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产品范文

2024-05-29

体育旅游产品范文(精选12篇)

体育旅游产品 第1篇

一、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现状

秦皇岛历史悠久, 旅游资源丰富, 大海、沙滩、温泉、青山、森林等地质资源及雄关、古迹、伟人等人文资源, 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1999年秦皇岛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6年秦皇岛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2002年秦皇岛接待国内游客801.06万人次, 入境游客14.16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40.83亿元, 创汇6721.09万美元;2004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211.66万人次, 入境游客16.28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60.55亿元, 创汇7681.27万美元, 居河北省第一位;2006年旅游接待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接待国内游客1406.91万人次, 同比增长8%, 入境游客19.96万人次, 同比增长11%, 旅游总收入77.96亿元, 同比增长13%, 创汇10156.11万美元, 同比增长19%, 景点门票收入26402.64万元, 同比增长12.7%, 旅行社101家 (国际社5家) , 星级宾馆59家, 疗养院所400余家, 其他服务接待单位1600余家, 形成了较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旅游业在秦皇岛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是本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到2006年年底已开发旅游景区 (点) 43处, 其中国家4A级景区12处, 3A级4处, 2A级6处, “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开发了以休闲健身、观光游览、专项体育旅游、观赏体育旅游、康复疗养为主的旅游产品, 形成了东起山海关万里长城, 南到黄金海岸的体育旅游地段。历史悠久的昌黎秧歌、抚宁花吹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滨海地区的水上运动、北部山区的攀岩、溶洞探险和民族传统体育蕴涵着浓郁的民俗文化, 具有独特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体育旅游产品的规模不大。秦皇岛市体育旅游资源除市区外, 其他分布比较分散, 景点集中度不高;旅游景区资源中的自然与人文、专题与综合、舒适与刺激的开发规模不够, 开发项目多限于观光游览, 体育文化产品深层开发不足, 产品功能定位、产品链没有深度梯次, 一些老景点、老品牌的市场价值和吸引力逐渐衰退。

(2)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受观念、认识问题的困扰, 管理体制单一, 融资途径有限, 2005年旅游宣传投入只有200万元, 对体育旅游的专项投入更少, 经济发达程度偏低, 城市规模、产业结构布局不够合理, 影响城市建设和宣传促销的力度, 造成一些体育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达标, 整体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与282万人口的沿海开放城市规模的发展极不协调。

(3) 体育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知名度的高低是制约秦皇岛体育旅游发展的瓶颈。秦皇岛多年来采用海滨的旅游品牌形象, 整体形象略显单一, 且淡旺季差异显著。2008年秦皇岛借协办奥运会的契机, 发展完善休闲度假旅游, 开发拓展体育旅游功能, 旅行社的项目虽有较大的改善, 但在突出奥运战略, 强化体育旅游服务意识上还有一定距离。

三、体育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1) 体育旅游的经济功效。体育旅游能增加国家创汇、改善投资环境、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期间, 吸引了数十万名旅游者, 直接带动收入约32亿美元;据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杂志》的材料显示, 举办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27亿美元。瑞士洛桑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了一次调查, 发现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给主办地带来大规模的旅游者群体, 涉及运动员、教练、官员、记者的人数近万, 同时, 还会有大批的观众。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体育盛会能够带动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消费链”, 给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体育旅游是通过亲自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看体育活动, 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领略祖国的壮美景色, 还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 陶冶情操。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 体现民俗习惯特色, 依据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 创造性地开发本地独特的体育旅游产品。

(3) 体育旅游具有参与性高、刺激性强、挑战性大的特征。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场面激烈精彩, 吸引力强;体育项目种类繁多, 能够吸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参加;体育旅游没有竞技对抗的残酷, 只有对自身能力的挑战, 没有强烈的胜负之争, 只有对大自然的欣赏, 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四、体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的对策

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的营销思路是:以海港区为龙头, 长城海滨为纽带, 体育探险游、奥运专项游、休闲度假游、康体健身游为特色, 山海林泉洞相结合;从资源整合、优化布局、优势互补等方面入手, 树立“奥运足球名城, 长城海滨公园”的主题形象。

(1) 准确产品定位, 合理层次开发。按照综合性、主题性、节奏性、高效性原则, 把地理景观、水域风情、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与碣石望海、秦皇求仙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 开发利用登山—采摘—品酒—滑沙—游泳为主的体育探险、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游客易于参与的活动项目;将祖山、碣石山、工农业观光园相结合, 在淡季开发提高探险、科普知识教育功能;发展奥运专项游、大众健身游的精品线路, 提升城市个性, 扩大产品知名度, 挖掘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深度和增加产品优势。

(2) 发掘体育旅游资源, 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景区在产品营销开发中仅仅依山靠海, 不能将“碧海蓝天”、“新鲜空气”完全转化成经济增长的亮点。发展体育旅游既是游客的需求, 也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随着城市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建设, 非常适合开展体育活动和承办国内外体育赛事。在青龙推出高山攀岩、昌黎黄金海岸的大漠风景探险、山海关长城体育旅游文化体验徒步游、自驾游, 与祖山庙会、秦皇求仙海会等旅游节庆活动结合, 开展惊险刺激的高山探险、深海猎奇, 吸引招揽游客。

(3) 加强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科学规划, 提高产品附加值。针对广大群众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 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 做出可行性的发展规划, 既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又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充分研究奥运会带来的奥运效应, 深化和延伸奥运旅游产品, 持续不断地把奥运旅游推向新阶段。奥运会是以体育为主题, 体育旅游如仅仅局限在观海、观光、文化上是不够的, 要在丰富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产品档次、价格定位、服务质量上下工夫, 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体育旅游文化上另辟蹊径, 创立秦皇岛体育旅游形象, 形成体育设施与旅游产品相连, 功能分开的体育旅游区域一体化格局, 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4) 重视营销策划, 提高体育旅游促销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策划。一是重点营销, 重点开发文化生态游、长城游、休闲度假游、奥运专项游, 打造环京津都市圈旅游胜地。二是联合促销, 以南戴河、北戴河、山海关等龙头景区为主, 开展大型旅游节活动, 各相关单位形成旅游整合一体, 联合开发旅游客源市场。三是网络推销, 要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利用公共媒体尤其是网络手段, 及时更新内容, 提高点击率, 增强网上推销体育旅游效果。四是体育文化促销, 将秦皇岛各类文化艺术作品、海洋纪念品、剪纸艺术品、奥运纪念品、民间手工艺品融入到体育旅游文化品牌, 构建体育旅游文化大市场, 举办有关宣传秦皇岛体育旅游的会议, 大力打造体育旅游声势。

(5) 加强监督管理, 完善配套体制。一是对景区实施多元化经营权改革。如采取国家所有, 企业经营模式;政府、企业股份共有制;协会管理模式等。二是建立多元协调的投入机制。尝试以开放式多元化融资, 股权化改革和品牌上市等方式增加体育旅游业投入。三是加强景区管理。体育旅游具有参与性高、刺激性强、挑战性大、危险性高的特征。对景区景观的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以及综合管理的运行, 加强服务监督, 定期进行抽样调查。四是高度重视体育导游专业人员素质的考核、培训和提高, 加强奥运专项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 展示秦皇岛体育旅游服务形象。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体育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体育旅游产品作为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的核心部分, 它的市场经营与开发、设计与推广以及服务质量等, 直接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利用秦皇岛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研究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促进体育旅游产品结构布局、功能优化, 对秦皇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秦皇岛,体育旅游,产品,市场营销,开发

参考文献

[1]刘华, 邵安兆, 陈桂生.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体育旅游产品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体育旅游已成为国民健康活跃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游憩与休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实践中的交集和融合现象不断显现,体育旅游活动日益活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依托区位、文化、生态、资源“四大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健身”运动项目,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旅游节会,加大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体育文化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体育旅游融合开展情况

(一)以举办品牌赛事带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体育赛事搭台、旅游文化唱戏”的思路,先后策划创办了“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通过连续四年的成功举办,已发展为规模最大、运作最为成熟的国家顶级自行车赛事。同时,相继成功举办了六国拳王争霸赛、四国男篮挑战赛、陕西XX半程马拉松赛、中国秦岭天竺山登山节、中国摩托艇联赛等一系列国际和国家级赛事。2017年,成功举办了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国际四国男篮挑战赛、中安(中国VS安哥拉)国际男篮挑战赛、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九天山国际滑雪挑战赛、陕西武英大奖赛暨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联盟名师赛、陕西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国内品牌赛事20余场次。以今年的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为例,赛前及赛期组织开展了十大配套活动,共有90多家各级主流媒 体参与了赛事宣传报道,累计约4.38亿人次关注了赛事。赛期累计有40余万群众观看了比赛,有近3.98万人赴商观看比赛、度假旅游,在商观赛、旅游消费累计达2100万元以上。通过各类大型品牌赛事的举办,促进了体育、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介了“秦岭最美是XX”旅游品牌,扩大了XX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以承办十四运会比赛项目带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我市将承办十四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和女子排球(21岁以下)项目比赛。按照“既能满足比赛需要,赛后又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思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实施了全省线路最长、标准最高、最具示范效应的生态景区建设项目——蟒岭绿道建设,地跨商州和洛南两县区3个镇11个行政村,总长65公里,建设有田园、滨水、山野、湿地、优美小镇、美丽乡村等9个主题段落、109个景观节点。蟒岭绿道将成为我市承办2021年十四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项目的主要赛段,赛后将成为广大骑行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休闲、健身、度假胜地。

(三)以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带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投资30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在柞水营盘镇打造的集运动休闲、比赛观赛、健身养生、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投资14.3亿元,在山阳县法官镇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秦岭原乡门户区、梯田及荷塘观赏区、农耕文化体验区、特色小吃街区、月亮湾文化娱乐休闲区、绿道观光运动健身区等“一心六区”的秦岭原乡农旅特色小镇,修筑健身休闲绿色步道26公里,投放观光车10辆、观光自行车100辆。

(四)以建设城市体育休闲广场带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按照《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XX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规划在中心城区实施丹江沿岸全民健身长廊“234”工程,即:规划实施丹江公园和银杏公园2个健身步道项目建设,实施商鞅大道骑行绿道、环形绿道等3个绿道项目建设,实施商鞅广场、滨江银杏公园等4个体育公园建设项目,最大限度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完工。投资6.2亿元建成的山阳县城滨河南路休闲体育街区,集体育运动产品销售、美食、茶艺、影院、儿童娱乐、健身等为一体,建成休闲长廊3.5公里、休闲木栈道1.2公里、塑胶健身步道1.6公里,成为我市城市体育休闲度假的示范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和多部门协管机制。体育旅游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产业。它不仅关系到体育、旅游两个部门,而且涉及到国土、工商、环保、保险、金融、财政、航空、森林、水利等众多部门。促进体育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在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协调管理机制。由于协管机制不健全,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源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高效利用,而且在微观层面妨碍了体育旅游企业的积极性,影响到了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体育观赏性产品开发深度不够,差异化和特色化明显不足;参与性产品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项目和产品运营周期较长,更新率低;体育演艺类产品文化含量较低,艺术品位不够,缺少“精品”和“特品”。同时,相当一部分体育 旅游产品和项目还存在市场定位不清、运营效益较差的状态。另外,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地区分布不均和运营季节波动较大的现象还十分突出。

(三)体育旅游相关制度建设落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体育旅游企业的从业审批制度不健全。体育旅游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危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要保证这些项目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风险预警与救护标准、场馆设施安全标准、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技术标准。标准缺失,一方面会导致投资者“无章可循”,另一方面也会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这两种现象目前在户外运动、滑雪运动中已经出现。其二是监管、评价制度不健全。监管是维护体育旅游市场的必需手段,等级评价是激励体育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而目前这方面还非常薄弱。

三、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体育旅游发展。市体育局与市旅游局联合成立体育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共同负责体育旅游合作的总体组织和指导、共同确定合作政策措施、共同加强对体育旅游的人才培养和对体育旅游的宣传推广。协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商会议,互通情况,并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导和督促所辖县区体育与旅游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实施和推动体育和旅游的合作,推进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

(二)丰富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紧紧抓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运动休闲、运动体验、康体度假、赛事观赏、户外运动、体育节庆和民族民间民俗体育等旅游产品,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航空运动、大型体育 主题公园,有序推进体育旅游度假区建设。充分挖掘体育的文化、艺术资源,创编和打造精品体育演艺节目和主题演出。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体育主题酒店、餐吧和特色体育旅游纪念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在著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批特色体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购物场所。

(三)建立体育旅游企业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场地、设施、设备的安全标准、从业人员的技术标准、日常运营的环保标准、行业评价的等级标准、行业经营的诚信标准,通过标准去引导、规范体育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体育部门、旅游部门要充分履行对体育旅游市场的指导、监督、检查功能,清理管理的模糊地带、杜绝管理盲区。

体育旅游产品 第3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产品;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体育运动的普及,体育旅游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是旅游和体育的结合,是通过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补互利,把体育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则是体育旅游业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体育旅游业的良好基础,但薄弱的体育旅游产品研发能力却制约了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有关旅游和体育主管部门及经营单位的重视。

1相关概念的论述

1??1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

体育旅游资源就是指体育旅游客体,即能对体育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为体育旅游的产生、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自然空间与各种自然生物圈等自然环境,又包括有参与、观赏和健身价值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体育项目、体育游戏,还包括为体育旅游服务而提供或兴建的设备设施。这些资源可为人们提供观赏、度假、娱乐、探险、康复、健身等。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体育旅游业是借助于体育旅游资源而建立和发展的,可以说,没有体育旅游资源就没有体育旅游业。

1??2体育旅游产品的概念

它是以提供在旅游中的体育观赏服务或体育体验式服务的一种旅游产品,一般是以旅游地根据当地的地理地貌环境、体育历史文化传统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可以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同时受到体育效用和旅游效用这两种服务,所以说体育旅游产品是同时集体育与旅游两个条件为一体、区别于一般旅游产品的独特旅游产品。它包括赛事推广类、休闲健身类、民俗庆典类、拓展探险类等。

1??3体育旅游产品的特性

1??3??1地域性

体育旅游产品的地域性是指体育旅游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的,并依托一定的地域环境,如滑雪依托雪域山地或起伏性地形,漂流需要一定落差的河流等等。虽然,一些人工场地使体育旅游的地域性不再重要,但体育旅游产品的地域性依旧很明显。

1??3??2季节性和时代性

许多体育活动是在特定季节开展的,特别是一些民俗活动和一些依托季节气候特征开展的体育旅游活动。同时,由于不同时期的人们经济生活不同,人们乐意参加的活动也不同,就使得体育旅游产品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1??3??3观赏性和参与性

观看奥运会、世界杯、NBA等大型赛事旅游,以及欣赏各类体育表演,可使旅游者感受到力与美结合,感受到运动的激情,从而陶冶情操。而旅游者参加一些集娱乐性和易学性于一身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登山、徒步旅游等,可以使旅游者在健身强体的同时,个人的需求欲望得到满足。

1??3??4民族性和文化性

某些体育旅游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中华民族的武术、传统养生保健术,还有少数民族的表演节目,例如藏族的锅庄、苗族的赛龙舟,这些可以使旅游者享受到地方性十足的体育旅游活动,了解当地特有的文化。

1??3??5可更新性

首先,是需求市场的可更新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人们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态度等心理因素和行为方式会发生变化。其次,是来自供方市场的可更新性。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新的资源、新的市场不断涌现。如过去难以开展的自驾车旅游、蹦极、滑翔、高尔夫球、野外探险、体育主题公园等项目,都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运作水平的完善、场地设施的建立、体育旅游装备的发明和改进而得以实现的。

2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研发中出现的问题

2??1市场主体不成熟,旅游消费习惯的制约

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大发展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体育旅游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尚不成熟。从需求来看,区域内部体育消费能力和水平较低,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较小;从供给来看,一方面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大规模的体育旅游旅行社,多数普通旅行社缺乏体育旅游经验积累与产品包装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还没能转化为产业化发展优势。同时,在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的制约下,更多的旅游消费者仍停留在单纯观光旅游或度假型旅游,而对体育旅游这种新型休闲方式仍持观望态度。

2??2体育旅游产品与服务结构单一雷同,竞争力不强

多数景区旅游产品“始终如一”,服务形式单调,综合服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绝大部分旅游者只能是简单的观光,缺乏参与式体验,消费支出低。同时,由于省内各体育旅游景点间缺乏协调,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常常“一窝蜂”,导致资源、资金浪费和恶性价格战,削弱了体育旅游整体的竞争能力。此外,河南省与邻近的山西、湖北、河北、陕西等省旅游资源结构大致相同,各省区之间旅游资源又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结构大体雷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也基本相似,地区间“分吃大蛋糕”的竞争激烈。

2??3体育旅游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在河南,大多数旅游经营者对体育与旅游的结合缺乏认识,仍然固守传统的旅游运作观念,对体育旅游没有专门研究,对潜在市场的开发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专业人员的匮乏也严重制约了河南体育旅游的后续发展。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而普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稳定,对于新兴的休闲拓展、攀岩、漂流、滑雪、探险等体育旅游项目很少涉及,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能力难以满足体育旅游业需求。

2??4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管理体制不完善

尽管河南有较为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尚不如人意,其中之一就是体育旅游营销意识薄弱,有关部门的市场灵敏度还远远不够。此外,体育旅游究竟隶属于体育部门,还是由旅游部门来主管,目前尚无定论。从而导致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部门间权责不清,运行效率不高。

3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研发的方向

3??1满足体育旅游市场需求

体育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就是以体育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为依据,研发出适合于河南省体育旅游者的旅游产品。体育旅游市场需求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由于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不同,各地体育旅游者的需求亦有所不同。

3??2符合体育旅游资源特征

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产品研发的依托,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依据。体育旅游产品研发成功与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旅游资源研发的得当与否。所以,在研发某类体育旅游产品时,必须充分考虑该体育旅游产品研发所依托的体育旅游资源的性质、特征。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平衡研发。河南省山、水体育资源丰富,可利用此资源研发攀岩、漂流和自驾车等体育旅游产品。

3??3体现体育旅游产品特色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因此,体育旅游产品研发必须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以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来研发体育旅游产品。这样对旅游者有极强的吸引力,因而其市场的进入与占有能力非常强。二是在体育旅游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保持资源与环境的原有特色。三是在体育旅游产品研发过程中切忌模仿,必须因地制宜,注重环境,突出特色。

3??4保证体育旅游产品质量

体育旅游产品的质量是增强体育旅游产品走进市场的根本保证。体育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导致旅游者无法在决定购买和消费体育旅游产品之前检验它的质量,又因为体育旅游者有消费的重复性,质量不好就有可能导致大量回头客的流失。

3??5促进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原则就是以本地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体育旅游产品多样化、系列化、配套化,能够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体育旅游产品结构优化主要依赖于行、住、食、游、购、娱等方面的综合性需求。因此,只有对以上各要素进行综合性开发,使其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拓展体育旅游市场;而豪华、标准、经济等各档次体育旅游产品兼顾研发的模式,才能满足各个阶层的需求,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4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研发的途径

4??1加强居民体育旅游观念的培养

体育旅游经营者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让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为,对各种体育赛事旅游作详细的报道,增加体育旅游的吸引力,引导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同时加强组织管理,树立体育旅游品牌形象。

体育旅游组织者可采取一些创新的营销方式来宣传体育旅游资源,通过让体育旅游者亲身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来实现其旅游价值。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联合主办以体育旅游为主题的交易会、博览会等,为体育旅游业搭建起交流的平台,增强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

4??2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品牌意识

体育旅游点形成吸引力的关键是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意味着失去了竞争力。有特色的旅游点才能在体育旅游者心目中产生强烈的印象,所以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要立足地方,重点体现地域特色、地方特色,尤其要将产品开发和营销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结合起来,创造独特的体育旅游项目。品牌设计要具备鲜明特色,能够得到人们高度的认同和接受,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具有对消费者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具有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的优势和特点,例如,能吸引海内外青年客源层和专项旅游爱好者的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等。

4??3促进多产业间协调发展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前提是基本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和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条件。要建立综合体育旅游目的地和体育旅游集散中心,将多种资源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体育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和规划、体育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训等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各地区产业之间和地区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4??4加强市场培育和产品推荐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是否成功要经过投放市场损益平衡分析、市场导向型产品检测和综合效果评价等技术性市场培植阶段。相对于一般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产品的市场培植更具时效性和实践性及不可代替性,所以在市场培植中,要注意战略的前瞻性、策略的可行性和计划的周密性,同时也要考虑目标的同一性、设施的安全性、布局的合理性,以及需求的稳定性与消费的时尚性等。

要对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进行适度的包装,采取科学的营销策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可充分利用现代化促销手段、互联网和展览会以及旅游营销合作会等各种方式,把体育旅游产品促销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创造需求动机,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激发人们的兴趣,使旅游消费者接受认同并采取行动。

4??5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开发体育旅游产品过程中,应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为前提,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使体育旅游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首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对损害和破坏旅游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对造成严重破坏者,追究其法律责任。其次,根据体育旅游点的开发容量,控制其接待人数,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既要注重近期效益,也要考虑远期目标,做到开发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形成保护开发一体化。

体育旅游是新兴产业,当务之急是提高全社会对体育旅游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体育旅游的宏观调控,协调好体育和旅游部门关系,充分挖掘体育旅游资源,打造精美的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旅游产品,实现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素梅??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认知情况调

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10-12??

〔2〕单庆新,安群??体育旅游产品开发规律探讨〔J〕??辽宁师专学报,2006,(3):61-62??

〔3〕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4〕邢金善·河南省民族体育旅游SWOT分析及营销

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73-75??

〔5〕邓凤莲??河南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

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

〔6〕田文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南

省为例〔J〕??人民论坛??2010年第2期??

〔7〕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Z〕??2006,11??

〔8〕梁建辉??“一带五区”引领我省旅游跨越发展〔N〕??大河报(B06),2006,11,22??

体育旅游产品 第4篇

在内蒙古这块广袤富饶的土地上, 有着得天独厚的宝贵旅游资源, 其中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开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使其成为旅游业中的一个特色产品, 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体育旅游的内涵及意义

1.体育旅游的内涵

体育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的旅游, 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从狭义上讲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 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无论是广义的体育旅游还是狭义的体育旅游, 就其社会本质而言, 都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 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化、商品化的重要内容。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 以旅游商品的形式, 能为旅游者在旅游游览的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 它能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 这就是体育旅游的本质内涵。

2.发展内蒙古体育旅游的重要意义

内蒙古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开放、开发程度较低, 自然与人文生态保持较好, 因此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 独特的蒙古族文化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等休闲旅游资源, 具有发展体育休闲旅游的明显优势。

首先, 体育旅游具有健身功能。体育旅游相对传统观光旅游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 通过亲自参与某项健身、冒险或观战的体育活动, 不仅能增强体质、健美强身, 还可陶冶情操。所以,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 可以起到提高全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次, 体育旅游具有经济功能, 能够带动经济发展。近年来, 内蒙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品, 成为带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由于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文化相对较落后, 然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文化资源, 并且蕴涵着独具魅力的地理和民族文化特色。而以我国东部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有着对休闲娱乐、外出旅游的强烈渴求, 因此发展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外向型的体育休闲旅游必将给内蒙古地区带来大量的外来消费甚至投资, 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提高地区区域经济水平、缩小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再次, 提高城市的形象。举办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或活动, 不但能提高举办城市的知名度, 而且能提高城市文化的品味及其形象。

内蒙古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一) 现状

1. 虽然内蒙古体育旅游资源丰富, 但由于体育旅游发展还不成熟, 存在着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 而服务质量差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旅游服务是旅游部门利用一定的旅游设施或其他条件, 为旅游者在整个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高质量体育旅游服务包括体育运动器材规格齐全, 能提供各种运动项目的需要;交通工具齐备、方便, 能满足旅客对交通的需求;导游资料详细, 宣传到位, 使游客一目了然;食宿服务主动、周到、热情, 使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保证各种体育用品、纪念品的供应, 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志是旅游者的满意程度和旅游产品供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体来说, 内蒙古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是不能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

2. 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方式不健全

体育旅游经营管理的粗放性, 使体育旅游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 由于体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形成了以户外俱乐部经营为主、以自组织为辅的特点。这些组织均为自发的民间组织, 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负责, 旅行社很少或不参与体育旅游的组织及相关的活动, 这种粗放的经营管理使组织者对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缺乏明确的认识与思考, 没有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事实上, 体育旅游的专业性要求政府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监督体育旅游的经营, 否则, 体育旅游的安全性、目的性、专业性等都将得不到保证。

(二) 对策

1.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 发展体育旅游需要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大力协作, 开展以体育为吸引力的旅游消费活动, 培养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

体育旅游专业性强, 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危险性大, 对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严格。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也都要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上, 内蒙古应加大旅游教育和培训力度, 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体育旅游人才: (1) 可在综合实力强的体育学院、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学院开办体育旅游专业或举办短期的休闲旅游、体育旅游业务培训; (2) 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开办体育旅游相关课程; (3)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4) 通过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 多渠道、多层次的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倡导大中华体育旅游资源共享与保护意识, 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

体育旅游业在整个国内都还是个新兴产业, 还处于培育和起步阶段, 人们对体育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意义认识非常浅薄, 同样, 内蒙古地区对本区域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政策措施、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 旅游对体育旅游业务缺乏重视;另一方面, 人们对体育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景区中忽视体育类项目的规划与布局。

知识经济对内蒙古特色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和技术必将成为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经济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兴起, 体育市场的范围日趋扩大, 体育产业由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向内陆相对落后地区延伸, 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扩展。在体育产业日益繁荣的大好形势下, 体育旅游业异军突起, 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社会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更大积累, 这将会使人们对旅游、休闲、健身、娱乐等需求进一步扩大, 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 内蒙古要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在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良好环境下, 充分利用其地缘、人文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 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产业和特色体育旅游业, 为促进内蒙古体育事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知识经济对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一种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知识和技术将日益成为旅游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使旅游产业发生变化。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随着知识产品的日益丰富, 旅游产业的结构、存在方式, 以及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知识产品的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成为旅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旅游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逐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旅游产业因此也将逐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成为一种崭新、充满活力的知识产业, 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内蒙古应抓住机遇大力推行特色体育旅游业, 因其属于一项新型的旅游产品。知识经济对内蒙古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体育旅游业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改变。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 形成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人类认识资源和开发富有资源替代短缺资源的能力大大加强, 从而使人类能够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和开发替代资源。在世界旅游重心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过程中, 中国东部大多数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已趋饱和, 有的处于超负荷运行, 而旅游产品又要求不断更新, 并向西部扩散。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资源利用

1前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体育旅游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世界体育产业的收人为亿美元,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

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 40%的速度增长。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研究多停留在民族性或地域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及体育旅游具体内容和体育旅游市场相关方面的细节性研究,而对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分析,尤其是产业个体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课题拟从体育旅游产业个体“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体育产业个体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以及近年来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落实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游客定制中国西部体验性旅行的专业旅游公司,主营川藏,青藏和川滇观光探险和专业(宗教文化,环境保护,摄影)旅行;兼营探索性的考察,商务会议和培训。

旗下的成都穿山越野运动俱乐部成立于,是西部唯一覆盖四川、西藏、云南的越野运动俱乐部组织。

俱乐部汇聚了西部越野探险运动精英,拥有西部最庞大的越野运动车队,其越野探险线路涉及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香格里拉环线。

根据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主要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表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多存在以下特点或问题:一是体育旅游方式多为自驾观光;二是时间多集中在十天左右;三是旅游地多集中在川滇藏以及青海和新疆;四是体育旅游专业性工作、服务人员不确定,不能很好满足公司及游客需要。

3.2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SWOT分析

3.2.1优势

在地域环境方面,“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四川省。

四川省是我国长江上游唯一毗邻湘、鄂、黔、滇、藏、青、甘、陕8省区的省份,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3大区的天然纽带,位于中华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

其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数亿年的地质运动,沧桑巨变,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历来有 “天下山水之胜在蜀 ”之说,号称 “东方伊甸园 ”。

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四川体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数量之多, 品位之高,为世人瞩目。

在气候环境方面,四川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明显,气候复杂多样。

在政策环境方面,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符合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

随着近年来国内及西部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四川开发以绿色、环保为特征的体育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四川体育旅游开发新的趋向。

从项目自身看,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具有体验性都比较强,风景优美,项目活动涉及区域广,文化独特性强,从而易于形成多种项目组合,可创造集观光、科普、文化、健身、休闲、增智于一体的参与性强、刺激、好玩的综合性体育旅游项目。

3.2.2劣势

从公司体育旅游项目自身看,主要存在:一、体育旅游方式相对单一,多为自驾观光型;二、旅行耗时较长,多集中在10天左右;三、个别项目有一定风险,受年龄、体质, 健康状况限制较大;四、游客对项目偏好与体验不一致,导致游客期望值的差异较大。

政策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

在旅行社业,《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必须是全民所有制,经营国内业务的至少是集体所有制。

这就意味着个体私营企业无法进入旅行社行业。

另外,在旅游景区开发方面,国家尚未出台关于民营企业是否可经营旅游景区的明文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行业各种管理制度和条例中真正涉及“民营旅游企业”的仍然很少,大多数民营旅游企业无法得到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待遇等问题依然存在。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方面。

如由于我国现行的民营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对民营经济的保护、规范、引导的力度不够,许多民营旅游企业在并购国有企业、享有土地使用权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管理环境方面,因为我国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涉及工商、税务、金融、统计、物价、城建、卫生、计量、环保、文化、公安等部门和街道、乡镇等大大小小近30个政府机构,由于责权分散和部门利益的驱动,这些机构在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监督中各自为政,造成民营旅游企业负担过重,而在民营旅游企业真正需要的诸如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方面却得不到实际有效服务,给民营企业个体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3.2.3机遇

体育旅游业本身发展方面,在其发展中有一个在产品结构、项目结构、经营方式、服务方式上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这一调整过程必将会更加科学与迅速。

经济环境方面可主要分为两点:一、在宏观经济背景和战略目标上,契合了四川省委、省府关于率先发展与经济社会关联度密切的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二、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提高与改善,以运动健身、文化教育、旅游度假为主的休闲活动必将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

在产业政策上,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国家新近出台的关于旅游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所确立的资源开发的市场化模式相吻合。

景区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景区越来越重视开发与规划,项目开发与节事旅游形成优化组合,由于区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景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扩大对外宣传,景区外部形象大为改善,部分景区还增加了民族特色体验式表演项目,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相关体验。

通过奖励和优惠鼓励游客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容易形成旅游热点和良好的景区外部环境。

3.2.4面临的挑战

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配套设施不足,公司内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

旅游项目自身发展方面主要存在具体体育旅游项目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如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形式及内容多集中在自驾与徒步两种,而对其它形式的体育旅游开发较少等。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消费环境方面,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维持与开发构成威胁的外部消费环境,主要包括:一、其它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启动类似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计划所带来的威胁;二、游客偏好与体验不一致,部分游客很难获得和期望值相符的体验等问题所带来的舆论威胁。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法律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政府的一些法规对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知识产权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政策保护。

例如,在民营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的权益归属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有些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行为失去相应的制约。

3.3四川穿山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对策

3.3.1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

公司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新的旅行线路和旅行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协调融合各个地方、民族的节日和文化,积极创建项目开展的各种平台,丰富极具民族地域魅力的体育旅游项目内容。

3.3.2以民族风情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

应改变方式,迎合世界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的潮流,把握特色旅游的宣传趋势,凭借民族风情的展示力,积极融合和开拓新的宣传渠道;积极扩大影响,突出体育旅游特色,通过观摩、了解和参与,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展现旅游地风采,让参与者充分沉醉心于水色山光的同时,感受项目所富含的浓郁民风,领略特色文化。

3.3.3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时间宽度,加快人才培养

公司应细分体育旅游市场,积极促销,研究相关需求,对口成套推出有针对性的旅行线路和旅行时间,以适应和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

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大力培养专项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服务、管理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促进相关建设的发展,使人才的供应可以及时适应现代人们对体育旅游项目的需求,促进公司的发展。

3.3.4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

拓宽相关工作思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有效激活群众需求,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内积极推行一些对项目实施和开发有益的改进意见和方案,对外积极推广一些配套全面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以吸引消费者。

在综合运用以上各种资源及手段的同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力求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结论

本文在广泛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四川穿山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加强宣传;拓展体育旅游时间宽度;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等建议。

今后,我国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会更加普及与迅速,体育旅游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定会更加科学与丰富。

对于体育旅游实体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可以给这一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怀超, 张启春. 四川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 (5).

〔2〕周道平,张小林,刘少英.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

〔3〕汪昉,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 (5).

〔4〕何芝.休闲生活方式影响下四川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

〔5〕刘旭东,孙庆祝.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宁夏沙漠体育旅游项目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3).

体育背后的旅游生意 第6篇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数据,虽然全球旅游产业目前年均增速仅有2%-3%,但体育旅游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增速达到每年14%。中国体育旅游产业更是每年增长30%到40%,成为中国旅游休闲领域的亮点。

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自然吸引到政府和企业的极大关注。

继2016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旅游局签订《关于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合作协议》之后,国务院日前又正式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对全民健身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举措。

多地积极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活动,为体育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平台。各大互联网企业、地产公司、运动品牌企业、体育经纪公司等,也都在进行着积极的布局。

中国的体育旅游该如何把握市场机遇、释放商业价值?又该如何使其与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与原生态文化共生共荣?

旅游黑马兴起

体育旅游,是以观看和参与体育运动为目的或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往往涉及赛事、餐饮、酒店、交通、地产、传媒、营销、用品等多个领域。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体育旅游正成为下一个消费的主体,这种消费尤其被中高收入和知识层次的家庭所追捧。

一方面,希望亲临赛事现场观看比赛的体育迷越来越多。巴西里约奥运会带动起来的体育旅游热度尚未褪去,各在线旅游服务商又先后上线英超、世界杯预选赛、F1大奖赛等线路产品,几乎能覆盖市面上所有人气赛事。

与体育赛事相结合的体验式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多。以登山、骑行、徒步等为代表的健身旅游,游客的参与度、体验度更高,人群相对更广,平均花费相对来说较低;而包括跳伞、滑雪、冲浪等比较刺激的极限旅游,专业性更强,难度系数更大,是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最爱。

在各类体验式旅游中,山地旅游因契合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正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站在山巅滑翔而下、乘氢气球腾空而起、攀登岩壁、徒步探险、山间露营……以山地自然环境为主要环境载体,以传统人文活动为特色文化底蕴,集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山地旅游,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体育旅游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贵州是山地旅游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作为中国山地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贵州“开门即见山”,山地和丘陵占土地面积的92.5%。

以黔西南州绵延2000多平方公里万峰林为例,当年徐霞客称其“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如今这里,连同激流勇进的马岭河峡谷、蕴含民族风情的北盘江大峡谷、历史意义重大的“24道拐”以及曲径通幽的笃山溶洞森林,都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山地旅游体验。

“打破景区内外、山上山下、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藩篱。”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描绘出一幅山地旅游的美好画面。

无论是体育通过旅游业态来构建其商业模式,延伸和实现产业价值,还是旅游通过体育赛事的巨大影响力吸引旅游人群,取得发展提升价值,实现体育和旅游的产业融合都是一件双赢的事。

万亿蓝海痛点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杀出的一匹黑马,市场前景很好,但真正火起来仍需时日。

我国的体育旅游依然面临市场主体不成熟,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相互融合不足,旅游资源不能与体育旅游共享等问题;存在诸如规模经济不够、营销难度较大、专业人才缺失以及资源稀缺等行业难题;更突出表现为缺少有实力的平台型企业。

此外,国人的体育消费意识也有待提高,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次花费几万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体育旅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规模为1700亿,仅占旅游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与国外体育旅游占总产值比例的20%、甚至发达国家达到的25%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此算来,未来我国体育旅游的规模可达万亿。

这个极速膨胀的市场自然引起商业力量的关注,而资本的介入、从业者的创新思维也是让中国体育旅游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滑雪、探险、潜水等体育旅游新业态成为投资新亮点。

跳伞、滑雪、冲浪等比较刺激的极限旅游,专业性更强,难度系数更大,是中高端消费人群的最爱。

山地旅游就为贵州经济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2016年4月底,贵州动员了10万之众,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旅游资源大普查。现在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新发掘27452处单体旅游资源,它们大多奇美异常且鲜为人知。

然而,审视当下中国的体育旅游产业,概念性开发依然意味较浓,还停留在提供票务、预定、接待等服务上,体育和旅游只是简单的融合和叠加,尚未形成具有品牌价值、可持续性盈利的商业模式。本土原创的赛事IP稀缺成为体育旅游发展最大的痛点。

“跟景区内容结合,应该是体育旅游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通过体育文化内容跟景区进行深度的合作,既能给景区带来客流量也能提升体育赛事IP的品牌影响力。”中国体育产业创投联盟秘书长刘徳挺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与原生态的碰撞

而在自然资源良好的区域发展体育旅游的同时,要考虑生态自然的脆弱,注重保存游憩资源的存量、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完整,还要警惕特色文化的式微,防止旅游开发导致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正如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到访贵州时所说:创新旅游项目的前提是尊重自然;发展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需要确保开发新功能,而不是“杀死”自然。他所说的“自然”显然也不只是生态环境,还包括社会文化,包括饮食土特、手工艺、语言文字、民风民俗、遗址遗迹等等这些原生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发展体育旅游,要能助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与原生态共生共荣。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旅游将不可避免地给原本封闭、偏远的区域带来远超其常住人口数量的游客流和巨大的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冲撞其原生态文化,带来剧烈的文化冲击。

体育旅游产品 第7篇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没有经济负担)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的时间(有两个比较长的假期),且具有更多的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他们已成为潜在的出游率较高的旅游客源市场,他们具有的体育旅游消费潜力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了解河北省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现状,对加快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丰富和促进河北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现状分析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河北省6所高校(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的在校1200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旅游消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五个方面的问题。

(1)体育旅游作为旅游行业中的一种形式,可以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和恢复精神疲劳,尤其受到广大青年人青睐。但目前,河北省大学生对体育旅游的认知程度较低,处于初级阶段。在问卷调查中,有59.8%的大学生对“体育旅游”一词不知道或没听说过。这说明了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2)河北省大学生的体育旅游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每月平均生活费主要集中在220~550元,有59.2%的学生认为每月必需的生活消费在220~299元,有64%的大学生认为旅游日均消费额在200元以下可以接受。

(3)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旅游行为动机分析。大学生的体育旅游动机倾向多元化。大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新事物,渴望接受新思想、新信息,希望在旅游中得到新感受。其思想活跃,富于幻想,追求个性,自我意识很强。这里我们将其归结为文化、交际、身体与心理、精神四种动机。

文化动机。大学生喜欢寻求知识,增长见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希望了解和体验各种现代体育文化和传统体育文化。比如:许多大学生对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传统体育文化很感兴趣。

交际动机。大学生喜欢广交朋友,扩大交际圈,增进朋友同学之间的感情。比如:班级组织的一些爬山、野炊、春游等体育旅游。

身体和心理等动机。现在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精神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不能承受压力之重而自杀。他们觉得疲惫,希望逃避现实,寻求释放。许多大学生出游就是以寻求身心娱乐为目的。

精神动机。大学生具有挑战精神,喜欢挑战自己和别人。他们也富有探险精神。

(4)在影响河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中,有66.5%的大学生认为是经济实力不足,35.9%的大学生认为是无人组织。

(5)河北省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消费有强烈的愿望。本文通过假想式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体育旅游消费状况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拥有一定可自由支配收入时,参与比例高达86.5%,具有很强参与的欲望。在问卷调查中,仅有1.4%的大学生不喜欢体育旅游。这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是新兴事物的代言人,勇于接受刺激、冒险等新兴时尚活动;同时大学生活泼好动、休闲时间充裕、身体健康,可成为体育旅游消费趋势的代表,这也是体育旅游今后的主要营销对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是学校和社会重点需要解决的课题。

2 对河北省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

2.1 体育旅游消费是市场经济的需求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人们对体育活动需求的增强,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体育旅游消费已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消费时尚。它既满足了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同时对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和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北省有关领导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指出:河北省要谋划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能够强省、强市的旅游新项目。立足我省海滨、湖泊、森林、草原、山岳、温泉、冰雪等自然资源优势,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立足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发展一批现代休闲度假、娱乐健身项目……体育旅游便是其中发展最迅速、总体前景也较好的一种,它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引起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2.2 河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

旅游资源丰富。河北省历史悠久,古迹众多,现有国际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居全国第三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地貌地形齐全,自然风光秀美,是全国惟一一个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此外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特殊旅游文化资源,如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都名扬世界。

市场潜力巨大。河北省毗邻京津,交通通信便捷,消费群体集中,京津冀及周边省份共有人口4亿左右。有利于形成京津冀大旅游格局,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河北省共有旅游景区(点)450处,星级饭店313家,旅行社727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中国优秀城市7家,4A级景区30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良好的资源环境和迅猛的发展势头是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3 加快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促进河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体育旅游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正确引导大学生体育旅游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消费的态度直接影响其参与体育旅游的行为。因此,无论学校还是社会,应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宣传展览等形式,加强大学生体育健身的意识,引导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深大学生对体育旅游活动的进一步了解,提高其体育旅游的情趣,培养参与体育旅游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

3.2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组建大学生体育旅游协会

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建大学生体育旅游爱好者协会,以此调动和组织更多的热爱体育旅游的大学生加入进来,从而保证这一特殊团体体育旅游的质量。高校大学生体育旅游的组织方式、旅游安全等没有引起学校和旅游行业的重视。开设关于体育旅游方面的理论课或专题讲座,培养大学生体育旅游知识的掌握,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户外体育旅游的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体育旅游活动。

3.3 旅游企业应充分分析大学生的需求特点,通过采取合适、合理、合时的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分销策略、品牌策略等手段,积极设计并推出受大学生喜爱的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高校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积极性。旅游企业应针对学生体育旅游动机和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偏好,推出有特色的学生旅游线路,以满足大学生体育旅游的需要。

3.4 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的保障

政府要加强对一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的投入。此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管理。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从业人员既要有专门熟练的服务技能,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3.5 完善河北省体育旅游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要把体育旅游市场开发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战略重点,尽快制定出台具有河北省特色体育旅游法律法规,规范体育旅游市场竞争的秩序,提高体育旅游服务质量。并建议政府制订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大专院校开展体育旅游,以扩大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群体规模,促进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繁荣,加快河北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中启.徐州旅游经济圈的建构及发展战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2-85.

[2]吴宝宏.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J].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73.

[3]王桂忠.关于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2(2),53-55.

体育旅游产品 第8篇

体验经济时代, 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其追求的目标不再完全是商品和服务本身, 往往更看重一次旅游消费过程后的体验, 以及体验过后的回忆。体验经济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 或称为服务经济的延伸。由于体验与旅游直接而天然的联系, 旅游业将继娱乐业之后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体验经济领域。

一、体育旅游产品特征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 从构成上看有两种形态:一是核心旅游产品, 即由旅游地开发建设的景区、景点、旅游活动项目及其相应的旅游设施和服务的综合体, 是决定旅游产品主题、功能、品位和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二是组合旅游产品, 它是由旅游经销商 (旅行社) 及相关行业与媒介, 围绕核心产品进行的产业组合和包装, 并向旅游市场推出和直接销售的终端产品, 即旅游线路产品。

体育旅游广义上讲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 以各种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生活作为主要内容, 以旅游商品的形式, 即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它是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从狭义上讲, 体育旅游是为满足旅游者的各种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 借助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使旅游者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体育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自尊与自我实现需求而出现的产物。但无论什么样的旅游产品, 都具有与一般旅游不同的明显特征:

1. 体育旅游产品核心是体育。

体育旅游与一般旅游不同之处在于体育旅游是用以满足消费者寻求刺激、放松身心等一系列需要为目的的各种以体育为载体的旅游。

2. 体育旅游产品的范围较为广泛。按旅游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 将体育旅游产品分为参与性和非参与性两种。

3. 体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旅游者的参与度高, 体育旅游注重顾客体育感情培育的同时应注重体育旅游者的安全。

二、体育旅游产品设计的流程

体育旅游产品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旅行社在进行体育产品体验性设计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 提高旅行社的生产效率, 确保旅行社产品的质量。参考工业产品的设计流程, 体育旅游产品体验性设计的流程大概如下:

1. 设计决策阶段:

旅行社根据体育旅游资源、旅游目标市场, 通过衡量体验性设计给旅行社带来的利益与风险, 决定是否进行产品的体验性设计。

2. 设计实施阶段:

旅游市场调研是产品设计实施的基础, 设计实施阶段是旅行社针对体育产品的特点,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使用不同的方法, 分别进行设计的过程。体育产品体验性设计的实施阶段应该包括有形的实物产品和无形的服务产品的体验性设计。

3. 设计的实现阶段:

本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 是运用体验营销将体验性体育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的过程, 其次, 是对体验性体育旅游产品的控制, 以及按照经营情况和旅游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改进完善设计的过程。

三、体育旅游产品设计实现

纵观我国体育旅游产品发展的状态, 任何一种形式的开展几乎都还是停留在观光和参观访问的层面上, 旅游企业提供给旅游消费者的还是一种静态的产品, 缺乏参与性、互动性、更少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只是突出旅游的智性功能而忽略了作为旅游产品应该提供的娱乐审美功能。

体育旅游产品是一种享受型产品, 重视对消费者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以其参与性、刺激性、专业性、挑战性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符合时代的主题。体育旅游活动过程能让旅游者经历和感受各种各样的、属于自己的体验。

2008年中国申奥成功等于给北京和中国做了一个巨大的世界性广告, 通过奥运向世界展示北京和中国, 这是最突出的效应。首先, 为满足欧美发达国家旅客对中国“猎奇”的心理需求, 北京可结合奥运主题——体育, 加快体育旅游发展, 使吸引海外游客的产品丰富起来, 促进北京旅游业大踏步前进。高举“新北京, 新奥运”的旗帜, 推出奥运旅游的产品, 增加旅游设施, 提高服务水平, 在“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下, 设计出以“人文、绿色、科技”三大品牌为主的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 以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到北京来。其次, 迎合当今时尚热点——奥运体育, 满足当今人们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方式, 各地区可立足地方特色, 充分开发体育资源, 推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 创造新的体育项目来吸引游客。例如, 推出攀岩、登山、沙漠探险、自行车旅游、漂流、滑雪等项目, 吸引海内外青年客源层和专项旅游爱好者;针对老年人则可推出老年人长跑、太极拳表演等以健身为目的项目;举办体育旅游节庆活动, 如泰山国际登山节、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黑龙江滑雪节、龙舟竞渡等传统体育项目, 通过广告促销、公关活动、人际传播的口碑效应等进行传播, 再次, 要积极沟通, 创造需要, 以顾客为中心, 满足、创造体育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 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

四、结束语

由于体验经济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济, 所以在这种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业将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享受, 得到体验, 留下难以忘记的愉悦记忆。体验经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克什克腾旗旅游在增加了体验价值后才能使旅游者真正得到丰富的体验和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林南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体育旅游产品 第9篇

一、体验经济概念概述

体验经济主要是指消费者用自己的感受进行事实验证、事实经历, 进而获得一种满足心理体验感受的经济产品。虽然人们往往将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结合起来, 但从本质上看它也属于产品, 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产品货物, 对产品的整个体验过程主要强调的是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通过产品在使用过程体现出消费者不同的个性化体验。体验经济是将一种商品、设备、场所作为道具, 将服务作为表现形式使消费者进行体验的产品经济, 消费者们在对物质进行需求的基础上也在逐渐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 体验经济就是这种需求的表现方式。体验式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 它能够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 其次, 它能够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最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 因此对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探究是极为重要的。

二、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的特点分析

1.产品具有情感化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情感化的特点, 这种特点是对消费者需求的体现, 通过体验产品, 消费者注重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 而是产品内容能否带给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情感的某种需求进行某项体现项目的进行, 对精神的满足程度、满足效果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2.产品具有体验化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消费方式, 人们从注重物质消费到注重服务消费, 再到注重体验消费, 这种消费方式的转变使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体验化的特点, 消费者通过体验项目的过程注重过程中带来的情感体验, 从产品的实用化转向体验化的消费。体育旅游产品的体验化特点体现了消费者需求的改变, 也呈现出了社会发展需求的改变。

3.产品具有主动化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主动化的特点, 消费者不再是被动的进程消费活动参与, 而是主动的寻找体验消费方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赫尔旅游行业的兴起发展, 人们渐渐通过自己的愿望进行主动式的情感体验项目, 通过个人或团体的旅游活动感受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 在体验式项目的参与进行中, 消费者也将自己的感受参与到体育消费产品的每个环节中, 通过主动性的活动体现出体育产品的个性。

4.产品具有个性化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现阶段, 随着多样的旅游体育体验产品层出不群, 消费者已经开始逐渐厌倦传统的服务式产品, 寻求符合自己情感体验与需求的个性化消费产品, 有特色的、创新型的、专题式的旅游项目渐渐成为消费者喜欢参与的项目, 面对这种个性化的旅游体育产品, 企业的创新开发变得尤为重要。例如, 红色旅游等专题旅游就是个性化体验产品的彰显。

5.产品具有绿色化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绿色化的特点,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普及, 人们对绿色消费的观念逐渐得到重视, 许多消费者在进行旅游体育消费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环境的质量, 也开始偏向于选择合理、绿色的体验消费项目, 对绿色体育旅游产品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生态旅游渐渐在体验式旅游项目中渐渐变得重要。

6.产品具有休闲化特点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具有休闲化的特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缺少了休闲放松娱乐的时间, 因此在对旅游项目的选择过程中, 消费者们更加偏向于选择具有休闲化特征的体验项目, 通过体验式的休闲娱乐方式进行放松, 这种项目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三、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

1.重视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体验化项目开发

体验是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核心内容, 当地企业在对体验式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重视消费者的体验感受和体验需求, 通过对消费者的需求了解在当地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式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只有在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受基础上融入本地特色进行项目创新开发, 才能使旅游体育产品具有吸引力, 例如带儿童去迪斯尼乐园游戏, 年轻人去漂流, 这些活动都是体验式的项目, 过程完成时间较短, 却能够带给消费者许多不同体验感知, 我国云南民俗村、上海迪斯尼等项目的开发就是注重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体验化开发项目案例。

2.重视与当地特色结合的情感化项目开发

消费者作为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项目参与的主体, 消费者的感受决定了产品应用的成败, 因此, 在体验式旅游体育项目的开发创新中, 也要根据本地特色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情感需求, 在抓住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消费情感、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化的项目开发, 通过不同的消费体验方式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在与当地特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化的项目开发。例如, 许多年轻人具有寻求刺激的情感需求, 他们会选择参加蹦极等体验项目活动, 通过活动体验实施满足刺激的情感需求, 在满足地理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蹦极项目的开发设计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

3.重视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个性化项目开发

消费者对体验项目的需求有着多样性, 随着体验式消费者人群的增加, 人群中的分类也更为明显,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项目消费者, 儿童喜欢卡通色彩的体验项目, 年轻人喜欢刺激性的体验项目, 中年人趋向于休闲性的体验项目, 老年人趋向于绿色化、含有历史色彩的项目, 面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在对体育旅游项目的创新开发中, 要根据当地特色与消费人群进行个性化的项目开发, 在具有针对性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项目开发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4.重视与当地特色结合的互动化项目开发

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创新中, 消费者作为项目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 项目环节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特色加强互动性开发, 让消费者能够在环节参与和体验中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使消费者在项目活动中具有积极性和参与性, 通过互动体验交流, 时刻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使项目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达到效益最大化。体育旅游项目的创新要根据本地特色与相应的消费者人群进行结合, 开发创造具有互动性的体验项目, 使消费者能够把握项目的内涵, 达到项目进行的目的与效果。

5.重视与当地特色结合的绿色化项目开发

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恶化现象, 人们更加关注在项目体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绿色旅游理念也得到普及与发展。绿色化项目的开发是对企业的重要要求, 在体验经济下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要符合绿色理念, 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 这种创新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理念的贯彻实施, 也能够使企业具有良好的口碑, 在结合当地特色的基础上加强环境保护, 突出体验式项目的文化内涵, 例如滑雪、远足等旅游体育项目是消费者近年来较为喜欢的消费方式。

四、结语

体验经济下的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是以消费者的体验感受为中心的, 在了解消费者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之上把握体验项目的特征, 通过二者的平衡分析为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创新型体育旅游产品, 使消费者能够通过项目体验感受到快乐, 对企业而言只有把握消费者需求和产品特征, 才能开发创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旅游体验产品, 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常凯.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初探[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

体育旅游产品 第10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创新,消费行为,消费观念

体验经济不仅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还给企业带来开拓市场的新空间, 旅游企业要紧跟消费新趋势,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把握消费者的观念, 开发出可以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体育产品, 这是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得以发展的关键。该文主要对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进行研究, 并且提出体育产品开发创新的新策略, 希望给予行业以借鉴。

1 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消费的主要特点

1.1 情感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质量更加重视, 体育旅游产品的价格以及质量已经不是消费者主要关心的因素, 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对自身情感的满足程度, 更喜欢选择一些可以与自身情感产生共鸣的产品。

1.2 体验化

传统的消费环境下, 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 但是在体验经济时代, 消费者偏重与产品所带来的体验化。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正在从物质需要向体验需求过度, 因此, 消费需求也从实用化向体验化转变, 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1.3 主动化

体验经济时代, 消费者也正在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进行转变。消费者希望自己可以和旅游企业共同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产品开发, 在参与中, 消费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积极参与到产品设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体现产品独特的价值和个性。

1.4 个性化

当前, 随着消费者的旅游经验不断积累, 传统的服务和产品已经让消费者感到厌倦, 消费者开始追求充满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近些年, 传统的大众旅游模式已经日渐式微, 而专题旅游、特色旅游以及度假旅游等参与性以及个性化十足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5 休闲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们休闲的时间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更为明显。根据相关报道, 当前, 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娱乐, 而1/3的土地用于开发娱乐事业, 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 而日本游戏产业也逐渐超越汽车工业, 成为其第一产业。

1.6 绿色化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逐渐深入和普及, 绿色消费的观念不断增强, 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环境质量, 并且追求绿色消费, 偏重选择绿色体育旅游产品。当前, 生态旅游产品迅速发展, 并且受到消费者的热捧。

2 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创新的几点对策

2.1 重视消费者的体验化

体育旅游产品是享受型产品, 因此, 一定要重视消费者的感受和要求, 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来体现产品自身价值。例如:迪斯尼乐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化体育旅游产品, 其成功的因素在于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好奇心理, 并且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个快乐惊奇的童话世界, 正是因为迪斯尼乐园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所以它才成为了世界最好的主体公园。当前, 在我国旅游产业中, 例如:深圳华侨城、云南民俗村等也是比较成功的主题公园。同时, 在旅游产业中, 空中冲浪、峡谷漂流以及探险露宿等体育旅游项目也是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这都体现了体育旅游产品体验化的价值和魅力。

2.2 重视消费者的情感化和个性化

体验经济时代, 企业在满足消费者性感化和个性化的同时, 还要在产品开发中以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以及心理特点为主要依据, 抓住消费者的心理, 设计出同消费者产生共鸣的产品。近些年, 我国一些旅游产业相继推出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老人江南游等体育产品, 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例如深圳晚报与深圳国旅联合推出的深圳情旅, 更是凸显交友和旅游的新形势。当前, 针对消费者的情感化和个性化推出的各种体育旅游产品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感受。

2.3 重视消费者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体验经济时代, 旅游企业要针对消费者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设计。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在设计体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设计让消费者满意的旅游产品。旅游企业还要加强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掌握消费者的旅游意愿, 让旅游产品具备个性化, 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4 重视消费者的绿色化

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 因此, 体育旅游产品要适应消费者和社会消费意识的改变, 开发出利于社会发展和生态自然的绿色产品, 重点突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绿色意识。例如探险、远足、滑雪等绿色旅游产品, 近些年也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其具备的绿色化消费, 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是体育旅游产品的新趋势。

2.5 突出产品的主题

主题是产品的灵魂和基础, 具有吸引力的主题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体会, 同时, 鲜明的主题也可以充分强化消费者的感官体验。突出产品的主题, 为消费者设计明确的体验路线, 并且同旅游品牌进行充分结合, 带给消费者统一性和整体感, 产生联想和感应。体验经济要求体育旅游产品思路明确、内涵清晰, 对消费者的接纳和选择具有诱导性和启迪性, 这就要求旅游产品要有鲜明的主题, 并且贯穿于体育旅游整个过程中。例如远足香格里拉, 就是针对探险旅游的消费者, 让人远离喧嚣的都市, 回归充满自然之美的香格里拉, 并且设计具有诱惑的广告来吸引消费者。又如澳洲游—英语之路, 就是针对学生夏令营的市场, 以增强学生素质、接受异国文化、从小开拓视界为主题, 打造旅游修学的品牌形象。

3 结语

体验经济主要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从消费者的理念出发, 因此, 在体验经济时代下, 体育旅游产品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使消费者获得享受和愉悦, 留下快乐的回忆。体验经济时代为体育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消费视角, 企业只有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产品进行不断地开发和创新, 才能取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常凯.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创新初探[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3 (8) :73-74.

[2]王军.论体验经济时代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实现[J].商场现代化, 2008, 16 (22) :337.

搭建体育与旅游的桥梁 第11篇

体育旅游的四种业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的发展。

由此可见,体育旅游产业已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体育旅游可以归结为4种形式,一是体验参与类,比如西部沙漠探险、东北滑雪旅游等;二是健身休闲类,主要通过体育健身场所为参加旅游的消费者提供休闲健身服务;三是观光类,比如奥运场馆游览等;四是观看体育比赛,包括各种赛事和地方特色的赛会。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吴必虎表示:体育旅游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以竞技体育为主,体育用品的收入占了行业收入的70%左右,收入结构很是单一。事实上,体育旅游参与者要比体育运动竞技者多得多,其中以体育娱乐、健身和康复为目标的旅游者尤其多,市场很大,我国第一批231个国家4A级景区中,其实有105个都含有体育运动项目的景点,关键在于如何开发和宣传。”吴必虎向记者分析。

“目前世界顶级的赛事大多还是在欧美地区举行,中国的承办机会不算太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商业运作模式上下工夫,以体育为概念打造一系列旅游产品。”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副主席、体育之窗国际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高宏告诉记者:以美国的NBA篮球赛为例,其实这种全明星阵容的赛事根本上是一项运作相当成功的体育娱乐秀,其所带动的经济效益非常高,而且也可作为旅游线路中的一个环节,是篮球主题旅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比较普通的观光旅游,体育旅游的附加产业链更广,利润明显高很多,比如赛事旅游,尤其是去境外观看世界杯、大师网球赛等比赛的游客层次都比较高,消费能力很强,赛事同步发行的旅游纪念品等附加产品对这类客人也很有吸引力。

除了旅行社,一些景区也是体育旅游的直接获益者。海南、宁夏、黄山都在积极发展体育旅游。

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已经开始呈现梯度发展趋势,每年增长为30%-40%左右。

体育旅游品牌的塑造

近年来,随着赛事热、健身热的出现,体育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成了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黑龙江国际滑雪节将冰雪旅游办得如火如荼,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使体育与旅游的结合日益紧密,但与此同时,体育旅游的定位与发展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据估计,目前全球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市场价值高达1000多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近10%,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价值更高。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就达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的年产值。

100多年前创办的环法自行车赛,由于一开始就把法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体育竞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自行车赛事。加上专门负责赛事推广和商业开发的环法公司不懈努力,这项比赛现在已经成为可以和奥运会、世界杯、F1赛车、美洲杯帆船赛相比肩的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旅游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规模性的经济效应。

中旅体育旅行社总经理何学军介绍说,“目前体育旅游大致可分为体育休闲游、惊奇探险游、赛事观摩游、项目商务游、民间传统游、活动参与游等几大类。我国的体育旅游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他表示,在体育资源整合、部门协作、市场开发等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起步较晚,我国体育旅游业整体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经营和管理机制,但各地对体育旅游的探索和尝试已经开始。2004年,F1中国站比赛首次落户上海。据统计,决赛当天有15万人到现场观赛,其中来自全国其他城市和境外的观众占到2/3,为上海相关产业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此后,上海又引进了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世界田径黄金联赛、国际马拉松赛和国际高尔夫赛等国际赛事,不仅赚足了人气,也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融入了城市发展的大局之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为体育旅游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据统计,比赛期间有超过60万名海外游客到现场观赛,全年来京旅游的海外游客超过450万人次。当年的“十一”黄金周,北京的游客数量比2007年同期至少增长25%,奥林匹克中心区也取代故宫成为北京最吸引游客的地方。

近年来,中国冰雪旅游的发展引人关注。仅黑龙江一省就拥有百余家各级别滑雪场、200多条各类雪道、6万余副雪具等。这些旅游设施的配备不仅有助于当地滑雪产业的规模化经营,也提高了冰雪旅游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表示:将体育赛事和活动作为资源,推动主题或特色旅游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他认为,体育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特色等因素整合资源,打造竞争力强的体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

200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了《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明确了联合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意向,为实现双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个性化地区赛事带动体育旅游

我国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和体育活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鲍明晓、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凌平等专家都认为,我国可供旅游开发的体育资源取之不尽。

专家指出,发展体育旅游,一要统一规划、协调开发、挖掘整理、坚持创新。体育、旅游等各部门可以相互协调、步调一致地推出体育旅游的相关措施和政策。二要坚持结合各地民俗风情、地理状况、人文因素,积极实施各具特色的精品战略,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旅游大餐。创新的关键就是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出游人喜闻乐见、参与性高的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创新的目的就是适应旅游者的新、奇、异的需求,进而区别于普通的观光游。例如,组织游客参与体育竞赛、分组对抗、设立奖品等形式,以吸引游客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健博士提出,要想在“体育旅游产业”中取得成功,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区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应注重赛事的原创性,把握自主知识产权。如单一的申办、承办其他国际体育组织的大型赛事,不仅要付出高昂的承办费用,也将失去赛事举办的主动权,难以保证赛事的连续性,很难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更难确保赛事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紧密的关联性。原创体育赛事,能充分把握赛事发展方向,结合地方特色,并按预定发展目标持之以恒地举办下去,最终实现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切实满足人民生活发展需要。

其次,要注重赛事产业链的研究。体育赛事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平台,为周边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应以赛事为蓝本,大力发展体育旅游项目、赛事相关的服装、器材、奖杯和吉祥物等特许商品的经营,赛事动漫、游戏、网络互动产品的开发。如何利用体育赛事的平台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需要赛事组织机构与地方政府和有远见卓识的地方企业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体育赛事的产业链条。

第三,应注重赛事的全民参与性。项目是否有广泛参与的群众基础,是否符合大众的经济消费水平以及精神文化需求,将决定赛事能否长期举办。因此,在赛事设计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大众的参与度,以确保赛事举办后能充分培养及拉动该项目的爱好者广泛参与。在爱好者形成一定规模后,可以通过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经营,对爱好者进行培训,组织各层次的比赛,实现全民的广泛参与。

第四,需要组建能力全面的专业机构。体育赛事组织,特别是组织原创体育赛事,是一项复杂、专业的大型社会组织实践活动。组织者要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运作赛事,具有非常强的执行能力,能够很好地完成资本运作、媒体公关、竞赛组织等方面工作。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每个环节都需要通过一个专业团队重点打造。因此,需建立能力全面的专业赛事管理机构,在赛事运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旅游产品商机无限

体育旅游产品可以划分为实体产品和无形产品两部分。体育旅游的实体产品包含体育场馆及设施、体育活动及赛事、体育旅游纪念品等。而体育旅游的无形产品一般包含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服务系统等。对于体育旅游产品的发展而言,“软”环境的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人性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服务系统将是今后该市场竞争的核心所在。

体育旅游产品内容丰富、范围广,除徒步旅游、野营旅游、登山旅游、狩猎旅游、探险旅游、漂流、攀岩等有形产品外,还包含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旅游服务等各项无形产品。

针对体育旅游产品的消费市场分析表明:目前我国普通客源市场比例约占45%,这类市场特征主要为实践型和休闲、娱乐型;而对于特殊客源市场,市场比例约占33%,市场特征主要为强者冒险型和超越极限型;对于占市场比例22%的潜在客源市场,主要特征为康乐保健型和启迪开智型。

体育旅游产品策略是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体育旅游产品现有资源的经营、新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产品线路的设计等方面。要从市场机会、消费需求出发,确立体育旅游产品品牌,让消费者易于辨识,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相对于一般旅游产品而言,体育旅游产品更需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因素发生效果。在此基础上,可开发适应性较强的地域性体育旅游产品,易于建设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线,有利于开发整体市场,从而确定区域定位策略和营销策略组合。

除此之外,还必须对已确定的体育旅游产品塑造鲜明的形象,提供内容详尽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旅游产品宣传资料,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以及参加旅游博览会、巡回展销会,做好一系列的宣传,将旅游产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尽可能多的潜在游客。

对于经常参加体育旅游的爱好者而言,他们是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最直接的体验着,商家适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改进产品、服务的质量,巩固老顾客、发展新客户,因此说建立体育旅游者反馈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创办于2003年,由中国田径协会和厦门市政府联合主办。经过几年的发展,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以其较高的竞赛水平、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丰富的配套活动,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马拉松赛事之一,2007年12月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田联路跑金牌赛事”。自2008年起,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定于每年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举行。

“厦门有着丰富的天然海湾、海水、沙滩等资源,有环岛公路、奥林匹克主体运动场馆和文化旅游项目以及国际马拉松精品赛事,应该积极构建体育旅游发展战略,建设国际体育旅游城市。”厦门京鼎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良介绍说。

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今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共有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运动员参加。专程前来观看比赛的人平均在厦门住宿2.9天,人均花费3231.55元;以运动员身份及后勤工作人员身份参加赛事的人,平均在厦门住宿2.92天,人均花费3012.32元;本市观看本届马拉松赛的居民,人均花费为160.88元。

“由此可见,仅马拉松一项赛事,就可以给厦门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如果其他体育赛事再多一些,厦门的体育旅游产业将会发展得更好。”刘建良说。

刘建良认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为厦门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能促进多方面的良性发展,如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全市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自2002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每年7-8月在青海省举行。经国际自行车联盟批准,环湖赛为2.HC级,是亚洲顶级赛事,也是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仅次于环法赛、环意大利赛、环西班牙赛等职业巡回赛。每年比赛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20支左右运动队1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总距离1300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赛程9天,奖金总额25万美元。

青海经济发展虽然相对滞后,但是,青海壮美、神秘的山山水水有它独特的世界第三极的地理优势。这些丰富的山水资源有利于发展登山、攀岩、徒步、自行车等运动,而这些运动现在都是最时尚的体育休闲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环湖赛开创之初,青海省就把这项赛事作为推介、宣传青海的一个手段,充分挖掘青海高原体育、文化、旅游、环保等资源优势。在路线选择上,以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和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地方为主,有效促进了青海独有资源的推广,加快了相关领域的经济发展。

作为亚洲顶极赛事,环湖赛的道路建设是创造了高原公路建设史上奇迹的。环青海湖公路全长351公里,建设的是一级公路。环湖赛的举办有力地促进了青海公路建设,青海省公路密度由2000年的每万平方公里310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每万平方公里411公里。国际自行车联盟的官员也对青海的道路给予了很高的赞誉,称环湖赛道路甚至比“环法赛”路线的条件还要好。

随着环湖赛影响力的增强,每年前来青海旅游并观看环湖赛的游客也不断增多,使得青海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据了解,在环湖赛举办之初的2002年,青海的旅游收入不足10亿元,来青海旅游的仅有100多万人次,2006年青海的旅游业收入达40多亿元,游客800多万人次。媒体普遍认为,青海旅游的发展能够如此之快,环湖赛等大型活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南:积极发展高尔夫旅游◎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海南“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表示“支持海南举办国际大帆船拉力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高尔夫球职业巡回赛等体育赛事”。海口市委、市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意见》中有关“高尔夫”的重要信息,及时提出了打造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的发展目标。

“发展高尔夫旅游,海口拥有诸多的优势,特别是气候一流,同时海口又是海南的省会,综合功能齐全,是一个宜居、宜业、宜学和宜游的城市,打球之余,还可以体验一下海口这一热带城市的独特魅力。”海口市副市长朱寒松对海口发展高尔夫球产业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是,把海口打造成为中国的高尔夫旅游之都,以及世界的高尔夫旅游目的地。因此,将积极争取世界级的高尔夫职业巡回赛落户海口。”

海南高尔夫球场数量和球洞数一直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海南已开业的高尔夫球场有23家,包括即将试营业的观澜湖海南火山岩度假区A、B、C三个球场,海南可以迎宾打球的高尔夫球场已达26家。这些球场以南、北两头为中心,大多分布在东海岸沿线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

虽然,海南拥有高尔夫球场数量已排在全国前五名,仅居广东、北京和上海之后。但与这些省市不同,海南高尔夫走的是“旅游度假高尔夫”路线。

浅谈体育与旅游 第12篇

体育旅游是近年来逐渐酝酿出的一个传统旅游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产物。所谓体育旅游, 是指为旅游者在旅游中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是现代旅游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世界, 在中国, 都已有了日益丰富和成熟的产品, 每年都吸引大量体育旅游爱好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身、养生、旅游、休闲等消费大大增加, 体育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 体育旅游产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时机。200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2001中国体育健身游”, 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以及奥运会成功举办, 使得人们对体育旅游愈加关注。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已成梯度发展趋势, 每年增长30%至40%之间。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说:“体育旅游产品目前已成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世界, 在中国, 都已有了日益丰富和成熟的体育旅游产品, 每年都吸引大量体育旅游爱好者。另外, 体育赛事, 特别是国际上的重大体育赛事, 都是激发旅游动机的强大吸引物, 体育界的赛事也同时是旅游者的盛会。”然而, 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 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体育旅游认识不清晰、市场运作不规范、整体策划序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从整个行业入手, 对整个行业的政策法规进行完善与规范。

伴随世界旅游业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体育旅游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功效, 越来越引起了世界各国旅游界和体育界人士的关注。中国近几年在体育旅游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总体上我国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缺乏发展后劲, 致使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缓慢。在后奥运时期对中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健康、规范和快速发展。

1 体育的外向表现性与旅游的内心体验性是精神层面娱乐性的统一

无论体育的训练与竞赛会让人多么激荡心魄和充满艰辛, 它的外向个性和张力的四射都会给当事者和观众带来心旷神怡的超级娱乐性。而旅游的舒缓。轻松, 享受和对知识的丰富更是一种成熟的内心体验和精神上的极大需求, 更是人们对生活本身返朴归真的一种娱乐需求。

随着体育旅游为广大民众所认可、所接受并予以创造性地发展的时候, 体育旅游便成为了一种时尚, 成为了民众生活内涵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美好内容, 并由时尚性带来极具潜力的商业意义。

2 商业意义的规模效应是旅游业生命之所在

体育的规模集合性则提供了这种生命需要的源泉任何一种体育赛事活动, 特别是户外大、中、小型体育活动都会带来规模旅游效应。它的整个活动内容除了本身要求外, 都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六要素。这六种需求就是一种消费需求、一种经济需求、一种出门在外的旅游需求。要求做大、做强、做活的旅游业最终通过体育方式获得了巨大的商业规模效应。

3 旅游方式的多样性调整了体育内部结构, 为体育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拓宽了道路

旅游成为一种大众需求之后, 也就全方位的调整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开阔了视野。而体育作为人们活动最具挑战性的项目, 从身体极限能力的挑战, 从对体育美的欣赏而上升到通过比赛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为此, 体育运动意义的不断逐层递变, 便逐渐深化为一种精神意义, 这种精神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事业所展示的精神内函, 且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加快了体育事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充实和提高。即:a.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 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普遍需求;b.为适应这种需求, 体育逐步丰富提高自己的内函;c.体育优势项目结构的调整受到强力推进;d.因旅游业的发展体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所有的创新。

4 新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的契机

4.1 我国在后奥运时期体育旅游发展的契机。

奥运会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 也是全世界人气指数最旺的重大活动。奥运会不仅是传播团结、友谊、和平、公平竞技的盛会, 而且能够拉动旅游业, 特别是体育旅游产业。奥运会的结束, 留给举办城市的不仅是载入史册的荣誉和闻名世界的场馆设施, 更重要的是留下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北京和青岛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 将两者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将会迅速提高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

4.2 新的休假制度带给体育旅游的契机。

随着我国新的休假条例颁布, 人民群众闲暇时间的增多, 人们对如何保持身心最佳状态,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人们对于如何使自身身心得到发展、身心得到放松而去做出选择, 使我国上下掀起了旅游的热潮。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人们开始从静态的旅游向动态的参与性、健身性更强的方向发展。这就为体育运动与旅游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市场广阔。

在未来的历史进程中, 体育与旅游的娱乐性必将大大增强。因为体育与旅游还没有完全紧密结合, 还有合作、渗透、融合的极大空间和机会。体育是没有剧本的表演, 而旅游却是没有执照的精神需求, 但二者都包含了人类所有表演、娱乐。享受的精华, 给人们带来了五彩斑澜的生活, 这便是体育与旅游必然的相互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谭白英.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 2002.[1]谭白英.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J].体育学刊, 2002.

[2]陈福利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2]陈福利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体育旅游产品】相关文章:

体育旅游07-22

滨海体育旅游07-31

乡村体育旅游08-13

中国体育旅游08-21

湘西体育旅游08-27

休闲体育旅游08-28

体育旅游开发07-17

体育旅游项目08-15

体育旅游论文题目04-08

旅游体育融合范文06-03

上一篇:历史城镇群体下一篇:IPV6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