服务保障部门的服务工作不同于一般社会服务行业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搞好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工作的难度,同样也要求服务保障人员要具有比一般服务行业人员更高的思想觉悟、业务技能和能够为科研生产一线服务的奉献精神。

由于历史原因,科研院所的服务保障工作都是封闭式自成一体办社会的综合福利型管理模式,研究所在完成科研攻关、小批量生产、采购与经营管理的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自我包办所有后勤服务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小而全”的社会集体。这种封闭的、自成一体的管理模式必然导致了科研院所机构臃肿、队伍庞大、主流业务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研究所的领导不能集中精力组织科研攻关、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工作,降低了研究所的市场竞争能力。

虽然目前科研单位已基本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或企业化),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科研院所聚集区这些问题更加突出:

(1)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难以满足科研人员对服务保障的需求;

(2)研究所仍然是一种典型的小而全的社会集体,仍然强调单位所有,利用率低;

(3)服务保障机构设置相同,业务范围相近,条块分割,部门封闭;

(4)服务保障机构从业人员总数较多,效率较低;

(5)共享机制缺乏,集聚效应不明显;

(6)配套政策法规不完善。

由此可见,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工作仍然缺少规范协调的服务保障体系支撑,特别是一些科研集中区,仍然是科研机构各自为政,分别构建封闭式的服务体系,缺少资源的共享,服务保障体系效率低下。

5.3 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的主要问题分析

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从现实情况看,主要有两点:一是多数科研院所服务保障单位至今没有完成积累,已基本失去发展机遇期,服务项目逐渐由社会专业服务单位取而代之;二是服务保障单位难以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服务保障部门应该考虑的是,服务保障的质量水平不能因服务社会化改革而受影响,服务上要到位,经营上要放开;另一方面,服务保障单位还要考虑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如何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不失去原有的优势和支持。实际情况是,经济效益好、负担少的服务保障单位,转型改制积极性就高,而效益一般、包袱重的单位,维持现状或微调的考虑更多一点。

另外,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资产管理、经费保证、人员调整分流、社会保障、转制成本、配套措施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科研院所服务保障社会化的市场竞争态势。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表面上己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种进展还只是集中表现在认识的初步转变方面,改革基本上处于“纸上谈兵”阶段,人们对实施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仍存在很多顾虑,对开展改革的导向政策还比较朦胧,在这种状况下,相对制约了改革的发展进程,使后勤改革反反复复,停滞不前,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

6 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的集约化发展

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是为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创造和提供物质条件的工作总和。按照研究所管理的实践和满足集约化条件的情况,我们将这些工作初步分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图书与文献、科研试验平台和财务管理四大类。

6.1 园区管理与服务

园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物业管理、保安服务、保洁服务、基本建设、安全管理、车辆服务、文印、医疗服务等等。总体来看,园区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集约化发展最容易实现,也最易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化、最大化。

例如在物业管理方面,可联合聚集区内的研究所,将园区物业统一管理,选聘有实力的物业管理企业;由专业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园区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对选聘物业公司的监督管理与协调;充分利用园区物业的人力资源优势,组织精干的运行维护团队,同时保留足够的应急队伍。园区物业公司设立客服部、工程部、绿化保洁部、安保部等,其中客服人员、工程维修人员、安保人员可以实现园区内的共享,而绿化保洁部也可以实现专业工具设备和专业绿化保洁知识的共享。

在医疗服务方面,虽然当前各研究所内部一般设有医务室,但其医疗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就医需要。可将研究所集群中的小型医院、医务室整合起来成立园区医院或卫生服务站,将其纳入政府医保范畴,不仅能够解决科研人员的看病就医需求,还解决了改革后各单位医务室人员的工作问题,同时也可逐步向社区开放,变成公益性医疗单位。

在车辆服务方面,各研究所都保留着规模大小不一的车队,每个车队有几辆到十几辆不等的轿车、中型客车、小型货车甚至大客车,但各型车辆的使用率极不平衡。如将园区中的车辆都集中起来,不仅能有效地保障科研任务用车,车辆总数将有所减少,还能够开展有偿的社会服务。

餐饮服务方面,如果在研究所集聚区将每个研究所的食堂向园区内的职工和学生开放,则在园区食堂之间就能够实现很好的竞争,同时园区管理部门也可以在食堂布局、口味调配、统一采购、卫生监督上发挥集中管理的优势。

在基建服务方面,当前各所的基建专业人员分布极不均衡,有的研究所保留着完整的基建管理队伍,但有的则无法配齐专业工程师。因此,在研究所集聚区设立基建服务中心,将各研究所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集中起来,为园区内的研究所提供专业的基建服务,将研究所的建设需求转化为可行性方案,同时代表建设方对建设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也将是对人才资源的充分共享。

在文印服务方面,在科研院所聚集区,根据统一布局,设立若干园区文印中心,不仅可以解决高档文印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还可以很好地应对保密管理的要求。

6.2 图书与文献

研究所的内部图书馆是专业性极强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资源集散地。但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点, 使其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大型图书馆,落后于研究所的使用需求,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以我院中关村地区的研究所集群为例,仅四环路两侧就密集地分布了化学所等11家科研院所,每个研究所都无一例外地保留着图书馆和阅览室,每个图书馆都有1-2名工作人员,每年订阅大量的科技期刊,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如果将上述图书文献资源集中起来,必将形成一个藏书丰富的中等规模的科技图书馆;或者将各所藏书充实到国家科学图书馆,将各所阅览室集中构建一个中等规模的图书阅览室。不仅节约了场地资源,促进了图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古旧书籍的保管,还方便科研人员查阅,为交叉学科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富余的图书文献管理人员还可在本领域信息情报的搜集、整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6.3 科研试验平台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科技研发经费只有美国的4.7%、日本的8.9%。在科技投资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却存在共享力度不大,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以及共用性差等问题。以科学仪器为例,我国拥有的科学仪器设备的数量比欧盟巧国的总量还多,许多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到25%,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 。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导致战略性研究经常受制于人,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难以实现,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得不到及时有效支持。

对于研究所集群来说,不仅为区域设备共享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同时,由于目前研究所集群基本上是系统内的集群,在仪器设备等科研试验平台的配置、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无疑具有先天的优势。

6.4 财务管理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型企业集团中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资金管理形式——会计服务中心,或资金结算中心,俗称内部银行。它是引进银行资金管理机制的单位内部资金结算管理机构。在当前各研究所经费成倍增长的形势下,在集群内设立相应的会计服务中心,将会为集群内研究所的财务管理带来极大的便捷。

会计服务中心帐户分为一个总帐户和若干个分帐户,总帐户为中心统一对银行所开帐户,院内各单位在中心内部设立结算帐户,实行独立核算,院内开户单位的资金往来通过中心在各分帐户间划拨,院内开户单位与院外单位的资金往来则由中心通过总帐户统一对外结算。会计服务中心通过资金的投放、回笼、收付、存借等情况,形成一个综合的资金信息系统,对会计服务中心及各研究所的资金存量和流量做出一个合理的模型,促进资金的最佳使用效果。

会计服务中心帐户分为一个总帐户和若干个分帐户,总帐户为中心统一对银行所开帐户,院内各单位在中心内部设立结算帐户,实行独立核算,院内开户单位的资金往来通过中心在各分帐户间划拨,院内开户单位与院外单位的资金往来则由中心通过总帐户统一对外结算。会计服务中心通过资金的投放、回笼、收付、存借等情况,形成一个综合的资金信息系统,对会计服务中心及各研究所的资金存量和流量做出一个合理的模型,促进资金的最佳使用效果。

7 科研院所集群的服务保障集约化发展模式

7.1 集约化机构的建立

在研究所集聚区,设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各研究所相关领导组成,负责在涉及的领域内统筹调配各研究所的相关资源。在此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园区服务保障中心,并下设若干专业服务中心。服务保障中心在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工作,向园区管委会负责。

在这样的机构设置及管理模式下,将各研究所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按照机构重组的形式集中到服务保障中心,同时将相关资源的管理权由研究所转移到服务保障中心。对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仍由原资金渠道投入,但管理权力集中到中心,如园区食堂建设、科研实验平台建设等。

7.2 集约化发展的目标

第一,要通过机构重组,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研究所的服务保障部门和资源集中起来,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组建服务整个集群的服务保障实体。每个研究所内部不再保留与中心服务保障功能相同的部门,既凝练了研究所的工作主题,同时也解放了研究所领导原来投入在服务保障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通过人员重组,优化服务保障队伍。

首先要挑选那些德才兼备、有事业心、热衷于服务保障工作、懂业务会管理的人,组成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其次,要引进新的管理机制进行科学化管理,优化人员结构层次,按照因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严格考核的原则,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整体上提高服务保障队伍。

第三,通过资产重组,壮大集群的服务保障实力。

必须建立起以资产为纽带的责权利关系,通过资产重组,壮大中心的实力,对研究所原占用的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在此基础上,通过产权界定,分门别类地实行重组。将研究所原有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实行规范分离,研究所以签署托管协议的方法将资产委托中心使用,提高中心的保障能力、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中心下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第四,通过管理流程重组,实现管理创新。成立园区服务保障中心,将对研究所的管理流程带来深刻变革。原来服务保障工作局限在研究所内部,福利性、包办型的特点十分明显。园区服务保障中心成立后,由于跨部门跨领域的现实情况,所有的需求都将以“订单”的形式出提出、分类、统筹解决,这也为归纳和统计提供了基础数据,促进管理创新。

7.3 集约化机构的运行方式

园区服务保障中心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各研究所的管理权力通过园区管委会来实现,研究所的服务需求通过园区管理服务中心来满足。园区图书馆、科研试验平台、物业管理中心等专业机构在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独立运行,专业机构的规划设置、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由园区管委会决定。

在经费来源方面,一方面,园区服务保障中心通过向各研究所提供服务保障工作来收取报酬;另一方面,研究所或上级管理部门将预算中的相关费用集中到服务保障中心,由中心统一安排,如图书采购经费、设备维护经费等。

8 小结

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工作的集约化发展,是研究所管理体制、服务保障机制和利益关系的重大变革,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生态学、复杂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技术。对于全面推进和完善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集约化发展这样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来说,必将面临许多困难,未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总之,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集约化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必然要经过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只有不断地深入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最终实现“集约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改革目标。

摘要:从产业集群的研究入手,提出科研院所集群的概念和特点,进一步指出目前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用集群和资源共享的理论来分析和讨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工作的特点,借鉴基于资源共享的国内外大学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的实践经验,提出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研院所,集群,服务保障,集约化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冯云廷.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6(3):61-66

[3]柳御林,段小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与结构[J].调研报告,2002(90):1-13

[4]甘北林.多种模式推进有北京特色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1(6):15-16

[5]刘孟海.科研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思考[J].机电技术,2006,29(3):64-65

[6]涂中群.区域图书馆:集群模式与创新模式构造[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5-148

[7]许炳,徐伟.我国大学城建设的模式及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29-32

[8]朱瑾,李捍无.从大学城模式谈高校资源共享[J].前沿,2006(1):93-100

[9]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2(8):23-26

[1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3(8):28-31

[11]倪树高.集群的特点、功能及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9):29-32

上一篇:生产防治下一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