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科学解读

2024-07-02

道德的科学解读(精选10篇)

道德的科学解读 第1篇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在法理学历史上几乎与法律的合法性问题一样古老, 这一争论几乎是伴随着法学理论一道发展的。休谟问题的提出, 使得事实和价值之间不能进行相互推导, 自然法开始了去神秘化的进程, 实在法的地位逐渐提高, 成为早期实证主义兴起的条件。实证主义的早期代表奥斯丁将实证观念作为其法律理论的核心, 提出了“法”的恰当用法一说, 主张事实与价值的两分, 他的结论为:“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 其好与坏是另外一回事。”认为只有“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才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围, 至于“应当是这样的法律”则应当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围。实证主义无疑是割断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主张法律的约束力并不来源于法律之外, 以此对休谟问题做出回答。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认为, 之所以要割断二者之间的联系, 是因为存在伦理上的相对主义, 道德或者伦理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不能用道德来评价法律, 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的标准。道德等价值判断体系并非唯一性的, 因此依据不同的价值评价体系可以对法律进行的评价难以获得一致或唯一的评价结果, 进而作为价值判断的行为准则无法最终地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此外, 在应当领域也就是法律领域遵守的是归属关系, 这种关系的结果不存在必然性, 是可以选择的;而在实践领域也就是道德领域遵循的是因果关系, 这种关系是必然性的, 不存在选择的余地。这两种关系之间是不能重合的, 奥斯丁认为自然法学派是混淆了这两种全然不同的关系。

与上述实证主义者相反, 德沃金将道德作为建构他的法理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居于核心地位, 重申法律是一种道德关系。权利在根本上“是来源于政治道德原则的法律原则”, “正是法律的这种由法律原则所给予的道德特征, 给予了法律特别的权威, 也给予了我们对法律的特别尊敬。”在德沃金看来, 法律之所以会得到我们的尊敬, 是因为其建筑在道德之上, 而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同时, 道德也是法律自身合法性的源泉, 所以“法理学问题的核心是道德原则问题, 而不是法律事实或战术问题。”以奥斯丁等人为代表的法实证主义者的核心主张不过是对于法律的外在描述而已。同时, 德沃金将权利看作是连接法律与道德的桥梁:“在建构我们的法律原则以使其反映我们的道德原则的过程中, 我们创造了权利, 权利既是来源于政治道德原则的法律原则”。依照这一理论, 权利概念的核心是正当性, 这是道德领域对人的内在意志和法律领域对人的外在行为进行评判时, 都要加以追问和反思的, 法律与道德之间绝对的界限是不存在的。

二、法律理论的中心是阐释

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哈特教授在理论上一直与德沃金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他认为, 法律是一般性的和叙述性的。“一般性”是指这种法律不与任何特定法律制度或法律文化相联系;“叙述性”是指它在道德上是中立的, 并不试图以道德或其他根据为一般形式或结构为法律作论证或对它下命令。在任何的法律制度中, 总存在一些案件, 法律上并未规定如何处理, 也就是无法加以判决, 因而这种法律是部分不确定或部分不完整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法官创制新法律并适用授予或限制他创制法律权力的法律。哈特将这种法律定义为审判规则, 其目的在于克服法律的无效率性。

而德沃金认为, 除规则之外, 还存在着原则这种法律类型。二者存在着性质上而非数量上的差别:在运用时, 规则只有有效和无效两种情形, 而原则是以分量地方式进行运用的。这些法律原则的出现是建立在公共的判断与把握 (也就是政治道德和制度的支持) 上的。在司法过程中的引用只是使得法律原则更加清晰化, 而非任何意义上的创设。因此, 即便在没有规则存在的情况下, 裁判者依然是不具备自由裁量权的。德沃金将他的法律理论的中心任务称为“阐释”, 认为法律是一种阐释性概念。“正如关于礼貌和正义的一般理论那样, 法律的一般理论肯定是抽象的, 因为它们旨在阐释法律实践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而不是法律实践的某一具体方面或具体部分。除了具有抽象性外, 它们是建设性的阐释;它们力图充分地说明整个法律实践, 同时还力图在探明法律实践和对这种实践的最佳论证之间保持平衡。”法官或者律师们之所以会在理论方法上见解不一, 是因为他们的见解是阐释性的。阐释性理论以证明目的、目标或原则的合理性为依据, 受到社会普通价值和语言的束缚, 抑制了阐释者个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不同团体中人们对正义见解的不同又使得阐释性具有一定的离心力, 建立在大致相同的事实依据基础上的辩论由此得以展开。另外, 在他看来, 法律绝不是不完整或不确定的, 依照他的阐释理论, 除了由社会渊源确定的明示、既定的法律, 还有那些默示的法律原则, 法官也绝不会为了一个判决而走出法律之外行使创制法律的权力。

三、对宪法的道德解读

在英美宪法学界, 一直存在着保守派和自由派之争, 前者认为宪法是“解释性”的, 许多重大的宪法案件其实并不涉及政治问题;而后者则坚持宪法应当是“非解释性”的, 并主张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当制定新的文件, 而不是拘泥于解释旧的文件。在德沃金看来, 这场争论显得没有任何意义, 反而使得人们陷入了理论上的混乱, 因为这场争论的焦点本身就存在错误。他认为, 焦点从来就不是关于法官应该解释宪法还是修改宪法, 而是如何解释宪法。为此, 他在《自由的法》一书中阐述了一种解读和贯彻政治性宪法的特定方法, 并将之称为道德解读。依据这种解释理论, 每一个规定某个主题的法律命题必然包含道德判断, 因为这种解释有两种功能:即确定法律, 而又为法律提供道德依据。

这种道德解读理论在提出以后也受到了许多指责。反对者们认为, 道德解读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截然区别, 使法律沦为恰巧能左右法官的那些道德原则;同时, 它还给予法官绝对的权力, 使得这一小撮职业精英可以将他们的信仰强加于社会大众。甚至有些批评家认为, 道德解读将法官推上了哲学之王的位置。

德沃金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理论, 是否会给予法官绝对权力的质疑, 德沃金的道德解读理论也给予了回复:道德解读是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的。首先, 对宪法的解读是以制宪者所说的为依据的, 即受到立法者所用语言的限制, 当然这种限制是指受立法者所制定的原则的限制, 而不是受制于关于立法者自己会如何解释等猜测的限制。其次, 道德解读还受到宪法的整体性的约束, 除非法官的某一道德判断在原则上与宪法的整体设计相吻合, 否则法官不得用自己的道德信仰来任意解释宪法。在德沃金看来, 如果真的存在哈特所说的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话, 区别仅仅在于, 规则之下存在一种较弱的“自由裁量权”, 而原则之下存在一种较强的“自由裁量权”, 离开了规则或者原则的裁量权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归根到底, 对于法官而言, 他们的工作是进行法律解读而非任何意义上的创设法律。

但是, 抛开道德完全中立地解读宪法只可能是一种假想, 法官自己的信仰与道德观念, 不论其自己是否意识到, 必然会影响对宪法的诠释。与其绞尽脑汁隐藏自己的信仰, 道德解读更倾向于鼓励法官和律师根据他们自己的正义理念来解释抽象的宪法条文, 并且坦率地阐明自己的原则性观点, 接受大众检验, 而非在中立的面纱之下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大众。

司法的中立向来是法学界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对于这一问题, 许多法学家采取了含糊不清甚至是回避的态度, 而德沃金的道德解读理论正是建立在对于司法不可能绝对中立这一现实认识的基础之上。虽然对于这一理论德沃金是依托对于宪法的解读来提出的, 但实质上道德解读并不专属于宪法案件的审判过程中, 而适用于整个司法实践领域。因为司法这种救济方式的价值在于使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一种正义的程序来平息纠纷。诚然, 对于任何一方当事人而言, 程序正义并不必然带来实体正义, 但当事人愿意接受这种救济方式的原因就在于程序正义本身的价值。道德解读的目标不是抛开法律本身去追求什么实体正义, 而在于用一种坦诚的方式更好地促进程序正义, 真正地实现司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美) R.德沃金著, 刘丽君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2] (英) H.L.A.哈特著, 张文显等译.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解读《道德经》对管理的贡献 第2篇

1.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妄为,不要违反自然规律。 制定企业策略时,要掌握身处行业的形势,要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策略,顺势而行。

2.老子讲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小企业面对大企业时,不要与之直接竞争,而应寻找大企业的弱点,作为自己经营立命之地。小企业可集中力量专注大企业忽略的客户或没有提供的服务,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业务,正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一样,让大企业的资源为我所用,

3.老子推崇小国寡民。企业管理也一样,管理体系的职能愈多、规模愈大,管理的毛病也会愈多,“大企业病”越难以解决。

4.老子提出反向思维。作为企业主管在提出一种策略时,一定要对比思考与之相反的策略,这才能产生全新的方案。反向思维给我们增加了一个思考的角度。

5.老子认为制度比选贤更重要。道家主张:一个社会只要有良好的制度,统治者又能遵守几项简单的基本原则,国家便可富国安民,运作顺畅。战略管理大师迈克・波特也认为:企业CEO的工作是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机制,制定公司的长远策略,巩固公司的文化与核心价值比什么都重要。这与老子学说是一致的。

6.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中,能够具体、周详和考虑到实用的经营谋略莫过于《孙子》,讲述管理的严谨与霸气的书莫过于《韩非子》。这两部经典著作涉及管理理念都十分丰富,但他们的中心思想、理论基础都源于老子。(喜甲)

道德的科学解读 第3篇

关键词:莎士比亚;罗密欧;朱丽叶;道德冲突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诗人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在一生中共写过三十多个剧本、两部长诗和一部十四行诗集,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被译为7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流传,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及其所创作的戏剧在世界文坛上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但是却凭借着凄婉的爱情故事,更被人所熟知,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

《罗密欧与朱丽叶》完成于1595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典型的爱情悲剧”。这部作品取材于两个来自世仇家族的青年相爱的民间故事,男主人公罗密欧与女主人公朱丽叶在一次化妆舞会上一见倾心,两个年轻人自然而然的相恋了。但是因为两人的家庭有着血海深仇,因此受到了双方家庭的极力反对。罗密欧和朱丽叶不甘放弃他们的爱情,他们试图冲破世俗的恩怨在一起,无奈却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双双殉情。纵观整部小说,我们会发现,道德冲突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终。莎士比亚以精妙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强烈的谴责了家族内讧和婚姻包办对于青年男女爱情的荼毒。他意在揭示主人公罗密欧和朱丽叶这两个主人公面对的种种道德冲突的选择和思考,所反映出的是他们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中世纪腐朽伦理观的压迫下,勇敢地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愿景。陷入爱情和仇恨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处于痛苦和矛盾中,他们选择以积极的斗争的方式,去追寻自由和幸福,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只为捍卫来之不易的爱情,显示出的正是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家族仇恨带来的道德冲突

女主人公朱丽叶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小姐,从小便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在父母的眼中更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姑娘。但正是这个看起来安安分分的女孩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与仇人的儿子相爱。舞会上的浪漫邂逅让这个美丽的姑娘记住了英俊的罗密欧,在得知其为仇敌家族的人后,她的内心也充斥着极大的矛盾和压力,虽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压制,但她最终勇敢的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心意,愿意放弃家族仇恨与爱人在一起,“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呢?否认你的父亲,抛弃你的姓名吧!也许你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我也不愿再姓凯普菜特了。”这正是她真实心迹的流露。爱情的道路满是荆棘,朱丽叶不得不面临多次痛苦的挣扎和斗争。两个家族的恩怨、父亲的逼迫、表兄被杀的仇恨……压得她难以喘息,让她的内心满是痛苦和迷茫。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而是冲破重重困难,打破了伦理纲常的压制,即使是失去生命,也要紧随爱人不离不弃。

男主人公罗密欧来自于蒙太古家族,女主人公来自于凯普莱特,而这两个意大利罗纳城的名门望族,却是多年来的宿敌。两位主人公相爱后,不得不面临两难的选择,是为维护家族尊严而放弃爱情,还是为爱情放弃家族尊严。罗密欧对于两个家族的仇恨的态度是理智的,并不把自身看作是家族复仇的工具,勇敢的参加了宿敌家族的舞会,被邂逅的美丽的朱丽叶所深深吸引,并真心的爱上了她。可当他得知爱上的居然是自己仇人时,同朱丽叶一样,曾一度很是苦恼,最后在清楚地认识到两个家族间的恩怨难以化解的情况下,坚定地选择了爱人。他们虽然受到封建伦理道德和家族内部压力的双重压制,但是这对相爱的青年男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里,表现出了极大勇气,在心中充溢着维护家族尊严和追求真挚爱情的激励矛盾中,不放弃彼此及彼此间的感情。“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撞过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当他以为朱丽叶已经死去时,马上带着毒药来到了朱丽叶的墓地,想要服毒自杀,追随爱人的共赴黄泉。“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便是他对家族封建伦理道德的反叛和斗争。

二、旧生活与新生活的矛盾带来的道德冲突

罗密欧和朱丽叶生活在黑暗的行将崩溃的中世纪,这一时期虽然资本主义的曙光已经显现,但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的伦理观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也就是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与新的道德之间产生的,尽管新生的力量还不强大,但是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向。因此,这也注定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之间的爱情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世俗观念的冲击,他们之间的爱情时时有风雨袭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见钟情,使他们陷入了自由爱情和封建世仇的矛盾之中。他们纯洁美好的爱情理想能否实现取决于他们的自由意志与周围环境斗争的结果,而整部戏则围绕这一冲突展开。

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代背景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统治时期,这是一个矛盾重重的时代,既有腐朽的封建思想,又有新的人文主义理念,两者不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是屈服于传统的封建统治,还是勇敢的追求真爱,男女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在这样两难的境地中苦苦挣扎。若选择去追寻爱情,就是藐视封建伦理道德,是不能被传统礼教所容忍的;若选择放弃爱情,就是违背自己的心意,有是不能被相爱的两人所接受的。最终,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是以坚定的信念,决然的选择了捍卫爱情,在劳伦斯神父的帮助下结合在一起。这本应该是他们新的生活的开始,可一直受到来自封建势力的打压,表现在小说里如提伯尔特的挑衅就是其中之一。不甘于就此屈服的罗密欧,试图化解两个家族的仇恨,打破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制压,还向他人宣称要像尊重自己的姓氏一样尊重仇人的姓氏。但是一人的努力还不能扭转两个仇视家族的对立的局面,他的宽容换来的却是不得已的决斗。罗密欧因决斗而被迫放逐后,留下了朱丽叶独自面对那令人窒息的压迫,不过爱情是给予了她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凯普莱特的逼婚,并反抗了父亲的逼迫。她借口表兄的死去令自己悲伤不已,无法成婚,又借口忏悔为契机,找到神父服药假死。在这对相爱的年轻人身上有一种无谓的反抗精神,在摒弃旧生活奔向新生活的过程里,不断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虽然是以双双殉情的惨痛结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但是他们的故事却感人至深。

三、打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意义

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所表现的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想,即把个性解放作为核心内容,认为追求个人的幸福便是人生的目的,肯定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莎士比亚所描绘的人物的形象是非常生动的、真实的,透过男女主人公面对的种种道德冲突、选择和思考,所反映出的是他们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中世纪腐朽伦理观的压迫下,勇敢地追求幸福生活的人生愿望。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公子和小姐,他们的思想对于封建贵族阶级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从莎士比亚对这两个主人公形象的刻画里,我们看到的是新旧两种不同思想无法融合的斗争性和矛盾性,以及人们对于纯洁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样的理想和追求也正是莎士比亚的希望和信念。男女主人公彼此间真挚的情感、忠诚的力量,以及对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精神,表现的都是封建社会瓦解时人们的基本状态。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依托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力量,或多或少的都反映了一定社会要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人文主义理想式的人物,陷入爱情和仇恨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处于痛苦和矛盾中,他们选择以积极的斗争的方式,去追寻自由和幸福,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只为捍卫来之不易的爱情,显示出的正是伟大的人文主义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以悲剧谢幕,两位相爱的年轻人最终没有在一起而是不幸的双双自尽。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结局。在整部作品之中,两位主人公是有朝气有活力的,他们以新的人文主义理念,在追求自由爱情和幸福婚姻的道路上不断抗争着,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重压,用年轻短暂的生命诠释了爱的真谛,感动着无数有情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恋情,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1]谭艳萍,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道德冲突[J],《文学教育(中)》 2010年11期

[2] 刘丽琼,浅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道德冲突[J],《作家》 2011年20期

[3] 景飞龙,试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道德冲突[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道德的科学解读 第4篇

水洁冰清——有德:党员要像水一样,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应立场坚定。水既为生命所不可或缺, 又为一切洗涤清洁所必需;它映射天空大地, 自己却无色透明。《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 性本善。”其实, 每个人一生下来时, 正如原水, 心灵纯洁无暇。然而随着渐渐长大, 几乎每个人, 尤其是担当了领导干部, 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 金钱美色, 美味佳肴, “小可一粟一毫, 大可金银珠宝”。而且各种诱惑对人的考验可能是每日每时、无处不在。那么,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 像水一样时刻保持清纯的本性, 面对诱惑不心动,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呢?首先, 要懂得珍惜。我们党员干部, 从一个普通人, 通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才走上领导岗位, 拥有今天的名誉、地位和待遇, 既是自身艰苦努力的结果, 又是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肯定, 得来实在不容易。然而稍有不慎, 一朝失去, 却又非常容易, 而且往往失而不可再得。所以一定要严以律己, 洁身自好, 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古有“公仪休不受鱼”的故事, 又有“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圣训, 抵御诱惑, 懂得正确取舍, 才有可能不因小失大, 不失去原有的名誉、地位和待遇, 做到“洁来还洁去”。其次, 要认清贪的危害。贪是万恶之首, 贪是断命之源。党员干部违法违纪, 虽经历不同、岗位不同, 方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但没有不是出于一个“贪”字:贪权、贪财、贪色。党员干部一旦有了贪心, 动了贪欲, 金钱铺路者有之, 色相诱惑者有之, 形形色色的诱惑恰如“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浪高过一浪”地奔袭而来, 要挡也是挡不住了, 何况还自甘沉没呢?所以, 我们必须勒紧我们思想和行为的缰绳, 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高度的警觉, 千万不能成了柳宗元笔下的阪虫, 行走时遇见东西就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 结果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终于使自己累倒在地。我曾经前往宁波市法制教育基地——黄湖监狱, 听取犯案人员的现身说法, 他们没有一个不对此追悔莫及, 可是“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呢?悔之晚矣。第三, 要防微杜渐。没有“小”, 就不会有“大”, 大错误都是由小错误开始、渐渐铸成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应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心正自然邪不扰, 身端怎有恶来欺?”有的人贪污受贿受到查处, 往往怨天尤人, 强调客观。事实上, 外因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内因, 还是我们自身。

水, 无论幻化为云、雨、雪、冰, 都不改其水洁冰清的本质。我们党员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 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思想防堤, 牢固立场, 才能保持纯洁的本质, 才能使任何诱惑显得苍白无力, 不攻自退。水涨船高——有义:党员要像水一样, 在不断前进的同时, 并能推动别人。涓涓细流, 汇成长江大海, 承载起大船, 推动万吨巨轮驶向大洋彼岸。党员干部也要如水一样, 在不断升华自己的同时, 厚德载物, 以利他人。笔者听过焦裕禄同志的故事, 学习过孔繁森同志的事迹, 还有许许多多基层党员干部的经历都耳熟能详, 他们都是在那些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孜孜不倦学习、勤勤恳恳服务群众。社会, 正是在他们的这些人的带动下向前发展的。

水到渠成——有法:党员要像水一样, 为积极向上的目标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

大禹治水, 疏而不堵, 是因为水流自有它自己的目标和轨道。九曲黄河, 多少阻隔, 即使关山层叠, 东流入海的意志和方向何曾有一丝动摇、改变。我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这过程有艰辛、有曲折, 而在实现终极目标的路途中, 又有许多现实目标亟待实现。正如党的十五大党章所定的那样:党的最终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党的现阶段的任务, 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探求自己前进的方向, 最终百川汇流, 以达理想之海。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 社会主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紧密联系中国国情,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建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上发生过错误, 但近30年来,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再从小到个人来看, 作为组成全中国庞大党员队伍中的其中一员, 我们也应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可以加强理论学习、制订工作目标,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水滴石穿——有勇:党员要像水一样, 知难而进, 遇到障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水至柔, 却又至勇。试看崖头滴水, 日日年年, 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 实以“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信念执著, 追求不懈, 令人肃然起敬。党员干部也应该有水一般的坚韧, 不怕苦、不畏难, “纵百次迂回, 万遭曲折, 还是向东啊向东”。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我们已经不需要再为一日三餐愁眉不展。然而新的困难又摆在我们面前, 诸如非常尖锐且敏感的房价问题、医疗改革、教育问题、贫富分化、劳资矛盾, 还有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而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有水一般的韧性, 面对困难戒骄戒躁、不屈不挠。在形形色色的困难面前, 我们从“府谷经验”看到了收入分配的新形式;从“神木医改”看到了医疗改革朝着中国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逐渐迈出步伐;从“温岭模式”看到了社会治理的新方法。

海纳百川——有道:党员要像水一样, 有容清纳浊的宽大度量, 用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水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 它通达而广济天下, 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 哺花花俏, 育禾禾壮, 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洗礼天地万物, 自茫茫苍穹落下万条丝绦, 荡涤世间尘埃, 任劳任怨, 殚精竭虑。有人把孔子的“水有五德”作过一个详细的解释——水, 因她常流不息, 能普及一切生物, 好像有德;流必向下, 不逆成形, 或方或长, 必循理, 好像有义;浩大无尽, 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 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 好像守法;量见多少, 不用削刮, 好像正直;无孔不入, 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 好像立志;取出取入, 万物就此洗涤洁净, 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处, 所以君子遇水必观。其实, 水的美德又怎么会是五德所能囊括的呢?江泽民同志曾提出过“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胡锦涛总书记也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 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这些思想、这些讲话, 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 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 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 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做到“上善若水”, 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李俊华.上德若谷, 上善若水——老子《道德经》之道德修养标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第5篇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教师道德主要是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的。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经受着共同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的表现。它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这是说,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尽责尽力。

教师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上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报酬,不计时间,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长年累月默默辛勤耕耘,为培养下一代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因为如此,人民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和赞扬。人们把教师比喻为用知识雨露浇灌幼苗并使之茁壮成长的“园丁”;比做吐尽最后一口洁白明净的纤丝,一心一意为人类谋幸福的“春蚕”;还比做将全部心血化为火焰,照亮了青少年心灵的“红烛”。如果说科学、技术事业及其他事业需要有人梯,那么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就是这部人梯的最初几级;人们常常赞美大厦的高大、壮观、但却忽略了根基,没有大厦的根基,大厦就会倒塌,而且根本不会有大厦。这“园丁”、“春蚕”、“红烛”、“根基”、“人梯”,就是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这种热爱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乐、甘为人梯的精神,正是高尚师德情感的表现。

⑵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于着色剂的科学解读 第6篇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赋予食品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食品着色剂有60余种,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食品天然着色剂和食品合成着色剂两大类。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明确规定了允许使用食品着色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或残留量,相应的质量规格要求也在逐步完善。同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识通则》(GB 7718)的规定,只要在食品中使用了着色剂就必须在食品标签上进行标识。GB 2760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安全评估的,无论是食品天然着色剂还是食品合成着色剂,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使用,不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从2015年的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结果来看,包括着色剂在内的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占不合格样品的24.8%,其原因是有些生产厂家不了解相关标准的规定,缺乏相应的技术管理;也有个别厂家为节约生产成本,或片面追求产品的感官效果而故意所为。

企业文化是科学解读出来的 第7篇

同心动力通过在中国企业的长期咨询实践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 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组织行为和组织形象。

由是, 我们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的本质特点:

企业文化产生于有效解决问题的认识, 并共享为全体的共识。

一个企业从成立到今天, 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而围绕这些核心的问题, 企业总是在关键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解决之道, 而解决之道又对企业成员的认识产生影响。关键的深刻影响往往成为企业的传奇式的典型故事, 被企业拿来验证“我们认识的正确性”, 成为企业的核心认知。正是因为这些认知被证实非常有效, 才会被大家所秉持并共享, 才能成为组织的群体共识。同心动力的案例中, 每个企业的文化成长史几乎都是由“我们如何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而连接起来的, 继而形成“这样想和这样做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是绝对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群体的信念”, 文化由此而生。

把解决问题当作企业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可以防止我们犯泛文化的认识错误。一些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之所以泛化, 简单的说就是没有从“解决问题入手”。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企业在成功解决问题之后, 一些解决问题的经典故事、心得往往会被企业宣传培训部门拿来用做教育新员工的教材, 用来例证企业文化的有效性。这些认识又会被视为企业基本信念和信条, 都会被企业有声望的人员 (领袖、管理人员、老员工、高绩效员工等) 反复告诫给新的员工——“这些是我们的根本, 千万要依照”。而新员工必须学习、领会并掌握这些游戏规则, 产生绩效, 以期获得企业的认可。一些“空降兵” (外聘人才) 到了新的公司往往不认同、不学习、不执行新公司的基本认识和信条, 这样的人才也往往无法生存在新的环境, 而被新公司的文化“弹”出去。所以拒绝习得企业文化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有害无益的。

企业文化是习得的, 也是我们观察到的定位企业文化的重要依据。老员工在叙述什么, 新员工在好奇什么, 管理人员在教导什么, 外聘人才在埋怨什么, 都能从各个角度来帮我们验证企业文化的真确性。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企业因为成功而产生的成功要素中, 有些是保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因素, 有些则带有偶然幸运或者神奇的色彩, 有些只能是短期的因素。但无论是如何成功的, 企业都会面临一个无法摆脱的问题:如何在外部快速变化和内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维系企业健康持续的生命?这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文化的关注点。哪些要素是必须保持的, 哪些是必须摒弃的, 哪些是必须提升和补充的。可以说, 持续发展是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核心, 企业文化如果过多关注那些产生短期效果的“策划秀”, 是根本不可能成为管理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企业拥有持续稳固的忠诚客户资源, 拥有协调一致、主动负责的高素质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拥有良好的担负企业公民责任的社会形象, 也拥有持续鼎力支持的出资者。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中, 使命的定位就是紧紧围绕创造一个和谐的、持续的、为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的主题。

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核心主张 (关键价值)

围绕企业管理, 我们可以展开很多层面, 而企业文化正是这些层面中关键价值的集中反映。从管理模块层面上看, 战略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 每个模块都有着自己的关键成功要素和要素背后的支撑观念;从管理等级层面上看, 则有股东的价值偏好 (如冒险还是稳健) , 企业创始人、企业决策者、企业高层管理者、企业中层管理者、一般员工的关键价值取向等;从业务层面上看, 有各个产品 (产业) 事业部的关键价值取向、各个分支公司 (机构) 关键价值取向等。这些价值要素, 都是形成企业文化 (最核心的价值认识) 的基础要素, 又是落实和深植企业文化的关键执行要素。

理解关键价值是理解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一环, 忽视企业的关键价值而谈企业文化, 往往走向海阔天空的纸上兵法。同心动力的每个案例也正是这样先洞悉企业所有的价值要素, 然后才对价值要素进行排序和甄选, 定位出企业最有价值的要素, 再确立企业的文化核心。

同心动力既通过案例实践, 有力地支撑了以上的文化认识, 同时又使众多案例在这些认识的主导下取得成效。

从项目的运作方式上看, 同心动力的案例也有一些共同的步骤:

1、对企业进行全面调研、评估和诊断。

2、形成清晰的、鲜明的、个性的、体系化的、利于执行的文化体系。

3、制定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提升实施规划和具体计划。

4、实现企业文化全面系统的深植。

长期的文化咨询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不在于文化是否丰富, 也不在于活动是否“有亮点”, 而是:

1、文化核心的清晰化

企业文化核心的清晰化定位是项目始终的要点和难点。文化核心必须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和主张,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要素的清晰定位, 是文化管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施关键点, 而不是空泛的口号和创意的“精美文案”。因此, 在企业现有的文化表现元素和内容上进行文化实证的科学评估, 在评估定位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优化整合, 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提升, 最终实现企业文化的清晰化、实用性和适用性, 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环节。

2、文化管理的系统化

文化管理的系统化是指整个项目从评估到定位、从实施到后期测评、从咨询团队到企业文化管理团队, 都在一个文化管理平台上统一运作。它包括前期文化评估和后期测评的量表标准化、访谈结构化和定位一致性, 也包含文化深植管理的系统性和流程化, 同时还涵盖文化管理者与文化咨询者的认知协同性、专业同步性和工作持续性。一个完整的文化管理体系构建是确保文化管理持续创造价值的重要保障。

企业文化管理的系统性还包括文化与战略、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流程、绩效、财务、营销、品牌等企业所有经营管理体系的全系统协同性。文化管理有自己的通道, 同时又必须与企业的所有管理相互支撑、匹配。

一个企业的文化构建与企业发展一样, 是不应该有终点的。我们有的客户的文化管理工作, 到今天为止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咨询的广度和深度了;我们的一些新的客户的文化管理工作, 由于咨询专业的深化和企业认知的强化, 很多也超越了预期的管理成效。这也是同心动力作为专业的企业文化管理咨询机构, 不断关注、研究所有新老客户的动因。

道德的科学解读 第8篇

一、多种节目形态的融合

脱口秀节目源于欧美, 最初是从广播中脱胎而出, 被称为“talk show”。“20世纪20年代广播节目和40年代电视节目主要对近期发生的新闻热点进行谈论评说, 娱乐型的脱口秀是伴随着西方商业电视的蓬勃发展而来的。1948年, 由艾德·萨文莉主持的一档娱乐型‘脱口秀’节目《小城大腕》, 开创了不谈政治、轻松聊天的节目时尚。”我国国内的谈话节目也是从学习欧美脱口秀开始, 但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 向来比较注重“talk”, 而不是“show”。近年的几档节目《波士堂》、《上班这点事》分别开创财经、职场脱口秀栏目, 使得原本枯燥的关于财经、商界、职场的话题, 以一种轻松娱乐的形式展现, 博得观众喜爱。

《天天向上》与以往的谈话节目不同的是, 它又融入了综艺节目的元素, 歌舞表演, 与嘉宾访谈、互动, 艺员的小短剧演出等等, 用这种大众化的娱乐元素吸引最大规模的受众, 以及此前已被电视脱口秀与综艺节目培养出来的目标观众, 多种节目形态的融合使得节目能够从一开播即受到广泛关注。

二、节目环节设置的创新

对于一档脱口秀节目来说, 节目流程的环节设置至关重要, 如何做到一环扣一环, 同时又不乏趣味和知识, 也是节目制作人最为关心的议题。

《天天向上》最初以班级的形式, 从主持人 (即班长) 幽默、风趣的传授中重温在学校学到的礼仪、道德知识, 而不是印象中学校刻板的说教。节目时长为两个小时, 分为四个环节。开场才艺歌舞表演, 之后第一个环节邀请嘉宾, 与第四个环节相似, 这两个环节主要是邀请演艺界或者在某一领域突出的人士, 通过他们的才艺表演, 与主持人的互动, 调节现场气氛。第二个环节《格格、阿哥学礼仪》, 模仿湖南经视曾制作的轰动一时的《还珠格格》, 每期设定一个主题, 通过艺员与嘉宾的夸张表演, 惯用后现代文化的拼贴、互文等手法, 来达到讽喻的效果。尤其特别的是, 在第三个环节中, 每期会有一个三分钟的“大师说礼仪”环节, 大师会根据在前一个环节中的不正之风或不文明行为, 每期说一个有趣的禅意小故事, 讲授礼仪文明知识。而耐人寻味的是, 此环节利用情景再现的方式, 让演员表演正确的礼仪举止, 背景被虚化为黑色或白色, 显然是一种有意凸显娱乐的手段, 让观众以一种娱乐的心态, 在娱乐中接受文明的教育。

三、偶像男子团体组成的主持群模式

节目主持人可以说是脱口秀栏目与综艺节目的重要元素, 《天天向上》栏目组打造了“全国第一支偶像男子团体”, 开设由八个人主持的大阵容, 可谓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中的“超豪华阵容”。同时这八位主持人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砝码。据有关资料统计, 湖南卫视的观众结构为女性观众略多于男性观众, 占观众总数的57%, , 15-24、35-44、45-54年龄段的观众比例较高, 其中15一24岁的观众比例远远高出了其他频道, 而这部分年轻观众也是与节目互动较强的群体。汪涵以其大气、理性、成熟的主持风格而成为湖南卫视“一哥”, 拥有许多的观众群;欧弟在台湾娱乐界也是当红主持人, 快男选手俞灏明自然吸引了一批快男的粉丝, 矢野浩二的加入使得栏目更加国际化。另外, 湖南卫视的主持群、超女快男资源丰富, 节目经常会邀请他们参加节目录制。由此可以看出, 主持人的选择与组合, 也是一个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的重要策略。

四、强势宣传与资源的整合利用

任何一个品牌产品, 都要依靠优秀的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媒体推广, 形成产业化运营, 湖南卫视依托强大的品牌效应, 创办自制剧、自制栏目, 成功举办超女快男等大型选秀活动, 拥有丰富的资源。除电视预告外, 利用新媒体的宣传无疑有重要作用。金鹰网为湖南台各电视节目的宣传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金鹰网上, 《天天向上》设有独家幕后、往期回顾、近期看点、栏目动态、媒体报道、网友评论等相应板块, 使观众随时可以了解有关最新信息。其官方博客从节目开播前就开始公布栏目预告信息, 并且能友情链接到各主持人、嘉宾、艺员的博客, 更新非常迅速。

《天天向上》的嘉宾往往会与《快乐大本营》、《背后的故事》、《勇往直前》等几个节目“资源共享”, 这种整合利用, 除了录制节目的方便, 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外, 更由于节目不同定位, 在对嘉宾的故事与才艺的挖掘方面不尽相同, 观众的心理期待也不尽相同, 因此, 强大的资源优势和优秀的制作团队也使其备受关注。

四、结语

目前,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综艺节目改革已走向深化, 媒体竞争也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 加之观众群庞大, 其欣赏水平与认知结构处于不断提升之中, 在这种状况下, 电视节目更需要不断创新与优化。《天天向上》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与资源优势脱颖而出, 也是其不断创新的结果。以娱乐博取收视率不应是最终目的, 只有做到寓教于乐, 带给受众视听享受的同时又能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实现良性发展, 才能促进电视文化的和谐发展。

摘要:《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新近推出的一档轻松娱乐的脱口秀节目, 在谈话节目的基础上加以变革, 加入各种娱乐元素, 冠以公益道德的整体外衣, 一时间成功突围。通过挖掘此节目的符号学运用, 借以探讨此类节目有效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天天向上》,脱口秀,娱乐符号

参考文献

[1]张婷.国内“脱口秀”节目现状[N]济南:青年记者, 2007, (08)

[2]布尔迪厄著, 许钧译.关于电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3]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解读 第9篇

人本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理论。它是对传统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 其经济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价值观;二是以人为本的资源、财富拓展观;三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激励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治国理政的过程中, 深刻总结人类发展历史,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 立足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实际,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点,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 以现实的每一个体人的发展为宗旨, 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论, 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回归, 而且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和治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归宿, 以是否更有利于人的存在和能否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及取舍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标准, 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第二, 围绕人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计经济制度安排, 以能否激励每一劳动者个人探索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作为评判经济社会制度优劣的根本尺度,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 努力创设人们公平竞争、平等发展, 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第三, 注重社会上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和保障, 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就政治意义而言,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 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切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四, 强调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人天关系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既注重人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 又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统筹兼顾、全面平衡、持续发展。

二、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 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 上层建筑的完善, 无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进程,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把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宗旨目标密切联系, 从人本思想出发, 赋予社会发展以全新的内容。其中, 人本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 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人为本思想。无论是三大文明的建设, 五个统筹的协调, 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 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始终围绕着人这一中心展开。

首先,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 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 且始终以人为中心展开,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社会生产要素看, 劳动者 (人) 是社会生产力中能动的、最终决定性的要素, 生产资料的手段的使用者;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 人是社会生产的主体, 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 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 社会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 总是以人为归宿。人类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既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 也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 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人的主导, 才使得经济发展与增长富于人性, 使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发展。它意味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 人不仅是发展的策动者、组织者, 而且是发展的衡量者、受益者。物质财富的增长, 精神道德的完善, 人类文明的延续, 无不围绕着人来进行, 离开了人, 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其次, 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 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 实现更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尺。资本主义传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已受到人类的批判与唾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中心, 以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较好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协调, 人与社会的同步, 意味着自然、社会对人的三种价值增值。在作为人类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人们通过实践方式的改善, 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转变, 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对人的价值增值。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集团之间的关系上, 人们通过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人存在的方向转变, 即社会关系的改善, 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人存在的价值增值。在个体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与理想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上, 通过上述两种转变, 即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的改善, 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值。这三种价值增值就是作为发展一般的基本内含。不言而喻, 这些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人化以及与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这种互动过程的产物, 归根到底, 也都是人们实践方式改善的结果。离开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 离开人的价值取向与存在方式的价值增值, 就无所谓前进与倒退, 自然也就无发展可言。所以, 从根本上讲, 科学的发展无非是人们实践方式的改善, 无非是人们从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值。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推崇, 现代化进程的组织和制动, 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导向的。可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把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由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二) 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为了人, 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因此,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一切以满足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保障和实现人的利益, 满足人的需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化做现实的动力, 发动更多的社会成员支持和参与改革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使人们从不断得到的实惠中体验发展进步的乐趣, 激发自身的才智和潜能, 使社会主义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 是中国社会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整体趋好的同时, 随着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聚集转变, 社会阶层结构从单一到多元转变以及人们的社会需求从生存到公平的转变, 社会分化急剧加速, 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 贫富分化、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干群冲突等经济社会中的困难和问题也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这些矛盾产生和延续的根源在于我们过去发展观上的严重偏差:长期以来, 一些决策者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的出现了背离, 为了自己的政绩形象, 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类发展的最基本形式, 忽视了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 以致增长与发展背离, 经济与社会冲突。因此, 只有彻底更新发展理念,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始终以人的发展状态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标志, 一切以人为中心来开展我们的经济社会活动, 用“让社会各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和谐相处”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有效消除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充分调动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参与改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丰富与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实现了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它赋予发展以新的“人文关怀”, 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的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发展观, 推动了发展观上的进步。因此, 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以人为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理念, 才能在新世纪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创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一) 正确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 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 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 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历史与现实表明, 一方面, 人的存在是基础性的, 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经济活动, 自然也就无所谓人们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善即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人们更好地存在, 在于满足每一个人对其尽可能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 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变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人始终作为主导者和归宿者而存在。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 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 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 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 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不断拓展对自然诸物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乃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 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财富的根本动力。

(二) 充分重视人的价值,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如前所述, 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产生来自于其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的一系列复杂需要与其行为动机之间的关系, 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 (Abraham.h.maslow) 曾将人的这些复杂需要, 按其优先次序排成梯式的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 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 而随着人越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 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不断实现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造, 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的社会, 在这个新型经济制度下, 人人都成为劳动者, 而且“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由于以人为目标, 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其经济运动的必然归宿点消费相重合, 在劳动还普遍成为人们谋生手段的条件下, 劳动者个人的劳动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兴趣偏好和一定的经济利益预期为基础的, 因此, 只有更加重视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目前, 我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者的整体需求层次还不高, 在劳动者的需求满足上必须优先保证劳动者充分的就业率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提高, 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如此, 在当今中国社会, 以人为本的实现还必须从作为社会变更发展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的政府入手,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一方面, 要积极扩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政权;另一方面, 在政府决策的执行过程中,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人性化管理。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又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 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只有政府真正的为人民着想, 切实为人民服务, 才能使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展现。

(三) 认真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充分尊重个人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 就其本性来说, 具有个人性 (利己性、私) 和社会性 (利他性、公) 两重心理。每个人在同一经济生活中, 都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的一面, 又有投身公共社会利益的一面。在一个极端自私的社会环境里, 会压抑人的社会性, 进而会挫伤人的创造性与献身精神;相反, 在一个没有个人利益只强求人们一心为公的环境里, 会压抑人的个性, 进而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和进取性。这一特质, 要求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两块天地”。这样, 人性 (个性和社会性) 、人的劳动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价值方可充分实现, 从而人的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能有效实现。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国家、集体、个人三种不同的经济人格分别代表着不同层面的利益, 它们是平等自立、相互依存、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充分尊重和保障三者利益的现实独立性, 特别是尊重和保障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 才能有效调动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确保国家、集体利益的不断增长。因此, 激励劳动者个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促进以劳动者个人为基础的多层次独立经济人格的形成和相互协调, 乃是现阶段加速经济、社会成长和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所在。

(四)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较好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 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善、气氛良好,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开明。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激发活力、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围绕人的权利、需求来制定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只有确立寓富于天、天人共富的思想, 才能赢得生态环境、国民经济、人类自身三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注重社会的文明进步, 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经济成长的乐趣,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只有使社会文明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 才能逐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 防止社会结构的失衡, 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 使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 发展的本质是人, 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注重人的发展, 必须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原、为动力、为核心、为目标, 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新世纪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1

[2].李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M].北京:人民出版, 2004, 6

[3].巫继学.人本经济学宣言.人本经济学论坛网

[4].张万铎, 胡敬萍.人本论的经济发展观.经济学家网

[5].陈惠雄.我的人本经济学理论观点.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6].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道德的科学解读 第10篇

《日出》创作于1935年, 是戏剧大师曹禺 (1910~1996) 的代表作。主人公陈白露是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女性, 受过良好的教育, 因第一次失败婚姻的挫败而堕落, 成了名噪一时的交际花。但慑于残酷而黑暗的社会, 最终服毒自杀。从曹禺的个人经历来看, 他本人对女性精神世界有着极其细腻真实的体验和把握。女性主义思想对曹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陈白露的塑造是作者表达女性主义思想最为突出的地方——在压抑的现实世界, 女性走出桎梏, 摆脱厄运, 冲破束缚, 颠覆了传统的女性自我迷失的观念。曹禺将《日出》的根源植入中国社会的土壤, 给予传统家族文化有力的颠覆, 对男尊女卑的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二、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 可区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两者的统一, 即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在玛格丽特和陈白露生活的时代, 是典型的男权社会, 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或是供男人消遣的商品。她们没有话语权, 没有经济地位, 只能被动的接受并恪守社会性别体系为她们制定的道德规范, 只能依附与男人, 靠男人的施舍过活。一旦她们打破了这种传统性别模式上的两性关系, 即像玛格丽特和陈白露那样“堕落”, 就会成为社会所唾弃的“动物”。所以, 就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按照当时的社会道德评判标准来看, 根本是不符合群体道德意识或当时社会或阶级要求的道德品质, 是道德败坏。

女性主义理论诞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生存的目的必须以自我实现、自我潜能发展为优先。不再认同有利于男性的父权的意识形态。她们主张妇女的受压迫是所有种族的、经济的、政治的压迫根源, 必须加以根除。女性自我意识就是女性对自身作为人, 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对于男权社会, 其表现为拒绝接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定义, 以及对男性权力的质疑和颠覆;同时, 又表现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 审视女性心理情感和表达女性生命体验。玛格丽特和陈白露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在“姐妹情谊”, 即她们非常关注身边的女性同胞的生存状况, 并为之而牺牲自我利益甚至付出爱情甚或生命的代价。这是对女性自我意识长期受压抑的挑战, 也是对男权主义的解构。

三、两位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道德意识觉醒体现在“姐妹情谊”方面。女性的“姐妹情谊”是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后现代女权主义运动中兴起的一个理论术语, 意指女性与女性之间那种基于维护共同利益、反抗男权文化的特殊亲密关系。这种特殊亲密关系不仅包括情感、精神、心灵上的共鸣, 也包括女性之间的性关系。在《茶花女》和《日出》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姐妹情谊”主要是情感、精神和心灵上的共鸣。正如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妹妹的婚姻幸福所做的牺牲和陈白露为了保护小东西免遭迫害时的挺身而出。玛格丽特为了真正的爱情做出果断的决定:卖掉所有的东西, 和阿尔芒一起到乡下生活, 丝毫不留下过去的痕迹。阿尔芒惊讶于玛格丽特的巨大变化:她不再是我以前认识的姑娘了。凡是能让我回想起我遇到她时有关她的生活的一切情况, 她都避免出现。她给我的爱和关心, 是任何一个妻子和妹妹都比拟不了的。她改变了谈吐, 就像跟从前的挥霍诀别一样。四个月前她以奢侈和丑事让人议论纷纷。 (P154) 正当玛格丽特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阿尔芒父亲的一道杀手锏迫使她放弃了这一切。阿尔芒的妹妹因为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的关系会失去来自“体面家庭”的婚约, 从而丧失正当女孩子的美好前途。同为女性, 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去牺牲另一位女性的幸福, 所以玛格丽特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爱情, 并且自我感觉到道德意识的升华:她的选择在她心中唤起了崇高的思想, 感到了自己的价值, 并且使自己产生从未有过的圣洁的自豪感。同样, 陈白露在得知并目睹“小东西”的不幸遭遇后, 毅然决然的收留了她。在地方大财神也是黑帮头子金八爷手下一群地痞流氓即将破门而入时, 她和他们斗智斗勇, 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小东西”, 并认她做了干女儿。陈白露虽沉湎于放荡的高级妓女生活, 却未失去良心和正义感。为了帮助同楼的孤女“小东西”逃避蹂躏, 她可以豁出性命。

两位女性的做法具有反叛意识和颠覆力, 她们以极强的女性主体意识与父权制进行着抗争。作者在传统的女性气质上赋予她们男性的气质——理性和理智相结合。如此的结合, 超越了二元对立, 可以被视为对主流的父权文化权威的挑战。

摘要:本文对文学史上两部戏剧作品《茶花女》和《日出》的主人公玛格丽特和陈白露从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她们各自基于姐妹情谊的道德意识觉醒对男权社会的解构和颠覆, 为读者呈现妇女这一弱势群体从缄默的他者走向主动言说的他者的变化历程。

关键词:女性主义,姐妹情谊,玛格丽特,陈白露

参考文献

[1] .Butler, Judith.Gender Trouble:Feminism andSubversion of Identity.Trans.Song Sufeng.Shanghai: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9.

[2] .詹春娟, 颠覆背后的含混-论温顿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当代外国文学, 2012年第3期P117-124.

[3] .祁亚平, 双重“他者”的压迫与颠覆——《舞动卢纳萨节》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当代外国文学, 2012年第3期P136.

[4] .《茶花女》, 郑克鲁译, 译林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水闸措施下一篇:煤矿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