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范文

2024-05-23

建筑范文(精选12篇)

建筑 第1篇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 后传播到欧洲其它地区, 形成带有各自特点的各国文艺复兴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认为, 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 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 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 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 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

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师绝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虽然有人 (如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 在著作中为古典柱式制定出严格的规范。不过当时的建筑师, 包括帕拉第奥和维尼奥拉本人在内并没有受规范的束缚。

欧洲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一

他们一方面采用古典柱式, 一方面又灵活变通, 大胆创新, 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 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等, 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

在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形式都比以前增多了。建筑师在创作中既体现统一的时代风格, 又十分重视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总之, 文艺复兴建筑, 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

欧洲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二

一般认为, 十五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的建成, 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而关于文艺复兴建筑何时结束的问题, 建筑史界尚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学者认为一直到十八世纪末, 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属于文艺复兴建筑时期。另一种看法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到十七世纪初就结束了, 此后转为巴洛克建筑风格。

意大利以外地区的文艺复兴建筑的形成和延续呈现着复杂、曲折和参差不一的状况。建筑史学界对其它各国文艺复兴建筑的性质和延续时间并无一致的见解。尽管如此, 建筑史学界仍然公认, 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文艺复兴建筑, 对以后几百年的欧洲及其他许多地区的建筑风格都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2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多层公寓常用标准单元。一些公寓底层设商店, 楼上住户有阳台。这种形制同现代公寓也大体相似。从剧场、角斗场、浴场和公寓等形制来看, 当时建筑设计这门技术科学已经相当发达。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写的《建筑十书》就是这门科学的总结。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 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 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巴拉丁山上的弗莱维王朝宫殿主厅的筒形拱, 跨度达29.3米。万神庙穹顶的直径是43.3米。公元一世纪中叶, 出观了十字拱, 它覆盖方形的建筑空间, 把拱顶的重量集中到四角的墩子上, 无需连续的承重墙, 空间因此更为开敞。

把几个十字拱同筒形拱、穹窿组合起来, 能够覆盖复杂的内部空间。罗马帝国的皇家浴场就是这种组合的代表作。

古罗马城中心广场东边的君士坦丁巴西利卡, 中央用三间十字拱, 跨度25.3米, 高40米, 左右各有三个跨度为23.5米的筒形拱抵抗水平推力, 结构水平很高。剧场和角斗场的庞大的观众席, 也架在复杂的拱券体系上。

拱券结构得到推广, 是因为使用了强度高、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的火山灰混凝土。约在公元前二世纪, 这种混凝土成为独立的建筑材料, 到公元前一世纪, 几乎完全代替石材, 用于建筑拱券, 也用于筑墙。混凝土表面常用一层方锥形石块或三角形砖保护, 再抹一层灰或者贴一层大理石板;也有在混凝土墙体前再砌一道石墙做面层的作法。

欧洲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一

古罗马建筑的木结构技术已有相当水平, 能够区别桁架的拉杆和压杆。罗马城图拉真巴西利卡, 木桁架的跨度达到25米。公元一世纪建造的罗马大角斗场, 可容五万观众, 只用了5~6年时间就建成了。它建在一个填没的湖上, 但地基竟没有明显的沉陷。

公元二世纪中叶建造的巴尔贝克太阳神庙, 周围45根柱子, 每根高19.6米, 底径2米, 都是用整块花岗石加工而成的。在神庙后墙8米高处, 砌有三块各约500吨的大石块, 可见当时起重能力之大。

公共浴场一般都有集中供暖设施。从火房出来的热烟和热气流经各个大厅地板下、墙皮内和拱顶里的陶管, 散发热量。据维特鲁威《建筑十书》记载, 剧场的座位下埋有铜质的共鸣瓮, 以改善音质。此外, 至迟在公元1世纪中叶, 已经在窗上安装几十厘米见方透明度很高的平板玻璃。除了在首都罗马城集中了古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以外, 帝国各地都有水平很高、规模很大的各类建筑物。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 大型建筑物的风格雄浑凝重, 构图和谐统一, 形式多样。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 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 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 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 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罗马第度凯旋门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 使之更有适应性。最有意义的是创造出柱式同拱券的组合, 如券柱式和连续券, 既作结构, 又作装饰。帝国各地的凯旋门大多是券柱式构图。出现了由各种弧线组成的平面、采用拱券结构的集中式建筑物。公元2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郊外的哈德良离宫, 是成熟的实例。

欧洲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二

公元四世纪下半叶起, 古罗马建筑潮趋衰落。十五世纪后, 经过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古典复兴以及十九世纪初期, 法国的“帝国风格”的提倡, 古罗马建筑在欧洲重新成为学习的范例。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20~30年代。

古罗马建筑的书籍和图画在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意大利索来《罗马古城舆图》画册3卷, 存放北京耶稣会图书馆。1672年, 意大利传教士阿莱尼带两册《广舆图说》到中国。这些书里有罗马角斗场、浴场、神庙和罗马街市的图画。此外, 十七世纪初北京耶稣会图书馆里有过三册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但古罗马建筑对中国建筑没有发生实际影响。

3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 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代表作-英国议会大厦。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 提倡自然主义, 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欧洲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建筑一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 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 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 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浪漫主义代表作-圣吉尔斯教堂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 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 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英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 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欧洲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建筑二

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大体说来, 在英国、德国流行较早较广, 而在法国、意大利则不太流行。

建筑 第2篇

建筑高度

坡屋面取平均,平屋面不计女儿墙,多种形式的屋面分别算取最大值,台阶式地坪: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出口+沿建筑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分别计算建筑高度。局部突出的设备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1/4不计入建筑高度。住宅建筑:底部净空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地下半地下室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1.5m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建筑层数按自然层确定,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1.5m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2.2m的自行车储藏室敞开空间、屋顶局部突出的设备用房等辅助用房不计层数

建筑分类

h≤24m为单层,24<h≤50为高二类,h>50为高一类

耐火等级 NHDJ 高层、地下只能一级

防火间距 特性: 不限:

1、较高防火墙

2、较低一二级+较高外墙高出15m及以下范围内防火墙

3、高度相

同+两座一二级+任一防火墙+屋顶不低1 减少:

1、较低一二级+较低防火墙+屋顶无天窗+较低屋顶不低1=单多≮3.5,高层≮4

2、较低一二级+较低屋顶无天窗+较高15m及以下范围内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符合标准的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

3、两座单多层+相邻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可燃性屋檐+无防火保护的门窗

洞口不正对+门窗洞口面积之和≤相应外墙面积的5%=防火间距按规定减少25% 共性: 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符合相关规定,防火间距仍不应减少。室外变配电站,与甲乙厂房、堆场、可燃液体储罐25,与其他建筑10,液化石油储罐35

平面布置

锅炉房、变压器室、高压变容器、多油开关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时,1F、-1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柴油发电机房可布置在1F、-1F、-2F,与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邻。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确需贴邻防火墙且不贴邻人密场所。附设建筑内时,和人密场所上下左右不贴临,并符合下列规定:

1、-1靠外墙,常压负压燃油燃气锅炉房可-2,常压负压燃气设置在屋顶时,要求距安全出口距离>6m,相对密度≥0.75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锅炉房内的储油间和锅炉房的分隔:3隔墙+甲级门

锅炉房等与建筑的其他部位分隔:2+1.5+甲级门+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商店不应设置在-3及以下楼层,地下或半地下营业厅不应经营储存甲乙类火灾性物品 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民用建筑内严禁附设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储藏间。

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当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人数之和≤50人,且每层建筑面积≤200时,高出部分可设置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建筑内的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

2.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

3.3.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 4.4.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要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疏散宽度:单多层:疏散出口/门≮0.9,疏散楼梯≮1.1,疏散走道≮1.1 高层医疗:首≮1.3,单面≮1.4,双面≮1.5,疏散楼梯≮1.3 其他高层:首≮1.2,单面≮1.3,双面≮1.4,疏散楼梯≮1.2

楼梯间: 裙房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封闭楼梯间

一类高层公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防烟楼梯间

室内地面与室外设计地面地坪高差>10m或地下三层及以上的公共建筑地下半地下---防烟楼梯间

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间应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

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

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

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

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可燃液管道 ;

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防烟楼梯间: 室外楼梯:

1.平台和楼梯段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 ;

2.外墙通向室外楼梯的门为向外开启的乙级防火门,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开启后不得占用楼梯平台有效疏散宽度 ;

3.楼梯扶手高度不低于1.1m,楼梯净宽度不小于0.9m,楼梯倾斜角不大于45° ; 4.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金属梯: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

高度大于10m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应设置通至屋顶的室外消防梯。室外消防梯不应正对老虎窗,宽度不应小于0.6m,且宜从离地面3m高处设置 消防电梯: 一类高层共建和h>32的二类高层公建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1、地上部分设置了消防电梯

2、埋深>10m且总S>3000 避难层:

建筑高度>100m的公共建筑,>100m的住宅建筑(5.5.31),应设置避难层 1.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 2.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下 3.避难层的净面积应满足设计疏散人数的避难要求,宜按5人/㎡计算。4.避难层可兼做设备层。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其中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应集中布置,设备管道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护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区的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确需直接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区出入口的距离≮5m,且应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区不应设置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不应开设除外窗疏散门之外的其他开口。5.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

6.应设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 7.在避难区(间)进入楼梯间的出入口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8.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直升机停机坪:

建筑高度>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2000㎡的公共建筑,屋顶宜设置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屋顶平台上时,距离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不应小于5m 2.建筑通向直升机停机坪的安全出口不得少于2个,每个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9m 3.四周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并应设置应急照明 4.适当位置应设置消火栓 5.其他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航空管理有关标准的规定

室外消火栓 可不设:居住区人数不超过500人且建筑层数≤2层

室内消火栓 高层公共

单多层:V>5000的车站码头机场候车建筑、展、商、旅、医、图,特甲等,>800座的其他剧场,>1200座的礼堂、体育馆。H>15或V>10000的办公、教学及其他

建筑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改进

0.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能耗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比如在建筑方面人们对建筑本身的选择,另外还有对周边环境要求。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降低能耗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建筑设计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发展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带来的污染,比如噪音污染,给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是迅速发展、竞争激烈,建材的消耗也迅速增长。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使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推进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噪声的实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1.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1.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1.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2.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2.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2 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2.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2.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结语

总之,为了减少建材的消耗,也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各建筑企业一定要研究节能设计,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发节能建筑,把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提高到世界更高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樊丽军.浅析加速建筑节能实施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01,(4).

[2]徐东环.浅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建筑工程,2005,(2).

浅谈建筑物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 第4篇

一、建筑节能和建筑造价

1. 建筑节能的含义

目前我国的总能耗中, 建筑能耗占的比重非常大, 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三大耗能大户之一。我国的建筑规模大, 能耗高。因此, 我国进行建筑节能的潜力十分大。而所谓建筑节能, 指的就是在建筑生产材料、使用、施工等过程中, 在达到相同目的或者同等需要的条件下, 尽量地降低能耗。

2. 建筑造价的含义

建筑造价指的是在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时所花的费用, 也就是从开始筹建到竣工这个工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费用, 建筑造价一般包含了购置设备工具的费用、预备费和税金、建筑安装的费用以及工程建设的其他费用。

建筑工程造价一般分为建筑项目总造价、单项工程综合造价以及单位工程造价。

目前,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并不完善, 许多造价的管理理念都无法适应国家政策的发展方向, 很多高校都没有开设这个专业。

3. 建筑节能和建筑造价之间的关系

(1) 建筑节能和全过程成本

所谓建筑工程中的全过程成本, 指的是建筑工程使用寿命期内和一次性建造成本的消耗、维护等成本的费用总和。近几十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速, 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目前在建造工程时, 只注重满足简单的需要以及眼前的利益, 并没有相应的责任感, 导致我国资源的大量浪费。在管理上, 建设工程并没有对项目成本和使用进行控制和规划, 因此我国建筑大多数都没有实行建筑节能。虽然建筑节能的目标没有很好的实现, 但是也充分说明了我国进行建筑节能的潜力是十分大的。控制建筑的全过程成本是发展建筑节能最好的方式, 因此就需要跟踪控制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成本, 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基础, 从而也促进了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节能和建筑造价管理互相适应

只有所有人都参与和重视建筑节能, 才能实现建筑节能。目前对建筑节能的推广并不多, 导致很多人都不了解建筑节能, 认为建筑节能会增加个人的经济负担。

建筑节能改善了室内的环境和建筑功能, 在建造中需要一些性能较高的材料, 这增加了建筑成本。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 建筑节能都是利大于弊。想要实现建筑节能, 就必须要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成本控制, 让各个环节都能够物尽其用。在全过程造价的管理中, 要结合实际, 创新造价管理的方法。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建筑节能的效果, 目前我国造价管理的方法并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政策。因此, 必须要对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改革。

二、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和措施

在建筑过程中,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用最小的能源和有限的资源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内容。而要达到建筑节能, 除了开发节能材料和再生能源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外, 也可以对能耗系统的效率进行提高, 从而让终端能源的使用量得到降低。

目前, 我国建筑在能源方面十分浪费, 而且我国能源生产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建筑耗费能源的速度。若是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那么我国将不得不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这样一来, 对人力和物力的耗费将会更多。所以, 要提高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效率, 从而让国家能源紧缺的情况得到缓解,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 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

对建筑节能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 提高对外墙、门窗、屋面等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2) 降低对制冷、照明等设施运行的能耗;

(3) 对新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对建筑节能采取相关的措施就会提升建筑造价, 节能建筑的造价比非节能建筑的造价成本要多10%, 屋顶、外窗以及屋顶这三大部位是节能投资主要花费的地方。有关研究表明, 六层框架建筑是一道分水岭。超过六层后, 建筑成本会不断的降低。从整体来看, 建筑节能对材料和施工成本费用的增加并不多。节能建筑除了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还能节约居住者的使用成本, 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实现建筑节能的措施

(1) 树立“全过程成本”的管理思想

所谓全过程成本, 指的是建筑物在整个使用和一次性建造成本中的维护运行、消耗成本的费用总和。也就是说, 节能建筑的成本由使用成本和建造成本两部分组合, 主要涉及到施工方、适用方和建设方;建筑全寿命可以分为使用期和建造期两阶段;从内容来看, 包含了节水、节材、智能化技术等;专业方面涉及到复杂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节能建筑所需要的投资资金也更多。如今的造价管理已经不适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因此必须要树立“全过程成本”的管理概念, 对行业的变化信息要及时收集、反馈, 同时对于工程造价要做到透明化、完整化、准确化。

(2) 建立造价管理体系

树立“全过程成本”的理念后, 要对节能建筑的工程造价内容进行大力改革, 对建设节能建筑需要的费用定额、预结算定额等进行完善。建立一种适合节能建筑工程造价的费用管理以及经济核算体系,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的选择要适合当地的节能建筑。同时对于适合当地节能建筑的技术、材料、设备等要广泛地进行应用且推广, 从而为建筑造价提供合理的技术和经济体系。

(3) 提高建筑造价的管理水平

在造价管理工作中, 服务意识要提高, 还要适时地改变工作方式。建立设计、监理、造价等方面的建筑造价信息互动和监管平台, 让事后监管转向事前控制。对政府机构的信息优势要充分的发挥, 对国家建筑节能的方法和政策要进行宣传, 将以往的静态管理转换成动态控制。按照节能减排的要求, 构建适合当地节能建筑工程的经济体系, 从而用主动服务代替被动管理。

三、结语

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就是进行建筑节能, 虽然节能建筑的建筑造价高于普通建筑, 但是节能建筑所带来的好处是长久性的, 也高于增加部分的造价, 节能建筑对人们生存环境中的资源节约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 要运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对建筑造价和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 让两者相互融合、适应。从而让建筑造价在建筑节能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目前, 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的重中之重, 建筑节能的关键是节约成本。本文对建筑物建筑节能和建筑造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从而让建筑节能的工作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造价管理,建筑成本

参考文献

[1]陈秋婷.建筑节能与建筑造价管理分析[J].房地产导刊, 2013 (05) .

建筑 第5篇

清初修建活动:“康熙甲寅之变,兵燹为灾,庙屋几毁。制府邺园李公视师于衢,捐俸力谋鼎新。”[6]“国朝康熙二十一年,博士衍桢集资重修。”[7]晚清及以后的新桥街家庙修建活动:“合钱一万八百有余串,遂撤旧宇,起新宫—经起于元年十二月,讫工于三年四月”[8]。光绪八年金衢严道桑树勋饬三属官绅也对博士署、大成殿、大成门也作了一定规模的整修。1946 年衢州绥靖主任公署借驻办公并对孔氏家庙略作修葺。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整修南宗家庙,于 1996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衢州孔氏南宗与江南祠堂建筑功能延变与建筑形制发展宋代时期

赵汝腾在《南渡家庙记》详细记述了孔氏南宋家庙的主体建筑、规模及其布局,“规制比于曲阜”、“对庙门而中为玄圣殿,西为齐鲁,后为郓国,祠沂泗二候于庑之东西,又别为室,以祠袭封之得祠者。后

为堂,日思鲁,俾之合族讲学,且以志不忘阙里之旧也。堂之东亭日咏春,以憩四方之士,仰止高山,低回而不能去者,为屋二百二十有五楹。”屋宇总数约为当时山东曲阜孔庙的三分之二左右,主体建筑包括有:庙门、玄圣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和东、西庑等,称其奉指按“常定制”营建。《孔氏祖庭广记》有一“宋阙里庙制”图,反映了当时庙门规制:头门、书偻和仪门[9]。宋代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与山东曲阜孔庙相比,主要区别有二:一是山东曲阜孔庙有专祠奉祀孔子父母,山东曲阜孔庙的齐国公殿和鲁国夫人殿位于孔庙正殿的西面并自成一个院落;而衢州宋代菱湖家庙并没有设置专祠,只有配祀于西庑;二是衢州宋代菱湖家庙有思鲁堂,是“合族讲学”之场地,也取“思鲁”之名,让子孙世代不忘“阙里之旧”。值得注意的是,据《南渡家庙记》,孔庙西侧设计有“家祠”。“祠袭封之得祠者”,应该是祭祀历代袭封衍圣公神主之所,从当时的平面布局来看,孔庙在左、家祠在右前,族人居住区在右后,这符合宋代重文、重祠的营建思想观念(见图 1)。元代、明初期

明初期崇文坊家庙由同知萧显修拓移,建筑有前殿(即正殿)、寝殿(即郓国夫人殿)及东 房,并“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由于元代、明初期,衢州孔氏让爵后失去袭封待遇,也并没有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崇文坊家庙大殿前厢房“东以待渴庙之宾,西设教读以训孔氏子孙”,即将

作为私塾之地。崇文坊家庙具有祭祀、教育两重功能,是一种浓缩的文庙建筑:作为家庙,崇文坊家庙限于民间性建筑,规模较小,东 由传统的配祀功能转化为接待、家学功能。

《礼记中庸》称唐贞观四年(公元 630 年)“诏令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庙学合一”成为后来的定制。从“建大成之门与殿相称”一话来看,大成门成为当时的流行俗词,与其对应的“大成殿”符合以下观点:正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唐代时称为文宣王殿,到了宋代,由于赵徽宗尊崇孔子,取“集先圣先贤之大成”之意,将其更名为大成殿。(见图 2)明代中期

根据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10]推测,明代中期新桥街家庙“规制宏敞”,此次营建的主要变化有四:一是“界为二区,缭以高垣,立庙于东,作廨于西,外建二门,以别庙、廨”。即以门、墙分隔出“左庙右廨”的格局。现存孔庙内有石碑刻有明代的《诏建衢州孔氏家庙》图见证了这一点。二是增加了许多祭祀建筑,如东侧的恩官祠(后称报功祠)、启圣祠、西侧的袭封祠、六代公爵祠等,这显示出它集合明代的宗族制度,称“妥灵有地,收族有方,凡庖、湢、燕、集之所,无弗焕然者,而庙始备矣”。三是孔庙中轴线大成殿后面的寝殿为一楼阁建筑,上称思鲁阁,下称“燕居”。四是孔庙西侧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廨署(俗称孔府)功能多样,主要为五经博士的办公与生活所用,主要建筑有:孔圣先宗门、翰林公署(即大堂)、尼山嫡

派、圣泽楼(即书楼),楼后围墙外还有一咏春亭。博士廨署中的圣泽楼(即书楼)是传统“左庙右学”礼制的部分反映,与元代文庙有一定关联:元大德六年(公元 1302 年)建文庙,国子监(即太学)建在庙西,北建崇文阁藏书。但孔氏南宗家庙没有供祀文昌帝君,也没出现有文昌阁魁星楼之类建筑。(见图 3)清代初期

康熙《衢州府志》有一“孔氏家庙旧图”,它一方面表明康熙年间家庙建筑的“左庙右廨”总体布局尚未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表明,清代初期时“孔氏家庙”的“左庙右廨”中的“左庙”功能进一步得到强化,即头门(先圣庙门)与大成门(仪门)之间的空地东西两侧都设置了围墙及大门,其实质上是强加了东西两轴线,孔庙真正实现了中、东、西三条轴线外加一“廨”轴线。(见图 4)

孔氏南宗与江南祠堂建筑艺术的关系建筑特征

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多为二层楼,寝堂为三层楼五开间,其规格比现存江南民间祠堂略高。江南明代祠堂的寝堂多有二层,如建德叶氏支祠、徽州宝轮阁等。康熙《衢州府志》有一“孔

氏家庙旧图”多为一层楼,其规格比现存江南民间祠堂相符:江南清代祠堂大部分平面为正方形,面阔五间,多为矩形,除局部次间、梢间采用穿透式外,正间多采用抬梁式,以便活动。建筑布局形制

虽然道光以后的孔庙依不同的祭祀功能设置三条主要主轴线,这是以大成殿为主的空间布局方式,并将三组功能不同的建筑群所形成的主要院落沿着南北纵深轴线串联布置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明代正德十六年的《衢州重建孔氏家庙碑》中的图示更加符合江南许多“大门加两小门”的建筑格局,明代孔氏家庙是江南早期建筑布局的最早图证。江南许多祠堂主体建筑均分布在一轴线上并通过厢房、走廊串接。主要建筑形制有对合式、回字型建筑两种,前者多为前后二、三进夹厢房天井组成,后者有前厅、享厅、寝堂、过廊和内天井构成,即在中轴的主建筑外围加侧屋、庑屋,形成一个“回”字,如明代芝堰孝思堂、长乐金氏大宗祠、兰溪女埠章氏家庙。这两类建筑与孔氏南宗相比,对合式建筑较为紧凑,回字型建筑类同于孔氏南宗的中轴线部分。只不过民间的祭祀的要求远远没有孔氏家庙的复杂,孔氏家庙的东西两侧轴线中的祭祀建筑在民间得到了整合,即明代未期开始,民间祠堂正堂两侧的庑廊设计成一排以“间”为单位的祭祀功能区(如金华兰溪长乐村金大宗祠),这不能与孔氏南宗以“栋”为单位相比,从而也不能显现左右两侧的活动轴线。

家庙、住宅、文庙、学堂位置关系

南宋菱湖家庙位于“宅之左”,江南大部分祠堂建筑也是如此,如《季氏祠堂碑记》记载,明代永嘉季氏祠堂“祠建宅东,地临水面山,正堂峻翼,应以曹门,两庑廊轩,四周垣墙而通衢绕之”。到了明代中期正德年间,新桥桥孔氏家庙趋向复杂化,即初步形成东、中、西三条轴线,中轴线已形成一文庙建筑群,对向界开外,具有某种官方性质,而东路则更是一个私密场合,是一个家祠,西路日渐转化为学堂。到了明代晚期,学堂也是祠堂营建位置的重要参考,如“二十二世章懋公登进士送翰林院修编,辞官归里后,办书院讲学。明万历年间,后代在其学里门旁建家庙睦亲堂。”

孔氏南宗家庙与江南祠堂建筑的地方特色发展因素与祭祀制度的关联发展

官方祭孔:绍兴年间朝廷为孔氏南宗家庙铸制铜印,颁定祭奠孔子仪式。明清两代时期规定了祭器、祭品和乐器名目、数量,这无疑是衢州孔氏南宗中轴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家祭:宋代的孔子及万官夫人楷木像、宋代“思鲁阁”、明清两代的“五支祠”、“六代公爵祠”建筑是其他地方的文庙建筑所没有的。它们实质上江南地区的一种家祠形式。

这正是东、西轴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功祠等建筑在清代得到普及,如衢州江山张村的张氏宗祠。与宗族、书院、教育制度的关联发展

江南一般性的祠堂营建略有不同于普通建筑,常有一系列活动,上报朝庭、取名、立石碑、设祠田、设管理团队与规章制度。在历史中,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大部分时期都受到官方的资金支持,如绍兴六年的“颁赐铜印,并计口赐田,以供族人祭祀、生活”、南宋宝祐三年的“拨钱 36 万缗”,明代初期的“命知衢州军民事王恺修葺家庙”、明武宗正德元年的“动用库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次报部拨款修葺”、道光元年(1821)的“衢州知府周镐及继任谭瑞东倡捐改建”。正如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因封爵未复,祭田仍纳官粮,无力自行修葺,遂又逐年损毁”一样,江南民间祠堂的营建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民间的办法“靠祠田”来新建、修建祠堂的背后离不开宗族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另外,江南祠堂营建多与儒学、礼义相关联。明代前期比后期公共建设的祠堂多,公共祠堂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传统公共名人(如陆贽祠、忠节祠、赵扑祠)与当代功臣(如上表中的詹金忠祠、陶成祠、汤和庙),这些公共名人庙也为明代以后的祠堂提供了借鉴基础。

结语

建筑 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建筑的节能测评对节能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由于城建步调的加快,以及节能项目的高速前进,建设活动的噪音污染就变得非常的显著,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在建设的时候存在非常多的噪音,不但会干扰到群众的生活,同时还会对城市的外在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住宅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发展的作用。随着城市的进程及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如何加强城市建设施工噪声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今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二、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建筑绿化

从建筑的节能方面考虑,多种植树木,因为树木的枝叶通过形成浓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降低反射的热度来明显降低夏季温度,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绿化好的地方的气温和普通的没有进行绿化带地区相比,气温明显降低很多,建筑绿化布置方法不同,那么对节能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从建筑的噪声控制以及减弱噪声方面考虑,减弱噪声干扰的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的大片草坪,种植高大常绿乔木与灌木来组成足够宽度且浓密的绿化带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较好的减弱噪声的功能。运用绿化应考虑到噪声的衰减量随植物配置方式,通过绿化来防止和减少噪声对建筑的干扰时必须认识到树种是随着噪声的频率范围的变化而变化。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现如今是为了设计出更适合人们居住并且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住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还有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实现现代化建筑目标的主要措施就是与时代的号召相互呼应的建筑节能和建筑噪声控制,争取通过相关人士的努力设计出并建造出更多更好的节能生态住宅。

参考文献

[1]易良成.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噪声的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2]肖红专.住宅设计中的噪声控制[J].环境科学导刊,2008.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设计途径

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常来讲, 绿色建筑是指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下将人、环境和建筑等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 以此来达到满足人类居住需求和保护环境双重目的的建筑类型, 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现在绿色建筑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 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并非深入人心

在建筑建设项目中, 人们绿色建筑的意识还是比较单薄, 并且这一问题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设计者、建设者还是使用者中都存在。具体表现为政府部门并没有重点突出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设计者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始终贯彻“绿色建筑”的原则、使用者对建筑物的绿色使用价值模棱两可等, 并且在发达和不发达地区, 绿色建筑理念的执行程度也不同。发达地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贯彻都胜过不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对这一理念的理解貌似更多的是停留在建设理念上, 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落实。

1.2 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没有良好的推广平台

现在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物中的运用范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但是其推广措施和交流平台并没有很好的实现, 许多先进技术没有使用的空间。而给绿色建筑先进技术提供良好推广平台的成功案例非二零零八年开建的上海中心大厦莫属, 该大厦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多项可持续发展技术。如成功实现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的摒弃, 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成功迫使风载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四, 降低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 进而减少了工程造价, 这是我国高层建筑迫切需要学习的范例。

1.3 绿色建筑的理念缺乏法律法规的有效约束

自绿色建筑理念提出以来, 我国相关部门就在努力完善关于其的法规标准。如《绿色建筑促进办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 虽然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法律条款在不断完善, 但是在保障力度和约束范围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绿色建筑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以及运营使用等各个环节, 无论是约束惩罚制度还是激励扶持制度都不够全面, 如果这样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资源以及节能材料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 不仅背弃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目的, 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 我国建筑节能的有效设计途径

2.1 关于墙体的节能设计问题

就目前来看, 居民对墙体设计的功能要求主要在其保温、保暖方面。换句话说, 通过对墙体的设计达到减少室内热量损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现在较为普遍的有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种保温墙设置, 并且外保温墙更受人们的认可。因为两者相比较而言, 外保温墙对墙体的保护效果更好, 能够起到延长墙体寿命的目的。现在新型保温隔热节能型材料的使用被普遍认为是最有效率的节能设计方式, 因为新型材料的使用一方面消除了冷热桥对墙体的伤害, 另一方面降低了室内温度的波动幅度, 这非常有利于墙体保温、隔热和节能目标的实现。在墙体节能设计的整个环节中, 屋顶的节能设计需要考虑的方面更多, 如热量的散发情况、太阳光的吸收情况、雨水的排泄实际以及屋面的通风问题等等, 在具体的屋顶节能设计时一定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并通过架空隔热屋面等方式, 设计出质量第一的绿色节能屋顶。

2.2 关于建筑屋顶的具体节能设计问题

在整个建筑物中, 作为直接和室外环境相接触的屋顶, 在设计时是我们又一个要关注的焦点问题。常见的建筑物屋顶受阳光照射和大气长波辐射的影响非常明显, 这是导致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和冬季建筑物屋顶保温效果差的根本原因。所以在进行屋顶的生态节能设计工作时, 一定要注重屋顶夏季隔热效果和冬季保温效果良好的实现。首先要明白架空屋顶、浅色屋顶、种植和蓄水屋顶等是隔离太阳辐射热和减少阳光直射效果较好的几种屋顶,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次,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能量传递, 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在屋顶上覆盖上保温隔热材料并且要结合其他的辅助性隔热保温措施一起使用;另外, 工作人员还可以在建筑物屋顶涂抹反射率比较高的特殊涂料, 在夏季时, 可以减少屋顶对阳光热量的吸收。

2.3 关于建筑体型和空间组织设计问题

建筑外观体型设计是否合理和建筑与外部环境进行热量交换多少密切相关, 如果前者设计合理, 后面两者之间的热量交换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 建筑物体型系数大小会直接影响其能耗的大小, 并且后者是随着前者的数值变化而变化的, 前者越大, 后者的能耗值也越大。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和许多因素有直接关联, 如建筑造型、平面布局设计、采光通风等, 通过多年的实践, 工作人员都明白只有将建筑物的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才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要想实现这个目的, 就一定要处理好和建筑体型系数相关的这些因素,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空间组织的设计要安排在其各项功能步入正轨之后。

2.4 关于建筑物的绿化与节能问题

现在我国的“热岛效应”颇为明显,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城市绿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人们对空调的大量使用, 尤其是最近这些年, 空气环境恶化的非常厉害, 严重阻碍节能建筑的建设。绿地每天可以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而且还能带走不少热量, 如若量化来讲, 一块草地和一块沥青地面的表面温度差可以高达十四摄氏度以上。由此可见, 绿地对节能建筑的建设和城市美化的重要性。未来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做好庭院绿化的工作, 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的空间。

2.5 关于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问题

门窗结构作为建筑物所有外围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隔热保温性能差。这其中的主要注意环节在门窗结构的缝隙, 因为这里是冷热空气进出的必经通道, 一旦这个环节处理不好, 建筑物门窗设计的合理性便会大打折扣。在具体设计建筑门窗时,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有效地避免穿堂风的影响, 工作人员要对门窗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并设计合理的开启方式;注重门窗的制作质量, 并根据不同的窗框进行不同的处理。如金属窗框要做好断热处理等, 同时要做好窗户玻璃品种的选择;由于夏季会有阳光直射的问题, 所以最好设计好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活动遮阳棚, 或者是窗帘等;另外, 采暖耗热值和建筑物窗墙面积比之间有非常大的关系, 后者随着前者的提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所以在设计窗墙面积比时要做到全面的考虑, 但是无论如何设计窗墙面积比都要建立在室内采光通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3 结束语

一栋质量过硬的绿色建筑, 一定有减少空气和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和全面节约水电等资源的功能, 这同样也是我们在建造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迫切要关注的方面。另外, 建筑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影响, 我们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展开具体的设计和规划, 避免因盲目带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1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2-4, 11.

[2]任海滨.刍议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2013, 39 (2) :20l-202.

[3]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2014, 32:198-200.

[4]盘钦卿, 陈健.浅谈绿色建筑现状及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 2015, 5:125-126.

[5]黄松松.探析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5, 2:34.

中国传统建筑到近代建筑 第8篇

笼统而言, 古代世界曾经有过大约七个主要的独立建筑体系, 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 或流传不广, 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 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等, 而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代最长, 流域最广, 成就也就最大。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 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时代之交, 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 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体系的基本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以分出几个大的段落, 如商周到秦汉, 是萌芽与成长阶段, 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次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 是成熟与高峰阶段, 唐宋的成就更为辉煌, 是第二次高潮, 可以认为是中国建筑的高峰;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 明至盛清以前是发展的第三次高潮。可以看出, 每一次高潮的出现, 都相应地伴有国家的统一、长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剧交流等社会背景。例如秦汉的统一加速了中原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流, 隋唐的统一增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 以及中国内部南北文化的交流, 明清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并开始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其他艺术例如诗歌常于乱世而更见其盛的情况不同, 可以认为, 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和文化交流, 正是建筑艺术得以发展的内在契机。

二、传统建筑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 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 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 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 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 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 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 隋唐达到高峰, 明清更加精致。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 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 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 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 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 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 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 而自成体系, 非常富于特色, 规模宏大, 色彩鲜明, 性格粗犷巨丽, 其代表性杰作, 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 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 造型浑朴含韵, 性格静穆沉思, 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 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 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 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 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 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 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 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 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 与汉族建筑一起, 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三、近代建筑的起源

到了中国近代, 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建筑类型出现了, 诸如工厂、车站、银行、医院、学校、会堂、教堂、领事馆和新式住宅大量涌现, 以及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新的建筑材料及与之相应的新的结构方式、施工技术、建筑设备等的应用, 都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以木结构和手工业施工为主的建筑方式;另一方面, 传统的建筑类型如宫殿、坛庙、帝王陵墓、古典园林和庙宇等都停止了建造。这一切, 都为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客观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 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们的审美情趣等也发生的变化。总之, 总体上已发展到终点的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在近代以来已逐渐淡出, 新建筑已成了中国建筑的主导方向。

随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后, 一大批西方式样的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及以后的“摩登建筑”的“洋房”, 首先在各大城市的租界出现。早在明代, 中国就出现了西式教堂, 清初在圆明园还建造了“西洋楼”, 由在清廷供职的西洋画师设计, 水平并不高, 基本采取西方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巴洛克风格。这一时期的建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一为本世纪20年代以前, 先是流行古典主义, 更多模仿西方文艺复兴建筑形式, 然后是集仿主义, 拚凑西方各种古代建筑形式于一身,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英商汇丰银行、北京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大礼堂等。第二时期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 建筑形式大多已向现代“摩登建筑”的方向转化, 代表作如上海外滩江海关、沙逊大厦和24层的国际大厦。第三个时期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以后, 即抗日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以前, 除东北伪满时期由日本人促成的仍属西方折衷主义的所谓“兴亚式”建筑外, 建筑活动不多。

四、近代建筑的转折

近代中国建筑艺术处在一个大转折的过程当中。一方面, 新的功能要求, 新的建造条件和手段, 以及在中国土地上建造的包括西方现代建筑在内的西式建筑, 为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就近学习的机会, 对于促进中国建筑的发展, 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 新一代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并不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 也在探索多种民族化的途径。虽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 但不论是经验还是教训, 近代中国建筑毕竟是新中国建筑赖以发展直接基础, 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新中国之间的过渡。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 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 吸收外来建筑文化, 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 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 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 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 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 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 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 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 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 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 吸收外来建筑文化, 继续前进着。特别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 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契机, 更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 已经产生了初步可喜的成果。

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技术 第9篇

绿色建筑节能的重点可总结为充分的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智能化遮阳系统、改善隔热保温性能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等几点。

1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点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点有三方面,具体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室内环境、能源利用等。

1.1 节地与室外环境

从规划设计入手,采用先进的规划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达到减少能源投资、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例如,通过结合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人工绿化、建筑朝向和建筑布局的合理安排、空气流的组织等等,达到节能的效果。

1.2 节能与室内环境

通过节能技术在建筑物的实施,减少建筑的能耗,同时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这既涉及设计方法,也包含先进技术的应用。

1.3 能源利用

包括提高建筑传统能源、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

2 建筑总体布局

建筑总体布局需因地制宜,要求在规划及方案设计阶段做节能设计时,了解气候、地理环境条件等状况,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条件进行精心布局。

2.1 选址原则

绿色建筑的选址除通常考虑的建筑选址因素,如建筑与公共交通系统的距离应尽量短、尽量在已具备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的区域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尽量选择便于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等之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选择生态敏感区域。根据功能属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兼顾自然特征、土地利用性质,生态敏感区划分为五大类型:污染影响型、用地控制型、环境改善型、资源储备型、自然保护型。绿色建筑选址应尽量避免选择上述生态敏感区域,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2)选择生态安全区域进行建设。生态安全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包括聚落、聚区、区域、国家乃至全球,不受生态条件、状态及其变化的胁迫、威胁、危害、损害乃至毁灭,能处于正常的、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3)保护场地生态系统。

(4)选择修复后的褐地(Brownfield)进行建设。

(5)符合城市规划的程序及要求。

2.2 规划导则

绿色建筑规划应遵循《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要求:

(1)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

(2)建筑的主体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夏季最大日射朝向。

(3)布置建筑平面时,不应将主要办公室、客房等设置在正东和正西、西北方向,否则应采取必要措施。

(4)不宜在建筑的正东、正西和西偏北、东偏北方向设置大面积的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

(5)办公建筑、宾馆饭店等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结合外门窗洞口位置、门、通道等组织好自然通风。

(6)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的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风机机房的位置,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风系统的输送距离。

2.3 通风技术

通风技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风分为大气环流与地方风,其中地方风又分为季风、山谷风、海陆风、巷道风和庭院风等。在南方沿海地区,即使在最热的月份,也有20%以上的天数具备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自然条件,且主导风速为2.0m/s以上;而在南方内陆地区,单就气温来讲,在最热的月份,也均有30%以上的天数具备采用自然通风降温的室外温度条件,只是室外风速相对较小,大部分为1.0m/s~1.5m/s。

结合上述风的特性和分布情况,通风设计技术可按以下程序设计:

(1)根据建筑小区周围风速风向、小区地形与建筑布局(建筑高度、建筑体量、植被等)等进行建筑小区的自然通风定性设计。

(2)采用CFD技术模拟预测小区的通风效果。

(3)根据模拟结果,修改小区规划。

2.4 日照技术

合理地利用日照是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日照技术需进行朝向选择,遵循冬季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迎向主导风向和防止太阳辐射原则,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确定日照间距和适宜的朝向。

2.5 环境设计技术

绿色植物具有蒸腾和光合作用,可以调节气温和增加空气湿度,其中树林的树叶面积是树林种植面积的75倍,草地叶面面积是草地面积的25~35倍。绿化具有遮阳作用,茂盛的树木可遮挡50%~90%的太阳辐射热,从而可改善室外热环境,降低室内空调能耗,还可以降低噪声和减轻空气污染。绿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种植乡土植物,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

(2)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对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并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

(3)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

3 建筑节能与室内环境

基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建筑节能设计必须以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提升为目标,在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同时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3.1 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

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气候适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性能性原则,其反映了绿色建筑的核心——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总体提高。对于夏热冬暖地区来说,可以采用建筑遮阳、自然通风和围护结构的优化等高效低投资的关键节能技术。

3.2 建筑遮阳技术

窗户遮阳是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的最重要的措施。在广西地区,设计合理的窗户外遮阳可减少空调能耗23%~32%。遮阳应设外遮阳,内遮阳节能效果不明显。内遮阳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室内平均辐射温度,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目前,建筑遮阳的种类有窗口遮阳、屋面遮阳、墙面遮阳、绿化遮阳等几组形式。在这几组遮阳措施中,窗口遮阳是最重要的。

3.2.1 窗口遮阳

固定外遮阳有水平遮阳、垂直遮阳、挡板遮阳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水平遮阳能够遮挡从窗口上方射来的阳光,适用于南向外窗;垂直遮阳能够遮挡从窗口两侧射来的阳光,适用于北向外窗;挡板遮阳则能够遮挡平射到窗口的阳光,适用于接近于东西向外窗。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单独选用或者进行组合,常见的还有综合遮阳、固定百叶遮阳、花格遮阳等。

为了解决固定遮阳带来的与采光、自然通风、冬季采暖、视野等方面的矛盾,可以调节的遮阳逐渐被人们采用。固定的可调节的外遮阳可以让使用者根据环境变化和个人喜好,自由地控制遮阳系统的工作状况,其形式有遮阳卷帘、活动百叶遮阳、遮阳篷、遮阳纱幕等。

中置式遮阳的遮阳设施通常位于双层玻璃的中间,和窗框及玻璃组合成为整扇窗户,有着较强的整体性,一般是由工厂一体生产成型的,其优点是整体性好、美观,但造价较高,维修不便。

玻璃自遮阳利用窗户玻璃自身的遮阳性能,阻断部分阳光进入室内。玻璃自身的遮阳性能对节能的影响很大,应该选择遮阳系数小的玻璃。遮阳性能好的玻璃常见的有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

3.2.2 屋面遮阳

通过屋顶构件进行屋面遮阳,能有效遮挡太阳对屋面的直接辐射,同时也能结合立面造型,创造有性格的建筑形象。

3.2.3 外墙面遮阳

主要是利用绿化,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专用的遮阳构件来对西墙进行遮阳,造型同样非常丰富。

3.2.4 绿化遮阳

绿化遮阳可以通过在窗外一定距离种树,也可以通过在窗外或阳台上种植攀援植物实现对墙面的遮阳,还可采用屋顶花园等形式。落叶树木可以在夏季提供遮阳,常青树可以整年提供遮阳。植物还能通过蒸发周围的空气来降低地面的反射,其中常青的灌木和草坪对于降低地面反射和建筑反射很有用。

3.3 建筑自然通风技术

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设计的主要作用有两种:第一,改善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室外新风量,室外空气品质的优劣取决于室外气流是否顺畅。第二,节省开启空调的时间。当室外空气温湿度较低时自然通风可以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带走潮湿气体,达到人体热舒适。

人们在不同的自然通风状态下,其热舒适范围是不一样的:在自然通风良好的状态下,温度不高于29℃、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感觉舒适;在自然通风不畅时,温度高于26℃时,就会感觉闷热。

为了保证通风的要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窗户的可开启部分做了如下规定:居住建筑规定可开启窗的面积为窗户面积的45%或地面面积的8%,公共建筑规定开窗面积不少于窗面积的30%。

常用的通风技术有利用风压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结合的混合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的自然通风。

通过建筑的平面布置,例如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和开启面积的设计组织“穿堂风”,还可以利用太阳热能强化自然通风。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建筑构件主要有屋面太阳能烟囱、Trombe墙以及与建筑一体化安装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形成热压通风的“烟囱效应”。

技术手段上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自然通风。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计算立体力学(CFD)对自然通风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利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控制方程对空气动力进行分析,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得出可视化的直观效果,对建筑师设计出合理的建筑风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4 外墙节能设计

外墙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构件,在其他围护结构及遮阳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外墙贡献的节能率为20%左右。根据广西的气候特点,冬季室内外温差不大,外墙设计以考虑夏季隔热为主。其设计的原则为:首先,应尽量采用无机材料,与建筑同生命周期;其次,自保温墙体为首选,复合保温墙体作为辅助;最后,如果采用保温材料,必须阻燃,尽量采用无机类材料。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45/221—2007)的要求,居住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D应符合以下规定:K≤2.0W/(m2·K),D≥3.0或K≤1.5W/(m2·K),D≥3.0或K≤1.5W/(m2·K),D≥2.5;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 45/T329—2007)的要求,公共建筑外墙的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D应符合以下规定:K≤1.50W/(m2·K),D≥2.5或K≤0.7W/(m2·K),D≥2.5。

根据以上技术要求,适合于广西使用的自保温外墙有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保温混凝土小砌块墙体、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砖渣砌块墙体、页岩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墙体。如果自保温墙体还不能满足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则需要做复合保温外墙,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无机保温砂浆、泡沫玻璃等与建筑同寿命的材料。

3.5 外门窗

窗户传热系数的变化对空调全年能耗的影响不大,这与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传热系数小的窗户,在室外气温高时,可减少室外向室内的温差传热,减少空调能耗;但在室外气温低于室内时,却阻碍了室内向室外的散热,增加了空调能耗。两相抵消,窗户传热系数对年空调能耗数量的影响不大。目前,市场上的节能门窗在开启形式上,主要有平开式、平开倾转式、提拉式、倾转式等;在节能门窗使用材料上,主要有塑钢节能门窗、铝合金隔热断桥门窗、玻璃钢门窗等;在玻璃的使用上,有双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另外,在价格上,节能型门窗要明显高于普通门窗。根据相关资料,新建节能建筑的造价(包括使用节能门窗)会在原来造价基础上增加5~7个百分点,不过,增加的部分可以在5~8年时间内通过能源节省收回。

4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建筑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浅层地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目前,广西常用的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地源热泵系统。

4.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绿色建筑强调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技术。例如,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屋面、阳台、外墙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建筑物形象,又避免了重复投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目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3~4年即可收回投资,非常适用于宾馆、医院、学生公寓等公共建筑和住宅安装使用,即使是高层住宅也有多种技术系统可供选择。

由于广西为太阳能利用三类地区,需要辅助热源以保证阴天时热水的供应,电热、空气源热泵、燃气加热都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

4.2 地源热泵技术

地源热泵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系统,即地下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湖水、河水、海水及污水)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供暖(冷)系统通过吸收大地的能量,包括土壤、井水、湖泊等天然能源,冬季从大地吸收热量,夏季向大地放出热量,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热泵空调供暖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建筑物。

统计信息表明,对公共建筑而言,在50%的节能率中,空调等设备系统占据20%~30%,建筑围护结构约为12%~16%,照明大概为6%~8%;住宅的能耗构成中,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比例达到80%。可见,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建筑供冷、供热、供热水,不仅节能效率显著,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

5 结语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重要要素之一,绿色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但是,节能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做好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所采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理念和要义。希望在广大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绿色建筑出现在我们的城市大地上,不断改变和提升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和生活品质。

摘要:从建筑总体布局、室内外环境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方面介绍节能设计技术,为绿色建筑实现节能提供借鉴,为建筑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

参考文献

[1]饶戎.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鲍家声.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J].建筑学报,2010(7):7~12.

建筑节能及建筑节能措施 第10篇

目前, 建筑节能问题已然成为了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同时它也是关系到建筑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基本问题, 亦是世界性的一个大潮流。目前与未来整个世界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三个, 分别是:能源短缺问题、人口膨胀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自1973年的世界性的石油危机爆发之后, 不少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的问题, 为了缓解能源需求、避免能源危机再次爆发, 这些国家开始建造节能建筑。节能建筑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建筑物的舒适度, 而且大大降低了建筑的总能耗。建筑节能问题也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建筑能耗是非常大的, 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选择正常途径, 不少国家将建筑节能作为国策, 一方面用经济政策来引导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在节能技术与建筑立法的角度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我国的能源具有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 能源总量排名第三, 而人均水平却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对我国而言, 能源短缺的问题将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为当前我国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阶段, 在我国甚至是世界历史上都没有过如此之大的建筑规模, 而完成这些房屋建筑项目则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为了避免能源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的问题, 我们必须着重开展节能工作。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1.1 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资源紧张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筑节能的支撑, 无论是发展国民经济, 还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都离不开能源这一关键的物质基础。现阶段我国的能源形势极其严峻, 虽然我国的水力及煤炭资源的总量都非常大, 但是人均的可开发及可采储量却非常的低, 甚至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并且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我国生产总值的增速。在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 我们对资源及能源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加, 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因此, 为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

1.2 建筑节能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水质、大气、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与能源的消耗量成正比, 也就是说能耗越大, 水质、大气、土壤受污染的程度也就越大。现在, 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能源方面的问题, 为了减少污染, 人们从宣传、产品、政策与技术等方面展开了行动。

2 建筑节能中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具有洁净、安全、价廉及丰富的优点, 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天然的能源,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因此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之中最重要的一种能源。据调查,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很充足, 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 太阳能的年辐射总量数也超过了5000兆焦耳/平方米。因此, 我们如果能把1%的太阳能的年辐射总量转化为能够使用的资源, 就能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量。在对太阳能20多年的应用实践的考察后, 我们发现减少常规能源消耗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巨大。目前, 国际上把工作重点放在太阳能能源的利用和建筑相结合方面。只有在太阳能行业、建筑室内热水系统行业、建筑设计行业及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等几个方面实现融合时, 太阳能建筑系统才能够得以实现。从住宅的角度讲, 现阶段我国尚处于太阳能热水器和住宅结合的初级探索阶段, 只能把太阳能热水器当作一个后期添加设备使用, 把重心放在了集热器、回收装置、太阳能转变为热水等方面,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太阳能热水器进入住宅的进程。我们将太阳能热水设备当作一种清洁能源使用,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环境状况。

3 围护结构的节能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冬天它能够减少室内热量向室外的排放, 在夏天能够减少室外热量进入室内, 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室内的温度保持在最舒适的范围之中, 这样就能减少对制冷设备与采暖设备的使用量, 节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1 墙体节能

我国建筑墙体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加气混凝土墙体或空心砖块墙体等单一的材料。单一材料的导热系数非常大, 其导热系数比高效保温材料高了二十多倍。新型复合墙体在建筑节能需求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已初获发展。复合墙体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墙体的热工性能, 它是在墙体的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几层绝热保温材料。所以复合墙体就能兼具两种材料的优势, 既能承重, 又能保温, 而且还不会造成墙体过厚, 正因为复合墙体的这一特点, 很多发达国家都选取了这种材料。现阶段大力推广的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就是外墙外保温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把一层保护层或保温材料固定在主体墙结构的外侧。与其它的两种墙体保温技术相比, 建筑外墙外保温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 能够对主体结构产生保护作用, 建筑物的寿命也会得以延长。

在围护结构外侧的保温层,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然界的紫外线、温度及湿度对主体结构产生的影响。

3.1.2 能够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在围护结构外侧的保温层能够减小由“热桥”引起的热损失。如果能够使用比较薄的保温材料, 那么会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3.1.3 技术含量比较高, 适用的范围比较广。

外墙外保温可以适用很多范围, 可以在旧楼改造中适用 (对旧楼改造时能够减少施工对居民室内生活的影响) , 也可以适用于新建的项目上;既能在夏季需要隔热的南方地区使用, 也能在冬季需要保温的北方地区使用。

3.1.4 能够更好的改善墙体潮湿的状况。

因为在墙体的外侧使用保温层, 所以主体结构材料也就置于保温层的内侧, 保温材料如果比较合适, 那么墙体内部的冷凝现象就能很好的避免, 隔气层也就无需使用了。

3.1.5 能够使室温保持稳定。

因为在墙体内侧放置了于蓄热能力比较大的结构层, 所以在室内遇到不稳定热的影响时, 室内的空气温度下降亦或是上升, 墙体的结构层可以释放或者吸收热量, 这样使室温比较稳定。

现阶段, 我国的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已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 必须指出的是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应建立在新型节能材料发展的基础上,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丰富的保温绝热材料。节能材料的发展也应该和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使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随着节能材料的日益更新, 人们对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优越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所以, 我们必须寻求新型节能材料与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共同发展。

3.2 门窗节能技术

实际上, 门窗也是围护结构节能中的关键部位, 因为, 在建筑物的所有的热损失之中, 由围护结构传热所引起的热损失约占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八十, 热损失的剩余部分主要由门窗缝隙空气渗透的热损失引起。门窗节能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的,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减少太阳能辐射、减少渗透量及减少传热量。我们能够利用密封材料使窗户的气密性增加, 渗透率也就因此减少了;使用窗框、扇形材或镶嵌材料来组成建筑物的窗户, 能够减少室内外温差所造成的热量传递, 传热量也就因此减少了。所以, 为达到热传量减少的目的, 我们应大力推广及应用节能玻璃与节能型窗框, 其中节能玻璃的种类主要有热反射玻璃及空玻璃, 而节能型窗框的类型主要有隔热铝型框及塑性窗框等。

4 结语

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 建筑节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91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温室效应、减少大气污染、改善人的居住环境。此外, 建筑节能也是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 建筑节能是一项涉及建筑施工、建筑构造、建筑材料、暖通空调、建筑物理、政策法规、建筑设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型工作,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对政府而言, 应尽快制定出限制能耗的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以营造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进行的法律环境。鼓励科研单位对新型节能技术 (特别是对建筑节能起关键作用的技术) 的研究开发, 加大投入, 加强新型节能建材的生产、应用, 以推进我国建筑节能的不断

参考文献

[1]威纳尔·朗 (WernerLang) , 杨波, 李保峰.智能建筑围护结构: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新建筑, 2003.1.

[2]许志中, 曹双梅, 郭红.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发展前景探讨[J].工业建筑, 2004.4.

[3]岳海山, 赵岗飞.建筑节能技术初探[J].山西建筑, 2004.7.

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的变革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建筑能耗

中图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生活的追求,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走入百姓家,年人均用电量由1990年的123.3KW/h增到2000年的660KW/h,集中供热面积由2.13亿平方米增长到5.06亿平方米,建筑用能的急剧增长,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建筑节能在我国尤其重要。

2 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事实上,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0,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3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不仅严重短缺,实际利用效率也偏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节地:节地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合理的选址和有效的规划为造就绿色建筑奠定了基础。绿色建筑在基地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避免破坏基地内的湿地、沼泽地。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黏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与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并注意施工的品质及气密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节水: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另外可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我国多数的水景、人工湖采用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人工湖使用自来水是对城市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节材:节材是重点走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具体包括发展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化学建材,节能、节木、节钢。在建筑中采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减少木材、水泥和黏土砖用量,保护环境,选择循环再利用材料、加强施工废料的管理,推行就地取材原则。

4 建筑技术的变革是建筑绿色革命的保证

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物本身,也包括了整个建造过程。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需要进行以下的变革。

4.1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技术变革

将生态工程学原理用于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多样性,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这一可持续的设计理论指引着设计走向新的形式和新的领域。从技术上说,绿色建筑绝不仅仅是指绿色建筑物,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建筑细节。 建筑师根据不同的地理与自然条件,用适宜的技术,自觉地创造出生态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再是建筑设计本身,整个建造过程都必须纳入到可持续设计元素中。设计方案中要尽可能利用再循环原料和材料,建筑构件和材料的使用要考虑来源的可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景观设计要考虑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

4.2结构设计与理论方面的技术变革

在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方面,与生态建筑形态相适应的可持续结构设计理论是新的研究方向,以保温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构件模块化、循环再生材料利用、生态性新型建筑部件使用、利于快速清洁施工、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等為目的的新型结构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3相关其他专业设计的技术变革

其他与建筑相关专业工程设计与研究也发生研究格局的变化。 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和设施设计、大小便分离管网和卫生设备技术与设计、可升级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以及经济性太阳能供热、制冷及动力系统等将来是未来重点的研究领域。

推行建筑节能,打造绿色建筑 第12篇

一、什么是建筑节能

改革开放, 国家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建筑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钢材、砖石和矿物材料, 造成森林的过度砍伐, 带来土地的破坏, 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住宅与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和家用电器等设施消耗占三分之一能源。

建筑节能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某种意义上称作“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率”。也就是说, 建筑节能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能, 而是积极意义上的提高利用效率。

建筑节能就是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 建筑节能应该是: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 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通风良好, 空气经过过滤后, 新风“扫过”每个房间, 换气次数足够, 空气清新。在围护方面, 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 还有楼地面保温。

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外墙的保温隔热, 门窗的节能和屋顶的保温隔热等技术措施。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起步于北方采暖地区, 过去的围护结构外墙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黄河以北地区, 重点是降低采暖能耗, 采用的技术及理论主要是EPS材料保温技术。一般采用外保温复合墙体, 它是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 (如聚苯板等) 组成复合墙体, 其通用做法是将聚苯板粘贴, 钉挂在外墙外表面, 覆以平行网布后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罩面, 或将岩棉粘贴并钉挂在外墙外表面后, 覆以钢丝网, 再作聚合物罩面, 也可以将玻璃棉钉挂在外墙再覆以外挂板。这种外墙存在着表面裂缝、空鼓和脱落等技术问题, 对于保温材料、网布等诸多因素要全面考虑。这种技术有一定的地域限制性, 多在北方地区适用, 而对于现在迫切需要扩大建筑节能工作的夏热冬冷地区来说, 急需一种新型的节能复合外墙。对于住宅建筑而言, 门窗的面积占建筑外围护结构面积的30%左右, 而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差, 是冷风渗透主要通道, 门窗的能耗约占建筑外围护结构热损失的50%, 改善门窗绝热性能, 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关键。

二、节能保温建筑材料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由粘结层、保温装饰成品板、锚固件、密封材料等组成。不仅适用于新建筑的外墙保温与装饰, 也适用于旧建筑的节能和装饰改造;既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 也适用于住宅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既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 也适用于南方炎热地区建筑。

1. 产品优势。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置于建筑物墙体表面的保温及装饰系统, 保温效果优良并且长期, 冷却作用少。从系统设计, 到主要原材料、配套材料的选购, 到无尘车间全自动化生产、加工工艺, 到节点冷却处理到施工细节, 按65%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 比传统节能保温的施工做法有着更多、更优的保温隔热功能。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将建筑、保温真正一体化: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作为装饰、节能与建筑一体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相似相容的粘贴体系和与凹凸式固定体系的主体固定方式相互配合, 并在空气层处理体系和防水体系的长期协同下, 形成与节能、装饰与建筑的一体化整体美观效果。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稳定性好:相似相融的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各组成由于通过粘结、机械等化学或物理的方式, 结构成分之间比较相似或接近, 因此, 即使在温变、日照、雨水、霜冻、严寒、高温、酸碱等恶劣环境下, 都能保证系统稳定性。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科学独特的系统内部构造, 与建筑主体的微观运动保持和谐。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配套材料、异型构件以及通过配套工具等, 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系统设计无空腔技术、呼吸技术、防水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 让整个系统通过科学的系统内部调整, 与建筑主体的微观运动保持和谐共处。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使施工难度降低、工期缩短: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保温效能非常好, 锚粘结合的锚固方法、节点及冷却设计的处理减少了节能损失, 因此, 特别适应在气候恶劣地区如东北、西北等地建筑节能的应用。

2. 安全保障。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具有六防的安全保障:防掉皮, 防脱落, 防连带, 防火, 防雷, 防震;每两年定期检查, 系统设计, 从主体材料到配套材料到施工工艺到具体施工各个细节, 按65%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进行, 比传统保温的施工做法有着更多、更优秀的保温隔热功能。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长期装饰有三防功能:防裂防水防污染。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三防体系的设计不仅保证初装的装饰效果, 而且通过十字架及刻边槽的专利技术, 使节能保温装饰板与建筑体切实连为整体, 更保证了长期的装饰功能与节能保温性能。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满足业主和设计师的理念, 让建筑成为艺术。外墙装饰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开始的保护、简单装饰功能, 而演绎成为了业主的形象代表, 对于有追求的业主更是成为了艺术的表现。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轻质而强度高: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重量非常轻, 每平方载体重量不到12kg,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建筑体的重量荷载, 加之安装工艺简便, 与之配套的材料体系也都比较轻, 因此,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非常适合新、旧建筑物外立面广泛使用。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板面平整度比传统保温做法更简单、保温效果更好, 远优于普通、传统保温做法。由于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板面本身强度高, 整体结构相融性比较好, 不会产生在应用过程中由于温变、日照、雨水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形变, 因此,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板面平整度较好。

长期寿命: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30年以上装饰寿命, 并且维修更换快捷方便。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表面装饰层采用超耐候的氟碳涂层, 因此具有30年以上的超长寿命;由于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稳定性, 以后如有颜色更换, 直接在建筑装饰层喷涂或更换即可。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标准化保障品质同时, 更保障品质的均一性、高装饰性。工厂无尘车间全自动化的生产以及标准化、规范化的精心操作, 保证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无尘化, 避免了以往离散技术所带来的品质的不稳定性, 从根源上解决质量、安全、品质、保障及稳定、成本等问题。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不同于以往的产品研发, 企业一切从设计开始, 因此, 所有问题都是从源头解决, 从客户的刚性需求和舒适度需求综合考虑, 完全可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品质保障、节约成本等。

三、绿色环保建筑

建筑节能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 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传统的石材外墙高档美观, 但是其价格昂贵施工繁琐, 且施工安全系数较低, 受制于矿山生产量, 而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石材装饰效果也很好, 且施工周期较短, 预算更低。薄抹灰涂料或面砖系统, 或面层开裂, 或渗水, 无法清洗, 无法修补, 导致楼房变成危房, 如果用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 就会使旧房变成新房。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 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 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 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 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 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 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 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 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 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 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因素的认识也在加强, 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 开发生产“绿色建材”。

“绿色建筑”需要“绿色建材”,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就是新型的“绿色建材”。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只要一次购买, 一次安装, 外立面的装饰效果和保温功能就可以全部完成, 简单, 安全, 高效。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实现了涂料成品化, 保温成品化, 而且最终实现了涂料保温一体成品化, 以及铝板保温一体成品化和石材保温一体成品化, 彻底解决了传统涂料+保温永远无法解决的开裂难题。100%适用性, 无论是严寒的东北, 还是酷热的华南, 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节能率都能满足国家强制节能规定。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饰面层的高耐候性更足以抵抗酸雨、盐雾等的侵袭, 并且透气, 防潮, 抗紫外线, 不发霉, 不变色,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对工程的作业环境非常宽容, 施工非常简单, 可以广泛使用于新建工程和旧墙翻新工程。TS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优势和价值表现在:质量更高, 轻易获得手工作业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 大幅提升工程项目的品质。工期更短, 涂料保温一体成型, 完全消除了交叉施工的不确定性;只需传统工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工期;加快房屋上市, 赢得销售先机。成本更低, 与传统铝板, 石材相比, 功能增一倍, 成本减一倍;耐用25年。翻新和维护成本更低。

总之, 全面的建筑节能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徐占发.建筑节能技术实用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会计计量基础下一篇: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