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媒人才范文

2024-09-02

高校传媒人才范文(精选10篇)

高校传媒人才 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宁夏高校,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介形态和传播环境日新月异, 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 新媒体传播景观的快速变化受到广泛关注, 新媒体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观念改变和认识上的觉醒, 尤其对那些以信息传播为研究路径的高等教育机构, 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确立至关重要, 人、技术、应用之间相互关系的再定义, 将会有助于明确数字化语境下传媒人才培养的具体方向。

一、新媒体崛起———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机制,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 以电脑、电视、手机等媒介实现的个性化、细分化和互动化的传播方式, 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 点对点的传播。[1]对新媒体概念内涵及外延的阐述可以明确的认识到新技术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 新技术对人的创造性的挑战。基于这个前提, 在新媒体时代, 每个人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来讲,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 增强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与信心至关重要。对传媒教育机构来说, 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教育模式, 克服学习新技术的恐惧心理,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变革的要求。

二、传媒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

《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谈到:“实施公开招聘, 最后录取最多的不是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的是既能跑动又有思想的记者, 既能管版又能管人的大编辑, 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媒体的管理者, 既懂传统媒体, 又懂新媒体的跨媒体人才。”[2]这实际上说到了一个关键词“媒体融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与渗透是以技术的进步为前提, 这就要求学生学习最新的网络技术, 了解到科技所带来的新闻业的变革、科技给记者工作带来的好处, 以及媒体与受众关系的变化———媒体和受众通过网络和其他网络媒体进行更富有交互性的交流。同时学生也将考虑由新技术引起的道德问题, 和新技术对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产业的结构带来的改变。他们将学习为多媒体或网络媒体撰稿, 包括怎样使用连接和数据库、发布新闻报道并根据事件的发展更新内容。他们将学习为网站制作网页、上传到服务器以及使用数码相机, 将尝试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内容。他们将认识到移动技术的巨大影响, 学会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 意识到新技术甚至可以颠覆传媒界从业者的观念和地位。

三、宁夏传媒市场专业人才现状与前景展望

自2006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着力进行新闻媒体改革, 经过结构调整, 政事分开, 实现了“局台分离”和报刊、广播电影电视资源整合。尤其是宁夏卫视与上海第一财经的合作模式, 开创了我国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深度合作的先河, 为东西部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加强了东西部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 另一方面对本地区高等院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活跃在宁夏传媒市场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高等院校自主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 他们是推动当地新闻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伴随中国传媒业的迅猛发展, 传媒机制体制的变革, 融合媒介的从业人员所需具备的新知识、新技术能力, 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已不适于新媒体发展所需。以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新传播系为例;1983年创建以来的二十八年间, 共培养了二十多届几千名学生, 2005年前毕业生基本还可以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之后的毕业生就业机会逐年下降, 截止2010年真正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一方面, 传媒市场的急剧变化, 开设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增多, 用人单位岗位饱和。另一方面, 传统的新闻学理论及教育教学模式所培养的人才, 不能适应媒介融合所要求的技术能力。通过整合宁夏大学的优质资源, 结合市场所需人才类型, 研究形成符合宁夏特色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具体实践的步骤如下。

1. 建设新闻传播学科教学实验中心。

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及环境, 离不开兼具音视频专业知识的人才, 对于高校来讲建设、完善相应的教学实验室十分必要。通过调研发现,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的媒体与设计学院下设新闻传播系、设计系、电影电视系、文化产业与管理系;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下设有新闻系、传播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播经济系。这些院系及专业方向的设置一方面基于各自院校原有的资源及特点, 所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也基于媒介融合环境对人才需求的考量, 及时调整原有学科定位或重新开设新的学科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 为学生的就业搭建平台。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在学科定位、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厚基础、精专业、重能力、强创造”的传媒专业人才的需要, [3]适应新闻传播业界和社会日益发展的现实需要, 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规格音视频实验室对教学改革意义重大, 这是前提性的条件。宁夏大学要借助于教育部211工程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文科教学实验设备的资助, 建设宁夏大学“文化与传媒教学实验中心”。校内整合相关现有的实验室、设备、人员, 规划更具教学实用价值的, 市场服务意识的、能满足学科发展需求的实验中心。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搭建具有市场前景的音视频工作站、演播室等教学基地, 不仅能够解决教学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为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及服务社会增添新的亮点。

2. 实验教学的可预期目标。

第一, 学生可以在仿真的教学环境中直接参与各工种的演练。每学期安排适当的课时在此环境中模拟进行。培养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宽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第二, 促进文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并将全面改善和提高新闻传播学科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促进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第三, 实验中心对校内外师生及本区高校的相关专业实行全面开放, 为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实验教学、自主设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科研和其他相关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3. 开设具有区域优势和特色的新闻学课程。

宁夏党委宣传部长杨春光在“积极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挑战, 努力提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一文中强调: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需着力培养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 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 一头连着市场, 一头连着文化生产。”[4]而这类人才的匮乏是当前制约宁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宁夏传媒文化市场所缺失的专业人才, 地方高校及时调整建设新学科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近五年来, 宁夏设有新闻传播学科的三所高校, 每年的毕业生好几百人, 实际在各新闻媒体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人数不足10%, 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匹配的工作, 另一方面传媒机构专业人才匮乏。以宁夏广电业为例, 急需采编节目制作人才、传媒市场拓展人才、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出境记者和主持人。所招聘到的外地人才往往因水土不服而安不下心, 本地人才向往外地的事业环境而外流, 地方高校培养的新闻专业人才因实践能力不足、专业知识陈旧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广电媒体产业的发展亟待地方高校创新教学模式, 重新思考新闻学科的建设, 在媒介融合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国策大背景下, 宁夏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创新学科建设迫在眉睫。

4. 重视联合社会力量广开办学渠道。

第一要赢得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与课题资金的支持, 研究适合区域特色的地方高等传媒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二要联合当地传媒产业, 培养急需人才, 开设短期专业培训课程, 研究行业前沿问题;开设新闻专业硕士研修课程, 以提升当地传媒从业者的学历学位层次。第三要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传媒人才数据库, 定向、定岗、定时培养当地媒体所需专业人才, 针对性的实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第四要建立研究所开办专业期刊, 推动教学研一体化发展, 为从事新闻及相关行业的学者、从业者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第五要建立学生自我运营的电子期刊和广播电视台网站, 理论结合实践, 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实施以教师为总编辑的教学模式的更新。

四、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视野

纵观近20年教育的发展史不难看出, “开放办学”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宁夏地处内陆, 经济文化欠发达, 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成为地区经济的助推器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作为19世纪初期引进的新闻学, 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传播学, 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站稳脚跟的新兴学科———新闻传播学源于西方, 包括人类传播科技的一次次突破, 都深深刻有着国际传播的烙印, 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闻传播人才, 不仅是中国新闻教育面临的课题, 也是地处西部内陆的宁夏高校新闻学教育需研究的问题。

1. 重视技术应用为学科发展打牢基础。

任何传播, 离不开传播方式、媒介和信息存在。西方国家传播教育的专业划分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按传播方式划分, 一种是按媒介种类划分, 一种是按信息类型划分。但无论东西方以怎样的方式来分割专业, 都离不开对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 因此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生来讲, 有关传播科技的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 除计算机以外的各种现代传播科技知识, 以网络传播为中心的各种现代化电子传播、出版技能都尽可能加强。

2. 重视吸收新鲜血液充实师资队伍。

新闻学是应用性学科, 一方需要吸收那些具有媒体从业实战经验的媒体人从事教学活动, 同时又不能过于依赖这些没有经过良好学术规范训练的“半路出家”的师资, 他们自身的局限性, 使接轨于国际化的新闻教育教学难度加大。因此鼓励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并为此提供相应的条件, 在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自己, 打开国际化视野尤其重要。

3. 加大新型实验设施的投入。

21世纪的新闻教育, 必须有“高投入”的观念, [5]要购置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加强实验基地的建设。过去那种廉价的新闻教育观念必须抛弃, 学生如果不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技能, 就无法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对于宁夏各高校, 这是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尽管每年对文科试验室设施也有一定的资金投入, 但却不能化零为整, 尤其是电子技术更新的速度太快, 不能以整体的思路建设试验室, 就会迅速面临设备的陈旧与老化。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 令这个世界充满生机和风险。尤其是互联网时代, 不断翻新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丰厚的商业利益, 人们对“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依赖性。“技术崇拜”已成为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语境中高校新闻学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已经跨上了时代的战车, 宁夏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研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蒋越.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北京青年报》社长张延平接受人民网采访[EB/OL].2010-06-12 (C) .http://www.news.xinhuanet.com/zgjx/

[3]孙旭培.中国传媒的活动空间[M].人民日报出版社.

[4]杨春光.2010宁夏文化蓝皮书[M].黄河出版传媒集团.

高校传媒人才 第2篇

【关键词】传媒融合 应用型高校 广播电视编导 人才培养范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93-03

1962年,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出版了成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即科学发展并非累积的、线性的过程,而是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的取得是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根据库恩的理论,范式必须体现在某种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身上,教育便是依据一定的范式训练学生,使之获得关于本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一致性意见,从而成为该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事实上,人才培养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围绕范式的传授进行。然而,从知识传播的角度看,如果只是范式传递的话,那么大学教育的意义似乎并不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值才是最值得重视的。

20世纪末以来,国内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陆续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传媒业和各地宣传部门及民营文化传播公司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然而,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变革以及新媒体形态的大量涌现,广播电视编导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无疑,当下传媒融合进程的持续与加剧,很多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的知识已经远远超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于学生的定位和要求,从而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鉴于此,高校应当注重从人才培养范式而不仅仅是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来加强对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质量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进而让师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又能做到不盲目崇拜所学的范式。

一、传媒融合语境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媒融合是在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出现的新概念,核心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一些传统边界的打破,使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传媒在技术、内容方面融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传媒技术的一体化,保证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宽泛化、传媒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传播效益的最佳化。当前,传媒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传媒对广电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与广电传媒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学生学风浮躁,技术至上主义思想较严重。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类考生,这类学生大多文化功底稍差,一方面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有创造力、重视实践,对影视作品的创作很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又很难静下心来学习钻研专业理论知识。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鼓励和强调学生多创作影视作品,这主要依赖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摄像机、导播台、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对机器的好奇以及对技术的崇拜使得学生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技术或者机器等同起来,认为这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就是对各种机器设备操作方法和软件操作技巧的学习,从而忽视对于其他基础文化和专业理论课的学习。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双师型”师资缺乏。广播电视编导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按照教学规律必须有充分的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和相对应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应用人才。然而,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设置。重庆文理学院虽然2011年才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但也和许多应用型高校一样,师资主要是由先前讲授文学、新闻学或艺术学等转型过来的,真正能够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还比较少。

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一般学历和职称偏低,传媒界的精英由于待遇、时间、教学经验等具体的现实问题,很少也很难全身心地走进高校课堂或实验室从事教学和实践指导工作。高学历人才和实践性师资的双重欠缺,使得应用型高校广电编导专业的教学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三)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当前,不少应用型高校的广电编导专业基本沿袭了“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教学过程的生硬和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主体地位没有确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思考和钻研的动力较为缺乏。因此,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可能真正消化吸收,更谈不上知识的创新和增值了。

(四)指导思想固化,“专业化、融合型”的培养目标尚未确立。很多地方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比较全面,所培养的学生概括起来基本都是能在广电系统、文化部门和宣传部门从事广电编导、策划、制作和摄影、摄像、撰稿、编剧等方面的工作。这种提法虽然可以表明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但是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会产生全是重点而又无重点可言的问题,在教学上也会呈现出无系统、无规律等盲目教学现象。与此同时,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单一技能的培养已成为“过去式”,培养具备传统媒体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于一身的广电编导人才已然成为发展的必然。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到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和传统媒体迅速向数字媒体转型和融合的现实图景,对于人才定位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明显不足。

二、传媒融合语境下构建有利于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质量的培养范式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传媒融合日益加剧的时代,一些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因袭式”到“创新型”的范式转换,但是遇到了传统教育活动中若干环节诸如观念、环境、手段等,尤其是观念的挑战。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范式研究,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寻找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有力的支持。

(一)注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使学生对范式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既能对已有的范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学会用业已建立起来的科学语言和规则说话,又能够做到不盲目崇拜范式。在专业教学中,教科书是绝对权威,教材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因此,专业教师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一方面给学生传授本学科著名高校、著名学者所编撰教材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强化本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本教材的编写要关注新闻传播、媒体经营、新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注重知识的选择性和实用性,以开阔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科书既要做到“解惑”,也要“传疑”,要多设置一些探讨性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和经典案例,把传媒融合理论与广电编导专业处于发展中的学科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学科创新性理论,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媒体思维能力。

(二)构建务实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过程是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实战演练过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经途径。在实验设备方面,应用型院校必须花费足够的资金引进高端专业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建成集数字音频录制、数字音频编辑、广播节目制作、网站建设和运作、数字影视等多功能一体的传媒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重庆文理学院传媒实验室近几年来通过中地共建项目、校长专项资金等渠道,陆续争取到数百万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和建设新媒体实验室,已在教学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此外,要创新实验和实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就业市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开放式的特色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升实践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须顺应传媒融合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形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分散化、网络普及化现象日趋明显。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中,要对各媒介形式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将采集和制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鉴于此,应用型高校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以及其对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内容,尽量与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新媒体接轨,让学生尽可能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针对传媒融合加剧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采编、新媒体概论、新媒体节目创意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便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传媒融合时代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更多地为手机新媒体或网络媒体进行视频内容的编导,为网站制作网页、运用音频和视频制作交互式超文本的新媒体内容。这些课程和相关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都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四)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励机制。各高校每年都要面对激烈的招生竞争和就业压力,如何才能充分向社会展示本院系广电编导专业的实力?扩大知名度、彰显专业办学实力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师生的创作热情,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高校或知名媒体举办的影像比赛。师生创作获奖次数越多,获奖频率越高,对本专业师生自信力的提升,以及社会美誉度的打造,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各高校相关院系必须探讨如何建立强化师生参与各类媒介比赛的激烈机制,充分调动师生们的参赛积极性,进而打造出更多优秀作品。因为激励是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和开发人才资源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在师生创作的影像作品获奖之后,学校或相关院系应在创作经费、差旅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还应给予主创师生以一定的经费进行必要的奖励。

由于制定了比较健全的激励机制,近年来,重庆文理学院广电编导专业师生的创作激情大大提高,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截至2015年5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已成立数个由教师牵头成立的专业传媒类工作室,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作了大量的影视作品,其中不少作品已先后在“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大赛、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等国内外大学生影像大赛中获得殊荣。此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所在的文化与传媒学院还组织了“海棠里杯”新媒体创作大赛等校内外的传媒影像比赛,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校内外都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使用主力军,但是很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也跟其他非本专业学生一样,对于新媒体时代媒介深度融合后,传统广电媒体的巨大变革以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编导理念、编导方法、编导策划、编导技巧等方面的变化缺乏认知。这既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过程中新媒体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各应用型高校必须顺应传媒融合的大潮,及时转变办学观念和思路,不断加强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式研究,真正培养出适合传媒融合时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一刚.如何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2]王贤婷.媒介融合下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3(2)

[3]李先知.探寻“台网”融合背景下广电新媒体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13(6)

[4]李帅帅.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J].青年文学家,2013(24)

[5]王龙.浅谈媒体融合背景下广电传媒的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1)

[6]岳璐袁方琴.媒介融合时代广电编导人才的培养路径[J].新闻前哨,2014(2)

[7]王勇.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2013年度院校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李 微(1970- ),男,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

高校传媒人才 第3篇

如今, 伴随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 传输信息的渠道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传统媒体开始与互联网或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传播通道结合, 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衍生出的不同形式的信息化产品, 最终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传播给广大受众。因此, 这对高校培养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以及更加迫切的要求, 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 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媒体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培养专业传媒人才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改革以及创新高校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不断推动传媒与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在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传统的传媒生产理念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媒介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也标志着传媒逐渐走向了媒介融合的阶段。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 社会对传媒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传媒人有专业能力, 还要有适应现代数字技术的能力。这使高校改革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传统的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越来越多多元化、全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 改革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三、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在培养传媒人才方面的模式改革

(一) 改革专业设置

高校在具有了一个比较务实的培养传媒人才的目标后, 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能力, 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在设置传媒专业时不应该只是根据传统媒介的形态来分类, 而是应该以媒介产品的生产过程来进行分类, 可以设置记者、编辑以及主持人、创意策划等多个专业。培养记者时要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新闻写作以及评论的知识, 还要熟知电视台、网站以及小屏幕媒体等多种媒体产品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要求, 还需要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常用的设备。编辑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纸质媒体与网络在排版方面的技巧, 同时还要音频以及视频的剪辑技巧。主持人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加强训练发声的技巧, 熟练地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另外, 在这个基础之上, 还需要他们熟知采访的技巧以及学会洞悉受访者的心理活动。创意策划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学习节目以及广告的策划与执行。

(二) 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改革

在传媒专业的课程建设方面, 学校要将学生们入学的第一学年作为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除了提前招生的主持人专业的学生以外, 其他的学生暂时不分专业。一年之后, 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他们课程的分数来具体确定他们的专业方向。同时, 各个专业的学生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论方面的课程, 不断加强与其专业相关的技术或软件的学习, 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够选修到几门其他专业中有特色的课程。另外, 确定了学生的专业方向经过学校的同意后学生还是可以调换自己的专业。同时, 为了确保每个学生调换专业后不会出现学习障碍, 高校在设置专业的课程时必须要全盘考虑, 其中包括学生在各个专业中调换的可能性, 还有在四年的时间里其专业课程在梯度方面的设置。学校要充分考虑传媒的各个专业间的相通性特点, 还要结合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时间设置的特点, 不断放开专业方面的限制, 使学生调换专业更加具有可行性。

(三) 不断拓宽传媒专业教育资金的来源

高校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果仅依靠高校的财政拨款很难满足学校购买大量先进设备以及打造优秀的传媒教师队伍方面的需要。因此, 高校应该积极地拓宽其教育改革的资金来源渠道, 只有拥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高校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已有的媒介设备以及实验室, 还可以接受节目的外包业务等。传媒专业要参与到高校的宣传工作中, 还要起主要的作用。另外, 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媒体合作, 播放由本校制作的节目, 或者以贴片的广告形式来筹集教育改革资金。总之, 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保障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顺利进行。

四、结语

近几年以来,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迅猛发展, 不断涌现的新媒体逐渐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与新媒体相关的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这些都对高校的专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受到新媒介的巨大影响, 媒介的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可以预见, 在未来, 媒介的融合进程会不断渗透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这个背景下, 高校必须调整专业传媒人才的培养模式, 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 从而不断推动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的脚步不断加快, 传媒组织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高校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创新培养传媒人才的模式, 从而让学生满足当今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新型传媒人才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高校培养传媒人才的模式。

关键词: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考

参考文献

[1]曹坤.用“跨界思维”打造传媒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J].现代传播, 2012, 34 (3) :130-133.

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6-0082-02

近年来,随着“软实力”不断引起注意,文化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重要程度不断上升,但是中国的文化贸易存在巨大逆差,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不了解国际传播规律、传播效果有限等问题。文化软实力的实现,需要现代化的技术及传播方式和符合现代理念的文化建构,这对优化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教育、消费等理念的转变,国际优质高等教育逐渐赢得人们的青睐。中外合作培养传媒人才显然顺应这一潮流。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包括教学方式和管理评估制度。本文所探讨的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中外合作尤其是高等教育背景下,为培养具备适应当前传媒领域发展需求特色的人才而采取的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培养理念与目标

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的输出与国家对外传播应该达到的目标很不相符,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远不全面。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以西方文化问主流价值观的世界接受、认同,需要能够坚守国家立场,同时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熟悉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的传媒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备宽厚的学养、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课程体系

由于当前传媒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也应关注全媒体流程,实现跨学科融合。根据下表,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有以下特点: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英语。

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社会学概论”“法学导论”“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经济学原理”等理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以基础导论为主的大通识平台课提供进入该学科的入门经验,支撑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

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原理”“传播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传播技术实践”“媒介管理”“传媒伦理与法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这些基础课构建传媒人才的专业知识框架。

除此之外,流畅的英语阅读及表达能力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三)教学管理

根据这些开展中外合作项目传媒院校的情况,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单一。以学生评教为主的教师教学质量监督,多数学生容易受教师印象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或自身喜好、作业量大小、考试难易程度局限,部分教师也为了在学生评教中得高分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中外打分标准、考核侧重点的差异,使得相互之间的认证困难重重,阻碍了教师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及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接受。

二、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问题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合理

受制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资源、学生素质、师资方面的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计划与传统教育差别不大。但是面对长期接受中国教育的学生,单纯以学生为主的语言学习、国外原版教材学习以及小组自主讨论学习等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尚未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主学习,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结果,同时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二)合作项目与优质资源稀缺

目前设计传媒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主要合作集中在广播电视编导和数字媒体技术上,这与我国传媒教育亟须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有关。但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传媒管理等蕴含西方传播理念的合作项目很少。另外,与我国开展合作的外方院校资质一般,中方能够接收到优质资源稀少。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紧缺导致国内班级容量偏大,授课教师难以均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此外,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英语及原版专业教材的理解上,却无法找到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压力颇大。

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承担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学科教师中外语水平较高者;一是专门聘请的外语教师,担任双语主要是英语教学;一是外籍专业课教师。大多数项目的教学主力是第一类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能够流利地表达英语,同时熟悉中国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心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类教师在实际中的比例很少,多数中方教师的听说能力不敷使用。而外方聘请的教师,或对专业不了解,或对中国的实际教育情况不了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创新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对传媒人才来讲,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清晰的逻辑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掘学生天性,鼓励独到见解,注重逻辑和批判思维训练。

特别是中外合作项目,更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结合自身授课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在传媒课程中让学生走出课程,发现选题,培养关注社会的胸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进实验室,接触先进的传播技术,掌握传播规律;充分交流和讨论,了解西方先进的传媒理念以及中西方的优劣势,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担当意识。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推动中外合作交流传媒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师资引进应该从源头做起,切实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聘任和管理机制。外籍教师的选派必须严格把关,遵守国家、相关学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中方教师的培养。通过选派一些外语基础较好且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到国外大学学习,提升其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外教育制度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及时获取最新的专业发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以促使这类人才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支柱,发展壮大我国的对外合作交流人才资源队伍。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无论是从学科教学上对其专业设置的改革,还是从师资力量上对本国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开展制度建设。充实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支持系统、监控系统和激励系统里的系统文件,建立多渠道的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其次,优化培养方案。中方院校要严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以培养国际性传媒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科学管理。

面对纷繁的国际形势及传播现状,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应该把能够敏锐发现,独立观察,批判思考,深刻揭示,客观呈现社会图景的传媒人才作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外有利的传媒教育条件,锻造大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注释:

①信息来源: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信息监督工作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舒.文化国际传播战略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党政干

部论坛,2013,(8).

[2]赵雅文,张语,冯湛.任庆军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

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

2013,(6).

[3]何志武.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

养模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

[4]李璐.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

[D].开封:河南大学,2013.

[5]申敏.河南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如何解决传媒人才短缺难题 第5篇

关键词:传媒人才,内部机制,培养,选用

放眼当今中国传媒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创新是异常活跃的,发展也是异常迅速的。毫无疑问,在激烈的竞争中,执创新和发展之“牛耳”的是人才。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才就是生产力,就是传媒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大量的人才,谁就能傲立竞争的潮头,成为赢家;反之就是输家。

聚焦中国传媒人才市场,由于传媒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改革前进的“瓶颈”。一是缺乏职业化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尽管我们已逐步形成了一批职业化人才,可是数量太少。职业化应该是传媒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能不能实现职业化,关键取决于职业化人才。如果我们缺乏职业化人才,有的传媒就会办不下去了,有的传媒就会走下坡路。换言之,职业化人才就是“领军人物”。“一将胜千军”或“将熊熊一窝”:在目前传媒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职业化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缺乏名人。名人的知名度与传媒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是相联系的,因而名人被视为传媒的牌子和财富。我们现在众多传媒,不仅缺乏名编辑、名记者,更是缺乏名广告人、名发行人、名经理。三是传媒业的整体人才素质还不算高。我们不仅面对国内的竞争,而且要应对世界传媒市场的竞争。我们现有的传媒队伍,应付一般的情况,似乎还可以,但是要适应传媒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要把传媒尽快做大做强的要求,就力不从心了。我们的知识结构、认识和反映能力、操作水平,就都有相当的差距。再一个是人才的结构也不适应竞争的要求。编稿子的人多,会经营的人少;一般经营的人有,懂市场规律的人缺乏;传媒日趋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我们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传媒的人才供求矛盾如此突出,那么解决的途径在哪里呢?向院校要,向社会招聘,向内部挖潜?从外面调、从社会招,固然不可少,但主要应该立足内部挖潜,激活内部人力资源。

相比而言,传媒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传媒集团更是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之地。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的确有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问题。反过来可以说,传媒业内部本身就有优厚的人力资源,就有较大的人才开发空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全方位的需要多方面的人才。若是每家传媒和传媒集团都将人才的眼光向上或向外,社会上的人才市场也未必能够满足,这样弄的不好,容易形成你争我夺的人才大战,甚至发展成为恶性竞争,你断我的手臂,我挖你的墙脚,结果无疑是两败俱伤。因此,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如果不下力开发,而一个劲地去舍近求远的引进,其实并不是上策。你对既有人才不能很好地使用,人家怎么样能相信你能用好引进的人才呢?再说,内部人才对企业的情况比较熟悉,知根知底,“根深叶茂”,一般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使用其一人,可以产生激励作用,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同样道理,如果对内部人才弃之不用,会让人心凉的。由此不难看出,激活内部人力资源,有利于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有利于做到事得其人、才得其所,有利于单位的和谐发展。因此,解决人才供求矛盾,除必不可少的引进之外,主要的应立足于内部挖潜。这已被传媒业人才开发的实践所证明,其中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为了解决在报业快速发展中的人才缺乏问题,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在全国报业中比较早的一举开发了三个人才渠道:高校、市场招聘、内部开发。他们后来在实践中发现,还是内部开发比较可靠。全国约有200多所大学设有新闻专业,但基本上是根据办学传统加上市场反馈设置教学的,这样就培养周期较长,相对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性。走高校这条路,他们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他们也引入市场招聘制度,吸纳合适的人才,甚至到香港参加人才招聘会,寻找懂得国际传媒运作规则的特殊人才。但事实说明,正在转型发展中的报业市场上,成熟人才储备不足,加上内地人才吸引制度不具备明显优势,要跨地区、跨行业地吸引高级人才,难度较大。后来他们把眼光收回,清醒地看到自己具有相对成熟的新闻理念和企业文化,有相对优势的品牌平台,员工有相对稳定的岗位空间,于是坚定地走在“羊家军”中开发培养“羊家将”之路,以此作为解决人才问题的主渠道。他们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思路建立一套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的体制和机制,使一批批员工走上了从“材”到“才”至“财”的成长轨道,集团事业也更加发达。

激活内部人力资源,首要的是建立一个好的用人机制。有了好机制,没有人才可以造就人才;没有好机制,有了人才也会得而复失。可以说,一个好的人才机制胜过无数个伯乐。近几年来,各传媒集团和传媒都把人事处改名为人力资源开发部。机构的改名,意味着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即由强调对物的管理转向对人的管理上来;也意味着工作观念的转变,把人作为一种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加以发掘。当然,主管部门的机构更名仅是建立新的人才机制的第一步,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力的举措,赋予更加实在的内容,真正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去开发人、管理人,去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团队氛围,使“材”能够逐步成长成“才”,使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大显身手。去年下半年以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先后出台10个文件,实行全员聘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员工双向选择,职称评聘分开、低职高聘,树立十大标兵、十佳青年,送高校和外国培训,花巨资为新闻名人出书,较大幅度提高中国新闻奖和湖北新闻奖资金等等,这些举措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构建起了一个结构严谨,运行顺畅,效益显著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比较好地盘活了集团的人力资源。在整体调动集团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还造就了一批新人:58位和4位聘用人员,分别走上了科级和处级干部岗位;34岁的集团原楚天广告总公司总经理张勤耘被提拔为集团副总经理(副厅)。人才活,报业兴,该集团老干部们用四句话概括了集团现在的形势:“班子是最团结的时候,人气是最旺盛的时候,办报是最顺畅的时候,发展是最快速的时候”。

机制,即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也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那么用人机制这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应该包括那些方面呢?它应该是人才的发现器、人才的培养器、人才的启用器、人才的安身器。

“发现器”就是发现人才,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开发人才的基础。发现什么样的人?主要是发现新人、能人和高人。随着传媒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它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需要的人才种类越来越多,既需要党政干部、新闻业务干部,又需要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研技术干部和其它专业人员。因此,我们应该拓宽发现人才的视野,广泛涉猎各类人才。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经营传媒”的观念,重采编而轻经营,致使采编力量相对较强,经营力量则较弱,再加上传媒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经营人才,这就要求当前要着力发现经营管理人才。发现人才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要从日常的工作中去发现,也要在关键时刻去发现;既要从一般工作岗位上去发现,也要在重点岗位上去发现,可采取招聘、竞岗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评比、演讲的方法,等等。不论采取那种方式方法,都要注重眼睛向下,关注基层一线,重实践、重业绩。“是骡子是马”只有遛一遛才知道。

“培养器”也就是培养人、造就人。人的成长通常要跨越从“材”到“才”至“财”的阶梯。如何跨越呢?既要靠自己努力,也要靠组织培养。没有一定的外在条件,人的成长是很困难的,人才的脱颖而出就没有机遇。何况传媒的性质要求它始终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现代知识更新很快,一个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用不了几年时间就得更新,传媒人终生学习、终生“充电”已成为这一职业的基本要求,不然你就无法胜任工作。可以说,传媒培训员工的任务比一般单位更重。至于培训的方法则不拘一格。“请老师进来,派员工出去”是通常的培训方法。针对采编、经营、管理岗位的发展需要,经常拟定一些重要选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前来办班或举办讲座,这种短期的培训方式,简便易行,实用性强,见效快,应作为一种主要的培训方式。在抓好员工普遍培训的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选派业绩突出,潜力较大的年轻员工到高校或出国深造,争取培养出视野开阔,了解传媒运作规律的高级人才。传媒业的发展,对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调知识的复合性。为此,应适时实行轮岗训练,加强岗位与岗位间,尤其是采编战线和经营战线间的了解,让采编人员懂点经营,也让经营人员懂点采编。这样有利于“采编和经营两个轮子一起转”,保证传媒的健康、协调发展。纸上读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新闻工作重在实践。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积累,不断地总结提高。对于那些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干部,除了培训、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外,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工作一线去锻炼,放到关键岗位上压担子,使他们在艰苦和复杂的环境下逐步锻炼成熟起来,为驾驭未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启用器”就是选拔使用人。选拔使用什么样的人,对企业的影响十分重要,往往是起根本性、长期性、甚至有时是决定性的作用。在过去的国企改革中,“启用一个能人,救活一个工厂”的事例,在当今的传媒改革转制中又再次出现。有的传媒濒临破产,换一下人,就能让它(下转第160页)(上接第81页)起死回生。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达的支柱。因此,在发现和培养的基础上,对于看准了的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及时地、大胆地、果断地启用。现在每个单位都在讲“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职称,不唯年龄,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但事实上,不少的单位说是说,并没有真正做到。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观念问题仍未解决好。创新用人观念,仍是一件长期艰巨的工作。要进一步从人们的潜意识里清除论资排辈的思想,从而彻底根除障碍人才选拔使用的清规戒律。曾几何时,有的单位用人过分地看重学历和资历。殊不知,一个人的学历和资历并不等于他的能力。学历、资历、能力,三者间有联系,但不能划等号。从知识、经验到能力,中间有个转化过程。有的人这个转化过程比较顺畅,可以把知识和经验较快地上升为能力,有的人由此及彼则很难,或者长期难以实现这个转变,只能是个“书呆子”或是个“老经验”者。如果不分清红皂白地重用他们,就会错选“千里马”,给事业造成损失。用人还是要把能力放在首位,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学历和资历,只是形成能力的要素,决不是能力本身。

“安身器”就是能够栓心留人,使人才和企业紧紧地贴在一起。在当前人才大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要让人才在企业“安居”,首要的是使他们乐业:用事业留人。要通过企业体制创新、业务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用人机制创新等一系列手段,创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传媒组织,让在这个组织中工作和生活的人拥有信心、充满希望。具体地说,这个组织应当包括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快乐宽松的氛围环境;业绩导向,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的制度环境;充分授权,充分激励,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适当压力,主动求变,沉着应战的竞争环境;不断学习,团队合作,分享成功的学习环境。人才如果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健康的传媒组织里面,他就会感到有干头、有奔头,自然而然地安居乐业,建功立业。

高校传媒人才 第6篇

关键词:新传媒时代,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播音主持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广泛的区域和领域,新媒体应用方式层出不穷,不断改变着传统媒介的展现方式。媒体的受众群体也开始出现大众化、分众化的模式,媒体的融合形式逐渐展现。新媒体的应用对传媒人才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标准,这也对高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传媒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思考且认真对待,努力承担起培养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传媒人才的历史重任。就播音主持专业而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的需要,其注重的是单一媒介的人才培养,而当前媒体的融合趋势更加需要的是综合性、复合型、应用型、发展型播音人才,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播音人才已经成为传媒院校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和工作内容。

1 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与传统媒体时代有很大不同,其对于传媒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往产生了很大区别。如今,一名优秀的传媒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概念中的认知范畴,其不仅要成为一名好的平面媒体记者,还需要具备相应的采访、写作、录音等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因此,高标准、严要求是当前传媒人才所要面对的新的挑战。

1.1 运用新的培养理念,建设新的培养标准

新传媒时代对于所需要的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而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的任务则落到了各大传媒院校的肩膀上。传媒院校应当说是接受传媒理论最前沿的阵地,教师在进行传媒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合理地应用相应的前沿理论,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共同构建新型的、一专多能的传媒人才体系,且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传媒院校还应制定培养新型人才的相关标准,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体系,培养学生向着符合新媒体需要的方向前进和发展。

1.2 加强专业间的联系性,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目前阶段,我国传媒院校对于传媒人才培养的专业是根据其专业的特点和属性分别进行设置,如新闻学、广播编导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都是独立构成体系,这对于学生专业的融合性十分不利,也不能满足新媒体对学生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在对传媒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调整专业设置,打破各个专业之间的壁垒,让专业之间具有融会贯通性。同时,调整课程设置,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更广泛的、更专业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1.3 强化师资队伍,创建实践平台

新型的、优秀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也离不开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传媒人才进行培养的先决条件,便是高校需要具备一支综合素质过硬、专业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传统媒体对教师的要求是“一专”即可,而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需要教师还要具备“多能”的能力。只有教师的队伍得到强化,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得以提高。高校在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平台的建设。给学生较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更多技能是新媒体对学生的要求,更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2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陈旧

当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很多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较少涉及很多数字化的媒体应用方面的内容,且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技巧和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也较少,对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的学生来说极为不利。并且,传统播音主持教学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相关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则重视不足,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也呈现出一些缺陷。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没有自己的主持风格,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多变的工作环境。

2.2 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目前,高校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主要对学生的吐字发音、普通话、语言表达方法、节目主持、新闻播音以及电视播音、广告配音等进行训练。应当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论的学习有余,但是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不足。这就造成学生能够掌握很好的理论知识,但是一旦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时候,便会出现没有任何经验的现象,表现得措手不及。当前,新媒体开始倾向于现场直播、现场播报的形式来展现事件或者事态的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但是,学校对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还稍显不足,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现场组织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3 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高校生源的不断扩大,播音主持专业所招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高校教师的数量却并没有因为学生数量的增多而予以大规模地扩张,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课业压力较大,专业教师尤其缺乏。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多学校不得不招聘一些播音主持人或者其他高校的播音教师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也许此类教师的经验丰富,但是其授课专业性不高,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利。高校在教师师资方面的投入也较少,很多教师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后期教学培训,教师质量提升速度不够迅速,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较为单调、枯燥,进而使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降低。

2.4 学生基础底子较薄

我国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为了让更多学生步入高校进行学习,各个高校均放低了对学生的要求,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在高校学习的机会。因此,播音主持专业所招收的学生素质相比较之前有了很大下降。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使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功利性更强,能够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不多。同时,因为新媒体的发展较快,很多非正规高校看到其所产生的巨大经济价值,盲目开设此专业,对学生根本不做要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没有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学习根本没有任何价值,使光阴虚度。

3 新媒体时代提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新传媒时代对传媒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此要求具体到各个专业也有所不同。就播音主持专业来说,其是媒体受众群体所直接面对的交流者和沟通者,播音主持的情况对于受众群体对媒体的接受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传播主持专业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就需要更加严格自身的标准和规范。寻找最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媒体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所提出的新要求。

3.1 改进播音主持教学内容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新媒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很多电视节目的形式都是之前所不曾遇到和接触到的,这就对播音主持的方式提出了多样化要求,需要播音主持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内容的播报。对于高校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面,则需要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创新,建立与时代相结合的教学知识体系。一方面,教师要对当前媒体所需要的播音主持类型进行研究和调查,并联系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内容,将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加了解当前的媒体形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完善当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形成理论知识体系。

3.2 开创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应当开创更加开阔的、广泛的教学方式进行新形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喜爱播音主持专业,掌握更加实用的播音主持知识。首先,教师要进行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根据课程安排以及计划的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配置,用小课的形式进行理论教学,巩固理论学习,用大课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集合学生的创新理念进行多形式的实践教学。其次,教师要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录音、视频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专业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增加学生的实践、实习机会,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摒弃旧有的传统思想和方法,给学生增加相应的实习、实践机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到电台、电视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3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生所直接面对的教导者,是学生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主要影响者。因此,教师队伍的质量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极大的决定性作用。首先,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重要地位,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其次,高校要深刻地认识教师产生的重要影响,应当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可以聘请国内外顶级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给青年教师传授工作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最后,教师也应当加强自身的实践水平,在工作之余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要,丰富自身经验,为培养新一代播音主持接班人做好准备。

4 结语

播音主持人才能够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让我们可以从各种媒体上获得更多的知识,拓宽了我们学习的途径。教师作为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人,应当探索多种方法,开拓自己的思维,为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宋文月.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1 5(20).

[2]范晓林.论融合媒体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J].职教通讯,2015(22).

[3]刘长宇,彭娜.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5).

[4]马树声.试论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岗位对能力的新要求[J].品牌,2015(5).

[5]江胜清,龚小雨.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体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5).

[6]艾买提江·阿布都热依木.播音主持艺术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4).

[7]秦双.新传媒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新闻传播,2013(1).

从《读者》看多元传媒下的人才问题 第7篇

1978年12月,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改革开放。时隔一年多,1980年夏,甘肃人民出版社调来一位业务领导曹克已总编。他是报人出身。经过半年调研思考,为出版社的发展提出两条思路:一是出敦煌书,突出甘肃特色;二是办杂志,以刊养书。1980年秋天,因第二条思路,曹克已总编找到我,对我说:“听说你办过杂志,咱办个刊物?”我说办啥刊物,就我一人。“办啥刊?自己想去;人没有?自己找去。”回来找了几个人,只有一个人愿意一起干,他叫郑元绪。郑元绪和我有相似的经历,都是文革中1968年毕业的理科大学生。他清华大学物理系,我兰州大学地理系,出身,他北京市民,我甘肃农民。在大会议室的东北一角,用三只书柜围成8m2的空间,放进两张“一头沉”,两把木椅,一把会议室用的长条椅,两个人的编辑部就这么成立了。

办什么刊好呢?在一个多月的调查后发现,甘肃作者不多,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绝不是办刊福地。何况1979、1980年全国文化出版正在恢复元气,新书新报新刊如雨后春笋般推向市场,东部地区又领先我们许多。于是我们逆向思维,当时市场上看到的报刊非常少,以后中国报刊一定会更多, 报刊多以后必然出现一个选择问题,以当时的收入水平普通人每天不会买1份以上报每月不会买1期以上杂志。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办文摘,当时已经有文摘报出现。联系我俩教育背景提出办一份综合性文摘刊物的建议,认为这是扬长避短的最好出路。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觉得,人才到处都有,与地域无关。我抄一条格言写大字贴在墙上:“世界上许多最美丽的花朵,往往开放在无人知晓的地方!”,表达我们的信念和自信。

1981年4月《读者文摘》第一期问世,印数3万。那是一个奇迹年代,第四年超140万。原因是那些年闹书荒,读者文摘的真善美和清新典雅很快吸引了读者。后来有同行开玩笑,好事情让我们给撞上了。我用一句格言回答: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其实当时有一本杂志更火,那就是《大众电影》创造了964万份月发行量的惊人纪录。

2 发展历程

正感到顺风顺水,不知灾祸逼近。1984年秋,有人告我们的状,说《读者文摘》是“精神污染”。总书记批示省委宣传部彻查。由兰州大学、甘肃师范几位教师组成了专家组。组长柯杨教授向当时的省委宣传部长聂大江同志要原则。省委宣传部长聂大江同志回答是,邓小平讲的“实事求是”四个字。这段时间曹克己总编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和压力,他在全社大会上甚至说出了“愿与读者文摘共存亡”这样出格的话。审查组细查了三年半的来全部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文摘》是一本好杂志。但我作为主要负责人要调出读者文摘。于是我被调到甘肃少儿出版社。

这里要解释一下,当时将我调到少儿社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编辑,被口头指定的读者文摘编辑部负责人。在调动时,甘肃人民出版社领导商量说,有点亏,干脆一步到正处。于是我当了8年甘肃少儿社总编辑。这件事反映了甘肃人民出版社领导的人才观。

1985年到1993年这一段,郑元绪主持工作。他带领十来位编辑成功地渡过了1993年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商标纠纷,杂志改名《读者》。改名后印数不降反升。达到300万。杂志的内容和形态也趋于成熟,10年步入中国大刊之列。

3 创新改革与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4年春,郑元绪要去北京,我被调回读者主持工作。在火车站,他说,我把读者保住了,现在交回。我说,保不是好办法,我要发展。我们走了这样几步棋。

1)体制创新。

成立读者杂志社,由单一编辑型上升为编辑经营型。在编辑部外增设经营部。1994年起读者正式开展广告经营,当年广告收入是120万元,从这一年起,读者进入良性循环。现在《读者》年收益为1亿左右,其中广告收入约5000万。

2)采用最新科技。

采用最新科技实现电子编辑印刷。《读者》在前15年是全手工,稿件手抄,铅字排版,为改一个错字要骑上自行车从白银路到小西湖兰州新华印刷厂,跑一上午,那时候最先进的设备,是出版社仅有的一台复印机。1995年我们进了苹果MAC系统,开始自己电子排版。我们还做了《读者》数据库,就是读者文字数据,现在这个库有5000万字,约3万篇文章。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的读者丛书、精华本、电子书、网上阅读,都依赖这一项资源。

3)信息爆炸下的对策。

做LOGO,刊徽征集请到陈汉明先生设计蜜蜂商标,读者进入了品牌时代。2000年读者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经营额等于增加到2倍。现在杂志的年效益目前为1亿,其中广告占50%。达到了世界期刊的水平。从1995年开始,《读者》月发行量连破400万、500万、600万关。2006年4月创了1003万份月发行量记录。2000年、2002年《读者》荣获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成为中国期刊之林的名刊大刊。方才提到的《大众电影》这时候的印数下降到10万册每月。

4)人才是关键。

《读者》30年不衰,被业界视为奇迹,前些年叫“读者现象”,有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百思不得其解。一个集中的问题是:在大西北经济文化欠发达的甘肃兰州为什么能办出一份发行量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大众刊物?前些年媒体记者问我,我的回答是,甘肃文化并不落后,特别是历史文化。环境好,心无旁骛。领导好,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然后他会追问,为什么总比我们强。现在我会说,主要在人。余秋雨说,在兰州黄河之滨,几个无名有为之士办出一份《读者》。毛主席说过“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会造出来。”这里的“人”指的就是人才。

《读者》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他们自称为读者人,读者人首先是品学兼优的团队,其次是唯才是用,如彭长城是经营型人才,从1995年任读者经营部主任起,为读者做出了贡献。他现在是读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5)前沿高地和领军人物。

这10年来,《读者》的变化主要在机构上,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之下:200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转企,成立读者集团。2010年读者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但《读者》杂志作为核心竞争力,领导人一直是稳定的。30年来,郑元绪、我、彭长城、陈泽奎、现在的富康年都是编辑出身的带头人,交接清楚。保证了杂志的延续。

4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失误和差距

我们也有失误,比如1997年,有风险投资公司愿意投资读者建立门户网站,我们自己也想建立网站,找领导汇报。领导问:什么是网站?罢了。1998年,有北京一家公司跑到兰州,主动为读者做上市。领导一听,问,你们想干啥?那时候上市比现在容易多了。

去年我曾提过一个参事建议,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平面纸质媒体迟早将被数字媒体取代,《读者》的发行量优势不会长期。读者集团应当向数字出版进军。要点是利用《读者》目前的信息库优势,取科技高端,强强联合,找准长远项目,找最高层次人才,去实施。这要考验高管的眼光和魄力。

在《读者》的发展上历来有两种观点,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我主张先做强,既然读者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集中精力先做好《读者》彩色化,做《网上读者》,做数字出版。《读者》一年有上亿的收益,不差钱。另一种意见是做大,那就是上市,用集资,开发大项目。但问题的瓶颈在于找大项目很难,高端专业人才奇缺。

5 《读者》发展背后的文化产业规律

通过《读者》这个标本,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些文化产业大体的发展规律:抓住时机、思路长远、立项准确、用人得当、考验坚守、形成品牌、占据前沿、用新科技、在领军人物带领下、寻找新平台,提升产业、做大做强。这里面,善用人才和对科技前沿的深刻理解,是两个关键因素。

高校传媒人才 第8篇

1 旅游传媒人才的内涵与类型

1. 1 旅游传媒人才的内涵

旅游传媒人才是一个总体的概念, 属于多种专业人才的集合, 是“以旅游信息传递为特色的传媒人才”的简称。旅游传媒人是指传媒业中既具有传媒产业知识, 又具有旅游产业知识, 具有正确的市场观, 能够对旅游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采集、加工制作, 通过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等传播平台将旅游信息传递给受众, 并以此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的人。通过旅游传媒人对信息的传播, 一方面能够使被传播主体在受众心目中形成较完整的印象; 另一方面, 能够有效地激发受众的旅游需求或促成受众的旅游行为。

1. 2 旅游传媒人才的类型

按照目前旅游传媒人的工作性质不同, 可将旅游传媒人分为四种类型, 即:

( 1) 专业型旅游传媒人, 即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传统意义上的一线旅游信息采编人员。他们是旅游传媒企业的中坚力量, 其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质量, 决定着旅游企业的形象及兴旺。目前, 国内旅游传媒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大多缺少旅游产业, 在旅游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可能会产生旅游信息的传播误区, 需要着力大力培养。

( 2) 职能管理类旅游传媒人。这类人才一般既会进行一线的信息操作, 又具有相应的管理、策划、运营能力。不仅能够管内部业务, 还能行驶经营职能, 利用有限的资源, 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如栏目主任等。

( 3) 职业经理人。这类人才一般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是高级的职能管理人才, 是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旅游卫视、旅游栏目一般扮演制片人或决策人的角色。

( 4) 国际型旅游传媒人。国际型旅游传媒人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 不仅能够到国外进行旅游信息的有效采集, 同时熟悉国际旅游传播, 能够有效地收集旅游信息, 并制作出能够体现中国旅游特色, 又能为国外接受的旅游产品。如美国的《急速前进》等都是国际型旅游传媒人的佳作。

2 旅游传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兴起, 各大高校也掀起了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热潮, 国内一些传媒院校也加入了这个行列。旅游传媒人才的培养, 主要是在国内传媒院校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总结如下:

2. 1 目前培养的旅游传媒人缺少传媒特色

当前旅游传媒人才主要是由国内的传媒院校培养, 然而由于缺少此类专业的办学经验, 处于探索中的传媒院校便生硬的将旅游管理与传媒产业进行了叠加, 即在普通的旅游管理专业所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 简单地、适当地添加传媒业基础理论知识。如此培养的人才缺少传媒业的基本技能, 无法满足当前传媒行业对于新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

2. 2 旅游传媒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

国内传媒院校在旅游传媒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和传媒院校属性方面存在矛盾的现象。传媒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传媒业培养一批批具有专业的传媒知识, 能够被传媒业所用的有用人才, 其人才输送对象是传媒业, 因此, 传媒院校培养的旅游传媒人首先应是一名传媒人才。因此, 传媒院校首先应做好旅游人才的定位, 然后在课程设置、教学等方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正确的人才定位, 才能有效地进行传媒与旅游的融合, 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 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传媒人才。

2. 3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传媒院校在培养旅游传媒人时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性, 主要体现为专业课和基础课、理论课和技能课安排比例不合理。随着传媒业对人才复合性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对此也越来越重视。正因如此, 课程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 专业课、基础课比例安排不当的问题便越来越明显。如有些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 对人才的技能培养和理论培养安排比例把握不当, 或过分重视技能培养, 或过分重视理论培养, 最终导致传媒人员出现“上手快, 后劲不足”或“后发力强, 实践能力弱”等现象。

2. 4 实践教育环节薄弱

从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来看, 中国教育一向较重视理论, 然而近年来, 受到海外教育的影响, 中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教育, 各大高校纷纷为学生特地安排时间实习, 更有甚者要求每学期期末都会有实习安排或实习计划。但在实践教育中存在实践安排不合理、实践目标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实践意识的增强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是理论性的还是操作性较强的专业, 其最终都必须落脚于实际操作中, 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才能真正实现学为所用。

3 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传媒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

3. 1 明确培养目标, 做好人才定位

传媒院校应该是为传媒业提供专业的传媒人才, 在人才的培养上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传媒业培养专业的传媒人才。所以传媒院校培养旅游传媒人时应坚持人才具有传媒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引入旅游学、管理学、人力资源学等知识, 从而培养旅游特色的传媒人才。这种人才是传媒院校专门针对从事旅游信息传递的大众传媒以及新媒体等培养的具有专业的旅游知识和传媒知识的人才。只有正确的定位旅游传媒人, 才有助于传媒院校旅游传媒人的培养与传媒院校整体形象相一致。同时, 由于旅游传媒人将传媒特色化, 增强了专业特性,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3. 2 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 做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的基本素质。使他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 在专业领域内获得较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理论知识, 从而能够充分突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所具有的优势。值得提出的是, 在培养旅游传媒人的课程设置方面, 应注重传媒业专业课程和旅游产业专业知识结合安排, 使该类人才既具有传媒业基本技能, 又具有旅游业技能。

3. 3 加强实践教学, 合理安排学生实践

学校在学生实习环节上应加大投入力度, 学校可以以校方名义积极争取和传媒机构的合作, 为学生假期实习找到对口单位, 建立对接平台, 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学生在实习期间, 应主动与老师沟通, 教师应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帮助解决。对于对实习目标不清楚的同学, 教师应多给予关注并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在实习后, 教师应及时与学生交流, 注意了解学生的实习心得。结合学生的实习, 对学生的就业给予指导。

3. 4 注重校企合作, 密切把握市场需求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 调动企业热情, 实现“订单”式培养, 所谓“订单”式培养是指通过校企合作来“按需定做”, 既解决了企业急需专业人才而自己无条件培养的问题, 也解决了学校人才培养把握不准市场需求的难题, 可谓一举两得。此外,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友好合作, 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对整个市场的把握, 另一方面, 传媒机构拥有大量多年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学校可以聘请其作为特聘教师, 帮助学校进行人才的培养, 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人才的竞争力。

摘要:在当今产业融合、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大趋势下, 高校对于应用型和职业型旅游传媒人才的培养应有所侧重。作者在阐述了旅游传媒人才的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高校在旅游传媒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 以期建立跨媒体、跨文化、开放性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产业融合,旅游传媒人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玉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10) .

[2]范以锦.业界需要什么样的传媒人才[J].新闻前哨, 2009 (6) .

[3]储瑞耕.有影响力——当今传媒人素质系列谈之四.今传媒, 2009 (7) .

[4]宋慧丽.高校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新路.新闻传播, 2012 (12) .

[5]赵渊.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现代营销, 2012 (4) .

[6]薛实军, 向专, 王明端.山西高校创意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山西高等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2013 (3) .

[7]李明海, 赖黎捷.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 (9) .

高校传媒发展模式研究 第9篇

【关键词】高校传媒 细分媒体 整合营销

ABSTRACT In the modern marketing system, the market concerns a “public” and “Focus” parallel trend, for the minority media.Campus advertisements, on the one hand, created the brand image, promote product sales,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dvertising industry, pioneering in the media provided a good role to explore

.Key words: Campus Advertising; Break down of the media; Integrated Marketing;

高校传媒是指在高校内部运用各种媒介发布的广告,其媒介形式不仅仅包含灯箱、视频、展示板等校园实体内的具体形式;也有互联网等无线媒体,属于校园内部传播的一部分。

一、高校传媒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1)校园市场的发展。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膨胀,校园市场也随之急速发展。校园市场也凭借其强大的消费潜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企业。大学生消费水平1998年的为人均300元/月,到2008年已经跃升到600元/月,消费能力的增强为高校传媒提供了发展条件。

(2)整合营销与高校传媒的结合。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整合营销后,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进入21世纪,整合营销传播更是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同。而高校传媒正是整合营销传播在社区化营销方式的新探索。在校园这一社区中,大学生生活习惯上的趋近性、消费方式上的品质化、以及娱乐的群体性,使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更为密切。高校传媒以社区化这一天然的联系切入,对受众实现潜移默化的品牌影响和销售作用。

(二)意义:高校传媒的出现,既是我国目前经济水平专业化提升的一种反映,同时也为我國现代经济水平的发展提升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传媒与销售促进。与其他场所相比,高校校园具有公共设施完备、消费人口基数庞大、校园活动频繁等优点。因此,通过高校传媒来实现销售终端的拓展也是目前不少企业的新营销途径。根据“易观国际”的研究报道显示,近些年,我国大学生网购比例越来越高,借助高校传媒同网上消费的结合,产品营销的方式将会更加完善和丰富。通过高校传媒对目标群体宣传和推广,完成企业形象的塑造。

二、高校传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在行政管理机制、现代营销管理,市场专业化发育程度以及广告受众的接受程度上都存在不足。因此,高校传媒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高校传媒与后勤管理存在冲突。目前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仅仅对校园饮食、住宿和建设方面做出了规定,后勤与高校其他各部分的职责划分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高校传媒所涉及的媒体购买、制作和发布就需要经过后勤处、保卫处和宣传处等多方协调。但一旦发生纠纷,如何处理高校传媒公司和高校之间的问题必将成为另一难题。同时,在高校传媒的经营、收益归属等方面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因此,高校传媒也不得不面对无法可依的局面。

(2)高校传媒专业性公司尚未形成。由于高校传媒行业正处于成长期,整个行业经营较为分散。高校传媒公司对高校的资源整合也不尽理想,经常会出现一个客户多家服务的局面,降低了品牌的传媒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在此领域进行投资,不得不需要自行解决传媒效果评估,整合传媒等问题。

(3)高校传媒对校园氛围形成干扰,使得传播受限。校园本身的人文气息决定了它主要是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而商业性的广告活动不可避免的对校园产生干扰。从投放时间方面来看,高校传媒平台受学校作息时间的限制。以食堂中的视频广告平台来讲,学生不可能时刻在食堂内徘徊,进餐时环境也过于嘈杂。从投放地点来看,广告本身的商业色彩相悖于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部分高校中受到了限制。

三、高校传媒的发展模式

高校传媒的广告传播载体、投放资源以及广告创作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独特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校传媒的平台化模式。高校传媒的平台化模式即通过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打破单一媒介诉求方式单调、效果不明显的缺陷,充分发挥平台化作业的优势。根据广告的不同需求来合理安排各种媒介的广告投放。例如2006年世界杯期间,阿迪达斯结合品牌特色结受迪岸传媒的建议同时在校园液晶电视和操场广播牌进行广告投放。

(2)高校传媒的集团化模式。整合营销在现代营销中的发展,以及校园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发展都促使相关公司不断的整合高校资源,充分发挥集团化的力量。这其中已经出现了一批崭露头角的高校传媒公司。如总部位于上海的迪岸媒介,公司主导校园视频、校园户外、校园活动等新兴媒体,通过联手教育机构及国内主流媒体,在高校校园内传播新闻、娱乐等节目和广告资讯,涵盖全国18个大中城市,超过330所知名高校,每天影响超过500万人次,每周效覆盖人流量超过了7000万人次,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校园传播渠道。

(3)高校传媒的一体化模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家高校传媒公司——新鲜传媒无疑最具代表性,其已经形成具有校园营销与公关、校园媒体购买与营运、校园分销、校园市场研究咨询于一体的校园文化传播集团。 突出了高校传媒细分领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作为在广告传播领域的一种新的探索,高校传媒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对其现状的研究与发展对我国的广告营销、媒介发展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启示性意义,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钟斌.大学高校传媒的新闻传播学探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B),2008

注: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七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高校传媒发展模式调查研究——以石家庄市为调查区域》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郝永恒(1989—),河北省石家庄人,石家庄经济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07级本科生。

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第10篇

“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包括教学方式和管理评估制度。本文所探讨的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中外合作尤其是高等教育背景下,为培养具备适应当前传媒领域发展需求特色的人才而采取的培养理念及培养模式。

一、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 一) 培养理念与目标

当前我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效果的输出与国家对外传播应该达到的目标很不相符,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远不全面。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以西方文化问主流价值观的世界接受、认同,需要能够坚守国家立场,同时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熟悉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传播策略和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的传媒人才。 这类人才应该具备宽厚的学养、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放的国际视野。

( 二) 课程体系

由于当前传媒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也应关注全媒体流程,实现跨学科融合。根据下表,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有以下特点:通识课程组群+ 专业课程模块+ 英语。

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 社会学概论”“ 法学导论”“ 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 大学计算机基础”“ 经济学原理”等理工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以基础导论为主的大通识平台课提供进入该学科的入门经验,支撑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

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 新闻学理论”“ 传播学理论”“ 广播电视概论”“ 广告学概论”“ 公共关系原理”“ 传播研究方法”“ 中外新闻史”“ 传播技术实践”“ 媒介管理”“ 传媒伦理与法制”“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摄影”等。 这些基础课构建传媒人才的专业知识框架。

除此之外,流畅的英语阅读及表达能力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 三) 教学管理

根据这些开展中外合作项目传媒院校的情况,目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单一。以学生评教为主的教师教学质量监督,多数学生容易受教师印象浅层次的感性认知或自身喜好、作业量大小、考试难易程度局限,部分教师也为了在学生评教中得高分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中外打分标准、考核侧重点的差异,使得相互之间的认证困难重重,阻碍了教师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实施及学生对知识体系的系统接受。

二、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问题

( 一)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合理

受制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育资源、 学生素质、师资方面的制约,中外合作办学大部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计划与传统教育差别不大。 但是面对长期接受中国教育的学生,单纯以学生为主的语言学习、国外原版教材学习以及小组自主讨论学习等对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尚未掌握学习方法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主学习,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结果,同时浪费大量的教育资源。

( 二) 合作项目与优质资源稀缺

目前设计传媒人才培养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主要合作集中在广播电视编导和数字媒体技术上,这与我国传媒教育亟须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有关。但是最具科技含量的传媒管理等蕴含西方传播理念的合作项目很少。另外,与我国开展合作的外方院校资质一般,中方能够接收到优质资源稀少。

( 三)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的紧缺导致国内班级容量偏大,授课教师难以均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此外,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英语及原版专业教材的理解上,却无法找到清晰的个人发展目标,压力颇大。

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承担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学科教师中外语水平较高者;一是专门聘请的外语教师,担任双语主要是英语教学;一是外籍专业课教师。 大多数项目的教学主力是第一类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又能够流利地表达英语, 同时熟悉中国的教学规律及学生心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这类教师在实际中的比例很少,多数中方教师的听说能力不敷使用。 而外方聘请的教师,或对专业不了解,或对中国的实际教育情况不了解,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完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1.创新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 对传媒人才来讲,独立的人格和思考能力、 清晰的逻辑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掘学生天性,鼓励独到见解,注重逻辑和批判思维训练。

特别是中外合作项目,更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结合自身授课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 在传媒课程中让学生走出课程,发现选题,培养关注社会的胸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走进实验室,接触先进的传播技术,掌握传播规律;充分交流和讨论,了解西方先进的传媒理念以及中西方的优劣势,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担当意识。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是推动中外合作交流传媒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师资引进应该从源头做起,切实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聘任和管理机制。 外籍教师的选派必须严格把关,遵守国家、相关学校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中方教师的培养。 通过选派一些外语基础较好且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到国外大学学习,提升其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国外教育制度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及时获取最新的专业发展信息,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可以促使这类人才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的支柱,发展壮大我国的对外合作交流人才资源队伍。

3.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无论是从学科教学上对其专业设置的改革,还是从师资力量上对本国培养人才质量的提升,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开展制度建设。 充实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支持系统、 监控系统和激励系统里的系统文件,建立多渠道的教学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体系,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其次,优化培养方案。 中方院校要严格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以培养国际性传媒复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科学管理。

面对纷繁的国际形势及传播现状,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应该把能够敏锐发现,独立观察,批判思考,深刻揭示, 客观呈现社会图景的传媒人才作为目标,充分利用中外有利的传媒教育条件,锻造大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是适应对外文化传播发展需要的有效举措,但是目前国内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培养的院校存在培养方式单一、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薄弱等问题,需要创新授课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舒.文化国际传播战略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8).

[2]赵雅文,张语,冯湛.任庆军我国高校传媒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与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校为例[J].新闻大学,2013,(6).

[3]何志武.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育,2013,(11).

[4]李璐.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上一篇: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下一篇:医疗废物处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