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形象思维

2024-07-29

汉语的形象思维(精选12篇)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1篇

关键词:语言,语言结构,思维,东西方文化

语言是以呼吸器官发声为基础, 凭语音、听觉获取和传递信息, 具有意义的符号系统。用于表达事物、动作、思想和状态, 是一种人类用于进行现实观念交流方式的工具。作用于人与人的关系时, 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 是认识事物的工具;作用于文化时, 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符号性和系统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首先,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表达观念的符号, 符号的本质是社会的, 是语言最主要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社会契约, 一个社会接受一种表达手段而排斥另一种表达手段其实都是社会上的集体意识的习惯。或者可以说, 语言没有好坏之分, 关键是使用哪一种表达方式。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性的实体:一方面语言表示事物的名称, 所以任何语言都是概念的映像, 即具有所指性;另外, 语言要依托声音媒介来表达所指, 所以说语言也是声音的映像, 也就是说, 语言具有能指性。

其次, 语言是由语言结构单位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系统。只有成为音义关联点的结构单位才是一种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 把现实转化为语言的“码”的最基本的思维单元是概念, 因为它是对现实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字的音义关系是汉语音义关联基点的体现, 印欧语的语言结构单位是词和句。

语言的第一存在形式是:语音;第二存在形式是: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形、有音、有义。文字与语言并轨的基础是个体化的图形与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对应, 而且能重复使用而不改变意义。这种个体化的形体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 一个图形对应语言的一个基本结构单位;第二, 以形表义 (没有摆脱视觉认知途径的母斑) ;第三, 每个图形都有它的理据 (可以说出形、音、义相结合的缘由) 。所以, 与语言并轨初期的文字都是表义的。这样的文字主要有我国的汉字、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X形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

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人脑的一种生物机能, 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生物性标志, 被一个特定国家的人或有共同历史或一套传统的一群人所使用, 通过语音表达系统或者文字表达系统得到符号实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人类首先创造出的是文字, 然后经过词类、组词、简单句、复合句等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的发展, 对客观事物直观认识的丰富, 就必须借助抽象的思维和认识方式扩大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了解。

什么是思维?思维就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思维分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用语言、文字表示的对事物一般性原理的认识。理论思维就是用语言、文字表示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当然, 思维离不开理解, 思维是在理解基础上的思维;思维也离不开表达, 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表达的过程;思维、理解、表达更离不开行动, 行动是理解、思维、表达之源。行动也是理解、思维、表达的最终结果。理解、思考、表达、行动四者缺一不可。

思维与语言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没有思维, 不会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思维借助语言进行表述, 语言所表述的内容就是思维的内容, 但表达出来的内容是由思维内容和形式的决定的。人们创造新词汇也是思维对语言作用的表现, 随着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 越来越多的新现象都要求用新的词汇来表述。另外, 由于人的经历、文化层次、所处环境、使用的语种等的不同, 其思维的内容和形式是有区别的, 自然影响着人们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语言要指称事物, 就要对事物进行分类, 分别给以名称, 对现实的这种划分各语言很不一样, 这就是语言民族个性的表现。东方人普遍认为人类用“心”思考, 西方人很早就知道人类用“脑”思考。东方人擅长冥想和顿悟, 西方人善于推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 在两种语言里, 词汇除了人们最初赋予的意义以外, 还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 (imagin ation) , 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 (abstract) 或逻辑思维 (logical)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逻辑思维不发达, 反映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 象征、形象、类比的手法非常丰富。中国人喜好使用比喻或华丽的辞藻, 通过浓墨重彩使得文章显得生动鲜明, 文采飞扬, 实际上强调了思维中的表象作用。形象的词汇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被赋予了感情色彩, 被人格化, 使之具有了人物的品行、特征。这些托物言志、借景生情的词汇被直接译成印欧语后, 则会失去它们所具有的联想意义。

语言是非常复杂的, 他受到人脑的支配, 与思维密不可分。到目前为止, 科学技术还不能完全模拟人脑的语言功能。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 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 而语言的形成由思维来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必定反映在语言的结构上,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造成了语言从文字到语篇结构的不同。汉语受重形象、重综合、重本体的圆式思维模式影响, 产生了以形声义为一体的汉字。汉语句子和语篇结构以语义为中心, 无词形变化和严格的语法限制, 是一种“意会”语言。印欧语重抽象、重综合、重客体的思维模式影响, 句子结构严谨, 有明显的词形变化, 并以被动语态居多。

我们的祖先承认自然界和人类阴阳交融的关系, 把他们视为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 汉语讲究意合, 以意代形, 理解句义在先, 分解句形在后;西方的自然观强调原子的个体性作用, 充分肯定自然界里个体存在的价值, 自然界的事物归根结底由原子构成, 语言归根结底由字母组成词, 词组成句子。句法的文化差异突出表现在姓名和地址排序上:汉语, 从大到小、先姓后名、先国家后城市街道;印欧系语言, 从小到大、先名后姓、先街道后城市国家, 印欧系语言先以动词为中心, 搭建句式, 然后运用语法手段补充词, 使句子完整。

总之,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趋向整体化, 反映在我国的语法的综合化、追求整体性上, 单看一个词, 一般很难确定它的词类, 只有把它放在句中, 方可确定该词的作用;而西方语法讲究逻辑性, 各个词类都有相应的词缀加以标记, 一看便知其类。以印欧系语言为代表的西方语言的句法以动词为中心, 通过推敲其他部分和动词的关系而获得其义, 而汉语的句子以理解句义为分析句法的前提条件。可以说, 汉语以神统形, 印欧系语言以形传神。

参考文献

[1]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2篇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产物,人类思维的某些方面总不可避免地在语言中留下印记.汉语词汇中,事物的`形体因素和情景图像表现突出,这是重直觉、重类比、重了悟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渗透的结果.

作 者:崔E席 Choi Pilseok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00823(2)分类号:H13关键词:语言 思维 词汇 思维方式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3篇

关键词:汉语思维;英语作文;词汇;句法;篇章

英语作文作为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主观题,充分体现了一个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但是,汉语思维干扰和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作文上尤为明显。实践证明,学生英语学习的言语错误与汉语干扰有关,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与其他语言技能不同,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手段。学生用英语写作既涉及到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语际转换,还涉及汉语思维模式和英语思维模式间的转换。如果思维模式转换顺利,那将对外语学习和言语活动起促进作用。若转换不顺利,那将阻碍外语学习和言语活动。

一、学生英语写作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汉英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甚了解,经常用汉语思维,导致用词错误。例如:“红茶”被写成“red tea”,英语应为“black tea”。“黑眼珠”被写成“black eye”,应为“dark brown eye”。因为英语中“black eye”意为“被打得发青的眼圈”。在用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英语语言功底较差,还不能用英语思考,经常先在脑海里用汉语构思,然后将构思的汉语翻译成英语。这种机械的对应思考方法,往往造成严重的用词错误。例如:“Excessive smoking will injure your body.”中,“body”在英语中作“躯体”讲,而汉语“身体”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躯体”,二是指“身体健康状况”。该句表达的意思显然是指“身体状况”,而误用了“body”,应该改为“health”。

二、重词义而轻词性产生的错误

因为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先打好汉语腹稿,然后再进行英语对译,因此在进行对译时常常只注意所选词的词义,而忽视了词性,以致句子中出现不合乎英语语法规范的用词错误,最为典型的错误是:1.把动词误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做主语;2.把名词误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3.混淆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4.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例如:

(1)My father adviced me not to go out alone at night.

(2)My roommate doesnt afraid of dogs.

例句(1)把名词误用为动词,例句(2)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这是由于有些学生基础不牢,对某些常用词不认真考证,随手写来,又检查不出错,导致误用词性却浑然不觉。

三、如何有效避免汉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

1.加强词汇学习

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学生不但要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拼写、意思,还要弄清其感情色彩、固定搭配和使用场合。对同义词、反义词进行比较分析,对词缀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规律。

2.通过背诵训练

背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语言输入过程,而写作刚是语言的输出过程。只有学生不断地输入纯正英语,才能有效地保证英文写作的质量。

要培养学生背诵的兴趣。学生理解能力逐渐增强,简单机械的背诵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其产生厌倦情绪,学习效率低,所以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以提高背诵速度,增强学习效果。

要科学选择背诵的资料。如果太多生疏的单词,也会影响同学生们背诵的信心。同时,背诵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不完全爆破、重弱读等语音现象,增强诵读的节奏,提高背诵的效果。

3.进行仿写训练

仿写是避免汉语因素干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模仿写作中,格式、构思、表达方式等都可模仿,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创新变通,用英语思维来理解,要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四、结束语

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汉语思维,思维差异,英语教学,母语迁移,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和成因有着清醒的认识,了解母语正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才能在教学中排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同时有效利用汉语思维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因素,优化课堂英语教学的环境和氛围,引导和培养学生具备英语思维下的语言学习习惯,在充满趣味性和逻辑性的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将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转化成真正地学习语言,才能将英语教学化繁为简,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1 英汉思维差异及成因分析

1.1 英汉思维差异之表现

人类思维是共性和个性的并存,其中个性就是由地域性和民族性造成的。受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使用汉语的华夏儿女和讲英文的英美国家人,在思维模式上存在着不小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是整体性思维和个体性思维,中国人对待事物往往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出发,讲求天人合一,将集体主义视作价值取向的核心。而英美人的思维模式更加关注于个体,物质和精神分离的思想早已深入进他们的血液中,他们遵循在特定程序下理解和分析问题,更加侧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力量的维护和发挥,是一种个人和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二是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这在汉英各自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上最为明显,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螺旋型的文字,同时中国人在语言表达时遵循起承转合的原则,对事情的阐述是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进行的。英美人则是一种直线型思维,他们主张事物是始终向前发展的,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他们大多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并在直线流动语句中,对主题进行陈述,最终得出结论。在英语的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整个语篇是在各个部分直线的连接下,所形成的完整的统一体。

1.2 思维差异之成因分析

汉英思维差异的产生源于哲学观、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古代哲学受儒、道、墨三家流派的影响深远,形成了自身完善的宇宙观和社会伦理观。而西方的哲学源于生活,是随着物质发展而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的。因此,西方人对语言持高度信任态度,认为语言能够解释一切事物;在地理环境方面,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内陆国家,自然条件优越,在相对平和稳定的生活中,形成了内向保守、忍让宽容的思维模式。而西方很多国家靠海而居,他们长期处于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漂泊动荡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崇尚个人能力,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外向型思维模式。

2 母语迁移理论

20世纪50年代,在语言教学研究中引入了迁移理论,开始探讨母语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对比分析假说、标记理论和认知理论是迁移现象研究中最具影响的三大理论,它们被用来解释外语学习中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的原因。母语迁移包括负迁移、促进、回避和过度使用等几种表现形式,它们对外语学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起到积极和促进作用,有助于新知识的习得;而有些则是消极和干扰的,对新知识的学习造成严重的阻碍和制约。因此,了解和掌握母语迁移的影响和作用,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解决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英语思维模式,同时合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将英语学习化繁为简。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效化解非母语语言学习的困难和障碍,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 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3.1 负迁移作用

听、说、读、写是英语教学的四大法宝,但对于早已习惯了汉语思维模式的中国学生,在这四项学习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在阅读中我们会发现,相比起原汁原味的英文书报,学生更容易理解中国出版的英文版《中国日报》的内容。同样在听和说上,由于学生存在母语迁移心理,他们在口语表述中往往是用汉语思维思考说话内容,在逐字逐句的译成英文,这导致的结果是尽管语法上看似没有毛病,但母语是英语国家的人却很难理解说话者的真正用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消除汉语思维的负面影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3.2 正迁移作用

虽然汉语和英语存在极大差异,但语言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属性,它们之间是有一定共性存在的。英汉两种语言都是由有限的离散语音,通过不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一定含义的词汇或语句,而这些词汇和语句可以是无限的。母语是一个人的第一语言,也是其思维形成重要工具,在母语思维下人们更容易理解母语和第二语言的差异,并通过对比分析,逐步学习和掌握外语。因此,充分地挖掘汉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因素,能够使学生对英语的结构和特点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有效提升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4 汉语思维影响下的英语教学策略选择

4.1 汉语思维负迁移下的英语教学实践和探索

既然汉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负迁移现象,那么在实践教学中,就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策略,避免负迁移的发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英语语句讲解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以及英语这种综合分析型语言产生的原因。这可以通过汉英两种不同文化的分析对比来实现,老师可以将英文原版的小说、报纸和杂志等作为课堂中的学习材料,对文本中所蕴含的极富英语思维和文化的内容进行解读,这种方法能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塑造学生的英语思维。当学生理解并认同英语思维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对英语语句内部各成分的搭配组合,与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的巨大差异而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并最终找到从英语思维角度出发学习英语的有效办法。

4.2 汉语思维积极作用影响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完全摒弃汉语思维是有悖于科学学习理论的,我们应当对汉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合理利用。在英语语法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讲解中,可以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两种语言的共性,借用其与汉语的共性使学生轻松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同时重点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有效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对国人而言,英语的语言规律和结构方式显得相对复杂和难懂。英语学习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所造成的,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应当清楚地了解这种思维差异的存在,明白母语正迁移和负迁移对英语教学的促进和阻碍作用,才能基于此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从思维模式角度出发研究英语教学法,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巧妙化解思维差异的存在,促进学生从更深层次掌握和理解英语语言,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萍.“整体性”汉语思维与“个体性”英语思维对比分析[J].兰州学刊,2009(8):174-176.

[2]李红.论汉语思维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5篇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与中国国际形象传播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外传播途径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要从根本上抵制全球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冲击,应在全球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建构国家形象,树立起具有本土化特色和持久吸引力的国家形象.报刊阅读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成为包括外国学生在内的各类社会人士学习现实汉语和流行汉语的.最佳资源;成为学习者获取中文信息、熟悉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引导着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最真实的中国社会.因此,报刊阅读课以它承载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成为促进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

作 者:朱波 ZHU Bo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政法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年,卷(期):2008 6(6) 分类号:H195 关键词:报刊   阅读   国家形象   传播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6篇

【关键词】汉语思维 结构变态 词义扭曲 表达失误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干扰程度到底有多大呢?這是一个很有意思而又十分微妙的问题。国外语言学界对母语干扰间题一向看法不一,持肯定和否定态度的双方各执一词。由母语干扰而产生的问题很难精确归类,因为这种被改头换面的“英语”,并不是遵循着某一套固定的规则体系,而是受学习者个人母语水平、语用嗜好、思维特点及其业已达到的英语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颇具偶然性和随机性。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们还是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大的方面入手进行讨论。有时候这三种情况互为动因,纠缠一起,要截然分开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在难以找到更合理办法的情况下,只好这样做了。

一、结构变态

所谓“结构变态”,是指因词类误用、接续关系,昆乱、意义搭配不当等所引起的语法错误。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英语语法概念不清的问题,但它还是若隐若现地反映出了汉语规则在后台起作用。

1.Make our cities greener is important.Plant trees and flowers is the best measure to obtain the goal.(绿化城市很重要,植树栽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除了祈使句外,英语不能用原形动词直接开头。此例中的两处主语可分别改用动名词短语,即:Making our cities greener和planting trees and growing flowers.

2.My favorite program is to see the football match on TV.(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在电视上看足球赛。)动词不定式短语作表语在英语中并不少见,所以此句单看语法似乎并没有错。问题在于该句主语和表语部分不能用起“等号”作用的is来连接。可改为:I like to watch foot ball matches on TV.

其实,语法结构方面的问题,比起后面将要讲到的“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两类问题来,还算不上根深蒂固。但是英语水平偏低的人,出这类错误的可能性却较大。这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的英语语法意识还比较淡薄,组织句子时,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单词本身,因而顾此失彼,造成比较低级的技术性错误。但随着学生语感加强,经别人点拨或自己留意,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可能得到纠正和避免。

二、词义扭曲

如果说结构变态问题还只是一些表面症状,那么,词义扭曲方面的问题就应算是伤筋动骨了。语言形式是为意义服务的,如果意义本身出了偏差、错误,问题的性质当然就变了。语义错误的表现形式是用词不当,也就是说,出错者是按照他自己的主观印象,而不是英语单词本来的面目来调配使用英语单词的。试想,对英语词义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或者压根儿误解,使用时从印象出发,凭感觉指引,怎么能玩得转呢?请看实际例子吧——

1.The news is played on the certain time(新闻是在固定时间里播送的)。用play做这句的谓语动词,估计很可能是受了该词在词典中有“播放”这一意义的影响。录音机、随身听等器械上有个“Play”键,就是“播放/演奏”的意思。例如我们可以“play the tape recorder”、“play music”等等。但是,电台播送新闻,应当说broadcast the news,而且broadcast也能用作名词。因此,此句可改为“News is broadcast at regular intervals”或者“News broadcast can be received at fixed times”。

2.The town has only 30 thousand population but its economy has been on the rise economy has been on the rise in recent years.(该镇上只有三万人,但其经济近几年来一直在增长。)

3.In my opinion,a college student should learn at least five or six thousand English vocabulary.(依我看,一个大学生应当学会5—6千个英语词汇。)

两句中有一个共同错误,是将表示总量的词当成了表示个体的词,population 的英语释义是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a certain area”,指的是某地的人口数,而vocabulary的英文释义是“(range of) words known to a person”,指某人所知道的词汇范围和数量。显然不能一知半解地按照汉语释义“人口”、“语汇”去盲目乱套。因此,前者可以说成“…a population of 30000”或“thirty thousand residents”.后者则可以说“master five to six thousand English words”.

词议扭曲的例子出现频繁,囿于篇幅,难以穷尽。但从以上的述不难出,这类错误的特点,都是凭感觉将汉语构思的原材料和似乎同义的英语词强扭在一起,难免味道不正。说到底,就是忽视了一个根问题:英汉词义的走向和不相同,其内涵和外延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重合关系,而是有所交叉,也可以称做是两个相交而不重合的圆。

三、表达失误

表达方式的差异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大差异。表达失误同前两类问题不同的特征是学习者在英语语法条文上过得了关,词义掌握一般也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在翻译和写作的句式与表达上挣不脱汉语构思的侄桔。习惯成自然,写出的英语句子汉味十足,中国人可以一看就懂,但用英语标准来衡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属于不合乎英语习惯的chinglish表达。这类句子往往因同义反复而显得冗长累赘,有时候又因臆造语汇而难免生硬晦澀,尽管作者自己可能有“一气呵成”之感。

1.My father was a soldier for ten years and had been in the army from he was 18 years old,till he was 28 years old.这句欲表达的意思并不难猜出,但本可以写得更正确紧凑一些:My father had been a soldier for ten years.He joined the army at the age of 18.

2.My English base is still very poor.(我的英语基础很差。)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请对比下面这一系列类似的句子: “My English level is low.”(我的英语水平很低。)

“His health is bad.”(他的健康状况不好。)

“The people who study English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学英语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not developed”(我们国家的圣济不发达。)

“The models of bikes are various and their quality is better.”(自行车的型号各种各样,而且它们的质量也更好了。)这些句子几乎是一个模子浇出来的,全是毕恭毕敬地把汉语腹稿逐词译成英语,这是个带共性的问题。表达应是:I am poor at English.也可以说My English is poor.

由于没有刺眼的语法缺陷和重大的词汇错误,表达方面的问题比前两类更具有隐蔽性。这类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中国人一看就懂。用词出偏差或结构有毛病的句子,常常会明显地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甚至不忍卒读,而表达方面有问题的句子,有时候读起来虽觉得有点怪异,但要批改又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对于前两类错误,一经指出,学生会心悦诚服,自觉纠正,而碰到表达方面的语病,他们有时会固执己见,据“理”以争,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一样,没有什么“秘诀”、“技巧”可言。英语作文讲究“主题句”、“扩展句”、“前后连贯”等,汉语作文不也是要求主题突出、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用词正确这一套吗?如果在单词和句子水平上都过不了关,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呢?所以在中级水平上用英文进行写作时,更多地还是要注意正确用词,在句子层次上打好基础。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加强广泛阅读,并在阅读时留心观察,注意模仿。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见得多了也就熟了,使用中有时也会信手拈来。所以又回到了一句老话: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

参考文献:

[1]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黄子文.英语子句―语法和惯用法[M].(英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雷航等译江(英)L.G.亚历山大.朗文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浅谈汉语量词的形象性特征 第7篇

汉语量词虽然很多, 但其使用的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汉语中的量词具有形象性, 这一点在很多的研究中都有提到。其中有一点就是, 有一部分量词是从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实词发展而来。他们不仅仅像“粒”“颗”那样, 有着明确而清晰地搭配方式体现着形象性:后面多连接的是圆而颗粒状的物体。例如:一粒 (花生、药、石子) , 一颗 (珍珠、星星、牙齿) 。在某些情况下, 这两个量词表达的是同样的意义, 又能互相替换。例如:一粒珍珠, 一颗麦子。同时, 由于他们是从词义本身表现出来的, 通过对词义的虚化 (量词本身就是虚化了的实词) 而另具有一番形象性。

一、具象的形象性

量词是从实词的某一个义项虚化而来, 实词的本义对量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的是映衬作用。这种量词在词义的搭配上, 跟实词义项具有紧密的联系因而具有形象性。如:

1、“口”

这个词的名词义是“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 (亦称嘴) ”。从这个义项伸展开来, 我们不难得到:“口”最初的词义只是用来描述人和动物的某种器官, 这个器官有着让东西出入的作用 (食物进出口腔, 空气进入口腔进行呼吸) 于是有了一人一动物只有一张嘴的联想。于是,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 我们描述一个家庭的人数是用了“口”这个实词作为量词:一口人、五口人、数口之家。从此以后“口”作为量词用来描述人的数量。特殊的, 口也可以作为某些事物的量词, 例如“一口井”。这这个数量短语中, 其实也是由“口”的本义延伸而来。“口”的形状呈环形, 即首尾相连。没有裂缝。井的顶端 (井口) 也呈360°环形, 与最相似。所以用“口”来作为井的量词使井也具有了形象性。

2、“头”

“头”的名词义是“人和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从这个义项可以得到, 把“头”作为量词其搭配对象应该是人或者牲畜。在现代汉语中, 量词“头”主要与动物搭配。例如:一头毛驴, 一头牛。因为我们都知道, 人和动物只能长一个头, 所以用头来表示动物数量便具有了生动性, 也不易混淆。另外, 在古代汉语中, “头”作为量词还可以与某件事情搭配。例如“这头亲事, 不是情愿与的, ——《水浒传》”在这个句子中, “头”表示的是“桩、件”的意思。在此句中, 用“头”搭配“亲事”大体与古人认为“亲事”和“头”一样重要, 所以用“头”修饰“亲事”以显其重要性。

3、“家”

作为实词, “家”是个名词, 是指“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 例如“家眷”“家庭”。从“家”的本义看, 它更多的是强调一个整体或者一种整体的关系。所以当“家”用作量词时, 也多搭配整体的事物,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例如;一家人家、一家工厂。“”一家工厂是从内在形式上修饰工厂, 同时也表现出一个工厂内部应该具备像家一样的特征:和谐、互助。量词的正确使用使事物具备了人性的力量, 实在了不起。

4、“双”

“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两个, 一对”;其本意是“一对”《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会意。从雔, 从又, 持之。雔, 两只鸟。又, 手。”由此可见, “双”从古代开始, 就一直有“两个, 一对”的意思。因而有“成双成对”“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这样的说法。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能与“双”搭配的事物多指成双成对的, 不可拆开使用的物品和器官, 如:一双眼睛、一双袜子、一双筷子等。从鸟类的不离不弃发展到现在的“不可拆开使用”, 赋予物品和器官密不可分的“亲密感”, 在使用的选择上具有一定得启发意义。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轮明月”的“轮”, “一叶扁舟”的“叶”“一眼水井”的“眼”等, 这些量词都是直接从汉语实词发展而来, 而且至今保留其实词本身的意义。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它作为实词的意义、了解他的用法, 也要了解并会使用作为量词时他们的搭配方式, 体会其实词意对量词的映衬作用。

二、抽象的形象性

在现代汉语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一部分量词, 在远古时候他们也可以作为实词使用,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 他们的本义已经消失了, 而只是作为单纯的量词使用。这类量词不像上文提到的量词, 能用刨根究底的方式探究其形象性, 因而具有抽象性。但是从他们所搭配的对象来看, 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形象性, 是他们使现代汉语变得丰富形象。如:

1、“条”

“条”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形声, 从木, 攸声。本义:小枝。这是“条”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 “条”已经没有了“小枝”的意思, 我们只借助于小枝的轻柔, 条形的特征, 用“条”修饰同样具有条形特征的物体或者某些动物。例如:A一条毛巾、一条板凳、一条香烟。B、修饰某些动物。如:一条龙、一条狗、一条鱼、一条蛇。

2、“把”

“形声。从手, 巴声。本义:握持, 执。”“把, 握也。”——《说文解字》。由此可见, “把”在古代汉语中一般是一个动词, 表示一个与手有关的动作行为。曾在《孟子·告子》中用作量词“拱把之桐梓, 任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把”是用手能抓住的一握或一小捆。由此看来, 在古代汉语中“把”即使作为量词, 也表示的是一只手抓的“容量”。发展到现代汉语阶段, “把”作为量词依然表示一只手能干的事或者量, 如A多用于可以用一只手提拿的工具。例:一把斧子、一把扇子、一把锄头、一把勺子、一把铁锹。B指用一只手拿得住的数量内的物品。例:一把瓜子, 一把糖, 一把盐、一把花生米。

3、“帮”

从字形上看, “帮”的下面是个“巾”, 可以得出“帮”在古代应该是个跟布帛有关的名词, “用纤指将绣帮儿弹”——元·乔吉《赏花时·睡鞋儿》这里用的就是“帮”的本义“鞋的边缘部分”。后来词语范围扩大, 泛指物体两侧或周围的部分。例如:船帮、床帮、桶帮。到近代, “帮”开始有了“伙、群”的意思。但是一般来讲, 是不带贬义的, 例:茶帮、丝帮、青帮。到作为现代汉语的量词, “帮”依然是“伙、群”的意思, 但却具有了很强的贬义色彩。我们只在说到讨厌或厌恶的一群人的时候, 才会用到“帮”。例:一帮土匪, 一帮坏蛋、一帮强盗、一帮小孩儿。“帮”现代汉语中的贬性意义一目了然。一个简单的词语, 便将我们的喜恶好憎表现出来, 不得不说这就是汉语的魅力。

与此类似的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现代汉语的量词都是从古代汉语的实词发展演变而来, 但是能至今保留古代汉语本义的量词不多, 许多量词呈现出来的都是模糊的形象性, 需要经过我们的研究、联想才能理解其精彩之处。例如“只”“套”“缕”“块”“对”这些词语都是具有典型模糊形象性的词语。

三、量词的其他问题

量词潜在的词义形象与被修饰词的词义形成暂时的替代关系, 如“一条毛巾”和“一个毛巾”。显然, 用“条”修饰“毛巾”更具有形象性, 然而用“个”也没错。“个”与“毛巾”在此形成的是一种替代关系。在现代汉语中, 存在着“个”的泛化问题, 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由于“个”的泛化, 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从某种程度上, 削弱了量词的形象性。

另外, 还存在着一个量词修饰几个名词的现象。例如:“条”, 它潜在的词义形象是“细长的条”也就是说, 它多数修饰“细长的条状物”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事物都可以用“条”来修饰:

(1) 可修饰长度和宽度都比较规则的细长事物。如:一条裤子, 一条标语, 一条鞭子。

(2) 修饰长度和宽度都不规则的事物, 如:一条虫子、一条船、一条黄瓜、一条口袋。

(3) 修饰有一定宽度, 而长度不定的事物。如:一条河流、一条绳子、一条马路。

(4) 修饰一些抽象事物, 如:一条理由、一条建议、一条公约、一条意见、一条措施、一条新闻。

在这四种情况中, (1) (2) (3) 从宏观方面还是遵循了“条”的意义范畴, 所修饰的词语都具有“长、条状”的特征, 因而具有形象性。然而在第 (4) 款中, 它与所搭配的事物之间就没有相似特征, 从语义上讲, 不具有如本文列数的形象性。我们只能把这种情况作为“约定俗成”来解释, 这样的解释我想更利于对外汉语教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量词的形象性是客观存在的, 并有一定的普遍规律性。利用这一点对其他民族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前面所讲的量词的形象性帮助其他民族语言学习者尽快掌握量词词义及其用法。尽量地创设活泼、有生气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学习。实现量词的生动形象性, 也实现课堂的教学意义。

摘要:汉语量词很丰富, 量词的搭配具有规律可循, 从现代汉语量词词义的发展分析量词的搭配情形可以看出量词具有形象性。通过对量词词义演变的规律来看又可以发现他们的形象性又可分为具象的形象性和模糊的形象性。通过对词义的分析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学习量词掌握量词的搭配方法。

关键词:名词形象性,搭配对象,共同点,迁移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8篇

高职英文写作, 是很多英语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因为, 在英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句法和选词。是两种语言造形成不同的思维相互碰撞的结果。很多高职生在英语作文写作时用汉语的语法习惯去表述英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 中国人能够懂, 英语国家的人就一片茫然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由于文化冲突, 本质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因思维的不同而造成的沟通困难。从语言相对论上来说, 这实际上是两种思维之间的冲突, 汉语思维对英文写作造成了很严重的负迁移影响。所以, 我们在英语作文教育中应该避免汉语思维,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用英语思维去遣词造句。

二、高职生英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言决定思维,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思维。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 由于语言的定势, 会对英文学习产生很严重的负迁移。二语的学习过程, 就是两种思维、文化、语言发生严重碰撞的过程。这是一直困扰中国英文教学的一个结, 在英文作文写作方面尤为突出。近十多年来, 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 语言相对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传入, 尤其是语言相对论。这个结正在逐步地打开, 相关学者在某些具体方面也取得相应成果。伴随研究的深入, 相信以后国人学习英语将不会那样耗时费力了。在这个方面, 特别是在高职英文作文教学这块, 本人也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本人通过数据和理论分析得出, 高职生在英语写作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用汉语思维模式替代英文思维模式去建构句子

用汉语思维模式替代英文思维模式去建构句子, 这样产生很多错误, 造成意思不能够用英文准确地表达。这实际上是涉及一个思维模式的问题, 汉语学习者将汉语语法迁移到英语表达中, 造成英语作文在句子结构上漏洞百出, 成为一个主要的扣分点, 并且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重复着同样的错误。

2. 词汇迁移

很多高职生的英语底子非常薄, 这是教育界公认的事实。尤其是农村生源的学生, 这种现象非常突出。同时, 由于多年的汉语学习。因此会造成高职生在英文写作时受到汉语思维的定势的影响非常严重。在英文学习中很容易将汉语思维模式迁移到英语的学习和表述中去, 结果造成满篇幅的中式英语。在词汇问题上, 高职生在英语写作中将汉语的词汇概念范畴迁移到英语词汇中, 造成了歧义、词义扩大、缩小以及位置不当等。

三、培养英语思维提高写作水平

要想解决思维不同造成的英文写作难题, 尤其在高职生作文写作中,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真研究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有什么不同

教学人员应该深入研究两种不同思维方式, 深入了解这两种思维的异同, 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把握住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近年来, 在国际语言学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重新兴起, 给我们迷雾重重的英语作文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语言相对论连接语言、文化、思维, 构成一座不同思维之间的桥梁, 受到了很多语言研究和教学人员的重视, 并取得富有推广意义的研究成果。要借助语言相对论进行高职英语作文研究, 就要了解语言相对论。按照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L.Brow n) 的说法, 他认为, “语言相对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语言A的结构不同于语言B的结构; (2) 文化A与文化B的行为结构差异同语言A与语言B的结构差异有关联; (3) 语言A的结构决定文化A的行为结构, 依次类推[1]。这个理论表明:教学英语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就应该了解英语和汉语思维的不同点。根据语言相对论, 我们还可以得知, 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结构方面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同时, 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冯·洪堡特 (W·V·Humboldt 1767—1835) 说“语言用不同的方式对现实进行范畴划分, 这些迥异的方式限定了我们大脑组织知识的方式”[2]因此, 我们的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在这方面求同存异。

2. 深入学习和掌握认知心理学, 促进英语作文教学

高职英语作文教学一定要符合心理认知机制。只有对认知机制进行深入地学习和了解, 英语作文教学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所以, 对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有利于教师对英语作文教学做到科学性和有效性。更能够准确地把握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异同,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 有效地运用语言资料库

在英语的语料库里面储存了很多的样本, 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高职英语作文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语料库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老师的对学生作文错误的分析能力。通过不断地分析和总结学生英语写作的问题所在, 为改进教学提供更好地数据参考, 从而提高高职生英语作文学习的效果。

4. 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在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学习机制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 以便能够进行有效的英语作文教学。

总的来说, 英文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是第二语言, 在高职英语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突破汉语思维的束缚, 培养高职生用英文思维写作的习惯, 才能提高高职生在英语作文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永良.重温“语言相对论”[J].苏州大学学报, 2004 (6) .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9篇

随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改观, 学生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写作成绩明显偏低。然而, 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未认识到致使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几乎停滞不前的各种原因。作为一项特殊的技能, 写作水平不仅受制于语言因素还受制于诸多非语言因素, 其中思维模式的影响最大。

与其他语言技能不同, 写作是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手段。学生用英语写作既涉及到母语和第二语言间的语际转换, 还涉及汉语思维模式和英语思维模式间的转换。如果思维模式转换顺利, 那将对外语学习和言语活动起促进作用。若转换不顺利, 那将阻碍外语学习和言语活动。就目前不甚令人满意的英语写作教学而言, 学生未能顺利做到汉英思维模式间的转换, 而这是由汉英思维间的差异造成的。

二、汉英思维差异

1. 汉语思维模式的特点—整体优先

思维模式受到自然环境、宗教、传统哲学等因素的制约。“根据认知规律, 对事物的认识一开始必然处在对认知对象作整体、直觉、直观性的认识阶段”[1]。汉民族也不例外。而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小农社会, 个人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讲求小富即安。上述的认知水平一开始不仅不会成为限制社会进步的瓶颈, 而且还与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极为合拍。“与这种认知特点和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哲学流派也具有直觉、直观性的特点。”[2]如老子的哲学认为“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若用今天的话来解释, 就是真正的“道”是道不出来的。道不明的原因在于“道”不是靠反复推敲得来的。那靠什么?靠悟。靠的是与推究相对的直觉。

所以, 汉语思维模式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直觉式的思维模式。由于这种思维模式不可能以分解这一非直觉的方式把握认知对象, 而只能是以整体的方式去把握, 因此汉语直觉式的思维模式导致汉语思维的整体性特点。

2. 英语思维模式的特点—局部优先

西方思维模式的萌芽和发展也必然符合认知规律, 即一开始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整体、直觉、模糊的阶段。然而不同的自然环境, 哲学观势必造成不同的思维模式。通常认为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而言, 农业在中国居主导地位, 而在古希腊, 则是农业、航海、商贸并存。后两种行业导致西方人采取的是“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的生活观。与当时西方经济生活相适应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受亚里士多德等哲学的影响, 西方人长期推崇理性和逻辑, 这是因为主体只有对客体进行科学的认识和改造, 才能做到适者生存。改造客体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客体, 而正确认识客体的工具就是理性和逻辑。此外, 相对于农业为主导的古代中国社会、古代西方社会里个人活动范围相对较大, 为了能有条有理地了解复杂的客观世界, 西方人必须用概念、命题等形式去对纷繁的世界进行类分梳理, 所以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具有局部性的特点。

三、汉英思维模式间的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特性不同, 构成了对学生英语写作的负迁移。这是因为汉语思维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 中国学生在思维时往往会以整个面为起点, 从面到点, 先通盘布局再落笔到某一点。在此过程中, 由于学生思维的起点宽泛, 所以思维往往发散游离之后, 才最终落到中心点。而英语思维遵守局部优先的原则, 西方人写作时会以具体某一细节为起点, 从点到面, 先细节再全局。由此, 西方人的思维的起点相对狭窄, 所以思路不容易发散游离, 而是直奔某一细节。“形象点说, 这种思维模式呈直线型”[3]。下面例子选自学生作文My Favorite Holiday的第一段:

There are many holidays in china, such asInternational Labors Day Children's day and national day.International day is on May 1st.I can relax myself after mid-term exam.In children's day, I will celebrate with my niece because my brother is busy.However my favorite holiday is national day, because at that time, the weather is agreeable.I can go mountain-climbing with my friends.

学生在第一句从宽泛的角度列举了中国的几个国定假期, 这与标题所体现出来的主题关联性不大。第二、三句提及劳动节的时间和劳动节的安排, 可惜的是劳动节并非作者喜爱的节日, 因此第二、三句跑题, 第四句也算跑题。直到第五句, 作者才切入正题, 道明自己青睐的是国庆节, 以及青睐国庆节的原因。整个段落的模式大致可归为从整体到局部, 从宽泛到具体。

同样是My Favorite Holiday这个题目, 英语本族语者往往会直接于局部落笔, 就具体某一点展开说明, 避免从毫无关联的角度论述。行文如下:

My favorite holiday is national day I can be reunited with my fellow students I love to climb the mountains under the agreeable weather and enjoy the fantastic sceneries.

在这一段落中, 作者直接点题, 即他钟爱的是国庆节。然后从“与同学团聚”和“登山”这两点展开说明, 段落中的每句话都和主题紧密相关。

四、汉英思维差异对英语句子的影响

1. 对句际顺序的影响

汉英思维间的整体优先与局部优先的对立同样体现在英语句子的写作上, 英语思维崇尚分析, 着眼点相对较小, 因此句子的语义重心往往前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语崇尚综合, 思路往往是从整体到局部, 因此句子的语义重心往往后置。举例如下:

The truly humorous individual is not only well liked, but is oft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any gathering and it is very reasonable.一个真正有幽默感的人不仅受人喜爱, 而且在任何聚会上也往往是人们注意的焦点,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乍看起来, 该英文长句毫无语法错误, 其对应的中文译文念起来也很通顺, 符合我们的思维和表达习惯。然而, 该英文句子并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原因在于英语思维模式目标明确, 直奔主题。而该句的重心是第二部分。因此如果采用英语思维顺序, 该句应是先表态后叙述, 其顺序与汉语思维模式相反。即: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the truly humorous individual is not only well liked, but is often thefocus of attention in any gathering

2. 对句内主语选择的影响

在汉语整体思维模式下必然会出现主客体不分的结果。这种不严格区分主客体的思维定式反映在语言层面, 表现为句子多以有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西方人局部优先的思维模式在具体的认知活动层面, 表现为善于对客观世界进行类分, 其结果必然是物我分立, 主客分明。在语言层面则表现为句子多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两种迥异的思维模式, 造成句子的着眼点不同。“对同一现象, 用英语思维往往会关注什么事, 用汉语思维往往会关注什么人”[4]。因此, 用英语写作常会用非人称主语, 句子表达为“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用汉语写作常用人称主语, 句子表达为“什么人怎么样了”如: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你出了什么事?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种在语言层面最突出的表现差异莫过于英语中以it作为形式主语的句子被广泛使用, 而在同样的情况下, 汉语都是以人作主语。试比较:

It is asserted that有人主张

It is well known that众所周知

It will be said that有人会说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以为

五、对策

在英语写作过程中, 汉语整体性思维模式在句内、句际及段落层次都造成了负迁移。要克服这种负迁移就必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适时导入介绍西方局部性思维模式的内容, 通过中西方思维模式间的比较, 使学生发现两者的不同。

当然, 摆脱汉语整体性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在英语局部性思维框架下用英语写作肯定不容易。但只要让学生接触大量原汁原味的语料, 教师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 学生一定能从根本上把握英语写作的特点, 充分发挥特有的潜力和创造力, 写出更准确、更自然的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1982.

[2]曹怡鲁.外语教学应借鉴中国传统语言教学经验.外语界, 1999 (2) .

[3]吴潜龙.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外语教学, 2000 (1) .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10篇

汉语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的思维方式?它们对新课程语文教育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

一、汉语文化的思维方式

1.天人合一 ——汉语文化的整体思维

在我国哲学史上, “天人合一”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具体在宇宙观上, 它视“天”与“人”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政治观方面, 它强调“内圣外王”, 把高尚的人格修养和“仁政”的道德关怀统一了起来;体现在思维方式上, 则是一种整体观照, 强调对事物整体的直接体验和感受。“从《周易》在巫术性外衣束裹下的‘天人合一’整体观, 到儒、道、佛突出人性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在认识上一脉相承的特点, 都是采取直觉与体悟的方法, 其认识的目的都主要是为了打通整体内部的关系, 或者说是为了把握整体内部的关系。这种认识是从整体观照局部, 又从局部观照整体。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整体。”[1] 古人读书方法就是建立在这种朴素系统论、混沌整体观基础之上的,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涵泳玩味, 无一不是“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

2.观物取象——汉语文化的直觉思维

汉民族在心理上是注重直觉与形象的, 有较强的非理性成分, 这与西方民族擅长理性与抽象恰成对比。

中国传统直觉思维首先表现在对宇宙人生的把握上。由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 对宇宙人生的认识不可能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因而古人更多采用的是整体、直观的猜测与把握的办法。《周易》的作者就是以直觉的方式, 借助具体的形象符号, 通过对“日月之道普照周天”这一自然景象的直观, 进而演化、猜测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概括为阴阳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老子》对宇宙发生学的朴素猜测既是对小国寡民式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所谓混沌未分的原始自然状态的直观, 又是对社会、人生经验的感悟。西汉扬雄的“盖天说”、东汉张衡的“浑天说”, 都是直观与体悟相互渗透的产物。另外, 像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说等, 也无一不体现出直观具象的思维特性。

中国传统直觉思维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思维。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 尤其是庄子, 善于通过多种形象的类比和寓意, 表达对宇宙人生超脱的审美态度, 这对中国美学发生了重要影响。受禅文化的启示, 中国传统美学还特别讲究“妙悟”。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就谈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 诗道亦在妙悟”[2] 。以禅喻诗, 以妙悟来揭示诗歌的创作、解读心理机制, 说明妙悟具有直观的性质, 是在直观后的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 以及文学作品中的“文眼”“诗眼”, 都是古人对人生、艺术的豁然开朗、大彻大悟, 是一种创造性的发现、体悟, 是灵感思维的结晶。

3.相反相成——汉语文化的辨证思维

中国哲人观察宇宙人生, 运用的是“统观”“会通”的方式, 即着眼于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不同的系统或“场”中, 肯定各系统、要素之内外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人体小宇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天地大宇宙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即“一体”又分为阴阳、乾坤、形神、心物、动静等“两面”。所谓“一体两物”“一体两面” “两面互动”, 相反相成, 因为两面并不是均衡的、平行的、平等的, “动静无端, 阴阳无始”。这样, 既不把矛盾对方的对立看成是僵死的、绝对的, 亦不把矛盾的统一看成是双方的机械相加, 或一方吃掉另一方, 而是在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前提下, 由矛盾主动方面作用于矛盾被动方面, 从而构成新的均衡稳定、动态和谐的统一体。

二、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诉求

世纪之初启动的语文课程改革声势浩大、成绩喜人, 新的教材层出不穷, 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教学手段丰富了, 教学渠道拓宽了。然而,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 语文教育变得矛盾丛生、左右为难, 学科性质模糊, 师生关系失衡, 学习方式偏执, 教学效率低下。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问题, 与改革片面朝“外”看, 过多在教育理念、教学形式上下工夫, 做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 而很少朝“内”看, 忽视母语教育的内在规律, 无视汉语文化的深远影响, 违背汉语文的文化本性, 关系很大。

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观物取象的直觉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方式, 要求新课程语文教育把握汉民族的精神特质, 自觉遵循母语教育本身的规律, 注重整体把握, 引导体验感悟, 防止矫枉过正。只有这样, 语文教育才能解决目前碰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促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深入下去。

1.注重整体把握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为了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显示教学手段的先进;为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以突出语文开阔眼界、熏陶感染的作用, 语文课程改革出现了很多怪异现象。

学生将课文匆匆读了一遍, 对文本全貌尚未留下清晰的印象, 教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发挥自主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喜欢哪一段就研读哪一段;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室里热闹非凡,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手段丰富, 可惜没有相对统一的目标, 缺乏共同探讨的基础, 汇报交流只能各自为政, 结果将课文内容搞得七零八碎, 对文本缺乏整体的感受。

不少老师喜欢用屏幕出示重点句子, 或在某些段落着重标出重点词语, 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堂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脱离了课文这个大语境的词句、语段的品味、诵读上。

很多老师阅读教学“注重内容, 忽视语言”。只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 注重课程内容的拓展, 却忽视了语文的本体训练, “非语文”“泛语文”现象普遍存在。

用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观照, 上述现象都违反了汉民族整体思维特性和阅读教学规律, 割裂了文本, 损害了整体。

文本是一个科学系统、有机整体, 环环相扣, 互为贯通。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本, 才能把局部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全局体会立意、结构、遣词造句的妙处, 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才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入的。当然, 注重整体把握并不排斥对重点内容的感悟、研究, 但对重点部分的感悟、研究应在了解整体的基础上进行, 要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 要强化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一句话, 要始终立足并着眼于整体。

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文本内容。从阅读学的角度看, 把握文本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但文章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来显现的, 所以, 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关注课文内容, 还必须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形式, 即要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领悟这样的语言、形式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为什么这样的思想内容必须以这样的语言、形式来表现, 要着眼于内容, 着力于语言。只有这样, 才能既体现阅读教学的人文性, 又体现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只有这样, 整体把握才真正是整体的、全面的, 语文工具学科的特性才能真正得到彰显。

用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来观照, 语文课程改革除了应该树立文本阅读整体观和教学整体观, 还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整体观”。语文教育必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 拓宽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渠道, 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效率;语文教育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 以课堂为中心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延伸拓展。因为教材的缺乏、资源开发的艰难、活动操作的复杂等原因, 最能体现生活性、社会性、实践性等大语文教育整体观的综合性语文学习, 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学校还“美好”在计划中、“繁荣”在口头上, 亟待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引导体验感悟

汉字起源于古人的“比类取象”、“观物取象”, 摄取自然万物或人类自身的种种现象, 将其概括为汉字。从感性出发, 由自然之象到文字之形, 正体现了古人直觉的、形象的、感性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征。

汉语言文本及其组织形式也鲜明地反映着汉民族直觉、具象思维的特性。“汉语言意象的密集和丰瞻为其他语言所罕见。一首诗、一段文、一句话, 词语的数量并不多, 蕴含的意象却相当丰富, 因而容量大, 启迪性强。汉语言的发展从一个侧面看就是不断地‘取景为譬, 取物为喻’的意象发展过程, 简直形成一条绵亘几千年的‘意象河流’。”[3] 就具体文本的创作而言, 作者往往是寻找情感的对应物作为抒写情致、表达思维的方式, 把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意思隐匿于形象, 或“托物以言志”, 或“借景以抒情”。

汉字汉语直觉、具象的特点对学习主体内在地提出了悟性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等要求就是对这一思维特点和精神气质的回应。从汉民族具象思维方式出发, 从汉语文教育的体悟观出发, 我们一定要自觉与目前在一些学校仍很流行的繁琐分析、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告别, 努力用汉字的特点教学汉字, 按汉语的规律教学汉语,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调动多种教学手段, 引领学生进入主客同一、物我交融的学习状态, 张开感受的触角, 激活想象的细胞, 澎湃生命的激情, 循着汉字汉语表现性因素, 进入“意象的河流”。在意象的诉求、境界的融通中获得情感的震荡、心灵的神会, 在生命化的品读中领悟文本的情理意义, 感受汉语言呼吸的芬芳, 体味潜隐其中的汉民族的生命律动、精神意味、文化意趣, 享受发现的愉悦, 产生艺术的顿悟。

3.防止矫枉过正

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内容众多, 涉及面广, 需要我们以“统观”“会通”的观点灵活对待, 以联系的方式谨慎处理, 以辩证的思维准确把握。尤其是对待预设与生成、改革与继承等一系列复杂关系, 更需要我们运用互补的观点正确处理, 把好尺度。

传统教学完全是预设的产物。课前预先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一个又一个问题, 上课就是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教学是周密而严谨了, 但致命的弱点同时出现:强行灌输, 亦步亦趋, 无视学生心理、情感、知识的需要, 无视学习的实际情况。这种过分强调预设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当然不可能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健康的个性, 理当被新课程所唾弃。但一些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一切放手, 坐等生成, 教学陷入随意、散漫、低效的泥潭不能自拔。其实, 淡化教师主观的指令并不意味着不要教师的精心指引,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位置, 少些权力主义的刚性“预设”也并不意味着要与充满弹性的预测说再见, 教学不可能完全搞“放羊式”的一套, 不可能一切跟着学生走, 由着学生去。何况, 学生思维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行动缺少理性, 自控力弱。如果一切语文学习活动任其自主进行、自由摸索, 势必会走许多弯路, 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也很难与精彩相约。鉴于语文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 为防范教学可能出现的偏差和漏洞, 我们在弱化预设的同时, 必须充分运用未来学预测原理, 强化教学的预见性, 从更高层面、更复杂的机制上预见、控制教学, 构建“粗线条”、“框架式”的教学预案, 把握课文要点, 确定具体目标, 设计教学的大体走向。这样, 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手中有法, 教学才能既针对学情, 又不离目标;既挥洒自如, 又伸缩有度, 精彩的生成才能如约而至。

本次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 的确形成了汹涌澎湃的改革洪流。处于激流中心的语文教师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些崭新的课题:“改革”与“继承”是什么关系?“改革”要不要“继承”?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找到“继承”与“革新”的平衡点, 从而不断发展?有些人认为新的课程改革就是对以前教育、教学方式的否定, 因此教学上排斥以前用过的所用方法、手段, 刻意求新, 怪招频出。这是不对的。“改革”是要抛弃以往不合理的东西, 而不是要与传统划清界线, 一切“推倒重来”, 从头开始。完整、正确地认识传统, 辩证地处理好改革与继承的关系, 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改革的起点和目标, 减少盲目性和重复劳动, 也可以减少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对此, 崔峦先生有很辨证的阐述:“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改革, 要继承以往的经验、做法, 要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改革本身包括继承。”[4] 是的, 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对待传统, 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革新”, 以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对待与古老文明相伴共行了数千年的传统语文教学, 认真总结, 耐心梳理, 将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东西大胆去除, 将宝贵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认真继承。更重要的是, 要以良好的心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在不违反母语特点和母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借鉴、合理吸收、为我所用。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得好:“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 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5] 语言与文化具有同构性, 汉字汉语是我们的精神符号, 显现着汉民族的个性和灵魂, 联通着汉语文化的血液和命脉。汉语文与汉语文化这种同构关系向语文教育发出了吁求, 提示并要求新课程改革必须充分依据汉民族文化心理, 契合汉民族精神特质, 符合汉语文化思维方式, 体现民族特色, 彰显民族气派, 自觉树立语文教育整体观、体悟观, 辩证处理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各种问题, 促使课程改革沿着正确的道路阔步前行。

摘要:语言文字和民族思维方式作为民族文化凝聚沉淀和氤氲化生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共同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心理, 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精神。汉语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方式、观物取象的直觉思维方式、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方式, 要求语文课程改革必须针对汉语文化特点, 遵循母语教育规律, 注重整体把握, 引导体验感悟, 防止矫枉过正, 促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汉语文化,思维方式,语文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树人, 喻柏林.传统智慧再发现:精神的现实与超越:下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6:204.

[2]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郭绍虞, 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2.

[3]韩军.语言是工具, 又是文化本体[J].语文学习, 1994 (3) :22.

[4]崔峦.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书面发言[J].小学语文教学, 2005 (1) :4-5.

借助汉语形象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37-02

阅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听、说、写诸多能力以及提升个体智慧和精神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学会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加强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语文阅读教学却存在死记硬背、肢解文本、一味说教等问题,令学生对阅读教学敬而远之。

基于这一现状,笔者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现状,认为应当从汉语形象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何谓“汉语形象”呢?汪曾祺曾明确地提及“汉语形象”问题,他认为汉语不只是一种表意的手段,更是美的艺术形象本身的组成部分。所谓“汉语形象”,在文学中是表现意义、创造艺术形象的语言组织,主要指汉语的修辞性形象,包括语音形象、文法形象、辞格形象、文体形象四个层面。笔者认为,在初中小说和古诗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从汉语的语音形象、文法形象、文体形象入手,带领学生细细分析文本的魅力,将会对学生的语感培育、文化厚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化作用。

一、借助语音形象,加强诵读涵咏,培养语感能力

语音形象是指汉语的语音组织在表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艺术形象系统,表现为声、韵、调统一结合,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语音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往往是一个整体,不单在诗词中有语音形象之审美,在散文和小说中也屡屡可见。教学中,教师借助语音形象进行教学,带领学生诵读涵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声、韵、调所传达出的不同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故乡》课文中,鲁迅先生用了一个动词“横”准确地描绘了现实故乡的荒凉萧条。教学时,笔者抓住这一词语,引导学生诵读涵咏,让学生从语音角度体会这一语音形象所表达的情感意涵:“横”的字面意思是躺着、坐落的意思,为何作者不用“坐落”这个字眼来表示呢?读一读“横”的发音,感觉其中有什么深意?学生认为,从语音的角度分析,“横”读[x?35],读起来感觉气流就似乎梗阻在胸腔和嘴巴那里,似乎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情感。那么到底是何种情感呢?学生继续吟读这个“横”的字音,体会到其余音充满悲凉和压抑,似乎欲言又止,再仔细对照文本挖掘其中的内涵,可以领悟到这个字眼表明了作者胸中的郁闷悲凉无法释放,由此,学生借助一个“横”字,感受到鲁迅小说中浓郁的文学味。

林语堂先生曾说:“极端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美,且意味无穷。”在以上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吟咏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个“横”字,感受到语音形象传递出的情感意涵,体会到鲁迅先生笔下那难以言说的悲凉,为探究文本意涵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文法形象,进行品味赏析,培养审美能力

所谓的文法,在这里并非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而是指“作文”和“作诗”的修辞法度。文法形象是汉语通过词、句、篇等有机组织体现出来的一个富于修辞性的形象系统,其中包括词法形象、句法形象和篇章形象。尤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古诗词中,文法形象更是为人称道。教师借助文法形象,能够激起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和新奇感,通过品味和赏析达到提升语文思维,激发语文情感的作用,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文化意蕴,感受汉语文化独特的审美特质,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课文《桃花源记》有这样一个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笔者抓住其中的“并”字,带领学生进行品析,感知诗歌中的文法形象:“读了这个‘并字,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认为,“并”字表现出老人和小孩都很快乐很享受的样子。笔者继续启发:“这个‘并字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认为是“都”的意思。在文中表示“都”之意的还有“咸”“皆”“悉”这几个词。此时笔者追问:“那为什么单单要用这个‘并字呢?从文法上如何理解?”经过一番品析,学生发现,“并”字背后蕴含着极大的深意:这个“并”字从甲骨文上看,是两个人手拉手肩并肩走在一起的样子,显然是兴致勃勃、幸福和睦的。由此,学生深入文本,从这一个字眼,便读懂了陶渊明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丰沛情感,可谓文法妙理,尽在其中。

以上教学,笔者借用汉语文法形象,从富有深意的字句切入,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汉语文化的思想和神韵,体会文法形象中渗透的情感和精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三、借助语体形象,开展体验探究,提升阅读素养

汉语的语体形象主要是针对文学中的多种体裁、语式或者是体式的运用而言,是指文学表达所采用的一种外在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汉语形象。其中包括题材分类,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也包括语式,如方言、口语、俚语等;还包括体式,如抒情体、叙事体、象征型、写实型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语体形象,从课文的体裁、体式等方面开展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审美所在,提升阅读素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课文《故乡》之后,笔者让学生从文体形象入手,探究文本意涵:“这篇文章的题材是小说,为什么作者不采用散文的笔法来写呢?其中有什么深意?”学生根据散文和小说之间的语体差异展开探究,认为散文重在写虚,小说重在写实。散文要重点表达的是作者的所思所感,而小说则是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鲁迅写这篇文章,之所以选择了小说而不是散文体栽,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其一,当时他的写作目的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希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也最适宜的体裁就是小说;其二,当时鲁迅是以清醒的知识分子的视角来观察辛亥革命后萧条衰败的农村现实,所以重在呈现而非抒发内心情怀。

再如,笔者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对比辨析,学生经过探究后认为,前者是诗,倾向于追求文本的言外之意;而后者是记,注重“文以载道”。通过对文体形象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即使同为山水游记这一文体,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与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前者是再现型游记,重在写景,融情于景,而后者则重在抒发自我,借物抒情。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让初中生通过把握语体来分析课文,有些勉为其难。笔者认为,在语言的审美范畴体系内,只要是能够让学生引发兴趣的,只要是有所裨益的,进行适当的引导也未尝不可。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抛砖引玉,让学生见识语文这一学科所包涵的宏伟风景。

语文教师不但有责任而且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对汉语形象进行挖掘和分析,借由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中,感悟文学语言的魅力,由此进行涵咏和体味,打好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积淀丰厚的文学素养。

汉语的形象思维 第12篇

每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对世界进行探索和理解, 中华民族也是如此。在思维和语言的交互作用下, 我们可以从汉语里 (战争) 的隐喻里看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战争史,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国共内战的结束, 这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断断续续的战争使得汉语很多关于战争的词语的使用频率加快, 比如:“战线”、“硝烟”、“保卫”、“武装”等等, 就是到后来的文革, 这些词语的使用频率仍然是“居高不下”。然而, 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仍然使用这些词语, 并且将战争隐喻到各个领域。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是:语言将这些隐喻已经内化到我们的认知中去了, 由此可见,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2、从汉语里 (战争) 的隐喻看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我们通过北大语料库 (CCL) 、语料库在线的相关语料对汉语里 (战争) 的隐喻做了详细分析。首先, 我们来看“战线”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里的隐喻。我们将其分为五类:

(1) +战线是立场+

a.“不吃, 孩子怎能长这么大呢!”娘家妈已和王老太太立在同一[战线]上。【老舍短篇】

b.太太在一块儿, 以局长太太的地位, 以我太太的聪明, 她们若能统一[战线], 我敢保必能成一个不小的势力。【老舍戏剧】

(2) +战线是行业或领域+

a.到商业[战线]上大战一场!【老舍戏剧】

b.这位传奇人物不仅在军事领域统率得有声有色, 而且在外交[战线], 也将他自己的才干发挥得淋漓尽致。【百家讲坛<艾森豪威尔> (上) 】

c.布料部分说得太多又太详细, 简直是揭露了棉纺业的底盘, 把棉纺业的[战线]搞垮了, 而且垮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上海的早晨】

(3) +战线是建设+

a.上海市在压缩基本建设[战线]的过程中, 既注意抓好停缓建项目, 又注意正确安排上马工程, 严格控制新开工程。【语料库在线】

b.增强回笼贷币的物质力量, 要充分运用信贷手段, 促进基本建设[战线]缩短和工业企业的调整。【语料库在线】

(4) +战线是思想+

a.据我了解, 他对当前思想[战线]上的状况是有看法的。”【人啊人】

b.将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文学史的研究上, 甚至在整个思想[战线]上引起混乱和纠纷, 后果将不堪设想。”【报刊<读书>】

(5) +战线是学科+

a.《社会科学[战线]》【读者 (合订本) 】

b.周恩来同张春桥进行了斗争, 坚持在会议纪要中不能把科技[战线]写成是“黑线专政”。【周恩来传】

c.我们需要文学[战线]上的“伯乐”。【语料库在线】

根据我们的调查, 在英语里的表示这种同一立场的“战线”一般说成“on the same side”, 相应地我们也调查了一下英语里“行业或领域”的使用情况, 我们发现一例“The Internet is another front in Hollywood’s war on piracy.” (因特网是好莱坞反盗版行动的另一个战线) , 但英语中的“front”一般都是与“war”这个词对应使用的。此外, “建设”、“思想”、“学科”对应地是用“construction”“minds、ideology”“subject”来表达, 而不是用“front”。可见“战线”这一个概念隐喻已经内化到我们的认知里去了。

其次, 我们来看看“硝烟”的隐喻, 这是另外一个典型的词语, 硝烟是属于战争的, 而它在现代汉语里也发展出其他的隐喻, 详见以下例句:

(1) +硝烟是危机附属物+

a.进入80年代后, 他们更是利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和发展中遇到困难的时机, 在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不断扩大交往的过程中, 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妄图“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新的世界大战”, 达到“不战而胜”。【语料库在线】

b.欧债危机[硝烟]弥漫, 风险货币金钱走弱。【网易财经频道】

c.货币战争[硝烟]下如何保卫人民资产?【互联网】

同样, 我们发现, “硝烟”也是关于战争的一个比较高频的词汇, 它是作为“战争”的一部分来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的, 此外, 它如同“战线”一样, 在英语里也很少有概念隐喻的。正如在“战线”里分析的那样, 这是语言作用于认知的另一证据。

再次, 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相关的隐喻例句, 例如:

(1) +保卫战是大张旗鼓地维护+

a.《婚姻[保卫战]》【热播电视剧名】

b.《爱情[保卫战]》【天津卫视情感心理节目】

c.在意识与迷惘中, 是否有必要在新时代打一场汉语[保卫战]?【互联网】

(2) +武装是修身+

a.对于妇女干部, 则应当经常不断地用先进的社会科学理论去[武装]其头脑。【语料库在线】

b.这些同志必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武装]自己, 克服这种错误思想。【语料库在线】

c.一个民族只有从根本上摆脱了愚昧落后, 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武装]起来, 才能自觉地协调自己的行动。【语料库在线】

我们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 这些关于战争的一些词语已经内化到我们的认知中去, 这显然不是思维决定语言, 而是语言对思维产生的反作用。

3、余论

本文从汉语里 (战争) 隐喻的认知角度来探讨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此外, 当我们看一段文字觉得不怎么明白的时候, 我们会尝试着读一读, 而当读一读之后就会思路比较明确, 并且能够明白其中意思。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外部语言及内部语言是否对思维有影响?这将要求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北大语料库

上一篇:集中监控技术下一篇:热工理论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